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导游词]四川-乐山大佛英语导游辞

时间:2019-05-14 04:5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语导游词]四川-乐山大佛英语导游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语导游词]四川-乐山大佛英语导游辞》。

第一篇:[外语导游词]四川-乐山大佛英语导游辞

;The city of Leshan is less than one hour's ride from the Baoguosi Monastery at the foot of Mt.Emei.Leshan is the home of the Giant Buddha at the conflueence of the Min,Dadu and Qingyi rivers.It qualifies as the largest Buddha in a sitting posture in the world.You must board a riverboat for the best view of the Giant Buddha.The massive Buddha was carved out of a cliff face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ago, but now it is still well preserved in good shape, with his full and serene face.¡¡¡¡The Buddha is the largest Buddha in China,towering to 71m,with his 14.7m head,and 24m shoulders.The Buddha's ears are 6.72m long, insteps 8.5m broad, and a picnic could be conducted on the nail of his big toe, which is 1.5m long.¡¡¡¡This carving project was begun in 713.Each summer at that time the Min,Dadu and Qingyi rivers flowed down.As the ghree rivers met,turbu-lent waves strucd each other hard,boats capsized and boatmen vanished.There was a Buddhist monkby the name of Haitong in Lingyun Hill,who saw the situation and was determined to carve a giant Buddha out of the cliff face, hoping that the Buddha's presence would subdue the swift currents and protect the boatmen.Haitong started travelling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other areas in China to collect funds for the gigantic carving.Once an evil official attempted to obtain by force the money collected by Haitong.The monk refused him in strong terms.He said,“I'd rather gouge out my eyes than give a penny to you,”The official shouted in anger,“gouge your eye out now!”Haitong resolutely dug out one of his eyes.¡¡¡¡The monk's behavior in protecting the funding so greatly encouraged sculptors and other construction workers that the carving work went on smoothly.Unfortunately Haitong died before the completion of his life's work.However, this work continued due to the support of the local people as well as Weigao and Zhangchou Jianqing,the local top military commanders.The word took up 90 years until 803 when it was completed.Since then the Buddha has watched over the river traffic for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to offset the large number of serious accidents in the river.Modern Chinese question whether safer boat gravel is due to his presence or to sime later-day dredging.¡¡¡¡As you get close to the Buddha,we can find out some scattered holes im rows around the Buddha.They are remains of so Called the Giant Buddha Pavilion.It was a nine-storied building set up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to shelter the Buddha.It was renamed as the Lingyun Pavilion with 13 stori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Unfortunately it was destroyed by a war during the Ming Dynasty.Since then the Buddha remains outside in the open space.¡¡¡¡The Giant Buddha has lasted over a thousand years, and still survives in good shape.Why?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the studies on the ancient construction of the Buddha,the cliff face the Buddha occupies enjoys topographical advantages.It is on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hill,where verdant trees grow so well as to protect rocks and slope from erosion.Secondly although the Buddha seats bordering on the confluence of the three rivers, the immense statue is carved into the cliff face inside the hill,which alleviate the severe damage by wind and water erosion.Finally there is a water-drainage system,hidden from view.The system starts with 1021 fastened hairs, which conect one another at the bace of the bead.The end of the hairs inter-links the shoulders,joining the simple-patterned robe pleats carved on the body.The hairs,shoulders and pleats naturally reveal a complete system that carries away the entire surface water on the body, where the water disappears underground.¡¡¡¡It is worth making several passes at the Buddha.From the ferry pier on the island,you climba steep road and through Lingyun Temple to a vantage point for viewing the buddha.You can go to the top,opposite the head, and then descend a short zigzag stairway carved into the cliff to the feet for the top,oppoosite the head,and then descend a short zigzag stairway carved into the cliff to the feet for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 viwepoints.A local boat passes by for a frontal view, which reveals two guardians in the cliff side, not visible from land,Wuyou Buddhist Monastery can be reached in 15 minutes by footpath from the Buddha,which is also from the Tang Dynasty with Ming and Qing renovations,Its layout is very similar to the other monasteries as we mentioned before.Walking along up Wuyou Hill,you can enjoy the quiet and beartiful scenery, The top of Wuyou Hill affords you a vision of an emerald-green tree forest, glazed golden tiles of the monastery roofs and the distant rivers.

第二篇:四川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00年了。

设计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00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1982年,乐山大佛经国务院公布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乐山大佛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乐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遗产。

海师堂

那么,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笔财富?当初修大佛的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参观海师堂。

海师堂里的三尊塑像就是修建乐山大佛的功臣。首先我们看中间这一位,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禅师,他是贵州人氏,当年在凌云山上结茅为僧。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来镇水患。于是四处化缘,筹得不少的钱财。当时有一位贪官见财眼开,准备敲诈勒索他,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意思是说,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来给你,但你休想得到这笔佛财。那个贪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他试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贪官吓坏了,从此以后没再为难他。海通禅师造佛时年事已高,所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他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20万,继续修造乐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经费,于是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五十万两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90年时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九曲栈道

现在大家对大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九曲栈道到大佛脚看全景。我们脚下的九曲栈道是同乐山大佛一起修建的,共有173个台阶,最宽的地方是1.45米,最窄的地方仅有o.6米。大家沿途可以欣赏一下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这些佛像神态各异,工艺精妙,可与中国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遗憾的是它们的风化现象非常严重。

我们已经来到大佛脚下,请大家抬起头来仰视大佛,感受一下他的高大和壮观。各位游客还可以仔细看看最近才发现的位于大佛心脏部位的小佛头像。

宗教内涵

顺便,我再给大家讲解一下乐山大佛的宗教内涵。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它是一尊弥勒佛。为什么要造一尊弥勒佛呢?这和唐代崇拜弥勒佛有密切的关系。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释迦牟尼死后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接替佛祖的地位,于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广传佛法,普渡众生。佛经上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所以人们自然渴望他能尽快降临人间,全国各地因此盛行塑造弥勒佛像。到了武周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疏》,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故乐山大佛的弥勒身份也因此决定了。

有的游客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乐山大佛这尊弥勒佛跟寺庙里的弥勒佛造像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寺庙里的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契此是浙江奉化县人,他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预测人的吉凶,经常拿着一个布袋四处化缘,在逝世前他曾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而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寺庙里的弥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其实在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现在寺庙里的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承前启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但是他的面相却具有汉族人的共同特点。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祟尚肥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信心和决心。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史中辉煌灿烂的阶段,造像着力表现了佛的“神情”。

乐山大佛温文尔雅的神情,和蔼可亲的神态,以及凝思中蕴含智慧,威严中带有慈祥的面容,都让人情不自禁产生崇敬与亲切的感觉。我想大家在惊叹乐山大佛高大与壮观的同时,还不能不赞叹它的造像工艺的精美。好了,现在我请大家自由活动,十分钟后我们沿着1983年新修的凌云栈道往上走,去参观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

各位游客,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乐山古代的一种墓葬习俗。

说起墓葬习俗,大家也许比较熟悉川东长江两岸的悬棺吧。而在川西,特别是乐山地区则流行一种凿山为墓的安葬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沿着浅丘、山谷挖凿一个方形的洞穴,然后将尸体和棺材、陪葬品等放人洞中。墓制的结构完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而从外部看上去,则是一个个深邃神秘的山洞。这种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故而称为东汉崖墓。在乐山范围内约有上万座这样的崖墓,而在这些崖墓群中,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墓群则是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麻浩崖墓,它长约200米,宽约25米,共有544座墓。大家知道,人都免不了生老病死,无论你是乐观的面对还是悲观的面对,生死是一个人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人们对死亡的无奈就只好衍生出一种祈求、一种愿望,希望死去以后,能过着比生存时好的生活。再加上当时受到道家思想影响,认为西王母、女蜗这些神仙所居的地方都是石屋,便说凿山为室可成神仙,故而这种墓制形式逐渐流行开来。东汉时期,乐山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地处交通要道,人口不断增加,社会阶级关系、政治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地方大族的形成和思想文化上受儒家的影响,“忠、孝、仁、信、节、义”观念最为突出。而在“仁孝”的思想下,生时孝养,死后厚葬,自然是不可免的了。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耗费巨资来修建崖墓便应运而生,前后流行了400年之久。

好,现在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先抬头看看这个门匾“麻浩崖墓”。麻浩是我们身后边的这条河,是由先秦蜀郡太守李冰为避沫水之害所开凿的溢洪道。墓地因此而叫“麻浩崖墓”。这块匾是咱们的文坛巨匠郭沫若老先生1965年所题写的。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认为乐山最值得一看的是什么?也许游客朋友都会不加思索的说——乐山大佛,对吧?是的。而咱们郭老却说了,能与乐山大佛媲美的只有乐山崖墓。用他当时的话来说:“有搞头”(四川话,也就说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意思)。所以说,来到乐山除了观大佛,还应看崖墓。麻浩崖墓曾在1956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看我右手边这块碑文的记载就知道了。我左手边的这块石碑所记载的是因1988年麻浩崖墓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而建博物馆。前面这块门匾上写的“麻浩崖墓博物馆”,是现代学者杨超所写的。

现在我们一块来参观一下这个墓群的内部结构。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巨型的挽马图仿制品,是根据墓里边的挽马图仿制的,它所表现的意义到了里面我再给大家详细介绍。现在到了麻浩1号崖墓。我们眼前的这块空地,是仿造现实生活修建的阴间生活庭院和花园。门上面有很多的画像石刻,雕刻技艺精湛绝伦,其功能是引导死者的魂魄,魂气升天,形魄归地,而以形魄归地为主要目的。同时,每幅图还表现出墓主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我们从左至右看一下,这里边最出名、最有特色的是这幅“荆轲刺秦王”图。它反映的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封建伦理观念,也反映了墓主反秦的思想。接下来是“西王母赐药图”。

西王母是我们神化传说中的王母娘娘,是汉代人们心目中保佑长生不死、人丁兴旺的崇拜对象。图上西王母端坐中间,向许多祈跪地上的人施药。能获得不死之药是梦寐以求的事,故而在许多墓葬中都可以看到西王母的造像。洞穴旁边的这幅图就是刚才大家进门时所看到的“挽马图”的蓝本。大家一定发现该图与一般的车马行列迥然不同,图里是一烈马被马夫用力拉缰,作者以非常简练的手法,刻画了马夫全神贯注控制烈马的神态和烈马桀骜不驯的雄姿,这种力量和速度相结合的气势是非常有观赏价值的。因此画气势非凡,故而仿刻在院内。这幅图也许体现墓主人生前有喜爱猎骑名马的爱好吧。大家请抬头看,这座佛的雕像是整个墓室中最有研究价值的。它通高28厘米,身着通肩天衣、右手作“施无畏印”,表现的是“安乐一切”的意思。这座佛像是我国最早的佛刻雕像之一。

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而最早的佛像却出土在乐山崖墓中,证明了佛教在乐山的传播并不比其它地方晚,这是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史、佛教艺术和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等问题不可忽视的资料。右边所刻的是铺首,铺首一般刻在门梁、门框、门楣正中,它的作用是降魔驱邪,保护主人,门右手边有一手持扫把的妇人,这是告诉大家,如果要进门一定要先扫扫灰尘,干干净净,这也表现了主人好客的一面。现在进了内室,这里一切都是模仿死者生前的阳宅而布置的阴宅。当时的人们对死亡、对遗体的认识是:“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体归于土”,所以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主人的客厅、厨房、卫生间等,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虽死犹生的生活。根据家族的大小和墓制的形式,专家们把墓制分为单式制、双式制。就好比我们现在所说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等。墓地的尽头放着棺木。棺木中一般埋葬一对夫妻,象征一个小家庭,死者们就象继续着生前共居一院,不同辈份或兄弟各成一小家,分房而居的生就有可能是一个家族,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不能把墓洞延伸、扩展。如果要容纳整个家族,那么很有可能需要把整座山开辟成一个巨大的墓群。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个子稍高的客人朋友进来时总弯着腰,那是因为墓顶太低了。而进来之后,就宽畅多了,那是因为他们为了排水,故意把崖墓地面做成内高外低,还在地面凿出排水沟道。请大家再跟我到墓外两边的陈列馆参观墓葬时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都是陶制品,唯一的复制品是这个读书佣。在崖墓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陪葬品的种类、组合形式有所发展,有所变化,大体上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柜里陈列的陶鸡、陶猪等也有不同的意思,比如陶猪、陶鸭表示墓主人的家景。陶狗在墓中比较多,因为汉代养狗之风很盛行,生时做为宠物,死后放在墓中用以预防盗贼。这里面最有观赏价值的是1978年出土的陶楼房,从楼房的富丽堂皇、重楼重檐完全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的富有。好,请大家在这里自由参观,参观完请在门口集中!

第三篇:四川乐山大佛景区导游词[范文模版]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距省会成都约150公里,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乐山大佛景区导游词,欢迎阅读。乐山大佛导游词1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00年了。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00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1982年,乐山大佛经国务院公布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乐山大佛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乐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遗产。

海师堂

那么,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笔财富?当初修大佛的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参观海师堂。

海师堂里的三尊塑像就是修建乐山大佛的功臣。首先我们看中间这一位,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禅师,他是贵州人氏,当年在凌云山上结茅为僧。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来镇水患。于是四处化缘,筹得不少的钱财。当时有一位朝廷命官见财眼开,准备敲诈勒索他,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意思是说,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来给你,但你休想得到这笔佛财。那个朝廷命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他试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朝廷命官吓坏了,从此以后没再为难他。海通禅师造佛时年事已高,所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他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20万,继续修造乐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经费,于是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五十万两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90年时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九曲栈道

现在大家对大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九曲栈道到大佛脚看全景。我们脚下的九曲栈道是同乐山大佛一起修建的,共有173个台阶,最宽的地方是1.45米,最窄的地方仅有o.6米。大家沿途可以欣赏一下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这些佛像神态各异,工艺精妙,可与中国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遗憾的是它们的风化现象非常严重。

我们已经来到大佛脚下,请大家抬起头来仰视大佛,感受一下他的高大和壮观。各位游客还可以仔细看看最近才发现的位于大佛心脏部位的小佛头像。

宗教内涵

顺便,我再给大家讲解一下乐山大佛的宗教内涵。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它是一尊弥勒佛。为什么要造一尊弥勒佛呢?这和唐代崇拜弥勒佛有密切的关系。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释迦牟尼死后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接替佛祖的地位,于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广传佛法,普渡众生。佛经上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所以人们自然渴望他能尽快降临人间,全国各地因此盛行塑造弥勒佛像。到了武周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疏》,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故乐山大佛的弥勒身份也因此决定了。

有的游客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乐山大佛这尊弥勒佛跟寺庙里的弥勒佛造像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寺庙里的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契此是浙江奉化县人,他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预测人的吉凶,经常拿着一个布袋四处化缘,在逝世前他曾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而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寺庙里的弥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其实在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现在寺庙里的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承前启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但是他的面相却具有汉族人的共同特点。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祟尚肥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信心和决心。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史中辉煌灿烂的阶段,造像着力表现了佛的“神情”。

乐山大佛温文尔雅的神情,和蔼可亲的神态,以及凝思中蕴含智慧,威严中带有慈祥的面容,都让人情不自禁产生崇敬与亲切的感觉。我想大家在惊叹乐山大佛高大与壮观的同时,还不能不赞叹它的造像工艺的精美。好了,现在我请大家自由活动,十分钟后我们沿着1983年新修的凌云栈道往上走,去参观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

各位游客,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乐山古代的一种墓葬习俗。

说起墓葬习俗,大家也许比较熟悉川东长江两岸的悬棺吧。而在川西,特别是乐山地区则流行一种凿山为墓的安葬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沿着浅丘、山谷挖凿一个方形的洞穴,然后将尸体和棺材、陪葬品等放人洞中。墓制的结构完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而从外部看上去,则是一个个深邃神秘的山洞。这种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故而称为东汉崖墓。在乐山范围内约有上万座这样的崖墓,而在这些崖墓群中,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墓群则是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麻浩崖墓,它长约200米,宽约25米,共有544座墓。大家知道,人都免不了生老病死,无论你是乐观的面对还是悲观的面对,生死是一个人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人们对死亡的无奈就只好衍生出一种祈求、一种愿望,希望死去以后,能过着比生存时好的生活。再加上当时受到道家思想影响,认为西王母、女蜗这些神仙所居的地方都是石屋,便说凿山为室可成神仙,故而这种墓制形式逐渐流行开来。东汉时期,乐山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地处交通要道,人口不断增加,社会阶级关系、政治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地方大族的形成和思想文化上受儒家的影响,“忠、孝、仁、信、节、义”观念最为突出。而在“仁孝”的思想下,生时孝养,死后厚葬,自然是不可免的了。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耗费巨资来修建崖墓便应运而生,前后流行了400年之久。

好,现在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先抬头看看这个门匾“麻浩崖墓”。麻浩是我们身后边的这条河,是由先秦蜀郡太守李冰为避沫水之害所开凿的溢洪道。墓地因此而叫“麻浩崖墓”。这块匾是咱们的文坛巨匠郭沫若老先生1965年所题写的。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认为乐山最值得一看的是什么?也许游客朋友都会不加思索的说——乐山大佛,对吧?是的。而咱们郭老却说了,能与乐山大佛媲美的只有乐山崖墓。用他当时的话来说:“有搞头”(四川话,也就说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意思)。所以说,来到乐山除了观大佛,还应看崖墓。麻浩崖墓曾在1956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看我右手边这块碑文的记载就知道了。我左手边的这块石碑所记载的是因1988年麻浩崖墓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而建博物馆。前面这块门匾上写的“麻浩崖墓博物馆”,是现代学者杨超所写的。

现在我们一块来参观一下这个墓群的内部结构。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巨型的挽马图仿制品,是根据墓里边的挽马图仿制的,它所表现的意义到了里面我再给大家详细介绍。现在到了麻浩1号崖墓。我们眼前的这块空地,是仿造现实生活修建的阴间生活庭院和花园。门上面有很多的画像石刻,雕刻技艺精湛绝伦,其功能是引导死者的魂魄,魂气升天,形魄归地,而以形魄归地为主要目的。同时,每幅图还表现出墓主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我们从左至右看一下,这里边最出名、最有特色的是这幅“荆轲刺秦王”图。它反映的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封建伦理观念,也反映了墓主反秦的思想。接下来是“西王母赐药图”。

西王母是我们神化传说中的王母娘娘,是汉代人们心目中保佑长生不死、人丁兴旺的崇拜对象。图上西王母端坐中间,向许多祈跪地上的人施药。能获得不死之药是梦寐以求的事,故而在许多墓葬中都可以看到西王母的造像。洞穴旁边的这幅图就是刚才大家进门时所看到的“挽马图”的蓝本。大家一定发现该图与一般的车马行列迥然不同,图里是一烈马被马夫用力拉缰,作者以非常简练的手法,刻画了马夫全神贯注控制烈马的神态和烈马桀骜不驯的雄姿,这种力量和速度相结合的气势是非常有观赏价值的。因此画气势非凡,故而仿刻在院内。这幅图也许体现墓主人生前有喜爱猎骑名马的爱好吧。大家请抬头看,这座佛的雕像是整个墓室中最有研究价值的。它通高28厘米,身着通肩天衣、右手作“施无畏印”,表现的是“安乐一切”的意思。这座佛像是我国最早的佛刻雕像之一。

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而最早的佛像却出土在乐山崖墓中,证明了佛教在乐山的传播并不比其它地方晚,这是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史、佛教艺术和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等问题不可忽视的资料。右边所刻的是铺首,铺首一般刻在门梁、门框、门楣正中,它的作用是降魔驱邪,保护主人,门右手边有一手持扫把的妇人,这是告诉大家,如果要进门一定要先扫扫灰尘,干干净净,这也表现了主人好客的一面。现在进了内室,这里一切都是模仿死者生前的阳宅而布置的阴宅。当时的人们对死亡、对遗体的认识是:“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体归于土”,所以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主人的客厅、厨房、卫生间等,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虽死犹生的生活。根据家族的大小和墓制的形式,专家们把墓制分为单式制、双式制。就好比我们现在所说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等。墓地的尽头放着棺木。棺木中一般埋葬一对夫妻,象征一个小家庭,死者们就象继续着生前共居一院,不同辈份或兄弟各成一小家,分房而居的生就有可能是一个家族,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不能把墓洞延伸、扩展。如果要容纳整个家族,那么很有可能需要把整座山开辟成一个巨大的墓群。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个子稍高的客人朋友进来时总弯着腰,那是因为墓顶太低了。而进来之后,就宽畅多了,那是因为他们为了排水,故意把崖墓地面做成内高外低,还在地面凿出排水沟道。请大家再跟我到墓外两边的陈列馆参观墓葬时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都是陶制品,唯一的复制品是这个读书佣。在崖墓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陪葬品的种类、组合形式有所发展,有所变化,大体上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柜里陈列的陶鸡、陶猪等也有不同的意思,比如陶猪、陶鸭表示墓主人的家景。陶狗在墓中比较多,因为汉代养狗之风很盛行,生时做为宠物,死后放在墓中用以预防盗贼。这里面最有观赏价值的是1978年出土的陶楼房,从楼房的富丽堂皇、重楼重檐完全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的富有。好,请大家在这里自由参观,参观完请在门口集中!

乐山大佛导游词2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乐山大佛景区游览。乐山大佛,全名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之处的凌云山栖鸾峰,距成都130公里。今天我们的游览路线依次是凌云寺,海师洞,九曲栈道,最后是东方佛都,全程游览时间大约3个小时,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保护景区环境,紧跟我们的旅游团队。

乐山大佛因其所在地乐山而得名,也称嘉州大佛、凌云大佛。乐山大佛的具体始建时间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仅记载了一个大致的“开元初”,最早是由贵州僧人海通和尚主持修建的,修凿的佛像为弥勒佛,其目的是减弱该河流交汇处的水势。海通和尚去世后,大佛的修造一度停止。开元二十七年(739)时,章仇兼琼担任剑南节度使,为重修大佛而捐出了自己20万钱的俸禄,大佛得以再次开工,章仇兼琼调任户部尚书,大佛的修造再次停滞。直到贞元元年(785)时,韦皋担任西川节度使,大佛得以第三次开工,其间韦皋专门捐出了自己的50万钱俸禄作为修造资金。贞元十九年(803)时,乐山大佛正式修造完成,整个工期前后历时约90年,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多次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乐山大佛得到妥善保护和维修,1998年,乐山大佛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乐山大佛头部右边的一个平台上,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座巍峨高大的大佛尽现我们眼前,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家眼前的乐山大佛被世人称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大佛矗立于三江汇合处的凌云山山体内,同乐山市区隔江遥望,最为神奇的地方还在于,它正好处于“巨型睡佛”的心脏处,这暗合了“心即是佛,佛在心中”的佛理,形成“佛中有佛”的奇观。

大家看到大佛肯定有一些疑问:为什么大佛会建在乐山而不是其他城市?为什么凿于水边藏于山里?为什么会是弥勒造像?这些疑问稍后我会为大家一一解答,现在我要先给大家讲的是跟大佛有关的一个数字:四。咱们中国人经常喜欢用数字法来概括某些东西,比如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等等,学术有四大书院,文学有四大名著,佛教有四大名山,造像有四大石刻……所以今天,我也要来给大家说说乐山大佛身上的三个“四”。

第一是“四”个显赫的数字:最高、最宽、最长、最多。高度:大佛通高71米,有24层楼那么高,比自称世界第一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还高18米,比山西云冈石窟最高佛像高出三倍。宽度:大佛的肩宽28米,有两辆大巴连起来那么长,两名壮汉可以并排站在他的耳朵里。长度:大佛修建经历了四代帝王。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经肃宗、代宗,最后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落成,距今1200多年,笑看风云过,弹指一挥间。最后是它的“多”:不知道大家注意到大佛头顶的发髻了吗?哪位朋友能够数的清楚究竟有多少个发髻呢?(互动)一共1021个发髻,这还是1962年对大佛维修时用粉笔一个一个编上号,采用“排除法”才数清楚的。

再来就是乐山大佛有“四”大奇观:闭眼、流泪、佛光、胸中小佛。闭眼,说的是上个世纪岷江洪水泛滥,大佛慈悲不忍看,竟一夜之间闭上了眼。当然,大佛闭眼的真正原因是年久失修,大量的鸟类飞到大佛脸上做窝,大佛眼睛就睁不开了。关于流泪,是人们赋予大佛悲天悯人的佛性的表现,那泪痕实则是雨水长年作用下形成的。当然,现在经过大佛皮肤美容工程,泪痕已经看不见了,大佛也更焕发出光彩。关于佛光,能在这里500米的范围内出现,并正好出现在大佛头部位置,以凌云山的海拔高度,不能不说是奇迹。关于胸中小佛,指的是1999年发现的大佛胸口位置呈现的佛形痕迹,睡佛、大佛、小佛,一佛套一佛,真真是“佛中有佛”。

最后是大佛的“四”大拾趣:其一,大家不难发现,远看与头部浑然一体的发髻实则是用石块嵌就而成,但却没有沙桨私铸痕迹。其二,右耳耳垂根部内侧发现腐朽了的木泥,证实了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关于乐山大佛“集天下佛像之大,两耳又以木为之”的记载。其三,大佛身上隐而不现的排水系统,认真研究起来,让现代科学也瞪目结舌。其四,胸口残碑。大家有没注意到大佛胸口处有修整过的痕迹?这个位置后的佛身内曾经有一个洞穴,洞内曾藏有珠宝钱财,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被洗劫一空。后来洞口以碑封洞,那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下佛脚真遗憾”,现在请大家就随我一起沿着九曲栈道去近距离观赏大大佛全景吧。

乐山大佛导游词3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乐山市旅游观光。古时候乐山因盛产香味独特的海棠,故有“海棠香国”之誉。青山绿水与寺庙园林融为一体是乐山景观的最大特色。乐山市峨眉山景区包括乐山大佛景区和峨眉山景区两大部分。乐山最负盛名的是世界第一大佛一:乐山大佛。这尊由八世纪唐朝海通和尚发起修凿的弥勒石刻坐佛,历时90年才修凿而成。它面对三江,雄峙千载,阅尽人间沧桑。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那雄浑伟岸的躯体与青青凌云山、迢迢岷江水交相辉映,成为乐山的标志。1996年12月,乐山大佛——峨眉山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四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之12011年,乐山大佛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旁,濒临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开凿于唐代时期(公元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历时约90年。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造像,多是盛唐作品。凌云寺右灵宝峰上,现存一座砖塔,塔高十三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寺左江中一孤峰卓立,名乌尤,即秦时所凿乐山离堆,上有唐创建乌尤寺,以及相传汉郭舍人注《尔雅》处。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型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8平方千米,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遂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各位游客朋友,据《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记载,“乐山大佛”的真实官方名称应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乐山大佛”之名是后依据地名所取。“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佛体态勻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大佛阁”,宋时称“天宁阁”,可惜毁于明末战乱,被张献忠的起义军焚毁。从大佛两侧的山崖上可看到几十处孔穴,那是当年建造楼阁时,安置梁柱的地方。而今日,梁柱早已被拆除,而雄壮的大佛仍巍然屹立着。

各位游客朋友,乐山大佛设计非常巧妙。首先是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衣纹皱褶有排水沟;正胸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其次是沿大佛左侧的凌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在此抬头仰望大佛,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栈道沿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第三是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银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各位游客朋友,与乐山大佛相依而存的有著名寺院凌云寺。凌云寺规模颇大,大佛就凿于离寺不远的崖上。从这里可以沿一条凿于悬崖边上的陡直小路,下到大佛的脚边,在此凭栏看佛,可以仔细观赏大佛头部各个部位的细微之处。因为大佛凿于凌云寺前,所以大佛也就称为凌云大佛。而凌云寺也因有了这尊大佛,而被人们称为大佛寺。凌云山有了大佛,山更出名,大佛在凌云山上,山更增色。

凌云寺建于唐代,位于大佛头部的右后方,俗称大佛寺。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佛像时,寺宇又有扩建。唐建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毁。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以后又经多次修葺。寺门正中匾上苏东坡书“凌云禅院”四字。

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经楼等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厂于1930年新建,结构和外形为近代建筑风格,楼下新辟“海师堂”,塑有大佛发起建造者海通法师以及继任建造者章仇兼琼、韦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各位游客朋友,乐山大佛景区的游览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合作,接下来我们要驱车前往峨眉山景区游览。

第四篇:四川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精选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川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精选,欢迎阅读!

四川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精选

1各位游客:

大家眼前的这座巨大的佛就是有名的乐山大佛了。

大家一定为它的雄伟气魄而赞叹吧。你们看,它的双眼似睁似闭,面目慈祥。它实际高度有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就有28米的距离。大家再看它的耳朵,长7米,里面可以藏进好几个人,一只脚背上也可以站一百多人。

这座大佛是修筑于唐朝的开元元年,由有名的僧人海通法师所创建,一共用了90多年才建成。据说和尚创建大佛的初衷是为了根除岷江水患,确保行船安全,并为此而献出了自己的双眼,此后,海通舍目济苍生的佳话流传至今。

人们修建乐山大佛要爬上高山峻岭,攀上悬崖峭壁,一锤锤地凿,一刀刀地刻,90多年的时间,不知道花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勇气。

下面请各位游客自由欣赏,小心路滑。请不要乱扔垃圾,保持景区清洁,人人有责。

四川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精选

2尊敬的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乐山大佛旅行社的导游,我姓陈,叫陈一鸣,大家叫我小陈或陈导都可以,今天将由我和大家起游览四川的名胜景区—乐山大佛。

大家快点来看看,我们已经来到了目的地—乐山的港码头,对面的大山就是有名的凌之山。大家仔细观察那座大山,是不是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座巨型睡佛呢?这是一座天然形成的睡佛。这座巨型睡佛的胸部的后面,就是有名的乐山大佛。这也是乐山最有名的奇观——佛中有佛。

好了,看完睡佛咱们再一起去看看乐山大佛吧!这座大佛有71米多高,肩膀就有64米宽,嘴巴和眼睛长3。3米。大家猜一猜乐山大佛的耳朵上能站多少个人?哈哈!不知道吧!告诉大家大佛的耳朵上能站30多个成年人呢!相传乐山大佛为了镇住水妖,保护乐山老百姓,他只能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压住水妖,让他出不来作怪,至今他还坐在那滔滔江水之中。

四川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精选

3各位先生们、女士们、大家好!我叫张梁影,现在由我带领大家到乐山大佛去看一看。

你知道乐山大佛在什么地方吗?现在有我来告诉你吧!在四川省西南部,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

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行人。传说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量保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从那时起,无数石匠在乐山岷江岸边的石壁上一凿凿、一锤锤,整整敲打了90年,终于凿出了一座大石佛。这就是我国最大的一尊石佛——乐山大佛。

他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3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斜披垂挂的衣服下,脚宽8。5米。越是在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 佛,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他都能擎得起。

有时间自己亲自去看看吧!

第五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导游词范文

乐山大佛导游词范文(一)

游客们,今天我们参观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坐落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周围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大江,统称“乐山三江”。

它通高71米;肩宽24米;耳朵有7米长,每个耳朵能钻进去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头的直径竟有10米,有5层楼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却有米长,不要说与大佛比,就是个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100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人们说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XX年,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已经矗立在这1200多年了!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为什么能保存12XX年呢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

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当时,岷江水势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一忍心看下去,于是便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当时,一名财主想得到这笔巨款,当海通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后,便对财主说:“我宁愿把我的眼珠挖下来,也不会给你这笔钱。”他见财主不信,便用双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财主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这才打消了念头。过后,海通又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就这样,人们一锤锤地修造了90年,乐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乐山大佛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米,颈高3米,指长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XX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XX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XX年了。

设计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XX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特别是新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1982年,乐山大佛经国务院公布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乐山大佛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乐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遗产。

海师堂

那么,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笔财富当初修大佛的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参观海师堂。

海师堂里的三尊塑像就是修建乐山大佛的功臣。首先我们看中间这一位,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禅师,他是贵州人氏,当年在凌云山上结茅为僧。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来镇水患。于是四处化缘,筹得不少的钱财。当时有一位贪官见财眼开,准备敲诈勒索他,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意思是说,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来给你,但你休想得到这笔佛财。那个贪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他试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贪官吓坏了,从此以后没再为难他。海通禅师造佛时年事已高,所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他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20万,继续修造乐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经费,于是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五十万两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90年时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九曲栈道

现在大家对大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九曲栈道到大佛脚看全景。我们脚下的九曲栈道是同乐山大佛一起修建的,共有173个台阶,最宽的地方是米,最窄的地方仅有米。大家沿途可以欣赏一下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这些佛像神态各异,工艺精妙,可与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遗憾的是它们的风化现象非常严重。

我们已经来到大佛脚下,请大家抬起头来仰视大佛,感受一下他的高大和壮观。各位游客还可以仔细看看最近才发现的位于大佛心脏部位的小佛头像。

下载[外语导游词]四川-乐山大佛英语导游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语导游词]四川-乐山大佛英语导游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乐山大佛导游词大全

    乐山大佛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

    乐山大佛导游词[范文模版]

    乐山大佛导游词(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乐山大......

    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导游词1 大家好,我很高兴能当你们的导游,我姓刘名希越,大家可以叫我小刘,刘导。这次我们去看世界遗产——乐山大佛。我们先不说了,赶快出发吧!游客们,这里......

    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来自某某游旅社的导游,我姓吴,可以叫我吴导。在这风和日丽的下午,让我们一起去看著名的世界遗产——乐山大佛。 游客们,这里是乐山的......

    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今天呢,我是因为各位朋 友的到来而是非常的高兴,首先呢,我代表大佛景区向各位表示欢迎,其次,做一下自我介绍,我......

    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导游词1 大家好,很荣幸能当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悦导游,这次我们到的是世界遗产之一——乐山大佛。好,我们出发吧!游客们,这里是乐山的港码头,请看对......

    有关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以下是“山大佛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乐山大佛导游词(一)大家好,我叫高洁,叫......

    乐山大佛简短导游词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