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材料-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孙景海

时间:2019-05-14 03:3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材料-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孙景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材料-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孙景海》。

第一篇:学习材料-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孙景海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如何坚定理想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能精神振奋、克服困难,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也不轻易放弃内心信念。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前进壮大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渝地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当前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分析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而提出来的一种光辉的社会理想。这体现在:①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理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阶级对立和“三大差别”最后消失,全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人人都可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②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不同于其他理想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是从主观愿望或抽象人性出发提出的空想,而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之上的,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预见。这一理想的实现,具有历史的、客观的必然性。③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的理想。以往一切剥削阶级的社会理想都只代表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共产主义理想则不同。无产阶级的这一社会理想不仅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而且代表了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体现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这一理想的完全实现,则标志着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标志着无产阶级自身的最后解放。

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认清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于最实际最基本的国情,同时,要努力着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不懈,克服困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并朝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前进。

二、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逐渐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深刻领会其在历史方位、时代背景、发展动力、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方面形成的创新理论。

三、重视理论学习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它是我们立党立国、治党治国的根本。重视理论修养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党员干部应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重要性,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之上。并坚持不断的学习,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用科学的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才能使自己对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由朴素、感性的认识升华为深刻、理性的认识,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在重大关头经不起考验。

四、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概括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其基本精神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进行认真研究,正确地解决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从中引出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它同理论与实际相分离的主观主义态度是根本对立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理论联系实际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之一,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举措。

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做到扎实理论功底,学以致用。为解决群众问题而学、为提升自己能力而学、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联系客观事物而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要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主观世界,推动党的事业发展。

五、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共产党员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臵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唯一宗旨。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意义更为重大。必须加强党的宗旨教育,使全体党员在改革开放中自觉地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做人民的勤务员,同时清除那些经不起考验的腐化变质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色,保证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目中最高的位臵,一切以群众的利益出发,切实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六、养成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坚持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并坚持把这些原则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坚持实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总结这种经验,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之所以坚强有力,之所以不可战胜,关键就在于党坚持了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结成了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在深化改革、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要养成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和意识,做到真正地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向群众学习,听取群众的意见,并谋划出解决群众实际的方法。

总而言之,坚定理想和信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是一辈子的事情。当我们入党的时候,曾经面对鲜红的党旗,表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乃至岁月如秋、白了少年头的时候,仍然需要经常地审视和自省自己的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矫正人生的坐标。无论共产主义目标离我们有多远,征途中遇到多少艰难,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用一生坚守去努力实践,高扬理想旗臶,磐石信念力量。

当前,信仰问题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有的人甚至对要不要对共产党员提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明确要求提出疑问。可以说,在近年来我国社会思潮出现多元多样的背景下,在理想信念方面“什么是”及“如何做”这些深层问题的认知上,已经出现了重大歧义。因此,本文提出共产党员要信仰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以推进党的理想信念建设。

一、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命题

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确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中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试图领导革命的阶级,其阶级利益必然这样那样地和人类的普遍利益相吻合。马克思指出,充当解放者角色的“这个阶级与整个社会亲如兄弟,汇合起来,与整个社会混为一体并且被看作和被认为是社会的总代表;在这瞬间,这个阶级的要求和权利真正成了社会本身的权利和要求,它真正是社会的头脑和社会的心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他由此得出结论,在存在阶级利益对抗的社会,人类普遍利益唯一可能的现实形式是革命阶级的阶级利益。他发现,无产阶级能够持久地代表人类的普遍利益,因而是唯一能够冲破资本主义狭隘个人关系的社会力量,因为无产阶级是一个“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说其是“市民社会阶级”,是因为它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而不断壮大着的社会力量;说其是“非市民社会阶级”,是因为它并非传统意义上(受特定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束缚)的阶级,它的形成本身就意味着阶级的消亡趋势和现存社会的解体。因此,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消灭阶级”。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奠立在了科学意义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不仅能解决阶级解放和民族独立、振兴问题,也能解决个人生命的不朽和终极关怀问题。马克思主义虽然从总体上看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但它并没有忽视个人的发展和个性自由,能够解决个体生命的无限超越问题。相比较于宗教将个人终极价值寄托在超自然力量上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力图通过科学方式来理解、认识生命的不朽价值,并通过科学的途径来解决信仰问题。它着眼于个人和阶级、民族以及历史创造的内在关系,把信仰所依托的“生命不朽”和终极关怀奠立在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历史基石上。个人将在自由全面发展中不断超越自我而获得无限性,个体生命将在献身人类解放实践中获得不朽和永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其科学真理性和人民利益价值性相统一的合理性,而且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以及个性自由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比以往任何其他信仰更具有坚实的基础。而且,随着世界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一直在被现实所证明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因此,马克思主义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也不是信口拈来的纸上谈兵,而是循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找到了个人有限生命获取无限价值的现实途径——为人民服务。这不仅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立场,也是他们的生命依托。只有“人民”成为每个共产党员心中的“上帝”,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每个共产党员毕生的信仰和追求。信仰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要把生命不朽和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与阶级、民族、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认知问题,更是立场和思想感情问题,只有“信仰”才能准确表达这一内涵。作为科学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崇尚真理,而且紧紧依托社会实践力量,对人民群众饱含感情。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精通,就不仅在于明其理,更在于笃其行。这种鲜明的阶级立场必然表现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炽热情感上:没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就没有无数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永垂不朽,也就没有今天我们需要继续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今天明确提出共产党员的信仰问题,不仅是从理论武装的角度,更是从党员的基本素养——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的培养角度而提出的。共产党员的本色就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为共产主义的不懈奋斗中。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强调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感情和毫不动摇的无产阶级立场上下功夫。

二、信仰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提出“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有效破解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长期执政和外部环境四大考验的重要应对,即在物质利益诱惑强大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坚定理想信念。从苏联历史看,以革命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权及其基本制度,遇到了日益明显的社会利益分化的挑战。这种挑战的复杂性来自两类矛盾的交叉、两种趋势的交织:一是一部分当权者逐步形成的某些既得利益,使其原有的理想信念日益淡薄,而对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心怀不满。以研究苏联解体原因而著称的美国学者大卫·科茨的调查表明,“在1990年,已经有将近10万苏联中上层领导开始背弃共产主义”。这些苏共的领导层在面临经济困境的情况下,把一切责任都归结到社会主义制度上,认为这个制度存在先天缺陷,要求彻底改变制度以拯救国家。大卫·科兹称之为“物质利益纽带的断裂”。二是广大党员和群众虽然还愿意保持革命时期的精神状态,但是对于物质利益诉求日益强烈,不断改善生活和调动积极性的内在关联日益明显,如果引导不力,则可能因理想和现实的反差而动摇理想信念。苏联没有能够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因而西方很得意地宣称苏东剧变是被“可口可乐和爵士音乐打垮了”,而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则将之归结为“没有考虑生产率的提高与发明创造同个人追求物质享受的愿望的有机联系”。革命以后的新情况是什么?物欲主义是不可抗拒的吗?必须“告别革命、躲避崇高”吗?培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今天只能是一句空话吗?这些问题已经十分尖锐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显然,西方一贯力图把问题引向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制度,要以个人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根本颠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此,我们必须针锋相对。

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于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地带,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远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这一历史的落差,革命成功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市场,借此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这样一来,个人利益的分化便在所难免,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共同利益变得十分脆弱。此时,社会主义共同价值观的依托何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这一新情况,必须坚持两条:一是坚决克服平均主义的弊端,通过“先富后富”调动积极性;二是在不断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建立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动态统一,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在此基础上,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西方进行渗透的手法,在于把克服平均主义引向个人利益至上,引向利己主义道德;苏联的失误,在于在打开个人利益合理性大闸的同时,冲垮了社会整体利益的大坝,根本颠覆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今天我国的现象看,个人利益、物质利益、当下利益日益突出,社会利益的纽带显得似乎很脆弱。但是,从根本趋势上看,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将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实现,而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体现了这种趋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之所以能够更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在于它不仅通过激发个人欲望、确认个人合法利益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而且不断地建立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有机联系,并借以保持理想信念的激励作用。这种“双核驱动”,使得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广阔前景。但是,整合“双动力”决非易事,市场经济造成的“事实”是,似乎只有个人利益、眼下利益为真,而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则注定虚幻。当这一现象被西方意识形态夸大为一种“终极的存在”时,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就成为唯一的价值依托,“为自己活”就成为最高的人生信条,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则必然成为其最终的归宿。正是屈从这一现实,一些人熄灭了内心的理想之光,因而,对各种错误思潮无法识别,更无法辩驳,故听其摆布,是为“不知”;一些人内心也明白“理是那个理”,可无法从眼下“浑浊的”事实中脱出,只把理想信念止步于口头上,从而陷入了心口不一的人格分裂,是为“不信”。提出信仰马克思主义这一对于共产党员的要求,正是针对时下较为严重存在的种种惑而不知、知而不信的思想状况。如果没有超越现状的长远眼光,必然把“西化”、“私有化”当作“人间正道”。可见,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做到知信、知行统一,就要超越眼前“事实”。

三、信仰马克思主义要在立场和世界观上下功夫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立在对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把握上,坚信资本主义在眼下的“强势”和人们的当下欲求(即所谓“人性”)都具有历史的暂时性,而超越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不可抗拒的潮流。支持这一信仰的理论基础,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尤其是贯穿其中的自然辩证法。如果不从事物的变动发展中、不从超越现状的历史趋势上看问题,而把现存看成僵死的、永存的,或只有渐进性量变的现实,必然把资本主义视为人类“历史的终结”,理想信念也必然被架空。而具有动态的、质变飞跃的、不断超越现状的科学世界观,只能是唯物辩证法。迷信经验、把“事实崇拜”等同于实事求是,是忽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原因;把唯物辩证法视为只具有批判性、只适用于革命时期,是忽视唯物辩证法的现实原因。从根本上说,实事求是不仅要求把实践经验提升到规律性认识上,也要求用正确的理论去判断事实、指导实践。历史分析表明,崇拜现存的“事实”,崇拜自发性,就是屈从时下流行的观念和话语,屈从一时居支配地位的选择标准。同样,辩证法虽然重视质变、飞跃,重视推动事物的革命变革,但其本质不在“破坏”、“解构”,而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和改造世界。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我们面对的世界不是一个只有数量的增减和简单重复的僵死世界。而只有辩证法“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7页)因此,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改革还是发展,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这一总趋势不变。

崇拜自发性在今天最为集中的表现,就是把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及其价值追求抽象化、永恒化。从世界观价值观上看,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是我们把握唯物辩证法世界观所必须克服的主要思想障碍。资本主义能否被超越的问题,归结到世界观就成为个人主义能否被超越的问题,也就是“联合起来的”、集体主义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能否取代孤立的、片面的、自我中心的个人。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西方舆论制造了许多混乱,什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逻辑悖论,什么如果人人都利他的话那将会出现一个“伪君子的世界”,什么只有利己才能真正利他等等,无非想证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不可超越。但是,所有这些表面上气壮如牛的话语却掩盖不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当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发生冲突(可能不多,但肯定会有)时,始终坚持个人利益至上的和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社会后果哪个更好?思想境界哪个更高?作为个人的存在,哪个更自由、更“像人”?不超越个人主义及其价值观,不要说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就是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都不可想象。

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问题。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体党员“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正是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利益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牵动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敏感的神经”,是不能抹杀的。每个党员干部都会面对个人利益、党和国家利益、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问题,怎样处理这一关系?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就因为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在与他人进行各种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集合体(“总和”)。人的社会关系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种:或者导致自我封闭和自我孤立,其基础是狭隘的个人利益;或者引领自我超越、无限发展,其基础是在历史过程中终究要实现的人民利益。因此,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人生命无限价值的真正出路,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命基础。

但是,人民利益至高无上不是光凭感觉就能树立的,而是要通过世界观的改造,不断排斥现实的狭隘利益“诱惑”,认清历史客观规律才能自觉确立。当然,它也可以通过历史教训的方式,强迫人们去思考、去接受。正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所指出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种顺应历史趋势的“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胜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主义者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剑,以及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受难像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为什么那些利欲熏心、利令智昏的贪官只有在关进高墙或结束生命的特殊时期,才醒悟人民利益最大呢?就因为此时的个人狭隘利益已经不复存在,各种“遮蔽”和干扰已经排斥,因而可以直接面对历史的真相了。当然我们要解决利益问题,不是抹杀和否定个人利益,而是要使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协调统一,杜绝特殊、非法的个人利益,这就需要突出地强调要从更高更长远的眼界看待利益,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党员干部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协调统一的机制。

首先,党和国家进行战略决策、制定出台各项政策制度时,要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同时着力把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善于从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连接点上思考问题、开展工作、搞好局部、服务大局。

其次,在推进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坚定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在利益面前,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于人民的利益,同时认清在为人民福祉奋斗的过程中也能实现个人的合法利益。

最后,要从“大利益”的高度建立正反典型的动态的、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平台,让利益的“社会计算”和“个人计算”能够充分沟通、相互转化,防止利益计算中的个人利己主义回潮。可见,信仰马克思主义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而言,在今天具有特殊而不可替代的意义。

第二篇: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一专题”发言稿

按照学习安排,我就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这一研 讨主题,做一简要发言,与大家共同研讨,有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 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我国传统思想道德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提高自 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放在首要位置,可见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前提。习书记提到的“总开关”问题,也强调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的问题,就能把握控制好思想源头,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党员干部不好的作风状况和行 为方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加强自身修养,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 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 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如何能做到这样 的领导干部,首先要“严以修身”,这怎样做到,我想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 的精神支柱。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特别是要学习领会 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 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按党性原则办事。二是提高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 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 的新特点,在提高道德境界上,必须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认真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不断提高道德境界和高尚情操,带头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是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毛泽东早在抗日 战争时期就向党员干部发出的号召。情趣低俗、玩乐奢靡成风极易销蚀一个人的理想、信念 和进取心,使人变得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思想颓废、行为猥琐、生活奢靡、道德败坏。学 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作为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各种文史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提高自身的 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四是强化理论学习,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上台阶。要把学习通过提升领导水平、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手段,要加强政治修养,坚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 不偏,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加强道德修养,主动报名参加 县委宣传部开办的智慧人生教育讲堂,着力锤炼道德意志、陶冶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境界,切实把道德修养转化为自发行动、内化为正确价值取向,做人公道正派,做事光明磊落,以 良好的个人操守筑牢工作防线。要强化学以致用,紧密联系分管的工业园区、民政等部门工 作和闽宁协作实际,带着问题学,边学边思、学用结合,杜绝出现诸如分管的民政工作,却对民政服务管理业务一知半解的现象。作为新时期党员干部应当自觉把严以修身作为为官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警示箴言,作为干事创业的基本准则。

第三篇: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加强自身修养,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离不开学习。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特别是要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按党性原则办事。提高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离不开学习。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认真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不断提高道德境界和高尚情操,带头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离不开学习。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毛泽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向党员干部发出的号召。情趣低俗、玩乐奢靡成风极易销蚀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进取心,使人变得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思想颓废、行为猥琐、生活奢靡、道德败坏。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各种文史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

新时期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自觉把严以修身作为为官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警示箴言,作为干事创业的基本准则。

第四篇: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几点建议

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几点建议

1、基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当前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紧迫和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强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每个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从调查看出,当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状不容乐观,形势十分严峻。究其原因,从世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西方国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上升,意识形态领域的国际斗争日趋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实施的西化、分化图谋一直在推行,企图摧毁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国情看,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深水区、发展攻坚期、矛盾凸显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和困惑性明显增多,一些党员干部在内心出现波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缺乏信心。从党情看,我们党的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党面对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为尖锐紧迫。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状,使得坚定理想信念更加紧迫和重要。各 1 级各地、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一定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下苦功夫,抓紧、抓实、抓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2、理想信念教育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需要各级党组织以上率下地抓、统筹协调地抓、坚持不懈地抓。从调查情况看,普遍认为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的表率作用发挥不够,经常性活动开展不够。这就要求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长、常”二字,结合实际、抓出成效。一是以上率下抓。打铁还需自身硬。各级党组织、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作表率,把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督办、同落实,逐步形成工作常态。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既要当好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又要当好参与者,层层示范抓好带动。二是统筹协调抓。要着力提升相关部门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积极发动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统战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力量。要充分利用革命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报刊杂志、网站、短信等平台资源,扩大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要组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月”活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强化教育实效。三是坚持不懈抓。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把补“精神之钙”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功课,注重经常,长期坚持,持之以恒。要坚决克服时紧时松、上紧下松等现象,确保理想信念教育与经济社会建设力度 2 统一,用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凝聚力量。

3、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理性思维和利益导向,从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与发展出发,增强党员干部内生动力。从调查情况看,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更多关心关注的是个体、是自身,比如身体健康、个人收入等问题。这既是我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一种警醒,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何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需要认真的加以研究和解决。一是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不能空喊口号,一定要同实际相结合,把社会理想与个体价值很好地统一起来,真正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重视党员干部普遍人性的一面,尊重个人价值和自身利益,保证有理想信念的人能够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尊重和广泛认可,能够获得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个人的人生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二是把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与树立正确导向结合起来。要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创新考核方式方法,加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考核评价和分析研判,确保将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从一般要求转化为硬性约束。要坚持把“信念坚定”作为好干部首位标准,让理想信念坚定者得以褒奖重用,让理想信念缺失者受到警醒惩戒,引导党员干部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三是坚持“以情动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之中,避免教 育对象产生“被灌输感”和“距离感”。要进一步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拓宽理想信念教育的视野,切入个体的心理世界,激发个体的心灵共鸣,实施“人性化”教育,营造舒心的环境,增强教育的“人情味”。

4、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与时俱进、生动灵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内容载体,增强工作实效。客观分析,当前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是深刻的,要求也是强烈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的实际工作不能够与党员干部的需要有效对接。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一些常规教育方法的同时,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研究探索一些新办法新举措,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实际效果。一是认真完善学习教育机制。要认真贯彻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精神,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引导和帮助干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要学习借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做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增强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不断锤炼党性修养。二是创新教育模式。在内容上把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国梦”、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民主法制、人文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等统一起来,将各方面优势有机整合。在载体上要紧跟党员干部队伍的新特点新变化,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远教影院等新媒体开展教育传播。在方式上积极推行社会调研、现场体验、情景模拟、主题辩论等教学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加 深感受,深入思考,触动灵魂。三是注重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在弘扬优良传统,宣传先进典型的同时,注重运用道德谴责、法律惩罚、反面教育等警示方式进行补充。对一些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违法违纪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公开曝光,促使一些理想信念动摇的党员干部反思、猛醒,起到警戒人心、惩恶扬善、巩固信念的作用。

第五篇:基层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

基层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党中央的一项战略决策。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无疑在政治上表明:农村的发展正影响甚至决定中国发展的未来,中国高层已经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农村问题,这是中国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所在。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

只要基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眼界开阔、善于创新、敏于思考的优势,把农村工作作为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实现人生抱负的一个难得机遇,踏踏实实的为农民办实事,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为农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帮助村民致富,推动农村发展。

基层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坚定政治定力。理想信念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基层干部有了理想信念,才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定政治定力,在危害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一切恶势力面前不屈服,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重大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我们的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思想上就会受侵蚀就会陷入深渊,必然会导致政治腐朽、工作变质、态度消极。

基层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知识能够开拓一个人的视野,同时也是武装大脑的根本力量。基层干部只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定力,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投身于党的事业建设。然而,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只

是表面的学习,要把身摆进去、心投进去,把政治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与行,充分理解吃透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基层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是非面前把握住自己、在小节上严以防范,才能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在面临众多困难之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业已实现,只要我们的初心和使命不变,未来的乡村振兴目标也一定能够按时交上完美答卷。

下载学习材料-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孙景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材料-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孙景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陈)

    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陈斌 中共阿荣旗委党校 课程前言 大家好,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2014年7月29日 - 中共中央组织部近日印......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研究

    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继承创新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

    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www.jy365.net 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刘春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 课程前言 大家好,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

    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心得体会

    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学习心得 理想信念是人们向往、追求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更是一个人进行各种行为的支撑和动力。对一......

    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交流材料

    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交流材料理想信念是我们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

    关于开展“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微型党课通知

    关于开展“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微型党 课竞赛活动的通知机关、站所社、各村、学校党支部: 根据地区《开展“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微型党课竞赛活动的通知》(×党组明电【......

    学习贯彻党章_坚定理想信念

    学党章 树信念,做“三严三实”的好干部 前不久,在全市开展的“学党章、树信念”学习教育活动使我充分认识到: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推动党和人民事......

    坚定理想信念 学习为民情怀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