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党的历史 坚定理想信念[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3:4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回顾党的历史 坚定理想信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回顾党的历史 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篇:回顾党的历史 坚定理想信念

回顾党的历史 坚定理想信念 为林业建设的科学发展而奋斗

——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党课报告

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韩柏泉

(2011年6月23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表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重温入党誓词。首先,我代表厅党组,向全厅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表示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横跨两个世纪90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实现历史性进步的90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90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不平凡的90年历程,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启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快推进安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90年的风雨历程,给予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启示

90年来,中国社会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9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予了我们许多深刻的历史启示。启示之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伟大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启示之二: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三个代表”,更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中国人民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历史表明,只有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

启示之三:制定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与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乎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及时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等重大战略思想,等等。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启示之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工人罢工血腥的斗争中汲取教训,提出了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主张,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党又适时地提出建立广泛的爱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主张,实现了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步伐。历史一再证明,团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启示之五: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把自身的建设确立为“三大法宝”之一,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又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总是首先动员和组织党自身的力量,进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夺取胜利。

二、以史鉴今,进一步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90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且还将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作为党的一份子,就必须始终不渝的坚定理想信念并为之而奋斗不息。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一些人党性观念不强,思想懈怠,进取意识不强,在困难面前信心不足;极少数人头脑里充满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经不住权力关、金钱美色关的考验,甚至走向犯罪,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这与党的宗旨、党的要求格格不入,与我们所肩负的重任和使命不相适应。事实证明,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学习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更加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

第一,学习党史,坚定跟党走的信念。通过学习党史,可以了解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建党时的几十名党员,发展到现在拥有近8000万名党员的执政党;了解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了解党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系列方针、政策;了解党与时俱进,发展创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了解党提出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宏伟目标。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上下求索,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是一部光辉的史诗,是一幅催人奋进的画卷,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食粮。学好这部史诗,读懂这幅画卷,汲取其中的精华,会让我们铭记历史,提高我们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的意识和能力。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要通过学习党史,正确把握社会运动规律,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第二,学习党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历史是先辈们践履自己理想的过程,了解历史,既可以审视过去奋斗的足迹,又可以从中反观现实活动的状况,也能从中昭示未来发展的趋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把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中国人民的意愿,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学习党的历史,了解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上下求索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从而进一步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第三,学习党史,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到总体小康、实现两步跨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学习党的历史,重温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更加坚定我们改革开放的信念,更加坚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四,学习党史,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追求。党的奋斗历史表明,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不断成功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在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中,我们的革命先辈不畏强暴,坚守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唱出了共产党人的正气歌;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我们的革命先辈不怕牺牲,冲锋在前,英勇奋战,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方志敏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他的《清贫》、《可爱的祖国》现在读来至今还在鼓舞和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的共产党员又像一颗颗闪亮的螺丝钉,忠于职守,无私奉献,投身改革,锐意创新,勇于实践,把青春、热血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涌现出了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沈浩等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早在 1985 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义信念……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学习党的历史,不断重温历史,就是要从先烈和伟人身上汲取无穷的力量,脚踏实际,志存高远,更加坚定我们每一个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信念。

三、充分发挥“两个作用”,推动林业建设科学发展

我们回顾党的风雨历程,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就是要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为党工作的激情、为人民服务的热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观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林业是党的事业一个重要方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四个地位”,肩负“四大使命”。作为新时期的“务林人”,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使命倍加光荣。因此,我们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生态强省,打造绿色安徽”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中,争当表率,建功立业。按照厅党组确定的“十二五”全省林业发展规划,就是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强省、产业大省、生态文明先进省”这个奋斗目标,突出抓好“四大区域生态屏障”、“八大主导产业”建设,实现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产出率持续增长,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实现这个目标,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全厅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带头解放思想,带头改革创新,带头锐意进取,带头顽强拼搏,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抢站制高点,齐心协力,奋力推进我省林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真正在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中践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林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繁重。现在时间过半,各处室和单位要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点,把各项工作仔细梳理一遍,进度怎样,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目标和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努力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务求实效,保持党的先

进性。积极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体现我们党先进性的本质要求。自去年以来,各处室、单位和各级党组织按照厅党组的部署要求,以“为科学发展创先进,为林业建设争优秀”为主题,以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五个带头”优秀党员为内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天表彰的“一先两优”就是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当前,各处室、单位和各级党组织,要按照省委要求,进一步采取措施,广泛开展“畅谈辉煌九十年,爱岗建功十二五”专题讨论,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提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结合起来,与全面实施“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进机关各项工作高效运转的强大动力,坚持学党史、学政治、学业务,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围绕业务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掀起学英雄、学先进、比干劲、比贡献新高潮,推动全厅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发展。要在去年公开承诺的基础上,围绕为林农、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要求,开展新一轮承诺活动,坚持结对共建,加强检查督促,认真履行承诺,以承诺兑现取信于民。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开展活动,各处室、单位和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工作、结合业务,积极开展主题实践和点评活动,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第三,要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廉洁自律,保持党的纯洁性。干净做事、清白做人,既是党员干部的立身立业之本,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创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坚持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把廉政建设贯穿于工作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各个方面,保持党的纯洁性。一是要结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认真抓好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在指导思想、工作理念上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履行职责、加快发展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依法行政、依法治林中实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既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也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关键所在;二是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简化行政审批,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前移监管关口,强化对林业项目安排、资金分配、资源管理、行政执法和干部任免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切实树立清正廉洁的机关形象;三是要建立健全教育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从政道德和以《廉政准则》为重点的党纪法规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注意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养成良好的作风习惯,永葆清正廉洁本色,切实做到思想上防蜕变、经济上防贪占、工作上防失职、纪律上防松弛,遵守制度不动摇,执行规定不走样,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第四,要在效能建设中,突出重点,努力打造高效务实型机关。开展效能建设,不仅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也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体现党的先进性的现实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大力度,突出重点,扎实把机关效能建设向纵深推进。一要进一步提高深入推进效能建设的自觉性。结合学习贯彻落实省直机关效能建设会议精神,与创先争优活动、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把解决认识问题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科学发展、加快崛起的高度,从优化环境、促进和谐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效能建设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抓好效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二要进一步增强履行核心职能的责任感。按照省效能办部署,履行好核心职能是今年效能建设的重点,承担核心职能的主要处室,也是今年效能建设督查、考核的重点。各有关处室、单位要立足职能,切实增强岗位荣誉感和责任感,紧紧围绕省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和全省林业工作要点,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强化工作举措,切实肩负起承担的光荣使命。要针对核心职能履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和措施,把效能建设融入到具体业务中,确保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顺利完成。对今年厅各单位的效能考核,将把履行核心职能情况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三要进一步强化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把做实事、重实干、求实效,作为效能建设向处室延伸的重中之重,加强检查督促,确保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继续不定期、不间断地对执行工作纪律、制度等情况开展明查暗访,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通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树立机关浩然正气、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进一步优化干事创业的环境,促进我厅机关建设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我们重温党的历史,就是要发扬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我们携起手来,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改革创新、和谐奋进,为推动我省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回顾党的历史、 重温党的章程坚定必胜理想信念

回顾党的历史、重温党的章程坚定必胜理想信念

在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号角中,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党的历史和重温一下党的章程,下面就这两方面来谈一下。

一、回顾党的光荣历史,增强对党的忠诚,坚定必胜信念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诞生之时,只有党员50多人,而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水深火热、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和强大的反动统治政权,经过共产党人28年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屹立在世界东方。88年后的今天,我们党已成为在全国执政60年、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执政基础更加坚实,执政能力更加坚强,执政成果更加丰硕,执政理念更加成熟,执政地位更加稳固。这个巨大变化和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祖国欣欣向荣,建设硕果累累,令世界瞩目,科技发展,奥运会举办。

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展示着不竭的生机与活力。我们更加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中国的今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回顾党的光荣、伟大的历史,深切缅怀共产党人、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和先进人物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我们应该以成为一名执政党的共产党人而光荣、自豪和神圣。我们广大党员要切实增强荣誉感,增强党的观念、党员观念、党章观念、责任观念和使命观念,履行入党誓词,“一诺千金”,以坚强的党性修养、高尚的人格情操、良好的精神状态、旺盛的工作斗志,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勤奋工作,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二、重温学习党章永葆党的先进性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曾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贯彻党章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要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好。党章是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标准,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的根本依据。能不能有效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抓好党章的学习贯彻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政党章程是一个政党的“根本大法”,是政党内部关系及组织活动的基本规范,也是所有成员必须信守的行动准则。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政党的章程除了具有凝聚内部这个意义之外,对于外部来说还是一种形象。因此有人说党章是认识和了解这个政党最具权威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文件,是评估这个党以及它的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我们党的章程作为最根本的党规,凝结了党长期以来宝贵的经验和智慧,集中代表了全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调整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党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党章的学习贯彻。在历次党代会上,党中央都对学习贯彻党章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央反复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其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始终。实践证明,学习好党章,是维护党规党法前提。党员不学好党章,不可能自觉地贯彻和遵守好党章。党章既然是每个党员的行为准则,我们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但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章也不能是机械的,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任务来进行,要把学习党章的过程,作为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要围绕坚定理想信念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以实际行动履行入党誓词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因此,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首先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从近年来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看,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因此,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含糊、不动摇。

(二)围绕经济建设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发挥作用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每一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大力发展经济、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为己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始终按照党章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主观臆断和违背客观规律;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和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

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不搞急功近利,要人人争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排头兵。

(三)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展现先进性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每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切实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四)围绕党的作风建设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争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模范

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作风问题不解决,党章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就落不到实处。每个党员必须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认真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坚决反对贪图享受、奢侈浪费。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

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尽心尽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营造和谐干事的良好氛围。

(五)围绕从严治党、廉洁自律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做严守党的纪律、拒腐防变的模范

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当前,党员队伍中不学党章、不讲党性、不守党纪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薄,一些党组织执行纪律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明党的纪律。每个党员都要在严格自律中加强党性修养,加强自我改造。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重,要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自觉接受监督,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依法办事。

第三篇:回顾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回顾党的历史 坚定理想信念 始终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对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庆祝建党90周年,就是要从历史的声音中,得到启迪:头脑一旦被科学理论武装起来,就会形成排山倒海的力量,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人民群众一旦被科学理论武装起来,就会坚定信心,凝聚起奋进力量,跟着共产党干革命,跟着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跟着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书写传承民族文明的新篇章。

今天我们地税系统举办回顾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知识讲座,目的就是通过回顾党的光荣历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服务大局,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努力奋斗。庆祝建党90周年,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把思想的力量转变为行动的力量,把信念的力量转变为前进的力量,把忠诚的力量转变

为发展的力量。目光坚定,意志坚定,步伐坚定,面向未来,走向未来。我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回顾党的历史,牢记光荣传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只有全面地了解过去,才能深刻地认识现在,才会更好地开创未来。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历史,也是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中始终保持和发展自己先进性的历史。90年来,我们党从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掌握全国政权后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都经历过由幼年到成年、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回顾党90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深刻启示。

(一)回顾90年的奋斗历程,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1.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的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为

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结局。持续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但由于提不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更不能建立适应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社会制度。洋务运动由于地主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戊戌变法,最终因封建势力的疯狂反扑而宣告失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黑暗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辛亥革命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最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近代的历史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等,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着新的阶级及其政党的产生。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新思想新理论在中国的

传播开辟了道路。1921年,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承担起了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他们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熹、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日本的周佛海和陈独秀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也列席了会议。大会的中心任务是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明确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大会还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决议,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大力发展工会组织。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熹、李达三人组成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党的一大的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有了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完全新式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革命历史开始新的篇章。从1921年7

月建党后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党的带领下中国革命有了伟大的发展。但因党内以总书记陈独秀为代表的违背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以“左”倾机会主义思想错误路线,对国民党反动派以蒋介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政客只讲联合,放弃党的原则与政治斗争,特别是放弃组织发动人民武装革命斗争否认无产阶级革命力量、领导权,造成革命失败。因此,他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被免职。从1927年到1935年1月前,党中央负责人先后由瞿秋白、李立

三、王明等人担任,特别是王明,从1927年到1935年1月前,长达四年之久在党内先“左”后右机会主义领导思想统治之下,造成中国共产党从失败走上即将灭亡。为此,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在会议上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当选为中央领导人。从此纠正了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思想路线,夺回无产阶级领导权,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与全国人民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历史证明,革命事业要在极端艰难而复杂的环境中取得胜利,必须有一个能够团结最广大人民共同奋斗的坚强有

力的核心力量,否则是难以想象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强调党员必须有共同的理想和严格的纪律,并在同当时有很大影响的无政府主义者的斗争中,让人们看清了无政府主义主张个人绝对自由,会使得工人阶级无法集中为强大的力量,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瓦解工人运动。事实上,我们党的队伍建立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不断的分化和重新组合。拿出席党的一大的13名代表来说,有的始终坚持下来,成为党的领导人,如毛泽东、董必武;有好几位代表英勇牺牲了,如邓恩铭、陈潭秋;有几个代表中途脱离党;还有的成为党的叛徒、革命的敌人,如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被先后清除出党。这就像大浪淘沙一样,我们党正是在这样不断洗刷和筛选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坚强有力。只有这样的党,才能成为凝聚千百万群众为共同的革命事业奋斗的核心力量,才能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甚至在遭受严重挫折的状况下,始终摧不垮、打不散,直到夺取最终的胜利。从1935年1月到1949年10月用了14年零9个月时间夺取了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全面彻底的胜利,建立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人民民主专政,即无

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从此彻底推翻压在中国与中国人民头山千百年来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腐朽资产阶级专政政权和一切反动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建国以后,党领导人民胜利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2.党的领导是时代发展的选择。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要求,推动时代发展,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体现,也是时代选择共产党领导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从一走上历史舞台,就始终巍然屹立于时代进步的潮头,根据不同阶段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

盾,深刻分析形势,科学谋划对策,准确研判未来,正确制定出每一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大革命时期,我们党正确制定了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成国共合作,发动工农群众,推进北伐战争,形成了中国第一次大革命的浪潮。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自觉承担起建立并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重任,成为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顺应人民反独裁、反内战、盼翻身、求解放的期待,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国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毅然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壮丽篇章,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强大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90年的实践深刻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承担起领

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使命,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

3.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选择。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才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的工作路线,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最大的政治优势,把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作为不竭的力量源泉,这是我们在战争年代克敌制胜和建设时期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实行新的土地政策,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赢得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真心拥护,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成功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动了一场人民战争,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和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反动派,夺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翻身作主的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空前高涨的创造热情,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和她无数优秀的儿女,以践行为民宗旨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伟大和光荣,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我们党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无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在人民翻身求解放的斗争中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在为人民谋福祉中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中国人民正是在不同政党的对比中、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纲领路线和实际行动中,切实感受到了共产党的伟大,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所以,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坚定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二)总结我们党取得一切胜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关键在于真正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前进的旗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就难以取得成功。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党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总结90年来我们党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1.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我们党一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

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关于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密切联系中国实际,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胜利。二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运动的原理和发展变革的观点,制定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做到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着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三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90年来的实践一再生动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2.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20世纪初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国际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引导中国人民探索并

坚持正确前进方向和道路的艰巨性、特殊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先进,从根本上看,就是在于她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判断不同时代、不同历史阶段的世情、国情、党情,善于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改革创新,找到了实现人民解放、国强民富、民族振兴宏伟目标的正确道路。党在探索前进的历程中,引导人民逐步认识到,中国停止在旧民主主义的轨道上不可能,走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行不通,退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大灾难,只能勇往直前创出一条符合国情和人民愿望的新路,就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失时机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再经过探索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科学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问题。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的历史性任务,创建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制度前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等活的灵魂,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3.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根本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指导下,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认识我们党保持强大战斗力的重要法宝,就是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史,是一部坚持自我完善、保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品质的历史。我们党始终把自身建设作为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作为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因素,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作为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所在,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

1.全面加强“五位一体”党的建设,是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保证党组织强大战斗力 的法宝。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建党9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形成了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五位一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一是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深入开展“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力量,思想建设进一步加强。二是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组织建设不断强化。三是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四是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丰富完善党的基本政治制度,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党内生活制度、党的组织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党的民主集中制等,制度建设日臻完善。五是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

重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得到加强。五项建设中,思想建设是前提,组织建设是关键,作风建设是核心,制度建设是基础,党风廉政建设是保障,五位一体,相辅相成,形成了党的自身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抓手,进一步提高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2.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健全纠错机制,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质,也是衡量一个政党能否保持强大生命力的“试金石”。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上、在许多决定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总是及时纠错,奋起前行。例如,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后,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痛失败。在这危急关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从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又如,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再如,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纵观中国共产党发展的90年,在面临生死存亡的诸多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勇气,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排除一切干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是我们党始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3.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政党,须臾离不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90年来,我们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任务,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取得新的成就。归结起来,在理论创新上,主要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个成果,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个成果,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创新上,主要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二是确立了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三是实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前景。“两大成果”、“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历史性创新,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完善自己,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才成为带领人民战胜各种困难风险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牢记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保持先进性,是我们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90年光辉历程,62载执政实践,33年领导改革开放,贯穿着我们

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是党的先进性在治国理政中的充分体现。90年的实践证明,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始终牢记党的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一个不具有先进性的政党就不会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也不可能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最根本的就在于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信赖。党的先进性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前赴后继、出生入死,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党的先进性;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忘我工作,甘于奉献,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应对挑战、经受考验、推进改革、开拓创新中彰显了党的先进性。董存瑞、黄继光、焦裕禄、孔繁森、沈

浩、郭明义、杨善洲等,是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发向上。我们必须把先进性建设贯穿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弘扬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的先进性与战斗力。

2.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组织根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战斗力的提高、党的组织的发展、党的群众基础的扩大、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最终要靠党的基层组织来实现。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传统特色。早在1925年,党的四大通过的党章就提出以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党支部建设引起全党高度重视。1927年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同志提出连队建立党支部的原则,“支部建在连上”成为党加强对军队领导的重要制度。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各级党政机关均须设立党的基层组织。党执政后,更加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七大,都对加强党 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正是因为党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保持了先进性,才使党保持了先进性,从而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条十分重要和宝贵的经验。

3.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政治本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始终是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精神支撑。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实现,党员的先进性来自于理想信念的坚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杨善洲精神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不同时代的具体体现。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革命在过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战胜千难万险,取得最后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理想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坚持不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本色,不仅是90年来党

加强自身建设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永恒主题。

二、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国家大局,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缅怀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展现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崇信地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工作赢得了全县人民的称赞,为崇信经济社会发展做成了巨大的贡献。

(一)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凝聚人心的伟大旗帜、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也是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拼搏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今天我们回顾党的发展历史、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必须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于理论素质的提高,来自于崇

高精神的感召。要认真深入钻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缅怀党的发展历史,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理论上得到提高,在思想上受到熏陶,打牢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理论基础。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自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始终做到理想信念不滑坡、革命意志不动摇。紧密联系实际,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地税部门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承担着光荣使命、肩负着重要职责,要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2.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执政党的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要按照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

反对”的要求,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基础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特别要注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落实中央部署。党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政治立场的行为规则,是党最重要的纪律,是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多次强调党的政治纪律问题,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并对党员、干部提出了“六个决不允许”的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按照中央的要求,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了一批违反政治纪律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对参与民族分裂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参加非法组织、编造谣言丑化党和国家形象、传播和散布反动言论的党员、干部依

纪依法进行严肃查处,有力地维护了党的团结统一,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也必须看到,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仍时有发生:极少数党员、干部在一些涉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重大政治问题上说三道

四、我行我素;有的对中央的决策和要求阳奉阴违、另搞一套;还有的不负责任地道听途说,甚至捕风捉影,编造传播政治谣言,丑化党和国家形象,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这些都是党的政治纪律所不容许的。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刚刚开局,我们党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严明的政治纪律作保障。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充分认识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增强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确保政令畅

通,为顺利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要进一步强化政治纪律意识。党章明确规定,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遵守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坚定政治立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纳入各级党员、干部教育的整体规划,作为党课教育、党校培训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的意识。要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个别谈话等方式不定期地督促党员、干部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进行查摆剖析,有针对性地纠正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问题。

要坚决维护政治纪律的严肃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政治纪律的约束,决不允许在群众中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决不允许对中央的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决不允许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决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泄露党和国家的秘密,决不允许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党的政治纪律是高压线,任何党员,不论其在党内的威望和职务有多高,只要是违反了党的政治纪律都应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纪依法予以严肃惩处,决不姑息迁就。

要自觉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确保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地税系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是要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切实做到执法为民。制定法律法规,要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税收监管,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服务科学

发展,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基本要求。

三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提高实践能力。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密联系地税实际,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采取新举措,开拓新局面。

3.加强地税发展史教育,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税、服务发展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税收管理的发展史,是党的光荣历史的一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着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孕育了宝贵的红盾精神。要把税收发展史教育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缅怀历史、牢记使命,在总结成绩、展望未来中进一步增强地税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要坚持在党史教育中结合学习好地税发展史,进一步坚定广大地税干部的理想信念。地税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最核心的就是要做到“国徽头上戴、责任肩上挑”,牢记神圣职责,不辱光荣使命;就是要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地税事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尽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就是要大力弘扬忠于职守、执法如山,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心系群众、执法为民,顾全大局、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红盾精神,展现优良风貌,创造一流业绩;就是要努力建设“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地税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引领作用,努力使地税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源泉。缅怀党的历史,弘扬光荣传统,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经过全系统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这些年来,税收管理理论创新取得重大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税收管理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在引领全系统干部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税收监管、服务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我们要更加重视税收理论建设,为推进地税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理论支撑。

(三)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充分发挥地税管理职能作用。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服务发展是地税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地税部门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90周年,就是要在以往为服务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党组提出的 的要求,以促进科学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重点,掌握科学发展规律,创新服务发展机制,提高服务发展水平,更加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四)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带动队伍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取得一切胜利的重要法宝。按照中央要求,切实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努力以党的建设带动队伍建设。一是要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切实提升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主动强化学习教育培训活动。要继续深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理论武装,切实把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要创新培训机制,确保教育培训更加符

合干部素质提升的需要,更加符合工作效能提高的要求,更加符合地税事业发展的方向。二是要大力推进领导班子建设。要把抓好领导班子作为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引导领导干部自觉成为勤奋学习的模范、团结实干的模范、开拓创新的模范、勤政廉政的模范,更好地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要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服务大局的能力、谋划工作的能力、团结群众的能力、廉洁从政的能力,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地税事业不断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三是要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把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抓好基层建设的重要抓手,从基层支部抓起,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通过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对基层党员的凝聚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要大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要立足地税职能,继续以创建满意地税局、满意地税所、满意地税执法人员为主要载体,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按照建设“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争当“五

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要求,切实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取得更大成效。

回顾党90年来不平凡的奋斗历程,我们为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创造的精神财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对迎接新挑战、承担新任务、开创新局面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力量。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充分发挥地税职能作用,全力服务科学发展,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争创一流佳绩,再创地税事业新的辉煌!

第四篇: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

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

砥砺九十载,幸福亿万人。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好”。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回顾90年党对我们而言有着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回顾这波澜壮阔的9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奠定了幸福生活的基础,也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

90年来,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是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中曲折前进并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的地位、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中国社会面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9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顺利举办,无不向世人证明着中国的崛起。

党走过的这90年的辉煌历史,大量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才有光明的前途和未来。”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

在细数辉煌历史的今天,在感叹美好生活的今天,我们必须牢记,这所有的一切都是90年前我们的革命先辈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率领千万劳苦大众赤手托起即将沉沦的中华大地的结果。正是他们坚信“党的事业是正义事业,必有胜利的那一天”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大好局面。有了如此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们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才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勇气。今天,时代变了,观念变了,但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不能变。俗话说,理想信念是黑夜里的明灯,是催人奋进的战鼓。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应该牢记历史,聆听前辈的教诲,追寻先人的足迹,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在工作生活中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

我身为一名预备党员,深感骄傲和自豪,今后我将更加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地工作,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和中共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献礼!

最后,值此特殊时刻,由衷的祝愿中国共产党更加强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殷实富裕!

第五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想信念

(宣讲提纲)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局面。这些成就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我们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回顾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功伟绩,就是要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大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一、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88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88年,是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实现历史性进步的88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88年。这88年的奋斗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近代,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日益深重,救亡图存、发奋图强的呼声不断高涨。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

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最终都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期待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反帝、反封建的问题,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顺时而生。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与此同时,“十月社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运动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等阶段,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应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同时,党领导人民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至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超额完成,全国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但是,由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不多,又受到苏联的影响,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一些失误,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走了不少弯路,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失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造成了重大损失,以致使得本来应该更加充分发挥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全面认真地纠正了“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三)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四年,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这一阶段,改革开放开始起步。从改革来说,首先是在农村创立并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使广大农民迸发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开放来说,这一阶段首先是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从而打破了过去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期中国的根本走向。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以这一系列理论创新为契机,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的阶段,由农

村转向城市,从局部转向全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开始初步形成,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渐展开。从对外开放来看,这一阶段又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开放局面继续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3、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回答了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将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过程中将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个阶段,改革开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体推进、配套完善。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推进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体制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政治体制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逐步加快了基层民主建设的步伐。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规模也继续扩大,并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完成了加入WTO的过程,由此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4、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现在这七年,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

展中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近七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88年的奋斗历程中,从只有五十几名党员、处于秘密活动状态的小党,到发展成为拥有7000多万党员、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执政的大党;从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到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88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长期以来,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民族的富强和中国人民的幸福,广大共产党员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和平建设时期开拓进取、甘于奉献,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巨大功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领导核心,是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在于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加强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迷失方向。

二、认真总结辉煌成就,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重大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中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模式”展示出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

(一)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转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标志着108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彻底结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好保障。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

大飞跃。

(二)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臵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完善,使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取得了全面进步,中国社会空前活跃起来,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迸发出来。

我国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外经济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经过30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已进入世界贸易大

国行列。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5616亿美元,增长了124倍。2008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24亿美元。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也不断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国民经济上大台阶,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超过30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超过德国,目前已经跃升至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同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连连提高。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81元,1987年上升到1112元,1992年上升到2311元,2003年则提高到10542元,2008年达到了22698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社会事业大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

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5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761元。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六)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了从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的转变

我国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的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广东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给予了广东“灵活政策,特殊措施”的优越条件,广东充分发挥政策、地缘、人缘等优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闯敢试,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30年来,广东

经济以年均13.8%的速度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前列,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5.8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5696.46亿元,GDP占全国1/8,税收占1/7,外贸出口占1/3,累计吸收外资占1/4,经济总量相继赶超了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台湾,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短短30年,广东成功实现了从落后农业省份到经济强省的跨越,顺利完成了先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历程,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尤其是2008年以来,广东在奋勇抗击历史罕见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全力以赴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以及应对严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广东全年进出口总额6832.6亿美元,全省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3310亿元,人均GDP达37588元(折合5369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73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8%和49%,已总体实现了小康,正向宽裕型小康和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迈进。

30年后的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着眼全局,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提升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框架,赋予广东“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这必将开启广东改革发展的新航程,引领广东再创新的辉煌。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昭示: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发展和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权益,才能使社会主义中国

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保持长治久安。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模式”的实质内容,它是与时代潮流相随、与世界文明相伴的道路,是一条与全球发展既相联系而又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模式”的出现,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发展模式,为全球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健康、鲜活的因素,必将为人类文明不断走向繁荣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改革开放是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篇章。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上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社会主义中国展现出崭新姿态和蓬勃生机,正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三、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向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源于其科学性和真理性。首先,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其次,马克思主义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其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

高价值追求,不谋求任何私利、不抱有任何偏见,是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学说,而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能够始终反映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旗臶鲜明地反对多元化。指导思想一元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呈现出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样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特点。但是,这并不影响对起全局性、根本性指导作用的科学理论的客观需求。在当代中国,只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创造性系统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从长期探索中得出 的基本结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0多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国人民冲破了长期禁锢的思想障碍和陈旧观念,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国家彻底改变了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状况,转变成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初步走向繁荣、富裕、强大的国家,展现了崭新的形象,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一步实现了从领导革命的党到领导建设和改革的党的历史转变,党的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民主,党的执政能力更加增强、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受到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旗臶鲜明地反对走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道路。当前,社会关系深刻变革,社会思潮激荡,各种诸如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言论甚嚣尘上。无论是民主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其本质都是主张经济上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政治上实行资本主义多党制。历史经验与世界各国的实践告诉我们,14

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将肩负一系列的艰巨任务,仍将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仍将面对一系列的困难和风险。因此,必须始终保持长期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继续奋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这“四个基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根本要求、政治基石和活力源泉,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和总体战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决不动摇。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二)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1、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自治制度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形成了两种重要的民主形式。一种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即选举民主,体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另一种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

充分协商,即协商民主,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广泛的代表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命所在,根据我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方式,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共同实现我们的目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远比“三权分立”更适合中国实际,体现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可靠保证。在中国搞“三权分立”既无政治和社会基础,更无经济和阶级基础,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必然会从根本上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导致民主倒退、社会大乱和人民遭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使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广泛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把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政治诉求纳入到政治体系之内得到充分表达,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政治协商作为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予以坚持,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与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进行广泛协商,更好地促进了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只有始终

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才能更广泛更牢固地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社会阶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在中国搞西方的多党制,既不符合国情,也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坚持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不懈探索,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促进我国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体制基础。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是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防止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巩固提供强大物质基础,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是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坚决反对走私有化道路。任何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私有化主张,都是离开社会主义的道路、违背历史的发展规律的,是不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要求、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歪门

邪道。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就业问题以及增加收入、改善生活问题,光靠国家和国有企业是难以做到的,必须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新兴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长为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有很大提高。30多年来,我国约有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70%以上也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决不是权宜之计,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三)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以其实实在在的成就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认同,但在前进中,也始终存在着一些怀疑和责难的声音。这些声音归结起来就是:改革开放是否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我们的方向和道路是否正确?这些问题绝不是小问题,而是关系到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根

本问题。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选择。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它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不发达到发达、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在根本上是适应的,但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不适应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从实践上看,上世纪70年代初,十年内乱导致中国国力衰弱,而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度拉大,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使得我们清醒地发现了体制上的弊端,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认识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开放不可避免地成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30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被窒息的活力进一步迸发,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注重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社会进步成果惠及广大民众,更好地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势。通过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开拓创新意识普遍增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承载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课题,在国际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中国不仅没有重蹈覆辙,而且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蓬勃生机,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2、改革开放决不能走回头路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进行的,走出这条正确的道路相当不容易。面对种种怀疑和责难,我们必须始终如一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决不走回头路。走回头路就意味着回到封闭僵化,回到停滞落后,意味着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穷折腾,意味着死路一条。

走回头路,就无法聚精会神搞建设,就会失去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30多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气象。

走回头路,就会回到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就无法在同世界的学习借鉴和交流合作中实现自己的更快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参与这一进程才能发展壮大。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在广泛的对外交往合作中不断吸收借鉴一切有益文明成果,才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走回头路,人民富足安康的美好日子就会失去。30多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吃得饱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从穿得暖穿得美再到穿出个性,从住筒子楼棚户区到现代化住宅区,从期待满足温饱变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从解决生存问题变为追求全面发展。这些历史性变化正是来自改革开放。

不走回头路,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一条宝贵经验。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赢得最少干扰、最快发展、最多实惠。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就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3、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靠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社会发展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的,关键是如何着力解决好。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也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走过的路程已经表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社会的发展还将证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巩固成果、再创辉煌。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当前,改革发展正进入攻艰阶段,许多旧有矛盾不断加深,许多新问题不断显现。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长

期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深层次矛盾仍然突出,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又面临一系列新困难新挑战。主要有: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外经贸形势十分严峻;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生产经营面临很大困难;节能减排、节约集约用地任务繁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就业形势严峻,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保障和改善民生及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增大;转变政府机关作风任务艰巨;体制机制改革仍需加大力度等。这些前进中的问题和发展中的矛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当前要把深化改革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起来,用足用好用活中央赋予广东的特殊政策,努力开创广东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奋发进取,砥砺勇气,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2009年7月

下载回顾党的历史 坚定理想信念[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顾党的历史 坚定理想信念[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__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坚定党的信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2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2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坚定党的理想信念

    坚定党的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的理想,既博大深邃,又简约朴实;既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又忠实地代表着人民;既是远大的,......

    坚定党的理想信念

    坚定党的理想信念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党的历史专题党课讲稿—重温党的历史 坚定理想信念

    党的历史专题党课讲稿—重温党的历史 坚定理想信念 按照农牧业局党总支“两学一做”学习安排,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我就......

    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历史跨越

    pood 坚定理想信念 推动历史跨越 ——在省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共产党宣言》时的发言提纲 赵克志 (2011年6月27日) 16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首次发表。75年前,中国共产党......

    坚定理想信念

    第十一讲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和信仰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人生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成就事业的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人民军队革命化、现......

    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理想信念 守牢思想阵地 坚决抵制敌心战宣传 同志们,根据支队“四反”教育安排,今天,我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与大家共同学习“反心战”这一专题,我授课的课题是《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理想信念(推荐)

    理想信念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只有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把握前进的方向,明确奋斗的目标,从而在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