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矿工程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地下铁矿床灰岩顶板突水机理及注浆堵水效果实验与模拟研究 急倾斜中厚煤层软底综采采场矿压规律及其控制研究 地下铁矿开采三维SURPAC建模与采矿过程稳定性数值分析 煤矿塌陷区耕地生产力损害组件式GIS可视化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
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三维可视化仿真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风化型土质金矿尾矿植被恢复研究 自控变频式同步电动机锁相并网技术研究 降雨入渗条件下新邱区中南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
露天采矿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对策研究 大采深条件下采煤活动引起的覆岩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研究 基于ADRC的水面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技术及仿真研究 超长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的研究 井筒受采空区塌落影响的破坏机理及治理研究 黄金行业分析报告
铰接式自卸汽车悬架纵向传力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3DGIS构模与FLAC-3D建模网格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井筒保护煤柱开采设计与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 深井巷道失稳分析及锚杆支护参数优化
基于Surpac的钨矿床三维建模及储量可视化计算 深部矿岩工程条件与开挖稳定性分析 全尾砂胶结充填自流输送管路改造及优化 深部矿柱失稳三维探查及数值分析 硬岩层状顶板失稳规律与支护技术研究
缓倾斜中厚磷矿床地下开采采场矿压显现及上覆岩层变形破坏规律
抗滑桩支护效果分析与工程应用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南水北调工程芳芝段开挖渠道边坡稳定敏感性分析 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长壁工作面采场顶板压力三维动态分布规律研究 大采高超长工作面顶板灾害预警研究 石屑混凝土的性能及环境效益
基于GIS的煤矿采掘生产状态可视化管理系统研究 山寨煤矿开采地质环境评价 矿产资源概述
采矿系统工程的现状与发展 边坡及其它类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预装药爆破技术在德兴铜矿的应用
试根据矿山压力的特点,确定围岩大巷的合理位置 论述回采工作面或采区巷道中采用下行风有无危险? 选择与布置采区车场时,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论述为什么有些大型矿井采用立、斜井综合开拓 小煤矿顶板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提高煤炭产量之改造实践 煤柱应力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 变倾斜煤层中过断层巷道支护的优化研究 微差爆破提高块煤率的技术研究
深部三软煤层沿空掘巷锚梁网支护监测技术 变倾斜煤层中过断层巷道支护的优化研究 提高岩巷掘进爆破速度和质量的若干技术问题
“三软”煤层、复合顶板下沿空掘巷锚索网支护技术应用 主要产煤国煤矿锚杆支护技术分析 大断面综采切眼支护技术
提高岩巷掘进爆破速度和质量的若干技术问题 在窄小煤柱中掘进巷道的顶板管理 PLC在煤矿提升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与漏电保护装置的应用
超级电容器在矿山提升机变频器中的应用
变频器在矿井提升系统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电源的改进 采煤工作面机电事故四例分衍 煤矿电机温升自动测试报警装置 直流转辙机闭环控制技术在煤矿得到应用 煤矿井下用垂直提升的带式输送机 煤矿井下漏电保护装置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二篇:采矿工程毕业论文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
题
目:
综采工作面大采高采煤方法的应用
姓名:姜 烘 亮
学 号:C93550109090037
专业:采矿工程
学习中心:潞安奥鹏
住址:山西省长治潞安集团王庄矿
电话:***
Email: jianghongliang0909@open.com.cn
日期:2011年9月16日
指导教师:姜元勇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煤炭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90%和80%以上,2004年煤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6%和67.7%。
近年来,随着综采设备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综采设备走向重型化、强力化和自动化,使设备的可靠性得到保证,有力的推动了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采煤技术的革命,目前在神东、晋城等矿区已率先在f=1.5-5的厚煤层中使用大采高综采设备,实现了国内工效最高,吨煤成本最低的成果,极大地提高了煤炭市场的竞争能力。
本文主要观点有:在煤炭企业生产中地质条件和煤炭赋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使用大采高采煤方法。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技术;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摘要.................................................2 1.绪论...............................................5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5 1.1.1研究目的...................................5 1.2.2研究意义...................................5 1.2 本文的框架结构.................................6 2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7 2.1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7 2.1.1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7 2.1.2行业主要特点..................................8 2.2、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8 2.2.1资源保障问题...................................8 2.2.2煤矿生产能力与技术结构问题....................9 2.2.3行业结构与企业发展问题........................10 2.2.4煤矿安全与矿区环境治理问题...................11 2.2.5煤炭运输与燃煤污染问题.......................12 3.大采高技术发展现状…….................................13 3.1我国大采高技术的应用……..........................13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3.2高效综采的快速发展……............................14 4.综采工作面大采高采煤方法在潞安王庄矿的应用…….........16 4.1 王庄煤矿概况.....................................16 4.2 工作面巷道布臵及生产系统.........................18 4.2.1工作面位臵选择分析............................18 4.2.2工作面巷道布臵................................19 4.2.3 生产系统....................................22 4.3工作面设备选择....................................23 4.3.1 工作面设备选择..............................28 4.4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29 4.4.1采煤方法......................................30 4.4.2回采工艺......................................30 4.4.3工艺说明......................................30 4.5大采高自动化综放工作面取得的成就……...............31 4.5.1、工作面单产、工效再创新高…..................31 4.5.2、提高了采高,优化了采放比,提高了资源回收率…31 5.研究结论及建议.........................................33 参考文献……………………………………………………………………………………...34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绪 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为了研究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详细地分析王庄矿的煤层赋存和现有生产技术状况,并对神东上湾、晋城寺河及赵庄等矿进行了现场考察,收集了各矿使用大采高综采设备开采的有关技术资料,经过分析对比认为,目前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用大功率,高可靠性设备,具有较强地适应能力,在王庄矿使用是可行的,必将进一步加快王庄矿以减队减面,增产增效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化发展步伐,推动王庄乃至潞安的采煤技术发展,促进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1.1.2研究意义
为了研究大采高综采技术在王庄矿现有生产条件下的可行性,王庄矿于2007年11月成立了由机电、生产、地质、通风、运输、自动化、计划及综采安装等科室、队组人员组成的调研小组,详细地分析王庄矿的煤层赋存和现有生产技术状况,并对神东上湾、晋城寺河及赵庄等矿进行了现场考察,收集了各矿使用大采高综采设备开采的有关技术资料,经过分析对比认为,目前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用大功率,高可靠性设备,具有较强地适应能力,在王庄矿使用是可行的,必将进一步加快王庄矿以减队减面,增产增效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化发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展步伐,推动王庄乃至潞安的采煤技术发展,促进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在采煤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选用先进的采煤技术已成为保障煤矿企业安全高效生产的必由之路。1.2 本文的框架结构
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对全文内容进行提纲性的概括,起到总领的作用。第二章是概述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第三章是大采高技术发展现状。第四章是综采工作面大采高采煤方法在潞安王庄矿的应用。第五章是研究结论与建议。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2.1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90%和80%以上,2004年煤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6%和67.7%。2.1.1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
(1).煤炭产量持续增长
全国原煤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亿吨左右提高到2004年产量19.56亿吨,增长2倍多,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2).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大中型煤矿机械化水平、单产、单进、原煤工效,都逐年增高。建成了一批国际领先、高产高效矿井,初步建全了技术、设计、制造、培训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大多数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些企业开始了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联合,煤、电、化、路、港、航产业链开始形成,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行业整体效益不断增加
在经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后,2001年煤炭行业开始走出低谷,呈现恢复性增长。2002年后步入快速增长周期,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达418亿元。2.1.2行业主要特点(1).煤炭是资源性行业
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煤矿的寿命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煤炭储量。我国大多数煤矿远离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负担重,经济基础差。地区条件不一,煤炭企业发展不平衡性在行业中十分突出。(2).煤炭是高危行业
因煤矿生产条件所限,从历史上看,在各国工业部门中,煤矿的事故死亡率是最高的。我国煤矿95%生产能力是井工开采。高瓦斯和双突矿井占全国煤矿矿井总量的1/3,90%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性。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影响安全生产因素愈来愈多,条件愈来愈复杂。(3).煤炭是投资高风险行业
煤矿开采环节复杂,矿井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煤炭市场不确定因素多。因此,从建井到生产,经营风险大,多数煤炭企业产业结构上的问题影响了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4).煤炭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的行业
煤炭属于初级产品,煤矿的效益向后续加工工业传递和辐射。单一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产品结构,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我国煤炭开采的价值和效益体现在后续产业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2.2、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2.2.1资源保障问题
我国煤炭品种齐全、资源比较丰富,但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可采储量和人均占有量较少,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严重制约煤炭资源的开发。
我国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秦岭、大别山以北,煤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7%,其中晋、陕、蒙三省(区)占全国的65%。
资源保证程度低。截止2000年末,我国尚未利用的精查储量约为600亿吨,目前可供大中型矿井利用的精查储量仅300亿吨左右。据估算,到2020年,煤炭精查储量需增加约1250亿吨。
当前我国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部分煤炭企业存在着“采厚弃薄”、“吃肥丢瘦”等浪费资源现象,全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为30%~35%左右,资源富集地区的小型矿井资源回收率只有10%~15%。我国适合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整装煤田,随意被分割肢解现象严重。2.2.2煤矿生产能力与技术结构问题(1).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
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2%,除部分国有大矿之外,大多数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装备差,效率低。特别是乡镇煤矿,基本上是非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化开采。
2004年乡镇煤矿产量仍占我国煤炭总产量的39%,在资源消耗和人员伤亡上,已付出了很大的代价。(2).部分煤矿超能力生产
据调查分析,2003年国有煤矿的11.2亿吨产量中,属于超能力和无能力矿井生产的煤炭约为1.42亿吨,占国有煤矿产量的13%。煤矿超强度超能力生产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一是缩短煤矿开采年限,二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3).大中型煤矿煤炭供给能力不足
据预测,我国现有生产煤矿和在建煤矿的合计生产能力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为17.7亿吨和14.7亿吨。要实现煤炭产需平衡,需要再建设一批新井和扩大现有煤矿的生产能力,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需要再增加生产能力4.5亿吨和11.1亿吨。2.2.3行业结构与企业发展问题(1).煤炭产业集中度低
2004年我国前8家煤炭企业市场集中度为20.68%,远低于世界其它主要产煤国家。(2).煤炭企业负担过重
煤矿企业税负比1994年税制改革前提高了6个百分点;2003年,煤炭行业支出铁路建设基金约100多亿元;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办社会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问题突出,地方政府接收困难,原国有重点煤矿办社会年净支出60亿元。
2004年末,原国有重点煤矿在职人员257万人,由于所在地区社会承受能力弱,难以减人提效。
部分煤矿资源枯竭,生产能力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富余人员、工伤抚恤人员多,转产困难。
(3).煤矿企业效益差、职工收入低
2004年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补贴前亏损面仍高达48%,补贴后仍有6%的企业亏损。2004年原国有重点煤矿在岗职工平均收入1681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2.4煤矿安全与矿区环境治理问题(1).煤炭安全形势严峻
2004年煤矿共死亡6027人,百万吨死亡率为3.08,显著高于世界其它主要国家。如美国为0.03,波兰0.09;
大多数煤矿生产和安全技术装备落后,防灾抗灾能力差,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2004年共发生死亡10人以上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42起,死亡1008人。(2).矿区环境治理问题
矿井生产中排放的煤矸石约占原煤产量的8~10%,现已累计堆存煤矸石30多亿吨,占地超过15万亩。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矿区地面塌陷、煤田自燃火灾、部分煤矸石自燃、煤矿瓦斯排放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影响。
煤矿开采每年排出地下水约22亿立方米,我国西北部主要煤炭产区,煤炭开采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井下煤层气年抽出量约100亿立方米,90%直接排放到大气中。2.2.5煤炭运输与燃煤污染问题(1).煤炭运输制约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而煤炭消费重心在东南部,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格局,运输距离长,运输费用高,影响煤炭供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港口吞吐能力满足不了需要;公路长距离运输成本过高。(2).煤炭消费与环境保护问题
煤炭在利用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特别是煤炭的不合理利用,排放了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加,环境保护压力将越来越大。
我国酸雨覆盖区已扩大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0%,SO2排放的75%以上来源于燃煤。2003年SO2排放总量增加至2158万吨,酸雨污染加重。2003年燃煤总量增加,烟尘排放总量增加至1047万吨。我国CO2排放量目前居世界第二位,CO2的排放约80%来自煤炭燃烧。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3.大采高技术发展现状
3.1我国大采高技术的应用
我国国有重点煤矿厚煤层储量占44%,而厚煤层产量占45%以上,绝大多数高产高效矿井是在以厚煤层开采为主的生产条件下实现的。目前,我国重点煤矿厚煤层开采方法主要有综采放顶煤开采和大采高综采两种。放顶煤开采虽然已经在我国发展成为一种厚煤层高产高效采煤方法,广泛应用于5~15m厚煤层一次采全高,但仍有许多难以解决技术难题。对于4~6m的稳定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具有更好的技术经济优势,近十年来,以神东矿区为代表的现代化矿井建设,依靠得天独厚的厚煤层覆存条件和先进的管理模式,采用国际一流装备,进行4~6m一次采全高,不断刷新工作面高产高效纪录,工作面年产超过1000万t。晋城寺河煤矿采用国产大采高液压支架,成功实现6元6.5m一次采全高,月产突破80万t,创造了世界最大采高高产高效纪录 国外主要产煤国家厚煤层开采主要采用一次采全高长壁开采,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家的煤矿普遍采用高效集约化生产,最大采高4.5m;南非和捷克最大采高达到6m液压支架向高工作阻力的两柱掩护式支架发展,支护工作阻力达6 000~12 000kN,支护高度3一6m,支架立柱缸径320~440mm,支架中心距1.75m和2.om,支架控制方式为环形供液及电液控制,支架的降、移、升循环时间小于10s,支架的寿命试验高达50 000次以上.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3.2高效综采的快速发展
世纪之交的十多年间,以长壁高效综采为代表的煤炭井工开采技术取得前所未有的新进展。高效综采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采区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一矿一面”年产数百万吨煤炭的高产高效和集约化生产模式;二是高效综采装备和开采工艺不断完善,推广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中厚煤层开采、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开采和薄煤层全自动化生产等技术和工艺取得巨大成功;三是高效综采装备的研制开发取得新的技术突破,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0 Mt,并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自动化,大型综采矿井技术经济指标已经达到大型先进露天矿水平。鉴于我国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当前煤炭需求快速增长,高效综采也将成为能源开发技术重要的竞争领域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的循环进度主要考虑采煤机的截深,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的循环进度.考虑采煤机截深和放煤步距。截深的确定首先是根据工作面整体生产能力进行考虑,综合机械化开采初期,工作面截深均选用o.6m标准截深,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作面装备能力的加大提供了采煤机足够的截割功率和输送机足够的输送能力,巷道支护技术的提高保证了大断面巷道的掘进和维护, 给工作面加大截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近年来,高产高效矿井能够普遍采用0.8m和 1.om截深,有力保证了矿井生产能力的提高。
实际生产中,截深的确定首先考虑煤层地质条件的影响,其考虑因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素包括:工作面顶板的破碎程度、工作面煤质(硬度、节理层理发育程度)、煤层的瓦斯含量等。其次要考虑工作面设备能力;截深的加大是伴随着采煤机截割功率的增加而实现的,同时对采煤机截齿、截割部受力、整体结构等因素有关,采煤机的能力增加一方面体现在截割功率的增加,另一方面体现在牵引速度的增加;同时截深的选取还应考虑支架的支护强度和 防护能力以及输送机的运输能力。采煤机截深不但要考虑传统的截割功率大小,而且对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还要考虑与放煤步距的协调统一。放顶煤工作面实践证明合理的放煤步距为1 m左右。即采煤机截深为0.6 m时采用两刀一放,采煤机截深为0.8m和1.0m时采用一刀一放。合理的放煤步距是提高回采率、降低含矸率的重要因素。放煤步距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支架放煤口的纵向尺寸的水平投影一致,二是与采煤机截深成整数倍关系。
三、工作面生产能力工作面的生产能力与采煤机截深、牵引速度及设备开机率有关。国产综采工作面装备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技术水平及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采煤机的牵引速度可以达到6~8m/min,综采工作面的开机率已经由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综采工作面大采高采煤方法在潞安王庄矿的应用
王庄煤矿自1988年探索综放开采技术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这种对厚煤层的采煤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厚煤层的主要开采方法之一。但近年来,随着综采设备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综采设备走向重型化、强力化和自动化,使设备的可靠性得到保证,有力的推动了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采煤技术的革命,目前在神东、晋城等矿区已率先在f=1.5-5的厚煤层中使用大采高综采设备,实现了国内工效最高,吨煤成本最低的成果,极大地提高了煤炭市场的竞争能力。
为了研究大采高综采技术在王庄矿现有生产条件下的可行性,王庄矿于2007年11月成立了由机电、生产、地质、通风、运输、自动化、计划及综采安装等科室、队组人员组成的调研小组,详细地分析王庄矿的煤层赋存和现有生产技术状况,并对神东上湾、晋城寺河及赵庄等矿进行了现场考察,收集了各矿使用大采高综采设备开采的有关技术资料,经过分析对比认为,目前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用大功率,高可靠性设备,具有较强地适应能力,在王庄矿使用是可行的,必将进一步加快王庄矿以减队减面,增产增效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化发展步伐,推动王庄乃至潞安的采煤技术发展,促进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4.1 王庄煤矿概况
王庄煤矿于1966年12月建成投产,原设计能力为90万吨/年,先后经过两次改扩建和多次系统环节改造,矿井集约化程度、综合生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度提高,目前矿井安全生产许可能力达710万吨/年。王庄矿井田面积79.68Km2(包括后备区28Km2),开采深度由+880米至+350米标高.矿井开拓:矿井开拓方式为立、斜井综合开拓,现有+740和+630两个生产水平,上下水平通过暗斜井沟通。目前,正在准备+540水平的开拓延深。现有43、52、61、62四个生产盘区。
主提升运输系统:王庄矿有两套主提升运输系统,+740水平为立井箕斗(7.5t/斗)提升,+630水平为斜井胶带提升。主斜井胶带年提升能力为537万吨,主立井箕斗年提升能力为175万吨,通过主提升运输系统环节改造,沟通了两水平的主运输提升系统,实现了两水平提升能力互补,矿井综合提升能力超过710万吨/年。
辅助运输系统: 辅助运输为轨道运输,轨道轨距为900mm。斜井轨道提升方式为斜井串车提升。水平大巷均采用架线电机车牵引材料列车运送生产材料、设备等。采区车场及采区轨道,采用无极绳绞车与小绞车接力运输方式运送材料。工作面风、运巷轨道采用无极绳绞车与小绞车牵引运输方式。
地质概况:王庄煤矿现开采的3号煤层赋存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地层的中下部,煤层厚度3.16~7.87m,平均厚度6.62m,硬度f=1-3,62、43采区稍硬,f=2-3,结构一般较简单,该煤层厚度变异系数Y=10.59%。其可采指数Km=1,属稳定煤层。3号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泥岩、局部为粉砂岩,厚0~ 10.75m。老顶为中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粒砂岩、细粒砂岩,厚1.10~13.60m。裂隙发育,呈张开状,无充填物充填。煤层上覆岩性,从直接顶到老顶为软弱~坚硬型,坚硬~坚硬型。上部覆岩为软弱~坚硬相间平行复合结构。岩层倾角为3~11°。直接底板为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厚度0~5.33m。其下部为细粒砂岩和中粒砂岩。
现有储量:截止2007年12月末,王庄煤矿现开采的3号煤层储量/资源量为39584.4万吨,其中现生产水平+740及+630水平16237.1万吨,+540水平23347.3万吨。现生产水平工作面圈定储量为3121.5万吨,工作面可采储量为2809.4万吨。+540水平除去村庄及高速路压煤,河下压煤外,可供开采设计的储量为7404.6万吨。
综上所述,王庄矿在生产规模、地质条件和煤层储量等方面上具备应用大采高综采设备的能力和条件。4.2 工作面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2.1工作面位置选择分析
根据本次对神东上湾、晋城寺河及赵庄等矿大采高工作面现场调研情况,综合分析王庄矿各采区煤层赋存、矿压特征和生产条件,认为将大采高工作面布臵在6207较为合理: 1、6207所在的62采区为2006年新投入运行的采区,储量丰富,安排衔接容易;另一方面62采区进风6450m3/min,6207工作面回采时,风量也容易满足。2、6207工作面埋藏深度为260米左右,煤质为f=2-3,构造简单,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与晋城寺河矿相似,同时根据相邻6205已采工作面的矿压资料分析,62采区的矿压显现不明显。3、6207工作面为下山回采,可以适当缓解大采高开采带来的煤墙片帮现象,有利于煤墙和顶板管理。4.2.2工作面巷道布置
(1)、工作面巷道布臵
6207工作面沿煤层倾斜方向布臵,俯斜开采。工作面切眼长度230m ,沿推进方向风、运巷长970m。6207工作面巷道布臵见图2—1。
6205采空区6207风巷风巷皮带/3#630用回6207运巷62下山62专专回
图2—1 6207工作面巷道布臵图
(2).巷道断面与支护形式
630轨道6207工作面巷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用途
6207工作面风、运两巷及开切眼均采用锚网支护,运巷主要用于运煤、进风及列电、皮带、转载机等设备布臵。风巷主要用于运料、回风。巷道断面确定 巷道宽度的确定 运巷
按我矿设备列车与带式输送机中间部分并列布臵,人行道与设备检修道合并考虑,所需的巷道净宽L应满足: L≥L1+K1+K2+K3+L2 L—巷道净宽;
L1—列电设备的最大宽度,m;取1.85m K1—列电至煤墙间隙,m;取0.3m K2—人行道及检修空间宽度,m;取0.7m即可满足要求 K3—皮带架至煤墙间隙,m;取0.5m L2—皮带架宽度,m;取1.95m 因此,L≥1.85+0.3+0.7+0.5+1.95=5.3m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运巷宽度确定为5.3m。
风巷
风巷为安装和回采期间运输巷道,为满足运输要求,对照寺河矿巷道设计选取风巷宽度为5.0m。
开切眼宽度的确定
按支架安装要求,开切眼宽度应满足: B≥(L2+w2)1/2+S+K B—切眼宽度,m L—支架的运输长度,m;取7.0m w—支架宽度,m;取2.0m S—安全间隙,m;取0.7m K—辅助支护的支柱所需空间,m;取0.4m 因此,B≥(72+22)1/2+0.7+0.4=8.38 m 综上所述,开切眼宽度可以取8.5m。巷道高度
大采高工作面端头架的支撑高度为3.0-5.5m,采煤机滚筒直径3.5 m,综合考虑,各巷的高度选为4.0m,开切眼选为3.8m。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前王庄矿使用的150掘进机可掘最大断面为5.5×4.8 m,可满足其要求,不需增加掘进设备。4.2.3 生产系统(1)、运煤系统
采煤机落煤 → 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转载机→6207运巷皮带→630/3#皮带→630/2#皮带→630/1#皮带→61煤仓→630强皮→51煤仓→51强皮→主皮带煤仓→主皮带→地面。
运煤系统的瓶颈为630/3#皮带,带速4m/s,能力3000t/h,不重载起动是可行的,要上大采高设备对630/3#皮带进行扩容即可。(2)、辅助运输系统 运料:
材料副斜井→暗斜井→630大巷→62材料车场→630南轨→6207风运车场→ 6207工作面 运人:
副立井→暗斜井→630大巷→火药库通道→630/3#皮带→6207运巷→6207工作面(3)、通风系统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西进风井---630大巷火药库通道630/1#皮带630/2#皮带 —630/3#皮带---6207运巷---6207工作面---6207工作面风巷---62专用回风巷---62风井---地面
(4)、供电系统:6207工作面由62/1#变电所供电,62/1#变为双回路供电电源分别来自62总变I、II回路,地面电源为62风井35KV变电所,互为备用。(5)、通讯系统
在6207运巷机头和工作面转载机机头分别安设一部程控电话,用于井下及井下与井上的通话联系。
在6207工作面安设一套工作面通讯控制系统,用于工作面的通讯控制。
(6)、排水系统:6207风运巷低洼处通过水泵排至630/3#皮带2#水仓—62水仓——地面(7)、照明系统
运巷皮带机头、三岔口安装
127V隔爆日光灯,工作面每隔5架安装一盏隔爆灯。4.3工作面设备选择
4.3.1 工作面设备选择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根据对神东集团上湾煤矿、晋城煤业寺河煤矿和赵庄煤矿使用大采高支架及其配套设备情况,结合我矿煤层赋存特点、工作面矿压资料和运输条件,满足高产高效、经济、安全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设备的可拆卸性,而且要达到采煤工艺简化、原煤回收率大幅提高、设备运行可靠之目的,王庄煤矿大采高工作面设备配套选型如下:
(1)、液压支架(郑煤集团 估价150万/架)
我矿煤层厚度平均为6.65米,如果考虑一次采全高,就我国目前支架生产现状来看,没有最适合我矿煤层厚度的架型,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与郑煤集团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联合开发,可以设计出适合我矿地质条件的采高在6.8米的液压支架,设计制造周期估计在8-10个月,估价150万/架。
大采高液压支架主要技术特征 架 型 两柱掩护式 底座宽度 约1880mm 支护高度 3.0-6.8m 最低支护强度:大于1.1MPa平均对地比压:2.48-2.74Mpa 工作阻力 约15000kN 推移步距 1000mm(2)、采煤机(西安煤机厂,1200万/台)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前情况下,德国艾可夫生产的采煤机最大采高为6.3米,美国久益公司生产的采煤机最大采高为6.5米,均不适应我矿煤层条件,根据我矿多年使用西安煤机厂生产的采煤机经验,对此厂生产的采煤机质量和使用情况均比较满意,因此我们选西安煤机厂生产的MG900/2210-GWD型采煤机。
MG900/2210-GWD型采煤机主要技术特征 采高:3.5-6.8m 生产能力:5500t/h 滚筒直径:3500mm 截深:1000mm 截割功率:2×900KW 牵引功率:2×110KW 最大牵引力:1000KN 最大牵引速度:23m/min 破碎机功率:150KW 泵电机:40KW 装机总功率:2210KW MG900/2210-GWD型采煤机主要结构特点
MG900/2210-G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是一种多电机驱动,电机横向布臵,交流变频调速无链双驱动重型超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总装机功率2210KW,并配有破碎装臵,机面高度2710mm,适合用于采高3.525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米—6.8米,煤层倾角≤15°,可以截割坚硬煤层并可以强行通过矸石断层。
(3)、刮板输送机(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600万/部)为与MG900/2210-GWD型采煤机配套,我们选用SGZ1200/2×700型刮板输送机
SGZ1200/2×700型刮板输送机主要技术特征 输送能力:2200t/h 链 速:1.31m/s 功 率:2×700/3.3KV 联轴节形式:限矩摩擦离合器 溜槽内宽:1200mm 链条规格:φ42×146mm SGZ1200/2×700型刮板输送机主要结构特点
1)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造,并经淬火处理的锻造刮板。2)紧凑型行星齿轮传动减速器,可满足任何工作面配套设计要求。
3)具有伸缩功能的输送机机尾,可保证刮板链在适度张紧的状态下工作。
4)输送机配臵液压马达低速传动装臵,可用于刮板链的紧链操作。
(4)、顺槽其他配套设备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转载机(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60万/部)选用SZZ1200/400型中双链转载机,其技术参数如下: 设计长度:60m 输送能力:2500t/h 链 速:1.56m/s 驱动功率:400KW/3.3KV 溜槽内宽:1200mm 链条直径:φ38×137mm 破碎机(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40万/台)选用PCM315型破碎机,其技术参数如下: 破碎能力:2500t/h 驱动功率:315KW/3.3KV 入料粒度:1200×800mm 出料粒度:不大于300mm 联轴节形式:液力偶合器
自移装臵(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75万/套)
选用ZY2700皮带机自移机尾,如果我矿运输条件不能满足皮带机自移机尾的运输,我矿将不采用皮带机自移机尾,其技术参数如下:
自移最大推力:2×910KN 行程:2700mm 适应皮带机宽度:1400mm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结构特点:配臵ZY2700皮带机自移机尾可实现工作面回采期间皮带机机尾的前移和皮带运行姿态的调整,可实现工作面不间断连续生产,机尾滚筒采用螺旋滚筒,可以实现自行清煤。
皮带机(西北二厂,1500万/部)
考虑到我矿现主运输运输能力,选用SSJ140/3×400型顺槽皮带机,其技术参数如下:
运输能力:Q=2500-3000t/h 带宽:B=1400mm 额定带速:V=3.5-4m/s 胶带型号:PVC阻燃整芯带,带强1800S 电机功率:3×400KW 减速装臵:CST 乳化液泵站(无锡煤矿机械厂,45万/套)选用BRW—400/31.5型乳化液泵站,配臵4泵2箱。4.3.2供电设计
(1)、工作面总的装机容量为:
采煤机2210KW、刮板输送机1400KW、转载机400KW、破碎机315KW、乳化液泵站4*250KW、喷雾泵2*45KW,皮带机3*400KW,风运巷低压34KW,涨紧装臵55KW,卷带装臵45KW。
(2)、根据工作面的设备配臵情况:(1268万)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配臵三台4000KVA负荷中心,两用一备,负荷中心出线为:3.3KV电压五路出线,1.14KV电压五路出线,127V电压出线两路。2#负荷中心出线为:3.3KV电压出线五路出线,1.14KV电压出线四路出线,0.69KV电压两路出线,127V电压两路出线。
皮带机配备一台1600KVA移变,风运巷低压配500KVA移变一台 报价:4000KVA负荷中心3台1185万,1600KVA移变1台65万,500KVA移变1台18万,总计1268万。
(3)、电缆截面的选用:
负荷中心电源电缆用150MM2/6KV高压橡套电缆,采煤机电缆用150MM2/3.3KV,破碳器电缆用50MM2/3.3KV,转载机电缆用50MM2/3.3KV,输送机电缆用70MM2/3.3KV,乳化液泵电缆用50MM2/1.14KV,喷雾泵电缆用25MM2/0.69KV。低压电缆用70MM2。
(4)、所需电缆及接线盒:(1140.87万)
6KV接线盒40个13万,3.3KV进口快速插头10个30万,1.14KV接线盒10个0.62万,0.69KV接线盒30个0.6万。总计44.22万。
6KV高压/150MM2电缆6500米442万,3.3KV/50MM2电缆1500米48.75万,3.3KV/70MM2电缆1000米43.5万,1.14KV/50MM2电缆1000米21万,0.69KV/70MM2电缆4500米127.8万,机组电缆3.3KV/150MM2电缆1000米360.6万,1.14KV/120MM2电缆1000米53万,总计1096.65万。
4.4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4.1采煤方法:
本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大采高自然冒落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4.4.2回采工艺
1、进刀方式
本工作面采用端部割三角煤斜切进刀。
2、推溜、移架方式
本工作面推溜、移架全部为邻架(或成组)电液控操作。4.4.3工艺说明 ①割煤、装煤、运煤
本工作面采用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采高6.5-6.6米,截深1米,正常割煤时,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采煤机滚筒旋转时,煤被滚筒上的截齿破碎下来,并由螺旋叶片装入大溜,少量煤在推大溜时被铲煤板装入大溜内,极少量散落在支架与大溜间的浮煤,由人工装入大溜内。②移架
本工作面采用电液控制支架,可实现三种移架方式:(1)双向邻架自动顺序移架;(2)成组顺序移架;(3)手动移架; ③推溜
本工作面所用支架可实现三种推溜方式: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双向邻架推溜;(2)双向成组推溜;(3)手动推溜;
推溜滞后采煤机后滚筒15m进行。④运煤
工作面机组割下的煤由大溜运至端头卸载,经转载机、由皮带运出。4.5大采高自动化综放工作面取得的成就 4.5.1、工作面单产、工效再创新高
6207工作面创造日产33186吨、工作面工效最高502吨/工的新记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工作面作业人员由36人减至21人,大大减少了作业人数,提高了生产效率。
4.5.2、提高了采高,优化了采放比,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工作面采高由3m提高到了3.8m,将采放比由1:1.2调整为1:0.80,并将综放工作面通风断面增大到16m2,从而可有效的稀释了工作面瓦斯浓度,工作面回收率达92.1%,大大提高了资源回收率。4.5.3、支架采用电液控制系统,优化了生产作业程序,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
通过支架控制器按键可以进行临架单动作操作,如临架收缩护帮板、升降前后柱等动作;也可实现临架单架自动控制和成组操作,如临架自动移架、临架自动放煤等动作,临架成组自动移架、成组收护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帮板、成组推前溜、成组拉后溜等成组动作。作业人员站在进风侧用控制器按键操作支架,移架下落的煤尘不会落在操作区域,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改善了作业环境。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5.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文在大量检索并阅读有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综采工作面大采高采煤方法在煤炭企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研究结果结论。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爽飞猛进,高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依靠科技进步,实现高效集约化开采是高产高效矿井建设高效矿井的普遍模式. 综采工作面大采高采煤方法在煤炭生产中的应用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重要。
总之,在煤炭企业生产中,煤层厚度3~8m稳定煤层,结构一般较简单,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使用大采高采煤方法。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 张荣立 何国维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3年5月
[2]煤炭工业部.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设计出版社.1999
[3]徐永昕.煤矿开采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4]吴志羲.煤矿矿井开采设计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第三篇:采矿工程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_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 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人类跨入21世纪之后,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多个领域之中,以高科技为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此同时,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所有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煤矿开采行业,是非常传统的重工业,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实现新世纪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这些就成为了我们煤矿工作者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了,在煤矿开采中,其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就是煤矿开采技术,为此,为了能够提高其开采的效率和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我们必须对其煤矿开采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本文就通过从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在论述过程中,对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及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性思路。分析了当前煤矿开采中开采技术的重要性,探讨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对矿井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煤矿开采技术;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分析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 then we humans enter the 21st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many areas being in the high-tech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 thus the same time, resources and has become a worldwide environmental problem facing all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 the coal mining industry is very traditional heavy industry , in order to be able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 to achieve a new century of development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 which became mine workers we need to focus 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 in the coal mining , its most important core technology is coal mining technology , therefore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ts mining and extraction processes of security, we must keep to its coal mining technology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 this article through from coal mining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ssues in the coal mining process exists for a simple exposition and analysis, hopes to discuss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mining technology and problem-solving existing offer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dea.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oal mining in the current mining technology to explore underground mining of key technical issues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mining techniques were discussed.Keywords:Coal Development direction;Problems;
mining technologyAnalysis ;
目录
1.前言.....................................................................2.我国煤
矿
开
采
技
术
发
展
现状...................................................2.1 煤炭工业呈现多层次的生产技术结构.....................................2.2 煤矿
开
采
技
术
取
得
重
大
进展.............................................2.2.1综采放顶煤技术.................................................2.2.2引进大功率综采设备日产万吨以上.................................2.2.3大采高综采技术.................................................2.3 煤矿井工开采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2.3.1深井开采技术...................................................2.3.2“三下”采煤....................................................2.3.3困难条件下综采放顶煤技术.......................................2.3.4缓倾斜薄煤层单一长壁综采技术...................................2.3.5乡镇煤矿开采技术水平低
.........................................3.开采技术发展的方向.........................................................3.1 采煤方法和工艺.......................................................3.2深矿井开采技术...................................................3.3优化巷道布里,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3.5 矿山压力控制.........................................................3.6煤炭地下气化技术.....................................................3.7小煤矿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开采技术.......................................4.结论.....................................................................致
谢......................................................................参考文献....................................................................1.前言
煤矿开采方法及技术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采煤设备能力的发挥、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煤矿的生产经营状况,除了自然地质条件和管理水平外,主要取决于开采方法的先进性和适应性。我国从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高档普采-综合机械化采煤-综采放顶煤-强力综采技术的发展,使采煤工作面的年单产由几万吨、几十万吨、几百万吨到上千万吨。事实充分证明了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对煤矿产量、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同时,煤矿开采是一个传统的工业,高新技术的含量较低,如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煤矿的开采技术正是其核心问题。
因此,从战略上确定好开采技术的创新方向,从战术上搞好开采技术创新,对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现状
2.1 煤炭工业呈现多层次的生产技术结构
我国煤矿按所有制分为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和
乡镇煤矿。这3类煤矿分别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和基本为手工劳动的生产技术水平。在2001年全国煤炭产量中,5916%来自原国有重点煤矿,21%来自地方国有煤矿,1914%来自乡镇集体煤矿。2000年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74143%和56173%,掘进装载机械化和综掘程度分别达到73129%和12181%。
我国煤矿的开采方法既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机械化高产高效矿井,又有原始落后的人工开采方法。如神华集团大柳塔煤矿在2000年实现“一井一面”生产原煤920158万吨的基础上,2001年计划生产原煤1000万吨,3月份月产创100158万吨,综采工作面月产90107万吨的好成绩。而我国的乡镇、个体小煤矿井型规模小,平均年产量不到1万吨,资源回收率一般只有10%~15%;伤亡事故多,1988~1997年10年间,小煤矿死亡人数占全国煤矿死亡总人数的7312%,死亡率高达1017人/Mt;开采方法落后,生产效率低。
多层次的煤炭生产结构决定了煤炭工业生产技术结构的多层次化,而且这种多层次的生产技术结构将会持续相当的时间。保障安全生产、减少手工作业和笨重体力劳动是数万个乡镇集体煤矿急需解决的问题,集约化成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方向。
2.2 煤矿开采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经过“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我国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坚硬顶板条件下的长壁综采、大 采高综采技术及工艺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
2.2.1综采放顶煤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试验,90年代以来,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兖州、潞安、阳泉等以放顶煤开采为主的大型高产高效矿区。对较好条件下的综放成套装备进行了完善提高,采用900kW电牵引采煤机,设计了低位大插板新型支架,开发应用快速移架系统,并采取加大采煤机截深、加大后部输送机溜槽宽度等措施,取得了很大成功。综放队创年产510万t的好成绩,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研制出近20种放顶煤液压支架,并对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顶煤破碎规律、顶煤冒放性、支架-围岩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安全、高效生产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我国在放顶煤支架架型、结构功能、参数、理论研究及使用效果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综放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取得了实质进展,初步解决了有夹矸、顶煤硬等特殊情况下的综放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了回收率。
1996~2000年兖州集团公司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所等科研机构和厂家合作完成的煤炭行业“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缓倾斜特厚煤层高产高效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
装备研究”,围绕综放开采成套装备与工艺、综合降尘技术、综合防灭火技术和提高回采率相关技术等4个专题15个子专题,联合攻关,项目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采放顶煤核心技术,并逐步实现了主要综采设备的国产化,极大地提高了矿井的集中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基本实现了“一矿一面”或“一矿两面”的高产高效生产格局。2000年,兖矿综采队全部达到300万吨以上水平,其中2个综采队单产突破500万吨,最高达到512161万吨;原煤生产效率达到141787t/工,是1990年的8185倍。目前,兖矿又与开采所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年产600万t综放工作面设备配套与技术研究0及/高效集约化综放开采技术及关键装备0的研究与实施工作,项目完成后可基本实现集采煤、放煤、运输等生产环节的智能化、自动化,对主要生产设备工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工作面单产水平已达600万t以上,可在全国率先实现准无人综放采煤工作面。
2.2.2引进大功率综采设备日产万吨以上
我国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在全国煤炭行业率先全套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实现了采掘工作面生产集中化,主要运输系统胶带化,辅助运输无轨胶轮化的机械化作业方式。神东矿区一般都采用条带式开采,工作面长度为
225~245m,推进长度为2500~5000m,装备美国JOY公司生产的6LS-5型直流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总装机功率为1600kW,采高212~510m,牵引速度为0~15m/s,生产能力在2000~2800t/h;液压支架选用美国JOY公司和德国DBT公司生产的JOY8670-214/510和DBT7640-212/415液压支架;三泵一箱乳化液泵站每台供液流量达到270L/min;大功率的JOY和DBT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和破碎机采用集中控制联动操作,总功率达2030kW,过煤能力为21500t/h;顺槽胶带机选用美国公司和澳大利亚公司的B1400-3*375-410型胶带输送机,带速为4m/s;采区供电采用采区钻孔,移动箱式变电所,10kV电压通过钻孔直接供到工作面顺槽移动变电所。除胶带输送机以外综采工作面其它设备的总重量约6000t,总装机功率4500kW。这些先进的大功率重型机械化设备,为实现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综采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实现,为减人增效提供了广阔空间。一个生产班的员工数由上百人、几十人减 到6~8名,班产原煤在1万t左右,日开机时间一般在83%左右,日产原煤在213万t以上,创出全国第一、世界一流水平。
国产装备日产7000t高产高效综采在综采工作面电压不升级(1140V)的情况下,我国已研制出日产7000t综采成套设备,并在铁法矿务局晓南矿成功应用,最高日产达9206
万t。实际生产表明,若全矿运输系统配套完善后,具有日产万吨的潜力。
2.2.3大采高综采技术
以邢台矿业集团东庞矿415~5m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采设备及工艺项目的成功为标志,我国引进德国和采用国产液压支架,分别在开滦范各庄矿、林南苍矿和邢台东庞矿取得了明显成效。邢台矿业集团东庞矿一次采全厚长壁综采,单产与工效比同一煤层条件下的分层综采分别高出1118~2162和0158~112倍,1995年最高月产24万t/月,1996年产量达220万吨。
2.2.4“两硬”条件下综采和综放技术
1979年,由北京开采所等单位与大同矿务局协同开展的坚硬顶板条件下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课题,通过对顶板进行高压注水软化压裂、强制放顶、强力支架相结合的综合顶板控制技术,有效地软化了顶板,减少了来压强度,实现了厚层砂岩坚硬顶板条件下的高产高效矿井综合机械化采煤,解决了顶板的安全隐患,解放了下部煤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回收率。
“八五”期间,通过引进关键设备结合自主开发,开展了“大同两硬条件万吨级双高工作面研究”和“大同两
硬条件115m厚煤层七千吨级双高工作面研究”,引进日本MCLE600-DR102102型和美国4LS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英国LX(2A)2000-100型和LX(3B)1500-830型工作面输送机;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合作研制的ZZS6000/17/37和ZZ5200/11/18型液压支架,与上海分院合作研制的SSJ1200/3@200M和SSJ1200/3@250型胶带机,在两个试验工作面日产分别达到12537t和7000t。“九五”攻关项目“两硬厚煤层综放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通过对顶煤弱化、顶板控制、特种低位放顶煤支架与总体配套,以及放煤工艺等方面的攻关,在忻州窑矿11-12合并煤层的8909、8911两个工作面试验成功,工作面平均煤厚7106m,采高218m,放煤厚412m,顶煤回收率76%,工作面回采率8216%,最高月产121 368t,提高单产近2倍,成本降低5.5元/t。
2.3 煤矿井工开采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2.3.1深井开采技术
据统计,国有重点煤矿平均采深年增加9m,采深大于700m的矿井有50多处,最深矿井已超过1000m;最终采深超过800m的矿井有171处,总设计能力16221万t/a,预计煤炭资源总量的53%埋深大于1000m。由于深井开采采掘工作面的围岩应力场、温度场等与浅部开采有很大变化,浅部开采理论已不完全适用。
2.3.2“三下”采煤
“三下”压煤是制约我国许多煤矿发展的重要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统配煤矿“三下”压煤量就达13719亿吨,其中建筑物下压煤量占60%左右。在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8个省建筑物下压煤达6417亿吨,占全国“三下”压煤量的近一半。如大屯煤电公司截止2000年年底,可采储量合计6163818万t,“三下”压煤及其它非经济可采储量为4286118万吨,占可采储量的69%。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的增加,解决/三下0压煤呆滞储量的开采技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3.3困难条件下综采放顶煤技术
随着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平朔矿区、陕西矿区、灵武矿区等埋藏较浅(H<200m),煤层厚(h>7m),煤质硬(f>310),顶板硬(f>10)的一类煤层的综放开采问题日益突出,这类地质条件下的煤层综放开采存在如下技术难题:
(1)埋藏浅(H<200m),地压小,使顶煤变形破坏的支承压力小,煤质硬,顶煤冒放性差。
(2)顶板厚、强度大,难以随工作面的推进及时冒落,影响顶煤回收率,同时,如果顶板控制不好,顶板突然垮落将对支架产生冲击,威胁工作面的安全。
(3)煤层厚,煤质硬,煤层破断角小且滞后垮落,冒落的煤块大,难以放出,对顶煤回收率影响很大。
2.3.4缓倾斜薄煤层单一长壁综采技术
我国77个重点矿务局的424个矿井赋存765个薄煤层,占可采总储量的19%。但从薄煤层中采出的煤量逐年下降,1996年仅占7132%,并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薄煤层开采机械化程度低,采高小,工作条件差,设备移动维修困难;存在投入多,产出少的问题。
2.3.5乡镇煤矿开采技术水平低
乡镇煤矿开采工艺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资源回收率低,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开采技术发展的方向
在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必须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于煤炭开采技术的前沿,立足于中国煤炭发展战略所必要的技术储备,立足于煤炭工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所必须的关键技术的攻关,立足于煤炭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重点从事中长期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跟踪产业科技前沿,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
3.1 采煤方法和工艺
采煤方法和工艺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和中心。采煤工艺的发展将带动煤矿开采各环节的变革,现代采煤工艺正在向高产、高效、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基本途径是使采煤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研制和使用强力、高效、可靠、耐用及智能化的采煤设备及监控系统,改进和完善采煤工艺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改进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通过科学总结实践经验,建立我国系统的采煤工艺理论。
3.2深矿井开采技术
随着社会对煤炭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开采能力不断提高,开采深度不断增加是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采矿工作者一般把采深等于及大于800m的矿井称深井。深部矿井开采是我国煤矿开采面临的重大技术课题之一。深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是: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冲击矿压防
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风、井巷布置等。
3.3优化巷道布里,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
改进、完善现有采煤方法和开采布置,以实现开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开发煤矿地质条件开采巷道布置及工艺技术评价体系,实现开采方法、开采布置与煤层地质条件的最优匹配。重点研究高产高效矿井开拓部署与巷道布置系统的优化,简化巷道布置,优化采区及工作面参数,研究单一煤层集中开拓,集中准备、集中回采的关键技术,大幅度降低岩巷掘进率; 多开煤巷,减少出矸率; 研究矸石在井下直接处理,作为充填材料的技术。
3.4三下采煤技术
提高数值模拟计算和相似材料模拟等技术的水平,深入研究开采上覆岩层运动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满足地表、建筑物、地下水资源保护需要的合理的开采系统和优化参数,发展沉降控制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用地表废料向垮落法工作面采空区充填的系统;研究与应用各种充填技术和组合充填技术,村庄房屋加固改造重建技术,适于村庄保护的开采技术;研究近水体开采的开采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和装备,提出煤炭开采与煤矿城市和谐统一的开采沉陷控制、开采村庄下压煤、土地复垦和矿井水资源化等关键技术。
3.5 矿山压力控制
寻求矿山压力控制实际问题的完好解决与科学解答仍是采矿学科的基本任务。对于性质不同、类型繁多的矿山压力显现与控制问题,通过研制和改进测试仪器、完善监测手段、掌握不同条件下的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并据此研究、改进控制的手段和方法,采取恰当的技术与安全措施,实现矿山压力的适时有效控制。因此我们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有:(1)进一步完善来场围岩控制理论;
(2)研究坚硬顶板与破碎顶板条件下应用高技术低成本岩层拉制技术;
(3)放顶煤开采岩层和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4)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技术;(5)冲击矿压的预测和防治;(6)研究开发新型的支护设备。
3.6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煤炭地下气化是实现高效安全开采的一项新工艺,属于一种特殊的采煤方法,它集建井、采煤、气化。种工艺为一体,取消了庞大笨重的井下采煤设备和地面气化设备,变传统的物理采煤为化学采煤,是多学科开发洁净能源和化 工原料的高新技术。它克服了现有井工采煤的安全问题等弊
端,也趁免了传统采煤和地面气化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污染,其关键技术是实现气化生产的连续、稳定(煤气量、煤气成份、煤气热值的稳定)和充分就地监测、控制。
3.7小煤矿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开采技术
实施国家关闭小煤矿,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平均单井规模的技术政策,开发小型机械化、半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改进小煤矿的采煤方法和开采工艺,提高采煤工作面的单产和工效;提高小煤矿的顶底板控制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顶底板事故率。
4.结 论
综上所述,从上述过程中,笔者认为当今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主要方向应该是围绕高科技技术应用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来进行的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还是需要我们相关的煤矿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方法,为煤矿开采技术的创新多提宝贵意见,为煤矿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在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可以得到广大煤矿开采工作者的广泛意见,通过相关的建议,虚心接受和思考,来不断完善自身不足之处,争取为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新方法与高新技术,研究解决采矿问题,探求采矿规律; 采矿科学与其它科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的相互结合,丰富和扩展了煤矿开采技术,是当今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
致 谢
本论文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的大量心血,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的指导下,问题都得以顺利解决,在此,我向我的导师表达我由衷的敬意,谢谢导师在这段时间给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在毕业论文设计这段时间里,导师的渊 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而且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这期间对于基本研究方向的把握,资料的搜集,期刊论文的学习等方面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今后前进指明了方向,在此我再次感谢导师在这段时间对我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晋渊.世纪初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对策[J].山西焦煤科技,2001,21(2).[2]李全生.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和成展展望[J].煤矿开采,2002,7(3).[3]曹胜根,缪协兴.超长综放工作面采场矿山压力控制[J].煤炭学报,2001,26(6).[4]魏同,张先尘,王玉浚.中国煤炭开发战略研究[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5]钱鸣高,何富连,李全生,等.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与支护质量监控[J].煤炭学报, 1995,(7): 48-511.[6]中国经济导报社,北京中经通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炭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讨报告[R]120011.[7]魏学贵.现代采煤工艺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5).[8]高家礼.浅析小煤矿采煤方法[J].价值工程,2011(8).[9]付崇禹,高海涛.生产矿井采煤方法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知识经济,2008(1).[10]郑炎荣.关于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5).[11]王相怀.井下采煤生产技术及采煤方法的选择[J].中
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4).
第四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On Man’s Tragic End--Viewed from The Old Man and the Sea从老人与海看人的悲剧
Some Fresh Thoughts on English Teaching in Classroom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思考
On Conrad’s Narrative Technique--From “Nostromo”从“Nostromo”看康拉德的叙事技巧
A contrastive study of Directional verbs in Chinese and English中英趋向动词的比较研究
Semantics’ Influence on Structure语义对结构的影响
The Impact on Structures Change by Cognition认知对结构变化的影响
Soci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Ell社会心理因素和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Learner-Center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
Contextual Restriction in Translation语境对翻译的限制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English-Chinese Tourism Texts英汉旅游篇章对比分析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in Translation翻译中的信息增减 Three Techniques in English-Chinese Alternating Translation中英互译中的三个技巧
Analysis of Tess’ Tragedy苔丝悲剧的分析
Translation and Business-oriented Terms经贸术语及其翻译 Application of Game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游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Transformational Technique of Parts of Speech in Translation翻译中词性转换的技巧
Non-verbal Behaviors for Activating Students in English Classes英语课堂中激活学生的非语言行为
Application of Absolute Construction in Interpretation独立主格在口译中的运用
Effect on Translation from Different English-Chinese Modes of Thinking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On Ways of Breaking Cultural Barriers in Translation of Human Names如何克服人名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es论中国菜名的英译
On Translation Skil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erms论中医用语的翻译技巧
On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Understanding English and Chinese Advertisements 论文化差异对解读英汉广告的影响
On Aesthetic Associ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Commodities论审美联想与商品名的翻译
On Changes of Business Etiquett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论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变迁
On Tragic Fate of the Heroin in Life论<一生>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O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论商务谈判中语言沟通技巧
On Comprehending and Usage of Euphemism in Business Negotiation论商务谈判中委婉语的理解和运用
On Influence of American Culture on Import and Export Commodities论美国文化对进出口商品翻译的影响
On Application of Nonverbal Means in Communication论非语言形式在交际中的运用
Cultural Gap and Mistranslation英汉文化差异与误译
On The Nature and functions of Metaphor论隐喻的本质与功能 On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Translator in Literary Translation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地位与作用
On the Origin, Word-Form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ologisms浅谈英语新词的产生、构成及翻译
On Discourse as the Unit of Translation浅谈以语篇为翻译单位 A Study on Punctuation and Omission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论同声传译中的断句与省略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Nin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英汉数字“九”的文化对比与翻译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the English study in the translation part of the TEM8 从英语专业八级卷翻译部分看英语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A Brief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Titles英语新闻标题翻译初探
Knowledge Base in 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论专业口译的基础知识
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Loanwords浅谈外来语的翻译 A Study of Applic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Idiomatic Usages of English Preposition 浅谈英语介词惯用法的运用与翻译
Strategies and Impact on Education from China’s Entry into WTO WTO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n English Expressions and Word Choices文化对英语表达和词汇的影响
Application of Inverted Sentences in English浅谈英语中的倒装 Decomposition and Translation of Ambiguous Structures歧义结构的化解与翻译
The Orientation of Nonfiction in Contemporary English Literature英语记实文学在当代文学中的定位
On Presenting New Teaching Materials of Junior English论中学英语
教学材料的呈现
Function of Discourse in Translation语篇功能在翻译中的表现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中西文化差异之地域文化差异
Non-equival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and Intercultural differences 英汉习语的不等值现象于跨文化差异
Usage and Translation of Numerals in English Expressions英语中数量词组中的用法和翻译技巧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Form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tonyms论英汉反义词的形成
Various Factors Reducing the Efficiency of English Learning论影响英语学习成效的各种因素
Chicago as a Mirror of American Social Problems电影《芝加哥》所透析出的美国社会问题
A Contrastive Study of Animal Cultural Impl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英汉语动物文化含义比较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New Words英语新词的发展 On the Usage of English Abbreviations on the Internet谈网络英语中的缩略语
My View on Rhett in Gone with Wind白瑞德――理想化的男人,斯嘉丽真正的灵魂
-----我读《飘》中的白瑞德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试论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On American Dream
------Viewed from 《Sister Carrie》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
My view on the Classic Standpoint of love of Jane Austin从《爱玛》看简。奥斯丁的古典主义爱情观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unctu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英汉标点符号比较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xical Cohesion and Textual Coherence词汇的衔接与语篇的连贯
On The Efficient ways to improv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English论提高英语听力的几种有效方法
Thought Discrepancies Embodi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思维差异在英汉语言中的体现
The Effect of Positive Emotional Factors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Influences of Chinese Dialectical Accent over English Pronunciation汉语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影响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English-Chines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英汉会话含义的解析
Cultural Divergence and Schema of Reading in Mother Tongue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母语和第二语言阅读的文化差异与认知体系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 and English Teaching幼儿言语发展及幼儿英语教学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sodic Features从英汉对比角度浅析英汉节律特征
The Influences of Chinese-Brit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otocol 中英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礼仪的影响
A Probe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ffix System浅谈英语词缀系统的特点
Color words and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颜色词与中西文化的差异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American Sign Language and American English美国手势语和美国英语比较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 and English Study 中学生心理特征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A Tentative Study on English Hyperbole浅论英语夸张修辞 Influence of Pragmatism on American Ideas of Values实用主义对美国人价值观的影响
Sino-western Cultural Shock and the English Study中西文化冲突与英语学习
Comparisons of Sino-U.S Family Education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 Influence of Puritanism on American Ideas of Values清教对美国人价值观的影响
On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xpressions on Politeness中英礼貌用语比较
The Influence of Sino-British Cultures on Metaphors论中英文化对隐语的影响
A Contras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English Exclamatory Words汉英感叹词对比研究
On the Meanings of Images in Moby Dick论《白鲸》中的象征意义 On Politeness Norms and Mistakes i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of Spoken English 英汉口语中互动性交际的礼貌规范与失误
On Sino-British Cultural Perceptions from Diana’s Death从戴安娜之死说中英文化观念差异
On Sino-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Numerical Idioms从数字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On the Importance of Oral English in English Teaching浅析口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Chinese and Western Mythologies从
中西神话看文化差异
Exploration on Women’s Status in Marriage from To the Lighthouse从《到灯塔去》探索婚后女性的地位
On the Influence of SLA on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第二语言习得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影响
Effects of Non-Verbal Factors on Interpretation非语言因素对口译的影响
On the Prospects of E-Business in China电子商务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前景
A Comparison between Female Old Images in Jane Eyre and New Images in Gone with the Wind 比较《简爱》中女性“陈规形象”与《飘》中女性“新形象” The Comparison of Attitudes Towards Marriage Between Ashley and Butler in Gone with the Wind《飘》中白瑞德和阿希礼的婚姻观比较
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Approach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A Contrastive Study on Love Tragedy Between Romeo & Juliet and Butterflies in Love & Zhu-Yingtai罗米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对比研究
The Attitudes towards love in The Hunckback of Notre Dame论《巴黎圣母院》中的爱情观
An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Newspaper Industry
and Freedom of the Press 浅析美国报业发展与新闻自由
The Applic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 and Its Translation 修辞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及其翻译
The Self-salvation of Hester Prynne and Nathaniel Hawthorne’s Attitudes towards religion 海丝特白兰的自救与霍桑的宗教观
The Immortal Charm of Huck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哈克贝利费恩》的永恒魅力
An Analysis of the Theme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战地钟声》的主题研究
The Comparison of Individualism between Moby Dick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白鲸》和《老人与海》中的个人主义比较
An Analysis of the Personality of Holden in Catcher in the Rye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顿的性格分析
第五篇:国际金融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产品定价策略研究;
2.当前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和影响;
3.资本流动与中国违规资本流动的形式影响;
4.人民币汇率机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研究;
5.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走势研究;
6.金融全球化与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
7.国外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研究;
8.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与汇率机制研究;
8.信号传递理论与金融信息披露机制研究;
9.论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向及资本市场效应;.10.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本位货币济发展趋势研究;
11.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潜在风险分析及对策思考;
12.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13.汇率目标区理论的新进展研究;
14.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与东亚国家宏观政策的协调研究;
15..发展中国家汇整理率制度改革方案的若干评议;
16.浮动汇率集资的内在缺陷与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的启示;
17..开放过程中的利率政策;
18.政府声誉、投机性货币冲击与固定汇率的维持;
19.国际收支调整速度的决定及经验分析;
20中国货币替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1.我国外资银行准入制度的内在缺陷与对策;
22.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冲击和影响;
23汇率制度选择的再认识;
24.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的测算和应用研究;
25.全球金融产品衍生市场的发展及其启示;
26金融业反洗钱问题研究;
27.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原理及其前景;
28.俄罗斯经济转轨中的货币自由兑换问题及启示;
29.购买力评价理论的局限性及其修正;
30.金融资产证券化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
31人民币汇率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研究;
32.汇率制度选择中的资本控制决策研究;
33.东亚地区的汇率协调机制与美国经济增长及利益关系研究;
34.东亚地区汇率合作机制研究;
35我国经济成长中的国际收支调节问题研究;
36.我国当前最优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研究;
37.国内经济安全问题研究;
38.比较金融体系研究;
39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40汇率制度转变的国际比较研究:拉美国家的经验;
41.东亚货币合作:简单的博弈分析;
4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变动比较分析;
43.当前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分析;
44.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选择研究;
45.金融全球化问题研究;
46.外汇储备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率研究;
47.汇率制度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定的内在联系研究;
48.中国外汇市场发展现状及改革思路;
001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分析和对策选择 002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选择
003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的研究
004股东人数与股价波动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005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006实施QDII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与对策 007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
008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及对策
009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分析 010关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客户定位的分析
011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01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和对策
013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防范研究
014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015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016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防范
017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018关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网络业务的探讨
019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020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021中国网络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 022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模式研究
023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选择
024我国地方性小银行与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025我国股票投资者行为偏差分析及投资策略 026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意义及模式
027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其化解
028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
029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030农业发展银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研究 031解读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存差问题
032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探讨
03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034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035中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可行性研究 036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037论我国商业银行文化建设
038股东人数与股价波动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039我国开展股票指数期货浅析
040银行信用卡风险解析与防范
041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042混业经营趋势下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战略研究 043我国银行信用风险产生原因及其防范 044中国股票市场“周内效应”实证研究
045浅析股指期货推出后对我国A股市场操作的影响 046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及其战略措施
047封闭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
048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研究
049利率市场化与货币市场发展
050商业银行并购问题的理论研究及其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