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英法,周子波:中西马融合与纠纷中,文化自信如何确立?
中西马融合与纷争中,文化自信如何
确立?
杨英法,周子波
(河北工程大学 社科部,河北 邯郸 056038)
【摘要】“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基础和落脚点。而确立文化自信,必须有效应对中西马三者间的融合与纷争。当今时代,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这三方代表性文化并行天下,有融合也有纷争,左右着当今社会思潮、舆论态势和政策走向。中西马三方的融合与纷争,对文化自信的确立带来十分复杂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面对这一复杂态势,我国在新时期发展阶段如何确立文化自信,进而凝聚人心、安定社会、提升本国国际地位,值得当下世人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总书记的思想也是个不断完善和升华的过程,由十八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发展为建党95周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而且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基础和落脚点,是“四个自信”得以顺利树立的关键所在。而确立文化自信,必须有效应对中西马三者间的融合与纷争。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为世界所瞩目,中国文化同西方文化的交融的层面也越来越广。同时,在中西文化之外,马克思主义所带来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模式也为中西文化提供了一个观照的平台。在当今的全球化潮流中,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这三方的关系可谓越来越紧密,这其中有融合,也有纷争,三方在互相参考,互相补充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互相的质疑与摩擦,话语的竞争、,思辨的激荡、意识形态的互斥,在文化交流的进程中从未曾消失。[1]面对这一客观现状,本国文化的立足点如不能得到良 好的定位和巩固,文化发展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迷失方向;本国文化的长处与短缺如不能得到充分的清醒认识,则科学而可持续的国民精神文化塑造将无从谈起;不能抓紧中西马文化互动过程中的关键机会,充实本国文化自我,强化国民精神,文化大国的宏图愿景也将无从实现。这都指向当下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确立文化自信,结合中西马三方的融合与纠纷,文化自信如何确立,相关的尝试值得国人的思考。
一、当今时代,确立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文化自信确立的必要性如不能得到揭示和强调,不利于国民对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竞争局面的充分认知,也就无从纠正既有的国民对自身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进而自立于世界文化环境中。确立文化自信,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影响力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世界所尊重,所认可,仅仅依靠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依然是远远不够的。最具影响力,最能深入人心的依然是文化的力量。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并是世界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华文化更是融汇了多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秉持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如不能加以珍惜和弘扬,借此增强民族凝聚力、影响力,提高自身国际声誉,则本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不近将无用武之地,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确立文化自信,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影响力的需要。[2]
二是克服国人文化自卑情结的需要。不可否认,中国目前的发展同西方不少大国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渗透也从未停止,这使得近百年来中国国人精神中难免存在一直文化自卑情结,以西方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为先进和模范,自贬本土传统思想文化。然而,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话语权竞争,这一情结在本国发展中绝不可加以忽视和回避,故而,克服这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自卑,确立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更加不言而喻。
三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大计的需要。没有对自身历史,自身思想模式,自身文化特质的自知自觉,没有这一基础上的国家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发展将无法以理性、开明、沉稳的姿态立足国际社会,亦无法得到来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认可,李约瑟曾经提出的中国科技和文化何以在近代以后落后于西方的疑问也将无从得到翻新的解答,历史的经验与未来的召唤都表明,确立文化 自信,关乎国民精神文明生态,关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大计。
二、中西马融合与纷争对确立文化自信的影响
(一)中西马三方融合与纷争的态势概观
自近代鸦片战争始,中国面对西方列强在世界民族之林长时间处于落后的地位,在国势衰弱的情况下,质疑传统、全盘西化的声音时有产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在处理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上经历了一些挫折,也积累了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迅速在国际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政治经济成绩,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也以全新的文化面貌迎接世人的目光。世界目睹中国崛起的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及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三方的融合与纷争也越来越鲜明。
中西马三方思想首先呈现融合的总局面。中国在全面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注重吸取世界优秀文化和先进的思维模式,认识理论方法等,以借他山之石而攻本国之玉。而西方社会面对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与进步也开始反思自我的思想系统和价值观,思考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汉学研究、东方学研究成为人文学科的热门趋势,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多个国家,受到西方大众的极大关注和欢迎。此外,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东西方文化的融汇大流中经住了历史的考验,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认可,如何从科学客观地视角处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提供了可从之途。
然而,在这一融合的大局下,中西马三方思想仍然纷争不停,文化和思维的对立与质疑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交流的进程。中西方文化自身特质和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得彼此的理解存在不止于语言的障碍;在过去的国际竞争中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得至今仍有不少国际争议话题阻碍中西方思想文化的顺利对话;当前的国际关系中由政治经济利益带来的文化霸权主义,大国的话语权时常掩盖了多样的文化交流声音。西方有不少观点片面认为中国仅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不能客观地承认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于本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中的合理之处和卓越成绩;而在中国本国社会中也存在不能正确看待本国传统文化,片面追求西方文化的一个模糊影子,混淆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等现象,这些都对中西马三方思想的共荣发展带来负面影响。[3]
(二)中西马三方融合与纷争对确立文化自信的影响 文化的交流、融合对于参与其中的任何一种文化都从来是一把双刃剑,在这个过程中,避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趋利避害,在潮流中获取其积极影响。尽管纷争无处不在,竞争日渐激烈,中西方文化自身的主体性和纯洁性都面临冲击和考验,然而,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宝剑锋从磨砺出,不同文化的激荡与碰撞,有利于本国文化的去粗取精,本国文化中经得起时间地域考验的成分才能更为充分地为世人所接受,这对于唤醒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在日渐融合的过程中,本国文化的发展可以得到其他文化发展的经验参考,从而达到高屋建瓴的文化审美水平,避免了管中窥豹和夜郎自大,也能从实际出发,思考自身文化建设的出路和对策,这都是确立文化自信的必备养分。
三、面对中西马融合与纷争的局面,如何确立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从中西马融合与纷争局面可以得出,只有确立文化自信,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不乱阵脚,占领一席之地。确立文化自信,所应坚持的原则是发挥中西马三方思想融合与纷争的积极影响而弱化其消极影响。
(一)排除干扰,集中精力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依然是一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都始终离不开其经济实力的强大,故而在当下,中国仍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排除国际敌对声音的混淆视线和舆论干扰,走富国强民之路,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夯实基础。
(二)纠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歪曲和丑化,消除文化自卑
中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各种严峻的问题,然而,文化自信的确立关乎国民精神的长远大计,克服众难,重塑中华民族精神魂魄刻不容缓。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即纠正包括国内国外的各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歪曲和丑化,拒绝某些大国的文化霸权主义对本国思想文化的肆意解读,净化文化传播环境,还原民族传统文化的纯朴面目,发掘经典力量,从而消除文化自卑,重塑国民对优秀传统的认知和自信。
(三)以中华文化为本位,吸收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精华
一个世纪多前,面临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局面,张之洞曾经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明策,时至今日,应对风云变化的国际社会,这种来自国之栋梁的智慧仍对现代人有着极大的意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本位,兼容并包,吸收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精华,从而塑造根植传统,广纳百川,开放开明的思想文化形态,才能从容应对来自各方的审视的目光,化流言为尊重,化质疑为欣赏,使得本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处于和平有力的环境中,进而提升本国国民精神气质,确立属于中国的文化自信。[4]
【参考文献】
[1]杨英法,张骥.借力汉语国际化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2]薛秀军,赵栋.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精神引擎[J].理论探讨,2015(06).[3]肖香龙.文化自信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06).[4]成中英.寻求保留差异的中西马哲学会通之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2(02).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网宣专项)“当前社会撕裂的文化调剂与整合”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x20160202。
作者简介:
杨英法(1965—),男,河北平山人,哲学博士,河北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承与创新。
周子波(1967—),男,河北磁县人,硕士,河北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传承与创新。
作者通联方式:手机:***;信箱:yangyingfa742598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