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初级基础》模拟题一

时间:2019-05-14 04:4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级经济师《初级基础》模拟题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级经济师《初级基础》模拟题一》。

第一篇:初级经济师《初级基础》模拟题一

第一章 社会经济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

A.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B.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C.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D.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

2、()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A.经济制度

B.经济体制

C.生产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

3、随着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

A.消费品市场

B.生产资料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资本市场

4、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出其具有()功能。

A.信息传递

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

D.资源配置

二、多项选择题

1、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它是()。

A.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

B.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

D.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E.发达的商品经济

2、商品经济存在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A.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各个不同的所有者

B.私有制的产生

C.社会分工

D.阶级的出现

E.国家的产生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分工的产生过程。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选项A是第二次社会大

分工,选项D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2、【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的相关概念。

3、【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体系的相关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

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体系的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不同点。

2、【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

第二篇:2012年经济师初级工商管理模拟题总结

2012年经济师《初级工商管理》单选题

1、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主体。

A.发展

B.市场竞争

C.盈利

D.经营

标准答案:b

2、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如要满足顾客的需要、职工的需要、债权人的需要,要提供就业机会、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节约资源等。

A.经济

B.经营

C.服务

D.社会

标准答案:d

3、作为企业,需要具备正式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有()和组织章程、具有独立的资产并实行独立核算、能独立对外开展经营活动等四个条件。

A.自主经营

B.自负盈亏

C.自我发展

D.专门的名称、固定的场所

标准答案:d

4、企业和市场相比较,具有在生产和技术方面能够进行()的优势。

A.有效分工和协作、创造新的生产力

B.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C.节约费用

D.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

标准答案:a

5、企业和市场相比较,具有()的优势,如企业内部的行政命令和权威是解决冲突的有效方式。

A.有效分工和协作、创造新的生产力

B.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C.节约费用

D.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

标准答案:d

6、企业和市场相比较,具有()的优势,包括谈判费用和信息获取费用。

A.有效分工和协作、创造新的生产力

B.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C.节约费用

D.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

标准答案:c

7、企业与市场相比,要求制定更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具有()劣势。

A.信息传递易缺失

B.监督成本增加

C.激励机制效力减弱

D.官僚失灵现象

标准答案:b

8、按照企业所属的行业,将企业分为()。

A.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

B.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

C.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等

D.单厂企业、多厂企业、企业集团等

标准答案:a

9、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将企业分为()。

A.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

B.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

C.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等

D.单厂企业、多厂企业、企业集团等

标准答案:b

10、按照企业组织形式,将企业分为()。

A.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

B.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

C.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等

D.单厂企业、多厂企业、企业集团等

标准答案:d

1、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看,第一层次是()责任和法律责任。

A.经济

B.民事

C.道德

D.慈善

标准答案:a

2、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看,第二层次是()责任和慈善责任。

A.经济

B.法律

C.道德

D.民事

标准答案:c

3、新制度学派认为,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的资源配置方式。

A.交易费用较高

B.交易费用较低

C.不产生交易费用

D.产生交易费用

标准答案:b

4、新制度学派认为,企业之所以出现,正是因为企业在某种状态下,可将

外部的()变成企业内部有组织、有计划、有监督、有奖惩的合作和交换行为,组织管理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

A.市场交易行为

B.政府行政行为

C.环境影响

D.经营行为

标准答案:a

5、企业发展的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其中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属于(),是企业的雏形。

A.工业生产时期

B.企业生产时期

C.企业成熟化时期

D.手工生产时期

标准答案:d

6、在企业发展的()时期,工业革命、机器出现、工厂制度建立,标志着企业真正形成。

A.工业生产时期

B.企业生产时期

C.企业成熟化时期

D.手工生产时期

标准答案:a

7、企业制度是关于企业组织、运营、管理等一系列行为的()的总称。

A.技术规范

B.规范和模式

C.经济模式

D.生产方式

标准答案:b

8、企业是一种按一定的社会规则组织起来的()形态。

A.技术组织

B.经济组织

C.制度

D.生产组织

标准答案:c

9、企业制度体系除了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外,还包括()。

A.社会制度

B.法律法规

C.经济制度

D.企业产权制度

标准答案:d

10、()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反映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A.分配制度

B.管理制度

C.公文收发制度

D.产权制度

标准答案:d

1、()是支配企业收入分配的具体规则,包括权益的内容、分割或分配权益的主体和形式。

A.分配制度

B.管理制度

C.公文收发制度

D.产权制度

标准答案:a

2、()表明了企业内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权力安排。

A.分配制度

B.管理制度

C.公文收发制度

D.产权制度

标准答案:b

3、()是建立在法人的组织信誉上,属于法人企业,出资者一般承担有限责任。

A.单个业主制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自然人企业

标准答案:c

4、()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者个人所有,投资人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实体。

A.单个业主制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自然人企业

标准答案:a

5、()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订立协议,共同投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企业实体。

A.单个业主制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自然人企业

标准答案:b

6、()是最早的企业形式。

A.单个业主制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自然人企业

标准答案:a

7、()是由两个以上股东出资,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组建的、能够独立对自己经营的财产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A.单个业主制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自然人企业

标准答案:c

8、公司制企业的一种类型是无限公司。无限公司是由两个以上负()股东出资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

A.有限责任

B.无限责任

C.民事责任

D.经济责任

标准答案:b

9、公司制企业的一种类型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是由两个以上()出资,出资人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的公司。

A.自然人

B.合伙人

C.股东

D.法人

标准答案:c

10、公司制企业的一种类型是两合公司。两合公司是由一个以上负无限责任和一个以上负有限责任的()所组成的公司。

A.自然人

B.合伙人

C.股东

D.法人

标准答案:c

1、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为核心。

A.有限责任

B.现代公司制企业

C.产权制度

D.管理科学

标准答案:c

2、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为保证。

A.有限责任

B.现代公司制企业

C.产权制度

D.管理科学

标准答案:a

3、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为主要形式。

A.有限责任

B.现代公司制企业

C.产权制度

D.管理科学

标准答案:b

4、()是经过一定的程序批准,对企业的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法等所作的必须遵守技术规定。

A.管理标准

B.技术标准

C.工作标准

D.质量标准

标准答案:b

5、()是对重复出现的管理业务和工作责任,按有效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职责和制度所做的统一规定。

A.管理标准

B.技术标准

C.工作标准

D.质量标准

标准答案:a

6、()是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方法、程序及工作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是为各部门、各工作岗位以及各类人员制定的有关工作质量的标准。

A.管理标准

B.技术标准

C.工作标准

D.质量标准

标准答案:c

7、()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A.设备定额

B.劳动定额

C.物资定额

D.费用定额

标准答案:b

8、()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单位产品占用和消耗的物资标准。

A.设备定额

B.劳动定额

C.物资定额

D.费用定额

标准答案:c

9、()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单位设备在单位时间的产量标准。

A.设备定额

B.劳动定额

C.物资定额

D.费用定额

标准答案:a

10、()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标准。

A.期量定额

B.流动资金定额

C.物资定额

D.费用定额

标准答案:b

1、()是通过费用预算规定的部门、个人的费用开支标准。

A.期量定额

B.流动资金定额

C.物资定额

D.费用定额

标准答案:d

2、()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所制定的有关时间和数量方面的标准。

A.期量定额

B.流动资金定额

C.物资定额

D.费用定额

标准答案:a

3、企业登记管理的主体是()。

A.企业

B.国家

C.董事长

D.税务局

标准答案:b

4、企业登记管理的主管机关是()。

A.工商行政管理局

B.国家

C.行业主管部门

D.税务局

标准答案:a

5、()是登记主管机关依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新设企业进行实地检查的一项监督管理制度。

A.年检制度

B.定期回访制度

C.查证验照制度

D.企业登记制度

标准答案:b

6、()是由登记主管机关按对企业进行检验,以确定是否给予企业继续经营资格。

A.年检制度

B.定期回访制度

C.查证验照制度

D.企业登记制度

标准答案:a

7、企业如发生了违反登记管理法规的行为,需要承担()责任。

A.经济

B.刑事

C.民事

D.行政法律

标准答案:d

8、公司法规定:公司应当自做出合并决议之日起()日内通知债权人。

A.10

B.30

C.4

5D.60

标准答案:a

9、公司法规定:公司应当自做出合并决议并在规定期限内通知债权人,并于()日内报纸上公布。

A.10

B.30

C.4

5D.60

标准答案:b

10、()是指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一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集体经济

D.国有经济

标准答案:b

1、不属于工商企业的基本特点是()

A.拥有一定的资源

B.是一个经济组织

C.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D.经营范围不可变动

标准答案: d

ABC为企业特点,企业经营范围可以变动,只是需要进行变更登记。

2、()在1937年提出的交易费用

A.亚当斯

B.科斯

C.富兰克林

D.休哈特

标准答案: b

3、遵守政府的政策、法规和社会公德,使投资、消费等方面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体现的是()

A.动力机制

B.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

C.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

D.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标准答案: c

4、下列属于企业所不具备的优点的是()

A.节约费用

B.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C.监督成本减少

D.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

标准答案: c

C为市场的优点。

5、多元化企业的优点是()

A.资源利用率提高

B.增加管理难度

C.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D.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差

标准答案: a

B为缺点。

6、企业制度以()为基础和核心。

A.生产制度

B.责任制度

C.人事制度

D.产权制度

标准答案: d

7、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公益支持体现的是()

A.提升员工素质

B.承担社会责任

C.优化配置

D.满足顾客需求

标准答案: b

8、提供计划实施的组织机构和氛围是工商企业管理的()职能

A.计划

B.指挥

C.组织

D.控制

标准答案: c

9、按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顺序,第三种是()

A.部门专业化

B.产品专业化

C.零部件专业化

D.工艺专业化

标准答案: c中 华 考 试 网

10、适宜集权的是()

A.企业规模小

B.主管人员多,经验丰富

C.控制技术比较完善

D.环境稳定

标准答案: a

1、产品部门化的优点是()

A.发挥专业优势

B.发挥人员专业知识技能

C.改善地区内的协调

D.要求更多的多面手

标准答案: b

2、有效防止政出多门,以免互相推诿责任的是()

A.统一指挥的原则

B.权责对等的原则

C.分工与协作原则

D.精简的原则

标准答案: a

3、目前国内企业采用的比较少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制

B.事业部制

C.职能制

D.矩阵制

标准答案: b

4、()沟通形式最有效率

A.单串型

B.饶舌型

C.集合型

D.随机型

标准答案: c

5、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原因是()

A.组织本身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B.技术

C.政治、法律

D.经济 标准答案: a

6、属于企业集团结构的特点是()

A.节省固定资产投资

B.成员关系不稳定

C.对产品质量、服务有更多的选择性

D.组织结构重叠

标准答案: d

ABC是网络结构的特点

7、扁平结构形态的特点是()

A.管理幅度小

B.管理层次较多

C.呈现高精尖特征金字塔形态

D.管理幅度较大

标准答案: d

8、“顾客是上帝”体现的是()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销售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标准答案: d

9、()是市场营销的首要任务。

A.发现市场机会

B.分析市场机会

C.选择目标市场

D.制定营销策略

标准答案: a

10、无需求,进行()

A.转化型市场营销 B.多向性市场营销

C.逆向性市场营销

D.刺激性市场营销

标准答案: d

1、不属于工商企业的基本特点是()

A.拥有一定的资源

B.是一个经济组织

C.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D.经营范围不可变动

标准答案: d

ABC为企业特点,企业经营范围可以变动,只是需要进行变更登记。

2、()在1937年提出的交易费用

A.亚当斯

B.科斯

C.富兰克林

D.休哈特

标准答案: b

3、遵守政府的政策、法规和社会公德,使投资、消费等方面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体现的是()

A.动力机制

B.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

C.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

D.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标准答案: c

4、下列属于企业所不具备的优点的是()

A.节约费用

B.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C.监督成本减少

D.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

标准答案: c

C为市场的优点。

5、多元化企业的优点是()

A.资源利用率提高

B.增加管理难度

C.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D.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差

标准答案: a

B为缺点。

1、企业制度以()为基础和核心。

A.生产制度

B.责任制度

C.人事制度

D.产权制度

标准答案: d

2、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公益支持体现的是()

A.提升员工素质

B.承担社会责任

C.优化配置

D.满足顾客需求

标准答案: b

3、提供计划实施的组织机构和氛围是工商企业管理的()职能

A.计划

B.指挥

C.组织

D.控制

标准答案: c

4、按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顺序,第三种是()

A.部门专业化

B.产品专业化

C.零部件专业化

D.工艺专业化

标准答案: c

5、适宜集权的是()

A.企业规模小

B.主管人员多,经验丰富

C.控制技术比较完善

D.环境稳定

标准答案: a

1、产品部门化的优点是()

A.发挥专业优势

B.发挥人员专业知识技能

C.改善地区内的协调

D.要求更多的多面手

标准答案: b

2、有效防止政出多门,以免互相推诿责任的是()

A.统一指挥的原则

B.权责对等的原则

C.分工与协作原则

D.精简的原则

标准答案: a

3、目前国内企业采用的比较少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制

B.事业部制

C.职能制

D.矩阵制

标准答案: b

4、()沟通形式最有效率

A.单串型

B.饶舌型

C.集合型

D.随机型

标准答案: c

5、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原因是()

A.组织本身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B.技术

C.政治、法律

D.经济

标准答案: a

1、属于企业集团结构的特点是()

A.节省固定资产投资

B.成员关系不稳定

C.对产品质量、服务有更多的选择性

D.组织结构重叠

标准答案: d

ABC是网络结构的特点

17、扁平结构形态的特点是()

A.管理幅度小

B.管理层次较多

C.呈现高精尖特征金字塔形态

D.管理幅度较大

标准答案: d

2、“顾客是上帝”体现的是()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销售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标准答案: d

3、()是市场营销的首要任务。

A.发现市场机会

B.分析市场机会

C.选择目标市场

D.制定营销策略

标准答案: a

4、无需求,进行()

A.转化型市场营销

B.多向性市场营销

C.逆向性市场营销

D.刺激性市场营销

标准答案: d

一、单选题(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企业的形成是()

A 伴随人类社会产生的 B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C因为交易费用比市场低

D社会收益的需要

标准答案: b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企业的产生,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故B正确。企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错误。CD为新制度学派的观点内容。

2、()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A手工生产

B大机器生产

C工厂制度的建立

D企业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

标准答案: c

第3页最后一行。

3、产品或商品自主销售是()的内容。

A动力机制

B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

C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

D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标准答案: b

注意动力机制、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和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的内容。

4、()是企业内在的本质,即构成企业活动能量大小的各种要素及其有机结合所产生的能力。

A经营机制

B企业素质

C人员素质

D文化素质

标准答案: b

5、()是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具有一定开发性、利用性、选择性的天然或人造资源。

A企业要素

B企业资源

C企业管理

D企业环境

标准答案: a

6、企业制度是以()为基础。

A产权制度

B有限责任制度

C公司制

D政企分开

标准答案: a

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

7、()是解决工商企业增效问题的职能.A组织职能

B指挥职能

C控制职能

D协调职能

标准答案: c

8、按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顺序,第二种是()

A产品专业化

B部门专业化

C零部件专业化

D工艺专业化

标准答案: a

9、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企业部门划分方法是()

A职能部门化

B产品部门化

C区域部门化

D综合部门化

标准答案: a

10、“事事有条件负责”是指()

A统一指挥的原则

B权责对等的原则

C精简的原则

D分工与协作原则

标准答案: b

11、矩阵型的优点是()

A加强了纵向和横向联系

B结构简单、责权分明

C减轻了各级领导者负担

D最高领导者可以摆脱日常事务

标准答案: a

12、技术简单,工艺整体性高的企业组织结构是()

A集权

B分权

C集权与分权并存

D无特定要求

标准答案: a

13、企业变革的内部驱动因素有()

A技术

B经济

C社会

D组织职能的转变

标准答案: d

14、“顾客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是指()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销售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标准答案: d

15、()是市场营销首要任务。

A发现市场机会

B分析市场机会

C选择目标市场

D制定营销策略

标准答案: a

16、经纪人是()

A供应商

B商人中间商

C代理中间商

D辅助商

标准答案: c

17、顾客希望或默认的属性或条件是()

A核心层

B形式层

C期望层

D延伸层

标准答案: c

18、消费者信贷情况属于()

A人口环境

B经济环境

C自然环境

D科学技术环境

标准答案: b

19、只能短时使用,不利于频繁或长期使用的是()

A人员促销

B广告

C营业推广

D公共关系

标准答案: c

20、制造商和中间商品牌是按()进行分类

A辐射区域

B市场地位

C生命周期

D使用主题

标准答案: d

21、分销渠道和营销渠道的区别在于分销渠道不包括()

A商人中间商

B代理中间商

C供应商和辅助商

D生产者和消费者

标准答案: c

22、()是品牌诚信的基本要求

A 知名度

B产品质量信用

C 企业规模大小

D 产品线多少

标准答案: b

23、量少品种多,专业化度低的产品生产适用()

A成批生产类型

B单件生产类型

C大量生产类型

D生产线生产

标准答案: a

24、()是最常见的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形式。

A工艺专业化布置

B对象专业化布置

C混合式布置

D固定布置

标准答案: c

25、()是安全生产的核心

A安全文化

B安全法制

C安全责任

D安全投入

标准答案: c

26、“自己事,自己做”是()

A整理

B整顿

C清扫

D清洁

E素养

标准答案: c

27、()是企业经营总方针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

A质量目标

B质量方针

C质量控制

D质量保证

标准答案: b

28、PDCA循环的特点是()

A 是连续循环过程

B关键点在执行阶段

C按照进展逐一解决问题

D重复性循环

标准答案: a

29、六西格玛管理流程中确定流程底线,对有效性进行评价是指()

A界定

B测量

C分析

D改进

标准答案: b

30、黑带大师是()

A领导层

B骨干层

C具体执行层

D决策层

标准答案: b

31、决定“该做什么”的是()

A质量管理委员会

B质量领导

C倡导者

D黑带大师

标准答案: c

32、《产品质量法》不适用的产品是()

A啤酒

B小轿车

C赠予产品

D 电视机

标准答案: c

33、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原因是()

A组织本身发展过程的障碍

B外部环境压力

C组织本身发展过程的矛盾冲突

D领导者和员工的推动力

标准答案: c

34、冒险战略新产品开发战略的竞争域为()

A在最终用途和技术方面

B最终用途

C推广的新产品

D最终用途和技术结合 标准答案: d

35、适用于产品有广泛市场的企业的开发方式为()

A自行开发

B引进开发

C综合开发

D合作开发

标准答案: b

36、()是新产品创意构思出发点和归宿点

A产品性能

B产品质量

C产品外观

D顾客

标准答案: d

37、规模大、资源丰富,实力雄厚的企业采用的是新产品开发组织形式是()

A新产品委员会

B新产品部

C产品经理制

D创业小组

标准答案: c

38、工作分析的主体是()

A工作效率

B工作岗位

C进行工作分析的管理者和有关人员

D企业部门

标准答案: c

39、工作分析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有()

A收集背景资料

B收集基本数据与信息

C制定工作分析计划

D审查工作信息

标准答案: c

40、问卷法的缺点是()

A不适用循环周期长和脑力劳动为主工作

B 对紧急而偶然的工作也不实用

C夸大所在职位责任和难度

D不利于掌握某些专门信息

标准答案: d

41、()是指绩效考核的维度,即要从哪些方面对企业员工进行考核,它指明了绩效考核内容的范围

A工作能力

B绩效考核项目

C绩效考核指标

D工作业绩

标准答案: b

42、绩效考核评价属于()

A绩效考核的准备阶段

B绩效考核的实施阶段

C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

D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标准答案: b

43、()常用于企业中层和基础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

A民主评议法

B书面鉴定法

C关键事件法

D比较法

标准答案: a

44、工作对思维的要求是指()

A工作的饱和程度

B工作的复杂程度

C工作的难易程度

D工作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标准答案: b

45、接受()培训的对象,一般都是公司现任的中级管理人员,也是公司未来高层管理人员的候选人。

A工作轮换

B师带徒

C教练

D初级董事会

标准答案: d

46、职业生涯中期阶段的特点是()

A一旦选择了满意的职业和企业,将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B有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经过反复思考和比较,选择较为认可的企业和工作

C非常关心自己的收入

D对企业在健康、医保等保障制度非常关心

标准答案: c

47、()表现为资金流入,例如企业向银行借款或贷款。

A筹资活动

B投资活动

C资金营运活动

D分配活动

标准答案: a

48、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和以每股收益(权益资本净利率)最大化目标的共同点是()

A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

B没有考虑投入产出的关系

C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问题

D只适用上市公司

标准答案: c

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价值与企业收益、贴现率无关

B折现率不变,收益越大,价值越小

C收益一定时,折现率越大,价值越大

D企业价值与预期收益成正比,与预期风险成正比

标准答案: d

50、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A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B产权比率=所有者权益/负债总额

C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D已获利息倍数=息前税后利润/利息支出

标准答案: c

51、属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比率的是()

A资产负债率

B速动比率

C产权比率

D存货周转率

标准答案: b

52、下列关于信用条件描述错误的是()

A是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

B包括信用期限、折旧期限、现金折扣率

C信用期限长短、现金折扣率的高低反映企业信用政策的松紧或促销力度的大小

D “1/10,N/45”表示客户在开出发票的第45天付款,则享受3%的优惠。

标准答案: d

53、某企业为化工企业,同时他最有可能是()企业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知识密集型

D信息密集型

标准答案: a

54、易腐易毁的商品应尽量选择()

A短渠道

B间接渠道

C长渠道

D宽渠道

标准答案: a

55、当一个企业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3时,工序能力为()

A充足

B过剩

C不足

D正常

标准答案: a

56、美国休哈特提出的质量管理工具是()

A对策表

B直方图

C抽样检验

D控制图

标准答案: d

57、员工职业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A自我评价

B目标设定

C编制行动计划

D现实审查

标准答案: a

58、硬件的使用成本和维修费用属于()

A内在特性

B外在特性

C经济特性

D其他方面特性

标准答案: c

59、在实务中,优先股因有固定股利而无到期日,故可视为()

A先付年金

B普通年金

C永续年金

D递延年金

标准答案: c

60、某方案风险报酬系数为10%,无风险报酬率为8%,标准离差率为68.25%,则风险报酬率为()

A5.461%

B5.715%

C6.825%

D5.685%

标准答案: c

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标准离差率=10%*68.25%=6.825%

二、多选题(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61、工厂生产时期过渡到企业生产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A产生垄断组织

B建立科学管理理论

C新技术得到运用

D企业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

E社会责任责任改变

标准答案: a, b, c, d, e

62、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包括()

A发展基金自我积累

B筹资渠道自主选择

C投资项目自主决定

D法人财产依法所有

E劳动者积极性

标准答案: a, b, c, d

63、企业集团的特点有()

A劳动生产率高,有利于降低成本

B提高产品质量任务艰巨

C彼此联合,独立核算

D共担风险,共负盈亏,优势互补

E经营范围广泛,产品线宽且多样化

标准答案: d, e

64、下列哪些情形适合分权()

A较低管理层次制定决策的频度或数目越大

B组织中较高管理层次制定决策的范围越宽,涉及职能越多

C如果上级对下级的决策没有任何控制

D较低管理层制定决策只影响该部门日常管理

E较高管理层决策数目越多

标准答案: a, c, d

65、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

A企业战略

B企业环境

C企业技术业组织结构

D企业发展阶段

E企业规模

标准答案: a, b, c, d

66、下列有关非正式组织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具体的成立日期

B成员之间是平等的

C 领导者是企业管理层指定的 D 领导者的权利具有较强的个性色彩

E无统一的计划和固定程序

标准答案: b, d, e

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需求,进行转化型市场营销

B无需求,进行刺激性市场营销

C潜在需求,进行开发性市场营销

D下降需求,进行整合性市场营销

E不规则需求,进行同步性市场营销

标准答案: a, b, c, d, e

68、成熟期营销策略有()

A调整市场

B维持策略

C调整产品

D集中策略

E调整营销组合 标准答案: a, c, e

69、按照属性划分,品牌分为()

A制造商

B产品品牌

C企业品牌

D组织品牌

E中间商品牌

标准答案: b, c, d

70、下列属于影响厂址选择的因素有()

A国家的方针政策

B交通和通讯便利

C 资源的充分获取和利用

D气候

E地质

标准答案: a, b, c, d, e

71、下列适用顺序移动方式的有()

A单件小批量

B生产任务急

C企业内部生产单位工艺专业化

D大量大批

E企业内部生产单位对象专业化

标准答案: a, c72、5S包括()

A整理

B整顿

C清扫

D清洁

E素养

标准答案: a, b, c, d 73、计量抽样检验的特点()

A样本量少

B检验获取信息多

C时间短

D工作量大

E费用高,并要一定设备

标准答案: a, b, d, e

74、六西格玛管理流程有()

A界定

B测量

C分析

D改进

E控制

标准答案: a, b, c, d, e

75、六西格玛特点()

A以顾客为中心

B依据数据和事实,使管理成为量化的科学

C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资源成本,促使组织的业绩提升

D聚焦于流程改进

E有预见的积极管理

标准答案: a, b, c, d, e

76、属于设备改造重点关注的有()的设备

A能耗高

B效率低

C精度差

D严重污染环境

E危害人类身心健康

标准答案: a, b, c, d, e

77、综合开发的特点()

A投资少见效快

B减少技术风险

C有利于技术消化

D缩短周期

E尽快投放市场

标准答案: a, c 78、常用的绩效考核的方法有()。

A民主评议法

B书面鉴定法

C关键事件法

D打分法

E比较法

标准答案: a, b, c, e

79、常用的在职培训方法有()。

A师带徒

B工作轮换

C行为示范法

D行动学习

E.教练

标准答案: a, b, d, e

80、现金等价物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期限短

B流动性强

C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

D价值变动的风险很小

标准答案: a, b, c, d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共4题,1小题10分,2小题10分,3小题6分,4小题4分,共30分))

81、红山公司确定在服装市场投放一批新产品,产品的成本为1800元/件,经过市场调研,红山公司发现,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同类产品有两个品牌:牡丹、樱花。牡丹售价为2300元/件,樱花为2200元/件。

1.红山公司可以采用的定价方法有哪些?()

A成本导向定价法

B认知价值定价法

C需求差异定价法

D 随行就市定价法

E差别竞争定价法

2.若红花山公司追求35%的目标利润率,则售价应为()元

A 2000

B 2200

C 2300

D 2430

3.若红花山公司采取差别竞争定价法,则售价应为()元

A 2100

B 2200

C 2300

D 2400

2500

4.红山公司这批服装的定价策略可以用()

A撇脂定价

B渗透定价

C适中定价

D心理定价策略

E折扣定价策略

5.红山公司开展促销活动应采取的推动策略包括()

A示范推销法

B走访推销法

C网点销售法

D服务销售法

E会议促销法

标准答案:

ABCDE,D,ADE,ABC,ABCD

2.1800*(1+35%)=2430

4.因为是新产品。

82、某企业有一台精密仪器,根据分析和预算,其逐年实际残值如表

1.该设备应采用()确认最佳更新期。

A低劣化数值法

B面值法

C追加投资法

D效益成本分析法

2.第三年使用费用为()元

A 1000

B 8500

C 7500

D 7000

3.仪器的最佳更新期为()年

A 3

B 4

C 5

D 6

4.最小使用费用为()元

A 1000

B 8500

C 7500

D 7000

5.确定该设备最佳更新期的依据是()

A 使用寿命

B 经济寿命

C 技术寿命

D 有形磨损

标准答案: B,C,C,A,B

83、某企业的维修部4名员工绩效考核如下:

1.这种绩效考核方法是()

A书面鉴定法

B关键事件法

C 直接排序法

D一一对比法

2.绩效水平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一直贯穿于考核整个过程

A 绩效沟通

B 绩效考核评价

C 绩效考核结果反馈

D绩效考核结果运用

标准答案: D,B,A

84、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载表中年初应收账款为300万元,存货为200万元,总资产为2000万元,负债总额120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为350万元,存货为280万元,总资产为2800万元,负债总额1400万元;2008年12月损益表中销售收入为3500万元,销售成本为2000万元。

1.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A 9

B 10

C 10.77

D 11.66

2.存货周转率为()

A 10

B 7.14

C 8.33

D9.5

标准答案: C,C

1.3500/[(300+350)/2]=10.77

2.2000/[(200+280)/2]=8.33

第三篇:2016年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全)

2016初级经济师复习备考计划

职业培训教育网凭借多年成功辅导经验,为参加2016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的学员制定最佳备考复习计划,以帮助各位初级经济师考试的学员更好的开展学习,具体如下: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1)知识、能力的实际;(2)“缺欠”的实际;(3)时间的实际;

(4)教学进度的实际,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

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复习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1)掌握知识目标;(2)培养能力目标;(3)掌握方法目标;(4)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 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所谓重点:

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自己认为比较薄弱的部分;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5、计划要全面,还要与自己的工作日程想匹配。计划尽量时间上不与工作相冲突。

6、安排学习时间。

合理的规划出近几个月的有效复习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这一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7、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

每天除了工作之外剩余的时间全部放在学习上,这是不可取的,要适当的缓解工作与学习的疲劳,适当的放松,可参加体育活动或出去郊游,但要控制好时间。

8、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是宝贵的,自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每个考生备考复习上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1)早晨或晚上,一天工作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着重记忆一些不好理解的内容;前提是在没有工作烦恼的情况下。

(2)周末或假期休息时,可安排比较枯燥的内容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利用充足的时间去掌握。

9、计划要留有余地。

10、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检查内容:(1)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2)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3)学习效果如何?(4)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原因,以利改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调整。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知识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物质资料生产

网校小编特意整理了“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物质资料生产”,希望对您备考2016年初级经济师有帮助!

物质资料生产: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其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但不包括劳动对象(因其是生产力作用的对象);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2.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类型

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

(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3.两对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二、社会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①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②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③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并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例题1·单选题】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的变化开始。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生产力 D.生产关系 【答案】C 【解析】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例题2·多选题】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矛盾 D.生产资料与生产工具的矛盾 E.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矛盾 【答案】AB 【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社会经济制度是不同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所有者根据自身的利益要求及实现增进自身利益的经济目标,对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关系等方面的基本规定。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例题1·单选题】()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A.生产力 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社会经济制度 【答案】D 【解析】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例题2·单选题】()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变化 D.经济基础的变化 【答案】A 【解析】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注意: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人的出现。社会主义仍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例题1·单选题】()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社会分工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市场经济 【答案】B 【解析】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例题2·单选题】(2007年)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A.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B.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D.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答案】B 【解析】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商人的出现。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市场的概念

市场的概念:

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是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和无形市场。

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在市场体系中,既包括商品市场(如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也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如资本、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市场等)

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反过来又制约商品市场的发展。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劳动力市场正逐渐成为要素市场中最能动的市场。

市场体系的功能: 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2.经济联系功能。3.利益关系调整功能。4.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

5.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例题1·多选题】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B.信息产生和传递 C.实现经济结构的宏观调控 D.利益关系调整 E.集中配置社会资源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体系的五项基本功能。

【例题2·单选题】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是指市场体系的()功能。

A.信息传递 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 D.资源配置 【答案】B 【解析】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1.区别: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或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2.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总结】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

B.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一定过渡到市场经济 C.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E.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选项D说法有误。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合理配置资源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资源的形式,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有所不同。

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 1.市场配置方式。市场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场经济。

2.计划配置方式。计划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指令性计划;另一种是指导性计划。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体制除了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经济制度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经济制度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经济体制。

【例题1·单选题】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通常称为()A.社会制度 B.生产模式 C.经济框架 D.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的概念。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例题2·单选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A.经济制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生产关系 D.所有制形式 【答案】B 【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

【例题3·多选题】下列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A.经济体制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 B.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 C.经济制度反映经济体制的要求

D.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E.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无任何关系 【答案】ABD 【解析】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决定了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二者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

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4.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例题1·单选题】商品的本质属性是()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剩余价值 【答案】C 【解析】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有()A.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B.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E.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 【答案】BDE 【解析】本题考查使用价值和价值。

【例题3·多选题】关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A.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C.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不可 D.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也不会有价值

E.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也能成为商品 【答案】ABCD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货币的职能

【例题1·单选题】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

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般价值形式。【例题2·单选题】货币的本质是()A.价值 B.使用价值 C.社会属性

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答案】D 【解析】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在商品交换中,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的上下波动是受到其价值制约的。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例题1·单选题】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表现出来的。A.商品销售数量 B.产品生产数量 C.商品价格运动 D.货币流通速度 【答案】C 【解析】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商品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例题2·单选题】()导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A.价值不同

B.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平衡 C.价格波动 D.价值变化 【答案】B 【解析】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经常导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垄断代替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了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的产生;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3.资本输出成为典型的经济现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日趋激烈。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垄断资本

垄断资本

垄断资本是通过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就叫垄断资本。

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组织主要通过垄断价格实现垄断利润,其来源主要有:一是垄断组织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是存在于垄断组织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组织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同时,也就形成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又叫财团,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统治者。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半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进人了一个新阶段。主要表现在:生产力诸要素发生了质的飞跃,生产工具的自动化、劳动力的智力化,以及劳动对象的不断扩展,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经济高速、持续、稳定发展,很多发达国家进人了以高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富裕社会;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私有制范围内不断进行调整,出现了资本占有社会化的趋势。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经历了单个资本、股份资本、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最后发展到国际塞断资本主义的过程,出现了单个资本、股份资本、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并存的资本占有格局。资本占有的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资产阶级政洽统治形式趋于完善。主要表现在:选举制度不断完善,法制化程度提高,对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大大加强。

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良的措施,使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相对缓和。这些措施有: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

2016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表现,然而这些变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这是因为:

1.股份制经济和国有企业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

2.工人阶级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3.工人阶级受雇佣的阶级地位并没有改变,经济上仍然处于无权和受剥削的地位,在政治上也无法与资产阶级分享平等的政治权利。

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总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社会化占有形式的变化,都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进行的调整和变化。它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占有的私人性质,它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更高程度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2016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总趋势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总趋势

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实际上是为资本主义的质变进行着量的积累,为它走向灭亡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准备着更为充分的物质条件。资本主义向前发展所推动的生产社会化、管理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的不断发展,预示着资本主义越来越向着它的终点——社会主义接近。

1.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着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其本质是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矛盾的。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按比例分配劳动,对社会生产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这正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得以建立的物质基础。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营和管理方式。市场经济的成熟的经济运行方式、股份制以及现代的管理机构和管理经验等,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可以利用的形式。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显示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生产的社会化、资本的占有形式的社会化在一定意义上显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即资本主义终将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是,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灭亡和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都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的历史过程。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析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深化,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资本主义在不触动私有制的前提下,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从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暂时缓和,并表现出时而尖锐、时而缓和的特点'这就延缓了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进程。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它还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最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种调整尚未穷尽,它还在不断寻找新的途径,为生产力的加速发展提供可能。因此,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在当前的世界资本主义格局中,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已经进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有的正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有的则正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过程。

(4)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长期的。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生的社会制度在取代原有的社会制度时,总是会遇到旧制度的顽强抵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必然会遇到剥削阶级的反抗。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基础上产生的,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使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实力上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很大差距,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需要通过自身的实践不断探索其发展道路和模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也决定其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尽管目前资本主义还呈现出发展的态势,但就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而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总趋势。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途径是: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将其由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从而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并使之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经济基础。

第二,改造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和平“赎买”政策,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第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即根据个体农业和个体私有制工商业者的特性,在自愿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走合作化的道路,逐步实现个体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2016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 垄断利润实现的方式

【习题】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实现垄断利润的主要方式是()

A.制定垄断价格 B.垄断产品经销商 C.提高工人劳动强度 D.延长工人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垄断组织主要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知识点扩展】垄断资本

垄断资本是通过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或大企业联合。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就叫作垄断资本。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组织的经营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跨部门进行多样化经营的混合联合公司成为主要形式。

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为获得垄断利润,凭借垄断地位,在购买生产资料或銷售产品时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它又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组织主要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其来源主要有:一是垄断组织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是存在于垄断组织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组织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例如通过垄断高价出售商品而占有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一部分收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占有非垄断组织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和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通过国家对国民收人的再分配将社会已形成的一部分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通过对外扩张、资本输出、不等价交换等掠夺其他国家人民的一部分财富等。

垄断资本

【习题】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A.提高市场占有率 B.降低生产成本 C.获得规模经济 D.获取垄断利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参见教材P15 【知识点扩展】垄断资本

垄断资本是通过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或大企业联合。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就叫作垄断资本。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组织的经营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跨部门进行多样化经营的混合联合公司成为主要形式。

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为获得垄断利润,凭借垄断地位,在购买生产资料或銷售产品时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它又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组织主要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其来源主要有:一是垄断组织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是存在于垄断组织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组织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例如通过垄断高价出售商品而占有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一部分收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占有非垄断组织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和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通过国家对国民收人的再分配将社会已形成的一部分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通过对外扩张、资本输出、不等价交换等掠夺其他国家人民的一部分财富等。

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习题】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A.国家垄断 B.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 D.金融寡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知识点扩展】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有五个方面:

1.垄断代替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洽地位,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了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的产生。

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

3.资本输出成为典型的经济现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日趋激烈。

资本主义

【习题】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的时间是()A.14世纪末15世纪初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16世纪末17世纪初 D.17世纪末18世纪初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

【习题】币在商品赊销,预付贷款和清偿债务中执行着()的职能。A.价值尺度 B.价值储藏 C.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知识点拓展】货币的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餘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一方面,暂时解决了由于缺乏现金而不能及时购买商品的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增大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流通规律

【习题】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B.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C.待流通商品数量成反比 D.物价水平成反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待流通的商品数量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知识点拓展】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按照这个规律,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流通速度。

其中,商品价格总额是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待流通的商品数量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纸币作为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其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因此,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反之,如果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货币价值含量上升,物价普遍下降,这就是通货紧缩。

货币的职能

【习题】在货币具有的基本职能中,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通常称为()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 D.流通手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知识点拓展】货市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C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价值,因而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本质上相同的东西,使各种商品在价值量上能够得到比较。货市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是外在的,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魂时间。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两个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然而,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象征性的存在,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于是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就代替了真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一方面打破了物物交换所受到的限制,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范围,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买卖脱节,产生经济

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3.储藏手段。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而保存起来的职能。充当储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执行储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餘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一方面,暂时解决了由于缺乏现金而不能及时购买商品的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增大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一般是贵金属的自然形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发达国家的纸币,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购买外国商品;二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货币的本质

【习题】货币的本质是()。A.价值 B.使用价值 C.社会属性

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知识点拓展】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个别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在偶然的物物交换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只能通过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两个商品之间的外部对立。2.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換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了价值的表现范围,促进了社会交换活动的发展。但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商品价值没有一个被社会公认的统一表

现形式等价物是经常变换的,从而给商品交换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种价值形式不能适应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3.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各种商品都直接与一般等价物相交換,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一本质就得到了完全的表现,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也得到了准确的反映。一般价值形式解决了物物直接交换所不能解决的困难,但它仍存在着局限性,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方,用作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相同和不固定的,仍然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4.货币价值形式。当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货币形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经固定地由某种商品如金银来承担。贵金属金银之所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一方面,是因为金银也具有价值,它的价值量也是由生产黄金或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因为金银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特性使它最适合充当货币的材料。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扩大的价值形式概念

【习题】在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价值形式是()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的价值形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扩大的价值形式概念的理解。参见教材P10 【知识点拓展】扩大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換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了价值的表现范围,促进了社会交换活动的发展。但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商品价值没有一个被社会公认的统一表现形式'等价物是经常变换的,从而给商品交换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种价值形式不能适应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商品的价值量

【习题】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决定的。A.具体劳动时间 B.价值和使用价值

C.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知识点拓展】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既然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抽象劳动 【习题】凝结在商品中的(),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抽象劳动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而具体劳动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拓展】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的条件。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在质上是不同的,因而在量上也是无法进行比较的;抽象劳动是撤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抽象劳动对于生产任何商品的劳动来说都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

劳动的二重性

为了帮助报考2016年初级经济师的考生有效备考,网校小编整理了2016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备考资料,供各位考生参考,祝您学习愉快。

【习题】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所决定的。A.劳动的差异性 B.劳动的二重性 C.生产和交换 D.生产和消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参见教材P9 【知识点拓展】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的条件。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在质上是不同的,因而在量上也是无法进行比较的;抽象劳动是撤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抽象劳动对于生产任何商品的劳动来说都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

商品价值

【习题】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是()。A.价值 B.剩余价值 C.使用价值 D.交换价值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价值。【知识点拓展】商品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換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习题】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只要具有使用价值就能成为商品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D.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价值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所以选项B错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所以选项C错误。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选项D错误。参见教材P9 【知识点拓展】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換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用以满足他人的需要,而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身的需要。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在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两种根本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能够交换,是由于它们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即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都凝结着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因而在量上也难以比较。但是,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也可以比较,从而使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換.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換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首先,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仅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商品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消费,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他要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了价值,消费者支付了商品价值而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商品的产生

【习题】商品经济存在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A.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各个不同的所有者 B.私有制的产生 C.社会分工 D.阶级的出现 E.国家的产生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知识点拓展】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①社会分工;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它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最初的社会分工产生于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原始人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发现了可以驯服和在驯服后可以繁殖的动物,于是一些部落专门从事词养牲畜而发展成为游牧民族,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由于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金属加工、纺织、酪酒、栋油等生产活动开始发展,出现了作为农业和畜牧业副业的手工业,随着手工业成为许多人的独立职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产品所具有的非自给性质,造成了直接以交換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出现。由于交换规模日益扩大,交换品种逐渐增加,交换范围不断拓展,需要一些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从而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这就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当社会分工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生产当事人,以产品的不同所有者身份相互交换劳动时,他们的劳动产品才表现为商品。当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时,他们才能互通有无,获得他人的劳动产品。正是因为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劳动产品才会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才产生了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在各个社会形态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只是占有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因而处于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筒单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和出卖商品的目的在于满足自己不同的消费需要。在这一阶段,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市场规模狭小,市场体系也不完善,市场机制还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了分散的个体劳动'商品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不仅一切劳动产品成为商品,而且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商品经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在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家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换取对方的商品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而是为了增值资本。由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得到了极大提高,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范围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服务领域,资本从封闭的国内市场走向开放的国际市场,市场体系日趋复杂,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市场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条件已经具备,商品经济进入了发达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

在社会主义社会,尽管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分配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仍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广泛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单位还是具有各自利益的经济实体,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历史实践证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特别是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更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不同

【习题】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它是()。A.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

B.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 D.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E.发达的商品经济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不同点。【知识点拓展】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不同点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是: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要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或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是: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市场体系的功能 【习题】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出其具有()功能。

A.信息传递 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 D.资源配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体系的功能。【知识点拓展】市场体系的功能

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通过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②经济联系功能。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主体之间提供了经济联系的场所和载体。③经济利益关系调整功能。通过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工资、利率、股票价格等)的波动,调节着不同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④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能够实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传递,使各市场主体根据获得的市场信息调整自身的经济行为,作出参与市场活动的相关决策。⑤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

市场体系

【习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A.消费品市场 B.生产资料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资本市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体系的相关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

【知识点拓展】市场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主要具有以下特征:①统一性。即全国市场是统一的,商品和要素的交换不被行政的部门和地区分割和封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顺畅进行。②开放性。即随着市场的扩大,不断突破原有边界和范围,不断拓展新领域,同世界市场建立广泛联系。③竞争性。即让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使价格真实反映供求状况,正确引导资源流向,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优胜劣汰,保持经济活力。④规范性。即以健全完善的法规和制度有效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确保公平竞争,防止垄断,保持正常的市场秩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各种类型的市场中介组织正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体制

【习题】()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A.经济制度 B.经济体制 C.生产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的相关概念。【知识点拓展】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征也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并贯穿于整个经济运行过程。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一定的经济体制的发展状况对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一定的经济制度也只有在选择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后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经济体制除了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实行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实行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经济体制。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根据,经济制度的性质规定着经济体制摸式的社会经济本质,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制约着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及调控方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各种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因此,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建立起来以后,能否选择一个适合本国生产力状况、现实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的经济体制,关系到能否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从而用较少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适用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关系到社会经济制度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分工

【习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A.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B.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C.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D.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分工的产生过程。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选项A是第二次社会大

分工,选项D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知识点拓展】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它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最初的社会分工产生于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原始人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发现了可以驯服和在驯服后可以繁殖的动物,于是一些部落专门从事词养牲畜而发展成为游牧民族,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由于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金属加工、纺织、酪酒、栋油等生产活动开始发展,出现了作为农业和畜牧业副业的手工业,随着手工业成为许多人的独立职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产品所具有的非自给性质,造成了直接以交換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出现。由于交换规模日益扩大,交换品种逐渐增加,交换范围不断拓展,需要一些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从而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这就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税制要素

税制要素即税收制度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加成和减免、违章处理等。

1.纳税人。纳税人,是税法规定享有法定权利、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课税对象。课税对象亦称征收对象,是税法规定的课税的目的物,是课税的依据或根据。3.税率。税率,是税法规定的每一单位课税对象所应纳税额的比例或标准,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税率是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在课税对象数额既定的条件下,税率的高低决定着税额的多少和税负的大小。税率的确定或调整,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税率按不同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税率的表现形式,分为用绝对量表示的税率和用百分比表示的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累退税率。

(2)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边际税率,是指在超额累进情况下对计税基数各级次的增加部分所适用的税率,或者说是最后一个单位的税基所适应的税率。

(3)名义税率和实除税率。名义税率是税法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是税收的实际负担率。(4)零税率和负税率。零税率是以零表示的税率,它是免税的一种形式。负税率主要用于负所得税的计算。负所得税是对那些实际收人低于一定标准的家庭或个人,按一定比例付给所得税。4.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一种商品或劳务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合理确定纳税环节,对于调整税制结构和完善税收体系,对于控制税源、均衡税负、便利征税和纳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5.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最后时间限制。它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6.加成和减免。

税收的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所特有的形式特点,是税收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如工资分配、价格分配、信贷分配、利润分配等)的主要标志。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基本特征。具备这三个基本特征的收入形式就是税收,不具备这三个基本特征的收人形式就不是税收。

1.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2.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在征税时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所征税款归国家所有,不再直接返还给原纳税人。

3.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课税对象及每一单位课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数额是相对固定的,是以法律形式事先规定的。

税收的基本含义

税收,是人们十分熟悉的古老的财政范畴,从其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税收已成为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人的一种形式。根据税收的基本含义,可以得出税收的内涵包括:

①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②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③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④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⑤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了财政收入。政府债务的特征:

一是有偿性,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取得财政收人,依托的是国家信用而非政治权力,因此必须按事先约定的条件还本付息,政府与公债认购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返还关系。

二是自愿性,即对政府发行公债的认购是建立在认购者自愿购买基础上的。

三是灵活性,即政府发行公债的时间、规模、种类、期限等,是由政府根据财政资金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的。税收收人是根据法律规定的税种、税率、征收环节、纳税期限等明确条件,依法征收取得的,具有固定性。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这个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

2.生产技术水平。技术进步对财政收人规模的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决定了财政收人的增长具有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和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比例扩大,为财政收人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提供了重要源泉。

3.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各产业、各部门和主要产品之间的构成比例。由于各个产业、部门和一些主要产品创造产值的能力不同,决定了各自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程度也存在差异。如一个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国家,其财政收人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增长规模也比较小。

4.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人规模的客观因素。

5.价格。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人的影响。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

财政收入的形式 我国财政收人由一般性财政收入和特殊性财政收人构成。目前,我国的一般性财政收入形式主要有:

1.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它是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人形式。税收收人形式与其他收人形式比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税收收人形式能够为政府取得稳定可靠的收入。税收已成为各国政府普遍运用的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90%以上,是最主要的财政收人形式。

2.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收人的总称。

3.政府收费。政府收费是政府以特许使用权或者提供直接服务为基础而取得收入的形式。4.专项收人。专项收人是根据特定需要由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由财政部批准设置、征集并纳人预算管理的有专项用途的收人。如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排污费收人等。

5.其他收人。其他收入是指前面各项收入以外的其他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罚没收入、利息收人、捐赠收入、外事服务收人等。

我国财政收人中的特殊收入有两类:一类是专用基金收入。另一类是政府债务收入。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特点

一是购买性支出具有有偿性,转移性支出具有无偿性。政府发生购买性支出时,作为与政府发生商品或服务交换关系的企业或家庭从政府手中获得资金的同时,必须将自己手中的商品和服务交给政府,如,政府采购支出;反之,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将资金无偿地转移给地区、企业和个人,如,各种福利支出、对居民的补贴支出、对经济闲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捐赠支出等。

二是购买性支出具有等价性,转移性支出具有非等价性。政府发生购买性支出行为是市场交易活动的一部分,必须遵循市场等价交换法则。相反,转移性支出只是一个单方面的资金转移过程,并不体现等价性。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一般有两大指标,一是绝对指标;二是相对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也可以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预算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总额。它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财政内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总量,但难以反映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在社会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因而不能充分反映政府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是指在预算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占相关经济总量指标(通常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创造的财富中由政府直接支配和使用的数额,反映了社会资源在市场和政府之间配置的比例,体现了社会财力的集中程度,也反映了财政支出与宏观经济运行以及国民收人分配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该指标,可以全面衡量政府经济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财政支出规模的定义是什么?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一个财政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反映着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和政府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高低,也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

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传统上一般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

一是看财政支出规模。所谓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色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筒单地说就是政府掌控和运用了多少钱。

二是看财政支出结构。所谓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如何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参与的广度和重点是什么,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运用公共资金、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具体细节。比如,这些钱被用到了哪些方面,是如何花出去的。

三是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它反映了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着何种职能,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千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是更关注长期结构调整,还是更关注短期宏观调控。

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主要有:

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②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例如,财政对市场不愿进人的领域进行投人,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④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①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应属于政府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财政发挥的作用要到位,不能缺位;不属于政府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位。

②加强税收调节。通过税收进行的收人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对收人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例如,通过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人等。

③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④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如公共卫生防疫、福利设施与服务、住房)等进行的收人分配,在受益对象上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主要有:

①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结构是财政能够掌握和控制的社会资源的内部配置比例。要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比例、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比例,合理安排财政投资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保证重点建设资金需要。例如,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跟、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差距都较大,客观上要求财政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和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③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④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⑤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财政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平服务、非市场营利性和法洽化财政。

1.弥补市场失效。依据经济学的分析,在完全和充分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是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和要素达到最佳配置状态的。

2.提供公平服务。财政提供公平服务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财政收人结构要体现公平性。一方面,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即体现横向公平;另一方面,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能力强的人应该多缴纳税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即体现纵向公平。

②财政支出结构要体现公平性。③财政体制的选择要体现公平性。3.非市场营利性。4.法治性。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率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垄断。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且大幅度集中之后,出现规模效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的趋势,这时就会形成自然垄断。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超额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必要的信息。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资源难以实现有效配置。

3.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一个行为主体的行为对其他行为主体产生的影响。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收益外溢,但得不到补偿,生产就会出现不足;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外溢,但受损者得不到补偿,生产就会出现过度。无论是生产不足还是生产过度,都会造成资源配置无效率或缺乏效率。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就是“公共物品”。

4.收人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市场机制即使是有效率的,但也不可能兼顾公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

制定涉外经济发展战略时遵循的原则

我国在制定涉外经济发展战略和进行涉外经济管理时还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必须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必须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为我国实现社会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创造有利条件

(三)必须有利于带动国内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必须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国家经济安全涉外经济的开展

(五)必须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六)必须有利于扩大就业和缓解国内结构性矛盾,维护城乡社会稳定经济全球化 宏观调控的综合协调要求:

①目标统一,即不同手段的具体目标要服务于实现总体目标。通过综合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在统一目标下,确定各部门和机构的具体目标。

②政策协调,即处理好宏观调控中重大政策和具体政策的关系,具体政策要配合好主要政策,通过综合协调解决矛盾,实现政策配套。

③功能互补,即通过综合协调,使各种手段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整体优势。

④适时适度,即各种手段的运用在时间上适时有序,在力度上适度协调。如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上就有“双松”“双紧”“一松一紧”“一紧一松”的多种选择。只有恰到好处地配合协调,才能有效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货币政策的类型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根据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三种类型。

均衡性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其主要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这一政策除在总需求不足时会刺激有效需求增加、促使供需总量趋于平衡外,在其他情况下实行扩张性政策,会造成或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小于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其主要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上述三种类型的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必须根据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同对比状况,慎重地选择以上三种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必须按规定把自己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率即准备金占吸收存款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具有迅速抑制或扩大信贷规摸的作用。②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贴现票据时被扣除的利息和票面额的比率。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借人资金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应总量。③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机理: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等于向流通中投放货币'由此银根松动、市场利率下降,资金需求增加,信贷规模扩大;反之,中央银行出售有价证券,等于回笼货币,收缩信贷规模。

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

②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③通过对利率的调节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进而调节消费与储蓄的比重; ④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⑤通过干预汇率、利用外贸等办法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财政政策的类型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区分为平衡财政政策、盈余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平衡财政政策,又称为中性财政政策,即财政支出应根据财政收入的多少来安排,既不要有大量结余存在,又不要有较大的赤字发生,使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从而对社会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性也不产生紧缩性影响。

盈余财政政策又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它是指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赤字,致使出现或增加财政盈余,达到抑制或减少社会总需求、消除总需求膨胀的效应。

赤字财政政策又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指通过减税而减少国家的财政收人,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刺激社会总需求,或通过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来扩大社会需求。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宏观调控中,应根据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同对比状态来选择财政政策,以求达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财政政策的手段

①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的赤字政策和结余政策可以分别对社会总需求产生扩张或缩小的功能,国家预算的支出方向可以调节经济结构。

②税收,是筹集财政收人的主要工具。税制的设置可以调节和制约企业间的税负水平,不同税种和差别税率可以控制需求数量和调节供求结构。

③国债,是国家按照有偿的信用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方式。国债可以扩大政府收支规模,可以将部分消费资金转化为投资资金,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利货币流量。④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特定需要,将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再分配。财政补贴也可以以增加和减少的方式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⑤转移支付,是财政资金的转移。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手段,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之间的收入差距,并对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进行调节。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通过直接参与分配,对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进行调节,使之趋于平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②通过财政收支流向的控制对社会总供求结构进行调节,实现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③通过对国民收人再分配的控制,调节初次分配的格局,缩小收人分配差距,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货币的本质 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出发来揭示货币的本质,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正确理解这一定义,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第一,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发展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二,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商品,货币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①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②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第三,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无论表现在金银上还是表现在某种价值符号上都只是表面现象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却又采取了具有一定属性的自然形式。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因素

经济发展,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进而使财政收人不断增长,这为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可能。

首先,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相应地间接税的税源、税基不断扩大,增加了税收收人;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和闻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具有累进税性质的所得税一般要快于经济的发展水平;

再次,历史上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民主政府,无不追求公共支出规模的最大化,在对其支出欲望缺乏有效约束的前提下,通常财政支出会随着财政收人的增长而自然增长,同时也使政府通过举借债务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成为可能。

(二)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状况、政治体制结构及政府工作效率、政府活动范围等。

(三)经济体制制度因素

经济体制不同'政府职能也不相同,使财政支出的范围和规模存在差异。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范围是大而广的,相应地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是比较高的。从一些重要的经济制度上看,如,在社会保障制度上若实行高标准、高福利制度,则财政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必然要相对地高。

(四)社会因素

各种社会性因素,如人口、教育、卫生、社会救济、城乡发展差距等都会对财政支出规模发挥重要影响。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一般有两大指标,一是绝对指标;二是相对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也可以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预算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总额。它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财政内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总量,但难以反映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在社会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因而不能充分反映政府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是指在预算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占相关经济总量指标(通常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创造的财富中由政府直接支配和使用的数额,反映了社会资源在市场和政府之间配置的比例,体现了社会财力的集中程度,也反映了财政支出与宏观经济运行以及国民收人分配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该指标,可以全面衡量政府经济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财政支出规模的定义是什么?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一个财政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反映着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和政府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高低,也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

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传统上一般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

一是看财政支出规模。所谓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色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筒单地说就是政府掌控和运用了多少钱。

二是看财政支出结构。所谓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如何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参与的广度和重点是什么,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运用公共资金、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具体细节。比如,这些钱被用到了哪些方面,是如何花出去的。

三是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它反映了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着何种职能,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千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是更关注长期结构调整,还是更关注短期宏观调控。

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②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例如,财政对市场不愿进人的领域进行投人,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④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①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应属于政府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财政发挥的作用要到位,不能缺位;不属于政府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位。

②加强税收调节。通过税收进行的收人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对收人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例如,通过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人等。

③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④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如公共卫生防疫、福利设施与服务、住房)等进行的收人分配,在受益对象上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这一论断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前和实现共同富裕。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1.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2.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3.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4.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剥削制度、两极分化的深刻经济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必须炉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共产党宣言》十分庄严地宣告:“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练习题

【例题·多选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实行按劳分配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实行计划经济 D.达到共同富裕

E.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D 【解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例题·单选题】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是()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理顺收入分配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保持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例题·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A.社会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也就是国有经济。

但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如中外合资企业及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如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具有多方面优越性,我们应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形式和作用: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所组成。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差别主要是:是否形成了以雇佣劳动关系为主的经营方式。【例题·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股份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民营私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答案】C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例题·单选题】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采取的是()形式。A.国家所有制 B.股份合作制 C.混合所有制 D.集体所有制 【答案】A 【解析】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也就是国有经济。【例题·单选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采取的()A.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B.国家干预方式 C.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式 D.国家税费征缴方式 【答案】A 【解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再生产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社会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同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紧密相联的。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应当把扩大再生产的立足点转移到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

【例题·单选题】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及提高劳动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的规模是()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内涵扩大再生产 D.外延扩大再生产 【答案】C 【解析】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及提高劳动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的规模。

产业结构的内涵及其划分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

对产业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标准。经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有: 1.两大部类分类法。

即把整个社会生产归纳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2.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是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的筒称。

所谓第一次产业,是指用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着的劳动对象进行生产的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 第二次产业是指对初级产品进一步加工的生产部门,主要是指各种制造业部门; 第三次产业则是不生产物质产品而只提供服务的部门,即广义的服务业。3.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即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塑产业等。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2.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3.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4.科学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5.劳动力素质和数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6.产业间关联方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间建立起最佳的结构和最优的比例关系。它是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条件,它能有效消除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从而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它能在物质上保证国民收人中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得到实现,从而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地确定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和途径。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比例关系不合理和低级现象,这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不协调;产业发展在低水平上重复等方面。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短期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运行均衡,长期目标则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优化。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途径为:

①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调整。

②选准主导产业,培育战略产业,强化基础产业。

在产业结构中,根据各种产业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可以区分为: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基础产业和一般产业。【例题·单选题】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其他部门对它依赖程度大,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大的产业是()

A.战略产业 B.基础产业 C.主导产业 D.一般产业 【答案】C 【解析】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对它依赖程度大,它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大,又具有较高社会综合效益的产业。

产业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间建立起最佳的结构和最优的比例关系。它是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条件,它能有效消除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从而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它能在物质上保证国民收人中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得到实现,从而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地确定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和途径。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比例关系不合理和低级现象,这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不协调;产业发展在低水平上重复等方面。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短期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运行均衡,长期目标则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优化。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途径为:

①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调整。

②选准主导产业,培育战略产业,强化基础产业。

在产业结构中,根据各种产业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可以区分为: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基础产业和一般产业。

【例题·单选题】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其他部门对它依赖程度大,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大的产业是()

A.战略产业 B.基础产业 C.主导产业 D.一般产业 【答案】C 【解析】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对它依赖程度大,它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大,又具有较高社会综合效益的产业。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与此相适应,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这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和生产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三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例题1·单选题】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 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 【答案】B 【解析】GDP=GNP-国外净要素收入。

【例题2·单选题】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财政收入 D.利润 【答案】B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的价值,只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生产,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①有利于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定。使劳动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济、伤有所疗,从而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可以使企业摆脱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性负担,有利于企业人才合理流动,从而有利于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集中精力从事生产经营,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活力。

③有利于政府精筒机构和减轻负担。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可以使政府摆脱一些社会问题的闲扰,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④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和筹集社会保险费用,可以使劳动者个人收入的一部分,以社会保险基金的形式,用于养老、医疗、失业,以及防止各种意外事故,从而使劳动者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同时,有一部分暂时不使用的社会保险基金,可转化为投资,用于发展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的增加。两层含义: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是增加的;人均占有的商品和劳务也是增加的。

经济发展:不仅是一般的经济增长,而且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经济及社会发展程度等在内的各种结构的协调与优化。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粗放型和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必然性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五个坚持。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特征。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第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第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八个统筹”,即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再加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鲜明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例题1·单选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A.经济发展的目标形式 B.经济发展的决策模式 C.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 D.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 【答案】C 【解析】经济增长方式是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例题·多选题】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有()A.劳动 B.科技 C.资本 D.经济制度 E.土地 【答案】ACE 【解析】劳动、资本、土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种基本要素。

【例题3·多选题】集约型增长主要是依靠()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A.资本投入 B.科学技术发展 C.劳动投入 D.劳动者素质提高 E.经济制度的变革 【答案】BD 【解析】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还有投入与产出之比的最低化,实现的途径往往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和有机构成的提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表现在:

1.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效运行的需要。4.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

【例题·单选题】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通过()实现。A.政府调控 B.行政直接干预 C.对市场的调控 D.对劳动力行为的调控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活动,并通过对市场的调控来实现。

【例题·多选题】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主要有()A.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B.国有资产管理营运 C.国民经济宏观调控 D.国有企业生产经营 E.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BCE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政府经济职能,是依托宏观调控体系来完成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由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式和手段所组成。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由宏观调控任务决定的,它是由若千具体目标组成的一个目标体系,主要是:

1.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2.保持经济适度增长。3.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4.充分就业和收人分配公平。5.国际收支平衡。

上述各项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体系。国家要完成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必须使各项宏观调控目标同时实现。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下,国家对各项宏观调控目标的侧重点是可以有所不同的。

【例题·单选题】建立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体系,应以()为主。A.计划手段 B.经济调控手段 C.法律调控手段 D.行政调控手段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就是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例题·多选题】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由宏观经济调控的()组成。A.目标 B.手段 C.方式 D.结果 E.政策 【答案】ABCE 【解析】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由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式和手段组成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可以采取不同的调控方式。宏观经济调控基本上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就是国家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直接对每个微观经济单位而不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的宏观调控。间接调控是国家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两种宏观调控方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机制这一中间环节来发挥作用。

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式,虽然这种直接调控方式在建国初期对经济建设曾经发挥过它应有的历史作用,但它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这种调控方式容易忽视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从而抑制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菅积极性,使其失去生机和话力。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它很难达到有效调控的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国家的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是借助于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进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 1.计划手段。即通过国家制定的长期、中期、短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

2.经济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就是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3.法律调控手段。法律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依靠国家的法权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的手段。

4.行政调控手段。

(1)减免税。属于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减税就是减征部分税款,免税就是免交全部税款。减免税是为发挥税收的鼓励作用或照顾某些纳税人的特殊情况而作出的政策规定,也称为税收优惠政策。如,为支持和鼓励某些行业、产品和项目发展,可给予减免税的照顾。

(2)起征点和免征额。这两项实质上都属于免税的特殊形式。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起征点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后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要求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3)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对报关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在国内各生产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已缴纳税款的制度。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对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即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对消费税出口货物免税。出口退税,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在国际贸易中经常采用,已成为国际社会通行的惯例,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开展公平竞争。

5.违章处理。违章处理又称罚则,是指对纳税人发生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处罚措施,它对于维护国家税法的强制性和严肃性具有重要意义。

起征点和免征额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起征点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后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要求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如,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金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里的3500元即为免征额。

起征点和免征额具有不同的作用,起征点的设置主要是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是对纳税能力小的纳税人给予的照顾;免征额的设置虽然也有照顾纳税能力弱者的含义,但其他方面却是考虑的关键因素,如个人所得税制中考虑社会效应和公平原则,规定对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经财政部门批准可减征或免征个人所得税。

税收分类 目前,我国税收分类方法主要有:

1.按课税对象分类,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和财产税类。流转税类亦称商品和劳务税类,是指以商品或劳务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体系。流转税制下,税种的计税依据是商品销售额或业务收人额,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增值税、消费税、菅业税等税种属于流转税。目前,流转税收人占税收收人比董一直在60%左右。流转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

所得税类,是指以所得(收益)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体系。目前,我国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随着经济增长质量、企业效益和人民收人水平的提高,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在税收收人中比重逐步提高,并呈现继续稳步提高的趋势。

财产税类,是以各种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体系。目前,我国财产税类税种有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2.按计税依据分类,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从价税是指以价格或价值为计税依据的税类,多采用比例税率或累进税率。增值税、菅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属于从价税种。

从量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面积、容积、体积或件数为计税依据的税类,多采用定额税率。资源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等属于从量税。从量税的应纳税额与价格没有关系,计算比较筒便。

3.按税收管理权限分类,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通常把维护国家权益和有利于进行宏观调控的税种作为中央税。通常把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税源分布零星的税种作为地方税。通常把与中央和地方关系都较大的税种作为共享税。

4.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不发生转嫁关系的税,如所得税和财产税。间接税是指纳税人可将税负转嫁给他人的税,如流转税。

5.按使税机关分类,分为工商税收和关税。工商税收是指由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菅理的税种,工商税收基本上包括了对从事工商业经菅的企业和居民个人征收的各种税收。我国的绝大部分税种都属于工商税收。关税是指由海关部门负责征收的税收,包括进出口关税和船舶吨税。

流转税的主要特点

与其他税类比较,流转税具有以下特点:

①课征普遍。流转税以商品和劳务交易为前提。在现代社会中,商品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对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社会经济运行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因此,对商品和非商品流转额课税是最具普遍性的税收。

②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或交易额为计税依据。在税率既定条件下,税额大小直接取决于商品和劳务价格的高低及流转额的多少,与成本和费用水平无关。所以,流转税是一种不考虑纳税人经营能力和经营状况,而只考虑经营行为的税收,是对同一种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按照相同标准课征的税收。这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可靠,促进企业加强核算和公平竞争具有重要作用。

③除少数税种或税目实行定额税率外,流转税普遍实行比例税率,计算筒单,便于征收管理。我国现行税制中对商品和非商品征收的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

1.类型。按照允许扣税的范围,国际上一般将增值税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消费型”增值税;二是“收入型”增值税;三是“生产型”增值税。

一般认为,“生产型”增值税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征税,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增值税:“收人型”增值税不含有重复课税,是完全的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是一种体现鼓励投资政策的增值税。2.征税范围和纳税人。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包括销售或者进口的货物和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凡是从事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应税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人。增值税实行凭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制度。为严格增值税征收管理,将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3.税率与征收率。增值税采取基本税率加一档低税率模式。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适用范围主要是粮食、食用植物油、伺料、化肥、农药、农机、图书、报纸、杂志等。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统一的3%的征收率。

4.计税方法。一般纳税人缴纳增值税采取扣税法,应纳税额为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其中,销项税额=销售额X适用税率;进项税额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一般以当期购货发票中注明的允许扣除的增值税款为准。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实行扣税法,其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X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

所得税类

(一)所得税的主要特点

所得税类,是对所有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所得课税具有如下特点:

①税负相对比较公平。所得课税税额的多少直接决定于有无所得和所得多少。一般实行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无所得的不征,比较符合“量能负担”原则;所得税类一般规定有起征点、免征额和扣除项目,可以减轻或取消低收入者的负担。

②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属于单环节征收,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应税所得额不构成商品价格的追加,也不易转嫁,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③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所得税税源将不断扩大;所得税多数情况下采取累进税率,与流转税比较,收人更富有弹性;所得税能够自动适应经济发展周期变化,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二)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人的组织,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内容包括:

1.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企业和其他取得收人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避免重复征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2.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企业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人、免税收人、各項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关于税收优惠规定减免和抵免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5.征收管理。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按纳税计算。纳税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三)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分类征收制度。1.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两种情况。居民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其取得的境内境外所得,都要向我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对其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我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

2.课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共有11项,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等。

3.税率。个人所得税根据所得类别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4.计税方法。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要根据所得类别的不同分别计算。①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人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人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③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④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⑤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人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财产税的特点

①符合税收的纳税能力原则;

②课税对象是财产价值,税源比较充分,且相对稳定,不易受经济变动因素的影响;

③征税原则是有财产者纳税,无财产者不纳税,财产多者多纳税,财产少者少纳税,因此,财产税具有收入分配功能,征收财产税有助于一定程度上避免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④财产持有者在财产使用上一般不与他人发生经济关系,财产税属于直接税,不易转嫁,政府征收财产税增加了有产者的负担,同时等于相对减轻了无产者的负担。

财产税的缺点:

①税收负担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因为纳税人的财富主要评价标准是收人,而不仅仅是财产,尤其是财产中的动产,常常成为隐匿的对象,不动产的估价一般也比较难,征收管理不易掌握;

②收人弹性较小,为满足财政需要而变动财产税收人是很困难的;

③在经济不发达时期,课征财产税会减少投资者的资本收益,降低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因此一定程度上对资本的形成可能带来障碍。

税收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

1.优化税制结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变化和征菅条件改善,促进直接税和间接税比例的调整,进一步提高所得税、持有环节不动产税的收人比重。健全地方主体税种,调动地方组织收人的积极性,增强自主性。明确和规范税制要素,税制设计尽可能筒单透明,降低税收成本,减少自由裁量权,规范征管秩序。科学划分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税收收入归属权。

2.完善调节功能。通过改进和完善税收政策,引导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坚持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基本理念,正确处理税收在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建设全国统一公平市场,逐步消除现行税制存在的对不同市场主体的税收不平等待遇,促进自由竞争和要素充分流动,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3.稳定宏观税负。要强化税收筹集财政收人的功能作用,也要保持宏观税负相对稳定。因此'改革要税费联动、有减有增,兼顾需要与可能,既要考虑保障国家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要,保持财力适度增长,又要充分考虑企业、个人的承受能力,将税收负担水平控制在令理范围之内。解决以费代税造成的税费功能叠加问题,实现税费功能归位,规范政府收入秩序。

4.推进依法治税。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管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赋予地方必要的税权。要严格税收征管,维护国家税法的统一、尊严和权威,推动形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洽税新局面。

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建立规范的现代增值税制度。2.进一步发挥消费税调节功能 3.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4.加快推进房产税制度改革。

5.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6.开征环境保护税。

7.加强和改进税收优惠政策设定。8.完善国税、地税征菅体制。政府预算的含义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其具体含义包括: ①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一个具有法律地位和技术性的文件,是财政预算收人和支出的一览表,反映政府在财政内预计财政收支总额及其结构间的平衡关系;

②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反映了可供政府集中支配财政资金数量的多少;

③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政府预算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属于立法),政府预算从编制、审查批准、执行、调整和决算,都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我国的政府损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政府预算的职能

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政府预算一般具有三大职能: 1.反映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状况的职能。2.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职能。3.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职能。政府预算的原则

政府预算原则,是指政府选择预算形式、体系和在预算编制、审查、执行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世界上各国普遍遵循的预算原则主要有:

1.完整性原则。政府预算必须包括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内容,全面反映政府的财政活动。法律准许的政府财政活动,都要在预算中清楚地列出,不能另设其他财政收支账目;政府所有的财政活动都不能脱离预算管理,不能脱离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2.统一性原则。在分级财政体制中,各级政府都应编制统一的预算。其中,收人预算和支出顶算,都要按统一科目、统一口径和统一程序计算和全额编列,不允许只列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也不应另立临时的预算。预算收支分类要详尽、准确,便于分类管理、控制和审查其效率。

3.真实性原则。收支预算数额必须真实可靠,有充分而确实的依据,预算数应尽量准确地反映可能出现的结果,保证预算能得到真实可靠地执行,不允许虚列冒估。考虑到可能存在各种非确定性因素,还应建立应对突发的机制。

4.性原则。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要有时间上的界定,即收支预算的起讫时间。起讫时间通常为一年(12个月),亦称为预算。政府必须按照法定预算编制预算。

5.公开性原则。政府预算反映着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和政策,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因此,政府预算的内容及其执行情况必须明确并采取一定的形式公布,使人民群众及其代表理解、审查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政府预算收支计划的制定、执行以及决算的过程也应向人民群众公开。

政府预算的分类

1.按预算编制形式分类,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是将政府财政收支汇集编人一个总预算之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复式预算是将预算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別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2.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也称基数预算,是指预算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预算基础上,按新预算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零基预算并不是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而是对已有的项目需要重新审定和安排,起点为零。3.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分为预算和多年预算。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一年的政府预算。多年预算也称中期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几年(多为3~5年)的政府预算。

4.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平衡预算是指收人预算基本等于支出预算的预算。差额预算是指收人预算大于或小于支出预算的预算。

5.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中央预算是指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预算、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预备费等组成。地方预算是指由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组成的预算,包括本级各部门的预算、上级对下级政府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向上级政府上解收入等组成。

我国政府预算级次与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密切相关,原则上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政府预算周期 政府预算周期也称为政府须算循环。严格地讲,政府预算周期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批复、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等环节。这些环节在具体运行中,具有时间上先后继起、空间上同时并存的特点。

我国政府预算从每年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政府预算编制

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的预算组成,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目前,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央预算主要包括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具体包括一般公共收八预算、一般公共支出预算、中央一般公共赤字及国债余额限额预算)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央部门预算。

1.中央一般公共收人预算的编制。中央一般公共收人即中央本级收入,指按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划归中央财政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人,主要包括消费税、关税等固定收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收入部分,以及中央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人。

2.中央一般公共支出预算的编制。中央一般公共支出预算包括中央本级支出预算、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预备费。

3.中央一般公共预算赤字及国债余额限额预算的编制。中央一般公共预算赤字安排主要体现财政政策要求。

4.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编制。政府性基金原来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5.中央国有资本经菅预算的编制。政府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周期的重要环节。中央政府预算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就进人预算的执行阶段。预算执行是组织预算收支任务实现的过程。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财政部负责。从2010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每年8月份召开的常委会会议要专门听取国务院关于当年1一7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并进行审议。

预算收人征收部门,必须依法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应上缴的损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库。财政部必须依照经批准的预算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财政预算监督管理。积极做好预算执行中的平衡工作。中央预算损备费使用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按规定用途使用。

国家金库制度是政府预算收支执行的载体。国家金库简称国库,是管理预算收人的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支拨以及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专门机构。我国实行委托国库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政府预算执行的重要环节。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主要特点,一是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二是收入直接缴人国库或财政专户,包括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三是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政府预算调整

根据现行损算法,预算调整,是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人,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颜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政府决算

政府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政府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最终反映,也是政府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表现。政府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在每一预算终了后,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编制决算草案,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要求'做到收支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如何,是否完成了预算安排的收支任务,收支是否平衡,只有通过编制政府决算才能准确反映出来。

编制政府决算的董要意义:①政府决算是国家政治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体现了预算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②政府决算反铁政府预算执行的结果,体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摸与速度;③政府决算是制定国家经济财政政策的基本依据;④政府决算是系统整理和积累财政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并为制定安排下一预算预算收支指标提供数字基础。

根据现行预算法规定,财政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部门预算

(一)部门预算的含义

部门预算,是编制政府预算的一种制度和方法,以政府部门为单位进行编制,报同级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综合财政计划。部门预算由部门所属单位預算组成。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本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我国从2000年起,建立部门预算制度。

(二)部门预算的主要内容

1.在编制范围上,部门预算涵盖了部门或单位的所有收人和支出。2.在编制程序上,部门预算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汇总形成。3.在基本框架上,部门预算由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组成。

基础知识预习知识点

领导理论

考试内容:领导特质理论、领导方式理论(掌握)领导权变理论、根据领导权变理论选择领导方式的方法。

(一)领导特性理论

领导特性理论旨在揭示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据此来培养、选拔和考核领导者。传统观点认为领导者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是天生的,现代领导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获得的。

(二)领导方式理论

主要的领导方式理论: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利克特的四种领导方式理论、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理论。

1.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

心理学家勒温认为存在着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即专制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和放任式领导。勒温通过试验发现:

(1)专制式领导的工作效率较高,但组织气氛压抑,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2)放任式领导的工作效率最低,但人们心情舒畅,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3)民主式领导的工作效率最高,组织成员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2.利克特的四种领导方式理论

专制式集权领导、开明式集权领导、协商式民主领导和参与式民主领导。

利克特经过研究发现,参与式民主领导的生产效率最高,专制式集权领导的生产效率最低。3.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1)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认为判别领导行为特征的因素是“工作组织”和“体贴人员”。(2)这两类因素可以相互组合形成:高体贴与高组织、高体贴与低组织、低体贴与高组织、低体贴与低组织四种基本的领导方式。

4.管理方格理论

美国学者布莱克和穆顿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该理论将“关心人”和“关心生产”两类因素的程度分为9个等级,组成了81种领导方式,并在管理方格图中列出了5种典型领导方式。

①(1-1)为贫乏型管理,用最少的努力完成任务和维持人际关系,对人员、对生产都不关心。

②(1-9)为俱乐部型管理,非常注意搞好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组织氛围,但不关心生产。③(9-1)为任务型管理,高度重视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不关心人。④(9-9)为团队型管理,对生产和人都极为关心,努力使下级齐心协力、高效完成生产任务。

⑤(5-5)中间型管理,对人和生产都有适度的关心,追求正常的效率和一定的士气。

(三)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最佳的领导方式,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1.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由美国学者坦南鲍姆和施米特提出。以领导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是独裁,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是民主,在这两种极端的领导方式之间还存在着多种过渡型的领导方式,这些领导方式构成了一个连续的统一体。

坦南鲍姆和施米特认为,没有哪种领导方式是绝对正确的,也没有哪种领导方式是绝对错误的,领导者应当根据情况,选择对自己有效的领导方式。

2.费德勒模型

(1)影响领导方式的情境因素

费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方式有效性有三个关键的情境因素: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2)任务导向型领导和关系导向型领导 费德勒用一种“你最不喜欢的同事”(LPC)的问卷,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费德勒将领导方式分为任务型导向领导和关系导向型领导两种。

(3)领导方式的选择

费德勒将3个情境因素组合为8种情况,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应当选择的领导方式——领导处于有利的情景(第1、2、3种)和处于最不利的情景(第8种)时,应采用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领导者处于中间状态(第4、5、6、7种),应采用关系导向型领导方式。

3.途径——目标理论

途径——目标理论是豪斯在期望理论和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的主要内容:

(1)选择领导方式的标准

一是能激励下级实现组织目标,二是能使下级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和完成目标后得到满足。

(2)领导方式的分类 “高工作”和“高关系”两种(3)领导方式的选择

当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不明确时,应采用“高工作”的领导方式;当下级已经明确工作任务,掌握工作方法后,下级希望领导关心、同情和赞扬他们的工作。此时,应采用“高关系”的领导方式。

产品层次与产品分类

考试内容:产品的定义及其包含的内容,整体产品的三个层次及其在营销决策中的应用。

(一)产品的含义和层次

产品是指提供给市场、供使用和消费、可以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东西,包括实物、服务、场所、组织机构、信息、体验和事件等。整体产品的三个层次:核心利益、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

1.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是产品最基本的层次,是满足顾客需要的核心内容,即顾客购买的真正动机。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发现隐藏在产品背后的真正的需要,把顾客所需要的核心利益和服务提供给他们。

2.有形产品

有形产品是指支持核心利益的各种具体形式,如产品的质量、功能、款式、品牌和包装等方面。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做好各方面的服务,使顾客满意。3.附加产品

附加产品是指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所得到的额外服务或利益。如提供信贷、免费送货、售后服务等。整体产品的概念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观念。

(二)产品的分类

考试内容: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定义、分类,各种类型产品的营销特点。产品依据购买者的购买动机和用途可分为消费品和工业品两大类。1.消费品

个人或家庭为最终消费而购买的产品就是消费品。按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来划分消费品的类型,将消费品划分为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非寻求品。

(1)便利品

价格低廉、消费者要经常使用、且通常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购买的物品,如牙膏、香烟等。生产经营此类产品的企业应尽量拓宽此类产品的分销渠道,以方便消费者购买。

(2)选购品 即品种规格复杂,选择性强,在质量、价格、花色、款式等方面需要反复挑选和比较才能决定购买的物品。选购品可分为同质品和异质品。对于同质品,如电视机、电冰箱等,顾客购买时主要是通过比较价格、品牌知名度和售后服务来选择;对于异质品,如服装、鞋帽,消费者更重视其特色。

企业应根据消费者不同的行为特征,来调整自己的营销重点。(3)特殊品

即那些具有独特的品质特色或著名商标的产品。这些产品一般是不可替代的,如名牌钟表、高档化妆品等。

消费者注重其商标和声誉,愿意花较多时间和精力去购买。(4)非寻求品

消费者不知道或虽然知道但一般情况下不想购买的物品。如新产品、保险产品等。在广告和人员推销方面多花力气。2.工业品

工业品的分类是依据产品进入生产过程的方式及其与成本的关系来划分的。(1)原材料和零部件

即完全进入生产过程的、其价值一次性计入成本的产品。(2)固定资产

即其价值部分地进入最终产品、并通过折旧逐次计入成本的产品,如厂房、机器设备、车辆。(3)供应品和服务

即不直接进入最终产品的、其价值分期摊入管理费用的产品。价格是服务购买的主要因素。组织文化与组织环境

(一)组织文化

考试内容: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掌握)

概念:组织文化主要是指组织成员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共有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及其物质表现。

组织文化的四个层次:(1)观念层;(2)制度层;(3)行为层;(4)物质层。

(二)组织环境

考试内容:组织环境的概念和类型。

组织环境的主要种类:组织环境可分为组织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而外部环境又包括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1.组织外部环境

(1)一般环境(宏观环境)

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2)具体环境(微观环境)

对某一具体组织的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外部因素,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相关社团等。

2.组织内部环境

对组织活动产生影响的内部因素。如组织文化、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财务状况等。计划工作概述

(一)计划工作的概念

考试内容:计划工作的概念(掌握)

概念:计划工作指制定计划,即提出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二)计划工作的任务(掌握)

(1)“做什么”——What(2)“为什么做”——Why(3)“何时做”——When(4)“何地做”——Where(5)“由谁做”——Who(6)“怎么做”——How “做什么”、“为什么做”决定了组织能否“做正确的事”;而“何时做”、“何地做”、“由谁做”和“怎么做”则决定了组织能否“正确地做事”。

(三)计划的作用

考试内容:计划的作用

(1)计划是管理者指挥下属的依据;(2)计划是掌握主动、降低风险的手段;(3)计划是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方法;(4)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准则。

(四)计划的类型

考试内容:计划的类型

1.按照不同的形式,计划可以分为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1)宗旨:指社会对组织的基本要求,也是组织的目的或使命。

(2)目标:在宗旨指导下,对组织活动在一定时期要达到成果的具体规定。

(3)战略:为实现组织长远目标,根据组织面临的各种情况和条件而选择的发展方向和所确定的行动方针。

(4)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方针的明文规定。政策有指导性,只规定行动范围和界限。下级在执行政策时,有斟酌决定、自由处置的余地。

(5)规则:是在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下级在执行规则时,没有任何自由处置权力。

(6)程序:是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和步骤。(7)规划:是为了实施既定方针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8)预算: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可称为“数字化”的计划。

2.根据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和对工作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计划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与作业计划。

(1)战略计划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制定,是有关组织发展总体目标及其实施战略的计划。一般时间跨度长、覆盖范围广、内容概括、突出指导性。

(2)战术计划由组织的中层管理者制定。跨度短、覆盖范围较窄、内容具体、突出指令性。(3)作业计划由组织的基层管理者制定。跨度短、覆盖范围窄、内容详细、突出操作性。3.根据计划的时间界限,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5年以上、有方向性)中期计划(1~5年,根据长期计划制定的,较具体)与短期计划(1年以内,根据中期计划制定的,更为具体、详细)。4.根据计划的职能标准,计划可以分为业务计划、人事计划与财务计划。

(五)计划工作的程序

考试内容:计划工作的程序(1)分析当前情况;(2)确定组织目标;(3)拟定可选择方案;(4)评价可选择方案;(5)选定方案;(6)拟订派生方案;(7)行动部署;(8)编制预算。人性假设理论

考试内容:“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以及“复杂人”假设、X理论、Y理论、超Y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各人性假设相对应的管理方法(掌握)。

(一)“经济人”假设

1.起源于亚当·斯密。这种观点认为人是理性的,自私自利的,人的本性就是要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美国学者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X-Y”理论中的“X理论”就对应着经济人假设。其基本观点是多数人生性懒惰,总是设法逃避工作;他们胸无大志、不愿负责,宁可被人领导;他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以满足生理、安全等基本需要。其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必须用强制、惩罚等手段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3.对应的管理方式:应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

(二)“社会人”假设

1.“社会人”假设是由梅奥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

2.主要观点:除了物质、金钱,人类还有社会需要,即是“社会人”。人们在工作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人们的士气起着重大的影响,而人们的士气又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

3.采取的管理措施:管理者应该关心、体贴、爱护和尊重下级,与下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组织成员的归属感,以此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1.主要是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这一假设认为人有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力、发挥自身潜力的欲望,人是能够自我激励、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的。麦格雷戈提出的“X-Y”理论中的“Y理论”就对应着“自我实现人”假设。

2.主要观点:当环境有利时,人们完成工作就像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惩罚和控制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惟一手段,人们能够自我管理;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能主动地承担责任;个人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目标的要求之间是可以统一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智慧和潜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采取的管理措施:管理人员应当创造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环境条件,激励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发掘组织成员的工作潜力,使人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四)“复杂人”假设

1.“复杂人”假设是在“X理论”与“Y理论”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权变思想的理论。2.“超Y理论”体现了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具有不同需要组合和动机结构,一个人在组织中能否感到满足、肯于贡献,关键在于该组织的状况与他的需要结构是否相适应。3.采取的管理措施: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普遍适用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中特定的人员选择合适的管理措施。

领导工作概述

(一)领导与领导者

考试内容:领导与领导者(掌握)

领导:通过对组织及其成员施加影响,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领导者:组织中从事领导工作的人员。

(二)领导的作用

考试内容:领导的作用

指挥作用、激励作用以及沟通作用

(三)领导权力的构成

考试内容:领导权力的构成,职位权力、个人权力、领导权力的来源。1.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1)职位权力

由上级组织赋予并在法律或制度中明文规定的某一职位的正式权力,是一种外在权力。(2)个人权力

由于领导者自身在品德、能力和经验等方面的某些特殊因素而具有的非正式权力,是一种内在权力。取决于领导者自身。

2.领导权力的来源

(1)法定的权力。这种权力来自于领导者在组织中担任的职务和下属习惯的观念。(2)奖励的权力。包括物质奖赏和精神奖赏两方面。(3)处罚的权力。包括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两方面。(4)感召的权力。这种权力主要来自于领导者的个人魅力。(5)专长的权力。这种权力主要来自于领导者的个人能力。

在上述五种权力中,法定的权力、奖励的权力和处罚的权力构成职位权力;而感召的权力和专长的权力则构成个人权力。

激励

考试内容:激励的概念(掌握),人类行为模式,各激励方式的主要内容及激励的方法。

(一)激励与人类行为模式

1.激励的含义(掌握)

激励是指通过发现或诱导需要、激发动机,调动下级的积极性,使其产生组织所期望的行为,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2.人类行为模式

人类行为模式的基本结论是:人的行为根源于需要,产生于动机,并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满意”与“不满意”不是一对矛盾

在实际工作中,“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

2.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与“满意”和“没有满意”这对矛盾相关的是属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如工作责任、工作的挑战性、工作成就等,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与“不满意”和“没有不满意”这对矛盾相关的是属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如工资报酬、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

3.两类因素的作用

满足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在工作中的意见和不满情绪,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只有提供激励因素,才能调动人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主要内容:某一目标对组织成员的激励力量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即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

效价和期望值都取决于每个人的主观判断。

管理者要想有效地激励下级,首先,必须了解下级的需要,提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其次,必须了解下级的能力,为他们安排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工作,并提供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最后必须信守诺言,使下级相信完成工作后能够得到自己期望的结果。

(五)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该理论认为公平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对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主要内容: 1.公平与否取决于相对量的比较

人们不是根据自己获得报酬的绝对量,而是通过自己获得报酬的相对量与别人获得报酬的相对量、或与自己过去获得报酬的相对量的比较,判别自己是否受到公平的待遇。报酬的相对量则是指报酬与付出的比例。

2.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人们用自己所获得报酬与所付出的比例与别人的这一比例进行的比较。3.纵向比较

是人们用自己现在所获报酬与所作付出的比例与自己过去的这一比例进行的比较。

公平理论为管理者在工作中创造公平的氛围,保持和提高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环境对行为的强化作用

人们的行为必然作用于环境,当环境对行为的反应有利时,行为会重复或加强;而当环境对行为反应不利时,行为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2.强化的类型(1)正强化;(2)负强化。

(七)激励的方式方法

1.激励的方式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两者之间不是完全分离的,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2)正强化激励与负强化激励(3)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

内在激励是通过启发、诱导等方式,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外在激励是通过规章制度、奖惩措施等方式,促使或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

2.激励的方法(1)目标激励;(2)参与激励;(3)榜样激励;(4)情感激励;(5)成就激励;(6)报酬激励;(7)职位激励。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统一原则

(二)分工协作原则

(三)有效跨度原则

有效管理跨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有效监督、指挥其直接下属的人数(掌握)。

(四)责权一致原则

(五)统一指挥原则

(六)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七)精干高效原则

精干高效原则是衡量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之一。

(八)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组织结构及其形式既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与环境相适应,随环境的重大变化而调整。

(九)均衡性原则

同一级机构、人员之间,在工作量、职责、职权及收入等方面应大致均衡,不宜偏多或偏少。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合理地确定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划分部门、划分职权。

(一)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掌握)

考试内容: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影响管理跨度的因素,直高结构和扁平结构的优缺点。1.管理跨度

管理跨度的概念:管理人员直接指挥、监督其下属的人数。2.影响管理跨度的因素(掌握)

管理人员的能力、人员的素质、工作的性质、授权程度、计划的完善程度以及沟通程度。3.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的概念:组织中职位等级的数目。

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的相互关系: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呈反向关系,管理跨度大,管理层次就少,管理跨度小,管理层次就多。

4.直高结构

直高结构是指具有管理跨度小管理层次多的组织结构。优缺点。

(1)优点:分工明确,管理严密,上下级易于协调;

(2)缺点:管理人员较多,管理成本较高,不利于信息的纵向传递,抑制下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扁平结构

(1)扁平结构是指具有管理跨度大管理层次少的组织结构。(2)优缺点 优点: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成本较低,简化信息纵向传递的环节,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关系,有利于授权、分权和调动下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对人进行选拔和培训。

缺点:增加了管理人员的负担,加大了横向沟通联络的困难,使管理人员容易陷入日常工作,不利于对下级进行严密的控制。

(二)部门的划分

考试内容:部门的划分 划分部门的方法主要有: 1.按人数划分部门

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基层部门的划分。2.按时间划分部门

一种在正常工作时间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采用的部门划分方法。3.按职能划分部门

是根据专业化的原则,以工作性质为基础进行部门划分的方法。如人事、财务等职能部门。4.按产品划分部门

产品部门化,是根据产品或产品系列划分部门的方法。5.按地区划分部门 6.按顾客划分部门

顾客部门化,根据顾客或服务对象的不同需要对部门进行划分的方法。7.按过程划分部门

过程部门化,将组织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而形成部门的方法。8.按设备划分

根据某些大型、昂贵设备划分、设立部门的方法。

(三)职权的划分

考试内容:职权的划分(掌握),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判别,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1.组织中职权的种类

(1)直线职权:直线人员(部门主管)所拥有的决策权、指挥权和赏罚权等。(2)参谋职权:参谋人员所拥有的提出建议、提供咨询等职权。

(3)职能职权:职能部门管理者在其职能范围内对其他相关部门行使的部分直线权力。2.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判别

主要依据各管理层拥有的决策权,包括决策的数目、决策的重要性和决策审批手续的繁简。3.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多选题)

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主要有组织规模、组织历史、管理理念、决策代价、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以及环境因素。

目标与战略

考试内容:组织目标的含义

组织目标是组织宗旨或目的的具体化,表明组织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组织发挥着多种作用。

(一)对目标的要求

考试内容:对目标的要求(掌握)1.目标必须适应需要 2.目标必须是多样的

第四篇:初级经济师工作总结

篇一: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小结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我叫xxx,2009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任职于xxx公司及xxx。任职期间,主要从事工程造价工作。2012年考取了全国造价员专业资格证书。从业以来一直从事建筑经济相关工作。现对几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本人从参加工作以来,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并根据日常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业余时间以不同形式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本人的专业技术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监理公司任职的时候为控制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积极置身于建筑工程全过程控制行列中来,本人在潜心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努力学习和研究电脑的软、硬件知识,能熟练应用广联达、殷雷、易达等工程造价软件。在评审中心工作之时,则努力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区两级关于财政资金的有关规定,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地为国家财政节省资金,充分发挥国有资金在财政投资中的重大作用。

虽然通过几年的工作、学习,使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充实和提高,但也存在着很多有待提高的问题:专业技术和业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开拓创新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努力增强业务能力水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勤奋工作,成为一名全能的建设经济专业技术人员。xxx 二0一四年二月七日篇二:(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公司 名字

本人于2004年在四川省教育学院药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四川省恒源药业集团从事销售、行政办公室、采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2010年到现在单位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财务物流管理工作。下面就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我这8年来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首先是从思想上重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热爱祖国,锐意进取、顽强拼搏也立志为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其次是在行动上落实。针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了表率作用。为人热忱、真诚,正直,群众基础较好,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较强。我非常拥护党的政策和方针,每天都坚持看新闻联播,关心和学习国家时事政治,把党的政治思想和方针应用于工作中去。

第三是注重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以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衷心拥护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掌握并能够熟悉运用理论知识,帮助自己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

加强学习仍将是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不断加强学习,以适应社会发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客观要求。

二、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学识水平、专业能力方面 本人在工作上,以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干好本职工作为宗旨,以有所创新、有所作为为动力,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比较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我于2003年1月16日正式参加工作,当时我经学校推荐,在四川省恒源药从事销售工作。工作伊始,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实际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的要求,努力学习经济和市场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在短短的半年内,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同事的帮助,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较复杂的销售及经济业务等日常事务工作处理,在公司统一部署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外开拓市场,对内严格制定每一个相关步骤,保证质量,以市场为导向,面对市场经济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挑战,加大资金回笼的力度,回避企业风险,创造了较好的销售业绩。

随着工作日益熟悉,发现企业人员老化,大多都使用手工管理各自工作,我充分发挥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日常参加各种培训及自学的有关计算机数据信息库知识将企业档案管理、车间计件核算、日常文件等利用电脑采用简便、合理的函数公式,数据管理方法将手工操作真正转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大缩小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一致好评。也因此领导发现了我工作中勤奋好学,善于创新的优点把我从销售工作调到办公室管理工作。

在办公室工作中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对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考验,如何化繁为简而又能保证万无一失,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换得最高的效率,这都是我在工作中学习与注意的,工作中我努力做好为各部门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还做好协助性工作。加强与员工相互团结,协助领导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和大家一起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增加部门员工的凝聚力,使公司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相结合。处理好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做好重要活动和外出活动的安排。协助领导制定行政工作计划,起草各项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并建立人才储备库,在公司有需要的时候协助领导招聘合适的员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公司业务需知,以便能更好的协助领导及各部门业务人员的工作。在进二年的工作中,我深切认识到自己知识面的不全面,作为行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工作虽然琐碎但也有它的重要性。正所谓“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要想协调好一个团队,必须做好每一件琐碎的小事以保证业务的正常有序发展。首先要抱以一个正确的心态,踏踏实实。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抓住每一次让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在业余时间善于发现与工作有关的新事物新知识。

随着工作的深入,与经验的积累。我自觉能胜任于采购管理的工作,得领导的信任我从事了此项工作,采购管理是一项专业知识要求相当严格的工作,不光是要了解采购物品相关知识,更多的是要了解市场,要围绕控制成本,采购性价比最优等方面展开工作。在工作中我才深知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不足,为此我加强了学习,向书本学习也向同行、同事和领导学习,在毕业专业年限到达了以后,我参加了国家执业药师的职称考试,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我终于通过了,取得了国家执业药师职称,对药品的用途,质量要求,成本构成,市场需要等有了一定的知识。同时我意识到市场的瞬息万变、国家经济的逐步发展,光有专业技术知识是远远不足胜任此项工作,足够的经济知识不管运用在哪种工作都会是得心应手的。在此过程中我也利用我学到的知识为公司规避了几次较大的优采购风险。

由于领导的投资失误,导致了企业面临破产,对个人的锻练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我毅然辞职。我分析国家强力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工业经济迅速扩张,所以我应聘到现在的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财务erp物流管理。因为新工作需要财务方面的知识,利用业余参加了财政部组织的财务培训班学习,在2011年3月报名,6月参加了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现如今的工作让我斗志昂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和技术能力。我继续学习着,也迫切的需要得到认可。

对工作,我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自认为从事经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应当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坚定不移的以微薄之力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鉴于以上专业技术工作的业绩成果,根据“绵阳市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评审”的要求,我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申报中级经济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特提出申请,敬请专家们审核。谢谢!*****公司 ** 2011-08-12篇三: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

我叫xxx,男,1966年11月生,四川xx人,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凭,经济员,现任xx县邮政局监督检查部主任。

参加工作的二十多年,由于各级组织的培养教育,领导和同志们的提携帮助,加之个人不懈努力虚心学习,我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有了不断的提高,综合素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按照省公司、州邮政局评聘经济专业技术职务的文件规定,比照相关条件,符合申报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标准,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于1985年xx邮电技工校第一期邮政综合班毕业后,分配到xx县邮政局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邮政工作,曾担任过分拣封发员、替休员、质检员、汇检员、乡邮管理员。2001年调入xx县邮政局,担任经服部主任兼储汇管理、农村邮政检查员;2002年担任办公室主任兼出纳、邮政宾馆经理。这期间,1989年至1991年毕业于xx邮电职工中专校邮政综合管理班(脱产学习);2000年至2002年毕业于四川广播电视大学xx邮政电大分部经济信息管理专业。2003年6月被xx州邮政局聘任为经济员(凉邮发[2003]136号)。2003年7月调入xx县邮政局,通过竞聘上岗担任县局监督检查部主任,兼邮政检查、储汇稽查,负责党群纪检、精神文明建设等具体工作。由于具备了相应的业务技术水平,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在工作中得到很好发挥,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均能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受到好评。

二、政治思想

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纲领,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责任,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思考和总结,并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政治立场坚定。不断激励自己,立足于干好本职工作,多一点谦虚,少一点盛气;多一点自励,少一点自负;多一点奉献,少一点报怨。有荣辱不惊的心理素质、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学习,紧扣“学党章、知荣辱、永葆先进性”,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关心国内外政治时事,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邮政事业。

三、业务工作

对工作爱岗敬业,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勤于学习,刻苦钻研,谦虚谨慎,无论是在配合全局工作时还是独立负责部门工作中,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脚踏实地,认真负责,扎实努力,勇于创新,一心扑在工作上,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2003年以来,我一直担任县局监督检查部工作,身兼多职,却从不言苦言累,经常加班加点做好本职工作。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有热情,业务能力强,工作主动有条理,注重团队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利用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履行了一名主任的工作职责,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工作中,我认为首先应该认清角色,摆正位置,抓重点攻难点,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始终坚持我在竞聘上岗时提出的“一个原则”、“两大主题”、“三个提高”、“四个做到”。即:“一个原则”就是上为领导分忧,下为基层服务,并把它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两大主题”就是围绕邮政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突出基础管理建设和业务素质建设。“三个提高”就是提高通信安全,提高通信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四个做到”就是:第一全面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第二按省州规定的检查频次,检查周期做到每季度对全县支局(所)、生产班组至少检查一遍,并填写检查报告,按时上报州局,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以发给《整改通知书》的形式限期整改,及时验收,逗硬奖罚;第三落实日常监控工作,不定期编发《邮政监查信息》,做到及时消除隐患,及时把事故和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第四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做到邮政监查工作不断有新突破,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在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下,正是由于在工作中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勤勤恳恳,为人正直,谦虚谨慎,坚持原则,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计个人得失,不畏困难,在对待每一项工作都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好学好钻的工作韧性,制定和完善了大量地各类规章制度,使我局在资金安全、服务质量、通信质量等方面得到有效控制和不断提高,连续五年未发生资金票款案件和邮政通信安全事故,每年都保持了省级精神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三、学习生活

注意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注重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平时十分注重阅读报纸杂志,从中吸取知识,刻苦钻研电脑知识,努力从各方面夯实自己的文化功底。第三,注重加强业务学习,做到书本上学,从文件中看,在工作实践中摸索。为便于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注意从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以供不时之需。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业务的行家,岗位的能手,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了自己的修养。1993年曾以“夯实基础管理,不断提高邮件处理规格质量”为题撰写qc成果材料,参加全州qc小组成果发表评比,获得三等奖。邮电分营后,在《xx邮政信息》和《xx通信报》发表很多关于邮政管理和业务发展方面的报道。现为《xx邮政信息》和《xx观察》通讯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注重宣传提高邮政良好形象。所撰写的论文《浅谈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获得2005xx省邮政部门开展的“竞争、共赢、发展”征文活动优胜奖。

生活上不骄不躁,作风严谨,遵章守纪,廉洁自律。为人谦虚谨慎,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乐于助人。

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加强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经验和能力,在工作中锻炼和提高自己。二是做好结合的文章。把监督检查与党群、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服务于邮政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要开拓创新。围绕工作职责,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初级经济法基础模拟题模拟178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初级经济法基础模拟题模拟178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保全措施的是()。A.暂扣纳税人营业执照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C.依法拍卖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D.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2、下列纠纷中,可以适用《仲裁法》仲裁解决的是()。A.继承纠纷 B.婚姻纠纷 C.买卖合同 D.收养纠纷

3、某五金工具厂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为6%。2007年3月份,该厂取得销售收入(含增值税)5512元,则该厂3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为()元。

A.312 B.330.72 C.884 D.937.04

4、某设计师业余时间承接一项设计项目,一次性取得收入60000元。根据规定,其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A.12200元 B.12400元 C.14400元 D.16000元

5、关于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及其债务责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投资人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公民 B.投准则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C.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D.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6、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是()。

A.汇兑结算方式 B.信用证结算方式

C.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D.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7、一切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都必须以一定的()为依据。A.法律事实 B.经济关系 C.法律行为 D.法律事件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A.会计移交清册 B.原始凭证 C.月度财务计划 D.记账凭证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9、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为()年。A.20 B.16 C.15 D.30

10、下列情形中,不能担任劳动协议仲裁员的是()。A.赵某曾任审判员

B.王某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C.李某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满5年 D.钱某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满4年

11、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准贷记卡的透支期限最长为()天。

A.30 B.60 C.45 D.120

12、下列有关营业税扣缴义务人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演出,由他人售票的,其应纳税款以演出公司为扣缴义务人 B.个人转让除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无形资产,其应纳税款以出让者为扣缴义务人

C.建筑业工程实行总承包、分包方式的,以分包人为扣缴义务人 D.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以受托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为扣缴义务人

13、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14、印刷厂购进一台印刷机器,买价12万元,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为 2.04万元。另支付运杂费0.2万元,安装费0.3万元。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该印刷机器作为固定资产的计价金额应是()万元。A.12 B.12.5 C.14.04 D.14.54

15、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缴纳增值税的是()。A.银行销售金银 B.邮政部门销售集邮商品

C.房地产公司销售商品房 D.融资租赁公司出租设备

16、在下列法律责任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A.赔偿损失 B.罚款 C.罚金 D.支付违约金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17、2010年小李因甲公司(地处A市)停产整顿而解除劳动合同,当时月工资9600元,此时小李在A公司工作已满13年。假设A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2009职工平均工资为3000元。小李可以得到的经济补偿金为()元。A.108000 B.115200 C.117000 D.124800

18、下列各项进项税额中,计算增值税时准予从销售额中抵扣的是()。A.按照买价和10%的扣除率计算的购进免税农产品的进项税额 B.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C.用于集体福利的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 D.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

19、下列各项中,符合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时限规定的是()。A.将货物分配给股东,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B.采用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收到货款的当天 C.采用交款提货结算方式的,为发出货物的当天 D.将货物作为投资的,为货物使用的当天

20、张某、李某、陈某和胡某分别是云天公司的执行董事、监事、经理和最大的股东,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应当对云天公司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A.张某 B.李某 C.陈某 D.胡某

21、下列不属于仲裁的要索或特征的是()。A.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

B.仲裁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进行裁判 C.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 D.仲裁委员会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22、天津某市居民高某2011年12月份取得工薪收入5000元,12月份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36000元。高某2011年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元。A.3495 B.3459 C.5275 D.3600

2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下列情形中,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是()。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9年的

B.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 C.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例外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D.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24、下列情形,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C.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 D.对行政机关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的

25、在以下单位或者个人中,属于营业税纳税人的是()。A.进口固定资产设备的企业 B.销售商品房的公司 C.零售杂货的个体户

D.生产销售家用电器的公司

二、多项选择题

26、根据营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视同发生税行为征收营业税的有()

A.个人将不动产无偿赠送单位

B.单位将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个人

C.单位自建自用房屋的行为

D.单位自建房屋销售的自建行

27、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A.有价证券 B.库存商品 C.提供劳务行为 D.智力成果

28、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支票上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的事项有()。

A.金额 B.收款人名称

C.付款人名称 D.出票日期

29、根据《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记账机构可以接受委托,代表委托人办理的业务有()。A.申报纳税 B.登记会计账簿

C.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D.出具审计报告

30、甲公司与乙公司发生买卖合同纠纷,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甲公司在起诉乙公司时,可以选择的人民法院有()。

A.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 B.合同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

31、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税务机关在税款征收中,有权采取的措施有()。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A.加收滞纳金 B.追征税款

C.核定应纳税额 D.吊销营业执照

32、下列各项中,符合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时限规定的有()。A.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B.采取交款提货结算方式的,为收到货款的当天 C.采取赊销结算方式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D.将货物作为投资的,为货物使用的当天

33、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国有企业应当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布财务会计报告。下列各项中,应当在其公布的财务会计报告中重点说明的事项有()。

A.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及纠正情况 B.最大投资、融资 C.注册会计师审计情况 D.管理费用的构成情况

34、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有()。

A.股息收入 B.国债利息收入

C.国家重点债券利息收入 D.固定资产盘盈收入

35、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有法定的人员监督,下列有关会计档案监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各单位销毁会计档案应当由单位负责人监销 B.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由本单位会计部门、档案部门和同级审计部门监销 C.政府主管部门销毁会计档案,除了正常的监销外,还应由同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监销

D.一般单位销毁会计档案由本单位会计部门和档案部门共同派人监销

36、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于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情形有()。

A.技术进出口合同 B.拒付租金的

C.拒不履行买卖合同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的

37、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行使的职权有()。A.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B.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C.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D.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3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有()。

A.以收取出让金的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B.以继承方式转让房地产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C.以出售方式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D.以收取租金的方式出租房地产

39、下列各项中,符合消费税纳税地点规定的有()。

A.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委托方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B.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进口人或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缴纳 C.纳税人的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分支机构应回总机构申报缴纳 D.纳税人到外县(市)销售自产应税消费品的,应回纳税人核算地或所在地申报缴纳

40、下列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分类,正确的有()。A.协商解除 B.法定解除 C.自行解除 D.强制解除

41、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票据权利丧失的补救措施包括()。A.挂失止付 B.普通诉讼 C.公示催告 D.重新补办

42、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正确说法是()。A.城建税属于特定目的税

B.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计税依据 C.进口货物不征城建税 D.出口货物不退城建税

43、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下列()项目,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A.用于换取其他单位的非货币性资产 B.用于职工福利、奖励 C.用于出租

D.用于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

44、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发卡银行通过以下()途径追偿透支款项和诈骗款项。

A.扣减持卡人的保证金 B.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进行追偿 C.向保证人追索透支款项 D.直接依法处理抵押物和质物

45、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是()。A.对工商局作出的吊销营业执照决定不服 B.对环保局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C.对财政局作出的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决定不服 D.对税务局作出的给予其职工降职处分决定不服

三、判断题

46、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第一审行政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47、个人独资企业,其生产经营所得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不能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48、纳税人按照经营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可以税前扣除。()

49、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不需办理纳税申报。

50、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因财务会计核算办法改变将已缴纳过营业税的预收性质的价款逐期转为营业收入时,允许从当期营业额中减除。()

51、行政复议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52、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我国《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53、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应税劳务的非居民,不是我国营业税的纳税人,不缴纳营业税。()

54、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征资源税。()

55、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如果作为集体福利发放给职工个人的,发放时应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

四、简答题

56、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哪些项目的进项税额?

57、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主营业务为娱乐业,2006年的财务资料如下:(1)营业收入1500万元,缴纳营业税300万元。(2)营业成本750万元。(3)管理费用320万元,其中包括交际应酬费60万元,技术开发费80万元(比2005年增长12%)。

(4)财务费用108万元,其中包括支付外方作为投入资本的境外借款费用80万元。

(5)营业外收入500万元,其中包括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100万元,股票转让净收益120万元。

(6)营业外支出300万元,其中包括违法经营罚款10万元,直接资助某高校研究经费60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2006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

58、甲企业从乙企业购进一批装置,价款为肋万元,甲企业开出一张付款期限为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6个月的已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给乙企业,丙企业在该汇票的正面记载了保证事项,乙企业取得汇票后,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了丁企业。汇票到期,丁企业委托银行收款时,才得知甲企业的存款账户不足支付。银行将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书和该商业承兑汇票一同交给了企业。丁企业遂向乙企业要求付款。

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和票据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丁企业在票据未获付款的情况下是否有权向乙企业要求付款?为什么?(2)丁企业在乙企业拒绝付款的情况下是否可向甲企业、丙企业要求付款?为什么?(3)如果丙企业代为履行票据付款义务,则丙企业可向谁行使追索权?为什么?

五、综合题

59、某区税务机关与其管辖的纳税人之间发生以下事项:

(1)发现甲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填写项目不齐全,于是停止对甲公司供应发票。

(2)发现乙公司欠缴税款40万元,税务机关在多次催缴无效的情况下,查封了其一处有产权的不动产,准备以其拍卖所得抵缴税款。丙公司闻讯后,以该房产已经抵押给丙公司作为合同担保,并且依法办理了抵押物登记手续为由,对税务机关的查封行为提出异议。

(3)发现丙公司欠缴税款30万元,税务机关在多次催缴无效的情况下,对该公司账簿资料进行了检查,发现该公司账户上确实无钱可付,但丙公司放弃了A企业应付的一笔早已到期的30万元货款。(4)丁公司为一家生产企业,申报2008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万元。经税务机关核查,该企业发生10万元赞助支出、直接捐赠支出38万元,已作费用全额在税前扣除;转让一台设备,取得净收入40万元,未作账务处理。税务机关要求该企业作出相应的纳税调整,并限期缴纳税款。但该企业以资金困难为由拒绝缴纳,虽经税务机关一再催缴,至2009年7月仍拖欠税款。经税务机关了解,该企业的银行账户上没有相当于应纳税款金额的存款。2009年10月,税务机关得知,该企业有一笔到期债权25万元,一直未予追偿。税务机关拟行使代位权,追偿该企业到期债权25万元,抵顶相当于应纳税款的部分。(已知该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税务机关对甲公司停止供应发票的处理是否正确。

(2)分析税务机关如何处理对乙公司征收税款与丙公司以房产抵押作为合同担保之间的关系。

(3)分析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何种措施追缴丙公司欠缴的税款,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4)丁公司2008应纳税所得额为多少?应纳所得税税额为多少?如果丁公司不计收入,多列支出,属故意所为,按《征管法》规定属何种行为?(5)税务机关是否有权对丁公司行使代位权?简要说明理由。

六、计算分析题

60、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1月发生如下经济业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务:

(1)购进一批用于生产的花生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税合计金额为56500元,发票已经税务机关认证。

(2)以每公斤2元的单价向农业生产者收购水果2000公斤。(3)购置办公用电脑5台,单价20000元,售货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17000元。

(4)向某超市销售食品5000公斤,取得销售收入117000元(含增值税);销售果酱1000箱,取得销售收入93600元(含增值税)。(5)直接向消费者零售点心400公斤,取得销售收入14040元(含增值税),其中有两笔业务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税额共计306元。(6)将一栋旧房屋转让给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收入500000元。该厂房建造成本为800000元,累计折旧200000元。

已知:花生油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免税农产品的计算扣除率为13%,营业税税率为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计算该公司当期销项税额、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和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

(2)该公司的销售行为中有无违反税法之处?如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3)如果转让厂房业务在财务上单独核算,那么该公司是否应缴纳营业税?如需缴纳,请计算应缴纳的营业税。(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61、某服装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6年10月份从国外进口一批服装面料,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为50万元,该批服装布料分别按5%和17%的税率向海关缴纳了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并取得了相关完税凭证。

该批服装布料当月加工成服装后全部在国内销售,取得销售收入100万元(不含增值税),同时支付运输费3万元(取得运费发票)。已知:该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要求:

(1)计算该公司当月进口服装布料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2)计算该公司当月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3)计算该公司当月销售服装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 本题考核税收保全措施包括的内容。税收保全措施包括:(1)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2)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2、C [解析] 根据《仲裁法》的有关规定,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不属于《仲裁法》的调整范围。

3、A [解析] 3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额=5512/(1+6%)×6%=312元。

4、B [解析] 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加成征收的规定。根据规定,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每次应纳税所得额在20000元以上)的,实行加成征收。应纳个人所得税=60000×(1-20%)×30%-2000=12400(元)。

5、D [解析]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而且必须是中国公民。

6、A [解析](1)“汇兑”是指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2)“托收承付”是指根据销售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3)委托收款是指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

7、A

8、C [解析]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日记账、明细账、辅助账)、财务会计报告、会计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各单位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属于文书档案,不属于会计档案。

9、A [解析] 这是最短的折旧年限,可以按实际使用年限折旧,一般在30~50年,或更长。

10、D [解析] 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曾任审判员;(2)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3)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5年;(4)律师执业满3年的。故正确答案是D。

11、B [解析] 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准贷记卡的透支期限最长为60天。贷记卡的首月最低还款额不得低于其当月透支余额的10%。

12、D [解析] 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演出,由他人售票的,其应纳税款以售票者为扣缴义务人;个人转让除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无形资产,其应纳税款以受让者为扣缴义务人;建筑业工程实行总承包、分包方式的,以总承包人为扣缴义务人。

13、C [解析] 选项A,诉讼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之一,因此选项B错误;选项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选项C表述正确。

14、D [解析] 12+2.04+0.2+0.3=14.54(万元)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15、A [解析] 本题考核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根据规定,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应当征收增值税;邮政部门销售集邮商品,不征收增值税,征收营业税;房地产公司销售商品房的业务,征收营业税;融资租赁公司出租设备,属于金融业,应当征收营业税。

16、B [解析] 行政处罚以罚为主,体现了对违法者的惩罚。A、D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体现了对受害者的补偿性特征。C是刑事责任中的附加型。

17、A [解析]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当地上月平均工资的3倍。本题小李应得经济补偿金=12×3000×3=108000。

18、A [解析] 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和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的项目。

19、A [解析] A项为视同销售行为。根据专用发票开具时限的规定,应在货物移送的当天开具专用发票。B应为发出货物的当天。C应为收到货款的当天。D应为货物移送的当天。20、A [解析] 设立执行董事而未设董事会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是法定代表人,属于(会计法)所说的单位负责人,而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故张某应负此责。

21、D [解析] 本题考核仲裁的要素和特征。选项A、B、C均属于仲裁的要素或特征。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22、A [解析] 年终一次性奖金应单独作为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纳税。36000÷12=300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元,应纳个人所得税=36000×10%-105=3495(元)。

23、C [解析] 选项A的正确表述为,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选项BD的完整表述是: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24、C

25、B [解析] 本题考核营业税的纳税人。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销售商品房应缴纳营业税。选项A、C、D属于增值税的纳税人。

二、多项选择题

26、ABD [解析] 选项C中,单位自建自用的房屋,其自建行为不是建筑业的征税范围,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是不征收营业税的。

27、ABCD [解析]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非物质财富和行为。

28、AB [解析] 本题考核支票授权补记事项。支票的金额、收款人名称,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未补记前不得背书转让和提示付款。

29、ABC [解析] 本题考核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代理记账机构可以接受委托代表委托人办理的业务主要有:(1)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2)定期向有关部门提供财务会计报告;(3)定期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材料。30、AC [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的管辖地。根据规定,因合同纠纷引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31、ABC [解析] 选项D属于工商部门的权限。

32、A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的时限。根据规定,采取赊销结算方式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将货物作为投资的,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33、ABCD [解析] 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国有企业应当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布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中重点说明的事项有:反映与职工利益密切的信息;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及纠正情况;注册会计师审计情况;国家审计机关发现的问题及纠正情况;重大投资、融资和资产处置决策及原因的说明。

34、ACD [解析] 纳税人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不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股息收入、国家重点债券利息收入和固定资产盘盈收入都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5、BCD [解析] 单位销毁会计档案,由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人监销,各政府主管部门销毁会计档案的,还要由同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派人监销;政府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的,还要由同级审计部门派人监销。

36、BD [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或4年。适用于1年特殊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包括:(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A选项适用4年特殊诉讼时效。C选项适用2年普通诉讼时效。

37、CD [解析] 本题考点为公司董事会职权的范围。注意董事会职权范围与公司股东会职权范围的区别。

38、ABD

39、BD [解析] 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纳税人的总机构与分支机构在同一省,而不在同一县(市)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的,应在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分支机构所在地申报缴纳。40、AB [解析] 本题考核劳动合同解除的类型。劳动合同解除分为协商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

41、ABC [解析] 票据权利丧失的补救措施包括挂失支付、普通诉讼、公示催告。

42、ACD [解析] 本题考核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相关规定。根据规定,城建税是附加税,它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而非流转额。

43、ABD [解析] 土地增值税的相关法律制度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等,发生所有权转移时应视同销售房地产,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所以,选项A、B、D的叙述符合题。选项C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部分房地产用于出租时,产权未发生转移,所以不征收土地增值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D。

44、ABCD [解析] ABCD均是发卡银行追偿透支款项和诈骗款项的途径。

45、ABC [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复议范围。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决定时,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三、判断题

46、B [解析] 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47、A [解析] 实行核定征税的投资者,不能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48、A [解析]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准予扣除的项目包括:(1)资本性支出;(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3)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4)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因逾期归还银行贷款而支付的罚息除外);(5)税法规定可以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6)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7)实际发生的,超过税法具体扣除范围和标准的费用;(8)各种赞助支出;(9)贿赂等非法支出;(10)税法规定的其他不准扣除的项目。纳税人按照经营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可以税前扣除。

49、B [解析] 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也应该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50、A [解析] 纳税人因财务会计核算办法改变将已缴纳过营业税的预收性质的价款逐期转为营业收入时,允许从当期营业额中减除。

51、A [解析]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52、A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解析] 国务院和财政部门根据我国《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准则、制度、办法等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53、B [解析] 本题考核营业税的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应税劳务的非居民也是营业税的纳税人,要按规定缴纳营业税。

54、A [解析] 根据资源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征资源税。因此,本题的叙述是正确的。

55、B [解析] 本题考核视同销售和不予抵扣进项税额的区分。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不允许抵扣进项,而不是作销售处理;已经抵扣进项税额的,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四、简答题

56、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非正常损失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2)非正常损失的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3)用于提供非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4)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5)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6)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未按照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或者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未按照规定注明增值税及其他有关事项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7)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8)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57、(1)利润总额=(1500+500)-(300+750+320+108+300)=222(万元)(2)交际应酬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500×1060+1000×5‰)=50(万元)(3)技术开发费比2005年增长超过10%,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80×50%=40(万元)(4)资本的利息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0万元。(5)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

(6)违法经营的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7)应纳税所得额=222+50-40+80-100+10=222(万元)(8)应纳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222×(30%+3%)=73.26(万元)[解析](1)外商投资企业直接资助非关联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研究开发经费,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无需调整。

(2)股票转让净收益120万元应纳税,无需调整。

58、(1)丁企业在票据未获付款的情况下有权向乙企业要求付款。根据《票据法》规定,持票人行使付款请求权受到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时,可以向其前手请求偿还票据金额。

(2)丁企业可以向甲企业、丙企业要求付款。根据<票据法)规定,汇票的出票人、背书人、保证人、承兑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持票人可以不按照汇票债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务人的先后顺序,对其中任何一人、数人或者全体行使追索权。因此,丁企业有权向甲企业、乙企业、丙企业进行追索。(3)如果丙企业代为履行票据付款义务,则有权向甲企业进行追索。因为丙企业是保证人,甲企业是被保证人,保证人在被保证人不能履行票据付款的责任时,以自己的金钱履行票据付款义务,然后取得持票人的权利,可向票据债务人(甲企业)追索。

五、综合题

59、(1)甲公司发票填写项目不齐全,属于违反发票管理规定的行为。

根据规定,有违反发票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政处罚,由县以上税务机关决定;罚款额或没收非法所得款额在1000元以下的,可由税务所自行决定。因此,税务机关对甲公司停止供应发票的处理不符合规定。

(2)此处必须分析是乙公司欠税在前,还是该房产设定抵押在前。如果乙公司欠缴的税款发生在丙公司以其房产设定抵押前,则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执行,税务机关有权查封乙公司的房产并以其拍卖所得抵缴税款;如果乙公司欠缴的税款发生在财产抵押后,则应保障债权人(丙公司)的合法权利,税务机关查封该房产的决定应予以撤销。

(3)由于丙公司放弃了一笔到期的债权,致使国家税收不能正常进行,税务机关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丙公司放弃A企业债权的行为,以维护国家税收权益。(4)丁公司应纳税所得额=-20+10+38+40=68(万元),应纳所得税额=68×25%= 17(万元)。

丁公司故意不计收入,多列支出,按《征管法》规定属于偷税行为。(5)税务机关有权对丁公司行使代位权。

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六、计算分析题 60、当期销项税额

=117000÷(1+17%)×17%+93600÷(1+17%)×17%+14040÷(1+17%)×17% =32640(元)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56500÷(1+13%)×3%+(2000×2)×13%+17000=24020(元)应缴纳增值税

=32640-24020=8620(元)[提示](1)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删除了不得扣除固定资产进项税的规定,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实现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换。

(2)该公司在销售业务中有违反《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行为。直接向消费者零售点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符合规定。向消费者销售货物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3)该公司转让旧房应缴纳营业税。

应纳营业税=500000×5%=25000(元)61、(1)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50+50×5%)=52.5(万元)进口环节应缴纳增值税=52.5×17%=8.93(万元)(2)当月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8.93+3×7%=9.14(万元)(3)销项税额=100×17%=17(万元)应缴纳的增值税额=17-9.14=7.86(万元)

转载请注明,重庆仁和会计http://cq.edulife.com.cn/school/cqrhkj/

重庆教育人生 友情提供

下载初级经济师《初级基础》模拟题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级经济师《初级基础》模拟题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职称《初级经济法基础》模拟题(汇编)

    2016年会计职称《初级经济法基础》模拟题(3) 多选题 1、 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失业保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2008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模拟题-中大网校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2008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模拟题 总分:140分及格:84分 考试时间: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的财......

    初级经济师考试试题

    初级经济师考试试题 2010-7-19 15:53【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201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试题:诉讼与仲裁法律知识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习题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单项选择题1、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只要具有使用价值就能成为商品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单选题

    单项选择题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B.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C.建立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调节......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习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统筹规划,制定方针政策等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A.承担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职能B.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

    2011年初级经济师 最后压题试卷(一)

    【密】2011年初级经济师 最后押题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通常称为( )。 A.社会制度 B.生产模式 C.经济框架 D.经济体制......

    初级财务会计模拟题3

    《初级财务会计》模拟题3一、 填空题 1、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成本和。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3、错账更正方法包括:划线更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