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大,还记得前几年,具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近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纭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电机话卡了。从之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不管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奔腾,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讲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很多学生遇上了这好时期,具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约年轻化。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降落、短佩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意味或远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摘要:
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具有手机的整体利弊和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调查采用问卷情势,在翠园中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以下。
调查分析:
调查中发现,80%的同学已具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份人以为在学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其理由是:首先,便于联系,这既包括自己联系亲人,也包括同学朋友联系自己。
1、手机的品牌、价格、档次及斟酌因素
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5%。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 TCL、波导,所购者也未几,二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偏向于洋品牌。中学生所购手机价格基本在20003000元之间,约占总数的76%,高于3000元和低于2000元共占20.30%,1000元以下的低档手机则无人问津。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质量,其次是价格和外观。
2、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71.19%,8.26%的中学生是自己打工挣的钱,11.23%是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9.32%是他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他人借钱或银行贷款购买手机的现象。
3、忽如一夜东风来校园里的手机消费情况
调查显示,选用充值卡在大学生中仍占大多数,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月的话费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范围内,集中在每个月50元至120元之间。短信费所占月通话费比例在逐渐进步,60%左右的同学每个月短信费都超过了话费总额的30%,乃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每个月的短信费占话费总额的60%以上。短信息已成为目前大学生通讯的重要手段。
4、购机目的及交往对象
中学生购买手机有36人是为了通讯需要,占总人数的38.70%,是由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6.45%的人是由于受他人的影响,23人是由于看中了手机的功能;而另有21人,约占22.58%购买手机是没有缘由的想购买就购买了,约有7人选择其他,约占7.53%,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交换的约占64.1%,而用于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23.56%
学生是寻求个性的群体,在手机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学生中意拍照手机,34.0%的学生使用下载的流行音乐作为铃声。随着彩屏和摄像手机的普及率上升,学生也开始更多的使用下载图片或自己拍摄的图片,乃至自己制作的图片作为待机图片。
5、手机的使用情况
(1)更新频率低
中学生在手机的更新上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超过半数的同学在这学期间没有更换的打算。这主要是由于中学生购买手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由家里承当,因此父母不答应子女频繁地更换手机。但是我们从中学生能承受的手机价格中可以发现,固然2000元左右的手机目前仍占在校大学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随着他们日趋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直至参加工作,大多数同学的未来目标更偏向于高于3000元的高级手机,更多的可支配收进将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经济保证,他们也将成为中高级手机的潜伏消费群。昂贵的话费仍然是在校学生手机族的最大烦恼(25.42%),其次是担心被偷,占1/5,另外占用时间多占11.23%,怕被人骚扰,的占15.04%,和款色不流行占11.65%。
(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引发社会的争议,主要是由于手机作为高端消费产品,在校学生由于生活圈较为固定,没有必要,可能会是一种物资的浪费。其二是轻易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影响学习,作为当事人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个题目的呢?
由于中学生处于性情塑造时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点,使得他们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使用手机不利的影响中,主要体现在影响上课、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浪费钱,比例分别为28.1%、19.6%、23.1%,而以为没有坏处的比例为21.5%。这也反映出学生学习与社交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这类矛盾则需要社会正确引导。
另外,专家以为:手机辐射不容忽视
今年4月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示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辐射会渗透其大脑50%的区域;对10岁的孩子来讲,辐射则会渗透其大脑30%的区域。而德国防辐射机构主席沃尔弗拉姆·柯尼希也对当地媒体《柏林日报》表示,为健康着想,人们特别是儿童应当尽可能减少手机的使用。一般来讲,手机通话应尽量短。父母应使子女尽量阔别这项高科技。
而一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此特别轻易遭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侵害,引发头痛、记忆力消退和睡眠失调。而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一般来讲,85分贝就有可能侵害听力,当把手机放在耳边时,有些游戏的伴音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的噪音还大,最差的手机噪音达133分贝,大大超过120分贝的痛苦极限。
结论:
总结一下学生手机消费群的特点:
1.追逐时尚、重视个性张扬;
2.易于接受新事物;
3.需要更多的情感沟通与交换;
4.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厌旧;
5.主要任务是学习;
6.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换很快易受影响。
手机对学习是不是有影响?如手机做弊、上课时手机铃声影响课堂秩序、手机辐射对身体健康有害,手机还会带来攀比风,而且一些学生在上课时接听电话,还会影响老师上课,也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中学生最好还是正确对待手机,有效的应用我们的通讯工具,做到不为手机着迷,而不是手机控制我们的思想。
总的来讲,本调查是成功的,到达了预期的目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影响中学生手机消费的因素。不过,还不够深进,特别是理论支持还不够。谨以本调查为以后的研究作下展垫。
第二篇: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关键词:手机消费 调查报告 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调查采用问卷形式,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
专题推荐:
调查报告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调查中发现,8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学生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其理由是:首先,便于联系,这既包括自己联系亲人,也包括同学朋友联系自己。
1.手机的品牌
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5%。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 TCL、波导,所购者也不多,两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倾向于洋品牌。
2.资金来源
3、购机目的 学生是追求个性的群体,在手机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学生中意拍照手机,34.0%的学生使用下载的流行音乐作为铃声。随着彩屏和摄像手机的普及率上升,学生也开始更多的使用下载图片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甚至自己制作的图片作为待机图片。
4、手机的使用情况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引起社会的争议,主要是因为手机作为高端消费产品,在校学生由于生活圈较为固定,没有必要,可能会是一种物质的浪费。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影响学习,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三篇: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对中学生手机消费的调查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大范围的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对于大学生、中学生来说想也别想!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机电话卡了。从以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飞跃,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手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摘要:
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调查采用问卷形式,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1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9%,女性所占比例是41%。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中发现,8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在学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其理由是:首先,便于联系,这既包括自己联系亲人,也包括同学朋友联系自己。
1、手机的品牌、价格、档次及考虑因素
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3%。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 tcl、波导,所购者也不多,两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倾向于洋品牌。中学生所购手机价格基本在400——800元之间,约占总数的21%,高于800元和低于400元共占53%,400元以下的低档手机约占总数的26%。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功能,其次是价格
和外观。
2、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61.19%,28.21%是暑期自己挣得和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11.60%是亲戚长辈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别人借钱的现象。
3、忽如一夜春风来——校园里的手机消费情况
调查显示,选用充值卡在中学生中仍占大多数,这样可以保证每月的话费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范围内,集中在每月50元至80元之间。短信费所占月通话费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学每月短信费都超过了话费总额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每月的短信费占话费总额的60%以上。短信息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4、购机目的及交往对象
中学生购买手机有36人是为了通信需要,占总人数的38.70%,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有6.45%的人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23人是因为看中了手机的功能;而另有21人,约占22.58%购买手机是没有原因的想购买就购买了,约有7人选择其他,约占7.53%,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交流的约占23.56%,而用于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64.1%
学生是追求个性的群体,在手机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38%的学生中意拍照手机,54.0%的学生使用下载的流行音乐作为铃声。随着彩屏和摄像手机的普及率上升,学生也开始更多的使用下载图片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甚至自己制作的图片作为待机图片。
5、手机的使用情况
(1)更新频率低
中学生在手机的更新上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超过半数的同学在这学期间没有更换的打算。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购买手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由家里承担,因此父母不允许子女频繁地更换手机。但是我们从中学生能承受的手机价格中可以发现,虽然600元左右的手机目前仍占在校大学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随着他们日益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直至参加工作,大多数同学的未来目标更倾向于高于800元的高档手机,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将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经济保证,他们也将成为中高档手机的潜在消费群。昂贵的话费依然是在校学生手机族的最大烦恼
(55.42%),其次是担心被偷,占1/5,另外占用时间多占11.23%,怕被人骚扰,的占5.04%,以及款色不流行占1.65%。
(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引起社会的争议,主要是因为手机作为高端消费产品,在校学生由于生活圈较为固定,没有必要,可能会是一种物质的浪费。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影响学习,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由于中学生处于性格塑造时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征,使得他们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使用手机不利的影响中,主要体现在影响上课、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浪费钱,比例分别为28.1%、19.6%、23.1%,而认为没有坏处的比例为21.5%。这也反映出学生学习与社交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则需要社会正确引导。
另外,专家认为:手机辐射不容忽视
去年4月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辐射会渗入其大脑50%的区域;对10岁的孩子来说,辐射则会渗入其大脑30%的区域。而德国防辐射机构主席沃尔弗拉姆·柯尼希也对当地媒体《柏林日报》表示,为健康着想,人们尤其是儿童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一般来说,手机通话应尽可能短。父母应使子女尽可能远离这项高科技。”
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一般来说,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当把手机放在耳边时,有些游戏的伴音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的噪音还大,最差的手机噪音达133分贝,大大超过120分贝的痛苦极限。总结一下学生手机消费群的特点:
1.追逐时尚、注重个性张扬;2.易于接受新事物; 3.需要更多的情感沟通与交流;4.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厌旧” ;5.主要任务是学习;6.生理上处于
生长发育阶段;7 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影响。
6、手机使用危害
手机对学习是否有影响?如手机作弊、上课时手机铃声影响课堂秩序、手机辐射对身体健康有害,手机还会带来攀比风,而且一些学生在上课时有电话,还会影响老师上课,也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中学生最好还是正确对待手机,有效的运用我们的通信工具,做到不为手机着迷,而不是手机控制我们的思想。①使用手机不仅浪费钱财、时间甚至还危及生命安全。②有时候,上课时正在专心致志的听讲,结果手机嗡嗡作响,你不得不拿出手机来看短信,然后再回一条。③有的同学竟然在课堂上打手机游戏,虚度光阴,实在不该。④手机存在手机辐射,对人体不好,特别是处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⑤手机上也可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这些都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存在巨大危害。
我们还对使用手机情况做过网上调查,我们不否定手机对人们有巨大帮助,提供给我们方便,使我们的联系更加密切,但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弊大于利,中学生应该慎重对待。
7、行动起来,拒绝使用手机
青春无限美丽,但却短暂珍贵,处于青春年少的我们就应该抓住时机分秒必争,好好学习不能让手机耽误了我们,因为我们青春年华实在太美丽,我们没有理由浪费它,我们要行动起来拒绝使用手机,抓住时机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目标,谱写自己辉煌人生!别让自己人生存有遗憾!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会正确对待使用手机这个问题,为了我们的将来,努力学习吧!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与抵抗力,锻炼了我们的能力,我们都认为这次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附录
1.你是否拥有手机()
a 有 b 无
2.你选购手机或你有选购的机会时,你会优先考虑下列哪个因素()a 性能 b 价位 c 品牌 d 服务 e 流行趋势
3.你最能接受的手机价格是()
a 200元以下 b 200―500元 c 500―800元 d 800元以上
4.在手机质量方面你最注重什么()
a 持久耐用 b 信号灵敏 c 实用省电 d 功能齐全 e 其他
5.请按顺序选择你所喜欢的手机品牌(选三者即可):()
a 摩托罗拉b 诺基亚c 西门子 d 索尼爱立信 e tcl f 三星 g飞利浦 h首信 i 厦新 j 海尔 k 科健 l 阿尔卡特 m松下 n 波导
6.你是否希望手机具有以下哪些功能(可多选):()
a 蓝牙功能b 即时翻译功能c mp3播放功能或收音机功能d 拍照功能e能玩游戏
7.你购买手机的费用来自()
a 家长b 亲戚c 自己d其他
8.你的月消费额大概是多少()
a 350元以下 b 350―500元 c 500―800元 d 800―1000元 e 1000元以上
9.你每个月话费支出多少()
a 20元以下 b 20―50元 c 50―80元 d 80―100元
10. 你购买手机的目的是()
a 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系 b 学习需要 c 受周围人影响 d 炫耀自己
11. 你使用手机最多是()
a 打电话 b 发短信 c听音乐 d玩游戏 e其他
12. 你使用手机进行沟通最多的内容是()
a 日常交流 b听音乐 d玩游戏 e其他
13.你的手机更换频率()
a 半年左右 b 半年至一年 c 一年至两年 d 两年以上 e 从未换过
第四篇: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机电话卡了。从以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飞跃,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约年轻化。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摘要:
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在翠园中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分析:
调查中发现,8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在学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其理由是:首先,便于联系,这既包括自己联系亲人,也包括同学朋友联系自己。
1、手机的品牌、价格、档次及考虑因素
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5%。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 TCL、波导,所购者也不多,两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倾向于洋品牌。中学生所购手机价格基本在2000——3000元之间,约占总数的76%,高于3000元和低于2000元共占20.30%,1000元以下的低档手机则无人问津。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质量,其次是价格和外观。
2、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71.19%,8.26%的中学生是自己打工挣的钱,11.23%是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9.32%是别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别人借钱或银行贷款购买手机的现象。
3、忽如一夜春风来——校园里的手机消费情况
调查显示,选用充值卡在大学生中仍占大多数,这样可以保证每月的话费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范围内,集中在每月50元至120元之间。短信费所占月通话费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学每月短信费都超过了话费总额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每月的短信费占话费总额的60%以上。短信息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4、购机目的及交往对象
中学生购买手机有36人是为了通信需要,占总人数的38.70%,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有6.45%的人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23人是因为看中了手机的功能;而另有21人,约占22.58%购买手机是没有原因的想购买就购买了,约有7人选择其他,约占7.53%,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交流的约占64.1%,而用于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23.56%
学生是追求个性的群体,在手机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学生中意拍照手机,34.0%的学生使用下载的流行音乐作为铃声。随着彩屏和摄像手机的普及率上升,学生也开始更多的使用下载图片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甚至自己制作的图片作为待机图片。
5、手机的使用情况
(1)更新频率低
中学生在手机的更新上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超过半数的同学在这学期间没有更换的打算。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购买手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由家里承担,因此父母不允许子女频繁地更换手机。但是我们从中学生能承受的手机价格中可以发现,虽然2000元左右的手机目前仍占在校大学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随着他们日益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直至参加工作,大多数同学的未来目标更倾向于高于3000元的高档手机,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将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经济保证,他们也将成为中高档手机的潜在消费群。昂贵的话费依然是在校学生手机族的最大烦恼(25.42%),其次是担心被偷,占1/5,另外占用时间多占11.23%,怕被人骚扰,的占15.04%,以及款色不流行占11.65%。
(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引起社会的争议,主要是因为手机作为高端消费产品,在校学生由于生活圈较为固定,没有必要,可能会是一种物质的浪费。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影响学习,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由于中学生处于性格塑造时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征,使得他们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使用手机不利的影响中,主要体现在影响上课、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浪费钱,比例分别为28.1%、19.6%、23.1%,而认为没有坏处的比例为21.5%。这也反映出学生学习与社交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则需要社会正确引导。
另外,专家认为:手机辐射不容忽视
今年4月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辐射会渗入其大脑50%的区域;对10岁的孩子来说,辐射则会渗入其大脑30%的区域。而德国防辐射机构主席沃尔弗拉姆·柯尼希也对当地媒体《柏林日报》表示,为健康着想,人们尤其是儿童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一般来说,手机通话应尽可能短。父母应使子女尽可能远离这项高科技。”
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一般来说,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当把手机放在耳边时,有些游戏的伴音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的噪音还大,最差的手机噪音达133分贝,大大超过120分贝的痛苦极限。
结论:
总结一下学生手机消费群的特点:
1.追逐时尚、注重个性张扬;2.易于接受新事物; 3.需要更多的情感沟通与交流;4.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厌旧” ;5.主要任务是学习;6.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阶段;7 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影响。
手机对学习是否有影响?如手机作弊、上课时手机铃声影响课堂秩序、手机辐射对身体健康有害,手机还会带来攀比风,而且一些学生在上课时接听电话,还会影响老师上课,也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中学生最好还是正确对待手机,有效的运用我们的通信工具,做到不为手机着迷,而不是手机控制我们的思想。
总的来说,本调查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影响中学生手机消费的因素。不过,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理论支持还不够。谨以本调查为以后的研究作下铺垫。
·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 ·08年调查报告 ·旅游调查报告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会计学专业调查报告 ·白领调查报告
附录
1. 你是否拥有手机()
A 有 B 无
2. 你选购手机或你有选购的机会时,你会优先考虑下列哪个因素()
A 性能 B 价位 C 品牌 D 服务 E 流行趋势
3. 你最能接受的手机价格是()
A 1000元以下 B 1000―1500元 C 1500―2000元 D 2000―3000 元 E 3000元以上
4. 在手机质量方面你最注重什么()
A 持久耐用 B 信号灵敏 C 实用省电 D 功能齐全 E 其他
5. 请按顺序选择你所喜欢的手机品牌(选三者即可):()
A 摩托罗拉 B 诺基亚 C 西门子 D 索尼爱立信 E TCL F 三星 G飞利浦 H首信 I 厦新 J 海尔 K 科健 L 阿尔卡特 M松下 N 波导
6. 你是否希望手机具有以下哪些功能(可多选):()
A 蓝牙功能 B 即时翻译功能 C Mp3播放功能或收音机功能 D 拍照功能 E能玩游戏
7. 你购买手机的费用来自()
A 家长 B 亲戚 C 其他
8. 你的月消费额大概是多少()
A 350元以下 B 350―500元 C 500―800元 D 800―1200元 E 1200元以上
9. 你每个月话费支出多少()
A 50元以下 B 50―80元 C 80―100元 D 100―200元 E 200元以上
10. 你购买手机的目的是()
A 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系 B 工作需要 C 受周围人影响 D交异性朋友 E 炫耀自己
11. 你使用手机最多是()
A 打电话 B 发短信 C上网 D玩游戏 E其他
12. 你使用手机进行沟通最多的内容是()
A 日常交流 B讨论专业知识 C了解社会新闻 D获得前卫信息 E其他
13. 你的手机更换频率()
A 半年左右 B 半年至一年 C 一年至两年 D 两年以上 E 从未换过
14. 你所了解的话费节约方式()
A 不知道 B 话费套餐 C 给对方发短信 D拨打Ip电话
第五篇: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班级:10秋行政管理本科姓名:邓李群
学号:1034001252000
一、前言:问题的提出及调查目的随着近几年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逐渐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调查采用问卷形式,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
二、调查分析
调查中发现,8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学生很有必要有一部手
机。其理由是:首先,便于联系,这既包括自己联系亲人,也包括同学朋友联系自己。
1.手机的品牌
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罗
拉,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5%。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 TCL、波导,所购者也不多,两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倾向于洋品牌。
2.资金来源
购买手机的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71.19%,8.26%的中学生是自
己打工挣的钱,11.23%是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9.32%是别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别人借钱或银行贷款购买手机的现象。
3、购机目的第一、追求新鲜。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可以说是很
普遍的沟通工具了,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下,在加上本身具有的好奇心,促使了他们去购买使用手机。
第二、游戏娱乐。如今网络很多功能都是为手机服务的,一些中
学生在享受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时,也萌发了享受手机服务功能的好处。这也是他们使用手机的一大原因。
第三、亲情沟通。一些中学生由于就读于离家较远的学校,为了
更方便地和父母沟通,他们便购买使用手机。
4、手机的使用情况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
由上可以看出,除最后一点外,中学生使用手机大多是因为“好
奇”。这实在是很没有意义的行为。那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在哪儿呢?跟任何一项人类文明成果出现一样,中学生持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手机固然给中学生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一些弊端。首先是家长苦恼——家长们给孩子买手机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方便,然而现在手机短信又存在着很多不良影响:暴力,色情,迷信„„家长为此苦恼不已。其次危害身体健康——手机在使用时,会放出辐射。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应尽量少使用手机或不使用手机,否则它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最后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学生本应以学习为重,不必要的短信、电话势必会分散其学习上的精力,频繁的社交应酬,令其无法专心学习,最终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更有甚者,不健康的手机短信,还会影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悖于家长的初衷。
三、调查结论和问题建议
由于中学生处于性格塑造时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
外界环境影响等特征,使得他们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使用手机不利的影响中,主要体现在影响上课、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浪费钱,比例分别为28.1%、19.6%、23.1%,而认为没有坏处的比例为21.5%。这也反映出学生学习与社交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则需要社会正确引导。
对于中学生使用手机这一现象我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杜绝攀比。针对中学生使用手机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他们宣传使用手机的利与弊,侧重告诉他们手机可能带来的危
害,提高家长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努力防止学生相互攀比配备手机。
第二、多管齐下,加强管理。家长、学校、社会三者携手合作,及时掌握学生使用手机信息,采取齐抓共管的办法,避免因手机滥用而破坏正常的教学。
第三、立足家庭,正视问题。家长应了解孩子使用手机时易出现的负面影响,给孩子讲清使用手机的目的,增强孩子的判断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第四、课外督查,积极引导。学校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各项健康有益的兴趣小组中,同时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情况,积极引导学生远离手机的负面影响,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广大的中学生朋友们,艰苦朴素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就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苏,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对使用手机这一浪费现象说不吧!
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业上,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