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公司质量保证技术体系的建立健全与持续完善-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时间:2019-05-14 04:2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负责公司质量保证技术体系的建立健全与持续完善-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负责公司质量保证技术体系的建立健全与持续完善-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第一篇:负责公司质量保证技术体系的建立健全与持续完善-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不断发展壮大的株冶计量

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概况

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元月,由始建于1956年的株洲冶炼厂整体改制而成。公司位于中国南方最大铁路枢纽的湖南省株洲市,国家一级企业,国家500强企业,湖南省十大标志性企业。公司下辖包括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和株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等4个控股公司,现有资产总值38亿元,员工7800人。

株冶集团以生产“火炬牌”铅、锌及其合金产品为主,并综合回收铜、金、银、镉、铟、硫酸及研制开发ITO靶材、高纯材料近30种产品,年产有色金属达38万吨、硫酸30万吨,年销售收入44亿元,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1.7亿美元,出口比例占全国总量的20%,是中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和出口基地。公司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业已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认证,“火炬牌”铅锭、锌锭、银锭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为我国唯一铅、锌、银均获国际认证的企业。锌锭、铅锭、银锭、热镀锌合金荣获国家金质奖,金锭在上海黄金交易所注册。在国内同行中,首家获得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出口免验”证书,被授予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AAAA级)称号,取得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证书。2004年8月30日,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株冶集团公司资本运营迈上了新台阶。

质量保证部负责公司计量检测与过程控制、视频监控等设备的策划设计、应用、维修、溯源等全过程管理与技术的实施,负责公司计量检测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技术体系的建立健全与持续完善;负责公司进厂原燃料、辅料、产成品及专检中间产品的检验、化验和合格评定;负责公司标准化体系工作及其管理。质保部现有员工465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80人,初级职称110人,是公司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关键部门。

二、计量业绩创辉煌

株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计量检测管理体系,是国家首批、中南地区第一家获得“国家一级计量单位”的企业,1996年通过ISO10012“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认证”。曾多次荣获“全国有色金属工业计量先进单位”,“湖南省工业企业计量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公司的25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获国家授权检定,树为株洲市计量标准管理工作的一面旗帜。“株冶创新能源计量管理”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管理成果一等奖,企业计量管理成果迈上新台阶。

公司计控队伍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创新和综合自动化研发能力,二十年来,共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近10项,曾承担国务院电子振兴办“计算机能源综合管理与控制系统”项目,获湖南省计算机推广应用成果奖。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5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及现场总线专业委员会、过程测控仪表分会等学会、协会的理事单位,是湖南省计量协会、计量测试学会、自动化学会、仪器仪表学会的副理事长或常务理事单位。能开展八大类近30项计量检定校准,能全天候为企业提供近万个计量数据,对生产过程控制中近万台套在线测控仪表进行日常维修,对近万台用计量器具实施强制检定与管理。开展对近2000台套微型计算机的维修管理,自主开发了公司设备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质量检验等10多个软件系统,承担了公司MIS和ERP策划、调研与建设工作。

三、计量体系完善

质保部负责公司计量工作、计算机的归口管理和计量数据的采集监督、计量纠纷仲裁;负责计量标准的建立和量值溯源;负责新建工程及新产品试制中计量认证、工艺参数检测控制、设计审查验收;负责公司计量人员培训、计量器具采购计划审查、计量器具报废的鉴定审核以及各类计量工作规章制度的制修订等。公司计量机构、计量制度健全,各单位设立一名领导主管计量工作,设置1名专兼职计量员,工段、班组有专人负责,计量工作纳入公司经济责任制业务线考核范围,建立计量器具动态管理台帐,建立周检制度,保证周检率、检斤率达到100%。每月下达送检计划,进行协调与检查送检、能源计量、检修配合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评比,促进了计量工作的落实和开展。企业计量已由过去单纯的计量器具维护检修过渡到计量数据管理和计量执法监督,计量数据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经济核算、定额考核、评奖评先的重要依据。

株冶1985年获得“国家一级计量单位”殊荣,是中南地区首家获此荣誉的企业;1995年又成为全国首批“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认证”的企业。在历年来执行ISO系列标准的工作中,公司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与工作,对计量文件与制度体系进行了持续完善,使之更加适用企业内部铅锌质量体系运作的需要,先后对《计量检测设备控制策划、使用维护、确认程序》、《不合格检测设备控制程序》等10余个程序文件,《电子吊钩秤操作规程》、《T3000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超声波液位计校准规范》等100多个技术文件,确认了100余个外来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规范了企业计量检测体系,促进工厂ISO系列认证进程,为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企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竞争的加剧,对计量工作和计量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质保部以人为本抓技术培训,每年不仅自行举办一系列的学习班培训班,如班组长培训班、工程师技术提高班、新型仪表及测控技术讲座等,高工、工程师们纷纷走上讲台讲授新技术新知识,还请进国内知名仪表厂家的技术专家讲授专业技术,传授维修经验。同时积极走出去,选拔骨干送外培训和技术交流,平时培训与项目培训相结合,进一步鼓舞着计量人员去追踪和掌握现代计控新技术、新成果。其次是不断创新管理思路,建立激励机制,先后公开招聘了空出的职能管理人员岗,对岗选聘合格的工程师上岗近100人次,对助工以上工程技术人员开展述职和“三个一”活动,即发展一篇科技论文,解决一个技术难题,争做一名优秀工程师,建立维修分配与业绩考评制度,在职工中开展与岗位的双向选择。对大中专实习生列入培养重点,进行定期指导、考核,考试答辩,优秀者提前转正或推选为优秀实习生,选拔进修。加大考核力度等措施,使所有员工既有压力,又激活动力,增强了危机感和紧迫感,不断地“充电”充实,开动脑子去解决技术热点难点问题。

五、能源计量攀新高

向计量要效益,抓能源计量就牵住了企业降成本的牛鼻子。公司不断完善和优化能源计量体系,计量技术与计量管理同时驱动,以数据为中心、器具管理为基础、体系管理为保证,不断创新计量管理。针对“三点”即新核算点、过去空白点、有争议点做好配备管理的文章,提出实施了“谁用能、谁装表,谁装表、谁受益”,从制度上强化了能源计量的意识,把管理部门的“要你装表”、“要你计量”转变成用能单位的“我要装表”、“我要计量”的自觉行动。落实新设备、新用能点、新改扩建项目能源计量设施的“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采用先进可靠的计量设备,并对数据从采集、汇总整理、认证分析、监督使用、异常反馈、异议处理的各个环节强化“数据流”管理。在计量管理中,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采集频次,对计量率不高的200多个水计量点由月抄报改为周抄报,对总进水等重要测点采取日抄表与跟踪分析,对公司2条220KV变电站的进线电能表进行重点跟踪比对与通过提高计量精度,对外供、转供能源加强管理,规范了计量数据和维修工作的管理。通过能源设备、计量数据和体系管理创新的“三管齐下”,使公司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率达100%,厂际间能源计量率98%,能源计量准确率跃上新台阶,年直接创效达400万元。该项目成为湖南唯一获得2004年度有色行业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的项目。2005年,该部还接管和完善了辅业改制时期近9000户居民水电计量的工作。

六、向自动化要效益

用信息化、自动化促进生产与企业发展,向工业自动化要效益是株冶计量工作的重任。从计量仪表检定到生产过程的全方位监控,株冶计量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八·五期间引进的N-90计算机系统改造铅烧结生产控制,满足了铅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环境治理的要求。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锌湿法冶炼过程优化控制的研究”获得了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课题包括沸腾、浸出、净化、综合回收工艺优化和专家系统等近十个子项。“株冶10万t锌冶炼过程控制技术”项目与株冶10万 t锌改扩建工程同步投运,该项目采用了I/A'S和T3000等DCS系统以及给料控制器等先进的检测控制设备,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与长沙矿山院联合研制的射频电容式物位控制器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的“电力负荷经济运行计算机管理系统”,达到了用计算机对电力负荷经济运行实行智能化管理与优质降耗的目的。与湖南科大合作“大规模铅锌冶炼烟气治理综合自动化技术”,设计开发并于2001年底建成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技术程度最复杂,先进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解决了MFIAS(基于多现场总线及互联网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诸多技术难题,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株冶通过对计控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培育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技术开发水平和较强专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他们向计量和自动化要效益,取得了累累硕果、骄人业绩,不仅获得了十余项各类科技成果奖,还为公司创造了上千万元的利润,为科技兴企做出了积极贡献。

下载负责公司质量保证技术体系的建立健全与持续完善-中国计量测试学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负责公司质量保证技术体系的建立健全与持续完善-中国计量测试学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