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7设计专篇 (设备修改显红色)要点

时间:2019-05-14 03:0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67设计专篇 (设备修改显红色)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67设计专篇 (设备修改显红色)要点》。

第一篇:A67设计专篇 (设备修改显红色)要点

荔波湾国际文旅度假区

A6/A7#楼 消防设计专篇

重庆展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17年04月20日

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戴宇跃

技术总负责人:罗晓华

项目总负责人:罗晓华

消防电气专业负责人:陈德彬

消防给水专业负责人:马如山

暖通专业负责人:杨建忠

目 录

一、设计依据.........................................................................................................................4

二、工程概况.........................................................................................................................4

三、消防灭火系统.................................................................................................................................5

四、设计图纸(蓝图)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2001(2005年版);(9)《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 其它适用于本项目的有关国家标准及要求。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黔南布依族自治州荔波县,荔波环城东路樟江畔。

2、本项目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本次设计的为A区6、7号楼。

3、本工程A区6号楼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为:6629.46平方米,用途为商业、会议、精品酒店;7号楼为二类高层住宅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为:9259.75平方米,用途为商业网点、公寓;A6、A7地下车库为单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面积为:5075.55平方米,用途为车库。

4、本工程消防系统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 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疏散指示及应急照明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三、建筑消防

1、本工程A区6号楼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7号楼为二类高层住宅建筑,且临市政道路,场地设计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各栋楼的防火间距均满足规范要求。

2、本工程车库每个防火防火分区小于4000平方米,精品酒店、公寓每个防火分区小于2500平方米,且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不小于两部疏散楼梯,疏散距离、疏散宽度均满足要求。

3、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于A7栋一层并有独立出入口及其他消防设备用房均设于地下车库内。

四、消防灭火系统

本建筑设置的灭火系统有:(1)室内消火栓系统(2)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火灾报警灭火系统(4)防排烟系统

(5)疏散指示及应急照明系统(6)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一)室内消火栓系统:

1、该建筑按规范设置室内消火栓保护。

2、消防水量、火灾延续时间

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30L/S,室外用水量30 L/S火灾延续时间按三小时计算。

3、供水方式

消火栓系统接消防泵房的消火栓系统管网,当火灾时启动紧急按钮动作消火栓主泵向管网供水。

4、消火栓的配备及要求:消防栓箱配DN65消火栓一个,DN19水枪一支,25米衬胶水带一条,20米消防卷盘一套。

5、系统按规范设置室内消火栓,其数量确保室内任何一点均有两支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并确保两个消火栓的间距不大于30m。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消防水量、火灾延续时间

喷淋系统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按一小时计算。

2、供水方式

自动喷淋系统接原喷淋系统管网,在原来系统设置的基础上按照喷淋系统保护的规范要求进行调整及增加相应的喷头,当火灾发生时喷淋系统动作由消防喷淋主泵向喷淋管网供水。

3、喷头类型及要求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玻璃球闭式喷头动作,温度采用68℃。当建筑吊顶内高度超过0.8米时,应在吊顶内加设上喷头,其位置与下喷头相同。喷头间距不大于3.6米,离墙或柱不大于1.8米

4、消防管道(1)管材及连接方式

所有消防管道采用热浸镀锌钢管,管径≥DN100的管道一律采用卡箍连接或法兰连接,管径<DN100可采用丝扣连接。(2)防腐措施

支吊架安装后先除锈,红丹打底,再刷红色漆二道,消防管刷红色漆二道。(3)管道压力试验

消防管道的试验压力以工作压力来计算确定,试验压力为其工作压力1.5倍,试验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各验收规范执行。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报警系统组成及要求

本工程设一个消防控制室,设于一层(直通室外出口)。消防控制室与城市消防指挥系统联网,要求值班人员必须培训,24小时值班。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图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

根据本工程建筑性质,消防系统采用集中形式,该系统由一个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器、火警电话、联动设备等组成,具体设置详消防系统图。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2.报警系统设备选择及设置

地下车库设感烟探测器;变配电房设感温、感烟探测器;过道、楼梯前室等处设感烟探测器;在各防火区的走廊、出口等地设手动报警按钮及声光报警器。3.火警专用通信

消防专用电话网络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 7 消防专用直通对讲电话总机,除在手动报警按钮上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塞孔外,在值班室、消防水泵房、变配电房、发电机房、弱电机房等场所还设有消防专用电话分机。电话主机设有自动录音,并配有与市消防局联络的直通电话(119)。4.消防联动及控制要求 1)喷淋系统

联动控制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动作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喷淋消防泵,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自动/手动状态影响;手动控制由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的专用线路直接手动控制喷淋消防泵启、停;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消防泵的启、停信号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2)消火栓系统

联动控制由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自动/手动状态影响;手动控制由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的专用线路直接手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停;消火栓泵的动作信号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3)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由专用的气体灭火控制器控制,气体灭火控制器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

自动控制:探测器采用感烟、感温探测器的组合,由同一防护区域内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或防护区外的紧急启动信号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气体灭火控制器在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 8 发信号后,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联动触发信号为任一防护区域内设置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其他类型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次报警信号),在接受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发出联动控制信号(联动触发信号为同一防护区域内与首次报警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相邻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

a)关闭防护区域的送排风机及送排风阀门;b)停止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及关闭设置在该防护区域的电动防火阀;c)联动控制防护区域开口封闭装置的启动,包括关闭防护区域的门、窗;d)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气体灭火控制器、设定不大于30s的延迟喷射时间(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无延迟喷射);

气体灭火防护区出口外上方设置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报警器,启动气体灭火装置的同时,启动设置在防护区入口处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报警器(组合分配系统首先开启相应防护区域的选择阀,然后启动气体灭火装置)。

手动控制: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设置手动启、停按钮,说动启动按钮按下时,气体灭火控制器应执行上述联动控制的相关操作;手动停止按钮按下时,气体灭火控制器应停止正在执行的联动操作;手动启、停按钮应针对防护区一对一设置。

气体灭火装置启动、喷放各阶段的联动控制及系统的反馈信号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4)防排烟系统

联动控制:a)防烟系统:由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 9 控制器联动控制相关层前室等需要加压送风场所的加压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电动挡烟垂壁由同一防烟分区内且位于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电动挡烟垂壁的降落。b)排烟系统:由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

手动控制: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停按钮采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停;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联动控制器能手动控制送风口、电动挡烟垂壁、排烟口、排烟窗、排烟阀的开启或关闭及方言风机、排烟风机等设备的启、停。

送风口、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和关闭的动作信号,防烟、排烟风机启动和停止及电动防火阀关闭的动作信号均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设置的280℃排烟防火阀关闭后直接联动控制风机停止,排烟防火阀及风机动作信号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5)非消防电源控制

火灾时,切断着火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正常照明应在自动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动作前切断),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全部投入应急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大于5s。6)消防电源监控系统

消防电源监控系统由监控主机、中继器、监控模块和传输缆线组成。监控主机最多可管理64×16共1024个监控模块,每个回路可管理64个模块。网络最大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500m。当传输距离超过500m时,采用中继器扩展,美各种机器可管理64个模块。

监控主机与监控模块的通信线路采用总线型连接方式。监控主机与模块之间的通信线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且监控主机及中继器的电源线宜采用3×1.5mm2电缆,监控主机与模块之间的通信线径不宜小于2×1.0mm2,模块电源线的选择应注意考虑传输距离产生的压降,一般不宜小于2×1.5mm2.如果通信距离超过500m,应增加中继器。当系统应用在强干扰场所时,通信线应采用屏蔽双绞线,其屏蔽层应良好接地。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主机安装在消防控制室,主机内置DC24V电源装置,主机专用电源由消防电源提供AC220V,在各区域根据消防设备的性质和用途设置监控模块,负责监视相应区域消防设备的电源信息。监控模块之间采用RS485专用通信网络连接。

所有监控模块已安装在被监测消防设备供电电源附近的专用柜(箱)内。特殊情况下,可安装在所监测的消防设备供电电源的配电箱内。

一个监控主机回路数不超过16,最多配接64×16个模块。当监控设备与现场最远的模块之间的距离超过500m时,监控主机通信端口与最远的监控模块主板上的通信端口的RS485总线之间都应并接匹配电阻,否则影响通信质量。

系统中主机、模块、金属模块箱、通信线路屏蔽层应做等电位联结并接地。

7.火灾应急广播及消防通信系统控制要求

1)在地下车库、大厅及公共部位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小于3W,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5m,走道末端距最近的扬声器距离不应大于12.5m。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2)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当确认火灾后,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8.消防报警系统线路选型及敷设方式

信号传输干线采用 WDZCN-BYR,电源线采用WDZCN-BYJ ,电话线采用WDZCN-RYS , 消防联动控制线采用WDZCN-KYY。传输干线采用防火金属线槽在弱电间、吊顶内明敷,支线采用穿钢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暗敷于不然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由顶板接线盒至消防设备一段线路穿金属耐火(阻燃)波纹管。9.消防设施电源供给及接地

消防设施由变电所及发电机配电屏分别提供电源,采用双电源末级配电箱自动切换供电。报警系统另配备UPS后备电源,应急疏散照明灯具自带蓄电池,且连续供电时间为设备房不少于180分钟,普通场所不小于90分钟。本工程采用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作消防低压电源,满足二级负荷的用电要求。按发生火灾时和停电应急时分别计算用电量。

柴油发电机供电至配电柜采用耐火母线槽。消防用电设备的两个电源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消防设备就地设末端配电箱,采用双电源自动投切开关。配电柜、箱内二次控制电路设消防联动模块接线点,可实现就地和远程联动控制设备的启停,并返回信号给消防控制中心。

消防系统接地与建筑其它接地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 R<1Ω。10.应急、疏散照明

应急照明采用专用回路配电,应急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供电应急照明系统,其应急疏散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90min钟,其应急备用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min钟。应急照明系统干线采用阻燃耐火电缆在强电间、吊顶内明敷于金属防火线槽,支线采用耐火导线穿钢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暗敷于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所有楼梯间及其前室、疏散走廊、变配电室、水泵房、消防控制室等场所设置应急备用照明,变配电室、水泵房等的应急照明照度值按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值的设置。在走廊、安全出口、楼梯间及其前室、电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指示照明。11.消防场所标志

在消防设施设备设置点设置光致发光消防设施设备标志;消防设备用房的门上设置光致发光场所指示标志。12.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12.1、为准确监控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发现电气火灾的隐患,本工程设置电气火灾监视与控制系统,对建筑中易发生火灾的电气线路进行全面监视和控制,系统由电气火灾探测器、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组成。

12.2、消防控制室设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主机,在配电柜(箱)内设有监控模块,对配电线路的剩余电流和线缆温度进行监视。

12.3、电气火灾探测器:

1)探测器报警值不小于20mA,不大于300 mA,且探测器报警值应在报警设定值的80%~100%之间。

2)当被保护线路剩余电流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应在60s内发出报警信号。

3)探测器有工作状态指示和自检功能。

4)探测器在报警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予以保持,直至手动复位。在报警条件下,其声、光信号应清晰。

12.4、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1)探测器报警值设置在55~140℃的范围内。

2)当被监视部位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在40s内发出报警信号。

3)探测器有工作状态指示和自检功能。

4)探测器在报警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予以保持,直至手动复位。在报警条件下,在其声、光信号应清晰。

(四)其他灭火器系统

1、每个消火栓附近设2具手提式(MF/ABC3)4公斤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2、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

3、系统电源应为消防电源。

(五)防排烟设计说明

1、防火、排烟及防烟设计

(1)本建筑楼梯间每五层开窗面积不小于2m2,且顶层开窗面积不小于0.8m2,采用开窗自然通风。(2)机械排烟

1)不满足自然通风及排烟条件的地下车库按照防烟分区设置机械通风系统。送排风机均设置于车库内各防火分区风机房内。地下车库机 14 械通风系统兼作消防排烟系统。排烟量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规定,根据车库层高取值。本工程车库层高4.2m,按照GB50067-2014 8.2.5条规定,依照线性差值法取值,每个防烟分区排烟量不应小于33150m3/h;.排风量按3米高度计算换气体积,换气次数6次/小时;利用直通室外的出入口自然补风。地下车库机械排烟(排风)系统按照防烟分区设置,排烟(风)机均采用混流式消防高温排烟风机, 风机安装于地下车库相应防火分区风机房内,风机用防火材料进行包裹,通过排风竖井将室内空气(烟气)排至室外,并采取消声措施。当设置机械排烟的防火分区内有直接通向室外的进出口时,采用自然进风。

2、风管安装防火设计

1)通风系统送回风管道下列部位均设置防火阀: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或楼板处。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垂直风道、土建竖井与各层水平风道连接处。穿越变形缝隔墙处(两侧设置)。

2)所有排烟口均受烟(温)感器控制,并与排烟风机连锁。3)所有通风、空调、排烟管道及设备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管道及设备的保温、隔热、消声材料,风管柔性接头采用不燃材料制作。4)所有通风、空调、排烟管道穿越房间隔墙和管道井的孔洞;管道井与房间吊顶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采用不燃材料填充密实。5)所有防排烟、通风、空调系统均受消防控制中心控制。

3、防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火灾控制程序 1)火灾时,火灾报警器动作以后,全楼所有排烟口(阀)、排烟风机、用作火灾补风的通风空调系统风机均由消防控制中心集中控制。2)火灾报警器动作以后,手动或消防控制中心给出信号控制失火防烟分区的排烟口(阀)开启,由排烟口(阀)微动开关输出电信号,联动排烟风机、用作火灾补风的通风空调系统风机开启。同时联动全楼所有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加压送风系统开启。

3)各排烟系统除着火防烟分区排烟支管上的排烟口(阀)开启外,其他支管上的排烟口(阀)均关闭,仅在失火防烟分区内排烟,以保证必需的排烟量。

4)当排烟风机入口处烟气温度上升达到280℃时,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排风机停止运行。5)其他通风空调系统停止运行。

五、其他未尽事项应按国家现行规范执行。

第二篇:体育馆-节能设计专篇

节能设计专篇 项目名称:临汾市奥体中心职工体育馆建设项目

(设计号13519)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证号:甲级A111002193)日 期: 2015年12月

(一)设计依据 建筑节能设计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二)当地气候分区与节能要求 拟建工程所在为临汾市,在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中属IIb寒冷地区。1月平均气温-10至0℃,7月平均气温18至28℃。拟建建筑应满足冬季保温、防寒、防冻的要求,夏季应防热、防潮、防暴风雨。

(三)建筑热工设计概况 1 建筑总平面呈扇形布局,自北向南分为综合运动馆、体育馆、游泳馆三个子项。三馆通过观众大平台相联系。2 建筑主体采用南北朝向,有利于冬季日照。主要房间避开冬季最多频率风向(北向、北北西向),及夏季最大日射朝向(西向)。主要房间南北向布置,夏季有利于自然通风。3 建筑总面积85330m²,全面设置空调,属甲类节能建筑。4 建筑物体形较规则,外表面积合理,综合运动馆体形系数S=0.10,体育馆体形系数S=0.10,游泳馆体形系数S=0.09。5 各个方向窗墙比 综合运动馆 朝向 东 南 西 北 合计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m2)137.15 926.46 1388.90 375.70 2828.20 外墙(m2)641.05 2533.10 3543.36 4600.44 11317.95 朝向 窗墙比 0.21 0.37 0.39 0.08 0.25 体育馆 朝向 东 南 西 北 合计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m2)305.97 1617.97 1264.50 1141.84 4330.28 外墙(m2)6153.43 4050.86 4014.90 3982.21 18201.41 朝向 窗墙比 0.05 0.40 0.31 0.29 0.24 游泳馆 朝向 东 南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m2)40.27 1145.74 外墙(m2)180.01 4586.91 朝向 窗墙比 0.22 0.25 西 北 合计 1262.57 962.73 3411.31 3156.96 2474.47 10398.35 0.40 0.39 0.33 6 单一朝向透明幕墙可开启面积与同朝向幕墙总面积之比均大于10%。详见本工程节能计算书。7 综合运动馆和游泳馆主要出入口位于西侧、体育馆观众主要出入口位于东侧和西侧,辅助主要出入口位于西、东、南侧。以上人员出入频繁的外门均设有门斗。9 建筑平面布置避免产生烟囱效应。10 冷冻机房位于体育馆首层西南侧,靠近建筑冷负荷中心;冷却塔位于综合运动馆小屋顶,有利于热交换。各进、排风机房依据建筑功能,分布于建筑内部,尽可能缩短风系统输送距离。11 建筑采用围护结构外保温技术。12 本建筑属间歇使用的空调建筑,外墙内侧和内墙采用轻质材料。

(四)屋顶节能设计 本工程主体屋面为金属屋面,采用直立锁边铝镁锰板(3.0mm)+岩棉、玻璃棉板(100.0mm)+高分子树脂、活性材料(3.0mm)+岩棉、玻璃棉板(50.0mm)+穿孔板(10.0mm)局部出挑的小屋面,为混凝土屋面,做法为水泥砂浆(20.0mm)+水泥砂浆保护层(10.0mm)+防水层(3.0mm)+水泥砂浆保护层(20.0mm)+轻集料混凝土浇捣(屋面找坡)(30.0mm)+挤塑聚苯板1(80.0mm)+钢筋混凝土(150.0mm)

(五)其它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1 外墙节能设计 外墙类型(由外至内)1:花岗岩,玄武岩(30.0mm)+岩棉、玻璃棉板(80.0mm)+混凝土多孔砖(190厚)(六孔)(190.0mm)+水泥砂浆(10.0mm),其平均传热系数为0.52W/(m2K)外墙类型(由外至内)2:饰面层(5.0mm)+防水层(3.0mm)+石灰石膏砂浆(5.0mm)+岩棉、玻璃棉板(80.0mm)+混凝土多孔砖(190厚)(六孔)(190.0mm)+水泥砂浆(10.0mm),其平均传热系数为0.52W/(m2K)外墙类型(由外至内)3:铝(3.0mm)+岩棉、玻璃棉板(80.0mm)+石膏板(30.0mm)。平均传热系数为0.67W/(m2K)2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的节能做法:铝(3.0mm)+岩棉、玻璃棉板(80.0mm)+钢筋混凝土(150.0mm)+石灰水泥砂浆(20.0mm)。传热系数约为0.50 W/(m2K)3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采用190厚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墙,抹25厚憎水膨珠砂浆保温,传热系数1.59W/(m2K)4 变形缝靠外墙端部用300厚玻璃纤维板保温条塞严,宽度为缝宽+40。用建筑胶挤粘在两侧墙上,各楼层楼板处再粘贴通常水平玻璃纤维保温条,宽度为缝宽+20,以阻断空气上下流动。5 外窗及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为Kc≤2.3 W/(m²•K),东、南、西向遮阳系数SC≤0.55 6 地下室外墙保温采用60厚模塑聚苯板(兼作防水层保护层)(12BJ1-1 地外温1),周边地面传热系数K=0.50W/(m2K)。7 满足DB11/687-2009表3.2.1-2 甲类建筑其它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外窗遮阳系数限值。

(六)外窗和透明幕墙的气密性能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应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规定的6级。透明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中规定的3级。建筑外门窗及透明幕墙采用节能型断桥铝合金框料。

(七)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细部设计 1 外墙采用外保温体系 2 外墙部分出挑房间、阳台等局部结构性热桥采用内粘15厚VIP超薄绝热板保温 3 变形缝内填保温材料,详见上文。4 屋顶采用金属直立锁边屋面构造 5 外门、窗与墙体缝隙采用岩棉填堵。6 外门、窗框四周与抹灰层之间的缝隙,采用岩棉填堵并用嵌缝密封膏密封,窗口外侧四周墙面进行保温处理。7 全玻幕墙与隔墙、楼板、梁之间的的缝隙满填岩棉。给排水专业节能设计专篇 1.给水系统 1.1、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系统竖向分区供水,首层及以下各层用水点均由市政供水管直接供水,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二层及以上楼层采用低位水箱+变频调速供水泵组加压供水。各用水点处水压不大于0.2MPa。1.2、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各建筑分别设置各自独立的加压供水系统。变频调速供水泵组中的水泵根据给水管网水力计算选型,保证设计工况下水泵效率处在高效区;变频调速供水泵组根据用水量和用水均匀性等因素选择搭配水泵及气压罐,并按供水需求自动控制水泵启动台数,保证在高效区运行。1.3、冷却塔补水、热交换器补水、水箱(池)补水、游泳池补水、快餐厅、咖啡厅等均单设水表计量。2.热水系统 2.1、各场馆的淋浴间、更衣室的洗脸盆、淋浴间配套的卫生间的洗手盆、场馆工作人员使用的卫生间洗手盆处设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观众卫生间、商业卫生间洗手盆处设电热水器(厨宝)局部加热供应洗手热水。2.2、热源 本工程为体育建筑,屋面造型及其所采用的材料不具备设置太阳能集热器的条件,因此集中热水系统的热源冬季为城市热网,热网的供回水温度为80℃、60℃;春、夏、秋季由自备燃气锅炉房提供,供回水温度为80℃、60℃。热媒压力均为0.6 MPa。2.3、各场馆分设独立的集中热水供水系统。热水系统供水分区和供水方式同给水系统,各区压力源来自于给水系统压力,保持冷、热水供水压力的平衡。2.4、集中热水系统均为全日制供水系统,采用机械循环,循环泵由回水管道上的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启停。循环管道同程布置,尽量缩短不循环配水支管的长度。3.污废水排水系统 3.1、地面层(±0.00)以上为重力自流排水,地面层(±0.00)以下排入地下室底层污、废水集水坑,经潜水排水泵提升排水。3.2、由于目前本工程周边无市政污水管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要求,本次设计在建设用地内设地埋式污水处理站收集各栋建筑的生活污、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达标的水用于室外绿化和道路浇洒,剩余部分的水排至汾河。待城市污水管网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站将停止运行并完全拆除,届时项目产生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污废水在进入污水处理站之前先经化粪池(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初步处理。4.雨水排系统和雨水控制与利用措施 4.1、屋面采用虹吸式雨水斗收集,雨水斗设于天沟内。管道系统设置在室内,排至室外雨水管道。4.2、建设用地范围内室外雨水采取间接利用措施。室外雨水以蓄留回渗为主。室外广场、停车场硬化地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率不低于50%;下凹式绿地占绿地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地面雨水优先通过绿地和透水地面回渗地下,超过回渗能力的雨水通过设于道路边缘的雨水口排入雨水管道。通过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总量控制,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55%。5.卫生器具及配件 卫生洁具及给水、排水配件均应符合现行建设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 164的规定。坐便器采用两档式冲水的6L水箱,洗脸盆陶瓷片密封混合水龙头,公共卫生间蹲式大便器、小便器采用自动感应式冲洗阀,洗手盆水龙头采用陶瓷片密封感应式水龙头,做到人走水停。冲洗阀和感应龙头的水压控制在0.15MPa以内,控制一次冲水量。公共淋浴采用带温度显示和压力平衡阀的混水开关淋浴器,双管供水,混合阀下游管道设智能节水控制器。

5、消防水池与空调冷却塔补水池合并,夏季形成活水,控制水质变化,延长换水周期。6.给水管采用内壁光滑的不锈钢管,减少因管道阻力损失的能量。7.空调冷却水设冷却塔循环使用,冷却塔集水盘设连通管保证水量平衡。8.游泳池和水上游乐设施水循环使用,并且当不使用时在游泳池表面加设覆盖膜减少蒸发量,控制游泳池(水上游乐设施)日补水量为循环水量的5~10%。9.浇洒绿地采用微喷或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暖通专业节能设计专篇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满足节能规范要求。2.采用合理的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空调房间新风量等参数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设计要求。3.采用DDC自动控制系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监控,根据室外环境和室内人员对于建筑物的不同使用状态进行控制,实现能量的可调节,在保障舒适环境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经济运行的目的。4.制冷机组COP不小于5.8(离心式冷水机组),单元式空调COP不小于3.0,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第 4.2.10、4.2.14条的有关要求。5.采暖水系统的耗电输热比、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耗电输冷(热)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第4.3.3、4.3.9、4.3.22条的有关要求。6.冷、热水循环泵均采用变频泵,实现系统变流量节能运行。空调机组的风机采用变频技术,以达到低负荷时的节能效果。7.合理设置静态平衡阀、压差平衡阀、及动态电动调节阀等水力平衡措施;设置分室调节、分室控制措施(温控阀)。8.市政热力入口设置计量装置,锅炉房、换热机房、冷冻机房通向各馆的总供水管上设热量计量装置,并对燃料消耗量、耗电量、补水量等进行计量,循环水泵的耗电量单独计量。9.空调及通风系统的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均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第4.3.22条的有关要求。10.内区配套用房采用新风及通风并用系统,风机变频,在过渡季及冬季采用室外风给室内降温换气,风机变频,实现低负荷时节能运行。11.长期使用的戏水区空调系统冬季采用低温热管显热回收装置,热回收效率不小于60%,有效减少冬季用热能耗。12.采用焓值控制技术,实现空调系统过渡季节新风比不小于70%的全新风工况运行,有效地利用室外空气降温,减少人工冷源投入使用的时间,以减少冷水机组的运行时间。13.高大空间采用分层空调技术,既可满足空调区的室内环境要求,又减少了冷量的消耗。14.采用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避免卫生间的空气串通到其它房间或室外活动场所。15.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并与空调通风系统联动。16.所有冷、热设备及敷设在非空调区域的空调冷、热水管及空调风管均采取了保温(冷)措施,以减少冷(热)量的损失。空调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均作保温。17.采用符合国家节能要求的高效设备及环保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耗电量。制冷设备工质采用环保冷媒R134a,减少对环境大气的污染。18.通风空调系统均考虑合理的消声措施,满足室内室外环境噪声要求;防止噪声污染。设备设置区域采取必要的消声和减振措施。机房设置隔音降噪措施。19.锅炉房排烟的排放高度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减小对环境的污染。电气专业绿色节能设计 1.合理设置变配电所,在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分别设置变配电室。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建筑立面照明需满足其照明的光线严格控制在被照区域内,限制灯具产生干扰光,超出被照区域的溢散光不应超过15%。3.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规定的目标值标准。4.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规定。5.采用能源管理系统,对冷热源、输配电系统和照明各部分能耗分项计量,通过总线传送至控制室: 1)每个独立的建筑物入口设置电能计量装置(1#~3#变配电室各变压器低压总计量); 2)照明、电梯、制冷站、热力站、锅炉房、空调设备、给水设备、排水设备、景观照明、商业设置独立分项电能计量装置; 3)非空调区域(机房区域),安装独立计量装置; 4)冷热源设备的耗电量按照冷热源设备、热水循环泵、冷却泵、冷冻泵、冷却塔风机等分项计量。6.选用节能电器产品。1)选用节能变压器,减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选用三相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的节能评价值要求。2)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低压交流电动机选用高效电动机,符合《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8163节能评价的规定。3)选用光源的能效值及与其配套的镇流器的能效因数(BEF)满足下列要求: A)单端荧光灯的能效值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415规定的能效限定值; B)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的能效值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规定的能效限定值; C)管型荧光灯镇流器的能效因数(BEF)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管型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7896规定的能效限定值。4)采用功率因数高的三基色T5 三基色荧光灯和LED灯、高效灯具附件、气体灯末端单灯补偿、变配电室设电容自动补偿装置等措施,降低无功损耗。5)合理选用电梯,选用高效节能的电机及控制系统,2台以上电梯采用群控系统。7.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灯节能控制措施。8.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空调、风机、水泵进行节能控制,系统合理,高效运营。9.主要功能房间中人员密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并按下列规则分别平分并累计: 1)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与通风系统联动; 2)实现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实时报警,并与通风系统联动; 9.合理使用变频器,使电机工作在最佳状态,以达到节能的目的。10.设备的布置、管道或桥架的敷设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符合运营管理的需求。11.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完善,符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的要求。

第三篇: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审查要点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审查要点

一、审查依据

为了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和审查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编写本要点。

二、审查范围

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以及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设计审查。

三、审查内容

(一)审查申请资料。

建设单位提交的申请资料是否齐全并符合规定要求,是否提供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备案通知书、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批复等。

(二)审查设计资质。

设计单位是否同时具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相应设计资质。

(三)审查设计人员。

设计人员的专业范围是否包括本项目安全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全部专业资格。

(四)审查人员签名和单位公章。设计专篇的著录项中,应有本项目设计负责人、各专业设计人员、校核人员、审核人员(审定人员)的本人签名和相关的资质证明,并加盖设计单位公章。

(五)审查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是否包括各主要生产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是否与已通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查的范围一致,建设项目涉及的产品及生产规模、贮存品种及规模是否与已通过预评价审查的建设项目范围一致。

(六)审查变更情况。

项目建设地址、工艺技术、生产方式、主要原辅材料、主要装置、设备、设施、平面布置、职业病防护装置、应急救援设施等是否发生变更。

(七)审查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应包含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规范性文书,核查上述依据是否全面、正确、现行有效。

四、报告审查要点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项目名称应包含建设单位名称和建设项目名称两个部分。

2、建设性质

明确项目是新建、改建还是扩建。

3、地理位置(1)应明确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信息,交通物流信息。(2)应明确周边环境条件,有无其他企业。

(3)应明确与居住区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的距离。(4)应明确与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的距离。

(5)应明确附近有无旅游区、文物博览区、军事管理区等。(6)应明确是否属于自然疫源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设施、区域。

4、自然条件

(1)应提供所在地的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资料。(2)气象资料里应明确当地夏季、冬季、全年的最小频率风向和主导风向。

(3)提供夏季、冬季、全年的风向玫瑰图。

5、主要工程

(1)应按照工艺明确主要工程和设备,建议用表格表示。(2)应明确设计工程是否有利旧项目,包括水源、电源、蒸汽、气源、消防站、气防站、医院,以及职业病管理机构。

6、岗位设置

(1)岗位设置应明确生产班制,日工作时间和周工作时间。(2)劳动定员应明确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作业内容和作业方式,应以表格形式细化至具体岗位。

7、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1)总平面布置查看各功能分区位置、间距,结合风向资料查看散发有毒有害物质是否布置在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

(2)竖向布置查看设备布局的竖向布置、层级和间距,以及各类蒸汽管道竖向布置是否合理等。

(3)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图是否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完全一致,如不一致,应详细列表说明其变化情况或履行变更手续情况。

8、工艺流程

(1)项目的主要生产工艺技术及控制方式表述是否详细、准确,与流程图、设备布置图、设备一览表是否等一致,反应原理及主、副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否完整、正确。

(2)应明确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和副产品的名称、性状、规格,年产量(使用量)、最大储存量、储存方式、储存地点、运输方式等,是否提供产品和原辅材料一览表,是否与物料平衡图或表等相一致。

(3)应进行建设项目和国内外同类项目水平对比情况,分析建设项目选用的工艺技术的安全成熟性,是否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和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应作出说明,是否涉及到危险工艺,以及是否设计采取的控制措施。

(4)主要生产装置(设备)和设施布局及其上下游生产装置关系的说明等内容是否完整、正确。是否列表说明总平面布置内各建(构)筑物、装置、设施等之间的设计距离及其与法规、标准的符合性。

(5)项目配套设施和辅助工程名称、能力(或者负荷)、介质(或者物料)来源等内容是否完整、正确。依托企业原有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公用工程的内容,是否说明与本项目的满足性和安全符合性。

(6)是否进行设备布局及先进性(符合性)分析,分析判断设备、设施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及装备水平和密闭程度、操作方式等符合相关要求。

5、辅建(构)筑物

(1)辅建(构)筑物应明确建(构)筑物朝向,与夏季主导风向夹角是否大于45°,高温作业场所自然通风的车间天窗设计,厂房降噪和减振设计等。

(2)建筑卫生学应明确建筑结构的外墙和地面、冬季采暖期室内设计温度、厂房的自然和机械通风、夏季办公场所的空气调节设计温度、厂区自然采光和人工采光、微小气候(温湿度)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1、应列出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要求列表说明建设项目建设期或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名称、来源、存在形态、理化特性和毒理特征及分布,明确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名称、数量及分布。

2、明确分析各岗位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人数及接触机会等;

3、明确列出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原因、作业岗位及影响范围。

4、根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类比企业的检测结果、原辅材料使用量或物料平衡关系等,推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期浓度(强度),预测职业病危害程度,针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的类比资料,重点对类比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对比分析。

5、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根据可能的接触水平,分析潜在危害性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

6、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应画出分布图。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1、构(建)筑物设计

(1)分析总平面布置各功能分区设置是否符合规范,是否考虑风速、风向、间距、高程、运输等因素。

(2)总平面布置是否对功能分区和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布置以及减少相互之间影响进行设计。

(2)竖向布置重点审查放散大量热量的设备应布置在上层,噪声和振动较大的设备应布置在底层或者单独布置。

2、职业病防护设施

(1)应明确列出建设项目建设期和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拟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降噪、减振、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分布。

(2)应结合类比监测资料,分析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控性能。

3、应急救援设施

(1)应分析项目施工过程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分析和判断,明确应配备的事故通风、救援装置、防护设备、急救用品、急救场所、冲洗设备、泄险区、撤离通道、报警装置类型、规格型号、数量、存放地点等。

(2)应分析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发生的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危害性。

(3)应设计非正常工况下职业病控制措施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设置和安全功能。、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1)应明确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2)应明确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情况。(3)应明确制定职业卫生管理方针、计划、目标、制度。(4)应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5)是否对各种警示警告标识的设置进行设计,明确告知卡、防护栏、警示标志、风向标的数量和位置。

(6)是否按作业岗位对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标准进行设计。

5、辅助卫生设施

(1)应明确列出工作场所办公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洗衣室、休息室、就餐场所、厕所等。

(2)有女工的应设置妇女卫生室。

(3)审查存衣室、食堂、厕所否满足最大班组作业时的需求等。

6、预评价报告补充措施及建议的采纳情况说明(1)应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及建议的采纳情况进行说明。

(2)对于未采纳的措施和建议,应当说明理由。

(3)对类比企业职业病防护措施存在不足,应在本项目设计中改进落实情况说明。

7、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概算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对明确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概算。

(2)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概算应包括职业病危害治理所需的装置、设备、工程设施、应急救援用品、个体防护用品等,并分开列算。

(四)预期效果评价

1、分析说明工程设计阶段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内容的符合性以及处理结果。

2、建设项目选用的工艺技术是否安全可靠性,设计是否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情况。

3、预测建设项目各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浓度(强度)范围和接触水平.4、评价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和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是否满足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5、应提出建设项目在建设施工、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五、资料附件

1、应包括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批复。

2、应提供建设项目区域位置图,区域位置图是否详细标注周边环境,是否注明建设项目四周相邻单位名称、性质等。

3、应提供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应注明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控制室、仓库、变配电站、消防泵房、办公楼的部位和间距,以生产装置或储存设施为单元的平面布置图。包括是风向玫瑰图和标尺。

4、应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图。

5、应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布置图。主要包括除尘系统设计图、通风设施设计图、尾气处理图。

6、应提供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图,以生产装置或储存设施为单元的平面布置图。

7、应提供应急撤离通道图。

8、应提供可燃和有毒气体报警装置布置图:以生产装置或储存设施为单元的平面布置图。

第四篇:设备用房设计要点摘录

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

1.自然通风排烟

当车库面积≤2000m2,自然通风口可开启面积不小于车库面积的2%且车库内最远点距离自然通风口水平距离<30m时,可采用自然通风排烟方式。

2.两个防烟分区之间通过挡烟垂壁、隔墙或净高不低于500mm的梁分隔。3.一般一个防烟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设置一套送风系统。送风量不小于排风(烟)量的50%,4.车库内风管高度根据车库层高决定,一般320mm、400 mm为宜,不应超过500mm。5.车库内任意一点距离与其最近的排风(烟)口的距离不应超过30m。风管常用镀锌钢板

配电房,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 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

1.排风口和送风口均采用电动百叶风口

2.室外防雨百叶风口:排风口在送风口上一层

设备用房设计要点

1.设备用房防火门等级

① 变压器室

② 柴油发电机室的储油间

③ 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通风空调机房.④ 消防水泵房

⑤ 柴油发电机房

以上设备用房均应采用甲级防火门,耐火时间为1.20h;2.安全出口数量

设备用房设有防火隔墙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开,我们可视为是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当房间面积≥60m2时,内部点到门的距离≥15m时,应设两个门,并应直通安全出口。高压配电室当其长度大于7.0m时,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两端。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配电控制室一般应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出口;低压配电室长度>8.0m时,配电、控制室应设两个出口。3.层高控制

1)多层地下室时,设备用房可靠一侧集中布置,与地库错层布置。

2)一层地下室时,可局部加深或开地沟解决

4、规范有关条文规定

1)变压器室应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第4.1.2.2条;

2)消防控制室应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第4.1.4条;

3)柴油发电机室,可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第4.1.3条;

4)消防水池的总容量超过500m3,应分成两个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第7.3.3条;

5)生活水池总容量超过200m3时,应分两格,其水泵布置应考虑一格清洗时另一格能正常使用,深规4.1.2.2条

6)活或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的水池、水箱的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底结构作为水池池壁和水箱箱壁。

7)水泵房地面宜低于水池底面

8)电气用设备房不应与有水的房间相邻、下方布置.9)埋地生活饮用水贮水池与化粪池的净距不应小于10.0米,当净距不能保证时,应采取生活饮用水池不被污染的措施。

5、建筑构造

地下贮水池阳角应做成45?倒角,方便清洗,避免残留物。

6、变配电室应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门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门窗开口部位的上下方应设宽度不小于1m的不燃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的窗槛墙。

7.配电室各方向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噪声严重的建筑,且应在可开启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处装设遮护网,防止雨、雪、小动物进入室内,遮护网的网孔直径应小于25mm。8.柴油发电机房应靠近低压配电室,以利出线。

9.1.3.1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或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防(排)烟设施的建筑应设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应布置在一层或地下一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当设在地下一层时,距通往室外安全出口不应大于20m;

水泵房与水池应毗邻设置,且宜长条布置。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可毗邻亦可分别设置,宜毗邻设置。当两水池毗邻设置时,水泵房可合并设置。水池顶板与地下室顶板之间应留出不小于800的空间,以便检修及清扫人员进入池内。3.暖通空调用房 3.1采暖锅炉房

3.1.1位置选择:燃煤、燃油、燃气锅炉房宜独立建造,确有困难时,可贴邻民用建筑或民用建筑内的一层,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部位和重要部位的上面、下面、贴邻和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侧,并设置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如贴邻高层建筑,其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并设防火墙与高层建筑隔开。

3.1.2面积控制:面积由锅炉的规格与数量决定,规格及数量则由暖通专业根据采暖面积,热媒介质(热水、蒸汽)用量计算确定,一般情况下可留100~150㎡。3.1.3防火、安全等构造措施

1)当布置在建筑物内时,外墙上的门、窗等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不燃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的窗槛墙。2)锅炉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体隔墙和1.50h的楼板隔开。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窗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3)当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 m³,且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锅炉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并设150高混凝土门槛。

4)燃气、燃油锅炉房应设独立的通风系统。3.2制冷机房

3.2.1位置选择:宜选择在地下室或设备层,靠近负荷中心及配电室,不宜靠近声环境要求较高的房间,当必须靠近时应采取隔声和减振措施。应有两个出口、门向外开。地面应有0.5%的坡度,适当位置设排水沟和集水井,设备基础应考虑减振。应考虑设备进出方便,必要时预留设备吊装孔。

不同地区、不同的制冷方式、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要求。其面积由设备型号及数量确定。

1)冷水机组制冷,总院所编的《技术细则与措施》建议的面积为总建筑面积的0.2%~1%,弹性范围较大。一般空调面积在10000~20000㎡的冷水制冷机房,应在120~150㎡左右。实际面积由空调专业决定。

2)蓄冰空调:大型公共建筑,如面积超过30000㎡,为节省平时运行的电费可采用蓄冰空调。所谓蓄冰空调是在夜间用电低谷时将水制成冰储存起来,白天用冰制冷供空调使用的空调方式。因夜间电价低,可节省一定的电费。其设备用房的面积较大,因为它不仅需要有一个较大的蓄冰槽而且水泵较多,建筑面积约在500㎡~800㎡。3.3空调机房

3.3.1位置选择:宜在空调层、设备层靠近负荷中心,应有一边靠外墙,不宜有噪声限制的房间及产生污秽气体、粉尘房间相邻,具体位置与空调专业协商确定。

3.3.2面积控制:空调机房的面积,约占空调面积的2%~2.5%,并由空调专业决定。3.4地下室通风、排烟机房

3.4.1位置选择:位于地下室。排烟口应设在下风向并远离楼梯出口。具体位置须与空调通风专业协调后确定。

3.4.2面积控制:约占通风面积的0.25%~0.3%。4.管道井

管道井包括水管井(给水管道、排水管道、水表、排气管等)、电线电缆井(电力电缆、通讯网络弱电)通风井(排烟井、送风井)。

4.1位置选择: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类别)功能分区,可分散布置亦可集中布置。各功能区分散布置时,由水、电、空调通风专业布置。住宅建筑的水、电井可设在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合用前室内。通风井除根据通风专业提出的送风井、排烟井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合用前室、地下室通风排烟机房均应设排烟井和送风井。(采用自然排烟的楼梯间及前室除外)4.2面积控制:

管井的面积由管道的数量、安装方式、检修方式决定。排烟井、送烟井、送风井由送排风量及风速决定。所谓检修方式是指水电检修是井内操作还是井外操作。井内操作需留出检修空间,面积要大些。一般情况下可按下述面积控制:

4.2.1水管井、水表井:井内操作其井道净宽不小于0.7m,长度1.0~1.2m;管井外操作其长度不变,净宽可控制在0.4~0.45m,管道单排布置时,可向走道开足够宽的门,可在长度方向全部开门并向外打开。

4.2.2电井:井内操作时,井道宽度0.8~1.0m,长度1.2~1.5m。若井外操作,其长度不变,宽度为0.4~0.5m,沿长边向走道开门。

4.2.3排烟井及送风井:排烟井面积约为0.6㎡(0.4×1.5m)。新风送风井按空调专业提出的要求设置;对防烟楼梯间、前室、合有前室正压送风井面积要严格控制。特别是住宅建筑,因交通核心筒面积需严格控制,风井面积便不能太大。单独使用的前室送风井面积约为0.6~0.7㎡,不超过0.8㎡,合用前室送风井面积约为0.8~0.9㎡,不超过1㎡.此面积是指有内抹灰的砌体井道,其井道内风速不超过15.0m/s。若采用内衬钢板的井道,则风速可提高到20m/s,其面积还可减小。4.3构造措施

4.3.1所有管井需用不燃烧材料砌筑,内墙面应抹灰,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少于1h。4.3.2所有开向室内的检修门均为丙级防火门。

4.3.3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等竖向管井应分别独立设置,不得合用。

4.3.4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安装缝隙在管道等安装完毕后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4.3.5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除送排风井外其他井道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作防火分隔。

4.3.6管道进、电缆井开向走道或前室的门做300高混凝土门槛。5.机房净高及管道占用空间

机房多数置于地下室,因此机房的高度直接影响地下室的层高。而机房的高度与设备选型有关。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各专业设计人员对规范,规定等的理解执行尺度的把握。5.1锅炉房:单独建造,其高度一般在5~6m左右。(卧式锅炉与立式锅炉其净高要求不同)对主体建筑影响不大。如建在地下室,则建议尽量选卧式炉,或局部提高顶板局或部降低地面。其他设备用房亦应如此处理。不应因某一设备的特殊要求而将全部地下室层高提高。5.2中水处理间4.2~4.5m 5.3水泵房、电梯机房3.0m 5.4变配电所4.2m 5.5制冷机房3.5~5m 5.6发电机房4.0m 5.7空调机房3.5~4.5m 5.8空调管道占用净高0.3~0.70m,常用0.5m。综合楼、商住楼给排水管道占用空间约0.2mm。地下室所有管线占用空间约0.6~0.7m(管道底~梁底)。10.

第五篇:危化品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写要点(定稿)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编写要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述 1.建设单位概况; 2.工程项目概况。(1)项目概况;(2)厂址概况;

(3)场址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4)总平面布置;

(5)生产方法(生产方法和技术来源、生产过程、节能措施、安全措施);(6)主要原材料表(规格、消耗量、来源、运输方式);(7)产品方案;

(8)公用工程(水、电、汽、仪表空气、工艺空气等来源, 动力规格及消耗量表);(9)厂内原材料及产品储存方式、储存期和储存场所的确定;(10)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

(二)设计单位资质及承担建设项目设计的范围、项目负责人情况 1.项目设计单位资质; 2.设计范围和设计分工; 3.项目负责人情况;

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5.设计依据(采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及其它资料)。

二、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

(一)概述

1.危险物料一览表(物料名称、闪点、燃点、爆炸极限、比重、沸点、水溶性、火灾危险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分级分组、用量、储量、存在位置); 2.工艺操作条件、危险性分析与危险防范;

3.有毒物料一览表(毒性物质名称、种类或性质、毒性、允许浓度、使用条件、急救处理、数量、存在位置);

4.腐蚀性物质一览表(介质名称、种类或性质、使用条件、数量、存在位置); 5.主要噪声源及高噪声区;

6.其它职业安全与健康危害因素;

7.有危险、危害的作业部位、人数及可能受害程度。

(二)工艺装置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1.设计规模与装置组成; 2.生产方法与流程特点; 3.环境保护措施与实际效果;

4.工艺装置系统安全可靠性综合分析。

(三)政府环保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批复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结论对建设项目的要求,在设计中落实的情况;

三、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和建议采纳情况说明

(一)概述;

(二)未予采纳的安全对策和建议情况说明。

四、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一)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原则和功能划分,管线综合 1.总平面布置原则;

2.总图布置、主要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 3.竖向布置设计原则、场地标高确定; 4.管线综合与管道敷设原则。

(二)主要建构筑物

1.生产特点对建、构筑物的要求;

2.建构筑物设计采取的措施(结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疏散、防爆泄压面积、抗震设防烈度及抗震等级、材料、做法及特殊要求);

3.建构筑物一览表(名称、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构筑物尺寸、层数、结构选型、与邻近设施的防火间距、卸压面积、卸压比值); 4.大型动设备基础振动与共振预防。

(三)工艺生产装置 1.装置组成;

2.各装置特点及采取的安全设施、措施,设计安全可靠性分析。

(四)储运设施、工厂运输、厂区道路等设计安全可靠性分析 1.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储运设施。

(1)液体物料储运;(2)固体物料储运;

(3)运输及道路(含铁路)。

(五)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划分(附图)

(六)仪表、自控 1.自动化水平; 2.仪表选型原则; 3.控制系统配置;

4.工艺装置危险特性、关键要素(如温度、压力、液位、流量、压差、配比、组分等)确定;

5.关键仪表选择,检测、控制、报警、连锁、紧急停车系统介绍; 6.报警、联锁、紧急停车系统可靠性保障措施; 7.DCS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措施;

8.爆炸危险和腐蚀性场所仪表选型及安装措施;

9.可燃气体报警器选型、数量、安装位置、防爆等级;

10.控制室设置,控制室位置、控制室内防火防爆措施(如感温感烟报警、灭火器、应急灯、装修装饰材料等); 11.仪表动力供应;

12.仪表安装及电缆管线要求。

(七)电气及电信 1.电源状况;

2.用电负荷,负荷等级,厂变配电站; 3.全厂供电系统(附图); 4.环境特征及重要设备选型;

5.主要电力设备和线路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6.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 7.动力用电操作和保护; 8.照明; 9.配电线路;

10.防静电、防雷及接地; 11.非线性负荷谐波限制; 12.电话系统; 13.火灾报警系统; 14.工业电视系统; 15.广播系统; 16.电信网络;

17.电气防爆及消防。

(八)特种设备

1.非标准设备、特种设备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设计、制造、检验、安装、验收); 2.设备材料选用原则;

3.非标设备设计原则和规定说明; 4.关键设备介绍;

5.超大件设备运输、吊装方案; 6.管道输送介质及压力管道等级; 7.关键管道介绍;

8.设备内件、填料、催化剂的装卸、维护、活化(还原、再生)等作业的设计安全可靠性分析;

9.起重设备设计情况介绍;

10.超限设备一览表(尺寸、重量、特殊要求);

11.压力容器一览表(参数、介质、类别、材质、结构); 12.管道输送介质及其分类表;

13.起重设备一览表(起重量、提升高度、跨度、作业环境)。

(九)公用工程 1.给排水;(1)设计概述;

(2)设计依据(采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及其它资料);(3)给水水源;

(4)厂区给水系统,划分原则;(5)全厂循环冷却水;

(6)厂区排水系统,划分原则;

(7)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收集、处置方案及安全可靠性分析。2.软化水(脱盐水)系统; 3.污水处理设施; 4.供热系统;(1)概述;(2)蒸汽系统;(3)凝水系统;(4)热水站。5.冷冻站;

6.空压站;

7.采暖通风及空调;(1)通风设计方案;(2)采暖设计方案;(3)空调设计方案。8.中央化验室; 9.消防;

(1)建设项目的消防环境现状;

(2)消防设施和措施设计安全可靠性分析。

10.维修(机修、仪修、电修、建修)设施安全可靠性分析。

(十)职业安全与健康防护措施安全可靠性分析

五、可能出现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

(一)建设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与易发事故;

(二)同类装置已发生事故统计分析;

(三)设计中处置紧急情况(或事故状态)应急设施、措施分析。

六、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

七、安全设施投资概算

八、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九、附图

(一)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应提供下列图纸,可合并装订,也可单独成册:

(二)总平面布置图

(三)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四)全厂供电系统图

(五)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划分图

(六)全厂消防设施布置图

十、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格式

(一)封面式样

封面自上而下显示委托单位名称、设计项目名称、“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设计单位名称、设计单位资质证书编号、专篇完成日期。下部为公章用章区。

(二)著录项

著录项分两页布置。1.著录项一

著录项一:从上至下署明设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设计项目负责人等主要责任者姓名,设计单位名称、专篇编制完成的日期。下部为公章用章区。2.著录项二

著录项二为各专业设计人员、校审人员以及其他有关责任者名单。3.资质证书复印件

设计单位应在专篇的著录项1之后装订工程设计证书、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4.字号、字体(1)正文标题

①一级(章)标题章采用3号黑体字;

②二级(节)标题章采用3号楷体字; ③三级(项目)标题采用4号黑体字。(2)正文内容

①文字表述部分采用小4号宋体字;

②表格表述部分可选择采用5号或者小4号宋体字。5.纸张、排版

(1)纸张采用A4白色胶版纸(70g以上)。

(2)排版左边距28mm,右边距20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

(3)一级(章)标题居中,二级(节)标题左对齐;三级(项目)标题左对齐。段落首行空两格。

6.印刷:除附图、复印件等外,双面打印文本。

7.装订:安全设施设计专篇采用热熔(胶装)方式封装,并用设计单位印章进行封页。

下载A67设计专篇 (设备修改显红色)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A67设计专篇 (设备修改显红色)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格式

    1、封面。主要有建设单位名称、建设项目名称、安全设施设计专篇报告名称、设计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设计单位经办人签字、设计单位联系电话、设计单位公章以及日期。 2、安......

    加油站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加油站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1.0.1 为了在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中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

    偏光膜主要设备——TAC处理机设计要点

    摘 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偏光膜的结构,对偏光膜主要生产设备——TAC处理机设计要点做了详细阐述,并对TAC处理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偏光膜;生产设备;TAC处理机 中图分......

    粘土砖厂设计及安全专篇5篇

    第一部分开采设计 第 一 章 总 论 第 一节矿 区 概 况 一、位置与交通 原平市解村乡跃龙砖厂位于原平市解村乡圪馁村西南500m处,行政区划隶属原平市解村乡管辖。矿区中心......

    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评分表

    一、建设项目概况。 1、 建设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选址及其周边环境的文字说明、图、表是否齐全、清楚;选址及总平面布置是否与设立审查阶段的选址一致,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设计专篇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设计专篇(试行范本) 一、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组织机构 为全面贯彻执行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按照《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

    企业安全设计专篇资料清单

    安全专篇资料清单 1、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有企业简介、项目简介、工艺和设备存在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范措施等); 2、 项目立项相关批复文件; 3、 项目立项选址意见......

    基础设计(E节能专篇08)

    附录E:节能专篇E.1 节能专篇的内容应有:设计依据,概述,装置能耗指标(消耗指标),能耗分析,设计采用的主要节能措施,节能的预期效果和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相关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