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旅游文化内涵(共5篇)

时间:2019-05-14 05:1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旅游文化内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旅游文化内涵》。

第一篇:浅谈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旅游文化内涵

浅谈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旅游文化内涵

一、背景资料

华南农业大学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原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单位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校训为“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现共有21个学院,80个本科专业。校园占地550多公顷。环境优美,树木葱郁,绿草如茵,花香四季,景色秀丽,是读书治学的胜景。

二、考察经历

华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农业为特色的重点大学,占地面积广阔,有550多公顷,没有连续明显的校墙,地跨住宅社区,多条公路穿插其中。有大量试验农田、载培基地、多个畜牧农场,有栽种了众多品种的树木园。校内分布着五个湖泊、四个运动场、五个学生宿舍区,一个教师宿舍区,五个教学楼区、四个学生饭堂,还有多个功能大楼,其中不乏历史悠久的建筑,如:华南农学院、红满堂等,以及一批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如即将落成的经济管理学院院楼、荷园饭堂、第四教学楼建筑群等。

校园倚山起伏,小路蜿蜒曲折,充满田园气息。行走在校园里,可以看见各种花草树木,有如行走在一个植物大观园里。极富岭南特色的教学楼在树木后面若隐若现。可以在亭台楼阁之间品味人生,可以到农学院认识各种农作物,看看玉米、水稻、花生是如何生长的,还可以到园艺基地购买以学校技术生产的花卉植物。

三、华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分析

(一)园林旅游资源

华南农业大学校内湖光山色,环境优雅,具有热带亚热带景观特征,鸟语花香,常年如画。

1、名树古木资源:

(1)樟树资源:校内拥有为数不少的樟树,星散分布于校园各处,其中一棵为百年古樟,测定树龄达122年,树高25.2m。

(2)重点保护树木、重要经济树木:共有6种国家重点保护树木(紫檀、樟树、喜树、降香黄檀、董棕、蚬木),5种国家珍稀植物,以及各类植物多种。

2、湖泊资源:

校内共分布有五个湖泊,其中一个在树木园内,清晨美景如梦似幻。其余四湖为:鄱阳湖、洞庭湖、巢湖、西湖。洪泽湖四周绿树浓密犹如仙境,鄱阳湖柳枝飘扬安宁儒雅,西湖处尘嚣之中赏心悦目,洞庭湖碧水荡漾清新自然,巢湖绿荫垂钓幽雅如画。

3、农林试验基地资源:

包括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园艺试验基地,以及各种实验田、试验基地。

4、树木园:

树木园是供学生实习、观察的植物种植园,平时游人均能自由进出。园内种有多种树木,绿草如茵,林木茂密葱郁,林间石板路蜿蜒曲折,人工湖美丽如画,空气清新,四季常绿,是学习、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5、乳牛场:

华农牌牛奶的奶源基地。

(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1、历史建筑资源:

(1)华南农学院:该院楼与著名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同为吕彦直先生设计,极具岭南建筑风格,红墙黄瓦,充满中国建筑特色,颇具历史文化底蕴。

(2)红满堂:原为一个圆形大礼堂,1999年因建筑规划和楼体危险改建为红满堂广场,现存华南农学院图书馆,中字型结构红楼,别有一番古色古香的底蕴。

(3)第一教学楼:华农大最古老的教学楼之一。楼前有农学院第一任院长丁颖铜像。

2、校园历史名人资源:

华农名人辈出,包括:丁颖、邓植仪、沈鹏飞、李沛文、张巨伯、陈焕镛、杜雷、钟荣光、唐有恒、蒋英、黄承先、赵善欢、卢永根、庞雄飞。

(1)丁颖: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1927年创建我国第一个稻作试验基地──中山大学南路稻作育种场,随后陆续建立石牌稻作试验总场和水沙田、东江、韩江三个试验分场、北江稻作试验场和农林部西南作物品种繁殖场,先后用农家良种提纯复壮法育成优良品种84个和用杂交育种法育成新品种26个。他是我国现代稻作科学的奠基人,高等农业教育先驱,被誉为“中国稻作学之父”。

(2)邓植仪:我国著名农业教育家、土壤学家,广东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开拓者有“中国土壤学科先驱”之称。

(三)现代建筑资源:

1、第四教学楼建筑群:又称东区教学楼,由第四教学楼主建筑、三大圆形教室和东区教学楼组成。

2、第五教学楼:位于跃进南区,白色现代建筑,体现着工业与信息化时代的特点。

3、图书馆:新扩建的图书馆,藏书种类多、总量大,环境数十优美,以大量落地玻璃床为墙身和大面积的窗户,使馆内光线充足,空气流畅。

4、东区运动场:根据最新标准,使用现代化技术建设的运动场、包括标准足球场、四百米跑道、游泳场、篮球场多个、网球场多个,以及观众看台。

(四)美食文化旅游资源:

华南农业大学使广东省拥有饭堂数量最多的高校,共有学生饭堂四个:西园、芷园、荷园、绿榕园;跃进北区另有在建饭堂一个。另外,还有驰名五山社区的东园海鲜酒家。价廉物美,不但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能满足游人的胃口。其中芷园饭堂已获得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验证,以其广东汤水和低廉价格深受学生欢迎,荷园种类丰富的夜宵也深为师生称颂。

(五)实业产业旅游资源:

华农大设有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实业发展总公司,公司旗下包括16个机构:华农大乳品厂、广州惠华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园艺开发公司、广州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植保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广州华孚油泵油嘴服务中心、实验兽药厂等。

(六)校园文化旅游资源:

1、校训:华南农业大学的校训为“修德、博学、求实、创新”,八字训词体现了华农大继承传统的治学要求并赋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

2、丁颖精神:

内涵是:“建业自强,笃学明德,躬行践履,求精图新。”丁颖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是以丁颖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教育家、科学家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旅游文化主题与格调

(一)主题:

华农一天游。

(二)格调:

走近自然的名校游。华农大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在假期,不妨带着小孩游象牙塔,让他们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感受浓郁的文化氛围,品味深厚的人文积淀,参观富有特色的学院建筑,甚至还可能区课室听听教授们精彩的演讲,让儿女尽早立志。

第二篇:浅谈: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

浅谈: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

打造旅游引擎是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只有增强文化底蕴,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才能迎来一片艳阳天。

从本质上讲,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

另一方面,从人文角度看,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首先,文化为旅游经济提供核心竞争力。现实中,旅游者的物质需求难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更难满足。而转换视角不难发现,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如果设法突出文化特色形成区间文化特质,文化就会像一只无形的手去支配经济活动,创新旅游发展。

其次,文化给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驱动力。国际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

再次,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同属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其中旅游产业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文化在旅游经济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不断地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旅游业如何加大自身的文化含量、两大产业如何实现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将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相互关联,与旅游有关的文化产业的发达与否是旅游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与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得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又支持着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第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依存

从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关系来看,文化孕育着各类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鉴赏需要进行文化的解读。人文旅游资源属于文化的范畴,许多文化产物都是人文旅游资源,不少文化资源只要略加开发就可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这是一种特殊的、可利用的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依托。自然旅游资源虽然本身不具有文化属性和历史文化色彩,但自然美无疑需要从文化层面来鉴赏,需要用科学知识来解读,而且要将自然山水转化为旅游产品必须通过旅游开发这一文化手段来实现,因此文化性是旅游的本质属性。同时,旅游又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载体,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旅游因为文化的渗透而变得丰富多彩,富有品位;文化因为旅游的开发而变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第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共生互融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密不可分的。在当代旅游业中,任何一项旅游经济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方式进行的,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如生产、流通、交换、决策、管理等都或多或少地蕴涵着各种文化因素,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更是牢牢地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就会缺少活力。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而文化的优势则体现在内涵。站在旅游的角度来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第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共进

一方面,文化对旅游具有促进作用。文化通过辐射效应与渗透效应,可以提升旅游资源的品味,增强旅游的精神文化内涵,赋予旅游产品差异性,使旅游变得丰富多彩,给旅游者带来较高的审美体验,为旅游地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助于形成先进的旅游企业文化和科学的旅游发展观,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文化的有效利用还可推动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旅游也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旅游通过引致效应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载体,有利于挖掘和优化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和规模化,促进文化“保护—开发—再保护”的良性循环,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保存。此外,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还可以丰富文化的内涵,提升文化的价值,使文化焕发出独特的地域魅力。旅游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整合中要把握旅游经济与地域文化的互融互动关系。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中,有效地将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丰富文化的内涵,提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实现经济利益的“双赢”。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四个层面

第一、技术层面的融合是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基础

Lind建立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指出,产业融合是指由技术变革引发产业边界的重新界定。产业融合的发生都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改变不同产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使不同产业的成本结构变得十分相似,消除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性进入“壁垒”,使不同产业形成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并由于共同技术平台的建立使融合产业进入到新的市场空间。可见,技术融合为产业融合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产品制作与研发技术同旅游产业中的旅游资源开发技术的结合便构成了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第二、产品层面的融合是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标志

文物、古迹、名胜、民俗、节庆、礼仪、宗教仪式、文学、戏剧等文化资源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推动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资源和基础。对这些资源的整合利用,既能使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等软性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保护和延续,又能够吸引游客、开辟商机,最终实现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开发的双赢,以达到“以文促旅,以游养文”的目的。利用文化资源及旅游发展元素开发出来的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是两大产业融合形成的标志物。

第三、企业层面的融合是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载体

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其最终的执行和实施都是在企业层面,企业是促使产业融合产生的载体。“在产业融合的情况下,建立在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基础之上的多样化兼并,即使其业务呈现多样化,但不同业务往往是在同一运作平台(如同一信息系统,或相同客户资源系统,或同一销售渠道等)上开展的,从而相互之间具有某种互补性。”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所产生的结果就出现了从事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文物博物业、娱乐业、动漫业等业务的大量企业,这类企业的业务融合了两大产业的特点,并可利用同一的运作平台。另一方面,两大产业的融合还引发了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创新,组织结构开始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转变,正是企业层面的不断融合才使两大产业融合后的整体结构得以逐渐形成。第四、市场层面的融合是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

正是由于技术融合突破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原有的产业界限,旅游业市场和文化业市场开始出现交叉和渗透,从而实现市场的融合。市场层面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市场运作、市场营销的创新、品牌整合与培育、资本运营等方面。具体来看,原有的文化传播渠道及网络传递方式应用到旅游业中,将使旅游业的产品销售模式、文化产品消费方式发生很大改变。通过市场运作方式的整合,可使某一区域的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统一在一个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之下,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等。旅游、文化产业的市场融合将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在现代旅游市场机制下,有时候,音乐可以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推手 渲染景区精神和文化内涵。

“无限强大的气场是音乐最独特的力量”,其实,每个著名地方或景区都有美丽动人的故事,地方或景区主题歌有利于充分发挥歌曲抒情功能,同时,渲染地方或景区精神和文化内涵,使文化之“魂”与旅游之“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现代旅游文化体现,以歌唱形式出现,歌唱却是最具广泛性和传播力的文化艺术形式。同时,地方或景区若以音乐为媒介,注重原创性,其歌曲内容充分体现地方或景区的独特文化内涵,便于人们记忆传唱,可为地方或景区提供了展示生态优势和打造自身形象的音乐名片。

“文化与旅游两者之间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如果说文化是旅游之‘魂’,音乐可称得上‘魂中之魂’。”文化之“魂”与旅游之“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旅游实践中,但目前各地方或景区缺乏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入融合发展,“如果以通过音乐歌曲形式唱出地方或景区的文化内涵,对展示中国旅游文化形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明显加快,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方兴未艾,人民群众潜在的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正在迸发,文化助力文化旅游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能够实现“1+1>2”的良好效应。

很多地方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只有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才能使旅游业繁荣发展。或许,有些看法可以去重新认识及总结:

一是树立“全民意识、全球意识、战略意识、经济意识、文化意识和精品意识”,凝聚各方合力,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不断发掘丰富灿烂、古老渊博的文化资源,加大实现对旅游线路和景点的文化包装力度。

二是利用网络广告文化,扩大旅游市场,加大旅游促销;完善文化设施,打造旅游载体;依托文化团体,活跃旅游形式;开发文化产品,增加旅游效益;加强文化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多措并举使旅游资源实现最大效益。三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招商引资、集聚人才,突出文化主题,推出一批精品线路、特色纪念品、高品位旅游设施,增强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震撼力和影响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下一步继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增长点、发力点。很多时候各地纷纷打造“拳头”产品,做大做强旅游经济。以长治市为例,城区聘请知名专家完成对东山文化旅游观光园区整体策划,打造“山水共融、生态共享、和谐共生”的文化、休闲、旅游和度假胜地;黎城县培育以黎侯虎为龙头的根雕、麦秆画、泥塑、民间刺绣、范氏老鼓等系列民间工艺品,推进民俗文化优势向旅游产品的品牌优势转变;武乡县投资5亿多元建设了八路军文化园、游击战体验园,编排了大型实景剧《太行山》,使八路军文化旅游在全国打响叫响。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正在推动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希望在未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好的整合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资源,挖掘提炼文化底蕴,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把更好的一面展现在大众面前,打造真正的文化旅游、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以一种吸引力、震撼力和影响力去营造旅游市场。

第三篇:华南农业大学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校园内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校园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校园交通事故,确保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法》及有关法规,以及《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华南农业大学劳动服务公司经营天河区五山路华南农业大学停车场收费问题的批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进入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的车辆驾驶人、车辆所有人、乘车人、行人以及参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校园道路安全管理,遵循依法依规管理与方便师生、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第四条 学校保卫处是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本规定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 机动车及驾驶人管理

第五条 学校实行智能化门禁系统管理,凡进出我校的所有机动车辆必须遵守学校管理规定,自觉配合服从系统管理人员的指挥,并严格遵守以下管理规定:

(一)在校正式教职工、合同制员工、全日制学生、教职工家属、校内住户、租户及友邻单位的车辆可向学校申请办理登记为校内月保车进出校门(需自备粤通卡和ETC标签方可办理),以下简称“校内车辆”;未在校内办理登记且因需入校办事或探亲访友的机动车辆,以下简称“校外车辆”,必须从各校门领取临时停车卡或自带粤通卡进出各校门。

(二)领取临时停车卡进出学校的机动车辆,其停车保管服务费按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的标准收取。

(三)严禁校外车辆借道穿行校园,必须遵循“从原校门进,原校门出”的规定,没有从原进校门离校的车辆,视作借道穿行校园,无论时间长短,均按发改委核准的价格缴纳相关费用后方可离校。

(四)学校适时实行校外车辆预约进校制度,所有校外车辆必须事先进行预约申请,待申请同意后方可入校。

第六条 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及其驾驶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听从各出入口值班人员及校内道路交通指挥人员的指挥。

二、校园内机动车辆限速20公里/小时,遇到人行横道时应减速让行,禁止使用远光灯,禁鸣喇叭,禁止在危险路段和复杂路段超车。

三、机动车辆应按规定停放在划有停车位的位置上,校外车辆应停在临时停车场或者路边临时停车位内,划定为校内车辆停放的区域的位置禁止校外车辆停放,否则会予以锁车处理。严禁所有车辆停放在斑马线、人行道、禁停路段、消防通道、黄色禁停方格及划有黄色路沿线的路段内。严禁车辆辗压草坪、路基等,如造成以上损坏或撞损各类公共设施,违者照价赔偿。

第七条 校外车辆不得长期占用学校停车资源、乱停乱放、超速行驶等违规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自动列入黑名单,3个月内禁止进校:

(1)当月累计停放校园8次及以上且每次停放校园6小时以上的校外车辆;

(2)违规停放被记录在案或者锁车达到3次及以上的;(3)在校园行驶速度在20km/h—30km/h之间的将警告处理,3次超速行驶在30km/h—40km/h之间的车辆,1次或以上超速行驶在40km/h以上的车辆;

(4)不遵守校内规定、不服从工作人员管理,造成不良影响的,或给学校教学、道路交通带来严重影响的,都将禁止再次入校。

第八条 校内车辆在校内行驶和停放时须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况将给予相应的处置:

(1)一年内违规停放被记录在案或者锁车达到3次及以上的,将取消下一的校园月保优惠资格,连续两年被取消月保优惠资格的车辆将纳入校外车辆管理,按临停标准收费处理。(2)校内正式教职工、合同制员工、在校学生的车辆,在校园行驶速度在20km/h—30km/h之间的将警告处理;6次或以上超速行驶在30km/h—40km/h之间的车辆,将在校园网上实时通报违规情况;3次或以上超速行驶在40km/h以上的车辆,将通报到各单位和网上实时通报,并取消下一的校园月保优惠资格。

(3)校内直系家属、住户、租户、在校内经商、办公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车辆,在校园内行驶速度在20km/h—30km/h之间的将警告处理;6次或以上超速行驶在30km/h—40km/h之间的车辆,将取消下一的校园月保优惠资格;3次或以上超速行驶在40km/h以上的车辆,将取消下一的校园月保优惠资格;连续两年被取消月保优惠资格的车辆将纳入校外车辆管理,按临停标准收费处理。

(3)不遵守校内规定、不服从学校职能部门管理,造成不良影响的,或给学校教学、道路交通带来严重影响的,都将被纳入校外车辆管理,按临停收费。

第九条 黑名单是针对校外车辆在校园内乱停乱放、不遵守校园相关交通规定而制定。纳入黑名单管理车牌号码是系统根据违规情况自动生成,也可由学校保卫处人工录入。首次列入黑名单的车辆,车主可到学校保卫处提交解除黑名单的书面申请及保证书,保卫处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是否解除黑名单的决定。再次纳入黑名单的车辆将不再给予解除。列入黑名单的车辆,在进校园时,门岗根据入口的车流情况,分别给予“拒绝入校”或“即进即出”处理,不听指挥堵塞校门的车辆,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第十条 驾驶机动车辆进校的驾驶员,必须服从校园交通执勤人员指挥和管理,接受出入校门验证、履行交费手续,按照校内交通指示标志、标线行驶,按规定控制车速,注意避让非机动车与行人;不得在禁行的时间及路段行车及停车;停车后要关闭车窗、锁好车,不要将贵重物品及粤通卡、临时停车卡、车辆行驶证等各类证件及财务留在车内。

第十一条 各类工程车、20座以上客车及货车(含货运面包车)需经保卫处批准后方可入校,校内各单位或教职工可通过校园网上办事大厅申请,待保卫处批复后方可进入,并且指定车辆只能从西门、茶山门或跃进南门进校;校内住户装修时所需货车运载装修材料进出学校,必须先由后勤处物业中心批准后,再到保卫处申请车辆入校;各类货车、面包车、出租车、拖车等营运车辆运载物品离校,需由校内各单位或教职工通过校园网上办事大厅申请物品放行,待保卫处批复及门卫查验后放行。各类货车、面包车、出租车离校时应主动配合门卫检查。

第十二条 各类基建工程运输车辆(运输沙石、淤泥、建筑材料、水泥搅拌机等)、超大型货车或大型工程车辆需由后勤处同意后,再到保卫处办理通行许可,并按指定路线、时间行驶;严禁基建工程车辆超重、超载、超速、乱停乱放及不安时间与规定路线行驶;晚上22点半至次日早上8点半、上下班、上下课高峰期均禁止基建工程车辆进校,特殊施工要求,需提交后勤处审核同意后,到保卫处备案。

第十三条 在校园内举办大型活动、会议、考试,外来车辆预计超过30台的,主办(或承办)单位应事先向保卫处报备,做好相应停车规划和校园交通管理,否则保卫处有权谢绝参加活动的校外机动车辆入校。

第十四条 学生宿舍区、教学中心区实行交通管制,一般不允许机动车辆进入。特殊情况下,持有保卫处特定通行证、为校内单位或师生服务的有效凭证车辆及特种车辆(治安巡逻车、警车、邮政车、工程抢险车、医院救护车、党政机关机要通信车辆等)经核准后方可进入。封闭管理的学生宿舍区域,车辆进出及停放管理由学生处负责。

第十五条 凡进入学校的机动车辆必须停放在规范停车位内或各片区设置的停车场地。对不按照规定乱停乱放的车辆,无论是校内或校外车辆,学校保卫部门均可采取锁定车轮、拍照登记等措施;锁车后的车辆,需车主到保卫处值班室申请开锁,并签订书面承诺不再乱停车,保卫处值班干部同意后再安排人员开锁;对于严重违规的车辆保卫处将通知交警拖车,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及费用均由车主自行承担。

第十六条 严禁在校园道路练习驾驶机动车辆或驾车兜风、飙车;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辆;严禁无证驾驶或把机动车辆交给无驾驶证的人员驾驶;严禁驾驶无牌、假牌或无年审的机动车辆;教练车进校需提前向学校保卫处申请,待保卫处批准后方可入校。发现以上违规驾驶人员及车辆,直接列入黑名单禁止入校,并交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七条 《广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中禁止上路行驶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辆不得在校内道路行驶。

第三章 非机动、行人车管理

第十八条 骑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设有非机动车道的路段,非机动车辆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设非机动车道的路段,非机动车辆需靠道路右外侧行驶,主动避让行人,禁止与机动车抢道,严禁逆向行驶,禁止骑车带人,需要转弯时应提前示意;在坡道处和危险路口应主动下车推行,进出校门及宿舍区大门时应下车推行。

第十九条 校园内行人应在人行道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道路靠路边行走,在设有斑马线的路段行人横过马路时须走人行斑马线。行人不得在道路上打闹、追逐,带有小孩的行人应看管好小孩。

第二十条 严禁超标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电动车、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非法五类车进入校园内行驶与停放;禁止双人自行车、三人自行车进入校园内行驶。禁止营运性三轮车入校,确需进入的,需经保卫处批准。

第二十一条 严禁自行车及行人成群结队在校园道路上嬉闹或横占道路并排前行;严禁撒把行车;严禁机件不全或失灵的非机动车辆在校园内行驶;不得超载行驶。未满12周岁不得在校园道路上驾驶非机动车辆。

第二十二条 禁止在校园道路及广场上溜旱冰、玩踏板车、滑板等活动,校园道路上禁止电动独轮车、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行驶。

第二十三条 非机动车辆应按指定地点有序停放,有自行车停放区域的应停放在区域内,无指定停车区的应靠边或靠墙有序停放,禁止停放在消防通道、人行通道、机动车车道上,以免堵塞交通,影响机动车辆和人员通行;违规乱停放的非机动车辆,学校保卫处会给予清理。

第四章 道路管理

第二十四条 入校车辆及人员要自觉爱护校园道路及交通设施,不得故意破坏。禁止在路牌、路标等道路设施上张贴、悬挂广告牌等物品或挪作它用。

第二十五条 学校保卫处负责在校园道路上设置各类交通标志标牌、道路护栏、路面标线及车辆减速设施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坏校园交通标牌标志、护栏、标线等交通设施。学校后勤处负责校园道路的维修和保养。

第二十六条 校园公共区域停车场、校园各门岗车辆门禁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由保卫处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各大楼内外停车场(含地下车库)由大楼的物业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学校资产管理处负责规划和分配使用;各住宅区停车场(含地下车位)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管理;其他单位及个人不得围蔽、占用、建设停车位。

第二十七条 未经学校许可,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校内交通道路。

第二十八条 因工程建设需占用或挖掘校园道路的,事先到后勤处提出申请,由后勤处监督工程施工,确保完工后的道路恢复及通行;施工处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牌和做相应围蔽,施工期间存在安全隐患时保卫处将给予监督单位发出整改通知。

第五章 停车及收费管理

第二十九条 机动车辆停放分为临时停放和校园月保停放两类:

1.临时停放的机动车辆,系指因到校内办事或探亲访友而短时停放在校园的校外车辆。

2.校园月保的机动车辆,系指车主在校内有固定居住或经营场所,而且在校内备案注册的公车、教职工(及其配偶)、教职工直系亲属、全日制学生、合作单位(为学校服务的)、以及租用学校房屋的单位、个人或居住在校内的外单位人员(含钢铁研究所、广东省冶金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的机动车辆。第三十条 学校只提供车辆临时停放场地,不负保管义务,如有车辆损坏、刮花、碰撞等,概不负责;如车辆损坏校园公共设施应负赔偿责任。

第三十一条 对于校园月保的机动车辆,根据政府物价部门有关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结合校园管理的需要,学校按以下标准收取校园停车费:

(一)学校行政定编公车

是指车辆行驶证名称为“华南农业大学”的车辆。需提供证明材料:机动车行驶证和用车单位指定车辆管理人。

收费标准:免收校园停车费。

(二)学校非行政定编公车

是指车辆行驶证为校内各直属单位、部门及学校下属企业(学校占股超过50%,以华农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提供的名册为准)的名称。

需提供证明材料:1.机动车行驶证;2.各单位、部门出具的公车证明材料;3.用车单位指定车辆管理人并提供管理人的机动车驾驶证。

收费标准:每月收取校园停车费120元,凡一次性预交全年校园停车费的,则按10个月收取。

(三)教职工车辆

是指具有学校事业编制的教职工(含租赁人员、离退休人员、博士后、B岗人员)本人或其配偶名下的第一辆机动车辆(教职工身份以人学校人事处名册为准)。需提供证明材料:1.机动车辆行驶证,车辆所有人是教工配偶的需提供结婚证或户口本,车辆所有人非教工本人的需由教工所在单位出具教工本人的自己用车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2.机动车驾驶证,教工夫妻双方至少有1人拥有驾驶证;3.教工工作证(或校园卡、离退休证)。

收费标准:昼夜均停放在校内的,每月收取校园停车费30元,凡一次性预交全年校园停车费的,则按10个月收取;如教职工住校外,可选择不过夜停放,经向保卫处申请批准后,白天(早上6点至次日凌晨1点)不收取校园停车费,同时为满足教职工加班、出差等特殊情况的车辆停放需求,不过夜车辆每月可在校内免费停放过夜5天,超出免费天数后,夜间时段(凌晨1点至6点)在校内停放将按照临时车辆标准进行收费。

教工本人或其配偶名下的第二辆车辆按直系家属车辆的标准办理,第三辆或以上的车辆按校内住户的标准收费。

(四)直系家属车辆

指具有学校事业编制的教职工(含租赁人员、离退休人员)的直系亲属(指教工的配偶、父母、子女和子女配偶)名下的机动车辆。教职工孙辈参照住户标准办理。

需提供证明材料:1.机动车辆行驶证,机动车辆所有人必须是申请人本人(或配偶);2.机动车驾驶证,申请人本人的驾驶证;3.教工工作证(或校园卡、离退休证);4.申请人与教工的关系证明材料,如户口本和结婚证等。收费标准:每月收取校园停车费120元,凡一次性预交全年校园停车费的,则按10个月收取。

(五)合同制员工车辆

是指通过学校人事部门聘请或其他由学校各单位聘请的非事业编合同制职工名下的机动车辆,只允许办理一台。直系家属(指合同工的配偶、父母、子女和子女配偶)在校内居住的参照住户标准办理,不在校内居住的不予办理。

需提供证明材料:1.机动车辆行驶证,机动车辆所有人必须是申请人本人(或配偶);2.机动车驾驶证,申请人本人的驾驶证;3.申请人在工作单位的社保证明;4.申请人的有效劳动合同。

收费标准:通过学校人事部门聘请的非事业编合同制职工名下车辆,每月收取校园停车费30元;其他由学校各单位聘请的非事业编合同制职工(含在校内办公的学校下属企业员工)名下的,每月收取校园停车费60元。凡一次性预交全年校园停车费的,则按10个月收取。此类车辆原则上是只允许白天(早上6点至次日凌晨1点)在校内停放,夜间时段(凌晨1点至6点)在校内停放将按照临时车辆标准收费。如需夜间停放,则要员工所在单位出具在校居住证明。

(六)学生车辆

是指注册在校的在读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机动车辆,只允许办理一台。

需提供证明材料:1.机动车辆行驶证,机动车辆所有人必须是申请人本人;2.机动车驾驶证,申请人本人必须拥有驾照;3.所在学院(部)开具的准办和住校证明;4.有效的学生证。

收费标准:每月收取校园停车费30元,凡一次性预交全年校园停车费的,则按10个月收取。不住校的学生,只能给予白天(6点至24点)停放,其余时间按临时车收费。

(七)非本校师生教工的住户车辆

是指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拥有房产或租住校内房屋的非本校师生教职工等人员(指户主及其配偶、租户及其配偶)的机动车辆。

需提供证明材料:1.机动车辆行驶证,机动车辆所有人必须是申请人本人(或配偶);2.机动车驾驶证,申请人本人的驾驶证;3.相关居住证明,拥有校内房产的需提供房产证,租住校内房屋的需提供租房合同和出租屋备案证明;4.申请人为户主的配偶或租户配偶的需提供关系证明材料,如户口本和结婚证等。

收费标准:每月收取校园停车费180元/辆,凡一次性预交全年校园停车费的,则按10个月收取。

(八)租有办公场所的公司、单位或个人车辆 指在华南农业大学租有办公场所的公司、单位或个人(含在三角市租赁经商)所拥有的机动车辆。

需提供证明材料:1.机动车辆行驶证,机动车辆所有人必须是承租公司(或单位)、承租公司(或单位)的员工本人或承租个人本人;2.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辆所有人是申请人的需提供申请人本人的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辆所有人是公司(或单位)的需提供公司指定管理人的机动车驾驶证;3.相关承租证明材料(以资产管理处核实为主);4.公司员工办理需 提供员工本人的有效社保证明和劳动合同。

收费标准:每月收取校园停车费180元/辆,凡一次性预交全年校园停车费的,则按10个月收取。此类车辆只允许白天(早上6点至次日凌晨1点)在校内停放,夜间时段(凌晨1点至6点)在校内停放将按照临时车辆标准收费。

(九)在校园内的非学校单位的车辆

在校园内的非学校单位(钢铁研究所、广东省冶金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的车辆,由相关单位自行审批管理,并将车辆名单报学校保卫处注册。此类车辆原则上只允许在单位内部停放,不得占用学校停车位和校园道路,如在校园停车位或校园道路停放将按照临时车辆标准进行收费。

(十)在茶山、嵩山室内停车场固定停放的机动车辆由学校物业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和收费,具体收费方法参照相关部门规定。

第三十二条 校园月保停车的审批和办理由学校保卫处统一组织,集中办理。按照校内车辆收费标准办理校园长效停车的所有车辆,需经学校保卫处批准后方可给予办理。

新注册办理的校内车辆,第一次缴费只能按月缴纳至当年的12月31日,从次年起方可按缴费,享受优惠政策。

现有已办理校内停放的车辆,自2020年起,计费时间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每年12月份是进行下一年(按自然年计)校园长效停车资格的审批续费时间,审批续费的内容包括核对车主身份、确定续费期限(如有相关合同期限限制,则按照合同有效期限办理审批续费),缴纳该的校园停车费。若在规定时间内未办理校园月保停车资格的审核续费手续,则从次年1月1日00:00时起将过期车辆自行转换为非本校注册的临时车辆,按照临时车辆收费标准计费。过期后再重新审核续费的车辆,将按照申请之日起,续费时间最长至当年年底。校内车辆因过期而产生的临时停车费用,不给予退还。

按月缴纳校园停车费的机动车辆必须于每月25日前缴纳次月的校园停车费。否则,从次月1日00:00时起,未交费车辆将按临时来校车辆收取校园停车费。

第三十三条 临时来校的机动车辆校园停车费,由华南农业大学劳动服务公司委托校园门岗安保服务公司代行收取,各小区对临时来校的各类机动车辆不再收取校园停车费。

第三十四条 因公务来校的校外机动车辆,凭《学校机动车辆公务放行条》可以免交临时停车费。每张《学校机动车辆公务放行条》的时效为24小时。各学院、机关各部处可到学校保卫处领取《学校机动车辆公务放行条》,每月限领30张,当月超出限额时,需自行另购《校内来访车辆停车券》,每张券按照12小时内临时停车费用的半价收取,此券只限单位购买,不能个人购买使用。各学院、机关各部处发放《学校机动车辆公务放行条》时须认真填写存根,每月领取新的放行条时必须凭已使用放行条的存根进行换领,否则不予领用新放行条。各单位要派专人负责发放《学校机动车辆公务放行条》,放行条不得用于私人用途,违者学校将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理。

第三十五条 各学院、部处、各单位组织的各类会议、活动、培训等,若外来机动车辆超过20辆,则不再适合使用《学校机动车辆公务放行条》。举办单位可向保卫处申请制作《会议(活动)机动车辆通行证》,经保卫处批准后,举办单位可按规定制作针对该项会议或活动的《会议(活动)机动车辆通行证》(应包含会议或活动名称,机动车辆临时停放地点,有效日期及注意事项等)。学校门卫根据《会议(活动)机动车辆通行证》给予车辆放行,每张通行证所产生的停车费用由举办单位负责支付。

第三十六条 学校各片区设置的停车场地属学校公共资源,未经学校允许任何个人、单位、部门不得私自占用或改变用途。

第三十七条 进入停车场的车辆、人员要自觉服从场地执勤人员的指挥和管理,爱护场内的交通设施和消防设施。

第三十八条 进入停车场的车辆应按场内设定的引导标线行驶,有序停放,锁好门窗,不得将贵重物品留在车内,防止被盗丢失。

第六章 违规及事故处理 第三十九条 凡有以下违反学校道路交通管理规定的行为,情节轻微的,校内人员予以批评教育,校外人员予以批评教育并劝诫离校;情节严重的,交由公安交警部门处理,已是校内车辆的同时取消办理资格:

(一)不服从学校交通管理人员指挥、不遵照校园交通管理标志和道路交通标线行驶的;

(二)在校道禁停路段停放车辆、阻塞交通的;

(三)违反道路交通管理相关法规的;

(四)违反学校交通管理证件使用规定的;

(五)对轧坏道路、撞坏交通设施和交通标志的,以及撞坏学校各相关设施的,将责令其按价赔偿,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 校园内发生一般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愿意自行调解处理的,可以采取自行调解方式处理;一方当事人不愿接受调解或调解不成功的,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

第四十一条 未经允许占用或挖掘道路者,予以批评教育、责令其停止违规行为、恢复原貌并赔偿损失等处理。

第四十二条 对不服从交通管理,妨碍执勤人员执勤工作或谩骂、殴打执勤人员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经济处罚并责令其赔偿伤者的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等,造成严重后果的,交公安交警部门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含义:

一、“校园道路”,是指校园区域内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的道路和相关停车设施。包括校园公共区域和校内各住宅小区、校内各广场、公共停车场(停车泊位)等用于教工、学生、家属、校内住户及临时来校车辆和人员通行的场所。

二、“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三、“机动车”,是指小型客车及五座以上的各类机动车辆。

四、“非机动车”,是指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等交通工具。

五、“校园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校园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第四十四条 教学中心区、教工宿舍区、学生宿舍区等区域的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由保卫处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实行,原《华南农业大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华南农办〔2010〕29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概述

旅游文化底蕴浓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有特色,要高起点进行规划,明确长远发展目标;深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既凸现资源优势,也形成文化业和旅游业互动共进的良性循环,应整合各种资源,开辟科学合理的旅游路线。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全国各市市又开始着力打造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众所周知,旅游文化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生态环境脆弱。要让民族文化继续发扬光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使经济、效益、生态平衡发展,旅游也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旅游开发必须注重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坚持规划先行、实现科学开发,坚持保护为先,坚持精品路线,坚持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从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市场宣传促销、旅游服务等多渠道多层面加强旅游环保宣传教育,做好道路沿线和重点旅游景区(点)的垃圾污染清理整治工作。在景区景点周围禁止采石、采矿、挖沙、开荒、狩猎和采伐林木等破坏景观的行为。遵循旅游环境承载力规律,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着力推进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积极推广生态旅游产品,如徒步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亲身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

一个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主要来自其旅游资源的特色,而这种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旅游文化底蕴浓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有特色,要高起点进行规划,明确长远发展目标;深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这些资源尚未得到合理的开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要向产业领域拓展,把文化优势放到旅游市场加以发挥,把广阔的旅游市场作为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平台。旅游业要将文化、文艺队伍作为发展、繁荣旅游产业的有生力量,充分发挥专业、民间文艺人才和开发商的作用,把文化推向旅游市场,挖掘独特的文化资源,活跃旅游市场。通过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既凸现资源优势,也形成文化业和旅游业互动共进的良性循环,应整合各种资源,开辟科学合理的旅游路线。

旅游文化

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都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相当水平的结果。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旅游文化绝对不是那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它一方面包括具体的、客观的内容,如:人、财、物等;另一方面还包括不可见的文化成分,如旅游者如何使用他的钱、财、物,旅游业如何开发资源、增添设备、提高质量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心理动机和需求,这种从酝酿到实施完毕的过程,莫不带有文化传统、民族习惯之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和制约。而旅游者玩 购 娱,的结果以及从中可以看出的明显动向,旅游从业者为旅游者开发的旅游资源、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本身,则更物化的体现了种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和制约。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广义的理解,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的理论基础是那些鲜明地反映着旅游经济和旅游活动特殊需要的部分,如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教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发展史、旅游服务艺术、导游艺术以及各种复合旅游特点的娱乐形式等。除理论基础之外,旅游文化还有更广泛的外延成分。它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体育学、饮食学、建筑学、生态学、园艺学、色彩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中与旅游相关的部分;它更体现在旅游浏览、旅游娱乐、旅游食宿、旅游服务、旅游购物、旅游环境,以及旅游专业队伍建设等具体的旅游诸形态中。一言以蔽之,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诸多要素及相关的服务各方面------《中国旅游文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这首先是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 马波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

第五篇:华南农业大学毕业感言(范文模版)

推荐农业大学的毕业感言欣赏

幼儿园毕业,小学毕业,初中再高中毕业,如今大学毕业,以前以为高中毕业就是一个坎儿,进入大学离家千里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了,现在离开大学的校园才知道自立不是个空间概念,而是心理概念,懂得承担责任的时候就是独立的时候。前些天学校要写毕业感言,我早就写过“我的大学,说‘喜欢’——假话,讲‘厌恶’——太过,说‘意义非凡’——虚伪,讲‘毫无用处’——偏颇。只能说我‘经历’过,大诗人普希金管这叫做‘亲切的怀恋’。”所以毕业感言讨不讨别人喜欢不重要,既然写了,最起码我不要欺骗自己,我不要在这个时候阳奉阴违的留下一段话,也不要“强说愁”地胡乱感慨,更不要随随便便画个句号。看过余秋雨的《行者无疆》,有这样的一段话:

“流浪是一种告别,告别的原因,有的可付诸言表,有的则难以言表。真正的流浪,大多属于后者,被迫言表,只是搪塞。不想搪塞,当然沉默,牵牵嘴角,已是礼貌。”

这次的毕业就是一次流浪的开始,没有背景,口袋空空,曾经的得意和失意全部清零,只带着对惬意校园的些些回忆和伤神的种种,还有一点点谋生的本领,上路。。我算幸运的,早早就签下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终面的时候面试官亲切的回答了我很多问题之后问我还有没有什么想知道的,我说没有,她又问了一遍,我回答同上,她笑着问我就不想知道工资是多少吗。我愣了一下,不是谦虚不是紧张,自己真真的没想到这个事情。就像流浪,每日的所见所闻就是馈赠,睡前回忆的是今天的美景轶事,期待的是明天的奇遇,不会在乎身上的钱财还有多少,没有了就停下几天卖物卖艺,攒足了继续走路。我原先丢掉了一个年薪20万的工作机会,是觉得,对于流浪者,不需要人代步,世界要自己去一点点见识,路也定要自己一步步走来,没有什么比愉快的经历更价值连城的了。

下载浅谈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旅游文化内涵(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旅游文化内涵(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内涵

    第一章医院简介三原县中医医院成立于1978年,由原城关地段医院易建而成。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我县唯一一所以中医特色见长......

    山西农业大学校园解说词(共5篇)

    山西农业大学校园解说词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山西农业大学这所百年学府,很荣幸能够担任今天的解说员,我是来自***,希望我的解说能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我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悠久的......

    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http:// 2008-3-18 济南日报关键词:旅游文化 概念 内涵摘要: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在旅......

    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实习报告

    学院名 本科毕业实习报告 XXX 2011XXXXXXX 指导教师XXX 讲师 称 X学院 专业名称XX 实习时间:2014.11-2015.1 实习地点:广东省XXXXX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二、实习工作内容 三......

    大学校园旅游策划方案

    文化休闲校园游-浙江农林大学一、校园旅游现状分析高校校园旅游是指以名牌大学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资源开发利用,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旅游和学习。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着重于旅游......

    农业旅游

    观光农业: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 乡村旅游: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

    地税文化内涵

    地税文化创建 一、地税文化的基本内涵: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品行、一种责任、一种资源、一种动力。 二、意义: 加强地税文化建设,是地税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

    “和”的文化内涵

    “和”的文化内涵2013年10月14日来源:人民论坛10月上(总第418期)作者: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孔子研究院院长)传统经典中的“和”“和”的历史非常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