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慈信主讲伯克富系统神学导论 第17讲-问题解答 4-1教义是绝对的吗?

时间:2019-05-14 05:1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林慈信主讲伯克富系统神学导论 第17讲-问题解答 4-1教义是绝对的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林慈信主讲伯克富系统神学导论 第17讲-问题解答 4-1教义是绝对的吗?》。

第一篇:林慈信主讲伯克富系统神学导论 第17讲-问题解答 4-1教义是绝对的吗?

伯克富系统神学-导论

讲员:林慈信

第17讲

问题解答4-1教义是绝对的吗?

问:圣经里有不同上帝的诫命,不过有一些实际情况,这些所谓绝对的诫命会有冲突。如果要跟从比较高的那个诫命,相对那些比较低的诫命还算绝对得吗?上帝的话是绝对的,是不是说上帝的启示,也就是圣经所有的诫命应当是绝对的?所谓绝对,是不是在任何情况都不能有例外?那有例外的时候还算绝对吗?

答:我介绍一本书给各位参考好了。伦理学一讲起来就很长的,《信望爱》,周功和老师的,华神出版的。这是改革宗的一本伦理学教科书。

问:在谈到卡尔-巴特“与神相遇”,他提到这样一个名词。其实在敬虔派里,我们也会常常会谈到与主相遇。卡尔-巴特的“与主相遇”与我们谈到的“与主相遇”有什么本质的不一样?

答:敬虔派的“与神相遇”,比方说在祷告,或在属灵经历里,是指人的,不论是感情,或者是经历方面的,对神有一些的体会。当然,敬虔派比较注重非理性。但总的来说是指人的灵魂,或内心。“灵魂”这个词一般是包含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再来一次,在整句话里最重要的是指人。敬虔派与神的相遇,是在人的灵魂里,特别是感情、经验。人的经验,讲起来好像很简单,大家都知道。

巴特派的“与神相遇”,不是我们一般所讲的人的经验。第一,他把人的部分,就用了海德格的存在主义重新解释过人,他用存在的观念,是和我们人一般的情感理性不一样的。

第二,与神相遇,是在原始历史,或者救赎历史。总之,不是在康德所讲的“此岸”。

再来一次,神人相遇,第一,人这方面,不在我们一般人的情感,在那个“存在”的层面,这是非常悬的一个观念。不过,在我们的新派神学里有提到。第二,神人相遇,神是在“彼岸”,就是康德所讲的真理、伦理。不是在我们一般所谓理性科学,理性科学包含了情感。不是在“此岸”的。所以,巴特所讲的“神人相遇”是一个特别悬而迷人的美丽的观念,和敬虔派讲的比较浪漫的,不论你浪漫到哪里,还是人的经验这个范围里面,就是人可以经验得到的,这是不一样的。

问:我们讨论到教义的形成过程,那么我们个人或者教会也好,我们的释经过程所得出的释经的原则,与教义形成的原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答:你问的问题是,释经的过程和教义形成的过程,所用的原则是不是不一样?

其实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解经应该是正确教义所必经之路,也就是说,教义就是经过了解经,总结圣经所讲的。我们盼望教义所建立的,所用的解经基础不是断章取义的,是以文法、历史的方法。所以,教义建立在解经。解经,必须要谦卑地服在二千年的教义的共识之下。今天,所谓福音派的解经和教义,他们都喜欢创新。所以,这种彼此顺服的这种精神是很少见的。总的来说,原则应该是一样的。

可是,解经和教义,随着学术的专门化,他们又发展出不同的游戏规则。圣经科讲圣经科的,神学历史教授讲他们的,结果就吵起来了,从1970年代开始就吵到今天。所谓“吵”的意思就是说,解经,会用很多的原文,原来的文化、历史背景,最新的伎俩就是语言学;神学,会参考不同时期的哲学思潮。最新的哲学思潮就是后现代的解构主义。所以,他们各用专家的权威。结果,专家与专家之间,没有一个更高的裁判的法庭。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的第一章第十段告诉我们,“所有宗教的争辩的最高的裁判员,乃是圣经中说话的圣灵。”这恰恰就是神学院教授们,就算承认了,他也不实践,甚至实际上是不承认的。应该是同一个原则,应该是回到神的话语面前。不论解经或者神学,以受教的心来看神教导了什么。不同的只不过是,解经是用一章一卷作单位,系统神学是用专题作单位。

问:既然教义不单单是理性思考整理出来的结果。我们今天来领受神的恩典,是透过信心,不管是得救,还是成圣。圣经告诉我们,人得救成圣是因着信,始于信,本于信。信心又是神所赐的,人在其中是毫无功劳。信心与理性又是在不同的范畴里,是两个概念。从这个角度看,理性在我们整个信仰的认信过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或者做到什么程度是恰到好处,不会极端?

答:我们先看两段的段言,然后来看你这个问题本身。前面一段是说我们的得救与成圣是本于信,也出于信,这个信心是神所赐的,我完全阿门,这段没有问题了。

第二段,信心和理性是属于不同的范畴的,这恰恰是康德的说法,和圣经的说法是180度的不同的。传统的基督新教,就是从马丁路德、加尔文以来,信心是什么呢?我们这个伯克富的《神学导论》,讲到最后那段就是讲信心。不是讲因信称义那个“信心”,是讲在神学的过程里面,信仰的认知过程里面的那个“信心”,当然是同一个信心,不过是从教义的认知角度来看。一直讲到最后,讲到宗教那一段,信心是用上了我们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的。总的来说,是用上我们整个灵魂的。

不论是康德影响之下的自由派,包括新正统,或者是基要敬虔派,我们都是有意无意地发展这个错误,把理性和信心放在不同的范畴,不论是康德的、或者是敬虔派的。

敬虔派的,他就是要否认理性,要超越魂到灵的境界,信心是灵,那里才是神与人,人去认识神,与耶稣基督交通的地方。理性属于魂,是神秘主义,敬虔派的。

康德,他把信心说为(他没有直接这样说),他说了是一个实践的判断,尼彻尔也是。但是,到了祁克果的时候,他们就会说,信心是一个信心的跳跃,就是说超乎了理性的。

你必须要了解康德,才会了解祁克果的。了解祁克果,就会了解巴特的。哲学和科学,就是人用自己的理性和实验,实实在在地作科学的实验,这个是一个范畴。能够帮助我们明白事物的外表。康德不用“信心”这个词,他用其它的词,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宗教”、“道德”等等。信心是在理性和科学的范围以外的,理性和科学是分开的。我们福音派的基督徒传福音的时候,也同样中了康德的计,说,“是了,哲学、科学,特别是科学,是讲事物是如何发生的。但是,信仰,我们所信的耶稣基督,圣经,是讲宇宙为什么存在,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种的理性、或者是科学,或者是哲学,与信心的分割恰恰就是19世纪所有的哲学的共识,差不多所有的哲学和神学的共识。

不是的,正统的基督教,甚至包括某一些的天主教,正统的信仰乃是说,什么是信心呢?或者我这样说好了,既然信心是神所赐的,我们就从圣灵的工作这个角度来看信心好了,如何地包含了知意情。信心完全是圣灵所赐的,那圣灵做什么呢?

第一,圣灵借着神的话语,就是圣经,光照我们的理性。这个光照的结果,我是指真的有信心这个结果,就是人的理性从自主的、世俗的想法降服在神的话语面前。所以,这个理性和一般的哲学不一样,刚好和一般的哲学、神学是相反的。这里所讲的理性是,在圣灵的光照下,降服在圣经的权柄、神的权柄下面。

第二,圣灵使人的意志降服在神的面前。就是不单是理性,是全人的,放弃自主,降服在耶稣基督和圣经的权柄之下。好了,既然人的意志被改变,180度的改变,完全的改变,以至于愿意降服在神的面前。这个意志,就愿意甘心情愿地、出自内心的来信靠耶稣基督。

第三,人的理性和意志,既然愿意顺服神的话和神自己,情感也跟着来了。从以前的敌视或者漠不关心,进入到爱慕神和神的事情。所以,信心就是对圣灵工作的回应。圣灵的工作包括光照理性,降服意志,转化情感。

因此,信心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说,第一,信心,乃是对神的话------圣经的不同类型的经文,做出顺服,正确的顺服的回应。我再说一次,信心是对神的话,包括各种类型的文体,做出正确的顺服的回应。圣经发出的应许,信心要抓住;圣经所发出的警告,信心要有警惕;圣经所发出的吩咐,信心说我要遵守;圣经所记载的历史的叙述,还有教义上的教导,信心说我愿意相信;圣经所发出的安慰,信心得到安慰。信心,就是对神的话的各种各样,无论是安慰,是应许、吩咐、教导,完全地接受。而且不但是接受,而且是喜悦地接受。就是说,是的,这是为我讲的;是的,这是给我的应许;是的,这是给我要遵守的吩咐,等等。好,这是信心的一部分。

所以,信心就是知道,信心就是认识,这特别是宗教改革与天主教不一样的。天主教也是把理性和信心分开的。我们唱《我知道我信的是谁》,也知道,有把握地知道,祂完全能够保守我所交托给祂的直到那日。我知道我信的是什么,知道我信的是谁?信心是认识,信心也包含了理性的认识。不过这个理性的认识,已经经过了圣灵的光照,已经降服在神面前的理性,或者简单地说是圣化的,成圣的理性。

好,这是第一部分,信心是什么?信心是对神的话的降服,比较多讲了一些理性和认知。

下面,第二部分的信心,英文是用“拥抱”这个字,就是接受耶稣基督,进入到我的生命中,作我的先知、祭司、君王,我们一般简单说个人的救主。不过个人的救主就包含了先知、祭司、君王的。所以,信心从来就不是仅仅头脑上的知识,信心也不是排除理性的活动。信心是理性和意志一同的工作。理性说抓住神的应许,顺服祂,顺服祂的话,意志是降服在神的面前,接受耶稣基督,让祂来做我生命的王,情感是跟着来的一个果子。所以,信心和理性不是两个范畴的。反而我们说,理性,意志和情感是信心里面的三个范围。

我们对信心的定义要广一点,因为我们多多少少都受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我们都听过信心的跳跃,你不一定要读过祁克果、尼采,都听过信心的跳跃的,现在牧师传的都挂在嘴边的。有些改革宗的讲道,甚至乎喜欢用存在主义的这种观念,来表达他的改革宗神学。就是说,常常给各位感觉到要跳跃,要面对一个危机,然后做出一个决定。

理性在教义,或者信仰的认知过程中扮演什么地位?扮演,首先在圣灵面前降服,然后要了解信道是听道而来的。什么叫听道?就是听明白了,相信,然后就信了。“听”这个字,在福音书里面往往是与“信”是同义词,不过信道是从听道而来的。这个“听”就很明显地包含了了解。我们绝对不同意天主教那种盲目的信心,我们也不认同存在主义的信心的跳跃,虽然祁克果和潘霍华被很多的福音派的神学家认为是很伟大,很伟大的,挑战我们过委身生活的思想家。但是“信心的跳跃”这五个字,是非常误导的。没有错。正统的、正确的信心肯定有它的奥秘,肯定是超越了理性,超越了情感,超越了意志。连人的跳跃,只不过是人而已。没有错,信心是超越我们的理性,信心里面包含了奥秘,因为我们信心的对象------神,无论你怎么跳跃,都不能完全掌握、认识祂的。信心是神所赐的,信心里面有奥秘的成份,但是我们是经过悟性、情感和意志的动作,就是理性的理解,情感的爱慕,意志的降服。我们是经过理性、意志和感情,然后到那个奥秘的神的面前。但是,这不是一个存在主义巴特式的相遇,是一个清楚有把握、有权威的认识。信心经过了理性的理解,意志的降服,情感的爱慕,结果是什么?耶稣基督说,认识神并你所差遣的那一位,约17:1-3,这就是永生。认识神,这个“认识”不是跳跃而来到一种超现象界的相遇,也不是一种超魂而灵界的,那也等于是一种跳跃。我们承认,信心里面必需要有奥秘,面对奥秘而敬拜诧异。我们面对那位真正启示了自己的神而发出的敬拜、赞美与诧异。所以,我们在信仰认知过程,我们不能说,我们只认识神的启示罢了,没有认识神本身。反过来说,正统的信仰说,我们透过神的启示,真正清楚地认识神。是的,我们的认识是有限的,我们也不完全顺服圣灵的光照等等。但是,我们的认识是真的,清楚的,有把握的。而我们不会停留在这个只不过是信心的跳跃所带来的认识,是真的认识。我觉得圣经从头到尾讲敬畏神,认识神。是啊,你就按照字面解释就是认识神,而不仅仅是认识祂的启示,是透过认识祂的启示,来认识祂。

问:我们回顾教义形成的历史和反对教义的历史,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教义是必需的。教义的形成过程当中,从诸多复杂的因素来看,教义是不可能完美的。我们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在今天这个时代里面,拥有不完美的教义,比没有教义要好很多。

答:有一次,有两个星期的密集课程,有一组也是这样作一种结论。有教义,就是每一位自己有一套教义系统比没有教义系统好。没有一套教义系统是完美的,以至于它不存在,除了圣经里面那一套教义系统。我和伯克富不同意这一点。他说,圣经里面的不叫教义,叫做圣经。经过反省、过滤之后才叫做教义。我是不同意的。圣经本身有一套的教义系统,你我可以研读圣经而找到它、爱慕它、顺服它、宣讲它,为它维护。圣经里面本身有一套教义,或者真理系统。当然你我这一套,比方说,我的是属于范泰尔那一派的改革宗的,和伯克富的很像,但差一点点。肯定不是绝对真理。我的教义系统,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加上范泰尔的护教学,加上弗兰姆的解释等于应用等等,加起来绝对不是绝对真理。但是,我有把握说,到目前为止,我相信这个是圣经所教导的。当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当然是以一位改革宗长老会某某宗派的牧师讲的。那另外的浸信会他看法不一样的,弟兄会看法不一样的。对,凡是接受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是无缪无误的,都是我的主内弟兄姐妹,都是敬虔的、正统的。但是,我们对教义的解释,也就是说我们怎么去整理、组织圣经里的教导呢?至少得出来的结论会不一样。我从来就没有说,改革宗是十全十美的。不可能的,没有一套教义真理是完全的。有一次在美国洛杉矶,美国世界宣教中心,好久以前了,1980年。早上我上课之前和一位加拿大人,外国人,吃早餐。他说,我每天都读倪柝声。假如倪柝声与我不同意的话,倪柝声是对的,我是错的;假如我说,我每天读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假如我和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不同意的话,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一定是对的话,我是错的的话,我们就有偶像敬拜的嫌疑。宗教改革其中一个口号,除了“五个唯独”以外,就是不断地改革,但是我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所以,我是因为找到没有更好的,但是不完美的教义系统,所以,我去一个完全陌生人中,申请加入我目前所属的宗派。我不是因为我是长老会的,我当然就推崇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我是找到了这个信仰的系统之后,我去问人,“怎样参加这个宗派的?”“哦,你先要成为会友,之后有一大堆的事。”“那怎么会成为会友呢?”“你要找最近的、附近的教会了。”啊,去找!完全不认识的。那不表示我的宗派是完美的,绝对不是。我的宗派只有36年的历史!虽然在这36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宗派,但是,我们有很多的缺点。所以,你从来不会听到我为我的宗派卖一些很热烈的广告的。我所宣讲的是我的神学,但是,我决不会推崇我的宗派的。因为宗派,也就是形成教义的那个团体,绝对不是完全的。但是,是的,有教义比没有教义好。

现在我来做广告了,下面是广告。

1974年开始,我开始研究中国。“研究”太大了,我开始“接触”到中国宣教士和中国教会的兴起,是指19世纪到20世纪初。教授要我读一本《1877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宣教士大会》。之后,当然,我的兴趣就来了,又去翻那本《1890年第二次》,《1907年第三次马里逊来华100周年的大会》,《1922年全国基督教大会》,也是5月,也是上海。我就发觉从1877年开始,在中国特别努力去推动宗派与宗派之间的合作,是改革宗的宣教士,荷兰改革宗在美国,美国的荷兰改革宗到中国的宣教士,英国和美国的长老会,或者公理宗。改革宗,长老会,公理会都是改革宗的。改革宗这个名字,是指荷兰和德国的改革宗。长老会是指苏格兰、爱尔兰的改革宗。公理宗是指英格兰的改革宗,他们没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在厦门的宣教士,到了一个程度,就决定开始,你想一想,是不是很荒谬呢?在厦门的美国的荷兰的改革宗,而且还有两派。就是美国的荷兰改革宗有两大派,还有一些小派。是很荒谬吗?从荷兰,到了美国,到了厦门,开一个厦门的美国的荷兰的改革宗,又有别于英国的长老会在厦门,或者是美国的长老会(分南北美国、澳洲的长老会),很荒谬嘛!所以,他们说,我们来中国,要开的是中华基督教会。所以,他们这些改革宗、公理宗和长老会的宣教士,就自动自发地放弃他们国家的那个会籍,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革命性的行动。长老会的会籍不是那么简单去放弃的,不像其他的宗派。他们在英国、美国的老板当然不高兴了。他们就组织了一个当时在厦门,在福建的中华基督教会区会。

我继续在读好几次的会议,我看到了,改革宗的人是最致力于宗派与宗派之间的合作的。那次的合一,就是后来1927年,中华基督教会那个大的宗派成立的第一步。逐渐慢慢很多地方,凡是长老宗的、改革宗的,他们开始改这个名字,叫做中华基督教会。所以,到了1927年,全国性的宗派成立就没有那么困难。

好,下面是广告。为什么改革宗的宣教士,比其他的神学系统的宣教士更努力去推动教会合一呢?你不要说,你们改革宗,都是专门搞一些自命清高的东西。历史告诉我们刚好是相反。我这样去解释,当然这个是老王卖瓜,因为长老会绝对不是完全的。就是因为我知道我的信仰是建立在,第一圣经的启示与默示无误,第二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大小要理问答,还有敬拜指南、治会章程等等。我知道我信的第一是圣经,第二是改革宗这一套的信条。因此,我就马上知道,我和那些保守的信圣经的浸信会,是有百分之多少是相同的?我和那些亚米念的卫理公会,在哪些方面是相同的?我和弟兄会在哪些方面是相同的?当然会有不同了。不过,当然我和那些自命改革宗,其实是巴特派的、后自由派的、后保守派的,我们的不同是多过相同的,虽然大家都是长老会。所以,在19世纪,还没有1877年全国宣教大会。在19世纪初,比方说1844年,美国的YMCA青年会成立了。青年会,当时就要求这些男孩都要是某某福音派的会友,才能够作会员的。他所谓福音派,就是指长老会、公理宗、浸信会和卫理公会。我的意思是说,自从1820年代以来(1820年就是芬尼布道的那个年代),长老会、公理宗、卫理公会和浸信会都已经有一段合作的历史,不论是听芬尼讲道,或者是听慕迪讲道,最后就是葛培理讲道。与这个之前,1740年怀特-菲特在美洲讲道。所以,长老会、改革宗的大圈子里面,从来就有一大批人习惯与公理宗、浸信会、卫理宗合作的。到了中国,你想这些宣教士,不论是改革宗的,亚米念的,浸信会的,是圣公会的,路德宗和时代论的,他们的家庭,特别是太太和孩子们,到夏天的时候去哪里避暑度假呢?肯定是同一个地方嘛。他们的孩子们去哪里读英文的、寄宿的学校呢?肯定是同一些宣教士孩子的学校嘛。你长老会的宣教士的儿子病了,霍乱了,或是什么大病,很可能是安息日会,或浸信会的医生来医你的孩子。所以,在整个宣教的过程,很明显,宗派之间一定有一些,有的是被逼的合作。你的孩子病了,你的神学劲敌的医生来医好你的孩子的病,甚至乎孩子们通婚。很实际的。所以,我说长老宗,改革宗,对自己的信仰整理得特别的细。改革宗神学,你不要说它是最完美的神学。不过它的确是最庞大、最精确的系统,不论你同意它不同意它。

所以,整理了这么多的事情以后,我们就懂得,或者应该懂得去和其他派别的合作,在哪一个层面合作?比方说,我们在美国,当我们基督徒,我现在不讲长老宗了,就是福音派的基督徒,不论浸信会、长老会什么会,当我们要游行示威或向政府抗议,要求政府给我们一些比如反对堕胎、反对同性恋,婚姻的法例的时候,你和谁一起合作,搞这些活动呢?肯定是摩门教,还有天主教。因为他们都是非常维护传统家庭的,这是合理的。我们不是在讨论圣经真理的教义系统,我们是在一个国家里面,谁和我们在这方面是同路人呢?肯定是摩门教了,当然他们是异端了。但是,他们是最维护家庭的,而且他们活得最有榜样。不过,有些地方很极端的摩门派,还是原始的那种多妻制,那是题外话。好,在一个宣教的工场,假如我们要做一件事情------分发圣经。当然你可以和浸信会,圣公一起会合作了。大家都发和合本,浸信会就坚持要有浸字版的,他们就多花费了一些印花费,所以和合版有禁字版的,除了这个以外就是上帝版和神版了。印刷圣经,盖基督教的医院肯定是超宗派的事情。

没有错,有教义系统比没有好。因为有了教义系统,下一步我们就要思考和其他的教义系统是怎么地合作?1877年,那位从美国到厦门的荷兰改革宗宣教士,发表了一篇很重要的演说。这位宣教士,后来后人纪念他,我好像曾经问过各位的,在厦门鼓浪屿有一个女子中学,现在不是女子中学了,叫育德女中,就是纪念这位谭伟吉,Talmage。这位谭伟吉宣教士发表了一篇演说,他说,“中国的宗派怎样可以减到最少,同时鼓励中国本色教会兴起。”他里面就作了这个见证,他们怎样放弃自己的会籍,怎样开始一个厦门中华基督教会的区会。他里面有一句话,他说“我们要按照圣灵给我们的光照,去做。同时求圣灵给我们更多的光照。”假如我们先放弃了公理宗、长老宗和改革宗之间的隔阂的话,下一步是什么呢?让圣灵来光照了,当然我们不能放弃信仰。问题是当时也有自由神学的影响,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神已经给的亮光,我们要去回应,要去行动,所以,我个人是属于这一派的。就是说,我个人是属于那些相信圣经是神的默示、无误的,卫理宗、弟兄会、浸信会等等都是我主内正统的弟兄姐妹。正统的意思,乃是说,相信圣经的默示,也是敬虔的后代,宣教运动的后代等等。不表示说,我们不会批判他们神学的某一方面,但是他们不是我们的敌人,是家里的人。似乎好像是干燥的系统神学导论部分的导论,其实和我们的教会生活是有关系的。

下载林慈信主讲伯克富系统神学导论 第17讲-问题解答 4-1教义是绝对的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林慈信主讲伯克富系统神学导论 第17讲-问题解答 4-1教义是绝对的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