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郡斋读书志 宋 晁公武 卷03
卷三
◎春秋类
△《春秋正经》十二卷
右以《左氏经》为本,其与《公》、《穀》不同者注于下。
《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
右晋杜预元凯集刘子骏、贾景伯父子、许惠卿、颖子严之注,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故题曰《春秋经传集解》。其发明甚多,古今称之,然其弊则弃《经》信《传》。如成公十三年麻隧之战,传载秦败绩,而《经》不书,以为晋直秦曲;则韩役书《战》,时公在师,复不须告;克获有功,亦无所讳:於《左传》之例皆不合,不曰《传》之谬而猥称“经文阙漏”,其尤甚者至如此。
《春秋公羊传》十二卷
右戴宏序云:子夏传之公羊高,高传其子平,平传其子地,地传其子敢,敢传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与弟子胡毋子都著以竹帛。其后,传董仲舒,以《公羊》显于朝。又四传至何休,为《经传集诂》,其书遂大传。郑玄曰“《公羊》善于谶”,休之注引谶最多。
《石经公羊传》十二卷
右皇朝田况皇祐初知成都日刊石。《国史艺文志》云:“伪蜀刻《五经》,备注传,为世所称。”以此言观之,不应无《公》、《穀》,岂初有之,后散毁耶?
《春秋穀梁传》十二卷
右范甯注。应劭《风俗通》称穀梁名赤,子夏弟子;糜信则以为秦孝公同时人;阮孝绪则以为名俶,字元始,皆未详也。自孙卿五传至蔡千秋,汉宣帝好之,遂盛行于世。自汉、魏以来,为之注解者,有尹更始、唐固、糜信、孔演、江熙等十数家,而范甯以为皆肤浅,于是帅其长子参、中子雍、小子凯、从弟邵及门生故吏,商略名例,博采诸儒同异之说,成其父汪之志。尝谓《三传》之学,《穀梁》所得最多,诸家之解,范甯之论最善。甯,字武子,晋人。
《石经穀梁传》十二卷
右其后不载年月及所书人姓氏。案文不阙唐及伪蜀讳,可讳“恒”字,以故知刊石当在真宗以后,意者亦是田况也。
《春秋繁露》十七卷
右汉董仲舒撰。史称仲舒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繁露》、《清明》、《竹林》之属数十篇,十馀万言,皆传於后世。今溢而为八十二篇,又通名《繁露》,皆未详。《隋》、《唐》卷目与今同。但多讹舛。
《春秋释例》十五卷
右晋杜预撰。凡四十部。集《左传》诸例及地名、谱第、历数,皆显其同异,从而释之,发明尤多。昔人称预为《左氏》忠臣,而预自以为有《传》癖,观此尤信。
《左氏膏肓》九卷
右汉何休撰。休始答贾逵事,因记《左氏》之短。郑康成尝著《箴膏肓》,后人附之逐章之下。
《春秋正义》三十六卷
右唐孔颖达撰。自杜预专治《左氏》学,其后沈文阿、苏宽、刘炫皆有义疏,而炫性矜伐,雅好非毁,规杜氏之失一百五十馀事,义特浅近,然比诸家犹有可观,今书据以为本,而以沈氏补其阙焉。
《春秋公羊疏》三十卷
右不著撰人。李献民云徐彦撰,亦不详何代人也。《崇文总目》谓其“援证浅局,出于近世”。以何氏三科九旨为宗,本其说曰:“何氏之意,三科九旨,正是一事尔。总而言之,谓之三科;析而言之,谓之九旨。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所见异辞,所传闻异辞,此二科六旨也;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此三科九旨也。”
《春秋穀梁传疏》十二卷
右唐杨士勋撰。士勋官至国子四门助教。
《春秋摘微》四卷
右唐卢仝撰。其解《经》不用《传》,然旨意甚疏。韩愈谓“《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盖宝录也。
《春秋微旨》六卷,《春秋辨疑》一卷
右唐陆淳伯同撰。淳,纂《三传》不同,择其善者,质以啖助、赵匡之说。助,字叔佐,闽人。匡,字伯修,天水人。《微旨》自为序。公武尝学《春秋》,阅古今诸儒之说多矣。大抵啖、赵以前学者,皆颛门名家,苟有不通,宁言《经》误,其失也固陋;啖、赵以后学者,喜援《经》系《传》,其或未明,则恁私臆决,其失也穿凿。均之失圣人之旨而穿凿之害为甚。
《春秋纂例》十卷
右唐陆淳撰。其序云:“啖氏制《统例》,分别疏通会其义,赵氏损益,多所发挥,今纂而合之,凡四十篇。
《春秋折衷论》三十卷
右唐陈岳撰。以《左氏传》为上,《公羊传》为中,《穀梁传》为下,比其异同而折衷之。岳,唐末从锺传,辟为江西从事。
《春秋经社》六卷
右皇朝孙觉撰。其学亦出於啖、赵,凡四十馀门。论议颇严。
《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
右皇朝孙明复撰。史臣言明复治《春秋》,不取传、注,其言简而义详,著诸大夫功罪,以考时之盛衰,而推见治乱之迹,故得《经》之意为多。常秩则讥之曰:“明复为《春秋》,犹商鞅之法,弃灰於道者有刑,步过六尺者有诛。”谓其失於刻也。胡安国亦以秩之言为然。
《春秋集传》十五卷
右皇朝王沿撰。集三传解经之文。沿,字圣源,大名人。好《春秋》,所至以《春秋》断事。此书仁宗朝尝奏御,诏直昭文馆,后官至天章阁待制。
《春秋演圣统例》二十卷
右皇朝丁副撰。田伟《书目》“副”作“嗣”,未知孰误。其序云:“《经》有例法,一家所至,较然重轻。杜预《释例》,专《左氏》而未该,唐陆淳《纂例》,虽举《经》而未备。”纤悉絓罗而咸在者,其唯此书乎?
《春秋权衡》十七卷,《春秋意林》二卷,《春秋刘氏传》十五卷
右皇朝刘敞原父撰。《权衡》论《三传》之失,《意林》叙其解《经》之旨,刘氏传其所解《经》也。如“桓无王”、“季友卒”、“胥命”、“用郊”之类,皆古人所未言。
《黎氏春秋经解》十二卷
右皇朝黎錞希声撰。錞,蜀人,欧阳公之客。名其书为《经解》者,言以《经》解《经》也。其后又为《统论》附焉。
《横渠春秋说》一卷
右皇朝张载子厚撰。为门人杂说《春秋》。其书未成。
《颖滨春秋集传》十二卷
右苏辙子由撰。大意以世人多师孙明复,不复信史,故尽弃《三传》,全以《左氏》为本,至其不能通者始取《二传》、啖、赵。自熙宁谪居高安,至元符初,十数年矣,暇日辄有改定,卜居龙川而书始成。
《刘质夫春秋》五卷
右皇朝刘绚质夫撰。绚学於二程之门。伯淳尝语人曰:“他人之学,敏则有矣,未易保也。斯人之至,吾无疑焉。正叔亦曰:“游吾门者多矣,而信之笃、得之多、行之果、守之固,若子者几希”。有李参序。
《得法忘例论》三十卷
右皇朝冯正符所撰。熙宁八年,何郯取其书奏之,而久之不报,意者王安石不喜《春秋》故也。其书例最详,悉务通经旨,不事浮辞。正符颇与邓绾、陈亨甫交私,后坐口语被斥。
《绎圣传》十二卷
右皇朝任伯雨德翁所撰。解《经》不甚通。例如解“桓十三年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已,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取《穀梁》之说,战称人,败绩称师,重众之说。殊不知齐人代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何独不重众也。
《王氏春秋》十二卷
右皇朝王当撰。当,眉山人。尝为《春秋列国诸臣传》十馀万言,今又释《春秋》,真可谓有志矣。
《冯氏春秋通解》十二卷
右皇朝冯山字允南撰。普州人。澥之父也。
《春秋指南》十卷
右吴园先生张根知常撰。以征伐会盟,年经而国纬。汪藻为之序。
《胡氏春秋传》三十卷
右皇朝胡安国被旨撰。安国师程颐,其传《春秋》事,按《左氏》义,取《公》、《穀》之精者,采孟子、庄周、董仲舒、王通、邵尧夫、程明道、张横渠、程正叔之说,以润色之。其序略曰:“近世推隆王氏新说,按为国是独於《春秋》,贡举不以取士,庠序不以设官,经筵不以进读,断国论者,无以折衷,天下不知所适,人欲日长,天理日消,其效使夷狄乱华,莫不遏也。”
《春秋新说》十一卷
右皇朝余安行撰。采左氏、公羊、穀梁及孙复四家书,参以己意为之。
《四家春秋集解》二十五卷
右或人集皇朝师协、石季长、王棐、景先之解为一通,具载本文。
《春秋外传国语》二十一卷
右鲁左丘明撰,吴韦昭弘嗣集郑众、贾逵、虞翻、唐固四家说成此解,皇朝宋庠为《补音》三卷。班固《艺文志》有《国语》二十一篇,《隋志》云二十二卷,《唐志》云二十一卷。今书篇次与《汉志》同,盖历代儒者析简并篇,互有损益,不足疑也,要之《艺文志》审矣。陆淳谓“与《左传》文体不伦,定非一人所为,盖未必然。范甯云《左氏》艳而富”,韩愈云“《左氏》浮夸”,今观如此,信乎其富艳且浮夸也,非左氏而论证?柳宗元称《越语》尤奇骏,岂特《越》哉!自《楚》以下类如此。
《非国语》二卷
右唐柳宗元子厚撰。序云:“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而其说多诬淫。惧学者溺其文采,而沦於是非,本诸理作《非国语》。”上卷三十一篇,下卷三十六篇。
《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
右伪蜀冯继先撰。《左氏》所书人,不但称其名,或字,或号,或爵、谥,多互见,学者苦之。继先皆取以系之名下云。
《春秋列国诸臣传》五十一卷
右皇朝王当撰。类《左氏》所载列国诸臣事,效司马迁为之传,凡一百三十有四人,系之以赞云。
《帝王历纪谱》三卷
右题曰秦相荀卿撰。载周末列国世家,故一名《春秋公子血脉图》。颇多疏略,决非荀卿所著,且卿未尝相秦,岂世别有一荀卿邪?
《春秋机括》一卷
右皇朝沈括存中撰《春秋》谱也。
《春秋世系》一卷
右不著撰人姓名。谱《左氏》诸国君臣世系,独秦无世臣。
《春秋会义》二十六卷
右皇祐间进士杜谔集《释例》、《繁露》、《规过》、《膏肓》、《先儒同异篇》、《指党碎玉》、《折衷》、《指党议》、《纂例》、《辨疑》、《微旨》、《摘微》、《通例》、《胡氏论》、《笺义》、《总论》、《尊王发微》、《本旨》、《辨要》、《旨要》、《集议》、《索隐》、《新义》、《经社》三十馀家成一书,其后仍断以己意。虽其说不皆得圣人之旨,然使后人博观古今异同之说,则于圣人之旨,或有得焉。
◎孝经类
△《唐明皇注孝经》一卷
右汉初颜芝之子真献於朝,千八百七十二字。唐玄宗注。序称取王肃、刘邵、虞翻、韦昭、刘炫、陆澄六家说,约孔、郑旧义为之。何休称:“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信斯言也,则《孝经》乃孔子自著者也。今其首章云:“仲尼居,曾子侍。”则非孔子所著明矣。详其文义,当是曾子弟子所为书也。柳宗元谓:“《论语》载弟子必以字,独曾参不然,盖曾子之徒乐正子春、子思相与为之耳。”余於《孝经》亦云。
《孝经正义》三卷
右皇朝邢昺等撰。世传《孝经疏》外,馀家尚多。咸平中,昺集说为此书。
《王介甫孝经解》一卷
右皇朝王安石介甫撰。《经》云“当不义,则子不可不诤於父”,而孟子猥曰父子之间不责善,夫岂然哉!今介甫因谓当不义则诤之,非责善也。噫,不为不义,即善也。阿其所好,以巧丰盛侮圣人之言至此,君子疾夫!佞者有以也。
《温公古文孝经指解》一卷
右古文二十二章,与《尚书》同出于壁中,盖孔惠所藏者。与颜芝十八章大较相似,而析出三章,又有《闺门》一章,不同者四百有馀字。刘向校书,以十八章为定,故世不大传,独有孔安国注,今亡。然诸家说不安处,古文字读皆异,推此言之,未必非真也。国朝司马文正公为之指解并音。
《范淳夫古文孝经说》一卷
右皇朝范祖禹撰。元祐中侍经幄时所上。
第二篇:第2节《滑轮》教学设计(鲍要武宋修志)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1】鲍要武
黑龙江省北安管理局长水河农场中学
164007 【2】宋修志
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中心学校
161100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10月第1版,2014年10月黑龙江第5次印刷。
一、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大小与重物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2)联系滑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二、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安装滑轮组
三、教具
滑轮、细线、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刻度尺。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杠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举两个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实例?
2、新课讲授(1)引言
观察教材图12.2-1大人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大人让孩子帮忙,却把孩子吊了上去。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2)阅读教材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1定滑轮:在提升重物时,它的轴始终固定在支架上不动的滑轮。○9月3日上午,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名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总书记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在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旗杆上安装的就是定滑轮。
2动滑轮:在提升重物时,随着重物一起上升(或下降)的滑轮。○(3)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动手实验,探究知识。如图12.2-3,学生分组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提升钩码时的省力情况,总结规律。1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它的优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它的优点是可以省力。○ 例题
1、已知物体和动滑轮总重为860N,要用不大于200N的力将物体匀速提起,问动滑轮和重物需要几段绳子承担?(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1如果不考虑动滑分析:在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的条件下,求绳子段数的题型分为两类:○
2如果考虑动滑轮的重力,有n =(G动+G物)/ F。对于n的结果中小轮的重力,有n =G物/ F;○数点后面的数字,无论是否小于5,一律向前进1,不用四舍五入法,因为绳子的段数应该是整数。
n =(G动+G物)/ F=860N/200N=4.3≈5 即需要5段绳子承担,此时施加的动力实际为F=860N/5=172N(4)滑轮组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如图12.2-4)。出示实验器材,认识滑轮组的构造,哪部分是定滑轮,哪部分是动滑轮。学生动手组装滑轮组,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大小与重物的关系。
1判断省力:忽略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由几段绳承担(包括系在动滑轮挂钩○上的那段绳),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如图:
2绳的绕法:绳子的段数n为奇数时,绕线时从动滑轮挂钩开始绕线;当n为偶数时,○绕线时从定滑轮挂钩开始绕线。概括为:奇动、偶定。
(5)阅读材料:《科学世界》轮轴和斜面
1轮轴: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实质是能连○续转动的杠杆。
例如:球形门把手、方向盘、水龙头、辘轳、扳手、钥匙、手摇铅笔刀、绞盘、石磨、手摇卷扬机、收音机的旋钮。
2斜面:与水平方向有不为零的夹角的平面叫做斜面。○例如:盘山路、金字塔、楼梯。
电梯事故----安全教育
7月26日上午,湖北荆州市一百货公司手扶电梯发生事故。电梯与楼面连接的迎宾踏板松动,导致一名抱着幼儿的女士被卷入电梯内不幸遇难。女子在遇险一刹那,奋力将3岁的儿子托举送出得以生还,自己却被电梯吞没。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除了对电梯进行定期检修外,有关电梯急停方式的安全知识普及,也同样重要。在电梯两端,都有红色的电梯急停按钮。在自动扶梯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可及时按下该按钮使自动扶梯停止运行。
3、课堂小结:同学总结,其他同学补充。
4、课堂测试:投影显示习题、学生分组解答、同学评析互动、各组竞赛排名。
5、布置作业:学生课外观看微课《滑轮》。
6、板书设计:
第2节
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实验
3、滑轮组
7、教学反思: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各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有全新的模式,有新旧结合模式。有的模式重视理论导学,有的模式重视实验探究,有的模式融合教育信息化。殊途同归,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感受、认识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教学目标从感知、识别、探究、交流、分析、归纳、应用等方面设计备个教学环节。
(一)知识的连贯性
课前复习提问的问题是上一节内容,既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又可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就很好的为本节课做了铺垫,避免了因故有知识的缺失造成的理解困难。
(二)开场的趣味性
新课导入时利用了教材的图片,既以教材为根本,又有趣味性,加之教师幽默的语言,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使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已经有了充分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实验的探究性
本节课由实验探究规律,深入浅出,印象深刻。学生对于自己归纳出的结论,记忆犹新、运用自如。实验操作简单,易于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以实验探求新知,必能提升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深入思考、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选题的典型性
在总结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之后,用精选的例题巩固新知识,题型贴近中考。对于一个知识点多题强化,对于一道题训练一题多解。
(五)讲解的实效性
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同时老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实验前演示幻灯片,将实验的注意事项标注其中,使教师的整体指导有效。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实验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六)作业的延展性
布置学生课外观看微课视频,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继续关注对简单机械的探索。课内打基础,课外下功夫。
(七)难点的简化性
1.蕴含高中知识
教材的漫画中人在上升时,未必匀速上升,可能是加速上升,加速运动是高中具体学习的知识;另外,提升动滑轮时,要“匀速竖直向上”提,如果不这样提,会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G/2。
2.确定支点位置
动滑轮的支点随动滑轮的运动而变化。我们可以假设把动滑轮稍微向上提一下,动滑轮与绳接触、没动的点就是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