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忠告 ——电影《走出西柏坡》观后感(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3:4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不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忠告 ——电影《走出西柏坡》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不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忠告 ——电影《走出西柏坡》观后感》。

第一篇:不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忠告 ——电影《走出西柏坡》观后感

不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忠告 ——电影《走出西柏坡》观后感

曾经在学校的组织下,我观看了电影《走出西柏坡》。当时还是高中生的我对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认识并不太清楚。到了大学,经过中级党校的系统学习,并且结合《走出西柏坡》这部影片,我对“两个务必”的精神实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走出西柏坡》的主要情节是: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耿涛在全国解放前夕,被派往天津参加城市接管工作,遇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马宝山,并和他一起共事。马宝山是一位老战斗英雄,虽然曾经在长期的战斗生涯中屡建奇功,但是在进入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城市之后,在“糖衣炮弹”面前,忘记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被美色和假象所欺骗,最终付出了血的代价。而耿涛尽管是来自中央领导身边的人,但他牢记毛主席的叮嘱,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顽强进取、百折不挠的战斗作风,终于在城市建设中克服重重困难,赢得了大家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圆满完成了任务。

耿涛和马宝山都曾驰骋疆场,也都曾是战火硝烟中的勇士,但是他们两个人,一个能够牢记“两个务必”,而另一个却居功自傲,一正一反两个典型不得不让人深思。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一个团体、或是一个国家,无不如此。毛泽东所提出的“两个务必”,既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代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的深刻反思,也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发展形成的光荣传统。它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有机传承,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将“两个务必”牢记在心。因为它不但是执政兴国的法宝,更是对正处在奋斗中的我们成就事业的金玉良言。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已不单指物质上的节约,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一种团结进取、勇于拼搏的深刻蕴意。无数事实证明,牢记艰苦奋斗可以使我们在逆境中获得勇气和力量,最终走向成功之路。牢记谦虚谨慎可以使我们在获得成功之后保持清醒头脑,不骄、不躁,从而应对生活中的一切考验,在前进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影片中正反两个人物的对比也恰恰证明了这点。

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我反复对照了自己。在高中时,在高考的压力下,我没日没夜地刻苦学习,最终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但是进入大学后,随着环境的改变,自己反而逐渐变得有些懒散了。为什么环境改变了,刻苦精神反而少了,贪图享乐的心思反而多了?为什么学习中刚刚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忘记了艰苦奋斗,开始贪图舒适安逸了?想想千千万万革命先辈和共产党人,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的事迹。再想想自己,享用着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果实,却不知道珍惜,真让人脸红。

重温这部影片,我深深认识到这几年自己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这不是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在党组织和老师的教育培养之下才取得的。因此,我没有权力骄傲自满,也没有资格贪图安逸,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要求自己,认认真真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尽自己的力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

西柏坡时期作为一段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西柏坡精神,作为一种珍贵的精神财富却是永远的。看过影片之后,我给自己重新制定了学习计划,在学习上要求自己向更高的标准迈进。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二篇:不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忠告-《走出西柏坡》观后感

不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忠告-《走出西柏坡》观后感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我以前学习过多次,但理解不深。近来,我在“铸军魂、谋打赢”影评活动中,结合观看《走出西柏坡》这部影片再次进行了学习,从而对“两个务必”的精神实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走出西柏坡》的主要情节是: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耿涛在全国解放前夕,被派往天津参加城市接管工作,遇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马宝山,并和他一起共事。马宝山是一位老战斗英雄,虽然曾经在长期的战斗生涯中屡建奇功,但是在进入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城市之后,在“糖衣炮弹”面前,忘记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被美色和假象所欺骗,最终付出了血的代价。而耿涛尽管是来自中央领导身边的人,但他牢记毛主席的叮嘱,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顽强进取、百折不挠的战斗作风,终于在城市建设中克服重重困难,赢得了大家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圆满完成了任务。

耿涛和马宝山都曾驰骋疆场,也都曾是战火硝烟中的勇士,但是他们两个人,一个能够牢记“两个务必”,而另一个却居功自傲,一正一反两个典型不得不让人深思。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一个团体、或是一个国家,无不如此。毛泽东所提出的“两个务必”,既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代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的深刻反思,也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发展形成的光荣传统。它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有机传承,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我们应该对“两个务必”牢记在心。因为它不但是执政兴国的法宝,更是对正处在奋斗中的青年人成就事业的金玉良言。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已不单指物质上的节约,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一种团结进取、勇于拼搏的深刻蕴意。无数事实证明,牢记艰苦奋斗可以使我们在逆境中获得勇气和力量,最终走向成功之路。牢记谦虚谨慎可以使我们在获得

成功之后保持清醒头脑,不骄、不躁,从而应对生活中的一切考验,在前进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影片中正反两个人物的对比也恰恰证明了这点。

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我反复对照了自己。前几年,工作经验少,为了适应岗位要求,天天加班加点地工作,没日没夜地学习,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自己反而逐渐变得有些懒散了。为什么生活条件改善了,奉献精神反而少了,图享受、想待遇的事反而多了?为什么工作中刚刚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忘记了艰苦奋斗,开始贪图舒适安逸了?想想千千万万革命先辈和共产党人,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的事迹。再想想自己,享用着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果实,却不知道珍惜,真让人脸红。

重温这部影片,我深深认识到这几年自己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这不是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在党组织和领导的教育培养之下才取得的。因此,我没有权力骄傲自满,也没有资格贪图安逸,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要求自己,认认真真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

西柏坡时期作为一段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西柏坡精神,作为一种珍贵的精神财富却是永远的。看过影片之后,我给自己重新制定了学习计划,在工作上要求自己向更高的标准迈进。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文章来源:延安革命传统教育网)

第三篇:电影《走出西柏坡》观后感

——电影《走出西柏坡》观后感

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

这是来自电影《走出西柏坡》中主人公耿涛告诫犯了错误的朋友马宝山的,应该说是很富有哲理的。但是我听后觉得不以为然。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一个人不能同时跳进同一条河里”。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也许你跌倒的时候与你爬起来的时候早已是时过境迁了,这就是所谓的历史。

电影《走出西柏坡》主要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党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战争转向建设的紧要关头与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所面临新的严峻考验和抉择。其中最主要是再现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前后天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段历史。而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意味深长地说的那句话“我们的许多同志在枪林弹雨中走了过来,却被敌人的用糖衣裹着的炮弹击倒了”,正是该影片的主题和点睛之笔。其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影片和反腐倡廉的好教材是当之无愧的。

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追求。这样人生的境界才会开阔,对物质的追求才会有正确的方向,也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

电影《走出西柏坡》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特别是最后马宝山因一时糊涂而差点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并受到了严惩。通过观看这部影片,可以使我们在深思中反醒。如果说影片中的“他”——马宝山是在完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的话,那么王宝森、陈熙同、胡长清之流却硬是与国家和人民为敌,做出了“上对不起天地良心、下对不起衣食父母”的伤天害理之举,则更让我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前不久读了关于赖昌星建“红楼”腐蚀党员干部以及湛江特大走私案的报道后,更使人咬牙切齿、深恶痛绝,欲先除之而后快。当然在我们痛恨赖昌星之流的时候,我们也要进一步对那些被腐蚀的党员干部深刻的剖析,在敌人的“糖衣炮弹”面前,他们为什么会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的党员干部深思,深思作为党员干部应如何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如果今天我们再对他们说“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的话,那么我们也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没有再爬起来的理由了,他们将会成为历史的反面教材。

看完影片《走出西柏坡》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同志的那句话在我耳边时时回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但要防止“糖衣炮弹”的攻击,还要将“三个代表”的旗帜高扬。库尔勒市委书记孙建新同志曾在他的述职报告中说过一句话,“我是党的干部,时刻不能忘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理所当然的要为党的事业、为库尔勒市父老乡亲掏心窝、使真劲、干真事”。一个活生生的人,一番话贴心窝子的话,我不能不感动,因为这一切都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才是共产党人的风采。

第四篇:《走出西柏坡》电影观后感2

《走出西柏坡》电影观后感

05工商六班

380400510

1罗鹏

《走出西柏坡》这部影片描述初春的西柏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影片讲述了缔造新中国的先辈们从战争走向经济建设这一重大转折和跨越的历史进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为城市接管工作运筹帷幄;以耿涛为代表的基层共产党人坚决贯彻党中央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落实对民族资本家的政策,团结广大工人群众恢复生产,并和党内出现的居功自傲的思想和腐败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

看完《走出西柏坡》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所折服!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告诉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红军长征是多么的艰难,但是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重险阻,我们要学习红军的勇敢精神,敢同敌人作斗争。红军的种种英雄事迹,将会在我们的历史上永放光芒。

西柏玻这个晋冀大地上的小山村,平凡而又神秘,令人永世难忘。这是因为:羊群、放羊娃、蓝天、白云,就是这普通不过的美丽的山川,却是我们的共和国“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产前阵痛的“产房”,是我们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由在野到执政的转折点,相对来说,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切合点。更主要的,这里是我党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址,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谆谆教导,给我们党留下了永世享用不完的精神财富,由此我觉得这一片美丽的山川是令人敬仰的,是永世难忘的。

电影“走出西柏坡”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上了感人肺腑的一课。共产党员耿涛在社会变革时期成功地为我们展示了从战争的指挥者到建设的管理者角色的转换,党的先进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来都是和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肩负的任务紧密相联的,在接管天津初期,为了尽快恢复生产,为了打捞沉在河底的机车零件,耿处长义无反顾地纵身跳进了冰窟窿,这一跳,就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好注解。他激励了其他党员,激励了周围群众,纷纷跳进了刺骨的冰水里,真正起到了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可是也有一些同志,在社会变革时期没有与时俱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如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讲的:“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员,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杖”。影片里王保山就是这样的人。作为一个战斗英雄,他没有跟进历史前进的步伐,在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面前经不起“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而倒下。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毛主席告诫全党不要学李自成,骄奢淫逸导致昙花一现,要学张思德,为人民服务无怨无悔。

我们的党由于长期执政,腐败的危险比任何时假都严峻,也由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带来某些消级的负面影响,容易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有的人物资财富多了,精神财富忘却了,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性修养就

更加重要,更加迫不容缓。让我们认真学习,对照实践毛主席在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吧!让我们以这份份量厚重的精神财富去提高自己的素质,去提高执政能力,去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去更好的完成好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啊!美丽的西柏坡,你的名字,我将永生铭记。

《走出西柏坡》影片中还描述了一位钢筋铁骨的汉子耿涛同志。战争马上要结束了,可国家的城市人才缺乏。当首长命令他参加培训转入城市建设,工作时虽然碰到了种种困难,但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用自己的热心鼓舞人,以自己的诚心打动人,以自己的信心带动人,最后圆满地完成首长交给的任务。他是一位意志坚强的共产党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山北农贸市场当前正处在回迁阶段,由此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调查研究,切实地做好群众工作,在落实摊位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自己真诚的行动,把党的先进性充分体现在工作中,顺利地完成市场回迁工作,为繁荣山北做出贡献。

第五篇: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用鲜血染成的红领巾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用鲜血染成的红领巾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用鲜血染成的红领巾

观话剧《红领巾》有感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红领巾啊!真的是用鲜血染成的啊!回想起今天看过的话剧《红领巾》不禁发出感叹。

这部话剧讲述了四个现代少年,穿越时空,与四位英勇的共产儿童相遇,并最终理解了红领巾的重要性。

话剧一开始,四个人少先队员参加学校组织的采访老儿童团员的活动。途中他们想游泳,竟然要拿红领巾当泳裤,奇特的事情发生了,他们被卷入时空隧道,回到了70年前遇见,了四位儿童团员。后来,他们八个人一起抗击敌人,掩护群众转移。可是,由于少先队员们不听从指挥,二娃子牺牲了。少先队员们终于明白,戴着红领巾就是少先队员,就要遵守少先队员的纪律,现在我们这些少先队员,有的也不尊重红领巾,拿红领巾擦汗。这是多么无知啊,红领巾代表着少先队员,不尊重红领巾就是不尊重自己。

想想话剧中的红领巾,再看看自己的红领巾,它们都是一位位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啊!有了烈士为祖国洒下的鲜血,才有了今天的红领巾,才有了今天美好的生活。

下载不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忠告 ——电影《走出西柏坡》观后感(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忠告 ——电影《走出西柏坡》观后感(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生命谱写赞歌(电影兰辉观后感)

    用生命谱写赞歌7月9日,公司组织员工在和平电影院,集中观看电影《兰辉》,看过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电影《兰辉》通过电影的表达形式,再现5.12地震灾区北川县已故副县长兰辉的感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