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警用智能业务终端在大情报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方案(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04:2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业警用智能业务终端在大情报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业警用智能业务终端在大情报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方案》。

第一篇:专业警用智能业务终端在大情报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方案

专业警用智能业务终端在 大情报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方案

一、背景

“大情报”系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必要手段。公安部就公安信息化建设提出要求:加快建设“大情报”系统,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公安信息通信网各类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信息化应用已经覆盖了主要警务工作领域,公安网上存储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广大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技能不断提高,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发生了崭新变化,公安信息化已经进入大整合、高共享、深化应用的新阶段,为加快建设全国公安“大情报”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成熟的条件。

为了积极破解当前影响“大情报”系统建设与应用的难题。当前,主要应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按照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要求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配足、配强专业情报人员,改变领导机关的工作模式,建立指挥与处置直接对接的扁平化实战机制。

二、以推进基础工作信息化为重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高度重视派出所社区民警这支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使社区民警扎根基层,要培养信息化意识强、应用技能高的社区民警,并建立一套依托信息化手段的基础工作考核机制。

三、建立配套考核机制提高管理水平。针对“大情报”系统的运转要求建立考核制度,实行的考核办法必须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并且狠抓落实,不断改进完善。

为了完善公安部目前针对大情报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上述三大问题,除了以建设核心情报系统、完善多数据库间的数据关联应用、系统中的数据挖掘、建设完整的应用数据流程与考核管理制度外,对于基层民警需要提供更为先进与专业的业务设备与业务软件配套,用以完善数据的采集与数据的应用,同时在工作中实现工作质与量的体现与考核。对于基层民警,进行更为便捷的办公、数据应用、方便信息的采集与信息传递等问题上,移动应用当为首选。现,在原有以手机为第一代警务移动系统办公与应用的基础上,既需发展更为专业的警用移动智能终端作为大情报体系的延伸与神经末梢应用。

二、专业警用智能终端的应用功能 1.基础信息采集

情报信息是公安机关最重要的警务资源,从警务工作看,其本身就是一个采集信息、研判信息、运用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过程。从载体形式看,警务信息应该是多媒体、跨平台的,既有以文字、数字为表现形式的数据信息,也有以图像、声音为表现形式的多媒体信息;从信息来源看,警务信息既有公安机关在各项警务工作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一切与社会治安有关的“人、事、物”等各项基础信息,又有公安机关本身在“打、防、巡、管、控”和执法办案等各项警务活动中产生的信息。

当前公安基础信息主要采集的人口管理信息、治安管理信息、安全防范信息、执法办案等18项业务信息,并没有完全涵盖公安基础信息的全部内容。因此,要提倡和鼓励创新和发展,树立凡是对公安管理工作有用的信息都要搜集的思想。

目前,各级公安机关采集信息的渠道从如下6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通过人口管理采集信息;二是通过日常治安管理采集信息;三是通过加强安全防范工作采集信息;四是通过执法办案采集信息;五是通过派出所建设采集信息;六是要采集辖区的地理信息。

利用专业的警务智能终端,通用终端所配备的智能软件、无线网络、GPS等通用功能,可以完全实现在一线对以上基础信息的采集。智能终端系统要以公安部、市局现有信息资源为依托,结合八大资源库的信息数据进行建设。该系统将每一民警采集的情报信息,通过系统前端输入存储到全局统一的数据库中,并通过标准的应用平台,快速实现核查信息的全局共享,实现情报信息全局共享的局面。建成全警参与、高效可靠的基础信息采集系统。在全警范围部署核录终端,实现声音、容貌、体态特征、可疑物品、指纹、身份证等多种信息实时上报至中心数据库。此外,核查终端具备信息查询和信息发布功能。核录信息具有信息源可溯性、完整性、可靠性。

信息源可塑性指信息的上报者、上报时间、上报地点可查询,便于日后考核评估及验证信息可信度;

完整性指对包括人员身份证信息、体态特征、声音、容貌、指纹及携带物品等在内的所有信息,核录终端均予以收集并上报;

可靠性指核查即录入系统是全市民警动态信息采集的窗口,因此要通过多种安全技术手段和防护手段,保证系统自身的安全性,保证服务不会中断。

核录终端必须具有先进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经济实用性。先进性指采用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比较成熟的技术,兼顾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保证核录平台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先进性;

可扩展性指在保证初期业务的前提下,预留有充分的扩展空间,保证将来各种新业务的开展;

安全性指采用操作权限控制、密码控制、系统日志监督、数据更新等多种手段防止系统数据的被窃取及篡改,拒绝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和合法用户的越权操作;

经济实用性指充分考虑现有系统的平滑过渡,并易于操作、易于管理维护、易于用户掌握和学习使用。2.数据应用

移动无线警务系统由移动终端、移动通信网络、移动警务综合平台、公安信息网等四大部分组成。

公安移动用户及移动警务终端移动通信网公安应用综合系统 或统一 系统间接口公安信息专网

专业智能终端以数据联网应用类形进行分类后,有以下三类:

无线应用:利用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于集中后后台。应用于数据量大,需进行关联系统数据应用的系统。

离线应用:利用公安现有公安落地专网进行数据同步,应用于网络不便利的环境或工作内容时效性不高的警种如:社区警务人员用以信息采集、现场比对。

混合型应用:主要包括:有大容量存储及高计算性能具备可无线上网功能的专用设备等。

移动警务的实际应用,应该以各警种对信息应用与采集的实际应用与信息时效度来加以在应用上的区分。应用警种社区民警信息采集或非现场执法使用公安专网离线型移动终端实有人口资源库数据同步终端数据同步模块应用警种交警现场执法、刑警现场查询或上传大量资料移动应用数据库移动接入服务系统移动应用服务业务库公网/公安移动数传专网网络安全隔离设备数据同步模块综合库混合型移动终端移动通信网移动接入网安全隔离层 移动应用所需的数据和应用均放在移动接入网内,需要针对移动警务系统单独设置移动查询数据库,移动查询数据库和公安信息网内的原有综合查询数据库或各业务系统数据库通过数据同步机制保持一致。间接访问的模式主要满足民警对本地信息的查询、数据采集和业务处理。大量数据采集的人口数据可以通过公安网同步计算机完成。

数据同步机制的刷新间隔时间为:需及时更新的动态数据以时间戳或触发器的方式完成实时更新,无需及时更新的数据24小时以内完全更新一次。另外,考虑到使用公安信息网内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服务资源,同时直接访问方式为跨区域联查及业务应用提供通道,例如:数据采集和消息通知服务以及业务处理数据快速提交的需要,查询公安部的各资源库等。移动信息查询基本功能:

设定有效控制查询权限前提下,实现:

对本地资源库或业务库中任意数据的查询 对省、部级资源库的移动查询

基本信息、照片信息、关联信息查询

二代证自动读取(视不同设备不同组合方式不同)交通执法处理信息应用:

交通现场执法处理及信息查询。

将文字、照片、定位信息的一体化回传和自动入库

交通执法信息相关法规的查询等 社区警务信息应用: 常住人口非主项变更

暂住、重点、吸毒人口登记管理

出租屋登记管理

重点人口管控(上门按指令核实信息,指令由系统或派出所发出,数据由大平台生成。由列重点人口的相关模块进行重点人口的生成)

现场核录信息采集:

城市交通要道或高发案地带现场核查信息登记 涉案地区的基本情报查询等

以情报与智能终端的数据应用关系来看以下图所示:

数据的上传与下发是实现完整数据流的必要过程,利用专业的智能终端就可以实现在现场或移动中就可以在完整的流据流中得到数据应用。以下为几种模型分析: 现场核录智能终端应用模型:

人口信息采集智能终端应用模型:

案件与现场信息应用模型:

3.智能终端与指挥调度

现国内主要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均开始建设基于移动警务的查询、情报采集。在情报的应用上尚未到到及时与各种指挥调度密切结合的程度。

指挥调度以前端信息采集信为依据、进行入库研判分析后,由中央指挥中心在GIS系统的基础上以发送以GPS位置、媒体图片、声音、视频等更为直观的信息进行警务的调度。包括警力资源查询、警力布署规划、警力布署路线、导航、警力布控及时调整等。

GPS与GIS的配备应用,为指挥调度形成了新的模式,可以利用更为直观的图形,位置,现场图传信息等,直接为指挥员提供一手的策略性情报情息资料。

4.专业警务智能终端对考核应用的帮助

情报工作绩效考核,支持面向单位和个人两种方式的工作评价;贯彻公平、公开、客观、严格的原则,同时也要考虑到奖惩结合和差别对待。

在考核过程中,需设定工作管理、业务管理、绩效考核、队伍建设等多个目标。在一定程度上集成了现今优秀的基层工作法(如江西省的周俊军工作法),并在单警工作法的前提下,进一步融入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指标,通过信息采集,信息应用,尤其在社区警务上实现了能够进行推广化的可管理的单警工作机制。

警员设备管理、工作管理 警员工作量化配额制定

按工作量、数据收集质量、数据鲜活度计分 按警员、所、分局、进行量化考评

针对外勤信息采集人员的工作模式与布署成本的核算,利用小型智能移动终端做为数据采集终端、搭载智能化工作软件来加强业务的实施与管理,对于一线民警在信息的采集、比对、更新和标准化等方面工作提出了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并通过于不同的一线民警的交流,以及其工作模式的分析,我们在嵌入式智能化工作软件设计中,制定出一套一线民警工作方法与流程的智能筛选机制。一线民警可以使用默认筛选规则或是自定义筛选规则来方便的确定工作的方向。也可以通过上级单位的工作指派来修正工作的目标。让每一个一线民警在其工作辖区内对于其每天的工作都有著明晰的了解,同时筛选机制也可以做为一线民警的一种智能工作向导,来确保在工作过程中,可以科学的安排工作。可以实现工作区域或路线安排、做到信息无遗漏、及时提醒工作、数据更新提醒等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自我设定筛选规则来对进行自我工作筛选,以达到个人按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智能运用的目的。

智能终端在工作过程中,既方便了一线民警的工作,又能够通过对一线民警实际操作的过程的记录,从而提供对于一线民警工作绩效的考核数据。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对外勤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指导与业务评价。

三、专业警务智能终端应具备的功能: 1.专业级防护

2.具备小型化的紧凑外型 3.具备二代证阅读模块 4.可以阅读多种制式的RFID卡 5.兼容多制式的3G模块 6.高扩展性 7.高安全性

8.备有GPS与高清摄像头。

第二篇:诚实信用在保险合同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及意义专题

诚实信用在保险合同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及意义

班级:工 商99

学号:0952380

姓名:徐 梦 嘉

【摘要】诚实信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经营活动中对当事人诚实信用的要求比一般民事活动要严格,要求当事人具有“最大诚信”。因此,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中的最大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企业是企业之基。保险市场不规范的恶性竞争,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短期行为会损害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因此,保险业加强诚信建设不仅是规范保险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一流品牌、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需要。

【关键词】保险 诚实信用 原则 重要意义 基础 经营活动

诚实信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任何一项民事活动各方当事人都应该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合同订立及在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作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否则,受到损害的一方,按民事立法规定可以此为由宣布无效或解除合同、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甚至对因此而受到的损害还可以要求对方予以赔偿。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中的最大原则,是保险企业的生命线,也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得到充分保险保障的基础。下面就保险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作以下论述。

一、诚实信用在保险合同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意义

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经营活动中是最大诚信原则。对保险企业是企业之基,加强诚信建设是保险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来讲,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保障得到充分、有效保障的重要保证。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当事人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诚实信用是保险产品特征的基本要求,是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

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载体仅是一纸合同。相对于一般商品而言,具有无形性、复杂性和内在价值透明度低等特点。保险实质上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承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决定了保险业比一般企业对诚信的要求更高,良好的信用是保险企业的生命线。保险业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企业自身经营中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加强诚信建设是规范保险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诚信经营不仅可以避免保险市场的恶性竞争,遏制保险企业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盲目占领市场份额等短期行为,也有利于化解和防范经营中的逆向选择和首选风险问题,提高保险企业的经营质量和效益,保证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加强诚信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一流品牌。

保险企业的诚信度,对客户的购买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客户只有在自己的购买需求与自己对某保险企业的信任相统一的基础上才会购买保险。所以,保险企业

只有以诚相待,遵纪守法,信守合同,真诚服务,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虽然我国保险业一直保持调整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如果保险企业诚信问题处理不好,将会极大影响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丧失发展的良好时机,做大做强民族保险业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保险企业加强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提高保险企业竞争力,创建市场一流品牌,做大做强保险业的客观要求。

3、诚实信用是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权利的基本要求。

保险的特殊性要求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保险合同的当事人都要履行诚实信用原则。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未能全部或部分履行诚实信用原则,那么他们保险保障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和“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说明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诚实信用的履行告知义务,是充分得到保险保障的基本要求。

二、诚实信用在保险合同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业的最大原则,是保险经营中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守的最基本原则。保险诚实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需要“政府推动、行业自律、企业内控、社会监督”多方的合力去实现保险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1、政府推动、健全社会诚信体制建设。

信用信息是诚信体制建设的基础,缺乏完整、有效的信用记录,就不能建立科学的诚信体制。为了打造统一的社会诚信体制,政府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优化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信用风险评级制度,对个人及单位的资信信息进行客观、公正的披露。使需要诚信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能够公正、便捷和及时地获取必要的诚信信息,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提高社会诚信经营和透明度。社会诚信体制的建设也需要社会公众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建立有效信用档案,并且把分散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合,通过有效信息渠道融入到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社会诚信信息的资源共享。

2、加强诚信监督,促进行业自律。

不断完善保险法律制度,特别是一些直接涉及保险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有关条款,需要出台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如将保险条款通俗化,专业术语明晰化。制定有效的保险诚信管理制度,强化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失信的成本,促进市场主体行为逐步规范。严格按照《保险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惩处失信的保险企业和保险中介单位,探索和建立保险市场退出机制,以维护保险业的整体诚信。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使其在诚信自律、诚信监督、诚信宣传以及诚信协调与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3、保险企业应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控。

要解决管理混乱带来的诚信缺失问题,作为保险企业来讲,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注重解决经营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业务流程,强化内部约束和监督机制。科学的管理、规范的制度、严密的内控是加强保险诚信建设的重要保障。

4、强化社会监督职能,促进保险企业诚信经营。

保险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保险企业应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强化执行力建设,把诚信作为企业的生命线,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在企业内部形成“以诚待人、以诚感人、个个守信、个人诚实”的良好诚信氛围。把企业的诚信信息通过有效途径向社会公布,使社会公众能及时了解企业诚信经营状况。各经营主体要抱着做大做强民族保险业经营理念,认真履行诚信建设,实行保险业诚信信息资源共享。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力争使保险业诚信建设得到社会认可,做诚信经营的排头兵,真正又快又好地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篇:谈基础业务管理工作在HSE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谈安全业务基础管理工作与HSE体系建设的关联性和重要性 由于工作性质,我经常到气矿基层单位去工作,也经常在工作间歇和一线员工交流。交流期间,我发现基层单位干部员工基本都能够正确认识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够理解企业在管理提升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决策的正确性。但对于一些安全业务基础管理工作要求与目前HSE体系建设工作的关联性和重要性认识并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两种思想:

一是认为目前气矿正在进行的体系建设相关工作与实际生产联系不大,只是一种加强员工思想意识和劳动纪律的管理手段;

二是认为体系建设与安全业务基础管理工作相关要求重复,加大了基层单位干部员工工作量。

无可置疑,员工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这两种思想都是正常的表现,那么安全业务基础管理工作与HSE体系建设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并且在HSE体系建设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

一是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一部分,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二是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安全管理的先进模式,其作用主要是规范安全业务管理工作。

如上所述,安全管理与生产管理的目的一致,即保障生产平稳有序进行,其所属业务均围绕保障连续性生产开展。而体系建设的目的为保障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生产效率。

因此,从狭义上说,气矿正在进行的体系建设相关工作与实际生产不是联系不大的问题,而是其本身就是因生产发展而出现的管理需求,其对于生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实际生产的重要作用上。

从广义上说,HSE管理体系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被世界大多数大型石油石化企业所接受的先进管理模式,其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其理论基础和管理模式的建立过程不仅对于安全管理而言,对于我们的整体企业战略和企业管理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体系建设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诚然,目前我们的体系建设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前期的学习和模仿必然会使先进的管理模式与旧有管理模式产生冲突。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体系管理模式和已有的管理模式融合转化不够造成的,同一项工作“两条线”,“两个面”的现象也还真实存在。这都是我们向先进的管理模式迈进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代价,只要我们找出问题并着力解决,不断修正我们的管理工作,从量变到质变,我相信,我们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的目标不会太遥远。

质量安全环保科魏勇

第四篇:移动智能终端在培智信息课堂的应用实践与探究

移动智能终端在培智信息课堂的应用实践与探究

摘 要: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近几年,移动智能终端得到了普及,在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堂上应用智能终端缓解了培智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培智学生;信息技术

一、存在问题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信息技术学科必须“以学习简单的通讯工具运用、计算机操作、互联网络运用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帮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当前,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1.智障学生个体差异大,信息技术能力悬殊

由于智障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适应性行为障碍程度差异较大,所以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起点各不相同。有些学生甚至伴有多重障碍,手部可操作性也不尽相同,这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更甚。

2.培智课堂超班额,智障学生自主探究难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需要及时跟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培智班级的学生远超过8人的班额。在教学中,教师无法同时兼顾不同障碍的学生。所以在常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难以真正有效开展。

3.课堂注重操作训练,忽视智障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在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上,我们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鼓励智障程度较轻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时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力。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一节课经过教师精讲、学生练习,留给学生创作的时间已经不多,对作品的展示、评价时间就更少。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

二、信息技术教学使用移动智能终端的可行性

移动智能终端拥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通常搭载各种操作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各种功能。现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应用非常普及,语音识别、手写输入、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并不陌生。移动智能终端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使用比其他课堂具有更多优势。

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在网络教室进行,平板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可以为学生呈现各种教学视频,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师在使用和维护这些终端时更具优势。信息技术教师相对其他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移动智能终端接触更多,使用智能终端更得心应手。

语音识别、手写输入、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的应用能为智障程度较深的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使操作有困难的智障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无障碍沟通得以实现。

三、移动智能终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以微课为分层教学资源,基于ipad实现学生异步学习

随着计算机移动互联技术、多点触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运用,以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智能化移动终端不断涌现。培智信息技术课堂学生的差异性不可避免,教师有责任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成长。教师将知识点按操作难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档。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挑战不同难度的内容。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以QQ为交流工具,移动智能终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腾讯QQ具有操作方便、简单易懂、免维护和零费用等特点。它整合了多种网络交流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交互工具。在培智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建立一个QQ群,学生运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联网。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随时在学习群中发布,教师在为信息技术基础差的学生补差过程中,群里的问题就已经被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了。教师的角色从讲授者、领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3.整合应用程序,为学生给出即时的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要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评价,提倡把评价贴近培智学生的生活,即评价应注重平时的操作与实践,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不仅仅是针对学生最后得出的结论,或最后拿出来的成绩,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揭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他们是如何解决困难的。如“印象笔记”就可以将课堂上的一个画面、一段视频保留下来,通过“多屏互动”上传到电视屏幕,供学生一起学习、评价,这样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四、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的反思

通过上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我们看到这些终端及其软件的确可以缓解目前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上的问题,但笔者认为,在智能终端使用过程中还必须注意: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应用移动智能终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应打破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08.[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3]朱网兰.微课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学新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8).[4]樊澜,刘?B,张传雷,等.3G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研究和分析[J].电信科学,2009(08).

第五篇:“全国个人诚信综合管理平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全国个人诚信综合管理平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今日上午,“第二届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管理部主任、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韩家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湖南省企业信用管理局、济南市信用资信中心、哈尔滨工信委等有关政府领导,全国个人诚信档案查询网、宜信等行业模范代表及众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的领袖和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草原论剑。会上,全国个人诚信档案查询网和各省市信用中心签署了联合共建协议。总裁李海彬发表重要讲话,详细阐述了“全国个人诚信综合管理平台”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及重要意义,并预祝此次经验交流会圆满成功。

他在讲话中指出: “全国个人诚信综合管理平台”的这种新模式就是把“诚信”建立一种让守信者收益,失信者受戒的长效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这个模式开创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模式。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宝贵经验。

以下为讲话全文:

“全国个人诚信综合管理平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各位尊敬的与会领导和嘉宾:

你们好!

本人谨代表“全国个人诚信档案查询网”及“全国个人诚信综合管理平台”向与会代表们做简短的汇报:

“全国个人诚信综合管理平台”是由国家发改委下属的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信息专业委员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中国管理科学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以及北京中诺科瑞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家单位联合创办。

本网站所属的“全国个人诚信综合管理平台”凝聚了众多信用研究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法律团队、技术团队多年的辛勤和汗水,投资了数千万元,按照国际惯例、以独立的第三方身份组建的具有互联网时代鲜明特色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

这个平台的建设之初,在国家相关的“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还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参照国家的相关条例、规定和国外成熟的经验,充分考虑了保护个人隐私的要求,并进行了相关设置。在安全保护和防护措施方面, 该平台建立了完善的业务操作、安全管理等内控制度,以及将要建立的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二级标准的安全防护措施。

“全国个人诚信综合管理平台”的创办填补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除了(央行征信中心负责的)个人资信之外的个人社会信用,涵盖了个人在商务服务领域、社会服务领域、社会管理领域、社会公益事业领域和大学生、重点职业人群诚信失信行为以及社会法人诚信失信行为。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在商务服务领域的应用:

(一)社会民间信贷活动中的守信和失信行为;

(二)担保活动中的守信和失信行为;

(三)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商业机构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合同履约的守信和失信行为;

(四)商务服务领域的其他守信和失信行为。

二、社会服务领域的应用:

(一)向各类组织提供真实或虚假证明材料的守信和失信行为;

(二)社会保险、基本医疗规定的守信和失信行为;

(三)社会服务领域的其他守信和失信行为。

三、社会管理领域的应用::

(一)依法纳税的守信和失信行为;

(二)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

(三)交通违法行为;

(四)实施家庭暴力以及不履行赡养、抚养义务的行为;

(五)违反公共场所和城市市容管理规定的行为;

(六)被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认定的诬告、诽谤他人的行为;

(七)被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认定的行贿、受贿行为;

(八)被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认定的制假、售假行为;

(九)被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认定的参与传销、商业欺诈等行为;

(十)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职权过程中,自然人作为相对人发生的失信行为;

(十一)民事、刑事涉案判决承担责任或者受到行政处罚的其他失信行为。

四、在社会公益事业领域的应用:

(一)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行为;

(二)积极献血的行为;

(三)拾金不昧的行为;

(四)见义勇为的行为;

(五)助人为乐的行为;

(六)慈善捐助的行为;

(七)在社会公益事业领域的其他守信和失信行为。

对失信惩治不力,诚信就难以得到彰显,诚信得到了彰显,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诚实守信”,也使得这部分人的“诚信”积累变为一种财富,同时又为营造社会诚信文明的和谐社会氛围做出了贡献。

五、在大学生群体的应用:

大学生作为国民中的优秀分子,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否具备诚信的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然而近年来,考试作弊、学术论文剽窃、大学生实习随意毁约、捏造成绩、编造简历、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等现象屡禁不止。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是要涵盖大学生在校期间各类信息,既有教育经历、培训经历、社团经历、社会实践、勤工俭学、证件证书、境内外交流等学习信息,还包含了学业成绩、任职记录、学期(毕业)评语、在校优良记录、在校不良记录、助学贷款记录等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内容。毕业之后,“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扩充至就业后诚信档案,由用人企业继续记录,涵盖培训经历、工作经历、技能考核、业绩考核、奖惩记录和离职情况等诸多方面。同一份诚信档案按维护时间和维护主体不同相对独立存放、互不影响,实现诚信信息的多方持续积累和诚信资产增值。形成由个人、学校、教育部门、用人单位等多方共同记录主体诚信活动的全面、客观、动态和多方共建的电子数据库。

六、职业人群的应用:

(一)取得各类执业资格、职务和荣誉过程中的行为;

(二)执业过程中的行为;

(三)其他违法、违纪或者违反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造成不良影响的失信行为。

从微观上讲,它能够有效遏制闪辞、恶意跳槽、肆意违约、损公肥私、泄漏商业机密等等诸多职场的不诚信现象。这些不诚信现象同时也造成了企业对员工的不信任,不愿再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培养员工,这样又会造成了员工的不满,导致跳槽、闪辞„„如此恶性循环,对企业和员工个人来说都是受害方,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中国的企业做大做强。从宏观上讲,它能够有效加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提升职业人才品质、调动发挥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的诚信道德水平,提升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国际形象,有助于中国的劳动力适应国际劳动市场的规则,助力于中国劳动力、中国的人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不希望《三次逃票的故事》再次发生。

上述领域的分类我们参考了相关的文件,把它们归入我们的平台应用的话,我们把这些应用放入了3个分平台中:

1、企业版平台;

2、院校版平台;

3、机构版平台。机构版就是要将前4部分应用放入这个平台中去,为了适应各个机构或部门在记录个人诚信行为的不同特点,我们在平台中设置了自建诚信记录模版功能,以适应不同部门或机构的不同需求。

企业版平台就是以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建立所属员工的奖惩记录,业绩考核,离职情况等方面的诚信信息,我们的网站的域名是“11-22.cn”,也就是说我们希望用人单位真实客观的记录员工的诚信信息,尽量不要去评价或评级,如真的有必要写出评语的就要上传相关凭证。同时对企业的恶意评价有相关的制约机制,以及对个人恶意评价的投诉处理机制。

该平台一经推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好评,全国各级媒体也给与了我们积极的肯定和报道,新华社在中央人民政府网、人民网、光明网、以及CCTV-2和全国近200多家媒体报道了我们“全国首个诚信平台的建成运营„„”。

尤其是企业用户,争相恐后的注册成为我们的“诚信共建单位”,我们现在已有十几万家企业用户,近百万条个人诚信档案、简历;各省市信用中心也给予我们很多的帮助和支持,并且和很多省市信用中心或第三方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我们也会建立区域板块,在全国的“大平台”的基础上,设立区域性分平台运作模式,我们的这个模式开创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模式。

“全国个人诚信综合管理平台”的这种新模式就是把“个人诚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身份证号码作为识别手段的一种让守信者收益,失信者受戒的长效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愿这种模式能为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出贡献,也真诚的欢迎在座的各位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祝愿与会代表能在这美丽的呼和浩特愉快的沟通和交流,并祝愿第二届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下载专业警用智能业务终端在大情报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方案(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业警用智能业务终端在大情报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方案(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