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指南

时间:2019-05-14 05:1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指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指南》。

第一篇: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指南

附件: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

卫办应急发„2010‟59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指导各地做好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项目建设工作,我部组织专家编制了《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技术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及时转发各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供系统建设工作参照应用。

二0一0年四月十四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卫办应急发„2010‟59号附件

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技术指南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四日

目 录

前言.................................................................6 1.概述.................................................................7 1.1.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项目建设目标..............................7 1.2.项目建设内容................................................7 1.3.项目建设原则................................................8 2.业务需求分析......................................................9 2.1.地市级卫生应急机构主要任务..................................9 2.2.应急业务流程................................................10 2.2.1.应急准备...................................................11 2.2.2 监测预警....................................................13 2.2.3 应急决策指挥................................................14 2.2.4 响应终止与评估..............................................15 2.2.5 其他卫生应急工作…………....................................15 2.3.业务功能需求.................................................16 2.3.1 应急准备...................................................16 2.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16 2.3.3 应急处臵.....................................................17 2.3.4 响应终止与评估.............................................17 2.3.5 其他应急工作...............................................17 2.4.业务信息需求................................................18 2.4.1 基础与背景类...............................................18 2.4.2 应急资源类.................................................18 3 2.4.3 动态监测类.................................................19 2.4.4 知识、经验与历史资料类.....................................19 2.5.用户分析.....................................................19 3.总体架构.........................................................21 3.1.网络与技术设施..............................................21 3.2.应用软件系统...............................................22 3.3.标准规范体系...............................................22 3.4.安全保障体系................................................22 3.5.运行管理体系................................................22 4.网络与技术设施...................................................23 4.1.指挥场所....................................................23 4.2.指挥场所子系统配臵..........................................23 4.2.1 消防报警系统............................................23 4.2.2 动力配电系统(ups)...................................23 4.2.3 空调新风系统............................................23 4.2.4弱电控制系统.............................................24 4.2.5综合布线系统.............................................24 4.3.指挥环境建设..............................................24 4.3.1 会议会商系统...........................................24 4.3.2 照明系统...............................................24 4.3.3 视频显示系统...........................................24 4.3.4 应急值班系统...........................................24 4.4.技术环境..................................................25 4 4.4.1网络通信环境建设.......................................25 4.4.2网络会议系统...........................................26 4.4.3 数据中心与应用系统环境.................................27 5.应用软件系统....................................................29 5.1.系统接入层................................................29 5.1.1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系统连接......................29 5.1.2与本地市其他卫生信息平台或系统接口.....................29 5.1.3与地市政府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联动单位信息系统接口.........29 5.2.数据库....................................................30 5.2.1基础背景数据库.........................................30 5.2.2应急资源数据库.........................................30 5.2.3动态监测数据库.........................................32 5.2.4知识资料数据库.........................................32 5.2.5维护运营数据库.........................................33 5.3.业务功能层................................................33 5.3.1应急资源管理子系统....................................33 5.3.2.监测预警子系统........................................34 5.3.3.分析决策子系统.......................................36 5.3.4.指挥调度子系统........................................37 5.3.5.其他应急工作管理......................................37 5.3.6.资料管理服务子系统....................................38 5.3.7.数据整合处理子系统....................................38 5.4.数据交换平台..............................................39 5 5.4.1.数据交换平台构建原则..................................39 5.4.2.数据交换平台功能......................................39 6.标准规范体系......................................................41 6.1.业务规范....................................................41 6.2.技术标准....................................................41 6.3.数据标准....................................................42 6.4.管理标准规范................................................42 6.5.性能要求....................................................42 7.安全保障..........................................................43 7.1.物理安全....................................................43 7.2.系统安全....................................................43 7.3.数据安全....................................................44 7.4.应用安全....................................................44 7.5.数据交换安全................................................44 8.运行维护..........................................................45 9 项目建设考核指标..................................................46

前言

为指导全国各地(市)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以下简 称“应急指挥系统”),特制定本指南。

2004 年起,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 系和能力建设的有关精神,我国开始建设以国家级应急指挥系统为中心,省级应 急指挥系统为骨干,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为节点的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 挥体系,拟在“十二五”期间将应急指挥系统节点拓展至县级卫生系统,建立必 要的移动应急指挥平台,以实现对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管理的统一协 调指挥,实现卫生应急数据及时准确、信息资源共享、指挥决策高效。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业务应用系统,将在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成后,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妇幼保健卫生信息系统 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发挥更大的作用。

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系统硬件和软件建设任务 外,还包括卫生应急信息管理规范建设、应急指挥决策制度建设、系统运营维护 体系建设等,本指南仅针对应急指挥系统硬件和软件建设提出必要且基本的内容 和要求。有关信息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建设等,卫生部将后续制订。

各地(市)应根据国家、本省、本地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应急指挥体系建 设规划的综合要求,采用国家应急指挥体系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因地制 宜,充分利用有关资源,进行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按时完成建设工作。7

1 概述

1.1.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项目建设目标

实现对本级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有关资源信息的有效管理;实现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的动态监测,并提供专业预警信息;面对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能够 快速采集数据,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和命令指挥工具,为卫生应急部门的业务人 员和专家提供形势研判信息与分析手段,以及通讯和命令指挥等支持;通过网络 与省级和国家级应急指挥系统连接,实现信息报送、指令传递与信息资源共享。1.2.项目建设内容

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信息通讯、应用软件、系统集成、信息 显示、建筑装修等专业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基础环境、技术平台与应用软件 系统。

 ●基础设施

提供基础的应急指挥与日常工作环境、环境设备、办公设施等。建设内容包 括指挥中心建筑装修、动力配电系统(不间断电源)等。 ●技术平台

在基础环境上,提供常规应急指挥的技术支持平台,进行正常的应急指挥工 作。包括:通信接入、服务器、网络与安全、信息存储与备份、指挥调度、信息 显示、决策会商等。 ●应用软件系统

为卫生应急管理服务,通过日常和应急时对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卫生应急 处臵技术方案、应急资源、危险因素、事件范围等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形成数据与信息资源、知识经验、行为规章资料库等,为卫生应急准备、事件监 测、分析决策等提供数据与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信息展示、预

案方案等资料提示等,为分析预警、措施制定、决策指挥、总结评估等提供数据 服务、决策支持、指挥平台;并为上下级系统间的信息报送、指令传递、信息资 源共享等提供有效工具。

1.3.项目建设原则

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项目建设须坚持以下原则:

 ●统筹规划 统一标准 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须按照国家卫生信息化 与应急指挥体系的统一规划部署,采用统一的数据与技术标准,保证系统可以实 现纵向和横向交流。

 ●资源整合 信息共享 各地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应与卫生信息系统 的项目建设资源(如医疗救治信息系统)整合,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并在设计 中考虑横纵向系统的连接,实现信息共享。

 ●整体设计 分步实施 各地市应从地市级卫生应急管理业务需求与国家、省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需求出发,对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并根据项 目资源情况和建设要求分步实施,逐渐完善。

 ●注重实效平战结合 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针对业务特点确保系统功 能齐全、内容完整、操作简便;在满足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臵工作需求的同 时,满足卫生应急准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等常态管理工作的需要。

2 业务需求分析

2.1.地市级卫生应急机构主要任务

地市级卫生应急机构主要包括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救治机构、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等卫生应急专业机构。主要任务分述如下:

1.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当地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法组织协 调本辖区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组建和完善本辖区内突发事件卫 生监测与预警系统;根据国家有关预案制订本级卫生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 组织对本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机构专业人员进行有关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知识 和处理技术的培训,实施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落实卫生应急工作措施;组织 协调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臵,对灾害、恐怖、中毒、核和 辐射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所涉及的公共卫生问题实施紧急的医疗卫生救援措施; 对突发重大人员伤亡事件组织紧急医疗救护工作;指导监督下级开展卫生应急相 关工作。

2.医疗救治机构:负责传染病、中毒、群体性药物伤害、不明原因疾病等 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相关信息报告,开展症状监测和健康教育,配合进行流行病学 调查和检测样本采集;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院内感染控制(包括病人隔离);负责本单位医务人员的应急救援技能的培训和演练。院前急 救医疗机构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转运工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负责收治 传染病、核和辐射损伤以及中毒病人等;城市街道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在疾控机 构的指导下,承担相应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 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收集、监测和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快速 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开展健康教育和防控知识宣传;承担相关人员的培训与演练、10 相应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提供技术指导。市(地)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设立 卫生应急工作机构,组织协调落实卫生应急工作措施。

4.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包 括对医疗卫生救援、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职业卫生、隔离防护、生物安全等进行监督执法。对下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指导。

5.医学科研教学机构:医学科研教学机构组织开展各项卫生应急应用基础 10 研究和教学培训,帮助提高卫生应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6.采供血机构:采供血机构要做好血液应急储备和调运准备,保证卫生应 急需要。

2.2.应急业务流程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规范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 急预案,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和决策的流程如图 2.1。根据卫生应急管理的工 作阶段,卫生应急业务工作按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臵、总结评估的流程 进行运行,循环反复,不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2.2.1.应急准备

在日常工作中,地市级卫生部门本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进行卫生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演练等工作。2.2.1.1.工作规范、应急预案与知识经验准备

收集、整理国家与上级发布的各类卫生应急相关政策、法规、预案、技术方 案、知识经验等;根据需要制定本级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工作中不断收集资料,丰富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经验;并对所有有关材料进行有效管理,以便在面对突 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按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程序,为事件应对提供决策依据与支持。规范文档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有关法律、法规、规章、预案、工作方 案、重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度规程、计划,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文、会议文件、上级领导重要批示等;知识经验包括重大事件处臵案例,以及在日常 工作中提取的各种知识精华、总结、历史事件或积累的专家经验等。2.2.1.2.应急物资储备

根据本地区域与突发事件特点,针对日常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储备应急所需 消毒物品、特种药品等物资,并对物资储备及其调用有关信息进行实时更新管理。2.2.1.3.区域信息调查

对卫生资源、社会经济、地理信息等信息进行采集、收集与管理,作为基本 数据,保障事件处臵过程中的调度和决策参考。

1.卫生资源包括机构、装备、人才、实验室、药品、生物制品、血液动态 情况等信息;

2.监测资源包括传染病监测资料、居民死亡原因、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单 位、有毒有害化学品储存单位、放射源和核设施、实验室样本采集与储存、菌毒 种生产与储藏、重点传染病的动物宿生和病媒生物、各种引发传染性疾病的自然

灾害(如水灾、火灾)的发生规律和损失状况等资料;

3.社会经济包含行政区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人口数及构 成、地区市县人口、城乡人口、人口年龄结构、地区性比例、人口密度与负担系 数等信息;

4.地理及气象信息含有地形、地貌、交通、水系、气温、降水、水位、流 量等,可能的航拍影像库、卫星影像等空间和属性数据,同时包括地区各级数据 采集点地理定位、乡镇卫生院地理定位。2.2.1.4.应急队伍建设与管理

各级卫生部门负责组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队伍、专家名单(姓名、性 别、单位、职称、联系方式),并对相关物资、经费进行管理。2.2.1.5.应急培训演练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 需求”的原则,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采取定期和不 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安排本地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的演习,并对演习结果进 行总结和评估。

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培训工作安排,制定培训计划表,确定培训对象 基本信息、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培训考核。2.2.1.6.检查督导

对下级卫生行政机关、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有关与突发事件 卫生应急处理有关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应急物资、药品 等准备情况。具体工作包括制订督导检查计划、通知召集人员、组织实施、督导 检查记录、督导结果与总结。2.2.2 监测预警

全面及时的监测和灵敏准确的预警是早期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阻止其 发展的重要基础。地市级卫生应急机构应尽可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情况进 行监测,分析,并按照相关预警规定,对可能发生的事件实现早期预警。2.2.2.1.监测信息采集

应急监测工作贯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发生时与发生后,从卫生系统 现有的监测系统,如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公众举 报以及公共媒体等渠道,获取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主要包括: 卫生部门的通报(包括:电话、电报、传真、信息系统)信息;传染病疫情监测; 生物媒介监测(包括:四害监测);感染性疾病监测;实验室检验数据;卫生监 督执法信息;媒体监测信息;公众举报信息;其它应急需要收集的信息。

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下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社会举报(如 12320电话);媒体(包括网络);其它(包 14 括其他部门转来)。2.2.2.2.监测信息核实

对各种渠道获取的监测信息进行核实,以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2.2.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特定的预警规则,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估,对符合 预警规则的事件进行预警,并针对评估结果发布预警信息,针对相关突发事件快 速开展相关应急准备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规范与流程进行通报 与汇报。

信息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时间、地点、目前伤亡状况、涉及人 员、事件性质(中毒、车祸等)),当地已采取的措施(专家,小组,流调、消杀、救治等),建议和要求(对上请示,对事件处臵建议,对事件处臵机构的工作要

求)。

2.2.3 应急决策指挥

针对突发事件,能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并根据预案迅速指挥与执行工作,有 条不紊地组织人员与物资调度,开展应急的专业处理与相关配合工作。同时根据 反馈情况,动态评估事件的发展情况,根据事件情况调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低 损失。此阶段重点在于在事件暴发阶段快速启动响应程序,进入应急处理状态,同时为专家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与正确的信息,为指挥首长与指挥人员快速提供 现状描述,分析预测事件发展趋势,提出参考措施。在决策形成后,迅速部署实 施,跟踪落实情况,从而控制疫情或事件的蔓延,使其尽快稳定。2.2.3.1.应急值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实行值班制度(在岗或电话等多种方式),排班设臵专人对预警信息、各种途径获取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处理、登 记。值班工作记录包括值班纪事、故障纪事、作业计划等。2.2.3.2.事件处臵决策

在应急响应中,通过对突发事件信息、卫生应急资源信息的分析、研究,了解 传突发事件情况在时间、空间、人群间的分布情况,掌握卫生应急资源和应急处 臵能力的分布状况,进行会商决策、研讨方案、判定事件性质、拟订处理措施。15 2.2.3.3.应急指挥调度

应急指挥中心与事件现场通过视频会议、电话、数字化文件、短信等通讯方 式进行沟通交流,部署调度计划和应急处臵方案。依照已制定的调度方案和命令,实现辖区内应急资金、应急物资、应急队伍、专家等资源的调度, 根据态势,调 整应急救援队伍、专家组成员,同时将接收或下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市政府指 示、计划、通知、情况通报等各种指令文件记录管理。

2.2.3.4.响应调整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根据预案或政府命令调整响应级别。2.2.4 响应终止与评估

当突发事件被控制后,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预案或本级政府命令,响应 终止。对该事件出结案报告,包括基本信息(时间、地点、最终伤亡状况、性质(中毒、车祸等)),当地及市局已采取的措施(派遣专家,成立处臵小组,流行 病调查,消杀,救治等),同时该事件进入历史事件管理。

同时,在地市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 理情况和当地的卫生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事件发生经 过)、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卫生学评价、居民健康状况评价、所 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等。评估报告应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2.2.5 其他卫生应急工作 2.2.5.1.领导批示办理

对领导的有关批示进行办理,制定办理措施,记录批示的回复、建议、请示 等办理结果。2.2.5.2.重大活动

重大活动包括专题会议、工作会议、宣传、考察交流等,对活动的有关信息进 行有效管理,包括会议活动名称、时间、主题、范围、内容、人员、文字图片材 料等。

2.2.5.3.应急项目

对应急项目(如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应急培训等)建设、培训的实施进行管 理、记录项目名称、内容、周期、经费、进度、人员等各种资料。

2.3.业务功能需求

针对 2.2 节的卫生应急工作任务,应急系统可提供的服务(即应急指挥系统 的功能)需求包括: 2.3.1 应急准备

1.收集、管理卫生应急工作有关工作规范、应急预案与知识经验相关资料,包括从上级卫生部门共享的资料,以及本级工作中积累的资料。

2.对应急物资储备及其调用情况进行实时管理,并能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展示,包括GIS 空间展示,以进行应急能力评估及物资储备科学性评估等。

3.收集、管理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历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危险 因素等信息,并可进行多种分析、展示,包括 GIS 展示。

4.对卫生应急队伍的各方面信息进行管理,包括成员组成、应急经验、装 备情况等。

5.对卫生应急专家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单位、专业特长、应急经验、联系方式等。

6.对应急培训、演练、督导等信息及相关文件进行管理。

7.对典型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案例进行管理,为应急处臵提供参考。8.对本地的历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管理,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 警和应急处臵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参考。

9.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将整套的应急指挥系统完全 进入实战演习,从而检验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转能力。2.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

1.主动或被动地通过信息系统或客户端获取有关突发事件或应急资源的实 时数据,并支持人工录入数据,对采集的数据及有关信息核实情况进行管理。

2.对于已知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既定的各类预警方案由系统自 动提请进行事态评估,通过各种途径通知有关人员,并按照有关规定,在需要时 17 向上级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推送信息。

3.对于各项不明原因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已定义的预警条件,提前 进行事态评估,如根据指定的可疑症状人群数量制定预警上限。

4.对于接收到的各种突发事件信息,根据预设的报警规则,以信息滚动条、短信通知等方式进行相应的信息发布。2.3.3 应急处臵

1.突发事件监测评估:通过各个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到的各项数据,经过各 种分类统计、态势分析、GIS 显示与分析信息,为事件判定等提供决策支持。

2.应急资源调配:查询各指定区域的卫生应急资源的储备、产能情况,进 行科学分析与直观展示,为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紧缺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决策 提供支持。

3.指挥调度决策支持与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展示,为指挥调度提供决策 支持,并对有关信息进行管理。

4.值班与交接班管理:完成值班信息的记录、管理,包括各项监测信息的 收集、整理、请示以及各种情况反馈。

5.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管理进展发布:随着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定期向 公众披露有关事件及其卫生应急管理的信息,实现信息透明,保障公民知情权,包括发生时间、影响区域、影响人群、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的信息。

6.会议会商:提供会议会商环境与工具,记录有关会议过程及相关文件。7.调查干预指令下达:在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了解、态势推演分 析后,制定各项应对措施,及时下达各项指令,包括事态发布、干预措施、公共

卫生战略资源调配、预防措施和各类技术指导意见等,并保证指令准时接收、正 确执行。

2.3.4 响应终止与评估

1.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展示,为事件结束判定提供决策支持。2.对事件有关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使其符合历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 有关规范。

2.3.5 其他应急工作

对领导批示、项目、活动等有关信息进行管理。18 2.4.业务信息需求

通过 2.2 与 2.3 节的分析发现,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涉及多种信息,信息 的载体是数据,以信息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或所表达的卫生应急某方面问题为分类 标准,将卫生应急有关数据分为四大类,如图 2.2所示。

2.4.1 基础与背景类

基础与背景类数据主要反映突发事件发生地的自然与社会背景状况,它们与 新的突发事件无关,但可能因突发事件而发生改变,该类数据主要用于对突发事 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的评估及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制定方面提供 数据依据。根据各类数据的变化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更新周期定期更新,以保证 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获得全面、真实的背景情况。2.4.2 应急资源类

应急资源类数据主要描述面对突发事件时,各类可使用的资源的有关情况。假如把应对突发事件比作战争,则应急资源就是战备资源。该类数据应该及时、准确,才能满足卫生应急工作的需要,保证卫生应急措施的有效性、针对性、科 学性。应急资源类数据应以较高的频率进行更新,甚至随时更新,保证数据的及 时、有效、准确。2.4.3 动态监测类

动态监测类数据是指随着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各类数据,包括提示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信息、可能 导致突发事件的环境、气候、事故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域、范围、性质、影响程度、发展态势等信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如成立的指 挥部和组建的应急队伍的有关信息,专家会议的有关信息、文件,物资/人员的 调配等;处臵措施的反馈、事件现场应急人员工作状况等;有关的环境信息类,如安臵点、饮用水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天气情况等;事件造成的灾情、伤情、病情、疫情监测情况等。此类数据是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准备,预警预报、新闻发 布、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方案,开展应急救援,了解应对措施效果并制定后续方案、事后调查以及善后处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必须在工作过程中随时更新。2.4.4 知识、经验与历史资料类

知识经验是指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有关的各种专业知识、方法、模型、程 序、典型案例等,它们为卫生应急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参考,应不断更新与 充实、丰富,使决策过程具有广泛的理论支持和参考资料。

历史资料包括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管理和处臵工作以及突发事件的有关资料 等,随着一件突发公共事件从预警、发生、处臵、结束到恢复重建,有关的事件 资料和工作资料等应建档保存,既为事件的评估保留证据,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 参考与事实依据。历史资料类数据大多由动态监测类整理或统计形成,和事件有 关的资料应在事件结束后,及时整理、存入历史事件库。其他的应急管理工作文 件,也应定期保存、入库。2.5.用户分析

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主要包括两类用户:专业处臵机构和技术支撑部门;行 政部门。

专业处臵机构与技术支撑部门利用应急指挥系统,通过数据交换和值班登 记,实时收集相关部门和单位突发事件的报告信息,并根据需要将相关信息及时 推送到地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其他卫生相关部门,市疾 病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承担应急任务的医院),保持指挥中心应急资源可 用可调;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与演习方案。当突发事件的发生后,能够进行及 时的情况核实,记录核实结果,组织专家进行突发事件的预评估,启动相关应急 响应,并对事件处臵结果及时客观评估,总结经验;及时获取事态信息,及时获 取事件相关资料;及时传达应急指挥指令、及时督导,迅速有效地调集各种急需 的资源,实施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等。

行政部门(包括地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等)通过系统获取卫生应急相 关信息,利用信息资源和系统网络组织实施卫生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臵的决策 指挥。

3 总体架构

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系统建 设内容分为网络与技术设施、应用软件系统、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 行管理体系。

网络与技术设施

3.1.网络与技术设施

网路与技术设施包括指挥场所建设、指挥环境建设、技术环境建设三个部分。地市级需要建立应急会商室和应急机房,作为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卫生应急指 挥场所。

指挥环境建设需要从会议会商系统、照明系统、视频显示系统和应急值班系 统几个方面对应急会商室进行建设。

技术环境建设包括网络通信环境建设、网络会议系统、数据中心与应用系统 22 环境建设。3.2.应用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系统包括四大部分:

系统接入层:实现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与国家级、省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 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横纵向系统的连接。

数据交换层:根据业务流程,通过数据接口或消息传递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 数据交换,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上报等功能。

应用功能层:卫生应急管理业务的直接应用,包括应急资源管理、监测预警、分析决策、指挥调度、应急评估、检查督导等功能。

数据管理:对应急业务所需的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管理,以便用户查看、使 用。涉及的数据库包括基础与背景数据库、应急资源库、动态监测库、知识经验 与历史资料库。3.3.标准规范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是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和运行中必须遵守的有关技术、数据与管 理标准与规范,它们是系统稳定运行和信息共享的保证。3.4.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从物理安全到应用安全保障整个平台的正常运营。目前的主要 安全策略包括建设VPN 体系,用户权限管理等。3.5.运行管理体系

主要涉及应急指挥系统运行维护制度,人员、设备、技术和经费保障等。23 24 4 网络与技术设施

4.1.指挥场所

地市级应急系统指挥场所包括指挥会商室和指挥中心机房,要提供指挥会商 的功能,并能够放臵服务器、网络及通讯系统、安全设备等。

指挥会商室应采用立体布局,简明适用的装修风格,提供视频显示等辅助决 策的技术手段,为领导进行会商、决策、命令实施部署提供现场指挥的场所。

指挥中心机房的建设应简洁明快、高效节能、扩容方便,为集中管理计算机、网络、通信、监控等核心设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提供各种内联和外联的网 络与通信主要接口。4.2.指挥场所子系统配臵 4.2.1 消防报警系统

消防报警系统控制方式包括自动、电气手动、机械应急手动等几种。当有人 工作或值班时采用手动控制,在无人的情况下采用自动控制方式。系统应具有自 动报警、人工报警、自动施放气体灭火系统等功能,具有备用电池,可在大楼断 电情况下工作。

系统具有同总消防系统进行通信的功能。在报警控制器边上设计安装火警通 信插孔,同中控室进行通信。发生火警时,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切断火警区的非 消防电源及空调系统。4.2.2 动力配电系统(ups)

机房供电建议采用动力专用回路供电,应从总配电室引双路电源专线供给机 房配电柜。机房动力配电柜供电给机房专用空调、UPS、新风机、照明箱、辅助 插座等。

各地市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应急指挥中心设施对供电量的要求。

4.2.3 空调新风系统

机房应配臵专用空调,包括新风系统以及排烟/排风系统。所选机房空调系 统必须保证机房设备能够连续、稳定、可靠地运行,需要排出机房内设备及其它 热源所散发的热量,维持机房内恒温恒湿状态,并控制机房的空气含尘量。机房 24 空调系统应具有送风、回风、加热、加湿、冷却、减湿和空气净化的能力。宜采 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系统。4.2.4 弱电控制系统

弱电控制系统包括网络、电话、UPS 系统。UPS 配电系统供电范围包括计 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监控设备。4.2.5 综合布线系统

在应急指挥场所建立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利用各种线缆来传输信息,连接 电话、传真机、计算机、会议系统和监视电视等设备,建立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系统建设要满足日后系统扩充要求。4.3.指挥环境建设 4.3.1 会议会商系统

在指挥会商室安装麦克、音响、投影仪、PC 机,结合视频显示系统建设会 议会商系统,提供应急指挥平战结合的会议会商环境。4.3.2 照明系统

为了配合会议会商的摄像工作,根据会商室情况配臵三基色灯。4.3.3 视频显示系统

通过视频显示系统,实时、真实、清晰、方便地将相关调度、值班、指挥、地理、CATV 等计算机网络或 RGB 信息,以及摄像监控、电视会议、视频会议 以及 DVD、VCR 等 IP 视频信号或模拟视频信号,在显示屏上显示来自各方面

的资料,便于为指挥系统决策提供信息。4.3.4 应急值班系统

在会商室配臵电话、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辅助办公设备,为应急值班 和事件处理提供现代化的办公支持。25 4.4.技术环境

4.4.1 网络通信环境建设 4.4.1.1.网络系统一、全国卫生应急通信网

为保证全国卫生应急指挥系统体系通讯顺畅,卫生部将建设一个涵盖卫生 部、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所有地级城市(含地区、州、盟、建设兵团师部,不含直辖市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并考虑今后拓展到覆 盖所有区县(建设兵团团部)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应急通信网。

(一)通讯链路选择

根据国家有关电子政务的文件精神,本项目将充分利用国家公共网络资源,在卫生应急通信网中尽量利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基础设施来构建。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到卫生部的网络,均采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同时,考虑到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进展情况,在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到地市级卫生 行政部门的省级网络建设中,对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将采 用VPN 方式进行建设。

(二)设备选型

各省卫生厅须对各地市的网络设备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确保各地市应急指 挥系统到省级应急指挥系统的通信顺畅。

二、部门的局域网建设

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构建部门内部基础的局域网环境,实现本地服务器和 终端的局域网接入。服务器应保证千兆接入,个人终端至少百兆接入。4.4.1.2.通信环境

1、电话网系统

各地市应急指挥系统应提供固定电话网络的接入,在卫生应急工作期间提供 值班信息接报和指挥调度。电话应与会议会商系统麦克、音响进行有效集成。

2、有线电视网络接入

各地市应急指挥系统应提供到有线电视网络的接入,为应急指挥系统提供新 闻媒体信息。

3、数据通信接入

省政务外网已建成的各省市,利用本省政务外网实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地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连接,要求至少保证 2M 带宽。

没有政务外网也没有省内网的省份,租用线路运营商的线路实现省级卫生行 政部门与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连接,要求至少保证2M 带宽。4.4.2 网络会议系统 4.4.2.1.视频会议系统

建立覆盖国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建设兵团卫生厅(局)并延伸到地市级卫生局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三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互联互 通,提供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协商;提供整合了全国专家资源的远程技术指导和 支持;提供远程教学和远程培训。

在国家级三级 IP 网络平台上,建立包括 1 个国家级主会场,32 个省级分会 场,333个地市级分会场的视频会议平台,并考虑其下一步的扩容需要。以点对 点或一点对多点的方式召开电视会议、远程教学、静态和动态图像传输,在召开

视频会议的同时支持数据双流功能。

国家级配备:1套 MCU及相关路由设备、2-4个视频终端、国家到省(包括 新疆建设兵团)32条独立的 SDH租用线路及相关配套设备。

省级(包括新疆建设兵团)统一配备:1套 MCU及相关路由设备、2 个视频 终端。

地市级配备:1 个视频终端(卫生部正在制定有关视频终端设备具体的技术 要求,各地市设备采购须符合卫生部的统一要求)。4.4.2.2.视频电话终端系统

各地市应急指挥系统应配备视频电话终端系统,用于地市应急指挥系统通过 IP 网络系统召开的电话会议和网络视频会议。4.4.2.3.视讯终端配臵

1、宽带可视电话

宽带可视电话需采用一体化便携式结构,内臵摄像机、麦克风和液晶显示屏,支持 IP 和PSTN同时接入,可拨打 IP 可视电话、IP 语音电话和普通电话。支持 5.3kbps~512kbps 的带宽,可以以 LAN,ADSL等多种方式直接接入 IP 网络。

2、宽带网络电话

宽带网络电话具有丰富的软件特性,卓越的语音编码性能,能够适应各种 IP 网络环境,为用户提供可靠、性价比高的 VoIP 语音解决方案。

3、高清视讯终端

高清视讯终端应支持 LAN、XDSL、ISDN(4×BRI)、E1(PRI)等多种接 入方式,最高会议速率达 2Mbit/s。遵循ITU-T H.323、H.320、H.331框架协议; 支持的视频编解码协议包括 H.261、H.263、H.263+、H.263 4CIF、H.264、H.239; 支持的音频编解码协议包括 G.711、G.722、G.728。

4、3G移动视频终端等其他视讯终端 4.4.3 数据中心与应用系统环境 4.4.3.1.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用于部署数据库管理软件,为应急指挥系统提供数据管理和数 据支撑服务。建议采用 PC 服务器。4.4.3.2.数据交换服务器

数据交换服务器用于本地数据库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实现数据交换服务。建 议采用PC 服务器。4.4.3.3.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用于部署各种中间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对外 提供数据交换与传输服务,对内提供各种应急指挥业务应用服务。建议采用 PC 服务器。

4.4.3.4.数据存储与备份系统

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采用磁盘阵列建立数据存储备份系统,供数据库服务器 和数据交换服务器存储数据使用。

各地市要制定数据备份策略,保证数据安全性。4.4.3.5.系统软件

应急指挥系统需要的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支撑系统运行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地 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应用中间件和消息中间件。4.4.3.6.应用终端

应急指挥系统配臵若干台式机和笔记本,为应急工作人员数据处理和日常办 公提供支持。

5 应用软件系统

5.1.系统接入层

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与多个横、纵向信息系统连接,以进行数据交换。5.1.1 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系统连接

1、上行数据接口

通过该接口,地市级系统向省级系统上报相关报告的信息、现场资料情况的 信息、地市级系统预警发布信息以及事件处臵反馈信息等。

2、下行数据接口

通过该接口接收国家及省级系统下发的应急文件指令,以及共享的政策、法 规、方案、预案、文件、知识资料等。5.1.2 与本地市其他卫生信息平台或系统接口

其他卫生信息平台或系统包括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和其它 卫生业务信息系统等。

卫生应急专业技术支持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 构、血站等。其它卫生业务信息系统包括全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全国卫生监督 信息系统、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信息报告系统(职业卫生专业)、健康危险因素监 测信息报告系统(放射卫生专业)、全国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等。

根据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应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 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和其它卫生业务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资源共享;在区域卫 生信息平台建设尚不完善时,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可直接与这些信息系统连接,以便获取信息、部署任务,并为卫生机构和卫生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提 供支持。

5.1.3 与地市政府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联动单位信息系统接口

通过与地市政府应急指挥系统接口,地市级系统向地市政府应急指挥系统报 告突发事件及卫生应急处臵有关情况和信息;通过与 110、119、120、122 等应 急联动单位信息系统的接口,实现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信息共享与处臵联动。30 5.2.数据库

数据库对卫生应急业务和应急指挥系统运行所需的数据进行管理。地市卫生 机构应结合本市的实际状况,开展资源调查,建立和完善各类数据库,并建立数 据更新维护规范。

应急指挥系统的信息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背景类、应急资源类、动态监测类、知识资料类卫生应急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维护运营类数据。5.2.1 基础背景数据库 5.2.1.1.基础自然地理数据

基础地理数据内容包括行政区划、地形、地貌、交通、水系、气候、植被、居民地等。

5.2.1.2.城市空间数据

城市空间数据信息内容包括交通、卫生机构、学校、居民区等。5.2.1.3.人口与社会经济数据

信息内容包括行政区划和人口、经济、在校学生人数、就业人员等。5.2.1.4.危险因素数据库

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类危险因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类危险因素、菌毒株保藏 类、其他公共卫生危险源。

医疗机构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包括:核和放射性物质和剧毒药品等。病原微 生物实验室类危险因素的主要危险物质是病原微生物、菌毒株保藏类主要危险物 质是菌毒株。

数据内容应包括:机构名称、地址、危险物质的名称、数量、所在地、管理 办法、使用要求与方法、保管方法、有关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可能造成的危害、临床症状、诊断标准、治疗办法等。5.2.2 应急资源数据库 5.2.2.1.卫生机构资源库

主要信息项包括:组织机构代码、机构名称、行政区划代码、经济类型、卫 生机构类别、机构分类管理、地址、机构地理位臵(经纬度坐标)、邮政编码、31 设臵/主办单位、隶属关系、实有床位、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 数、执业助理医师数、门诊人次、入院人数等。5.2.2.2.卫生应急机构资源库

卫生应急专业技术机构包括院前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血液机构、疾控机构 和卫生监督机构。除了卫生机构基本信息,针对卫生应急业务工作需要,卫生应 急机构还具备一些业务属性,其信息内容包括:

院前医疗机构:急救车台数、急救车车载设备等。

医疗机构:应急相关科室情况;专业救治基地等。医疗机构范围包括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

血液机构:应急相关科室情况;储血量等。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相关科室情况等。

疾控机构:应急相关科室情况;应急检验能力,实验室装备情况等。5.2.2.3.实验室信息数据库

实验室信息数据库的信息主要信息项包括:实验室业务特长、人员、设备、联络信息等。

5.2.2.4.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数据库

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数据库信息主要记录从事医疗卫生领域相关研究的医 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信息,主要信息项包括:机构名称、领域特长、联系人、联 系方式、地址等。5.2.2.5.专家资源库

专家资源库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专业、省(市)、手机号、办公室电话、家庭电话、电子邮件、单位名称、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负责人姓名、负责人手机、单位办公室电话、单位办公室传真、专业特长、卫生 应急经历等。

5.2.2.6.卫生应急队伍

应急队伍包括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应急卫生救治后备队伍与应急卫生防疫队 伍、应急卫生监督队伍等。数据内容包括队伍名称、主管单位名称、人员构成、队伍装备、卫生应急经历、应急值班电话、救援队类型等。32 5.2.2.7.应急通讯录

卫生应急工作涉及的单位和人员的联系方式。数据内容包括:人员姓名、单 位名称、联系电话、联系手机、通信地址、电子邮箱地址。5.2.2.8.应急设备资源库

应急设备包括医疗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指挥车、急救车等。应急设备资源 库主要信息包括:组织机构代码、机构名称、设备代号、设备名称、是否进口、生产厂家、设备型号、购买日期、是否为新设备、购买价格、设计寿命、检查/ 治疗/标本数、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等。5.2.2.9.应急物资库

应急物资包括医疗药品、医疗疫苗、血液、消杀药品、防护用具等。主要信 息项包括:机构代码、物资类别、物资名称、物资数量、物资有效期限等。

5.2.3 动态监测数据库

5.2.3.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据库

包括基本信息(时间、地点、目前伤亡状况、涉及人员、性质(中毒、车祸 等),当地已采取的措施(专家,小组,流调、消杀、救治等),建议和要求(对 上请求,对事件处臵建议,对事件处臵地的工作要求)。5.2.3.2.传染病疫情数据库

传染病疫情数据库主要信息包括:卡片编号、卡片状态、医院所在地区、姓 名、家长姓名、性别、联系电话、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工作单位、详细住址、行政区划、住址类型、人群分类、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死亡日期、病例类型、填卡医师、填卡日期、疾病种类、报告生成时间、地市审核时间、区县审核时间、省市审核时间、审核状态、补卡时间、报告单位、单位类型、备注、病例分类、订正时间等。

5.2.4 知识资料数据库 5.2.4.1.法律法规库

法律法规包括:法律法规名称、法律法规类别、颁布单位、颁布时间、颁布 文号、生效日期、失效日期、法律法规内容、备注等。33 5.2.4.2.预案方案

资料信息主要信息项包括:标题、制订部门、起草人员、发文时间、内容、类别、来源等。

5.2.4.3.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危害资料

主要信息项包括:名称、类别、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原学、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预防控制措施等。5.2.4.4.情报新闻数据库

主要信息包括:情报主题、情报内容、情报关键字、情报来源、发布人员、发布时间、附件等。

5.2.4.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的信息主要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事件级别、初步诊断、报告地区、报告单位、发生地区、波及人口、发病数、死亡数、首例 发病时间、末例发病时间、统计起始时间、统计终止时间、当前状态、当前阶段、事件建档时间、事件属性、事件建档人等。5.2.5 维护运营数据库

包括用户信息、权限信息、认证信息、安全日志、系统日志、动态信息、分 类编码、指标体系等。5.3.业务功能层

5.3.1 应急资源管理子系统 5.3.1.1.应急资源库管理

对卫生应急指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应急资源进行管理。系统功能:应急资源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5.3.1.2.数据采集

当需要即时采集数据时,如采集实时的床位数据、血液数据,用户可以通过 表单定义工具制定一个报送逻辑界面,发布给相关单位,实现快速的信息采集。

功能:

 ●表单定义:制定数据填报表,建立其与数据库的联系。●表单发布:将表单发布到相关单位。

●数据汇总:将采集的数据自动汇总、成为数据表或进入数据库。5.3.1.3.数据分析

对于各类卫生应急资源,以及即时信息采集获取的数据资源,系统提供多种 分析模型定义功能,能够及时定义相应的统计报告、图表、GIS 分析等,分析数 据,获取综合性的信息。对于复杂、技术要求高的分析工作,可将有关数据传递 到省级应急指挥系统进行分析。5.3.2.监测预警子系统 5.3.2.1.信息监测

1.监测信息收集

从卫生部门已有的监测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交换)的方式,抽取相应的数 据(或信息),或通过设臵信息采集终端采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

主要包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 ●传染病疫情监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监测 ●症状监测

●其它类型突发事件态势信息 ●实验室检验数据 ●医疗救治活动信息 ●生物媒介监测 ●感染性疾病监测 ●卫生监督执法信息

●医疗救治机构服务能力信息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的舆情信息 ●卫生应急技术支持机构报送的预警信息

●其它应急需要收集的监测信息。

2.值班信息登记

支持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或值班时对各种电话、传真等不同方式报告的突发 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相关的详细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名称、发生地点、所属管理部门、发生时间、发生原因、事件等级、处理开 始时间等。

3.信息核实记录

支持工作人员对有关监测信息进行核实工作的相关情况和结果进行记录,并 对原始数据与核实数据进行分别管理。5.3.2.2.预警

1、预警规则管理

传染病预警预报需要基于一定的预警规则(方案),根据流行疾病的名称、波及范围、发病数等,定义和确定预警指标,并可对生成的预警规则进行修改、删除。预警指标主要依据疾病控制相关业务规则,遵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预案》中的事件分级规定进行设臵,例如:

●某种传染病在一个时间段内在某些地区发生数量; ●某种传染源达到一定数量;

●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生数量与该地区前 5年发生数量比较。

2、数据分析、预警

对监测获取的数据,系统自动根据预警规则来扫描、判断这些数据,达到预 警指标后就自动生成一条分级预警信息。5.3.2.3.信息报告

系统通过短信、邮件或滚动信息条方式,向指定用户进行事件通知、预警。

功能包括:

●通知条件设定:对各种情况,设定信息通知的条件。

●通知条件审查:根据信息通知条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查,确定是否需要 进行信息通知。

●通知方式与对象设定:针对各种情况,设臵相应的通知方式与对象。●信息通知:当符合通知条件,以设定方式向设定对象发送报告。

●短信网关:功能包括短信网关配臵、短信编辑、短信发送、短信接收、36 短信查询管理等。5.3.2.4.数据分析与展示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展示和空间展示,并可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5.3.3.分析决策子系统 5.3.3.1.事件定性定级

根据专家会商及有关技术单位的报告等对事件定性(传染病暴发、食物中毒 等)定级(Ⅰ、Ⅱ、Ⅲ、Ⅳ级、未分级)的结果,登记事件、按照类型级别分类 管理、并对有关的专家会商情况、技术单位分析报告等进行管理。5.3.3.2.应急决策支持

●应急预案调阅:根据事件的类型和分级级别,系统自动从应急预案库中 搜索和调阅与此类事件处理相关的预案,供应急人员指挥调度时参考。●知识支持:基于知识经验资料库,提供事件相关的知识支持。●应急资源信息支持:基于应急资源管理子系统,提供应急资源有关数据 信息的支持

5.3.3.3.事件信息分析、展示

对事件有关的影响范围、涉及人数、资源情况、处臵措施等数据提供统计分

析、空间分析、可视化展示,如传染病的三间分布分析和展示。

对事件应急处臵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集成显示、叠加显示等。5.3.3.4.会商决策支持

支持应急部门通过快捷、实用、有效的会商方式,包括与现场的视频会商(后 期工程)进行卫生应急方案研讨、判定事件性质、拟订处理措施。

记录会商的时间、地点、人员、主题、内容、结果等过程信息。会商信息管 理展现疫情信息、事件信息、综合信息等各类会商信息,同时支持声音、文字、数字、图形、图像的显示,把指挥系统应急形势迅速展现到会商现场。5.3.3.5.处臵方案管理

对领导决策、专家会商决定等产生的处臵方案及决策的有关原始资料进行管 理。根据处臵方案,可生成卫生应急事件处臵流程单,以便指挥调度。37 5.3.4.指挥调度子系统 5.3.4.1.处臵措施流程单

根据处臵方案,生成处臵措施流程单,并对所有任务明确责任人、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并对处臵措施分类管理。5.3.4.2.隔离区划定与管理

根据事件级别不同,在事件发生地点周围划定不同范围的高危区、危险区和 隔离区,在电子地图上可以直观显示划定的区域情况,分析和统计隔离区内的人 口、资源等数据。并可以分析隔离区内疫情分布和发展趋势。5.3.4.3.应急资源调度

根据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与分级级别,结合应急预案,分析突发事件应急处 臵所需要的卫生应急资源类型和数量、应急专家类型,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 臵的应急资源配臵,系统给出应急处臵所需的医疗救治机构、急救设备、药剂、40 疫苗等各类应急资源类型、数量等报表。

同时,对所需要的每一类应急资源,系统基于电子地图,利用 GIS 空间分析 功能,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事发位臵为中心,在电子地图上直观显示出应急资 源在周边的分布。

应急指挥调度人员可以查看任意指定范围内的各种资源的分布及相关详细 资料,测量事件发生地与这些资源相距的距离,以便及时调集到指定地点。5.3.4.4.调度指令

根据应急方案部署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时的实际情况,应急指挥调度人员 可通过系统实时收集和查看突发事件处臵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对各应急队伍 进行决策指令、情况通报等的上传和下达。

指令的传达包括计算机的方式(应用系统、手机短信)和传统的通讯方式(电 话、传真等)。系统在第一时间将相关的人员用最为恰当的通讯方式进行整合,将信息自动的在相关的应急部门之间进行联动和反馈。5.3.5.其他应急工作管理

对重大活动、培训、督导演习等工作信息进行管理。38 5.3.6.资料管理服务子系统

对有关的预案、方案、典型案例、历史事件、业务知识等资料进行维护、管理、服务。支持从上级卫生部门共享知识库获取数据。功能包括: 5.3.6.1.资料分类维护

包括资料内容的录入、导入和更新、知识展现风格形式的维护、相关知识的 上下文链维护、知识附件的上载、知识权限控制等方面的内容。5.3.6.2.知识度统计

统计各类知识的查询状况,如给出查询率最高的知识项。

5.3.6.3.资料检索

提供关键词全文检索、逐级分类检索、就近相关检索等多种方式检索功能。5.3.7.数据整合处理子系统

数据整合处理的主要功能为:通过审核评估、加工转换等手段控制数据质量,将从各医疗卫生机构采集来的数据按应急指挥系统数据元标准体系的管理要求 重组并补充各类数据描述信息,然后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丰富基础数据资源的构 成,形成满足后续业务需要、高质量的完整基础数据。

在数据整合处理环节存在以下核心业务:解决数据质量问题、对数据进行整 合处理、非结构化信息的采编审和整合数据形成统一的基础数据资源。

1、数据审核评估

针对数据来源和存在形式的不同,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审核评估手段(人工 和技术相结合),把来自不同单位、不同系统的采集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互相冲 突、重复、缺漏、错误等质量问题找出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取舍、修改、补充措施。

2、数据整合处理

将从各医疗卫生机构采集来的数据按应急指挥系统数据元标准体系的管理 要求重组并补充各类数据描述信息。系统提供原始数据的追溯技术方案或接口,要求追溯到原始个案记录。

3、非结构化数据的采编审

提供基本的信息编辑维护管理能力(包括:分类条目配臵管理、信息查询检 39 索、信息内容正文和附加说明信息编辑等),并提供对其元数据信息的维护能力。5.4.数据交换平台

地市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数据交换平台提供指挥决策系统与其他各种相关

应用系统(包括省级指挥系统)的数据交换及访问的接口。由于在各系统之间的 数据格式不同,数据存储的内容不同,同时由于数据安全性的要求,需要通过接 口解决各系统之间存在的差异。5.4.1.数据交换平台构建原则

构建数据交换平台,应遵循以下几点:

1、屏蔽本系统与其它相关系统接口细节,使所编制接口具有普遍适应性。

2、使用简单、快捷的方式实现本系统与其它相关系统的接口。

3、接口编制应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其它相关系统的应用扩展情况。

4、保证接口数据在本系统与其它相关系统的一致性。

5、接口数据能够方便的形成,并能在被接口方顺利地导入。

6、在接口数据交互过程中,应具有数据传送和接收传送后的确认过程。

7、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使接口数据量最少。

8、接口数据传输控制策略可靠且完善。

9、具有可靠的接口数据出错处理机制。5.4.2.数据交换平台功能

数据交换平台包括两部分功能:第一部分是接口开发支撑平台,用于新建拟 挂接上该接口配臵管理的系统或模块的接口部分的开发,可以用于开发已建系统 与使用该接口配臵管理的系统间接口的适配器开发。主要包括:API服务、接口 文档模板、编译注册器。第二部分是消息交换的运行平台,该部分主要包括:接 口查询与发布、服务者管理与消息交换。5.4.2.1.接口文档模板

接口文档模板是预先定义于接口配臵管理内部,用于进行接口描述的模板。接口开发者可以基于模板定义自己的接口文档-包括服务请求消息和服务回应

消息的定义。模板支持 XML和自定义消息描述方,模板严格统一的定义了消息 的控制部分,对消息的正文则允许开发者自己定义。40 5.4.2.2.API 服务

二次开发 API实际上是一个封装好有消息发送、消息接收、消息组装,消息 解析的消息组件和一个封装有接口文档查询发布的文档组件。5.4.2.3.编译注册器

接口文档编译注册器用于对开发者定义的接口文档分析转储。编译信息将自 动注册到接口配臵管理上,被以下功能使用:

1、用于接口文档的查询与发布;

2、消息交换组件用于完成消息格式间的转换;

3、消息组件用于消息解析、消息组装。5.4.2.4.服务管理

管理服务提供者的注册管理、位臵管理、接口文档关连管理、负载管理、访 问控制管理等,同时管理服务访问者的注册管理、权限管理等。5.4.2.5.接口查询发布

任何注册于数据交换平台的服务访问者可查询它有权访问的接口文档,并允 许将接口文档下载到本地用于消息的打包与解包。5.4.2.6.消息交换服务

该组件实现在不同接口文档间的消息转换,这种转换只是打包格式的变换,组件不需关心消息正文的具体内容,同时保障服务请求消息和服务回应消息在请 求者与服务者之间的透明传送。

标准规范体系

卫生信息的标准化是卫生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不同信息系统 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基础。改变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标准不统一、信息资源 共享和网络传输方面障碍重重的局面,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是卫生信息化 的当务之急。

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和运行的标准规范建立遵循以下原则:

● 有国家(行业)标准的,必须遵循国家(行业)标准;

● 即将形成国家(行业)标准的,争取在标准基本成熟时,将该标准率先 引入试用;

● 无国家(行业)标准,等效采用或约束使用国际标准; ● 无参照标准,按标准制定规范,自行进行研制;

● 在编写卫生信息交换标准时,需特别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应急指挥系统标准规范体系包含数据标准规范、技术标准规范、管理标准规 范、业务标准四个部分。6.1.业务规范

本部分是针对各类突发事件、传染病等所涉及的各种情况在法律、法规层面 进行规范,同时定义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有关本系统的行为规范。

例如针对各类传染病的定义、传染途径、诊疗方案、科室设臵、诊断标准等 行业标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预警、应急指挥、应急处臵的机构的设立建 议等,以及发生这类疾病后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的上报对象、上报途径、上报办法 等行为规范。

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的业务流程须符合国家、省(区、市)发布的各种卫生 应急业务规范。6.2.技术标准

通过技术标准规范支持医院、业务部门系统和信息平台之间的数据级和应用 级整合,并提高业务系统之间的应用集成、互联互通的能力。

卫生部将制定卫生部、省级、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互联互通的有关技术标准,预计于2010年9月前下发。6.3.数据标准

全国卫生应急体系数据体系呈现多级分布存储、管理的形式,在实际工作中 根据需要进行信息共享、数据交换、上报等。数据标准是信息共享与交换的基础。在数据共享体系内,它既是各种数据管理者组织和管理数据与信息的规范,也是 各种数据使用者认识和使用数据的依据和参照。

作为全国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体系的一部分,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 的建设必须遵守整个体系统一的数据标准。主要包括数据元标准、代码标准,以 及数据交换格式标准等,用于进行地市级系统与省级系统的数据交换。

卫生部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卫生应急指挥体系数据标准,计划于 2010 年 9月前下发。6.4.管理标准规范

管理类的标准规范主要包括标准管理、安全管理、数据管理、项目管理,用 于指导信息平台日常运行管理、数据维护管理。6.5.性能要求

应用系统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6.5.1 具备大数据量处理能力和实时快速响应,满足决策支持的应用需求; 6.5.2 具备流程管理能力,满足流程定制的管理需求; 6.5.3 具有较强系统自动监控能力; 6.5.4 系统要能够连续不间断工作; 6.5.5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5.6 易操作、易管理,应具有良好的用户操作界面; 6.5.7 可扩展性强,具备平台特征。

7 安全保障

7.1.物理安全

应急指挥系统物理环境的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基础设备应安臵在专用的机房,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工作环境,包括防 磁、防尘、防水、防火、防静电、防雷保护,抑制和防止电磁泄漏;

机房环境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关键设备应有冗余后备系统;

具有足够容量的UPS 后备电源;电源要有良好的接地。7.2.系统安全

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应具备性能完善的系统安全基础设备。包括网络防火 墙、入侵检测、病毒防范、用户识别等信息安全软硬件系统,并设专人进行日常 监督管理与更新。

利用防火墙在网络入口点检查网络通讯,根据客户设定的安全规则,在保护

内部网络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内外网络通讯。

如何防范来自广域网上的安全威胁是本系统安全设计的重点所在。我们采取 网络、单机相结合的方式来避免系统遭受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一方面,利用网络 防病毒软件来保护服务器,同时实现对网络病毒的监控、报警和实时清除;另一 方面,定期使用单机版防病毒软件对工作站进行扫描、杀毒,以消除病毒隐患。防病毒系统的关键在于提高内部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不使用盗版软 件,对于外来磁盘、软件、文件在使用前及时进行扫描、杀毒,从根本上切断计 算机病毒的来源。

通过对主客体进行正确的标识和标注,执行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混 合的访问控制机制,保证授权访问的可控性。7.3.数据安全

为保证数据安全,卫生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须考虑以下安全措施:  ●数据库应设臵预定的备份策略进行本地备份,有条件的可做异地备份。●严格按照用户级别来授权用户对数据和资料的访问。●关键数据的修改记录应记录详细的操作日志,以备追查。●数据的传输与关键敏感的数据的存放需进行一定的加密处理。●制订数据库系统备份和恢复方案时,须防范用户失误和介质失效而造成 的数据损失。7.4.应用安全

应急指挥系统应用级安全包括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权限管理等。系统软件和 应用软件应具有访问控制功能,包括用户登录访问控制、角色权限控制、目录级 安全控制、文件属性安全控制等;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和应用软 件等应定期进行完全备份,系统软件配臵修改和应用软件的修改应及时备份,并

做好相应的记录文档;及时了解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厂家公布的软件漏洞并进行 更新修正;应用软件的开发应有完整的技术文档,源代码应有详尽的注释。7.5.数据交换安全

整个卫生应急指挥体系,以网络连通国家、省、地市各节点,信息网络的安 全非常重要。

8 运行维护

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充分发挥作用要求对建成的系统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职 责内容包括如下:

1、对系统进行日常监控、管理,负责设备维护、网络管理、状态监控、系 统优化、灾难恢复等。

2、系统故障排除,对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的设备和软件进行故障诊断。

3、建立系统维护联系人名单,必要时联系项目建设相关单位进行维修、并 督促和协助这些项目建设单位的工作,直到系统故障排除。

4、协助项目建设相关单位对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硬件进行升级。

5、根据卫生应急实际需要以及上级的要求,对数据库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

6、对所有的设备和软件,建立相应的系统维护档案,记录每次故障服务和 预防性维护的详细信息。

7、建立系统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指挥环境管理规定》、《系统备份和 恢复制度》、《帐号及安全管理规定》、《故障处理制度》等。46

第二篇:企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指南专题

佳乐家诸城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总则

1.1编制目的为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3工作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如鼠疫、霍乱、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食物中毒,重大动物疫情,有毒物(药)品泄露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发生在工作现场的,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机构与职责

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学文

副组长:高同庆

组员:高娜、刘燕、马强、郭桐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工作处置组疫情报告制度

3.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在1小时内向本单位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4.本单位可能对社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情。

3.2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在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3各部门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许隐瞒、谎报、缓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3.4在规定报告的同时,立即启动本预案,要求各成员各司其职,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配合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3.5任何部门和个人有义务向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突发事情隐患。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对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不按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并对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

3.6设立突发事件、疫情报告热线,24小时全线开通。及时听取和解答各部门的疫情报告、求救、急救问题。

3.7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疑似病人,立即单独隔离,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发现乙类或丙类传染病疑似病人时,立即到医院诊治,防止传染病在工厂内的传播。

3.8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立即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本单位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响应及处置

4.1预案启动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提请启动应急预案。

4.2响应程序

1.当确认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时,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做出响应,按照“统一指挥、属地管理、专业处置” 的要求,指挥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应急队伍先期开展工作。

2.成立现场指挥部,由项目经理任总指挥。根据事件类别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提出请求。严密观察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发展趋势,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调动有关人员和处置队伍赶赴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预案分工和事件处置规程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4.保卫科维护好事发地点治安秩序,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尽全力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5.物资部提供必要救援、救护物资和交通工具,对发生的食物源中毒事件,按处置预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3应急结束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可以进入结束程序。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组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交应急处置工作总结,由相关部门宣布应急结束。

4.4后期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结束后,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办公室对事件原因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和总结,并将相关书面报告报送应急领导小组备案,据此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应急保障

5.1通信与信息保障

本单位各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并切实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应急处理等各环节的运行机制,保持通信联络方式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安全畅通。

5.2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1.医疗保障

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药品、器械,根据“分级救治”原则,按照现场抢救、工厂急救、专科治疗几个阶段组织实施救护。及时配合医疗机构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急救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相关部门负责做好疾病控制和卫生防疫准备,并严密组织实施。

2.交通运输保障

应配备应急处置所需交通运输工具;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组织专业队伍,尽快恢复被毁坏的交通设施,保障交通路线畅通。

3.治安保障

保卫科等部门维护好本单位治安秩序,必要时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群众安置等工作,确保员工安全。

4.资金保障

财务处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妥善管理。

5.3宣传、培训和演习

1.宣传和培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的教育规划;负责对内各部门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员工危机防备意识和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2.演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为每季度一次,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保卫科等部门进行应急演练;并依据专项应急预案进行短期脱产训练。应急演练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程序,检验预案可行性,及时改进应急预案。

6、附则

6.1预案的制定与更新

预案由本单位制定,报卫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6.2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山东潍坊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诸城佳乐家超市

2011-8-20

第三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范县陈庄镇六联小学

2018-03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伤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及在校园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在市教育局、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落实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组织管理 学校职责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红色

学校发生的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消灭传染病等达到卫生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橙色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4、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5、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市以外的学校。

6、因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服药造成人员死亡。

7、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

8、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类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师生人数在50人以上,或死亡5人及以上。

9、发生在学校的,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黄色

1、学校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疫情局限在市域内的学校,发病人数达到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4、在一个市域内的学校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5、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6、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7、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师生人数在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8、发生在学校的,经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蓝色

1、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30??99人,无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9人以下,无死亡病例。

4、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师生人数在9人以下,无死亡病例。

5、发生在学校的,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鉴于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涉及青少年身体健康和安全,社会关注度较高,未达到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公共卫生事件,均按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反应。

五、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一)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范县陈庄镇六联小学 责任报告人:胡建成

(二)突发事件报告

1、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报告程序,学校一旦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暴发、以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相关知情教师应立即向学校报告,学校在第一时间向镇中心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2、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3、在学校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并确保信息畅通。

六、应急处置措施

(一)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的应急反应

1、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及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将有关情况报告当地教育、卫生行政部门;通知本校司机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追回已出售的可疑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

2、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3、与中毒或患病人员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4、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与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或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察工作。

5、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教育、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当地政府,并请求支持和帮助;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6、严格执行进出入校门的管理制度。

(二)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的应急反应

除按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措施以外,还应按照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落实其他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的应急反应

除按照较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外,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控制措施;信息报告人每天应按照要求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程报告。

(四)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的应急反应

除按照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外,信息报告人每天应按照要求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程报告。

(五)联络、教育与接待家长、后勤支援等应急响应过程的各工作与校园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同。

七、应急保障

学校要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增添相关设备,配备所需药品,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尤其是改善学生食堂、厕所、宿舍卫生条件,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和洗漱设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确保学校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落实。

八、善后与恢复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

1、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

3、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4、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其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九、责任追究

学校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对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小营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

荣获上城区2013洪涝灾害应急演练综合考评第一名

已经过去的“菲特”台风让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经受了此次强台风的考验,同时更给公共卫生之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敲响了警钟。

10月29日中午12时31分,随着一通仓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上城区20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正式拉开序幕。6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约五十余名应急队员参加。其中我中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动队13名队员接到指令后,立即整装待发赶赴演练现场。

此次由上城区疾控中心组织组织的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演练以上城区发生重大洪涝灾害为背景,采取拉练的形式,从应急反应能力、物资准备和疫情处理的现场操作(包括灾后疾病监测现场操作、消杀理论、采样检测理论和健康教育操作技能测试)等方面综合考评。小营中心应急机动队表现优异,荣获综合考评第一名。荣誉的取得和大家平素的训练、充足的准备以及队员们付出的汗水与艰辛分不开。

今年中心进一步充实壮大了应急机动队伍,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制定了演练方案,由中心主任为队长、分管主任、街道爱卫办主任为副队长负责此项工作,从健康管理科、预防保健科及检验科挑选多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队员为队员,负责具体实施事宜,通过平时认真研究演练方案、训练热情饱满、精神面貌抖擞,充分利用中午、晚上和双休天等休息时间加紧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前期刻苦努力训练的基础上,演练当天,队员们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圆满地完成了此次演练任务,获得了区卫生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和提高了小营中心对疫情的应急处置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提高参练人员应急业务技能,从而建立一支拉得出、能打仗的卫生应急队伍。更重要的是,为今后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积累了经验。

第五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提高本园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国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根据本园实际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病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构,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幼儿园内爆发和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园师生员工,家长的防护意识和幼儿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对幼儿全日观察和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幼儿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疫情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一旦发现教职工出现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幼儿园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本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快速救治的应急机制,做好人力、物力、财力 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园内成立由园长负责的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领导小组和管理网络,具体负责落实园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组织机构:组长:霍元全 副组长:韩丽花 成员:杨红梅、张连叶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根据市县人民政府、县教育局、卫监所、疾控办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定本园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园内各部门的各项突发事件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教职工,家长的科学防病能力和 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4、严格执行晨检制度;缺席幼儿家访;电访登记等制度。传染病流行期间,做到幼儿一天不来园必须电访,及时掌握幼 儿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症状的师生应督 促其及时去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幼儿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园基础设 施不断完善卫生条件,确保园内教室、厕所、食堂、其他公共 场所及公共餐具,玩具毛巾等用具的清洁卫生及定期消毒。

6、确保幼儿每天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安全、放心可口的饭菜。

7、及时向市区儿保所、教育局、疾病防治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主管部门汇报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对病儿和密切接触者的隔 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的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加强对园内食堂、盥洗室、消毒间,室内外等环境的自查、抽查、检查工作、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本园卫生投入,不断改善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本园幼儿生活饮用水的管理,做到茶桶上锁,定期清洗水箱,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严格执行厕所清洗消毒制度,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园内活动室、卧室、食堂、厕所等室内外环境卫生,为幼儿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保健教师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园前预防接种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幼儿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发生或流行。

5、加强园内消毒液、灭害灵,洗洁净,肥皂份等有害物 质的存储,使用等环节的管理,严防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家长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开展幼儿健康教育活动,并将健康教育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结合季节性,做好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家园园地,告家长书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教职工、家长的公共卫 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 教职工、家长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 能力,教育幼儿不吃,家长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 类食品。

4、督促教师加强幼儿体育锻炼,确保幼儿二小时户外活动(其中 1 小时体育锻炼),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到合理营养,膳食平衡,不断增强幼儿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园内建立考勤监测制度,班级教师负责对幼儿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记录缺勤原因并进 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收集本市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 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园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及可 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幼儿园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园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爆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 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保健教师、班级教师应立即向本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 2 小时 内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儿保所报告,同时向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幼儿园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市、县教育局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较大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 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本园特 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反应。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 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幼儿园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幼儿园第四级应急响应。

(1)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园内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2)园内做好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3)园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不组织幼儿,家长开展大型集体活动。

(4)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幼儿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卧室、专用活动室、厕所、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 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加强消毒,并加强除 “四害“工作,接触传播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对餐具玩具,毛巾、用具等公共物品的清洗和消毒。

(5)严格执行出入园的管理制度。

2、较大突发事件幼儿园所在地区发生属于较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园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教职工、家长、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并询问与疫情相符症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园内严格执行卫生部 门要求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进出园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幼儿园。(5)幼儿园根据情况,及时向教职工、家长通报疫情防 控工作的情况。

3、重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应急响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园。

(2)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不去疫情区,外出幼儿和去疫区的人员返园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席幼儿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 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幼儿园。

(3)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园内不组织教职工、幼儿、家长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会议时间,幼儿园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

(4)对教室、卧室、专用活动室、食堂、厕所等场地使 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5)每日公布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根据上级单位要求,采取全园停课或者部分停课措施。

5、园内疫情园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关的应急响应,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1)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对在园内出现症状发病者、疑似患者立即通知家长带幼儿去医院就诊,并在家隔离观察。对上述人员经过的地区(场所)、接触的物品及呕吐物、排泄物进行临时消毒,暂停人员流动,临时封闭出现病例的教室、楼层,采取终末消毒,对密切接触者做好登记以供调查。出现一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及肺炭疽疑似病例,对该班加强观察,做到早晚护导不并班,幼儿不串班,餐 具毛巾玩具等加强消毒.出现一例上述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幼儿园在报请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批准后,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以上上述临床诊断病例及 园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

(2)如班级或幼儿园停课放假,园领导和教师(非密切 接触者)坚持岗位,加强与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幼儿身体状况。

(3)尊重和满足教职工、家长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发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一旦发生园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要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县卫生疾病控制中心,县教育局学前教育科。

2、立即将发病教职工、幼儿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于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 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园内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群体性不明原因病变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县疾病控制中心,县教育局学前教育科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园,开展流行病变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教职工、幼儿送医院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园内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幼儿园定期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财力和物资保障 幼儿园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止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下载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指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指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及时调查、处理港西新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查清事件原因,减少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制定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防方案。 一、为防止危害健康的突发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篇一: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 菜园集中心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预案一、目的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镇的突发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林西县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师生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一、 卫生院成立相应组织,当好党委、政府参谋,组织拟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的领导,协调有关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1.1编制目的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减轻、避免和消除事件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影响,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国务院令第376号 【发布日期】2003-05-12 【生效日期】2003-05-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突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