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专题

时间:2019-05-14 04:4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专题》。

第一篇: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专题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作为高校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启蒙和引导的主要形式,具有提高人文素质的天然教育功能。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如同无形的力量,对广大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价值导向。建设好校园文化是高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根本,对于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它是围绕师生群体的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产生的。物质文化是浅层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各种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它体现于学风、教风和校风,表现为师生的价值观念、课外文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和根本,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和追求的最高目标;制度文化是中层次的校园文化,完整的制度、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校园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利于提高学校声誉。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上,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生工作部门和思想政治部门的工作而与教学部门以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无关或相关性不大。同时,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还将思想局限在校园文化仅仅是搞搞活动,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导向、塑造、调适等功能,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目前,我国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太重实用,强调做一些能拿出来作为资历和政绩的工作。这导致许多学校只重视物质而忽视了内在精神的塑造,大学校园内忽视人文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有些高校虽然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但却产生认识偏差,将校园文化活动停留在一些浅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上,从而使高层次的精神建设陷入困境。

3.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管理和导向

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大部分高校重视相关制度建设,特别是对于师生员工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应的行为规范、守则、奖惩制度等应有尽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却显得无力。表现在校园文化的研究不够,文化活动内容单调贫乏,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不足以吸引学生,更谈不上发挥校园文化的综合功能。

4.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不新,学校特色不突出

我国许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高校文化建设中从众、跟风现象比较严重,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等都在走“统一”路线,缺乏学校特色。不同的大学因其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不同,校园文化应保持学校的个性特色而不是趋同。学校个性特色的塑造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要求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给学校的形象准确定位,借助于各种物质和精神载体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独特形象,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关注。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一)体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师生情操,构建师生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师生的素质。正如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指出的:“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必须具有一个很高的文化品位。构筑一个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充满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求善的人文精神。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充分调动人的主体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滋润着优秀人才的成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是广大的教师和学生,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它必定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文化的特质和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处理好娱乐性文化与创新性文化的关系,突出创新性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娱乐,而是以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广泛开展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形式上赋有创新色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从中汲取知识营养,锻炼创新性思维。即使是一些浅层次的文化娱乐活动,也要寓教于乐,引导大学生从单纯的兴趣满足、感官愉悦中超脱出来,自觉地从娱乐中感受艺术熏陶,启迪理性思维,获得对社会与人生的感悟。有的学生整日沉湎于言情小说、游戏厅、网吧,有的甚至酗酒、赌博,陷入这种单纯的娱乐、甚至有害的文化误区,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要引导大学生多开展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应大力提倡那些高格调、高品位、艺术性强的文化内容和形式。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一种育人渠道,不能表面上轰轰烈烈,内容上却浅俗、空乏,流于平庸。开展文化活动要实,内容层次要高,要富于学术和创新的色彩。(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受益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主体意识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但是又出现了新的主体性迷失的情形,具体表现在正义感、责任感的淡化,荣辱观、是非观的混淆,公德心的缺乏,个人行为失范以及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抬头。我们要培养学生相对客观的而非急功近利的态度,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各种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把学生作为主体性的社会成员来培养,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拥有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能够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以宽松、和谐、融合、亲切的校园文化形式,更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主动接受,行动上趋于自觉。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校园中的主流文化,它所肯定的事、行为被大多数学生所追求;它所否定的事物、行为为大多数学生所鄙弃。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受到校园文化的濡染。校园中的演讲、征文、辩论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社团是不同的信息、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的场所,不同成员之间的互动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具有很大的作用。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迫使学生深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很容易激发他们的灵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开拓视野,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活动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成才奠定基础。总之,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紧紧围绕教学和科研这个中心,提高认识,加强引导,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欢乐愉悦、文明健康、奋发进取的良好环境和文化氛围。

(三).坚持三种文化形态协调发展,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意义、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层次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校园文化从内在看是一种精神,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能对校园人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并且有持久的继承性。

在不同时代每个高校都会留下许多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它是长期形成的精神底蕴和办学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但要总结挖掘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且要发扬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这样既能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能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如果说研究和继承文化是高校的基础性活动,而创新文化则是高校的历史使命。根据时代要求,坚持正确的方向进行校园文化的创新,是繁荣校园文化,永葆校园文化先进与活力的基础。

四、结论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高校应把其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每一位高校管理者都应该提高文化意识,树立起强烈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推进科学化管理,创建高雅的环境氛围,进一步加强、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使高校真正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

第二篇:浅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高校这一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式,是全体校园人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合,是一种团体意识,是维系学校团结的一种精神力量。大力发展高校校园文化,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必要前提,这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一致。校园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保障其传播优秀的思想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进而保证学校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同时,在高校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得到传承。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校园文化相关理论概念

(一)文化

国外对“文化”的研究很多,较早给它做了相对精准解释的是英国学者泰勒,接着许多学者都对“文化”做了解释,但未形成统一定论。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整理了相关164个解释,整理分析后认为“文化”很难进行解释,勉强作了一个自己的解释,即文化是“一种源自行为的抽象概念”。

在我国,“文”本义为各种交错的纹理,随时间的变迁,引申出其他内涵。一是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象征符号,二是由伦理之说引出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三是在前两个意义基础之上,导出美、善、德行之义。“化”本义和字面意思都是改变,从开始的事物形态的变化逐渐发展为教行迁善之义,而将两个词合在一起是在西汉以后。现代我们所用的“文化”概念,是19世纪末从日本转译而来的。现在我们更多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和意义的总和,是全体人类在社会生活和实践的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校园文化

人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观点,可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认为校园文化就是社会活动。这些学者认为校园文化就是课外活动,所有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都是校园文化。第二,认为校园文化就是校园人创造的各种校园综合环境的总称。这些学者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校所有成员的意识和观念的总和。第三,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这些学者认为在学校的生活中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办学条件,来进行补充,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在教书育人这个主体环境下,以师生为主体,以教育为导向,以学校支持和管理为辅助,全面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为目的,由全体校园人共同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及其创造的全过程。按照表现形态把高校校园文化可分为高校物质文化、高校精神文化和高校制度文化。

二、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

1.目标一致性。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高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创造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来教育鼓舞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高校的制度文化建设为校园活动的顺利执行提供保障和支持。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主体,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实现人们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素材的方式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校园文化也作为途径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目标的真正实现提供了有效载体,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目标一致。

2.文化同质性。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必定具有文化属性。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下产生的,反应师生的物质形态和精神财富。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文化属性,在课堂中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是在社会实践中提取的理论精华。这些思想都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文化的精髓。

3.功能互补性。高校要发挥其育人功效,更多的是通过精神文化来实现的,它引导学校的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同时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做出巨大贡献。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贡献,具有一定的激励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存在交叉,两者之间相互独立,但也有互补。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指高校校园文化通过其自身的优势,引导大学生接受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向社会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当学校的校园文化形成后,就会建立起相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当学校部分成员的价值观、行为取向和标准出现偏差时,校园文化就会发挥它的导向功能。

2.创新功能。创新功能是指校园文化本身具有的创新因素及对其中生活的成员的创新意识的激发。一方面,校园文化包括了多种多样的知识内容,激发社会成员的创造灵感。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对情感、兴趣、等的培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凝聚功能。凝聚功能是指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巩固成员之间的团结和融合功能。当一种价值观念在校园中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同后,就会使师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会把全体师生的思想凝聚在一起,激发其共同的奋斗目标,进而使精神情感化为巨大的合力。

4.规范功能。规范功能是指校园文化为其成员提供为人处世的规范和准则。总体上看,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上基本是正确的,但大部分只是停留在认识的水平上,实际行为不尽人意。通过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保证当他们离开校园的时候,也能符合社会的需要。

5.娱乐功能。娱乐功能是指校园文化可以活跃师生的生活,调节生活节奏,增加生活乐趣。师生在学习和工作劳累的时候,通过参加校园文化相关的活动,来协调自己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更加有效地投身到下一步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高校的领导和决策者没有给校园文化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起的作用,也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目的结合在一起来理解它的重要性。当然也有很多高校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专门的负责人,有了几个负责人还存在职责分工不明确的情况,这就导致校园文化相关的活动不能及时顺利开展,校园文化的多方位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有时,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的费用不能及时到位,致使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保障,影响校园的整体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鲜明

校园文化只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才能保证其生机和活力。部分高校未能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只是对优秀文化的简单套用,这就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上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没有把自己的特色展现出来。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缺乏对本校定位的深刻认识,这就使得许多高校在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上的雷同、校园文化建设的趋同。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缺乏对学校整体的规划,这样就导致大量的面子工程、劣质工程的出现。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缺乏个性和创造性,各种指导学生行为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只是对上级文件要求的简单修改和调整,这就导致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

(三)精神文化建设未得到重视

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手段,是精神文化的承载,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存在的意义体现。校园文化发挥其作用主要还是通过校园精神文化来实现的,但是在经验中不难发现,许多高校在建设的过程中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高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学校在校园景点、文化场所和设施方面的投入大,对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投入不够。还有部分高校在评价系统的促使下,只关注可以直接衡量和体现的校园物质文化,而没有给校园精神文化应有的关注度,也没有把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展,使校园文化的建设只存在形式上。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成果不显著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学校的总要求是一致的,都是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很多高校对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缺乏足够的思考,在实际的建设中没有给校园精神文化应该有的重视和关注,也没有把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统一起来,更没有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上。首先,教师没有发挥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人们普遍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有学校团委和宣传部的工作,这就使得大部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被闲置起来,没有发挥其应该起的作用。其次,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单一,水平层次不齐,这就不利于他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要求高校必须制定先关的制度和发展规划,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高质量开展。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完善

为了使高校校园文化的长期规范发展,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全体校园人都为之自觉行动,并以此作为行动的标准。从目前校园文化的现状来看,并没有相关的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比较随意,没有标准和规章可以遵循。首先表现在高校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同时领导和相关人员对其研究较少,也没有相关的建设体系。另外,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价体系尚未健全,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成果的评价不够客观和全面;不能及时有针对性地指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也无法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做出合理的指导。

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的途径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必定以学校的主流文化为基调,体现民主平等的形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当代高校校园建设,必须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最新理论成果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其成为一条主线贯穿到整个学习教育过程中。

十八大提出来“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对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绘制了蓝图,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就必须坚持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全面发展四项任务作为根本目标和教学思路,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校实际、师生实际出发,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侧重点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培养“四有人才”作为大学根本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实际效果。由此看来,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重视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1.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效用。高等学校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渗透到方方面面的教学工作和教学任务当中,将马克思主义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有效无缝地结合。

第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来指导具体的校园文化实践。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法论根本观点来指导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路线和方向不断深化和强化,反过来高校校园文化反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开展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不动摇,并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和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依据和根本内容。学校是天然的学习场所,尤其是运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思想教育工具,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路线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2.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根本价值目标。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精神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创造可供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生存并茁壮成长的文化土壤和校园环境,采取多种方法鼓励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积极的、正确的、宏伟的奋斗目标和精神追求。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努力学习、扎实本领,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伟大事业中去。

3.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改革创新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时代观念。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强调:“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爱国主义、改革创新和社会主义为旗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凝聚起师生的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校园文化活动必须以宣扬爱国主义、历史人物、历史事迹为主要方向,重点是宣传在近代百年来全国各民族反压迫、反侵略、反封建的重大胜利以及全国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的一条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幸福的康庄大道,以此来不断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其主动参与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全方位投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处理好不同文化现象、不同文化形态间的关系,研究探索不同文化形态共存并相互促进的方法,保证不同文化形态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大格局中都能和谐有序的得到发扬。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类成长不可缺的精神食粮,有健全人格、激励人们不断发展、引领向上的功能作用,在高校中更应重视文化的诸多功能作用,以此来营造积极向上、发展规范、有序严整的良好气氛,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并优化高校校园建设。

1.坚持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不走样。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场所是高等学校,而主要群体是大学生,我们要坚持在高校中积极培育土壤、努力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严谨务实的工作和学习作风,不唯心、只唯实的科学精神,加强高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回归到教学工作的本源,教师以教书育人、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学生以努力学习、成才报国为根本追求。

2.坚持物质文化的基础地位不走样。物质文化的建立健全不应追求享受和奢华的标准,而是要以有利于于促进大学生的心智健康发展为目标和原则。高校在做整体规划时,要有长远的眼光考量一段时间内的建筑布局、建筑内涵、建筑特色,要将新建的建筑同已有的建筑形成一个统一的、密不可分的整体。在高校当中加强园林景观、绿化美化的建设,以增强学校的“美”的氛围,体现历史的美感和厚重感;加强运动、娱乐、休闲场所及设施的建设,增强师生体质,倡导团结协作,增加艺术性、趣味性;加强网络媒体、学校社交平台的建设,规范网络文化,抵制恶俗文化,营造健康积极的氛围,通过组织高质量的社团活动为高校物质文化的建设注入活力。

3.重视制度文化的重要保障作用。制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规章制度的建立,建设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制度文化对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进程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代,实施高校依法治校,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章程来办事,要在高校内开展有关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党章党规的教育活动,保证大学生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重大事项民主研究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公开公示接受民主监督,保证师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以实实在在地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增强法制意识,工作学习以法律为准绳,在遇到不公正对待时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卫合法权益。

4.以行为文化为衡量标准。在所有的大学文化活动中,行为文化是最能直观体现大学文化的,行为文化活动是衡量一个学校文化水平的一把尺子。现在大学中开展的绝大多数的校园文化活动都可称作是行为文化,如学术宣讲、公益服务、科技比赛以及体育竞赛等,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要从学校的传统出发,要以本校特色为主要依据,挖掘并发展符合时代和社会特征的高校风气。学校各相关部门要加大联合力度,并征求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和创新活动的题材和样式,要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相结合,开展富含趣味性,促进运动健身益智和团结协作的活动,在活动中要能体现和反映出来多种素质并有侧重,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汲取营养,全面提升自己、促进身心良好发展、提升想人文素养、陶冶道德情操、充实精神生活。

(三)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优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当今高校发展和建设的主要思路是依法治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者合而为一。高校校园文化是综合评价大学实力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已经成为被普遍接受的社会共识,它是高校建设的软实力,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其它学校的最明显的地方。人们接受一种文化形态,并受这种文化形态影响并施加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种文化形态碰触到人类内心深处的某一个点,使得人类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向其靠近,接受并认可这种文化形态,形成归属感。而要想形成这种文化的归属感,那么就必然是富有地域、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才能具备,也只有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地释放,文化才能被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本校特有的一定是传统,而传统的才有可能成为本校校园文化特色。在我国要想规范高效优质地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只有遵从高校的特殊实际情况,宣扬本校自建校以来所存在并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以之为本校的独有特点并将之不断完善发扬才能使被广大的学生接受并认可,以本校传统文化特色为基础,不断总结和提炼学校发展进程中新的特点特色,海纳百川,吸纳其他高校的有益的符合本校特征的文化形态,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体系,这样才能永葆学校的生机和活力,才能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丢失本校最根本的文化传统和特色,才能形成本校区别于它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杨智圆.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1:8,10 [2]杨晓江.美国学者视野中的校园文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0(10)56 [3]常丹.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14 [4]郭广银,杨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4 [5]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44 [6]李国泉.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27 [7]徐佩红,翁礼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0)96 [8]何祖锋.对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8)122 [9]王蕊.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探索[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3:12 [10]郑竹萱,朱方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J].改革与开放,2016(1)12

第三篇: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具有多种独特的正向功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想思政治教育和提高师生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与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必须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思考,使校园文化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办学质量的的重要动力。

(一)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厚德博学、善思致用”的优良校风。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努力建设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

(二)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

透到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比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

(四)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精心打造“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使校园的规划、景观、环境呈现一种和谐美。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积极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文明系处的评比活动,清除校园

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上赌博等情趣低下的活动,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第四篇: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作为高校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启蒙和引导的主要形式,具有提高人文素质的天然教育功能。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如同无形的力量,对广大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价值导向。建设好校园文化是高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根本,对于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它是围绕师生群体的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产生的。物质文化是浅层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各种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它体现于学风、教风和校风,表现为师生的价值观念、课外文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和根本,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和追求的最高目标;制度文化是中层次的校园文化,完整的制度、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校园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利于提高学校声誉。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上,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生工作部门和思想政治部门的工作而与教学部门以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无关或相关性不大。同时,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还将思想局限在校园文化仅仅是搞搞活动,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导向、塑造、调适等功能,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目前,我国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太重实用,强调做一些能拿出来作为资历和政绩的工作。这导致许多学校只重视物质而忽视了内在精神的塑造,大学校园内忽视人文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有些高校虽然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但却产生认识偏差,将校园文化活动停留在一些浅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上,从而使高层次的精神建设陷入困境。

3.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管理和导向

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大部分高校重视相关制度建设,特别是对于师生员工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应的行为规范、守则、奖惩制度等应有尽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却显得无力。表现在校园文化的研究不够,文化活动内容单调贫乏,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不足以吸引学生,更谈不上发挥校园文化的综合功能。

4.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不新,学校特色不突出

我国许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高校文化建设中从众、跟风现象比较严重,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等都在走“统一”路线,缺乏学校特色。不同的大学因其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不同,校园文化应保持学校的个性特色而不是趋同。学校个性特色的塑造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要求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给学校的形象准确定位,借助于各种物质和精神载体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独特形象,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关注。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1.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基本内容。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学生的成才需求为内在动力,用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自觉地为祖国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而发奋学习,努力成才;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熏陶、凝聚广大师生员工,激发他们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热情。

2.坚持三种文化形态协调发展,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意义

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层次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校园文化从内在看是一种精神,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能对校园人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并且有持久的继承性。

3.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不同时代每个高校都会留下许多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它是长期形成的精神底蕴和办学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但要总结挖掘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且要发扬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这样既能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能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如果说研究和继承文化是高校的基础性活动,而创新文化则是高校的历史使命。根据时代要求,坚持正确的方向进行校园文化的创新,是繁荣校园文化,永葆校园文化先进与活力的基础。

4.积极探索高校定位,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

探索高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科研定位、培养人才定位等,从高校的具体校情出发,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新目标,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特色既可以从高校历史轨迹中归纳,又可以从未来的发展方面中能动地营造。既可以从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得到启发,又可以以高校已经成功塑造出的社会形象作为蓝本。营造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校园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还必须具有世界眼光,使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

四、结论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高校应把其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每一位高校管理者都应该提高文化意识,树立起强烈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推进科学化管理,创建高雅的环境氛围,进一步加强、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使高校真正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

浅析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论文导读: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由高校师生员工创造、并存在和发展于大学校园中、由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构成的一种文化。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现代大学功能的需要,也是提升高校人的素质和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需要。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由高校师生员工创造、并存在和发

展于大学校园中、由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构成的一种文化。它具有引领文化、凝聚向心、陶冶激励、规范约束等功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现代大学功能的需要,也是提升高校人的素质和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一个由现实状态向相对理想状态发展的概念,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和为实现现代高校功能而导致的高校人自觉的行为过程。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我国社会的发展,客观上对高校提出了建设校园文化的要求。这种客观要求,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我国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先进文化的引领,需要高校提供与之相适应甚至适当超前的科学技术支持、先进的思想理论支持和人才支持,这些都有赖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二是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还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无论从我国高校目前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现状看,还是从我国高校目前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现状看都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因而,如果不大力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完成好我国高校对社会所肩负的神圣使命。第三,从提升我国高校的办学水平上看。近现代社会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的办学水平。哪个国家有高水平的高校,那个国家的经济就迅速腾飞,那个国家的社会就快速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对高校办学水平影响最大的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世界一流大学,无论是以传统文理学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传统综合性大学,还是以单科性技术学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偏理工大学等都需要拥有能与时俱进的一流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因此,要提升我国高校的办学水平,就必须大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实现“四有”功能的需要

功能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对高校的任务、宗旨、目标、作用的集中概括。发表论文。正确认识高校具有怎么样的功能,对高校和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现代高校的功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引领文化。实现现代高校这四个方面的功能,都离不开高校校园文化及其建设。人才培养所需的是育人文化。高校通过自己特有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培育和塑造“有文化”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个过程形成的文化就是育人文化。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是创新文化。树立创新的理念,构建创新型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创新的学术氛围,开展创新活动,这个过程所形成的文化就是创新文化。发表论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创建一流高水平大学的今天,建设创新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研究、创新、传播、吸收高深领域的知识,归根究底是为了服务社会。在进行以上诸方面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就是服务文化。发表论文。建设育人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就是为了实现高校引领文化的功能。高校的一切工作其实质是为了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世界一流高校引领的是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国一流高校引领的是中国文化的发展,地方高校引领的是地方文化的发展。高校要担负引领文化的社会责任,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具体到每一所高校,就是要建设好具有个性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人的素质提升的需要

当今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社会制度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之本。而文化是人创造和拥有的。高校要实现应有的功能,承担起引领先进文化的重任,关键在于是否能培养能够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高校人。而

要培养出能够引领先进文化的高校人,丝毫也离不开高校校园文化的熏陶。只有大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校园文化,才能不断提升高校人的素质,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提升高校人的素质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高校校园的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高校校园具有一致性。二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要建设和谐高校校园,根本问题是建设好高校校园文化。在和谐高校校园的建设中,主要是建设教学系统内部的和谐,科研系统的和谐,人际和谐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谐等。而这诸内容的和谐建设,都离不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都离不开健康而又先进的校园文化的引领。换言之,和谐高校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和谐高校校园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因此,要建设好和谐高校校园,就必须大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五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讲话稿

文章标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讲话稿

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组建**理工学院奠定基础

(2007年3月1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我校即将和**大学合并组建**理工学院的前夕,**工业高专四届五次教代会完成了紧张有序的议程,马上就要闭幕了。这次大会,经过充分地准备和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大会听取和审议了校长***同志所作的《蓄积力量谋发展全力以赴建本科》工作报告、工会主席***同志所作的《工会工作报告》、财务处长***同志所作的《财务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新校区教职工住房价格等问题的补充意见》和《关于新校区家属院物业管理补充规定》。会议期间,各位代表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畅所欲言,积极献言献策,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我代表校党委向大会的圆满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我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校师生员工紧紧围绕创建**理工学院的目标,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辛勤工作,从学科专业建设到管理体制改革,从新校区建设到创建和谐文化校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特别是我校几代人共同盼望创建本科院校的愿望已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多年来为创办**理工学院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历届领导、历届教工代表以及为之奋斗的全校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工业高专到**理工学院,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学校办学层次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一变化,既给我校的发展拓宽了空间,又给**理工学院的组建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意味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学科专业结构和校园文化建设都要相应发生变化。能否实现平稳过渡,能否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率地建立起科学、民主、规范的管理机制,打造民主、和谐、富有活力的适应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至关重要。为了又好又快地实现**理工学院的组建,我谨提几点建议:

一、总结历史经验,发扬优良传统,探索本科学校办学模式的新路子

**工业高专有着50年的历史,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国家建材行业的发展需要,打造了在全国建材行业很有影响的学科专业特色,培育了勤奋、求实、团结、创新的校园文化精神,养成了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办学实力不断增强,为创办本科院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发展的阶段,我校的历届领导和师生员工紧紧抓住大发展的机遇,积极创办本科院校。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于2007年1月29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校与**大学合并组建**理工学院的方案,顺利通过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的审议!这标志着我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前,全校教职工不仅为之庆幸,而更多地是在思索如何办好即将挂牌的**理工学院。

同志们知道,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但办学层次不同,对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学科结构、办学水平、师资队伍、科研实力、校园文化的要求就不同。学校的办学层次变了,学校的办学模式、管理手段等都要发生变化。今年两个学校就要进入实质性融合,6个本科专业即将开办,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尽快地实现两个学校的实质性合并,如何做好今年第一届本科生的招生和教学安排,希望全校教职工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处理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密切关系,继承发扬**工业高专的优良传统,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勤奋向上的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又好又快地实现**理工学院的优化组合,平稳过渡。

二、紧紧依靠教职员工,建立起科学、民主、规范的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民主、规范的管理体制,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的三个基石,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科学管理需要民主管理来支撑,民主管理要靠制度来保障,制度需要科学管理来实施。

大学的管理是在按照自身特有的轨迹运行,大学的层次越高,分层次的管理越重要。建立分层次的目标绩效管理是现代大学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我们学校在专科学校管理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但是,如何适应本科教学管理的需要,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去年我校开展了分层次管理和目标绩效管理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远远达不到本科管理机制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尽快地建立起本科学校的科学管理机制迫在眉睫。

与政府管理、军事管理、企业管理相比较,大学的管理是“无政府的自治组织”。这种“无政府的自治组织”并不是倡导无组织无计划的放任,而是更加强调了民主管理在大学管理中的地位,强调大学健康活跃的学术氛围。大学是学术的殿堂,是知识创新的基地,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没有民主管理就没有活跃的学术氛围,就会失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土壤。在大学中,存在两种对

立的权力:一是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是指学术管理的权力;行政权力,是指由高校各级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所拥有的权力。两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交叉。需要民主、科学的管理来均衡、支撑,才能促进大学健康发展。在大学里,民主的观念比企业、公司、政府机关等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更加强烈,现代社会赋予了大学的创新职能,传播和探求真理是大学教授的神圣职责,而不受外界干涉、不受行政约束的学术自由、民主氛围成为大学的一贯准则。因此,办好大学更要紧紧地依靠教职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大学校园真正成为他们教学科研的开放性乐土。学校教代会是代表教工行使民主权力的常设组织,各级工会组织是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机构,两者要在创办高水平大学中发挥其参政议政的重要职能,为实现民主管理,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是以制度建设为前提的。**理工学院组建以后,原有的规章制度已不适应,尽快建立健全**理工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管理机制刻不容缓。学校的各级组织要充分认识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在创建本科学校中的作用,不断地探讨学校办学层次变化的新机制、新制度。

三、创建和谐文化校园,为**理工学院的组建奠定基础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我觉得,还应该加上“大气”二字。我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已基本上具备本科院校的设置条件。然而学校的文化建设、软实力的建设将会经历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高专和**大学同属大专办学层次,长期实践积淀的是专科层面的校园文化,与本科校园文化差距甚大。办好本科离不开相应的校园文化,而“大气”正是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

“大气”体现在发展定位上敢于和高水平大学争高低;体现在教育管理中要能够同国际化接轨、与社会结合;体现在学生管理中要放心、放权、放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自学空间;体现在学术科研活动中善于探讨社会实践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研究高端技术上;体现在治学心理上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宽广博大、取长补短的胸怀。要实现**理工学院的优化组合,平稳过渡,超常规的发展,既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还要有大气。今年我校要结合创建**理工学院,认真地贯彻省委高校党建会议和高校工作会议精神,把创建和谐文化校园作为推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切实重视“两课”教育,重视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切实重视师德师风和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为**理工学院的组建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开展“讲正气、树新风”活动,加强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

胡锦涛同志最近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针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作了重要讲话,讲话从八个方面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对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学习、贯彻好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于加强和改善干部的作风建设、解决目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严肃党纪、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推进和谐社会、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河南省委也下发了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的安排。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委要求,认真地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展好“讲正气、树新风”活动。

当今高校已经不是远离社会现实的“象牙塔”,高校的一切活动与经济、政治及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校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基建管理、物资采购、招生就业、人才引进甚至入党提干等方面都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各级领导干部和权力部门都在经受着党风廉政建设的考验。一些不法分子不惜一切手段腐蚀和拉拢我们的干部,少数领导干部和权力部门顶不住金钱、物质、酒色的诱惑,走上犯罪道路,给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这些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教训十分沉痛。高专的干部整体素质是好的,在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中都赢得了好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敢有丝毫的麻痹,不可轻敌,要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要做到违法乱纪警钟长鸣,党风廉政常抓不懈。各位代表要行使好自己的民主监督权力、继续坚持开展代表巡视制度、代表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民主监督机制,党政部门、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认真地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齐抓共管,引导我们的干部把心思用到工作上,权力用到为群众谋利上。只要我们的各级干部坚持良好的思想作风,勤政廉政,做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理工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各位代表,同志们:**工业高专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理工学院的组建将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让我们珍惜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以创办本科院校为契机、为起点,继续保持和发扬**工业高专的优良传统,继承几十年的办学经验,团结奋进,不断创新,为**理工学院的组建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讲话稿》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讲话稿。

下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外塑形象、内砥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构建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而大学作为知识的集中地,是保存、传承、 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同时也是......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积淀,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形式多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个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平安校园的有效手段。罗田县三里畈初中在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

    校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学校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前沿阵地之一,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分析校园文化的含义、功能,提出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主导性、系统性、教育性、积......

    论文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推荐)

    论文 浅谈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沈阳朝鲜六中 宋玉红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范文模版]

    述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校园文化建设也“灵动” 走进百年板小的校园,可以看到有一些新景观:大门隔离桩是红红的15个腰鼓,鼓上书写着褒义的“鼓”字成语:陶熔鼓铸、金鼓齐鸣、一鼓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