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文档
瑞山联办小学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2014.2)
一、指导思想
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抓出实效,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针对目前学校生源实际状况和教育学生难度增大等问题,与时俱进,改进创新,制定《全员育人制度实施方案》。目的是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明确任务,加强管理,落实学校办学目标,推进我校争办高中示范校进程。
该方案采取定人、定时、定标的方法,面向全体,侧重后进生,对教育对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纳入学校目标管理系统。
二、具体内容
1、全员育人导师制
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在教务处、德育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思想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使每个教师成为5名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
学校通过导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强化导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教师从办公室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指导和生活引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地发展。
“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说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砺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教师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针对以往教师育人目标难以落实以及学校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动态流动、班级管理难度增大的问题,学校提出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导师制,使所有教师都成为学生的导师,不仅有效地弥补了班主任难以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的缺陷,而且顺应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教师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使教书育人有了制度上的保 证。
导师育人制,即强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机制和重内容、重方法、重实效的原则,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德育不是光靠专职教师上课或班主任管一管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必须依靠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抓出实效。
三、具体办法
导师组,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目前,各年级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即将落实到人。每个导师都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与学生近距离的优势,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中老年教师要不断调整心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贴近学生,使学生在得到智慧启迪的同时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获得做人与做学问的双丰收。学校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此项工作的透明度,开展导师与小组成员的互动及交流活动。
2、首遇责任制
首遇责任制,就是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在校内外遇上学生权益受侵犯的,或学生违纪、惹事的,都有责任及时制止、当面教育,并将事情经过及处理结果及时上报年级组或教育处。对于突出的典型案例在教育研讨会上交流,对优秀的教育人员进行表彰与奖励。
3、课堂突发事件处理原则及程序
原则:
义务教育,不允许随便剥夺孩子上课的权力。在课堂避免与学生正面冲突,必要时可采取冷处理办法,保证课堂教学按计划实施,课上学生的问题课下解决。
程序:
第二篇: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为更加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学校决定进一步健全教育措施,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度,要求全校教职工人人做学生的成长导师,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发掘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指导思想
学校全体教职工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从导‚学‛走向既导‚学‛又导‚行‛,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成长导师,切实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构建起教职工人人成为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的良好机制。
二、实施目标
1、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发挥教职工的亲和力,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让教职工的关爱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2、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家庭贫困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学生、残疾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人生成长。
三、实施原则
1、个性化原则。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
2、亲情化原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和学生交朋友,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导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成就。
3、渐进性原则。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
4、实效性原则。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
四、导师职责
学生成长导师既是学生可信赖的良师,又是学生生活上的长辈,更是学生成长的益友,要对学生思想上进行引导、学业上进行辅导、心理上进行疏导、生活上进行指导。具体说导师应履行以下职责:
1、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2、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合理指导学生的学习。
3、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
4、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善于与家长、其他任课教师联系和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
6、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五、工作措施
1、全员育人
全体教职工都要与一名以上的学生结对,人人都要做学生的成长导师。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对每一名受导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
3、定期谈心辅导和汇报
导师每周至少与学生谈心辅导一次,并认真填写谈话记录;学生每两周要向导师汇报一次本人学习及生活情况学生成长记录表见附表2。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导师每月要进行一次电话家访,每学期至少与家长面谈一次;导师要熟悉学生本人及家庭状况。
5、个案分析
学校每月集中一次导师论坛活动,结合个案分析提升导师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六、组织领导
为确保全面育人导师制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全面育人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面育人导师制工作。
七、评价机制
学校建立督导评价机制,定期组织人员采取电话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学生及查看学生成长档案和成长记录表等方式对全员育人导师制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导师制工作开展好的单位进行奖励表彰,对活动开展好的导师进行物质奖励;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细则
一、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家庭贫困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学生、残疾学生。
3.善于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人生成长。
4.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在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方式的同时,完善教师自身的育人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全员性原则。一是全员参与,人人做学生成长导师。学校所有管理者都是育人者,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指导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关注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拔尖学生,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关注待优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指导中档学生学有所长,长足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2.全面性原则。每一位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3.发展性原则。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
4.重点关注原则。针对‚八类学生‛——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学生、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条件特别优越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学生——重点做好导师与学生的对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发展。
5.个性化原则。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理解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个别化的教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牢固树立‚人人能成功‛的思想。
6.亲情化原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随意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学生交朋友,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发现学生优点、成绩,鼓励学生进步,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导师职责
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采用‚五导‛策略,即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创新启智,并把‚五导‛策略作为导师的基本职责。
(1)思想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引导各类学生积极进取;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特别是要促进责
任感、诚信与感恩等优秀品质的形成,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学业辅导。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业基础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向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了解该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定期帮助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生活指导。关心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助,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协调好家长、学生、学校和任课教师的关系
(4)心理疏导。定期与学生谈心,了解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挫折等问题。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要与各相关教师、家长联系,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
(5)创新启智
导师要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根本任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的育人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五、实施办法
1.确立导育关系。学校组成以班主任为组长,全体任课教师都参与的班级导师组。全体任课教师都是导师,每个学生都有导师。导师在工作中自觉承担起了三重角色——像父母,在生活上体贴关怀;做良师,在学业、品德、心理等方面鼓励指导;成益友,与学生进行民
主平等的思想交流。学校采用随时随地调查学生和定期向学生问卷调查,确定导育关系情况,每学期至少一次问卷调查。
2.建立导师工作手册制。为‚全员导师制‛的工作落到实处,做到脚踏实地,学校统一印制了‚导师工作手册‛和‚学生受导记录‛。‚导师工作手册‛主要有两大栏块:‚指导内容摘要‛和‚‘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记录‛,专供记录导师指导工作的开展和与家长的沟通情况,对学生的每次导育的情况都必须有记录可查,以利于导师积极反思总结,不断改进工作;‚学生受导记录‛是学生的受导情况反馈,每次受导的内容,学生都要有受导记录及受导后的感悟及收获,让学生在记录、感悟中,收获成长。
3.建立定期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导师要定期、不定期的与被指导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每次谈心和辅导必须认真备课,并将交流指导内容也要写入《导师工作记录》上的‚指导内容摘要‛栏。学生可随时把思想、生活、学习等情况向导师汇报,让导师帮助解决,每生每学期至少上交一份书面总结或心得体会。导师对学生进步的地方应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不足的地方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可以通过口头交流、电话联系、书面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沟通。每位导师每周与责任学生保证一次交流辅导。
4.建立定期家校联络制度。结合‚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建立家校联络制度,要求导师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导师可根据学生的在校情况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或通过电话、或是预约……每学期至少与家长沟通两次,还可根据情况尽可能进行家
访,与家长的沟通情况要填在《导师工作记录》上的‚‘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记录‛栏,同时,为使与家长的沟通更规范、更有效,学校制度了《家访守则》,使家校联系工作有章可循,此外,学校还坚持在节假日印发《导师与家长互动表》,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时汇报给家长,并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导师、家长互通信息,密切配合。目的就是加强受导学生的全程管理,有效的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让导师制的内在意义真正的显现出来。
6.建立班级导师调度制度。以年级组、教学班为单位,召开导师调度会。班主任担任导师组组长,随时随地向本班导师了解受导学生的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召开碰头会,一起分析学生在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共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形成高效的育人合力。年级组每学期组织召开2次(期中、期末各一次)调度会,导师要对受导的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班主任和级部主任都要做好记录,共同制定相应对策。
7.年级组定期开展导师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为了使导师在一段时间内工作目标更明确,工作重点更突出,给导师开展工作提供一个抓手,学校在主张导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外,还结合各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例如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学校在开学后的前三个月,相继开展以‚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感恩父母‛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
8.布置‚全面育人‛作业。导师在导育过程中要布置‚全面育人‛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强化受育的效果,因此,导师的作业内
容一定要体现‚全面‛,即要有思想品德教育、知识练习、生活教育、心理意志锻炼、创新启智等几方面的内容,学校统一设计出作业内容模块,每模块的具体作业内容由导师自己编写布置,每月至少布置一次全面育人作业。
六、导师选聘办法
1.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导师分配。以年级为单位,以教学班为单元,围绕学生的学习指导、生活管理、心理辅导和品德教育,为每个学生分配导师。领导干部带头担任导师;全体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处室职员择优选聘。每人担任10名左右学生的导师。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全程管理、个性化教育的格局。
2.选聘程序。
(1)学校提供教师的基本信息,让学生了解导师的情况。(2)学生根据自己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对自己可能帮助最大的教师,填写《学生选择导师意向申请书》。
(3)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再选择受导学生。
(4)在充分尊重师生的前提下,级部和班主任作适当调整确定,以保证教师带徒计划的完成。
(5)导师对受导学生的数量及信息进行统计,填写《师生组合情况统计表》上报学校存档。
(6)导师与受导学生见面签定协议,明确双方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
七、组织保障
1.学校领导小组。校长、副校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和班主任担任组员。负责导师制工作的规划、指导及各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并带头接受受导学生。
2.年级指导小组。各科室主任分别担任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担任组员。
3.班级工作小组。班主任担任组长,各班选聘的学生成长导师担任组员。
八、评价与激励 1.过程评价
(1)‚全员导师制‛领导工作小组定期组织调研,通过对《导师工作手册》、《学生受导记录》、学生的阶段性汇报等材料的检查和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学生座谈会、电话随访家长等形式,对导师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两量‛(数量、质量)的统计评价。
(2)每学期两次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学校定期对导师制工作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提高教师积极参与为人导师的积极性。
2.辅导效果反馈办法
(1)‚看‛。看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纪律表现、活动表现等等,将学生的各种表现情况与导师的工作挂钩,因为导师的职责就是培育‚全面‛的人,学生各方面的表现都离不开导师的教育,所以,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不仅与其班主任挂钩,还要与导师的工作挂钩。关于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与导师挂钩的量化办法可参阅政教处的有关记
录,到时由政教处将有违犯校规记录的学生与其导师对应起来,提供给量化组,量化组可按某导师名下有违犯校规记录的学生数量量化该导师。值得注意德是:第一.政教处要存有每位导师的‚师生组合情况统计表‛。第二.平日要对违犯校规的学生做好详细的记录。
(2)‚查‛。查看学生的期中、期末检测成绩与进步幅度。(3)‚听‛。听导师对受导个体情况的汇报;听受导学生的对其导师的反映;听家长反馈孩子的表现变化。根据他们的反馈情况分析,受导学生是不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是不是各方面有所进步。
3.评价结果的处理
每学期末,综合量化评价导师的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并将导师个人成绩记入师德考核及考核成绩中,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
中心小学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角峪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东阿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度暨困难学生帮教实施方案
为更加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聊城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聊城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学校决定在已经开展的“八类需特别关注群体学生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教育措施,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度,要求全校教职工人人做学生的成长导师,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发掘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指导思想
学校全体教职工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从导“学”走向既导“学”又导“行”,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成长导师,切实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构建起教职工人人成为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的良好机制。
二、实施目标
1、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发挥教职工的亲和力,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让教职工的关爱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2、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家庭贫困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学生、残疾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人生成长。
三、实施原则
1、个性化原则。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
2、亲情化原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和学生交朋友,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导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成就。
3、渐进性原则。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
4、实效性原则。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
四、导师职责
学生成长导师既是学生可信赖的良师,又是学生生活上的长辈,更是学生成长的益友,要对学生思想上进行引导、学业上进行辅导、心理上进行疏导、生活上进行指导。具体说导师应履行以下职责:
1、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2、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合理指导学生的学习。
3、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
4、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善于与家长、其他任课教师联系和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
6、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五、工作措施
1、全员育人
全体教职工都要与一名以上的学生结对,人人都要做学生的成长导师。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对每一名受导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
3、定期谈心辅导和汇报
导师每周至少与学生谈心辅导一次,并认真填写谈话记录;学生每两周要向导师汇报一次本人学习及生活情况学生成长记录表见附表2。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导师每月要进行一次电话家访,每学期至少与家长面谈一次;导师要熟悉学生本人及家庭状况。
5、个案分析
学校每月集中一次导师论坛活动,结合个案分析提升导师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六、组织领导
为确保全面育人导师制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全面育人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面育人导师制工作。
七、评价机制
学校建立督导评价机制,定期组织人员采取电话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学生及查看学生成长档案和成长记录表等方式对全员育人导师制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导师制工作开展好的单位进行奖励表
彰,对活动开展好的导师进行物质奖励;对活动开展不好应付了事的分校、处室及个人实行通报批评
东阿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细则
一、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家庭贫困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学生、残疾学生。
3.善于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人生成长。
4.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在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方式的同时,完善教师自身的育人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全员性原则。一是全员参与,人人做学生成长导师。学校所有管理者都是育人者,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指导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关注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拔尖学生,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关注待优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指导中档学生学有所长,长足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2.全面性原则。每一位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3.发展性原则。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
4.重点关注原则。针对“八类学生”——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学生、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条件特别优越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学生——重点做好导师与学生的对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发展。
5.个性化原则。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理解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个别化的教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牢固树立“人人能成功”的思想。
6.亲情化原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随意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学生交朋友,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发现学生优点、成绩,鼓励学生进步,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导师职责
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采用“五导”策略,即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创新启智,并把“五导”策略作为导师的基本职责。
(1)思想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引导各类学生积极进取;经常检查和督
促学生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特别是要促进责任感、诚信与感恩等优秀品质的形成,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学业辅导。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业基础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向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了解该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定期帮助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生活指导。关心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助,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协调好家长、学生、学校和任课教师的关系
(4)心理疏导。定期与学生谈心,了解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挫折等问题。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要与各相关教师、家长联系,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
(5)创新启智
导师要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根本任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的育人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五、实施办法
1.确立导育关系。学校组成以班主任为组长,全体任课教师都参与的班级导师组。全体任课教师都是导师,每个学生都有导师。导师在工作中自觉承担起了三重角色——像父母,在生活上体贴关怀;做
良师,在学业、品德、心理等方面鼓励指导;成益友,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思想交流。学校采用随时随地调查学生和定期向学生问卷调查,确定导育关系情况,每学期至少一次问卷调查。
2.建立导师工作手册制。为“全员导师制”的工作落到实处,做到脚踏实地,学校统一印制了“导师工作手册”和“学生受导记录”。“导师工作手册”主要有两大栏块:“指导内容摘要”和“‘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记录”,专供记录导师指导工作的开展和与家长的沟通情况,对学生的每次导育的情况都必须有记录可查,以利于导师积极反思总结,不断改进工作;“学生受导记录”是学生的受导情况反馈,每次受导的内容,学生都要有受导记录及受导后的感悟及收获,让学生在记录、感悟中,收获成长。
3.建立定期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导师要定期、不定期的与被指导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每次谈心和辅导必须认真备课,并将交流指导内容也要写入《导师工作记录》上的“指导内容摘要”栏。学生可随时把思想、生活、学习等情况向导师汇报,让导师帮助解决,每生每学期至少上交一份书面总结或心得体会。导师对学生进步的地方应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不足的地方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可以通过口头交流、电话联系、书面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沟通。每位导师每周与责任学生保证一次交流辅导。
4.建立定期家校联络制度。结合“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建立家校联络制度,要求导师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导师可根据学生的在校情况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或通过电话、或是
预约……每学期至少与家长沟通两次,还可根据情况尽可能进行家访,与家长的沟通情况要填在《导师工作记录》上的“‘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记录”栏,同时,为使与家长的沟通更规范、更有效,学校制度了《家访守则》,使家校联系工作有章可循,此外,学校还坚持在节假日印发《导师与家长互动表》,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时汇报给家长,并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导师、家长互通信息,密切配合。目的就是加强受导学生的全程管理,有效的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让导师制的内在意义真正的显现出来。
6.建立班级导师调度制度。以年级组、教学班为单位,召开导师调度会。班主任担任导师组组长,随时随地向本班导师了解受导学生的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召开碰头会,一起分析学生在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共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形成高效的育人合力。年级组每学期组织召开2次(期中、期末各一次)调度会,导师要对受导的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班主任和级部主任都要做好记录,共同制定相应对策。
7.年级组定期开展导师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为了使导师在一段时间内工作目标更明确,工作重点更突出,给导师开展工作提供一个抓手,学校在主张导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外,还结合各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例如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学校在开学后的前三个月,相继开展以“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感恩父母”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
8.布置“全面育人”作业。导师在导育过程中要布置“全面育人”作
业,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强化受育的效果,因此,导师的作业内容一定要体现“全面”,即要有思想品德教育、知识练习、生活教育、心理意志锻炼、创新启智等几方面的内容,学校统一设计出作业内容模块,每模块的具体作业内容由导师自己编写布置,每月至少布置一次全面育人作业。
六、导师选聘办法
1.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导师分配。以年级为单位,以教学班为单元,围绕学生的学习指导、生活管理、心理辅导和品德教育,为每个学生分配导师。领导干部带头担任导师;全体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处室职员择优选聘。每人担任10名左右学生的导师。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全程管理、个性化教育的格局。
2.选聘程序。
(1)学校提供教师的基本信息,让学生了解导师的情况。(2)学生根据自己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对自己可能帮助最大的教师,填写《学生选择导师意向申请书》。
(3)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再选择受导学生。
(4)在充分尊重师生的前提下,级部和班主任作适当调整确定,以保证教师带徒计划的完成。
(5)导师对受导学生的数量及信息进行统计,填写《师生组合情况统计表》上报学校存档。
(6)导师与受导学生见面签定协议,明确双方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
七、组织保障
1.学校领导小组。校长、副校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和班主任担任组员。负责导师制工作的规划、指导及各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并带头接受受导学生。
2.年级指导小组。各科室主任分别担任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担任组员。
3.班级工作小组。班主任担任组长,各班选聘的学生成长导师担任组员。
八、评价与激励 1.过程评价
(1)“全员导师制”领导工作小组定期组织调研,通过对《导师工作手册》、《学生受导记录》、学生的阶段性汇报等材料的检查和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学生座谈会、电话随访家长等形式,对导师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两量”(数量、质量)的统计评价。
(2)每学期两次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学校定期对导师制工作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提高教师积极参与为人导师的积极性。
2.辅导效果反馈办法
(1)“看”。看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纪律表现、活动表现等等,将学生的各种表现情况与导师的工作挂钩,因为导师的职责就是培育“全面”的人,学生各方面的表现都离不开导师的教育,所以,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不仅与其班主任挂钩,还要与导师的工作挂钩。关于学
生在校的各种表现与导师挂钩的量化办法可参阅政教处的有关记录,到时由政教处将有违犯校规记录的学生与其导师对应起来,提供给量化组,量化组可按某导师名下有违犯校规记录的学生数量量化该导师。值得注意德是:第一.政教处要存有每位导师的“师生组合情况统计表”。第二.平日要对违犯校规的学生做好详细的记录。
(2)“查”。查看学生的期中、期末检测成绩与进步幅度。(3)“听”。听导师对受导个体情况的汇报;听受导学生的对其导师的反映;听家长反馈孩子的表现变化。根据他们的反馈情况分析,受导学生是不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是不是各方面有所进步。
3.评价结果的处理
每学期末,综合量化评价导师的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并将导师个人成绩记入师德考核及考核成绩中,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一、指导思想
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抓出实效,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针对目前学校生源实际状况和教育学生难度增大等问题,与时俱进,改进创新,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度》。目的是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明确任务,加强管理,落实学校办学目标,推进我校争办示范校进程。
该方案采取定人、定时、定标的方法,面向全体,侧重后进生,对教育对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纳入学校目标管理系统。
二、具体内容
1、全员育人导师制
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在教务处、德育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思想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使每个教师成为多名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
学校通过导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强化导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教师从办公室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指导和生活引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地发展。
“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说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砺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教师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针对以往教师育人目标难以落实以及学校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动态流动、班级管理难度增大的问题,学校提出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导师制,使所有教师都成为学生的导师,不仅有效地弥补了班主任难以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的缺陷,而且顺应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教师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使教书育人有了制度上的保证。
导师育人制,即强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机制和重内容、重方法、重实效的原则,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德育不是光靠专职教师上课或班主任管一管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必须依靠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抓出实效。
三、具体办法
第一、每学年教务处向各年级组提供各年级课任教师名单,由年级组长统一协调,征求班主任意见,各任课教师根据各班实际及本人任教班级,按照年级统一安排,分别选定1名困难学生,进行“学习扶贫”、“思想扶贫”;选定4名优秀学生,进行“学习排雷”、“心理解惑”。
第二、每名导师带3名学生,两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第三、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第四、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建立家长联系本,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第五、学校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六、导师与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汇报,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导师遇到特殊案例、问题可要求年级组长在本年级进行“会诊”,制定教育方案,建立特殊案例、问题“会诊”制度。
第七、各年级组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袋,记录师生活动的全过程。
第八、为确保该方案的落实,教育处制定相应量化考核方案,通过导师过程材料、班主任年级组长评价、学生思想进步学业成绩等项目进行量化考核,低于60分者,评优一票否决。实施办法突出“有计划、有记录、有过程、有实效。”建立完整的导师制工作制度,包括档案制度、家长联络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和特殊案例“会诊”制度等。
德育导师制工作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改变以往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使任课教师的育人责任明确,真正落实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同时该项工作也是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有力措施之一;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满意度。
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每个导师都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与学生近距离的优势,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中老年教师要不断调整心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贴近学生,使学生在得到智慧启迪的同时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获得做人与做学问的双丰收。学校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此项工作的透明度,开展导师与小组成员的互动及交流活动。
2、首遇责任制
首遇责任制,就是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在校内外遇上学生权益受侵犯的,或学生违纪、惹事的,都有责任及时制止、当面教育,并将事情经过及处理结果及时上报年级组或教育处。对于突出的典型案例在教育研讨会上交流,对优秀的教育人员进行表彰与奖励。
3、课堂突发事件处理原则及程序 原则:
第一、坚持对一般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如说话、睡觉等)采取暗示、提醒办法处理。第二、坚持对严重干扰正常课堂秩序事件(如学生打架、病倒等)采取及时处理的原则。
坚持先上课后解决问题的原则。尤其是初中九年义务教育,不允许随便剥夺孩子上课的权力。在课堂避免与学生正面冲突,必要时可采取冷处理办法,保证课堂教学按计划实施,课上学生的问题课下解决。
程序:
第一、病倒同学及时送校医救助,同时通知班主任或年级组长告知监护人,及时送医院救助。
第二、对严重干扰课堂教学的学生送至班主任或年级组长处批评教育,如班主任、年级组长不在办公室送至教育处进行批评教育。由任课教师及时通知该生导师,进行谈话教育,导师负责及时通知监护人该生在学校的表现,请家长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同时应反映在课堂常规评比表上。
对课堂突发事件处理原则及程序作了明确规定,帮助教师以理智的心态应对课堂突发事件,以正确的方式处理突发事件,以有效的途径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4、教师值周制
由于学校规模大,学生多,建立年级教师值周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的有力措施。由年级组统一安排,每天有一名本年级教师,负责对本年级学生中午、放学后至静校管理,重点是巡视,发现学生问题及时纠正处理,解决学校中午午休及放学后教育教学秩序难以保证的问题。
开封市第十三中学
2016年2月
第五篇: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1.把德育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育人为己任,教师必须教书育人、行政人员必须管理育人、职工必须服务育人,防止和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弊端。
2.班主任必须以做思想品德教育为中心,对学生全面关心,全面负责。科任教师要把德育渗透融合于各科学之中,密切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既管教又管导,根据个人在班任课的情况与班主任共负责任。
3.少先队要以队组织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寓教于乐、寓教育于学、寓教于管。一学期大队活动两次,中队活动每月一次。小队活动经常举行,要选拔培养和有指导地使用各级队干部、充分发挥其小主人的作用。
4.班主任管理每班学生的一日生活,学生检查小组每周轮值一天,定要求、定内容、定地域勤于检查,及时记载评分,开展表扬批评,德育管理负责人专管该项工作,天天收集评分表册,每周进行一次小结,并不定期召开教师会议,总结评比总值日和值日教师情况,奖罚兑现。
5.组织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家长会,不定期地举行对外开放日活动。
6.不平均发放班主任津贴,按完成育人工作量的多少和质的好差,根据资料、数据及有关反映,进入工作目标管理,适当拉开档次,实行按质按量取酬。
寿光市上口镇南邵小学
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