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中心 赏析 试题答案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鉴赏关键点】情景交融、苍凉悲壮。上片写景,充满肃杀之气;下片抒情,揭示孤城将士内心的苦闷。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构成了守边将士复杂的心态,写景与抒情的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思想内容】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名句赏析】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暗示了军情紧急。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中考链接】 2010年贵州省铜仁11.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按要求答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均衡生产书·语文)(1)一个“ ”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总体特征;“,”概括描写了边地荒凉冷落的景色。(2分)(2)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一简要分析。(4分)答: 2010年云南省昆明市
(一)诗词赏析。(第7题,共2分)品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7.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在这首词中的作用。答: 7.(2分)“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的作用:(1)时间上是上阙“长烟落日”的延续。(2)借景抒情。写出戍边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抒发了他们因功业未立、归期无计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2011年四川省德阳市 8.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A.这首以“秋思”为题的《渔家傲》是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疆时的感怀之作,“渔家傲”是词牌名。B.词的上片重在描写塞下秋景,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点和时间,并以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边塞秋景与中原之不同。C.词的下片集中抒发边塞将士的愁思,反映出思乡与卫国的矛盾心理。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以互文的形式,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D.全词意境悲凉,与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起为宋词婉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8.D2011年江苏省徐州市
(三)古诗词鉴赏。(3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通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3.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域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下面提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三)(3分)13.D(写夜深霜重之时传来的悲凉哀怨的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2011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2-15题。(8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2.“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2分)13.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2分)答: 14.就表达方式而言,这首词的上阙运用了,下阙运用了。(2分)15.由“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词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表达塞外奇特壮美景象的诗句“,”。(2分)
(一)12.与中原不同孤寂荒凉(2分)13.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之情。(2分)14.描写 抒情(2分)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011年青海省(一)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11-12题(4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答: 1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心理?(2分)答:
(一)11.突出塞下孤城与内地景象的不同,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2分)12.因尚束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所以虽思乡却难回的矛盾心理。(2分)2011年新疆乌鲁木齐市9.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着意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卫国思家的心理矛盾。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朽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重边功做法的愤懑之情。D.词人写了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词意境壮阔,形象鲜明,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第二篇:《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是由范仲淹创作,又名《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作品原文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作品注释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作品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创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
作品鉴赏
范仲淹是当时的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副宰相。他了解民间疾苦,深知宋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张革除积弊,但因统治集团内部守旧派的反对,没能实现。
他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这首《渔家傲》是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他亲身经历的边塞生活。古代把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界地方叫做“塞”或“塞上”、“塞下”。这首词所说的塞下,指的是北宋和西夏交界的陕北一带。
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任何一首诗词的审美价值,是由多种艺术功能构成的。这首《渔家傲》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怀念,因之不能生硬地用政治的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它的艺术功能、艺术力量,在于抒情写景,但即使从政治上要求,此词的意义也并不消极。“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正是这首词最本质的思想亮点。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后汉时,将军窦宪追击匈奴,曾登上燕然山刻碑(勒石)纪功。词中霜雪满头的老将军,已擦干思乡之泪,在恋家与报国的矛盾中,他是以戍边军务为重。他尽忠职守,不建功勋于边陲,虽有时思乡心切,也是不打算归去的。
词的上阕侧重写景。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思归不是因为厌弃边塞生活,不顾国家安危。而是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狼嗥风啸声,令人心寒。更奈何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此情此景甚是令人怀念故乡的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长期戍边的老将,惦念亲人和家乡也是很自然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最成功,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下阕一开头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归以致心情重浊。“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性。正在这矛盾的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不苦思着万里之遥的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可能也在盼望白发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10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这首《渔家傲》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正是这种崇高精神的生动写照。黄蓼园说它“读之凛凛有生气”,倒是深得其旨趣。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只此两句便抵得上那首有名的《敕勒歌》,虽然彼此取材不同。伟大的诗人杜甫曾写过“孤城早闭门”的佳句,但气势的雄浑似不及范词。那是人烟稀少的边塞,光秃的山峰重重叠叠,上空飘浮着一缕缕的青烟,悲壮的号角和着杂乱的边声在四野回荡。太阳还没有收起它金色的余晖,远远望去,山腰里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早已把城门关闭。这就像一幅中世纪边塞景象的艺术摄影。
一幅野性十足的边塞图画。“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样的“边塞情绪”,往往当人物置身特定场景之后,自然流露出来;此时才明白,长烟落日的边塞,对于生命个体而言,并不仅仅是“戍边苦”,还会产生极大的心理满足。
词是范仲淹守边愿望和复杂心态的真实袒露。词中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词人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同时还表现出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在有着浓郁思乡情绪的将士们的眼中,塞外之景色失去了宽广的气魄、欢愉的气氛,画面上笼罩着一种旷远雄浑、苍凉悲壮的气氛。在边塞熬白黑发,滴尽思乡泪,却又不能抛开国事不顾,将士们的心理是矛盾复杂的。范仲淹虽然守边颇见成效,然而,当时在北宋与西夏的军事力量对比上,北宋处于下风,只能保持守势。范仲淹守边的全部功绩都体现在“能够维持住守势”这样一个局面上,时而还有疲于奔命之感。这对有远大政治志向的范仲淹来说肯定是不能满足的,但又是十分无奈的。所以,体现在词中的格调就不会是昂扬慷慨的。
此前,很少有人用词来写边塞生活。唐代韦应物的《调笑》虽有“边草无穷日暮”之句,但没有展开,且缺少真实的生活基础。所以,这首词实际上是边塞词的首创。
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
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前两句含有三层意思:“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归无计”的慨叹。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又有落泪“征夫”。“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词牌简介
渔家傲,词牌名之一,北宋流行,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词”者。渔家傲也是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中吕宫,又有二: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有只用半阕者,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作品格律
上片: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下片: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他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伊川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全集》传世,通行有清康熙岁寒堂刻版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第三篇:塞外秋来风景异——市委书记杜梓调研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采记
塞外秋来风景异
市委书记杜梓调研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采记
杜梓与鄂托克前旗昂素嘎查牧民王苏雅拉图亲切交谈。
8月,鄂尔多斯草原最美的季节。一望无垠的绿色“地毯”上,成群的牛儿在蓝天白云下吃草,肥壮的羊儿在现代化圈舍里撒欢儿,住着崭新砖瓦房的牧民在盛情迎接远方的客人。好一幅草原生态恢复、水草丰茂,生产发展、规模化种养殖向纵深发展,牧民增收、生活富裕幸福祥和的美妙画卷。
8月23日,市委书记杜梓深入乌审旗、鄂托克前旗种养殖基地和牧民当中,与嘎查、乡镇、旗几级领导干部研究探讨生态恢复、牧民增收的良性发展、互动发展的新路子,共商草原牧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大计。
乌兰陶勒盖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是乌审旗在农区半农半牧区重点建设的生猪养殖基地。看着现代化养殖控制系统,杜梓询问:“基地对农牧民增收致富有什么带动作用?”
“公司与周边养猪农牧户实行统一供应饲料,统一供应种猪,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使用品牌。而且在公司带动下,通过对散户的整合,去年9月份以后又形成了20个1000到5000头,甚至10000头养殖规模的农户。”基地的龙头企业“皇香”公司负责人回答。
站在一旁的乌审旗农牧业局局长王永清补充道:“全旗去年商品猪出栏20万到22万头,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牧民是4.8万到5.1万人,这样算下来,全旗人均在生猪产业上得到的现金收入是2000块钱。”
杜梓对乌审旗通过基地带动周边农牧民增收致富非常满意,他说:“通过多年的努力,乌审旗生猪养殖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有了自己的品牌。但是不能满足现状,这还是刚刚起步,无论是规模还是竞争力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准。下一步要走规模经营的路子。从扩大规模入手,形成百万头的养殖规模,解决市场制约、成本制约等问题,这样才能做成顶天立地的主导产业,在国内外竞争中脱颖而出。要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相结合的路子。依靠科技支撑,差异化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既要有大众化的产品,又要有高端性的产品。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相结合的道路,靠绿色覆盖市场,靠有机占领制高点。要走精深加工的路子。通过深加工把一大块附加值留在当地,留在老百姓手中,这是乌审旗促进农牧民增收很重要的渠道。与大企业合作搞深加工,把对方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国际化管理模式都吸引过来,拉动当地企业发展。通过支持企业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
杜梓非常关心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坐在鄂前旗昂苏嘎查牧民王苏雅拉图家的沙发上,他与在场的牧民和基层干部唠起了家常。
“养了多少羊、一年能产多少羔子、去年人均收入多少、今年的羊羔能卖到多少钱„„”杜梓迫切地想知道当地牧民生活得好不好,一口气问了十几个问题。问的真切,回答的详细。“养了200多只羊,一百绵羊,一百山羊。100只母羊能产300只羔子。去年人均收入两万元。今年一只羔子可以卖到400到500块钱,年收入可以上到12万元。”王苏雅拉图用不流利的汉语认认真真的回答。听完回答后,杜梓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杜梓接着问道:“你养羊有什么特点?”王苏雅拉图自豪的回答:“羔羔四个月就出栏,并且是圈养的,不进草场,今年我正在搞增绒,能够增绒70%”。“你这个办法挺好!”杜梓高兴地说。
站在昂素嘎查一望无际的饲草料种植基地,看着正在工作的大型喷灌设备,杜梓说“实行圈养必须要种植饲草料,建设饲草料基地很重要。”大家纷纷表示赞同,鄂前旗昂素嘎查委员会主任李林山说:“搞饲草料基地以后,牧民就不用为饲草料的问题发愁了,圈养的积极性也更高了。而且使用喷灌以后,以前200亩地需要50个人5天完成浇灌,现在1个人5天就可以完成了。”杜梓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
长期以来,我市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作为最大的基本建设来抓。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将改善草原生态与“三牧”工作有机结合,大力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转移牧区人口,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取得了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多赢效果。2009年,全市植被覆盖率达到75%以上,植株平均高度达到40厘米,畜牧业增加值25.03亿元,牧民人均纯收入7714元。
沙尔利肉牛养殖基地是乌审旗无定河流域肉牛养殖基地的一部分。了解无定河流域肉牛养殖基地产业规划、发展模式、工程进度等方面的情况后,杜梓向在场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破解保护生态与牧民快速增收之间的矛盾。“既要使生态恢复,又要实现牧民增收,这就要从改良品种,提高科技含量,增加投入,让牧民在流通、加工环节获取收益等方面进行考虑,实现牧区生态保护、恢复的同时,生产也在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也在提高。”杜梓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
说到近年来生态保护和恢复情况,李林山深有体会:“今年的降雨量不算多,但是草的长势还很好,原因就是禁牧、休牧、圈养、草场改良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与过去相比,现在草场的涵养程度大大的提高了,原来能养50只羊,现在能养200到300只。草种类也增加了,以前不见的草现在又出来了。”
杜梓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在场的鄂托克前旗旗委书记额尔敦仓、旗长于新芳等各级党员干部说:“天有不测风云,要有忧患意识,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切入点。生态是第一位的,但是不能以牺牲牧民的利益来换取生态效果。要探索生态越好,牧民增收越快,富裕程度越高的路子。”
我市境内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年降雨量150-300毫米,年蒸发量2000-3000毫米。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占总面积的48%,丘陵沟壑区、干旱硬梁区占总面积的48%。全市草原面积8816万亩,包括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低地草甸和沼泽六大草地类型,其中可利用面积8132万亩。
“牧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在保护好生态,建设好绿色家园的同时,促进牧民增收,全面实现小康,走上现代化,实现草原牧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调研结束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听取旗、乡镇、嘎查负责人和牧民代表发言后,杜梓书记的一席话掷地有声。
“促进牧民增收是我们基层领导干部肩负的使命,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工作内容,争取在生态保护、牧民增收上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与会的各级干部纷纷表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强化党委政府的责任,增强牧民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使牧区真正走上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牧民增收的良性发展、互动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双赢。”杜梓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殷切希望。
塞外明珠风景异,干群共话草原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鄂尔多斯,坚持回报自然、回报老百姓的发展理念,践行民生第一追求,正在谱写生态文明、人民幸福、和谐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