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角色游戏观察记录中三上
角色游戏理发店的观察记录及反思 学会整理玩具
我们中班组的角色游戏在教室内,里面共有4个角色区,在开展游戏时候,我发现幼儿比较喜欢玩“理发店”,在理发店里老师利用废旧物品给理发店添上了一些道具,如洗头盆,围裙莲蓬头等等,幼儿对新东西很感兴趣。就说星期二的角色活动课,活动开始,我和幼儿一起回忆了“理发店”游戏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各自的工作任务。游戏开始前,幼儿自己分配角色。我就让他们分组商量,我不知道他们商量得怎样,但要给他们尝试的机会,在游戏过程中,和黄朱颖扮演得比较好,黄丽静当顾客时就很耐心地坐在小凳子上让顾忆晴洗头,我看到顾忆晴洗得很认真,而且还有对“你洗得舒服吗?”“我这里很痒”等。还有几个幼儿也表现得不错。幼儿对道具感兴趣,游戏结束时,幼儿学会整理玩具。
幼儿行为分析
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和自我的主见,在游戏中,教师不需要一味地为孩子们解决问题,而是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
教师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要以平行介入的方式帮助幼儿,让游戏继续开展下去。
反思与推进
在游戏开始,全班幼儿都会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而且还有了自我的主见,但角色意识不够强,有的幼儿只会摆弄道具,不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还有的幼儿能按角色要求行动,但表演一般。还有一些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
在知识准备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继续请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带幼儿去理发店参观。老师提供有关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我饿了 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
今天角色游戏的活动时间又到了,程程担任的是理发店的发型师,有一个顾客来到了理发店,程程开始为他理发,程程一只手拿着梳子,一只手拿着小推子,梳一梳、推一推,认真地,有模有样地为顾客理着发,理完了,顾客照了照镜子,高兴地走了。程程看见顾客走了,又没有新的顾客来,就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摆弄着理发店里的物品。摆弄了一会,程程看看还是没有顾客来,就起身离开了。
程程来到烧烤店,对服务员说:“我饿了,给我一串韭菜吧。”他接过服务员给的韭菜串,然后独自坐在烧烤炉前开始烤他的韭菜串。他烤着韭菜串,烤了一会韭菜串后,听到旁边的小朋友说这个很香,那个很好吃,就又跑到服务员面前,大声地喊着:“我还要一串这个,一串这个。”他一边说,一边指着架子上的各种烧烤串,不一会儿,手里又拿了好几串各式烤串,他回到烧烤炉前一边烤着烧烤串,一边还跟旁边的小朋友说着话。好长时间过去了,他烧烤的热情依旧高涨,在老师的提醒下他才放下了手里的各种烧烤串,离开了烧烤店,回到了理发店继续当理发师,等待顾客上门。
【案例分析】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的角色意识不是很强,对游戏的坚持性也比较差,不管是担任服务员、医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或是顾客的幼儿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们容易被其他游戏所吸引,不能很好地坚守岗位,尤其是当他们在无所事事或是比较空闲的时候就会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就像程程小朋友,他的岗位在理发店,是一名理发师,可他在理发店只招呼了一会客人,当看到店里没有顾客自己也就离开了,也不管后面有没有顾客再来,他在别的游戏区逗留了较长时间才回到自己原先的岗位,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今天的角色任务。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分析:买菜记
豪豪买菜记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今天,当区域游戏一开始,豪豪就很高兴的跑去华士菜场买菜了,菜场老板婷婷开始想要和他聊天。只见豪豪只顾自己闷头拣着菜,婷婷说:“这个是5块一斤。”豪豪:“好的。”于是拿着菜往秤盘里一放,还没问多少钱,豪豪又赶紧走回去拣了好多不同种类的菜,如竹笋、西红柿、胡萝卜等,一起放到了秤盘里,这时一旁的凡凡凑近一看,说:“怎么一下子买这么多种菜啊,老板怎么称啊?”豪豪:“那好吧,我下次少买点。”说着转身就走了,这时菜场老板婷婷发话了:“菜还没拿就走了啊!”豪豪听到后,跑回来一把抓住秤盘里的菜就走了。其他小朋友看见了,哈哈大笑……
【分析】
案例中的豪豪是我们班出名的爱哭幼儿,不管什么事只要不顺心就会哭,哪怕天热,他出汗了,自己一个人就在那哭,我们问他这样做对不对,他的回答几乎都是“好吧!下次不这样了。”而且经过观察发现豪豪的自理能力、同伴交往能力较差。由此分析上述案例中,豪豪的表现是因为平时的社会交往积累太少,以及他的语言发展滞后,不管其他人问他,他的回答只有一种模式“好吧!下次不这样了。”
书吧中的图书坏了 爱护图书、珍惜图书
最近自助书吧的图书越来越破,平时也没发现孩子们有什么争抢,因此对自助书吧进行了观察。今天游戏时,一样陆续进入了自助书吧,开始小朋友看的还是很认真的,突然“哇!一只小虫,快来看呀!”孩子们有的顺手把书放在小椅子上,有的随手把书一扔,扔在了地上,有的扔在柜子上中;有的由于急着看小虫,就匆匆从书上踏过去,似乎无心顾及图书的“安危”。我还发现小朋友放图书时,没有把封面翻好就随便一插,有的干脆乱塞一通,许多书就折歪了。
【分析】
小朋友进入中班后,各方面虽然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幼儿毕竟还小,控制能力有限,很多事情 都需要 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一只小蚂蚁、一只小虫、一个站在门外的人等等,幼儿很多意识会不自觉的转移。
观察记录-幼儿角色游戏
游戏名称:玩“办家家”游戏 观察要点:孩子在游戏中的交往能力 游戏行为实录:
游戏中,翔翔和张涵是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当我在和玩具城的小朋友玩的时候,翔翔“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走上前问“翔翔,你怎么啦?”“她抢我的煤气灶。”翔翔指着张涵说。“张涵你为什么要和他抢东西呀?”“他不把煤气灶给我烧菜呀!”“你们今天在娃娃家里当的什么角色呀?”“我当的妈妈,我当的爸爸”他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要不要抢东西的呀?”他们两个直摇头,“对呀,爸爸妈妈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你们今天当的是爸爸妈妈,所以也要相互谦让,好吗?”他们俩听了以后使劲地点了点头。
教师分析:
由于小小班的幼儿刚刚开始接触角色游戏,所以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而且很喜欢扮演其中的角色,特别喜欢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但是一旦他们真正玩游戏的时候又经常会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特别是当幼儿之间出现共同争夺某一件他们共同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角色,于是就出现了“爸爸”和“妈妈”争夺东西的场面。所以在自主活动中,我们经常会提醒他们,生活中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做的?宝宝又应该怎么做?宝宝可不可以碰煤气灶?爸爸、妈妈能不能抢东西?经过我们的提醒,争抢的事慢慢少了。
改进措施: 作为教师,可以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或者作为一个观众安静的看孩子的“表演”,并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运用不够恰当的语言或行为时,教师可以在不影响孩子游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引导。另外,我觉得孩子遇到在游戏中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孩子自己去试着解决问题,而不能包办代替,或者帮助孩子出谋划策,这样,能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色游戏案例
关注幼儿游戏的安全
娃娃家
游戏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在各个区域里活动起来了。娃娃家里,淳淳小朋友今天做妈妈,只见她非常开心地在娃娃家里来来往往。一会儿,她抱着宝宝走出了家里,边走边说“宝宝,妈妈带你去剪头发啊,把你弄的漂亮点哦!”突然,嘉炜不知从哪里飞快地冲出来,把淳淳狠狠地撞了一下。淳淳摔倒在了地上,宝宝也飞了出去,她就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要像平时一样教育嘉炜不应该在娃娃家里跑那么快时,突然看见嘉炜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淳淳边哭边说:“嘉炜刚才走路走的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你摔倒了!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伤了,很痛吧?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快,快让我送你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嘉炜还不快来帮忙呀。”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嘉炜和我一起扶着淳淳慢慢地来到了“娃娃医院”。我说:“医生,快给她检查一下,她刚才摔倒了,嘉炜把她撞倒了,你看看她有没有受伤。”于是,诚诚医生就让淳淳躺在床上给她像模像样地检查了起来,并不停地责怪嘉炜:“你怎么走路走的那么快,眼睛要看好的啊?淳淳的腿都撞红了,要消毒了。”说着就拿起旁边的一个瓶子来给她“消毒”。
嘉炜在旁边一直说:“我不是故意的,我说对不起了,下次我不这样了。”
分析:
在平时的自由活动和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以上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喜欢在教室里你追我赶、打闹嬉戏,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甚至发生撞伤的流血事件,非常危险。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说教,不停地教育孩子们在活动室不要奔跑,要注意安全。可是,老师们苦口婆心说教的结果是老师说得口干舌燥,而“肇事者”当时显得诚惶诚恐乖乖认错,在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效果不明显。而这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节中,并在游戏中借诚诚“医生”的口“教育”了嘉炜。如此,不仅避免了嘉炜由于撞倒人而必须挨的批评,造成心情不愉快,不情愿地接受说教,反而使嘉炜真正地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使淳淳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
我也要喂宝宝
学会与人分享与人合作
案例发生的区域:娃娃家
【案例】:
孩子们在娃娃家里忙碌着。突然,一阵“哗啦”声传到我耳朵里,好象是什么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我忙跑过去一看,只见“俊杰爸爸”还在用手将桌上的那些“饭菜”推倒在地,一边推,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这时,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籍了„„这是怎么回事?本想上前训斥,可看到“俊杰爸爸”那一脸不高兴的表情时,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来到他身边了解情况。我摸摸他的头问道:“俊杰爸爸”怎么了?你这样会把宝宝吓哭的”他撅着小嘴说:“她(指娃娃家的妈妈)不让我喂宝宝吃饭,我就不要玩了。”
“哦,原来是这样的,那你可以和妈妈商量一下,‘我们一起来喂宝宝吧’。其实爸爸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你可以做饭、拖地、洗碗、整理房间,你还可以陪宝宝看书,给宝宝讲故事,做爸爸不能乱扔东西,乱扔东西可不好呀,别人还以为爸爸和妈妈吵架了!”他不说话。“快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重新去做饭吧,掉在地上的不好吃了。”听了我这么一说,“俊杰爸爸”就开始捡地上的餐具了。不一会儿,地上的餐具捡干净了,他又兴冲冲的去做饭了,刚才的不愉快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分析】:
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缺乏交往能力,在得不到同伴的回应及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同时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小,不会自己调节和处理这种情绪和行为,游戏中出现这种情况,老师既不能作为旁观者置之不理,也不能马上否定孩子,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然后进行适当引导,让幼儿学习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交往的方法,尽量不影响孩子的游戏。
抢电话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交往的方法
案例】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进入活动区开始做游戏,恒恒进入娃娃家后拿起电话,给妈妈打起了电话。这时,涛涛看见了上去就抢,嘴里还说着:“给我打一个,给我打一个。”恒恒不让。两个孩子马上要抢起来,把那些“小朋友有玩具要一起玩,要别人的东西要商量”的话抛在了脑后。我马上走过去,说:“涛涛,玩具是恒恒先拿到的,等他打完了你再打好吗?”涛涛虽然不抢了,但仍不甘心地看着恒恒手中的电话,我灵机一动,找来班上另一部电话并大声说:“铃„„涛涛快来接电话,爸爸找你。”涛涛高兴地跑来了,拿起电话:“爸爸,你在上班吗?我在幼儿园玩游戏呢„„”听着涛涛可爱的话语,我笑了!
【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小,常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发生争抢,这时,老师就不能作为旁观者置之不理,而是应该参与孩子的游戏,然后在游戏中进行适当引导,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交往的方法。
游戏案例:宝宝生病了 扮演好成人的角色
作者:蓝天白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98
更新时间:2009-12-1
游戏发生的区域:娃娃家游戏
案例发生的年龄段:中班
宝宝生病了
【案例】又是玩娃娃家的日子,小朋友显得异常兴奋,这次轮到小涛玩娃娃家了,小涛是个粗心的人,他捧着个娃娃走来走去,一会说娃娃要吃饭一会说娃娃生病了,于是他就带着自己的娃娃急匆匆地来到医院。医生看到他急忙说:“宝宝怎么啦?”可是他却说:“医生,我的宝宝生病了,快给他打一针。”看到这里,我走上前制止他,我问小涛:“你平时是怎么看病的?”“我听到医生问我妈妈,问我怎么了?”我又问:“那接下来呢?”他回答:“医生给我看病。”“那你刚才对吗?”“不对。”他回答。接着,他转头看向医生说:“医生,我的宝宝生病了,他额头好像有点烫。”小晟医生回答说:“宝宝,发烧了,我给他量一下温度吧。”不一会,小晟医生说:“宝宝发烧了,39度呢,他要打一针,打好了,我给点药他吃,吃了就好。”小涛高兴地说:“好的。”最后,打完针,配好药之后,小涛就带着宝宝回家了。
【分析】角色游戏是孩子们特别喜爱玩的一种社会性游戏,而孩子们又对娃娃家游戏情有独钟。娃娃家不仅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还能让孩子扮演成人的角色,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对家的理解,表现出家庭成员所不同的分工。在这个游戏中,他们能进行一些在家里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带孩子、买菜、购物,等等,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们都特别羡慕成人能自己为自己做主,因此娃娃家游戏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但是,孩子们的活动又受年龄特点所限制,因此,他们在游戏中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状况,这些往往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出现很大的偏差。在本次游戏中,孩子们在扮演家长时发现宝宝生病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生病,生了病就要去看医生。游戏中的小涛也是一样,当他发现宝宝生病了就马上带宝宝去医院,但是看病的流程到底是怎样的,他们还是不清楚。小涛认为生病了只要简单的打针就行了。对于宝宝到底生的什么病?该吃药还是打针,还是挂盐水呢?这些都不清楚。在他的印象中,生病了只要打针就好了,对于其他的他并没有多加以思考。
“卖菜人不见了!”
关注幼儿弄清自己的角色
作者:蓝天白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03
更新时间:2009-12-3
“卖菜人不见了!”
【案例】今天的角色游戏开始啦„„孩子们纷纷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开始忙碌起来,买菜的、开车兜客人的、汉堡小子叫卖的、小卖场还推出了特价活动。我也挂上顾客牌子加入孩子们中间。我来到“妮妮家”做客,走到“妮妮家”门口,我用手敲了敲桌子,边敲边问:“有人在家吗?”听到我的声音,“妮妮妈妈”赶紧做了一个开门的动作,边做边说:“有客人来了,快坐吧!”我在小椅子上坐下来,“妮妮爸爸”马上端着一个小杯子说:“快喝水吧!”我坐着和他们聊天。聊着聊着,“妮妮妈妈”突然对“妮妮爸爸”说:“快点到菜场上买点菜回来,客人来了,我们要烧饭了。”“妮妮爸爸”一听马上拎起篮子往菜场跑去,一会又拎着空篮子回家了,刚到家门口就说:“菜场人都没有了,我没有买到菜。”我转过头一看,菜场上的工作人员都不见了,他们去哪里啦?菜场上的菜乱七八糟地放了一桌,收钱的箩筐被放在了椅子上。我起身和“妮妮家”得爸爸妈妈道别后,坐上公共汽车,用乘客的身份对司机说:“你带着我到处转转吧。”我以乘客的身份在汽车里到处转着,发现菜场的工作人员走进了“汉堡小子”,两个人正美美地享受着香脆的鸡腿呢。我马上在“汉堡小子”门口下了车,走进店里,对服务员说要碗馄饨,然后和菜场的两个工作人员聊天:“你们是哪里的呀?在吃什么好吃的?味道怎么样?”听了我的问话,两个人抢着回答我:“我们是菜场上卖菜的。”“我们看见很多人都在吃鸡腿,我们就也来了。”我故作惊讶的说:“啊,那你们不怕有人去你的菜场上偷菜啊?”听了我的话,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丢下手里的鸡腿回到了菜场。
【分析】在角色游戏中由于有许多开设的游戏区角是孩子们平时生活中就十分喜爱的地方,这些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比如汉堡小子,汉堡小子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吃的东西,因此汉堡小子店里出现了排队拥堵购买的情况,导致其他场地人烟稀少。虽然我们利用了场外的充分条件,在走廊里开展了美丽坊,在午睡的地方开设了幼儿园,美丽坊的孩子们没有顾客上门时可以用美丽坊的道具相互装扮,互相给同伴烫头发,扎辫子等;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在课程表的引领下,玩着各种好玩的游戏;娃娃家的孩子们也一会去医院一会去小卖场,玩的不亦乐乎„„菜场的孩子们就非常羡慕他们,而其他游戏区角孩子们兴奋的身影深深的吸引着菜场孩子的目光。然而菜场里的道具只是一些蔬菜、水果,这些塑料的东西缺少操作性和趣味性,对孩子们来说再熟悉不过,虽然我们增设了收银台和电子称等物品,但还是没有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也许孩子们觉得这个菜场和他们生活中见到的菜场完全不一样。实际生活中的菜场上有很多的人,大家一起卖菜很热闹,但是现在这个菜场却只有两个人,还不能走来走去,所以他们会禁不住诱惑而离开自己的岗位。
舞台小插曲
关注幼儿有序的表演
作者:黄彩娣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0
更新时间:2009-12-4
《案例》舞台小插曲
今天“金色舞台”是第一天开放,特别热闹,很多小朋友争先恐后都去做小主持人了。刚开始,小朋友很有秩序的排好了队,张心怡、黄灿、马君豪等几位小朋友分别上台表演了古诗、儿歌、绕口令,还模拟了小动物的动作、声音等,绘声绘色地表演也引来了很多小观众。可是等我转到理发店游戏区域时,张心怡小朋友追过来,“黄老师,不好了,黄灿和马君豪在藏猫猫,把小舞台的屏幕弄破了,有了两个大大的洞。”我赶到小舞台,两个小朋友还躲在屏幕后面闹着玩,一边把头伸到洞口一边往外到招呼:“看见我了吗,我在这里!
分析:
小舞台节目是第一次开放,对于新鲜事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所以参加的人特别多。刚开始几位小朋友的表现很好,使老师的心理有一种成功感,因此没有对幼儿加以规则地引导,于是后面的事就发生了。屏幕是用一次性白色台布做的,加以装饰后比较诱人,想不到小朋友挖了两个洞以后用来做藏猫猫的游戏,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牙疼了怎么办
丰富幼儿经验和真实的感受。
作者:宝贝悠悠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16
更新时间:2009-12-4
【案例】
游戏开始了,医院里的“医生”鸿鸿和“护士”晴晴忙的不亦乐乎。这时,娃娃家里的“妈妈”瑶瑶带着“宝宝”小雨来到了医院。瑶瑶跟鸿鸿说:“医生,我宝宝牙疼。”鸿鸿拿听诊器在小雨胸口听了一会,又叫小雨张开嘴巴看了一下说:“你在换牙,不要紧,过段时间它会自己掉的。但是要记住,如果发现新牙已经长出来旧牙还没掉就一定要来医院拔,不然牙齿会长的不好看的。”小雨俨然一副难过样:“好的,谢谢医生。”„„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兴趣盎然,而且专注程度极高。
【分析】
幼儿正处于换牙期,拔牙、补牙是幼儿亲身经历过的事,所以孩子们对看牙齿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真实的感受。从游戏的状态来看,幼儿是积极的、快乐的。他们用游戏的形式再现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但游戏并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一方面。幼儿可以在游戏中表现、运用和整理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从中建构和发展新的经验来扩展游戏的情节和内容。
爸爸妈妈吵架了 关注幼儿与别人合作情况
作者:lyxdx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00
更新时间:2009-12-5
【案例】
今天的游戏在孩子的催促声中开始了。龚串红“妈妈”邀请了一向不愿与同伴分享自己玩具的华景煊做“果果家”的“爸爸”。一开始孩子各自做着自己的事,一个买菜、做饭,一个抱娃娃。而且还时不时的冒出一句:“我去买菜啦。”“我要洗洗菜。”可等准备开饭的时候,矛盾开始了。“爸爸”一个人围着桌子吃起了饭,一会夹鱼,一会夹茄子。“妈妈”看见了也忙坐下来吃饭。正当“妈妈”要夹菜的时候,“爸爸”说:“这是我做的菜,你不许吃。”说完还把“妈妈“的碗给丢在了地,嘴里还嘀咕着:“这是我最喜欢吃的菜了。”“妈妈”急的哭了。
【分析】从上述案例可看出,学龄前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自我中心特征,孩子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是孩子在认知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孩子的这种“自我”和他的年龄、认知、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和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消极、负面的“自我”会演变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案例中华景煊正是如此,自己烧的菜不肯与同伴分享,同伴来夹菜还把同伴的碗给仍了,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从这一行为可以看出孩子比较“自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不了解孩子发展的成人,有时会将孩子的这些行为误解为“不乖”、“小气”或“霸道”,其实这只是孩子“自我”的表现。当然孩子的这种“自我中心状态”会影响孩子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影响孩子与别人的友好关系。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自我中心”是两岁多幼儿的思考特征。他们只想到自己的感觉与需求,而不考虑别人或周围的状态。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影响着幼儿的人际关系,因此,他们不容易产生与别人合作、轮流,或分享的行为。其实,这与成人的自私行为是不一样的,他们不是不愿为别人设想,只是受限于本身不成熟的思考方式,才无法顾虑到他人。医院里的**
引导幼儿正确游戏。
作者:wangqu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0
更新时间:2009-12-7
案例发生的区域:医院游戏
案例发生的年龄班:新中班
【案例】
医院里的**
在医院里,一对“爸爸妈妈”带着生病的“宝宝”来看病了。小医生军军拿着听诊器过来给“宝宝”看病。他先把“宝宝”放在医疗床上,然后很认真地拿着听诊器这边听听,那边摸摸,还用体温计给小病人量了体温,最后拿出药丸给小病人吃。坐在旁边的“爸爸妈妈”却一个劲地在笑。过了一会,军军医生给“宝宝”看完了病,伸出手来向“爸爸妈妈”收钱,可是“爸爸妈妈”却没带钱,只见军军医生生气地一挥手:“滚开,没钱还来看病?”接着又把“宝宝”扔在了地上。眼看着“爸爸”要动手了,一场争吵即将发生,我赶紧介入化解矛盾。
【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言行就会影响到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而我们开展游戏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幼儿通过游戏去表现和感悟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的言行举止。在这个游戏中,军军医生的行为已经背离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形象,违背了幼儿崇尚的文明准则。而游戏中“爸爸妈妈”看病经验的缺乏是造成双方矛盾的起因。
航航不想当爸爸
关注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玩“娃娃家”游戏了,我向孩子介绍新材料:围裙,告诉他们这是妈妈烧菜时围的,并且示范了围裙的围法,要在后面打个漂亮的蝴蝶结,如果宝宝不会打,可以请爸爸或者老师帮忙。漂亮的围裙一下子吸引了许多孩子的目光,纷纷表示要做妈妈,要给娃娃烧饭吃。于是,当我请香蕉队孩子中的爸爸去请一位妈妈时,孩子们很快行动起来,请到的妈妈相当神气,马上去戴上围裙,但是自己不会打结,旁边的爸爸这时也乐意上去帮忙。但是苏一航宝宝一个人没动,也不去请妈妈,我就上前问他:“航航,怎么了?还不请妈妈去?”他一脸的不情愿,慢腾腾地去请了坐着的钱栩涵,两人去了“啵啵家”。
当我从其他娃娃家回来时,发现“啵啵家”只有涵涵一个人在,航航不在娃娃家了。我一找,原来跑到美术区去涂色了。我上前问他:“爸爸怎么出来了?啵啵饿了,在家哭呢!”他回答我:“我不要做爸爸。”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妈妈有围裙的,可以戴着烧饭,我没有。”我继续说:“那爸爸可以抱娃娃啊,爸爸力气可大了,是不是?”他听了,才点点头跟着我回到了“啵啵家”。
后来几天的游戏中,我重点观察了航航,发现他在游戏时常常脱离岗位,一会走出家门,到别的家看看,玩玩,有时甚至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到别人家去,仿佛自己的家不够吸引他。
【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遇到缺乏角色意识,出现离岗、串位等情况。案例中航航的离岗主要原因是失去了对爸爸这一角色的兴趣,无所事事,在观察中我发现齐齐虽然聪明、有主见,但在遇到困难时仍然会有生气等消极表现,这也符合幼儿的特点。可贵的是,齐齐并没有逃避,而是想出办法来达到目的,这反映了齐齐良好的个性品质。
【指导策略】
1、投放代表爸爸的典型象征物:领带。请幼儿与老师共同收集小领带,作为爸爸的标志。但收集过来的领带大大小小,尤其是孩子戴脱很不方便,不能自己操作。于是,我想到便于孩子自己穿戴的领结,请我们阿姨回去做了若干漂亮的蝴蝶结。孩子们一戴,可神气了,玩游戏时也特别投入,专注。一块海绵
学习,寻求新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作者:蜻蜓点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36
更新时间:2009-12-10
案例发生的区域:理发店
案例发生的年龄斑:中班
【案例】一块海绵
金智健是发型屋的理发师,他穿上理发师的服装,开始准备接待顾客。因为游戏刚刚开始,顾客们在忙着到银行取款,发型屋里比较冷清。金智健在摆弄着小筐中的各种理发用品,忽然,在小筐里,他发现了一块黄色的海绵。他拿起那块海绵,擦擦自己的手,又擦擦自己的脸。咦,这块海绵到底是干什么的呢?他拿起那块海绵,问发型屋里的另一个发型师说:”你知道这个海绵有什么用吗?”另一个发型师也不知道。他看到老师就问:“老师,这块海绵有什么用的?”
他这么一问,几个小朋友就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个海绵是擦脸用的。”说完,还抢过海绵在自己的脸上擦了擦,还有的小朋友说:“这块海绵是用来擦桌子的吧。”这时王芸熙和徐和小朋友拿过海绵在自己的身上比划着:“我看见理发店的人用这个海绵擦擦脖子的,还擦擦这里。”听到这个答案,我问:“为什么要擦擦脖子?是怎么擦的?你能来学一学吗?”
大家跟随王芸熙小朋友一起来到发型屋,看她怎么使用这块海绵。只见她拿着这块海绵在理发师的脖子擦来擦去。我问小朋友:“为什么要用海绵擦擦脖子呢?”金智健抢着说:“我知道,我知道,因为剪了头发,头发掉在脖子上,脖子会很痒的,用海绵擦擦就不痒了。”旁边的小朋友附和着“对的,我上次去剪头发,叔叔就用这个海绵给我擦脖子的。”哦,原来这块海绵是在小朋友剪完头发,擦脖子上留下的碎头发的。”金智健这下子明白了海绵的用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在给客人剪完头发后,他都给顾客用海绵擦擦脖子里的碎头发,让顾客满意而归。
【案例分析】
随着角色游戏的不断深入开展,幼儿对游戏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他们不再满足于摆弄那些原有的游戏材料,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原有的游戏内容与情节。因此,在游戏过程中,他们常常会发展出自己更感兴趣、更能反映自己生活经验的游戏情节,这时,需要一些新的游戏材料的辅助,幼儿会 向 老师提出对新材料的需求,老师应及时地给予满足。幼儿自身的需求是一个方面,同 时 老师要做个有心人,根据各个游戏区的开展情况,适时地提供一些新材料,让这些游戏新材料为游戏内容与情节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理发店这个游戏中,幼儿摆弄最多的就是吹风机、剪刀、梳子、头饰等材料,理发师们给顾客洗头、剪发、用发饰打扮。新的游戏情节如何渗透?一个老师提供的游戏新材料——海绵给了幼儿发展的机会。
谁去菜场买菜
作者:小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7
更新时间:2009-12-16
案例发生的区域:娃娃家游戏
案例发生的年龄班:小
班
【案例】
谁去菜场买菜
培养个孩子的意识
在11月中旬,我们将所有娃娃家里的菜集中起来增设了一个“绿色超市”。超市正常营业了,生意好得不得了。
情况一:娃娃家的妈妈出来买菜,随后爸爸又再出来,到超市里大肆购物,家里的灶台上,餐桌上全堆满了各种蔬菜和水果。
情况二:爸爸和妈妈一起出门,途中不断争抢篮子。孔晨豪爸爸说:“你回家做饭吧,我去买菜,把篮子给我!”朱美芬妈妈:“我是妈妈,我去买菜,你要不要去抱娃娃啦?”两人商量未果,一直争论到超市里。但是,达到超市以后,爸爸妈妈买菜时却能有商有量。
情况三:经过调整以后,爸爸妈妈知道只能有一个人去超市买菜,家里需要留一个人看家和照顾娃娃。王思齐妈妈一个人到超市以后,“买”了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可是离开时却没有付钱,而超市营业员只一味地给客人拿东西,自己一个人沉浸在发放材料的乐趣中,根本不记得要收钱。
【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我们小班孩子的角色意识越来越强了,对于游戏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能自发地想起新的游戏内容,并且大胆 向 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兴趣所在,我们的超市也是由此得来。在增设超市以后,我发现孩子们买菜的时候是很起劲的,可是买了菜回家却不知道如何让安置它们,随意乱放。
在情况二中,可以看出爸爸妈妈不会协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对于新鲜的事物争抢不休。而在情况三中,可以看出,我们小班孩子对于新角色也很有兴趣。其实超市里的材料还是原来娃娃家里的材料,而她却可以以一个新的身份去摆弄材料,这让他很兴奋。然而,角色的里面的职责,她就没有尽到,完全忘记了卖给别人东西时她要向客人收钱这么一回事。
游戏案例
穿衣打结
要保证孩子在活动中情绪愉快、自信满足。
作者:楚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30
更新时间:2009-12-15
【案例】
穿衣打结
在娃娃家,自从给娃娃家增添了各种衣物后发现孩子们很喜欢给娃娃换衣物,而在换衣物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给幼儿提供的衣物中有几件是要请小朋友打结的,但很多幼儿在游戏中往往不去穿这几件衣物,挑那些扣子的或拉链的衣物。而且在日常活动中也发现有很多幼儿有穿鞋带的鞋子,但鞋带松了要老师帮忙,自己还不会系,幼儿对系蝴蝶结这一个技能还没有掌握,为此,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并为了达到让幼儿掌握系蝴蝶结的技能,我将娃娃家的带扣子和拉链的衣物都拿走,只留下几件需要打结的衣物,供幼儿游戏操作,目的是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操作中,养成生活自理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其自信心。
在今天的游戏中,源、茜、浩、秀参加了芳芳家的游戏。游戏开始,妈妈出去买东西了,家里留下了姐姐(秀),奶奶(茜)和爸爸(浩)爸爸和姐姐在看书,奶奶打扫了卫生后就去给娃娃换衣物了,奶奶说:“呀,宝宝尿床了,奶奶帮你换衣服”于是就去柜子里拿衣服,拿了衣服给宝宝换上,但发现没有扣子,只有几条带子,于是,就叫起来:“儿子,你会系这个带子吗?”爸爸看了看说,“我不会”奶奶又叫:“宝宝,你会吗”秀摇摇头。只见奶奶把两边的衣襟拉拉好,就算完事了。
于是,我就以亲戚的身份到他们家去做客,我来到娃娃家,先向他们做了自我介绍:“我是你们家的外婆,到你们家来做客了”他们很热情地让座,倒水。于是,我提议要抱抱他们的娃娃,在接过娃娃后我故意说,:“呀,宝宝怎么衣服都没有穿好呀奶奶,你帮宝宝系好带子好吗?”奶奶小声地说:“我不会”我又问了一下爸爸和姐姐,他们都说不会。这是妈妈回来了,我就说:“我是外婆,宝宝的衣带没有系好,女儿,你会系吗?”源也摇了摇头说:“我也不会。”我说:“那我来教你们好吗?”他们都点点头。于是我手把手,边念打结的儿歌边教他们怎样打蝴蝶结。他们几个在我的逐个指导下,一会就学会了。在游戏讲评中,他们提出了我上他们家教他们学打蝴蝶结的事情,我也让他们把这个技能展示给了大家看,其他的小朋友都露出了非常羡慕的表情。
【分析】
“学打蝴蝶结”是一项幼儿比较难掌握的技能,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却常要运用到,在今天的游戏活动中我将技能的练习设置在幼儿喜欢的游戏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情节中掌握技能,幼儿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学得轻松、愉快。而且非常感兴趣。同时它也体现了幼儿的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这一活动要求。
另外在活动中,我注重老师的适时指导,生性好动、喜欢模仿与探索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看到娃娃、和各种小衣服,他们受兴趣支配,立即产生了给娃娃穿衣服的愿望。但由于缺乏技能的支撑,因而在游戏中他们只给娃娃穿有扣子或拉链的衣服,而当老师只给他们提供带子的衣服时,他们采用了敷衍了事的方法,如果此时教师不给予适时的关注和指导,那么孩子的技能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游戏中我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幼儿活动的观察者与指导者,了解、关注每一位幼儿,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帮助,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帮助幼儿得到发展。
今天我好忙呀
丰富幼儿角色意识和行为
作者:junhua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73
更新时间:2009-12-16
今天我好忙呀
祝塘中心幼儿园 华 君
案例:
在娃娃家游戏时,我看到诗雨小朋友围着小围裙、戴着帽兜,忙着切菜、做饭,我走过去问:“诗雨妈妈,你今天在忙啥呀?”诗雨头也不抬地告诉我说:“今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我好忙呀。”看着她忙前忙后:一会儿青椒炒肉丝,一会儿炒茄子,过一会儿又拿了一些钱上菜场。小菜场回来后,又是烧鱼又是蒸虾。我又禁不住走过去问她:“诗雨妈妈,你干嘛不把事情分一些给爸爸和孩子做呢?”诗雨听了不好意思的说:“嘿,老师,我还真没想到呢。”说完就开始分工了:对着抱娃娃的睿睿喊:“老公、老公快帮我来切菜。”又对着看电视的涛涛喊:“小宝、小宝快帮妈妈做肉串。”在她吆喝下,睿睿和涛涛也忙开了,他们分工合作,各自做起了自己的事情。一碗碗小菜端上了桌,客人主人围着小桌子嘻嘻哈哈吃起来。
分析:
娃娃家热闹非凡,咋一看,他们还真都个个忙得团团转,可仔细瞧,就不难发现,他们只是在各自摆弄那些小的餐具、茶具、家具及各种食品与菜肴。中班的幼儿能自己协商分配游戏角色和游戏内容(谁当爸爸,谁当妈妈或哥哥姐姐,今天炒什么菜,做什么饭);角色意识进一步明显,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应该干什么;角色行为体现较充分。但是,孩子们虽对于“娃娃家”的游戏比较喜欢,但是由于刚进行游戏没有多久,缺乏游戏能力,显得很不成熟。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交往的情节,都是在自己忙着自己的事情,处于游戏的初期。娃娃家是一种社交型的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发展幼儿社会性,了解人际间关系及不同角色身份,学习扮演角色及适当的行为方式,更能帮助幼儿领悟家庭关系共同协作,互相帮扶的重要性。
如此妈妈
在游戏活动中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案例发生的区域:娃娃家
案例发生的年龄班:小班
【案例】
如此妈妈
“妮妮家”妈妈筱雨不知怎么的把小勺弄坏了,外出回家的爸爸源源看见了边说边拿过妈妈手中的小勺说:“怎么了?我看看,我来修。”爸爸拿着小勺修了好一会儿没有修好不耐烦地说:“怎么会坏成这样的!你看看,我都修不好,我看你怎么办!”说着将小勺还给了妈妈。妈妈挨了爸爸的骂,难受地接过小勺自己修起来,不多一会儿,妈妈就将小勺修好了,高兴地举起小勺向我炫耀,我也高兴地堆她说:“妈妈,你真了不起!”当我转身去别的娃娃家时,妈妈筱雨高兴地抱起娃娃抛向空中,边抛边说:“噢——修好了,噢——修好了。”
不一会儿我又来到“妮妮家”,家里已显得较乱,妈妈从地板上捡起了一段毛线,边摆弄边说:“这是娃娃的头发。”并走到我身边将毛线交给我,我说:“娃娃都掉头发了,怎么办?”她又从我手中拿回毛线,转身放入锅中说:“我把头发烧给娃娃吃,让娃娃拉肚子。”我说:“妈妈煮的东西是很好吃的,要拉肚子的东西娃娃是不喜欢吃的。”她马上改口说:“让娃娃吃了长头发出来。”头发煮好后,她真的开心地去喂给娃娃吃了。
【分析】《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生性好动爱玩,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爱好、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妈妈筱雨的这种“破坏性行为”在小班幼儿的游戏中常有发生,属于无意识行为。在游戏过程中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性很大,又由于年龄特点的缘故,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很丰富的语言,他们也缺乏用语言在角色游戏中交往互动的能力,常常是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更多的依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之中,而无意损坏了游戏材料。
【案例】
等一等、看一看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娃娃家游戏又开始了,“开心家”、“琪琪家”里的爸爸妈妈们忙得热火朝天,一会儿给娃娃换裤子,一会儿又到厨房里烧这烧那。可“舟舟爸爸”——孙开来和“佳佳爸爸”——杨宇鑫却坐在娃娃家门口,两人互相把手伸长,一副你不让我,我也不让你的架势摆好。其他要进“小区”的人全都被他俩拦在外面。我原先以为他俩在抢玩具,想上前去阻止,可“等一等,看一看”的念头在我脑中一闪,于是我仔细站他们一旁倾听,只听杨宇鑫拦住一位“妈妈”说说:“你是谁?你到这里来干什么?”“妈妈”说:“我是琪琪妈妈,买菜回来了。”杨宇鑫一听,马上边把拦着的手放下边说:“好吧,你进去吧。”这时又来了一位“妈妈”,孙开来马上抢先上前拦住“妈妈”问:“你是谁?”“妈妈”说:“我来‘琪琪家’做客的。”只见杨宇鑫横冲直撞的拦住孙开来说:“我是看门的,我来问。”孙开来也不示弱:“我也是的。”两人挤来挤去,做客的“妈妈”乘势溜了进去。杨宇鑫只得重新拦住“妈妈”,再让“妈妈”回答他的话。这下我才明白,他俩正争着做小区里的“保安”呢!
【分析】:
实话说,小班幼儿的模仿力最强,特别是“警察”这个角色幼儿最喜欢。在游戏时,幼儿常常会拿起搭建的枪朝着“坏蛋”“砰砰砰”的直打。可这也同时告诉我们,小班孩子的思维特单纯,他们也只能理解警察就是靠“枪”来捉住“坏蛋”的。像今天孩子争抢着当“保安”一样,他们的思维定势就是,门卫上只有一个保安(幼儿园门卫上也只有一个保安),而且认为保安的工作就是在门卫上“询问”要进幼儿园的人的,得到保安的同意才能入园,并且我先来的就该我当。在这种思维的冲击下,孩子们的矛盾也就开始了。
另外,我觉得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在小区里,保安其实有两个(当然有的小区可能会更多),一个值夜班,一个值日班。孩子们在进出小区门卫的时候,总是只看见一个穿制服的保安坐在门卫或站在门口。
美美的厄运
孩子们自我意识的发展。
作者:子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36
更新时间:2009-12-19
美美是我班娃娃家的孩子,又到玩游戏的时间了,美美的家里特别热闹,原来,他家来了许多的客人。你瞧!妈妈(茜茜)、爸爸(炫炫)、奶奶(晨晨)只顾招待客人了,留下美美一人坐在床上孤孤单单。热情的客人带了许多超市里的物品和新鲜的蔬菜,家里的桌子已经放不下了,怎么办呢?奶奶一骨碌把多余的东西都堆到了美美的床上,可怜的美美已经挤在了物品中,像个垃圾场。客人走后,无聊的爸爸一时兴起拿起电话闲聊了起来,奶奶只顾烧菜,妈妈无所事事的这里摸摸,那里瞧瞧,“谁来抱抱我呀?”妹妹生气的说。突然,爸爸叫了起来“地球要爆炸啦,快跑呀!”家里人一听随着李玄就跑了出去,只剩美美留在家里。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迷上了去医院,夹住美美的脖子就往医院跑,回来后,猛给它灌药,你听“啊!太苦了,我不要吃了,怎么有那么多的药”,美美无奈地呻呤着。这时,爸爸和奶奶吵了起来:“家里应该是奶奶烧饭的,爸爸不能烧的”“不是,我家是爸爸烧的”,说完,两人争抢起来。晨晨一手拽着铲子,一边说要来指石头剪子布决胜。不巧,晨晨赢了爸爸不服气了,想要再来一次,奶奶可不依,妈妈抱着美美也来凑热闹,爸爸急忙救助妈妈,于是,茜茜拽着美美就加入了,“我要把你们全都杀死”茜茜憋足劲说。最后,茜茜获胜了,爸爸和奶奶似乎很不满意,生气的离开了家,而她才不管呢,把美美往床上一放,自己玩起了娃娃家烧饭游戏,玩了一会儿她也离开了,告诉我她想玩别的游戏了,热闹的美美家一下陷入了沉静。
【分析】
这可能与环境创设的比重有关,娃娃家的事情很多,但也需要建立在丰富的环境创设下,这样洋娃娃家的人才有事可做,假设我为爸爸提供一个公文包、一条领带,为妈妈提供一块头巾,奶奶一个菜篮,就不会抢了。由于引发角色意识的创设过于单调,才会为同一个角色展开争抢,还与娃娃家投放的物品的比重有关,除了小床、小桌子,剩下的就是那些丰富的厨房餐具,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简单的操作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游戏的行为和种类也在不断地丰富,而丰富的材料(成品、半成品)就是游戏的推动。为此,孩子们的注意力才会不约而同的瞄上烧饭,造成美眉的厄运正是与角色的模糊、不稳定以及材料提供的层次性与丰富性有关。
冷清的生意
重点引导孩子动脑筋去创新
【案例】
冷清的生意
角色游戏开始了,瑶瑶穿上了美发师的工作服,拿起了电吹风、各色发夹、彩带招呼着跟前来回走过的小伙伴“快来美发呀!我们的美发技术是一流的,保证你满意。”在她的宣传下果然有几个“爱美一族”的姑娘受不了诱惑走了进去尝试一下。“我想做个新娘头,”清清翻开了桌上的美容书,指着其中的一页说。瑶瑶马上热情相迎,并像模像样的拿起吹风机为她塑造发型,用橡皮筋扎了个马尾,选了几个彩色发夹固定发型,最后插上了彩色绸带,清清满意地点了点头。此时一旁的倩倩急着说:“我也做一个发型,但你要做得和美容书上一模一样,头发也要彩色的。”瑶瑶一时为难起来,说:“这里没有染发剂,我给你戴上两个假发圈吧,也很好看的。”倩倩一看说:“黑色的我不要,还有好看点的假发吗?”当得知没有时只好失望地离开了美发店。瑶瑶又接待了几个客人后生意显得冷清了一些。虽然仍在热情地招呼着,但生意似乎不太理想。
【分析】
从美发店游戏中可看出,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戏的主题扩展,情节得到了发展。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也由直觉行动性开始转向具体形象的思维,比起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情节要复杂。美发师能向客人作介绍且会用语言招呼客人,能用语言与同伴交往。再者,中班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能认真扮演角色,并且还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随便离开岗位的现象少了,因为他们在游戏前就分配好了各自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从游戏过程中我也发现了现有的游戏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游戏情节发展的需要了。而材料投放是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的;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在美发店中的小道具显然显得有点贫乏。
游戏案例:理发店—烫头发 关注幼儿的游戏兴趣
理发店 ——烫头发
案例发生区域:超妍时尚美发厅
案例发生年龄段:小6班
案例:烫头发
今天理发店里添置了一种新设备——烫头发的仪器。小朋友们举手争着来做理发师,看来小朋友对新设备非常感兴趣。薛梓豪是一位很认真也很能干的理发师,他先给顾客万彤彤洗头,洗好之后吹干,就让她坐在椅子上开始烫头发了。他先是在她的头发上盖上一块小毛巾,之后用烫头发上的夹子把毛巾和头发夹在一起。我走向前去问:“理发师,你在做什么呢?”答道:“我在给万彤彤烫头发呢!"“请问烫个头发要多长时间呢”薛梓豪茫然地抬着头看着我。我提醒他:“是要一个小时,还是半个小时啊。”他想了想回答到:“半个小时。”我摸着万彤彤的头发:“这个发型可真漂亮,我也想烫一个。”薛梓豪说:“现在不行,你过会在来吧。说完他依旧很认真地摆弄着万彤彤的头发。
分析:
幼儿对新增置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扮演的游戏角色也比较投入,完全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教师的适当介入,可以更加丰富幼儿的游戏知识。
指导策略:
1适当的增添游戏内容,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对新增置的设备要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幼儿学会去操作。
2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以游戏的角色进入游戏角色中,对幼儿的的一些操作进行指导,可以丰富幼儿的一些日常生活知识。
娃娃家:好烫,我来吹一吹
增强同伴间的互动和沟通。
案例发生区域:娃娃家
案例发生年龄段:小6班
案例:好烫,我来吹一吹
今天玩娃娃家游戏的是许阳和王羿诚,他们两个分工明确:王羿诚做爸爸负责烧饭;许阳做妈妈,负责抱宝宝和喂宝宝吃饭。活动开始,王羿诚爸爸先在水池里洗菜,然后切菜,再在锅里开始烧,“爸爸,今天烧的饭真香,烧的是什么饭啊?”“我今天烧的是南瓜羹,可甜呢!宝宝最喜欢吃了!”爸爸烧好后端给妈妈:“快给宝宝吃吧,要冷掉的。”妈妈把宝宝从床上抱起来,一只手抱宝宝一只手拿调羹喂宝宝,“这个饭太烫了,我来吹一吹再喂给你吃哦。”然后她把调羹放在嘴边吹了又吹,然后小心翼翼地喂给宝宝吃。“宝宝慢慢吃哦,要烫的哦!”一边喂还在一边提醒宝宝。真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分析:
经过了近两个月的游戏活动,幼儿有了明确的分工意识,知道爸爸妈妈各自的工作和责任,会像模像样的模仿成人的活动。在这个案例中,许阳作为妈妈在喂宝宝吃饭时能注意到一个细节:饭太烫了,要吹一吹。说明她在家里她妈妈就是这样照顾她的,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游戏案例:洗菜
关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案例发生区域:娃娃家
案例发生年龄段:小6班
案例:洗菜
今天娃娃家里新增添了——水池,幼儿对这个新事物兴趣很高,都抢着要进入娃娃家游戏。最后决定由吴昊和沈源进入游戏活动。吴昊做爸爸,沈源做妈妈。爸爸一进入活动区域就开始拿了菜开始烧饭“娃娃太饿了,我要赶紧烧饭给他吃,妈妈也饿了。”说完就把菜放进锅里烧了起来。“我今天想到你家来做客,方便吗?”“可以,进来吧!”说完我就利用客人的身份进入游戏。“爸爸,你在烧什么啊?“我在炒青菜呢。”
“那你的菜洗了吗?”“哦,菜还没洗呢,放哪儿洗呢?”
“我来帮你吧!”说完我就挽起袖子,把青菜放在水池里洗了起来,边洗边说:“小青菜,水池中,洗干净,健康更卫生。”“好了,爸爸你可以烧了。”爸爸起劲地烧起菜来。“爸爸,你烧得菜可真香,我都馋死了。”烧好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高高兴兴地吃起饭来。
分析:
幼儿对于新增添进去的游戏材料非常感兴趣,由于是第一次投放进去所以大多数幼儿只会摆弄游戏材料,还不会很好地使用,在游戏中我利用客人的身份作为爸爸的帮手帮爸爸洗菜让幼儿知道水池放在娃娃家里的使用方法。这样一来,幼儿就都能学会了这个生活经验。
第二篇: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害羞的小歌手
具体记录:
今天的小舞台格外热闹,在对角色区进行了调整后,孩子们的兴趣更加高涨了。一到区域获得时间,就有许多孩子奔向角色区,他们有商有量的分配完角色后,就赶紧去穿衣打扮,开始表演节目了。程雨熙今天选择了角色区,她的角色是一名歌手。这让我很意外,她是一个比较内向,安静的孩子,平常在班级中比较沉默,很少主动开口与他人交谈,不爱表现。当我注意到她时,正好轮到她表演。此时,她正呆呆的站在舞台上,显得手足无措的样子,脸颊也红扑扑的。显然,她有些紧张,还有些害羞。乐手们都已准备就绪,开始播放伴奏了,可是程雨熙却迟迟没有开口唱,仍然是沉默的站在舞台上,有些犹豫不决。这想唱又不敢唱得样子看得着实令人着急!
我见状,及时关闭了音乐,然后对她笑了笑,走过去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有些放松了下来。接着,我转过身对着那些小观众们说:“程雨熙唱歌可是很好听的,只是音量稍微再大一点声就更好了。咱们再给她鼓鼓掌给她加油打气好不好?”孩子们听了,都很配合,用力的给她鼓起掌来。我微笑着对程雨熙点了点头,示意她可以继续唱。她对我微笑了一下,仿佛是一瞬间鼓起了勇气,小声地唱了起来。起初声音还比较小,唱的断断续续的,后来,她越来越享受起这种状态,慢慢的找回了自信,开始大声的唱出声来。她高兴极了,以至于音乐都已经结束了,她还在继续唱着。
原因分析:
程雨熙是个聪明能干的孩子,十分的乖巧,但性格有些内向,很少主动与人交谈,也不爱表现自己。当她来到了角色区时选择当歌手时,我感到有些惊讶。看得出,她对角色区还是很感兴趣的,也很想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终于轮到她表演时,她明显有些紧张,甚至是想要退出游戏。她有些胆小,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当我们给予她鼓励之后,她顿时鼓起了很大的勇气,开始小声地唱起歌来。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大,她越来越投入进来,不再拘束。她已经十分享受这个游戏过程,从游戏中体会到了很大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自信心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育措施:
教师应多关注这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常与她们交流沟通,鼓励她们对各种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为孩子们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多给予她们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她们的点滴进步,帮助她们建立自信心。并在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她喜欢这个集体,享受与同伴在一起的乐趣。
第三篇:大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大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实录:
“农家乐小吃店”是我们班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游戏。根据幼儿的需要现在农家乐小吃店的食品有:水饺、馒头、汤圆和羊肉串等,很多幼儿都喜欢参与农家乐小吃店的游戏,摆弄这些形象逼真的材料。今天,孙睿杰选择了农家乐小吃店游戏,他卖起了羊肉串。游戏中,他发现制作羊肉串的贾中正离开了,立刻跑去摆弄制作羊肉串的材料,觉得挺好玩的。贾中正回来后,与孙睿杰吵了起来。因为,此时的孙睿杰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制作羊肉串的岗位,他让贾中正去卖羊肉串,贾中正不愿意,他据理力争,跟孙睿姐说道:“明明是我在做羊肉串的,我先来的。” 孙睿杰想了想说:“那我们石头、剪刀、布”。结果,孙睿杰输了,他又去卖羊肉串了。分析与思考:
游戏进行到一定的时间,在同一游戏中出现了不同的角色,而各角色应有自己不同的职责。观察中,幼儿之间因为“你该做什么?我该做什么?”发生争吵,这说明幼儿的游戏在进步。在之前的游戏中,幼儿的游戏的角色少、不稳定,没有明确的角色分工。随着游戏的逐步开展,游戏角色增加了、游戏的情节丰富了,幼儿常常受游戏材料和参与游戏人数等因素的影响而离开自己当前的角色,参与到其他游戏,甚至强占他人的角色。这些现象的出现告诉教师,幼儿的游戏需要规则,需要明确的角色分工,幼儿在游戏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
实施措施:
1、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自己是做什么工作?”鼓励幼儿与教师共同想办法,制作标志如牌子、图片、衣服等,表现相应的角色。
2、根据幼儿讨论,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服饰,帮助幼儿明确自己和同伴的角色。
3、游戏中,有意识的询问幼儿,让幼儿回答:“今天我是XX,我的任务是„„”
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及职责,在游戏时能自始至终。活动反思:
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职责都应从幼儿的游戏中来,教师在游戏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讨论、确定游戏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的职责。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幼儿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当我们的孩子发生困惑、疑虑的时候,我们都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和鼓励。因为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需要幼儿自我的积极探索外,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外力去引导和推进。
第四篇:中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中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实录:
“风味小吃店”是我们班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游戏。根据幼儿的需要现 在风味小吃店的食品有:水饺、馒头、汤圆和羊肉串等,很多幼儿都喜欢参与风 味小吃店的游戏,摆弄这些形象逼真的材料。有一次,王礼杰选择了风味小吃店游戏,他卖起了羊肉串。游戏中,他发现制作羊肉串的谢炜辰离开了,立刻跑去摆弄制作羊肉串的材料,觉得挺好玩的。谢炜辰回来后,与王礼杰吵了起来。因为,此时的王礼杰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制作羊肉串的岗位,他让谢炜辰去卖羊肉串,陆宇航不愿意,他据理力争,跟谢炜辰说道:“明明是我在做羊肉串的,我先来的。”王礼杰想了想说:“那我们石头、剪刀、布”。结果,王礼杰输了,他又去卖羊肉串了。
分析与思考:
游戏进行到一定的时间,在同一游戏中出现了不同的角色,而各角色应有自己不同的职责。观察中,幼儿之间因为“你该做什么?我该做什么?”发生争吵,这说明幼儿的游戏在进步。在之前的游戏中,幼儿的游戏的角色少、不稳定,没有明确的角色分工。随着游戏的逐步开展,游戏角色增加了、游戏的情节丰富了,幼儿常常受游戏材料和参与游戏人数等因素的影响而离开自己当前的角色,参与到其他游戏,甚至强占他人的角色。这些现象的出现告诉教师,幼儿的游戏需要规则,需要明确的角色分工,幼儿在游戏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
实施措施:
1、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自己是做什么工作?”鼓励幼儿与教师共同想办法,制作标志如牌子、图片、衣服等,表现相应的角色。
2、根据幼儿讨论,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服饰,帮助幼儿明确自己和同伴的角色。
3、游戏中,有意识的询问幼儿,让幼儿回答:“今天我是XX,我的任务是„„”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及职责,在游戏时能自始至终。
活动反思: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职责都应从幼儿的游戏中来,教师在游戏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讨论、确定游戏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的职责。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幼儿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当我们的孩子发生困惑、疑虑的时候,我们都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和鼓励。因为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需要幼儿自我的积极探索外,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外力去引导和推进。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我饿了
【观察记录】:
今天角色游戏的活动时间又到了,程程担任的是理发店的发型师,有一个顾客来到了理发店,程程开始为他理发,程程一只手拿着梳子,一只手拿着小推子,梳一梳、推一推,认真地,有模有样地为顾客理着发,理完了,顾客照了照镜子,高兴地走了。程程看见顾客走了,又没有新的顾客来,就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摆弄着理发店里的物品。摆弄了一会,程程看看还是没有顾客来,就起身离开了。程程来到烧烤店,对服务员说:“我饿了,给我一串韭菜吧。”他接过服务员给的韭菜串,然后独自坐在烧烤炉前开始烤他的韭菜串。他烤着韭菜串,烤了一会韭菜串后,听到旁边的小朋友说这个很香,那个很好吃,就又跑到服务员面前,大声地喊着:“我还要一串这个,一串这个。”他一边说,一边指着架子上的各种烧烤串,不一会儿,手里又拿了好几串各式烤串,他回到烧烤炉前一边烤着烧烤串,一边还跟旁边的小朋友说着话。好长时间过去了,他烧烤的热情依旧高涨,在老师的提醒下他才放下了手里的各种烧烤串,离开了烧烤店,回到了理发店继续当理发师,等待顾客上门。【案例分析】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的角色意识不是很强,对游戏的坚持性也比较差,不管是担任服务员、医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或是顾客的幼儿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们容易被其他游戏所吸引,不能很好地坚守岗位,尤其是当他们在无所事事或是比较空闲的时候就会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就像程程小朋友,他的岗位在理发店,是一名理发师,可他在理发店只招呼了一会客人,当看到店里没有顾客自己也就离开了,也不管后面有没有顾客再来,他在别的游戏区逗留了较长时间才回到自己原先的岗位,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今天的角色任务。
【指导策略】
1、老师的指导: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后,可以去当一回顾客,到理发店里去剪发,并指名要
他剪发,让理发店里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去把他找来,可以对他说:“你剪的头发很漂亮,我就喜欢你给我剪,我刚才已经来过了,没找到你,你到哪里去了呀!”等他回答完后可以接着说:“一定有很多顾客来找过你了,找不到你就走了,那你店里的生意就不好了。下次你能在店里等我们吗?这样我们会经常来找你剪头发的。”教师用自己的角色身份给幼儿以暗示:不能随便离开工作岗位,同时也暗示了幼儿的角色任务,就是你是理发师,要给顾客服务。
2、材料的丰富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各个游戏区都会有时而人多拥挤,时而冷冷清清的现
象,当冷清的时候我们该怎样让他们觉得不那么无所事事,就是还要提供游戏材料,引发幼儿产生新的游戏情节。比如:理发店里可以提供一些毛巾,让理发师在空闲的时候洗洗、晒晒、叠叠毛巾,给他们一些小抹布,让他们能经常把理发店的柜子擦一擦,把各种理发用品理一理,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比较长时间地专注于一个游戏,对自己的角色任务也就会更加明确了。
中班幼儿游戏观察记录及反思
内容与过程:
角色游戏“小吃店”已经开展两个月了,幼儿对游戏很感兴趣。在今天的活动开始,我和幼儿一起回忆了“小吃店”游戏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各自的工作任务。游戏开始前,我问幼儿是自己商量分配角色还是老师分配,幼儿的回答是自己分配角色。我就让他们分组商量,我不知道他们商量得怎样,但要给他们尝试的机会,游戏开始了,我把玩具分到个组,尽管在游戏前我一直提醒幼儿不要抢玩具,但仍然有几个幼儿一见到玩具抱着玩具,生怕自己没得玩。这时,我发现有的组分配角色较好,有厨师、服务员和顾客。有的组只有厨师和服务员,而没有顾客,在我的提醒下,他们就改变了一些角色。在游戏过程中,罗曼佳琪和陆宇航扮演得比较好,叶轶凡当顾客时就很耐心地坐在位置上等待,我看到卓子欣当厨师当得很认真,而且还有对顾客说“你觉得好吃吗?”“要不要加点调料”等。还有几个幼儿也表现得不错。
可还有一部分幼儿对玩具感兴趣,忘记了自己的角色。在老师的提醒下,有几个幼儿回到角中。在游戏过程中,很多幼儿朦胧了角色意识,以致游戏没办法玩下去。游戏结束时,幼儿学会整理玩具,但整理得不够整洁。
幼儿行为分析:
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和自我的主见,在游戏中,教师不需要一味地为孩子们解决问题,而是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教师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要以平行介入的方式帮助幼儿,让游戏继续开展下去。
反思与推进
在游戏开始,全班幼儿都会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而且还有了自我的主见,但角色意识不够强,有的幼儿只会摆弄玩具,不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与的有幼儿能按角色要求行动,但表演一般。还有一些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在知识预备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继续请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带幼儿去小吃店参观。老师提供有关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玩具分组开展活动。增强幼儿对角色的理解。
第五篇:中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中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孩子们都去哪里了? 时间:2009年6月10日
观察区域:娃娃家班级:中四班
游戏背景:今天的娃娃家开始啦~~孩子们纷纷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开始忙碌起来,可是不知怎么了,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客人们都不见了,他们去哪里啦?家门打开着,厨房用品放了一桌,一个娃娃在家里,另一个娃娃不知道在哪里,他们都出门啦~~ 教师分析: 在角色游戏中由于有许多新开的店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比如冷饮店,冷饮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吃的东西,因此冷饮店出现了排队拥堵购买的情况,导致其他场地人烟稀少.我们利用了场外的充分条件,在阳台上开展了小舞台和幼儿园,小舞台上孩子们可以展现自己美丽的一面,娃娃家的孩子们都非常羡慕他们,而幼儿园里孩子扮演老师正在认真的教其他孩子做操,这都是他们每天在幼儿园做的事情,这种种情景正是吸引孩子们注意的原因.然而娃娃家的道具对孩子们来说再熟悉不过,虽然我们添设了不少东西但是还是没有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第一,也许孩子们觉得这个娃娃的家和他们自己生活中的家完全不一样.第二,孩子们对父母平时在家里干什么,观察的不是很到位,孩子们的原有经验不足.材料提供 : 娃娃若干、小桌子、家具、餐具、招待客人的礼物等 观察要点: 为何孩子对娃娃家提不起兴趣 改进措施:
1、作为教师,可以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或者作为一个观众安静的看孩子的“表演”,并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指导幼儿发展.2、为娃娃家添置更贴近生活的道具(如电视、沙发、门、洗碗机等)
3、告诉幼儿离开家可以,但是离开时要把家门关上不然会有小偷来偷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