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时间:2019-05-14 04:2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第一篇:初中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材料一)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

主讲人:王海旭

时间:3月13日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交往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互动的状态,是一个由教与学双方活动构成的动态系统。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双方认知情感的双向交流。因此,努力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活动环境中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不仅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也是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愉悦的学习情绪和高度注意力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具有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价值。当学生在认识感兴趣的事物或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可以保持稳定集中的注意、进行清晰全面的感知、引起浮想联翩的想象和积极深入的思维,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以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研究发现,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会给智能“锦上添花”,既发挥智能的积极作用,同时还会给智能“雪中送炭”,弥补智能不足。不难看出,学生在兴趣指引下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正因为这样,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十分强调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极力反对那种“无趣”的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摧残。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我国明代学者王守仁将不顾学生兴趣的教学比喻成“鞭挞绳缚,若待扣囚”等。这些充分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要有下三点:

(一)是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师组织一堂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也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怎样组织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呢?笔者认为:教学内容在安排上应当深浅得当,难易适度。其要求是根据俄国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让学生走在发展的前面”,多从“明天水平”出发,难易度设置在“跳一跳,够得着”的水平。此外,还应当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讲授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为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做到“起调引入胜,主旋律扣人心弦,终曲余音绕梁”。

“起调引入胜”是指首先应抓往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使一开始就把学生心理像磁铁一样牢牢吸住。

“主旋律扣人心弦”的意思是,经松愉快的“起调”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内容,又能促进学生养成学中有乐,乐而好学的学习兴趣。

“终曲余音绕”的意思是,为了使学生保持兴趣的持久性,每课堂结束时候,可设置一些悬念,挑起学生继续探究的。

(三)是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兴趣与问题是相反相成的,兴趣引导发现问题,问题可以激发兴趣。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呢?一般来说,在教学中,教师应只把概念、原理讲深讲透,而不是把所有问题都讲细讲到,亦即要造成悬念,启发引导,让学生思考回味,前后贯通,探索作答。

二、鼓励成功

每个人都有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渴望和需求,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便体现为成功需要。满足成功的需要,不仅会产生快乐情绪,而且会产生自信心和胜任感,促进个体朝着成功的方向继续努力。因为每一次成功需要的满足,其实都是对成功行为的正强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成功检验所产生的快乐情绪,更有增强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教师在这方面所采取措施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为学生尽可能的创设获得成功检验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各类学生制定合理的成功期望值——抱负水平。抱负水平适当与否对学生的情绪有很大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当学生“报负太高,所志不遂”时,便往往充满失败感。学生如果累遭失败,就会损害他的心理健康。失败之所以会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一方面是因为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价值估计偏低,对自己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失败而归罪他人,导致与他人的关系不融洽。许多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这种消极的特点。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不少教师往往爱用同一种期望值衡量不同的学生,对未达到高期望值的学生予以否定性评价,不自觉地进行了消极暗示,使这些学生自心受到伤害,逐步对自己持否定态度,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概言之,老师在教学过程上能不能有意运用成功原则,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而是有没有遵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对学生终生发展是否负责的问题,是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

三、寓教于乐

如何改变教学形式,使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嬉戏、娱乐活动中接受教学内容,一直是古今中外崇尚乐学教学的人所努力寻求解决的课题。当我们能将一些本来在学生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赋予某种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时,便能使学生因教学活动适应他们娱乐需要而欢“心”,从而改变对学校教学活动的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各层次外语教学中,都可以通过唱外语歌,组织情景对话、排练短剧、小品等游戏和活动形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在此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习,必然是乐学不疲,事半功倍。

四、师生和谐

古语说:尊其师、重其道;亲共师,信其道。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一个与学生关系十分紧张的教师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教学计划的。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直接体现。心理学家威索尔曾通过分析老师的语言来分析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而分析课堂心理气氛。他发现,当老师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时,大多会使用以下语言:鼓励、赞许学生或支持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了解学生的疑问。当老师倾向于以老师为中心时,大多会使以下语言:使学生接受意见或劝告,如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所用的语言或质询;批评学生的过失,否定或讽刺学生的错误:教师为维护自己的立场,贯彻自己的主张所用的语言。威索尔发现,当教师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并使用相应语言时,师生关系较差。正因为这样,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事实证明,一个良好的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实施高质量教学的重要保障,同时,这种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的建立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

总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形势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心理氛围的营造,注重教学内容、讲究方式方法,在讲授教学内容时渗透心理教育,为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材料二)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讲人:王海旭

时间:4月17日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模式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学生只是被动单一地接受知识,结果是把学生变成背诵知识的“机器”,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年来,我们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出“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教学模式,很是有效。所谓“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教学模式,就是根据教学要求,在老师创设情景的基础上,放开学生学习的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揭示规律,充分经历观察现象过程,互学互助,互动交往当堂完成作业,知识堂堂清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地将教学重心由传统的知识传授,经验的积累,转向学习探究的过程,彻底地改变了以往学生只是接受单一知识的被动局面,改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理念

1.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教是为了更好的不教:学生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不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教学过程是交流,是对话,是知识的经历与体验。

2.教师是教学行为的主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学习效果的检查者。教师的角色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路人,是教与学活动中的首席代表,扮演的角色是导演,是导游。

3.学生是主体,学生的角色是注演,是教师教学行为中的实践者,是学习行为中的多维体验者。

4.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互动的。探究是主线,通过这种主线与点拨有机结合,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旧技能向新技能的迁移。

二、“导学探究,当堂练习”的教学模式 “导学探究,当堂练习”的教学模式为:定向→导学→探究→建构→练习,五种基本的教学法。

三、“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教学模式的实施

1.定向阶段:此阶段教师通过“物架+问题”创设情景及氛围,使学生的心理放松,烘托学习的气氛。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并提出学习目标,指出重难点。值得注意的是,制定学习目标要准确、明了、简单,讲述目标时语速要缓慢,应有激励性,让每个学生心中都有数。2.导学阶段:这个阶段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其过程包括:适时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积累学习方法和对学生自学效果的检查两个过程。具体地说:学生自学课本内 容不是盲目的,是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展示自学提纲后,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样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后,教师应及时检查反馈,对暴露出来的倾向性疑难问题(约占40%左右)要进行导教,帮助学生分析错的原因,尤其要揭示出规律和思维方法。例如,在语法结构的划分一节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及有关语法结构的知识,检测后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表面上,还没有深入挖掘。有这么一道题:“我要炒肉丝,”所有学生都是这样做的:我要炒肉丝。他们把炒肉丝理解为是一道菜名,是一个名词,我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炒肉丝”也可理解为动宾结构“炒肉丝”。这样同一个短语在语法结构上由于划分不同就产生了歧义,通过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也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方法,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3.探究阶段:探究阶段就是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也是在老师导学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探究规律、经历现象的过程,是课堂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值得注意的是探究必须看课本,但又不能局限于看课本,还要收集课本外的一些资料。特别是实验探究,对知识的学 3

习更为重要。实验初期,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探究,探究什么,如何做起。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要矫枉过正。

4.建构阶段:建构阶段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梳理总结知识的过程。目的在于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印象,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5.当堂练习:当堂练习阶段是让所学知识当堂巩固与运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具体做法如下:(1)布置练习内容;(2)要让学生明确要求;(3)教师要不断巡视;(4)要有一定的思考题、附加题。

四、“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模式实施的意义 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帮助和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及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学行为更好地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感觉、困惑、疑难等。

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

1.合作学习开辟了现代教学研究的新领域

学习把合作的观念引人了教学系统,符合时代的要求,它抓住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重大课题。合作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之所以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除了因为合作学习在提高学业成绩、形成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态度、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之外,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使下一代能够将其所学所能应用于合作情境之中,而不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上,最终改变传统教学片面强调竞争的格局。更实际地反映成人生活现实的时候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也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在我国,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比较普遍。“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在传统教学理论中,我们很少关注和涉及合作问题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把合作的观念引进教学系统,是对传统教学系统的一次革命,它符合时代的需要,代表了现代教学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开辟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2.合作学习发展了课堂教学互动理论

合作学习认为,以往的课堂互动理论只限于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彼此影响,否认了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即使承认有这种影响力,也常常把它看作是带有消极作用的破坏力量。这种把教与学的过程只看作是成人一儿童的双边互动过程,实在是过于简单化了。实际上,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几乎都发生在与同伴群体的互动情境之中。“从本质上讲,教与学的成人一儿童双边观过低地估计了课堂中学生一学生关系的重要性”。综观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合作学习所倡导的互动观是一种多边立体的互动观,它不再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师生双边互动观的认识水平上,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进行多边互动,由此推动教学过程的演进,是对现代教学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课堂教学互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3.合作学习创新了小组教学形式

为了实现教学中的多边互动,并由此提高教学效率,合作学习对传统教学小组进行了改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合作学习小组这一新形的结构联合体。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2~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业成绩、家庭社会背景诸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要求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全班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又应具有同质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异质性构成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特点,也正是由于此特点,才使得合作学习小组与传统学习小组在功能上有所区别,具有传统学习小组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4.合作学习凸现了课堂教学的情意功能

传统教学理论大都只注重教学的认知功能,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对教学的情意功能则重视不足,忽视了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发展。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并且强调,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教师不可能强迫任何学生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试图强迫学生学习总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习心理需要的基础之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昕他人的意见,学生们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

(材料三)教师上课时怎样提问

主讲人:王海旭

时间:5月15日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之一。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么问,直接关系到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课堂提问的类型: 1.复习式提问

新知识是和学过的知识互相联系的,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中新旧知识的联系,扼要地设计一些问题,既能复习旧知识又能导入新课。

2.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是课堂提问的核心,问题富有启发性,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学生的求知。首先,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问。其次,要趁热打铁,问题要在关键时刻提出来,下“及时雨”。当学生思考问题处在平静的状态时,用提问巧设疑难,造成悬念,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思维处于疑惑不解时,用提问引导学生,指明思维方向;当学生的思维在“爬坡”欲上而乏力时,用提问巧妙点拨,以减小难度,鼓舞信心。

3.事例式提问

为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我们在课堂里也穿插讲一些成语典故、诗词格言、名人轶事等,以丰富所学的内容。讲述后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事例去认识、去理解教材内容。这样做,事理结合,学生的兴致较浓,对教材的内容理解较深刻。

4.定向式提问

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因为,想问题总要有个过程,故称之为“思维过程”也叫“思路”。每件事都有一个怎么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的过程。既然是过程,就有一个从什么地方起,朝什么方向去,到什么地方的问题,这就是定向思维。与这种定向思维相对应的提问法便是“定向式提问”。

5.应变式提问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有错误是正常的事,教师处理这种情况时容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简单地否定学生的答案,二是过早地将正确答案告诉学生。前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后者则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两者都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堂课,学生有问必答,对答如流,未必是堂好课。反之,学生能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反倒 5

可能是堂好课。学生错误的答案会暴露出学生知识的缺陷,或思维方法不对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随机应变地作出引导,将学生的思维渐渐带到正确的思路上来。6.系统式提问

系统式提问是指按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各个问题的排列顺序、逻辑关系组织提问。提问的系统性是教师教学思路的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要为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服务。所以,提问要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由易到难,由表及里,或综合归纳,或演绎分析。

7、互动式提问。新课标条件下我们可以转变传统提问方式,传统提问方式一般是教师向学生提问,而学生很少在课堂上有直接发问的机会;新课改以后,我们可以多一些师生、生生互动式提问。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提问,有问有答,双向交流,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8、实验分析式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法是一种很重要教学方法,特别是理科教学经常用到。通过实验活动,可以让同学们亲自体验其中的每一个过程;教师在实验后提出合适的问题就会顺理成章。

二、课堂提问的几点要求

首先,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对优等生可合理“提高”;对普通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可获取丰富的知识。

其次,课堂提问必须根据教学需要,按照教学程序、课堂结构精心设计。所提问题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使学生在教师提问的诱导下,扎扎实实步入知识的殿堂。最后,结合我校目前生源实际,提出几点要求:

1.提问的用语要具体明确。除特殊要求的可有多种答案问题以外,一般的问题都应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教师要求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不应使学生摸不着头脑,产生理解上的模糊性和随意性。新教师因缺乏教学经验,如果不具体考虑清楚可能生成的答案,学生可能会不满足教师传授的知识。

2.提问要适当给学生门槛。新教师提问可能会出现太难或太容易,也就是说既要学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又要学会设置答案的悬念,鼓励学生踮着脚才能摘到果。教师要按照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不同教材内容的逻辑层次,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才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3.提问要富有启发性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作用,教师结合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少批评;对有创造性的见解,要给予赞扬和鼓励。另外,教师的课堂提问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不应只抽优生回答问题,不同难度的问题可由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较难较深的 问题,由优生回答;一般的问题,由中等生回答;较易较浅的问 题,由差生回答。教师还应注意课堂提问的时空控制,既不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又要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

4.设立问题或错题集。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写在问题集上,而教师课前收集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探索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弥补课堂上的不足,可以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问题的学生也有提问题的机会,从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错题集里发现学生普遍容易出错的问题,以提问的形式故意以错误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从而加深印象,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5.提问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只是角色不同。但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必须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教师不能过于责怪学 6

生问而不答,更不能说诸如“你这个都不会啊”的话语。教师应通过提问的途径,在思想上、行为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材料四)新课导入方法与技巧

主讲人:王海旭

时间:6月12日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的导入亦是如此。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素质和个性不同,导入的技法也就各异。一般来说下述几种方法较为常见:

一、衔接导入法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导入方法。它主要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复习导入,练习导入均可归入此类。 运用此法要注意三点:

1、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而联结点的确定又建立在对教材认真分析和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

2、搭桥铺路,巧设契机。复习、练习、提问等都只是手段,一方面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另一方面在复习的过程中又要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设置难点和疑问,使学生思维暂时出现困惑或受到阻碍,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造成传授新知的契机。

3、因“材”施教,方式多样。学科不同,内容不同,衔接的方式也应有所变化。如音乐、美术、体育一般多采用练习、演示的方式,先让学生练习一下上节课的动作或技巧,看其是否掌握和熟练,再进行矫正和指导,然后传授新的内容。而语文、政治、历史、哲学,则要常借助提问、讲述、引证来进行。物理、化学、数学则以练习、实验、演示为主,或复习、巩固、印证前面所学的知识,或以此为基础展示新的矛盾和问题,让学生思考。

二、悬念导入法

悬念,一般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

在教学中,精心构思,巧布悬念,也是有效导入新课的方法。俗语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但须注意,悬念的设置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都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技法。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学效果也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教育技巧的核心。”情境导入法如运用得当,则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运用此法应注意两点:一是善于创设情境。教师虽然可以利用现有环境、条件,通过引喻、阐释导入新课,但是,现成的情境毕竟很少,因此,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出发,精心组织、巧妙构思,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二要加强诱导,激发思维。教师设置情境应有明确的目的或意识,或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或因之引发学生的思维,或藉此陶冶学生 7 的性情等。创设情境不能单纯为激发兴趣,一般来说,应以激发思维为主。但是,情境本身有时并不能启人深思或内涵比较隐蔽,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启发和诱导。

四、激疑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利用问题,产生疑惑,激发思维也是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

运用此法必须做到:一是巧妙设疑。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新的角度巧妙设问。如讲《失街亭》一文,教师首先就提出“究竟是谁失街亭?”这样就问得有点出乎意料之外而且新奇。此外,所设的疑点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能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出现一种“心求通而未得通,口欲言而不能言”的情境。二是以疑激思,善问善导。设疑质疑还只是激疑导入法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得到启动并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提问的方法与技巧,并善于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演示导入法

演示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图表、幻灯、投影、电视等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新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学习的技法。此法有利于形成学习生动的表象,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故此,在小学各年级和中学理科教学中运用较广。

运用此法应当注意:第一,直观演示的内容必须与新教材有密切的联系并能为讲授新教材服务。第二,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掌握观察的方法。第三,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六、实验导入法

上课伊始,教师巧设实验,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去发现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推导出结论,来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在中学生物、理化教学中运用较广,因为这些科目中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如分子、电子的运动,物质的化合与分解,细胞的分裂和新陈代谢,神经的传导等,不通过形象的实验和演示,一般很难理解。而运用实验导入新课,不光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自觉地分析问题、探索规律。用此法主要注意两点:首先,实验设计要巧妙、新颖,有针对性。其次,要善于根据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来提问和启发,以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

七、实例导入法

学生的学习以书本知识为主,而书本知识对学生来说一般比较抽象和概括,因此,从生产、生活中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实例进行引入和佐证,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具体生动地理解知识。这种方法,各科教学都可以采用,但运用时需要注意:选材要典型、生动、浅近、具体,并且紧扣教材,引证准确。

八、典故导入法

即通过寓言、故事或典故、传说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一些情境来引入新课。中小学生一般都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科学性、哲理性很强的故事更受中学生的欢迎,在各学科的发现和发展史中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如科学家的趣闻轶事,某些公式原理的发明过程及一些发明创造的诞生等,从中可取一些适当的片段,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引起学习本学科的兴趣,因此不失为一种好的导入方法,但要注意典故的选用须有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

九、审题导入法

这是指新课开始时,教师先板书课题或标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来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中心或主题,可使学生思维迅速 8

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因此也是各科导入常用的技法。运用此法的关键,在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此外还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思考。

十、直接导入法

指上课伊始,教师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讲明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引起学生注意。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导入方法,一般在高年级采用,因为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和意志力较差,直接导入往往收效甚微。另外,有些新任教师也常采用此法,因为他们不太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及兴趣爱好,所以往往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十一、迂回导入法

先解决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触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孔乙己》一文,开头的三段写的不是孔乙己,而是咸亨酒店,这是为什么?如果直接问学生,恐怕难以回答。如果教师用一段类似的小说描写,说明这是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与社会环境描写,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了。

十二、铺路导入法

所谓铺路,即根据所学内容,先回顾、复习学习的旧知识,并将此化作一个个的铺路石(也有的叫做架桥),然后过渡到所授知识的讲解上。如有的教师教“两步计算应用题”,先出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某班第一天栽树50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栽20棵,第二天栽树多少棵?两天共栽树多少棵?这样导入,可分散难点,降低坡度,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

十三、作业导入法

先根据新授课的内容和目标,布置一定的作业,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者使学生产生压力感,让他们急于听教师讲解。语文、数学等课都可采用这种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有笔答的,也可有口答的。

十四、游戏导入法

上课伊始,先组织学生做游戏,再导入对新授知识的学习。如有位英语教师上课伊始,首先让学生按组进行说写单词比赛,要求下一位同学说的单词第一个字母一定要和上一位同学说的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相同。这样既帮助了大家熟悉了单词,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锐力,还为新授单词打下了基础。

十五、比较旧知导入法

也叫同中求异法,运用于讲读教学之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把它运用于新课导入的时候,在比较上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是把两种或几种作明确的比较,后者则只需联系已学的旧知识作比较提醒(即暂不作具体比较),提醒学生带着旧知去学习新知识,再通过自己的比较,体会而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这就是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比较提醒时,不能贪多求全,根据所学新知识的重点难点确定一点即可。

十六、复习导入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通常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有机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复习导入一般通过提问、练习、讲述、诵唱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知新”。 据说,南模中学赵宪初老师上三角课,总是利用课前三五分钟带领学生诵唱三角公式歌,从不间断。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但日复一日,学生吟唱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记忆的效果也日胜一日。并且在学习新内容,解答复杂的三角练习题时,有轻松自如,信手拈来之感。时过境迁,一位姓郑的南模毕业生,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前几年回到母校探望时,一见到赵老师,深深一鞠躬后,就背起了三角公式歌,可见其印象之深和影响之大了。

第二篇:初中教师业务学习计划

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意识,使新课程实验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是关于初中教师业务学习计划的内容,欢迎阅读!初中教师业务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研兴教,以学强师”的思路,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根本,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2、注重集体教研,提高教师预设与反思水平。

3、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具体措施

1、学校单周将安排一次教师集中培训学习,双周为教师自由读书时间,学校将选择培训内容、记载教师的考勤情况、记载《校本培训笔记》、负责教师学习期间的纪律、检查教师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等一切活动事宜。

2、各教研组每月要开展一次专题教学活动。每次活动前两周,教研组长要结合学校教师教学的实际,提出一个活动主题,让教师做好准备。

3、严格学习考勤纪律。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若有特殊情况,要在活动之前向主持人说明。

4、培训形式力求多样,培训内容力求丰富,以听教育家的报告、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教师专题研讨、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会诊、集体读书等为主,密切联系教师教学实际状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5、培训中,教师要认真学习,当场做好笔记,并在学习结束后一天之内写好心得体会,交教导处检查存档。

6、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学期至少阅读2本课改的书籍,15篇课改的论文,教育教学杂志5本。教师要及时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要写教学反思15篇,教学论1篇。

7、对于学校派出去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教师,回校后必须写出一份汇报材料,交教导处存档,并讲一节汇报课。

8、实行相互听课制度,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至少听课30节,其他教师听课至少20节。如果是听随堂课,要先向教导处报告,以便教导处检查记载,否则不予以计算。听课一律要做好听课记录,在每月的教学检查中,要将本月听课记录交教导处核实,做到一月一统计。

9、继续抓好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总结、交流、反思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课例评析,思考、研讨下次研究内容,并针对实验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突破点进行研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题实验的实施水平。

10、实行电子备课和集体备课制,强化教师的业务研讨水平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初中教师业务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教师业务学习以更新教学理念、思想观念、教学模式的思路,以打破教师群体思想禁锢,改变习惯模式,对自己重新认识,找准定位,逐步完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找到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创建本学科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学习内容:

1、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训练必备的教学基本功,特别是历史教学基本功。

3、历史学科专业知识。

4、历史教育教学刊物的文章。

5、体现新课标理念和课程改革精神的课堂教学经验。

6、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各种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性文件。

三、学习重点:

(一)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

1、明确教师角色的定位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思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索、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教师始终不能忽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适时点拨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

2、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素质。

2)正确把握各学科教育的特点。应重视各学科对学生熏陶感染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各学科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各学科课程。应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二)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三)教师继续训练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倡导终生教育的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学习方法

集体学习、自学

五、学习方式

1、集中学习:主要学习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打造共同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指导。

2、自学、自练

自学上级教育部门下发的各种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方针、政策。各级各类教育报刊、杂志,校内外能充分体现新课标观念的课堂教学经验,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等,掌握和驾驭指导教学的能力。

第三篇:教师业务学习

每篇认真学习,并做记录,共四次

每次不少于1000字

不写时间,每次与上一次另起一页,记录与感想以一条直线分开 第一次:如何开展区域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幼儿园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使得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更加充足,教育形式趋于多样化。幼儿园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了幼儿园教师及幼儿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对集体教育的有效补充,而且也是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计划的活动”和“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措施。区域活动承载着独具的教育价值,既把课内和课外的行为、情感、技能有机联系起来,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又具有自主性、自选性、小组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之一。

一、精心准备

二、在区域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准备工作,因为它起着决定性作用,关系着区域活动是否正常开展。它包括区域环境的创设和区域材料的准备,在区域活动中活动和材料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只有在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中孩子才会获得经验和知识。

三、(一)创设有效利用的区域环境

区域的设置并不是越高档、越豪华、越漂亮越好。《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来规划,要但它是不是便于孩子活动,利于孩子发展,符合孩子的需要。环境的创设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心地投入活动,充满信心地探索问题,这才识创设区域环境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我们的区域设置应是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商定布置的,主要采用固定与灵活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具有固定的区域位置,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幼儿的兴趣灵活设置、调整区域的场所,满足不同的幼儿需要,也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活动,达到探索的目的。

在区域设置时,还应注意动静分区,如把图书角、计算角、角色区安排在靠室内的地方,把科学区、表演区、动手区、音乐区安排在靠室外的地方。

(二)投放可操作性的材料。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工作。重要性体现在材料提供少了,区域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材料的复杂性体现在要保证幼儿有兴趣探究,又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探究结果。因而,材料的投放关系到活动是否成败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呢?

首先,材料要具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是指材料必须能够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的活动。我们之所以提出材料必须有探究性,是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的材料,才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才有利于引发、支持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更重要的是儿童在动脑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是儿童是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不能看作是探究活动。例如,我们在上《船》的主题活动时,如果交给幼儿几艘船的模型,让幼儿找找船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或是船有几层楼,这些都不算是探究活动。如果是交给幼儿各种材料,如纸板、泡沫、胶水、小刀、蜡光纸等,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自己制作出简单的船,这就是一种探究活动。因此,我们在材料的提供上,还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

其次,材料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材料的多层次性是指材料的投放必须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不同发展水平,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层次的提高。在开展主题活动为《美丽的花》中,在美工区,我有意提供两种不同的范例让幼儿选择,一种是画好的花的轮廓让幼儿图色,一种是画不同的花让幼儿自己画出花的茎和叶子,也可进行添画。不同层次的幼儿就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材料的多样性是指材料围绕教育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在同为《美丽的花》的主题活动中,“认识花”这一活动就可以提供彩色笔、蜡笔、印模、剪刀、纸、胶水、颜料等,让幼儿进行画花、印花、剪花、折花、染花、插花,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这也是区域活动深受幼儿喜爱的主要原因。所以,这就要求材料的提供应注意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二、用心组织与指导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与指导是主要环节,也是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幼儿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协助参与。教师在这个环节处于主导作用,应放手让幼儿创造性地、主动性地活动,推动和激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该如何组织与指导,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指导作用呢?

(一)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制定规则。

区域活动既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同时也是教师所组织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而,区域活动规则的制定应该是由教师和幼儿来共同完成的。

首先,在活动前明确规定。有些活动规则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要求幼儿在活动前就必须要遵守的。这类规则一般在活动前就必须提出来,如玩沙是幼儿最喜爱的区域之一。如果活动前没有明确规则,那么有可能孩子到处扬沙,虽然孩子尽兴了,可是眼睛、嘴巴就受伤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前就说明要求:不准对着别人扬沙,更不准把沙子扬到区域外面去。

其次,在活动中逐步形成。有时幼儿遇到有关规则的问题,教师可以不急于告诉幼儿该怎么做,而是让幼儿在谈论与反思中逐渐建立起相应的规则。讨论往往是围绕在区域活动中所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而展开的。而这种问题幼儿又无法自行解决,谈论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相应的规则,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活动中争抢玩具、争抢角色这类情况,教师便可以组织幼儿就发生的问题展开讨论。有一次,在表演区,我投放了一套新服装,结果全班孩子围者争抢服装,令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大家用求救的目光望着我,于是,我把孩子们召集在一起讨论如何处理这件事。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不能抢!”“大家一起玩。”“轮流玩!”这是,我趁热打铁地说:“大家真懂事,我们轮流玩!没有轮到的小朋友在旁边当观众,不能上来;轮到的小朋友不能玩太久,也让更多的小朋友来玩。”就这样,我和孩子们把规则定下来了。小朋友们又开开心心地玩起来了。采用这种方法制定活动规则,幼儿容易接受,并能在活动中自觉地遵守。

(二)教师的参与指导。

《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活动中教师是催化剂,其工作是协助幼儿沿着兴趣的方向发展,应善于捕捉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新兴趣,导向新的游戏。在活动中,教师不能把角色停留在提供活动材料、安排幼儿进入区角、主持幼儿的分工与合作、解决孩子间的纠纷,使幼儿处于高控制之下。而是要善于观察,还要适时、适当的引导、启发、激励,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活动,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地表现自己、总结自己,促进幼儿自主性的提高。要不断地来回在各个区域间观察和参与游戏,要留意每个孩子的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争对出现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时机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一起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逼迫幼儿接受,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活动,使幼儿很快出现厌倦情绪,大大减少幼儿的积极性。

三、耐心的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是任何一个活动的重要环节,不可缺少。在过去我们总是在活动后草草收场没有评价,它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自愿的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验,提供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激发再次活动的愿望。评价的结果也往往影响到幼儿以后的活动情况,评价对幼儿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评价也要有一定的技巧,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都不能只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的评价。

(一)幼儿主动评价。区域活动的评价是为了总结活动中表现,为下次活动出谋献策,鼓励幼儿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幼儿协作创新。激发幼儿再学习的欲望,在评价时,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为幼儿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把自己在活动中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这不仅能增强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不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幼儿学会观察别人总结自己,在幼儿自主评价时,教师少采用鼓励性语言来引导幼儿,如:你的小手真棒,你搭建的是什么呀?怎么建的?你得什么最有趣?为什么呢?通过幼儿间互相评价、自由交流、幼儿也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学习别人的优点,促进幼儿共同进步,提高合作交往意识。

(二)教师整体评价。

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具体的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加以鼓励、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提出不足,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自己的意见加以总结,教师的评价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首先,从幼儿形为习惯评价,“今天哪组小朋友主动收拾玩具,哪组小朋友活动时声音较小,XX小朋友主动把玩具让给别人等,XX小朋友没有遵守规则,随便到别的区捣乱等。

其次,从幼儿掌握的知识技能上评价,今天玩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本领?在玩动手区时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呢等?

再次,从情感体验上评价,你玩什么游戏最高兴,为什么?今天你有什么快乐的事情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第二次

如何做好与幼儿家长沟通的工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如何来做好与幼儿家长沟通的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与家长沟通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可以使沟通顺利地进行,不受干扰,我们可以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机在走廊或活动室沟通,也可以在班上所有幼儿离园后进行。节假日在幼儿园办公室或幼儿家里不受干扰的地方沟通。

二、掌握非言语技巧。

与家长沟通的工作是一种艺术,教师的一些体态语在沟通工作中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掌握一些非言语技巧,应用适当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与家长保持平行的目光交流,避免仰视或俯视的眼光或游离的眼神。

2、用微笑点头等表示对家长的尊重,用身体前倾或以“对”、“是”等短语来回应表示对话题饶有兴趣。

3、在与家长沟通前和沟通中要注意观察家长的情绪。

三、灵活地运用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1、察言观色,采取主动。教师是家长沟通工作的主导者,教师不能等到幼儿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事情才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样家长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往往会不理解,甚至与教师大闹一番,给教师或幼儿园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随时细心观察家长的需要,甚至表情脸色等情绪变化,及时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沟通,采取主动做好家长沟通工作,那么家园之间的距离就会消失。今年“六一”开放日活动前,有个别幼儿因病没来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尽早到园参加活动,也为了让家长了解目前幼儿园的活动,我逐个给他们打电话,进行询问和通知。活动那天,有的幼儿及时来到幼儿园,还有幼儿参加了节目表演活动,教师的及时通知,使得家长和孩子避免了很多遗憾,也使家长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

2、用真诚换取家长的信任。面对幼儿园每天发生的一些事情,教师要勇于面对,有信心和勇气去解决,用自己的真诚和正确的教育理念去换取家长的信任。我班有个小药袋,方便于带药的幼儿把药放进去,并要求家长填写带药幼儿登记表,有一次,夏天的家长把药放在药袋里就走了,也没有对老师说中午服药,中午吃药时我发现她的登记表上是空白的,可我不知道这药是不是该中午吃,于是我主动给家长拨通了电话,了解清楚后才给孩子服用,家长被我的细心工作感动了,连连说:“对不起,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这一个小小的电话沟通,使家长了解了幼儿园里每一项工作的重要性,并能主动填写好登记表。

3、家长也需要表扬。我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么好的家长也需要我们表扬,鼓励,才能使更多的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开家长会时,我会表扬一些家长配合我们工作或与幼儿互动的事情。一位家长一直很支持我们的工作,经常帮我印一些学习资料,主动帮我们收集与主题课相关的资料。在他的带动下,从那以后,许多家长开始关注幼儿园的活动了,也有意识地和孩子探索一些活动,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并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

四、针对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沟通方法

沟通的目的是达成共识,人与人的沟通是很不容易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对教师做好家长工作和沟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个家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实际工作中,我把家长分成几类,对不同的类型的家长采取了不同的沟通方式。

1、故意刁难型

这类家长大多经济条件比较好,有知识,有个性,对待这样的家长要热情、真诚、主动,你越不理我,我越要接近你,我班周佳兴小朋友的家长每次接孩子时很少进班,每次都在门口招呼一声就走,如果进来了,肯定是有问题,有一次送孩子时周佳兴的妈妈说:“老师,你们是不是用凉水给孩子吃药,佳兴回到家说老师用凉水给我们吃药,药到水里化不开。我请她同我一起来到饮水间让她看看保温桶的水,我对她说:“我们每天都打新的开水,一些家长都应该看得到。”他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噢,那他可能有点不爱吃这药吧!”自此家长渐渐地和老师的话多了,不再给老师挑毛病了,多了肯定和配合。

2、过分呵护型

刘泽彤的妈妈生怕孩子在幼儿园里饿着、渴着,所以每天接孩子时总带着吃的和饮料,导致孩子不好好吃饭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与她妈妈交流,同时把幼儿园每天的食谱拿给她看,再找杂志和有关资料,让她明白营养过剩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害处,渐渐地家长们明白了科学膳食的道理。同时通过我们的沟通,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教育上,幼儿园和家庭达到了与家长沟通的目的,但最重要的是用教师的真心、幼教经验、科学育儿的知识去换取家长的信任,这样家长工作中的难题就迎刃而解,家长工作就不难做了。

总之,与家长进行沟通是新时期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第三次:教师与保育员的配合

踏入幼教岗位的十多年间,和好多的老师、好多的保育员搭过班。回首过去,我可以骄傲地说,每次都很协调,相处融洽,班级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今天在这儿就“教师与保育员的配合”谈一点体会。

一、思想上的认识

1、教师自身方面:

在一个班集体中,保教工作并无贵贱之分,而仅仅是分工不同罢了。我很赞同“三位一体”的说法,比喻“三个人,三件事,三个方面联成的整体”。即把班级的三位保教人员比作三角形的三个点;她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如同三条边、三个角;她们共处于同一集体中,向着同一目标而努力,又如同三角形的内角和原理,三个角相加动于180度。可见保育员在班级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她和老师一样,缺一不可。平时注意和她们的沟通,遇事学会商量,绝不武断。

2、幼儿方面:

早晨来园后经常提醒幼儿和保育员打招呼,利用有利时机让他们说说保育员阿姨平时是如何为大家服务的,又是如何来关心、教育他们的,初步体会阿姨工作的辛苦和对他们的爱心,使他们从小就有感恩之心;如果班级里小朋友带来好吃的(如过生日),总不忘记让幼儿把阿姨请过来分享,阿姨肯定不在乎有没有吃到蛋糕,特别在乎的是大家心里面记着她;对个别调皮的幼儿偶然出现的对保育员阿姨的不尊重、不礼貌的事件,及时妥善处理,对涉及的幼儿加强教育,并实事求是向家长反映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向阿姨道歉,使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从中吸取教训,今后对保育员阿姨也一定要有礼貌,因为他们是应该尊敬和值得尊敬的人。并及时在班级就此事展开讨论,使其他幼儿从中受到启示,防止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保育员阿姨的感激、热爱之情。

二、行动上的配合1、幼儿方面:

保育员阿姨的工作每天都很辛苦,卫生工作是没有尽头的。如果幼儿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定能减轻她们的工作量,且又能培养幼儿的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我们主要是围绕以下几方面来抓的:

(1)、晨间来园:每天让幼儿轮流擦桌抹椅,学习浇花,孩子们和阿姨在一起劳动时是又数又笑,既学到了技能,又培养了感情,增进了了解。

(2)用餐:午餐:每接收一个班,我都要求幼儿做到“三净”,对有骨头、有皮的情况时,每张桌子上准备纸或盆,用餐结束后自己收拾,放碗筷也严格要求,碗里不允许有一粒饭米粒,剩下的饭菜集中倒在菜盆里,碗筷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不用阿姨再收拾了。点心:吃饼干、蛋糕时要求幼儿一手拿着,一手托着或用杯子凑着,对吃容易掉屑的食品,把幼儿集中起来,便于阿姨清理。

(3)洗擦手、午睡、离园等:幼儿在园一天,不是学习、游戏,就是吃,手上难免是脏脏的、油有的,蘸上了颜料又是五彩的。如果是直接擦到毛巾上,得天天洗,有时得一天洗几次,且洗不干净,所以我经常提醒他们要把手先用肥皂洗干净后再去擦手,比一比一周下来谁的手最干净,毛巾又最干净。幼儿入园的第一天,我就不断提醒他们要有良好的谁姿,不把床单弄皱,不把被子揉成一团。如果幼儿每天把床铺弄乱,特别是把床单拉出来,那保育员阿姨叠被子得用上半天,非把她累得够呛不可!经常对表现特别好和特别差的进行点评,使他们能不断改进。每天离园时要求每个幼儿排好课桌椅,收拾好学习或游戏的物品,归放整齐,这样阿姨只要稍作整理即可。

2、教师方面:

除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来协助保育员阿姨外,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前、中、或活动后,我们老师注重细节,尽量减轻她们额外的工作量。如上美术活动,特别是水粉、水墨、蜡刻,很容易弄脏课桌,活动前先铺上双层的报纸,防止渗到桌上,活动时不断提醒幼儿要用正确的方法,以免滴到地上;再如美工活动结束后,活动室肯定是一片狼藉,如果只靠保育员阿姨一人收拾,那得化上好长的时间,这时我们会抽出一个老师带领几个自理能力的幼儿一起收拾;每天的自主游戏活动时,提醒幼儿,玩具哪里拿的放回原来的地方,特别是剪的纸屑要自己清理,如果发现活动室的任何没有收拾干净的地方,要主动学会收拾、整理。

三、工作生活上的关心

关心可能谈不上,因为保育员阿姨都比我年长,而且都不能给予实质性的帮助,但还是很需要。

对保育员阿姨在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只要是我懂的、我会的,肯定是尽力而为,毫无保留。有时看到由于她们不了解或不理解,工作不到位,我会当面指出,帮助更正,绝不在背后议论。

平时在工作生活上难免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我们会相互倾诉,相互开导,尽快消除心中的不快。能帮则帮,积极出谋划策,同时也加深了相互间的情感,相互之间会更默契。

第四篇:初中数学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中宁六中 孙建峰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不禁让我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19世纪恩格斯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而作为数学学科三大部分(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之一的数与代数部分,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它在

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这一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结构以及教学活动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可见,理解数感、符号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和符号感是非常重要的,是进入数学学习的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有理数、实数等数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通过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将这些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建立起联系,例如,一百万有多大,一把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等等。在课程标准中,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主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数学素养,还有助于他们利用数学头脑来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应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因此,有价值的数学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去观察、认识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获得或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过去教师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与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较笔算用得更为广泛。我们常常需要估计上学、上班所用的时间,估计完成某一任务(烧饭、买菜、做作业等)所需的时间,估计写一篇文章所需的纸量,放置冰箱所需地方的大小,估计一次旅游所需的费用等等。因此,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新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要加强估算,淡化笔算。

(二)“数与代数”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情感的数学。

在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今天,将这一理念落实到中学阶段,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如何,更要关注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方法、习惯、情感和态度对于学生今后去创造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数与代数”作为基础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运动、变化规律中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的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能有效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情感的,就是有价值的数学。

从古时用结绳记数、刻痕记数开始,到算盘的使用,到计算器的使用,到现代大型计算机的问世,直至今天微机的广泛使用。无不说明了创新的价值。所以,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不断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世界。因此,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数学就是有价值的数学。这主要体现在解题策略多样化上。对一个问题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对一个事物能做多方面的解释,对一个对象能用多种方式去表达,对一个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的解法,那么就不但可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还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数与代数”这一基础部分正是搭建这种思维的桥梁。它不仅能在数的运算、公式的推导、方程的求解、函数的研究等活动中通过对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索促进学生探究和发现,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利用正数与负数、精确与近似、方程与求解、已知与未知等概念中蕴涵着对立统一的思想,变量和函数概念中蕴涵着的运动、变化的思想,促进学生用数学、科学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

第五篇:教师业务学习总结

业务学习总结

马良中学 李月

一:教师道德品质方面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这段时间脱岗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二:教师业务素质方面

这段时间在师院认真细致地教师业务学习,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 教师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

我认为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培养自己在教育中智慧性行动的不二法门。在确定树立教学风格,形成教学思路,预计教学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和能力,积累有意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中,根据已有经验对各种可能性进行猜想和假设,教学情境准备的意向框架越周全,即兴发挥就越敏捷,智慧性行动也就越自然、越高效!激情是教育智慧性行动的点金石,没有激情的教师即使再有智慧,再机智,也不能在情境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所以,只有通过教师激情演绎的情境教学,才是一个展现自身智慧性行动能力的平台,所表现出的机智也越光彩夺目。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责任,激励着教师们长期精心耕耘在教育这方热土,一位位教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下面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我的收获

其一,更加深入了解到一些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模式和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实例中找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更新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感受了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懂得了如何更有效地实施教学。

其二,更进一步了解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师队伍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个人幸福之所系。老师不能只是一桶水,而应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

二、努力方向

其一,作为一名老师应该要博学求精。在学科知识上要不断的提高水平,还要在其他方面有所涉及。这对我们自己在教学方面也有帮助的。现在的教科书更趋于实用性和时代性。因此,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水平。

其二,在教学中应该不断的学习新课程标准,在教师的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要努力的完善自我,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做个永远的好“学生”。

其三,我要克服的是自己的不足。作为老师首先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很好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耐心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学生犯错误时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信任和帮助,而绝不是批评和惩罚。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面对面地平等交流,学生感到被理解和尊重,顾虑自然消除,有利于弄清事情真相;师生之间心与心的沟通,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坦陈自己的想法,我主动真诚地与学生交流。

其四,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勤勤恳恳,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多一点科学的方法、艺术的手段,让每一个孩子都展开笑颜,努力提高课堂实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

总之,孩子是明天的希望,而教师则是托起希望的人。他们的成功便是我们的成功,凝结着我们努力的汗水。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完成我们未能完成愿望。在教师这条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我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但我也相信在这片天空里,我们能绽放出自己绚烂的生命之花。

下载初中教师业务学习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教师业务学习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最终定稿]

    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一、有意义,即扎实的课。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

    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第 5 期 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黄石七中教科处编印—— 热烈庆祝黄石七中第28届教育教学研讨会召开 专题材料:教师的写作 编者的话: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或许会听到老师们拿......

    2012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先进教育模式示例学习资料 学习内容:什么是洋思教学模式 主讲人:陈世平学习时间:2012年2月16日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一、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

    教师业务学习心得体会(合集)

    今天,在“让我们一同成长”的首次业务学习培训中,中和中心小学的校本教研工作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望着多媒体教室里那长长的会议桌,挤挤挨挨坐满了人,看着中和中心小学的语文教......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本站推荐)

    学习笔记: ——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

    教师业务学习工作计划

    教师业务学习工作计划 教师业务学习工作计划1 一、状况分析:教师年龄偏大,教龄偏长,教学经验丰富,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全体教师的业务学习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笔记 好教师的品质 人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教师的想法之后,归纳出的“好教师”的12种品质: 1.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

    2015——2016学年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2015——2016学年度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学习时间:2015年8月26日 学习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听课目的与听课类型 我们知道,听课是一种经常性活动,而每一次听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