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形成

时间:2019-05-14 04:0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章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形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章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形成》。

第一篇:第二章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形成

第二章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形成

第一节 中华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并成多元区域性发展 “单源中心说”与“外来说” 一 中华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

1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 Age)(距今260万年至1万年前,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更新世或人类起源至农业出现以前)

 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直立人

 距今115万年-30万年之间: 陕西蓝田公王岭人、北京猿人等。直立人

1963年、1964年,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发现一个老年女性猿人下颌骨和一个中年女性猿人头骨化石,分别距今60万年和115万年,专家命名其“蓝田中国猿人”

 距今30-10万年: 陕西大荔县甜水沟人、山西丁村人、湖北长阳人等。早期智人  距今5万年-1万年: 北京龙骨山山顶洞人.晚期智人或新人

山顶洞人是原始黄种人的代表,中国人、爱斯基摩人、北美印第安人是其散布于各地后逐渐演变而成。文化现象:

o o o o o o 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石锥等。人工取火(北京人)使用骨器 缝制衣服 原始宗教观念出现 婚姻制度转变

前婚姻时代的血缘团体,即同一原始群体内的男女,在两性关系方面是杂乱的,没有任何限制。不仅在兄弟姐妹间,而且在父母子女直系血亲间都没有禁忌。这一时期存在于人类最初的漫长时代。

群婚制,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最大的特征在于两性关系受到一定范围的血缘关系的限制。期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经历了血缘群婚制,排除了直系血亲间的两性关系,即不同辈分的男女间不得结婚;再经历了亚血缘群婚制,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这从而引起了母系氏族的产生,使人类婚姻由族内婚向族外婚发展。

对偶婚制,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过着相对稳定的配偶生活的婚姻形式。即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个主夫。其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是从群婚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态,从血缘结构上为父系氏族和一夫一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夫一妻制,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它既不是自然选择规律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男女性爱的结果,而是私有制确立的必然结果。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婚姻家庭。它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个历史时期。二 中华文化呈多元区域性发展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Age)(距今约7000年到公元前两千年)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首次提出 文化标志:

o o o o o 农业、畜牧业分离

结束了穴居野处生活,过上集体定居生活 大量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纺织术的出现

社会结构从母系发展到父系;新石器文化晚期,出现私有财产,阶级分化萌芽。

全国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存6000多处,分为黄河中游、黄河下游、长江流域、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北方地区等几个大的区域。

1黄河流域 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我国考古学家袁复礼共同发现)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1961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彩陶为主、陶器钵口上发现刻划符号)

 姜寨文化:陕西临潼区姜寨村(出土黄铜片) 河南龙山文化:距今4350-3950年,洛阳平原及登封(灰陶为主,红陶、黑陶并存、精美的蛋壳)

 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距今6000-4300 年,山东泰安大汶口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进入原始社会崩溃期

(私有观念出现、贫富开始分化、父系权威开始确立)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

1953年发现,1958年4月中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在西安铲河东岸建成。1961年国务院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半坡文化特点

 重男轻女思想(半坡152号墓葬)“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半坡人的墓葬形式

单人仰身直肢、二次葬(洗骨葬)、合葬、屈肢葬、翁馆葬。

 半坡陶器特点 多为葫芦状

《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 2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文化特征:

o o o o 人工栽培的水稻谷物 发现杆栏式建筑 出土朱漆木碗 出现陶埙

 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原西湖博物馆馆长施昕更先生发现于浙江余杭市良渚镇

文化特征:

o o o o o 农业进入犁耕稻作时代 手工业趋于专业化

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出现揭示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

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中国成熟文字的前奏。“中国文明的曙光从良褚文化升起”

绢、麻、丝的出土说明养蚕缫丝工艺的出现。 大溪文化:距今6000-5300年,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镇

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萌芽阶段

以红陶为主,黑陶、灰陶次之、彩陶纹饰和戳印纹颇具特色。戳印纹是大溪文化特有的纹饰,它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小戳子印成,主要施于圈足盘、子母口碗和豆的圈足上。

代表器形:高圈足深腹豆,曲腹杯等。

 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000年,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村

父系文化遗存 陶器以觚形杯、喇叭形杯、双腹器、彩陶纺轮、彩绘黑陶、蛋壳彩陶最具特色。“陶祖” 3北方地区

 红山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内蒙古赤峰县。

母系社会全盛期

(红陶黑彩与之子形陶器;出土大量玉器,“天下第一龙”)三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炎帝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太昊)、神农、燧人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史记 •五帝本记》 西北华夏集团(黄帝、炎帝、颛顼等)东方东夷集团(少昊、蚩尤等)南方苗蛮集团(三苗、女娲等)

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神农氏,即炎帝,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农业的发明者,医药之祖,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燧人氏,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个母系氏族,他们以打猎为生,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撞时产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启法,于是发明了钻木取火,教人熟食,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

《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有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史记 •五帝本纪》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挥师诸侯,与蚩尤作战于逐鹿(河北保定)之野,随禽杀蚩尤。炎黄联手击败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炎帝欲欺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制五器,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虎,以与炎帝战于坂泉(山西运城县盐池)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汉武帝正式开典祭祀,明朱元璋将祭祀黄帝列入国家大典。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军队:始制阵法。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其他:舟车、弓矢 四中华文化的形成

 夏、商、周

夏朝(BC21-BC17),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历时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 二里头文化遗存:河南偃师

宫殿遗址(中华第一宫)、青铜器(中国乃至世界最早)、农业、文字 公元前16 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 殷墟文化遗址: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 宫殿遗址、青铜器、铁器、原始瓷器、文字

公元前11世纪武王(姬发)伐纣,建立周朝。

 青铜器、瓦、原始瓷、文学《诗经》、礼制文化

周代对中华文化最大影响是它使夏、商以来的华夏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尽量制度化。西周初年周公进行制礼作乐的工作。“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宾礼、吉礼、嘉礼、军礼、凶礼——“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城市高度发达、农业(铁器的广泛使用)、水利工程、思想文化领域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经典著作《道德经》

 自然哲学思想

道家自然观的中心概念和最高范畴是“道”,《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一元性、超越性的哲学范畴。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先于天地而存在,具有“独立不改”的永恒性,是“周行而不怠”的运动实体,虽无形无名,不能为我门的感觉而感知,但真实存在,能被我门的思维所把握。

道也是世界的普遍法则,它“常无为而无不为”道的作用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他所为的。它不强制,不干预万物的生长,顺其自然,经常向事物的相反方向运动,以静制动,以柔弱制刚强。它产生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有利于万物而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以万物主宰自居。这叫“玄德”,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道大、天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

 政治思想------小国寡民”《道德经》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 ,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一个国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这样子的话那些打战啊、徭役啊、祭祀啊等用的大鼎、大锅就用不上了。老百姓就会重视自己的生命,而不会背井离乡,迁徒远方。那些车、船等便利的交通工具,也就没人去乘它了。武器装备,也就派不上用场了。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富民强到了鼎盛时代。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时不时还可以看到邻国的老百姓,听到他们鸡犬的叫声,而彼此到死也不互通往来。

墨家:创始人墨子,名翟,鲁国人,手工业出身。《墨经》

 哲学思想

强调认识来源于耳目之实,否定“生而知之”

 自然观

提出“非命”,反对“富贵在天,死生有命”

 政治思想

兼爱:墨子整个学说的基础,“人人相爱,普遍相爱,爱人若爱己” 尚贤:贤良之士治理国家

尚同:“贤可者”立为天子,天子选“闲可者”任为朝廷和地方各级官吏。(一同于天子,一切以天子的是非为是非。天子的好恶不仅是衡量是非的准则,而且是人们必须效法的榜样。而天子必须以公例为义,只有这样才能服从于上而不符合于下)非攻:兼爱的原则推广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尚简:主张“节用”、“节葬”提出不劳费民力,不过分加重劳动者负担有其进步意义。但他从狭隘的功利主义出发,完全否定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认为音乐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比儒家思想大为退步。

法家:法家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的管仲、子产,实际创立者是战国初期李俚、商鞅、申不害,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总结者。

 政治思想:

“法” 国家必须要有公开的成文法典 实行法制时,法律应统一,不能朝令夕改; 严刑苛罚,轻罪重罚 法不阿贵

“术”

统治之术,用人之术 “势” 君主的权势即政权

 秦汉

中华文化制度化、模式化

经济

封建土地所有制 政治 三公九卿 文化

“书同文,行同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五 儒家思想(Confucianism)1孔子和先秦儒家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圣人” 基本思想

 贵“仁”

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即“爱人,以人爱之心对待他人” 孝悌为仁之本

“泛爱”,:“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做儿女的回家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尊敬兄长,要认真可信,广施爱心,亲近仁德之士,能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余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 崇“礼”

礼,用以严格区分亲疏、长幼、贵贱、尊卑、上下、男女的宗法制度、贵族等级制度、财产分配原则和伦理道德规范。礼即是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又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克己复礼”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 “中庸之道”

孔子晚年提出的修身处世的理论原则。“中”,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所表现出来的度,即事物变化中量的规定性。“庸”通用,中庸即以中为用,把握矛盾相互依存或相互渗透所遵循的量的规定性,使矛盾双方各在一定限度内发展。例如:民慢官残是非常有害的,民众必须知理而为,官府必须宽政惠民,双方达到“不残”“不慢” 的中度才是最理想的社会。“执两用中”  “仁、智、勇”的统一“仁、智、勇,君子之道”。

儒家学说以治国、修身为目的,实现途径是对君子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智,通晓事物的才能

勇,实现理想的大无畏的精神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仁者泛爱无私,胸怀坦荡,故无忧; 智者明于事理,究往知来,故不惑; 勇者钢键自强,知难而进,故不惧

“学、思、知、行”的统一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并以培养君子似的人作为宗旨,以知识和道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启发教学作为基本方法,以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作为基本方针,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楷模,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学、思、知、行”。

学:读书,治学,做人

思:大脑运用知识进行思维

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是知也” 行:学得知识后的实践活动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恭行”、“慎行”、“择善而从之”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柯,字子舆山东邹县人。“亚圣” 基本思想:

 “人皆有不忍之心”的性善论” “人之初,性本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不忍仁之政”的仁政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 “义利”观 “舍生而取义”

 “由博返约”的认识论

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在融会贯通之后,再回到简略地述说大义的地步。

 “养吾浩然正气”的人格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荀子(公元前313-公元前230),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 “人之性恶”的人性论

 “隆礼”“重法”为中心的治国主张

 “正名”的政治思想,强调尊卑、等级、名分的必要性  “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2两汉经学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基本思想:

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罢黜百家,春秋大一统 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 针对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德教为主,刑罚为辅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 “性三品”的人性论—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知性

“三纲五纪”(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纪,即仁、义、理、智、信)

 “察举”和兴办“太学”

吏为民之师帅,教化的统治之术能否推行,关键在于各级官吏,应选“德教之官”,而非“独任执法之吏”,更反对任子和訾选的入仕制度

3宋代理学

朱熹(公元1130-1200),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基本思想:理

修复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创建考亭书院。

《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一分为二”、“生生不息”朴素辩证法思想 “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人伦哲学 “知为先,行为重”的认识论 “存天理、灭人性”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一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传》

天道运行,刚劲雄健,君子应该自觉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理论依据:天人关系上强调“与天地参”

知行关系上强调“行重知轻”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的具体表现

 志存高远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夫之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陆九渊

 刻苦坚忍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 逆境奋斗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不韦迁蜀,传世《吕览》”——司马迁《报任安书》

 乐观进取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老夫卿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苏东坡《江城子》 二 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

 人际关系上严己宽人,推己及人 “宽则得众”、“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孔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 各学派之间相互融合  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

 以开放的胸襟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的性格,突出表现为广采博取,兼收并蓄,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汉代丝绸之路;历史上第一次引进外国文化 唐代文化交流; 明清后“西学东渐”;

“五四”后吸收西方文学、哲学、艺术、科学等 三 人本精神

 不事鬼神“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子产《左传》 “敬鬼神而远之”《论语·述而》

 不屈从命运  关注人的人文精神

 “民为贵”的民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四 礼治精神

“礼”,中国文化之根本特征和标志。“礼仪之帮”

“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 ·哀公问》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

 礼与仁相结合

人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八佾》

礼云礼云,玉帛云呼哉?乐云乐云,钟鼓云呼哉?《论语 ﹒阳货》

 尊尊与亲亲:

尊尊即尊贵,维护等级制度的原则,首先尊君。亲亲即心向着自己的亲族,首要一条是孝悌。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 ·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 学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 学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 ·子路》

 正名:为维护周礼的尊严,整顿人与其身份不相符的言论和行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论语·子路》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 注重整体精神,强调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

儒家在自身修养上确认的是群体原则

 “修己以安人”,“内圣外王”

“修己”自我的涵养;“安人”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 修身达到的崇高目标“内圣外王”

至善的八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内圣”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外王”把内圣的修养功夫转化为治国的业绩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帮”------《尚书﹒尧典》

 以群为重,以国为本

整体观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形成克己奉公的美德。

 “公义胜私欲”、“先人后己”  “敬业乐群”------《礼记学记》  “厚德载物”

整体观孕育最宝贵的爱国情节

“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战国策》 “亲亲如子,爱国爱家”《汉记》  忧国忧民,变革进取

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天下兴亡,具有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爱国如饥渴”—东汉 班固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西汉 霍去病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北宋 苏询 “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位卑未敢忘忧国”—南宋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传统的忧患意识还包含着居安思危、变革进取的自觉,集中体现了民族的理性精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 以身许国,忠贞报国

以国家民族整体利益为上的思想使中华民族形成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返压迫、反侵略精神。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四终令汗竹香”—张家玉

一个人在事关国家民族利益的重要关头,必须维护祖国尊严和民族气节。

“士可杀,不可辱”;—《礼记·儒行》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金瓯已缺总需补,为国牺牲敢牺身”—秋瑾 二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 “泛爱众而亲仁”  “孝悌为仁之本”  “忠恕为仁之道”

忠:积极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消极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大同”为仁之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于己;力恶其不出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三 向往理想人格,注重美德修养

 重义轻利

义: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利:个人私利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管宁割席绝华歆  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孔融让梨

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苏武牧羊、文天祥慷慨赴死  诚信笃实

诚:待人诚恳,包括对事业组织的忠诚。信:言行相符 排除杂念,信守始终;春秋吴国季子 排除干扰,信道而行;荀巨伯 贞信不渝;背信弃义

 刚正不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 疾恶如仇,伸张正义;李固弹劾梁冀  守死善道,惟义是从;“关西孔子”杨震

 不阿权贵,崇尚操守:贞守自己的节操,不苟且,不逢迎,蔑视俗世,不做随风摇摆的墙头草,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周顺昌怒骂魏阉

 道德践履  励志自强。“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励志”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自我超越的品性。它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大批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志士仁人。他们

为了实现理想报负,居贫穷而志不改,处危难而志弥坚,遇险阻而甘若怡;有的为了报国富邦,建功立业或以苦为乐,或投笔从戎,或闻鸡起舞,或卧薪尝胆,或发奋著书。

 从善自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闻过则喜,改过不贰,补过必坚”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宣公二年》

 风节自律源励立志自强,成就于从善自新,又是这两者的升华。“疾风知劲草”;《后汉书 ·王霸传》 “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 “名节重泰山”;于谦《无题》

陶渊明穷不失志,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李白达不失道,高风傲王侯

第四节 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一 汉族本身是由许多民族混血而成

1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2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3辽宋金元-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4清代-中国历史上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二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 物质文化  青铜文化

北方鄂尔多斯青铜文化

 地区建设

东北:乌桓、鲜卑、契丹、女真、朝鲜、高丽等 北方和新疆地区:匈奴、乌孙、鲜卑、柔然、回鹘等 青藏高原:吐蕃、羌族

西南:瑶族、苗族、阿昌、哈瓦等 岭南和台湾:瑶族、黎族、高山族等 历史文化名城:承德、遵义、丽江、武威等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昌故城、楼兰古城、交河故城等 古建筑群、古石窟、古墓葬:布达拉宫、莫高窟、成吉思汗陵等

 手工业等

维吾尔族地毯、阿昌刀具、壮族织锦、彝族白族漆器、苗族布依 族蜡染等

 精神文化

 绘画:广西左江流域的岩画、敦煌莫高窟壁画、 文学艺术

藏族《格萨尔王传》“东方的荷马史诗” 蒙古族《江格尔传》 柯尔克孜族《玛纳斯》 维吾尔族《福乐智慧》 彝族文学《阿诗玛》 傣族文学《召树屯》

 音乐歌舞

东汉氐羌系统的《白狼歌》;北齐斛律金《敕勒歌》;隋唐的龟兹乐、高昌乐;蒙古族长调;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壮族的歌圩、纳西族丽江古乐“中国汉唐音乐的活化石”等。维族的赛乃姆;壮族的锅庄;蒙古族安代舞;朝鲜族的长鼓舞; 傣族孔雀舞;彝族的阿细跳月;苗族侗族芦笙舞等

第二篇: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摘要:当前,宗教在世界各国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它们能够突破名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进行传教布道,并且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它们存在着相互的共同点和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本文着重探讨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以及它们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的特点。关键词:三大宗教

形成特点 1.三大宗教的简介

当今世界60多亿人口中,约有2/3以上的人是宗教信徒,其中世界三大宗教的信徒超过35亿。世界宗教是古代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都有着千年以上的历史。据美国《教会研究国际公报》2000年的统计数据,全世界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信徒人数约为2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3%;伊斯兰教信徒约为11.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7%;佛教信徒约为3.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9%。[1]此外,基督教为世界上信徒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遍布世界242个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而佛教分布在123个国家和地区,并且信徒的95%都是亚洲人。我国在2010发布《宗教蓝皮书》上表明,中国国内现有基督徒为2305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2] 2.三大宗教的起源与传播 2.1基督教的起源与传播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前568年,当时新巴比伦的军队攻陷了于公元前1世纪建立的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国都耶路撒冷,沦为囚虏的犹太人为了逃避所受的苦难祈求他们的保护神耶和华(指“永存者”、“创造者”等)派遣救世主来解救他们。公元前583年波斯灭了新巴比伦之后犹太人回到祖国,从此就建立了基督教的前身犹太教。然而到了公元前36年,罗马征服了巴勒斯坦地区,这时有一部分小教派从犹太教中分流出来,他们认为耶稣才是救世主,这就与犹太教对于救世主的认定产生了教义上的分歧。[3]

基督教是犹太教中的一个教派——拿撒勒派。一世纪中叶,犹太教教徒们通常都以弥赛亚降临说作为思想武器去反对罗马统治的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罗马征服耶路撒冷以后,犹太教内部由于对罗马统治和人民起义持不同态度而形成撒都该派、法利赛派、艾赛尼派、短刀(西卡尼)派、奋锐党等不同派别,原始基督教的伊便尼派、拿撒勒派等就与其中的艾赛尼派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和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派别因反对处于犹太教正统地位的撒都该派和法利赛派而被斥为异端,从而最终演变、发展成一种新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2.2伊斯兰教的起源与传播

伊斯兰教发源于公元7世纪中期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是穆罕默德。当时处于政治上极不统一和长期动荡不安之中的阿拉伯半岛上的社会各阶层,十分渴望有一个统一、和平、安定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是“服从”的意思,穆斯林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穆罕默德从公元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上的重要城市麦加开始传教,他称自己是真主的使者,是信徒的先知;他号召人们信仰宇宙间惟一的神真主安拉;他宣传穆斯林都是兄弟,反对欺诈、掠夺等不良行为;他还规定穆斯林的朝拜仪式和应尽的义务等等。穆罕默德的这些言行,后来被集录在一起,就形成了伊斯兰教的惟一经典《古兰经》。公元622年,为躲避麦加贵族的迫害,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到了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组建了军队。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军兵临麦加城下,麦加贵族被迫皈依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为宗教和世俗领袖。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城,成为全世界穆斯林朝拜的中心。在穆罕默德逝世前不久,阿拉伯半岛已经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基本统一起来。随后,穆罕默德的继承者(阿拉伯语为“哈里发”)便以“圣战”的名义向外进行领土扩张,伊斯兰教也随之向外传播而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4] 2.3佛教的起源与传播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前5世纪(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时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创始人释迦牟尼为古印度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题罗拉科特附近)的王子。相传他为了寻求人生的真理,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了49天,终于在有一天顿悟了“他”的真理,认为宇宙人间万事万物都不过在刹那间生灭,皆无常存本性,并由此悟出了“苦”、“集”、“灭”、“道”等四谛。[3]佛教虽然产生于印度,却兴盛与东南亚、东亚等地。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最初释迦牟尼所创教义为原始宗教;到公元一世纪前后,因教义和戒律的分歧,佛教分裂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后期佛教自称为大乘,而把前期佛教则称小乘,以后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别又同波罗门教相调和而产生密教。[5] 佛教于公元前一世纪传入中国,到公元四世纪,中国佛教进入新的时期;进入唐朝,印度诸大法师来华传法,中国行者也往西方学法,使得中国佛教快速发展,宗系并起,百花齐放,但在唐末,由于唐武宗灭佛和紧接而来的唐末农民战争,使得大量佛典丧失,佛教遂陷入低谷;直至五代后,佛教才再度在中土大兴,藏传佛教也逐渐走入中国,主要有萨迦派和噶举派等几个学派。[3] 3.从起源分析三大宗教的特点

三大世界性的宗教是古代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在同一时期,还存在着其他许多宗教,各种宗教通过交流和比较,有的被淘汰了,有的则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了影响。因此探讨世界性宗教各自起源发展时的特点对宗教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3.1三大宗教起源与传播的相同性 3.1地理环境的相同点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包括犹太教,这三种教都发源于中东的沙漠地区。在佛教分支中,最相近于一神教的喇嘛教也发源在中国西藏、蒙古的沙漠地区。例如,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其主要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有时高达54℃,热季长达4——5个月,昼夜温差达26 ℃,降雨量很小。[6] 在传播上,它们还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均起源于古代重要国际商道附近。佛教于公元6世纪产生与恒河流域。当时的印度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基督教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地区处于中东的心脏的地带,扼守3条国际交通线之咽喉,犹如连接东、西方的一座桥梁。而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虽然那一块是一毛不拔的荒凉之地,但是半岛的西部有3条重要的国际商道之中的一段——希贾兹商路,商路上有重要的中转站——麦加古城。

3.2宗教的基本特征

据陈麟书关于论世界三大宗教的特征中提到,宗教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决定它们成为世界性宗教。这三大世界宗教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有较高的信仰素质;有较高的理论素质;有较高的文明素质;有较高的组织素质。[7]

在政治素质方面,这三种宗教都曾经被统治者们自上而下地推广,成为了一种统治工具。以中国的佛教为例,隋唐统治者看到儒教和道教已经不足以统治人民,并开始推广佛教。唐太宗曾极大地鼓舞大臣们出家当和尚;而藏传佛教起初也是由于藏族农奴主控制奴隶的需要才发展起来的。对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统治者推广的强制性大大超过了佛教,它们是通过政治以及军事的暴力手段来进行的。

在信仰素质方面,世界性的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把一切的希望寄托于永远都不可能存在的彼岸世界,人们现世行事的所有希望都是为了让死后的灵魂达到未来的幻想天国。在秋然关于宗教起源之我见中提到,佛教是以乞求“今生忍耐以换来来世幸福”为主要目的的宗教。[8]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它所提倡的凡事都要忍耐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劳动人民而言,忍耐而得到下世的福气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同时,忍耐也是当时封建统治者可以利用的工具。

基督教有自己的《圣经》,伊斯兰教有自己的《古兰经》,佛教也有自己的许多佛经,这些经书的存在说明这三大宗教拥有较高的理论素质。

民族宗教的礼仪通常比世界性宗教的礼仪要复杂繁琐,有的还具有失去理智的狂热的野蛮性。比如宗教经常需要祭祀,但是某些地方上的宗教在发生重大事件时通常会选择人祭,这种方式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渐渐不被人接受,因此,有较高的文明素质是策划能够为世界性的宗教的前提。

世界三大宗教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较高的组织素质,即拥有庞大的宗教专业人员,宗教机构和庙宇、教堂、修道院、宗教学院等等,还有一系列严密的教阶制度。4.三大宗教起源与传播的不同点

4.1佛教创立于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富庶的恒河流域,人们对外部的世界并无多大的奢望,因此该宗教重在自我反省,渴望远离尘世,超凡脱俗,摆脱杂念,专心侍佛。因此在信仰上,佛教的神是多个的,神、天、魔、人都是众生,菩萨是觉悟了的众生,而佛是大觉大悟的菩萨。

基督教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风雨飘摇、时局动荡的环境中成长、发展,所以它适应社会变革强,也正因为如此,基督教自创立以来,不论传到世界的哪里,它的神只有一个,相信上帝是唯一的。

伊斯兰教产生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沙漠地区,其宗教的重要内容是对美好环境的渴望,对舒适生活的向往,这对穆斯林具有极强的感召力。此外,伊斯兰教只把真主安拉当成唯一的神,每年还必须进行五项功修。

4.2从三大宗教的教义上看,每个宗教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义,但是彼此教义的难易不同。伊斯兰教的教义简单易懂,但是佛教的教义却略显深奥。毛泽东曾经对佛学进行过比较深入

[9]的研究,他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解读佛学,佛教的辨证思维也曾影响了毛泽东。由此可见,要理解佛学,是需要较高的文学素养的,并且与当地的文化有着比较深刻的联系。这也就是佛教大部分在亚洲传播的重要原因,佛学的“四谛说”,其内涵晦涩,而西方比较倾向于直接表露,由此佛教主要在亚洲传播。

4.3在宗教礼仪方面,恩格斯指出:繁杂的宗教礼仪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绝状态,古代东方大部分衰落了。基督教没有造成隔绝的仪式,甚至没有古代世界的祭祀和巡礼。它这样否定一切民族宗教及其共有仪式,毫无差别地对待一切民族,它本身就成了第一个可行的世[10] 界宗教。”诚然,基督教作为世界上教众最多的宗教,有它不同于伊斯兰教和佛教的一面,那就是宗教礼仪简单易行。在中国,要潜心修习佛教,男子需要剃发为僧,女子落发为尼,并且要守着寺庙的清规戒律,诵佛念经,食素,早晚功课等等。在民间,若为信佛,则每年少不了拜佛烧香甚至为家里做法事。但就人死以后的仪式而言,佛教就比基督教繁琐得多。伊斯兰教的礼仪也未必少,例如每个穆斯林必须做五项基本功课:念功、礼功、斋功、课功和朝功。由此可以看出,宗教礼仪的文明程度以及繁琐程度也是影响其传播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到如今世界性的三大宗教,有其宗教之间的共同点,但同时也存在各自的不同点。宗教的起源地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的推动,宗教本身的礼仪文明等都是影响一个宗教能否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因素。

第三篇:秘书工作的起源、发展和秘书学的形成

秘书的定义,秘书是直接为领导服务的办公室人员,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和日常办公事务,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他的从业范围很宽,凡是有管理组织、有领导的地方都有秘书,主要分布在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

秘书工作是个古老的职业、秘书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管理组织的出现。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没

有领导和被领导之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管理组织,出现了领导和公务活动,也就需要秘书协助领导处理公务,秘书与领导有着天然的联系,先有领导,后有秘书。二是文字的出现,有文字才能有公文,而公文的制作、传递、管理,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秘书同文字、公文是密不可分的。

秘书起源于什么时代?一般地说,起源于距今4500年至4100年的黄帝至禹时期,这个时期是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国家尚未形成,社会管理组织已产生。因为部落联盟是由多个部落组成的,地域广、人口多,单靠口头指挥难以实施管理,因为语言在空间上不能传于异地,在时间上不能传于异时,语言不能及时、准确传遍整个部落联盟。这个时候,公文应运而生,秘书和秘书工作也就产生了。秘书是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才产生的,秘书产生后,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那时已有了正规的文书,“尚书”就是一部最早的文书集,收入该书的多是帝王的作战命令。西周时期,开始有了秘书机构,叫太史尞,就是现在的办公室,并且有了文书档案,“左传”、“国语”,就是根据文书档案编写而成的。东周(战国)时期,开始有了私人秘书,当时的高级官僚,养了不少门客,这些门客就是做秘书工作的,大家听说过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是当时赵国平原君的秘书。秦汉时期,秘书工作已经形成制度,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著明的政治家、文学家李斯就是秘书出身,曾当过秦朝长史(政府秘书长)写过著名的《谏逐客书》,对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秘书工作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公文成为独立的文种,开始对公文进行研究,涌现出秘书工作的优秀人才。被称为建安七子的陈琳是个出色的秘书,曾写文章骂过曹操。因为公文写的好,曹操不但没杀他,反而收他为秘书,称陈琳写的公文可以治疗他的头痛病。唐宋时期,秘书工作为成熟期,文书、档案分流,文体正齐化一。唐初政治家魏征,也是秘书出身,向皇帝提出200多条批评建议。“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名言,就是他提出来的。明清时期是秘书工作的强化时期,通过科举选拔人才,秘书的地位有很大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秘书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发展。明确了三服务的思想,一为直接领导服务;二为同级和上下级领导机关服务;三为人民服务。三服务中,最直接最大量的是为领导服务,是秘书工作的立足点,为机关服务是秘书工作的责任和义务,为人民服务是秘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服务是一致的。在工作方式上强调四个转变:一,从偏重于办文办事转变为既办文办事,又出谋献策;二,从单纯的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综合处理信息;三,从单纯凭老经验办事,转变为实行科学化管理;四,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工作内容上突出四个强化。一辅助决策的强化;二信息工作的强化;三督查工作的强化;四协调工作的强化。办公手段自动化,节约了时间和经费,提高工作效率。

秘书工作虽然有了400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形成一门系统的科学,还是近20多年的事,也可以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秘书学的形成。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秘书工作没有一本系统的教材,没有专门培养秘书的院校。那时,秘书工作是封闭的,重点是处理事务性工作,效率很低。培养秘书的方法是老秘书带新秘书,或在工作中摸索。

1985年,中央召开了全国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会议,这次会议在我国秘书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明确新的历史时期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许多创新,把秘书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在这之后,涌现出一批秘书学专著和秘书学带头人,全国有12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秘书专业,一批秘书工作学术团体相继成立,一批秘书工作杂志相继创刊,秘书科学研究十分活跃。这些都标志着秘书学的诞生。

《秘书工作的起源、发展和秘书学的形成》

第四篇:诗的起源与形成

琢句抽思,务极新隽

——诗的起源与形成

大纲

一、中国诗歌流变概说:诗的起源与发展

1、诗的起源

2、诗的发展

二、诗歌形制的发轫与成型:从《诗经》、《楚辞》到《古诗十九首》

1、《诗经》选析

2、《楚辞》选析

3、《古诗十九首》选析

三、雕琢与自然: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两种风格

1、雕琢:建安诗人与元嘉三大家诗歌选析

2、自然:陶渊明诗歌选析

知识点汇总

TO1: 诗的起源 TO2: 诗的发展 TO3:《诗经》选析 T04:《楚辞》选析 T05:《古诗十九首》选析

T06:雕琢:建安诗人与元嘉三大家诗歌选析 T07:自然:陶渊明诗歌选析

索引

一、中国诗歌流变概说:诗的起源与发展

二、诗歌形制的发轫与成型:从《诗经》、《楚辞》到《古诗十九首》

三、雕琢与自然: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两种风格

正文

一、中国诗歌流变概说:诗的起源与发展

1、诗的起源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之中,诗歌以其绚丽多彩的姿态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瑰丽与辉煌。诗歌的产生大抵源于民间劳动与祭祀活动,这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即可看出。《诗经》中的作品以四言为主,多为民间歌谣(还有贵族文人作品),同时也保留了许多祭祀礼辞的痕迹。这些歌谣约产生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黄河流域,经过官方音乐机关的收集整理而成《诗经》(相传今日所见《诗经》为孔子整理过的,但此说并不可靠)。按作品性质和乐调的不同,《诗经》被分为风、雅、颂三种体裁。有的学者又将《周南》、《召南》单分出一体“南”,与 风、雅、颂并称为“四始”。《诗经》收诗305篇,因而也常称作“诗三百”,它是我国诗歌史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同样为我国诗歌史源头的,还有“楚辞”。“楚辞”的产生较《诗经》要晚一些,它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因这些诗歌“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见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校订楚词序》),故有此名。后世又称这种文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在西汉成帝时,刘向结集屈原、宋玉、东方朔等人的诗赋作品十六篇,裒为一集,名作《楚辞》。因而,“楚辞”一语,一方面代表一种独特的诗歌体式,一方面也是一部书名。《诗经》与《楚辞》两川汇流,共同激荡出我国诗歌波澜壮阔的美丽画卷。

2、诗的发展

在《诗经》、《楚辞》的基础上,汉代诗歌吸取民歌营养继续发展。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四言或骚体到五七言,从叙事诗到抒情诗,我国诗歌发展有力地向前推进。汉初之时,楚歌颇为流行。至汉武帝时,又扩充发展乐府官署,广泛收集、整理民间歌谣,吸收文士创作,而存独具面貌的乐府诗。乐府诗质而不鄙,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多采用叙事形式,描述现实苦难,抨击社会黑暗,开创了古代叙事诗的优良传统。如《饮马长城窟行》、《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即其名篇。今传乐府诗基本都已收入宋代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中。在两汉五言民歌的影响下,汉代文人诗歌也打破了《诗》、《骚》四言句式的藩篱,发展成为五言诗。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为班固的《咏史》。而此间文人五言诗最为出色者,则为《古诗十九首》。这十九首诗的作者已不可全考,但是因其辞精义炳,婉而成章,被誉为“风余”、“诗母”(陆时雍《古诗镜》语),甚至有人说它们“惊心动魄,一字千金”(钟嵘《诗品》语),足见它们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已经蔚为大观。这一时期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汉字独有的一些特征也被“发现”,特别是对声律、词藻、偶俪等因素的广泛关注,让诗歌创作声色大开。诗歌写作技巧逐日成熟,联句的对偶、声律的平仄为诗人们所重视。此时的诗歌蜕去了汉诗的浑厚古拙,而趋向精妍新巧。特别是“永明声律说”的发现,形成了“永明体”,直接促成了“律诗”的出现。魏晋南北朝诗的发展,以晋室南渡为界,可分作前后两期。前期起于曹魏,迄于西晋。此时诗风由悲凉慷慨的风骨(以“建安七子”为代表)转而为雕琢华靡的辞采(以“二十四友”为显例)。后期则始于晋室南渡,至于南北朝。期间产生了大诗人陶渊明,他的诗歌作品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诗情与哲思、深厚与真纯相融相摄,后人誉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绝句》),而称其人为“六朝第一流人物”。与陶渊明的真淳自然不同,这一时期的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三人诗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争奇斗艳,尚技巧、多锤炼,号为“元嘉三大家”,而各有成就。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声律与偶俪虽然已经凸显,但是尚未形成严格的对仗与平仄要求,所以在此及以前的诗歌,都称作“古诗”(或“古体诗”、“古风”)。而形成了严格的对仗与平仄(以“永明声律说”为基础)的诗歌格律体式,则称作“律诗”(当时的人也称“近体诗”)。学术史上也将这一转变称作诗歌的“律化”过程。由此,诗歌的体制,大致可分为古诗与律诗两类。而从字数来看,则可分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四言诗无律化,而五、七言诗则有律化。因而也就随之产生了五言古诗(五古)、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古诗(七古)、七言律诗(七律)等分类。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而律诗则一般为四联八句,超过四联八句的格律诗,称作“排律”;只有两联四句的格律诗,称作“律绝”。这些都是比较繁复的概念,可参王力《汉语诗律学》等书,此不赘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在齐梁时期大量出现的律化新体诗,直接导衍出中国诗歌艺术最高峰——唐诗的繁荣。

二、诗歌形制的发轫与成型:从《诗经》、《楚辞》到《古诗十九首》

1、《诗经》选析

中国诗歌的样式与形制,首先要考察的是《诗经》。《诗经》以四言为主,杂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句式。它的语言古雅,意义也不太明确,所以常有“诗无达诂”的说法,意即《诗经》没有确定唯一的解释。《诗经》有“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为其体制,后三为其艺术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其事”,直接铺叙情景;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通过比喻来叙事抒情;兴就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兼有联想、烘托、象征等作用。《诗经》的艺术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风格多样、姿态万千;二是重章复沓,反复吟唱;三是酌用赋、比、兴,表现手法多样;四是善用联绵词、重叠词写景状物;五是句法灵活,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下面即选析两首,以示其例。

○芣苡(周南)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这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周南》里的一首,题作“芣苡”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而只是采用诗篇首句的核心词汇作为标题,这是《诗经》各篇命名的基本规则。因为这些诗本来是没有题目的,题目都是后来者所加。这是一首描写劳动的民歌,大概是女人们采芣苡时随口创作的。“芣苡”即现在所称的“车前草”。整篇共十二句,采用“赋”的笔法铺叙,其中只有六个字在变化,其他地方都是重复的,这充分表现出《诗经》反复吟唱的意味。《芣苡》描写了妇女们采摘芣苡的反复动作,但是这种单调的动作中,并没有枯燥,而是充满欢乐与变化。整篇分三章,第一章可以算作劳动序曲,“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即描写植物茂盛的样子,“薄言”是语助词,没有实际含义,第一句就是说“茂盛的车前草啊,我们来采摘它。”后来的五句,意思也差不多,但是动作却在不断变化。第二章变而为劳动进行曲,第三章就是劳动结束曲。特别是“掇之”、“捋之”、“袺之”、“襭之”,掇是挖取、捋是以手沿物摘取、袺是用手提起衣襟兜取,襭则引申为怀藏,怀抱。事情单一,动作多变。整篇诗歌,层次井然,节奏明快,充满生活气息。方玉润《诗经原始》解说此诗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将该诗隐含着的优美意境演绎出来了,读者自可体会。

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诗经》里的诗句以四言诗为主,多用虚字,语句反复,充满了原始民歌的意味,保留了我国诗歌形制发轫期的明显痕迹。

○静女(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是《诗经》的《邶风》中之一首,描写的是男女幽会的过程,是一首动人的爱情诗。爱情诗在《诗经》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比如我们熟悉的《关雎》也是爱情诗。不过《关雎》乃采用的比、兴手法,描写动人但叙事性不强。而《静女》一首则多用赋、比手法,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情节性,读来也颇为有趣。整篇主要用四言,也杂有两句五言。全诗分三章,第一章是赴约会面之前。“静女”即淑女,“姝”即美好的样子,“俟”即等候。首句就是说“这位漂亮善良的女子啊,在城角等待着我的到来”,通过男子的口吻来描写这次幽会。到了之后,男子却“搔首踟蹰”,焦灼不安,为什么呢?原来是女子“爱而不见”。女子其时已经到了,但是却躲藏起来不见他,这里的“爱”通“薆”,意为隐蔽、躲藏。第一章把女子的俏皮和男子的焦虑写得活灵活现。第二章、第三章写幽会乐趣。“娈”也是美好的样子;“贻”即赠送;“彤管”即红管的茅草;“炜”即光泽,以描摹彤管之美;“说”通“悦”;“怿”即喜爱;“女”通“汝”,代指彤管。全句即说:“漂亮的女子,赠给我红管的茅草。这茅草红而光泽,我高兴啊喜欢你的美。”接下来,男子又解释他为什么喜欢这普通的茅草呢?因为“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牧”即野外;“归”即赠送;“洵”即的确。因为从野外馈赠的这茅草啊,确实漂亮而与众不同,但是并不是因为你的漂亮我才喜欢你,而是因为你是美人送给我的。颇有“爱屋及乌”的味道。最后一章用否定的语气,来肯定自己对静女的爱慕,表达得宛转有趣。

这类爱情诗是《诗经》中最为大家所喜爱的一类诗歌,它们虽然充分表达了爱慕之意,但仍不失温柔敦厚之趣,所以孔子称《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楚辞》选析

与《诗经》代表的黄河流域中原文明不同,《楚辞》因其地方巫文化的发达而保留了许多原始宗教的意味,少了《诗经》那种敦厚,而多了一些瑰丽浪漫的色彩。《楚辞》年代较《诗经》稍晚,实际上代表了黄河流域中原文明与长江流域的边沿文明的相互合流。从诗歌语言来说,《楚辞》爱用楚地方言入诗,句中又多用“兮”字等语气词夹于其间,打破了纯四言诗的格调,句法变得更为参差,这是“骚体”的一大特点;从表现手法来说,《楚辞》充满浪漫气息,寄情于物,托物以讽,想象丰富,语言精美。尝所谓“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辨骚》)。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但是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下面即以屈原的《山鬼》为例,来体味《楚辞》的浪漫色彩。

○山鬼(《九歌》之九)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阴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这是《楚辞·九歌》中的第九首。在《楚辞》中,确定为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招魂》、《九歌》等二十余篇。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甚至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郢都沦陷,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作品《九歌》含十一篇。“九歌”之名,由来已久,是一种古老的乐曲,屈原只是承袭这个标题而已。这里的“九”不是指具体数目,而是表示很多。屈原的《九歌》十一篇是一组祭神所用的乐歌。一般认为,这是屈原根据民间的祭神乐歌改写而成的,既洋溢着古老的神话色彩,又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某种感受。

《山鬼》是一首美丽的失恋之歌,沈亚之《屈原外传》称屈原作《山鬼》成,“四山忽啾啾若啼啸,声闻十里外,草木莫不萎死”,可见其情感之真挚与热烈。“山鬼”即山神,郭沫若认为这里是指巫山神女,总之诗中主人翁虽是神的形象,却完全是人间少女的情感。她盛装打扮,“被薜荔、带女萝”,“被”通“披”,前去与心上人幽会,在“山之阿”,“阿”即曲隅一角。情人却始终未来赴约,“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使她陷入绝望的痛苦之中。全诗将方位的变动(山阿──山上──山间),气候的变化(晴朗──阴晦──雷雨大作),情节的推进(赴约──候人──失恋),心灵的波动(喜悦──惆怅──怨愤)结合起来,写得情景交融,和谐动人。其中写到山鬼独自站在高高的山顶,四望不见人影,她想到的是“岁既晏兮孰华予”──年华渐渐逝去,谁能使我的生命放出光彩呢!最后一节是: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已经到了深夜,雷鸣电闪,风雨交加,落叶飘飞,猿鸣凄戚,山鬼依然彷徨伫立,不肯离去,陷入徒劳的忧愁之中。在北方的《诗经》中,也有不少失恋的歌,但绝没有如此强烈、固执、不顾一切的追求。《山鬼》的这种描写,并不在表现对恋爱对象的忠贞,而是像“岁既晏兮孰华予”所表示的,是对生命应有的美好的追求。这也很能显示楚文化的特点。

3、《古诗十九首》选析

到了汉代,五言诗已经替代四言,成为诗歌的主流,占据了后来诗坛的重要部分,也意味着中国古典诗歌主要形制的基本成熟。汉代五言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以《古诗十九首》为最。这十九首诗是产生在汉代的一组很奇特的作品,易懂而难解、艺术成就极高而不能确定作者。这组诗最早见于梁代萧统编撰的《文选》之中,代表着早期五言古诗的最高成就,以至诗家常将它们与《诗经》、《楚辞》相提并论。《古诗十九首》着重抒发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恍惚无常,极易引起读者共鸣。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清代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中的一段话对我们理解这一组作品十分有启发意义,兹录于下: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乍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简言之,《古诗十九首》写出了人们心灵深处最普遍、最深刻的几种情感类型,这些情感是普通人都会经历的,《古诗十九首》通过高超的诗歌艺术把它们表现出来,低回反复,温厚缠绵,动人心弦,让这组诗歌千古常新,感人不已。且举一首如下:

○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诗歌的主人公可能是送行者,也可能是远行者;可以是男子,也可以是女子。这都是难以说清楚的。诗歌前六句写离别之悲,是追忆往事;后十句写相思之苦,是申述眼下的情愫。前后连贯,回环婉转,具有浓烈的抒情意味,十分感人。“行行重行行”,造语新奇,全句连用四个“行”字,中间又加一个“重”字勾连,造成一种行而又行,远无止境的悠邈意象,而这正是最能触痛诗人感情的记忆,也是本诗一切哀怨的根源。所以,“行”字不但没有重复累赘之感,反而别有一番新意。

“与君生别离”,“游子”在诗人心灵上的印象既然是行而无止,那他自然感到“与君”相别是永无重逢的生离死别了。《楚辞·九歌·少司命》有“悲莫悲兮生别离”之语,这句诗字面上明用 “生别离”这一成辞,又暗寓“悲莫悲”这层意思,所以能收到词短意长的修辞效果,这就是典故的特殊效用。既然诗人主观心理上觉得“与君”相别是生离死别,故在他心里造成的悲怆必然是无与伦比的;当然,这种“悲莫悲”的暗示,是要我们通过对典故的透彻了解才能真正领悟到。以上二句,写的是诗人“与君”初别时的心理,但写得比较“虚”,比较朦胧。“相去万余里”等四句,则用比较“实”,即比较具体的形象,来说透开头二句所揭示的“生别离”。

“胡马依北风”等十句,是从“生别离”的忆念中返回到现实中来写诗人对游子的思念。“胡马”二句、“浮云”二句写游子;“相去”二句、“思君”二句写思人,层次分明而又错落有致。写游子均用成辞故实,含意微婉,读者需要慢慢体味,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深味。但这一切都是诗人主观的想象,故属“虚”写。写思者本人的笔墨却比较显露,是他相思之情的真实流泻,所以是“实”叙。这八句话,两两参错,造成一种虚实相生、隐显映衬、回环往复,而又步步深入的特殊抒情效果。

这首诗明显受民歌影响,其中出现不少复沓的句子就是证明,如“相去万余里”、“道路阻且长”、“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和“思君令人老”,反复吟咏一个意思,但又不完全重复,颇有增变。朱自清先生说,“这种回环复沓,是歌谣的生命,许多歌谣没有韵,专靠这种组织来建筑它们的体格,表现那强度的情感。只看现在流行的许多歌谣,或短或长,都从回环复沓里见出紧凑和单纯,便可知道。„„《十九首》本是出于乐府,复沓是自然的;不过技巧进步,增变来得多一些。”(见《古诗十九首释》)

三、雕琢与自然: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两种风格

魏晋南北朝诗歌主流还是五言诗,但是严格意义上的七言诗也已经出现,如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即这一时期曹丕的《燕歌行》。这一时期的诗歌,从时间上来说,可分为魏晋诗歌与南北朝诗歌;从地域上来说,可以分为北方民歌与南朝文人诗;从风格上来说,可以分为雕琢派与自然派。当然,这都是笼统而言的。如就风格来说,雕琢派中也有自然的成分,自然派中也有雕琢的因子,都应具体作品具体分析。纵观这段诗史,自然派更为后世所推崇。如曹操之于曹植、左思之于陆机、陶渊明之于谢灵运等等,都是如此。下面我们即以此两种风格为界,各析几首,先谈雕琢派,再谈自然派。

1、雕琢:建安诗人与元嘉三大家诗歌选析 建安诗人中,曹植是最爱雕琢的了。他受到的评价也很高,《诗品》赞誉他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他的诗注意用词的形象生动、词采的华美、韵律的和谐、诗篇的起结,并努力锻炼警句,作品充满浓厚的新鲜绮丽之感,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试以他的《美女篇》为例,以见一斑: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对于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从写法上可分两类:一类是正面描写,属赋体;一类是托喻,属比体。前者如汉乐府《陌上桑》中的秦罗敷,后者可上溯到屈原的《离骚》,以美人自喻或喻人。曹植此篇却把这两类写法结合起来。此诗以美女盛年独处未嫁寄寓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从主旨讲,是比体;但又吸取了《陌上桑》等铺叙、夸饰以及正面描绘和侧面烘托相交融等艺术手法,从技巧讲,又属赋体。此诗开头一句“妖且闲”,即已指明本篇着重写“美女”的容色美丽和品质高雅(妖,美。闲,雅),是外形美和内心美的统一。大致说来,前面以写外形美为主,后面则写内心美,两者又是互相映衬的。

从语言风格来说,对比前文所赏析的《行行重行行》,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以下两点:首先,它的词汇更华丽了,出现了“皓腕约金环”、“腰佩翠琅玕”等诗句,注重渲染一种色彩斑斓的画面感,较汉代诗歌精致了许多。整首诗歌铺叙性很强,从美女的手写起,然后头饰、腰间、衣裙等外在装扮,再写到姿态、神情,在描绘女性之美的用墨上,可谓推陈出新。其次,这首诗的语言较汉诗的浑然天成,更显雕琢了。如它出现了“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这种在音韵、词汇诸方面都相当工整的对偶句,但这种对偶句又能顺承诗意,与其他句式交相辉映。因而清代叶燮在《原诗·外篇下》中赞扬此诗云:“《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在建安诗人主盟诗坛之后,中国诗歌发展又经过了正始诗歌(代表人物阮籍、嵇康)、西晋诗歌(代表人物:张华、左思、刘琨)、东晋诗歌(代表人物玄言诗人和陶渊明)、刘宋诗歌(代表人物:元嘉三大家)等。这段时期,雕琢派以谢灵运为代表。谢灵运与陶渊明常并称为“陶谢”,与后来的谢朓则并称为“大小谢”。陶渊明开创了田园隐逸诗风,谢灵运则开创了山水诗风。他们都热爱自然,向往那种真率的人生,追求自然古朴的艺术风格。但是谢是典型的贵族化的,他的贵族性格根深蒂固,陶则是平民型的知识分子。反映在诗歌创作上,谢灵运的诗“体尽俳偶,语尽雕刻”,而陶渊明的诗则“笃意真古,辞兴婉惬”。对于谢灵运的雕琢诗风的体认,我们不妨看看他的名作《登池上楼》: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封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这是一首山水诗。谢灵运的山水诗可以说是自然景物与老庄佛理的结合体,前面大部分都是描绘山水,而结尾则往往拖着一个玄言诗的尾巴。这首诗整篇都用对偶句,艺术上极为精到,但是这种精到是以雕琢为前提的。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谢灵运的诗在追求一种华丽的声色之美与对偶之丽。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比如诗篇词句芜杂,结构不紧凑,有句而无篇,以至于当人们提及《登池上楼》的时候,只记得其中的一联“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因为这联诗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清丽自然,让它在整篇中脱颖而出。

正因为谢灵运的诗歌总会出现这样漂亮的警联,所以当人们拿他与陶渊明的诗歌作比较时,也总不禁称赞两句。如清沈德潜《古诗源》即说:“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追琢而返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千古并称,厥有由夫!”但是在陶谢二者之间的分界线还是十分清楚的,如清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即说:“陶公不烦绳削,谢则全由绳削,一天事,一人功也。”可谓一语中的。

2、自然:陶渊明诗歌选析

由于陶渊明的诗风一反两晋俳偶雕琢之习气,在当时自成一体,真率自然,近乎汉诗之浑成而又熟运晋诗之修辞,“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苏轼《与苏辙书》),后世对他的评价极高,特别是经过苏轼等人的宣扬提倡,更是将陶渊明的诗歌地位推崇至顶。明钟惺在《古诗归》卷九即说:“其语言之妙,往往累言说不出处,数字回翔略尽;有一种清和婉约之气在笔墨外,使人心平累消。”其实,陶诗的激情是经过理性的平衡之后表现出来的,所以有“清和婉约”之美,试析二首:

○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组诗《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的代表作,这是其第三首,语言通俗晓畅,笔法简约清丽,叙述一气呵成。在这首诗中,陶渊明以享受的姿态写出了他的村居农耕生活。因而,我们也能体会出,陶渊明的诗歌之所以有“清婉”之味,不仅在于诗歌语言的清新,更在于诗歌内容的放达,诗中表现出作者既有儒家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也有道家返璞归真、顺其自然的意念。而他在诗歌中一种白描似的勾勒营造出来的意境也真实可感,“带月荷锄归”的景象宛若眼前。方东树《昭昧詹言》说这首诗“真景,真味,真意如化工,元气自然,悬象著名”,连用三“真”字,正好点出了它的感人之处与胜人之处。

○移居(之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二首,主要是写诗人移居到南村同“素心人”一起生活的情景,清张荫嘉《古诗赏析》所说:“两诗作于初移居时,皆以喜得佳邻为主。”这里是第一首。全篇以“素心人”为诗眼,紧紧围绕着它来描写,章法似散漫而实严谨。诗中所写的都是极平常、极普通的事物,语言又平易、素淡,淡到几乎看不见诗的地步,却内蕴着真笃的情意,高洁的志趣,烘托出一位心境淡、安贫守俭、待人和易、以赏析诗文为乐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的人格美和诗的意境美融为一体。陶渊明的诗歌都是如此自然的流露,如同天然生成而不加任何雕饰,所以《后山诗话》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

在中国诗歌史魏晋南北朝段中,虽然自得一体的诗人十分多,但是却仍以陶渊明最为后世激赏。甚至后人将其与后来的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比时,仍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仙、佛、圣犹许人学步,惟渊明诗如混沌元气,不可收拾。”(厉志《白华山人诗说》)总之,陶渊明的诗歌作为自然派的典型代表,以其“横素波而旁流,干青云而直上”(萧统《陶渊明集序》)的境界,登上了艺术高峰。

链接信息

永明体 “永明”是南朝齐武帝萧赜的年号,从公元483~493年,共11年;“永明体”就是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新诗体。“永明体”这个称谓源出于《南史·陆厥传》:“永明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间,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永明体”主要指五言诗,要求格律对偶,运用时应该避免犯“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声病,它利用汉字的平上去入四声,将四声音调不同的文字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组织起来,使文章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美,这种方法和理论被称作“永明声律论”。

永明声律论的主要倡导者是沈约。他历仕宋、齐、梁三朝,是名公巨卿兼文坛领袖,又著有《四声谱》,倡导声律理论。他认为历代文学,文体上虽有发展进步,声律上却未睹其秘;名篇佳作,多为自然天成,虽与音律暗合,实不知其所以然。沈约提出了具体的声律理论、写作法则及其原理,也就是四声法则。还有必须要避免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作为对五言诗的写作要求,遵循“四声”,避免“八病”,这就是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声律论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所在。永明声律论的产生,既受佛学东渐,印度梵文佛经的影响,同时又受我国声韵学发展的影响,同时也是魏晋南北朝以来文学独立,文章骈俪化,诗歌进入自觉创作阶段的时代需要和必然产物。因为“永明体”是第一次将四声原则运用到了诗歌领域,形成了五言新体诗,不仅与参差错落、句式长短不一的古诗不同,并且与汉魏时平整的五言古诗也不尽相同,故又称“新体诗”。永明新体诗是由汉魏古诗发展到唐代近体诗的过渡形式,对唐代近体律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返回

元嘉三大家 南朝宋文帝年号元嘉,当时诗坛成就最大的颜延之、谢灵运、鲍照合称“元嘉三大家”。颜、谢的社会地位较高,诗风典雅绮丽,属于主流派;而鲍照的诗既有与正统诗风一致之处,同时又开创出一种通俗浅显、奔放流畅的风格,到唐代产生了巨大影响。

返回

《文心雕龙》

刘勰撰。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魏晋时期,中国的文学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南北朝,逐渐形成繁荣的局面。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在其历史发展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既为《文心雕龙》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也在《文心雕龙》中得到了反映。

《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重要;以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返回

《文选》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书中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不选经子,史书中也只略选“综辑辞采”、“错比文华’的论赞,可以看出编者已初步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认为只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者方可入为文学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尤注重骈俪、华藻。全书共60卷,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38类。所选多大家之作,时代愈近入选愈多。其中以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占有相当比重,诗歌则多选对偶严谨的颜延之、谢灵运等人作品,陶渊明等人平易自然之作则入选较少。作品划分的类别,则能反映汉魏以来文学发展、文体增多的历史现象。后代文人研究《文选》及李善等人的注释而形成的“选学”,在唐朝与《五经》并驾齐驱,盛极一时士子必须精通《文选》。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谣曰:文选烂、秀才半。宋代有“文章祖宗”之说,延至元、明、清,有关《文选》的研究亦未尝中辍,是今人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返回

第五篇:秘书工作的起源、发展和秘书学的形成

秘书工作的起源、发展和秘书学的形成

秘书的定义,秘书是直接为领导服务的办公室人员,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和日常办公事务,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他的从业范围很宽,凡是有管理组织、有领导的地方都有秘书,主要分布在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

秘书工作是个古老的职业、秘书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管理组织的出现。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没有领导和被领导之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管理组织,出现了领导和公务活动,也就需要秘书协助领导处理公务,秘书与领导有着天然的联系,先有领导,后有秘书。二是文字的出现,有文字才能有公文,而公文的制作、传递、管理,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秘书同文字、公文是密不可分的。

秘书起源于什么时代?一般地说,起源于距今4500年至4100年的黄帝至禹时期,这个时期是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国家尚未形成,社会管理组织已产生。因为部落联盟是由多个部落组成的,地域广、人口多,单靠口头指挥难以实施管理,因为语言在空间上不能传于异地,在时间上不能传于异时,语言不能及时、准确传遍整个部落联盟。这个时候,公文应运而生,秘书和秘书工作也就产生了。秘书是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才产生的,秘书产生后,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那时已有了正规的文书,“尚书”就是一部最早的文书集,收入该书的多是帝王的作战命令。西周时期,开始有了秘书机构,叫太史尞,就是现在的办公室,并且有了文书档案,“左传”、“国语”,就是根据文书档案编写而成的。东周(战国)时期,开始有了私人秘书,当时的高级官僚,养了不少门客,这些门客就是做秘书工作的,大家听说过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是当时赵国平原君的秘书。秦汉时期,秘书工作已经形成制度,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著明的政治家、文学家李斯就是秘书出身,曾当过秦朝长史(政府秘书长)写过著名的《谏逐客书》,对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秘书工作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公文成为独立的文种,开始对公文进行研究,涌现出秘书工作的优秀人才。被称为建安七子的陈琳是个出色的秘书,曾写文章骂过曹操。因为公文写的好,曹操不但没杀他,反而收他为秘书,称陈琳写的公文可以治疗他的头痛病。唐宋时期,秘书工作为成熟期,文书、档案分流,文体正齐化一。唐初政治家魏征,也是秘书出身,向皇帝提出200多条批评建议。“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名言,就是他提出来的。明清时期是秘书工作的强化时期,通过科举选拔人才,秘书的地位有很大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秘书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发展。明确了三服务的思想,一为直接领导服务;二为同级和上下级领导机关服务;三为人民服务。三服务中,最直接最大量的是为领导服务,是秘书工作的立足点,为机关服务是秘书工作的责任和义务,为人民服务是秘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服务是一致的。在工作方式上强调四个转变:一,从偏重于办文办事转变为既办文办事,又出谋献策;二,从单纯的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综合处理信息;三,从单纯凭老经验办事,转变为实行科学化管理;四,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工作内容上突出四个强化。一辅助决策的强化;二信息工作的强化;三督查工作的强化;四协调工作的强化。办公手段自动化,节约了时间和经费,提高工作效率。

秘书工作虽然有了400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形成一门系统的科学,还是近20多年的事,也可以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秘书学的形成。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秘书工作没有一本系统的教材,没有专门培养秘书的院校。那时,秘书工作是封闭的,重点是处理事务性工作,效率很低。培养秘书的方法是老秘书带新秘书,或在工作中摸索。

1985年,中央召开了全国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会议,这次会议在我国秘书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明确新的历史时期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许多创新,把秘书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在这之后,涌现出一批秘书学专著和秘书学带头人,全国有12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秘书专业,一批秘书工作学术团体相继成立,一批秘书工作杂志相继创刊,秘书科学研究十分活跃。这些都标志着秘书学的诞生。

《秘书工作的起源、发展和秘书学的形成》

下载第二章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形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章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形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最终定稿)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黄鹏 【摘要】宗教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

    家谱起源与发展

    家谱,早期名为谱牒。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 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

    跆拳道起源与发展

    跆拳道的起源与发展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社会条件下,远古时代的朝鲜人民为了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和防止野兽侵袭,必须同野兽搏斗,这就产生了搏斗的各种方法。随着社会的发......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月城中学高一 徐小峰 课程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维系现代社会正常运......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大纲 一、概述 1.太极 2.拳与太极拳 3.太极拳的来源 4.太极拳的社会价值 二、太极拳的起源和流派 1.太极拳的起源 2.太极拳的流派 三、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 1.太......

    龙舟起源与发展探究

    龙舟起源与发展探究 编号:28 13级产品设计三班 张晟 学号:1307160125 赛龙舟是发源于中国,在东亚、东南亚地区盛行的民间活动。龙舟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

    马术的起源与发展

    研究性学习论文 马术的起源与发展 刘璐云南师大附中高一(7)班 指导老师:刘海云目录  赛马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3  马术运动 ...............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研究性学习报告 464班刘永美 研究课题: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问题的缘起: 文字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才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