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B)。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的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C.提供了普遍使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3.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A)。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B)。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14.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BC)。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E.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德国古典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空想社会主义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是(BCD)。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E.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E.英国的经验论和欧洲大陆的唯理论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E.托马斯·莫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E.沙尔·傅立叶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E.唯心史观
8.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E.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
9.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 E.哪些是永远正确的绝对真理 10.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E)。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E.科学性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2.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4.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是(A)。
A.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 C.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6.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仍然表明(D)。
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7.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C)。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8.我国的古人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表达了(D)。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9.区别同质事物的依据是(B)。
A.事物的度 B.事物质的规定性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 10.“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C)。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C)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12、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D)
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C)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C)
A、存在 B、精神 C、物质 D、原子
15、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客观世界的(D)
A、正确反映 B.歪曲反映 C.虚幻反映 D.主观反映
16、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这是(A)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二元论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17、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割裂了(A)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A)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19、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C)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往往是一种突变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量变是在事物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突破事物度的界限的变化 D、量变是连续性的,质变是非连续性的 20、辨证的否定是(A)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21、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D)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指(C)A.包括一切哲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一切正确反映时代本质要求的哲学 D.不包括旧哲学 23.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B)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24.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D)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5.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A)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近代唯物主义 D.宗教哲学 2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D)
A.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现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7.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C)
A.唯心主义 B.经验主义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2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经院哲学 C.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D.17、18世纪资产阶级哲学
29.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D)
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把实践及解为对象性活动
30.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D)
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31.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B)A.自身存在着的世界 B.“绝对精神”的产物
C.没有规律的客观事物的堆积 D.由精神和物质两个本原构成的统一世界 32.“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是(B)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旧唯物主义观点
33.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C)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4.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B)A.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学说 B.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
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哲学学说 D.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哲学学说
35.实践是(B)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性活动 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C.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 36.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是(D)A.自然界的产物 B.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 C.自在之物 D.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37.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D)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的
38、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A)A.合乎逻辑的 B.唯心论 C.形而上学 D.诡辩论
39.“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A)A.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 B.意识是主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C.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客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0.“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D)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现 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现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41.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这是(D)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A.否认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4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倒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B)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44.“当然,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内”是指(D)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是否相互作用 C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D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 4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B)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4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C)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
4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B)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48、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是(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的观点
49、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D)
A、是联系的 B、是变化发展的
C、具有整体性 D、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内因 50、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D)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教条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51、黑格尔说的“割下来的手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的观点,这是(D)
A、客观唯心主义 B、绝对主义 C、诡辩论 D、辩证法
52、“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哲学依据是(B)
A、共性与个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B、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5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D)
A、辨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 C、不同状态 D、源泉和动力
54、矛盾的斗争性是指(B)
A、对立面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 B、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互相分离的趋势 C、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不可分离的趋势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
55、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C)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56、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D)
A、不需要任何条件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57、规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是(D)
A、主要矛盾 B、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事物的内部矛盾
58、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C)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
59、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B)
A、由偶然向必然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简单向复杂转化 D、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60、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A)
A、质和量的统一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6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B)
A、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原理 B、质量互变的辨证关系原理 C、内外因的的辨证关系原理 D、可能与现实的辨证关系原理。6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A)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63、“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C)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64、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B)
A、事物的度决定的 B、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C、事物外部矛盾决定的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决定的 65、事物的质变是指(D)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事物性质的变化 66、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指(C)
A、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 B、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C、质变依赖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67、事物的任何一点量变都会引起事物的质变,这是(C)
A、辩证法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绝对化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68、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指(B)
A、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B、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非根本属性发生了变化 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增减 69、质和量的关系是(D)
A、内在根据和外部表现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在度的范围内相互规定的关系 70、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C)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变化 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 71、辨证的否定是(A)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72、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根据在于(D)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矛盾所固有的同一性D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73、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D)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 74“是就是是,否就是否,除此之外全是鬼话”的说法属于(B)
A、相对主义否定观 B、形而上学否定观 C、折衷主义否定观 D、形式主义否定观 7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D)
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 B、视为糟粕全部抛弃 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76、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D)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77、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D)
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78、下列说法属于可能性的是(A)
A、大海捞针 B、水中捞月 C、石头变小鸡 D、制造永动机 7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A)
A、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B、事物自身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C、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D事物内部所包含的肯定方面 80、判断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主要依据它们之间是否是(C)
A、同时发生的 B、前后相继的 C、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D、根本和非根本的关系 8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D)A.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B.整个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C.认识的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D.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科学。82、唯物辩证法所解决的问题是(B)
A.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83、所谓联系是指(A)
A.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B.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c.对立面双方的相互联结、相互贯通 D.事物内部各种要素的总和 84、条件是指(D)
A.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为各种要素或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B.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c.事物保持自身不变的一种界限、范围
D.同某一事物相联系,对其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85、将普遍联系歪曲成“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的观点是(B)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唯心主义辩证法 D.庸俗唯物主义 8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寓言故事体现了(A)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D事物都是对立面统—的观点 87.“喜鹊报喜,乌鸦报丧”。这是(C)
A.古代的朴素辩证法 B.符合事物普通联系的原理 c.主观臆造的联系 D.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88.所谓过程是指(B)
A.宇宙中的一切运动和变化 B.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c.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D.事物的波浪式前进 89.唯物辩证法把发展理解为(A)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 c.事物的绝对运动 D、条件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90.所谓新事物是指(D)
A.新出现的事物 B.正在运动变化的事物 c.在矛盾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事物 D.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进步的、有生命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的东西 91.所谓旧事物是指(B)
A.过去了的事办物 B.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c.静止不动的事物 D.正在发生变异的事物 92.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C)
A.出现时间的早晚 B.是否正在发生变化
C.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是否存在矛盾 9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D)
A.联系和发展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9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命(C)题
A 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 c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D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95.任何事物都是(A)
A.质和量的统一 B.主体和客体的统一c.客观与主观的统— D.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96.事物质的规定性是指(D)
A.事物中的基本成分 B.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c.事物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规定性 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它事物区别开来的内在规定性 97.所谓属性就是指(A)
A.一事物和它事物相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B.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事物得以保持自身不变的一种界限
D.同某一事物相联系,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98.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C)
A.人们主观确定的 B.可以脱离事物而存在的 C事物本身固有的 D只有在人们认识到时才具有的 99.事物发展的状态是(C)
A.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质和量的统一 100.庸俗进化论在哲学上是(A)
A.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观点B.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c.坚持了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01.19世纪生物学上的“激变论”观点在哲学上是(B)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c.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D.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102.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这是事物之间(B)
A.量的差别的表现 B.质的差别的表现c,由量变而引起的表现 D.条件差别的表现 103.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是(B)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04.所谓矛盾是指(A)
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的关系
B.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D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0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D)
A.绝对性和相对性 B.普遍性和特殊性c.前进性和曲折性 D.同一性和斗争性 106.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C)
A.相同性 B.对立性 c.相互吸引的性质 D.相互排斥的性质 107.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D)
A.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斗争性可以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C、斗争性是普遍存在的 D.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10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C)
A.事物是绝对不变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D.外因对事物的变化不起作用 109.“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话体现了(D)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 D.矛盾—方以另一方为存在的前提 110.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发展是(B)
A.事物的相互制约 B.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的结果 c.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D.对旧事物的不断否定
111.我党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及“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是(D)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酌辩证关系原理 D.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11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指(A)
A、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D.矛盾的同—性是有条件的 113.普遍矛盾是指(A)
A.同类事物所共有的矛盾 B.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 c.处处有矛盾 D.时时有矛盾 114.特殊矛盾是指(C)
A,内部矛盾 B.不规定事物和过程基本性质的矛盾 c,各个具体事物所特有的矛盾 D.外部矛盾
115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C)
A.矛盾的主要方面 B.对抗性矛盾 c.主要矛盾 D.内部矛盾 116.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B)
A.贯穿于事物和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的本质的方面 B.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c.事物的本质方面 D.矛盾双方中的否定方面 11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姓的相互联结表现在(B)
A.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B.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体现着普遍性 c.特殊性是普遍性的部分 D.普遍性决定特殊性 11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B)
A、折衷主义 B.辩证法观点c.矛盾调和论 D.机械唯物论 119.“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这是典型的(C)
A、重点论 B.两点论 c.一点论 D.均衡论 120、“麻雀虽小五脏皆全”、“窥一斑而知全豹”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个别中包含着一般
c.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D.坚持两点论,反对均衡论 12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C)
A.源泉和动力 B.基本形式和状态 C.方向和道路 D.不同趋势或趋向 122.把肯定和否定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是(A)
A.形而上学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123.所谓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A)
A.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事物发展的方面 c.事物中积极的方面 D.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124.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肯定方面是(B)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 D.封建残余势力 125.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处于(A)
A.量变状态 B.质变状态 c、绝对静止状态 D.非爆发式飞跃状态 126.对待古代文化遗产要做到“推陈出新”批判地继承。这种观点符合(C)
A.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 c.辩证的否定原理 D.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127.把一切运动变化看成是简单的周而复始.否认事物的前进性、上升性趋势的观点是(A)A、循环论 B、直线论 c.教条主义 D.相对主义
128.辩证的否定即扬弃的含义是(C)
A.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B.全盘抛弃
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D.旧事物永无止境地被新事物否定 12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B)
A.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B.前进的上升运动 c.向过去的复归 D.量变引起质变
130.在植物界中,“种子—植株—种子”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发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C)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47.事物的本质是(A)
A,相对稳定的 B、易逝多变的 c.丰富生动的 D.不可捉摸的 148.假象是指(C)
A.同事物的本质相一致的现象 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C.和事物的本质相反的现象 D.和本质没有联系的现象 131.现象是事物的(A)
A.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B.外部结构和表现方式 c.内部各要素的总和 D.发展中的不确定趋势 132.原因和结果这对范畴揭示了(C)
A.“在此之后”就是“因此之故” B.事物前后相继的时间顺序性
c.普遍联系的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 D.事物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关系 133、事物发展中具有必然性趋势的原因在于(A)
A.事物的根本矛盾 B.事物的非根本矛盾 c.事物的外部矛盾 D.事物内部的对立和差异 134.现实性这个范畴是指(D)
A.个别事实和个别现象的存在 B.包含在事物之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综合 D.客观实在的事物及其种种联系的综合
135.太阳东升西落,这是人们常看到的现象,似乎太阳是绕着地球旋转的,而实际上,地球和其他行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这一事例说明(B)
A.现象和本质是没有联系的
B.本质蕴藏于事物的内部,是我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要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C.现象不表现本质 D.现象总是歪曲地、颠倒地表现本质
136.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句话的意思是(C)
A.事物的表现形式和本质只有对立,没有统一B.现象和本质是完全一致的 c.科学研究的任务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D.科学研究总是从现象的反面去看本质
137.恩格斯说:“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这句话的含义是(C)
A.原因和结果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B.在因果联系的一个环节中,原因和结果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既可以前因后果.也可以前果后因
二、多项选择题
1.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AB)A.前者是自觉建立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B.前者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零碎的观点 C.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 D.前者有阶级性,后者无阶级性
E.前者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后者是人生的意义 2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所包括的两个方面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BC)B.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是怎样的问 E.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3.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关系到能否坚持(ABCDE)A.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路线的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D.世界可知性的问题 E.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 4.哲学的民族性是指(ABCD)A.不同民族的哲学有不同的哲学中心 B.不同民族的哲学有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 C.不同民族的哲学有不同的哲学价值目标
D.不同民族的哲学使用的哲学范畴、表述方式不同 E.不同民族的哲学之间没有任何共性 5.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CD)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6.在下列合法中,属于唯心主义现.点的有(AB)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B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C认识是以抽象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与社会
D.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 E.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7.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原因是(ABCE)A.片面地理解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未能科学地说明意识的起源 C.否认了意识能动作用 D.由于唯心主义的狡猾和诡辩 E.不懂得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这是指在内容上它实现了(AD)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D唯物辩证的自然现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E.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是因为(BCDE)A.它是“科学之科学” B.它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C.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D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现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E.它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 10.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是由于他们(BCE)A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 C.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
D.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天才 E.承认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11.作为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指(BD)A.可以直接感知的实物 B.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 C.简单的东西或已知的最小的实物粒子
D.对许多不同的、可以感知的事物从其共同属性来把握 E.具体的事物和现象
12.辩证唯物主义把运动理解为(BDE)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物质的存在方式 C.思维领域以外的一切变化 D.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E.物质的根本属性 1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ABCE)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认为物质的一般 C.不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D.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发的猜测 E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14.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主要是与(ACE)A.社会实践水平相联系 B.阶级斗争形式相联系 C.科学技术水平相联系 D.地理环境优劣根联系 E.哲学发展水平相联系 15.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分歧在于主张(BCD)A.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C.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 D.社会发展是有客观规律,还是没有客观规律 E.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还是没有同一性
16.“风定花此落,鸟鸣山更幽”,此诗句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BC)A 静中有动 B动中有静 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动就是静,静就是动 E.动不是静,静也不是动
17.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了(AC)A.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 B.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中存在的观念 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E.时间和空间是离开物质而存在的形式 18.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指(ABCDE)A.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B.实践客体是客观的 C.实践手段、途径是客观的 D.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 E.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
1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具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它们是指(CD)A.实践具有观念的特性 B.实践具有理论的特性
C.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D.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E.实践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 20.人类世界在内容上是指(ABDE)A.人化自然 B.人类社会 C.劳动 D.人的对象世界 E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的统一体 21.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的关系为(ABDE)A.人类世界不能脱离自在世界 B.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世界就是自在世界 D.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统一和分化 E.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性 2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BCDE)A.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B.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C.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性的 D.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E.社会形态的发展自然历史过程
23.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对有人的痕迹。”(CDE)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E.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2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CD)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E.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平同的
2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CD)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E.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平同的
26.下列哪些见解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CE)
A.按图索骥 B.人为自然立法 C.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D.意见支配世界 E.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7,下列各项对无限的含义正确理解的是(ABDE)
A. 无限大 B.无限小 C.在有限之外 D.在有限之中 E.对有限的超越 28.下列说法属于规律的是(CD)
A、交通规则 B、政治制度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 E、太阳东升西落。29.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运动的规律是事物的(ABC)
A、本质联系 B、必然联系 C、内在联系 D、一般联系 E、现象与本质的联系。30.只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具备,人们就能够(AE)
A、认识规律 B、改造规律 C、创造规律 D 消灭规律 E、利用规律。31.在联系观点问题上,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BC)
A、唯心主义者都否认世界的普遍联系 B、唯心主义者都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否认世界的普遍联系 D、只有辨证唯物主义者才有联系的观点 E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否认事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界限 3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指联系是(ABCD)
A、事物本身固有的本性 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一种必然的联系 D、具有稳定性的联系 E、具有直接性的联系
33、要真正做到用联系的观点观测分析问题,就应该把握(ABCDE)A、联系的普遍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条件性 E、联系的具体性
34、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AE)
A、对立面的统一是暂时的 B、质变中没有同一性 C、矛盾转化过程中没有同一性 D、同一性是游移不定的 E、对立面的同一是有条件的 35.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是(CDE)
A、矛盾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B、每一矛盾都有斗争性和同一性 C、每个不同的事物及其运动形式都包含着特殊的矛盾 D、每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包含着特殊的矛盾 E、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36.对抗与矛盾的关系是(BC)
A、等同 B、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 C、矛盾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之分 D、对抗消失矛盾也就消失 E、矛盾消失了对抗依然存在
37.根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中(AE)
A、必须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 C、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B、必须反对割裂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形而上学观
D、只须坚持重点论 E、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38.对立统一规律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系在于(AC)
A、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B、对立统一规律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补充 C、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D、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论的实质和核心 E、对立统一规律包含辩证法其他规律 39.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ABCD)
A、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 B、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C、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D、任何共性都是个性的一部分 E、共性与个性没有明显的界限。40.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DE)
A、保守与革命的关系 B、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C、落后与先进的关系 D、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E、相互联系的关系。
41.割裂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可能导致(AB)A、一点论 B、均衡论 C、宿命论 D、诡辩论 E、循环论 42.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BCE)
A、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E、相互联结的关系 43.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可以表现为(BDE)
A、量变不是纯粹的量变,渗透着质变 B、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C、质变不是纯粹的质变,渗透着量变 D、质变过程中新质因素有量的扩张 E、质变过程中旧质因素有量的消亡 44.事物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都是(AE)
A、多样性的 B、都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C、固定不变的 D、由人们认识水平的不同造成的 E、客观的 45.质变的基本形式有(CD)
A、阶段性部分质变 B、局部性部分质变 C、爆发式飞跃 D、非爆发式飞跃 E、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46.下列现象中属于质变的是(CDE)
A、植物茎叶的增长 B、人的体重增加 C、由手工工具生产到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 D、浪子回头 E、果树开花后结果。47.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说明(CDE)
A、量变中包含着质变 B、量变和质变没有区别 C、量变的复杂性 D、部分质变不同于单纯的量变 E、部分质变不同于根本质变
48、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BDE)
A、甲被乙否定,乙被丙否定,丙被丁否定,如此等等的无限运动过程 B、事物经过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实现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C、在原有基础上周而复始、往返循环的运动 D、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E、在新的基础上和更高阶段上的前进运动 49.辨证的否定观认为(AB)
A、在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B、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C、在肯定中不包含否定 D、在否定中不含肯定 E、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 50.否定之否定规律深刻地揭示了(ABDE)
A、事物的自我发展 B、事物的自我完善 C、事物的自我循环 D、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E、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51.否定之否定规律要求我们(CDE)
A、对旧事物要进行彻底的否定 B、不间断的实行对社会形态的变革 C、反对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和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 D在对待外国的文化既不要排外主义,也不要盲目照搬 E、对待任何事物坚持批判和继承的统一 52.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CE)
A、周期是封闭的 B、周期是开放的 C、周期的终点和始点具有某些共同性 D、周期的终点和始点完全相同 E每一周期的终点,同时也就是下一个周期的始点 53.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在于(ABCD)
A、现象是外露的,本质深藏于事物内部 B、现象易逝多变,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 C、本质比现象深刻,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
D、现象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只能靠人的抽象思维去把握 E、现象是由事物的内部联系引起的,本质是由事物的外部联系引起 54.作为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现象是指(BCD)
A、构成事物的内在要素的总和 B、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C、事物的外在表现 D、包含假象在内的事物的真实联系 E、不包含假象在内的事物的真实联系
55.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BCE)
A、确定发生的趋势 B、并非确定发生趋势 C、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趋势 D、只能出现,或只能不出现的趋势 E、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趋势 56.在工作中对待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上,错误的做法有(ABCDE)
A、把不可能性误认为可能性 B、把可能性当作现实性 C、把抽象可能性当作现实可能性 D、不承认有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E、认为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是没有条件的 57.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表现为(ACDE)
A、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 B、同一内容只能有同一种形式 C、离开内容就无法把握形式 D、只有具备充实的内容,才会有完善的形式 E、内容的变化迟早会引起形式的变化
58.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地挥写了。然而他 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脖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BDE)。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59.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60.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DE)。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61.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BCD)。
A.物质范畴和实物完全是一回事 B.物质范畴是带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 C.物质范畴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物质范畴就是各种具体实物的总和 E.物质不过是人的主观产物
三、判断题
1、世界统一于存在。(X)
2、否定之否定会在高级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的某种特征。(√)
3、存在就是被感知。(X)
4、社会历史离不开人的意识活动,因此,社会规律是随人的意志而变化的。(X)
5、“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6.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的规律性(X)。
8.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哲学是二元论(X)。
9.古人说:“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0、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X)
11、实践的本质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活动(√)
1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社会领域中的阶级斗争(X)
13、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14、假象是指和本质没有联系的现象(X)
15、“扬弃”是指全盘抛弃(X)
16、实现共产主义最高阶段,这是非现实的可能性(√)17.所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
18.辩证法的总特征要求人们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观察事物(√)。19.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X)。
2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指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X)。
三、简答题
1、哲学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1)一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2)二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第一方面是主要的,决定第二方面;第二方面反应第一方面.2、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事物的矛盾对立面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矛盾双方有了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向着自己的对立面发生转化的基本趋势。(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第一、斗争使矛盾双方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的量变; 第二、斗争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推动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在二者结合中实现的。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答:(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就是说,否定是事物内部包 含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否定实现自我发展的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来实现的。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没有发展。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生长起来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留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对之改造使其成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辩证的否定又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4)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是发展中非连续性的体现,保留是发展中连续性的体现。因此,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4、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第一,要正确理解意识能动性的性质。意识的能动性是物质决定作用前提下的能动性,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第二,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破除消极无为的被动心态,发扬积极努力刻苦探索的精神,是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
第三,把个人能动性和群众的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群众掌握科学理论并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社会条件,是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取得成功的基本途径。
5、列宁的物质定义及意义?
答: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二、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6、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
答: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
答: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 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
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四、论述题
1.试述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阐明的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原理以及这一原理对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答[答案要点]: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贯穿全部矛盾学说的主线。
(2)矛盾的普遍性揭示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揭示每一事物和过程的特点,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统一,既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辩证法,又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
(4)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刻体现了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在新的高度上的结合,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对矛盾精髓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指针。
2.试述辩证的否定观;并用以阐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正确方针。答[答案要点]: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第二,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第四,否定是“扬弃”,既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和批判,又 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于新事物发展有利因素的肯定、保留和继承。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由于矛盾具有客观普遍性,辩证的否定观也具有客观普遍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以辩证的否定观为指导,才能正确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第一,联系是普遍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借鉴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是必要的。第二,无论是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即既包含精华,又包含糟粕。
第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努力吸取、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第四,同时,又要剔除、批判和克服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腐朽落后的东西,弃其糟粕。这就是我们要采取的正确方针。第五,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反对全盘否定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只讲继承、不讲批判的全盘肯定的方针。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原理关系,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答:(1)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即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共性即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特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可见,共性和个性的区分是相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的哲学基础,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表现在:
第一,社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的个性一定要与社会主义共性相联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具有社会主义的共同特点。如坚持发展生产力,所有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分配原则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人民的政权,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
第二,中国特色是个性,社会主义共性在中国只能通过中国特色的个性而存在。我们必须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找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规律。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就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要反对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如反对“全盘西化”的错误观点等;二是要反对脱离我国的具体情况,盲目搬用外国的经验和模式的教条主义倾向。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德国古典哲学中代表着辩证法思想的最高成果的学者是(C)A、亚当·斯密 B、费尔巴哈 C、黑格尔 D、康德
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D)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剩余价值学说 D、科学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B)
A、革命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阶级性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C、致力于无产阶级专政。D、致力于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10、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1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1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是(C)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不相适应的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矛盾 C、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D、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生产力发展不足的矛盾
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是(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4、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是在(B)
A、美国爆发的 B、英国爆发的 C、德国爆发的 D、法国爆发的
15、在19世纪40年代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是(B)
A、列宁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圣西门 D、欧文
1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1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资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1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B)
A、基本内核 B、合理内核 C、精髓 D、核心
20、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A)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BCD)A、法国的阶级斗争理论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2、最早奠定劳动价值论的学者是(AD)
A、亚当·斯密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大卫·李嘉图 3、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三个代表人物有(ACD)A、傅立叶 B、康德 C、欧文 D、圣西门
4、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变革体现在那些方面(ABCD)
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了起来
D、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融为一体
5、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6、以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内在统一的正确表述有(ABD)A、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 B、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 C、革命性优先于科学性
D、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7、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标志性运动有(AC 2)
A、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的巴黎公社起义 C、德国的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D、俄国的十月革命
8、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9、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10、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1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AB)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1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体现在(AC)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对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
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
16、马克思主义是(ABCD)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C、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17、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的革命实践有(ABC)A、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 B、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 C、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 D、十月革命
1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是(AD)A、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B、唯物史观
C、剩余价值理论
D、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9、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原因在于(BCD)A、这种品质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B、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C、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D、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20、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ABCD)
A、学习理论 B、理论联系实际 C、坚持和发展 D、解放思想
三、判断说明题
1、马克思主义是所有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错误
2、“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错误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错误
4、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错误
5、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确
四、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的“两个最伟大的发现”。
马克思两个最伟大的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而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社会主义有空想成为科学。
2、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客观条件,而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 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时代的需要本身即孕育着马克思主义的 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五、论述题
1、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历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学说。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稳定的,而它的具体学说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以,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的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的辩证的方法。无产阶级的立场,就是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不搞少数人的利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自然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搞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就是在发展、变化、联系中看问题的方法,不搞形而上学。这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这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至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学说是要发展、变化的。道理很简单,时代发展了,社会背景变化了,无产
阶级面临的阶级关系、矛盾状况也会随着发展和变化,作为指导实践的理论当然也必须有相应的发展和变化。如果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就不能实现无产阶级在新历史条件下的阶级使命和阶级利益。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就有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的理论相继出现。他们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发展中不同阶段的里程碑。
2、谈谈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 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 15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 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 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B)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D)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B)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D)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20、实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B)
A、学习理论知识 B、参加社会实践 C、研究历史资料 D、进行社会调查
21、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应该是(C)
A、人们的良好愿望 B、先进群体的要求 C、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D、正确的指导思想
22、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D)
A、主观性和个别性 B、可造性和可变性 C、稳定性和不变性 D、客观性和普遍性
23、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C)
A、社会规律是人为的规律,自然规律是客观规律 B、社会规律是可变的,自然规律是不变的 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起作用的 D、社会规律具有偶然性不稳,自然规律是必然的
2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A)
A、正确认识客观规律 B、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C、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D、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
2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
A、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BC)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
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BC)
4、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4、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CD)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5、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ABC)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6、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BCD)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7、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BCD)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8、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AB)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9、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0、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AB)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11、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ABC)A、“抓典型” 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一切经过实验”D“欲擒故纵”
12、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ABCD)A“一分为二” B“和二为一”C“万物莫不有对”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CD)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4、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D)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5、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CD)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ACD)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17、“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ABC)A、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8、辩证的否定是(ABCD)A、事物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环节C、事物联系环节 D、扬弃
19、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ABC)
A、“不平不陂,无往不复” B、“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和实生物”
20、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BD)A、激变论 B、直线论 C、庸俗进化论 D、循环论
21、“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BD)A、整体依赖于部分 B、部分依赖于整体 C、整体是部分之和 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22、“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CD)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同,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23、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BD)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24、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有(CD)
A、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也要干 B、只要决心大,没有办不到的事 C、没有条件,积极创造条件再干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
25、下列说法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判断有(BC)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是终极真理 B、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C、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D、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哲学。
三、判断题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错)
2、世界统一于存在。(错)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错)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错)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错)
7、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
8、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错)
9、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错)
10、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错)
11、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对)
12、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人类的思维。(错)
13、在实践中有正确思想指导就不会犯错误。(错)
14、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对)
15、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列宁的物质定义不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最终认识。(对)
四、简答题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重要意义。
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意义是,首先,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其次,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内容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简述列宁的“物质”概论及其理论意义。
答: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
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简述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相互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二,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第三,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只看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4、简述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相互关系。
答: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即没有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也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空。时空的客观性是绝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简述实践的含义、基本特点、基本形式。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大基本特征。实践三大基本形式是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6、如何从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答: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7、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⑴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主要表为:其一,矛盾双方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其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
⑵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首先,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在同一性之中。
9、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辩证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0、简述意识能动作用。
答: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五、论述题
1、试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答: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即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首先,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例如(适当举例)„„
其次,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在社会领域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是不可战胜的。发展观的原理要求对现实生活的基本态度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例如(适当举例)„„
2、试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⑴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
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⑵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例如(联系改革开放现实适当展开)„„
3、试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⑴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⑵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4、试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⑴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曲折性是事物发展的路径,事物的发展只能是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
⑵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每一个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曲折性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⑶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时代总是要前进的,不能因暂时挫折而动摇。其次,发展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的,要看到社会主义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曲折的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5、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⑴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变革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情;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各项事业不断的推向前进。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主体是(B)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 D.人的意识 2.实践的客体是(D)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事物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
3、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等感性活动
4、“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C)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生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6、“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8、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C)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0、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11、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1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上(A)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4、“纸上得来终觉深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名句强调的是(C)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
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
A、世界的可识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任何真理都具有(ABC)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多元性
3、“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能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4、“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BCD)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5、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A)
A.反映论 B.可知论 C.先验论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ABCD)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品格 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染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7、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BC)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8、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CD)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9、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BCD)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0、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BD)A、必然 B、必然王国 C、自由 D、自由王国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错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错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错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对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对
5、(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实践,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因此,其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并可以将客观结果与主观认识两相对照。在这种意义上,实践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4、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2)这一原理是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思想武器。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否认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二者各执一端,在总体上都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原理克服了它们的片面性。
(3)这一原理也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武器。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套,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则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轻视科学理论,从而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二者都是主观主义,给革命和建设造成重大损失。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原理,就可以克服这两种主观主义。
五、论述题
1、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区别。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彻底坚持了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同时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是: ⑴、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入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⑵、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缺陷。⑶、由上面可知,和旧唯物主义相比,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它以实践观和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狭义性、机械性、直观性、被动性的缺陷。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C)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D)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B)
A、生产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D)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C)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C)
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B)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条件是(A)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A、纯粹偶然的 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ABCD)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生活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 D、全部社会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BCD)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的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BCD)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存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4、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ACD)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它属于上层建筑
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5、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也决定生产关系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6、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B)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7、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CD)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8、“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ACD)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9、“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CD)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观,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10、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CD)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三、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
3、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学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4、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4、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上午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5、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四、简答题
1、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以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为内容的、决定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客观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规律的基本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能动的反作用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中,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形式和发展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
(3)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以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前提,即上层建筑要变不适合为尽可能适合。(4)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是这一规律的生动表现。
这一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其原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同样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以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5、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就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吃、喝、穿、用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这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科学的产全和发展根源并依赖于劳动群众生产经验。
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以劳动培育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由以上可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五、论述题
1、如何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当今的社会思潮?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的大转变的时期,许多不好的思想就会传入中国,比如拜金主义,和平演变。。。
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的转变,有不好的因素,就会给中国当今的思想带来不好的影响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
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本质),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起阻碍作用。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又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它对经济建设不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发展方向。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离不开政治建设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文化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过程。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自觉地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来加快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2、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的科学揭示。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明确地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概括为社会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社会发展的动力应从社会内部去寻找。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关系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由生产力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方面,并以生产关系为中间环节,构成两对社会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在:这两对矛盾为社会所独有,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并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这两对矛盾制约着其他的社会矛盾,它们的性质规定着社会的本质;这两对矛盾是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其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更为根本,它决定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也制约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后一矛盾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前一矛盾的解决。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表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经济、政治、思想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各种动力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其中经济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归根到底起决定性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的、思想的动力是不可缺少的,但却是第二性的,属于反作用的性质,它始终是实现经济必然性的工具,而不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它可以决定历史斗争的形式、历史事变的外貌和历史进程的速度,在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中,也可以成为直接的、主要的导因,但从根本上说,它不能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向、整个社会的性质,它本身作用的方向、范围却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因此,要全面地、辩证地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既要揭示社会发展的总的动力系统,反对把社会发展动力单一化,又要突出历史进程中主要的、决定性的方面,反对把各种动力等量齐观。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价值规律是(A)
A.只在几个社会形态存在的经济规律 B.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规律 C.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D.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2.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A)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3.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B)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 D.商品竞争规律 4.利润在本质上是(D)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特殊在(D)
A.能保存资本价值 B.能转移价值
C.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D.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创造使用价值过程和创造价值过程的统一
解析: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劳动过程只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价值增殖过程本身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即无酬劳动的物化过程。7.平均利润的形成是(D)
A.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结果 8.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C)
A.剩余价值 B.剩余劳动 C.资本积累 D.可变资本 9.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C)。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B)。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1.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D)。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1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C)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历史 13.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C)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4.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D)。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降低生活资料价值的结果
C.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或增强劳动强度的结果
15.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C)。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 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
16.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C)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厂房 D.商业设施 17.具体劳动(C)
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自的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
18.在私有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C)A。都成为资本家 B.都成为雇佣工人
C.两极分化 D。彻底破产。
1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C)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20.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A)
A。可变资本之比 B。不变资本之比 C。固定资本之比 D。流动资本之比
二、多选题
1.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与价值不一致,这说明(CD)
A.价值规律有时不发挥作用
B.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商品的供求关系可以改变价值规律 C.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D.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一种趋势 2.资本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是(ACD)
A.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
C。反映人与
C.资本的生命力在于运动 D.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3.资本的本质是(CD)
A.以货币、生产资料和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产关系 D.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4.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ACD)
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来源 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5.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ABCD)
A.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资本 B.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资本 D.生产剩余价值所必要的物质条件 6.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ACD)。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量的大小由使用价值来决定
C.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商品生产者要得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 7.最早奠定和提出劳动价值论基础的学者是:(A D)
A.亚当·斯密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大卫·李嘉图 8.剩余价值(BCD)
A.是生产资料的自然报酬 B.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C.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D.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9.平均利润的形成使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那么(BD)
A.资本家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
B.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利润大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利润小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资本有机构成具有平均水平的部门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一致;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得到的利润低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0.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内容包括(ABD)
A.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社会财富急剧增加 B.财富大量集中
C.劳动者消灭了相对贫困 D.广大劳动者处于相对贫困之中
解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生活有所改善,但相对于资产阶级来说仍然处于相对贫困状态。C是错误选项
11.商品是(B C D)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人类劳动的产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D.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体现 12.产业资产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 C D)
A.货币资本 B.可变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1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下的剩余价值(B C D)
A.全部用于积累或全部用于消费 B.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
C.用于积累部分划分为追加c和追加v两部分 D.用于消费部分作为资本家的个人消费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A B C)
A.立法权 B.财政权 C.监督权 D.审判权 1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C D)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1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A D)
A.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布波动 C.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D.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17.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A B D)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B.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C.表明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有不同影响 D.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8.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 B)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19.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包括(B C D)A.滞胀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危机阶段 20.商品二因素是指(A C)
A.价值 B.固定资本 C.使用价值 D.价格
三、判断说明题
1.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被商品生产者或商品使用者同时兼得占有。错 2.由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错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错 4.剩余价值的生产,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对 5.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具有哪些作用?
是“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价值规律内容:第一,价值规律具有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生产和流通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的作用。第二,价值规律具有刺激生产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还具有指导消费,更好地满足需要的作用。价值规律作用:第一,实现产品的价值与市场价格第二,通过竞争,促使各种商品生产实现优胜劣汰,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实现了市场的新陈代谢。第三,竞争能够推动社会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创新。企业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其中技术创新又是根本的,谁的技术先进,谁就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包含着一系列矛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这一系列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后果?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后果是: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4.简述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5.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二因素关系:对立统一体首先,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中最本质的因素,一种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有些物品虽然既有使有价值,又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而没有形成价值,也不是商品。所以,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次,二者的对立表现在: ⑴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⑵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⑶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⑷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五 论述题:
1.如何正确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内容: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首先,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价值规律理论的揭示。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以及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刺激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马克思揭示的价值的本质来看: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可见,只有人类劳动才会凝结成价值;
第二,从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来看: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唯一尺度;
第三,从价值量的变化规律来看: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劳动量的变化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改变,并不直接改变商品的价值量,而仅仅是改变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影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第四,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看: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所以如此,是因为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不仅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第五,从价值的展示形式来看:马克思认为,无论是剩余价值(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还是它的表现形式利润(包括商业利润、银行利润等)、利息、地租(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等,其来源都是雇佣工人的的剩余劳动。
2.。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思想家,在政治、哲学、法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马克思主义历来充分肯定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历史贡献,并对资产阶级学说中有科学价值的理论成果和思想观点加以继承和借鉴。(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即使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也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而当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性,El益演变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A)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D)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 B、金融寡头的统治
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 D、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4、金融资本是由(C)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6、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C)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C)A、国有垄断资本 B、资产阶级国家 C、私人垄断资本 D、资本输出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C)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C)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1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B)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D)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B)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14、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D)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5、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C)A、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 B、降低其生产成本
C、扩大了贸易逆差 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1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D)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17、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A)A、全面的社会化 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 D、市场的计划化
19、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C)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 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D)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
1、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BCD)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 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
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
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 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
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 D、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D)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 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 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
4、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BCD)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5、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BCD)
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6、垄断价格是(ABD)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ABD)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B、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C、私有垄断资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
8、垄断竞争的特点(ABCD)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 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 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
D、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
9、垄断价格(BC)A、完全是人为定价 B、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 C、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 D、违背了价值规律
10、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BD A、可能相互交往 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 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
11、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BCD)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12、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BCD)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
13、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BCD)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 B、为商品输出开路
C、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 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BCD)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
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 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CD)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
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
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 D、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
16、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ABCD)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实行部分国有化
C、实行职工持股 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
17、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ABD)A、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
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 C、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
D、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1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ABD)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七十七国集团 D、世界贸易组织
1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ABCD)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ACD)A、长期的历史过程 B、隐蔽的历史过程 C、曲折的历史过程 D、复杂的历史过程
三、判断题
1、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1、此观点正确。(1)工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促进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大公司既有大量闲置资本为大银行提供充足存款来源,又能获得大银行的贷款。大银行能筹集大量货币资本,迅速增强实力,加剧兼并中小银行,走向垄断。(2)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通过股权结合、人事结合的途径相互渗透融合为一种新型资本,即金融资本。
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2、此观点错误。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而且,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
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3、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4、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4、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5、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经济计划就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
5、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是建立在私营企业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之上的,公司决策所依据的还是利润率,而不是国家计划。国家计划对私营公司没有行政约束力。虽然国家可以运用经济杠杆把私营公司引导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上来,而且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不能改变私人资本追求高额利润这一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因此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
6、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
6、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替代,这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历史规律。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明了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产生、形成和发展以至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满着两种经济制度的对立和比较,但最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7、.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了竞争。
7、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垄断从自由竞争中形成,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首先,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产生的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形成没有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不可能消除竞争。其次,垄断必须通过竞争维持。垄断组织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的外在竞争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最后,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不同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垄断阶段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8、垄断价格表明垄断者可以脱离价值规律的制约。
8、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它是成本价格和垄断利润之和。垄断价格包括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垄断高价和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垄断低价。从本质上说,通过垄断价格所获取的垄断利润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垄断价格抑制了市场价格的自由波动,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从全社会看,商品价值仍然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量,而只是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全社会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与商品价值总额相等。所以,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9、二战后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出现了变化。
9、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二战后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强化了对劳动人民的掠夺,使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维护,从根本上起到了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维护的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各种具体形式本质上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资产阶级国家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10、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新变化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10、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法人资本所有制和国家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法人股东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法人资本所有制是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基于雇佣劳动的社会资本所有制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四、简答题
1、为什么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垄断。
1、答案: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生产和资本不断扩大规模和日益集中,这是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以获得高额利润;规模巨大的企业造成的竞争的困难也会产生垄断;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企业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为什么说金融寡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控制者?
2、答案: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统治。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
业的制度;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金融寡头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的。这种联合有多种途径可以是金融寡头直接出马或者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和议会,利用政治力量为其垄断统治服务;可以是收买政府高官和国会议员,让他们在其政治活动中为金融寡头的利益服务;也可以是聘请曾在政府任职的高官到公司担任高级职务等等。此外,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左右国家社会政治生活。
3、国家资本所有制的实质。
3、答案: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在国家资本所有制中,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并通过国有企业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国有制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所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资本所有制是一种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资本所有制,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
4、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新变化的表现。
4、答案: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新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家行政机构权力得到加强,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国家权力日益更加集中到政府首脑。第二,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通过个人或团体、政党,以集体行为影响着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第三,法制建设得到强化。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行使、政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权力主体的活动均纳入法制范围。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5、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5、答案:从根本上说,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要求调整和变革与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不适应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出现。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和否定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作出的自我调节。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依然存在;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法。资本占有社会性提高,但资本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分化,资本与新型的劳工阶层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矛盾,但并没有改变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基础,资本主义财产占的鸿沟在继续扩大;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五、论述
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1、答案:第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之前的生产主要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小生产,而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利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实践又来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的生产都是以获取使用价值为主要目标,生产手段简单、技术水平低下。而资本主义生产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追求不受财富的使用价值形态的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追求,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内在动力。同时,激烈的资本主义生产竞争形成了强大的外部压力,迫使资本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和社会进步。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虽然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在经济上保护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自由民主、正义平等,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无疑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
2、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
2、答案: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首先,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优势地位,控制着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规则和主导世界经济的国际组织,因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最大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得以在经济全球化中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带动国内经济发展;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以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其次,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有被经济全球化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
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经济全球化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在继续发展。目前世界上仍有一半生活在严重贫困之中,每天的生活费不足一美元。经济全球化所带来这些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A)
A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B 18世纪以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为代表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 16世纪以莫尔(英)、闵采尔(德)、康帕内拉(意)为代表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A.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1847年10月底至11月,恩格斯写成《共产主义原理》的发表。C.1845年,马恩在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 D.1844年《神圣家族》的发表
3.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主要的基本的形式是:(A)A 暴力革命 B和平过渡 C 议会斗争 D游行罢工
4.宣布苏联的成立和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的年份(时间)分别是:(A)A 1922年和1936年12月; B 1917年和1936年12月。C 1917年和1933年初 D 1922年和1933年初; 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 唯物史观 C无产阶级专政 D 国家政权 6.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C)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7.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B)
A由谁来进行统治 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 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8.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B)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的政治前提是:(A)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0.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1.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A)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2.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首先要经过(A)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 13.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C)
A.1917年11月 B.1918年春 C.1921年春 D.1936年12月
14.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D)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建设社会主义 D.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6.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B)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17.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18.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19.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C)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
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
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 D.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
20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彻底消灭“三大差别”
C.彻底消灭剥削 D.完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 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AB)
A 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巨大成功; 2.空想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AC)
A 16世纪初; B 17世纪初 D 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 C 1516年《乌托邦》的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 3.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ABC)
A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D 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科学社会主义 4.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在于:(ABCD)
A 从唯心主义历史观出发,单凭主观臆想(要)摈弃资本主义制度,而却找不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或理论根据;
B 空想社会主义者找不到实现社会变革、埋葬资本主义的阶级力量;
C 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是把未来社会看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看成理性、正义的表现。
D 它们找不到取代资本主义、通往未来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因而也不可能给无产阶级指出正确的革命道路或革命的思想理论武器。它们的理想只能是空想。
5.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意义在于:(ABCD)
A为新社会的诞生“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B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 C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D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6.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由于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使得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是:(AB)A 唯物主义历史观 B 剩余价值学说
C 1845年,马恩在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思想 D 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和资本》等著作中提出的剩余价值学说; 7.对无产阶级革命的 理解,正确的是:(ACD)
A是实现社会主义从理论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手段或获实现方式; B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要在全球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C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8.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因为:(ABCD)A 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B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C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宗旨是实现共产主义。D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9.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曾经认为这些国家有可能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ABC)
A英国 B美国 C荷兰 D俄国
10.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应该由下列情形来决定:(AB)A只能由该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自己来决定;
B 只能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
C只能选择和采取暴力革命这种形式来进行。因为资产阶级是决不会自愿让出国家政权的。因此别无选择。D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11.之所以说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的形式。是因为:(ABCD)A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B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C 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
D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12.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ABC)A.从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B.从1918年夏天到1921年春,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1921年3月以后,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时期 D.1921年3月以后的和平经济建设时期 13.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正确理解主要有:()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B 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国家,拯救军队,拯救工农政权”。
C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D 发生在1918年夏天到1921年3月期间,主要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14.列宁晚年在“政治遗嘱”中,对十月革命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这些思想主要包括:(ABCDE)
A 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B 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
C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D 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E 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时代形成的斯大林经济建设模式,苏联模式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时期按照斯大林的旨意形成的,自然也可以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15.“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从政治体制方面来看,主要有:(ABCD)
A 党政职权不分,以党代政; B 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C 自上而下的干部的委任制和终身制;
D 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16.“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从经济体制方面来看,主要有:()
A 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B 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C 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经济,忽视价值规律;(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D 排斥市场机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17.“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为:(ABCD)
A.集中过多 B.管得过死 C.否定市场的作用 D.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18. 20世纪,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为:(ABCD)
A.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B.社会主义国家的蓬勃发展也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压力,迫使他们在改善工人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让步。
C.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组织在世界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D.它逐步改变着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进一步削弱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19.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为:(ABCD)A.沉重地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缩小了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
B.社会主义力量积极参与国际政治活动,结束了资本主义独霸世界、一统天下的时代。C.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本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D.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20.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ABCD)A.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 B.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
C.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D.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三.判断(改错)题
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修改: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2.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1848年法国的二月革命(旨在推翻1830年7月上台的七月王朝,推翻了国王路易·菲利普,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并把1848年欧洲革命推向高潮。)修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3.马克思恩格斯讲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可以理解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
修改:马克思恩格斯讲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是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4.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工人运动的发展进程时,没有注意到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一现象,是后来列宁首先注意到这一现象的。
修改: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工人运动的发展时,已经注意到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现象。5. 列宁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的观点(正确)
6. 列宁认为 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落后国家内(在俄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正确)
7. 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没有出现观点和意见的分歧与争论,一致拥护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修改: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争论的结果最终是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8. 1928年10月--1932年底,苏联实行了以优先发展民用工业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修改:将“民用”改为“重”
9.“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正确)
10. 马克思主义政党只吸收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且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修改: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并不排斥那些虽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但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四.简答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原则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人民普遍受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公有制占主体,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的作用。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政治领导的作用。最后,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党的思想领导。其次,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党的组织领导。再次,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党的政治领导。
3.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有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4.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时间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5.如何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②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主义正当的先进性建设。五.论述题
1.为什么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是需要无产阶级长期奋斗的事业,也是需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事业。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需要在思想、政治和组织方面强有力的领导。无产阶级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能够结合实际条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是能够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的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无论任何时期,无产阶级事业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保证党始终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2.试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2.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的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面对现实,是从本国国情出发的理论,而认清了国情,就认清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4.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可以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克服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D)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B)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A)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B)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C)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C)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D)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A)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D)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ABCD)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C)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3、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ACD)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BCD)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5、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ABCD)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6、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ABCD)A、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 B、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C、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7、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BCD)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8、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ABCD)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CD)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B、获得绝对自由
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10、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BC)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1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ABCD)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12、下列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BC)A、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远大理想B、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
C、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D、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13、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BCD)A、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B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 C、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
D、有其历史局限性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ABCD)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
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1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BD)A、共产主义渺茫论
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
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三、辨析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
[答案要点]此观点正确。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做出的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第一,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资本主义的规律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他们是从道德情感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力量,宣扬天才论和唯心史观;第三,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认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因而无法找到变革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无产阶级尚未觉悟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解放人们的思想、启发人们的觉悟的积极作用。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激化,无产阶级革命已经付诸实践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和缺陷就日益暴露出来。
2、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人类真正进入自由王国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都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一方面,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进入自由王国所需的条件是在必然王国中积累起来的,表现为在必然王国中劳动时间不断缩减,自由时间不断增加。自由时间不断增加且得到合理的享用,人们在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中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的发展。
[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全面。社会发展主要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促进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却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4.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5.按劳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四、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什么?
马克思和恩格斯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他们对预见未来持慎重的态度,力求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来看待和处理未来社会的认识问题。在这方面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依据规律预测未来。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展望,是立足于对社会规律的探求的,是以历史规律为依据的。
第二,从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他们在考察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时候,当然也会继承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某些思想和猜测,但他们主要是立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析,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来提出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他们不是凭空想象。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反面来得到未来社会的启示。资本主义社会有剥削,那么就设想未来社会没有剥削;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共产主义社会就消灭私有制,实现私有制等,这些都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相对立而提出未来社会的观点。二是从正面引申得到未来社会的启示。即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中,资本主义社会中自我否定的因素中,得到未来社会特点的认识。
第三,只讲一般特征,不作细节描绘。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细节的描绘。因为具体的情形只能用那时的条件来说明,预见未来主要是指出大的方向和基本的特征,应把细节留给历史。
2.共产主义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二,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
第三,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3.“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含义是什么?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
“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4.什么是“自由王国”?
谓自由王国,就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使自己成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下解放出来,从而能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这样一种状态。
马克思认为“自由王国”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但并不是说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就是“自由王国”,只有当人类把自己能力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时才有真正的自由王国。
5.“三大差别”指的是什么?
三大差别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五、论述题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2、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答: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
第二,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义这些抽象的观念出发描绘未来社会美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他们以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还应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形态特别是经济结构时,采用了典型分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第三,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简单说就是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2、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这一观点割裂了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联系,是错误的。
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的远大理想和最高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中国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统一的。
首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基础。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要经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做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项工作。
其次,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导引;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精神支柱;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为其精神动力。
忽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紧密联系和相互统一,就会导致共产主义“渺茫论”和“空想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们应该立足当前,把握未来,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实践中,进一步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3)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作为一个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4-19)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即与时俱进。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总之,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
补充:p2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选择)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28)
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究竟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
理论意义: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现实意义:第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第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4、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0、31)
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补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选择)
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3-
34、38-39)
①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说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P41(下面仅供参考,请大家用自己的话答吧)(40-41)(回答论述题的思路:先讲原理,再用一句话如本题划线部分来连接原理与材料,最后结合材料分析)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43)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补充: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
8、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3-44)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①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③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补充: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9、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怎样?这一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重要意义?(45)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加下划线的仅供参考,请大家用自己的话答吧))
10、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46)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方法论意义: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我们就要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然而,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
②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渡渐;同时又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进程,不失时机地促使生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加下划线的仅供参考,请大家用自己的话答吧)
这题老师是说:割裂质变与量变可能导致改良主义和激变论。即若只看到量变未看到质变可能导致改良主义,若只看到质变未看到量变可能导致激变论。
11、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46-47)①内容: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②意义:
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12、规律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p54)
规律的含义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特点: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13、意识能动性的含义及其表现。(p56)
①含义: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②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如何?请联系大学生的实际说明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57)
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这只是原理,结合材料、实际作答)
15、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66-6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补充一句话帮助大家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
1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联系与区别。(66-67)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被叫做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17、怎样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64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其次,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意义: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他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18、怎样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69)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吧他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补充: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9、认识运动的总规律(p70)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20、真理客观性的含义(72)
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它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21、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与现实意义(74)
真理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理。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现实意义:我们实际工作中在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实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2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7)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是什么?这一原理有什么现实意义?(p97-98)①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现实意义:在人类的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这一原理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指导意义。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如“两个凡是”的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的实践和理论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在当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发挥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4、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及其意义。(p103-10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了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对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107)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意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6、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113)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7、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目的及重要意义是什么?(p122)
性质: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目的: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意义: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不断破除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8、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p123)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第一,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第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对生产方式的影响表现在: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事先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2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联系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说明党对民生问题重视的意义?(130)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人民群众中的知识分子;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具体结合材料)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民生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例如,免除农业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抑制房价过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意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0、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及其途径。(141)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
31、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145 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劳动的二重性是指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一定要然后看书理解)
3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及其意义?146-148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积极作用、意义: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
第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浪费。
3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中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意义: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4、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有哪些? 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迫使工人更加紧张地劳动。而生产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35、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175)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这种进步作用表现在:
第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第二,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分封割据状态、等级压迫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获得了更有利的条件、更广阔的空间,因而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第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36、垄断及其产生原因,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是什么?p183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取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第一,在竞争目的上,垄断竞争主要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领导权力; 第二,在竞争的手段上,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是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
第三,在竞争范围上,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37、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p195 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积极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其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其三,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其四,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消极后果:
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是各国之间的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38、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p224 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与以往剥削阶级专政的性质根本不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第一,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
第二,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通过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
第四,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第五,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第六,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39、联系中国实际说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P233(大题,必考)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完成这个任务,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第二,经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第三,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当今国际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进攻主要以和平演变为主。其主要手段,一是通过军事、政治压力和有限制的经济、科技的合作和援助,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屈从其经济政治的发展战略的要求,并达到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制度的目的。二是通过文化渗透,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
40、试述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P255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41、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不作大题)
第一,实行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①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共产主义并不神秘。②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第二,实行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②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③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B.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是()
A.工人罢工 B.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固有予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起义
D.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7.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实事求是 C.阶级性 D.科学性
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新陈代谢 B.科学性与革命性
C.合逻辑性 D.与时俱进
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 C.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文艺复兴 2.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A.斯密 B.李嘉图 C.马歇尔 D.萨缪尔森
4.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费希特
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历史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9.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A.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 B.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 C.防止和反对实用主义 D.防止和反对经验主义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2.如何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页。
材料三: 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恩格斯:《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模拟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A 5.C 6.B 7.A 8.C 9.D 10.A(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 3.AB 4.ABC 5.BCD 6.BCD 7.CD 8.BCD 9.ABCD 10.ABCD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第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第二,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来加以回答。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这一判断是错误的,因为: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反映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客观真理。真理只存在适用范围和条件的问题,而不存在所谓过时的问题。
第二,从现实情况看,尽管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特点,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人类解放的任务尚未完成,作为无产阶级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也就不存在过时的问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时代的旗帜。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在一起,它的自我批判性、开放性必然使它随着时代、条件、国情的改变而不断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会过时,但这并不排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事物所发表的个别观点、结论、提法需要修改和补充。“过时论”者常常借口马克思主义中的个别结论不再适应现实情况,或者抓住马克思主义原理应用于实际中所出现的某些失误和偏差,而从整体上、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
(四)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技、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相对独立性,但是它们又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完备而严密的有机整体。
第一,从体系结构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了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会失去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理论前提;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许多范畴和原理就会失去理论支撑;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就会失去理论归宿。第二,从本质特征上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因为它自始至终都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观察和思考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实际上它自身就是在实践中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真理。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共同逻辑起点和理论归宿,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认识论和价值论的有机统一。第三,从发展历程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情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但是它们又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自我补充、完善和发展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又是一个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它从诞生以来,就表现为一个过程统一体。第四,在当代,破坏、割裂和肢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否定其逻辑方面的彻底性和严密性,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它的三个主要思想来源的“简单相加”,把它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看成是没有任何内在联系的“理论拼盘”,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另一种是否定其历史方面的彻底性和严密性,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立起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对立论”。这些观点和看法都是错误的。
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就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今天,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给出了整个物质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一种用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和对各国工人斗争经验的总结,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和观点都渗透和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和劳动
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它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其根本利益与自身解放同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完全一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彻底的科学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密不可分的。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不把他们的理论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学说。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仅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某些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因脱离实际而发生失误。因此,要根据实践的变化,去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这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正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实践、认识、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创新就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才会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其次,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另一方面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阶段代表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五)材料分析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以及采取行动的指南,我们不应当把它看成包容一切学科的知识总库,它也不提供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它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它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品质,不要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可以各取所需的词语和生搬硬套的条文,不要把原理当作标签任意贴到各种事物上去,而是要理论联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去认识,去解决。马克思主
义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某些形式。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我们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第四,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要搞清楚,还要讲新话。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同样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单项选择题: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上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3.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4.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5.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7.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蕴含的哲理是:()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 8.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10.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小康的过程中:()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活动 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1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12.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1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14.“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B.人类的意识完全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人类意识形成的初期不是社会的产物 D.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15.列宁的物质定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界限的关键在于列宁的物质定义:()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B.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C.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作为物质本身 D.正确的处理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16.恩格斯认为:“时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充分说明了:()
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 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C.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D.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 17.揭示事物发展形式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 18.在实践的基本形式中最终其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实践 B.科学实验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政治实践 19.关于人类意识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有:()A.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语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0.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唯一的 B.人脑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C.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D.否认意识的主观性将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
21.“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A.反映论 B.不可知论 C.先验论 D.唯心论 22.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通过:()
A.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B.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 C.社会实践 D.必要地物质手段和条件 23.一元论都承认的观点有:()A.世界有统一性 B.思维可以认识存在 C.世界是可知的 D.世界时变化发展的 24.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矛盾分析方法 B.科学的实践观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5.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
A.人们在逻辑思维中所产生的矛盾 B.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事物之间的斗争性 D.事物之间的同一性
26.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
A.阶级分析法 B.矛盾分析法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唯物史观
27.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缺点,又要看到其优点,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依据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28.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和活的灵魂是:()A.唯物辩证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2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是:()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B.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30.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是:()
A.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
1.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 C.抽象的否定 D.主观、任意的否定
2.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3.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于事物自身 4.下列属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有:()
A.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 B.结构——功能方法 C.模型化方法 D.理想化方法
5.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
A.原因和结果 B.必然性和偶然性 C.可能性和现实性 D.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 7.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8.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和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关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9.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克林•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克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纪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纪录本来就是用来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10.联系的重要形式有:()
A.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B.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C.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D.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11.下列关于时间空间的正确说法是:()A.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B.时空都具有客观性 C.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三维的 D.时空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2.下列关于物质和运动的正确说法是:()A.物质都是运动的 B.运动都是物质所作的运动 C.脱离开物质的纯精神运动和不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存在的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3.实践活动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主观性 14.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有:()
A.国家工作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 B.阶级斗争 C.爱因斯坦进行思维实验 D.化学化家进行化学实验
15.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三次有决定意义的转变是:()A.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B.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C.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意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D.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16.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一命题表明:()A.意识总是先于物质而存在 B.人的实践活动要以理论为指导
C.在一定条件下,人的实践受理论的决定 D.人类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17.下列关于人与客观规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一切规律都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单独存在 B.人类不能选择规律
C.人类不能改造规律 D.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有能力摆脱规律的支配 18.下列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B.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C.整个世界都是人类实践的结果 D.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
19.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尊重规律为借口,不敢锐意进取、积极创新的观点和做法犯的错误有:()
A.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 B.贬低或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犯了机械决定论的错误 D.犯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20.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完全否认客观规律的决定作用,在实践中急躁冒进的观点和做法犯的错误有:()
A.否认了质变要以量变为前提和准备 B.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C.犯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D.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21.二元论的错误有:()
A.否认了世界的统一性 B.最终仍然属于唯心主义
C.认为世界上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本原 D.否认了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22.关于物质和存在,正确的说法有:()
A.万事万物的最高共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都具有可知性 23.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A.离子和场 B.生产关系 C.人的阶级属性 D.经济基础 24.辩证法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承认:()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D.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性 25.联系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多样性 C.斗争性 D.普遍性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B.一定形式的运动意味着一定的变化 C.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7.发展的特点有:()A.发展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
B.世界处于发展中,但是仍然存在发展中的复辟和倒退
C.世界处于发展中,因而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处于前进和上升的过程中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28.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统一的物质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 B.都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C.都表现为特定的必然性 D.都无需有意识的人的参与
29.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有:()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B.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30.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具体 D.逻辑与具体
三、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意义。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3.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5.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7.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的关系表现在那些方面?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各表现在哪些方面?9.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意义各是什么? 1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各是什么? 12.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1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4.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5.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论述题:
1.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我国为什么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中的犯罪现象? 2.论述普遍联系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意义。
五、材料题
1. 材料1 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是它们之所以同一,是由于它们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它物,而是与之正相反的它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她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摘自黑格尔《小逻辑》
材料2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摘自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材料3 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摘自1974年《人民日报》
材料4 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一真理,已经逐渐为党内同志们所了解。摘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①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②分析材料2,简述为什么“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而“对立面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
③根据所学哲学与毛泽东思想的知识对材料3和4中的观点进行分析。2.材料1 赫拉克里特则进一步把“命运”称为“逻各斯”,他称命运本身就是那贯穿宇宙实体的“逻各斯”。他认为“逻各斯”永恒存在着,万物都根据“逻各斯”而产生,它是任何事物都应该遵从的。摘自《欧洲哲学简史》 材料2 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旦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独立起着作用的(马克思把这点重述了千百遍)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在人脑中客观地反映的结果,它证明这个反映(在实践向我们表明的范围内)是客观的、永恒的、绝对的真理。
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材料3
承认自然界的必然性,并从其中引出思维的必然性,这是唯物主义。从思维中引出必然性、因果性、规律性等,这是唯心主义。
摘自《列宁选集》第二卷167页 材料4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又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储存水分的中心。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A 5.A 6.C 7.B 8.A 9.B 10.C 11.B 12.C 13.B 14.C 15.D 16.C 17.B 18.A 19.D 20.A 21.A 22.C 23.A 24.C 25.B 26.B 27.D 28.B 29.B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CD 4.ABCD 5.AC 6.ABCD 7.AD 8.ABD 9.ABCD 10.ABCD 11.ABC 12.ABCD 13.ABC 14.BD 15.ABD 16.BD 17.BC 18.AD 19.BCD 20.ABD 21.ABC 22.ABCD 23.ABC 24.CD 25.ABD 26.ABCD 27.ABD 28.ABC 29.ABCD 30.ABCD
(三)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的理解中。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3.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的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改造自然的对象的活动,构成了物质生活本身。*5.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存在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他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了。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新事物比旧事物更优越。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尤其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的特别明显。*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7.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的关系表现在那些方面?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主要表现在:(1)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 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2)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
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 事物的发展。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也是指导实践活动的一处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同一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
(1)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因素而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者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
(1)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转化的决定力量。*9.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那些方面?(1)矛盾性质的特殊性。(2)矛盾地位的特殊性。(3)矛盾解决的形式的多样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对于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矛盾去分析它,对于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加以解决。*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意义各是什么?
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
依据。
*1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各是什么?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的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注重量变的积累,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达成事物质的飞跃,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这样只能事与愿违。另一方面,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12.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其特点是:
(1)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2)它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
来的。
其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1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必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可以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并按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这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4.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3)意识具有能动的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5.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四)论述题:
1.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我国为什么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中的犯罪现象?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二者的关系是: 第一,必须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第二,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否则,就会影响次要矛盾的解决。第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首先抓住和解决这一矛盾,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搞经济建设,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但同时,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其他的矛盾如腐败现象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各种犯罪现象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只是这些矛盾相对于主要矛盾来说是处于次要地位,但我们决不能对这些矛盾掉以轻心,放任自流,而要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精神文明建设、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里的犯罪现象。否则如果忽视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2.论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意义。
(1)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具体表现在: 第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二,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三,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2)普遍联系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联系观点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全球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从联系观点出发,必须树立全局观点,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注意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从中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出发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第三,在现代化建设中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再分配领域也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协调好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种分配方式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化改革、繁荣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五)材料题
1.①唯物辩证法认为茅盾是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构成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材料1中的观点指出每一个概念自身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属于辩证法的观点。
②在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中,同一性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矛盾双方同一性的存在,需要在特定的统一体中才能存在;而矛盾的斗争性则可以打破旧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的新条件。因而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③材料3的观点是一种斗争哲学的观点,它夸大了矛盾的斗争性,否认了矛盾的同一性,是片面的;材料4中的观点,看到了在统一战线这个矛盾统一体中,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的一面,又有斗争性的一面,因而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该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也就是以斗争求团结。
2.①材料1中的“逻各斯”是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它是任何事物都应该遵守的事物内部固有的联系,唯物主义往往把规律理解为意识之外独立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人们的意识可以反映认识掌握规律并指导实践。而唯心主义则从思维中引出规律,否认规律的客观性,把规律完全看成主观思辨的结果,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颠倒了规律和人的关系。
②分析材料4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对自然界的改造。但如果人们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而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包括自然资源和生产环境,那么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因而这种对自然界的胜利是一种暂时的胜利,最终将对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因而,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 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2.真理是指()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 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 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A.真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B.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 D.可以独立并存的两种真理 16.真理观上绝对主义错误是()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 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 C.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
D.只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不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
17.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人们长期把它视为真理。16世纪末,伽里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件事说明()
A.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A.真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B.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世界观的差异性 C.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实践目的 D.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1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我党的思想路线的()A.具体化 B.理论基础
C.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D.理论形式
20.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人们()A.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不受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
C.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改造自然和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B.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主观要求 C.所有科学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所有科学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2.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没有成为认识的客体。射
电望远镜发明之后,它们就成了认识的客体。这说明()A.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 B.认识的客体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C.认识的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 D.认识的客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 3.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 A.没有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B.反映者能够与被反映者相一致 C.没有反映者就没有被反映者的客观存在 D.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绝对统一的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哲学史上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两种错误理论是()A.唯心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二元论 6.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A.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B.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C.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D.感性材料丰富了,自然就变成了理性认识 7.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A.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是正确的 B.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8.任何真理都是()
A.客观真理 B.相对真理 C.绝对真理 D.具体真理
9.真理具有相对性。下列选项中属于真理相对性含义的有()A.真理中都包含错误,需要修正
B.真理是对世界某些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 C.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 D.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需要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10.在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B.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与已有的理论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D.能够满足需要的就是真理 11.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12.价值的客观性在于()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价值客体的属性是客观的 C.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13.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表现在()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须是具有价值的 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D.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
1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A.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是什么? 3.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怎样的? 6.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7.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8.怎样理解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9.怎样理解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0.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四、论述题
1.试述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意义。2.运用绝对真理性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五、材料分析题
1. 材料一: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
材料二: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材料三: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2)材料3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2.材料一:第谷是丹麦著名的天文学家,他长期观测行星绕日运动,三十年如一日,共观察750颗星,并记录了它们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终究未能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
他的学生和助手开普勒,精于理论思维和数学推导,因而能够借助老师所积累的宝贵资
料,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材料二:法拉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实验家,他积累了丰富的电磁感应的资料,但是他未能创造出自己的电磁理论。而麦克斯韦却在法拉第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麦克斯韦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起构建了整个经典物理学。请回答:案例中的有关材料对于我们的认识活动有什么启示?
3.材料: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19世纪30年代,俄国的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小于180度。19世纪50年代,德国的黎曼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大于180度。请回答:上述材料说明什么真理观?
4.材料: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见2000年5月2日《人民日报》)请回答: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B 5.B 6.D 7.A 8.B 9.A 10.B 11.D 12.B 13.A 14.A 15.B 16.C 17.B 18.D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BCD 3.AB 4.CD 5.BC 6.ABC 7.ABCD 8.ABCD 9.BC 10.ABCDE 11.AB 12.BCD 13.ABCD 14.BCD 15.ABCD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而哪些客观事物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则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们才能接触客观事物,才有可能去认识客观事物。实践还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客观事物,才能使事物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以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主体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事物接触,才能使事物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感性认识,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它是联结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的桥梁,因而能把认识与对象相对照,判定认
识是否正确。
2.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是什么?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对立的实质,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基本原则出发,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3.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仅坚持反映论,而且对它加以改造和发展,建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其基本特点是: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
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
们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
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 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过程。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由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各个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不仅有区别,而且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的统一。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满足实践的需要;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怎样的?
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每一循环之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①这就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于无限发展的总规律和总过程。认识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揭示了认识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6.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凡真理都是客观的,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一切科学的定律、学说、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就是因为它们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其次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它的标准只能是客观的社会实践,而不能以任何人、任何阶级的主观意志而定,不能以人或阶级的利益、愿望、好恶等为标准。
7.怎样理解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的。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主观脱离客观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两者是根本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认识,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对立是绝对的,有严格的界限,决不能任意混淆。
其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能够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实践只所以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断它是否是真理。而联系的桥梁、纽带,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方面,实践本身就是直接的现实,另一方面,实践能把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变成直接的现实。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的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就是谬误。9.怎样理解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是唯一的,此外再没有其他的客观标准;而且某种理论或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归根结底将由实践来鉴别,这是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然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即使已被实践证实的理论,也是有限度的,还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一定条件下的实践也不可避免带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认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10.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了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四)论述题
1.试述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意义。(l)人的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的辩证发展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由于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而不是离开具体时间、地点、条件的抽象的永恒的符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人们不可能超越实践和事物发展的历史阶段,去追求和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3)随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和实践活动的向前推移,已经形成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会变得不统一,这就要求人们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随着实践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实现与变化了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的新的统一。
(4)人们的认识落后于或超越于客观实践和事物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样就会犯右倾保守主义或“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损失。
2.运用绝对真理性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正确的反
映。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它们既有区别,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具体的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人类认识是不断扩展、深化和发展的,它永远处在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转化和发展中,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客观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坚持又发展。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它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它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因而我们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另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它的许多具体观点、具体结论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做出的,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针对性,并不是任何条件都适用,它要随着客观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和完善,因而它又是相对真理,又必须发展。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只有坚持,才谈得上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真正的坚持。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不变的教条的教条主义倾向;二是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否认它的指导作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五)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得到的,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2.答案要点:
这两件事包含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哲学道理。感性认识是重要的,但必须由之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谷虽然对行星绕日运动作了长期观察,并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即没有对这些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加工制作,所以,他终究未能揭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还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不能到达理性认识。3.答案要点:
(1)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各自认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小于和大于180度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它们体现了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欧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地面上狭小范围内的空间特征;罗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宇宙空间的特征;黎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非固体的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它们对于各自所描写的领域来讲,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因而具有绝对性。但是,世界是无限的,又是发展的,而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建立在各自领域的基础上的,只能是对无限宇宙的一部分、一个片断的正确反映,离开了它们各自存在的基础、范围和条件,就会出现另外的情况,所以它们又具有相对性。由此可见,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对三角形内角和度数的不同回答,都具有真理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三种几何学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空间特征认识的深入和扩展。4.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3.阶级()
A.既是一个思想范畴又是一个哲学范畴 B.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思想范畴 C.既是一个政治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D.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4.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5.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 B.生产资料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政治制度
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平衡 C.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反作用 8.地理环境()
A.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的性质 D.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A.活跃的、革命的因素 B.相对稳定的因素
C.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 D.始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10.“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A.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
A.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12.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人的需要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14.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
A.道德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1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相决定 D.经济基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 16.社会经济结构是指
A.由一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和 D.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的总和 17.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它自身的完善 B.它的阶级性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国家政权的性质 18.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19.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20.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决定性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 C.科学文化水平D.人们的生活水平2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2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3.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 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 B.被压迫阶级的思想 C.统治阶级的思想 D.劳动群众的思想
24.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的发展规律 25.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社会改革 C.阶级斗争
D.社会革命(二)多项选择题
1、唯心史观的错误在于()
A.认为社会历史是精神发展史 B.否认社会历史发展有客观规律
C.认为英雄人物创造社会历史 D.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思想动机 2.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物史观认为()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完全同步 D.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3.生产力是人们()
A.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实际能力 B.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 C.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 D.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 4.科学技术()
A.本身就是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B.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 C.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D.是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5.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 D.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道路
6.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7.发展我国生产力的途径有()
A.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 B.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C.推动科技发展 D.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8.社会形态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社会物质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的统一 C.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9.马克思主义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暨不能
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本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10.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阶级的产生是由纯粹的经济原因引起的
B.阶级产生的首要前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C.阶级的产生是一部分人用暴力征服另一部分人的结果 D.阶级的产生是由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分配造成的
11.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
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 1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3.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A.它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物质力量 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C.它是人们当前生产实践的既定前提和物质基础 D.它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力量
1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人民群众的活动创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们()
A.制约和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B.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三)简答题
1.简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4.如何理解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5.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6.如何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
7.国体、政体及其关系。
8.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9.如何理解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0.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
11.简要说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四)论述题
1.论述题: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2.试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我国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五)材料分析题
1.以下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曾明确地说“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材料二:爱因斯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作过深刻分析,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三:技术悲观论认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粮食短缺、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等。克服目前存在的“全球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减缓或者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甚至回复到不要科学技术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实行经济上的零增长。材料四: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唯一决定因素,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和方法。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共同点是什么?
(2)比较说明材料三与材料四的观点的异同,并指出二者的错误实质。(3)依据材料1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2.材料一: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订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材料二:江泽民同志在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实践的基本经验时指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80年的基本经验,也是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就是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情为民所系”,就是要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讲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什么原理?(2)在实践中贯彻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3.材料一: 1995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提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2001年7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纪念大会上全面阐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已经贯穿到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文明进步到人口控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之中。
材料二: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阐述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唯物史观依据(2)论述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 5.A 6.A 7.D 8.D 9.B 10.B
11.C 12.B 13.C 14.B 15.A 16.A 17.C 18.C 19.D 20.A 21.B 22.B 23.C 24.B 2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D 3.ABD 4.BCD 5.ABD 6.BCD 7.BCD 8.AC 9.ACD 10.AB 11.ABC 12.AB 13.ABC 14.CD 15.ABCD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答案要点:
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3.答案要点:
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4.答案要点: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5.答案要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尤为突出。6.答案要点: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第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第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的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7.答案要点: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的构成形式。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为: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8.答案要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第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第二,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第三,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9.答案要点:
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10.答案要点: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是社会基本矛盾。
这两对矛盾之所以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第一,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第二,它们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第三,它们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11.答案要点: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12.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
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要求各国发展生产力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我国现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不仅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而且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部门发展极不平衡。根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我国必须依据生产力的实际发展状况和水平建立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如果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具体说来,第一,国有经济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第二,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占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第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总之,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答案要点: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加强社会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3)先进文化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主导地位,但仍然存在落后腐朽文化并阻碍社会进步。只有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全人类文明的进步。
(五)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爱因斯坦将科学技术当成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2)材料三是技术悲观论观点。材料四是技术乐观论观点,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二者都只是从科学技术出发。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技术悲观论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技术,而技术乐观论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技术。二者错误的实质是:只见物不见人,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成果就造福于人类,是科学技术单线论,或者说至上论。(3)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推动作用的强大杠杆。第一,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在当代社会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第二,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对社会发
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答案要点:
(1)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决定的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领导方法,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运用。内容包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论上,提出和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党性的具体体现,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是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的思想基础。实践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信任和支持的重大原则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问题。
在现时代,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最大限度的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主动性。3.答案要点:
(1)唯物史观关于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哲学依据。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同时,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2)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还非常薄弱的国家。当代中国,尽管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但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是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资源,使人类有良好的生存条件,才有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
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期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进行调节和控制,把过多的人口数量逐步降低,并提高人口质量,倡导优生优育,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为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2.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A.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D.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4.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 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 D.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5.企业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6.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的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发生的变化是()
A.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7.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软件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 C.购买软件的货币 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8.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9.某地连续干旱,农民采取各种措施,如深打井、扩大灌溉面积等,保证了蔬菜供应,但蔬菜价格普遍上涨,造成蔬菜价格普遍上涨的根本原因()A.蔬菜价格放开 B.蔬菜供不应求 C.蔬菜价值在增大 D.蔬菜运费增加 10.把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方式
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在资本流通中的不同速度
11.某资本家投入资本1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80万元,劳动力20万元),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商品价值13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为()A.100% B.150% C.200% D.250%
1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的()A.具体劳动而升值 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 C.抽象劳动而升值 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 13.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A.商品价值 B.商品价格 C.剩余价值率 D.平均利润率
14.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15.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产品的销售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16.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价值如何增值 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 C.剩余价值的实现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7.假定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是2000,剩余价值也是2000,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是3000,这时社会总资本()
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 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C.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D.只能进行萎缩的再生产 18.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 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 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 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 19.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 C.预付总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
D.能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20.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采取的组织形式是()
A.分权制衡形式 B.股份制形式 C.“参与制”形式 D.垂直形式(二)多项选择题
1.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两种使用价值交换时的量的比例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商品的价值是同质 D.交换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价值则取决于使用价值 2.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A.商品本身的价值 B.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 C.货币的价值 D.市场供求关系
3.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4.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A.商品使用价值总量增加 B.商品的价值总量减少 C.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5.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
A.它们的价值再现在产品价值中 B.它们的价值由劳动者的劳动再生产出来 C.它们的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 D.是使用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 6.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A.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 B.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基础不同,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
C.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整个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无数资本家不断地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
D.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7.保证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是()
A.产业资本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的运动 B.产业资本必须有三种循环形式
C.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D.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8.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
A.生产资本的构成 B.平均利润率的大小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9.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是()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分构成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10.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A.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和方式 B.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C.是资产阶级进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D.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三)简答题
1.指出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商品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怎样的?3.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6.什么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试述两者区分的依据和意义。7.试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8.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本质和源泉是什么? 9.为什么说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0.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主义政治制度的实质和特点?
(四)论述题
1.试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2.试述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意义。3.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时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及采取的对策。
4.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五)材料分析题
1.下列是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材料: 材料1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铁、木、纱),使它们由死复活,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成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材料2
“生产成果的分配,不过是生产要素本身分配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造成的后果首先是使资金、土地、设备等生产条件由个别企业无偿占有和使用,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流动,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源泉,即人的劳动是
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种分配方式,指的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价值是按照个人投入的生产要素来进行分配的。”“人类社会采取何种分配方式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决定的,它们从来不取决于价值是如何创造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的依据。
2.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材料: 材料1 有一段过于描述西方经济危机本质特征的著名对话。
一个煤矿工的儿子问妈妈说:“现在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炉?” 妈妈答道:“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现在失业,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 “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
另据报道,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许多国家大量地炸毁炼铁高炉。美国毁掉92座,英国毁掉28座。1973年经济危机时期,英国单是伦敦一个城市,就有10万套新房空置而卖不出去,日本的汽车库存达到100万辆以上,电视机库存超过需求量的1倍以上。同时,在美国的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特西里牛奶公司,把38000多加仑的牛奶倒入了臭水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量的工人失业,在业工人的实际工资急剧下降,购买能力不断丧失,生活贫困。
据资料显示,在大危机时期,整个西方社会工业生产下降,物价下跌,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工资大幅度下降,整个社会经济倒退了30年左右。材料2
“直到他们叫大爷”
让外国政府听命于美国是按照美国理念改造世界的关键所在,是美国民族优越感和使命感的具体体现,也是长期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不成文目标。美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和外交评论家阿瑟.施莱辛格曾对美国外交政策作过一针见血的总结“美国政策的功能就在于根据其他国家对我们规则的恭顺程度将它们划分好坏。”美国前总统里根更为爽快,他在1985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被问及美国对尼加拉瓜反政府叛乱的支持到何时为止时,曾直言不讳地宣布“直到他们(指尼加拉瓜政府)叫大爷(say uncle)为止”。时任副总统的布什事后解释说,“叫大爷”的意思就是尼加拉瓜建立同我们类似的政府和社会。有不服的就打,打到“叫大爷”为止,里根使用的黑社会语言一语道破了美国干涉的天机。
当美国面对一个不听命于它的民主政府,或一个亲美的军事独裁政权时,它就毫不犹豫地颠覆独立的民主政府、支持亲美的独裁政权,因为对于美国来说臣服美国比民主、人权更重要。
——资料来源摘自张睿壮:《“人道干涉”神话与美国意识形态》,《南开学报》2002年第2期。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什么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其根源何在?(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模拟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D 5.D 6.C 7.B 8.D 9.C 10.C 11.B 12.B 13.D 14.D 15.C 16.D 17.B 18.D 19.D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D 3.ABD 4.ACD 5.ACD 6.ABC 7.CD 8.ACD 9.AC 10.ABCD
(三)简答题
1.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马克思称“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用暴力手段剥夺人们的土地和用暴力手段掠夺人们的货币财富两个途径进行的。
资本原始积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新兴资产阶级在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的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们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这一切,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劳动生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但总价值量是不变的,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反之,则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因为:
第一,劳动二重性学说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最终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古典经济学家由于没有区分劳动二重性,所以不能回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等问题,不理解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如何决定的。而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第二,劳动二重性学说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打通了道路。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第一,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因而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又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都是他们个人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私人决定。所生产的产品也归私人所有。因此,他们的劳动是私人劳动。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5.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第一,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综合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基本要素,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第二,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第三,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而劳动力商品的很大特点,就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它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创造的价值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在购买到劳动
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它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6.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含义:不变资本(C)是以生产资料形态(比如:厂房、机器、原材料等)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V)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由于这部分资本价值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依据和意义: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是根据这两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区分的。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7.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一,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另外,由提高劳动强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同样是绝对剩余价值。
第二,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延长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时间长度的限制,也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为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资本家在调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上下功夫,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8.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级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资本积累的本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的资本的大小。显然,这些因素都是加强和扩大对工人剥削的因素。因此,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的,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可能有资本积累。
9.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品不断实现以及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断得到补偿的过程。这种补偿包括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两个方面。
之所以说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因为:社会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就必须要求在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就会停顿,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所以,使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才能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0.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作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我们还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由于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以及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四)论述题
1.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于:
第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第二,价值规律具有以下作用:首先,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其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
第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这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由于科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获得更多的盈利,企业才能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2.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具有三种循环方式。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三种循环方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并存性与继起性互为前提,互相依存。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意义:马克思关于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条件分析,对社会主义企业用好资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合理地分配在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式上,并保证三种循环方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这样,才能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提高经济效益。3.第一,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第二,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
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三,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共给和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4.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更高的利润,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部门之间的竞争,其结果使各部门生产规模和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价值与价格背离,最终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实际上使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之间分配的过程。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要有充分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有自主经营权;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在部门之间合理流动;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五)材料分析题
1.(1)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它们是工人活劳动的吸收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但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本身不创造价值,它们的价值(土地除外)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价值创造的 源泉。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和分配政策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2.(1)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生产过剩。发生经济危机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一片混乱。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民主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它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本质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使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也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特点,体现资产阶
级的利益和要求,从思想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当今西方一些学者借全球化之机宣扬“意识形态终结论”、“后意识形态时代”等论调,是没有根据的,是违背客观历史事实的。我们不能失去警觉,要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广泛吸收资本主义国际科学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是()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3.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A.加剧矛盾 B.形成积累 C.导致竞争 D.产生垄断
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联合制 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金融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借贷资本
6.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7.垄断利润是()
A.超额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平均利润 D.企业利润加利息 8.垄断价格是()
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B.生产成本加超额利润 C.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D.生产成本加利润
9.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A.国有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国私共有垄断资本 D.股份资本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A.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B.企业的经济利益 C.中小资本家的利益 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
C.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 D.资产阶级国家管理经济的产物15.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A.生产资本 B.商品资本 C.借贷资本 D.国家资本
16.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A.商品资本国际化 B.产业资本国际化 C.借贷资本国际化 D.金融资本国际化 17.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国际垄断同盟 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D.殖民地和宗主国 18.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国际辛迪加 D.国际托拉斯
19.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20.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A.腐朽的资本主义 B.寄生的资本主义 C.过渡的资本主义 D.发展的资本主义(二)多项选择题
1.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消除了竞争 B.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C.垄断和竞争并存,并凌驾于竞争之上 D.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2.垄断阶段存在的竞争有()
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D.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3.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4.垄断利润来自于()
A.垄断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以获取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 C.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作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D.通过国际不等价交换,占有其它国家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5.垄断组织形式包括()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6.垄断价格是()
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 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D.由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构成的
7.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价值 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D.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国家直接掌管的垄断资本 B.国家与私人公有、合营的企业 C.各国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 D.国家调节经济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A.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
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
10.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有()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 C.私人资本输出 D.国家资本输出
11.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出国的重要作用是()A.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带来巨额利润和利息 B.控制输入国经济、政治、军事的重要手段
C.成为增强同各国的友谊、履行国际义务的主要方式 D.带动和扩大商品输出的主要手段 12.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入国来说()
A.促进了输入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对输入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 C.给输入国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D.带动输入国建设了一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13.跨国公司()
A.是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大型垄断企业 B.是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C.从事跨国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 D.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
14.二战以来,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有
()
A.华沙条约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5.经济全球化()A.使世界生产力得到了发展
B.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C.使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对别国经济的依赖 D.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三)简答题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2.为什么说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3.简述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4.金融寡头怎样实现其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 5.简述垄断利润的来源。
6.为什么说垄断价格的出现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7.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8.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9.简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10.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 12.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四)论述题
1.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2.试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和曲折的历史过程。
(五)材料分析题
1.根据下列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材料一: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9.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摘自《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材料三: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材料四: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9月7日)。
2.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起致力于计算机行业,并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上占据了统治地位。IBM生产的计算机在技术上常常是最先进的,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即使不是最好的,但由于出色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他们仍有卓越的信誉。
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虽然有 Contrl Data、Honeywell、Sperry Univac、Burroughs和NCR等企业的竞争,但这些公司都不是其对手,到1980年为止,IBM仍占据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超过80%的份额。大型计算机是IBM的“金母鸡”,毛利高达70%。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所连接成的网络逐渐取代大型机,日本、欧洲共同体和美国国内许多资本、技术雄厚的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在与苹果、康柏、东芝、戴尔等企业激烈的竞争中IBM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迫于竞争的压力,90年代IBM公司进行了组织改造以降低成本;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进行经营战略转型,在保持计算机硬件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成功地实现了向软件服务等高利润领域的转移;实施竞争战略调整,全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重塑起昔日的辉煌。
IBM确立的战略目标是:在所处产业的所有领域都能实现高增长率;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和质量卓越的产品,并发挥领导作用;在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的所有业务活动上,实现最高的效率;确保企业成长所需要的高利润,以便在产业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目前,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更加“开放型系统”的方向发展。往往主机是一个公司制造的,显示器是另一个公司的,打印机又是第三个公司的,软件是第四个公司的,这些组合起来使整个系统得以运行。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计算机行业的企业组织趋向网络化发展,IBM公司面临着新的竞争挑战。IBM公司在垄断和竞争中寻求着未来的发展。(摘编自【美】J•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及新华网有关资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用IBM的案例说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从IBM公司的发展过程总结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B 5.A 6.B 7.B 8.C 9.B 10.B 11.A 12.D 13.D 14.B 15.B 16.C 17.B 18.A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D 7.ACD 8.ABD 9.AC 10.AB
11.ABD 12.ACD 13.ABCD 14.BC 15.ABCD
(三)简答题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了统治地位。垄断的形成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因为少数大企业资本雄厚,易于取得银行贷款,竞争能力强。自由竞争的结果总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和资本集中。
第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首先,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
定程度就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当一个生产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为少数大企业拥有时,他们为操纵和控制这一部门的生产和流通,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其次,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产生垄断的必要性。因为巨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获取高额利润,有必要达成协议联合起来形成垄断。再次,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不仅使原有中小企业无力与之匹敌,而且使能与之形成竞争的新企业难以产生。这就使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在部门内容易走向垄断。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B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20=2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4.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A.物质范畴 B.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5.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7.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A.实验和工业 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 D.逻辑证明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客观事物 D.人的意识
1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A.被大多数人承认 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C.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D.对事物有新的认识
12、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财富的多寡
C.生产方式的性质 D.生产工具的进步
1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1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15、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
16、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A.平等互利的关系 B.互利互惠的关系
C.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 D.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A.劳动过程 B.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 D.价值实现过程
18、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A.社会化大生产 B.国际化大生产
C.剩余价值生产 D.现代商品生产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A.生产不足 B.生产过剩
C.消费不足 D.失业增加
20、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A.物质资料生产 B.生产社会化 C.固定资本更新 D.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2×10=20分)
1.共产主义是()。A.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B.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C.人类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D.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的社会状态。A.相互联接 B.互不关联 C.两种不同 D.基本相同
3、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根本区别是()A.经济基础不同 B.阶级本质不同 C.民主原则不同 D.民主形式不同
E.民主原则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
4、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政治保证是()A.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 D.坚持社会主义改革 E.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
5、二战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趋势表现为()
A.公民权利逐步扩大的趋势 B.公民民主出现“泛化”的趋势 C.民主政治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D.管理出现民主化的趋势 E.阶级矛盾有缓和化解的趋势
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输出资本的目的在于()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出路 B.垄断重要原料来源 C.帮助落后国家发展经济 D.占领可靠的商品销售市场 E.占领有利的投资场所
7、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A.管理的社会化
B.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C.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D.资本的社会化 E.产品的社会化
8、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A、不变资本
第2/5页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9、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A、提高剩余价值率
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D、节省不变资本
10、G—W—G’是()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
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
D、资本总公式
三、辨析题(5×3=15分)
1.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
2.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3.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四、论述题(1×15=15分)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五、材料分析题(15×2=30分)
(一)材料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1):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2):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请运用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原理分析下面的问题:(1)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二)材料题二: 材料(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流通公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者交换不创造剩余价值。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第169-170页
材料(2):货币转化为资本,表现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表现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表现大于他投入的价值,他变为蝴蝶,表现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第170-171页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材料1说明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指什么?为什么?
(2)根据材料2说明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 第3/5页
么?结合你所学的原理说明如何解决矛盾。
答案:
1.B 2.A 3.A 4.A 5.C
6.A 7.A 8.A 9.D 10.A 11.C 12.D 13.C 14.A 15.D 16.D 17.B 18.C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2×10=20分)
答案:
1.ABCD 2.AC 3.ABCD 4.ABC 5.ABCDE 6.ABDE 7.ACDE 8.AD 9.CD 10.AD
三、辨析题(5×3=15分)
1.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
答案要点:错误。人的价值主要包括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而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所尽责任和义务的多少。
2.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答案要点:这个命题是正确的。(1)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2)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3)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
3.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答案要点:错误。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不能以它作为对错的标准。判断认识的真理性,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比较。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真理,但它只是主观的东西,故不能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四、论述题(1×15=15分)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在它创立时就批判的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凝结着人类思想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马克思主义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 第4/5页
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不断研究和解决前进和实践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因而它能够成为永葆青春火力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
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们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五、材料分析题(15×2=30分)
(一)材料题一: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的合理性是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的作用,强调一种民本主义。局限性是民本史观而不是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角度提出问题的。(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认为英雄创造历史,而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二)材料题二: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说明了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主要表现在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矛盾。因为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价值量没有变化;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整个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总量不会因此而增加。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但不能在这个价值之外增加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形成了资本的总公式的矛盾。(2)只有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