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蓝莓撬动大兴安岭林下经济 第四届蓝莓节再创佳绩
蓝莓撬动大兴安岭林下经济 第四届蓝莓节再创佳绩
据东北网报道:第四届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已取得了丰硕成果。鉴于广大客商、参会者、游客和大兴安岭地区市民的极大热情,原定于8月10日闭幕延期至8月13号。
以本届节会为平台,来自各地的参展商和大兴安岭地区企业经过深入洽谈对接,共签约经贸合作项目19个,签约项目大多以蓝莓及山特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主。签约总额12.18亿元,比上届蓝莓节签约额增加2.06亿元。在此次展会上,各县区局的山特产品项目受到了客商与参会者的高度关注,产品也普遍受到青睐,优越的资源优势及投资环境给客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到夏秋季节,大兴安岭千树万树蓝莓开。大兴安岭山城加格达奇集贸市场盛满蓝莓浆果儿的桶盆林立,处处蓝莓飘香。当地人骄傲地告诉记者,大兴安岭迎宾不用酒,捧出蓝莓就醉人。
近年来,大兴安岭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优良、产业优化、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为目标,将蓝莓产业作为发展林下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林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同时,积极营造蓝莓等山特产品大市场,每年举办山特产品交易会,进一步叫响“中国野生蓝莓之乡”、“山特产品集散地”等品牌,促进绿色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林区接续产业,全面促进经济转型,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目前,大兴安岭由原来以造林、伐木为主的林业经济,发展成为以蓝莓种植、蓝莓加工、山特产品、木雕工艺品、绿色食品加工等为主的特色“林下经济”、“林边经济”。蓝莓等山特产品企业的生产总值占整个林区经济的比重,由两年前的30%增加到如今的70%以上。
大兴安岭将蓝莓产业作为重要特色产业优先发展,全区今年人工培育蓝莓面积达1000亩,明年将增加到2500亩,力争2014年全区人工种植蓝莓达到3500亩,3年内使蓝莓产业增加值超过15亿元。为此,大兴安岭积极推广蓝莓种子育苗,扩大种植面积,引进先进生产线,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园区规模效益、市场需求主导、政府引导支持等蓝莓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加快了大兴安岭绿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