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4 03:3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3)

一、名词解释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有机体

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

社会文化结构

社会意识形态

阶级 精神文明 英雄史观

二、单项选择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④)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④)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 D生产劳动发展史

(3)“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①)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利己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4)“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属于(①)

A宿命论 B英雄史观 C唯物史观 D诡辩论(5)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④)

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思想关系 D生产关系(6)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②)

A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D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体现的关系是(②)

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8)“人定胜天”的观点表明(②)A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

C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A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

B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D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

B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阶层 社会基本矛盾 群众史观人民群众

社会进步

物质文明 历史人物普通个人

杰出人物

政治文明

无产阶级领袖

社会形态阶级斗争

社会改革

科学技术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9)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④)

C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产关系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10)人类是社会的主体,历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因此人可以(④)A创造社会发展规律

B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C改变社会发展规律 D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1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是(④)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唯物史观观点(12)哲学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③)A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范畴

D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能力范畴(13)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④)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物与物的关系(14)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④)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D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们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范畴

C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范畴

(1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③)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A政治制度与军队、警察武装力量 C政治的上层建筑与思想的上层建筑 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18)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①)A生产资料所有制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19)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②)A文学艺术 B国家政权

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B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 D政权与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16)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③)

(1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③)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交换和消费关系

C政党结构

D哲学思想

(20)经济基础是指(②)

A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21)国家是代表(④)A全国社会成员利益的 C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A人口多少 B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 D统治阶级利益的

B领土的大小

C国体

D政体

D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总和

(22)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③)(2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①)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科学文化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社会规律的反映(24)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②)A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25)社会意识根源于(①)A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2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②)(27)生产方式是(④)A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28)社会形态是(④)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C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统一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

C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 D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 A地理环境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 D实践活动

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C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思想的上层建筑

(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状况是(⑤)A已不存在B越来越激烈

C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D只存在于人民内部(30)国家的实质是(④)

A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 B社会各阶级矛盾的调节者 C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D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3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③)

A法律前面人人平等 B抽象的人性论 C利己主义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2)“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应该理解为(②)A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33)“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说明(④)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E总的趋势是趋于缩小,减弱和缓和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34)社会进步的内涵是(④)A物质文明的进步 C政治文明的进步

D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B精神文明的进步

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

(35)当前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是(④)

A自然规律 B人的主观意志 C阶级斗争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36)社会变革的成功,是以(①)为根本标志的。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政权易手 C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D发展高新技术(37)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的实质是(②)

A生产关系 B阶级关系 C思想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38)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②)

A质变 B量变 C爆发式飞跃 D非爆发式飞跃(39)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是(④)

A坚持为现实服务的原则 B坚持为政治服务的原则 C坚持传统观念的原则 D坚持历史主义与阶级分析的原则(4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首先是(①)

A生产活动 B政治活动 C精神活动 D科学活动(41)杰出人物产生的条件是((③)

A社会政治条件与经济条件的统一 B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C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D个人自我奋斗的结果(4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①)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43)“时势造英雄”说明(④)

A英雄的出现是必然的 B英雄没有阶级性

C英雄都具有历史局限性 D英雄的出现是必然与偶然的统一

(44)美国经过南北战争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日耳曼人没有经过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俄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再从封建社会通过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历史事实说明(③)

A社会形态的更替是没有规律可言的 B社会发展是不存在共同道路的 C社会发展是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D社会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45)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①)A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C专指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

三、多选择题

(1)“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论断基本依据在于(①②③④)A劳动创造了人的天然器官和生产工具 B劳动使人们结成社会关系 C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于形成 D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2)唯心史观的错误在于(②③④)A否认阶级斗争 C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A历史唯物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因为(②③)A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B适度的最优人口状况能够起加速社会发展的作用 C人口数量和发展速度不能自发地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 D适量的人口可以决定社会性质

(5)下面的说法哪些属于唯心史观的英雄史观(①②)(3)马克思一生的两个重要发现是(①②)

B剩余价值学说 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B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没有找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

B专指无产阶级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

D专指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

A“伟人的历史真正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B“治国”犹如“牧民”

C“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D“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6)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有(①②③④)

A人类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 B人类的劳动带有社会性 C人类劳动是有目的的能动的过程

D人类劳动具有继承性

(7)劳动在类人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包括(②④)A使类人猿建立自己的群体组织,过群体生活 B使猿脑变成人脑,推动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 C改变了类人猿的生活方式,使其具有杂食性 D使类人猿的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 E使类人猿能够离开大森林,到地面生活

(8)“人有了物质条件才能生存,人有了精神条件才能生活”的观点(③④⑤)A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 C看到了社会物质条件的作用

E准确把握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对人的影响(9)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③④)A政治法律思想 C自然科学

B道德与宗教 D逻辑学和语言学 B夸大了社会存在的作用 D看到了社会意识条件的作用

(10)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民主共和制(①②③)A便于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B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C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 D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1)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是(①②③④)A法律生产于阶级社会;道德比法律历史悠久

B法律具有强制性,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传统、教育等发挥作用 C法律只适合违法行为,道德应用于一切不道德行为 D法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12)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①②③④)

A经济是基础 B政治是经济的反映与集中表现 C政治归根到底为经济服务

D经济革命导致政治革命

(13)一位日本首相说“在日本,政府是船长,财界是罗盘,船长始终是按罗盘指引的方向前进的”。说明(①②③④)A资本主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资产阶级政府只代表部分资产阶级利益 C资产阶级国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1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德是(②③)

A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B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C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 D维护社会秩序的永恒法则(15)阶级生产的直接原因是(③④)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明(①②③)

A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B普通个人的作用

C每个人都要有历史责任感 D夸大了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17)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它们是(①③)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全国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现代化发展道路(18)人民群众是(①②③④)A居民中的大多数 C体力劳动者

B无产阶级

D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D资产阶级的权力基础在于金钱

(19)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根本对立在于(③④)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C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0)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中介环节有(①②③④)A提高劳动者的素质(21)社会基本矛盾是(③④)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2)唯心史观主要的理论表现为(①②)A宿命论

B唯意志论 C激变论 D天才论

D唯意志论(23)“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的观点是(②④)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宿命论(①③)A历史范畴 B政治范畴 C经济范畴 D思想范畴

(25)马克思以前的历史观的缺陷表现在(③④)

A看不到社会革命的作用 B看不到阶级斗争的作用 C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D看不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26)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是(②④)

A二元论的表现 B唯心史观的表现 C实用主义的表现 D英雄史观的表现(27)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有(②③)

A为现实服务的原则 B历史主义的态度 C阶级分析的方法 D政治第一的标准(28)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①③④)

A发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了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29)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①②③)A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指挥者 C历史任务的发起者个组织者

(30)对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正确表述是(①②③)A社会革命是狭义的革命 D社会革命只有暴力革命的形式 E社会改革就是为了改变根本的社会制度

四、判断说明

1.社会历史现象与人的意志和思想密切相关,与自然界发展有本质区别。

错误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都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都受客观规律的支配。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自然史的现实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虽然要受到人的意志和思想的影响,但人的意志和思想只有在认识和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人类社会归根到底是自然历史过程,与自然界的发展有共同的本质,也有差异的地方,但没有本质的区别。

2.国家是社会上不同的集团和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调和者

错误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它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阶级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用于保证统治阶级对社会进行统治的权利组织。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依靠国家这个标志公共权力的暴力机构,使它同时成为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此,国家的实质就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统治的暴力机构,不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利益和要求的代表者或者调和者。

3.一切社会意识形式都是社会意识形态

错误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式从其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B社会改革是广义的革命

C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 D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4)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才产生的两大阶级的对抗,所以阶级是

B发现新的劳动对象

C改进生产工具 D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另一类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只有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才是社会意识形态,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则是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最明显的特征是非意识形态部分是阶级性的,如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等。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心史观长期占有统治地位是因为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斗争不力

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没有完整意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的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历史观方面有些进步的思想家有唯物史观的思想萌芽,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唯物史观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之所以唯心史观占统治地位,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5.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

正确

生产力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从整个人类历史看,每一代人获得的都是上一代人创造发展的既得的物质力量。每一代人一生下来所接受的就是现存的生产力,不能自由地进行选择。人们只有从现实的生产力出发,并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6.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劳动发展的历史

正确

因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劳动不仅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人类通过劳动实践与物质自然界相联系,劳动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7.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社会生产力越发达,社会意识就越先进

错误

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说明了社会意识产生和变化的根源。但唯物史观同时告诉我们,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就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的变化,要通过经济基础这个中介才能同生产力发生联系,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条件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生产力发展迅速的国家,社会意识不一定先进,而生产力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不一定就是落后的。

8.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错误。

阶级斗争不是一切社会形态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出现阶级与阶级斗争并不是从来就有 的现象。阶级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只有在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才出现了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才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的存在,因此没有阶级斗争,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也就没有了阶级斗争。因此,把阶级斗争当作一切社会形态发展的直接动力就是以偏概全的错误的观点。9.劳动者的素质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错误。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和主导因素,但劳动者的素质不能成为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

观尺度。只有劳动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才能成为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因为生产工具是每个时期科学技术的物化,表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控制的程度,生产工具才能表现劳动生产率的高低。10.社会改革是社会本质性质的变革,错误。

社会改革是广义的革命,它与社会革命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维护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改革只是对生产关系或者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部分具体制度进行变革,并不是要推翻整个社会根本制度。

11.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错误。

在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力才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才是经常变动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一旦

建立,就是相对稳定的。正是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个活跃一个稳定,才会不断产生矛盾,当两者的矛盾激化,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

12.在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是无知的芸芸众生,英雄人物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错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在社会存在的几个因素中,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而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劳动者就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体现了唯物史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英雄人物创造历史是唯心史观的理论表现。

五、思考题:教材121页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答:目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确保我们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只有学习、掌握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才能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的主旋律,才能有效地整合格中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志。根本方法: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实用主义,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习马克思主义的书,学以致用,有的放矢。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现实意义

P33-34 答: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5-67 答:(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与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对立统一规律及其运用(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转化、矛盾的内外、主次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P47-P52(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①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②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③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2)矛盾的内外因:

答: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相互制约,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是:(1)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根据(2)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外部条件(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

答: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旨在研究复杂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人和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

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和意义P51 答: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证食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无形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6、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P52 答: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都顶,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想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理及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历史意义。P78-79 答: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

8、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P109-110 答:(1)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与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2)在当代中国,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9、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原理。P113-116 答:(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2)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实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4)社会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0、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22-123 答:(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重要动力,它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2)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有效途径和手段。(3)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11、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P131-132 答:(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作用。(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精神生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当然,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经济、政治条件)的制约。

12、群众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P133-P134 答:群众史观: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它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路线:(人民群众至上)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13、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P144 答: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得以产生的两个历史条件是:(1)社会分工的出现(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4、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和作用

P148-150 答: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5、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P158 答:⑴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⑵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义主要形式、本质和对它的评价P188、P189 答:(1)主要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本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质上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3)评价: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资产阶级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17、经济全球化内容及其后果P196-199 答:⑴ 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⑵ 后果: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18、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及其实质。P204-P207 答: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实质:(1)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金额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2)它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长生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原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

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复写、摄影、反映。2.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3.联系: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4.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5.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6.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

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的中断。

7.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过程。8.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9.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0.自由:哲学上的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的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

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1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

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2.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

量。

14.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5.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

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

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16.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

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17.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因

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8.资本:资本是增殖价值的价值,它反映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

社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

19.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20.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

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

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简答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和这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其二,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该着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什么。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的东西。

5、价值、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评价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一致,要以人们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真理评价高于价值评价,这是价值评价的根本特征,也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价值评价的三个特点: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联系。第三,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6、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了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8、为什么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什么具有多样性。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的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过你额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10.马克思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第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P3: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理论的内荣:

4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定义和意义: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P4: 5.运动与静止

6、实践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7.唯物辩证法的特征

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9、矛盾及其特征是什么?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性规律性的关系

P5: 12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13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3、真理于价值的关系 4.真理的决定性和相对性

P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p94 2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 3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区别: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P7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2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 3.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4货币的本质及功能

P8: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6剩余价值的含义?类型? 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价值、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1垄断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P9: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者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理论的内荣: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28)

PS:两个知识点:(知识点不在问题的回答范围之内,但要求要会)

(1)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P28-29)

(2)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之论。(P29)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答: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定义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将世界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部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精神反映,而且能够对物质产生反作用。总的来说,物质是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这就是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实在性原则。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4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

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5.运动与静止

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实践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P34)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P35)7.唯物辩证法的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9、矛盾及其特征是什么?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P43)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2)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1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性规律性的关系

规律与人的能动性: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根据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在发挥是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在发挥4 主观能动性时还应注意: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12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知道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13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

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普遍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在数量上的规定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2.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就是认识与物质的关系,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认识(或者是意识),而认识(或者意识)不能反作用于物质,即为纯粹的物质世界;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反作用,即他们可以相互影响,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的揭示了认识过程的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3、真理于价值的关系

1.真理与价值是相对立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二者的区别。真理是讲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要求认识要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价值是指外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3.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1)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的改造世界,以实践成果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的价值。(2)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必定是在真理的指导下实现需要的满足。4.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他的功能上。(1)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3)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作用。4.真理的决定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p94 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2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社会存在,先有社会意识形态,后又社会存在。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了社会存在,之后才有社会意识。

其实,所谓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之前任何哲学学派都没有能够证明社会形态中的“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3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区别:

(一)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基本形态

1、唯意志论唯意志论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人类历史就是由这些“大人物”随心所欲地创造的。至于人民群众,则被看作是“消极的”、“被动的”、“惰性的物质”,是这些少数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是供他们使用的“材料”。

2、宿命论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命”、“神”、“绝对精神”等等,而英雄人物则是诸如此类精神力量的体现者或受托人。而人民群众只能俯首听从这些神秘精神力量和英雄人物的支配。

(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存在的原因

1、认识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认识根源在于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或只看到思想动机。

2、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社会根源是生产力还不够发展,大多数人从事生产劳动,少数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

3、阶级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阶级根源在于历代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剥削和统治,总是对历史发展的真相作歪曲的宣传,百般吹捧他们的领袖人物和政治代表,极力贬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三)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同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社会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因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坚定地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1)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 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劳动二重性的内涵

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具体劳动规定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则讲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二者是相互排斥的。

(3)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

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

价值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2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

1、价值是商品固有属性,没有价值就不能称为商品

2、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没有使用价值也就没有交换价值

3、交换价值是价值在交换过程中的反映 3.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他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4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4货币的本质及功能

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作为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这一特征决定了货币的基本功能。货币的功能7 有三:作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媒介;作为价值尺度,确定商品和劳务相交换的比率;作为价值储存手段。如果货币不能作为被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则既不能当作交换媒介,也不能作为价值尺度,更不能作为价值储存手段。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路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6剩余价值的含义?类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的最基本的类型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价值、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1垄断的含义:所谓的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向后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所谓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为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8 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奖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局限性。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四川602出品)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是什么?

基本定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表现在哪?

最基本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3、当前应当怎样科学的对待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四个分清: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也要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

(2)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种科学态度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即坚持与发展的统一。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因为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基础。

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概括出新的观点,加以丰富和发展。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只能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僵化,不能更好地应对现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极大伤害。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涵是什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二个方面。)

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5、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大意义是什么?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做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其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唯心主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但这种客观存在但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其三,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主观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其四,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这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如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所认识,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1)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驳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7、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什么?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什么?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9、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哪些?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1)物质生产实践。这是人改造自然世界的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是各种实践活动的基础,没有这种活动人的其他一切活动都无法进行。生产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2)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和精神生产活动

10、你怎样正确认识当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践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解”。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

11、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必然导致唯物主义?因为唯物主义本身正是人类全部实践所提供的普遍的必然的结论,不以实践为基础来确立的唯物主义不可能是真正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

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起点和开端全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都是在普遍联系发展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所谓最一般规律就是整个世界普遍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全部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层次来说明这一点的(3)是否坚持普遍联系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否认这一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一个特征

1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各有什么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怎样?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也就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具有绝对性,特殊性是个性,具有相对性;矛盾的普遍性比特殊性深刻,特别性比普遍性丰富。特别性、个性不可能全部进入共性、普遍性,否则世界就丧失了自己的丰富性、个体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面,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共性、普遍性存在于个性特殊性之中,个性中必然包含共性,以共性为本质。个性是共性的基础,共性是个性的本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个较大范围内是特殊性的东西,在较小的范围内就转化为普遍性的东西,反之亦然。或:

a)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c)

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16、什么是度?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怎样?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7、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表现在哪? 辩证否定观是科学的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是非科学的否定观,二者根本对立,其分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辩证的否定观认为,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因为引起否定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一切事物在它产生之时就已经孕育了否定自己的因素。事物就是通过内部矛盾运动而进行自身否定,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一切外力只是加速或延缓事物自身的否定,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事物的否定。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外部强加的,否认事物自我的否定。

二、辩证的否定观认为,肯定与否定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也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否定不是纯粹的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一个事物在否定自己不是别个事物的时候,就在从反面肯定自己是这个事物;肯定不是纯粹的肯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看不到肯定与否定的统一,认为凡是否定的地方就没有肯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否定一切;凡是肯定的地方就没有否定,肯定是绝对的肯定,是肯定一切。

三、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否定还是新旧事物间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生长起来的,体现着新旧事物之间的历史联系。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要么看不到新旧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不承认否定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么看不到新旧事物之间的历史联系,把否定理解为对旧事物的“一笔勾销”。

四、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是抛弃旧事物中过时消极的东西,是对旧事物质的根本否定,在新旧事物间划出了一条确定的界限;保留是继承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东西,是新旧事物间存在着的必然联系。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要么主张继承一切,全盘吸收,反对革命与创新;要么主张抛弃一切,一切从零开始,在空无所有的废墟上创造所谓的新事物,其后果都只能导致事物的衰落。

18、何为规律?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分别是什么?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是,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并能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区别: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

19、应怎样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哪些事项?

(一)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合乎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

(二)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20、应怎样正确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怎样?

第一, 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前提。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第二,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第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22、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什么?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什么?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原因是:因为第一、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其一,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和程度的限制;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技条件的限制;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23、试以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来分析„„(某一真理)客观性:

1)真理能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有不依赖于主体及其意识的客观内容。即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3)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客观性要求坚持真理一元论,反对理多元论以及主观真理论。

绝对性:1)是指任何真理都有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2)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和客观真理的能力是无限的、绝对的。

相对性:1)是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部分、某一具体过程的正确反映,认识的广度是有限的;2)是任何真理都只达到了对客观世界一定层次、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认识的深度是有限的。

24、把握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原理有何意义?

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是客观的,是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谬误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但是,发现和坚持真理,防止和克服谬误,却又离不开人的自觉努力。

25、为什么必须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检验是不是真理?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这就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对检验标准的要求。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就是社会实践。

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最终的标准,承担起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的任务来。

实践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个别的、特殊的实践,都包含着一般、普遍,都具有一般的、普遍的意义,即一次实践能够做到的,再同样条件下的同样实践必然会重复地加以实现,产生出同样的结果。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是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是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直接联系起来的桥梁。人们在一定思想理论指导下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它一方面同人的主观世界直接联系着,另一方面又同客观对象直接联系着,它所产生的结果是客观实在的。

所以,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的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想比较对照,使真理活的现实的证据

26、为什么说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1.成功的实践必须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遵循真理尺度,即“按科学办事”,又符合价值尺度,即“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实现两者的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一方面,对实现价值的追求,必须付之于实践,但成功的实践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另一方面,真理或迟或早会对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显示其价值。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相互制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检验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

相互引导: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

相互促进: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实现。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

27、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的精神是什么?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的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28、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基本结构、性质和形态,制约着人民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生产方式的变化与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发展。

29、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怎样?把握这一原理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

(1)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和社会的经济基础,但是,它一经产生就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及其规律具有重大意义 30、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为什么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滞后、超越);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继承性。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2、如何以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认识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 A、社会形态更替发展的前进性、渐进性:社会形态更替的总过程总趋势是依次渐进和前进发展的B、社会形态更替发展的曲折性、跨越性:社会形态渐进发展总要经历长期复杂的斗争或重大挫折倒退

33、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性质、目的、对象分别是什么? 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对象: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即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34、你怎样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即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恰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35、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6、何为历史人物?应怎样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无产阶级领袖?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必须坚持历史分析方法: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全面的考察;必须坚持阶级分析方法要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查和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产阶级领袖是人不是神,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要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还必须正确认识领袖与群众、阶级与政党之间的关系。无产阶级领袖具有以往任何阶级的杰出代表所部可比拟的优秀品质和伟大作用。他们既是实践家又是理论家,既是人民的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既具有卓越的才能又最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取决于他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以及同人民群众的结合程度。无产阶级领袖在促进社会历史进步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受群众爱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尊敬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但不能夸大个人作用,搞个人崇拜。神化领袖,是领袖脱离群众的个人崇拜,只能损害领袖的形象,破坏群众和领袖的联系,不利于领袖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37、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怎样?

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

j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

k价值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38、影响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影响:a)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b)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c)科技发展及其在生产工艺上的应用程度d)技术装备e原材料的质量f)自然条件 商品生产是社会生产,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因而商品的价值量也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但是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不变。也就是说,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两者没有直接关系。商品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低,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高。两者是反比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商品价值总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两者是正比的关系。这种情况对于生产者来说,是有利可图的,所以,每个生产者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以求获得更多的额外收入,“效率就是生命”。当这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降低,个别生产者的额外收入也就消失了,生产者又要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可见,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凝固不变的,它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那么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9、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内容、作用、作用形式? 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作用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0、货币的实质与职能

实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一般等价物产生在前,货币产生在后;二是一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由金银固定地充当的。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两种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指的是货币一产生就具有的职能。

4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42、剩余价值的实质是什么?怎样理解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实质:剥削

由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所以把剩余价值的量同可变资本去对比,就可以看出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因此马克思把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用m’代表剩余价值率,m代表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它的公式为m’=m/v。

43、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44、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是怎样区分的?

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同量资本中的可变资本部分就越大,所使用的劳动力就越多,创造的剩余价值也越多,从而利润率也就越高;反之,利润率就越低。所以,利润率同资本有机构成按相反方向变化

45、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46、产业资本运动必须具备的两个前提条件 影响资本周转的两个关键因素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资本的周转时间,一是生产资本的构成。

47、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2)

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3)

剩余价值理论对社会主义由空想转变为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4)

剩余价值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大现实实践意义。

4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原因)、周期性分别是什么?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根源(原因):①经济危机在形式上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周期性: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2)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个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

49、如何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由于它们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以及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因而其主要社会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是进步的。

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作论证等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也必须注意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经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等这些属于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持鲜明的批判态度。50、垄断的含义、是怎样产生的、产生的原因?

含义: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产生:(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2)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垄断。

产生的原因:第一, 极少数企业联合起来,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第三,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达成妥协,相互联合起来。

51、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有何不同?

原因: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以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1)竞争的目的不同。自由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不同。自由竞争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而到了垄断时期,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除了上述手段外,更重要的是凭借垄断组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上的统治力量打垮对手。

(3)竞争的程度和后果不同。自由竞争时期企业规模较小,力量单薄,彼此分散。而垄断时期竞争的双方是实力雄厚、势均力敌的垄断组织,这就使得竞争特别激烈,更具有持久性。4)竞争的范围不同。在自由竞争时期,竞争的场所主要是在国内市场。而垄断竞争的范围则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并扩张到了政治、军事、文化各个领域。

52、金融寡头及其统治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通知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53、垄断价格的制定为什么不违背价值规律?

垄断组织操纵价格带来的结果是抑制了市场上价格的自由波动,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是,从全社会看,整个社会商品的价值,仍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所以,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54、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动因、后果分别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3、各国经济体制变革,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后果: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2)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4)各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55、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历史地位——具有历史暂时性

进步的一面:利用和发展了先进生产力——生产力方面;使农民变成了工人,剥削程度减轻——生产关系方面;推翻了个人专制、开放的民主生活——上层建筑方面

没落的一面:生产目的与生产手段的对抗性生产条件与实现条件的对抗性(生产条件好、产品多;市场相对狭小、卖不完)

尽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资本主义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从历史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56、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什么?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57、“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是什么? 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之前,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不科学,不知道剩余价值理论,也不知道唯物主义历史观

58、科学社会主义是怎样创立起来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的实现。59、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历史贡献有哪些? •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极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60、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最终目标分别是什么?

实质是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社会。6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第一.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第二.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实现向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6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人民当家作主

63、社会主义的含义、特征、本质分别是什么?

含义: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

特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4、你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µ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µ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µ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65、试以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谈对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曲折发展的认识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的因素决定的:

1)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运动,而对其运动规律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3)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66、为什么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首先,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社会主义的实现建立在历史必然性基础上。要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关键是要实现社会历史观的转变,必须对人类历史过程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必须形成对人类社会的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内部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社会变动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的必然结果。社会内部基本矛盾运动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这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一种新生产关系建立后,与生产力基本适应,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这种生产关系就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生产力不断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逐渐激化,生产关系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便又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生产关系。这种矛盾运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发现的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人们,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代替。这种观点就使社会主义摆脱了空想性质,而将其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内部矛盾运动这个现实基础之上,从而与空想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唯物史观进一步指出,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而不是象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拒绝一切政治行动,反对阶级斗争。唯物史观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社会的胜利,只能依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而绝不能只依靠几个脱离群众的“天才人物”的个人奋斗。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强调“天才人物”的决定作用,甚至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于统治阶级“发善心”上,他们的学说必然陷于纯粹的空想。

其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其存在、发展、灭亡的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正是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马克思通过详尽地剖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科学地阐明了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就把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露了出来。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证明了由于这一矛盾的作用,资本主义制度同奴隶制、封建制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这就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角度反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奠定了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

剩余价值学说,还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真正地位和伟大历史使命。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在经济上被资产阶级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在政治上资产阶级把持着国家的政权机构,残酷地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斗争,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才能获得彻底解放。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和新社会的建设者。剩余价值学说所得出的这一科学结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所鼓吹的通过宣传教育、实例示范和劝导富人改邪归正等和平途径,使无产阶级摆脱穷困和奴役的谬论。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既从不同角度,又相互联系,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论证。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全是网上搜的,不一定标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狭义与广义的理解 答: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B ) A、自我批判B、与时俱进 C、不迷信权威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C ) 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一、重要知识点(括号内数字为2010版教材页码,下同)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 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 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它的各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题型: 1. 单选题:15题 2. 多选题:5题 3. 简答题:3-4题 4. 材料分析题:一个大题 5. 论述题:一个大题包括两个小题 一、绪论 1.(理解)马克思主义从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一、辨析题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P44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1、什么事马克思主义? 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们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