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革[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3:4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革》。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革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有其形成、发展与创新的历史演变过程,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进行纵向分析,提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形成,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和胡锦涛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创新,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一脉相承和转化超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历史演革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叶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其实质就是要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一脉相承和转化超越。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形成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尽快摆脱国家贫穷落后的状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年战乱而诞生的新中国,要改变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面貌,关键是实现自我发展。强国意识主导着开国领袖们的思想和行为。强国惟一的道路就是实现现代化,赶上人类的现代化步伐。1954年,毛泽东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中提出了我们“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总目标。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再次号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并且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强国模式和发展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初步形成,是一个历史性进步,对于共和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毛泽东提出了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的发展理念。“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他强调我们的一切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在党章和宪法中确立了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思想是当今我们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试图寻找一条更快的发展道路,却陷入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误局。随着大规模建设的展开,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急躁冒进,社会上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闹退社等大量矛盾。毛泽东意识到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尽管他做了深入调查,并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中,提出保持经济社会综合平衡发展,强调农工轻重的平衡发展,强调要处理好若干主要经济关系等发展思想。但基本上走的是传统工业化和苏联计划经济的路子,即将迅速增强国力作为首要任务,片面发展重工业,以粗放发展为主要手段。结果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社会畸形发展。更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致使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判断,试图通过政治运动来解决矛盾,推动社会的大发展,结果却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中,使上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社会发展处于半停滞状态。

从整体上看,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形成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发展观,但并没有找到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发展途径,然而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经济腾飞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3]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也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成就。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正确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在继承毛泽东的发展观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理念作了重大的调整和发展。

首先,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并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认定发展才是硬道理,确立了中国社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国强与民富是迄今最为现实的奋斗目标,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但不论国强还是民富都必须靠发展才能实现,发展是强国富民的惟一途径。邓小平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论断。发展是全人类的时代主题,对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显得更为重要。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4]要解决发展问题,“关键是发展经济”[5]。经济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处于首要的位置。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作出了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中共十三大更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航向。

其次,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经济和社会要高速发展的思想,并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提出了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全面进步的目标。邓小平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发展的高速度,他说:“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邓小平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6]邓小平主张走的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加快发展的道路,他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突出农业、能源和交通,特别是教育和科学等重点产业,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而所有这些,都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实现的。所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具有特殊意义,其前后的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转型也都是由它引发和推动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意味着不顾其他方面的发展,生产力必须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中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7]“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8]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不同于“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而是包括各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模式。

第三,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思想,并进一步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判断标准。毛泽东确立了强国发展目标并提出了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邓小平则表现了以民为本的发展意识。“文革”结束不久,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9]“总之,我们有我们的责任,要对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负责,要发展经济,使他们生活得更好。”[10]邓小平还提出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一系列判断事物的标准,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等提法,就是把人民得到实际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实处。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把人民的实际利益和要求愿望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判断标准,从而使我国社会从政治畸形化发展转到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和进步上来。历史已经表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进步。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综合国力极大增强,整个社会较上个世纪呈现了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景象。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江泽民和胡锦涛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创新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基本解决温饱达到“总体小康”之后,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社会对教育、对精品文化等公共服务需求不断上升;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完美统一等等。在这种情势下,如何处理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显要地提到了执政党的议事日程。

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关键在发展。我们所说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11]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地提出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奠定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基调。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毛泽东重视快速发展,但离开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邓小平接受毛泽东的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基础,但不是发展全部和唯一,保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才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要求。

科学发展观主张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国初期,毛泽东虽然提出了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但粗放发展仍然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虽倡导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当时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并不突出,我们国家把重点放在促进经济增长上。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我们也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在实践中经济增长实际上成为发展的惟一指标。进入新世纪,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的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彰显,必须转变原来的发展观念,摆脱传统发展观的束缚。十六大提出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我们党所有这些对发展的新认识、新举措,为我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科学发展观鲜明提出“以人为本”发展,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由于中国历史上缺乏对人的自由个性关怀的传统,以及经济中心工作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的强国意识和富民理念更关注的是物的方面而不是人本身。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中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的现实关怀达到一定阶段,人的终极关怀日益凸显。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把人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统一起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实质性进步。

注释

[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1096、1031页。[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第22页。

[4][5][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第63、375页、第375页、第156页。[8][9][10]《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第128页、第326页。[11]《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95页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革

【摘 要】 中国 共产党的 发展 观有其形成、发展与创新的 历史 演变过程,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进行纵向 分析,提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形成,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和胡锦涛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创新,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一脉相承和转化超越。【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历史演革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叶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建设 社会 主义的伟大探索,其实质就是要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 科学 发展观,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一脉相承和转化超越。

一、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 化强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形成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尽快摆脱国家贫穷落后的状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年战乱而诞生的新中国,要改变 经济 文化相当落后的面貌,关键是实现自我发展。强国意识主导着开国领袖们的思想和行为。强国惟一的道路就是实现现代化,赶上人类的现代化步伐。1954年,毛泽东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中提出了我们“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总目标。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再次号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并且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强国模式和发展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初步形成,是一个历史性进步,对于共和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毛泽东提出了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的发展理念。“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 他强调我们的一切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在党章和宪法中确立了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思想是当今我们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试图寻找一条更快的发展道路,却陷入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误局。随着大规模建设的展开,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急躁冒进,社会上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闹退社等大量矛盾。毛泽东意识到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尽管他做了深入调查,并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中,提出保持经济社会综合平衡发展,强调农工轻重的平衡发展,强调要处理好若干主要经济关系等发展思想。但基本上走的是传统 工业 化和苏联计划经济的路子,即将迅速增强国力作为首要任务,片面发展重工业,以粗放发展为主要手段。结果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社会畸形发展。更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致使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判断,试图通过 政治 运动来解决矛盾,推动社会的大发展,结果却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中,使上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社会发展处于半停滞状态。

从整体上看,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形成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发展观,但并没有找到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发展途径,然而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经济腾飞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3]一些 研究 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也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 时代 的经济发展成就。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正确 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在继承毛泽东的发展观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理念作了重大的调整和发展。首先,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并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认定发展才是硬道理,确立了中国社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国强与民富是迄今最为现实的奋斗目标,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但不论国强还是民富都必须靠发展才能实现,发展是强国富民的惟一途径。邓小平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论断。发展是全人类的时代主题,对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显得更为重要。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4] 要解决发展问题,“关键是发展经济”[5]。经济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处于首要的位置。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作出了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中共十三大更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航向。

其次,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经济和社会要高速发展的思想,并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提出了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全面进步的目标。邓小平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发展的高速度,他说:“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邓小平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6]邓小平主张走的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加快发展的道路,他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突出农业、能源和 交通,特别是 教育 和科学等重点产业,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而所有这些,都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实现的。所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具有特殊意义,其前后的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转型也都是由它引发和推动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意味着不顾其他方面的发展,生产力必须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中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7]“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8]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不同于“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而是包括各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模式。

第三,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思想,并进一步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判断标准。毛泽东确立了强国发展目标并提出了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邓小平则表现了以民为本的发展意识。“文革”结束不久,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9]“总之,我们有我们的责任,要对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负责,要发展经济,使他们生活得更好。”[10]邓小平还提出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一系列判断事物的标准,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等提法,就是把人民得到实际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实处。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革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革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有其形成、发展与创新的历史演变过程,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进行纵向分析,提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形成,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和胡锦涛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创新,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一脉相承和转化超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历史演革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叶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其实质就是要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一脉相承和转化超越。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形成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尽快摆脱国家贫穷落后的状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年战乱而诞生的新中国,要改变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面貌,关键是实现自我发展。强国意识主导着开国领袖们的思想和行为。强国惟一的道路就是实现现代化,赶上人类的现代化步伐。1954年,毛泽东提出了我们“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总目标。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再次号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并且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强国模式和发展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初步形成,是一个历史性进步,对于共和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毛泽东提出了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的发展理念。“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他强调我们的一切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在党章和宪法中确立了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思想是当今我们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试图寻找一条更快的发展道路,却陷入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误局。随着大规模建设的展开,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急躁冒进,社会上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闹退社等大量矛盾。毛泽东意识到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尽管他做了深入调查,并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中,提出保持经济社会综合平衡发展,强调农工轻重的平衡发展,强调要处理好若干主要经济关系等发展思想。但基本上走的是传统工业化和苏联计划经济的路子,即将迅速增强国力作为首要任务,片面发展重工业,以粗放发展为主要手段。结果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社会畸形发展。更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致使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判断,试图通过政治运动来解决矛盾,推动社会的大发展,结果却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中,使上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社会发展处于半停滞状态。

从整体上看,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形成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发展观,但并没有找到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发展途径,然而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经济腾飞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

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也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成就。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正确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在继承毛泽东的发展观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理念作了重大的调整和发展。

首先,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并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认定发展才是硬道理,确立了中国社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国强与民富是迄今最为现实的奋斗目标,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但不论国强还是民富都必须靠发展才能实现,发展是强国富民的惟一途径。邓小平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论断。发展是全人类的时代主题,对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显得更为重要。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要解决发展问题,“关键是发展经济”。经济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处于首要的位置。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作出了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中共十三大更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航向。

其次,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经济和社会要高速发展的思想,并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提出了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全面进步的目标。

邓小平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发展的高速度,他说:“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邓小平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邓小平主张走的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加快发展的道路,他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突出农业、能源和交通,特别是教育和科学等重点产业,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而所有这些,都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实现的。所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具有特殊意义,其前后的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转型也都是由它引发和推动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意味着不顾其他方面的发展,生产力必须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中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不同于“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而是包括各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模式。

三.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思想,并进一步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判断标准

毛泽东确立了强国发展目标并提出了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邓小平则表现了以民为本的发展意识。“文革”结束不久,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总之,我们有我们的责任,要对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负责,要发展经济,使他们生活得更好。”邓小平还提出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一系列判断事物的标准,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等提法,就是把人民得到实际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实处。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把人民的实际利益和要求愿望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判断标准,从而使我国社会从政治畸形化发展转到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和进步上来。历史已经表明,这是中国共产

党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进步。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综合国力极大增强,整个社会较上个世纪呈现了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景象。

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江泽民和胡锦涛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创新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基本解决温饱达到“总体小康”之后,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社会对教育、对精品文化等公共服务需求不断上升;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完美统一等等。在这种情势下,如何处理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显要地提到了执政党的议事日程。

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关键在发展。我们所说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地提出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奠定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基调。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毛泽东重视快速发展,但离开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邓小平接受毛泽东的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基础,但不是发展全部和唯一,保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才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要求。

科学发展观主张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国初期,毛泽东虽然提出了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但粗放发展仍然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虽倡导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当时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并不突出,我们国家把重点放在促进经济增长上。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我们也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在实践中经济增长实际上成为发展的惟一指标。进入新世纪,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的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彰显,必须转变原来的发展观念,摆脱传统发展观的束缚。十六大提出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我们党所有这些对发展的新认识、新举措,为我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科学发展观鲜明提出“以人为本”发展,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由于中国历史上缺乏对人的自由个性关怀的传统,以及经济中心工作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的强国意识和富民理念更关注的是物的方面而不是人本身。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中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的现实关怀达到一定阶段,人的终极关怀日益凸显。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把人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统一起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实质性进步。

参考文献: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页。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1096、1031页。《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第22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第63、375页、第375页、第156页。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第12 8页、第326页。

《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95页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

余 红

何 燕

提要: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建党85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不同任务,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对国内外形势及其发展趋向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借鉴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发展理论的成果,立足国情,经过辩证的扬弃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互为联系的生产力发展观、经济增长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演进历程进行历史的考察,从而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进历程,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努力;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长久追求;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的发展道路。考察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演进的历史过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作的不懈努力,从而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①]中国共产党建党85年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对中国如何实现发展目标、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思考和探索。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深入探索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先后形成4种各具特色、又密切联系的发展观,即生产力发展观、经济增长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足迹,经历了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经过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曲折发展,逐步从片面走向全面,从幼稚走向成熟。考察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演进的历史过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作的不懈努力,从而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生产力发展观,构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基本框架,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理论基石,开辟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发展中国的历史重任。面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提出符合广大人民愿望和要求的发展观,使中国早日摆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和剥削的命运,尽快发展起来、强盛起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苦苦求索中,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金钥匙,即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考察,认识到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②]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衡量中国一切政党政策好坏、作用大小的标准的观点,体现了生产力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中国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代表着中国最落后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只有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中国才能够得到较快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求索,寻找到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作了明确的阐释,强调:“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完成。”[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尽管革命和战争是民主革命时期的主题,然而革命的主题中已经孕育着发展的主题。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为了实现夺取民主革命胜利这一总的战略目标,在领导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以生产力发展观为指导,在局部执政的环境下,在广大根据地制定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进行了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实践,努力“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④]这些初步尝试,不但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宝贵的物质力量,而且为新中国社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发展的主题凸显出来。然而,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之上,中国的发展道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⑤],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仍然把生产力的发展同生产关系的变革联系在一起。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做出的历史性重大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了前提。根据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路径设计,1953年,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⑥]。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经过4年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这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1956年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始终把生产力发展同生产关系变革联系在一起。八大对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表述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观点。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党中央首先确定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为尽快改变中国现代工业十分落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状况,毛泽东早在革命胜利前夜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郑重宣布,在革命胜利以后的重要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⑦]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将工业化作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中心任务。毛泽东在八大开幕词中再次提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⑧]。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1964年,周恩来在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的提出,相对于工业化来讲无疑是一大进步,这是一个包括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发展战略。在1975年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战略: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

在发展模式上,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仍然将变革生产关系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在政治上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注意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建设方针;在文化上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由于受革命战争时期斗争方式和习惯思维的影响,在破除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在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各项建设过程中,不少时候仍沿用革命的手段和群众运动的方式。

生产力发展观是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独立自主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制定发展战略、选择发展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构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基本框架,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石。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中国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建国后27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政治上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确立了大国地位;经济上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教文卫事业也得到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进行各方面的建设,其发展的历程都远比人们原先设想的更为复杂和艰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上,由于过于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不注重从生产力自身特点及其要素上寻找规律,在所有制结构追求纯而又纯,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加上受革命战争时期思维习惯的影响,用政治运动的手段和形式进行各方面的变革和建设,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相统一的原则,使中国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超越生产力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失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把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当作“唯生产力论”横加批判,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抛弃了用变革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理念,将发展经济作为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重大转变和历史进步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宣告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此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后遗症使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一时难以走上正轨。随着真理标准的讨论及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人们思想空前活跃,加快中国发展步伐、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也成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此时,西方发展理论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加快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形成了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念。许多发达国家再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纵观世界大势,邓小平敏锐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继承生产力发展观和借鉴西方发展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攸关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经济增长发展观。

经济增长发展观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生产力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地位。邓小平多次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⑨]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著名论断。同时,对如何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快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实力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的思考。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现在还比较低”的现实出发,明确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⑩],告诫全党要排除干扰,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立足中国国情,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党在新时期面临的首要任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探索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伟大创举。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并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1]。党的十二大再次明确: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总结了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共同认识,首次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12条有深远指导意义的原则。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发展目标的路径要求。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发展基点的准确定位,党的十三大充分表述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发展战略上路径选择不但适合中国国情,尊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解决了我国在发展观上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的问题。

在发展模式上,相比于毛泽东一再通过意识形态论争来追问经济建设手段的合法性,经济增长发展观更强调以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来论证发展目标和发展的终极理想的科学性。经济增长发展观把经济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第一次正式提出要走出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把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最大目标,将GDP作为衡量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最重要指标。为了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破除一大二公三纯的僵化模式,实行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允许国家、集体、个体、合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在十三大上正式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再次科学地总结了经济增长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提出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生产力发展观的再次升华,体现了发展经济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一。

经济增长发展观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全面解答,从而使我国走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变革生产关系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唯一手段的误区,消除了人们在发展观点上的争论和疑虑,解决了长期困绕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经济增长发展观的指引下,全党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积累了巨大财富和物质力量。到199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20059.5亿元,进出口总额达135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17.5%,综合国力上升为世界第十位,国家经济实力得到极大增强。但是,这种经济增长发展观是在整个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远未完成根本转型的条件下形成和实施的,它对发展理解多为物质层面,以单纯的GDP增长作为考核发展的重要指标,较少关注自然及人的发展,因此出现了高增长下的收入差距拉大,生态压力加大,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同步的现象日益显现。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突破了单纯依靠经济增长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理念,将发展视野从经济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领域,深化和完善了经济增长发展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传统发展观向现代发展观的重大转型

20世纪90年代,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异军突起,然而,各国在获得经济空前繁荣时却遭遇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挑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当代与未来的发展关系。国际上在对工业文明所走过道路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发展观和工业文明模式的局限性产生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将发展的内涵由经济、社会拓展到自然界,要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沉重的人口压力,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与经济快速增长相比,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权力腐败、道德失衡等现象滋生。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观进行重新审视。沿着邓小平“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基本思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2],在世纪之交提出可持续发展观。“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13]要求在发展经济、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观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发展道路,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9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及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发展目标,充分反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需要。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原有的发展战略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在“九五”期间,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新的发展战略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阶段目标,在原“三步走”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在发展模式上,面对着我国发展进程中来自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压力,可持续发展观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力图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协调一致,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从而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协调发展。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上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并在此基础上规划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构成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支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传统发展理念向现代发展观的重大转型。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突破了把经济增长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把发展视线从经济与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领域,确认了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差异,解决了中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这一发展观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发展问题,更符合世界潮流和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到20世纪末,中国顺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总体到达小康水平。但是,可持续发展观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能涵盖人类发展观的全部,特别是社会层面的发展内涵;在实施过程中侧重论及在发展中如何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而未及构筑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统一于发展的复合系统。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将经济社会的发展统一于人类自身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日趋成熟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世纪之初,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3.6万亿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7%,达到了1.1万亿美元,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六位。然而,由于中国特殊国情的制约,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也充分暴露出来,资源、环境和技术瓶颈制约日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剧,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社会冲突频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认识到,单靠一般的政策调整,显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发展观的高度应对和处理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树立对发展的全新认识。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确认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提出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增长服务。在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明确“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确提出“发展观”的概念。

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发展的要求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概括。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战略上,科学发展观延续了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并明确指出,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又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发展模式上,确立了“循环经济”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党中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强调自然资源也应该形成循环,在消费的同时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改进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这一发展模式有助于遏制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粗放经济泛滥;有助于制约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伪造数字的不良政风的蔓延;有助于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建设。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的进一步的回答。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一新的发展理念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它蕴涵着崇高的人文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着世界观、真理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贡献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强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经过85年的实践、探索和对丰富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对社会发展的领导更加成熟。

五、结论和启示

1、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进历史,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果断地选择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然而如何走好这条道路,经过了几代人的曲折探索和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先后经历了民主革命时期的萌芽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深化和趋于成熟阶段。每一种发展观既继承了前一代人发展观的合理内核,又根据不同时代的要求进行了创新发展,是一种不断扬弃的过程,最终使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与世界发展观逐步接轨,使中国的发展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因此,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寻找适合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2、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重大目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奋斗不懈的理想和目标。在85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把发展作为实现国富民强的重要途径。几代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观点,并将之切实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为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任何国家如果不加快发展步伐,就要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因此,一心一意谋发展仍然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3、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能否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提出符合人民群众愿望和要求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权基础是否巩固的重大原则问题。毛泽东把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终身的理想和追求,邓小平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内容,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进一步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全过程。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国家民族的发展为已任,谋求中国最快最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尽管走了一些弯路,但其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强烈愿望和伟大实践可以光照日月,昭示世人。因此,提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发展观,既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4、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内容。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主张,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而建设时期的重点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变革生产关系这一惟一的途径,当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提出进一步变革生产关系的要求时急于实行变革,其结果不但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反而破坏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经济增长空谈发展,只能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没有强大的物质技术力量作保障,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为衡量我党政策措施的标准,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

5、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发展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经过近百年来中国无数先进分子和几代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真理性结论。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情况下,不管提出什么样的发展观,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只能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选自《云南中共党史研究》

[①] 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652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页。

[⑤]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7页。

[⑥]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17页。

[⑦]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7页。

[⑧]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⑨]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4页。

[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12]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13]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侧耳倾听,七一的脚步声近了.翘首东望,时光隧道中正姗姗走来一个晶亮晶亮的日子,让我们轻轻向它招手:2011年七一,你好!

今天的灿烂辉煌,三百六十五里的路上,几多曲折,几多泪水,几多磨难,但我们已经走过来了,而且我们走到了今天。“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面对党的九十华诞,我们都是骄傲者。

翻开党史的扉页,党的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晚上拉开帷幕。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一个陈设简朴,但气氛庄重的会场上13位各地代表及国际共产党代表举行了连续三天的三次会议,对党的钢领和决议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7月30日晚,代表们正在开会时,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环视一周后又匆忙离去。具有长期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立即断定此人是敌探,建议马上中止会议。大部分代表迅速转移。十几分钟后法租界巡捕包围和搜查会场,结果一无所获。由于代表们的活动已受到监视,会议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于是代表们分批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从此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便在这片中华大地上,历经了步步艰难,步步坎坷,大渡桥的铁索,卢沟桥的炮火,万里雪山的飞崩,无际草地的漫长,可我中国共产党人没有退缩“属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毛主席的话儿我们永记心头,胜利永远是我们的……一步一步我们走来了,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成功,哪一个不是中国共产党努力的结果,哪一个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金秋硕果,转眼间九十年了我们怀着喜悦,怀着激动,含着泪水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九十个春秋,九十个冬夏,我们有过多少酸甜多少苦辣,九十年风雨,九十年洗礼,中国有几代人的青春年华。九十里征程,九十篇华章,我们牺牲了多少同志,我们洒下多少希望;九十年开拓,九十进取,新中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传承,只有希望。让我们敞开憧憬,敞开期待,九十年庆典我们欢天喜地,欢歌一堂;九十年庆典我们载歌载舞,鞭炮鸣响!

90年神州大地上发生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化,90年东方热土上激起了多少风云震荡……,非同寻常的新中国建立,非同寻常的思想大解放,非同寻常的体制大变革,非同寻常的社会大转型,非同寻常的经济在发展……我们的新中国一路凯歌行进,我们的家乡一路日新月异,我们的家庭一路幸福小康。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引领着中国人民,创造了大多奇迹。

七月的天空飞着流霞,七月的风景鲜美如画。让我们头顶着蓝天,脚踩着热土,鼓乐齐鸣,为昨天感怀,为今天唱歌,七月里有个伟大的妈妈,五十六个民族齐声祝福她,让我们把酒赋诗,闻鸡起舞,礼花绽放,为未来祝福,为明天鼓掌,让我们共同祝福中国共产党,一代更比一代强,让我们共同祝愿年轻的下一代不断进取,不断向上。共祝愿:党啊,党啊永—远—灿—烂—更加辉煌!

下载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革[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革[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历史 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读《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道路,并不是笔直平坦的,而是历经奋斗的流血牺牲、探索的艰......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奋斗实践 回顾和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我们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研究和宣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

    中国共产党历史 讲稿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稿 为什么要学习党史 1、党史学习,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党史学习,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 3、党史学习,是继承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被拒绝,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5月4日,北京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五四运......

    《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心得(大全)

    《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心得 说到党史,中国人多多少少都是知道一些的,只是在认识程度或认识角度上有着差异的因素。也许我们都是同时代的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安定富裕的社会里,......

    《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赵云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道路,并不是笔直平坦的,而是历经奋斗的流血牺牲、探索的艰难困苦和失误的严重......

    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必然 主要内容:历史的事没有偶然,偶然的事不会是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近代的中国是一部救亡图强的历史,各阶级,各党派纷纷举起过救亡图强......

    《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2010级土木6班 龚子彻 20100110605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重要时刻 ,作为一个时刻关心党和国家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