第一篇:大学毕业论文-浅析当代贫困女大学生消费观
编号
郑州师范学院
毕 业 论 文
系(部)政治系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班 级 思想政治教育班 学 号 093101011013 学生姓名 李留明 指导教师 曹海萍 职 称 副教授 论文题目 浅析当代贫困女大学生消费观
2012年 5 月
0
目 录
摘 要 „„„„„„„„„„„„„„„„„„„„„„„„„„(2)英文摘要„„„„„„„„„„„„„„„„„„„„„„„„„„„(3)
一、高校贫困女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困扰„„„„„„„„„„„„„(4)
二、贫困女大学生生存报告„„„„„„„„„„„„„„„„„„(7)
三、贫困女大学生的消费观分析„„„„„„„„„„„„„„„„(9)总
结„„„„„„„„„„„„„„„„„„„„„„„„„„„(10)谢
辞„„„„„„„„„„„„„„„„„„„„„„„„„„„(11)参考文献„„„„„„„„„„„„„„„„„„„„„„„„„„„(12)
浅析当代贫困女大学生消费观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校扩招和学费的不断增加,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新现象新问题不断出现。高校贫困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必须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在对现有调查研究成果汇总分析、梳理提炼的基础上,得出当前我国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困扰:经济困扰,交际困扰和心理问题困扰。鉴于此,笔者从贫困女大学生自身具体状况分析其消费观,以便更有效地解决贫困女大学的困扰。关键词:贫困女大学生 困扰 消费观
Analysis of po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consumption concept
Abstract Abstract: In this paper, education and soci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analysis of the school holidays in the current social context of popular phenomenon.It is school holidays start-up's point of view or from the school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is phenomenon are replete with utilitarian, it is not to allow students to fully grasp the knowledge as the starting point, nor is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for the purpose.All kinds of holiday classes reflects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schools in addition to a configuration mode, and the existence of this configuration is becoming more prominent problems and had to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and consideration.Key words: po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distress consumption view
浅析当代贫困女大学生消费观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消费时代,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在这个群体中,贫困女大学生占了其中一部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女大学生有其自身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观念。研究贫困女大学生消费问题,深入了解贫困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状况和生活状况,对于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消费观,引导其正确理智的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高达20%,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公布的数字,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有460万人左右,约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0%
[1]
。她们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或者是城市因企业效益不好下岗或工薪少的职工家庭,父母无固定职业,家庭无固定收入,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加上家庭子女多;造成他们在校期间支付学杂费或最低生活费方面发生因难,在学校生活消费水平低,生活困难,承受各种社会、思想、生活、学习的压力,社交活动少,业余生活只能用来勤工俭学,以此尽量解决学习生活所需,不敢奢求社交、形象建设等,虽然如此,它们仍对未来抱以希望。
造成女大学生特困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方面的原因。家庭的客观经济条件差,学校收费制度实施,社会就业的沉重压力,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竞争的激烈,个人的心理调节能力、人生观和个人自身的素质都是特困生存在的影响因素。
我们还发现,我国高校对于特困生资助有许多,主要来自校内学杂费贷款、校内学杂费减免、校内临时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和社会各种企事业单位或各级政府的爱心资助。但是却鲜少有高校对特困女大学生的提供特例资助政策。目前,特困女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由于社会、家庭、生活和就业等多重压力,加上性别歧视,许多特困女大学生学业难以为继。她们更需要来自全社会各界对她们的关注和扶持,给与她们应享有的权利和关怀。
一、高校贫困女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困扰 1.经济困扰
贫困女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着经济困扰。首先,为了筹集学费和宿费,全家人节衣缩食,有的还不得不举债。据厦门理工学院陈巧玲的调研数据,通过家庭支付、亲友相助、贷款等方式,有48.4%的贫困女大学生一次性交清了学费,还有35.9%的贫困女大学生要缓交部分或全部学费,15.7%的女大学生申请免交部分或全部学费。其次,贫困女大学生家庭每月给他们提供的生活费很少,致使他们每月的生活费和伙食标准相当低,甚至低于所在城市的最低生活水平。据赵立莹、刘蕾对65所大学334名在校女大学生月开支的调查,6.4%的学生月开支在200元以下,低于我国任何一个地方的最低生活标准。这些学生在经济上处于极度贫困状态,他们经常会为自己下一个月的生活费担忧。45.6%的学生月开支在200—400元之间,这些学生虽然没有衣食之忧,但是却没有能力考虑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或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的费用。37.6%的学生认为自己周围有许多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的月开支在400元以下。面对经济困难的态度,6.1%的学生认为自己难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非常懊恼。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段振榜,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小球、张洪的调查结果也显示,47%的学生每月实际消费在300元以下,38%的学生每月实际消费在300—500元之间,因此,有63%的学生经常因为生活费、学费来源无保障而发愁;还有58%的学生因学校催缴学费而时常感到焦急、惶恐。[5]
[4][3]可以看出经济困扰是影响贫困女大学生消费观的主要因素。
2.交际困扰
贫困女大学生的交际困扰首先表现为交往压力大。在现代社会中,交往能力和交往的深度与宽度被视为重要的资源。但因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很多贫困女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就面临着能否融入和怎样融入“现代人际”的困扰,从而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据陈巧玲的调研,有17.8%的贫困女大学生表示很介意其他学生知道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故不能自信地与人交往,心理上有一种无形的压力。[6]其次,贫困女大学生的交际困扰表现为回避行为多。一部分贫困女大学生逐渐从集体生活中游离出来,表现为“回避参与”的行为模式。据陈巧玲的调研显示,贫困女大学生对年级或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一般都会参加,但58.1%的贫困女大学生“考虑到经济状况,能省则省”,对参加其他集体活动采取回避方式。这种“有意的回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贫困女大学生与同学疏远的“自我排斥”行为。
[6]此外,贫困女大学生的交际困扰还表现为被动交往。一些贫困女大学生电脑不会用、音乐听不懂、普通话说不好、穿着打扮不时尚,甚至不会开电子门、不知道银行卡为何物。为了避免被其他同学笑话,他们主动减少和其他同学的接触,主动放弃各种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贫困女大学生由于经济受限,没有条件利用网络、手机、短信等传媒追求更加广泛、多样的人际关系。段振榜等的调查表明,贫困女大学生中41%的人拥有廉价手机,但消费极低。可以看出贫困女大学生的消费态度比较务实。3.就业困扰
首先是来自毕业证书的困扰。近年来,很多贫困女大学生毕业时或因欠学校的学费、宿费,或因未能按期偿还助学贷款,其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会被学校或银行作为抵押而暂时扣留。这给他们的求职和就业带来了特殊的困难,因为用人单位一般在招聘时常常要求出具证书的原件,没有证书原件就意味着用人单位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核对其身份。为了避免麻烦,用人单位会优先选择能提供原件的大学生。二是来自求职成本的困扰。大学生在毕业求职阶段需要一些必要的经济投入,如,简历制作打印费、服装费、电话费、交通费、食宿费、招聘会门票费、职业介绍费、面试培训费等等,种类繁多。每一项费用虽说数额并不很高,但是加在一起就是一笔不低的支出。对于贫困女大学生而言,这些不菲的求职支出就成了他们顺利就业的“拦路虎”和“绊脚石”。4.心理问题困扰
贫困女大学生容易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自卑。自卑是自我认知偏差中非常突出的个体心理。自卑心理来源于过分轻视自己,对自己的不正确认识和评价,是一种认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贫困女大学生比较普遍地具有自卑情结和自卑心理。据段振榜、李小球和张洪的调查,贫困女大学生在面对贫困时,48%的人有自卑感,10%的人有严重的自卑感,57%的学生因无力为父母、家庭解难而有很大的愧疚感。敏感。一些贫困女大学生最怕因经济上的窘迫被同学怜悯和看不起,出于自我保护的天性,他们内心特别敏感,对事情或事物容易处于“多心”、“戒备”的状态,进而产生心理防卫反应,便有意无意地敌视他人。
[3][5]
[5]
例如,某高校新生入学时有两种住宿标准,一种标准是800元,一种标准是1200元,事先老师 6 尽量把贫困的学生安排在800元标准的宿舍,结果报到当天,几乎所有的新生都争抢1200元标准的宿舍,即使那些当天还没有带够学费、一到学校就急着咨询贷款的学生,也都要求住在1200元的宿舍。一是担心自己寒酸的外表和拮据的消费让人看不起,不能获得平等的尊重,为此采取逃避的方式,离群索居,独来独往,缺乏与更多的同学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尽量不参加或少参加集体活动;二是不愿意让老师和同学知道他们的贫困,想方设法加以掩盖,但理智与现实却不容他们脱离他人和集体,这种矛盾的心理往往驱使他们走向自我封闭、孤僻甚至心理畸形。可以看出贫困女大学生想利用消费平等来弥补人格缺失,忽视精神交往。
二、贫困女大学生生存报告
2004年在经过3个月的细致调查分析以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了专门针对“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贫困大学生”所做的调查,扶贫基金会公布的《贫困女大学生生存报告》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很低,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调查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父母每月能支付给她们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有38.1%,100元到200元之间的有44.3%,在200元以上的仅为17.6%。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元到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元到150元之间的有37.9%,200元以下的比例总共达93.7%。
在吃饭以外的消费上,有13.7%的贫困女大学生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学习用品,49.8%的贫困女大学生每月个人学习用品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高达56.6%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购买服装的经济能力,还有25.2%的每月服装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65.9%的女大学生无力购买化妆品,还有31.5%的贫困女大学生月支出能力只能在20元以下。
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2][7]
显示: 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贫困女大学生为了学费和生计,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外出打工挣钱。挣钱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根本谈不上增添学习用品、书籍、资料等,更谈不上进行形象建设。有56.6%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服装,有65.9%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化妆品。
仅有4.1%的贫困女大学生赞成恋爱
因为经济的贫困的环境的压力,谈恋爱对贫困女大学生来说成为了奢侈品。调查显示,仅有4.1%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持赞成态度;有34.7%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无所谓;有26.8%的贫困女大学生不赞成;还有34.4%的贫困女大学生甚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38.1%的特困女大学生每个月从家得到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每个月生活支出在100元以下的贫困学生占28.7%
15.7%的特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25.3%的来自城市家庭,随着经济的波动和城市下岗失业人群的进一步加大,这个数字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接受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19.4%来自农业大学,6.6%来自林业大学,6.6%来自医科大学,15.3%来自师范大学,52.2%来自综合大学。她们的父母每月能支付给她们的生活费为100元以下的有38.1%; 100元到200元之间的有44.3%,在200元以上的仅为17.6%。
无论是西部地区还是非西部地区的贫困女大学生,其实际每月生活费绝大多数都在300元以下,每月的饮食支出绝大多数也都在200元以下;在个人每月学习用品支出上,非西部地区的贫困女大学生有53.2%的人花费在20元以下,而西部地区的贫困女大学生有40.7%的人花费在20元以下,有23.6%的人花费在21元到40元。在个人每月服装支出费用上,非西部地区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服装比例为57.9%,高于西部地区5个百分点;购买服装费用在20元以下的所占比例为26.3%,高于西部地区3.8个百分点。
《报告》在“结语”中担忧地说:“目前,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由于社会、家庭、生活和就业等多重压力,许多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充满艰辛。她们更需要来自全社会各界对她们的关注和扶持。”
三、贫困女大学生的消费观分析
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总的看法。作为一种观念,消费观是社会经济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但它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经济。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各种消费观及其特点、作用和变化规律,以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并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
扶贫基金会公布的《贫困女大学生生存报告》显示:逾九成月生活费不足200元,谈恋爱是奢侈品。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很低,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调查显示,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元到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元到150元之间的有37.9%,200元以下的比例高达93.7%。
在吃饭以外的消费上,有13.7%的贫困女大学生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学习用品,49.8%的贫困女大学生每月个人学习用品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高达56.6%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购买服装的经济能力,还有25.2%的每月服装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65.9%的女大学生无力购买化妆品,还有31.5%的贫困女大学生月支出能力只能在20元以下。
调查显示,这些学生的月生活费约为普通学生月生活费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连最起码的吃饭问题都无法保证。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比较拮据,不得不时刻限制着自己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花费,时常陷入窘境。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助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综上资料可知,贫困女大学生消费观的主要特点:
1、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脱节,产生攀比性消费;
2、消费平等弥补人格缺失,忽视精神交往;
3、缺乏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影响贫困女大学生消费观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外部因素。个体因素包括
1、价值观念混乱是影响其消费个的根本因素。
2、消费心理失衡是影响其消费观的直接原因。
3、不良心态是导致其消费观的重要因素。外部因素有家庭教育偏差,学校消费观教育的缺失以及高消费同学的非理性 9 消费行为的增多等。据于此,笔者提出一下四条建议以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一,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第二,避免盲目,理性消费。第三,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第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总结:女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一种特殊的群体,由于经济所限,她们的消费心理虽比较理性,但消费方式比较单一,消费能力比较薄弱,消费水平比较低,消费观念比同龄人滞后。然而女性作为当今社会的半边天,她们的消费水平和观念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引导其他大学生的理性、健康消费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或推动者,只要我们给予她们足够的关注和帮助以及她们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自强不息,我们有理由相信贫困女大学生这一群体一定会成为社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正如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教授李利所说,“她们也应当是美丽和时尚的”。
谢 辞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失意与收获都曾有过,大学生活将要尘埃落定。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最衷心地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曹海萍教授,本文是在曹海萍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曹海萍教授严谨的治学作风、求实的工作态度使我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 从曹老师身上学到了对待任何事情都持有一种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和态度。在一个学期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曹老师给与了我许多关心和指导。
其次,我还要感谢大学三年来所有的任课老师,是他们把科学的方法和知识传授给了我。再次,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的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使我在这三年中课余生活十分充实,也为这次论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条件。
再次,感谢和我一起度过三年美好的大学时光的同学们,有幸与你们同学是我的一大收获。是你们在生活上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让我在生活中不会觉得孤单,感谢她们在这次论文写作中对我的帮助,是她们耐心的帮我修改才使我的论文顺利完成。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论文指导老师曹海萍教授在百忙之中批阅论文,指出文章的不足,使论文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大学生行为及其引致消费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2008.[2] 中国扶贫基金会.贫困女大学生生存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 万素英.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 王昌松.高校贫困生工作(上,下)[M].济南:泰山出版社 [M].2010.引用资料
[1]福建百名贫困生调查:贫困生家庭普遍为大家庭[N].海峡都市报,2006,(7)[2]中国扶贫基金会.贫困女大学生生存报告[N].中国青年报.2004 [3]杨爱花,李国庆.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困扰和消解[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8,(1)[4]赵立莹,刘蕾.觉醒中的迷茫:当前女大学生发展障碍实证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3)[5]段振榜,李小球,张洪.对地方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的调查和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8,(5)[6]陈巧玲.贫困女大学生发展压力实证研究———以福建省部分高校为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7]吴小榕.贫困女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23)
第二篇: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论当代大学生消费观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大学是一个学校向社会转型的过度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也经历着从学生走向社会的转型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着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形成。文章首先主要探讨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消费误区和问题;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其成因;最后就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以期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问题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消费时一个社会人必须经历的一种社会过程。消费的含义是指所有能促进和带动消费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各种消费行为和心理的综合。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总体上时科学、合理和理性的,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误区,制约着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笔者简要从下述几方面论述这些问题。
1.攀比心理重,消费中两级分化严重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攀比心很重,消费中两级分化严重。特别是来自农村和城市上的学生,在消费上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消费极不均衡。通过样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中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占有量超过65%。学校中63.5%的学生拥有电脑,在对大学生月平均消费调查中发现,月平均300—500的学生只占4.1%,而月平均消费800—1500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8%。通过实地采访部分大学生,得知很多学生其实并不需要电脑,也不需要名牌衣服等,但是当问他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买电脑买品牌衣服时,很多的学生就只有一个回答:“我的同学都有电脑,都穿名牌,我不能比他们差。”这种攀比心理在大学生消费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在比较家庭贫困生与家境较富裕的学生消费情况时,其消费明显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的现象极易影响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和谐的发展。前不久的“马加爵事件”正是这种消费不均衡的一个真实素材。
2.大学生消费易盲目冲动,缺乏理性
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独特年龄和社会角色,以及他们特殊的心理发展特征,这些因素综合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观。当代大学生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生活磨练,不知道生活的艰辛,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靠父母养活。通过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对自己的消费制定明确的计划的学生少之又少,只有3.6%的学生知道自己每天、每月花了或需要花费多少钱,而63%以上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一个月花了多少钱。很多学生没有对自己的消费制定合理、科学的计划,他们很多时候时一时兴起,会为了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而花掉半个月的生活费。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盲目消费的现象很多,这样的消费方式自然是不够理性,不够科学的,会影响大学生科学、理性的消费观的形成。
3.消费中从众现象突出,铺张浪费严重
大学生是经历从学校到社会过渡的一个转型群体,他们不仅会受到学校学生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社会上消费行为的影响。他们缺乏自己的合理的消费观念,被动消费现象很突出。这表现在实际消费中就是从众消费现象突出。调查报告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在努力适应从学校到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也在仿效着社会上人的消费行为,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公众化消费形式。很多学生在服饰、发型及饮食上都在跟随潮流,花了大量的钱,实际上对自己的作用却很少,这样就造成了很严重的浪费现象。除此以外,大学生中花在恋爱上的钱占了生活费的大半,这样就易形成“媚俗消费”现象,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二:探讨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上述笔者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在消费中还存在着很多误区和问题。这些误区和问题的形成,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的,下文笔者从内外因来具体探讨其形成的各方面原因,能让社会更加关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内在消费心理的驱使
大学生受过比较高的教育,与一般社会人不同,他们不仅想受到社会的认可,更需要的是满足自身被尊重的需要。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受尊重的需要处在比较高的层级,这种需求与受教育程度几乎成正比。因此,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求,这种心理表现在消费中,则体现为对高物质生活的追求。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只有自己很有钱,吃、穿都高档,才能被同学看得起。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通过
寻求富裕的物质生活来美化自己的形象,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心理上的平衡。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在大学生中就产生了重物质享受的风气,这种风气的形成,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易产生很多畸形心理。这样,同学之间的攀比现象就会应运而生,最终走向消费误区。这是消费误区产生的内部原因。2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
形成当代大学生消费误区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是高校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校并没有开设这方面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内容缺失。首先,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当前除了经济类的大学开设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这门课程,很多学校由于受到专业的限制,并没有涉及到这类课程。其次,高校教师教学中,对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引导不够,很多大学只是做表面的文章,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填答,并未进行实质的思想教育引导。再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对大学生勤俭节约精神的倡导。整个校园缺乏勤俭节约的氛围,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消费行为走向误区。造成消费盲目冲动,浪费严重。社会不健康消费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经历着从学校到社会的过度阶段。因此,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会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双重影响,特别是当前社会上不良的消费风气,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因素。大学生的消费思想还不够成熟,他们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的享乐主义和重物质享受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蔓延,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通过样卷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都很向往社会生名人的消费方式和行为,他们所倾向的消费方式更加看重消费的物质化和金钱化。正是由于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消费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误区。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方法及途径
由于上述各方面原因,当代我国大学生的消费中还存在着很多误区,为了能推动大学生养成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必须通过各方面努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消费误区。笔者主要从下述几点来论述。
1.社会教育
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大学生是现代技术最积极的响应者,受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最为明显。大众媒体应加强对有用的健康的消费信息的宣传,对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为大学生提供消费参考意见,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心理的引导。
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大学生群体是现代因特网最大的使用群体,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因特网,因为互联网信息的多样性和快捷性满足了大学生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因此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因特网的资源优势。
2.学校教育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主要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高等学校一定要注重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学习,通过组织一些关于素质教育的活动来增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爱好。
整改学校四周的消费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言而喻。大学生的消费环境主要是学校内部和校园的周边,要加强大学生消费的引导,就要对大学生所面对的消费环境进行整改。①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高校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中将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②整顿学校风部及学校四周的商业秩序和商品经营范围。校园内外的消费环境主要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需要搞得像商业街那样繁华。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整顿校园环境是从客观上给大学生创设了培养正确消费观的环境,那么对大学生从思想上进行改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且要具有长远意义。
3.家庭教育
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现代的中国家长应该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从小、从小事中锻炼孩子的意志,使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更快的适应新环境。
家长与孩子合作制定完整的消费计划。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的花销,帮助孩子建立具体合理的消费计划,形成正确的理财思想和理财方法。
4.大学生自我教育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合理理财的自我意识,平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积累消费经验。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在消费过程中,自己要注重积累消费经验。学习消费知识,提高理财能力。在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关于消费方面的活动,从中学习消费知识。
提高法律意识。作为现代大学生,要主动学习消费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强自身的法律基础,提高维权意识,不要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法盲。
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根据生活、学习、文化和娱乐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消费标准,坚持合理的消费原则,做出消费计划,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大学生在平时的消费过程中关键的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消费有度原则、消费计划性原则、消费主导性原则和消费自立性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来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
总体来说现代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发展趋势还是健康的,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消费来源单
一、务实与经验并存、消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消费的开放性和消费的差异性。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现代瞬息万变的发展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外来不良文化因素的诱导和社会媒体炒作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的影响,大学生消费群体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潜在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宣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后备军
结论
综上所述,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消费观进行研究,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思想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科学贯彻与落实,也是现代化社会得以长足发展的内在需求;
(2)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消费观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提高大学生理性消费的能力,促使他们实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3)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带动大学生群体健康的发展,推动节约型社会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何春玲.高校大学生消费文化现状分析及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报,2009
(5).[2] 吴琪.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3] 杨海燕.大学生消费现状与高校德育导向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4).[4] 高枫华.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形成[J].宿州学院社会科学报,2008(7).[5] 刘珊.大学生消费观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9(8).[6赵伟:大学生“消费热”刍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4):170-171
[7]许彩萍:科学消费的涵义及社会意义探析[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7,(1)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太原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题目: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班级:社体一班
姓名: 史帅 学号201422180114 小组成员: 马建波 马少华 史帅 潘志鑫 宁浩海 郎雅楠 马思恩
组长: 马建波
指导教师: 马骊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当代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体现出消费观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特殊群体自然有特殊的特点,同时也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消费的问题。
一、基本调查情况
(一)调查时间:2014年11月
(二)调查地点:太原科技大学
(三)调查对象:太原科技大学学生
(四)调查目的: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消费方向
(1)购买衣服: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对名牌衣服等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偏好,于是保持良好的忠诚度。而且对衣服的购买有着感性的认识,于是促使他们继续购买(名牌)。
(2)恋爱消费:在调查中发现,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元,多则达到1000元以上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3)上网消费:作为一种新媒体,网络以其交互性、虚拟性、全球性为人类创造崭
新的文化形态,那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消费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化传媒体 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
三: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因素
(1)社会的影响 把大学生放到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同样把他放到社会中去,他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不断降低入学门槛,许多家长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将孩子送入学校,不论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其学业。结果一部分学生虽然挂上了大学生的头衔,而实际中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的能力,思想和学校的负担过重,由于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堕落,变得成天无所事是,既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各方面的消费上。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和其他一些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不少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潮流。因而产生一种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2)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每一个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家庭经济状况与理财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观念。有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子弟他们平时花钱很阔绰,消费非常的超前。根本不会去节约理财,只是盲目消费。而那些家庭条件比较贫穷的学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经的限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能比较合理分配自己的生活费用,因而家庭对每一个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3)学校的影响
当今的大学校园是开放的,消费主义的思潮冲击着校园,学校周边的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校园内许多商家的广告传单、周围的网吧、歌厅、舞厅、咖啡厅、游戏厅、溜冰场、饭店等到处可见。这些都成了学生非正常消费的催化剂。高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的导向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有以下几点:
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掌握。其二,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同时由于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消费观导向性建议:
我认为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我认为今后对于消费观的社科研究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则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三)、高校校风建设任重道远
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握“育人为先”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存在是为将来培养可以为天地立新、可以为民众立命、可以为万事承重的后备人才,可见校风建设意义深远。
(四)、加强家庭环境教育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子女培养理财和计划消费的习惯。
(五)、增强独立意识,倡导理性消费
大学生要对消费有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追风,但也不能一成不变、冥顽不化。就是说,在自己实际的消费能力和社会的现实状况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
五、对本次调查的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查,我对大学生的消费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学生的这种不良消费观不仅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增大了学习教育管理的难度。对每一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消费观可能会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作为当代社会的一名合格大学生,我们不仅应该控制自身消费,向正确道路发展也应互相提醒,共同走向理性消费、合理消费。要对自己的消费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做出理财计划。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上。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初探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初探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初探
【摘要】 本文首先对大学生消费观进行综述,其次总结了当代大学生消费观中所具有的普遍特点,然后指出大学生消费观中既存在的理性的一面,也存在非理性的一面,最后提出要从根本上加强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倡导理性消费。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消费观
消费是人们通过消费商品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和过程。商品不断地被消费,随之产生了社会关系和文化导向,所以消费这个过程一方面展现了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交换过程,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高校扩招,当代大学生无疑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不仅是整个国家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对将来消费文化的形成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观,从而也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管理。于是,近些年,关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一、当代大学生普遍性消费观
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水平、方式等问题的总的观点和态度。消费观是一种观念,社会经济的现实会在人们的头脑中映射出来,而一经稳定形成,又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一股强大的反作用力,并具有深远的影响。消费观的形成和演变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当前大学生们的消费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结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发生变化
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他们的消费结构中,用于提高自身素质的消费比例正逐步扩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学生认识到只有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从而实现自我价值。除此以外,大学生的消费还体现在他们的生活用品、手机、着装等方面。他们通过自己独有的审美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观来修饰打扮自己,以求彰显个性、突显自我。
2、引领潮流,走在时尚的尖端
现在的大学生正处于接受新生事物频繁、面临社会角色转化、自我需求迅速扩张的时期,所以希望以一种标新立异的形象向成人社会展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思想成熟,从而证明自己的存在,也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时髦前卫来展现自己的青春活力。特别是在当下,这种所谓时尚的消费意识和新潮的生活方式,各种来自广告、媒体所宣传出的消费理念,使得当代大学生为满足时尚新潮消费的心理需求,从而建立起一种不拘一格的消费方式。
3、陷进误区,消费过度
部分大学生在消费时,存在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有的大学生认为要有以“享受生活”为核心的消费观念,把节俭看作是“寒酸”,走入了消费的误区。大学生的消费误区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意识逐渐减弱,高呼提前消费、提前享受;重视对各种情感上的投资,比如流行的友情消费、追求恋爱中的浪漫等;脱离自己的经济能力,在对物品的购买和使用过程中,体现出的已经不是这件物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等等。大学生消费误区的存在,造成了大学生消费欲望恶性膨胀和经济能力不堪重负之间的矛盾,显现出高校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4、在各种传媒的蛊惑下忘我消费
现在的大学生获取消费信息的渠道很多,除了人脉就是传媒。当今是网络技术发达的年代,不管是广播、电视、广告还是微电影,都可以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学生灌输消费观。它让大学生认识到,要有市场经济的头脑,要根据整个商品市场来决定自己的需求和生活风格,从而让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跟着传媒的风向随波逐流。事实上,大量制作出来的影像和画面,虽然唯美动人,但还是不能让我们真实地认识现实所在,只是从情感上让大家接受,再去慢慢尝试领会宣传意义的所在,进而才能接受并产生想要消费的冲动和欲望。在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听到很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心动不如行动!可见,传媒的力量,不能小觑。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理性化的表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1、对勤俭节约的认同
我们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而且要发扬。”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当今这个重视消费的年代,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是非常赞同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的,也认同节俭的价值观。这足以证明大学生并没有忘记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
2、消费结构以用于学习方面为主
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范围存在多样化,但用于提高自身素质和促进自我发展方面的消费比例在渐渐增大。为了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大学生会报考各种专业资格考试,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班,购买各种需要的专业书籍以及学习工具。
3、经济独立的意识增强
在中国,子女的教育费用一般都是由父母来承担的。但如今不一样了,大学生的消费观有很大的变化,他们觉得完全可以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通过勤工俭学或者兼职的形式来赚取生活费。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家庭经济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实践。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想根据自身需要努力实现经济独立。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观非理想化的表现
1、盲目攀比,虚荣心作祟
现在很多大学生的消费根本不是根据自身需求,而是看到别人拥有的,自己也要拥有。平时用的手机、电脑和MP3要讲究新潮,吃饭讲究地点、档次和排场,穿衣也要注重品牌。虚荣心造就无休止的攀比,攀比进一步膨胀虚荣心,如此一来,恶性循环。大学生在追逐时尚消费的过程中,在对物品的购买和使用过程中,体现出的已经不是这件物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而是一种虚荣的心理,觉得一旦拥有就是时尚,就会被成人社会所认同和接受,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认识、态度和情感的宣泄,否则会被“瞧不起”、“会有和社会脱节的错误幻觉”甚至“被无视存在”。
2、过于物质化的追求
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相信在他们大一的时候就有学到过,但往往现实中大学生的种种行为与理论有些背道而驰。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们更多注重享乐、富足、安逸的生活,而那种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或者一种感恩的心态却被忽视。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相当超前,鲜明的特征表现在:首先,消费是为了开心,为了享受,特别是消费之后内心产生无比的愉悦和畅快的心情,有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觉。部分大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勤俭,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干嘛不潇洒点,把自己弄得那么“寒酸”。这类人群对传统美德中的“勤俭节约”基本没有什么概念,“享受生活”已经成为消费观念的核心。其次,大学生中蔓延着这么一种消费心态――“潮”。只要是前卫的、新潮的,一律是被关注的和被追崇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一年一年的成长,他们的自我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张,他们沉迷于所有与时尚和时髦相关的东西,甚至达到“另类”的效果。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大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来展现并且炫耀青春、张扬、标新立异和能量。
3、消费需求与价值的背离
消费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因素:一是源于需求,二是源于欲望。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消费是满足人的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一旦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如果经不住消费诱惑,肆意放纵原本的生活需要、贪图享乐的话,就会导致非理性欲望的出现,从而对物质消费过度需求,形成一种非合理的生活消费观。拿大学生来说,这就是一种攀比性、虚荣性的消费。
4、节俭意识淡薄,毫无理财的概念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消费没有理性的思考,手上有多少钱就花多少,在理财方面就更加无从谈起了,大有“月光族”的风范,有的甚至到月中就没钱了,还要靠借钱度过剩下的半个月,所以“提前消费”在大学生当中很是流行。他们在拿到生活费时,不会去提前计划一下这些钱该怎么用,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完全没有概念,也不能合理安排和控制本月的支出,于是两种极端的现象出现:有钱就大手大脚,没钱就借钱度日。大学生的普遍年龄都在18岁以上,很多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据调查,将近八成的大学生觉得生活费勉强够用,有一成的大学生觉得每月的生活费根本就不够用。这些现象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中存在着冲动和盲目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因素。难道真的是父母给的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科学理财意识已经成为各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四、倡导理性消费
人的存在过程就是消费物质资料的过程。每个生存阶段会有不同的消费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变迁,人们的消费观也会随之改变,所以作为特殊消费人群的大学生,他们的需求应该顺应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总体趋势。
1、加强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树立科学消费观
我们提倡的是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要让大学生把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家庭经济的情况结合起来,做到科学消费、理性消费。之所以要提倡这个消费观念,目的是要让大学生明白,消费要俭而有度,节俭是美德,我们当然提倡,但是万万不能是吝啬型消费,这样既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要避免以物质消费的多寡来衡量自身价值的高低。大学生要学会自主消费,自己心中要有衡量消费的价值意识,不要盲从,适度、理性的消费才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消费观念。
2、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当今大学生都是象牙塔里养尊处优的王子和公主,对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意识相当淡薄,衣食住行都是由父母来承担,没有赚钱,根本不能体会赚钱的辛苦。如果光靠说教一般来讲收效甚微,而通过勤工俭学的活动,让他们都积极参与其中,就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意识,提高他们自强自立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
3、大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如果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等同于对物质的占有或者永无止境地消费的话,那么何来的精神需求,那还跟其他动物有何分别?大学生的生活要以精神生活为基础,物质生活是建立在此之上的,只有远离对物质需求的贪婪才能真正从精神上获得满足,如此之良性循环,才能称得上有意义的有品质的生活。
4、加强大学生科学理财的意识,提高其科学理财的能力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我们要将此纳入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当中,要让他们知道如何让有限的钱发挥最大的效益,引导他们将钱用在生存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上,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让他们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参考文献】
[1]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 侯玲等: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3(4).[3] 武小莉: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2).[4] 吴建明:学生的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J].广西青年干邵学院学报,2012(10).[5] 戚世钧:大学生的消费观及其引导[J].河南大学学报,2001(6).[6] 王绍玉等: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7] 陈桂生:新时期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对策[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7(11).------------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论文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论文要怎么写呢?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增长,人民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剧烈变化。当代大学生作为一支新兴的消费力量,其消费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造成大学生不良消费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增强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文化建设
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看法,是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经济上的反映。消费观是社会经济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一种意识观念,它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并对其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我们研究消费观,是为了建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并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
大学生消费观是指大学生在日常消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规范性、系统性的消费行为,并对大学生满足自身需要所进行的消费行为具有主导作用。在整个社会消费体系中,大学生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发展往往超前于整个社会,对消费需求相对旺盛,可以说一直走在社会消费的前列,从侧面反映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趋势,引领着整个社会消费的潮流。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不仅对学校、家庭、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对自身的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分析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物质消费也有精神消费,主要可以分为学习体验消费(也可以称之为发展型消费),日常生活消费(也就是生存型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即享乐型消费)三个方面。[1]学习方面主要是指书籍等学习资料的购买,参加各种辅导班的费用,参加各种考试的报名费用等;日常生活可以分为日用品的消费、饮食消费、衣物消费等;休闲娱乐消费指看电影、看演唱会等演出,外出旅游等消费。从大学生消费结构入手,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学生消费的几个特点,这里面既反映出了大学生消费积极合理的一方面,也反映出了部分不合理不理智的消费特征,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可以从这些特点中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观念。
1.注重时尚消费和品牌消费。当代大学生十分注重产品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品牌就代表着产品的质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生活品位的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不再是单单为了满足基本需求,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质量、设计、风格等,而这个现象在大学生身上体现的十分突出,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事物更加敏感,正是追求时尚的年纪,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有品位的消费能够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但是从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大学生一味盲目的追求名牌,唯品牌为好,也反映出他们生活经验不足,难以从产品材质等其他方面分辨产品质量好坏,同时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消费水平,胡乱花钱。
2.注重休闲和享受型的消费。大学生消费水平逐步开始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他们对于基本生活消费的比重逐渐降低。而且对于传统的衣食住行也追求高品质方向的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看电视等一般休闲活动,而是追求新鲜刺激的休闲活动方式如攀岩、蹦极等。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休闲和享受型消费有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如很多学生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者用奖学金或兼职攒下的钱出去旅游,或者去看演唱会、音乐会等,不仅能起到休闲娱乐的作用,还从另一方面陶冶了个人情操。但同时也有很多学生把大把的金钱用来去泡酒吧,逛夜店。
3.注重学习上的消费。当代大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消费比例不断增长,除了每年固定的学费外,还有各种培训和考试。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即使勉强有工作也很不满意。于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很多家长不惜重金供自己孩子参加各种培训,参加各种考试,以提高个人竞争力。在这其中,有能力等级考试如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如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还有各种培训班,如新东方的英语培训,还有各种考研培训、司法考试培训等。有很多学生都从这些学习中提高了自己,达成了目的。但是也有一些学生盲目跟风,自己不努力学习却希冀报一些所谓的代替自己的努力,而这些“包过班”往往是花费不菲。
4.网络消费明显增加。网络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和生活伴侣,大学生不仅在网上浏览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购买他们必要的书籍和日常生活用品。现在电商发展迅速,像淘宝、京东等网上商城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消费方式,而大学生正是网上消费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网络操作能力强,信息获取途径多,往往能在网络上轻松找到自己心仪的商品。网购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购不仅能够轻松地货比多家买到便宜的商品,也能够轻松地解决地域的限制,即使远隔重洋也能方便地购买产品,很多大学生能够在网购中买到便宜实惠的产品。但是坊间也有这样的话:一入网购深似海,从此省钱是路人。的确如此,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女生,往往没有很好的自制力,看到网上玲琅满目的商品,不能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花费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在网购上,结果是买了很多不实用的装饰品等。也有很多大学生在网购中受骗,花了钱却买到了假货。
5.攀比消费现象严重。攀比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盲目地仿效和追求他人更高的消费水平的消费行为。这是当代大学生虚荣心的一种反映。一些同学看见其他同学买了新的好的东西,便会产生羡慕心理,促使其也买一个一样的,甚至是更好的东西,这些都显示出大学生消费的模仿趋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大家相互攀比消费。在衣服和数码产品的消费上尤其体现出这一特点,现在数码产品更新换代迅速而且价格不菲,很多学生一个学期换一部新手机、新电脑,有的学生不仅有手机、电脑还购买平板电脑、MP3、手持游戏机,甚至数码单反等都成了现在大学生的标配。很多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一般,都跟风购买贵重的商品,甚至频繁更换。6.注重人际交往和情感消费。当今大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消费中占较大比例。在校期间,除了维持日常生活所需之外,绝大部分消费用在了同学之间的交往上,请客吃饭,建立友情。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经调查发现,大学生情感上的消费主要在人际交往支出和恋爱支出上。有很多学生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这些必要的经济支持,在大学校园里请客吃饭已经是蔚然成风,甚至过生日、当选学生干部、过节等送礼也成了大学生人情消费的日常部分。这无形中给很多同学巨大的经济压力,很多家庭贫困的同学难以招架,这种风气也不利于良好校园文化的塑造。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原因分析
由以上大学消费特点可见,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中不乏积极合理的一面,有很多的优秀大学生都能够合理节制并且有意义地进行消费,将自己有限的金钱用来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增长见闻以及进行合理健康的娱乐休闲;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清楚地规划自己的消费,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不知节制,甚至把金钱用来进行一些不健康的活动。[2]造成大学生这些不理智不合理的消费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大学生自身心理方面的原因。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将成熟而未成熟的时期,从小受到父母的关怀体贴,很多人上了大学才是真正自己一个人生活,缺乏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和技能,更不要说理财的能力。在上学时期家长往往让自己的孩子专心学业,不会让他们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所以很多学生上了大学还不知道金钱来之不易,也对自己家的实际经济状况不甚明了。大学生心智还不完全成熟,极易受不良消费观的误导,花钱缺乏合理规划,往往出于虚荣心和一时情绪意气等就大把花钱。另一方面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于这个社会很多方面都缺乏认识或认识不清,在消费中往往极易受骗,极易受误导,从而导致了他们不良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3]同时大学生出于自我发展的考虑,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参加各种培训和考试,也出于自我包装的需要,购买很多贵重的衣物饰品和数码电子设备。
2.家庭原因。现在家庭中往往是独生子女,家长娇纵孩子,往往对自己子女的消费无条件的满足,同时缺乏正确的消费理财指导,从而渐渐养成了大学生错误的消费观念。同时有很多父母自身的消费观念也不正确,有很多做生意的父母,往往赚钱之后不是合理投资而是用来赌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就养成了孩子挥霍金钱的不良习惯。而一些优秀的家长往往能够做到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并以身作则养成勤俭节约的家风。
3.社会原因。当今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的消费观念盛行,影响了大学生,造成了他们相互攀比的消费心态和花钱大手大脚毫不规划的消费方式。这些社会现象让学生错误的认为消费是人生的最高目的,甚至有学生为自己的挥霍行为进行辩解,说是为了拉动内需。同时在学校的周边有很多的娱乐场所都把学生作为主要的消费群体,推出各种面向大学生的“优惠”,从而诱使大学生在休闲娱乐上过度消费。
4.学校因素。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地区,理应成为学生消费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只重视就业率,而老师都在忙着做项目拉资金,往往没有把精力投入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至于理财教育更是一片空白,这是大学生消费观存在误区的一大重要原因。校园文化缺失,健康有益的活动匮乏,造成很多大学生业余活动贫乏,只能通过消费来填补空白的人生。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措施
鉴于目前大学生消费观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
1.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为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当务之急是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大学生认清什么是正常消费,什么是盲目攀比消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大学生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在我国历史中,有很多勤俭节约的优秀事例,更有“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样的名言警句,可以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新一代大学生当然应该继承,而不是被西方消费主义所影响,从小就养成不理智的消费习惯。
2.加强消费观教育。消费观教育严重缺失也是我国教育的一大败笔,是造成现在学生消费观不合理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视金钱如粪土的意识,反而使得消费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一直缺乏,而事实上,消费教育是培养学生合理消费观的重要一步。通过消费教育,学生可以认识到,消费不仅有物质消费,还有精神消费;不仅是个人行为,还反映了社会经济因素。个人的消费与社会的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等都有深刻的关系。同时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计划、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并对消费品的选择、维护、评价等都能正确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运用,培养自己合理的理财能力和技能。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都知道,环境的影响作用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养成也同样是润物细无声的效应。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日常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反观现在的大学校园,不唯学生,甚至老师中都是拜金主义盛行,商业气息笼罩校园,难怪大学生中盲目攀比的消费方式日趋严重。当前校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塑造以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个人素质提高、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主的文化环境迫在眉睫。
4.改善社会风气。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时流传的“犹龙世第,旋马家风”等故事就告诫我们要养成朴素的生活作风。现在总书记更是提倡我们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因此,政府应该和网络,媒体,甚至是企业联合起来,提倡和塑造我们整个社会的良好的消费风气。
参考文献:
[1]姜柳.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2]郭玉莲.高等教育新课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陈建华,赵志平.引导大学生确立理性消费观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