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程》辅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程(导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两大主要历史任务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2.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两大历史任务间的关系
(1)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4.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2)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3)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臶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臶。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臶(体现为三个紧密联系)(1)将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2)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起来。(3)将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臶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臶的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臶,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色(1)实践特色(2)民族特色(3)时代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1)该问题的重要性: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2)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该问题的重要性: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根本任务、根本方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又要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发展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该问题的重要性: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2)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 明确党的历史方位
---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提出了坚持立党之本、巩固执政之基、壮大力量之源的重大论断 ——坚持“三代表重要思想” 提出了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与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提出了党的战略任务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该问题的重要性: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2)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 经济发展战略步骤
---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断
---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
发展的目的和依靠力量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解决了发展的目的、理念、方式和动力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与重要意义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是人类文明史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的主要问题
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4)深刻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3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内容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各项具体制度(体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五个有利于)
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关系:
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三者分别体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重要结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应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五个有利于)
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
1.总体来看: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国发展进步的辉煌篇章。
2.具体来看:(从中国人民、国家、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国际影响几个方面来看)(1)中国人民的思想得以解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
(2)中国初步改变了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状况,成为一个生机勃勃、走向繁荣富强的国家。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得以转变,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民主,执政能力不断增强、提高,成为坚定走在时代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4)中国的经济体制得以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各方面的制度体制逐步建立,为社会主义的巩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5)世界将目光转向中国,中国的经验和道路受到更多关注,国际社会开展了关于“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
(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2.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3.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4.坚持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四、本课程所讲授的主要内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七)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八)当代中国与世界
五、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1.主要目的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2.重要意义
帮助大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3.基本要求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1.学习本课程要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起来。2.学习本课程要同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3.学习本课程要同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知识结合起来。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
(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
(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结论:三个没有变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
(四)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思考题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
(一)经济和经济建设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
●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力条件。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
●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4.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5.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6.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7.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8.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
●经济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社会经济结构。
●经济体制主要指在经济制度基础上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结构、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机构设臵和经济运行规则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分配制度。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公有制或私有制,要回答两个问题:
一是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实际上是效率问题。二是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际上是公平问题。
关键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公有制不如私有制效率高。●对所有制效率的不同分析思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思路:
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二是从所有制与人们经济利益关系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思路:
一是从市场竞争关系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二是从产权关系是否清晰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更好地承担决策风险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思路:
根据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历史上出现过的不同所有制曾经都是高效率的所有制。
所有制效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一种所有制的高效率总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才能够成立。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其一,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对于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单个资本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资本社会化才能适应发展。资本形式变化趋势是社会资本取代单个资本,股份资本成为企业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资本社会性质正在不断强化,其中包含的“公有”成分也不断增加。所以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更高效率的结论。
其二,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平等,从根本上消除了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对立。由此导致的其他经济矛盾也不存在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根本上不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必然被公有制所取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结论:
其一,竞争是动力的源泉,竞争的必要条件是使每一个经济主体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他个人的经济利益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得到实现,私有制具有内在的竞争力,也具有充分的动力。
其二,在私有产权条件下,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在公有产权条件下,任何决策或选择的费用较少地由选择者全部承担,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不很密切。从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看,公有制意味着较低的效率。●公有制的时代变化
公有制变化:传统公有制——现代公有制。变化的基本特征:
(1)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自身经济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公有制企业具有越来越多“个体独立性”,具有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地位。
(2)资本的组织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公有制主要不再是单一公有的形式,更多的是采取混合经济的形式。实现形式是共同的,对不同的所有制没有差别。公司法是适合一切所有制形式的。
(3)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公有制企业与自身的利益、职工的利益都已经直接挂钩,并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竞争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将对经营决策的结果承担全部的责任。这些特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公有制经济的弱点。现代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1)总的趋势:公有制的利益分散化在加强,个体独立性在增加。
(2)实现形式:股份制、公司制是共同的实现形式。这一点与私有制没有区别。公司制这一形式使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直接混合、融合,可以成为同一个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分析的基本结论:
结论之一:公有制和私有制哪一种具有更高的效率,不能简单化做出结论。脱离条件的约束,简单化的结论都是片面的。现实中的情况是复杂的,所有制只是影响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
素,不能以现实中某些现象为依据得出单一的结论。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高效率,也可以低效率。结论之二: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社会公共领域,公有制更具有自己的优势,因而这些领域的范围越大,公有制的适用范围也就越大。另外,在协调社会经济利益方面,公有制更能够使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利益关系。
结论之三:以公有制为主体,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更有社会价值目标的因素。选择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们价值目标决定的。公有制能够为实现人与人之间形成经济利益上的平等关系奠定制度基础。利益关系的和谐更能够调动大多数人的生产积极性,从整体上使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更充分的动力。2.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臵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按照这一理论来完善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比较多的是讲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臵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公有制经济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要进一步完善这一体制,不仅要使公有制经济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也要使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要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双向结合,不仅公有制经济要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市场经济也要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结合。
一是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设公有制企业。把公有制企业建设成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微观主体,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公有制公司企业或公有资本控股的公司企业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以一个独立的企业法人参与市场活动。
二是按公有制经济要求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靠谁来建设,这个建设者只能由政府来承担。解决好政府宏观调控的问题。
解决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问题。解决好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解决好地区和城乡差距问题。
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1.从改革的社会性质看,不是改变整个社会的根本性质,而是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使社会主义社会趋于健全和成熟。
2.从改革的社会力量看,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
3.从改革的内容看,不是改变社会基本制度,而是改变现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那些方面和环节,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项具体制度安排。
4.从改革的手段和方法看,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进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同时在这种调整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又使社会焕发强大活力。
(二)经济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
二是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五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六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1.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四是市场秩序不够规范。2.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存在一些长期积累形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整体配套的过程,一些问题在最初并不是改革的重点,但随着其他方面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逐渐凸显并变为矛盾的焦点。
(3)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总是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一些比较突出地问题。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4.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农村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有关体制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具体情况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善宏观调控,健全市场体系,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三是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四是推进社会事业、收入分配等改革,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努力提高资源配臵效率,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五是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深化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
三、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和最终目标。2.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
●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
受到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影响,造成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按支出法计算,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62.3%下降到2007年的48.8%,相应地,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7.9%和51.1%。
(2)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突出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其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足。按不变价格计算,第三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虽由2000年2.9%上升到2007年5.1%,但相应年份,第二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却由5.1%上升到6.5%。(3)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任务艰巨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水、土地、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200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消费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分别达到8.7亿吨、5.67亿吨、2600万吨和16亿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4%、43%、34%和52%。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能源资源进口越来越多,2009年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进口依存度都超过了50%。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限制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我国已具备了自主创新的基本条件。2009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5433亿元,居世界第四位;国际科学论文数从2005年世界第五位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世界第四位,技术交易市场规模达到3039亿元,同比增长14%。但我国的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缺乏核心技术,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和完善。这种状况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1)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2)采取差异性的产业投资政策,优化产业结构 (3)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健全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
(4)注重对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应继续加快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之中的比重。一方面,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模式。另一方面,应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扶持低收入群体和提高农村民收入,保障居民财产性收入稳步增加的长效机制,同时,依据经济形势和物价变化,建立动态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2)依据产业的特性,采取差异的产业投资政策。
投资政策一直是作为世界各国引导产业资本流向的重要手段。为此,政府应依据产业特性制定细化的投资政策,——对于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可适当放宽投资政策约束,——对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可设立限制投资的政策和法律,增强制度对产业发展的约束。——对于需要鼓励发展的第三产业,应设立行业之间更为相对有效的投资优惠刺激政策。
同时,但凡法律未明确规定禁入的行业领域,都应向社会资本公开、透明开放,且依据内外资同等国民待遇的原则,第三产业向外资开放的行业领域,都要同等向内资开放,以引导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向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3)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健全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
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是价格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设计长效的资源和环境价格机制推进社会的节能减排。一方面,要建立资源和环境价格的形成机制,资源和环境定价应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和使用以及环境代价;另一方面,要制定环境污染的价格补偿机制,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的要提高收费标准,提高行业或企业投资的环境标准进入门槛,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4)注重对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核心构成,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创新,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依据行业或生产环节对知识产权的敏感程度不同,适时地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另一方面,应增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惩罚水平,提高知识产权侵权的成本。
此外,对于自主创新的必要环节,还应建立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划分与使用保障,创新人员的激励和管理以及自主创新产品的投融资和采购等制度。3.正确处理转变与发展的关系:
●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促转变是谋发展的必然要求,谋发展是促转变的重要目的。
(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 1.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基本任务、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2.中国经济发展道路
●经济发展道路是指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确立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主要包括: 一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三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四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主要包括: 一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基本内涵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二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其基本内涵是:立足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阶段,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度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其基本内涵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四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其基本内涵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配臵,推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范围的各类生产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和更为合理的配臵,使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得到更加充分的涌流。
2.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自觉参与进去,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推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具有较大优势,在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明显领先,在制定和维护国际经济行为规则和制度上占有主导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仍处于不利地位。
4.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也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二)扩大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 1.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 2.继续坚持“引进来” 3.实施“走出去”战略
4.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围绕国际经济关系所确立的一系列国际行为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从根本上决定着全球经济利益的分配格局。
●当前,国际经济秩序总体上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基本上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构建互利共赢、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2.促进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3.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思考题: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3.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外资。要保持经济高增长,仍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只要能够引进外资,就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请谈谈我国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最根本的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
(一)政治与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 段出现的社会现象,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 建筑的核心部分,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 总和。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制度、以国家政权机构为 主体的各类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人 民内部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1.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 2.关注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 3.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
4.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 5.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6.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2.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1)中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我国最根本的国 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的国 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无产阶级专政。
(2)中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中国国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宪法和法律是政党活动的基本准则。(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臶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 2.人民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二)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方针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3.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障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1)不能搞“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 由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相互独立、相互制衡,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博弈 和制衡。
(2)不能搞多党制
多党制反映着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特 别是垄断资本集团分割国家权力的需要。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首先,我国不存在多党轮流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容许实行多党轮流执政。
其次,西方多党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很多弊端,不能盲目照搬。
其一、具有短期行为,强调竞争,强调选票,执政党只做对自己政党选举有利的事,这样就必然缺乏政策的连贯性和长期性。
其二、多党竞选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政治深受利益集团的操纵和控制。
其三、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荡。为了拼选举,各政党相互攻击对方,引起拥护各自政党的民众对立。
其四、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重重。再次,西方多党制被移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尽管有许多弊端,但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有一定实力,法制也比较健全,使人们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制度,因而其弊端也就在大众的容忍范围之内了。
但是在一些民主制度不够健全、大众民主意识比较欠缺、缺乏实行民主的文化传统和习惯的发展中国家就很难行得通。
冷战结束后,非洲许多部落众多的国家在西方的压力和影响下,宣布实行多党制,结果导致政党林立、竞争激烈,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停滞、国家陷入了长期纷乱之中。
苏联解体后,政党林立,社会冲突不断。照搬了美国体制也不会成为美国的好朋友。
(三)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2.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健全民主制度(2)丰富民主形式(3)拓展民主渠道(4)保障人民的知情权
(5)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 2.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1)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三、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的运行的组织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2.政治体制改革 必要性:
一是: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 1.总体要求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基本立场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绝对不照抄照搬西方的模式,绝对不放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
根本,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根本目的
大力发展人民民主,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基本取向:
(1)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和发展
(2)通过健全和完善党和国家制度,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为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4.基本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2)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 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3)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 化,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4)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
(1)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2)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善
(3)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成效明显(4)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丰硕
(5)人权得到全面、真实和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四)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稳定 1.政治稳定的特点
政治体制改革既是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推动力量,也 直接关系到政治稳定。政治稳定的特点
(1)政治有序,国家和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的局面
(2)政治有效,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能够积极回应经济 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并推动经济与社会的有效发展(3)政治持续发展,政治发展不发生中断,保 持不断改进的状态
2.当前影响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因素
(2)政治发展方面的影响因素
(3)思想文化发展方面的影响因素
(4)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因素 3.当前保持政治稳定之路
(1)建立和完善政治稳定机制
(2)加强经济建设
(3)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4)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5)整体推进社会建设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
(一)文化和文化建设
1.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舆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社会思想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建设是指:围绕一定目标任务并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活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主要内容)1.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
2.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 3.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思想 4.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思想 5.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 6.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回答了文化建设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应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应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体制
文化制度: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范社会文化生活,调整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各种文化生活的基本原则和规则的总和。
文化体制:它是文化制度在文化发展各领域的具体表现,一般包括机构设臵、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和工作规则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教育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加强文化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载体手段、传播流通、评价激励、规划管理、人员机构等方面的制度和体制。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一切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生命所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1.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任何国家统治阶级的思想都是国家的指导思想
4.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化发展的多样化
三、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一)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文化软实力的含义: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2.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内在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
(二)推进文化传承借鉴与创新
1.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3.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4.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十六大以来,通过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和文化环境。2.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
(1)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2)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
(3)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不断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选择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解决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中存在4个不完全适应
•集中表现为(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2.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4.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概念是“软实力”的子概念。“软实力”(SoftPower)概念最早由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国际舞台上,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都是可以强迫他人被迫改变其立场的硬实力,硬实力依赖于特定的动机。与此相对,软实力依赖于诸如价值和制度这类文化因素。
奈指出,软实力是一种行使权力的“间接方式”,“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它想要的结果:其它的国家追随它,欣赏它的价值,模仿它的榜样,热衷于它的繁荣与开放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国际政治中设臵吸引其他国家的议程,其重要性并不亚于通过军事或经济力量来迫使别个改变,这样让别人想你之所想的力量,我称之为软实力,这种力量吸引人,而不是压迫人。”
首先,软实力是一种文化力。其次,软实力是通过价值观和制度而得到呈现的。其三,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是一种剥夺力量、压迫力量,是一种强权征服与被动服从力量;而软实力却是一种主动吸引力量、吸纳力量,一种效仿力量和一种崇拜的榜样力量。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强求人“你必须只能如此”,软实力则主动要求“我渴望能够如此”。
奈认为软实力就是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影响力和外交影响力。四个不完全适应
我国文化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 •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
•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
•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述
(一)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通常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认识和深化过程
1.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
2.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3.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
4.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1.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
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3.关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等。4.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5.关于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思想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兼顾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阶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想
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制度 1.教育制度 2.劳动就业制度
3.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4.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管理制度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1.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主要表现:
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还没有实现城乡完全统筹;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2.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差距。
第二,传统发展理念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往往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相对滞后。
第三,政策机制不完善,社会建设的政策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符合,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 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
三、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 1.利益矛盾日益凸显 2.矛盾的复杂性增强
3.矛盾朝对抗性演变的可能性有所增强 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措施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创造良好社会
环境。
一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主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二是注重维护群众权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注重做好群众工作。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
四是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寄存器中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
(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1.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
原有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发生了变化,而且涌现出一些新的利益阶层,利益主体分化,导致利益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2.利益差距有所扩大
随着利益主体的不断分化,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呈逐步拉大的趋势。3.利益冲突有所增强
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矛盾突出,围绕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问题,冲突事件不断增多,对抗程度增强,处臵难度加大。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的措施 一是健全诉求表达机制。二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三是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四是加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
(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用历史、具体、发展的视角来看问题)第一,公平正义是历史的 第二,公平正义是具体的 第三,公平正义是发展的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举措: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落实公平的切实措施,推动社会向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四)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主要措施: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3.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4.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
5.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五)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涵义:就是要确保国家和社会制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确立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对全体公民是均等的。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内容:
(1)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
(2)劳动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3)公共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均等化(4)生产、消费以及安全服务均等化 3.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途径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坚决纠正和防止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建立健全规范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信息反馈和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有序参与供给的“一主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
第二,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金保障是关键。必须强调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逐步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第三,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把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与之相应的技术支持体系、统计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和监测体系,便于监督检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展情况;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
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社会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其主要任务
1.社会管理的含义:通常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2.社会管理的特点 第一,阶段性 第二,复杂性 第三,长期性
3.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 协调社会关系 规范社会行为 解决社会问题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公正 应对社会风险 保持社会稳定
(二)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社会管理理念还不科学 第二,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第三,社会管理法律政策还不完善 第四,社会管理方法还不适应发展需要
(三)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的基础作用。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
7.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8.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思考题
1.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请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3.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有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主要内容
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生态与生态文明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途径 1.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国策 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四、中国应对气候问题的主张
(一)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的产生以及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问题上的尖锐对立
(三)解决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需要全球的合作和努力 思考题
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概述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紧密相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形成:相结合的产物 性质:两个先锋队 地位: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
讨论: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
第一,政治领导,主要体现为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法律程序变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规范。3.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
第二,思想领导,主要体现为党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动员、组织和鼓舞人民自觉地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3.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
第三,组织领导,主要体现为党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1.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点
第一,关于推进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思想。第二,关于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的思想。
第三,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第四,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第五,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第六,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2.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2)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3)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
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
(一)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
(二)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危险
(三)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
世情: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国情:三个没有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
三个世所罕见: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情:面临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
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完成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一)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 第一,执政考验
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1)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如何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创新执政理念、转变执政方式,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
(2)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面对我国社会空前变革中社会阶层分化、价值观念多样、利益诉求多元、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第二,改革开放考验
面对改革开放日益呈现出的新旧矛盾、长期性矛盾和阶段性矛盾、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如何排除来自“左”和“右”的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执政党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根本任务。第三,市场经济考验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新型市场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必然会遇到各种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2)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党肌体的侵蚀,如何既领导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是摆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考验 第四,外部环境考验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环境下,如何以敏锐的眼光洞悉发展生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又有效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是党面临的重大考验
(二)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危险” 第一,精神懈怠的危险
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发展巨大成就取得的情况下,如何避免精神懈怠、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要
坚决克服安于现状、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爱学习、理想信念动摇、缺乏忧患意识的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第二,能力不足的危险
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趋势新特点,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挑战性更加突出,对领导者的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克服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不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等问题,不断提高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本领,更加突出地摆在全党的面前。
第三,脱离群众的危险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宗旨意识不强、官本位思想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第四,消极腐败的危险
目前一些党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铺张浪费、奢靡享乐,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等。这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党的执政能力的含义
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2)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3)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4)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第二,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2)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要内容
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合乎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能力、完善执政使命。(3)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体现在善于治国理政上。
体现在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根本要求——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升级和活力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党的建设是全面的自身建设
(1)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2)组织建设:为其他方面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3)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为党的建设提供纪律和作风保障(4)制度建设:为其他方面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2.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要任务(1)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
(2)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3)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4)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5)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五个方面、五个重点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要求
(1)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是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成就和进步的关键所在。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 1.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意义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提出挑战和考验的深刻回应,为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2.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要求
(1)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2)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4)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5)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
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当今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突出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党对和平发展问题的认识过程
1.1987年中共十三大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代世界主题” 2.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国际局势呈现出新特点: 第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规模空前扩大,多边贸易谈判取得进展,越多国家支持经济全球化,全球范围配臵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各经济体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
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图谋与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力量继续激烈碰撞。第三,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
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而且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第四,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第五,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攸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
总之,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新变化,必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难以垄断国际事务,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越来越离不开新兴大国的参与,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二、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2.中国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战争争端,坚持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
3.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采取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措施,不仅对中国的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4.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
(一)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构想,并阐发了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二)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
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内涵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第一,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第二,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要坚定不
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 科学发展(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法则规律)
自主发展(坚持独立自主,将发展基点和重心放在国内)开放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和平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环境、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合作发展(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化争端,建立与发展与他国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1.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2.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
3.有助于世界闻名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必将进一步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4.中国的和平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辅导讲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辅导讲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评价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并把它写入党章,这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我们
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粟。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在前进道路上,我们既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环境资源压力加大,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更高要求;伴随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我们才能对这一系列问题作出科学回答,才能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解体、民族就要分裂。作为我们这样一个
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才能真正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共同奋斗。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我们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兴盛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给予的信念力量和指导作用。在未来前进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与毛泽东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成果,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同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世界发展新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世界的变化出乎人们的预料,进入了一个大变动大调整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不断调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改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市场、资金、资源的合作与竞争更加复杂,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越来越激烈。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推动,进一步加剧了综合国力竞争,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引起了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的重大变化。当前,世界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中,危机尚未见底,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还难以预料,挑战更加严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们
党要解决好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赢得新胜利,就必须在思想上有新解放,实践上有新发展,理论上有新创新,就必须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和时代发展脉搏,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来思考,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结果。
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更加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正反两个方面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同时坚持和继承了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我们党认真汲取这些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和深刻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结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果。
科学判断和始终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从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充分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重申我
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强调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这一现实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依据。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30年来,伴随着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而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可能形成和发展。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不竭源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为了推进这一共同事业的顺利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的无穷智慧,并根据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说,没有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
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有其回答的基本问题和围绕基本问题展开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是这一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这一科学理论,要在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三大基本问题,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丰富程度、深刻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围绕探索和回答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的。正确认识这三大基本问题,必须把握以下两点:第一,我国改革开放30年,就是对这三大基本问题探索和回答的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今后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也必将围绕这三大基本问题而不断展开: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中央委员会和党的主要领导同志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对这三大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回答。探索和回答这三大基本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中党的理论创新的共同特点和共同任务,在不同时期党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对三大基本问题探索和回答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l、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但是,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面对这一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成功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和挫折。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做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全新的探索。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文革‛10年的经验教训后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这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响亮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他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次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第一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
代世界主题的理论,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的理论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发生严重政治**,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我们党面临着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一个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带入21世纪,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江泽民同志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发展的关键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是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崇高使命。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用新的思想观点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所形成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
样建设党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苏联共产党执政只有74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均不足50年,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一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共产党执政以后,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如何认识、把握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是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围绕这个目标,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初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条件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由于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新的变化,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要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提出把党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围绕这个目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在长期执政、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系统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个目标,党中央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创新理论观点,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激烈竞争,说到底是围绕发展问题展开的。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面临着硒方国家的巨大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面对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的繁重任务,解决好发展问题尤为紧迫。针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国际上处于落后状态的局面,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把握中国下一步的发展问题,从世界发展的潮流中抓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时机。他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明确提出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之一,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对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准确判断的基础上,他科学谋划我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在国际国内局势风云变幻的新形势下,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他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跨入21世纪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
发展这个基本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胡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深化和丰富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的基本观点。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这些独创性的成果和基本观点进行了科学总结和概括,揭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点,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供了重要遵循。从总体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以下1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与国际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绚丽多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丰富多彩的。这个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
大问题。这个理论体系,内容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的理论体系,其包含的基本观点也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如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一个新的重大理论观点。今后,还会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逐步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以科学、务实的精神,认真学习、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并使之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更好地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简明教程作业题答案
绪论 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就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一部中国共 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 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 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甚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 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成为夺取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 根本法宝,而且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中国改革和建设 事业的根本选择。首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 理论品质决定的。其次,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实践证明的。再次,这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所揭示的。(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发展完善于真社会 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
验的基础上,我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 色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形成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一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申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经验和研究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渐成果(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
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是一脉相承的,这个”脉“,就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与时俱进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具有实践基础的科学理论
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是以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国情为实践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的探索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和覆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时代开放性。首先,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其次,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再次,申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拒绝而且还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科学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和平与发展或为时代主题和当代世界发展新变化,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以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作为 重要的立论基础之不,而且很多重要的政策、思想都是依据这个主 题而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通篇体现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要求。
(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即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是申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 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对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百,是我们 制窄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三)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全新的革命性变革事业,它内在地呼唤和 要求科学理论的产生,并促动了马克思主义申国化崭新阶段的开 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原则、战略思想和根本指导方针,正确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基本问题,构成了申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以及其他国家社会 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 依据
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过胜利发展的时期,也有过严重的曲 折。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正是我们党站在时代的高度,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思想基础,在总结我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 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并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
(五)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最直接 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
从理论起点和认识源头上来说,申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和创建,是从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的。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走自己的道路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 努力,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的重要经验,提出许多正确的重要思想 和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对于人们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把握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规律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私发展过程(一)命题提出和开创阶段
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理论命题。经过探索,实践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 成就。理论上,党的十三大报告、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党的十四 大报告都作出一次比一次更丰富的概括。党的十五大报告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也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 框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成果,标志着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二)进一步展开和发展阶段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
论伟大旗臶,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 基础上,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成功推进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 坚持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三)最新发展和完善阶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 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进一 步完善。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这个科学概念和科学命题,并对它的内涵做了明确规定和深刻 阐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 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申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 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重要创新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 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理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军队现代化和国防建设 理论,”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理论,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 力量理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等。这些基本理论,涵盖了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对外关系和党的建设等多领域内的有关理 论原理和原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最核心 的内容,也集中表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 义的创新和发展。
第三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新世纪新 阶段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 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内看,经过30年的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 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艰巨任务,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实践,我们
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毫不动摇地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申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 意义就在于,它首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 落后的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 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在这个难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是我们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大贡献。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实 现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 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这个理论体系既体现了中国建设和发展 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又必然会对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事业产 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把深入学习贯彻申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放在头等重 要地位
(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科学方法,着力从世界观 和方法论上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 力,努力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思想上有新收获。增强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在武装头 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充分发挥科学 理论的指导作用,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四真“上下功夫。(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理论的活力植根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习申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同党带领人民进行的发展申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 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党员、干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 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情 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三)坚持求实与创新、坚持和发展相结合 〃
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新的时 代条件,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在科学认识的前提下勇于 创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 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吸收借鉴人 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大众化。
三、学习重点
工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最渐成果。
2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首要的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始终的根本间 题。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这个首要的 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 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 基本问题,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二、学习重点
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
2、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内容提要
第一节 搞社会主义,必须首先搞清楚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一、我们最重要的经验教训
1、过去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理解“,正是这 种不同理解导致了长期忽视生产力的发展。
2、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样的问题上也要解放思想。
3、过去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上”不是完全清醒的“或 ”没有完全搞清楚“。
4、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
5、我们虽然搞了社会主义但不够格。
在勇于承认过去我们长期没有摘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我们党和邓小平进一步认识到,搞清楚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最重要的经验教训。
二、传统社会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理论与实践及其主要教训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功绩。(1)将来代替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 达的基础之上。(2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低级阶 段(或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3)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实行生 产资料的公有制。(4)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 原则。(5)社会对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彻底消除 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在自觉运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 上,保证国民经济比资本主义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列宁曾经设想不立即消灭资本主义和小生产,而是建立由国 家控制的生产和分配制度,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对我国的改 革开放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独特见解,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重大成 就。但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严重的错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 严重的弊端。
第二节 什么是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以前党和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
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申,毛泽东和我们党逐步形成了 对社会主义的相对固定的认识。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第二,计划经济;第三,按劳分 配;第四,社会主义社会是阶级斗争激烈进行着的社会。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 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纵观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过程,不难发现,邓小平的社会 主义本质论从目的和目标层次上揭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首先,邓小平把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放在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其次,”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 的另一层含义,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突出特点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与以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相 比,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第一,在目的和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第二,在动态中 把握社会主义;第三,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 了新的科学水平;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邓小平理论坚 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 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 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 第三节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
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是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 胜利的重要原因。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求我们坚持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照 抄照搬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反对教条主义。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要求我们一切从我 国的客观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或模式。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清国情,从我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正确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必须对现实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做出切合实际的科学判断。实 践证明,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根本问题。过去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屡屡失误,甚至整个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这个问题上同样屡屡失误,总是超越阶段,过 高估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家的现实力量,总是制定不切实际的 目标,其思想根源同样在于长期形成的”革命、斗争“思维。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申心,坚 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坚持改革开放;第三,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相互依 存,相辅相成。如果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四项基本原则也难以坚 持下去;如果不坚持改革开放,就不可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 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就没有出 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的 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如果脱离了四项基本原则,就会走到邪路上 去,或者出现**,使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失去稳定的政治环境。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
四、初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 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
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 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 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 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 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 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 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 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 想。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问题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员深刻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正确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我们党保持 先进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与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工人阶 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
二、学习重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如何看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内容提要
作为理论创新重大成果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是我们党的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 业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其丰富 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的国际背景
(一)世纪之交,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从20世纪 80年代开始,先是东欧六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后来苏联共产党被自己的总书记宣布解散,导 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地丢失。社会主义运动道受了十月革命 以来甚至可以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最严重的挫折。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曾经功勋卓著的大党、老党失去执政地位或者遇到严重困难,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 些政党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引起我们党的高度重视。
(三)20世纪末国际形势发生重大转折,给党的思想理论提出 新的要求。首先,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其次,政治多极化趋势更 加明显。第三,文化的多样化日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国内背景
(一)我们党面对着新的更加复杂的国内形势。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过程中,我们将遇到一系列重 大难题。安全问题、公平间题、职工下岗问题、农民增收问题,都会 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文化的多样化日益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成 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 思想意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信仰的多样化,社会道德的多样 化;甚至形形色色的伪科学、反文化都会有所发展,意识形态矛盾 和文化冲突将不可避免。如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中,正确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合理地协调好人民内部的利 益关系,度过这个社会发展的“高风险期。,是对党的执政水平和治 国能力的新考验。
(二)我们党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在新世纪,我国的现代化 建设面临着新的奋斗目标。到建国l仍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祖国的完全统「,是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使申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理想。解决台
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更加突出地摆在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人面前。
(三)新世纪党的建设任重道远。进大新时期,党员队伍的状 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发生了新的变化;党的千部队伍中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错误倾向。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一)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 新的过程,生产力的发展就是新的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不断代替旧 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使生产力在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在新的基 础上达到有机的和谐统一,并在现实的社会生产中发挥其最佳整 体性功能,为人类更加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服务。先进的社会生 产力,一般是指劳动者具有较高科学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劳动资 料和劳动对象中凝结着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与当代先进科学技 术密切结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互 协调一致。
(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 对影响和制约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的要 求。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首先要求其外部条件要尊重生产力发展的 内在规律;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生产关系要与其相适应;先 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先进的文化与 其相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第 一,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便会党牢固树立改革和发展 的观点;第二,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 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第三,全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的思想,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第四,不断完善我国的生产方式,使其更加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文化的概念和社会历史作用。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所 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更简单地说就是与自然 相对应的人的所有创造物。狭义的文化,就是人在精神领域的创 造物,即精神文化,它包括科育、教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道德
伦理、价值观念等等。先进文化通过这种对人的再设计和再塑造,调节着和干预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培育着和激发着人内在的力量,从而不断实现人的自我超越,极大地提高了人创造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能力。也就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 资源之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先进文化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科学性;二是时代性;三是 民族性;四是开放性;五是群众性;六是创新性。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体系而且处于砷
态的发展之中。认知识与价值结合的层面看,当代中国的先进女 化,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译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 合所产生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从价 值的层面看,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相适应的先进的观念、伦理、道德,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 应的先进的道德和意识等;从何识的层面看,当代中国的先进文 化,是先进的科学思想、理论,包括自然科学的成果和社会科学的 成果。综合起来看,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实际上就是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文化。
(三)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 任务,是培养二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 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位。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坚持马克思
主义的指导地位,〃立足现实,基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博采各
国文化之长进行综合创新。
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乃至党的 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脚点。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人民群众对推动 历史前进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
根本动力。八十年来我们党所创立的一切理论,所采取的一切路 线、方针、政策,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 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不是这样,党就 无法得到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 系,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 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人 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保持和加强党 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仍是保 持党的生命力和获得力量源泉的关键所在。
(三)把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和全体党员的全部工作 中。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 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 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 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 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申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
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 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 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 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 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 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迸的理论 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二、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二)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南。(三)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 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正确把握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以及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学习重点
1、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依据。
3、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4、正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三、内容提要
第一节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申央领导集体关干发展的重要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是申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社会 发展理论的奠基人。
邓小平的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 突出的表现在它同样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四项基本 原则“为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 主义发展理论,形成了江泽民社会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千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全面的辩证的发展观。
(一)人类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 统
(二)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史的过程,从而创立了真正科学的发展观
(三)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片面发展的批判中得出 结论,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应该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四)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臵
(五)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是马克 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宜要指导方针,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 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第二节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 时代背景和实践依据
一、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要制定正确的革命和建设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就必须对 现实国情和历史进程做出切合实际的科学判断。而对于领导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的申国共产党来说,最大的国情就是我国社 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二、〃总结我国发展的实践
1、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2、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3、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4、必须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三、吸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三、”全面、协谓、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第四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二、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四、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发 展
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本 质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的思想。
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
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经 济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政 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
文 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
社 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建设的思想。
军 事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适应世界军事变革发展的要求,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
祖国统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推进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表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以《反分裂国家法》为法理依据,反对一切‚台独‛和分裂活动。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外交战略
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政策思想。
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历史回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
1、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 候,毛泽东提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毛泽东的这种探索进行得断断续续而且艰难曲折,但却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思想成果,其中尤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最为突出。
1957年下半年,在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复杂形势和重大事件的冲击,再加上对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缺乏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与客观实际日益相悖的错误估计,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偏离,使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离开了正确的方向:在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在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但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为中国共产党在以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前提。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在领导中国党和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以新的起点与动力。
邓小平理论包含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而首要的基本问题,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但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去制定规划。邓小平理论把社会主义社会改变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需要的部分的改革,看作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并提出了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又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作出了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科学决策,他指出“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邓小平同志还在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的时候,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样,邓小平理论就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以及新时期党的建设等问题上,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取得了巨大成就,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对着由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的严峻挑战的矛盾凸显期。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从自身和中国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中国面临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所以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系列重大关系,要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好牵动全局的重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动、重点突破。在国内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在国际上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
思想内涵
[2]党的十七大报告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一个特别重要的新概念,并对这个概念的思想内涵作出了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整合和统称
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时间讲,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讲,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将上述几个重大的具有指导思想地位的理论成果统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表示,揭示了这几个理论成果的内在关联,阐明了这几个理论成果在更大的理论体系中的归属。统一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一般意义上,凡是能够称之为“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具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建立在共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上;二是围绕着一个稳定的共同的理论主题;三是坚持着一些共同的重要的基本观点。之所以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具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点,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这几个理论成果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其次,这几个理论成果都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曾经对这个理论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和初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再次,这几个理论成果始终坚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上,虽然几个理论成果都有新的进展,但就总体和基本观点来讲,都保持着基本一致,或者说是在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进展。这包括: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关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判断;关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选择;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政治主张;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不断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文化设计;关于“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关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于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的重要理念;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战略思考;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之所以这样说,在于这个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动的,是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高明之处,其中有一点就是它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成是到顶了、不用再发展了的理论,而是在人类认识的历史上提供了又一些阶段性成果。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说过:“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民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同样道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只能是历史性的、同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统一。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个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也可以用“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体系”来表述。这次飞跃是一种完成时,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取得了胜利,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已经得到实践的充分检验。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用十七大使用的新概念,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次飞跃到目前还是一种进行时,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加以完善和发展,并接受时间的检验。因而严格说来,我们正处在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当中。
理论价值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表现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经济停滞,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长时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而恰恰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力,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结果,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依靠党和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各个重要成果“一脉相承”。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源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有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共同推进一个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同一个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在改革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邓小平理论,提出并初步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围绕上述问题,它们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这三个科学理论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指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还在于,它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题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关键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对外关系和党的建设等多领域内的有关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也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首先,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拒绝而且还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就是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又是如何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运用才能达到一个新水平。
实践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新要求更加注重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三)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执政使命、执政原则、执政任务、执政要求等重大问题,赋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新的内涵。它表明我们党对执政使命的认识更加自觉,对执政任务的理解更加完整,对执政方法的运用更加科学,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别的主义、别的道路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发展进步的问题。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科学体系
[4]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什么叫科学理论体系?打个比方,所谓科学体系,不是一篮苹果,而是一串葡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个理论简单相加,而是要在鲜明的主题下,抓住基本线索,将三者贯通,将一系列重要观点按照其内在逻辑,组合起来,形成“一串葡萄”。
科学发展观是经实践检验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的重要新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要把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的地位,并贯穿渗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各个基本观点之中。
令人欣喜的是,已有不少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文章发表,学者们就此发表了各种见解。
今年6月,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秦刚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书,该书以十三个基本问题构成理论体系。这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一个可喜的成果。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更多这类著作问世。
本人曾在《学习时报》发表一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有以下十七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观点。思想路线论
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基础上,邓小平针对思想僵化半僵化状态,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强调,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十七大提出继续解放思想,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思想路线,解决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思想路线是基本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处于领先的地位。社会主义本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只讲社会主义特征的框子,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念。邓小平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以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初级阶段论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对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和概括。十七大概括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论
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为了更快地发展中国。科学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历史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市场经济论
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民主论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民主与法制不可分开。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要依法治国。文化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社会论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新课题。文明论
社会主义要建设高度的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社会和谐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念,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要求,应当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理解社会和谐。
国防和军队建设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防和军队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应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和处理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一国两制”论
“一国两制”是重要的中国特色。和平发展道路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政治路线论
政治路线是基本理论的凝练。基本理论只有凝练为路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指导作用。对基本路线的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还应当包括对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总体布局的论述。群众论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形成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党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国家唯一的执政党。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科学工作,需要集思广益,大家共同努力,需要平等探讨和争鸣。
层次结构
[5]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历程已经相继出现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主要是四个: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就是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回答而逐步建构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三个层次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一个鲜明主题,那就是在经济文化科技较为落后的东方大国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此就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哲学基础,是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也是首要的基本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为
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也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重点和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政治保证。基本路线是以党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形成的,是基本理论的结构化、实践化和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纲领
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展开和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直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纲领:强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施互利双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走中国特色城镇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纲领: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实施“一国两制”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