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路漫漫其修远-浅析中国茶企商超之路-第五稿-王泉辉
路漫漫其修远
——浅析中国茶企的商超之路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在人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茶"。民生的需求造就了茶市场的繁荣,然而繁荣的背后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环境与消费需求的变化,让中国茶企不得不面对营销模式的转型。
通俗化的市场营销策略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谁在什么时候在地方将什么样的产品用什么方法以什么价格卖给什么人。其中“在什么地方”是目前很多茶企关注的重点,即茶叶的销售渠道该如何规划?从目前来看,茶叶销售渠道无外乎四种:第一种是走流通批发渠道;第二走品牌连锁专卖渠道;第三走商超渠道;第四便是走的直营渠道。
笔者在本文中想与读者重点探讨的是第三种模式即商超模式的一些浅见,以为大家参考。我们先看看——
为什么茶企要做商超渠道
商超渠道相对于快消品来说是一个成熟的传统渠道,但是对于茶企来说却是一个现代渠道。由于其面对群体的广泛性,以及作为普及品牌的主力渠道开始被众多茶企关注综合来讲,笔者认为走商超渠道对于茶企来说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商超能够满足大众家庭的消费需求。商超的覆盖面无疑是所有渠道模式里最大的,不分性别、不分年龄段、不分阶层、不分收入,都是商超的消费人群。
第二、品牌商能够通过定量装产品在各类商超终端以上架销售、场外专卖、店中店、专柜专区等形式来增加产品及品牌曝光度,品牌传播效果明显。
第三、商超能够很好的满足中低层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因此企业的二三线产品能够为企业更好的创收。
第四、商超作为传统渠道的补充渠道,有利于企业巩固二三级市场的销售根基。
第五、由于商超的系统性以及商超覆盖面的广泛性,使得进入商超的品牌商能够快速的树立起品牌形象。
因此,看起来商超渠道对于茶企来说,百利而无一害,但是——
中国茶企是否适合商超渠道
是否中国茶企都不适合商超渠道?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是否中国茶企都适合商超渠道?答案也肯定是否定的。立顿模式是许多中国茶企眼中的成功案例,也是竞相模仿的一种方式,然而事实证明,立顿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的中国茶企。为什么?以铁观音为例,品牌大师叶茂中说过一句话:铁观音除了品质好,其他都不好;立顿除了质量不好,其他都很好。虽然这句话有偏僻之处,但也不尽不实。立顿红茶虽然不至于品质低劣,但毕竟是工业化的产物,标准化的生产程序使得其产品质量稳定,快速、低端消费品的产品定位更是取决于联合利华的渠道强项。而铁观音的优良品质来自于其“精挑细制”,从采青到炒制到最后的分装,无一不需花费精力,不敢有丝毫差错,但是每批的产品质量依旧很难把握稳定。从本质上说,立顿是工业化的产物,是冲泡的快速饮品,而中国的茶叶,则是农业产品。无论从产值、产量以及渠道等各个方面来看,二者都存在很大的区别。传统的茶叶实际上是一种“慢销品”,讲究冲泡饮评之间的文化;而立顿的成功之处就是突破了“慢销”的限制,只瞄准消费者方便、快捷、经济地喝茶的需求。二者各有所求,各有所长,在快速消费的道路上,中国茶叶并非完全不能走,只是这与传统的渠道有一个明显不同的诉求。目前已有一部分茶企开始尝试商超渠道运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么——
茶企的商超渠道运作模式是什么样的?
笔者曾走访了厦门市区的几家大型卖场,包括华联、好又多、沃尔玛等,发现这几个商超都有茶叶品牌在销售,其中包括以下三种主要运作模式。
上架销售模式: 业态特征:
该模式是商超传统的一种销售模式,即将产品摆上货架展示销售,使茶叶消费与日常消费品接轨,有利于扩大中低端茶叶产品的市场。
合作模式:
上架销售是商超基本的销售模式,因此和其他消费品一样,茶叶的销售也是采用的购销模式操作。由厂商或者经销商向商超缴纳一定费用后,商超向厂商或经销商采购产品,进场上架进行销售,销售获得的差价即为商超利润。
代表性品牌:
该模式以厦门茶厂生产的“海堤”牌为代表,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2007年开始由出口转攻国内市场,目前内销产品以“海堤”牌乌龙茶为主,共计五大类一百二十多个产品。笔者看到在华联以及一些中小型商超都有上架销售该品牌产品,价格以中低端为主,产品位于冲泡饮料区,有的商超内有专架销售,有统一的标识。
场内专区模式: 业态特征:
在商超卖场内专门划出一个区域,提供多种品类的产品进行展示销售,并且一般附带有茶具,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泡茶并邀请顾客试饮,现场品鉴体验。
合作模式:
在场内显眼位置摆放其专柜及茶桌茶具,并配备茶艺师及导购人员。价格由低至高,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产品种类较多,销售有铁观音、岩茶、绿茶、红茶、普洱等等茶种。一般取联营的模式,即商场及经销商在向商超缴纳一定进场费用后,商超划出一块区域(一般不超过15平米)给厂商或者经销商,由厂商或经销商自行装潢、陈列并派出导购人员进行销售,销售利润由厂商或经销商与商超按照约定比例提取。
代表性企业:
庆芳、大龙发为该模式在福建省运作的典型代表,其中庆芳为福州企业,大龙发为厦门企业。二者在商超的运作模式上较为相似,都选择进行场内专区+专柜专架销售的模式。另外,八马茶业也在这个渠道模式上进行了尝试,采取更高级别的场内店的模式进行销售
场外专场模式: 业态特征:
在商超卖场的外围,例如主要出入口以及人流量较多的地方设立类似专卖店的独立店铺或者专区的一种模式。一般场地较大,形象较好,提供的产品种类也较多,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泡茶并邀请顾客试饮品鉴。
合作模式:
由于形式上可以看成是专卖模式与商超模式的结合,因此二者特质都有体现。产品从茶叶到茶具再到茶食品,无所不包。价格区间很大,茶叶的品质也差别较大,统一的品牌形象使得其品牌宣传效果极佳。一般采取商超收取场地租金+利润抽成的模式运作,即厂商或经销商向商超租赁其外围的一个场地(一般为卖场出入口或者人流较大的地方,面积大小不定),由厂商或经销商自行装潢并管理,销售利润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提成。
代表性企业:
该模式以八马、天福为主要代表,实行在卖场外设置独立门店或专区的形式进行销售。据了解,目前八马已进驻48家沃尔玛,茶叶专柜进驻率约达58%,沃尔玛计划15年内在中国发展至3000多家,八马将全面跟进。在天虹商场——中国合资经营的大型零售商企业,八马进驻26家,茶叶专柜进驻率达85%。
在笔者看来,这些企业的商超渠道运作都搞得有声有色,形成了具有“中国茶企特色的商超运作方式”,那么——
中国茶企商超渠道运作的特点又是什么?
通过观察和资料的收集,笔者个人认为,中国茶企进商超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区域性较强,一般当地商超以销售当地茶叶品种为主,其他茶种为辅。以福建为例,大部分商超以销售铁观音、岩茶、花茶为主,红茶、普洱、绿茶、白茶为辅,偶见保健茶。
2、关注的多,实践的少。很多茶企都有在关注,但是实际参与到操作的品牌企业很少。目前几个上架销售的茶叶品牌,有些品牌的茶叶是由贸易企业收购成品茶进行分装销售,并非生产企业直接操作;而由茶企直接向商超供货的也不多,大多数通过代理商或加盟商操作进场。
3、营销手段较单一。相对比商超内的其他产品,茶叶的促销手段一般都是采取试饮以及简单的买赠活动。
4、产品种类繁多,产品价格较非商超渠道低廉。基本上所有运作商超渠道的茶叶品牌,除了八马以及天福外,其他的品牌茶业价格均比非商超渠道的低许多,从几十到五、六百左右,属于较低档的价格。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商超模式并不是不适合中国的茶企,但是,为什么大部分茶企还是持观望态度呢?
茶企的漫漫商超长路
麻烦的商超
进入商超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你先要具备证明产品质量的各种材料,同时,超市会在对你的企业规模、市场认可度进行调查后,接受有利润价值的商品的申请,再进一步洽谈进店费用、档期、返利扣点、人员进场等等后续问题。费用一般包括条码费、活动费,进场后有条码费、固定陈列费用、人员管理费等费用,加上促销员要发工资还要给提成,卖场的扣点返利以及自身的促销活动费用,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对于中小茶企来说,在本身销量不大的情况下,花费一大笔钱去做商超渠道,显然是不合适的。加上传统茶叶加工的一个重要问题——缺乏标准化生产,导致品质的相对不稳定,使得茶叶的进场相当困难。并且,在价格上,传统的茶业定价方针是随行就市,价格波动较大,可能不太适合商场的步调。
短板的团队
茶企进商超的另一个问题是没有一个专业的商超运作团队来执行,因此缺乏与商超的沟通能力。大部分茶企都没有设置这个团队,或者临时征召熟悉商超渠道的人,或者由其他团队转岗,但是效果很多都不佳。原因就在于:懂得茶叶商超渠道的人少之又少,而熟悉商超的人又对茶叶了解不深,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即使形成团队,短期内也无法实现有效的作用。
文化的冲突
中国的喝茶文化很讲究,讲究冲泡饮评之间悠然闲适的感觉,讲究的是传统。而在商超销售的产品,都以快消品为主,方便、快捷是快消品的主要定位,讲究的是快节奏,二者明显在消费文化上有冲突。坚持传统文化还是接受快节奏的都市文化,这是一个令众多茶企头疼的问题。
综合以上的观点,笔者认为,茶叶走进商超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关键在于茶企的信心、决心、魄力以及策略的制定。随着竞争的不断激烈,走向大众市场是必然之势。立顿模式不可复制,但不代表不可借鉴,如何去突破“传统”模式,如何去创新,相信值得所有的中国茶企深思。笔者一人之浅见,望与读者及中国茶人分享,共同探讨茶企的发展之路。
第二篇:语文教学路漫漫,其修也远矣
语文教学路漫漫,其修也远矣
——记被带教心得
林倩倩
今年是我参加“导师带教”活动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我独立进行语文教学的第二年。回想当初初登讲台时的紧张惶恐,再看看如今能在61个学生面前滔滔不绝地讲上一节课的自己,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
从第一次站上三尺讲台算起,距今也有四年的时间了。那时还是个未毕业的大学生,带着在课堂上听来的零星不成系统的教学理论和学校布置的实习任务,懵懵懂懂地便站在了中学的课堂上,实现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这是我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次角色变化,一开始并不适应,在学生面前连简单的自我介绍都说得语无伦次,更不用提上课了。经过一个月的实习,也只勉强学会书写教案和按部就班地对着教案上完一节课的内容而已,可当时我对自己的这点小收获,还觉得十分志得意满呢。现在看来,也只不过学到了语文教学的凤毛麟角,而当时那股沾沾自喜的劲,此刻看来净是自己无知的表现。
大学毕业后,我到启明中学应聘。起初,学校并未安排我上课,而让我在教务处帮忙,同时跟着语文教研组的组长林凯老师学习。导师带教协议签订完毕,意味着我在学习语文教学的这条大河中正式扬帆起航了。我很庆幸,在初涉语文教学领域时遇到了一位既有耐心又很细心的导师。第一堂语文课试上结束后,林凯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肯定,这让那时极度缺乏自信的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顿时有了信心。慷慨的鼓励之后,林凯老师便拿着我的教案从“教学目标”的编写,“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逐条点评到最后的“板书设计”。拿着这份被勾画得“面目全非”的教案,我心里虽然觉得汗颜,但又不可遏制地萌生出一股满满的信心。当然,除了热心地安排我上课,细心地给我评课,林凯老师在为我示范课堂教学时也总是准备得非常充分,即使当时我不一定能领会其中的奥妙,可在一节又一节精彩生动,引人入胜的课堂的熏陶下,我潜意识里似乎明白了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好课堂。第一年导师带教活动结束,我学会了简化教学目标,根据课标、单元目标和教参建议设置课文的重难点。但对于语文教学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我对语文教学的深刻体会来自我真正开始实践语文教学的第一年,可对我来说那时却是暗无天日的。因为我接连遭遇到失败的打击,同时也不断地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质疑。尽管我每天晚上备课到凌晨,课堂上小心翼翼地将教案上写的一字不落地教给学生,可学生的考试成绩总给自以为很努力的我当头一棒。遭受几次打击之后,某天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在闭门造车。作为一个新老师,最缺乏的就是工作经验,比如对教材的取舍,对考点的把握,对课堂的掌控等。但这些都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我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练就老教师身上所具有的这些本领呢?别无他法,唯有听课。此后,急功近利的我,便极少去听远在初三教学的导师的课,而转向同年级老教师的课堂。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听完一节老教师的课,便一股脑儿地将他的课堂生搬硬套到自己的课堂上,那会儿还颇为自己的聪明机智而自鸣得意。但学生的考试成绩出炉,便无情地告知我“此法不通”。多方努力无果后,我的心里偷偷亮起了白旗,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具备当语文老师的能力?为不误人子弟,我是不是应该考虑改行?正当我决定放弃之时,一节公开课让我对语文教学茅塞顿开。
其实在从事语文教学之前,我曾暗暗地在心里问自己,语文到底要教什么?就我自己的学习经验而言,语文似乎都是靠自学。语文课除了探讨文章的主题以及个别句子的内涵,便再无其他的内容可学了。真可谓既枯燥单调,又缺乏实用性。本着这一理念,我带着孩子们开始学习语文,到最后让自己都对这一科失了兴趣,又如何能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堂呢?一次公开课结束后,从事物理教学的郑自云主任问我:“小妹,你这节公开课的重难点是什么?”我自以为很酷地,非常麻溜顺利地便将重难点脱口而出:了解作者的童年,体会他的情感等云云。
主任听完若有所思地留下一句话:“语文课堂仅仅只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故事和他的情感?难道不需要指导学生写作吗?”就是这一句话,让在语文教学上迟迟找不到方向的我,如梦初醒。原来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带着学生了解作者和文章内容,而更应该关注文本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意义,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那之后,在备课之时,我总会将课文熟读几遍,研究完单元目标和教参后,再问问自己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写作方法,然后本着一课一得的态度,剔除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如此一来,不仅有效地节省了备课时间,也能使得一节课的重难点更加突出。导师带教的第二年,一阵无头苍蝇似的乱飞乱撞之后,我似乎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备课方法。
今年的导师带教活动有了一个更正式的称谓——“青蓝工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或许是校领导们启动“青蓝工程”的目的所在。他们希望我们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下迅速成长,练就一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并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独当一面。我们怎会不明白领导们的良苦用心?定当本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态度,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向老教师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