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堂好课的标准
浅析一堂好课的标准
———以初中历史课堂为例
单晓红
摘要:在新课改,新教材下评价一堂课的好与坏,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师课堂所传达的知识,对知识有新的生成,并且对整体知识框架把握准确;二是看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对课堂节奏的引领,对重难点及延伸部分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三是看在掌握基本重难点之后课堂上是否会出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笔者以从事的初中历史教学为例,谈谈对一堂好课标准的认识。关键词:
在新课程标准之下,对于好课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接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对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一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师课堂所传达的知识,对知识有新的生成,并且对整体知识框架把握准确;二是看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对课堂节奏的引领,对重难点及延伸部分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三是看在掌握基本重难点之后课堂上是否会出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
标准一:学生掌握的效果。
一堂好课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看学生掌握的效果,这是课堂的生命线。新的课程标准下,那种单纯、空洞的说教早已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早已落后于时代。现代教育在确认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知识不能像往杯子里倒水一样灌进学生头脑里去,学生是在求知和探索动机的驱使下,通过主动选择和发现获得知识的。目前,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课堂教学的任务大。如何在45分钟内使历史课堂达到新课改提出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成了评价一堂历史课最主要的标准。
历史课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说:“成功真正的秘诀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索知识的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要千方百计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教学《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时,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图片资料,制作成课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联系现实生活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历史知识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实,学生离现实生活太远,学生不易理解,学习不感兴趣,如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则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标准二:教师对课堂的掌控以及对学生的引领状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过分追求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考虑教材的实际内容,于是上课从头到尾,都是各种各样的活动:讨论、辩论、观察、分析„„忙得学生焦头烂额,一会儿要抬头看录像,一会儿又要展开辩论,而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于是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懒的学生是一点事情也没有,而想动脑筋的学生感觉忙不过来。还有的老师是由于上面要求上课时开展活动,于是下面推广开来,根本不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把别人的东西生搬硬套,与课堂脱轨,与学生分离,只重形式不讲结果,忽略了具体对象、环境等。
也有一些教师形成了一种意识:即认为一堂好课就是要把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把学生调动起来的标志就是到处是学生的声音,课堂氛围好,气氛活跃。于是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走向了庸俗化,片面追求课堂里的热闹,使本来井然有序的课堂变成了一盘散沙,最终的结果是把老师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完完全全变成了课堂纪律的维护者、监管者。在这样的意识指导下必然会冲淡教学的主题,把有组织、有内涵、有目的、探求知识的课堂变成了类似于放牛羊的牧场,盲无目的、放任自流,甚至为了迎合学生出现了低级趣味。自己上课时感觉把学生调动得很积极,氛围好,而最终的学习效果却是一塌糊涂,甚至于导致学生只记得搞笑的地方,对应该掌握的知识一无所知,能够培养的能力一无所有。这样的活动要了又有何用,多了又有何益。也就是说活动中讲氛围不能走极端化
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要适合学生的特点;注意参考教材实际内容、符合教学规律;注意难易程度的搭配、挖掘,争取把每一个学生都调动起来,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步骤的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和思考水平,否则,脱离了对象,一切活动都是无用功,一切热闹都是过眼烟云,激不起一点浪花。通过对以上反思,结合自身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实践,我对一堂好课中教师掌控和引领课堂的能力标准理解为如下:首先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尊重、激励、赏识学生;能使特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得到特定的发展;构建民主平等,跨越时空,张扬个性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注重学生本身的需求,面向全体。其次教师行为上要体现自身劳动的第二次创造,有亮点,有灵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找水源”的学习意识;创设生活化情景,给予充分的思维空间;形成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形成补充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具有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体态语言。最后一定要做到重点突出,脉络清晰,语言生动,做到对课堂的掌控和引领迎刃有余。
历史课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在课堂教学艺术上想办法,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因此,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一是在导课方式上想办法,巧妙设计导课,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在导课时,结合教学内容,或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或巧妙提问,设置悬念;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或提出目标,明确任务;或启发诱导,步步探究,通过各种导课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在导课中活跃起来,增强求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在授课方式上想办法,尽可能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历史的事实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掌握历史知识。三是在调动学生上想办法,历史课堂教学始终要按照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发挥好学生求知的主体作用。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当好“导演”、当好“配角”,精心设计和编导好课堂教学方案,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可以通过分组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排历史短剧、扮演历史人物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标准三:课堂上要有思想火花的碰撞。
用思想点燃历史课堂。课堂,四十或四十五分钟,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最富生命意义的舞台。它滋养生命、塑造心灵、点燃激情、播撒希望。这个功夫可以做在新课的精彩导入上。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新课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激越浑厚,槌槌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历史课堂上的思想火花即使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我每节课的导入都精心设计:其中以“引趣开讲”,“设疑开讲”,“温故开讲”三种导入法为多。
1、“引趣开讲”。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有人也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如我在讲述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文化部分时曾这样设计课前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现在我出一个谜语“和老爷爷赛跑”请打出中国一古代数学家的姓名(祖冲之)。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上以趣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拴住,使其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学习新内容中去,为上好课打下基础。
2、“设疑开讲”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和惊奇开始”。在新课导入中设置一连串疑问或悬念就是借鉴说书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术。我在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时曾这样设置导语:鸦片战争是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吗?林则徐为什么禁烟?英国又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这都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一一阐释清楚的。这样的导入便紧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启动了学生学科思维。同时疑问和悬念的设置,它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温故开讲”。“温故开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的最常用的承上启下方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新的教学。”可见孔子的“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法(教学法)已成为古今中外学者所推崇。我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就这样设计课前导语:鸦片战争使英国取得了(稍慢)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等特权,但时隔十多年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这些特权,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约”(要求扩大侵略权益)的请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于是他们便向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它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历史上称第二次鸦片战争„„这种新课引入法以旧知识为桥梁,使学生不断递进知识,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探究欲望,通过新旧知识比较,体会并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和利用。
可见新课独具匠心的导入,就能起到“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所以它既是学生是否“主动学”的前提又是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课堂首要条件。精心设置课堂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喜新”是人们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一种方法、一种音调上课。教师上课力争让学生感受到时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也即是要求教师上课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让教学手段和学生活动灵活交替使用。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当然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兴奋起来就会使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新的境界就有使学生产生无穷的学习乐趣。长期的教学中我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优化的教学情景和不同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创新。例如:现代教育技术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一味过多过繁使用,效果不一定为佳。我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如果还是用多媒体呈现“圆明园被毁后的残壁断垣”,不如让老师讲述“圆明园”未焚毁时的盛况和众多数据,不如让学生以此写一则简短的感想,或是讨论一下“我国现在是否该重建圆明园”更有意义;在讲“红军长征”这一课时,教师过多的词语来粉饰赞美“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不如让学生动笔算一算“中央红军一年行军二万五千里,大概每天走多少里(大概每天68里)”。随即老师补充到:这期间包括休整、打仗,过雪山、草地,翻越高山、涉过险滩,而我们正常人轻装步行每小时才能八到十里路„„这样学生便体会更深。可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它不仅是促进学生“怎么学、会不会学”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第二篇:一堂好课的标准
好课的“四有”标准
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认为,好课的标准不唯一,但有共性: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好的课堂应当是充满正能量的课堂,是赋予了教育者的态度、精神、生命与价值观的课堂,是充满了热情、憧憬、情感激荡和心灵互动的课堂,是将精神和人格引向高尚的课堂。
我们都是教师,都希望把课讲好,把工作做好。我校老教师张子锷先生讲,上好每一堂课,教会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要毕生追求的理想和完成的使命。那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呢?
中国刚刚设立教师节的时候,我还是个年轻教师。那时我们主要是按照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授课。从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到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再加之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进行教学,学校教育呈现出典型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在那时,课堂主要是教师的课堂,而非学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教的过程,而非学生学的过程。
今天的课堂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些年来,我听了几百上千节课,从大家的课堂上吸取了许多营养;我也阅读了许多有关课堂评价的文章,分析过许多课堂评价的指标体系和量表。但无论拿着哪一张量表去听课,我都觉得很难按照量表上的指标给老师的课逐项打分。没有一堂课能与量表上的指标完全对应。
好课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老师讲的少的课是好课,讲的多的是不是好课?学生练的多的是好课,练的少的是不是好课?课堂提问多的是好课,提问少的是不是好课?有讨论的课是好课,没有讨论的课是不是好课?没有简单的答案。我想,也许评价标准主要是原则性的,不必过于具体、细化和量化。半个世纪以前,俞汝霖先生提出的“北京四中十大教学原则”就是很好的课堂评价标准。
好课是有共性的。我们每年都组织学生评教,我们发现,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全面关心他们成长的老师。除知识和方法外,学生从这些老师那里还能学到生活智慧、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感受到人格的魅力。所以我认为,学校教育就是师生相处的一段生活,教育就存在于生活细节之中。我认为好课的共性可以概括为“四有”: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有知识、有方法的课就算是好课了;如果有生活,那就更好了;如果讲课能上升到精神层面,那就更不一般了。
首先是“有知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知识不是讲的越多越好,要讲的精准、精练、精彩。少则得,多则惑。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取决于教师对规律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知道学生的困惑在哪里。讲课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陈述,不是课本搬家,更不是讲标准答案。这样的课学生不欢迎,这样的教师也没有存在的价值。
其次是“有方法”,或者说有思想。我们不缺少让学生得高分的绝招儿,但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自己悟出方法。思想是比方法更高一层的东西,是“道”,而非“术”。方法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是可以移植应用到其他领域、触类旁通的方法,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普遍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悟出方法和思想是教育者更高超的技艺。这与教师的学养有关,与教师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有关。第三是“有生活”。人类创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生活更美好、更有意义。仅仅把学知识与考试挂钩是一种价值迷失。所以我们在讲课时,除了要关注考试外,还要广泛联系与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和人类职业活动,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理解知识的意义与价值。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价值引领而非考试导向的知识教育,会使什么学生获得主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热情。这种价值引导的教学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胜过空洞的说教。
第四是“有境界”。四中的教育理念是以人育人,共同发展,以境界提升境界。境界反映了教育者对待生活、社会和世界的态度,反映了教育者的职业操守与职业精神,体现了教育者对理想与崇高的追求。前不久我听一节起始课。教师在自我介绍时谈到自己爱读书、爱自由、爱校园、爱上课、爱山水、爱旅游……不爱每三年的离别,等等。他的自我介绍几次被学生的掌声打断。
一个好的课堂,应当是充满正能量的课堂,是赋予了教育者的态度、精神、生命与价值观的课堂,是充满了热情、憧憬、情感激荡和心灵互动的课堂,是将精神和人格引向高尚的课堂。
我们都希望把课上好,都希望获得成功和幸福。刘葵老师说:能为美景凝神落泪,能知道这世界上每个人都特别有意思,从而拥有对大千世界的温情与好奇,能拥有安身立命、强国安邦的一技之长,在内心深处怀抱不放求真求善的渴望,这便是教育的成功……
“北京四中十大教学原则”
——北京四中原教学校长俞汝霖
循序渐进 举一反三 深入浅出 直观形象 文以载道 温故知新 循循善诱 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
第三篇: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
镇海区中心学校
伍朝晖
随着课改的深入,广大的教学理念已逐步被一线的老师所接受,但在对理念的实践上还存有一定分歧,所以就有了“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的讨论。怎样的课算是一节好课,我以一个一线实践者的角度来谈谈我对一节好课的理解。
一、首先理念要新
这是一堂好课的基础和根本。不管上的怎么样,你的理念总是要新的。让人感觉有别于课改之前的课。学生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等,多少要有所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样样是新,什么新的理念都非得一一体现,我们讲新理念搞课程改革并不是排斥以前的一切,这主要取决于你的教学目标。总之新理念要有所体现。
二、必需是实惠课
1、学的学生有所获,得到实惠。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课堂学习是学生在读书时期最主要的生活和生命方式。所以,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应该是让学生学有所获,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得到实惠的课。或是科学概念上有收获,或是能力技能上有长进,或是情感态度上有提升等等。本身老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一切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有所发展,甚至最好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价值。一堂课上下来,看上去热热闹闹,下课后回味起来,一点东西也没有,或是说拽起来就一点点的内容。这种课,课堂气氛再好学生再活跃,都不是好课。
2、听的老师有借鉴,得到实惠。本身我们的老师都是一线实践者,我们一线的老师所关心的,不是某某理论某某理念,而是怎么样有效的落实这些理论理念。另外我想开展“一节好课标准”的讨论,目的是树立新课程背景下“引领广大教师向上出一堂好课”而努力的一面旗帜。提高广大一线教师的课堂教育实践水平。所以我认为一节好的课,应该是让听课的老师的可以借鉴,能够学以致用的课,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实惠课。
3、实实在在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
第四篇: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当前的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我们对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教育现状的反思,对教育流派的借鉴,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接受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而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如何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我们教师如果想回避以上的核心问题而来空谈课堂教学改革,必定会和教改潮流相违背。那么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或者说评价一堂好课是否有一定的标准。应该说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就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而作为一门艺术,贵在创新,就不应该有唯一的评价标准。俗话说:“各有各法,只要得法”。但作为一堂好课,最基本的衡量标准还是可以归纳出来的。
数学教学专家邱学华归纳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是三个字:⑴趣、⑵实、⑶活。语文特级教师袁浩归纳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四个字:⑴新、⑵实、⑶活、⑷乐。上述两位专家对一堂好课特征的归纳可谓殊途同归,精辟凝炼。假如再将两位专家的观点归并梳理一下,就可概括出四个字:趣、实、活、新。其中“趣”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扎实;“活”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学生思维的活跃,课堂气氛的活泼;“新”主要体现在教师有开拓精神,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常教常新,并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在上述好课标准中,“趣”是前提,“实”是基础,“活”是关键,“新”是重点。用上述四个字来概括好课的标准虽然有极强的包容性、概括性和指导性,但缺乏操作性、示范性和应用性。所以本人想从微观操作层面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氛围七个方面对好课的标准作更深入的探讨。
1、教学目标要明确“三要点”
教学目标“三要点”具体指“知识吸收点、智能开发点、思想教育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从“三要点”去构建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体系。“知识吸收点”是指本学科本堂课中要让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智能开发点”是指智力和能力的开发,智力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就语数而言主要指听、说、读、写、算、操作等。“思想教育点”不仅仅指思想认识的提高,还包括兴趣的激发,习惯态度的形成,感情的陶冶,意志的锻炼等。其中“知识吸收点”是好课的基础,“智能开发点”是好课的关键,“思想教育点”是好课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2、教学原则要突出“三为主”
教学原则的“三为主”具体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其中以“学生为主体”应力求让学生在一堂课上有“三得”:“名有所得、一举多得、自求自得”。“各有所得”是针对学生间的固有差异提出的,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一举多得”是根据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提出的。学生学习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过程。“自求自得”是根据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教法是为学法服务的,教师的教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让学生自己探求知识,自己寻求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以“教师为主导”必须要求教师做到“三个有”:“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心中有本”指教师心中要有大纲、有教材,并且要把握大纲精神,吃透教材的重难点。“目中有人”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能让学生围着教师的提问转,围着教师的板书转。“手中有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机智,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训练为主线”是“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动态双向转换过程,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与和谐统一。“训”是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拔、帮助;“练”是指学生的探究、感悟、交流、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双边交流的过程,就是教师“训”与学生“练”交相作用,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教师要处理好“训”与“练”的关系,教师的“训”要为学生的“练”服务,学生的“练”又为教师更好地“训”提供反馈信息,使教师的“训”更有成效。
课堂上的训练过程必须体现“三性”,即:“目的性、层次性、广泛性。”训练的“目的性”是指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开掘训练点,提高训练的价值和效果。训练点的开掘和设计,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观念,文化功底和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训练的“层次性”是指训练过程要有梯度,要铺设台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拾级而上;训练的“广泛性”是指训练的面要广泛,要有代表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不同层面上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训练的“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没有训练的目的性,就无所谓训练的层次性,没有训练的层次性,就谈不上训练的广泛性。
3、教学过程要展示“三个会”
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会”是指让学生“学会、会学、会用”。其中“学会”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事实依据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通过独立的认知实践活动自己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会学”是指学生在自己“学会”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并积累必要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会用”是指学生能将学到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及方法迁移到新的学习或生活情境当中,做到“活学活用”。
有些学者提出将当前教育中的“双基”教学丰富发展为“四基”教学,具体说,就是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充实完善为“基本事实、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用”的教学。这种观点颇具真知灼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依次解决三大问题:知识从哪里来?知识是什么,有何联系?知识到哪里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真正意识上的“学会、会学、会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根本的保障。
4、教学方法要落实“六动、五保证”
教学方法中的“六动”是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情”;“五保证”是指让学生有“保证阅读课文的时间,保证独立思考的时间,保证质疑问难的时间,保证多向交流的时间,保证练习实践的时间。”
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训练过程,并且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此,教师应杜绝“满堂灌”“满堂问”,下决心减少讲解与发问,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问。教师的提问要具有语言和思维训练的价值,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在“六动”中,“动眼”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耳、动口、动手”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算、操作等基本能力;“动脑”可以培养学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动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我国教学论中根据学生认识活动的不同形态将教学方法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言语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第二类是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第三类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法;第四类是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六动、五保证”的教学方法几乎将上述传统分类的教学方法全部囊括其中,而且更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使教师更容易理解操作,更容易灵活运用。“六动、五保证”教学方法适应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着教学方法的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以启发式为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第四,协调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重视多种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机组合。
5、教学手段要体现“三个化”
教学手段的“三个化”指“形象化、情境化、现代化”。现代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等,它们都具备形象化、情境化的功能,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眼观其形,耳闻其声,身临其境,心通其情,从而更好地发挥各类媒体的辅助作用,确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更主动地发展。它们的出现和使用给课堂教学手段的更新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也为课堂教学的优化带来了物质上的保证。当前,我们更应加强对多媒体软件的开发和运用,此外还要充分挖掘计算机的信息传输功能,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因为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的过程,信息源主要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信息量比较有限,而在课堂教学当中,如果有计算机的参与,那么信息量就会十倍百倍地增加,而教学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6、教学组织形式要提倡“三个分”
教学组织形式中的“三个分”具体指“分层达标、分组合作、分类指导”。“分层达标”的目的是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一刀切”弊病,本着“鼓励冒尖,允许落后”的教学思想,分层确立目标,分层给予指导,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进而在考查中也进行分层考核,让学生学会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自我提高。
“分组合作”是当前课堂教学教改当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因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面向全体,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创导合作。“分组合作”式教学,其座位安排由原来的“插秧式”排列改成“田字式”排列,从而给教师的组织教学和方法运用以及学生的交往形态等都带来一系列的变革。其优点表现在教师讲得少,问得少,学生“动”起来了,“活”起来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师生间、生生间多向交流多了,学生学得轻松活泼,他们的主体性得到激发,合作精神得到培养。
“分类指导”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学习的具体内容的不同而临时按照类型分组,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临时的学习小组,教师按照不同学习类型的小组给予相应指导。这是“分组合作”的一种动态的特殊的组织形式,也是“开放式教学”所提倡的。
7、教学氛围要给予“两个重视”
教学氛围中的“两个重视”具体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
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可分三种:讲述语言,提问语言和评价语言。教师要特别重视对评价语言的研究。社会上曾有这样两句流行语:“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两句话用在教学中也同样适合。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对他的评价是最具权威的,最至高无上的。教师评价某个学生是好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就会把他当作好学生来看待;教师评价某个学生是差学生,其他学生也会把他当作差学生来看待。同样,学生本人也会按照教师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在学生中所处的地位。所以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往往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以及“人各有才,人无全才,扬长补短,便可成才”的学生观,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反馈中经常进行鼓励性评价,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成功的信念,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还要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尤其是学生观,要把学生真正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不断发展完善的人来对待。老师不仅仅是学生的导师,更应成为学生的朋友,课堂上师生间应平等对话,民主协商,教学相长。在课堂上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宽容善待学生的错误,归还学生应有的自由选择的权利。一流的教师是教人的,二流的教师是教书的。教育的奥秘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主发展。
第五篇: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新课改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课堂评价的尺度呈多元化——新课标的尺度,学生接受程度是尺度,动态生成的效果是尺度,听课教师的主观感受也是一个潜在的尺度。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课型标准也不尽相同。正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现编述各家主要观点如下,寄望于从不同角度归纳出共识。
叶澜教授从课堂本身的性质判断,提出了“五实”的标准:①扎实(有意义、有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②充实(有效率,每个学生都有提高);③丰实(生成性,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有形成过程);④平实(常态课,对听课者做到旁若无人);⑤真实(有待完善,课后反思重建,正如于漪所言:“语文是有缺憾的课,任何课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朱永新教授从学生、师生关系、课堂内外几个角度观察,提出了“六度”的标准:①参与度(主动积极参与);②整合度(知识方法技能);③自由度(宽松和谐自然);④达成度(当堂落实达标);⑤练习度(发现体验实践);⑥延展度(关注社会生活)。
巢宗祺教授从课堂、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审视,提出“四点”意见:①这节课本身有意义,②这节课有效、真实,③师生情绪饱满,④师生才智得以充分展现。
崔允淳教授提出三点标准:教的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郑金洲教授提出“十化”标准:①课堂教学生活化,②学生学习主动化,③师生互动有效化,④学科教学整合化,⑤教学过程动态化,⑥教学资源优化,⑦教学内容结构化,⑧教学策略综合化,⑨教学对象个别化,⑩教学评价多元
化。
山东教育学院的周卫勇教授提出了三条标准:①学生不仅掌握了这节课的绝大部分内容,而且还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②学生上完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在研究这节课的内容;③学生的学习是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机械的。
一堂好课的标准,从教育美学的角度看:①教学结构(前因后果清楚);②过程流畅(过渡自然);③文化审美(内涵浓厚)。从教育科学角度看:①揭示科学真理(求真);②体验发现过程(研究);③鼓励创新思维(创造)。从教育技术角度看:知识信息丰富,①直观形象(电教教具);②优化学习(电化教学);③开放互动(信息技术)。从教育心理角度看:①重规范培养习惯;②重个性循循善诱;③鼓励经验自主归纳。
如何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有如下几点看法引入注目:一堂课是不是好课,是有发言权的是学生;一堂课是不是好课,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从感觉上来说,可以用“累”与“不累”来区别;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学生的面部表情是一张“晴雨表”;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看它是否体现了“实”“活”“新”的统一。
站在学生立场上思考,一节好课的标准有三条:①一节好课应该是学生难忘的课(一节难忘的课,一定是在学生的某种情感、某种兴趣、某种价值观中播下了能够发芽的种子,或是使学生的某种思想得到了提升);②一节好课谰言是学生富有激情的课(充满激情的课堂以和谐、动情、深思、生成为表征,做中学,读中懂,写中通);③一节好课应该是实现了有效互动的课(在教师引导和组织下,由全员共同参与的积极互动)。
课上得好不好,应由学生来评价,学生认为爱听或不听会后悔的课就是好课。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课有好的评价,应把握三点:①关注学生间的差异;②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错误和获得成功的机会;③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一堂好课(特别是理科)应饱含以下几个方面:①问题驱动;②充满趣味;③难易恰当;④信息饱满;⑤语言得体(含肢体语言)。
以往评价关注教师,注重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现在评价关注学生,更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发现。因此,我们评价一堂课,要重点把握三个关键词:①真实(不作假作秀);②活跃(思想活跃);③科学(无知识性错误)。可以用三句话来衡量:看学生是否越学越爱学,是否越学越会学,是否越学越聪明。
一堂好课的标准看“新、趣、活、实”四个特点:
①新:A、理念新——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B、思路新——体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C、手段新——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②趣:A、导入新课时激发兴趣;B、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C、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③活——表面上是内容活、经验活、生命活。意味着师生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彰显、主体性的弘扬。A、教学方法灵活,B、把教材用活,C、把学生激活;④实:A、教学内容充实,B、课堂训练扎实,C、教学目标落实。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以及经过学习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一堂好课应有以下基本特征:①积极探索,主动参与;②有效互动,合作学习;③鼓励创新,体验成功;④尊重差异,促进发展;⑤发现问题,引发思考;⑥学习反思,总结提高。
一堂好课必然坚持“多快好省”的原则,“多”即:学生进步快,收获多;“快”即:时间短,张驰有度;“好”即:质量成绩好;“省”即:精力投入少。
一堂好课应遵循“实”“事”“求”“是”的标准:①实:朴实、扎实、真实。②事:师生双方有事做,有效率,有效益。③求:追求课堂上一种求索不止、思想飞扬的精神状态。④是:感悟、认识、理解、创造课堂目标。
评价一堂好课,除常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外,关键是处理好三个问题:①
给学生思考时间了吗?②教师“休息”了吗?③给听课者“享受”了吗?
一堂好课必然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一是依材施教,二是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
一堂好课具备四个特征:①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②教学内容——科学合理。③教学策略与方法——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以学论教”。④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一堂好课的定位:①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②教学重难点要突出,③学生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④教学方法要得当,⑤教学效果要好。
借鉴国画技法,领悟到好课应当是理性与激情携手、个性与共性并存,更是自然天成的课。它具备以下特征:①预设是枝,生成是叶,相辅相成。②课堂构思,注重留白(留下空白就是多留时空给学生,留下期待,留下余韵,留下思维和创新)。③教师语言,疏密相间(学生说不上、说不准、不会说的教师应多讲,学生能说、或经思考能解决的坚决不说)。④学生表现,动静结合(“动”指讲解、朗读、讨论、表演等;“静”指默读、思考、想象等)。
一堂好课应做到“六要”:①教材把握要准,②题目选择要精,③教学方法要活,④课堂气氛要松,⑤学生活动要充分,⑥学生思维量要大。
一堂好课要达到五个词的标准:①实惠(知识积累、能力提高、情感体验积极),②高效,③鲜活(心灵对话,智慧碰撞),④本色(不为生计而教,不为功利而教,不为完成任务而教,不为应付检查而教,不为表演作秀而教,质朴无华,不刻意雕琢),⑤唯真(有些许缺憾和瑕疵)。
一堂好课遵循八项原则:①教学常规的示范性,②课型设计的创造性,③教学内容的准确性,④教学方法的启发性,⑤教学过程的教育性,⑥辅导练习的有效性,⑦能力培养的多样性,⑧师生活动的积极性。
一堂好课要具备六个元素:和谐、生成、发展、创新、反思、个性。任课教师必备的“六个好”:①上课带着好心情,②和学生建立好关系,③创设好的问题情景,④精心设计好点拨指导,⑤及时给予好评价(一张赏识的脸,一副专心倾听的神态,一缕赞许的目光,一声轻柔的称赞),⑥给学生留“好”作业(传统作业、内容多限于双基,范围多限于课本,着眼点多在于巩固,目的多在于应付考试,往往表现为一个内容、一个层次、一个水平、一种形式。好的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开发学生的潜智潜能潜质。目的在于引发学生新疑问,激发新兴趣,引导新探索)。
一节好课(特别是理科)应具备以下特征:①预见性(备课前充分预见学生将会出现的问题),②探索性(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③实用性(学而有用),④趣味性(激发兴趣)。
评价一堂好课的“八问”:①教学过程能否反映课标理念,②教学设计是否有创新,③课堂气氛是否民主而有利于学生思考与创造性发挥,④课堂有无幽默、轻松的环境,⑤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随时知道全班学生学习情况,⑥对学生不同的意见或错误回答,教师能否加以利用,⑦应用学到的知识,有无做到让学生出来解决身边的现实问题,⑧每节课有无较多时间给学生发表意见。
一堂好课的十条标准:①目标明确,②重点突出,③以生为本,④流程科学,⑤注重内化,⑥体现沟通,⑦启迪创造,⑧媒体得当,⑨讲求实效,⑩多元评价。
一堂好课的“六简”设计观:①教学目标简明,②教学内容简约,③教学环节简化,④教学方法简便,⑤教学媒介简单,⑥教学用语简要。
一堂好课达到让学生满意而又显现成绩的目标,需经三个境界:①有效教学(底线);②高效教学(最大效益,信息量大,思维度高);③魅力教学(人格、学识的综合,包括课堂凝聚力、向心力、创新力、发展力)。
一堂好课在教学内容上注意培养和传授学生五种技能:①学科知识,②学科能力,③学科思想,④学科学习方法,⑤学科意识。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遵循以下标准:①从学科性质上看,既重“语”也重“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②从课堂形态上看,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③从学生发展上看,应能反映出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④从学习氛围上看,应是教与学的互动与对话。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遵循“十六字”规律:①书声琅琅(感知读、理解读、欣赏读),②议论纷纷(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③高潮迭起(紧扣文眼掀高潮,平淡出奇掀高潮,层层剥笋掀高潮),④写写练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