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公安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粗浅感受 以及在公安管理实践中的初步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等多个领域,其广度、深度,对世界的解析度都是深刻而又丰富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先导和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无论对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无论对历史的解读还是对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新时代的认识,都可称得上是精要恰当、博大精深。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越是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越是感受到这门学科深邃的思想和磅礴的知识,越是深入的研究,越是感到自身对世界、对人生认识的浅薄,越是感受到知识的匮乏和思想的局限。
可以说,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三个不足:一是对自身的认识还很不足。对自己世界观的树立,人生理想、目标的追求还有待完善的地方,对知识的获取还应更加广博、更加深入。二是对世界的认识还很不足。对人类社会最高形态的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性,思维开放、解放的程度还不高,对各种矛盾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应努力通过学习加以纠正。三是对改造世界的方法所知不足。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今后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命价值,推开了一扇通向丰富多彩的哲学和社会学顶端的窗口,为我今后更好地从事公安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让我深受启发,找到了更多的、更加适合我们本地实际的改造世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与此同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我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想和实践两个领域的巨大推动作用,一是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充分汲取知识的力量,高举思想饿火炬,踏着前人正确的道路,坚定直行、少走弯路;二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当前充满变化与挑战的社会现实下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以创新的思维支配创新的行动,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三是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自然、人类活动的变化和发展,用清晰的视角和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与实践,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的现实,更加准确地把握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本质,更加坚定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不断提升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从而为我们的工作、生活的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更是实践的理论,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坚持马哲、发展马哲,用哲学的思想去指导我们的实践。从这个角度考虑,笔者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将对这一哲学粗浅的认识和方法融入公安管理实践,用以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所获良多。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高度统一,解决了公安管理中队伍建设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论告诉我们,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在这个哲学命题中,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这股力量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充分践行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论对人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论断。同理,在公安管理中,以人民警察为主体的专门力量和以人民群众社会化管理为主体的社会力量两者的建设,均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论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辩证统一。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社会管理职能的不断拓宽,在社会化管理程度不高、作用发挥相对不明显的现实情况下,对人民警察队伍提出了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双重要求。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各级领导的头脑中要牢固树立“人才强警”、“人才兴警”的理念,时时刻刻把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放在公安管理的首要位臵,从警力补充、警种优化、培训提高和专业化民警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升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一方面,要立足现有民警力量,提升人才管理效能。一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选拔机制,畅通“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流通渠道,让有才干的人容易显露和被选拔到合适的岗位、职位上,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二是建立技能、体能、业务,尤其是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机制,通过增强现有民警业务知识和技能含量的方式,提升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要畅通人才的引入渠道。一是建立严格、精细的考核机制,淘汰因年龄、身体、业务技能等因素不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的人员,拿出宝贵的编制招录适用的人才。二是在招录人民警察时要适当放宽招录条件,既要考虑对法律、公安管理等学科人才专业化的引入,也要兼顾其他各门类、学科优秀人才的选用,以不断适应当前公安管理职能不断拓宽,各类人才需求旺盛的现实。三是要积极建立人才培养基地,通过给优秀大学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工作岗位的办法,招收大学生提前进入公安机关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并通过将这批大学生招录进人民警察队伍的办法,实现公安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达到无增长改善警力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民主专政与维护好当前和平发展良好环境之间的高度统一,解决了公安管理工作中“为谁服务”的问题。在公安管理工作中,常常会碰到对公安职能作用发挥,既“非警务活动”问题的质疑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矛盾问题的阐述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和思路。
在思想层面,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实践中要充分考虑事物发展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而众所周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些建设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行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又以丰富深刻的内容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这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和平与发展是不变的主题,而要维护和平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除了要坚决建强人民武装力量处理好敌我矛盾之外,充分发挥好公安机关作为处理国内人民内部矛盾主体力量的作用成为不可争辩的当务之急。
在实践层面,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找准自己的定位,坚决完成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任务,主动靠前站位,积极投身建设,把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臵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教育带领民警队伍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于党、忠诚于事业、忠诚于法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原则问题和重大事件上立场坚定、旗臶鲜明。
要把维护好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作为公安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创新管理和服务党委决策作为公安工作的核心和使命,把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作为公安工作的重心,把服从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作为第一警务,不讨论、不争论、不折腾,用严厉打击的效果和延伸服务的效能凸显公安机关的作用,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履行好公安机关的职责,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定、宽松的治安环境。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了“打击服务本为一体”的辩证统一关系,解决了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也是服务的问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也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目的。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秉持了党和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要求,体现的正是对政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的要求和认识。
在这种要求和认识下,公安机关如何解决好打击与管理,尤其是打击与服务的关系,也就成为了找准定位、发挥作用的关键命题。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我认为:打击与服务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二者看似矛盾、实为一体。
公安机关通过执行法律、依法行政达成维护社会稳定、惩处违法犯罪的主要职能作用。这一职能作用的发挥,其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就是服务。
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打击也是服务”的理念,积极探索提升执法能力与水平的方式方法,利用鼓励民警参加司法考试、执法资格考试等办法,全面提升民警素质,以达到提升打击效能的目的。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打击新机制、新模式,用好情报导侦、网络侦控与打击、刑事侦查新技术应用等有利条件,不断增强打击后劲,扩大打击效果。要积极研究法律法规的新变化,特别是学习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修正案对执法的新要求,学习好各级立法、司法部门对法律条纹的新解释和新判例,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执法工作的新挑战,利用打击的效能实现服务的目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解决了新时期公安管理工作的出路问题。众所周知,当前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中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峻,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表现。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挥其巨大的积极作用,不断的修正我们面临的问题。
这个修正的过程对于公安管理来讲,就是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也就是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的良性进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对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器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履行好职责的必由之路。
在具体实践中,公安机关的各级管理者,特别是“一把手”必须要树立创新意识,切忌因循守旧。一方面,要不断吸纳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经验,提升管理公安队伍的水平和能力,积极探索警务机制改革的方式方法,建成一支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党委、人民群众满意,战斗力和执行力一流的公安队伍。另一方面,由于公安机关实行“线与面”的双重管理,因各地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等条件的不同,对公安机关社会管理职能的要求也千差万别。这就要求公安机关的管理者准确把握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方向,因地制宜地采取对策和方法,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手段,以更好地履职尽责、做好服务。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公安管理工作应更积极、更准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不断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执法建设、服务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解决好公安管理工作和公安事业发展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哲学的思想闪耀在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姓名:方微
学号:091712406 关键词:辩证思维
矛盾
实践与认识
本文摘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任何事物都有二面性,我们要辩证得看待问题,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 a 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哪?反正我对电脑硬件的知识的了解,都是从解决家里电脑的问题学来的。
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哪!或者一些小问题办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没什么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行了,完美主义者是最累的。
而一个问题、一个矛盾又有一方起着决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较重要,只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会事倍功半。比如我们通常会遇到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且大家都觉得“越到考试工作越忙!”,分析起来,我们不可能从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时间,所以关键就是怎样在业余时间上做文章,少睡一会儿、少玩会儿、提高点效率、平时紧张点不就行了吗?关键之关键有成了平时要控制自己多学一点儿。另外,办事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效率。
四、矛盾的双方总是处在不断的转化中
这点大家很容易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理解,想想VCD刚出现时,“求”大于“供”,利润很大,大量厂家一窝蜂的生产之后,矛盾就转化了。而对于我们中有些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金子们”,很多情况下,是在抱怨中虚度了时光,等机会真正来临,又没有能力把握了,变成了“用武之地无英雄”了。所以正在郁闷的我们更要打牢基础,要知道“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五、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管理学”一类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我们基本上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另外,也许一些科目没有明显的作用,或是目前没有作用,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却告诉我们:既然学了就应该努力掌握。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学而有用”的思想,相信“艺多不压身”,而且要想办法多应用,在应用中你就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应用中学东西也比较快。
六、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明白了这个本质,也就清楚了我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的“英雄”们,在放电的同时别忘充电;没机会放电的同志们更应该抓紧机会充电。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发展的黄金时间,或者说为我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年。
年轻朋友们,让我们向着远方的理想,拚搏奋斗吧,世界是属于我们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贾松青.马克思主义永具生命力[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1、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148-149)
因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因而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只有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2、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44-4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是指要紧跟时代,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和不断发展的实际,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
新和发展。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面向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
这里至少有三层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成果;纵观人类进步的历史,任何先进思想都是在深刻认识历史规律、吸 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第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本质上要求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不断创新、完善,不断向前发展。第三,与时俱进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最科学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不断汲取和融 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开辟自己的发展之路。
3、答:命题是错误的。
1.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变单一的公有制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了所有制结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有主体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1、(结合课本135-137)
简单来说,之所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可是这种增长方式不好,所以要转变。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究竟要咋样转变呢?主要是促进“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领先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增加、管理创新转变。
便当前来瞅,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峻,当今世界又迎来低碳时代,没这种“转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适应当代时代的低碳要求。
2、答: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的。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的。
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多用于社会分配领域。一般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应公平享受社会产品,公平分配劳动收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对社会生产的贡献率不同,也就是产生社会产品的效率不同,因此,在分配原则上应当首先按效率衡量,实行效率优先,也就是贡献大的分配多,贡献小的分配少,同时国家采取适当的政策调节,兼顾分配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在我国当前各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强调财政公平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各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未见明显缩小;而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方针。
首先,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未明确国家、企业、居民三者的合理分配比例,劳动者报酬偏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其次,二次分配中未明确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等支出比例,公共服务支出低,导致居民不得不增加医疗、养老和教育储蓄,成为居民消费乏力的直接原因;
再其次,分配调节和监管不力,贫富差距扩大,分配不公严重,近年来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过快,并迅速拉大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成为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最后,三次分配规模较小,调节功能有限。由于社会慈善意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慈善法规、慈善机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有待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度有待提高,慈善捐赠规模小,除重大灾害捐赠外,日常慈善捐赠短腿,导致三次分配调节功能有限。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引言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一直都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日本学者广松涉虽然肯定了恩格斯在第一次思想转变中的主导作用,但他无形地放大了这种主导作用,抹杀了马克思应有的贡献。西方马克思主义则以辩证法为突破口,撕裂了马克思恩格斯形象的一致性,制造出“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尖锐对立,扭曲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及其精神实质。这种对立到了西方“马克思学”那里,则演化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彻底撕碎了恩格斯的光辉形象。因此,只有在尊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摘要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一直都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主要以日本学者广松涉为代表,他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中,恩格斯始终走在马克思的前面,前者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小提琴手”,由此提出了“恩格斯主导论”;第二种主要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代表,他们认为,在辩证法的理解上,恩格斯陷入到形而上学的窠臼之中,创立了一种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完全相对的“自然辩证法”,背离了马克思的哲学精神;第三种主要以西方“马克思学”学者吕贝尔和诺曼•莱文为代表,他们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差异无限放大为两种范式的对立,扭曲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真实思想关系。恩格斯的形象在其逝世之后的一个多世纪中遭遇了种种误解和扭曲,澄清这些误解,重新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理论贡献,无疑具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恩格斯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主导者吗?
在第二国际正统派和苏东马克思主义学者那里,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被视为一个内在一致的整体,而奏响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小提琴手”始终是与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针对这种解读模式,日本学者广松涉认为,它完全贬低了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及其理论独创性。为弥补这一理论缺陷,他主张抛弃传统研究的这种“依附论”假设,通过对恩格斯文本思想的细致研究,来客观揭示和评价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真实作用。他的这一主张的理论结晶主要体现在《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形成》(1966)一文中。在这篇文章中,他通过文献学分析,详细对比了184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上的差异,最终得出了“恩格斯主导论”的观点:“我们的观点与至今为止的一般说法相反:在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与之融为一体的共产主义理论之际,拉响第一小提琴的,限于合奏的初期而言,毋宁是恩格斯。”[1]358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广松涉提出了一个长期被学界忽视的重大问题,即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到底起了何种作用。在正统马克思主义那里,这一问题的答案始终是自明的,即马克思始终走在恩格斯的前面,马克思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导者,虽然他们也承认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始终是附带性的,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澄清。而到了后来的西方“马克思学”那里,他们为了彻底反对传统的“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论”,就刻意制造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将他们之间的思想差异放大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即“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的对立,彻底抹杀了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的历史作用。这两种做法都各自固执于形而上学的偏见之中,漠视了恩格斯的真实作用。基于此,广松涉主张抛弃形而上学偏见,力图通过科学的文献学考证方法,客观揭示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真实作用。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其次,广松涉更为重要的学术贡献在于,他详细“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发展中‘第一次转变’和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中‘恩格斯独特道路’的研究”[2]。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他客观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转变方式上的差异。广松涉认为,恩格斯一开始是以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的,他在理论和政治立场上分别信奉哲学唯心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但由于受到赫斯的影响以及与英国工人运动的接触和对英国社会的经验性研究,促使恩格斯首先在政治立场上发生了转变,即由原来的社会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842年底)[1]361。然后,在政治立场转变的影响下,逐渐实现了理论立场上的转变:由原初的哲学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与此相比,马克思的转变历程则较为曲折得多,他首先在理论立场上实现转变(1843),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探索,最终完成政治立场上的转变(1844)。第二,广松涉准确揭示了恩格斯在“第一次思想转变”中的主导作用。他客观分析了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马克思的影响,并认为,正是在恩格斯的影响下,马克思才实现政治立场的转变,从而提出了恩格斯在第一次转变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然而,当他把恩格斯的这种主导作用无限放大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甚至是《共产党宣言》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首先,他错误地坚持了“一次转变”论,而没有看到他们世界观的“第二次转变”。1843—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立场和政治立场上都还处于一般唯物主义和哲学共产主义上,这与后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还存在很大差距。而广松涉却完全忽视了这一点,直接将这次转变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这显然是错误的。这也告诫我们,在评价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时,必须破除传统“依附论”和“一次转变”论的思想残余,遵守“两次转变”、“两条道路”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关系。
其次,广松涉完全颠倒了他们在第二次转变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广松涉通过三个方面的考证:(1)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1845年对费尔巴哈的态度;(2)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理解;(3)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的态度,进而得出结论认为,无论在哪一方面恩格斯都走在马克思前面,从而断定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我以为,他这三个方面的考证都存在着严重问题。第一,广松涉指出,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还像早期那样全面肯定费尔巴哈的革命意义,而恩格斯早在1844年11月就已经对费尔巴哈采取彻底的批判态度了,由此认为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理解上落后于恩格斯[1]365。这一观点显然忽视了马克思后面的思想转变。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的确全面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但就在此后不久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彻底转变了对费尔巴哈的态度,在肯定费尔巴哈贡献的同时(第四条),指出了费尔巴哈的缺陷所在,这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哈的定位是内在一致的。相反,在1845年的“费尔巴哈札记”中,恩格斯仍然对费尔巴哈持全面批判态度,这显然是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调不一致的。这也表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费尔巴哈部分的主导思想应属于马克思。第二,广松涉认为,恩格斯早就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社会制度了,而马克思直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运动,由此认为,马克思在共产主义的理解上也落后于恩格斯[1]367。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这恰恰证明恩格斯落后于马克思。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马克思不是“还没有”而是始终反对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或社会制度,始终坚持从历史矛盾运动来阐释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相反,恩格斯仍未摆脱“真正社会主义”的思想残余,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建立于人性基础之上的社会理想,这点到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中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这也表明,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恩格斯在共产主义的理解上恰恰是落后于马克思的。第三,在对施蒂纳的评价上,广松涉也犯了相同的错误。恩格斯在1844年11月19日致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指出,施蒂纳的哲学还是存在着一些值得吸收的“正确东西”,进而主张“在它上面继续进行建设”[3]12。以此来看,此时恩格斯在总体上对施蒂纳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而到了1845年1月20日在致马克思的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另一封信中,恩格斯则彻底改变了这一态度:“说到施蒂纳的书,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以前给你写信的时候,还受到对该书直接印象的很大影响,而在我把它放在一边,能多多地思考以后,我也发现了你所发现的问题。”[3]16在此,我们可以推断,1844年11月到1845年1月间,马克思肯定给恩格斯回过一封信,并且对他关于施蒂纳的态度提出了不同意见。结合后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施蒂纳的部分来看,这些论点恰恰与恩格斯的原有态度截然相反。这也表明,正是在马克思的影响之下,恩格斯才抛弃原有观点,形成后来的论点的。这也从反面证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施蒂纳部分的主导思想应属于马克思。
从上述分析来看,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恩格斯不仅不是主导者,相反,正是他在马克思的帮助下不断克服“真正社会主义”影响,逐渐由哲学共产主义转变为科学共产主义的过程。以此来看,广松涉在肯定恩格斯贡献的同时,也过分扩大了恩格斯的主导作用,这显然是不足取的。
二、“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恩格斯问题”
如果说,广松涉主要讨论青年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的历史贡献,那么,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里,问题则转变为晚年恩格斯与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不同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伯恩斯坦首先撕裂了恩格斯的光辉形象,直接预示了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的未来走向。从第二国际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恩格斯的整个形象发生了惊人的转变:从“党的首脑”转变为“理论的教唆犯”。[4]27无论是卢卡奇、施密特还是科莱蒂,他们都严厉控诉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认为恩格斯试图建立一种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自然辩证法”,进而将其指责为背叛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空洞玩物[5]。由此引出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第二,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地位?
我认为,在这些问题上,不论是卢卡奇、施密特还是科莱蒂,都没有真正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及其精髓。
首先,他们完全误解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虽然论述到了“先在自然”,但这里的“先在自然”绝不是人类无法认识的“先在自然”,相反,而是在人类实践作用下进入人类认识视阈中的“自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恩格斯绝非像卢卡奇、施密特和科莱蒂所断言的那样,要建立一种完全独立于人之外的、人类无法认识的“纯粹自然哲学”,恰恰相反,他是要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来考察自然科学(自然史)的演变历程,这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恰恰是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内在一致的。
其次,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不仅不是对历史辩证法的背叛,相反,更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论域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6]66以此来看,自然史与人类史并不是相互分割的,而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论域。因此,要想真正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推进到底,仅仅停留在人类史的层面上还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必须从自然史的维度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出于当时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马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没有对自然史给予过多的关注,而是主要集中于人类史的探讨,就像他们自己指出的那样:“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6]66这在某种程度上留下了一个理论伏笔。在后来的研究中,马克思虽然写下了许多关于自然史的经典论述,但他并没有留下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系统理论,从此意义上来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恰恰弥补了这一理论缺憾,是他们原初计划的延续,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卢卡奇和科莱蒂,仅仅依据论域的不同就将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
再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最终落脚点,绝不是为了建构一种抽象的自然哲学体系,相反,而是为人的自由服务的。恩格斯全面考察了“自然与工商业实践”之间的关系,客观分析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行为,论证了自然运动的客观规律性,而所有这些都是围绕“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展开的。因此,他的目的不在于建构一种抽象的空洞体系,相反,而是为人类认识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自由服务的。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真正领会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真谛,那种单纯地依据论域的差异,就将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非常荒谬的。
三、恩格斯背叛马克思: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
如果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讨论还停留在辩证法上,那么,到了西方“马克思学”这里,则演变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他们主张摒弃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以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来全面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关系,最终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思想差异夸大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彻底对立,开启了恩格斯全面背叛马克思的“马克思学”路径。吕贝尔认为,“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恩格斯“发明”的,因此他要为近一个世纪的歪曲负全责[7]。诺曼•莱文则进一步将其夸大为“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之间的彻底对立[8]。我以为,这些论点都严重放大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思想差异,忽视了他们在哲学观和政治身份上的内在一致性。
首先,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序言)中指出:“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讯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参见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9]这段话清晰地表明,马克思与恩格斯走的的确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但这只是一种道路上的差异,而在哲学原则上二者是内在一致的。我以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恩格斯看来,历史唯物主义绝不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更不是一种仅仅关注人生问题的道德哲学或爱的哲学,而是一种科学的历史方法,“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10]第二,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意义,并自觉运用这种方法来分析社会历史问题,在一些问题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哲学。第三,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脱离了前两者,科学社会主义便会丧失其存在的合法性根基,沦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幻象。以此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上是内在一致的。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其次,从身份政治学来看,恩格斯存在着多重身份:他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者,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者,同时更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这几重身份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形成的,共同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因而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4]27。然而,在吕贝尔和莱文这里,恩格斯的形象出现了严重分裂:在吕贝尔看来,恩格斯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也正是在解释和宣传的过程中,恩格斯篡改了马克思的本意,私自杜撰出了与后者完全相反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把马克思完全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之外,割裂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事实。同样,诺曼•莱文也割裂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事实,将恩格斯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之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的对立。这种解读模式完全否定了下述事实,即马克思或恩格斯都真实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完全抹杀了恩格斯的历史功绩。
最后,“恩格斯的形象”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从伯恩斯坦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再到后来的西方“马克思学”,他们正是通过对恩格斯“学术”形象的建构,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的,即力图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危机寻找替罪羊,以此解构和颠覆“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那种简单地把这一问题从历史的原初背景中剥离出来,进而通过扭曲的方式将其还原为一个学术命题的做法,是完全非法的,因为它已经完全阉割了这一问题背后的政治意蕴。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马克思学”所主张的“价值中立”,是根本不可能解决“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
总之,我们在评价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时,必须要尊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和发展规律,既不能过分贬低恩格斯的历史贡献,也不能过分夸大恩格斯的历史功绩,更不能阉割他与马克思之间的内在关系。相反,只有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历史前提下,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贡献。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姚顺良.准确评价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J].江海学刊,2007,(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胡大平.回到恩格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5][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1;[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50-53;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文选[C].徐平,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42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上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5.[8][美]诺曼•莱文.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13.[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95.^NU1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概述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概述
一、哲学的概念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马哲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的概念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例题 多选】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应包括,物质和意识(A.谁具永恒性,谁具可变性 B.谁是一性,谁是二性 C.是否具有统一性 D.是否具有相似性
三、哲学的基本形态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口诀(25)朴素唯物金木水火土,形而上者孤静片 2.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庄子:万物与我为我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 老子:“道” 朱熹:理在事先
黑格尔: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存在即合理)柏拉图:“理念”
口诀(24)“主观唯心强调内心,客观唯心有神论”
【例题 单选】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 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的思想。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口诀(24)“主观唯心强调内心,客观唯心有神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2)政治经济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例题 多选】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是()
A.德国的古典哲学 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的现实社会主义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
马哲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哲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革命性和科学 性的统一,是批判的、开放的和不断发展的学说。马哲的主要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辩证法:运动时有规律的 认识论:规律是可以认识的(2)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 个核心:物质、意识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高度完善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例题 单选】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意识与客观存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决定和反作用
【例题 多选】胡锦涛指出,要胜利完成 2009 年的各项任务,必须大力弘扬伟大抗震 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句话 体现的哲理有()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载体。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2.运动的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例题 单选】 “鸟鸣山更幽”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的绝对性与运动的相对性
B.运动的相对性 C.静止的绝对性
D.静止的相对性与运动的绝对性 辩证法 两个核心:
联系、发展 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 两个核心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发展:永恒性、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辩证法观点: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全宇宙中并没有真正静止的点-笛卡尔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形而上 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口诀(26)三大规律“互否对”,揭示事物“过道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②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例题 单选】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例题 单选】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口诀(26)三大规律“互否对”,揭示事物“过道泉”否定之否定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方向和道路
【例题 单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规律的客观性 认识论 3 个核心:
实践、认识、真理 2 大规律:
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认识发展律 认识论的三个核心
(一)实践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特点: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二)认识
1.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认识的主体就是认识者,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3.认识的客体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具有受动性、非主导性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例题 单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哪个原理一致()A.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B.从理性回到实践
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三)真理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 反映。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有原则区别,相互包含和转化.2.特点:客观性、具体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 a、真理中包含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具体性:
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认识论的两大规律
(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反作用:正确理论指导实践会促进实践;错误理论指导实践会阻碍或破坏实践。口诀(27)实践是基础/来源/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发展律 1.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首先,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其次,认识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2.感性--理性—实践 感性认识
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是认识的低级形式。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
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的高级形式。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例题 单选】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再实践 D.抽象、具体、再抽象
【例题 多选】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想()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B.社会意识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可以相互转化
口诀(27)实践是基础/来源/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 口诀(28)哲学题考察二者关系,以下说法一般都是正确的: XY 对立统一/辩证统一/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二)社会的基本结构
(三)人的本质、价值和全面发展
(一)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为了获取物质资料而改造自然的劳动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社会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例题 单选】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二、社会的基本结构 1.社会的经济结构(1)生产力
①生产力----人和自然的关系(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②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了三个基本的历史形态: 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例题 多选】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A. 科学技术在短时间内一定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B. 科学技术渗透在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 C.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2.社会的政治结构(1)要素:
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组织(2)国家
①国家的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②国家的职能:
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2)生产关系
①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基本特征:客观性;历史性;具体性
任何生产关系都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生产关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例题 】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这段话说明()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动力 3.社会的文化结构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道德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和伦理原则,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违反法律的行为不一定违反道德 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反法律
【例题 单选】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三、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的本质
(1)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2)人的价值由潜在变成现实,惟一的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
【例题 多选】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探索到本身的自然规律,但是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表明()A.人类社会是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和自然界演变过程都是自觉地 C.人的自然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历史进程不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