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成为文化强国(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04:3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如何成为文化强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如何成为文化强国》。

第一篇:中国如何成为文化强国

2014年,将成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备受瞩目。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文化入侵所带来的危害。保护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响。而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国家,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是世界各国所公知的。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现状呢。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教育体制。当代教育体制的弊病。官本思想与功利气息笼罩着这块知识的殿堂。那有谁还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这一块来呢。学校里学的东西与就业严重脱轨。中国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里到底传承了多少。

其二,文化审查。虽然说国家对出版物与电影的审查,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的文化圈是一个“净化”,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现行的文化审查制度下,中国的文化事业很难再发展到繁荣的地步。繁荣的文化,就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纵观眼下的影视圈文化圈,已是抄袭模仿之风日盛,黄钟大吕之作难寻。遥想百年前,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在文化方面有了出现了一个大高潮。那时候的中国,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人物,已后继无人。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最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文化大国,长期以来都是处于被动状态。近几年依靠孔子学院所带来的文化输出也并不十分可观。

因此,一场由中国主导的,国际文化盛会就此应运而生。中国特色新城市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表示我们的专业就是输文明而和外人的

中国满足了古文明的三个标准,第一是有文字,第二是有金属冶炼,第三是有集中居住的城邑。拥有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发展至今依然存在的中华文明。有“三个道”。在人格理想上,我们坚持的是君子之道 第二,在行为模式上我们实行礼仪之道。第三,在思维模式上我们普及的是中庸之道

中国文化尚存有三个缺点,第一是缺乏公众意识,第二是缺乏实证意识,第三是缺少法治意识

韩国文化值得中国学习的一点是,他们对年轻人的重视,他们的文化是面向未来的

文化是一种变成了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当今社会要鼓励少部分人建立顶层的精神文化,大部分人建立起简易可行的礼仪文化,同时,所有的人都应关注生态文化。

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从积蓄文化势能、加快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入手,提高了中国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地位。让中国在国际文化事务中扩大发言权,应对文化入侵,同时积极对外输出文化。

第二篇:中国如何迈向文化强国

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全球意义上的强国,这体现在它们具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能够强有力地捍卫国家利益,在跨区域甚至世界范围内显示自己的影响,并且能够率先提出和实践全球性的议题。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富有创造性和远见卓识的大战略。这个大战略是体现国家使命和人类福祉、历史规定性和主动创造性相统一的愿景、制度、路径和步骤的总和,是历史视野、科学头脑、实践理性、操作智慧的高度融合,也就是大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文化实力的精髓。在阔步走向世界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庄严承诺:中国迈向世界强国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与历史上凭借工业、科技和军事优势,建立跨区域乃至全球霸权,从而获得巨额资源和财富的罗马帝国、大英帝国等强国发展道路都不相同,也与源于基督教、希腊—罗马文明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主流理念不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意义”;既突出自主的改革与创新,又强调各国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既传承5000年中华文明所积淀的深刻智慧,又吸取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教训。其伟大战略意义在于,中国以及其他非西方大国的整体和平发展,可以不同于传统西方大国的发展模式,可以超越传统的不同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差异。因此,中国的大国发展之路,就需要有更坚定的文化自觉性,更强大的文化感染力,这样才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认同,才能为全人类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发展,决胜于文化自觉,决定于文化实力。

今天,当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时,我国新一代领导人顺应时势,提出了振奋人心的“中国梦”。可以说,这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文化自信。中国梦根植于全体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是在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进程中形成的,它能凝聚每一个公民的理想、智慧和创造,并且让它们充分涌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梦这一概念便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软实力。

当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还远未完成。我国自2010年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我们还没有塑造出为全世界所公认的强国形象。澳大利亚报纸曾经对我国的未来发展提出过三个疑问: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精英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国来留学?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多地看中国电影、听中国音乐、读中国书籍?什么时候全球的消费者选购产品时,更多地选择中国品牌?这三个问题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发人深省。的确,当全人类面对着一系列政治、经济、生态方面的巨大挑战时,当代中国所创造的文化内容还无法在科技与创新、战争与和平、全球治理、金融危机、宗教冲突、生态平衡等全球性主题上,给本国和世界以强大的引领,还做不到为全人类特别是青年一代提供走向未来的思想制高点和人生的理想之光。而这正是我们需要为之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

从建设文化强国的角度看,国家整体文化实力是一种基于核心价值观念并通过文化创造、文化生产、文化贸易、文化服务而实现的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体系。要构建这样一个复合型的动态系统,必须形成强大的共同价值观、澎湃的文化创造力、广泛的文化辐射力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国家对整个文化体系的战略设计、总体动员和管理能力。

环顾全球、反观自身,增强我国整体文化实力还有一系列薄弱环节亟待突破。以国产电视动画片为例,已由1990年的4000多分钟猛增至2012年的22.29万分钟,然而,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却寥寥无几。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断言:“中国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有强烈的自豪感,其根源并不在于近代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经历,而在于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所拥有的悠久历史。”但遗憾的是,中华文明的丰厚遗产还远未转化成当代的文化精品。一组数据很能说明我们面临的问题:我国缺少以10种以上语言在全球发行1亿册以上的单部文学作品;缺少在全球票房超过3亿美元的电影和动画;缺少连续演出超过10年的优秀演出剧目;缺少在全球具有偶像意义的音乐、电影和演艺明星。全球具有标志性的20多个文化奖项和文化评选,如诺贝尔奖、普利策奖、艾美奖、奥斯卡奖、金球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等,我国所占的比重很少,与世界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以为,这正是夯实我国文化整体实力的战略重点。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是创新力,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文化创新力是全球公认的文化硬通货,具有全球权威的影视、音乐、新闻、游戏、视觉艺术、工业、时尚、建筑设计等奖项,都以创新和创意作为首要标准。而激发全民的文化创造活力,必须在一个宽松自由、和谐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下才能实现,必须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基础设施和充足投入的交汇融通中才能形成,必须有工商、科

技、金融、教育、贸易等领域的制度协同创新和要素优化组合。因此,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我国必须以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文化机制的创新为突破口,紧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潮流,结合各地的区域发展战略,不断探索更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政策、路径和方法,进一步释放全民族文化创造力的“红利”。如此,中国迈向文化强国就会大有希望。

(作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研究”首席专家、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第三篇:浅析如何把中国建成文化强国

浅析如何把中国建成文化强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2周年,在这62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被西方列强欺负的人民变成了今天这个强大的民族。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无论从经济还是国防都相当发达的国家。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文化的建设。为此,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了共同的理想,就能动员和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励精图治,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凝聚成一般巨大的精神力量,必须在全体人民中形成共同的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经典。因为我们是中国的接班人,未来需要我们去主宰。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永远屹立于东方的强国。

浅析如何把中国建成文化强国

应用化工技术

Z1104赵昕

第四篇:如何成为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

怎样成为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的独立思考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华夏大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人文、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也史无前列地增强,新的看法,观点层出不群。

然而今天我们取得如此辉煌成绩时并没有为此兴奋不已,因为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面临新的挑战。让中国上层领导们更为忧虑的是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制造业出口国中国并没有与自身相配地成为竞争力很强的创新型国家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强国。例如在国家扶持的清洁能源,空间技术,基因测序和超级计算机等领域的渐进式创新方面中国的确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这些技术中,没有一项是中国自主发展的。现实情况依然是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中约90%产品的知识产权是由外国企业研发和持有的。中国是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然而步入现代化的中国也没有更好地向外部世界施展它的软文化,巧实力。近来美国人制作的大片,其中拥有中国元素的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创下了8亿元的票房收入。是我们更加意识到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创造出这样的佳片呢。最近的举行的“第七届六中全会“就是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的会议,全国上下掀起了一番如何振兴文化的大讨论。

如今改革的呼声在各界普遍认同,因为改革是我们走到了今天,取得了辉煌,改革不只是现代化的中国所独创的,而在上下5000千年各朝代,改革就没有停止过,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改革也不只是中国人的专利,世界各国都是在不断地改革中发展的。全球最强大的美国也是在不断的改革中完善自我。马克思也说过: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有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发展到一定阶段实行改革转型是必然的。

经常在新闻等媒体中听到或看到中国是如此的繁荣将成为引领世界的领头羊,我们为此而感到自豪,也相信这一天终究会到来。然而来到中国的一些专家认为:从东部沿海的大都市到西部农村,中国的繁荣只是在简单地复制国外的建筑和产品而已,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行政管束,也不具备思想活跃的创新沃土。所以中国不具备领导世界的能力。

有人说我们并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我们,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老二,用廉价的强大制造业任可以以贸易顺差来创取更多的外汇。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任以强劲的增长势头让许多国家羡慕不已,然而,羡慕很快被指责所取代。在经济领域,发达国家开始指责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对汇率的操控,对国有企业的补贴,破坏了原先的经济规则和公平竞争。这个月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的一次演讲中提起中国,应该变成成年人一样,成为负责人的大国,再也不能容忍中国以造假,盗版,操纵汇率等非公平的方式来损坏其他国家的利益。最近也是由于指责中国是汇率操纵,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非市场经济为由被排除在美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这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更高层次级别的经济合作的机会。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口红利也会不断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未来几年制造业会向东南亚,南亚,非洲这样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国家或地区转移。从这些内外形式来看,中国转型是必然的,中国必须产业升级,让企业要更多的创新和生产出高端产品。

在文化领域政府开始注意到,光靠经济的繁荣并不能补偿文化的落伍,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某些时候甚至超过经济利益。在国际上软实力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一种手段。经济强大的中国在文化精神方面显得贫乏。为了发展输出中国文化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在海外建立了很多孔子学院,然而孔子学院并没有起到我们预期效果。这些孔子学院只是在教汉语,汉子,书法而已,并没有起到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当然这不只是孔子学院问题,而是因为中国本身就没有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化,文化断代严重,5000年的文明几乎陈列在博物馆里,记载在书籍中而已。就我们要建立的核心价值都还处在争论中。我们如何向海外输出我们的文化,输出怎样的文化呢?从发达国家的的例子来看,文化并不是政府主导输出的,就美国大片,可口可乐并不是美国政府在有意识地向外输出,而是因为世界各国的观众喜欢需要而消费它。

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通过行政指令激发创造力和文化建设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而发展起来的。在西方早期的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到文艺复兴时期,再到资本主义的兴起,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是由于冲破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禁锢而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也意识到学术的自由,活跃的思想,自由的言论是整个社会创新,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美国的哈佛大学以它学术自由而闻名于世,活跃的思想交流,活泼互动的课堂交流而激发着学生的创造力。从中国西部的新疆到东部发达的沿海都市中国大学的课堂任然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述着他的课本知识,同学们却无精打采毫无思想的听着或是趴着。有人说如果我们提倡学术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就会破坏社会稳定对国家政权带来挑战。然而这是一种很不自信的表现。开放,自由,文明的社会从根源上解决和消除腐败痼疾,制止学术造假的猖獗,更加有效的监督政府,官员,使政府更加积极地完善自我,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

学员:坎加宏

第五篇: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从精神上实现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起至1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审议了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件。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尤其是在建党90周年的时候,本次会议的召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方向,正是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从改革开发的几十年进程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正在大跨步的向发达国家看齐,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东西。过于追求物质,群体冷漠,精神的匮乏,信念的缺失……等等都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社会问题。

物质是生活的保障,但是精神才是生活的升华。经济兴国,文化强国,一个真正的强国不仅仅拥有高楼大厦,不仅仅是高收入、高消费,更加重要的是民族的凝聚力,民众的爱国、互爱之心和一个正确的,积极的社会价值观。经济的发展是物质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精神的社会主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种提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90年来,不断地以思想文化觉醒和觉悟来把握前进的方向,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力量,推动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文化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只有精神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同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繁荣昌盛。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形成的一个系统。既要有经济发展,又要有政治发展,也要有文化发展,这三者是不可分离的。但同时它们又不是完全同步的,一个国家可以拥有高速发展的经济,却未必有高度的文化发展水平。马克思也曾经讲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它的文化可能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此,这就要求全国各族人民自觉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推动文化的发展,使人民群众既有物质生活的保障,又有精神生活的享受。当然我们的经济繁荣很重要,军事实力增强也很重要,制度建设也很重要,但是最后中华民族能不能复兴,最根本的标志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是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社会科学、大众文化等等。只有当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具有现代性,具有领先性,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人民来学习,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中国的现代化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实现了,中华文化才可以说真正复兴了,整个中华民族才可以说真正复兴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要加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所谓的文化自觉,是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当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作为社会经济重要支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并且遵从这个规律,自觉地提高文化对历史进步、社会前行、人民幸福的时代担当和重要职责

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活动的基本内涵。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类。如今,我们已进入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交往的广泛和大众传播技术的迅猛拓展,使得社会心理和民众素质,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文化力量。目前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这就预示着各种文化产品,作为社会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容器和出口,它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会加倍地呈现。文化及其产品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因素。人们看得很清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正在并将继续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与支撑。在这中间,文化产品对社会道德形成的影响力,也会日益凸显。文化产品有认识、审美、教育等功能。文化产品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力,属于教育功能的范围。

教育事业是培养人才的行业,教育系统是社会的文化高地,是保

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对社会的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辐射功能、提升功能和示范功能。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学校文化的创新力、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要深刻学习和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和指导思想,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为“文化强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添砖加瓦。

下载中国如何成为文化强国(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如何成为文化强国(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强国

    胡锦涛《求是》撰文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下为原文: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会通过的决......

    如何发展壮大中国旅游业?使中国成为旅游强国?

    中国现在对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仍停留在粗放型、低水平的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仍存在因道路、交通工具等因素限制旅游发展的问题。旅游接待设施规模较小,档次结构不合理,旅游......

    如何成为印刷强国5则范文

    如何成为印刷强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步入世界百强榜单反映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绩,不应妄自菲薄。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世界500强企业中还没有中国......

    文化强国建议

    文化强国建议文化强国就是国家强大的精神状态,同时文化属于软实力不能脱离力硬实力而存在,软实力和硬实力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所以脱离硬实力的软实力不能存在,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读经典

    “文化强国”读经典 河南省西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牛正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文化强国‛的任务,这一伟大号召,将把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读书学习的积极性......

    建设文化强国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系列......

    专题:科教兴国 文化强国

    专题:科教兴国 文化强国 苏溪镇中九年级备课组 【背景材料】 (一) 我国科技成就斐然 1、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成功 2014年11月1日6时42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

    文化强国素材

    是海纳百川、兼容四方的气魄。所谓的汉唐气魄就是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汲取一切先 进文化的创新精神。汉朝的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欧洲、亚洲、非洲第一次文化交流 ,它不仅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