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1月自考毛邓三个代表模拟试题及答案
2009年1月自考毛邓三个代表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0分)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
A、党的领导
B、节约资源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标准答案】:A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港澳台问题
【标准答案】:A
3.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是()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议纪要
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标准答案】:D
4.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核心是()
A、东西问题
B、南北问题
C、经济问题
D、和平问题
【标准答案】:B
5.当今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
A、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B、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各国之间的领土纠纷
【标准答案】:C
6.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
A、政治协商
B、参政议政
C、民主监督
D、党的领导
【标准答案】:D
7.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A、爱国主义性质的B、社会主义性质的C、人民民主性质的D、政治联盟性质的
【标准答案】:B
8.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
A、加强党的领导
B、改善党的领导
C、统一党的领导
D、服从党的领导
【标准答案】:B
9.1943年毛泽东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文献是()
A、《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
B、《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行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
【标准答案】:D
10.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表述,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党的会议是中共()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五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
【标准答案】:C
1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标准答案】:A
1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对封建主义
【标准答案】:A
13.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社会主义的建设总路线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标准答案】:B
14.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
A、完全解放生产力
B、实现共同富裕
C、人的全面发展
D、彻底消灭剥削
【标准答案】:B
15.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时间是()
A、B、1984年初
C、D、1986年底
【标准答案】:A
16.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讲话中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
C、党的十二大报告中
D、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标准答案】:D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国家进人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标准答案】:B
18.邓小平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是()
A、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
B、是否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是否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D、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标准答案】:A
1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是()
A、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
B、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C、把新民主主义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
D、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标准答案】:D
2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消灭剥削
B、按劳分配
C、发展生产力
D、实现共同富裕
【标准答案】:C
21.中国共产党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具体化,提出三个阶段目标的会议是中共()
A、十三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标准答案】:B
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应当是()
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外资经济
【标准答案】:C
23.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D、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标准答案】:C
24.我国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标准答案】:B
25.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实现社会主义自由
【标准答案】:C
2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国际主义
D、为人民服务
【标准答案】:D
27.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标准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标准答案】:A
28.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概念的党的会议是中共()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标准答案】:B
29.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坚持走的道路是()
A、改革开放
B、自主创新
C、和平外交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标准答案】:D
30.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在()
A、1979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4年
【标准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0分)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
A、爱祖国爱人民
B、爱劳动爱科学
C、有理想有道德
D、爱社会主义
【标准答案】:A,B,D
2.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包括()
A、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D、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标准答案】:A,B,C,D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同()
A、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
B、中国的历史结合起来
C、中国的文化结合起来
D、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标准答案】:ABCD
4.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
A、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得出的结论
B、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来发展社会生产力
C、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D、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标准答案】:B,C,D
5.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
A、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殖民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
【标准答案】:A,C
6.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
A、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提出来的B、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立足点
C、指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情况,主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
D、同对外开放相辅相成,本质上是统一的 【标准答案】:A,B,C,D
7.我国现阶段存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有()
A、个体经营
B、私营经济
C、外商独资经济
D、集体所有制经济
【标准答案】:B,C
8.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
A、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制约
B、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答案】:B,C,D
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具有的鲜明特点是
A、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上,科学表明我国各个时期阶级状况
B、更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更全面、更明确地体现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
D、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标准答案】:A,C,D
10.改革开放时期,人民的范畴包括()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新产生的社会阶层
D、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标准答案】:A,B,C,D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0分)
1.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是什么?
【标准答案】:(1)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决不能以党代政,也决不能以党代法。(2)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表明党是依法治国的倡导者,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3)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从根本上是二致的,要在实践中把二者协调地统一起来,要不断地探索党的领导在依法治国中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方法,制定执政党与人 大、政府的关系模式的法律原则。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标准答案】:(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 展全局。(2)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3)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协调发展。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贡献是什么?
【标准答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 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我国社 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4.怎样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标准答案】:(1)理论创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基础。(2)理论创新必须同实际紧密结合,在新的实 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出”,只 “求实”,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5.毛泽东提出为什么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标准答案】:(1)中国共产党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党员大部分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搞好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 想,特别是反对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影响和侵袭。(2)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要在思想上入党,以保持无产阶级先锋 队性质。
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标准答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 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化、具体化,从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来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 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 民族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为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标准答案】:(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 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第一,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是 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第四,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
第二篇:2011自考毛邓三试题
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45年中共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进一步阐述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C.周恩来 B.刘少奇D.朱德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A.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
C.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B.社会主义改造实践 D.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3.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六大
4.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A.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B.上海召开党建座谈会上
C.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D.中共十六大报告
5.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实事求是
C.一切从实际出发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
B.立即建立社会主义
C.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D.实现共产主义
7.对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后的赎买政策是()
A.四马分肥
C.无偿没收 B.实行定息 D.核价收购 B.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8.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中,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
A.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B.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C.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D.思想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9.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第1页(共5页)
A.完全解放生产力
C.人的全面发展 B.实现共同富裕 D.彻底消灭剥削
10.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我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总的来说,()
A.一直处在完全清醒的状态
C.是完全客观、全面、正确的 B.一直处在不完全清醒的状态 D.是比较客观、全面、正确的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D.实现现代化
12.邓小平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是()
A.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是否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是否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D.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3.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是()
A.基本制度的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 D.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14.一个国家或地区兴办经济特区的目的是()
A.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B.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扩大对外贸易
C.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示范作用
D.在这些地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和探索
15.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
A.经济实力
C.民族凝聚力 B.自主创新能力 D.军事实力
16.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7.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最好结合点是()
A.实行股份制
C.实行企业的联合18.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
A.坚持党的领导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人民当家作主 D.实现社会主义的自由 B.实行股份合作制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第2页(共5页)
19.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C.国家事务
20.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思想道德
C.教育科学文化
2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
C.八荣八耻 B.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荣辱观 B.国家公职人员 D.社会事务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的关系是()
A.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范畴,相互包含,相辅相成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为重要,需付出更多努力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为重要,值得付出努力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为长期,包含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23.1963年周恩来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
A.一国两制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24.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A.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
25.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6.我国的宗教政策是()
A.宗教信仰自由
C.独立自主自办 B.政教分离 D.依法管理 B.建设中国社会主义 D.理论联系实际 B.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B.和平统一 D.台湾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27.2010年6月24日,澳大利亚___________工党举行党内选举,副总理朱莉娅·吉拉德当选党首,成为澳首位女总理。()
A.执政党
C.反对党 B.在野党 D.教会党
28.2010年8月14日至26日,首届青年奥运会在___________举行。()
A.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 B.新加坡 D.澳大利亚
2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加快___________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第3页(共5页)
A.科学发展
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社会发展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0.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___________胶州路-住宅楼发生严重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静安区
C.长宁区 B.徐汇区 D.卢湾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是()
A.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建立了新中国
B.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积极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32.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群众路线
3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
A.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C.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D.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D.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35.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两个坚持”就是()
A.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B.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信息化道路
C.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D.坚持扩大国外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第4页(共5页)
36.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因为()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D.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7.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
A.民主选举
C.民主管理
38.英国强占香港是通过()
A.《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B.民主决策D.民主监督
39.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的方针是()
A.长期共存
C.肝胆相照 B.互相监督D.荣辱与共
4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今后5年我国必须通过___________等多方面的努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
A.改造提升制造业
C.加快发展服务业 B.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D.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内涵是什么?
42.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43.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起着哪些方面的政治保证作用?
4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45.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47.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第5页(共5页)
第三篇:毛邓三个代表课后题及答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意义?
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
理论、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统一、党的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由与时俱进的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从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
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
7、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建设等。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讲,就是把马克思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目的等重大问题上都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三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历史任务,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
8、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
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邓小平理论: 的时代背景。
会主义的认识。(先进的生产力;文化;人民的论体系就是坚持真正马克思主义?
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时代,做论成果。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出了一系列理论概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继续提供着宝贵的理论
大勇气。这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程推向前进。第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指导。第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财富。毛泽东思想依然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大的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邓小平理论
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第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形成了科学认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指南。第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么?
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想。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第一、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第二、全面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党和全国各族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三、加强和改进党人民要不断加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毛泽东思想: 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和坚持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社会主要建设的各个方面。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包括新民主主义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大理论武器。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意义? 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
6、怎样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的建设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的理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论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上述各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和确立,有一个过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们有三个基本方是统筹兼顾。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集中体现。
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同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反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的想法,“是完全面,即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
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对主观主义”的问题。1930年5月,他在《反对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
发展真理。
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期,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决新问题。
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江泽民指出: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
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古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代成语“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科学。
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
6.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什么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时代特征。
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的重要性。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
理论成果的精髓?
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
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
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理论创新问题上,我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就会归于失败。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想路线。
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面。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7.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决定性因素。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贯彻落实好
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和特殊性的统一。
外开放的统一。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
“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
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
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的过程中,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必须大力弘会主义理论。被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认识。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
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时意味着开拓创新。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度,进一步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际第二次结合?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真务实等内容。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达到发达生产力水平。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
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
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鉴”,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的道路。他明确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产主义既是一个伟大的社会理想和科学的理进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素质,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本质的新概括?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基本特征?
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个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
论体系,又是一个现实的运动。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归根结底都是在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条件。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条件。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社会发展战略。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实际出发,而
4、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时代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的第一要务?
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
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新的概括:社会主义初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它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
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二步战略目标之后,为了把第二步战略和第三步教训的深刻总结。需要。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
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战略很好地衔接起来,我们党根据邓小平关于分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阶段、有步骤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党的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科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十分重视发展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江泽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民和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思想,进一步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党的第二代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发展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历史经验,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对现代化内容。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一发展战略从社会主义战略进入新世纪后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发展要求?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
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的统一;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统一?
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
统一;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党是以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的柱,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
5、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
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提出符合实际的求? 之上,要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形成阶段性的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碑。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势和新任务,从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实际出发,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
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
盾的思想。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生态环境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改善等方面,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的社会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实现这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个目标制定了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这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调和相互促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要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社会主义改革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方向。
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的更高要求。
提供了理论基础。
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5.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
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上,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一是强调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会公平正义。
题,从而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础。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务统一起来。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的更高目标的要求相一致,又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键抉择?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面的背景的。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
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设为中心上来。
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要求,既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
第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途径是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改革。邓小平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力的必由之路。
6.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后,在研究和探索怎样才能使我国社会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一些的过程中,邓小平十分重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视对外开放的问题,多次论述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深刻总结。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任务所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性的需要。
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力更生的关系。我们要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体制。
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和重要原则。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
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改革开放的进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
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有出路。
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涵是什么?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 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市场的关系。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坚持实事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在1992明确公有制数量扩张不等于质量增长的概念。公实现“好又快发展”。
年南方讲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8.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系?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我们过去认识上的一个主要失误是将公有制和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混为一谈,其实,公有制经济综合国力的关键。这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的所有权。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公有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客观需要,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
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
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有三个方面:一是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二是计划和市场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的区分。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实现形式要解决的是发展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和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活动的调形式的问题,它不具备“公”与“私”、“社”与“资”要求。
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经营方式问题,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
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缺失等。三是市场经济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以大胆利用。例如股份制,如果是国家和集体控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股,既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又有利于扩大公有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
本的支配范围,有利于推进政企分开,实现所有重大意义,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有利于实现转换机制和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科学管理,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增强公展转变,不断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有制的主体地位。生产力的作用。
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市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象进行分析。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实现全面重大举措;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场经济,两者具有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其一,因为劳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也是保证我国各族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和手段来实现
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大举措。
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的;从经济运行看,法制起基本的保证作用。这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些共性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要求。社会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建家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
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设。正因为市场经济是具有共性的,所以发达国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程度的不同。
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7.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1)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快”单指经本保证。
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济规模的数量扩张,而“好”则是在经济规模数量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扩张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质态的提升。和创新:
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进,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是实现了如下突破(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发点和归宿。
目的重大成就,为我国走向“又好又快”发展这一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的执政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新的历史起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我们有略,从制度上、从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党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跳出了社会主义是单一公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制的误区。
对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认识:公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4)无论从现实出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
(3)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也是进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民主是国体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
和政体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人民民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相关联。应该在党的领导下有值体系的主题。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步骤、有秩序地推进。要积极探索合适的社会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义民主形式。
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的精髓。
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掌握政权、当家作主就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
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公有制为主体,从经济基础础。
上铲除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社会主义文化使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
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会制度的政体就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们在思想上获得了空前自由。
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人权是一个伟大的名词,是长期以来人们追求的整体。
和稳定,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理想和崇高目标;人权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生存权、人身权和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
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不仅包括个人人权,义。第一,它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而且包括集体人权;享受人权的主体不是少数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然要求。础。
第三,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人,而是全体中国人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第二,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
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素参加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有利于资本主义,但它的充分实现需要一个过程,要不任务和主要内容?
我国的政治稳定,具有无比的优越性。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
断探索合适的具体实现形式。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政策,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经济全针。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利用、借鉴同繁荣的原则,符合我国的情况,既有利于保障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统一和国家的统一领导。
5.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坚持贴近实际、贴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又有利于祖国的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坚持一
杂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义文化,是我国社会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这是因为:一方面,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如何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基层民主是社2.为什么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加强基层民主,有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于提高全民族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社会。
进一步创造条件。
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发展社会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主义先进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
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十分重要的意义:
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第二,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个人意志而改变。
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志。
久安的重要保障。
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及其相互关系? 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第一,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是社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
第三,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首先,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其次,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
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持安定团结。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生态良好。
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第四,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以上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既包括社会第五,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基本内容包括: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7.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权?
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统一。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性和可能性?
(1)重要性
民的共同社会理想。
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① 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大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全国人基本原则是什么?
①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这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③ 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这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④ 这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为指导,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富强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
本利益?
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着力发展社对这一问题应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时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统。建设协调发展。
历史任务之一。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2)可能性: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是: ①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坚强意志。
根本的政治保证; ②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坚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② 不许坚持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实的物质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充分的物
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意义是什么?
质保证;③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针。③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一致,为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④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群众基础;④马克思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⑤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⑥ 必须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一、一显著增强,这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想文化保证。现实意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什么?
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1)理论意义: ①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① 社会主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一、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
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② 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发展。②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化的趋势逐步扭转,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③ 社会就业想的重要发展?
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1)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政理念的升华。(2)现实意义或实践意义: ① 立;④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⑤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六次全国代“四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表大会。江泽民总书记宣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⑥ 全社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定决心。这些重要论述,体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② 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⑦ 现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一贯性、连续性和在新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⑧ 资形势下的重大发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⑨ 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③ 促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进社会和谐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
6、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义?
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创造性地丰富和概括为六点: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
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思想。可以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福安康息息相关。”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 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第四,将做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 人员往来。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③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延下去。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有可能增多的环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严格按照这一政策准则办事,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2)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则。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2003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合力作用的结果。
台海局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做出了关第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于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则。
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论述、新烈,民心向背,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原则。主张,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越大的遏制力量;
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005年3月4日,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第二,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系的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发展。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走和平发展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道路的崇高目标。
不妥协,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具有重大的第三,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指导意义。
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发展。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第四,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对世界和平第二,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
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主义的根源。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第三,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四,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五,谋求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六,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三是,岗位流动加快。原先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减弱,自主性大为增强。
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第五,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
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也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康社会的联系与区别?如何认识21世纪的头20
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
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要战略机遇期?
2.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①区别
代发展趋势?
A、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第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是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但我国总体上实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冷战结束以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小康。
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发
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展我国初步建成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联系
第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和整个进程中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
相互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总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加快了由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实现第三步战略日标必经
集团化、区域化朝着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新阶段的重要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求。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继续前进的方向。
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C、总体卜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人
民正努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的现代化国家,并以自身的发展不断对人类进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
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①这个论断是在对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和我国现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己经展现出来的发展态势作了科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利益结合起来。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
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②21世纪的头20年,我国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必由之路。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大多数人都是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劳动者,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中分化出来的。即使成为私营企业主的那部分 人,虽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但也不同于他指出,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历史上的民族资产阶级。
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的需要。第二,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昭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示。
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他们为我国要作用。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第三,这是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把新民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的迫切需要。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卫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加强人5.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完第二,这是我们总结世界上很多大党老党执政的第三,这是中国共产党保证其执政地位,提高领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民军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3.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石。
第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第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成其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铁长城。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当今时的重要力量。设的根本保证?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第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衰历程所得出的历史性启示。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时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代,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展,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迅速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兴起,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已经转向主要依靠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力资本,创造成为重要的劳动形式,人才成为最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宝贵最重要的资源,脑力劳动在劳动形态中的地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四个尊重”是党在深刻认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识和把握当代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做出的积极回应,充分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本质落后生产力的动态过程。
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中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体现。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先进生产力不断代替共产党的领导。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目的产党的领导。
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4.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共产党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第二,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泛的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证,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统第三,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肩负领导社会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3.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要的问题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必须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最广大人民群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众的根本利益。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系,还要改革和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对权力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统一战线仍然是无产阶的约束机制。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级政党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大反腐败工作和改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5.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力度。本建设?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4.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适应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历史任务的新要求,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命做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的科学定位。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第四篇:自考毛邓三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
A、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标准答案】:B
2.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主张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标准答案】:B
3.中国对外政策中最根本的是()
A、促进世界和平
B、独立自主
C、不称霸
D、不结盟
【标准答案】:B
4.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同步发展
B、需要尽快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D、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标准答案】:B
5.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南北问题”,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其根本原因是()
A、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B、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落后
C、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掠夺和剥削
D、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强,但南南合作太少
【标准答案】:A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
A、工人阶级
B、各民主党派
C、中国共产党
D、人民军队
【标准答案】:C
7.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社会主义性质的 C、人民民主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质的
【标准答案】:B
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标准答案】:B
9.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战争与改良
D、和平与合作
【标准答案】:B
10.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标准答案】:C
11.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法是()
A、组织路线
B、独立自主
C、实事求是
D、群众路线
【标准答案】:D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任务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陈云
【标准答案】:A
13.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体系的文章是()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论联合政府》
D、《新民主主义论》
【标准答案】:D
14.毛泽东指出,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分清是非问题
B、分清革命和反革命问题
C、分清敌友问题
D、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问题
【标准答案】:C
1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后,国内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标准答案】:C
16.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C、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标准答案】:D
17.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是中国()
A、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B、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C、自然条件差,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标准答案】:D
18.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期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B、不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
C、社会主义第一阶段和社会主义第二阶段
D、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高级形式的社会主义
【标准答案】:A
19.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A、目的 B、前提
C、动力
D、方向
【标准答案】:C
20.毛泽东认为,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
A、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在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标准答案】:B
21.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正式提出分“三步走”,是在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标准答案】:B
22.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出到2020年比2000年()
A、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B、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标准答案】:D
23.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是由()
A、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B、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的 C、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D、上层建筑性质决定的【标准答案】:A
24.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
A、主体作用
B、主导作用
C、领导作用
D、次要作用
【标准答案】:B
25.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A、基本政策
B、指导方针
C、基本方略
D、指导原则
【标准答案】:C
26.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C、人民当家作主
D、无产阶级专政
【标准答案】:B
2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前提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标准答案】:A
28.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方针,其中关键是()
A、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一手抓政治建设,一手抓社会建设
【标准答案】:C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马克思主义
B、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标准答案】:A
30.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个重要目标 是()
A、生活更加富裕
B、法制更加健全
C、社会更加和谐
D、民主更加充分
【标准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0分)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正直诚恳、政治坚定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标准答案】:A,C,D
2.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满活力是()
A、创造意愿得到尊重
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C、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D、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标准答案】:A,B,C,D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标准答案】:A,B,C,D
4.1931年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的王明教条主义者把()
A、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C、苏联经验神圣化
D、城市武装起义固定化
【标准答案】:A,B,C
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伺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D、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标准答案】:B,C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民族资产阶级
D、官僚资产阶级
【标准答案】:A,B,D
7.体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有()
A、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中国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D、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标准答案】:A,C,D
8.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原因在于()
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D、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标准答案】:A,B,C,D
9.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系()
A、党的形象
B、党的团结
C、党的生命
D、党的作用
【标准答案】:A,C
10.实行对外开放是()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C、适应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的政策
【标准答案】:A,B,C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0分)
1.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标准答案】:(1)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标准答案】:(1)我国的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为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引导人们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3)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道德规范,是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要求。不论何种岗位、能力大小、职务高低,人人都能够而且应该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规范。
3.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标准答案】:(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封建势力的日益勾结,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明显优势,民族资本始终没有成为主要形式。(3)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世界上所少见。
4.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标准答案】:(1)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补充;(2)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范围内进行自由生产是补充;(3)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5.如何正确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标准答案】:(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要通过改革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解放生产力。在阶级社会里,通过阶级斗争,通过革命来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2)邓小平认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这是不完全的。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0分)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什么? 【标准答案】:(1)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上,人民民主专政更为科学地表明了我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阶级状况,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具有极大的广泛性,是真正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政治统治。(2)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3)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在性质、作用与职能、历史使命上都是相同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标准答案】:(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的 宝贵经验,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五篇:毛邓三模拟试题
毛邓三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表格的相应序号下面。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2、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革命纲领不同
B.革命路线不同
C.革命方法不同
D.革命领导权不同
3、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A.武装斗争
B.民众运动
C.合法斗争
D.公开与秘密斗争相结合4、红色政权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
B.全国革命形势在向前发展
C.共产党政策的正确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A.工农联盟
B.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C.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
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6、"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一表述第一次使用是在A.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B.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
C.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8、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健全民主法制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9、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根本的是说
A.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把一切工作与方针首先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立足于本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D.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1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1、先进生产力是指
A.以先进的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
B.以先进的劳动者为标志的生产力
C.以先进的劳动对象为标志的生产力
D.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标志的生产力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B.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C.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让一切创造
A.价值的源泉充分涌流
B.交换价值的源泉充分涌流
C.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D.社会资本的源泉充分涌流
14、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除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外,我国政府的另一个重要战略是
A.人才强国战略
B.人才竞争战略
D.科技兴国战略
D.世界一流大学战略
15.实施科教兴国,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
A.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
B.科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轨道上来
D.科研、教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16.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制度的着力点是
A.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B.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C.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D.取缔非法收入
17、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
A.混合所有制经济
B.民营经济
C.股份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D.合理的社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19、社会主义除具有其政治特征和经济特征外,还有它的精神文化特征,这就是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
B.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
C.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
D.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大众文化
20、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建立的新安全观是
A.互利、互信、团结、合作的新安全观
B.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的新安全观
C.互利、合作、繁荣、发展的新安全观
D.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表格的相应序号下面。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B.它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C.毛泽东的独特创造
D
6、“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
A.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B.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C.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D.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E.是绝对真理的体系
7、我国新时期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A .低水平的小康社会
B.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
C.全面的小康社会
D.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E.发展平衡的小康社会
8、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有
A.股份公司股票持有者的股息收入
B.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投资分红收入
C.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资金收入
D.国有企业福利收入
E.房产出租者取得的租金收入
9、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优势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0、关于台湾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C.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D.台湾问题的解决必要时可以与别国协商
E.“一国两制”构想是从台湾问题开始
11、下列说法中观点正确的是
A.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互为前提和保证
B.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直接等于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其中毛泽东作出了杰出贡献
E.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程中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这是由于
A.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B.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
C.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与无产阶级有天然的联系
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绝对大多数,具有很强的革命性,是革命的主力军。
E.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
3.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
A.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没收民族资产阶级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E.保护民族工商业
4.《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包含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精神,是因为它
A.强调“必须洗刷唯心精神”
B.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D.反对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
E.包含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基本经验
A.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
C.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必然要求
D.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尺度
E.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条件
1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包括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
E.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
三、辨析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反对“错误的毛泽东思想”。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一个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
四、简答题(共14分)
1、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的辩证关系。(6分)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什么?(8分)
五、论述与材料分析题(共28分)
1、论述题:(10分)
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角度,阐述我们党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材料分析题(18分)
[材料1]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农村实际,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它不是一般性的口号要求,而时集中 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新形势下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举措。
[材料2]在“三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和农民负担过重,而这二者又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三农”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攒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农村人口在中国社会总人口中还会占相当大的比例,“三农”的严峻性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三农”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
[材料3]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以后,今后1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1)
结合材料1回答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什么?新农村建设意义何在?
(2)
结合材料
2、材料3说明为什么“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