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分析

时间:2019-05-14 04:2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分析》。

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分析

高效课堂建设对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及小组合作学习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给沉闷枯燥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的焦虑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许多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偏重于形式,没有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再思考。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不科学

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划分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每四人分成一组,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有些班级是直接将座位分成了几个固定的小组,但班主任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各个学科的学习情况,使有些小组在某一学科处于落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并不能很好地达到学习目标。以至于任课老师每上一节课,都要调一次座位,搞得班级乱哄哄。

2、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任命不科学成功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为了实现有效管理,提高小组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和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任命,往往各个学科都是同一个学生。有些学生均衡发展,各个学科都比较优秀,还能善于带领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但一些组长严重偏科,在某些学科并不能起到带头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各小组成员的各学科学习状况,任命不同的学生做不同学科的组长。

二、学生在课前缺乏有效的预习预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学习热情都有极大地帮助。许多学生没能结合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及其中的重难点。在新课的学习中不光未做到事半功倍,由于缺乏对知识点的了解和课前准备,小组合作交流时,只能干瞪眼,听别人讨论,自己无所事事。

三、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这是十分关键的地方。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最终导致合作学习的失败。

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不明确课堂上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立马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每小组里,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想讨论问题和发表见解,等别人讨论出结果,坐享其成;更多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其他事。到了小组汇报时只是盯着你老师看,说的却是:“我认为? ?,“我想? ? ”,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我~f]pb组觉得? ?”,更有好多小组汇报时只能发呆。凡此种种,都是一些走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2、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能起到帮助学困生作用学优生在学习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有的小组学习好的学生不等其他学生发言,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虽然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四、教师忽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

1、教师对学生还是缺乏足够的信任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信任,不能将课堂学习放开,只是在提出一些思考题时,让学生进行交流,得出最终答案。其实这并不是小组合作学习,仍是满堂灌。

2、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不当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什么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而不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如有的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在适合于学生独自探索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在一节课中安排多次小组合作学习。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逐渐造成学生丧失独立思考,感到厌倦,失去小组合作的兴趣。由于时机不当,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收效甚微。

3、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许多教师一提出某探究活动时,就说“好,下面就由各小组同学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讨论,而不在管学生。结果,有的小组成员相互之间大眼瞪小眼,不知该干嘛;有的小组成员在探究讨论时,偏离了内容,乱无目的。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备时,虽说学生在学习氧气的制备时已经了解了气体的制备方法,但很多同学并不能将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回忆氧气的制备,气体制备装置的选择,并结合二氧化碳制备的原理,指引学生设计实验,很多学生只能无所适从,白白地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4、教师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常常在提出问题后未留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停止”。

这时,有的小组还没有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也是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甚至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我们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能够充分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没有有效的评价

第一,有些课堂没有一定的评价结构。各小组讨论汇报之后,教师将讨论结果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就结束了,没有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渐渐就会失去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缺乏小组团结,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第二,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有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应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

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分析

高效课堂建设对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及小组合作学习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给沉闷枯燥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的焦虑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许多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偏重于形式,没有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再思考。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不科学

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划分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每四人分成一组,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有些班级是直接将座位分成了几个固定的小组,但班主任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各个学科的学习情况,使有些小组在某一学科处于落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并不能很好地达到学习目标。以至于任课老师每上一节课,都要调一次座位,搞得班级乱哄哄。

2、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任命不科学成功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为了实现有效管理,提高小组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和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任命,往往各个学科都是同一个学生。有些学生均衡发展,各个学科都比较优秀,还能善于带领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但一些组长严重偏科,在某些学科并不能起到带头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各小组成员的各学科学习状况,任命不同的学生做不同学科的组长。

二、学生在课前缺乏有效的预习预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学习热情都有极大地帮助。许多学生没能结合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及其中的重难点。在新课的学习中不光未做到事半功倍,由于缺乏对知识点的了解和课前准备,小组合作交流时,只能干瞪眼,听别人讨论,自己无所事事。

三、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这是十分关键的地方。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最终导致合作学习的失败。

1、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不明确课堂上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立马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每小组里,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想讨论问题和发表见解,等别人讨论出结果,坐享其成;更多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其他事。到了小组汇报时只是盯着你老师看,说的却是:“我认为? ?,“我想? ? ”,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我~f]pb组觉得? ?”,更有好多小组汇报时只能发呆。凡此种种,都是一些走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2、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能起到帮助学困生作用学优生在学习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有的小组学习好的学生不等其他学生发言,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虽然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四、教师忽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

1、教师对学生还是缺乏足够的信任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信任,不能将课堂学习放开,只是在提出一些思考题时,让学生进行交流,得出最终答案。其实这并不是小组合作学习,仍是满堂灌。

2、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不当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什么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而不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如有的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在适合于学生独自探索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在一节课中安排多次小组合作学习。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逐渐造成学生丧失独立思考,感到厌倦,失去小组合作的兴趣。由于时机不当,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收效甚微。

3、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许多教师一提出某探究活动时,就说“好,下面就由各小组同学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讨论,而不在管学生。结果,有的小组成员相互之间大眼瞪小眼,不知该干嘛;有的小组成员在探究讨论时,偏离了内容,乱无目的。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备时,虽说学生在学习氧气的制备时已经了解了气体的制备方法,但很多同学并不能将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回忆氧气的制备,气体制备装置的选择,并结合二氧化碳制备的原理,指引学生设计实验,很多学生只能无所适从,白白地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4、教师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常常在提出问题后未留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停止”。

这时,有的小组还没有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也是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甚至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我们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能够充分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五、没有有效的评价

第一,有些课堂没有一定的评价结构。各小组讨论汇报之后,教师将讨论结果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就结束了,没有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渐渐就会失去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缺乏小组团结,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

第二,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有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应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

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

虽然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提出了好几年,也搞了好几年,但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我们还是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并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我们的教学能力才能不断地进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小结及反思

很荣幸作为梁开中学《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研究》的实验教师,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当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通过实验检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先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相关问题进行小结及反思:

一、创设背景,充分准备,确保合作竞争的公平合理

合作竞争可以避免学困生在竞争中丧失信心,让所有学生都能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获得自信和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

1、组织异质、动态调控小组

开学一、二周后,我在基本摸清学生情况的前提下,便将学生按性别比例、学业成绩、守纪情况等,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为若干小组,这样每个小组的情况大致相当,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而合理。我们根据班级的学生数,按照每组4、5人,将学习能力、性别等进行综合考量。

2、亮出目标,严守考评原则

小组划分后,我向学生提出小组的合作任务以及小组合作成绩的考评方法,并向学生强调,考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在机制运行上既有小组内的合作,又有组际间的竞争,产生合作竞争大于个人竞争的协同效应。

二、实施管理,有效调控,促进合作竞争的良性运行

学生通过合作,做到心中有小组、心中有他人,这为树立学生的组织观念、渗透集体意识奠定了基础。另外,推行小组

值日制,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对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提高合作与竞争的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4人一组的小组中,既有品学兼优的同学,又有态度不认真、学习困难的学困生、后进生,还有成绩列于中游的,常常不能被教师关注到的中间群体。这些学生组合起来,常常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来:优等生俨然一个小老师,能够带动中等生、后进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得到自己各方面的发展;中等生既帮助后进生,又能够向优等生靠拢;后进生在大家的鼓励中,在大家的帮助下,进步更大。

三、小组合作中的具体管理措施

1、制定加分、扣分细则。课堂参照该细则进行常规评分,分数由小组长记录。小组内各成员的分数计入组内团体总分之中。

2、在班级前面黑板一侧长期设立个小组图标栏,根据小组整体常规表现给与全组的加分或扣分。

3、每周对各小组的总分进行评比。评比结果显示在评比栏上。

4、小组长有调换本组成员座位的权利,组长可以视实际情况、在以提高小组总分为目的的基础上调整座位。

5、小组内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臵小组内第一、二、三、四发言人,小组内帮扶对象,限定课堂中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次数,保证小组内成员回答问题积极性。

这样的竞争机制的优点在于:

1、形成了小组的凝聚力。小组成员在竞争机制中肯定会齐心协力提高小组整体表现,使自己的小组在班级竞争中保持前列。

2、加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监督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

3、以人为本,关注了学生的情商的发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评比,就避免了单独指出某个学生缺点、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一方面,每个成员都知道要积极向上,并且形成了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氛围。另一方面,即使某位学生出现了差错,也会在组内帮助解决、改正错误。

4、灵活运用了多种评价机制。新课程理念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和其他以人为本的评价机制。每周一次的评分方法,也对稍微落后的小组提供了追赶先进的机会和动力,使评价不停留在一周、一次的结果上。这样促使了班级内部你追我赶、争取进步的风气的形成。

这样的小组竞争机制,能够让学生在组与组的竞争中进步,在组内合作中发展。从而既提高了班级整体的班风班貌,又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协调发展,个人在自我自觉管理和他人帮助中得到进步。这样就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尽管有如此多的优点,在我的初期采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看似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背后,却存在着

许许多多的低效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

最初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包括近期的青优课比赛课堂上,让学生合作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只是坐在一起,并没有按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在埋头写作业,有的在三三两两、津津有味地闲聊题外话,有的因害羞内向而沉默不语、独自发呆。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这种情况已经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2、合作无序

刚开始教学时,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3、学生没有经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开始合作

初期,我经常是不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直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感到措手不及。离开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就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和启发,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成分,修正、充实自我观点。

4、为赶教学进度,草草收场

有时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赶进度,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言、补充、自查、更正以及小组讨论中辩论的时间,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为走形式而草草收场。

5、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

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抢占话语霸权,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不去积极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渐渐地他们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兴趣,表现得冷淡、麻木,直至自我放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内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臵小组内第一、二、三、四发言人,小组内帮扶对象,限定课堂中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次数,保证小组内成员回答问题积极性,避免在小组内出现“一言堂”的情况。

以上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看法与体会,在今后的小组合作教学中,针对上述问题,趋利避害,小组合作学习必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生物科组:王伟

第四篇:反思小组合作学习

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成效

这段时间我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效教育改革与实践纪实,深有感触。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它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实现有效学习。它是一种能活泼不同层次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跨地域、跨空间的语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快速、便捷的沟通的交际形式。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反思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可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往往存在重形式、忽视实质、低效无效的现象。其中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一)这样的合作学习有必要吗?

现象:看到这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90%的同学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师:先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再请小组派代表交流。

思考:在上述片段中,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几乎是张口就会,这样还有必要进行小组讨论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小组合作应该是是学生对自己产生的想法和做法有待与他人讨论,分享成功喜悦时才有必要、有价值。

(二)独立思考真的要靠边站吗?

现象:母亲节快到了,商店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老师想买一束50元左右花,请你设计一种方案。老师呈现问题情境后,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老师随机观察了几组:有的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

思考:教学中,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特别是中下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或你一言我一语,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学生真的全体参与了吗?

现象:听课过程中,我常有意识地关注小组的合作学习,去看看小组中各成员参与合作的情况,有这样一个情形让我印象深刻:4人小组讨论开始(小组中有两男两女),其中的一个小女孩抿着嘴,低着头,一个男孩东看、西看,这时另一个男生说:M先说,被点到名的M:“我认为„„” 事后问发出倡议的那位男生:你为什么要让M先说呢?得到的回答是:她是我们的班长。这些现象在教学中都可以见到,形式”与“实效”渐渐成为一种问题困扰着我,让我去反思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二、提高小组合作成效

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当前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科学的分组对合作学习活动非常重要,它是有效合作的前提。教师应该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困生在相互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

如杭州市的蒋莉老师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一课的教学中,基于该课内容较简单,大部分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能够迁移学习的分析,蒋老师把已能进行口算的学生分成若干组,通过与计算机对话开展合作学习,自己则和另外几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成一组,为他们准备其他可供操作的学具,并参与他们的讨论。最后结果显示,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组内合作学习而较好的达成目标,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因为掌握了知识而获得了成功感。

(二)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 在一堂课上,我们会看到教师提供了很多合作学习的机会,但往往合作学习时讨论的问题缺乏思考性。什么时候适合开展合作学习?

1、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热情高涨,个别的回答无法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请学生找生活中的角,学生们都想发表意见,这时教师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效果就很好。

2、当提供的材料有限,需要资源共享时。如在《统计》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观看交通录像,请学生统计在路面上行使的各种车辆。看完一遍录像后,学生都未能正确统计出结果。面对这样的困难,学生提出了合作的要求。于是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学生积极合作,准确统计出了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很好地把握可合作学习的时机,激发了学生合作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及合作的必要性。

3、当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群策群力时。小组合作学习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集合学生的力量,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来激发灵感,促成问题的解决。

以上只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些初步思考。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让我们在风风火火的探求中多一些理性,多一点反思,新课程改革的路将一定会越走越宽。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杨廷珠

防山镇中学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防山镇中学

杨廷珠

一、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1.有效分组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分组时为了方便,常常把同桌的两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或前后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但是,这种合作比较牵强,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合作的不够深入,小组之间的差异明显。那么如何分组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目前比较流行“异质分组”,也就是按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认为在小组中保持差异可以有效的促进优势互补。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变成一些成绩较好、反应较快的同学的“一言堂”,其他学生缺少思考的空间和发言的机会。

(2)小组讨论时,多数学生只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愿意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或者认为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没有讨论的必要。

(3)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成为被动接受者,逐渐丧失了讨论的信心和兴趣。为了避免如上问题,有些合作实验中尝试用同质分组。即按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格特点相近的进行分组。研究发现由于学生兴趣相近,组内合作十分融洽,组内讨论十分热烈,组内竞争转化为组间竞争和组间交流。2.教学中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他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合作学习有哪些要完成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明确,那么合作往往就流于形式。如“分式的乘除法” 这一节课,涉及了13个问题,教师让全班小组合作了13 次,每次小组都不知道要合作什么内容,而且都是如闪电般几秒后就让学生进行汇报、展示,使学生无所适从,一堂课中是教师主导下的小组活如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就明确小组的任务,并在小组合作完成后进行考查,那么就会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案例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2、全等三角形的角有什么特点?

这样学生在合作时就明确任务要求和个人的责任。有时老师可以通过简单演示来说明一些较复杂的实验或游戏规则,使得学生明确任务,提高合作效率。让学生坐在一起,并不代表他们能够进行真正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除了知识方面的内容外,更多的是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方面的等等,如果教学中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课堂上吵吵闹闹,一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没有得到。如下面的情景就值得我们深思。案例2: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

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课题学习——用一张正方形纸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纸盒。接着教师提出合作要求:“为此我想采用分组合作的办法,要求同学们金诚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4个人一组,这里有一位组长,主要负责协调、分工合作;在推选一位发言代表,把咱们组的研究成果公布给全班;第三位推选一位统计员,对咱们研究的过程进行记录,对需要的必要的数据进行处理;第四位主要负责制做工作,也就是咱们组的能工巧匠。那好,下面呢,一三五排的同学向后转,前后位4个人一组,分组后马上分工。”(4×6,刚好6组)半分钟后,教师进一步明确分工情况:“请6位组长起立,我们认识一下好吧!”

师:“那么我们6位组长就需要很好的把咱们组4个同学的力量团结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4位同学的合力,大家的力量能不能很好地整合就全靠你们了,好,请坐!”

师:“每个组哪位同学是负责统计的?知道你们的任务吗?”生:“知道!”

师:“如何对咱们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数据化的处理,以及把大家的观点、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是你们的任务,等一回我会发给每个小组两页稿纸,把研究的过程记录下来,我们课后再进行展示,好,请坐!” 师:“那么哪些是小组的发言代表呢?”“噢,应该是能言善辩之士。那就需要你们把小组研究的成果告诉别人,展示给别人,不能因为咱们的工作而埋没了四个人的成就。好,请坐!”

师:“最后请每组的能工巧匠起立!”“你们主要是负责咱们这个组的纸盒的制作,我说的是主要并不是承包,所以需要动员其他三位同学和咱们一起来完成。好,请坐!”

二、创造合作的机会——情境创设

问题情境和教学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问题的设计最重要的是有要有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把教学内容设计得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有助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而,许多教学内容和问题并不直接适合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进行筛选、重新设计。1.问题情境设计

问题一: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的外角和分别是多少度? 问题二:在有理数中,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是否一定是正数吗?较小数减去较大数是否一定是负数吗?为什么?

问题三:正n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在问题一中提出的问题探索性不强,不具备挑战性,学生只要经过独立思考很快就可以解决。在问题三中,由于问题的探索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一下子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很难进入合作角色。所以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而且有些问题是可以改变的,把它重新设计成一个探索性的问题,以利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上面的问题一和问题三可以合成一个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可操作的探索性问题。问题二中的问题有一定探索性,可操作性,所以学生容易开展研究,学生很快进入合作角色,他们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并很快得到答案,但当他们回答为什么时,思维遇到了障碍。这时就需要教师作一定的引导,如提示他们能否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和加法法则来探讨。

由此可见,设计问题情境,应具有层次感、探索性、开放性、可操作性,让它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行性。开放性的问题。由于开放性的问题本身具有多种答案,因此,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学生可以集思广益,相互交流与沟通,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可以体现出不同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所采取的不同的解决策略。2.教学方案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引导学生实验、实践并尝试发现,亲历知识的形成。数学实验、尝试发现、社会实践等探究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更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这一课题的学习,需要学生综合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得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进一步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探索什么情况下,无盖正方体的体积会较大时,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分工合作、讨论研究,通过理性地计算、直觉地判断,归纳出初步结论。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密切合作,才能达成目标。又如:学完扇形统计图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设计“生活垃圾、消费结构、校园绿化”等专题。将学生按异质分组,进行实地调查、访问,把获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合作完成课题的研究。也可以组织小组编制数学报,办报过程就是学生收集加工信息、交流讨论、创新的合作过程,在这个小组活动过程中,数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个人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发展。

三、对学生的指导

1.根据合作内容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一般需要讨论的问题或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都是难度较大、比较复杂的,所以教师应估计好所需的时间,让讨论和合作尽量充分,达到一定效果,不然就有变成了走形式。

2.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讨论合作的时间进行巡视指导和收集信息

教师在巡视时不要停留于形式,随意地与学生交流几句,而应利用这段空隙对每个小组的合作给予指导,比如可以帮个别小组再次明确任务、强调合作规范,或者在小组内出现障碍而无法继续时给予一些提示,或者帮助学生精炼语言等等,使得每个小组的合作能顺利有效地完成。另外,教师在巡视时还应尽可能掌握每个小组的情况,比如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较好的值得提倡的做法等可以在小结时提出,再比如一些开放性问题,学生都得到了哪些不同的结论,避免在提问或展示时的重复。

四、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

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关系到合作学习成效高低的关键。一种是小组合作完后的及时评价,应如听过一位老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课中,要求分组探索:用什么方法验证平行四边形中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和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一开始就给出了评价标准如下: 合格:每个结论用了一种方法验证 良好:每个结论用了两种方法验证

优秀:每个结论用了三种或者三种以上的方法验证

下载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反思“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刘明英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是开放教育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一定时间内我们学习、交往、表达的效率,达到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探究意识和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班级及教师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反思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有一段时间了,反思本班及自己课堂的小组合作,确实做了一些工 作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一、曾经做过的努力: 1、进行了两......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反思小组合作学习从实施到现在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它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意义。现在就我在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尹庄实验小学 张维星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早已成为新课改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给了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但如果不能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通过参加“仁乐杯”教学大赛我对自己的赛课进行了如下反思: 1. 课前,我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情况及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把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