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人的精神读书报告(北京大学思修作业
浅议传统文化的承袭
在中国精神专题中,我选择的书是辜鸿铭老先生所写得《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1877年,辜鸿铭在爱丁堡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此时,辜鸿铭获文、哲、理、神等十三个博士学位,会操九种语言。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而这位极具天赋的少年回到中国后思想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贯中西的他用自己的一生维护着中国文化的尊严,《中国人的精神》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人的精神》分为绪论,七章正文以及附录共九个部分。前四个部分,包括中国人的精神,中国的妇女,中国的语言,是从中国文化本身分析其优越性。分别论述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的作用以及它所固有的优于宗教的优势、批判女权主义,赞扬中国传统妇女无私的奉献精神,强调了中国的婚姻是宗族婚姻而非个人婚姻的观点,以及中国语言的特点。后四个部分,包括中国领域的约翰史密斯,一个伟大的汉学家,两篇中国学,以及一章附录,则是从外国人看中国人的眼光入手分析,写到两个民族的差异不仅存在于东方和西方之间,也存在于那个能欣赏和赞美中国官员热心于文学的人与怀着偏见看中国的人眼中。汉学家工作的不彻底性以及以前对中国错误的印象与认识导致了中西方之间在当时难以弥合的差异。最后在附录中提出了应该用中国人的方式解决西欧的精神危机。
而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部分的论述。“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国精神,涵养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种涵养作为兴国强国只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这是书中对中国精神有些刻板的定义,中国人的精神一书让我看到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虽然辜鸿铭老先生的论点是有些偏激的,例如,在《中国的妇女》中,老先生讲到,“真正的中国妇女本能的感觉和明白,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是不对的,上台,当着众人唱歌,即使是儒家协会的大厅里,也是不妥当的”,再如他说“比如那个可敬的阿瑟·史密斯先生, 他曾著过一本关于中国人特性的书, 但他却不了解真正的中国人, 因为作为一个美国人, 他不够深沉。”但正如我们需要学会从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中汲取精华一样,我们需要取其精华的看到书中值得我们思考的观点——辜老先生对待文化经典,对待男尊女卑长幼秩序,对待中国人精神性格品行的态度。
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在西方,中世纪让人们安于自己社会地位,维持社会稳定的是宗教,而在中国,这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孔子的学说和这种学说衍生出的哲学和道德体系。孔子所构建的纲常伦理,让一个民族几千年来以相似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生活着。
儒家学派倡导的对祖先和君主的绝对忠诚,这种忠诚给古代中国人带来了永恒感和安定感。因为敬奉先祖的祭祀仪式保证了家族的不朽,皇帝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利保证了社会无限的延续和永恒,家族与社会的这种永恒和不朽能驱散人们对未知的恐惧,恰如中世纪的宗教通过对上帝和来生的爱消除人们的恐惧,它们都让人们接受自己的生活和地位,维持着现实社会的稳定。不同的是,儒家学派给予的这种灵感或者强烈的感情,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出于对父母的理性的爱,而不是出于对某个宗教导师的爱。传统文化中这种类似于宗教,也可以称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东西带来的这种永恒感是中国封建时代能够维持几千年不曾改变的原因。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封建时代的社会秩序了,中国的法治社会正在完善中,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着,但我们仍然需要安定祥和,因此也需要传统文化中包含的被辜鸿铭先生成为“爱”的品质,那种平静而受到庇佑的心态——一种能带给社会安定祥和的品质。
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些阅读典籍的,精通传统文化的人,或者说辜鸿铭老先生眼中真正的中国人,在历史里那些恪守已经离我们远去君臣父子男尊女卑的阶级观念的人,他们身上被儒家观念赋予了一种宁静的气质,博大,纯朴,深沉,灵敏,讷于言,却是有魅力而温文尔雅的。现在,有能力的女性已经活跃在社会经济的角落,可是书中“幽闲”的女子,潜意识里还是让人觉得很美,就像是看到花一样舒服的感觉。他们的物质生活是贫乏的精神生活却是丰富的。
这种宁静的力量,正是物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所缺少的精神层面的支撑。中国人在时代巨变的今天,用勤劳和汗水换来了生产力和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站了起来,人心却比一穷二白时更加动荡。我们看到中国人的理想越来越建立在自己身上,爱国主义成了空话,对国家的认可度在下降,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精神却越来越贫乏,这与二战时期西方人面临的精神危机如出一辙。社会中大部分人都不能达到哲人艺术家或者科学家的高度,看清世界万物的发展规律,因此尽管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已优于前,人们却会对生活的危险和不确定感到更加害怕,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包含着如何过上“精神生活”的智慧。
每个社会都存在它的固有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只需要不偏不倚的看待我们自己,拥有这样独特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民族的优势。放弃西方文明中的优良品质——诸如对自由平等是愚蠢的,一味地崇尚西方文化,放弃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将是一件更悲哀的事情。
也许我们的社会离完美还非常遥远,还存在着太多让人心痛的问题,可是我们要明白,每一个社会都存在问题,不完美的并不只有我们,但是公平与正义,始终像正弦曲线,每一刻都不够完美,总是偏左或偏右,但把这条线无限延展,公平与正义却客观存在,我们的社会也正在不断的进步。我们要对我们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都是璀璨的珍珠,有着如此丰富的价值。经历了时间打磨的古老的东方文明是时间沉淀出的瑰宝,也是值得我们始终学习和借鉴的珍宝。
第二篇:自卑与超越读书报告(北京大学思修作业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
在心理健康专题中,我选择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却也是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他出生在富裕家庭,生活安逸,童年却过得伤痕累累,排行老二,上有兄长,下有弟妹,总是被父母忽略,又是一个四岁才学会走路的体弱多病的无法进行剧烈活动的儿童,这让本没有存在感的他更加自卑。也许他会因此自卑一生,但是阿德勒却越挫越勇,最终放下了自卑,成就了超越。
《自卑与超越》一书的中心观点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优越感是自卑感的补偿。但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激励了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但是在克服自卑追求优越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地投入这个社会中,自立并为他人着想,这样的人生才是正确而有意义的。
个体心理学与传统的弗洛伊德心理学派的区别在于它更强调个体经历对人的影响。关于灵与肉,这一学派认为,我们的精神和身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人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我们的精神和我们的追求会一直影响我们的身体和行为。关于梦,这一学派的看法是我们在白天和夜晚的心理活动是相同的,而梦是一种自我陶醉、自我催眠,目的是引起我们的某种感觉,为清醒状态时候想要解决问题的提供解决的思路与方法,我们能从梦中分析出人们想要表达的或者想要得到的东西。关于童年与生活环境,阿德勒认为我们的童年记忆,不管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都给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和影响,我们的行为习惯,往往就受到这些童年记忆,还有家庭、学校对我们的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有坏,但我们要从正确的人生目标出发,让不良好的自卑情结可以转化为使人向上的超越。
在书的后半部分,他和我们一起讨论了人应该如何融入社会,如何处理爱与婚姻,以及该设立怎样的人生目标的问题。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从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思考着这本书中的观点。
于个人,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如何正确面对我的自卑,我的无助和我能力的限制。我应该接受我是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人,也只是普通的人的身份,接受自己不能做到想做的一切的事实,也认清自己有责任做到最好。
记得刚刚来到北大的时候我是非常自卑的,尤其是犯错的时候,我会非常强烈的感到自责和焦虑,又因此深深陷入迷茫和恐惧中无法自拔。害怕面对竞争,害怕面对成绩,已经足够努力却怎么也觉得还不够,尤其是考试之前,我焦虑地无所适从,甚至无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事情。那段时间真的很黑暗,每一天坚持学习的动力只有考完试我就能立刻回家了,就能放下一切压力去我的港湾。
那时候我并没有读过《自卑与超越》也不明白应该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这种差距感带来进步的动力而不是那种绝望而又具有毁灭性的焦虑与压迫。
自卑是由自身的弱点引发的,这些弱点包括人类共有的和自身特有的弱点。有弱点就会导致自卑,进而会形成对自身的怀疑和否定,因此自卑是普遍存在于每个个体身上的需要我们勇敢和正确面对的一种情感。而人们自卑感的强烈程度则取决于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我们从不同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成长旅程中就能找到这些自卑产生的秘密。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我们的身上打上过深深的烙印。具体来说,温暖安定民主而充满爱的家庭,儿童的心理更容易健康全面地发展,而生于专制严肃家庭的孩子则更容易感到精神上有重重的压力,学校和社会则存在更多的竞争,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卓越的人更容易受到老师和上级的赞许,也更容易在工作和学习中找到优越感客服自卑,带着与众不同的优越感,在一种安静优越的环境中愉快的成长。相反如果成绩不好,能力并不够强,有没有广泛爱好弥补诸多不足的学生和工作者,则更容易受到老师和上级的批评,极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那些学习不好,爱好又不广泛的学生,自卑心理往往是相当严重的,因为他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东西。在社会中激烈的竞争让这种无力感带来的自卑感更强于学校。
因此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作为个体的心理特征和气质类型。人类的发展历程就是在不断探寻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的生活环境。但现实和追求往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们无力选择家庭,甚至大多数时候也没有办法选择学校和社会,也就是说,环境并不能任由我们自由而任意的改变。因此我们需要对用我们的弹性和主动性,去主动改变自己。认识到自卑的普遍性,我们也要对自己有正确和客观的看法,接受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普通人而具有的缺点,而不要因为某些缺点和能力的不足全盘否定自己,并且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适应环境本来是被动的,人根据环境的改变调整自己的行为,但人们可以有意识的根据自身的能动性变被动适应成为主动适应,积极的融入社会和集体,拥有良好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但是在克服自卑追求优越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地投入这个社会中,自立并为他人着想,最终就能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完成自卑到超越的改变。
于社会我们就能看到这一学派存在的问题。
个体心理学的理念集中于个体,且过于简单,严重低估了人的行为的复杂性。个体心理学家看到了个体早年因为无助而产生自卑感,进而试图用自卑和超越来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然而人的心理异常复杂并受到大脑和身体构造,社会环境等的诸多影响。第二,个体心理学把心理疾病的原因归结为缺乏社会兴趣和不健康的生活风格,却没有看到社会的异化是人性扭曲的根源,忽略了社会大背景对某一时段人群的影响,将自己的理论局限于个体,没有真正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探究社会心理病因。
正如上个世纪中叶美国的社会气氛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冷战结束带给美国的除了形式上的胜利,剩下的只有空虚。共产主义阵营和苏联的瓦解让美国失去了他们一向用以衡量其品行的道德对立面,长期的经济衰退,日本及欧洲竞争者的兴起,非欧洲移民(对此前的美国传统感到陌生的人)的大量涌入,大西洋太平洋缓冲作用的减弱,飞机滤芯人造卫星以及商品的全球销售,这些都让美国人无法继续他们长期以来的自鸣得意以及战后的体面和优越感。在整治文化极端混乱的20世纪最后20年里,我们无法忽略诸如女权主义,反战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兴起对那个时代的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的改变。如果把人们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所遭遇的问题全部“有效”的“还原”为个人创伤、还原为童年记忆,从而总体的赦免社会,抽空人们行为的社会性意涵,如《阿甘正传》中做到的那样,将詹妮等60年代发动学生民主运动的社会成因归结为一种病态的一种个人的精神症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完善的。
因此,我们需要在取其精华的同时看到不足,运用个体心理学的手段,让作为个体的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幸福,也要明白,这种局限于个体的心理学在人类行为社会层面上意义的缺失。
第三篇:思修作业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红楼梦
假期时在奶奶家翻到了当年爷爷买的老版的《红楼梦》(还是竖版的),翻开看到书中还有爷爷当年看书时留下的笔记,心中对这部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典名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开始依照着爷爷的笔记读了下去,渐渐地被故事吸引。读完一遍之后觉得人物特别多,关系也十分复杂,想真正对这部著作有所了解读一遍两遍是远远不够的。下面我就对林黛玉、凤姐和刘姥姥这几个形象比较鲜明的人物作些自己的分析。
黛玉:每个人的一生都各不相同,这段人生中有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其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是我们没办法预料的,然而,面对不同的遭遇,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态度。举例来说,林黛玉的人生观应该是比较灰暗的,因为她寄宿在外婆家,本来是一位千金小姐,可她总喜欢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看低自己,猜疑别人,她那爱妒的性格常常对别人说话不留余地。黛玉遇到伤心事,也总喜欢用眼泪去麻醉自己,用多疑的心眼去猜疑别人,喜欢盯着自己的“伤口”,而不是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有一次,她去找宝玉,因为丫头正在吵架而没有给她开门而猜疑宝玉是否不把她放在眼里,自此常常独自落泪,悲叹自己。林黛玉就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抱怨自己,多愁善感,可她的命运终结又是如何 而宝玉为了黛玉的死而四大皆空,对人生悲观失望,采取出家当和尚的解决方法。也许,在当时,这是唯一乐观地解决办法吧,我们无从考证。刚开始时,对林妹妹的哭哭啼啼和抽咽感到不可理喻,多少也算个大家闺秀,何必为了一丁点的小事而伤心流泪呢 真是太小家子气了,与宝钗相比更是没了大家闺秀应有的风度和气质。见到她,总让人觉得压抑和沉闷。难道这就是她所谓的“抑郁美”吗?
渐渐地读下去,我被她出色的才华而感到吃惊。她满腹的才华,吟诗作对无人能及;她的身世和她顽强的性子,更有她的天真,纯洁。
她的身世令人同情,虽说也出生在官府之家,但自幼体弱多病,出不了门,小小的年纪竟在药中泡大,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得处事,这使得本来就虚弱多病的身子更加虚弱,也许是“独生女”,父母对这个“掌上明珠”爱之又爱。家庭的规矩,礼仪比那些大家闺秀们差了些,但这更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性格,显示出她的无所顾忌和她的处处谨慎。
黛玉的文学素养,吟诗作文和聪慧是无人能及的,但是面对宝玉的玩世不恭,不知上进,她非但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袒护。其实,她是不喜欢礼教束缚的家庭,对宝玉的玩世不恭大加赞赏,这应该是宝玉和黛玉爱情的进一步发展,宝玉他们彼此终于觅的一知音。在所有人都劝宝玉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时,黛玉却显示出对功名的唾弃。在她柔弱的外表里面,却带着对旧封建的科举功名的鄙视和唾弃。
凤姐:王熙凤这个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来说,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目光四射,手腕灵活,日理万机,指挥若定。宁国府秦可卿的丧事,特意邀请她去主持操办,她一去就看出宁国府的五大弊端,并提出一整套治理整顿措施。王熙凤威重令行,旁若无人,形成“脂粉须眉齐却步,更无一个是能人”的局面。这位王夫人的侄女争强好胜、追慕虚荣,具有很强的权势欲。贾府这位年轻俊俏,素有“凤辣子”之称的女当家伶牙俐齿,处处讨贾母、王夫人的欢喜,曲意奉承,插科打浑,无所不至。总之,王熙凤是一个集
漂亮、聪明、能干、贪婪、狠毒于一身的复杂形象。常言说得好:“养女随姑”。想来王夫人年轻时八成也是个柳眉凤眼的绝色佳人,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凤姐不但继承了她的美貌俗气,也继承了她的野心偏执和狠毒。曹公全书只写凤姐狠辣,没有对王夫人有明显的贬义形容,只有暗示。我认为最明显的一处就是林黛玉进贾府时对王夫人住处的描写,其中包括金钱蟒背,金钱蟒引枕,金钱蟒褥子,连用了三个金钱蟒,作者写人物住处多有对人物本身性格命运的暗示。“居如其人”“心如蛇蝎”正是作者想表现的。王熙凤的聪明不假,确实是聪明的,但是他是残忍的聪明,是虽然八面玲珑但是人人又恨又怕的聪明。可恶的聪明。
刘姥姥:刘姥姥是书中出场次数不多几回的一个人物,同样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显示出她的天真、活泼、幽默和机智的性格,整个人物形象充满了寓言色彩。刘姥姥的一进大观园安排在小说的第六回,当时情节尚未充分展开,作者借刘姥姥这一辅助人物,从社会最底层这样一个视角,来写贾府的显赫气派。通过刘姥姥这样一个乡下的穷老婆子的眼睛,写出了凤姐的虚骄、矜持。刘姥姥第二次进入大观园的时候,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之间的关系正处在微妙的阶段,贾府在表面上正处于繁花似锦的时期。作者将刘姥姥和贾母这样两个地位悬殊的老太太作了巧妙的对比。贾母趁此机会极大的满足了自己的优越感;刘姥姥则为了讨得一些封赏,心甘情愿的出乖露丑,充当老爷太太、少爷小姐的笑料。刘姥姥第三次进大观园时,贾府大势已去,刘姥姥救了巧姐。这样,刘姥姥无意中成了贾府盛极而衰的见证人。但刘姥姥没有因自己和贾府的关系招摇撞骗,炫耀乡里,也没有因王熙凤的背时而忘义,过河拆桥,表现出不一样的人格魅力。刘姥姥一进入荣国府,就很快受到贾母、宝玉、以及鸳鸯、平儿等人的羡慕和喜欢,则表现出了她的机智过人之处,这和她守寡多年经历了各种磨难,仍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情趣,有着极大的关系。她的幽默风趣,她的精明强干,无不充满寓言色彩。
第四篇:思修作业(实践报告)
重庆三峡学院
实践报告
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04/27
调查地点:校园
调查人:2011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苏国泰,刘新,林义杰
1.实地考察图片
2.实践内容
大家是否觉察到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在日益被严重破坏?乱砍树木,污染水源与空气,破坏生态环境等等。无数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我们“拱中”公民的责任。
这几天,我围绕我们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我根据校园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所发现的问题,上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懂得了许多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说明空气良好,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为一级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为二级良好,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3.提出问题
该怎样保护环境? 4.结果分析
大家都知道,由于人类向自然界过度的索取,已经导致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飓风、暴雨、暴风雪、洪涝、干旱、虫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灾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干旱等原因而造成的迁移性难民预计到2025年达到1亿人。
惨痛的生态教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重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视察申奥城市,就把生态环境改善列为其中重要的内容。我国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台,先后出台了许多保护环境的政
策和法规,开展了许多保护环境的工作和活动。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就是其中我国同时也非常重视保护环境的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我校的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已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同学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捡拾果皮纸屑;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校园环境的优美。但是,我们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仍然有人乱丢纸屑、食品袋废弃物;仍然有人在草坪上肆意践踏;学校的绿化带中,不时发现有深深的脚印、有的地方甚至走成了小道。
5.保护方案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着,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2)解决燃料问题,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3)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4)组织同学利用双休日到街道、市场、广场捡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5)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6.由衷呼吁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切实地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多弯弯腰捡捡果皮纸屑,首先是不要随地乱扔乱丢;多走几步,不要穿越绿化带,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母亲,净化绿色校园。让我们做一个名符其实的环保小卫士吧!
第五篇:思修人生十论读书报告docx
品读《人生十论》,领略古代人生
《人生十论》这本书是由前国学大师--钱穆写作,汇编成书于1955年之夏。全书由三部分组成,一为人生十论,二为人生三步骤,三为中国人生哲学。他在自序中写道,文中是十篇杂凑稿,有对幼年读书心情的记录,有对湖上闲思录的回忆,全书比较杂,有几篇专有关于人生问题的,因此取名为人生十论。他说他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教训人,也不是精心结撰想写哲学,也不是心情悠闲地抒发自己的胸怀。只是在不安定的生活环境下,一些一知半解的临时小杂凑而已。
在《人生三路向》中他提到:人生只是一个向往。在精神层面向往的最高发展有宗教,在物质界向往的最高发展则是科学。一个重在情感,一个重在理智。西方人的人生的向往首先在于人对于人生的要求上,比如恋爱、财富、权利,人总是在逐步追求,在追求中向前,在追求中逐步充实,并体会着愉悦。但这样的人生情态是不完美的,当他们取得了某种满足后,他们并不会得到满足,满足转瞬成为空虚,不断向前就是不断扑空,人生的意义到底在于什么?与之完全相反的是印度人,他们更重视对于自身内在层次的追求。如果说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那么向内的人生就是洗刷的人生。向内的人生是洒脱的人生,他们忘记了外在的事物,把外在遗弃、把外在摆脱,最后境界变成了一大脱空,这便是印度佛教的向往追求。不过这样的人生同样存在问题,人始终还是要吃饭、睡觉、交往的,摆脱外在的一切,遗弃外面的一切事物,包括到你的心,也就不存在内了。同以上两种人生态度不同的是中国的禅宗,不向外,也不向内,屹然而中立。不过这种思想也是不可取的,消极无为。但如若在这个态度上再加一种向往,便走上了儒家思想里的另一种境界。那种境界不偏向也不中立,他们有向往,但他们只依照中间线路而前进,前进也是无限的,不过随时又可变为终点。这种思想的一般通俗化便是一种现前享福的人生观。福的人生观不是折损人的辽远的理想,不仅仅是眼前的内心调和、心物交融的情景,它同时不允许你沉溺在现实之享受。这样来看三路向中钱先生提倡的是最后一种中国儒家的好的思想,我认为这样的思想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也是值得学习的。我们不应当过分追求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比如学分、绩点、奖学金„„;但我们也不应该对于外界一切都持无所谓的态度,忘记了一切;我们应当持一种中立的态度,有所求但不过分求。
《如何完成一个我》中钱先生说道:天地只生了一个一个人,并未生成一个一个我。他说人与我是不同的。那时候的人都称我,仅仅只能说有这么一个向往,而并非人人有这么一个实际。那样的我是可一而不可再的,旷宇长宙中只有一个我,那就是我不同于人的地方。要想成为一个我必定要建立在人之上,不可一意求新,但必须有自己的独特的一面。生人之时,有人无我,其继也有我之自觉,我之发现,但最后成为真我的却很少。要成为我首先要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嗜好、特长、境遇,找到自己的模样。钱先生认为最杰出的人,也是最普通的人。唯最普通者,始为最普通者。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圣人就有了。圣人是人性、我性各发展到极点,各发展到理想的境界的人格的称号。人人可以企及,人人愿意企及,最平等,也是最高贵的。他所说的最杰出者也是最普通者,每个人都有尧舜的一面,只是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不同的事。最终要成为一个我,当使我成为一个圣人,一个圣我,尽人之所及,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圣人的伟大正伟大在和别人差不多,我们首先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比如父慈子孝,作为子我们应当做好孝,而不是一味追求父慈。对于怎么成为一个我,我的理解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实现自己的价值,做一个普通人,而不是平庸的人。
在《人生三步骤》中钱先生提到,人生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要阶段便是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才有生命的存在。但这与活的境界没有关系,锦衣玉食是活,箪食壶浆也是活,住在什么房子中,怎样出行这些都没有关系,这便是生命的第一阶段—活着。对于第二阶段便是关于生命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你活得怎么样,具体表现在人的事业上。我们应当有超乎衣食住行生活之外的另一番变现,因为我们并不是专为吃饭、专为穿衣、专为住房子、专为行路的,我们要求生活只要能满足维持我们的生命就可以了。下一步的行为便是生活的一种手段,举古人所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我们的行为。修身不是束缚人的旧规矩旧道德,相反地修身是我们最大的自由,因为修身是个人的。我们可以有所不为,这就是我们的消极的自由,不过说是消极的实则是积极的,比如文天祥杀身成仁的事件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第二步齐家,主要讲的是维持家庭里的关系所应采取的行为,从而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他举了两个不平常的例子。第一个是舜不被家里人待见,家里人都打算害死他,但他不怨恨,而感化了家人。第二个就是周公处理家里的问题的方式—杀死他的哥哥管叔,辅佐成王,也是齐家。历史上还有很多齐家的故事,都是这一种精神。做好了个人的,家庭的接下来就是国家方面的,不一定要治理国家,可以立志养志,爱国家爱民族。此上两个阶段已经谈完了,接下来就是归宿—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人有开始必然也有归宿,这儿的归宿不是讲生死而是讲人生的归宿人性。万事万物都有着他们的性格,人的天性是难以知晓的,但人的行为是要合乎自己的天性的。比如我们提倡孝就是因为我们认为孝是我们人的天性。德性也是这样,不然德为什么要加一个性呢?喜怒哀乐都是人的性,只要我们的行为能合乎我们的天性,尽可不问境遇,自得安乐。虽然这里面很多只是钱先生对于古人的生活的理解的抒发,但作为千百年的文化传承,还是有很好的借鉴之处。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解决生活的问题,先要活在世上才能有所行为。接下来是怎么活,做好自己的事,再推及到家庭,到一般性的群体、组织,再到整个国家社会。做好这一些事情,然后再考虑到自己的天性的契合度,是否达到了自得安乐,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基本上就可以了。虽为三个境界但是并不相互抵触,是可以同时达到的。
关于《中国人生哲学》,第一讲主要论及中国到底应不应该西化的问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过在中国近代史那儿却出现了问题。西方的侵略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冲击着中国的文化。那个时候提出要变法求新不过究竟是怎样一种新呢?要到什么样的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一个形态?那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中国的人的人生问题。虽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那个时候已经变得很大了,就他的小学教育说起就与以前不同了。再到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开始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全盘西化,主要抨击旧中国、旧思想,专门学西学。钱先生提出:要变向西化是否认不了的,不过能不能西化首先就是一个问题。我们求新就是要学习西学,可是西方人是不被外物改变的。无论是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都没有变。西方人崇尚分,也喜欢与其他人分,她没有把她的殖民地的人变成她的国民,她要的只是统治你,对于美国要独立她也没有阻拦,因为她的文化中是崇尚独立的,要分就分,西洋文化贵分不贵合。再讲美国的文化,中国人在美国还是美国人,黑人在美国还是黑人,犹太人在美国还是犹太人。与之相对比的中国文化却是贵合不贵分的,许多外来人种来到中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变成了中国人,在很久以前也就有了天下大同这一理想。他让为他们那个时候的西化实在是似是而非,仍不是西化,否则中国早就不是中国了。那个时候他们要尽量取消中国文化全盘西化,到底对不对,钱先生已经给出了他鲜明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化有好的一方面,中国的人生有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有她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已经变得够新了,我们应当有我们自己的文化,让西学融入中华。的确如此,中国文化有着她自己独有的魅力和价值,虽有不好的方面但我们仍应当保留她的好的方面,毕竟我们是中国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氛围才能活出我们的人生。中国文化在传承了几千年后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掉,中国人应当过有中国文化的人生。
在《中国人生哲学》第二讲中他主要提到中国古代的思想其实并不应该受到今人的过分批评的,我们应该理性的认识到其中有些思想的合理性。中国的旧思想不是过分看重个人而是注重群体,以群体主义的道义观点为主。中国讲仁,这个思想在西方是没有的,所谓仁简单地理解就是两个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关系,与西方的个人主义观点不同。作为一个仁者是有爱的,讲爱的同时一定也有敬。可是西学是提倡人人平等的,每个人都是平等、自由、独立的,这又和中国的思想矛盾了。在儒家的思想中是有着信奉天地君亲师的传统的,这又和西方的宗教方面的有些看法不一样。对于这些中国人以前的人生观念,那个时代是基本上被否定的,现在有没有用,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就算认为没有必要我们也不该多骂,我们应当尊重别人的这一观点。
第三讲中继续第二讲的话题,讲了关于中国古代人生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在各朝各代都有一本必读书,《论语》、《孝经》、《尔雅》、《四书》、《五经》„„,不一样的时代读的东西不一样。其中《大学》里有齐家之说,就讲到了夫妇的关系。春秋时代的重耳逃到狄国娶了妻子,后又逃亡他国,他的妻子就为他等着不改嫁,逃到齐国后又娶了一个妻子,他的妻子在大局面前选择了分离。最后重耳由秦返晋做了国君,可以说重耳的一生是与他的两个妻子分不开的。另外又举了程鹏举的故事,若不是他的妻子足够贤能,他的一生也就是个人奴,不会成为元朝的陕西省参知政事。中国的戏剧中也有韩玉娘的故事,三娘教子的情味,旧文学中的还有孔雀东南飞改编的戏剧。从这上面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是重感情的,我们对于情有着独特的理会,单从家庭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个人与家庭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个人的行动改变着其他部分。
第四讲主要讲明天的中国人应该怎么做,主要针对那个时代的台湾人而言,不过有些观点对于现在的我们仍有借鉴价值。那个时候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钱先生主要谈了国家层面的看法。美苏对立格局到最后到底会怎么样,大陆和台湾到最后会不会统一,世界格局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台湾是亲美的,主要谈了一些关于美国的处事的看法。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取得了世界强国的地位,满意了满足了,可是失意就是这样开始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失利了。得意了后应该怎么办?这是作为中国人应该注意的问题。美国的失意是怎么出现的呢?这与他们的心理有关,一旦成功心里不免出现骄心,不懂谦虚很容易出问题。苏联在两次战争中始终躲在后面不肯出面,他们取得了成功,但一旦成功后他们也出现了问题,出兵阿富汗。钱先生认为得意后,成为第一流的人物后我们不应该骄傲,我们应当懂得谦虚、谨慎、有礼貌,要学会退让,才能与人和谐相处。最后举了诸葛亮的例子来谈谨慎,提出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至于我们今天这些大学生,我认为对于国家的世界的形势应该有所了解,不一定要全面。我们对于我们的成功应该持有谦虚的态度,我们应当意识到潜在的威胁,有忧患意识,不骄傲自满。另外我们需要行事谨慎,凡事要仔细考虑再做决定,不可意气用事。
读罢《人生十论》,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熏陶,其中谈到了很多儒家的思想。比如仁义礼智信,天地君亲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经典的思想虽然离我们遥远,但仍然有借鉴的意义,或多或少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中还有一些关于西方的人生观的介绍,对于我们了解西学有一定的意义。不过这本书因为年代的关系有些方面是没有可取之处的,一些观点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了,有些观点有一点偏激。另外由于这本书本身就是在一些散的文章合在一起编成的,有些观点在一篇文章中出现了后又在另一篇文章中出现,整体上思路不是很清晰。从这本书中所能学到的东西应当是对于中国古人为人的学习,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的那一种谦虚、谨慎的为人之道,向他们学习传统的处世学问,做好一个人。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有我们自己的独特的追求,活出我们的个性,追求外在的东西但是不过分追求,我们有我们的正确的价值观,修身养性,成为一个独特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