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构件滴水起源为何比瓦当晚一千多年

时间:2019-05-14 04:0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建筑构件滴水起源为何比瓦当晚一千多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建筑构件滴水起源为何比瓦当晚一千多年》。

第一篇:古建筑构件滴水起源为何比瓦当晚一千多年

古建筑构件滴水起源为何比瓦当晚一千多年

2017-04-25 转自网络 五曜设计

摘要:瓦当与滴水同为中国传统建筑屋檐的重要构件,二者相间排列在屋檐顶上,但滴水的诞生要比瓦当晚一千多年,我们从滴水的自身因素包括功能和审美要素与外部条件包括气候要素和区域差异的两个方面来分析滴水起源滞后的原因,从而解开这个一千多年的困惑。关键词:滴水功能审美气候区域瓦当,俗称勾头,瓦头或者筒瓦头,位于中国传统建筑屋檐的顶端,具有护檐束水的功能。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最早的瓦当出现于西周中期1,然后由半圆形向圆形过渡,此后圆形瓦当历朝历代一直都在沿用。滴水,俗称滴子,是屋面瓦件之一,位于建筑物屋顶仰瓦形成的瓦沟最下面。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最早的实物资料和滴水形象出现于南北时期或者在唐代的绘画或者石刻上,位于建筑上的实物大多发现于宋辽时期及其之后,为重唇板瓦,明清时期比普通板瓦多一个如意形的“滴唇”,用以防止雨水回流。瓦当和滴水都位于中国传统建筑屋檐的顶端,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具体功能、具体的位置与形状之间略有差异,瓦当位于由合瓦形成的瓦垄的底端;而滴水位于由仰瓦形成的瓦沟的最下面,垂吊在屋檐顶下,在其他方面如材料、烧制技术等方面等很相似,几乎没有区别。在二者共存的时代,瓦当和滴水一上一下相间排布在屋檐顶上,好似一对孪生兄弟,周晓陆教授认为滴水是瓦当的延伸;但是,滴水的出现要比瓦当晚一千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首先把技术要素排除在分析范围之外,而从滴水的自身因素包括功能和审美要素与外部条件包括气候要素和区域差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探讨,从而解开这个尘封一千多年的困惑。

一、从滴水的功能来分析作为古建筑构件,一般因其实用功能而产生,然后或许会经过艺术性的装饰,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滴水也不例外,实用功能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滴水的主要实用功能便是防止雨水的回流,雨水的回流深度与雨量的大小、屋顶平缓有关。防止雨水回流有两个好处,一是防止雨水对檐椽的侵蚀以及雨水渗入屋内,二是防止雨水对建筑物台基的冲刷区域过宽,从屋顶上流下的雨水只落在屋檐顶正下方的有限区域内,从而较好地保护台基平整和墙基的稳定。但是,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在南北朝以前,并没有发现有滴水的使用,然而在郑州商城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作坊遗址、半地穴遗址和地面上的房屋遗址等,其中发现的房屋遗址有版筑墙和夯土台基,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夯土高台残迹,夯层平匀而且坚硬,夯土技术已达成熟阶段,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1 2 3 岳连建:《西周瓦的发明、发展演变及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的意义》,《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1期王其钧主编:《中国建筑图解词典》,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70页王效青主编:《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438页其出现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大事4 5 6,高台建筑往往是夯土与木构架相结合而形成的7。雨水对夯土台基与木构架建筑物的损坏程度并不小,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将雨水汇聚在屋檐而流下,这会将夯土台基冲刷的千沟万壑,对墙基也会有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减少木构架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些问题,考古资料告诉我们古人是有办法解决的,也正是这些因素延迟了滴水的起源时间。保护台基的一种措施便是散水。《清式营造则例》:“台基下四周,与土衬石平之墁砖,以受檐上滴下之水者。”从这里可以推断出散水是在台基的底部,而且台基也不会超出屋檐的遮盖范围,这样屋檐流下的雨水打在散水上,才会对台基起到保护作用。陕西周原的考古资料表明,在西周时期,为了避免从瓦沟流下的雨水冲坏墙基,在屋檐下的四周铺满鹅卵石,雨水打在上面就四散开了,再顺着排水沟流走,这就是当时的散水。在近期的北朝邺城佛寺遗址的发掘中也同样发现了散水8,散水因能较好地保护台基而受到广泛的运用,甚至在砖石台基出现之后,仍然能看到散水的影子。保护台基的另一种措施便是建造一排檐廊,加上屋顶的出檐,形成了上下两层屋顶9,将屋檐的宽度加以延伸,也能使台基处于屋檐的保护之下,免受雨水的冲刷。随着夯土台基逐渐被砖石台基所代替,砖石台基对雨水已经有了很强的抗冲刷性,防止雨水对砖石台基的冲刷不再是大屋檐的主要作用了。由于唐代以前的早期木构建筑几乎都已经不存在了,只留下墓葬建筑以及砖石建筑,古人是如何解决雨水回流防止对檐椽的侵蚀这个问题,只能根据考古资料、砖石仿木建筑以及现存的木构建筑加以推测研究了。雨水回流不但侵蚀檐椽,而且雨水渗入屋内,导致屋内湿气太重,对生活有不利影响。根据现有的木构古建筑来看,没有滴水的屋檐板瓦出檐很可能相对较长,而有滴水的屋檐板瓦很可能略出屋檐。如果板瓦出檐延长,可以减缓雨水的回流;如果使用滴水,就不必考虑雨水回流的问题了。

二、从审美的角度来分析有人说:人是一种懂得欣赏的动物。在滴水出现之前,这种屋檐的建筑形式被人们所认可,也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滴水出现之后,与瓦当共同装饰了屋檐,而且瓦当滴水上的纹饰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明清两代的皇家建筑多用琉璃瓦当滴水,将建筑装扮的富丽堂皇;江南的水乡园林建筑使用灰黑色的瓦当滴水,使建筑更加的清新淡雅,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在这两种屋檐建筑形态的转变过程中,需要很长的时间。美的建筑应该是有生命的,而且处处有生命,就不应该有冷漠的表面,比如死的墙壁或者死的线条,精巧的曲线能使沉重的东西变成轻巧的东西。在滴水出现之前,板瓦与瓦当相组合,形成了错落有致而又优美的曲线,与大屋顶结构相45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岗》,科学出版社,1959年8月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6 安金槐:《郑州地区的古代遗存介绍》,《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期7 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技术》(战国——北宋),文物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第18页8 中国科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遗址的勘探与发掘》,《考古》,2010年第7期9 楼庆西:《中国古代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9月北京第1版,第7页得益彰,增添了活跃与动感,比如考古出土的东汉陶楼、仿木结构的汉代石阙,屋檐所形成的平面曲线就如“﹋﹋”,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在长期生活中,有利于缓解视觉审美疲劳,改善压抑的生活环境。曲线,它不像直线那般僵硬与直板,无处不在,比直线更有魅力,它把柔美的状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当曲线与直线结合时,就是一种优势的互补,如垂直的墙壁与曲线的屋檐,既可以显示建筑的雄健,又可以展现出建筑的轻快感,如鸟的羽翼。笔直的线条与流畅的波状线在很多实物资料中经常出现,如陶瓷器上的折线纹、波浪纹等,还有货币的形状,包括刀币、铲币以及圆形方孔钱,这些从侧面上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也正是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屋檐上不仅有曲线的烘托,在瓦当上还有纹饰的装饰。瓦当的使用为装扮屋檐提供了空间,素面瓦当逐渐被有纹饰的瓦当所取代,瓦当上的纹饰有人面纹、兽面纹、云纹等,既点缀了大屋顶,又为其增添了一份生机;还有文字瓦当,文字有地名、吉祥语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精神意义。在纹饰的帮助下,原本无机的东西变成了有机的东西。美是一种艺术,谁也无法阻挡人们追求艺术的脚步。

楼庆西先生曾在《中国古代建筑二十讲》中说:“一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材料、结构方式、建造技术、功能要求、审美趣味等方方面面的条件,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实践才会产生一种较为固定的形态。”在滴水没有出现之前,人们已经接受了这种美的形式。当人们习惯于一种审美标准时,在意识中就形成了这种观念,有了一定的感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使这种建筑形式稳定地存在了一千多年。建筑是一种静态的艺术,演变并不像和谐和平那样重要,但演变仍然存在10。随着实用功能的要求,建筑形态会有一定的演化,然后人们会根据美的原则来装饰它,最后接受这种美的效果。美的事物不仅仅是被动发现的,而且还是认为创造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创造的,正像人们生产其它的东西一样。一旦滴水构件出现在了屋檐上,人们不但用它来防止雨水回流,还从美的角度来确定它的形状与纹饰等,与瓦当交相辉映,使它们与大屋顶相协调,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古建筑屋檐的形态,如宋辽金的寺院大殿,明清园林建筑,故宫等。

三、从气候要素来分析滴水的产生,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首要作用是防水回流,我们就从气候方面进行分析。自瓦当产生之后,经过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了滴水构件,这期间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水没有出现呢?在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的“五千年来中国温度变迁图”来看,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气温总体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减少,期间也有波动性的回升。研究表明,我国历史上年均气温变化幅度大约在2℃—4℃,年均气温如果下降1℃—2℃,那么温度带就会向低纬度地区推移200—300千米,以至于寒带范围扩大,亚热带与热带范围缩小,同时,我国北方气候会由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燥。10 【美】 H.帕克著,张今译:《美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264页这期间虽有回暖转湿的情形,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这一趋势并没有扭转,并出现了几次寒冷期。关于寒冷期的时间段近年来有很多种说法,如竺可桢先生根据《竹书纪年》与《诗经》的史料,推断周朝早期的寒冷延长了大约一、二个世纪;而又有学者认为史料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今本竹书纪年》与《古本竹书纪年》出入很大,不能作为研究古史的依据。关于寒冷期的时间段,目前学术界的的争议很大,没有一个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寒冷期是存在的,在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总体上变冷变干是成立的。本文以竺可桢先生的观点为依据进行论述。随着气温的逐步下降,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当寒冷期来临的时候,降水会更少,并且大多以冰雪的形式,滴水的首要功能便是防止雨水回流,如果雨水稀少,就降低了其产生的可能性。气温的下降,尤其是寒冷期的出现,对社会的冲击力也是很大的。首先会出现霜冻等自然灾害,大量人口牲畜会丧生,农作物会大幅度减产,接着又会引发粮荒或者瘟疫等;其次是如果寒冷期持续的时间较长,灾害就会连续不断的出现,使百姓根本无法躲避,数年的文明就会遭到破坏,生产力也会下降,如果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此,邓云特先生有较为全面的说明:“终魏晋之世,黄河长江两流域间,连岁凶灾,几无一年或断。总计二百年中,遇灾凡三百零四次。其频度之密,远逾前代。举凡地震、水、旱、风、雹、蝗螟、霜雪、疾疫之灾,无不纷至沓来,一时俱见。以言旱灾,则二百年间,见于史书者,凡六十次;以言水灾,亦达五十六次。至于风灾,共达五十四次;次为地震,计五十三次,频度亦密;再次为雨雹之灾,计亦五十三次。此外疫灾十七次;蝗灾十四次;歉饥十三次。它如霜雪、‘地沸’,各仅两次,不足述矣。”最后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化,北方游牧民族严重依赖于中原农耕民族,为了争夺生产资料,大量游牧民族进入农耕区,一是影响了中原地区的生活方式;二是民族矛盾的激化,触发社会危机,战争无法避免,引发原有社会结构解体,社会长期处于混乱与失控的状态,物资匮乏,人民流离失所,转移了对建筑形式的关注的视线;三是来自游牧民族地区的瘟疫流行会导致人口的锐减,布罗代尔指出:在人们彼此长期隔绝的时代,各地居民对不同的病原体各有其特殊的适应性、抵抗力和弱点。一旦相互接触和感染,就会带来意外的灾难11。降水的减少以及因气候的变化而导致的社会动荡会延迟滴水产生的时间,使人们无暇顾及屋檐上的建筑形态。

四、从区域差异角度来分析我国的地域面积广大,而且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交通的落后,有的地方比较封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区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表现在传统民居上则是有不同的建筑形态。它们有的对滴水构件没有实用方面的需求,这也会延缓滴水产生的时间。北方游牧草原地区。该文化区域主要在长城以北地区,以游牧民族为主,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传统住房为蒙古包,或称穹庐、毡帐,其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主要由架木、11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1卷,中译本,三联书店1992年,第99页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水泥、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所以在如此广袤的区域,蒙古包没有必要使用瓦当、滴水等构件,也就失去了滴水产生的条件与可能性。长江流域地区。由于该地区炎热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灾,同时人们为了储藏柴草或者是圈猪养牛,干栏式建筑应运而生,干栏式建筑几乎以木材为主,一般是先立木柱于地,其上铺木板,构成一个平台,然后再此平台上建筑房屋。对此,古代文献中也有相符合的记载,如《礼记》中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增巢。”《孟子》中记载:“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韩非子》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在新石器时代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其后成都的十二桥商代后期遗址、湖北蕲春毛家嘴西周中期遗址也都发现有大型的干栏住宅建筑遗址12。根据一些复原的干栏式民居建筑,比如“成都十二桥商代遗址干栏建筑复原图”可以看出,屋顶铺有茅草,并没有陶瓦构件,瓦当的出现晚于黄河流域地区,滴水在干栏式建筑上的使用就更晚了。黄河中上游流域地区。这个区域的人们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窑洞是根据石器时代的穴居和半穴居发展而来,在文献《易经》中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该区域的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深厚,渗水性差,直立性强,再加上降水不是很多,为窑洞的形成了提供了前提条件。独立式窑洞摆脱了地形的限制,用土坯和草泥或砖石等垒成拱形的房屋,在此情况下,为了防止雨水对屋檐冲刷的砖瓦构件逐步产生。因此,黄土高原下的渭水流域地区是目前发现瓦当最早的地区,对滴水的产生有重大的影响。东北与西南大森林地区。该区域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对砖瓦构件的依赖性不强。新疆地区。由于此地深居内陆,降雨稀少,对于防水的滴水构件没有实用上的需求。西藏地区。位于海拔平均4000米的青藏高原,气候干旱,传统民居以藏族碉房最为典型,碉房以防御功能为主,多为石木结构,很少使用砖瓦构件,据《后汉书》中记载,在汉武帝时代碉房就已经存在了。在历史上,黄河流域确曾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文明时期,它常常居于主导的地位。但是,在同一时期内,其它地区的古代文化也以各自的特点和途径在发展着。各地发掘的考古材料越来越多地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影响总是相互的,中原给各地以影响,各地也给中原以影响13。自隋唐大一统之后,交通进一步得到改善,区域交流进一步得到加强,城镇进一步得到发展,滴水构件开始被广泛的使用,不过在很多的乡村地区,仍然保留着当地的传统建筑形态。欢迎订阅,五曜建筑

下载古建筑构件滴水起源为何比瓦当晚一千多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建筑构件滴水起源为何比瓦当晚一千多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