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2008-12-18 10:58:03)
转载▼ 标签:
杂谈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确实值得好好纪念。40年的变化太大了,可以说是天翻地覆,沧海桑田。之前,网上有关改革开放的辩论。我细看了反对改革开放的文章,是歌颂文革和文革前的观点。近年社会上歌颂文革有蔓延之势。如南街村复制文革那一套;中学音乐课课本京剧都是样板戏;把文革深情地叫“激情岁月”、“红色浪漫”、“红色经典”;四川有人穿红卫兵服装迎接奥运火炬……。人有不同思想的权力,这正是当今和文革的重大区别,但可怕的是上述现象背后都有官方的影子,而他们是和中央精神背道而驰的。看到这些现象集郁胸中,不吐不快。报上一篇文章很深刻,题目是《当初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文章针对一些人面对当前官场腐败严重,并导致社会两极化不断发展,而怀念文革及文革前的状态进行分析,很有说服力。对于上层有的是极左余孽,他们借机煽风点火,兴风作浪,毫不奇怪,他们从来就是反对改革开放,主张文革一直进行下去。而大多数人面对腐败和两极分化无可奈何,由于无知而开错了药方。他们唯一的参照对象是文革和文革前,他们认为非此即彼,要改革开放就腐败,不腐败,就回文革或文革前。不是的。首先文革和文革前不是没有腐败,四清之一就是清经济,批林批孔三箭齐发其一就是批走后门。只是当时政治高压,人人自危,腐败没有这样严重。而政治高压,人人自危决不是社会常态,也侵犯了人民的政治权力,而且也不是解决腐败的好办法。朱元璋把贪官剥皮实草也没能阻止明朝腐败灭亡。腐败不是不可治,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都腐败严重。我们政治廉洁在世界排名靠后,而同属中国的香港在世界政治廉洁排名名列前茅。历史上有个周期率:腐败-民不聊生-大起义社会动荡-新生力量崛起取得政权-开始腐败。毛泽东说我们找到了解决办法-民主。可惜解放后他没有实现诺言,他选择的办法却是搞运动,历史证明是失败的。治理腐败未必一定要搞得腥风血雨,千百万人挨斗,冤案遍地,莫须有地整一些人,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权力争夺。香港上世纪五十年代腐败也很严重,后来成立反贪局,直属总督,解决了腐败问题。我们学香港也成立反贪局,让它从属地方政府,结果毫无作用,不少反贪局长成了大贪污犯。同一件事,江南为桔江北为枳了。所谓腐败,就是权力没有制衡,没有限制,用权谋私利。权力天生喜欢为所欲为,自私自利。自觉是靠不住的。这已形成共识。至于怎样制约权力,国内外榜样众多,大人比我们知道的多多了。我们经济步子比较大,所以经济发展快,速度位列世界前茅。而政治改革滞后,一直没有建立起对权力的有效制约,使腐败越来越严重,导致两极分化。广大群众没有充分享受到改革的好处。致使收入低,负担重。国内市场消费不旺。不仅有违执政为民,也正影响经济的发展。所谓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所以解决腐败,两极分化严重,不是倒退到文革和文革前,而是要靠政治改革,像香港那样建立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倒退是没出路的。历史的周期率不是证明了吗?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党已把制约权力提上日程。
80年代改革在人们的心中是那样神圣。它给人们那样多的实惠,一个包产到户,人们终于离开了用了几十年的粮票、油票、粮本。一个特区、市场经济,人们告别了几十年商品短缺的日子,那时弄个自行车票、电视票不容易。结婚还要去批点木材做家俱,家家做家俱,男人都是半个木匠。那时有个亲戚在商店工作是很引以为自豪的事。现在进商店,卖东西的恨不得把东西塞到你怀里。可近十多年改革声誉每况愈下,甚至一提新改革老百姓心里就打鼓。教育改革:教育产业化,上大学没个十万八万读不下来。考大学怕考不上,万幸考上了,又怕读不起;七借八借读完了,又愁找工作;工作找到了,工资低,又愁还不了帐。读书无用论开始出现。我们的全民医疗体系曾被联合国当作样板的,由于国家投入占不足,让医院医生创收,潘朵拉匣子一经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小病成百上千元,一个手术一百多万的新闻也不稀奇了。现在房价直线上升,大城市动不动就上百万,对工薪阶层简直是天文数字。我的北京亲戚两个儿子结婚都结在家里。一个民谣说:房改把你兜掏空,教改把你逼疯,医改给你提前送终。现在兜掏空也解决不了买房问题。更让人不平的是,一边工人下岗,农民工超常的工作时间,工资却在最底线徘徊,还经常拖欠。而高官工资动不动上百万,几百万,上千万。我们这里前几年就传出领导年终奖金一百万。这几年保密了,不得而知。但五大银行高管年薪120万是上了报的。平安保险高管年薪竟6千6百多万。而我的几个亲戚在工行上班,前几年还几百元,现在才一千多一点。官员、公务员待遇比工人农民高得太多。这不是改革的错,而是一些领域的改革严重滞后必然恶果。老百姓对涉及自身的决策无权参与,任那些大权在握者把自己的工资、福利提得高高的。我们政府基本民生指标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世界倒数,行政公务支出的比例列世界前茅。这个后果很早就有人预见到了,今天不过是不幸成为事实。这些不是改革的错,而是不改革的错,政治改革滞后的错。当然政治改革滞后不是没有原因的,他涉及一些掌权者的利益。几十年来改革一涉及到当权者的利益就进行不下去,积重难返,愈演愈烈。
附录:
当初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回顾这次关于改革方向的大讨论,我们可以一发现否定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主要有两种人。一种人以思想僵化的过气精英为代表。马、恩在《共产党宣言》里形容那些鼓吹“封建的社会主义”的没落贵族,他们抨击资本主义的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半是挽歌,半是谤文,每当人们跟着他们走时,却发现他们的臀部带着旧的封建徽章;今天,这种人臀部露出的旧时代徽章便是“计划经济”,甚至有斯大林时代的思想印记。另一种人,.是在不合理的改革方案或被扭曲的“改革”过程中感觉利益严重受损的普罗大众,更有一些没有计划经济时代生活经验的年轻人,他们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话语是“怀念”所谓的“毛泽东时代”乃至“文革”时的社会福利制度。两种人的相似特征是“怀旧”,共同指向则是怀疑乃至反对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正视和回答这个问题:当初,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说起来应该很简单,一个没有智障而能正常思维的人就会明白,如果当初按既定的方向和道路走得好好的,我们为什么不沿着那条“金光大道”走下去,而偏要改弦易辙去“摸着石头过河”呢?必定是饱尝了“山高路险”乃至“山穷水尽”的苦楚,认清了“此路不通”,才痛下决心,另谋出路。
事实也正是这样。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连肥皂、火柴、灯油都要凭票限量供应,所谓“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不是丑化和恫吓,而是一种无日无之的生存体验和沉重压力;而对于具有国际视野的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更有与周边国发展速度相比较而产生的紧迫感。正是这种种内外因素,促成了真标准大讨论,达成了“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基本共识,最终促使我们在实路径上选择了市场取向。我想,对于我这样在旧体制中长大的或过来的人,只要良知未泯,没有谁会真心留恋那个时代。今日的农民虽说仍然生活在最.底层,毕竟摆脱了粮票和“介绍信”的羁绊,可以出门谋生了;虽说收入很低,„毕竟绝大多数人不用挨饿,不用天天起早摸黑“出工”穷折腾。我深信,即使中国不走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农民也没人真乐意回到“生产队”去。“人民公社”的崩溃并不是什么阶级敌人和反华势力策动的,而是种“一大二公”的乌托邦建设违背人性的必然结局。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以《历史不再排徊》为题,写过一本研究人民公社制度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兴衰史的书,令人信服地说明这种农业集体所有制的解体,是中国农民、务实的政治家与偏好“一大二公”的“革命浪漫主义”政治领袖反复博而不得不然的选择。
今年3月,政论作家马立诚推出了他的纪实新著《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一济风云录》。这本书与其说在讲1949年以来中国私营经济展史,还不如说是讲50多年来我是怎么认识和对待私营经济的,甚至可以说是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是怎样确立市场经济观念的。恰如经济学家樊纲在本书的序言中所说:“私营经济的优点,是在与国有经济比较中体现出来的,是在人类对一国有经济的试验过程中(在有的国家可以说是悲壮的试验),被人们再认识的”;20多年来,“私营经济推动了中国混和经济制度的形成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大突破》一书中第四章《十一届三中全会:春潮初起》前面几节值得特别关注。它们描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过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发展个体和营经济,打开了市场经济的闸门,那并非某人一时心血来潮拍脑袋或关在密室“理性”设计出来的,而是被1700万知青大返城“逼”出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和集体企业)根本无力安置这么多人就业,及众多家庭的“待业青年”走投无路直接影响政治稳定,造成了严重的一社会危机,于是,才有了“目在有限范围内继续存在的城乡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附属和补充”的政策,才有了“十二大的关键词: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个体经济入宪‟进而有“十三大的关键词:多成分共同发展—市场经济入宪”……换言之,中国的改革开改和市场经济取向,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怎么可能退回去?谁能把那1700万知青退回乡下,退回他们娘肚子里去?
今天的问题有今天的生成原因,也只能拿出适合今天现实的决办法,岂能以“古”非今向后看?以建立健全社会公共福利制来说吧,我们可以讲出许多理由,比如国家经济实力已提供了可能,比如解除民众后顾之忧才能刺激内的有效需求,比如实现社会公平和基本人权;而最缺少说服力的就是讲过去如何如何好。我忘不了,所谓的“赤脚医生”制度不过是短暂的花架子,那个时候我作为农家子女,得了急性腮腺炎高烧数天只能在家里听天由命地挺着;我知道,那时候,普通中学和大学是培养极少数精英的,那时出于“勒紧裤腰带也要造原子弹”的教育发展战略,国家对极少数未来精英的财政投资,根本不能跟今天大众教育的情境相提并论;我也见过,直到1980年代,城里的工人、市民多数是几代同堂,搭暗楼搁板和睡地铺的男女不在少数……是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好了,扯什么过去的“好日子”这不仅令人生厌也太没出息。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倒成了“九斤老太”?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是怎样走到今天的,缺乏历史感,容易轻信,容易产生幻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多讲一讲当初我们为什么要搞改革开放,给年轻人补点历史课,.同时也让出于人性弱点容怀旧的过来人保持清醒,总之使大家明白,改革开放并非某个领导人凭个人意志为所欲为的产物,而是顺应民心、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潮流的选择,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其实,全面否定“文革”,否定“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汲取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教训,对这些重大历史问题中共中央都有明确决议,我们没有理由投鼠忌器,害怕多讲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要性会损害毛泽东的形象和毛泽东思想的权威(若仍坚持神化毛泽东则另当别论)。相反,如果我们只大讲特讲毛泽东知何“过五关斩六将”(如电视连续剧《长征》、《延安领》、《三大战役》、《开国大典》那样),而讳言“败走麦城”(如“大跃进”、“三年困难”、“十年浩劫”),那么,怎能指望人们特别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充分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近有件事使我深有感。有篇写我的文章,一开篇讲我生于1952年某某公社某某大队。1952年哪来的“公社”和“大队”?编辑将我讲的妻子当时不能招工回城的原因、她父亲的所谓“特(务)嫌(疑)问题”,自以为是地改写成莫明其妙的“特殊问题”。由此不难推定,年轻人不要说对“一月风暴”、“二月逆流”这些“文革”中的具体事件了,就是对“三面红旗”、“四清运动”、“五一六通知”这些改革开放前的重要历史脉络也不会有清晰的印象。—这样的历史认知水平,怎么能充分理解改革开放路径选择的政治合理性?
《大突破》中有一段历史教训讲得很有警示意义:1952年的“五反”在当时产生了一个深远的影响,即运动揭发的少数私营业主的.“五毒”行为(行贿、偷枕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盘窃国家经济情报)激起了全社会的一道德义愤,这种“舆论”(这种发动的“群众运动”大造声势说过头话、斗争时“扩大化”是惯例)作为重要因素之一,反过来促使毛泽东等领导人下决心改变对私营经济的政策,提早结束容许资本主又发展时期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快速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书中论证了“改造”的实质是“消灭”)。今天,也有人试图利用民众对权钱勾结鲸吞国有资产等腐败现象的道德义愤,否定改革开放的市场取向,吁求打压民营经济,走计划经济的回头路。倘若我们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历史有基本的认识,相信就不会在迷迷糊糊中被引入歧途重犯“左”的错误,就能够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百折不回地向前进
第二篇:要更加注重县域改革开放问题
要更加注重县域改革开放问题.txt当你以为自己一无所有时,你至少还有时间,时间能抚平一切创伤,所以请不要流泪。能满足的期待,才值得期待;能实现的期望,才有价值。保持青春的秘诀,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是生活决定何种品位,而是品位决定何种生活。
要更加注重县域改革开放问题
杨 宜 龙
当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风雨兼程到“而立”之年时,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被创造了出来,一片又一片新天地被开辟了出来。然而同时,困难和风险也接踵而至。其中,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和困境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广大县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显得相当滞后。”①
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相对应的是县域改革开放的严重滞后。三十年来,在县域改革开放的学术园地里难见醒目的花朵和挺立的大树;三十年来,县域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也难见持久、普遍和充满希望的建树。可以说,正是由于县域改革开放的滞后才导致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
这就启示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注重县域改革开放问题。
要更加注重县域改革开放的特点
今日的县域改革开放,已经不同于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也不同于过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更不同于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改革开放。因此,我们应该深入认识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的新特征。
第一,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具有代表性。新阶段的县域改革开放是一种标志性的改革开放。它既不像乡镇改革开放这种主要专注于村镇建设、发展、管理的乡村型改革开放,也不像地级市、省(区、市)、国家主体功能区改革开放这种主要专注于大城市建设、发展、管理的城市型改革开放,而是一种新的统筹协调城市和村镇发展的城乡结合型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一场消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革命。
第二,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具有全面性。新阶段的县域改革开放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它不再是单兵突进,而必须全面地、整体地推进。一方面,它要求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开放综合筹划、协调推进。另一方面,它又要求既要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至今已经不相适应的“旧的旧体制”,又要求改革1978年以来形成的许多至今已经不相适应的过渡性的“新的旧体制”。②同时,它还要求将改革和开放相互结合、共同推进。第三,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具有基础性。新阶段的县域改革开放是一种根本性的改革开放。它要求在着力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这一大课题下,彻底解决制约和阻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从而使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运行机制在根本上从阻碍机制转变为促进机制。并由此给各方面、各层次的改革开放提供更广阔、更有利、更坚实的平台。
第四,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具有差异性。新阶段的县域改革开放是一种多样化的改革开放。且不说县级市、区的改革开放已不属于县域改革开放的范畴,仅就普通县的改革开放而言,其区域、地理、资源、交通、人口、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等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县域改革开放不可能是一种“一刀切”的标准化的改革开放,而必然是一种“百花齐放”式的多样化的改革开放。
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的新特点,既突出地反映了县域改革开放的一般性实质,又鲜明地
反映了县域改革开放的现实性要求,并且为深入探讨和推进县域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新的基地和平台。
要更加注重县域改革开放的地位
在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年之后,县域改革开放的地位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它在全国和县域发展大局中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深化和凸显。
首先,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根本性地位。目前,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不稳定诱因。而这一切大都来源于现行的所有权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旧体制维护、延续、加重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因此,如果不通过县域改革开放从体制机制上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就不可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其次,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在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布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这使得县域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正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所指出的,建立统筹城乡二元体制的新机制将成为新时期改革的一个重点。③这表明,以消解城乡二元体制为根本任务的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已经与政治体制改革、垄断行业改革一同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工程和基础性工程。
再次,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转折性地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投入不足、扶持不够的问题,招商引资也绝非万应灵丹、绝非治本之策。正如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所说:“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完善、开放水平不高,既是建设西部强省进程中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障碍。”④可见,改革开放是否成功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是否能够良性发展的分水岭和转折点。它表明,只有当县域改革开放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局面才会有根本性的转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否则,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将永远爬不出严重滞后的泥潭。
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指出,现实中忽视县域改革开放地位的情况相当突出和严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曾指出:“现在确实在各个层面上都存在着一种‘改革疲劳症’”。⑤而我们要说的是,“县域改革开放冷漠症”在中省市县各级更是司空见惯,甚至习以为常。因此强调注重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不仅具有正本清源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直接的现实纠偏意义。
要更加注重县域改革开放的模式
说起县域改革开放,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要学习某个百强县或先进典型县,并效法它们改革开放的模式。比如,有人主张学习昆山模式,有人主张学习温州模式,还有人主张学习寿光模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然而,这却是一条错误的思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启示我们,在寻找发展道路时,绝不能对着别人的屁股顶礼膜拜,而应当看得更远,做出更加科学的选择。
一是推进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应当坚持主题型的模式。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是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为主要任务的改革开放。因而,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必须把从体制机制上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始终作为自己一以贯之的主题,始终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主攻方向、主要路径。这一主题自然包括了解决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城乡二元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二元的选举制度、城乡二元的教育制度、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等基本问题。当然,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不能简单地、错误地以
城统乡、以城化乡、“以城役乡”,而应该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新平台上,通过城与乡作为平等主体的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相得益彰的新的平衡机制。
二是推进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应当坚持组合型的模式。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因此,既不能把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限制在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狭窄的“条条”内,更不能把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限制在农村这个狭窄的“块块”内。而应该在纵的方面把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横的方面把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内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并且把纵横两大方面结合起来整体推进。比如,“农民工”这一复杂的问题,就应该通过组合型的改革开放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三是推进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应当坚持跨越型的模式。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改革开放。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不仅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滞后的县域改革开放在一些方面无疑具有后发优势。在推进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时,落后县与发达县市将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落后县的改革开放,应该尽量避免发达县市在改革开放上所走的弯路,自觉地去跨越“新的旧体制”的陷阱,从而使本县域的改革开放力度更大、成本更小、收益更优。
四是推进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应当坚持本土型的模式。县域发展状况的千差万别和县域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因此,不可能有“放之全国而皆准”的县域改革开放模式。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必须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同本县域的资源禀赋、优势、特色结合起来,走县域改革开放本土化、特色化的道路,才能使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在本县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当然,上述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所应坚持的四种模式并不是独立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贯通和紧密相连的。或者换句话说,具备了以上四个基本要素的模式,才是一个科学有效的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模式。
要更加注重县域改革开放的机制
县域改革开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有其自身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其机制,才能更好地推进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
其一,推进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要坚持县级主抓的责任机制。在推进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上,中、省、市、县、乡镇各级都有责任,都应该抓。但却应该由县一级主抓。陆学艺等人关于中国现行行政体制的论述,深刻地说明了县级主抓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唯一性。他们指出:“从中国行政体制框架看,县级政府是具备完整政府功能、职能和权力的基层政府,地级以上的政府管辖范围太宽、太大,一般专注于大城市的建设、发展和管理,无暇顾及农村的发展。县以下的乡镇基层政权组织的功能则不完整,不能起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这意味着在市场化条件下,县级政府几乎是县域内唯一具有整体意识和集体行动能力的主体”。⑥当然,有责必应有权。要让县级政府承担起主抓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的责任,就必须进行“县域赋权”。⑦一般至少应由省级政府赋予县级政府相当于地级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甚至作出更大的赋权。
其二,推进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要坚持协作攻坚的落实机制。由于受“改革的边际成本递增规律”⑧的影响,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一方面,在推进县域改革开放时要协作,县域内的条条块块、方方面面必须一盘棋、一条心、一个声音、一致行动,县以上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对县域改革开放大开绿灯、放权让利、撑腰打气。另一方面,在推进县域改革开放上要攻坚,对制约各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要找准病灶,选准切入点,敢于刀下见血,敢于刮骨疗毒。
其三,推进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要坚持民主法制的保障机制。三十年来,中国一直采取
“渐进式增量改革”。由此带来的副作用,使得既得利益阶层成为现阶段改革开放的严重阻碍。吴敬琏指出:“由于某些在转型期中凭借特权受益的既得利益者的干扰,使得一些重要的改革受到阻碍或者遭到扭曲,从而使腐败等‘权贵资本主义’的现象愈演愈烈”。⑨李佐军也指出:“有一些‘伪改革者’打着改革的旗号谋取私利”。⑩因此,为了防止改革开放被阻止、扭曲和异化,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必须自始至终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代表群众,而不能简单地由某几个人或某几个部门说了算。同理,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也必须以法为据,依法推进。唯其如此,新阶段县域改革开放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创新、顺利推进。
注释
①陆学艺、王春光、胡建国《县域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红旗文稿》2008年第3期。
②邹东涛《改革“而立”之年话“争锋”》,马国川《争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3月)序。
③见王淼《农村改革要尽快和城市改革结合起来》,《中国改革报》2008年4月7日。④见于猛、杨彦《赵乐际:改革创新是工作的主线》,《人民日报》2008年3月12日。⑤见马晖《思想解放就是要解决“改革疲劳症”》,《文摘报》2008年2月13日。
⑥陆学艺、王春光、胡建国《县域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红旗文稿》2008年第3期。
⑦参见陆学艺、王春光、胡建国《县域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红旗文稿》2008年第3期。
⑧邹东涛《改革“而立”之年话“争锋”》,马国川《争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3月)序。
⑨见陶卫华《吴敬琏谈改革30年》,《小康》2008年第4期。
⑩李佐军《中国三十年改革的问题》,《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3月27日。
(作者系中共略阳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杨宜龙2010年3月22日制作)
第三篇:中国要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说起来应该很简单,如果当初按既定的方向和道路走得好好的,我们为什么偏要改弦易辙,“摸着石头过河”?必定是认清了“此路不通”,才痛下决心,另谋出路。
事实也正是这样。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连肥皂、火柴、灯油都要凭票限量供应,所谓“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不是丑化和恫吓,而是一种无日无之的生存体验和沉重压力;而对于具有国际视野的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更有与周边国家发展速度相比较而产生的紧迫感。正是这种种内外因素,促成了真理标准大讨论,达成了“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基本共识,最终促使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上选择了市场取向。
我想,对于我这样在旧体制中长大的或过来的人,只要良知未泯,没有谁会真心留恋那个时代。今日的农民虽说仍然生活在最底层,毕竟摆脱了粮票和“介绍信”的羁绊,可以出门谋生了;虽说收入很低,毕竟绝大多数人不用挨饿,不用天天起早摸黑“出工”穷折腾。我深信,即使中国不走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农民也没人真乐意回到“生产队”去。
今年3月,政论作家马立诚推出了他的纪实新著《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这本书与其说在讲1949年以来中国私营经济发展史,还不如说是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是怎样确立市场经济观念的。恰如经济学家樊纲在本书的序言
中所说,“私营经济的优点,是在与国有经济比较中体现出来的,是在人类对国有经济的试验过程中(在有的国家可以说是悲壮的试验),被人们再认识的”;20多年来,“私营经济推动了中国混合经济制度的形成,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大突破》一书中第四章《十一届三中全会:春潮初起》前面几节值得特别关注。它描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过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打开了市场经济的闸门,那并非某人一时心血来潮拍脑袋或关在密室“理性”设计出来的,而是被1700万知青大返城“逼”出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力安置这么多人就业,涉及众多家庭的“待业青年”走投无路直接影响政治稳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于是,才有了“目前在有限范围内继续存在的城乡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附属和补充”的政策,才有了“十二大的关键词: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个体经济入宪”,进而有“十三大的关键词: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市场经济入宪”……换言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取向,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怎么可能退回去?
今天的问题有今天的生成原因,也只能拿出适合今天现实的解决办法,岂能以“古”非今向后看?以建立健全社会公共福利制度来说吧,我们可以讲出许多理由,比如国家经济实力已提供了可能,比如解除民众后顾之忧才能刺激国内的有效需求,比如实现社会公平和基本人权;而最缺少说服力的就是讲过去如何如何好。我忘不了,所谓的“赤脚医生”制度不过是短暂的花架子,那个时候我作为农家子女,得了急性腮腺炎高烧数天只能在家里听天由命地挺着;我也见过,直到
1980年代,城里的工人、市民,大多数是几代同堂,搭暗楼搁板和睡地铺的男女不在少数……是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好了,扯什么过去的“好日子”不仅令人生厌也太没出息。
为什么有些缺乏历史经验的年轻人倒成了“九斤老太”?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是怎样走到今天的,缺乏历史感,容易轻信,容易产生幻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多讲一讲当初我们为什么要搞改革开放,给年轻人补点历史课,同时也让出于人性弱点容易怀旧的过来人保持清醒,总之使大家明白,改革开放并非某个领导人凭个人意志为所欲为的产物,而是顺应民心、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潮流的选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今天,也有人试图利用民众对权钱勾结鲸吞国有资产等腐败现象的道德义愤,否定改革开放的市场取向,吁求打压民营经济,走计划经济的回头路。倘若我们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历史有基本的认识,相信就不会在迷迷糊糊中被引入歧途重犯“左”的错误,就能够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百折不回地向前 回顾最近关于改革的大讨论,我们可以发现怀疑市场经济改革取向的主要有两种人。一种人的思想仍然显露出“计划经济”的痕迹。另一种人,是在不合理的改革方案或被扭曲的“改革”过程中感觉利益严重受损的人,更有一些没有计划经济时代生活经验的人,他们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话语是“怀念”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福利制度。两种人的相似特征是“怀旧”,共同指向则是怀疑乃至反对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开放。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正视和回答这个问题:当初,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说起来应该很简单,如果当初按既定的方向和道路走得好好的,我们为什么偏要改弦易辙,“摸着石头过河”?必定是认清了“此路不通”,才痛下决心,另谋出路。
事实也正是这样。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连肥皂、火柴、灯油都要凭票限量供应,所谓“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不是丑化和恫吓,而是一种无日无之的生存体验和沉重压力;而对于具有国际视野的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更有与周边国家发展速度相比较而产生的紧迫感。正是这种种内外因素,促成了真理标准大讨论,达成了“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基本共识,最终促使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上选择了市场取向。
我想,对于我这样在旧体制中长大的或过来的人,只要良知未泯,没有谁会真心留恋那个时代。今日的农民虽说仍然生活在最底层,毕竟摆脱了粮票和“介绍信”的羁绊,可以出门谋生了;虽说收入很低,毕竟绝大多数人不用挨饿,不用天天起早摸黑“出工”穷折腾。我深信,即使中国不走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农民也没人真乐意回到“生产队”去。
今年3月,政论作家马立诚推出了他的纪实新著《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这本书与其说在讲1949年以来中国私营经济发展史,还不如说是讲改革
开放以来我们是怎样确立市场经济观念的。恰如经济学家樊纲在本书的序言中所说,“私营经济的优点,是在与国有经济比较中体现出来的,是在人类对国有经济的试验过程中(在有的国家可以说是悲壮的试验),被人们再认识的”;20多年来,“私营经济推动了中国混合经济制度的形成,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大突破》一书中第四章《十一届三中全会:春潮初起》前面几节值得特别关注。它描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过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打开了市场经济的闸门,那并非某人一时心血来潮拍脑袋或关在密室“理性”设计出来的,而是被1700万知青大返城“逼”出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力安置这么多人就业,涉及众多家庭的“待业青年”走投无路直接影响政治稳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于是,才有了“目前在有限范围内继续存在的城乡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附属和补充”的政策,才有了“十二大的关键词: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个体经济入宪”,进而有“十三大的关键词: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市场经济入宪”……换言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取向,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怎么可能退回去?
今天的问题有今天的生成原因,也只能拿出适合今天现实的解决办法,岂能以“古”非今向后看?以建立健全社会公共福利制度来说吧,我们可以讲出许多理由,比如国家经济实力已提供了可能,比如解除民众后顾之忧才能刺激国内的有效需求,比如实现社会公平和基本人权;而最缺少说服力的就是讲过去如何如何好。我忘不了,所谓的“赤脚医生”制度不过是短暂的花架子,那个时候我作为农家子女,得了急性腮腺炎高烧数天只能在家里听天由命地挺着;我也见过,直到
1980年代,城里的工人、市民,大多数是几代同堂,搭暗楼搁板和睡地铺的男女不在少数……是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好了,扯什么过去的“好日子”不仅令人生厌也太没出息。
为什么有些缺乏历史经验的年轻人倒成了“九斤老太”?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是怎样走到今天的,缺乏历史感,容易轻信,容易产生幻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多讲一讲当初我们为什么要搞改革开放,给年轻人补点历史课,同时也让出于人性弱点容易怀旧的过来人保持清醒,总之使大家明白,改革开放并非某个领导人凭个人意志为所欲为的产物,而是顺应民心、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潮流的选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今天,也有人试图利用民众对权钱勾结鲸吞国有资产等腐败现象的道德义愤,否定改革开放的市场取向,吁求打压民营经济,走计划经济的回头路。倘若我们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历史有基本的认识,相信就不会在迷迷糊糊中被引入歧途重犯“左”的错误,就能够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百折不回地向前进。
第四篇:tkjqwi为_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我们一定会拥有幸福的人生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简称《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中国圣贤道德教育中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八个字代表的内容实际和以上内容基本对应,中国传统文化留传几千年,到现在这个时代何以总书记要发表如此的文章,全国搞如此大的运动?提出搭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目前的社会,我们能够感觉到人心浮躁,听到或看到父子形同陌路,兄弟反目成仇,朋友背信弃义,假货泛滥,缺乏诚信,家庭解体、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等不良社会现象,当然历朝历代都难免有伤风败俗、违法犯罪的案例,并非只发生在当代,但是为什么能让这么多人感到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所有人的思考和反省,现在的社会问题,只要把“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八个道理教好了,落实了,没有一件是不能解决的。
可惜的是,近百年来因为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急需挽救和恢复,因为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确实是维系社会安定和平的强大力量,是使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四大文明目前仅中华文明能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
但是很多人就会说了,中国文化假如好,为什么中国这一百年来这么弱?都把这些不好推给谁?推给中国文化不好,这个就是思考深度不够,没有好好判断。为什么一百多年来列强侵犯我们,让我们吃了这么多苦,原因在哪?孟夫子说:“一个人一定是自我侮辱了,别人才来侮辱你;一个家庭一定是自己要先毁了,人家才乘虚而入;一个国家一定是内部自己纷争,争权夺利,人家看有机可乘,才来打你。”所以中国的弱,不能把责任推给外国,推给列强,要反省一下,我们自己为什么会变成内部这么纷乱?为什么不团结等。
清朝曾经是世界上的强国,历史上有过康乾盛世,它为什么盛?那个时期也是清朝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每天都讲中国文化,讲经典,当时国家也最强盛,当它不重视中国文化的时候,国家才败下来,因为清朝在中末期的时候出现慈禧太后,慈禧掌权后,听大家讲传统文化时感到浑身不自在,好像每句都在骂她,所以很不高兴,说:“明天不用讲了”这么一不讲,人的思想观念混乱了,不团结了,自私自利,国家弱下来,列强才乘虚而入来攻击,所以根还在自己
曾经有这样的报道:法国巴黎圣母院是个非常庄严肃穆的地方,但是它里面写了一行
中国字“请勿大声喧哗”,这不是中国人伟大,而是提醒中国人不可以再进到那里时大声喧哗;另外一则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桶上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第三个报道是在泰国皇宫,厕所里面写了一行中文字“大小便后请冲厕”。
我们可以来问一个问题,看这篇文章的朋友,您去过法国巴黎吗?您去过美国珍珠港吗?您去过泰国皇宫吗?能去这些地方都是哪些人?有钱,有社会地位,甚至于很多都是去留学的,在社会中都算是比较高层次的,结果高层次的甚至于受过高等教育的,连这些基本的生活规矩都没有学好,学习的次序不能颠倒,先学做人,再学技能,再学做事;现在的教育比较重视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些学历很高的人有没有知识?有,有没有技术、技能?有,但是德行则不怎么样。不会做人,就不能说受到过教育,只能是接受过知识技能的传授。
林则徐用他一生的经历写了十件人生很关键的事情,他称为“十无益”,其中两点针对读书的态度,“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另一点是“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也都是谈到要先做人再做学问。
在物质文明较发达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过时,因为真理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中国历史文化保存比较好的地方据说在日本和韩国,我们现在看韩国电视剧许多人感动的一塌糊涂,实际上现在的日本、韩国人他们也是中国文化的受益者。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学习传统文化,从哪入手?汉武帝在诸子百家里将儒家的教育思想作为国家的教育思想,虽经朝代更迭,但这一思想基本没变,直到近代才有变化,以《论语》为范本修订而成的《弟子规》,是经清朝贾存仁修订并更名,是教育我们做人的基础规范,讲述伦理道德和人生观,强调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的重要性,是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必读的第一读本,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应从《弟子规》入手,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小时没有机会学习,现在应该是在补课,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现实中很多人成了“房奴”,现在又冒出“孩奴”等,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新名词,“房奴”可以说还较正常,可以接受,但是出现“孩奴”说明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已经认识上有误区,家庭成员尊卑倒置,孩子成了祖宗,实在是有违天伦,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是教育好孩子,一个国家教育好下一代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则历史如何延续?教育孩子首先是教她做人,上好学校,考高分不是教育的本质,同时现代人生活的压力多数都比较大,但千万不能因此成了“心奴”,丢失了自我,整天生活在压抑、恼怒之中,生活就失去了意义,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纯洁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修养,创造和谐的家园,造福社会;
同样要说明的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有很多的事情等着大家去做,为什么偏偏把一个看似与公司经营无关的《弟子规》作为员工的重点培训内容,是否是风马牛不相干,不知重点呢?其实不然,中国文化强调人的成长之路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立世之根本,个人没有很好的修养、家庭不和睦,怎么能有精力和能力为公司创造价值呢? 时间和实践会证明,我们今天的选择是正确的!
如何学习领会和运用《弟子规》
首先要有虔诚的心态,不要一开始就抱着它是封建糟粕的东西加以拒绝和批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像生长了五千年大树的树干,它的骨干在天地间屹立五千年不倒,但是它每一年都会发出新的枝丫来,每一年的枝丫都是顺应当时的阳光、空气和水源,中国文化的骨干没有变,但是每个朝代都能顺应那个朝代的生活,所谓与时俱进,所以我们要抓住文化的本质,而不是学他的形式,例如古代见到君主要形三跪九叩礼,现在肯定不适用,但是我们要理解这是个礼仪,“礼”是仪式,“敬”才是本质,现在最尊敬的礼是什么?鞠躬,三鞠躬已经是最敬礼,我们学要把本质抓住,重本质不重形式。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大道是儒家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
中国文化推崇百善孝为先,我们人交往时也经常将是否孝顺作为可否交友的重要标准之一,许多公司也把此作为录用员工的要素之一,因为普遍认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肯定不会对他人付出真情,不会为公司的发展真心实意地去努力,“父慈子孝”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如何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这儿的父指父母两人,而不仅指父亲,三字经里说“子不教、父之过”也是如此。
“君臣有义”,很多人说现在没有皇帝了,那就没有了君臣关系,这样理解就太狭隘了,现在社会的君臣关系指的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只要有团队就存在这样的关系,在一个团体里处理好“君臣关系”很重要,首先是要君仁,领导着要替下属着想,甚至还要替他的家庭,他的家人着想,当一个领导人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仁厚之心,下属一定会感恩他,所以“臣忠”,这个忠是忠于领导人、忠于他的本分、他的职责,忠于他的团体,要做到君仁臣忠,特别是处于公司不同领导阶层的人员需要摆正自己和下属的关系,为人处事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到公平合理,如果盛气凌人、自以为是,不尊重下属带来的只能是员工用脚投票,一走了之,影响工作,但是领导者自己还没有意识到错误,把责任推给员工或人力资源部门,是不妥当的,也是不适合做领导的;同样作为下属首先要学会替领导分忧,忠于职守,领导在培养你、培育你,要懂得感恩,特别是对公司老板更要怀感恩之心,当普通员工还在蒙头睡觉时,老板可能正为公司的发展废寝忘食,烦恼、焦虑,所以当一个企业能给员工带来稳定的家庭生活和事业发展平台,有一份功劳绝对要记在老板身上。
所谓“夫妇有别”并不存在轻视或歧视谁,强调在家庭教育等方面夫妻双方各有分工,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不论你是“大丈夫”还是“妻管严”,只要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长就是我们追求的;“夫妇”两个字其实已经把如何为人夫、如何为人妇都融入到这两个字里面了;“夫”字含有“扶”的意思,所以为人夫要扶持一个家庭的生计,为人夫要有恩义、情义、还有道义,孝顺父母是尽恩义;让妻儿生活安定在尽情义,教育好孩子是在尽道义;“妇”含有负责的意思,相夫教子并不是封建的东西,强调男女生理、心理等不同而有分工是正常的,经常报道落马的贪官都有一个比较贪婪的妻子,女的没有很好地起到相夫的职责,最后落到家破人亡,悔之晚矣。
“长幼有序”是指兄友弟恭,兄弟这一伦在五伦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陪伴我们最长的亲人是谁?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一般我们的父母年长我们几十岁,会比较早离开我们,兄弟是从小一直陪伴我们到老,而兄弟和睦才能真正让父母安心、放心,所以兄弟姊妹能处好其实就是最好的孝道,人生中有两股力量是不完全求你回馈的,会在你人生过程中时时给我们力量,就是父母和兄弟姐妹,70后以前的人们都可以体会到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兄姐的支持,至于我们以后是否能发达,如何回报,他们当时都没有想那么多。
孟子提到人生有三乐,第一乐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当亲人都在的时候要好好珍惜,不然人生会有遗憾,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易经》中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教育我们要有智慧分辨好坏,懂得取舍,懂得交真正的朋友,“朋友有信”,“信”指信用,也指信义,“义”指应尽的本分
儒家文化教育我们平常的思维方法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教育我们待人接物的纲领“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弟子规》的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及朱熹《小学》中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篡而成,相当于六篇文言文,因为年代久远,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变,编成1080个字的《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其中的“弟子”指每一个人,人“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当然是学生;“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懂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所以从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理
解《弟子规》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造就出历史上很多的盛世,每个盛世都是因为注重学习圣贤教诲,所以才安定昌盛。所以一个家庭也好,一个公司也好,家道能传承,团体能兴旺,都依赖于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来完成;
《弟子规》中提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指的是不能身体力行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了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
知易行难,我们应该感到很幸运有老祖宗用几千年的智慧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只要身体力行,
第五篇:变“要我总结”为“我要总结”
变“要我总结”为“我要总结”
宋承惠(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 730700)
新课程强调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主动参与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体,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反思、探索,对经验及时进行总结,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总结、反思多流于形式,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意义,反而成为一线教师的一种负担。要改变这种状况,让教育教学总结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调动广大一线教师总结、反思的主动性,变“要我总结”为“我要总结”,要实现这种转变,应该从一线教师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一、一线教师要充分认识教育教学总结的意义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教育教学总结、反思的主体是一线教师,关键要看广大的一线教师,一线教师的主动总结则离不开对于教育教学总结 的正确认识。教学总结是对一个阶段以来教育教学工作的回顾,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反思形式,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总结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总结是一面镜子,通过总结可以全面地对自己成绩与失误、优点与不足、机遇与困难的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为下一步工作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订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借鉴,使我们的工作有的放矢、少走弯路。教育教学总结对于教师成长和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人尚且能够“吾日三省吾身”,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强化自身总结反思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与完善,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正如萧伯纳所说“难得有人在一年会思考二三次以上,我则因为一星期思考一两次而驰名国际文坛”。要成就自己,就要不断的发展自己;要发展自己,就要不断的总结自己、反思自己,在一个个的否定中促进自己的成长、完善。“看清别人容易,看清自己困难。” 只有不断的自我诘难、自我批判、自我反思,才有可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也只有具有一定的敬业精神和教育责任感的教师才能不断的追求自身的完善,追求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而教育教学的完善又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青年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社会各界一再对学校高度关注,这也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该担当的责任,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主阵地。“谨慎惶恐中努力工作”应该是我们的常态,“学校无小事,事事关育人。”总之,教师的总结反思不仅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展开、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更是事关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发展、青年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大事,时刻不能放松。让教育教学反思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工作、生活的一种状态、一种方式、一种精神,这是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所使然。
二、学校要尽力为教育教学总结反思创设相应的环境和条件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总结反思离不开适宜的客观环境。学校作为教师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促进教师积极、主动总结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反思能力,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首先,学校对于教育教学总结反思应该加强重视,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一些学校的教学总结流于形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校本身不重视,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让老师们写写总结,检查过后就变成了废纸,甚至丢失了„„一线教师辛辛苦苦写的东西学校如此不重视,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自然老师们也就不重视这种教学总结了,不愿意在这个上面花时间。鉴于此,学校加强重视,为避免资料的丢失,减轻办公室、教研室工作负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给每位老师设一个文件盒,既避免了丢失,又便于材料的管理。
其次,学校对于教师的教学总结应该全面的来看,对于优点进行表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教训或存在的问题应该帮助解决,而不是否定。有些学校对教学工作总结一般是表扬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总结中提到的教训或存在的问题却给予否定态度,这些材料可能成为日后考评教师的“黑档案”。长期以往,就会导致教学工作总结出现教学经验或多或少脱离教学实践,多数是自我表扬,很少有自我批评,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必然是回避矛盾,遇到问题绕着走,对教师、对学校都是不利的,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再次,教育教学总结反思的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变单一的书面总结为因人而异的灵活多样的总结方式。有的教师书面表达能力强,就用书面的形式进行总结反思;有的教师口头表达能力较好,那就用报告会的形式展开总结;有的组的总结还可以一个组进行讨论、合作总结,以达到学习、借鉴,全面发展。此外,每学期末,学校还可组织各学科的全体教师相互交流教学工作总结。为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教训提供平台,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第四,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总结的实效性,也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总结纳入教师考核之中,作为教师评优选先的条件之一。学校可组织评审组对教师的教学总结进行审阅,对写得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并将写得较好的、有价值的总结挑选出来,汇编成册,让全校的教师进行交流,或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和其他教师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或吸取教训。
最后,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总结反思的真实性,还可以把教师的总结反思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形成师生共同评价,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可以让学生阅读老师的教育教学总结,一来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总结反思进行监督;二来可以利用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总结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进一步的知道老师为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在不住的认真努力,让学生在感动中认真学习、完善;也为师生的交流合作搭建又一个平台,为教学相长创建又一种方式。
外部条件再好,也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支持、拥护,教学总结反思要在创新中绽放出耀眼光彩,使之成为引领学校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良好契机和重要平台,关键是要一线教师认识到教育教学总结的意义,不管是对于自身的发展还是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都需要教育教学总结发挥其应有的促进作用;教育教学总结实效性的显现,同样离不开学校创造的适宜环境和条件,它是促进教师教学总结发展、完善的客观条件,只有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尊重的时候,才能激发进一步奋斗的热情。只有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变“要我总结”为“我要总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教学完善,进而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