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盘点2014年中国水污染危机事件
盘点2014年中国水污染危机事件
2014年是中国水污染危机爆发的一年,4月份在甘肃兰州和湖北武汉接连出现了两起重大水污染事件,然后是多起重金属水污染事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12月份南京自来水检出阿莫西林,又曝出全国主要河流检测出了抗生素。一幕幕的水污染触动了每个国人的神经,水污染已经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饮水安全已经被提升到影响人类生存的层面上来。威世顿净水器全国水质研究中心为大家盘点这一年来发生在中国的水污染事件,为大家解析水污染的成分类型和应急解决方案。
2014年4月:甘肃兰州自来水苯超标
4月10日,兰州发生严重的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4月10日苯含量为170微克/升,4月11日检测值为200微克/升,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4月12日原因已经查明: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系兰州石化管道泄漏所致。(关键词:苯、有机污染物)
2014年4月:汉江武汉段水质出现氨氮超标
4月25日汉江武汉段水质出现氨氮超标,受此影响,汉江武汉段三大水厂紧急停产,武汉市260平方公里面积停止供水,30多万居民、数百家食品加工企业用水受影响。停水地域内,部分超市大容量桶(瓶)装水被抢购,需外调以应急。(关键词:氨氮、有机污染物)2014年5月:江苏靖江
5月9日上午11时许,江苏靖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上午10时左右,靖江市自来水公司发现长江水有异味,因此第一时间关闭取水口,暂停供水。(关键词:异味)
2014年6月:湖南300多儿童血铅超标
在湖南衡东县大浦镇,一家生产电锌和其它化工原料的企业常年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导致300多名儿童血铅超标。受害儿童的身体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如生长发育迟缓,记性差,反应慢等。(关键词:铅、重金属)2014年8月:巫山千丈岩水库污染
8月13日,重庆巫山县千丈岩水库280万立方米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原因是硫精矿洗矿场直排废水。据报道,被污染水体具有有机物毒性,悬浮物高达260mg/L,COD、铁分别超标0.25倍和30.3倍,导致周边4乡镇5万余名群众饮水困难。(关键词:悬浮物、有机污染物)
2014年8月:广东顺德水源地重金属污水直排威胁几十万居民
在广东顺德,一家无牌无证的电解厂,每天趁工作休息时间通过厕所下水道排放污水,水中重金属严重超标,铬、镍、铜分别超标达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关键词:重金属、铬、镍、铜)2014年9月:内蒙古腾格里沙漠排污
内蒙古自治区腾格里沙漠区域的众多化工企业不断向沙漠排污,这些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排污池,让其自然蒸发,然后将黏稠的沉淀物直接埋在沙漠里面。(关键词:工业废水)
2014年11月:湘江流域重污染区砷超标715倍
11月15日,湘江流域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郴州三十六湾矿区甘溪河底泥中,砷含量超标715.73倍;郴州三十六湾矿区甘溪村稻田中,镉含量超标206.67倍;岳阳桃林铅锌矿区汀畈村稻田铅含量最高值达1527.8mg/kg,超标5.093倍。(关键词:砷、重金属、镉、铅)
2014年12月:湖南桃源铝污染致癌 当地多人得癌症死去
湖南桃源村民向媒体反映,附近铝厂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水稻严重减产,蔬菜、水果长不活或者变异,下游十几人先后得了癌症死去,还有很多人身体虚弱,全身酸疼无力,却查不出什么病来。(关键词:铝污染)
2014年12月:广西大新县镉污染致手脚畸形
媒体获悉,广西大新县采矿场长年排放废水和尾矿,导致村民体内镉超标,手指腿脚全部变形。村民说,“每天都要服用三次止痛药,不吃就痛得受不了,下雨阴天全身都疼,肿胀得很厉害,感觉像要爆裂。(关键词:重金属、镉)2014年12月:全国主要河流检测出抗生素
山东鲁抗医药"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浓度超自然水体10000倍!抗生素乱排滥用并不罕见,南京自来水甚至检出阿莫西林…全国主要河流黄埔江、长江入海口、珠江都检出抗生素。(关键词:阿莫西林、抗生素)
还有很多看不到的水污染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从全国统计的水污染事件数据来看,这还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只是被曝光的部分,尚未被曝光的企业偷排工业污水事件还有很多很多,人们一直用健康在为企业的污染行为埋单。
第二篇:中国典型企业危机事件盘点及分析
2010年上半年中国典型企业危机事件盘点及分析
案例一:丰田汽车召回门.....................................................................1 案例二:雪碧汞中毒门.........................................................................3 案例三:惠普蟑螂门.............................................................................4 案例四:郁美净过期门.........................................................................6 案例五:肯德基秒杀门.........................................................................7 案例六:深航空姐自杀门...................................................................10 案例七:美的紫砂煲黑幕...................................................................12 案例八:富士康跳楼事件...................................................................13 案例九:富力海南储地.......................................................................15 案例十:麦当劳召回有毒玻璃杯.......................................................17 案例一:丰田汽车召回门
事件主角:丰田汽车
发生时间:2010年2月-3月
危机根源:产品质量故障
危机类型:产品危机
关注指数: ★★★★★
事件过程:
由于油门踏板和脚垫的安全故障,丰田自2009底开始在全球大规模召回车辆,总裁全球“巡回道歉”。
在“召回门”愈演愈烈之时,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丰田车加速踏板等缺陷发出风险警示通告,希望消费者谨慎使用部分车型,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缺陷信息。
2010年3月1日,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就大规模召回事件进行说明,并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并宣布召回丰田在中国销售的多款品牌汽车。过去十年一直高速发展丰田公司,遇到了重大的危机打击,公司发展速度将大受影响。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2008年丰田全球销售额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厂商的总和,令业界惊呼:世界汽车业迎来丰田时代!谁能预料,高速发展的丰田模式竟然隐藏着巨大的缺陷——快速的扩张、对于市场份额过度追求使得丰田忽视了地企业质量生命线的严谨把控,数以百万计的丰田车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2009年突然爆发的丰田“踏板门”危机事件其实就是企业过往细微质量瑕疵的集中性显现后果。
面对汹涌而来的危机,丰田的危机公关策略曾经出现重大失误,迟滞、傲慢、抓不住重点,这反映了一家全球性的制造公司危机意识的不足。但幸好丰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重新制定危机策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召回,并积极与消费者沟通,总裁亲身现身致歉,上书政府承认错误,丰田危机方始没有越演越烈。
案例二:雪碧汞中毒门
事件主角:可口可乐公司
发生时间:2010年1月–3月
危机根源:食品安全
危机类型:产品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09年11月7日,一男子在吃饭时喝进少量听装“雪碧”后,当场吐出大量汞珠,经检验被确认为汞中毒,剩余“雪碧”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汞成分。
2010年,1月17日,中学生王某称饮用一罐听装“雪碧”后,汞中毒,胃内出现一道长约6厘米,宽度在三四毫米至一厘米不等的不规则光条。雪碧深陷“中毒”**,多个城市销量闻声大跌,市场份额急速下滑。
2月1日,可口可乐公司发表声明回应称,汞中毒绝不可能来自于生产环节,此个别事件是产品出厂进入流通环节后人为恶意添加,并全力配合警方进行调查,核实饮料产品出处。2日警方介入调查。3日,可口可乐再度发表声明称同批次产品并没问题。
3月15日,北京警方公布结果,首例雪碧汞中毒案系人为投毒,第二例中毒事件也已澄清,系中毒者因好奇心误食并“嫁祸”于雪碧。至此,汞中毒事件终于尘埃落定。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产品质量事故属于最严重的企业危机。当喝雪碧与汞中毒画上等号时,可口可乐公司受到的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作为一个危机管理意识强烈的企业,可口可乐在汞中毒事件之后,反应迅速,多线齐下,采取多种手段抑制危机的扩散,最终依靠公正、有法律效力的手段求得自身清白。虽然在此过程中,多家媒体对此事件报道有歪曲、不实的报道,但可口可乐并没有因此向媒体提起诉讼,而是积极进行沟通澄清,最终把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使事件疑云逐烟消云散。
案例三:惠普蟑螂门
事件主角:惠普
发生时间:2010年3月15日
危机根源:产品质量事故
危机类型:企业声誉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央视在2010年3.15晚会上对两款惠普笔记本电脑的大规模质量问题进行了报道,惠普公司客户体验管理专员在接受采访时,对惠普笔记本的故障原因作出自己的解释:中国学生宿舍的蟑螂太恐怖!此言一出,随即引起消费者愤怒,网友创造《蟑螂之歌》讥讽惠普。
3月16日凌晨,惠普在其中文官网公开道歉,并推出“客户关怀增强计划”,即为问题笔记本电脑提供延长保修等服务。惠普表示考虑对曾支付过主板的邮寄和维修费用的用户提供补贴,但未对消费者的召回要求给予回应。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3.15维权日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年最重大的黑色日子——只要被央视315晚会点评批评到的企业,都意味着名誉扫地甚至是倒闭。作为全球知名的IT公司,惠普会被搬上中国最具影响的舆论审判平台,这实在是令人惊讶。
从公关的角度审视,惠普在此事件中存在失误有二点:
1、对央视“公关”不足。许多中国企业尽管已有很高知名度,但仍然每年投巨资去央视做广告,目的不在提升知名度,而是在于“讨好”央视——在媒体的潜规则作用下,当利益交换完成之后,媒体的舆论监督的公正必然受影响,这也是中国媒体环境的悲哀。
2、对消费者过往的投诉重视不足。惠普的金牌服务一向备受中国消费者质疑,这种服务外包式的方式过份依赖外部公司的做法,往往导致对终端监控不利,最终损害的是惠普自我吹嘘的金牌服务招牌。数以千计的消费投诉事件的累积,最终引发了重大危机事件爆发。
“蟑螂门”事件让惠普名誉扫地。这也是这家中国最知名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20多年之后受到的一记重击。作为一家成熟的跨国公司,惠普有庞大的公关团队与外部公关咨询公司辅以处理危机,但惠普将绝大部分精力摆放在危机爆发之后如何“搞定”媒体之上,而忽视对自己内部建设以及消费者沟通的重视,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使得惠普危机的爆发成为一种必然。
案例四:郁美净过期门
事件主角:郁美净
发生时间:2010年4月
危机根源:产品质量
危机类型:诚信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4月初,郁美净被其武汉商贸公司女员工曝出将过期产品更换包装改日期再卖。其中一位员工证实,产品的标签、套盒、包装箱都是由天津郁美净集团发来武汉,他们给产品换好新包装后入库,这些产品会重新回到卖场。经媒体披露后,武汉郁美净负责人向消费者道歉。
天津郁美净集团对此解释称,武汉郁美净“过期门”只是个案,不涉及全国其它地区,称郁美净“有非常完备的召回和销毁制度”。4月7日,集团总部派专人赴武汉调查。在武汉或北京,郁美净产品并未下架。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作为经典国货,郁美净此举确实伤了大批对国产品牌持忠诚度的消费者的心。加上是婴幼儿品牌,网友纷纷表示愤怒、失望。虽然只是武汉地区的“个案”,但郁美净的品牌信誉仍然因为过期换包装一举而大受影响。“道歉”和“个案”的撇清并不足以弥补危机带来的损失。国货品牌要想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仍然保有份额,只能是踏踏实实的保证质量,树立口碑。
案例五:肯德基秒杀门
事件主角:肯德基
发生时间:2010年4月
危机根源:企业信誉
危机类型:诚信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4月6日,肯德基中国公司在网上推出“超值星期二”三轮秒杀活动,64元的外带全家桶只要32元,于是在全国引爆热潮。但当消费者拿着从网上辛苦秒杀回来的半价优惠券(优惠券上标明复印有效),突然被肯德基单方面宣布无效。而中国肯德基发表声明称,由于部分优惠券是假的,所以取消优惠兑现,并向顾客致歉。但“各门店给出的拒绝理由并不一致”。
消费者认为是肯德基忽悠了大家,在各大论坛发表谴责帖子,不时出现“出尔反尔,拒食肯德基”这样的言论,有网友甚至把各地的秒杀券使用情况汇总,一并向肯德基投诉。肯德基陷入“秒杀门”。
4月12日,肯德基发表公开信,承认活动欠考虑,未能充分预估可能的反响,承认网络安全预防经验不足,表示应对不够及时,个别餐厅出现差别待遇带来不安全因素,承认第一次声明中“假券”一说用词欠妥。
6月1日,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3000家餐厅落户上海,公司高层首次就 “秒杀”事件公开向消费者致歉。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秒杀”是网上竞拍的一种方式。“秒杀门”源自去年的淘宝秒杀门。首先暂且不论电子优惠券的真假,肯德基各门店单方面以不同的理由取消活动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实体店运用网络电子商务手段搞促销优惠本来无可厚非,但因为经验的不足且处理不当带来的必然是信誉的损失和消费者的流失。
在消费维权方面,今天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当肯德基在秒杀门事件上表现诚信缺失之后,许多愤怒的网民在互联网集结成群惩罚肯德基——许多城市网民互相约定在就餐的高峰期一起涌进肯德基,并在肯德基餐厅中叫麦当劳的外卖,这种带有行为艺术性质的恶意维权行为得到许多年轻网友的响应。面对汹涌的舆论压力,肯德基最终不得不承认错误。
在一个不断成熟的消费氛围中,消费者维权的意识必然越来越高,维权的手段也必然越来越多元化,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与关系维护,防止出现恶性的消费维权事件,从而引发企业危机事件发生。案例六:深航空姐自杀门
事件主角:深圳航空公司
发生时间:2010年4月
危机根源:内部管理
危机类型:企业形象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深航空姐于丹丹2010年3月份在深圳机场旁的酒店上吊自杀,4月份媒体爆出于丹丹是遭遇潜规则被逼而自杀,引起轩然大波。
2010年4月22日,深圳航空在各大主流媒体发表题为《关于于丹丹事件的法律声明》声明。声明称,“于丹丹死亡原因经公安部门认定为自杀,系个人行为;陈伟忠系深航下属企业聘用员工,已于今年1月离职,其离职后个人行为与深航无关;我司已给予于丹丹亲属人道援助,包括交通费、食宿费、丧葬费、社保补助、抚慰金、员工捐款等费用共计127400元„„部分媒体不符事实的传播报道,已严重侵害深航公司名誉权,深航公司将保留依法追究其侵权法律责任的权利。”
声明一出,首先引发丹丹家属的强烈质疑,在网络上更上激发强烈的网民抨击。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在中国市场语境中,企业处理外部危机事件往往采取二种方式:要么用法律手段进行震慑,要么用公共关系的手段进行化解。目前,深圳航空的危机公关逻辑基本是三步曲:推责—警告-辩解。这种以律师挂帅的单向思维处理手法,在当下语境中显然显得的有欠思考。冷漠的态度、强硬的警告、无力的辩解,这种处理手法只能令危机继续深化,舆论更加反弹。
从化解危机的根本性上,深圳航空正确的危机公关策略应该是:对话-澄清-控制。从与事件主体进行良好对话的前提下,以诚恳、严肃、责任至上的态度来化解公众敌意。继而从全局性的角度,对事件的深入性的说明,既然勇担企业责任,也坦诚事件发生的偶发性与企业难以控制性。再而有序与各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沟通,控制后续报道的跟进,并适当处理网络激发言论的漫延,将事件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在企业发展中,赢取人心胜过赢取市场。此至理名言,对于深圳航空处理此次危机事件相信也是最好的指导原则。
案例七:美的紫砂煲黑幕
事件主角:美的集团
发生时间:2010年5月
危机根源:虚假宣传
危机类型:企业信誉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5月23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开紫砂黑幕,美的紫砂煲所谓的“纯正紫砂”根本不是真正的紫砂,实为普通陶土添加化工原料加工而成。23日下午,美的向消费者和媒体道歉,承诺立即纠正不实宣传,对美的电炖锅公司立即停产整顿,停止销售,设点接受消费者退货。各大卖场全面撤架。但第二天,美的紫砂煲被曝出退货要收折旧费,也没有具体退换货细则。第三天,美的生活电器总裁通过央视新闻频道承诺,无条件退换货,且“无发票也能退货”。第四天,美的方面却发生变卦表示“无发票不能退货”。一周后,退货有了新版本,先鉴定,后退货。“紫砂门”还未平息,美的又陷入“改口门”。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从决策角度,美的宣称其紫砂煲没有问题拒绝消费者退货,这种策略必然是生活电器事业部由于部门利益考量而定的。但生活电器事业部没有看到的是,为自己部门之利,可能连累的整个美的品牌价值损失。
从危机扩散的角度来分析,美的此次紫砂煲的造假危机,损失决不仅仅是生活电器事件部数十亿的市场销售,而更可能以此影响投资者对美的作为上市公司的品牌声誉的信任。如果危机管理不当,美的品牌声誉严重受质疑,则可能引发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投资者抛售美的股票的狂潮。
在震惊中国的三鹿三聚氰胺危机中,温家宝总理告诫中国企业家:“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一个企业家或企业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保护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长治久安。
当企业身上流着不是道德的血液,当企业故意踩踏社会责任底线时,这样的企业纵使其危机管理的策略再高明,也难以挽回民心。三鹿的前车之鉴并没有警醒企业,美的正奔向深不见底的危机深渊。
案例八:富士康跳楼事件
事件主角:富士康
发生时间:2010年5月
危机根源:内部管理
危机类型:企业形象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1月至6月,一共有13位年轻的富士康职工选择跳楼结束他们鲜活的生命,富士康被贴上血汗工厂的标签。2010年5月26日,在深圳龙华厂,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首度公开面对数百家媒体。当着千余人,他深深三鞠躬,“除了道歉还是道歉,除了痛惜还是痛惜”。
郭台铭鞠躬道歉的形象被境内外媒体所广泛报道,“精神血汗工厂”等名词出现在境外媒体上。作为全球最大的IT、消费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的连续自杀现象让苹果、惠普等全球知名IT企业发表声明表示高度关注,富士康连跳事件已经成为境内外舆论所广泛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面对汹涌而来的危机,富士康一开始采取的回避与沉默姿态。但随着自杀人数的不断攀升,董事长郭台铭终于坐不住了。
2010年5月26日,11跳后,郭台铭终于亲临深圳,陪同媒体参观工厂,召开新闻发布会,鞠躬道歉。
随着富士康开展系列的危机公关策略:主动配合政府彻查事件;宣布为所有员工加薪30%以上;成立庞大的心理咨询团队进驻富士康,定期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邀请外部专家成立企业监察团,监察富士康用工情况,同时为富士康企业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在全工厂加装防自杀防护措施等。
作为一家庞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有着成熟的企业运营经验,但对于危机管理成熟度却没有上升相应的高度。2006年,富士康与当时批评其为血汗工厂的《第一财经日报》打了一场轰动全国的诉讼战,就显示出这家庞大企业严重欠缺的危机管理能力——官司最后的狼狈收场不仅使富士康名声扫地,而且给公众造成傲慢、自大、对抗舆论的负面形象。2010年的跳楼事件教训,使得富士康不仅认识到危机管理重要性,更认识到在一个透明化的时代企业进行透明化管理的重要性。
案例九:富力海南储地
事件主角:富力集团
发生时间:2010年5月
危机根源:社会责任
危机类型:媒体批评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5月28日,中央电视台二套《央视经济信息联播》做出一期关于海南海岸线被瓜分的专题调查报道,爆出10来个海内外大型房地产开发集团“瓜分”海南最优质的海岸线。海南最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遭贱卖,房地产开发严重破坏了岛上的自然环境。央视报道播出后,全国大部分平面媒体以及各大网站疯狂转载,海南这个中国最南端的疆域处在了关注的焦点中。
报道中着重提及的房地产开发集团落在富力集团身上。富力海南“储地”、“囤地”的字眼充斥报端甚至新闻标题中,如“富力海南储地超2万亩 地产商疯狂瓜分海岸线”,铺天盖地的媒体批评将富力拖进了舆论的漩涡之中。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过去数年时间中,由于中国房价高速上升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消费者对此怨声载道,并将矛头指向房地产企业——在这种集体不信任意识之下,房地产企业俨然成为了全民的公敌。
海南海岸线被瓜分事件报道无疑激发起新一轮针对房地产商的仇恨。而从危机的角度,富力所面临的危机压力不仅仅来自公众,更要面对媒体批评之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相关的调查与整肃——央视的报道直接将海南国家土地资源开发厅以及房管局拖入问责的漩涡之中。在这种压力之下,相关政府部门必然多多少少必须对富力采取一定的行动,以消除公众的怒火。
但令人悲哀的是,房地产行业的危机远不同一般行业的危机事件:食品、快消费品发生产品危机,可能导致没有人购买;手机厂商发生质量危机可能导致消费弃若蔽履。但房地产商发生危机事件,却通常难以撼其毛发——财大气粗、卖方市场、强大政府关系等原因导致房地产商对待危机视若等闲。
案例十:麦当劳召回有毒玻璃杯
事件主角:麦当劳
发生时间:2010年6月
危机根源:产品安全
危机类型:质量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6月4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宣布,美国麦当劳餐厅推出的怪物史莱克系列玻璃杯涂料涂层对人体产生危害。6月8日,麦当劳官方网站发布了召回政策的细节,并强调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已经说明史莱克系列杯并非有毒。但麦当劳还是要求客户停止使用这些玻璃杯,并从6月9日起,通过任意一家在美的麦当劳餐厅受理这些玻璃杯的退回。麦当劳表示,因召回的玻璃杯是新近在美国市场开始促销并供应的,故召回不涉及中国市场。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又是一次产品召回事件,但麦当劳并没有推卸责任,而是果断的做出决策,自愿召回玻璃杯,尽管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已经说明史莱克系列杯并非有毒。虽然此次事件无关中国市场,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处事负责任的品牌。
对于企业来说,召回并非一定是危机事件。相反,某些时候却是一种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麦当劳基于社会责任感对有问题产品的主动召回令人赞赏,但我们也要追问:如果同样的问题发生在中国而非美国,麦当劳是否会以同样的行动去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总结:被忽视的危机海恩法则
任何一次地震来临之前,总会有一些小的征兆出现。每一次飓风来临之前,总会有一些风吹草动的动静提醒我们危险就要来临。这些征兆与动静从灾难事件的理论定义上就被称为海恩海则。
虽然企业危机的爆发具有不确定性、难以估量性,但从企业运营整体去考量,任何一次危机的爆发都自有根源:在企业危机爆发的背后,我们都可以找到种种细微危机萌芽的蛛丝马迹——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海恩法则分析法。
我们回顾2010年上半年这十大典型的企业危机事件,几乎都可以清晰看到在每一次重大企业危机爆发之前,都有无数的征兆发生,但管理者却视若无睹或反应迟缓:富士康员工屡屡跳楼、惠普数以千计的消费者投诉、肯德基声势浩大的网络抗议等等都是预示着重大企业危机事件可能处于爆发的边缘。
建立全面的危机监测体系,及时识别有损企业品牌声誉、消费者信任的危机信号,遵循海恩海则分析的路径,将危机之火扼杀在萌芽状态,这对于每一家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危机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重大的考验。面对危机的压力,每一家企业的管理者都面临风险的决策:决策得当可以控制住危机之火的漫延,决策失误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当危机来临之时,如何冷静分析形势,权衡各方利益格局,从而在复杂的利益与情感的博弈中做出最正确的决断,这正是在一种危机四伏的时代中,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必须培养的关键管理力。
第三篇:兰州水污染事件中的危机公关
“红丝带进校园”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医药机构的不断完善,人们正在应用最新科技抵抗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但是如果只是依靠医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出现。只有从源头出发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些威胁。艾滋病的发展威胁着世界上很多无辜的孩子。为此在大学校园的宣传变得尤为重要。不仅让他们了解艾滋病,而且让大学生起到宣传的作用。“预防艾滋病,爱心红丝带”,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因此,特举办本次“红丝带”进校园活动。
二、活动目的
在大学校园宣传艾滋病,让在校大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知识,同时起到宣传作用,以身作则。同时发挥大学生的优势去帮助那些艾滋病患者,宣传艾滋病知识,在社会上起到不歧视、不冷漠艾滋病患者的结果。
三、活动准备
需要准备的东西有:横幅、宣传单800份、展览资料、绳子、策划书写作策划书格式 策划书写作技巧 项目策划书 广告策划书回形针、剪刀、红丝带尽可能多、宣传板、关于艾滋病的问答题问卷调查表若干爱心小卡片若干前几次防艾宣传活动的照片、健康包、便利贴两面旗子(供两个机动小队在校内活动之用,以便扩大宣传)黄颜色部分:会尽量找疾控中心那边联系,加以提供。假如没有订到宣传板的话,需要我们自己画板子。(个人觉得画的板子比较好。)爱心小卡片可以定好样式(个人觉得做成书签的样子比较好,上面加上红丝带的图案,既实用,也好看。),分派每个部门做一些,很快就可以做完。
四、活动人员安排
1、宣传人员六个
2、讲解人员(负责讲解展览的资料)三个
3、机动人员
4、拍照人员(一共三到四人,活动现场一至两人,其余两人,分别跟随南区和北区的两个机动小队进行拍照)
五、活动主题 “关爱艾滋病患者,艾帮就会赢”(宣传部以这个主题做板子)
六、活动流程
1、活动在上午十点半开始,活动人员九点半集合签到,布置活动现场
2、按照活动人员安排分配任务
3、每人手上都要绑着红丝带、身着青春红丝带志愿者服,按照要求进行防艾宣传活动。
4、讲解员在活动现场(宣传海报附近)进行艾滋病知识的讲解,可以实行轮班制;宣传人员在活动现场,实行一对一的调查和宣传。
5、开展两轮的有奖问答,向经过的同学提问,答对三个的问题,可以赠送红丝带和贴心卡片(领取小奖品的人要填写调查问卷);答对五个或者五个以上的问题可以领取到健康包和红丝带(每个领取健康包的人必须填写调查问卷和实名登记表,实名登记表的字迹要规范清晰。)
6、邀请活动参与者写下对艾滋病人的寄语和祝福,拥抱以示祝福和宣传。
7、活动圆满结束
七、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把东西收拾好,集体开会,总结活动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并且参加的人员每人写一份活动总结或活动感受,部门开例会时交给部长。
八、注意事项
1、若天气有变,可以推迟,但必须在年底做完;
2、人流量不多时,可以整理一下需要讲解的内容,整理一下物品;
3、宣传单不够时及时通知负责人印发;
4、红丝带为限量,不都随意发放,参加活动后可以领一条;
5、参加的志愿者要记得签到;
6、秘书部的同学在活动中要做好照片的拍摄,在活动之后,要把照片按照要求整理好,同时,写好通讯稿;
7、调查问卷的回收,要合理。把校内宿舍管理人员、保安、保洁人员的归类整理;学生填写的归类整理;
8、活动之后一定要注意后期宣传,尽可能扩大影响。
第四篇:2010年十大企业危机公关事件盘点
2010年十大企业危机公关事件盘点
2010年3月1日,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就大规模召回事件进行说明,并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并宣布召回丰田在中国销售的多款品牌汽车。过去十年一直高速发展丰田公司,遇到了重大的危机打击,公司发展速度将大受影响。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2008年丰田全球销售额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厂商的总和,令业界惊呼:世界汽车业迎来丰田时代!谁能预料,高速发展的丰田模式竟然隐藏着巨大的缺陷——快速的扩张、对于市场份额过度追求使得丰田忽视了地企业质量生命线的严谨把控,数以百万计的丰田车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2009年突然爆发的丰田“踏板门”危机事件其实就是企业过往细微质量瑕疵的集中性显现后果。
面对汹涌而来的危机,丰田的危机公关策略曾经出现重大失误,迟滞、傲慢、抓不住重点,这反映了一家全球性的制造公司危机意识的不足。丰田公司的危机公关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的“不作为”、“动作迟缓”,到后来的不得不“正面出击”、“全力布局”的过程。随着事态的发展丰田公司也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甚至公司总裁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掉着眼泪表示对此事件负责,并及时跑到中国向中国消费者道歉。然而,多数媒体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对丰田的指责,“道歉来得太迟”、“道歉的态度不好”、“中美车主待遇为啥不同”等等诸多负面新闻仍然接连不断,让丰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然而,丰田公司的处理,仍然两次错失解决危机的主导权。
但幸好丰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重新制定危机策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召回,并积极与消费者沟通,总裁亲身现身致歉,上书政府承认错误,丰田危机方始没有越演越烈。
“态度决定命运”,对危机事件来说,这句话再也贴切不过了。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上,态度比方法更重要。如果态度过关,方法就算有所欠缺也会挽回损失;而态度不好,再好的方法也会无济于事。这也是对于丰田在此次“召回门”事件中的一大启示。
案例二:惠普蟑螂门
事件主角:惠普
发生时间:2010年3月15日
危机根源:产品质量事故
危机类型:企业声誉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央视在2010年3.15晚会上对两款惠普笔记本电脑的大规模质量问题进行了报道,惠普公司客户体验管理专员在接受采访时,对惠普笔记本的故障原因作出自己的解释:中国学生宿舍的蟑螂太恐怖!此言一出,随即引起消费者愤怒,网友创造《蟑螂之歌》讥讽惠普。
3月16日凌晨,惠普在其中文官网公开道歉,并推出“客户关怀增强计划”,即为问题笔记本电脑提供延长保修等服务。惠普表示考虑对曾支付过主板的邮寄和维修费用的用户提供补贴,但未对消费者的召回要求给予回应。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3.15维权日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年最重大的黑色日子——只要被央视315晚会点评批评到的企业,都意味着名誉扫地甚至是倒闭。作为全球知名的IT公司,惠普会被搬上中国最具影响的舆论审判平台,这实在是令人惊讶。在经历了客服录音曝光、质量门、蟑螂门和召回**后,惠普在中国市场的用户满意度和信任度受到了巨大挑战。这也让惠普公司意识到: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和高度。
从公关的角度审视,惠普在此事件中存在失误有二点:
1、对央视“公关”
不足。许多中国企业尽管已有很高知名度,但仍然每年投巨资去央视做广告,目的不在提升知名度,而是在于“讨好”央视——在媒体的潜规则作用下,当利益交换完成之后,媒体的舆论监督的公正必然受影响,这也是中国媒体环境的悲哀。
2、对消费者过往的投诉重视不足。惠普的金牌服务一向备受中国消费者质疑,这种服务外包式的方式过份依赖外部公司的做法,往往导致对终端监控不位,最终损害的是惠普自我吹嘘的金牌服务招牌。数以千计的消费投诉事件的累积,最终引发了重大危机事件爆发。
“蟑螂门”事件让惠普名誉扫地。这也是这家中国最知名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20多年之后受到的一记重击。作为一家成熟的跨国公司,惠普有庞大的公关团队与外部公关咨询公司辅以处理危机,但惠普将绝大部分精力摆放在危机爆发之后如何“搞定”媒体之上,而忽视对自己内部建设以及消费者沟通的重视,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使得惠普危机的爆发成为一种必然。这次危机事件给惠普公司敲响了警钟,在面对进入中国市场25年来最大的一次公关危机时,惠普应该看到在公司发展的同时,基层方面的工作也要做足,不能只看到生意的增长,而应该考虑到最终拉动生意增长的消费者体验和感受。
案例三:肯德基秒杀门
事件主角:肯德基
发生时间:2010年4月
危机根源:企业信誉
危机类型:诚信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4月6日,肯德基中国公司在网上推出“超值星期二”三轮秒杀活动,64元的外带全家桶只要32元,于是在全国引爆热潮。但当消费者拿着从网上辛苦秒杀回来的半价优惠券(优惠券上标明复印有效),突然被肯德基单方面宣布无效。而中国肯德基发表声明称,由于部分优惠券是假的,所以取消优惠兑现,并向顾客致歉。但“各门店给出的拒绝理由并不一致”。
消费者认为是肯德基忽悠了大家,在各大论坛发表谴责帖子,不时出现“出尔反尔,拒食肯德基”这样的言论,有网友甚至把各地的秒杀券使用情况汇总,一并向肯德基投诉。肯德基陷入“秒杀门”。
4月12日,肯德基发表公开信,承认活动欠考虑,未能充分预估可能的反响,承认网络安全预防经验不足,表示应对不够及时,个别餐厅出现差别待遇带来不安全因素,承认第一次声明中“假券”一说用词欠妥。
6月1日,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3000家餐厅落户上海,公司高层首次就“秒杀”事件公开向消费者致歉。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肯德基“秒杀门”的事件本身以及发生之后的危机公关处理手段都是失败的。“秒杀”是网上竞拍的一种方式。“秒杀门”源自去年的淘宝秒杀门。首先暂且不论电子优惠券的真假,肯德基各门店单方面以不同的理由取消活动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实体店运用网络电子商务手段搞促销优惠本来无可厚非,但因为经验的不足且处理不当带来的必然是信誉的损失和消费者的流失。
在消费维权方面,今天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当肯德基在秒杀门事件上表现诚信缺失之后,许多愤怒的网民在互联网集结成群惩罚肯德基——许多城市网民互相约定在就餐的高峰期一起涌进肯德基,并在肯德基餐厅中叫麦当劳的外卖,这种带有行为艺术性质的恶意维权行为得到许多年轻网友的响应。面对汹涌的舆论压力,肯德基最终不得不承认错误。
本人在拙著《网络危机管理:web2.0时代的企业危机解决之道》(《网络危机管理:web2.0时代的企业危机解决之道》林景新/著,暨南大学2009年5月)一书中也指出,随着网络web2.0环境的到来,我们迎来了一个“大众麦克风”的时代:在这种新传播环境中,每一个人都是自媒体,每一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一个人都是舆论影响者——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了企业危机的放大器和触发器。在网络的推动作用下,来自于网络的民意会发挥巨大的影响作用,缺乏对网络舆论的监测和引导管理,是此次“秒杀门”事件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
没有对商业本质的认识,没有对自己品牌的珍视,没有对消费者的尊重,即站的高度不够高,境界不够高,公关手段是不会高明的。在一个不断成熟的消费氛围中,消费者维权的意识必然越来越高,维权的手段也必然越来越多元化,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与关系维护,防止出现恶性的消费维权事件,从而引发企业危机事件发生。危机的管理手段再高明,也不及做好预案工作,把危机扼杀在源头里——“预防胜于治疗”,是企业在进行危机管理的时候应该看到的原则。
案例四:美的紫砂煲黑幕
事件主角:美的集团
发生时间:2010年5月
危机根源:虚假宣传
危机类型:企业信誉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5月23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开紫砂黑幕,美的紫砂煲所谓的“纯正紫砂”根本不是真正的紫砂,实为普通陶土添加化工原料加工而成。23日下午,美的向消费者和媒体道歉,承诺立即纠正不实宣传,对美的电炖锅公司立即停产整顿,停止销售,设点接受消费者退货。各大卖场全面撤架。但第二天,美的紫砂煲被曝出退货要收折旧费,也没有具体退换货细则。第三天,美的生活电器总裁通过央视新闻频道承诺,无条件退换货,且“无发票也能退货”。第四天,美的方面却发生变卦表示“无发票不能退货”。一周后,退货有了新版本,先鉴定,后退货。“紫砂门”还未平息,美的又陷入“改口门”。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紫砂门”曝光后,美的需要做的应该是真诚向消费者道歉,承认存在销售欺诈的错误,并及时为消费者做退货处理,以求最大限度地挽回消费者的信心和支持,保护美的企业和产品的整体形象;但令人遗憾的是,美的目前的做法看不出其有任何忏悔之心。从决策角度,美的宣称其紫砂煲没有问题拒绝消费者退货,这种策略必然是生活电器事业部由于部门利益考量而定的。但生活电器事业部没有看到的是,为自己部门之利,可能连累的整个美的品牌价值损失。
美的“紫砂门”事件本身备受关注,其后美的出尔反尔,对退款条件的限制则再次引发消费者的强烈质疑。从危机扩散的角度来分析,美的此次紫砂煲的造假危机,损失决不仅仅是生活电器事件部数十亿的市场销售,而更可能以此影响投资者对美的作为上市公司的品牌声誉的信任。如果危机管理不当,美的品牌声誉严重受质疑,则可能引发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投资者抛售美的股票的狂潮。一旦按照这样的路径发展,美的多年以来建立的品牌将会毁于一旦,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在震惊中国的三鹿三聚氰胺危机中,温家宝总理告诫中国企业家:“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一个企业家或企业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保护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长治久安。
在美的“紫砂门”曝光之后,美的的危机公关可以说是不到位的。这不仅造成了美的本身企业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整个家电电饭锅行业的损失。“紫砂门”事件之后,消费者对类似紫砂煲产品信任度大减,同时对“大品牌=产品好”这样的定式产生质疑,这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将是一次致命打击。
当企业身上流着不是道德的血液,当企业故意踩踏社会责任底线时,这样的企业纵使其危机管理的策略再高明,也难以挽回民心。三鹿的前车之鉴并没有警醒企业,美的正奔向深不见底的危机深渊。
案例五:富士康跳楼事件
事件主角:富士康
发生时间:2010年5月
危机根源:内部管理
危机类型:企业形象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1月至6月,一共有13位年轻的富士康职工选择跳楼结束他们鲜活的生命,富士康被贴上血汗工厂的标签。2010年5月26日,在深圳龙华厂,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首度公开面对数百家媒体。当着千余人,他深深三鞠躬,“除了道歉还是道歉,除了痛惜还是痛惜”。
郭台铭鞠躬道歉的形象被境内外媒体所广泛报道,“精神血汗工厂”等名词出现在境外媒体上。作为全球最大的IT、消费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的连续的自杀现象让苹果、惠普等全球知名IT企业发表声明表示高度关注,富士康连跳事件已经成为境内外舆论所广泛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面对汹涌而来的危机,富士康一开始采取的回避与沉默姿态。但随着自杀人数的不断攀升,董事长郭台铭终于坐不住了。
2010年5月26日,11跳后,郭台铭终于亲临深圳,陪同媒体参观工厂,召开新闻发布会,鞠躬道歉。
随着富士康开展系列的危机公关策略:主动配合政府彻查事件;宣布为所有员工加薪30%以上;成立庞大的心理咨询团队进驻富士康,定期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邀请外部专家成立企业监察团,监察富士康用工情况,同是为富士康企业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在全工厂加装防自杀防护措施等。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有政府部门在参与,这体现了政府负责任的态度,也为企业增添了更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力。
在2010年的富士康跳楼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富士康在迫于危机压力下不得不进行的危机公关。在出现“10连跳”后,郭台铭才站出来回应外界质疑。显然,郭台铭的步子慢了,他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整个危机公关过程中,富士康经历的是一场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磨难和考验。如果说富士康在这次的危机公关中还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那么就是富士康的处理手段更多的是“治标”而不是“治本”的,企业的危机公关工作只能说遏制住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但并没有在媒体高度关注的情况下,起到恢复品牌美誉度,提升企业形象的作用。
作为一家庞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有着成熟的企业运营经验,但对于危机管理成熟度却没有上升相应的高度。2006年,富士康与当时批评其为血汗工厂的《第一财经日报》打了一场轰动全国的诉讼战,就显示出这家庞大企业严重欠缺的危机管理能力——官司最后的狼狈收场不仅使富士康名声扫地,而且给公众造成傲慢、自大、对抗舆论的负面形象。2010年的跳楼事件教训,使得富士康不仅认识到危机管理重要性,更认识到在一个透明化的时代企业进行透明化管理的重要性。而我们呼唤的是,富士康在经历这次危机事件后,能够好好反思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内的公关和对外的公关,在如此沉重的代价之下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机制,重塑品牌的形象和美誉度。
案例六:霸王洗发水致癌事件
事件主角:霸王
发生时间:2010年7月
危机根源:媒体报道
危机类型:产品质量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短短二三天时间,霸王经历了企业最惊险生死劫。
2010年7月14日香港媒体报道,霸王(01338.HK)旗下产品含有被美国列为致癌物质二恶烷。消息一出,危机的狂潮即刻掀起,各大主流媒体、各大网站开始进行疯狂地报道。各种批判性很强的网络专题也随之推出。霸王股价一天之内暴跌14%。
强大的危机激流将霸王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事件很快又柳暗花明。7月16日,广东省质监局发布新的检测报告称,霸王的二恶烷含量是安全的。对于霸王产品的合法性来说,质监部门的检测报告代表了官方对事件的定调。但对于市场与消费者信心来说,质监部门的报告却非金枪良药,无法在短时间迅速重振消费信心。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在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即使是媒体的错误报道,在公众容易对媒体偏听偏信的心理作用下,在网络媒体的放大与推动下,任何对于企业或产品的负面报道都可能引发一场大的危机**,这正是新市场环境下,每一家企业都可能遭遇到的挑战。消费信心的崩溃如山倒,但消费信心的重建却如抽丝剥茧般需要漫长的过程。
公共关系要义告诉我们,认知就是事实:公众对事物认知就是最高的事实,是超过事件本身的印象“事实”。在霸王处理此次危机时,措施基本只停留在官方声明的层面上,不能与公众良好沟通,危机威胁仍然存在。霸王产品检测无毒,但品牌“毒性”在消费者心中仍未消退。新浪网的网络投票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网民不再相信霸王,不愿意再使用该品牌产品,纵使官方无毒的检测报告高悬其上。
霸王的“品牌毒性”主要由三方面形成:
1、代言人成龙不断消退的个人声誉影响霸王品牌的信任度。
成龙已经成为强大的品牌代言毒药:代言小霸王学习机,垮了;代言汾湟可乐了,没人喝了;代言北方汽修学院,假办学的;代言开迪汽车,卖不动。成龙有着极高的个人知名度,但却其代言的产品却屡屡因造假、宣传过度、夸大其辞而令到他个人声誉严重受损。正因如此,当成龙代言与虚假代言划上等号时,无论对于成龙还是代言的品牌都是造成了双重的负面冲击。
当成龙在霸王电视广告上,不断抚摸那把枯草一样的头发时,包括我在内无数电视观众一直在为他捏一把汗——这样一条夸大其辞的广告,迟早会害了成龙。2010年的中国十大恶俗广告评选,霸王-成龙代言广告无疑将入选。
2、广告宣传很强,公共关系建设很弱。毫无疑问,霸王是广告宣传的大户。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令到霸王产品的知名度很高,但其企业的透明度却甚低。这也反映了霸王在公共关系建设方面的缺失,只以强大的广告投入去提升消费认知,却未能以良好的公共关系活动去建立消费信任、未能系列以社会责任履行去建立品牌美誉度、以及未能建立彼此价值认同的全国性的媒体关系。当危机忽然来临时,透明度很低、媒体关系很差、品牌声誉不好的企业必然受到巨大的冲击。
3、霸王单向思维的错误危机应对策略。
在危机刚爆发之时,霸王董事长一方面坚决否认产品出现问题,称含有二恶烷是所有洗发水产品都含有的物质,暗指是行业“潜规则”,此言论引发其他洗发水品牌及媒体的抨击。另一方面则指责事件是竞争对手策划,目的在于打击霸王品牌声誉。在事件扑朔未明的情况下,霸王这么简单地下结论,难免令人怀疑霸王此举纯粹是为产品避责。
在危机应对价值排序中,社会利益应该高于企业利益。在此次危机应对之中,霸王至始至终未曾体现出对社会利益及公众利益的关注,只是站在企业利益的立场上,进行辩解与推责。所以,即使最后官方声明认可其产品“无罪”,但从消费心理中,公众仍然会认为霸王“有罪”。
过往许多残酷的案例告诉我们,危机事件的爆发对企业造成的巨大伤害并不仅仅取决于事件本身的严重性,许多时候是取决于企业面临危机时的决择:能否正确制定危机管理的策略、能否快速有效与媒体沟通、善后在恢复中否有效获得消费者信任等。
对于霸王来说,此次二恶烷危机事件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坏处当然是给企业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但好处却提醒了霸王,企业遭遇危机是一种必然,没有经受过危机之火考验的企业永远都是不成熟的企业。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危机环境中,任何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导品牌更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全面的危机应对体系,这样方能保护企业之舟驶过惊涛骇浪,直抵基业长青的彼岸。
案例七:真功夫“排骨门”事件
事件主角:真功夫
发生时间:2010年7月
危机根源:食品安全问题
危机类型:诚信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7月16日报真功夫进口排骨的质量问题,引发全国媒体关注。真功夫进口排骨安全与否,演变成了一场“排骨门”。
2010年7月,真功夫“排骨门”内部会议资料曝光。这些内部会议资料显示,从2008年到2009年10月,因为进口排骨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真功夫排骨分别由“苏州虹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佛山俭美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从美国和丹麦进口。但所提供的进口排骨中被发现胶线、胶粒、脓包、石头、异味。
真功夫相关负责人表示,餐饮企业在原料采购过程中遇到一些有质量缺陷的原料不可避免,但有问题的原料在每次检验发现后全部销毁,绝对不会流入下一道生产环节。
真功夫同时表示,自今年1月份起,其已正式终止了与虹信、俭美的采购合同。目前80%都是国内采购,已与雨润、双汇、金锣有长期的合作合同,与中粮、新尚食等都有合作,能够保证货源供应。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真功夫的此次事件,引发了行业名企的信用危机。作为本土快餐行业之翘楚,真功夫陷入“排骨门”**,一方面引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使得公众对于长期以来困扰着中国企业的食品质量更加质疑;另一方面,真功夫此次危机事件也引起全社会的深思:名牌企业卷入质量安全危机漩涡,反映了我们的市场诚信、商业伦理还距离甚远。
真功夫的“排骨门”事件以及其危机应对手段给我们一个其实:对待消费者,我们不要想着如何去欺瞒和蒙骗,而是应该保持坦诚的态度和遵循真诚沟通的原则。无论是在接受记者面对面的采访,还是在发给各大媒体的新闻通稿中,真功夫方面一再强调,问题排骨绝对没有送进门店,被消费者食用。
为撇清和这两家问题排骨供应商的关系,真功夫在向各大媒体提供的新闻通稿中称2010年1月份正式结束与这两家供应商合作关系。在另一份新闻通稿中,更是自相矛盾。资料显示,在4月29日的紧急采购委员会上,真功夫对虹信和俭美关于进口排骨检疫证明的缺失及涉嫌制假,提出了处理意见。对于食品安全这个敏感的领域,任何的危机事件都可能引起整个行业的动荡。真功夫的“排骨门”事件表面上对国内餐饮业其他企业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事实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会由此事延伸至整个国内餐饮业,对该行业的安全卫生持怀疑态度,不信任该行业的质量安全监督行为。
案例八: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事件
事件主角:金浩茶油
发生时间:2010年8月 危机根源:食品质量安全
危机类型:信任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8月下旬以来,金浩茶油被曝出苯并(a)芘超标,国内最大茶油生产企业——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受到公众强烈质疑,与金浩公司一起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还有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18日湖南质监局即已通过抽检,查出金浩茶油的9批次产品存在苯并(a)芘超标,却在长达半年之内未公之于众。
9月1日,在曝光压力之下,食用油公司金浩茶油终于为一个隐瞒了5个月的消息作出道歉:今年3月,金浩茶油等一批公司生产的茶油被查出含有超国家标准6倍的强致癌物质。金浩公司的道歉还透露,尚有近10吨含致癌物质的茶油未被召回。金浩公司还承诺将按照相关规定对消费者进行退款和补偿。9月2日,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开始“发声”,就该事件进行说明,并于随后采取了一系列处理措施,包括责令金浩公司停产整顿,召回问题产品等。9月6日,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翔浩在其微博上透露:现在消费者手中还未召回的9个问题批次的产品数量为491公斤,价值约3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事件导致的市场损失至今已过亿。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在这次金浩茶油的致癌物超标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企业联合政府共同上演的一出失败的危机公关戏码。由此,一起看似简单的产品质量“个案”,演化成一场公众信任危机。
金浩茶油的致歉,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金浩茶油被查出含有致癌物质超标6倍”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时,金浩公司的第一反应却是矢口否认,后来实在瞒不住了才改口承认并道歉。而此时距消息传出已过了11天--金浩公司失去了与消费者坦诚沟通的最佳时机,也丧失了公众的信任。
直到9月1日,在媒体不断逼问下,面对公众质疑,陷入信任危机的金浩公司除了加强产品召回,董事长刘翔浩在微博和网友交流,并以个人名义发表公开信向消费者再次表示道歉。孰料此举不仅没有得到认可,反而招来网友指责为公关秀,缺乏诚意。
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企业必须正视自己存在问题,大胆地站出来去面对现在发生的这场危机。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因为自身或者是环境的因素,对于自身品牌和利益认识不够,大部分尤其是一些地区性企业片面的认识自身利益仅仅是能够看得到的物质收获,而忽视品牌和形象这些无形利益。造成企业在品牌以及企业形象推广过程中着重推广产品,即使有一些文化或者形象推广也是围绕产品销售产生的衍生品,没有独立、持续、完整、具有目的性的推广思想,这其中最为缺失的就是危机公关。
金浩在处理本次危机事件时,忽略了如今互联网的传播效力,传播事情的速度已经不是单单靠笔记本,现在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大大颠覆了传统的笔记本传播效果。作为新媒体,互联网传播速度更快了,随着3G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对于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双刃剑,如果企业不再重视细节,将会输的更惨。除了国家权威部门外,现在又多了一个互联网的监督。几乎人人都可以把互联网变成自己对外发布信息的媒体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妄想通过欺骗和隐瞒来蒙混消费者,不仅是徒劳的,更加是对企业品牌的
越早公布结果,越能降低受害者的受损程度,也越能体现企业和监管部门的社会责任心,从而也越能赢得百姓的理解和尊敬。相反,妄图瞒天过海,最终纸包不住火了再出面承认并道歉,即便道歉的诚意再大,也很难再次赢得百姓的信任。金浩茶油处理致癌事件的方法值得食品企业,乃至中国国内的所有企业深思。
案例九:蒙牛诽谤圣元“激素门”事件
事件主角:蒙牛奶业,圣元奶粉
发生时间:2010年8月
危机根源:食品安全质量问题
危机类型:企业信誉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发生的“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报道再次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各界对奶粉是否会导致婴儿“性早熟”众说纷纭。8月5日,《健康时报》报道了“武汉三名女婴性早熟”的病例,后调查发现,三名女婴的家长均称孩子曾食用过“圣元优博”奶粉,他们怀疑孩子的性早熟和圣元奶粉有关。之后,全国多个地方均发现此类病例,嫌疑直至圣元奶粉。
8月8日,圣元发声明称婴儿奶粉未添加激素,并委托注明国际和国内律师事务所对最先刊播此事的两家媒体提起上诉。8月15日:卫生部发布声明,湖北婴幼儿性早熟与圣元奶粉无关。从“激素门”事发到圣元企业公开澄清事件,前后仅十天左右,此次圣元事件被及时澄清,具有一定的意义。事隔2个月,圣元奶粉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最近爆出一个新闻:曾轰动一时的“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是有预谋、有步骤的被策划事件,而事件的幕后策划是蒙牛集团,这马上引起了媒体再度关注。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在“激素门”事件发生后,圣元采取了一系列的危机公关手段,表现得比较积极和主动,在一定程度上,圣元的危机公关手段在引导舆论、控制危机进一步发展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就在8月15日,圣元集团董事长张亮在其官方网站发布致消费者署名日期为8月12日的公开信,向消费者道歉
除了主动的道歉,在这次奶粉危机事件中,圣元公司还运用一系列公关活动对舆论进行了引导,比如对公众进行信息公开、对有关疑问进行疏导,并借助权威信息改变舆论的策略取得了一定成功;以真诚的态度向公众道歉对权威信息发布者的感谢以及针对性早熟患儿的慈善捐赠也从另一方面化解了舆论。
危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加大了网络广告投放规模,主要投放重心在于被曝产品质量问题后的危机公关。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圣元通过新浪、搜狐、MSN等多个网站,突出宣传奶爸奶妈圣元青岛之旅、圣元奶粉菏泽爱心捐赠、圣元新闻发布会等事件,以期达到事件解疑、重塑企业形象的目的。
必须注意到的是,如今网络以及媒体的助力和煽风点火很快使事件成为热点群众事件。一个敏感话题加上网络,甚至一个足够煽情的标题加上网络,就可以在网络上形成迅速的燎原之势,引发一发不可收拾的负面后果。负面的新闻事件,特别是公众敏感度比较高的负面新闻事件,例如食品安全、儿童问题、房价问题、拆迁问题等等,传播绝对是爆炸式的。这时,尽管企业努力进行危机处理和公关,仍然无济于事,待政府职能部门出来进行正面回应时,为时已晚,况且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亦无法说服市场和消费者。这也是为什么圣元一系列的危机公关手段最后没有取得最优的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圣元在处理此次危机事件上有一些出彩的地方,但必须承认的是这一事件对于圣元企业和品牌来说是灾难性的,尽管最终测试效果证实圣元奶粉是安全的,但是圣元也失去了极大的市场份额,想要在短期内恢复到事件前的营销水平基本不能够。这一事件不但给圣元奶粉造成损失,更给整个中国奶粉行业带来影响,使得本来就气息微弱的中国奶业市场雪上加霜,进一步助长洋奶粉进一步抢滩中国市场,而中国婴幼儿奶粉的民族品牌也将因此受到冲击。
案例十:腾讯qqVS奇虎360大战事件
事件主角:腾讯、奇虎公司
发生时间:2010年10月开始引爆
危机根源:行业竞争 危机类型:企业形象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企业危机事件,必定不能不提到腾讯和360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的前所未有的互联网之战。
9月27日,360安全卫士推出个人隐私保护工具360隐私保护器,目标直接瞄准QQ软件,360与腾讯在客户端领域再起冲突。10月14日,腾讯正式起诉360不正当竞争,360提起反诉。10月27日晚间,腾讯通过弹窗的方式,联合百度等网站发表声明,指责360不正当竞争,并号召同业不与360发生任何形式的商业往来,360随之通过弹窗形式反击,掀起两家弹窗大战。
11月3日,腾讯与360之战爆发最新冲突,腾讯称装有360的电脑将停止运行QQ公开信后,360表示将保证和QQ同时正常使用,腾讯方暂停WEBQQ使用,360下线了扣扣保镖。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影响人数最多的一次热点事件。
直到11月7日,腾讯与360同时发表声明:在工信部的调解下,双方决定休战,握手言好——至此,一场惊动中国、震动4亿网民的“鹅虎”之战终于告一段落。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尽管各方采取了诸多的措施来解决冲突,但显然没有令事态停止或达到各自的目标。从整个事件的过程来看,原本还处于公众事件的纷争,却由于措施的不当而上升为企业危机。腾讯的美誉度和企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而360将有可能面临实际的市场损失。
在这场“3Q”大战中,毫无疑问的是最后两败俱伤的下场,用户普遍感到这是企业的恶性竞争下对用户感情的赤裸裸伤害。但是通过对两家企业的危机公关手段分析,谈及其应对危机公关的策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360在本次事件中略胜一筹。
在战略应对上,腾讯表现出来的更多是被动的应战。危机公关,最核心的能力是掌握危机发展的主动性。腾讯作为当事方,没有掌控危机的发展方向,从而在引导事件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在危机状态下,企业处理危机的首要原则就是立即控制事态发展,显然腾讯忽视了这一点并因“公开信及相关措施”而加大了舆论的火候。网络舆论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并迅速扩大传播范围,网民一时间一边倒的批判舆论让腾讯失去了很多用户,同时对品牌和企业的形象造成极大的打击。
危机事件的处理需要真诚坦白的沟通,企业在发生危机事件后更应该考虑到用户的情感和利益,而不是为了一时的竞争而损害用户的感情。在沟通方面,企业应该极力发展为用户的正面形象,努力展示企业社会责任,将舆论焦点转向积极的一面,并配合法律和技术部门的行动,使得由于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整个事件当中,360的表态就似乎更加迎合大众的诉求和需要,而腾讯只是通过两次“公开信”来和公众沟通,显然无法满足公共对组织信息的需求。另外,腾讯的高管表态也一直表现的非常强势和极端,没有考虑到用户的情感和诉求。
当前,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4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到33%。这一巨大的数字背后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真实反映。然而,中国互联网产业表面的光鲜并没有掩盖到背后隐藏这的诸多挑战和问题。就此次腾讯和360的纷争而言,就是中国目前互联网竞争的一个缩影,网络世界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市场良性竞争环境,监管生态和机制,还有与之匹配的法律法规,显然在这些方面我们管理部门和企业自身都迫切的需要解决互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没有一个良好的行业体制保障,我们就不能构建出一个健康、良好运行的互联网公共空间。
网络舆情管理刻不容缓
“在中国做企业,为何这样难?”霸王二恶烷危机**之后,面对着企业遭遇的巨大损失,霸王首席执行官万玉华在新闻发布会上痛哭流涕地讲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说出许多中国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共同心声:创业容易,守业难。一次不经意的危机事件就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打击。做企业,真不容易。
在透明化时代,企业的运营受到全方位的监督:在高度的关注下,企业的点滴失误更容易受到放大,危机一触即发。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渗透和发展,互联网正以其自由、互动的独特性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这对于政府或者企业管理者来说,都是面临着一项新的管理挑战。
在赤裸的网络时代里,企业被各种舆论包围,危机现象环生。在网络环境中,企业危机表现出和传统危机不同的显著变化,传统的危机应付方法已不能完全有效,必须根据网络的特点采取新的应付措施。做好网络传播环境下的企业危机管理和控制,是现代企业在危机公关方面能力的体现。
从大众传媒的社会传播功能来看,任何企业爆发的危机事件都具有强大的舆论关注性,能作为重大新闻题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而事后企业如何应对同样也需要借助大众传媒的舆论报道。无可否认的是,企业进行危机公关的关键之一是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从而帮助企业化解企业。对危机事件的处理,体现出企业的应变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掌控网络舆论的方向至关重要。
没有人喜欢危机,但危机的到来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西方谚语所言:危机就如死亡与税收,是企业、组织、政府甚至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盘点企业危机,希望从这些血与火的残酷事件中,各位企业管理者得到有益的启示,也欢迎各位管理者与我们互动交流。
第五篇:2010年食品企业危机公关事件盘点分析
2010年十大企业危机公关事件盘点分析
案例三:肯德基秒杀门
事件主角:肯德基
发生时间:2010年4月 危机根源:企业信誉 危机类型:诚信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4月6日,肯德基中国公司在网上推出“超值星期二”三轮秒杀活动,64元的外带全家桶只要32元,于是在全国引爆热潮。但当消费者拿着从网上辛苦秒杀回来的半价优惠券(优惠券上标明复印有效),突然被肯德基单方面宣布无效。而中国肯德基发表声明称,由于部分优惠券是假的,所以取消优惠兑现,并向顾客致歉。但“各门店给出的拒绝理由并不一致”。
由于对电子优惠券的真假争执不下,部分门店店员和消费者发生了长时间的争执状况。全国各地肯德基餐厅出现了滞留了大量“讨说法”的消费者的情况。消费者认为是肯德基忽悠了大家,在各大论坛发表谴责帖子,不时出现“出尔反尔,拒食肯德基”这样的言论,有网友甚至把各地的秒杀券使用情况汇总,一并向肯德基投诉。肯德基陷入“秒杀门”。
4月12日,肯德基发表公开信,承认活动欠考虑,未能充分预估可能的反响,承认网络安全预防经验不足,表示应对不够及时,个别餐厅出现差别待遇带来不安全因素,承认第一次声明中“假券”一说用词欠妥。
随后,肯德基“秒杀门”愈演愈烈,一面是消费者辛苦“秒杀”来的优惠券被叫停,不断传来消费者起诉肯德基的传闻;另一面是肯德基大叔发声明道歉,但却对优惠券的真假讳莫如深。一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角力由此展开。
6月1日,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3000家餐厅落户上海,公司高层首次就 “秒杀”事件公开向消费者致歉。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肯德基“秒杀门”的事件本身以及发生之后的危机公关处理手段都是失败的。“秒杀”是网上竞拍的一种方式。“秒杀门”源自去年的淘宝秒杀门。首先暂且不论电子优惠券的真假,肯德基各门店单方面以不同的理由取消活动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实体店运用网络电子商务手段搞促销优惠本来无可厚非,但因为经验的不足且处理不当带来的必然是信誉的损失和消费者的流失。
在消费维权方面,今天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当肯德基在秒杀门事件上表现诚信缺失之后,许多愤怒的网民在互联网集结成群惩罚肯德基——许多城市网民互相约定在就餐的高峰期一起涌进肯德基,并在肯德基餐厅中叫麦当劳的外卖,这种带有行为艺术性质的恶意维权行为得到许多年轻网友的响应。面对汹涌的舆论压力,肯德基最终不得不承认错误。
本人在拙著《网络危机管理:web2.0时代的企业危机解决之道》(《网络危机管理:web2.0时代的企业危机解决之道》 林景新/著,暨南大学2009年5月)一书中也指出,随着网络web2.0环境的到来,我们迎来了一个 “大众麦克风”的时代:在这种新传播环境中,每一个人都是自媒体,每一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一个人都是舆论影响者——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了企业危机的放大器和触发器。在网络的推动作用下,来自于网络的民意会发挥巨大的影响作用,缺乏对网络舆论的监测和引导管理,是此次“秒杀门”事件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
当网民的肆意攻击成为一种全民娱乐时,企业再高明的危机管理策略都是苍白无效的。在大众麦克风时代,再小的网络舆论批评都可能掀起一场巨大的**。
中国媒体环境特别是网络媒体正在走向全面的开放,网络媒体一方面在传播正面信息的同时,也在成为谣言、谎言、恶意攻击的温床,而出于自身提升关注力的原因,网络媒体对于离奇的、负面、爆炸性的信息天然具有更高偏好度,同时也默许网民借助其网络平台进行类似信息的传播,以达到吸引关注度的目的。在某个角度上,网络媒体时时刻刻都是酝酿企业危机事件的重要源头——当其一个人拥有太高的自由度以及很低的约束力时,一切的操守与道德都容易走样。当企业发生危机时,权力无边的网络媒体自然成为煽风点火、推波助澜的重点原因。在肯德基秒杀门事件发生之后,至少已有十多家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专门推出了肯德基的危机盘点专题。
一条个人式的批评帖子为何会给企业引发巨大危机?一件貌似简单的危机事件为何在网络发酵之后最终演变成企业无法收拾的危机困境?危机的“蝴蝶效应”是如何形成的?这其中很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式企业危机的形成有二方面深刻的基因:一是不受约束的网络环境,二是法不责众的网民心理。
造成危机“蝴蝶效应”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中国网民的从众与蒙面狂欢心理——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网民平均年龄最年轻的国家之一,自由无边的网络环境为众多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肆意表达、发泄情绪、攻击他人的最好场地。所以,当某家企业发生了危机事件,相当于为网民们提供了一个有针对性的攻击枪靶(尤其是当这家企业或品牌平时不得人心),众人蒙面而上,群殴而退,最终只留下伤痕屡屡的企业收拾一地鸡毛——肯德基作为行业的领导者以及美资背景的企业,更容易成为网民群殴的对象。(有数据表明,在网上最容易招受网民群起攻击的企业为日本企业第一、美欧企业第二、台资企业第三)
没有对商业本质的认识,没有对自己品牌的珍视,没有对消费者的尊重,即站的高度不够高,境界不够高,公关手段是不会高明的。在一个不断成熟的消费氛围中,消费者维权的意识必然越来越高,维权的手段也必然越来越多元化,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与关系维护,防止出现恶性的消费维权事件,从而引发企业危机事件发生。危机的管理手段再高明,也不及做好预案工作,把危机扼杀在源头里——“预防胜于治疗”,是企业在进行危机管理的时候应该看到的原则。
案例七:真功夫“排骨门”事件
事件主角:真功夫
发生时间:2010年7月 危机根源:食品安全问题 危机类型:诚信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7月16日,真功夫“排骨门”内部会议资料曝光。这些内部会议资料显示,从2008年到2009年10月,因为进口排骨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真功夫排骨分别由“苏州虹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佛山俭美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从美国 和丹麦进口。
“3月22日排骨质量问题报告”中称,从丹麦进口的排骨发现有残留的胶线,“残留胶线具有非常高的韧性,加工过程中难以切断”。“0714进口排骨使用以来存在问题汇总”中则称,虹信和俭美分别从2008年8月27日和2008年9月23日开始输送美国717排骨,在排骨中先后发现了铁圈、绿色胶线、铁丝;2009年1月19日和2009年1月23日两公司开始供货丹麦排骨,在排骨中发现胶线、胶粒、脓包、石头、异味。更为严重的是“20090416发现供应商虹信提供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存在作假现象”。报道一出,真功夫进口排骨的质量问题,引发全国媒体关注。真功夫进口排骨安全与否,演变成了一场“排骨门”。真功夫“香汁排骨饭”的质量问题成为了各方讨论的焦点和热点。
真功夫相关负责人表示,餐饮企业在原料采购过程中遇到一些有质量缺陷的原料不可避免,但有问题的原料在每次检验发现后全部销毁,绝对不会流入下一道生产环节。
真功夫同时表示,自今年1月份起,其已正式终止了与虹信、俭美的采购合同。目前80%都是国内采购,已与雨润、双汇、金锣有长期的合作合同,与中粮、新尚食等都有合作,能够保证货源供应。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真功夫的此次事件,引发了行业名企的信用危机。作为本土快餐行业之翘楚,真功夫陷入“排骨门”**,一方面引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使得公众对于长期以来困扰着中国企业的食品质量更加质疑;另一方面,真功夫此次危机事件也引起全社会的深思:名牌企业卷入质量安全危机漩涡,反映了我们的市场诚信、商业伦理还距离甚远。
真功夫的“排骨门”事件以及其危机应对手段给我们一个其实:对待消费者,我们不要想着如何去欺瞒和蒙骗,而是应该保持坦诚的态度和遵循真诚沟通的原则。无论是在接受记者面对面的采访,还是在发给各大媒体的新闻通稿中,真功夫方面一再强调,问题排骨绝对没有送进门店,被消费者食用。
为撇清和这两家问题排骨供应商的关系,真功夫在向各大媒体提供的新闻通稿中称2010年1月份正式结束与这两家供应商合作关系。在另一份新闻通稿中,更是自相矛盾。资料显示,在4月29日的紧急采购委员会上,真功夫对虹信和俭美关于进口排骨检疫证明的缺失及涉嫌制假,提出了处理意见。
对于食品安全这个敏感的领域,任何的危机事件都可能引起整个行业的动荡。真功夫的“排骨门”事件表面上对国内餐饮业其他企业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事实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会由此事延伸至整个国内餐饮业,对该行业的安全卫生持怀疑态度,不信任该行业的质量安全监督行为。
案例八: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事件
事件主角:金浩茶油
发生时间:2010年8月
危机根源:食品质量安全
危机类型:信任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8月下旬以来,金浩茶油被曝出苯并(a)芘超标,国内最大茶油生产企业——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受到公众强烈质疑,与金浩公司一起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还有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18日湖南质监局即已通过抽检,查出金浩茶油的9批次产品存在苯并(a)芘超标,却在长达半年之内未公之于众。国家质检总局和湖南省质监局早在今年3月即获悉部分茶油企业抽查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企业也在内部自查中发现致癌物“苯并芘”严重超标。有专家质疑质监总局未及时发布信息涉嫌行政不作为。
9月1日,在曝光压力之下,食用油公司金浩茶油终于为一个隐瞒了5个月的消息作出道歉:今年3月,金浩茶油等一批公司生产的茶油被查出含有超国家标准6倍的强致癌物质。金浩公司的道歉还透露,尚有近10吨含致癌物质的茶油未被召回。金浩公司还承诺将按照相关规定对消费者进行退款和补偿。
9月2日,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开始“发声”,就该事件进行说明,并于随后采取了一系列处理措施,包括责令金浩公司停产整顿,召回问题产品等。
9月6日,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翔浩在其微博上透露:现在消费者手中还未召回的9个问题批次的产品数量为491公斤,价值约3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事件导致的市场损失至今已过亿。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在这次金浩茶油的致癌物超标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企业联合政府共同上演的一出失败的危机公关戏码。由此,一起看似简单的产品质量“个案”,演化成一场公众信任危机。
金浩茶油的致歉,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金浩茶油被查出含有致癌物质超标6倍”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时,金浩公司的第一反应却是矢口否认,后来实在瞒不住了才改口承认并道歉。而此时距消息传出已过了11天--金浩公司失去了与消费者坦诚沟通的最佳时机,也丧失了公众的信任。
直到9月1日,在媒体不断逼问下,面对公众质疑,陷入信任危机的金浩公司除了加强产品召回,董事长刘翔浩在微博和网友交流,并以个人名义发表公开信向消费者再次表示道歉。孰料此举不仅没有得到认可,反而招来网友指责为公关秀,缺乏诚意。
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企业必须正视自己存在问题,大胆地站出来去面对现在发生的这场危机。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因为自身或者是环境的因素,对于自身品牌和利益认识不够,大部分尤其是一些地区性企业片面的认识自身利益仅仅是能够看得到的物质收获,而忽视品牌和形象这些无形利益。造成企业在品牌以及企业形象推广过程中着重推广产品,即使有一些文化或者形象推广也是围绕产品销售产生的衍生品,没有独立、持续、完整、具有目的性的推广思想,这其中最为缺失的就是危机公关。金浩在处理本次危机事件时,忽略了如今互联网的传播效力,传播事情的速度已经不是单单靠笔记本,现在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大大颠覆了传统的笔记本传播效果。作为新媒体,互联网传播速度更快了,随着3G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对于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双刃剑,如果企业不再重视细节,将会输的更惨。除了国家权威部门外,现在又多了一个互联网的监督。几乎人人都可以把互联网变成自己对外发布信息的媒体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妄想通过欺骗和隐瞒来蒙混消费者,不仅是徒劳的,更加是对企业品牌的
越早公布结果,越能降低受害者的受损程度,也越能体现企业和监管部门的社会责任心,从而也越能赢得百姓的理解和尊敬。相反,妄图瞒天过海,最终纸包不住火了再出面承认并道歉,即便道歉的诚意再大,也很难再次赢得百姓的信任。金浩茶油处理致癌事件的方法值得食品企业,乃至中国国内的所有企业深思。
案例九:蒙牛诽谤圣元“激素门”事件
事件主角:蒙牛奶业,圣元奶粉
发生时间:2010年8月
危机根源:食品安全质量问题
危机类型:企业信誉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2010年发生的“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报道再次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各界对奶粉是否会导致婴儿“性早熟”众说纷纭。8月5日,《健康时报》报道了“武汉三名女婴性早熟”的病例。据报道称,今年7月,武汉市儿童医院诊断当时15个月大的女婴“检查双乳大,外阴充血,建议停服奶粉”,在这一诊断过程经电视台播出后,三家父母不约而同地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孩子一直食用的圣元奶粉。而在此事件曝光后,江西、山东、广东也爆出3起类似病例。消息一起,圣元即受到社会各方的质疑和指责。
事件被披露后,部分消费者致电圣元公司,要求公司召回所售商品并对此事件给出合理解释。对此,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在其官网上发布一封长达700余字的“致媒体的公开信”,坚称“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违规物质的行为。同时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尽快公布检测结果。”
随后,湖北省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抽取该品牌的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并组织医学临床专家对涉及到的女婴进行临床会诊,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女婴患病与食用奶粉之间的关联。
8月8日,圣元发声明称婴儿奶粉未添加激素,并委托注明国际和国内律师事务所对最先刊播此事的两家媒体提起上诉。8月15日:卫生部发布声明,湖北婴幼儿性早熟与圣元奶粉无关。从“激素门”事发到圣元企业公开澄清事件,前后仅十天左右,此次圣元事件被及时澄清,具有一定的意义。事隔2个月,圣元奶粉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最近爆出一个新闻:曾轰动一时的“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是有预谋、有步骤的被策划事件,而事件的幕后策划是蒙牛集团,这马上引起了媒体再度关注。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
在“激素门”事件发生后,圣元采取了一系列的危机公关手段,表现得比较积极和主动,在一定程度上,圣元的危机公关手段在引导舆论、控制危机进一步发展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就在8月15日,圣元集团董事长张亮在其官方网站发布致消费者署名日期为8月12日的公开信,向消费者道歉
除了主动的道歉,在这次奶粉危机事件中,圣元公司还运用一系列公关活动对舆论进行了引导,比如对公众进行信息公开、对有关疑问进行疏导,并借助权威信息改变舆论的策略取得了一定成功;以真诚的态度向公众道歉对权威信息发布者的感谢以及针对性早熟患儿的慈善捐赠也从另一方面化解了舆论。
圣元危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加大了网络广告投放规模,主要投放重心在于被曝产品质量问题后的危机公关。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圣元通过新浪、搜狐、MSN等多个网站,突出宣传奶爸奶妈圣元青岛之旅、圣元奶粉菏泽爱心捐赠、圣元新闻发布会等事件,以期达到事件解疑、重塑企业形象的目的。
必须注意到的是,如今网络以及媒体的助力和煽风点火很快使事件成为热点群众事件。一个敏感话题加上网络,甚至一个足够煽情的标题加上网络,就可以在网络上形成迅速的燎原之势,引发一发不可收拾的负面后果。负面的新闻事件,特别是公众敏感度比较高的负面新闻事件,例如食品安全、儿童问题、房价问题、拆迁问题等等,传播绝对是爆炸式的。这时,尽管企业努力进行危机处理和公关,仍然无济于事,待政府职能部门出来进行正面回应时,为时已晚,况且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亦无法说服市场和消费者。这也是为什么圣元一系列的危机公关手段最后没有取得最优的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圣元在处理此次危机事件上有一些出彩的地方,但必须承认的是这一事件对于圣元企业和品牌来说是灾难性的,尽管最终测试效果证实圣元奶粉是安全的,但是圣元也失去了极大的市场份额,想要在短期内恢复到事件前的营销水平基本不能够。这一事件不但给圣元奶粉造成损失,更给整个中国奶粉行业带来影响,使得本来就气息微弱的中国奶业市场雪上加霜,进一步助长洋奶粉进一步抢滩中国市场,而中国婴幼儿奶粉的民族品牌也将因此受到冲击。
危机汹涌而来,企业如何应对?
从惠普到肯德基,从肯德基到美的到圣元奶粉,不同的危机类型、不同的舆论危机扩散方式,但都具有相同的危机冲击力:从危机爆发那一刻开始,企业与品牌就被置身于舆论高强度的聚光灯之下,受到各方的审视与批判,企业美誉度急剧下降,消费者信任度不断消退。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危机,企业应该怎么办?
危机的预防:建立内部危机防御体系
建立完善的危机公关体系已经成为企业品牌管理过程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无论是大危机还是小危机,无论是外部危机还是内部危机都潜伏四周,危机的出现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杰出的企业要做的重要事情不是期望危机不发生,而是建立出色的危机公关处理体系,使企业能够在危机发生时尽力控制危机的扩散,降低危机对品牌的负面影响。
公关危机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危机,最重要的是预防它的发生,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机。企业越早认识到存在的威胁,越早采取适当的行动,越有可能控制住问题的发展。从国内外企业应对危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可以得出结论,对危机进行预防是企业抵御危机侵害的有力武器。
1、树立危机意识:要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忧患意识,企业领导人首先就要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能把危机管理工作做到危机实际到来之前,并为企业应对危机做好组织、人员、措施、经费上的准备。
2、设立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它可以由以下人员组成: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公关部负责人和其他一些公司主要部门的负责人。这些成员应保证其畅通的联系渠道。当危机发生时,该机构自然转型为危机领导核心。
3、建立危机预警系统:企业公关危机是企业内外环境出现问题造成的,因此,在危机爆发之前,必然要显示出一些信号。当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如下征兆时,就有必要提请决策部门注意并进一步加强监测:对企业或企业领导人形象不利的舆论越来越多;受到政府、新闻界或同行业人士的异乎寻常关注;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不断下降;组织遇到的麻烦越来越多;企业的运转效率不断降低。
4、制定危机管理方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效的公关危机管理可以防止危机的出现或改变危机发生的过程。实施公关危机管理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检查所有可能造成公司与社会发生摩擦的问题和趋势;确定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
Ø 估计这些问题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在问题;确定公司对各种问题的应付态度;Ø 决定对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的行动方针;
Ø 实施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 Ø 不断监控行动结果;
Ø 获取反馈信息,根据需要修正具体方案。
危机处理: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
1、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危机发生时,企业要以最快的速度成立危机公关办公室或工作小组,调配训练有素的,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危机公关处理方案。
2、高度重视危机公关的处理:企业出现危机公关后,高层领导必须以“新闻发言代表”或“企业代表”身份出现,在第一时间以坦诚的态度出现在媒体和公众面前。
3、统一危机事件处理的发布渠道:企业发生危机公关时,要以坦诚的、解决问题的态度直面媒体和公众,并与之保持良性的互动。同时,企业应该使自己成为对危机事件处理的惟一的渠道,保证信息传递的正确、及时。
4、积极主动。无论危机事件的起因何在,企业都应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进行处理,为妥善处理危机创造良好的氛围,而不应推卸责任,消极等待,贻误处理危机的最佳时机。
5、情感联络。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往往有着强烈的抵触和怨恨心理,企业在处理过程中不仅要解决直接的利益问题,也要根据公众的心理反应,采用多种方式与公众进行感情联络,化解积怨,消除隔阂,增进相互了解,尽早平息危机事件。
6、如实宣传。危机发生后,企业要如实地与公众沟通,并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公开事实真相。切忌弄虚作假,用一些虚假材料、行业术语等为媒体和公众了解实情设置障碍。
7、与媒体诚恳合作,积极沟通。企业应主动与媒体及时沟通,坦率说明事实真相,诚恳表明企业的态度和立场,争取首先赢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以便减轻舆论压力,为企业消除危机影响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8、利用法律调控危机。法律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依据事实和有关法律条款来处理;二是遵循法律程序来处理。这样既可以维持处理危机事件的正常秩序,又可以保护企业和公众的合法权益。当企业名誉受到恶意诽谤和侵害时,运用此种方法,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9、邀请权威来帮助解决危机。处理公关危机的权威主要有两种:一是权威机构,如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等;二是权威人士,如公关专家、行业专家等。在某些特殊的危机处理中,企业与公众的看法往往不相一致,难以调解。这时,权威意见能对公关危机的处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网络舆情管理刻不容缓
“在中国做企业,为何这样难?”霸王二恶烷危机**之后,面对着企业遭遇的巨大损失,霸王首席执行官万玉华在新闻发布会上痛哭流涕地讲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说出许多中国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共同心声:创业容易,守业难。一次不经意的危机事件就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打击。做企业,真不容易。
在透明化时代,企业的运营受到全方位的监督:在高度的关注下,企业的点滴失误更容易受到放大,危机一触即发。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渗透和发展,互联网正以其自由、互动的独特性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这对于政府或者企业管理者来说,都是面临着一项新的管理挑战。
在赤裸的网络时代里,企业被各种舆论包围,危机现象环生。在网络环境中,企业危机表现出和传统危机不同的显著变化,传统的危机应付方法已不能完全有效,必须根据网络的特点采取新的应付措施。做好网络传播环境下的企业危机管理和控制,是现代企业在危机公关方面能力的体现。
从大众传媒的社会传播功能来看,任何企业爆发的危机事件都具有强大的舆论关注性,能作为重大新闻题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而事后企业如何应对同样也需要借助大众传媒的舆论报道。无可否认的是,企业进行危机公关的关键之一是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从而帮助企业化解企业。对危机事件的处理,体现出企业的应变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掌控网络舆论的方向至关重要。
网络舆论危机正在成为企业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
相比以往,每一家企业都必须更加重视外部环节的冲击,及时识别各种危机的因子,制订好危机应对策略,以保证自己的危机即使身处危机漩涡同样能安然渡过。危机永远不可避免,火烧连营并不可怕,高度的危机意识与出色的应对策略就是确保企业走过一切惊涛骇浪的最好护身符。
无数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无论是大企业、小企业,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危机都是一种常态而不仅是一个偶然事件。所以,如何建立完善的危机内部应对机制,以构建一道有效的危机天盾去防范潜伏危机的危险性、降低现实危机的创伤程度,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无比重要。
没有人喜欢危机,但危机的到来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西方谚语所言:危机就如死亡与税收,是企业、组织、政府甚至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盘点企业危机,希望从这些血与火的残酷事件中,各位企业管理者得到有益的启示,也欢迎各位管理者与我们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