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湖南教资考试面试语文说课稿:故都的秋
2015年湖南教资考试面试语文说课稿:故都的秋
欢迎来到湖南教师招聘网(http://hn.zgjsks.com/),湖南教师招聘网是湖南教师考试第一门户网站,提供湖南教师招聘及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教材用书、真题试题,湖南教师招聘考试和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教师招聘考试。
一、说课内容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对培养学生散文阅读与鉴赏习惯起着指引性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8月创作于北平的一篇散文。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姿态”的描绘中,寄寓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郁达夫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浸淫的知识分子,且不说他的人生经历与命运多舛的旧式文人有多少相似之处,就精神气质而言,他也是深得传统文人的遗传。他不远千里,从青岛赶往北平,只为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其状物写景之细腻,可以与古典山水游记相媲美。《故都的秋》可以看作是现代汉语版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用八个字概括:名士风流,悲秋情结。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和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分析五幅秋景图中的物象特点,说明与“秋味”的关系。2.揣摩作者在秋景中所蕴含的情感。
3.把握寓情于景的写法。
散文属抒情文学,重在表情言志,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大部分学生通过高一年级的一些散文(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等作品)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散文诸如的“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一些特点,但散文的鉴赏与评价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形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秋景图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把握并能准确应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五、突破重、难点的途径及方法
为完成教学任务,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在整体诵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层次,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第二课时重点赏析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贯穿“阅读和欣赏——鉴赏与评价——综合与运用”这一教学思路。
1、解决办法:
(1)适当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艺术特色。(课前印发相关资料)(2)强化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人性、真实、自由、多元”的“新语文教育”的“三原则”中之一提到“吟诵与讨究相结合”原则,督促学生在吟诵的时候,亲身地体会,将内容与理法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3)重点分析一些语段。紧紧扣住“言语”,进行“讨究”、“鉴赏”、“体悟”。通过字、词句、段的斟酌、推敲、鉴赏,回归语文教育的“在言语上下苦功”的传统。
2、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及学法设计:
(1)通过朗读进入课文情境,理清思路,把握整体内容,讨论课文有关段落和难点。
教师活动及教法设计:(1)布置学生预习相关材料。
(2)指导学生朗读、分析、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理解本文的内容和感情。
(3)结合作家作品等写作背景,点拨学生解决疑难。(4)出示思考题调动学生思维。(5)展示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一)导入语的设计:郁达夫先生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北国之秋蒙上了一层清、静、悲凉的色彩,那么作者是抓住哪些画面来突出这些特点的呢?作者深深眷恋的北国之秋为什么却蒙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二)重、难点的解决途径及方法
提问学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然后指导学生总结概括为:庭院赏秋图、落蕊知秋图、寒蝉报秋图、雨后话秋图、佳果绘秋图。
接下来欣赏故都之秋的几幅画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点。
用课件展示“故都之秋”的几幅图景,并让学生加以描述,然后让学生感悟画面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这样安排,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画面,使本已生动的文字更有一种质感,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规律。
在欣赏“庭院赏秋图”时,设置了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作者写北平秋景,为什么不写那些热闹、繁华,有帝王气象的景物,而只依次点到“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之类的,而重点是写“租一椽破屋来住,清晨静观(听)天色、日光、鸽声、牵牛花”?(同时对应以上景点用课件播放图片,从而让学生可以从直观上感觉到它们之间的不同)问题2:作者在这幅图中所写之景都有哪些?是怎么描写的?写出了秋的什么特点?(用课件将要点打出来)给学生看图讨论思考的时间,结合学生的回答,再明确答案:
1、①是作者的思想决定的。在杭州过得是一种隐逸生活,(所发背景材料中有介绍)追求的是“清”“静”的生活情趣,兼之有孤独,郁闷的内心感受,故所取之景都带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如果写热闹的颐和园,写火热的香山红叶就不合心境。②著名风景,很难挖掘,而平常景象,挖掘后能平中见奇,写破屋中的一些日常景象也更显作者平民化情怀。
2、屋:一椽 破(平民化);天色:很高很高、碧绿(清爽);驯鸽的飞声:听得到(讲到此穿插问题:为什么能听到飞翔的声音?明确:因为静,所以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恰恰是借驯鸽的飞声写出了秋晨之静);日光:细数 一丝一丝(心静);牵牛花: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最下(蓝色和白色为冷色调,恬淡、孤独、清冷); 秋草:疏落 细长(穿插问题:可否换为浓密、肥胖?明确:不可以。因为它稀疏零落、枯瘦憔悴的形态、色彩更显秋之落寞。)讲到“落蕊知秋图”时,可以问学生“写落蕊,调动了几种感觉去写?”明确答案为:听觉,嗅觉,触觉,视觉,说明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如此细腻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状。进一步提问:写落蕊扫后的丝纹,能很好地体现此时心境,试找出几个描写落蕊的词语并说明?明确答案:细腻,清闲,落寞,点出了秋味中的清.静.悲凉,也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落寞”的含义有三:a落蕊一扫 而空的直接感受;b.作者当时隐逸于山水,无法为国出力的悲凉心境,1932年的对联“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可见其心境。由落蕊而想到时局,一种隐忧油然而生,只好借“一叶知秋”曲折的表达。这里也很好地体现了以景显情。
看“寒蝉报秋图”时,借助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句子,指出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我们学的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让人倍感冷清。同时还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显了秋的静。这里也做到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对于“雨后话秋图”可启发提问: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同样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后明确答案为: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也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深沉的民族情感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另外也用到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最后的“佳果绘秋图”主要写了枣子,果树来反映秋之全盛,其中措辞的选用:淡绿微黄、八九分熟,而非枣子红透,葡萄十分熟,写出了秋的奇。
整个这五幅图鉴赏完后总结性提问所绘画出的秋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清、静、悲凉”。在此扣住文眼。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内在情感的驱使下书写这样的秋色的呢?结合课前所发材料得出结论:A、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他3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顿,青年时期,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B、他提倡“静的文学”,他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遁世文学,故都的秋正体现了他的这一文学主张。C、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经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运动。进行进步文学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隐居山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一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授课到此,主要鉴赏的寓情于景的手法已完全呈现出来,教师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所以,”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融情于景,五幅秋景图,形散神不散,紧扣秋味作文章,写出了秋的特点,景中见情,由此可见,秋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清闲、寂寞、悲凉的心境的折光。
这堂课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寓情于景,还要让学生会熟练运用,因此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迁移练习题:
1、本文作者是借秋来写悲情,这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化传统,例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理解《沁园春 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看一看所写秋景与上面几首的不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可见,景随情生,有什么样的情就有什么样的景。
这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深入把握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最后又布置了一项专题作业,即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句诗,依据寓情于景的原则扩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这道题旨在使学生能够准确动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
这就是我对于《故都的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谢谢!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面试】 2014河南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说课稿:故都的秋
【教师资格证面试】 2014河南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说课稿:故都的秋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证面试内容为自我介绍、说课和答辩,其中说课尤为重要,河南教师资格证面试最早于11月中下旬进行,河南教师资格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常考说课稿,助大家顺利备考面试。河南各个地市面试时间有所不同,面试、体检流程也有所不同,请广大考生及时关注河南招教网进行查询,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发布面试相关公告。
一、说课内容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对培养学生散文阅读与鉴赏习惯起着指引性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8月创作于北平的一篇散文。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姿态”的描绘中,寄寓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郁达夫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浸淫的知识分子,且不说他的人生经历与命运多舛的旧式文人有多少相似之处,就精神气质而言,他也是深得传统文人的遗传。他不远千里,从青岛赶往北平,只为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其状物写景之细腻,可以与古典山水游记相媲美。《故都的秋》可以看作是现代汉语版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用八个字概括:名士风流,悲秋情结。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和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分析五幅秋景图中的物象特点,说明与“秋味”的关系。2.揣摩作者在秋景中所蕴含的情感。3.把握寓情于景的写法。
散文属抒情文学,重在表情言志,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大部分学生通过高一年级的一些散文(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等作品)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散文诸如的“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一些特点,但散文的鉴赏与评价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形成。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秋景图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把握并能准确应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六、突破重、难点的途径及方法
为完成教学任务,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在整体诵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层次,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第二课时重点赏析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贯穿“阅读和欣赏——鉴赏与评价——综合与运用”这一教学思路。
1、解决办法:
(1)适当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艺术特色。(课前印发相关资料)(2)强化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人性、真实、自由、多元”的“新语文教育”的“三原则”中之一提到“吟诵与讨究相结合”原则,督促学生在吟诵的时候,亲身地体会,将内容与理法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3)重点分析一些语段。紧紧扣住“言语”,进行“讨究”、“鉴赏”、“体悟”。通过字、词句、段的斟酌、推敲、鉴赏,回归语文教育的“在言语上下苦功”的传统。
2、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及学法设计:
(1)通过朗读进入课文情境,理清思路,把握整体内容,讨论课文有关段落和难点。教师活动及教法设计:(1)布置学生预习相关材料。
(2)指导学生朗读、分析、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理解本文的内容和感情。(3)结合作家作品等写作背景,点拨学生解决疑难。(4)出示思考题调动学生思维。(5)展示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一)导入语的设计:郁达夫先生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北国之秋蒙上了一层清、静、悲凉的色彩,那么作者是抓住哪些画面来突出这些特点的呢?作者深深眷恋的北国之秋为什么却蒙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二)重、难点的解决途径及方法
提问学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然后指导学生总结概括为:庭院赏秋图、落蕊知秋图、寒蝉报秋图、雨后话秋图、佳果绘秋图。
接下来欣赏故都之秋的几幅画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点。
用课件展示“故都之秋”的几幅图景,并让学生加以描述,然后让学生感悟画面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这样安排,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画面,使本已生动的文字更有一种质感,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规律。
在欣赏“庭院赏秋图”时,设置了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作者写北平秋景,为什么不写那些热闹、繁华,有帝王气象的景物,而只依次点到“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之类的,而重点是写“租一椽破屋来住,清晨静观(听)天色、日光、鸽声、牵牛花”?(同时对应以上景点用课件播放图片,从而让学生可以从直观上感觉到它们之间的不同)问题2:作者在这幅图中所写之景都有哪些?是怎么描写的?写出了秋的什么特点?(用课件将要点打出来)给学生看图讨论思考的时间,结合学生的回答,再明确答案:
1、①是作者的思想决定的。在杭州过得是一种隐逸生活,(所发背景材料中有介绍)追求的是“清”“静”的生活情趣,兼之有孤独,郁闷的内心感受,故所取之景都带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如果写热闹的颐和园,写火热的香山红叶就不合心境。②著名风景,很难挖掘,而平常景象,挖掘后能平中见奇,写破屋中的一些日常景象也更显作者平民化情怀。
2、屋:一椽 破(平民化);天色:很高很高、碧绿(清爽);驯鸽的飞声:听得到(讲到此穿插问题:为什么能听到飞翔的声音?明确:因为静,所以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恰恰是借驯鸽的飞声写出了秋晨之静);日光:细数 一丝一丝(心静);牵牛花: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最下(蓝色和白色为冷色调,恬淡、孤独、清冷); 秋草:疏落 细长(穿插问题:可否换为浓密、肥胖?明确:不可以。因为它稀疏零落、枯瘦憔悴的形态、色彩更显秋之落寞。)讲到“落蕊知秋图”时,可以问学生“写落蕊,调动了几种感觉去写?”明确答案为:听觉,嗅觉,触觉,视觉,说明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如此细腻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状。进一步提问:写落蕊扫后的丝纹,能很好地体现此时心境,试找出几个描写落蕊的词语并说明?明确答案:细腻,清闲,落寞,点出了秋味中的清.静.悲凉,也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落寞”的含义有三:a落蕊一扫而空的直接感受;b.作者当时隐逸于山水,无法为国出力的悲凉心境,1932年的对联“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可见其心境。由落蕊而想到时局,一种隐忧油然而生,只好借“一叶知秋”曲折的表达。这里也很好地体现了以景显情。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看“寒蝉报秋图”时,借助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句子,指出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我们学的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让人倍感冷清。同时还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显了秋的静。这里也做到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对于“雨后话秋图”可启发提问: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同样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后明确答案为: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也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深沉的民族情感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另外也用到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最后的“佳果绘秋图”主要写了枣子,果树来反映秋之全盛,其中措辞的选用:淡绿微黄、八九分熟,而非枣子红透,葡萄十分熟,写出了秋的奇。
整个这五幅图鉴赏完后总结性提问所绘画出的秋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清、静、悲凉”。在此扣住文眼。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内在情感的驱使下书写这样的秋色的呢?结合课前所发材料得出结论:A、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他3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顿,青年时期,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B、他提倡“静的文学”,他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遁世文学,故都的秋正体现了他的这一文学主张。C、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经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运动。进行进步文学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隐居山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一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授课到此,主要鉴赏的寓情于景的手法已完全呈现出来,教师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所以,”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融情于景,五幅秋景图,形散神不散,紧扣秋味作文章,写出了秋的特点,景中见情,由此可见,秋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清闲、寂寞、悲凉的心境的折光。
这堂课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寓情于景,还要让学生会熟练运用,因此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迁移练习题:
1、本文作者是借秋来写悲情,这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化传统,例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理解《沁园春 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看一看所写秋景与上面几首的不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可见,景随情生,有什么样的情就有什么样的景。
这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深入把握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最后又布置了一项专题作业,即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句诗,依据寓情于景的原则扩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这道题旨在使学生能够准确动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
这就是我对于《故都的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谢谢!
河南各地市招教备考QQ群:点击查看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http://he.zgjsks.com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第三篇:《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说课考核”七个项目的顺序,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教材简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本课的教学是散文 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规定及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本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一)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的学校,语文基础不算好,但他们对散文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学生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二)、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朗读感知法。
重视诵读、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 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因此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体会课文中美好的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加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情境教学法。
本文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当中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配以形象鲜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并利用录音朗读,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学生在这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中,激发了求知欲和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实践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探究式教学法。
根据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的教学方法,遵循设置疑难情景、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的步骤,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进行了设疑讨论。
问题设置的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及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要求学生学有所疑,有疑则求解,勇于发表个人见解。激发他们学习与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课下继续讨论与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使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把教学设计的步骤及内容制成课件,利于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法,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利用演示课件代替板书,能节省时间,又可展示教材所没有的补充材料,扩大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体现教改的新理念。
四、学法辅导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以读为主,根据认读——还原——移情——领悟的阅读认知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1、诵读感知法(学生先听录音范读,后反复诵读)。
2、阅读学习法(阅读步骤:通读、精读、品读、研读)。
3、设疑研讨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彻这一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解疑,发表个人观点。
4、拓展延伸,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及完成方式,并开展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交流活动。
五、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的教材内容及学生的情况,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导读——体悟——探究——交流。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首先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回忆有关秋的诗文,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并介绍作家和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思想。
2、整体感知,录音朗读。让学生迅速感知把握内容和课文情感及其结构,为下面开展的鉴赏学习活动作准备。
3、设疑讨论,鉴赏品味。重点讲析第一幅图,其余让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发问。在讲析中也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理解,如:1)“故都的秋味有什么特点?”2)“哪些景物画面体现出这些特点?”3)“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等,并教给学生进行阅读鉴赏的分析学习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带着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这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质疑发问的过程中掌握本文的教学重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4、学习成果、心得交流。在课堂问题讨论告一段落后,组织学习小组展示各组的学习成果,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再次对课文的表现手法和优美的语言作深入的探讨分析,对课文的写作特点作简要的总结。
5、布置探究作业:
1、写一篇赏析或评论《故都的秋》语言美和画面美的文章。
2、以郁达夫的创作为题材,设置一个网页。
3、写一篇表现梧州特色景观的写景抒情散文。
4、郁达夫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上作业任选一题来完成)
六、教学观念
1、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3、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4、教师观念的更新(1)转换教师角色(2)改变学习方式(3)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七、创新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建立的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念,语文学习应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语文的气息,而且培养人文精神是当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在质疑引导过程中设置以下问题和作业让学生探讨。
1、亮点探究: 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可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2、思维拓展: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3、探究作业的布置。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第四篇: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对培养学生散文阅读与鉴赏习惯起着指引性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8月创作于北平的一篇散文。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姿态”的描绘中,寄寓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郁达夫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浸淫的知识分子,且不说他的人生经历与命运多舛的旧式文人有多少相似之处,就精神气质而言,他也是深得传统文人的遗传。他不远千里,从青岛赶往北平,只为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其状物写景之细腻,可以与古典山水游记相媲美。《故都的秋》可以看作是现代汉语版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用八个字概括:名士风流,悲秋情结。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和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分析五幅秋景图中的物象特点,说明与“秋味”的关系。
2、揣摩作者在秋景中所蕴含的情感。
3、把握寓情于景的写法。
散文属抒情文学,重在表情言志,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大部分学生通过高一年级的一些散文(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等作品)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散文诸如的“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一些特点,但散文的鉴赏与评价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形成。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秋景图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并能准确应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六、突破重、难点的途径及方法
为完成教学任务,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在整体诵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层次,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第二课时重点赏析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贯穿“阅读和欣赏——鉴赏与评价——综合与运用”这一教学思路。
1、解决办法:
京山二中
李春芳
(1)适当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艺术特色。(课前印发相关资料)
(2)强化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特级教师韩军倡导的“人性、真实、自由、多元”的“新语文教育”的“三原则”中之一提到“吟诵与讨究相结合”原则,督促学生在吟诵的时候,亲身地体会,将内容与理法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3)重点分析一些语段。紧紧扣住“言语”,进行“讨究”、“鉴赏”、“体悟”。通过字、词句、段的斟酌、推敲、鉴赏,回归语文教育的“在言语上下苦功”的传统。
2、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及学法设计:
(1)通过朗读进入课文情境,理清思路,把握整体内容,讨论课文有关段落和难点。
教师活动及教法设计:
(1)布置学生预习相关材料。
(2)指导学生朗读、分析、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理解本文的内容和感情。
(3)结合作家作品等写作背景,点拨学生解决疑难。
(4)出示思考题调动学生思维。
(5)展示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一)导入语的设计:郁达夫先生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北国之秋蒙上了一层清、静、悲凉的色彩,那么作者是抓住哪些画面来突出这些特点的呢?作者深深眷恋的北国之秋为什么却蒙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二)重、难点的解决途径及方法
提问学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然后指导学生总结概括为:庭院赏秋图、落蕊知秋图、寒蝉报秋图、雨后话秋图、佳果绘秋图
接下来欣赏故都之秋的几幅画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点。
用课件展示“故都之秋”的几幅图景,并让学生加以描述,然后让学生感悟画面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这样安排,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画面,使本已生动的文字更有一种质感,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规律。
在欣赏“庭院赏秋图”时,设置了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作者写北平秋景,为什么不写那些热闹、繁华,有帝王气象的景物,而只依次点到“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之类的,而重点是写“租一椽破屋来住,清晨静观(听)天色、日光、鸽声、牵牛花”?(同时对应以上景点用课件播放图片,从而让学生可以从直观上感觉到它们之间的不同)问题2:作者在这幅图中所写之景都有哪些?是怎么描写的?写出了秋的什么特点?(用课件将要点打出来)给学生看图讨论思考的时间,结合学生的回答,再明确答案:
1、①是作者的思想决定的。在杭州过得是一种隐逸生活,(所发背景材料中有介绍)追求的是“清”“静”的生活情趣,兼之有孤独,郁闷的内心感受,故所取之景都带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如果写热闹的颐和园,写火热的香山红叶就不合心境。②著名风景,很难挖掘,而平常景象,挖掘后能平中见奇,写破屋中的一些日常景象也更显作者平民化情怀。
2、屋:一椽 破(平民化);天色:很高很高、碧绿(清爽);驯鸽的飞声:听得到(讲到此穿插问题:为什么能听到飞翔的声音?明确:因为静,所以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恰恰是借驯鸽的飞声写出了秋晨之静);日光:细数 一丝一丝(心静);牵牛花: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最下(蓝色和白色为冷色调,恬淡、孤独、清冷); 秋草:疏落 细长(穿插问题:可否换为浓密、肥胖?明确:不可以。因为它稀疏零落、枯瘦憔悴的形态、色彩更显秋之落寞。)
讲到“落蕊知秋图”时,可以问学生“写落蕊,调动了几种感觉去写?”明确答案为:听觉,嗅觉,触觉,视觉,说明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如此细腻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状.进一步提问:写落蕊扫后的丝纹,能很好地体现此时心境.试找出几个描写落蕊的词语并说明?明确答案:细腻,清闲,落寞,点出了秋味中的清.静.悲凉,也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落寞”的含义有三:a落蕊一扫而空的直接感受;b.作者当时隐逸于山水,无法为国出力的悲凉心境,1932年的对联“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可见其心境。由落蕊而想到时局,一种隐忧油然而生,只好借“一叶知秋”曲折的表达。这里也很好地体现了以景显情。
看“寒蝉报秋图”时,借助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句子,指出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我们学的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让人倍感冷清。同时还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显了秋的静。这里也做到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对于“雨后话秋图”可启发提问: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同样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后明确答案为: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也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深沉的民族情感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另外也用到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最后的“佳果绘秋图”主要写了枣子,果树来反映秋之全盛,其中措辞的选用:淡绿微黄、八九分熟,而非枣子红透,葡萄十分熟,写出了秋的奇。
整个这五幅图鉴赏完后总结性提问所绘画出的秋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清、静、悲凉”。在此扣住文眼。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内在情感的驱使下书写这样的秋色的呢?结合课前所发材料得出结论:A、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他3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顿,青年时期,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B、他提倡“静的文学”,他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遁世文学,故都的秋正体现了他的这一文学主张。C、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经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运动。进行进步文学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隐居山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一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授课到此,主要鉴赏的寓情于景的手法已完全呈现出来,教师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所以,”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融情于景,五幅秋景图,形散神不散,紧扣秋味作文章,写出了秋的特点,景中见情,由此可见,秋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清闲、寂寞、悲凉的心境的折光。
这堂课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寓情于景,还要让学生会熟练运用,因此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迁移练习题:
1、本文作者是借秋来写悲情,这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化传统,例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理解《沁园春 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看一看所写秋景与上面几首的不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
可见,景随情生,有什么样的情就有什么样的景。
这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深入把握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最后又布置了一项专题作业,即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句诗,依据寓情于景的原则扩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这道题旨在使学生能够准确动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
第五篇:《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理清全文脉络结构,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揣摩文章语言,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⑴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⑵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
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设计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
用“北京的秋”或“北平的秋”?
学生讨论回答之后明确: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 一个“故”字使标题具有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三、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抓住“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1、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明确:通过景物: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等。
五幅画面:秋晨院落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枣奇景图
2、以“秋晨院落图”举例,指导学生分别从色调、声音、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明确:①冷暖色调的判断。无论是碧绿的天色还是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点学生很容易能判断出来。这些冷色调能体现文眼中的哪个词呢?问题自然产生,而学生也能答出“清”这一特点。
②声音的体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由此学生可以很快明白这些景物体现了文眼中的“静”。③环境的描绘。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两个“破”字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悲凉”这一感情基调。
3、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根据第一幅图的赏析方法自由讨论并分别找出其余图中景物如何体现“清、静、悲凉”?
五、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作者在此文中是“悲秋”还是“颂秋”呢?
联系背景,明白郁达夫先生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