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节习俗的变化
2012年寒假社会实践
春节习俗的变化
春天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春节俗称“年节”,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白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纽。腊八
腊八,即旧历十二月初八日,是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有熬粥供佛、馈送亲友邻居。自食,以及有来泡“腊八蒜”的风俗习惯。
祭灶
灶神,俗称“灶王爷”。民间认为灶王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腊月二十四日都要去朝奏玉帝,报告所住之户的善恶言行,所以当二十三晚上给他送行时,就用江米或麦芽做成的糖来粘住他的嘴。我不晓得,其他地方沿袭这一风俗与否,但是我感觉我的家乡是遗失了。
扫房
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扫房以后,全家就要开始筹办年货,请香蜡纸码、供品,写对联、剪窗花、买挂钱、年画、鞭炮„„准备过年了。
除夕
第二篇:寒假作业调研报告春节习俗的变化调研
2013—2014学年
寒假作业调研报告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农历意义上新的一年的到来。从古到今人们对春节特别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的习俗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食物:据我爷爷奶奶讲,在过去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物资匮乏,许多的食物有钱也买不到,有些还要凭票供应,收入较低的家庭只有在春节才能吃到肉类。经济渐渐发展起来,客家人是重视家庭及宗亲情谊的,对他们来说吃年夜饭是大事。以前的年夜饭很讲究,要用八仙桌,菜是用大碗盛,一般以八碗、十碗或十二碗。桌上还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席菜肉食颇多,皆为典型的客家风味。平日以素食为主,遇上年节必然大鱼大肉。典型的菜色有梅菜扣肉、酿豆腐、肉丸汤、鸡、鸭、鱼、红烧肉、腊肉腊肠等等。然而现在吃的年夜饭是以“简单,省力,快捷”为原则,不过菜色依旧繁多,菜式也很美味,吃年夜饭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仍是自己家动手烹制,和家人一起吃喝酒吃团圆饭;有的则是集合所有兄弟姐妹到酒楼聚餐;还有的去市场上购买“半成品”(例如腊肉、腊肠、酿好的豆腐等等)带回家烹饪,既省时又省力;也有的子女不在身边,几个家庭拼来到酒店等。
二.穿戴:在以前的年代提倡多子多福,一般家庭生有5,6个小孩,春节主妇们要给孩子准备做新的衣服。但经济条件不好的,却只能把久衣服洗干净过年再穿,“新三年,用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条件好的家庭一般到春节则会给孩子添置新的衣服。买衣服的商店到处都有,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过年前,各家各户都会去逛街买上许多的新衣服,在大年初一的时候穿上。
三.过节:每逢过春节,总少不了爆竹声。在那时,家家户户都会放上几串爆竹来迎接春节的到来。爆竹声特别响,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爆竹烧完后所落下的纸张洒满一地,像是铺上了一张红地毯似的。而现在,各地都是高楼林立,许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处处都贴满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标语。不过在宽阔的广场在春节期间,现在的人们流行一种网上拜年。在过年时,人人都会接收到许多带有喜庆的短信和电子邮件,完全符合21世纪绿色环保的理念,不过也疏远了人们间的关系。那走家窜门去拜年的活动也大大减小。倒是有许多条件好的家庭都会借此黄金长假的机会去旅行,感受不同地方的节日气氛。
四.其他: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再谈“春节”习俗,已是今非昔比,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中国带来经济的飞跃和社会的进步,百姓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过年的事情没有自己亲自动手了,还有像客家过年时的一些习俗:守岁、接财、开大门、“掌妹家”等等,有的人会推迟或者直接省去等。还有一些小细节,例如老朋友一改往日的恭喜发财的口头禅,开始恭祝对方身体健康,平安快乐;大家也不会去亲戚朋友家一家一家的拜年了;招待客人的糕点也直接从商店购买等。由此可见人们对年的习俗观念也随之改变了许多。
虽然仍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可是过了十几年的的春节,我明显感到年味是越过越淡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前老套的规矩,繁重的家务劳动,琐碎的习俗习惯在悄然改变,渐渐演变出许多“新的春节习俗”。像如今人们对春节习俗的认识意义更广,大家不满足春节期间仅仅与家人团聚,更多的考虑利用假期安排休闲娱乐活动,例如旅游,健身,聚会,修身养性放松心情;还有人利用假期组织家庭外出旅游,既体现尊老爱幼,又能表达到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真是越来越潇洒,越来越多姿多彩。但是,也有人由于生活的忙绿、工作的需求等直接对传统习俗忽略。社会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习俗在变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节日也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我们要考虑如何因势利导,好的保留,坏的剔除,以使它更好地发展。
第三篇:春节习俗
春节风俗——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春节习俗]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第四篇:春节习俗
春节风俗——正月初八谷日/顺星
正月初八谷日/顺星[春节习俗]
谷日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第五篇: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
爆 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对当时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红楼梦》中也有描绘:“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说话之间.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从这也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里,大户人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子,耍龙灯等种种文体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
拜 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