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桥头堡战略为契机做强做精滇中林业产业

时间:2019-05-14 05:3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桥头堡战略为契机做强做精滇中林业产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桥头堡战略为契机做强做精滇中林业产业》。

第一篇:以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桥头堡战略为契机做强做精滇中林业产业

以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桥头堡战略为契机

做强做精滇中林业产业

2009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 建设森林云南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提出了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建设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政策支持,提升全省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云南奠定坚实基础的林业发展总体思路。2010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推动“森林云南”建设,促进生态改善、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复合产业群体,是发展林业和保障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对于发挥现代林业的经济功能,维

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满足社会对森林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滇中经济区林业资源情况

滇中区由昆明、曲靖、玉溪、楚雄4个州市组成,是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的中心。土地总面积18239.4万亩,林业用地11645.85万亩,林分面积6629.25万亩,森林覆盖率39.03%,接近省平均水平。商品林面积4714.06万亩,林分面积2524.32万亩,占全省商品林林分面积的36.2%。经济林、竹林面积177.59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04亿m,其中林分蓄积量9066万m,年生长量619万m,年消耗量342万m,年净生长量277万m。可提供建设基地1342万亩,为我省商品林建设的第二大区。

二、滇中林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滇中片区作为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依托其人才、技术、资金、信息较为集中的优势和交通便捷的条件,形成了生物技术研发、人才和技术成果聚集、国际信息的交流中心。这一地区重点发展特色经济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森林生态旅游、木材加工、非木材产业、观赏苗木培育及林产品会展交易、投融资、信息服务等。在此基础上,以昆明为中心,玉溪、曲靖、楚雄等滇中城市群为依托,构建云南特色林业资源精深加工基地。

333

当前在建的云南省首家以林产业为主体的园区—云南国际林产业园项目,拟建在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总体规划2.1万亩。园区内分为云南国际林产品精深加工及服务区、云南国际林产品物流及会展区、云南国际花木大世界苗木种植交易区3个片区的22个功能区,将全面提升昆明林业产业专业化、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的程度。

云南是全国野生食用菌出口第一大省,楚雄州是全省乃至全国野生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010年楚雄州采集野生菌1.22万吨,产值4.6亿元。野生菌产量约占云南省野生菌产量的1/6。楚雄州南华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在野生菌出产季节,众多的国内外客商云集南华交易,使南华县一度成为西南较大的野生菌聚散交易地之一,带动了一批以经营野生菌为主的企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南华县现已培育形成野生菌生产加工企业14家,逐步成为云南最大的野生菌食用菌交易市场之一,对周边县市产生了较强的辐射作用,形成滇中经济园与滇西经济圈交汇点地带上的野生菌集散中心。每年,南华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均达5000吨以上,交易额达2亿多元。

三、滇中经济区林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视察时作出了重要指示,要“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巨大成功基础上实施全方位开放的新思想、新

突破、新举措。“建设重要桥头堡”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为云南林业产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滇中经济区林业产业结合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多区域的合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突出区域特色,努力构建“良种化建园,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定向培育为手段,强化原料林基地培育,积极外引内扶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发展和创立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和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多资源综合利用,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以法治为保障,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引导和服务水平,通过大力发展以林产品加工为重点的林业第二产业,扎实推进以木材产品加工原料生产为主的林业第一产业,积极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推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并逐步建成滇中地区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主要思路有:

(一)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

统筹兼顾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构建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公共服务体系为支撑,门类齐全、协调发展、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

(二)坚持市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数量扩张与

质量效益提高并重,开发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和产业,促进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三)坚持规模发展,推进一体化经营。

着力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培育壮大林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资源集中利用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四)坚持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林业产业由以利用林木资源为主向综合利用森林资源为主转变,由以利用天然林为主向利用人工林为主转变,由资源主导型向技术主导型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产业。

(五)坚持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效益。

加强林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强化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在资源培育和生产加工中的主导作用,促进林业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四、滇中林业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需要的支持 滇中林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林业“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仍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产业化发展水平低,龙头企业小、弱、散,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健全等矛盾和问题仍十分突出。围绕建设“森林云南”的总体部

署,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0>161号)文件精神,以提高林业产业市场竞争为核心,以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突出产业特色,强化科技支撑,培育产业集群,构建发达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是将来滇中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

按照云南省林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滇中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需要支持做好以下五大工程:

(一)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工程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具特色,资源互补,生态发展”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地集中打造集林产品加工、研发、物流、商贸、信息为一体的基础先进、配套完备、交通发达、产业集聚的林业产业园区,着力推进以昆明为核心、辐射周边及全省的6个林业产业园区建设。

(二)原料基地建设工程

林业产业原料基地建设是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要求,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加快推广特色品种,优化区域布局,加大科技投入,推进集约经营,加快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品牌型转变。完善优惠政策,将中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项目建设与原料林基地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特别是有条件的大中型林业企业,通过股份合作、联营、租赁、承包、转让等形式营造原料林基地,着力建设木本油料、林(竹)浆纸、林产化工、速生丰产林、珍贵用材、竹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观赏苗木等8个省级原料供给基地。

(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林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林业产业化的重要物质保障,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按照林业产业总体规划要求,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优势集中区域、产业加工园区和龙头企业,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新机制,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模式,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道路、水利、电力等设施建设,改善林业产业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

(四)市场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健全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林业产业要素市场体系和各具特色、运作高效、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专业性林产品交易市场网络体系。

(五)产品品牌打造工程

培育一批特色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尤其是具有原产地特色的产品企业和品牌,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快特色品牌创建工作,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完善名牌产品认定办法和监督管理机制,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创名牌林产品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林业龙

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形成以名牌产品带动的产业发展机制。

不断加强滇中经济区林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林业产业资源优势,强化科技支撑,培植优、特产品,创建和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滇中商业圈,加大林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凸显林业的重要作用,为“森林云南”建设和“十二五”时期云南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云南省林业厅林业改革与产业发展处 李伟平(处长)杨红艳 供稿

第二篇:擂鼓镇: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契机,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擂鼓镇:以秋冬农业开发为契机,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擂鼓镇油茶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分布在林业资源丰富、土壤松厚的田垭、鼓锣坪等村,后因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落后,导致农民积极性逐年下降,放任自流,油茶面积呈萎缩状态。为进一步做大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均衡发展村务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擂鼓镇通过政府扶持,有序流转土地,依靠科学规模化经营,在贫瘠的山坡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油茶产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一、有序流转土地,扩展油茶种植规模。

为切实改变以往油茶产业“种植分散、规模度小、效益低下“的状况,巩固提升油茶产业。擂鼓镇一手抓油茶良种引进和新园建设,一手抓老茶园科管和改良提高。一是努力扩大油茶面积,提升油茶品质。坚持新造茶林和改造低产茶林同步进行,改造低产茶林则采取空位补植和高位稼接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已完成1500亩老茶园的体等升级;二是不断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以田垭村为核心,辐射鼓锣坪、董家沟、广山共四个土地贫瘠、粮食种植效益较低的村,集中连片发展油茶,完成了田垭村1000亩的坡地栽植任务。

二、政府扶持引导,鼓励群众共同参与

擂鼓镇在建设油茶基地中始终坚持以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为主,政府扶持、组织引导为辅的发展机制,坚持“谁种植、谁管理、谁收益”,掀起了高优生态建设的热潮;一是采取“党政统筹、合力攻坚、共建产业、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2009年秋季,擂鼓镇通过有序流转,将原集体油茶园300亩承包给大户胡明柱经营管理,实现了当年管理当年见效,所生产的精制茶油价值高达每斤80元仍供不应求。二是制定相应扶持措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合力,推动产业化发展步伐。结合退耕还礼、扶贫开发等政策,整合各种资源,促进茶园建设。三是积极开展项目申报。积极申报油茶建设示范镇,争取在我县建立油茶种植示范基地,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项目支持,对农民种植油茶予以扶持。

三、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

在油茶产业建设的各阶段各环节中,擂鼓镇采取省财省力,创最大效益的方式运作。一是以大户或联户承包为主要形式,鼓励村组干部带头,吸引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返乡承包荒山,集中连片种植油茶。二是采取统一供应种苗,统一调运肥料,有效降低种植环节的投入成本。三是创新机制,积极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按照“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用。茶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依靠科技,发展壮大油茶产业

一是抓好优质品种的种植推广。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主要手段,促进油茶基地的全面升级换代;二是认真做好油茶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在油茶林建设过程中,擂鼓镇每年从省林业系统聘请专家,深入现场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手把手教会茶农种植技巧,确保油茶种植质量。三是科学管护,提质增效。及时认真督导茶农改造伪劣老茶园,做好砍草扶幼、修林除荫、追肥治虫等工作,确保油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四是成立油茶加工合作社,引进科学加工茶油技术,力争创出茶油品牌,以持续带动产业做大做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绿色保健食品的追求,以茶油为主的油茶产品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下一步,擂鼓镇将在管护好老茶园的同时,力争通过两年时间,新造高产油茶示范林亩,改造现有低产油茶林亩,完善茶油加工企业家,使全镇优质油茶林面积达亩以上,年产值元以上,确保油茶增产,农民增收,经济增效。

下载以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桥头堡战略为契机做强做精滇中林业产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桥头堡战略为契机做强做精滇中林业产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