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广州市初三语文议论类知识文段阅读强化训练题

时间:2019-05-14 04:4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届广州市初三语文议论类知识文段阅读强化训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届广州市初三语文议论类知识文段阅读强化训练题》。

第一篇:2008届广州市初三语文议论类知识文段阅读强化训练题

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2008届广州市初三语文议论类知识文段阅读强化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 完成后面的试题

人们常会天真地认为 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 你看

有那么些人 带着全副装备 历尽千难万险

爬到千年积雪的顶峰 把手中的小旗往脚下一插

就豪迈地宣布:我们已经征服了高山

有句话说“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 如果高山有情 面对这些“征服者” 也会笑得前仰后合 一只蚂蚁

有幸艰难地爬上了大象的背

于是它宣布:我已征服了这只大象

这是不是太滑稽了?意大利有位女探险家 不远万里来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她要挑战自然 徒步穿越大沙漠 创造奇迹

可是当她走出沙漠时 却跪倒在沙漠边上 记者问她有什么感想 她说她不承认征服了沙漠 而是感谢沙漠能让她通过

我们曾那么意气风发地相信“人定胜天” 口口声声说要创造自然

大片大片地开山垦荒、围湖造田 大肆砍伐森林

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 几百年才长成的林木

人类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让它们在地球上消失;上千年的热带雨林 可以在几年内将它们变成光秃秃的平地;几百万年才进化而成的物种 可以在几十年间使它们绝迹

人类还有什么不能办到的?大家说人类的力量真是伟大 可是

还没有来得及陶醉

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了 水土流失使江河床位上升 水灾频发

生灵涂炭;沙尘暴肆虐 大气污染

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已不适合人类居住

这到底是谁征服谁?究竟什么才是人类的力量?

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

果断地放下了屠刀;当我们想品尝珍禽野味时 毅然地收起了猎枪;面对一片静谧的湖水

我们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

我们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这才叫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

1、对第三段画线的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揭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十分强大

B.深刻揭示人类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

C.时间上形成的强烈对照

加深了读者对人类破坏自然的严重后果的认识

D.表达了作者对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的痛恨和惋惜

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探险家认为成功穿越大沙漠 是因为大自然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B.女探险家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看待自己成功穿越大沙漠

C.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 感受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威力

D.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

认识到不应把大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

3、文中“蚂蚁征服大象”的例子论证了什么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

B.人类应当具有理性的力量)C.人类无法征服高山或沙漠

D.人类征服自然的说法是可笑的

4、根据文意

下列对“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 不把大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

B.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C.将地球环境改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D.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

放下屠刀;当我们想品尝珍禽野味时 收起猎枪;面对静谧的湖水

发出由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 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后面的试题

学贵有疑

①学问学问 要有所学 必先有问 要有所问 必先有疑 疑是发现问题 问是提出疑问 疑问解决了 就获得了学问

②古今许多大学问家 都是学中有疑 善于发问的人 清朝乾隆年间 有一个学者 名叫戴震 他幼年读书时

就曾接二连三地向老师提出疑问 由于他读书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勤于思考 敢于提问

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最后成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家

③在人们求知的道路上 怀疑犹如一粒学问的种子 没有它就决不会开出知识的花 结出智慧的果

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 就不会有哥白尼“日心说”的产生

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 而生活的智慧

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

④但是应当指出的是 任何有效的怀疑

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

比如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所进行的挑战 决不是一时的发现

而是他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 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 潜心观察的结果 没有大量丰富的资料

达尔文决不会提出有价值的怀疑

⑤疑之所以贵 就贵在敢于思索 敢于设想 敢于创新 敢于发现真理

让我们举着问号这把钥匙 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吧!

1、对本文的中心论点表述准确的一项是()A.学贵有疑

B.古今许多大学问家 都是学中有疑 善于发问的人

C.任何有效的怀疑

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

D.疑问解决了 就获得了学问

2、根据上下文

填入第③段横线中恰当的一句是()A.由于“物种不变论”被达尔文怀疑 因而创立了“进化论”

B.由于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怀疑 因而创立了“进化论”

C.没有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 哪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

D.没有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 就不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

3、分析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 错误的一项是()

A.举例论证:列举了达尔文、哥白尼的事例

B.道理论证:引用了巴尔扎克的名言作理论论据

C.对比论证:用达尔文、哥白尼的事例从正面论证怀疑精神的重要

D.比喻论证:用“播下种子才能开花、结果”作比喻

4、下列不属于本文的分论点一项是()A.疑问解决了 就获得了学问

B.古今许多大学问家 都是学中有疑 善于发问的人

C.任何有效的怀疑

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

D.在人们求知的道路上 怀疑犹如一粒学问的种子 没有它就决不会开出知识的花 结出智慧的果

5、第③④段都有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事例 对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论证在求知的道路上 学贵有疑

B.为了论证怀疑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

C.分别论证各自的分论点

D.为了论证在人们求知的道路上 要取得学问贵在有怀疑精神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后面的试题

让心灵站立

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 有一天

他被召去为国王看病 “你为我看病

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国王说 “请原谅 陛下

”科赫非常平静地说 “在我眼里 病人都是国王 ”

在某些人眼里

罗伯特·科赫真是一个傻帽儿 就算你平时真的对病人很好 心里认为国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但是此刻国王站在你面前 你也要说点假话哄他高兴才是 比如

你可以说:“那当然 陛下这么尊贵

我怎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对待您呢?”国王高兴还会少了你的好处吗?然而 科赫没有这样做

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在权势面前坚持自己让心灵站立的原则

我们需要让心灵站立 在权势面前如此

在金钱、荣誉面前也同样如此

金钱可能使我们屈服于物欲;一次性使用的荣誉可能让我们忘记生命的最终目标 你要想坚守自己

就必须牺牲这些被世俗看重的东西 并且在这种牺牲中高扬自己的人生信念

让心灵站立需要一种胸怀 一个胸襟狭隘

只知道为自己计算的人 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 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 因为他追求的是利益

追求利益必须懂得识别天时地利人和 懂得利用谁、团结谁、孤立谁、打击谁 只有那种心怀大众

把自己的生命自觉地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人 才会宠辱不惊

把坚持自己的灵魂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 他们追求的是真理 真理从不察言观色 无论世界怎么变化

他都以自己独特的面貌存在着

让心灵站立也需要底气

悬崖上的松树不惧外界的压力和诱惑 只是以本质的执著

坚守在别人无法坚守的地方 它令人敬佩 然而

不是每一棵树都可以跻身于悬崖 悬崖上少土

需要一棵树拥有刺穿岩石的力量;岩石上少水 需要一棵树用心灵浇灌自己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要本事没本事 要品质没品质 他不投机

不选择一种风险最少的途径

又怎能讨到自己的饭票呢?当一个人拥有了在世上立足的一切 要显露自己才华的时候

他是才华最出众的;要显示品质的时候 他是品质最优异的 他要做到让心灵站立 也就顺理成章了

让自己的心灵站立 以真诚和坚守去面对生活 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基本的人生目标 达不到这一点

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下列概括准确的一项是()A.在权势面前需要让心灵站立

B.让心灵站立需要一种胸怀

C.我们应让自己的心灵站立 以真诚和坚守去面对生活

D.让心灵站立需要底气

2、文章开头使用了罗伯特·科赫的例子

直接证明了哪一观点?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需要让心灵站立

B.在权势面前需要让心灵站立

C.让心灵站立需要一种胸怀

D.让心灵站立需要底气

3、“让心灵站立”所需要的“胸怀”和“底气”各指什么? A.具有牺牲精神

不惧外界的压力和诱惑

B.把坚持自己的灵魂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 拥有在世上立足的才华

C.要心怀大众 追求真理

要有出众的才华和优秀品质

D.胸襟广阔 顽强执着的精神

4、根据文意对“让心灵站立”这个语句的含义进行阐述 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权势、金钱、荣誉面前不受诱惑 以真诚和坚执去面对生活 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精神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精神

C.高扬自己的人生信念

D.不畏权势 说自己的心里话

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 完成后面的试题

1、A 难度系数:0.70

2、B 难度系数:0.60

3、D 难度系数:0.70

4、B 难度系数:0.55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后面的试题

1、A 难度系数:0.70

2、D 难度系数:0.60

3、C 难度系数:0.60

4、D 难度系数:0.60 作答时间:3分钟作答时间:2分钟作答时间:1分钟作答时间:2分钟作答时间:3分钟作答时间:2分钟作答时间:1分钟作答时间:2分钟认知能力: 比较与分析 认知能力: 比较与分析 认知能力: 比较与分析 认知能力: 比较与分析 认知能力: 比较与分析认知能力: 比较与分析认知能力: 比较与分析认知能力:比较与分析

5、C 难度系数:0.60 作答时间:2分钟 认知能力:比较与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后面的试题

1、C 难度系数:0.60 作答时间:4分钟 认知能力: 比较与分析

2、B 难度系数:0.70 作答时间:2分钟 认知能力: 比较与分析

3、C 难度系数:0.55 作答时间:2分钟 认知能力: 比较与分析

4、D 难度系数:0.70 作答时间:2分钟 认知能力: 比较与分析

第二篇:初三语文阅读与写作强化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每周一考5(有答案)

初三语文阅读与写作强化训练题(5)

一、默写(12分)

1、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3、野径云俱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6、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联想到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

许多主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课内或课外找出两句描写花的古代诗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文后题目:

三重楼喻

往昔(从前)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另外的)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

(庄严华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极度的羡慕),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

顷来(为什么近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解(通“晓”)作彼家端正合不

(同“否”)四?”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立刻)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是

时木匠即便经地垒作楼。愚人见其垒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彻底明白)知,而问之言:

“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

屋”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一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a愚人固言:b时人闻已,三重屋?”○“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必须)为我作最上者。”○

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1即作是念()○2如是这楼()○

3云何顷来()○4云何得造()○

10、解释画横线的两个语句,注意加点字的含义。(6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古语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与本文相同。请谈谈它们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三、阅读说明文,回答文后题目: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1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

了。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湿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一一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 均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 统研究”。

③“短期气候预测’堤相较‘十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扮’,它的时间概念不是一日”而是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变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电扇、饮料的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水利、交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树比,中国这方 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 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______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状态,_______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统尚未建立。⑤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研究”大功告成。

6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报系统曾在“1998年抗洪年”○

准确预报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20 0 0年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7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凭啥判断下一季是热是冷、是○

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81998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1997年冬○

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这套系统主攻的汛期预报,每年4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对于今年夏天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9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进步。○

12.本文围绕“短期气候预测”’,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3分)

13、本文开篇用了一个设问句。如果不用设问句,这话该怎么说?作者运用设问句有什么好处?(3分)

14、根据第三段内容,用一个“是”字句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个定义。(3分)

15、填入第五段空缺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然但是B因为所以C但而D虽却

16、给第十段中的“变幻莫测”写出两个同义成语和一个反义成语。如能多写且正确,每多写一个可加一分,最多加2分。(3分)

17、文中说:“对于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进步。”透过这些话,你对气象研究的本身或说明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4分)

四、阅读散文,回答文后问题:

松与兰

这所高校的风景,最亮丽的要算囹书馆门口那两株雪松了。它们非常庄严地对峙着,像秉承着什么诺言。树干有五层楼高。它远看像片云,近看似把伞,蹲下瞅它,似觉进入了一团绿色的梦境。这是两座绿色金字塔,两个高深莫测的哲学童话。

我每天都去看它。我崇尚它的凝重,“不管外界怎么样,我就这个样子”。它使我想起西方一句谚语:台风的中心是稳定的。

人毕竟不是树,人还要遭受松树尝不到的折磨,尽管阳光是灿烂的,每日里大千世界不尽如人意的事还不少。每当此时,我便跑到树下,去看它的庄严凝重,它的无欲则刚的气概。看得久了,竟生出些连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的情感来,甚至连孰是我、孰是松都分不清了。

松树是圣哲。

在雪松前面,有10棵白玉兰。阳春三月,草木丰茂,百花争艳,白玉兰昂首怒放,像10位亭亭玉立的仙女,一个个冰清玉洁,光彩照人。

爱拈花惹草的蜂蝶来了,绕着白玉兰翩翩起舞;凑景照相的来了,靠着白玉兰扭摆作态;拍摄电视的来了,对着玉兰花调试着焦距„„

人们一下子冷落了那两棵松树。

好景不长,一场春风,一场春雨,打得玉兰花儿败了,白玉兰十分可怜,像是被匆匆赶

下台的演员,凄惨中带有一种落魄,水淋淋地向世界泣诉。

那雪松却显得更加苍翠与凝重。

这时,我忽地想起一首诗,这诗该是松树吟诵给白玉兰的:“春日春风有时好,港风春日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是春风春日诱骗白玉兰把花儿开了,又是春风春日把白玉兰打败了。它们还是涉世不深啊!

白玉兰啜泣不语。

17.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写道“我每天都去看它。我崇尚它的凝重”。(6分)(1)为什么“我每天都去看它”?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2)为什么“我崇尚它的凝重”?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5个字)18.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道“看得久了,竟生出些„„莫名其妙的情感来”,这种情感指的是什么?(4分)

19.作者在第6-11自然段中,写白玉兰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还想起一首诗,写它花开花落的情景,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2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6分)

A两株雪松的亮丽,犹如两座绿色金字塔,是从外貌来写;它们庄严地对峙着,犹如两个高深莫测的哲学童话,是从内在气质来写。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不管外界怎么样,我就这个样子”的松树风格。C作者想到“台风的中心是稳定的”这句西方的谚语,旨在印证松树的庄严凝重,不受外界左右的精神。

D“松树是圣哲”一句,是把松树人格化、理想化了的写照,激励人们学习松树的风格。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白玉兰的亭亭玉立,冰清玉洁,光彩照人。F作者在文章后面想起一首诗,说是松树吟诵给白玉兰的,意在告诫人们不要学涉世不深的白玉兰,要学松树无欲则刚的气概。

五、片断作文(10分)

一进公园大门,最先见到的就是松树,高大挺拔,还有各种鲜艳的花朵,小路两旁还有青青的冬青树。

你认为这样的描写具体吗?如果不具体,请你铺叙一下公园的景色。

六、作文(50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有一段话: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各种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新的教育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蕴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也就是说要使人们学会生存。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以“学会生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1立意自定。2写法不

附每周一练4答案:

一、1有仙则名、有龙则灵;2将孥百战死:3心忧炭贱怨天寒;4夜阑卧听风吹雨;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8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苛政猛于虎);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盖清,亭亭净植。

二、1C、2惑(奇怪)、曝(晒暖)、欤(呢)

3、a冻冷、b佞谄之臣、c技艺、d姓氏、下围棋。

4、一暴十寒。比喻时而勤奋,时而懈怠,没有恒心。

5、凡是从事任何学习或江作,都不能一暴十寒,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三、1李阳.克立兹英语教学(学习)法。2英语教学(学习);工科大学生;说;“三最”:最快速、最清晰、最大声;脱口而出。3C、4三个要点:不结合实际和操作学、追求大而全系统、过于严肃、理性对待语言。51~4概述此法以说为中心奴其要求;5~15具体说明“十大王牌理论”;16~20说明李阳克立兹对学习英语的反思和应有的正确态度。

四、1倒叙、小提琴、两家父母为实现小孩的愿望而企求寻找低价小提琴。2生活不富裕、因无力买购优质昂贵小提琴而难过。3因实现了“我”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的愿望而高兴。4侧面和正面(直接和间接)描写。5前次在文首以引起对“我”往事的追叙与回忆;后次则是过渡对另一类似“我”当年境况故事的叙述。6关爱他人,以实现其人生追求与梦想。7实现人生的追求与理想,其价值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五、1A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2B以“我”为主角、以第一人称娓娓“告白”的亲切口吻写出的叙述文字。2散文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3巴金、叶至诚、鲁迅、朱自清、徐迟、汪曾棋,这六位大师的创作实绩作为事实论据,证明散文是“自我”文学、“个性”文学;六位大师真实典范,都是现当文学史上著名作家,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六(略)

第三篇: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32传记概括类题解析

专题强化训练(三十二)传记概括类题

题组一 对点练

一、[2017·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埃里克·史蒂文·兰德尔

郭晓强

1957年2月3日,兰德尔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兰德尔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极大兴趣,并且绝对称得上是一位数学天才,他在全美数学测试中获得第二名,并在纽约一所高级中学以最高等级毕业。17岁时,兰德尔就证明准完美数的存在,这项成就使他获得威斯丁豪斯奖学金,同时来到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学习,于1978年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兰德尔又因获得罗氏奖学金而有机会进入牛津大学继续深造,于1981年获得数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兰德尔在数学方面一帆风顺,按常规似乎应成为一名数学家,然而他的个性却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兰德尔虽然喜欢纯数学,但不愿意将数学作为终身职业,这是因为钻研数学需要在清静的环境中,过一种僧侣般的生活,而兰德尔自认为不是一个好的修道士,他更喜欢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因此他决定毕业后转到其他专业。

1981年,兰德尔回到美国,通过普林斯顿大学一名教授的推荐,最后在哈佛大学商学院获得一份工作,担任经济学助理教授。当时兰德尔对经济学几乎一无所知,然而这丝毫没有难倒兰德尔,他认为经济学比纯数学更适合自己,不足之处可通过业余时间自学来弥补。兰德尔自学能力惊人,并且在教学方面也具有超强的天赋,不久讲授经济学已得心应手并得到学生和同行的肯定,于1987年升任副教授。在经济学方面已有所见长的兰德尔在工作中却发现经济学也并非他的最爱,因此决定再次寻找其他方向。

一个偶然的机会,兰德尔的弟弟亚瑟给予兰德尔很大帮助。亚瑟的专业是神经生物学,他送给兰德尔一些神经生物学方面的论文。兰德尔虽然无法完全理解论文的含义,却已经被生命的巨大奥秘所吸引,尤其是对DNA神奇的结构着迷,他再一次修改了自己的专业。缺乏相关背景的兰德尔选修了哈佛大学的生物学课程,同时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实验室里进行果蝇基因的克隆工作。兰德尔半开玩笑地说,他是在大街拐角偶然听到并理解了生物学,当然在坎布里奇大街上对生物学的讨论和对其他事物的讨论一样司空见惯。

在一次演讲中,兰德尔偶遇麻省理工学院的遗传学家伯特斯坦,伯特斯坦已开发出从基因组中寻找导致简单疾病发生的单一基因的方法,当时正打算处理更为复杂的问题,研究多基因的人类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和肥胖等。兰德尔对此研究很感兴趣,因此演讲完毕后两人开始讨论如何将统计学应用于人类复杂疾病基因研究。不久,他们就有了大致的答案。由于兰德尔对遗传学的兴趣,1984年他加入了麻省理工学院,第二年又成为怀特海生物医学研究所的一名员工,与伯特斯坦合作,开始对遗传学的研究。兰德尔仍然是哈佛商学院的副教授,幸运的是他获得了麦克阿瑟奖学金(1987年),使他能够在教授经济学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生命科学的实验。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研究的早期,兰德尔将自己在数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生物学领域,这些尝试获得了极大成功。兰德尔开始使用新方法来革新传统的生物学研究,如利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来进行遗传位点定位,并初步建立了人和小鼠的一系列简单图谱。兰德尔还开发新方法,从人类基因组中寻找有用的信息,从而能够发现复杂人类疾病的基础。不久兰德尔意识到没有全面分析人类基因组的工具,这些单一方法将毫无用途。兰德尔成功制备了早期人类全基因组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包括大约400个标记物。这项成就使兰德尔于1990年获得NIH人类基因组计划首个资助,从而在怀特海研究所建立了“怀特海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该中心成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兰德尔的工作经历也像他试图破译的DNA结构一样,呈螺旋结构,从数学到经济学最终到生命科学,他是当代罕见的科学天才之一。

1.(概括传主事迹题)兰德尔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将自己在数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生物学领域,获得极大的成功。②使用新方法革新传统的生物学研究。③开发了新方法,从人类基因组中寻找有用信息。④成功制备了早期人类全基因组的遗传图谱。

解析:考生首先要明确试题要求概括兰德尔在“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不能答非所问;还要注意“成就”一词,不是传主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能称得上“成就”。其次要明确答题区间,文章第4自然段主要讲兰德尔开始对生命科学有兴趣,并开始转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第5自然段主要讲了兰德尔在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成绩。最后从中筛选信息,归纳整合,分点作答即可。

2.(概括传主个性品质形成原因题)兰德尔“从数学到经济学最终到生命科学”,他转变专业方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回答,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因)他虽喜欢数学,但他的性格不爱孤独和清静,喜欢与人交流,而数学研究与他的性格不符;在经济学方面已有所见长的时候他发现经济学也不是他的最爱;转到生命科学领域是因为他被生命的巨大奥秘所吸引。

(启示)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领域有足够的兴趣,才会投入十足的精力和热情去钻研,去奋斗,也才可能做出一番成就。解析:试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探究兰德尔“从数学到经济学最终到生命科学”,不断转变专业方向的原因,结合原文内容看,兰德尔从事数学研究是因为“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极大兴趣”,放弃数学则是因为性格,“他的个性却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兰德尔虽然喜欢纯数学,但不愿意将数学作为终身职业,这是因为钻研数学需要在清静的环境中„„他更喜欢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放弃经济学则是因为“在工作中却发现经济学也并非他的最爱”,选择生命科学是因为“被生命的巨大奥秘所吸引,尤其是对DNA神奇的结构着迷”。第二问,考生可以从兰德尔的三次转变当中提取出两个关键词,即“兴趣”“性格”。从文中看,“性格”因素对其转变的影响较小,而贯串始终的是“兴趣”。

题组二 综合练

二、[2017·河北省保定市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陈翰伯:文化的先行者

中国出版界有一位重要人物值得记忆。他重要的标志,不但在后30年,也在前30年;不但在政治上,也在文化上。他不但是一位政治的执行者,也是一位文化的先行者。他,就是陈翰伯。

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就读于燕京大学。他曾与姚依林、黄华、黄敬等人一起,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那时他们经常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客厅中聚会,讨论时势与未来,陈翰伯也因此与斯诺结下友谊。他曾经陪同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到延安,拜见毛泽东、朱德,为他们当翻译。1936年7月,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的十余年间,陈翰伯作为一位“潜伏”的红色报人,用笔名王孝风、梅碧华等,写了许多好文章。他的公开身份是记者、编辑,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他需要做的是尽最大可能在报纸上登载国民党政府不愿意登载的消息,撰写社论、时评,婉转地、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他不可能不暴露左派的面目,因而时时刻刻处在危险之中。

1958年8月,陈翰伯奉命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他十分注重文化传承的力量。他上任后首先跑到上海,找寻老商务留下的资料,恢复商务印书馆种种出版建制,延续“百年商务”文化香火。有趣的是,陈翰伯的这一份苦心,竟然在他“文革”时期写的一份检讨书中,清晰地表达出来:“我是复活旧商务的罪人„„我一九五九年在上海办事处查了很多材料,这些材料以后都运到北京,我请胡愈之等人做了馆史的报告,后来就设立了馆史研究室,举办展览会和六十五周年的纪念。与此同时,我在报纸上发表了很多消息,到一九六二年,在我的招魂纸下,旧商务这具僵尸,已经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散发臭气,毒害人性。”这样的文字,读来让人心酸。

接手商务印书馆后,陈翰伯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我们该奉献什么,我们能奉献什么。此后8年,他可谓功勋卓著。汪家熔曾详细罗列出那个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重点图书项目:社会科学经典395种;经济学著作115种;政治学著作,不算大量提供给中央理论小组的,有93种;历史和历史学66种;工具书,包括修订《辞源》,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俄汉大辞典》等;此外,还有英、法、德、日、西、阿拉伯、越南、印尼等外语方面的词典、语法书和其他读物。正是这些图书的出版,托起了陈翰伯作为出版家的历史地位。

说到先行者,是说他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是一个时代的启蒙者与引路人。略举两例: 其一,为国家开列辞书建设的书单。1972年,遭受迫害的陈翰伯从干校调回北京。1975年,着手制订周恩来总理在病榻上批准的“中外文辞书出版十年编辑规划”。那时,很少人相信这个规划能够实现;但是陈翰伯却固执地认为它可以实现,因为有人民。陈原回忆那段历史时写道:“1975年,翰伯抓住这个机会,要进行一项规模宏大的基础工程。„„13年的实践,证明这项基础工程对于国家现代化有多么巨大的意义;13年的事实,也证明翰伯的信心来自人民,是现实的。”

其二,创办《读书》杂志。《读书》创刊号发表了李洪林的文章《读书无禁区》。在叫好声中,也引起了数不清的质疑。1981年4月,陈翰伯在亲自撰写的社论《两周年告读者》中,对这篇文章给予很大支持。文中写道:“我们重申我们赞成‘读书无禁区’的主张。‘四人帮’垮台后,风沙虽然已过,不敢重开书禁的还大有人在。当时我们针砭时弊,喊出‘读书无禁区’,深受读者欢迎,我们非常感激。”《读书》就是这样,触摸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在社会大势中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成为一面旗帜。

(有删改)【相关链接】

①陈翰伯(1914—1988),中共党员,新闻家、编辑出版家、国际问题评论家。解放后曾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兼总经理、人民出版社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出版局局长、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务。

(摘自“百度百科”)

②在政治运动中,一批学者和翻译家被划为“右派”,丧失了从事研究工作的权利。陈翰伯曾冒着很大的风险,卷着铺盖到北大“蹲点”,按照拟定的学者名录一个个寻访。众多“靠边站”的专家学者如朱光潜、贺麟、王以铸得以出山,担当古典名著的翻译工作。这段经历当时虽未给陈翰伯带来大的影响,但在“文革”中,陈翰伯没能躲过打击,被批判为“招降纳叛”。

(摘自吉祥《陈翰伯是谁?》)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曾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在美国经常参加记者埃德加·斯诺组织的聚会,与斯诺结下友谊。

B.陈翰伯曾作为翻译陪同埃德加·斯诺及夫人拜见毛泽东、朱德;大学毕业后,潜伏在国民党统治区,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

C.陈翰伯在检讨书中,称自己是复活商务的罪人,委婉地陈述自己为恢复商务印书馆 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

D.本文由总到分,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表现了陈翰伯既是红色的报人,是优秀的出版家,还是文化的先行者的三方面特点。

E.本文语言平实,选取传主60年人生经历中的典型材料,表现了陈翰伯在中国出版界的重要地位及其在政治、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

答案:DE 解析:A项,原文是“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客厅中聚会”,并不是“在美国”参加埃德加·斯诺组织的聚会。B项,原文是“陪同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不是“陪同埃德加·斯诺及夫人”。C项,我们可以从陈翰伯的检讨书中看出他为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并不是他要“委婉地陈述自己为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用笔名冒着危险写了许多好文章,宣传共产党的主张。B.1958年8月,陈翰伯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后延续“百年商务”文化传承,出版大量重点图书项目。

C.陈翰伯为国家开列辞书建设的书单,创办《读书》杂志,工作具有开拓性,成为时代的启蒙者与引路人。

D.解放后陈翰伯历任各出版部门的要职。

答案:A 解析:原文第2自然段“1936年7月,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的十余年间”,可知“20世纪30年代”是错误的,还应包含30年代以后;“宣传”前应加修饰语“婉转地、策略地”。

5.陈翰伯是文化的先行者,他的做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工作的开拓意义:陈翰伯进行的具有开拓性的规模宏大的基础工程,对国家现代化具有巨大的意义。②时代的引领意义:陈翰伯赞成“读书无禁区”的主张,敢于破除思想禁区;触摸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引领了社会大势。

下载2008届广州市初三语文议论类知识文段阅读强化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届广州市初三语文议论类知识文段阅读强化训练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