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命运》电影观后感
对于《命运》这部电影的故事,我个人觉得还是可以的,整体叙事的节奏把握的挺到位,但好像没有好好挖掘影片的主题。虽然电影是以主人公马杰杀人为诱因,以《命运》这么大的命题来命名,是否有些大?但从整体的电影结构来看,讲述的是马杰的个人命运,在贫富差距、不均的社会背景矛盾下,放眼这个问题,是乎这个也说的过去。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虽然在导演手法处理方面,总体节奏还算过得去,但是某些细节比较牵强,某些叙述则有点累赘。
摄影方面,基本上全程用晃动,是不是想表现那种躁动呢?有些地方的衔接不是很过好,在色彩的角度讲,某些画面是乎也有点爆,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故意这样弄的,还是怎么样?这个戏的拍摄设备应该不是院线电影的规格,但整体还是可以说的过去的。
在演员方面,看得出应该不是很专业的那种,很多演员的表演不是很到位。比如马杰杀了人被通缉,女主角看到通缉令好像没什么太大的反映,有点平平的,或者是想表达另外一种伤心? 在剪辑方面,剪接整体都算可以,但有些地方特别是转场衔接得不好,一般般。
最值得称赞的是配乐,配乐做的很好,是这个戏最好的地方,情感的起伏有亮点。以上是观看后的个人意见。这部《命运》电影是由陈俊泽和张能富联合执导,主演张能富、吴茜、陈家朋、李泳飞、张其斌等。希望他们制作团队能越做越好,期待佳作。
第二篇:2019《终结者:黑暗命运》电影影评观后感
1984年原版《终结者》中的男女主角阿诺·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均回归出演,故事紧接着1991年《终结者2:审判日》的结尾继续讲,会忽略之后三部续集中的剧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终结者:黑暗命运》电影影评观后感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终结者5》影评观后感
《终结者5》怎么就成了狗尾续貂?
《终结者5》终于在内地上映,虽然晚了国外将近2个月之久,但好在有捉大饼伴我们欢乐暑期档,给了我们三道丰盛的开胃大餐,在国产保护月的开胃菜下桌后,终于一部真正意义的大片《终结者5》上映了,这部承载着80后90后回忆的科幻电影首日便突破1亿票房大关,不得不承认还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虽然本集的恶评不少,但是真正的终结者阿诺回来了,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看呢?下面就来看看那些隐藏在终结者5中的彩蛋,它们是否会唤起你曾经的激情回忆?(2015年8月26日中国娱乐网)
自上周五,施瓦辛格“神”一般的在《好声音4》一闪,就点燃了快睹《终结者5》的热情。看得出这位肌肉老男人依旧有票房号召力,当初人们的确是从《终结者》认识了施瓦辛格,也是从那时起,人们认识到男人健美不仅仅停留在雕塑中,原来人的肌肉真的可以长的这么夸张,在我们心中施瓦辛格就是世间无所不能的“大力神”。
从影院出来看到大伙的表情,我就知道自己这张脸有多难看。因为我从他们的交谈中听到了自己的心语。有人在说:“施瓦辛格做了几年公务员,怎么也变得这么市侩,拍出这样的烂片,真是晚节不保,看来真的可以终结了”此番议论我有同感,因为看了《终结者5》你才会知道对曾经的偶像失望是啥滋味,我们宁愿自己没看过《终结者5》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找回从前的感觉,那么究竟什么原因让《终结者5》彻底沦为一部让人昏昏欲睡的“烂片”?简直就是狗尾续貂,观后感有四点。
第一,心酸
在我们影迷心目中施瓦辛格一定是标准的硬汉,健硕的胸肌外加八块腹肌,粗壮有力的手臂,就算只是在银幕上看着他,也能让众多女性粉丝徒增“安全感”,可惜英雄有迟暮、我们再看施瓦辛格已是满脸皱纹、白发苍苍,我们已经不再要求他的动作是否够惊险、希望老胳膊老腿的他给我们多一些的细腻的情感。但这个要求对施瓦辛格来说有些过分,因为这张面具脸是在少了些喜怒哀乐基本要素。
第二,混乱
《终结者》系列一直在表达美国式的正义战胜邪恶”。《终结者5》也不例外,美国人总想着改变世界,也想着改变未来,正是这种价值观,使整个影片的基调就是不停的穿越,追杀,救命;再穿越,再追杀,再救命,最终再来一场终极大战,爷爷杀死孙子,结束!混乱程度让人忍不住质疑编剧和导演有精神分裂,不然呢?
第三,粗糙
《终结者5》我们除了体会到导演刻意为之的“怀旧感”,以往的高精尖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粗制滥造。在剧情上毫无亮点就算了,事先我看到有网友说《终结者5》在技术上也像五毛钱做的特效,起初我还怀疑这种说法,看完之后我才意识到人家看得真准,因为李秉宪出演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和杰森·克拉克出演的终极Boss T-3000,比起以往的机器人并没有太多的差别,拥有的超强战斗力更是显得有些弱智。剧情更是有拼凑之感。
第四,捞金
这是脱离剧情的题外话,据悉《终结者5》本土总票房只有8900万美元,比照其1.55亿的制作成本,这样的市场表现当然只能说惨败,挑剔的美国人不会给《终结者5》什么好脸子,于是他们就瞄准了海外市场,而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他们从来就没忽视过,因为这里可以消纳所有的垃圾,垃圾服装是这样,垃圾食品也是这样,垃圾电影同样如此,国人似乎从里到外对这些垃圾就来者不拒。美国所谓的大片到中国都有不枉此行的收获,尽管我们的经济也出现了问题,但他们一样可赚的盆满钵满。
最后要说,与其说《终结者5》狗尾续貂,不如说我们对美国“大片”好赖不分!花钱买不痛快,也是我们自找的!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
白发白须的施瓦辛格和“老而弥飒”的汉密尔顿出现,还有那句经典“I’ll be back”都构成许多80后完美回忆,但《终6》被誉为是T-800战斗最激烈壮阔、最为夸张的一次,依旧还是阿诺跟液体机器人同归于尽!让我不禁叹息都28年了,天网机器人邪恶集团就没点新招吗?还是卡梅隆没创意?
35年后,《终结者》终于拍到了第六集,却跟3、4、5大大区别开,原来前五集的“救世主”约翰·康纳直接开头被杀,躺在棺材里沙拉·康纳重新出山猛打,导致新一集是前几集的“平行宇宙”。三女一男组团抵挡液体机器人和骷髅机器人的追杀,然后就是飙车、炸飞机、枪战、肉搏,符合好莱坞传统爆米花模式。
在《终结者5》剧情全面混乱崩溃后,詹姆斯·卡梅隆导演收回了IP,自己上阵编剧,带着《死侍》导演进行着施瓦辛格和汉密尔顿的终极一战。其实按目前剧本水准,可以说是把《终结者2、3》重拍了一遍,换汤不换药模式,可以说是《阿丽塔》惨败后,卡神最为保险的赚钱模式。
还是终结者从天而降,女改造人葛瑞丝也是光着出来,没有了“救世主”约翰·康纳,小萝莉丹妮成为猎杀对象,她正被终结者追杀,葛瑞丝过来帮助,天降而来的沙拉康纳戴着墨镜,对着来暗杀的终结者就是一顿疯狂殴打,已经63岁的汉密尔顿打架还是帅炸了!
大概卡神团队也看出来不能老液体机器人出来送死,这次液体机器人有点小变化,里面有一个骷髅机器人,等于是双重机器人终结者,每次都是中弹数次复合伤口,合理打不死!苍老的阿诺不仅是队伍的精神领袖,更是几位女性角色的后盾,跟老女主角几句话泯恩仇,然后就一起尽可能猛干,那就把这场爆米花进行到底吧!
莎拉·康纳结识丹妮和葛瑞丝,去药店抢劫药品、莎拉·康纳和葛瑞丝的对峙、三人跨越边境线失败、逃离监狱这一些列小打小闹的场面,使得不少观众觉得冗长而乏味,证明卡神团队有待提高。葛瑞丝将丹妮未来的身份和盘托出之后,在精神层面有人一定战胜命运,天网科技也是人制造的,人可以去拯救,但女主角多达三人,显然是为了好莱坞女权运动,达到了政治正确。
尽管视效方面,《终结者6》并无意外之喜,但比起《速度与激情外传》《双子杀手》还是更砸了血本去打架,至少能让怀旧的粉丝值回票钱。大推土车追车狂撞几十辆汽车,液体机器人冲出来搏斗,均带有老板的风格。在运输机上的搏斗,所有人都飘浮在空中,有点命悬一刻刺激感;汽车随着降落伞坠落瀑布中,从水底打到大坝内群殴搏斗,还是节奏蛮紧凑,眼花缭乱!
《终结者6》这次结尾没有彩蛋,施瓦辛格继续抱着液体机器人一起玉石俱焚,似乎这昭示着印证了T-800应该是I won't be back!没创意的机器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老一套模式化剧情,火爆制作没什么问题,如果想去怀旧的人,还是能值回票钱的,如果你抱着《侏罗纪公园》《盗梦空间》那种震撼要求去看,那就失望而归吧!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
剧中出现的这两句台词,想必能引起(中老年)观众的强烈共鸣:前者是有关青春的追忆,后者是对岁月流逝的复杂情绪。你看与不看,州长都在那里,或冷酷帅气,或老态龙钟,终结的却是旧日的时光。
然而这样一部有关情怀的电影,却绝不仅仅是借此进行贩卖;相反,其动作场面相当畅快淋漓,水陆空大战面面俱到,最重要的是新一代可分身(什么鬼?)Rev-9终结者打而不死、如影随形的压迫感始终如同梦魇般纠缠全片,无法自拔的紧张情绪弥漫于心,只有三个女人的一台戏能够稍稍缓解。正如IMAX前导特辑片里导演提姆·米勒说的,这样的《终结者》配上IMAX,绝对是一部真正的mother fxxker。
最后依然是吐槽,先说情节:那个什么美军军官,冒死偷出战略武器EMP不说,还带着几个人直奔基地开走C-5运输机,这是多深的交情、多大的胆子、多藐视军法?至于那个美军基地,对敌方直升机的杀伤力居然仅限于几个人站在地上开几枪,也是醉了——说好的拖延时间呢?是预算不够了吧。最糟糕的是中文字幕翻译,各种谬误,典型的比如终结者死前主观视角里出现的“System Critical”提示,明明是说内部系统快即将崩溃,被译者想当然理解成其视野中的两个人是“系统关键对象”......多读点书真的有好处。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
很遗憾在影片中听到灵魂人物说出了这么一句台词,这似乎也坐实了阿诺从此以后便不在参与该系列的说法——无论是否还会成一个系列。小时候观看的系列的电影除了《侏罗纪公园》,另一个便是《终结者》,阿诺的离去不能不说让人感概万千。
有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就是本片的确是非常像《终结者2》的特效升级版本,因为你可以在本片中找到非常多和《终结者2》类似的桥段,甚至还能找到1和3的某些桥段。简单举几个例子:
《终结者》:第一部最后莎拉在凯尔便当之后独自一人面对濒死的终结者并将其用液压机击杀;本片最后丹妮在“全军覆没”情况下同样独自一人面对濒死的Rev-9,不过区别在于她并没有独自完成击杀;警察局戏份与羁押所戏份。
《终结者2》:影片最开始的追车戏份显然和2里面的经典追车类似;以及本片中试图塑造保护着与被保护者之间的羁绊都与2相似,甚至同样都试图赋予T-800人类的感情。
《终结者3》:都给反派机器人来了次高速磨皮,只可惜都没有致死;均以保护者“生命”为代价——或者说能量源——击杀反派。
可想而知导演和编剧是花了非常大的功夫来打造本片,卡梅隆的挂名也不是有名无实,一切的一切都希望向最以前的版本靠拢,希望唤醒观众们最初的记忆。但毕竟珠玉在前,无限的接近带来的也只能是无限的平庸,对此表示失望或者不屑的观众自然大有人在。只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吃这一套的,本就千篇一律的故事也无所谓有多少创新,或许我只是想看到那些造型独特的机器杀手在银幕上继续缠斗。
正如之前所言,最适合拿来最为对比的自然是《终结者2》。
首先就是铁打的T-800。有点意思的是本片中的T-800还真的就是2里面那位的延续:“我现在终于知道人类为什么会哭泣,但这是我永远无法做到的事情”和“我曾经觉得没有人类情感是我的优点,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台词完全不一样,意思却是殊途同归。如果说2里面的T-800最后没有终结自己,恐怕就真的会和莎拉、约翰组成本片中这样的一个家庭。本片中的T-800算是了却了当年因为T-800和约翰之间淡淡的父子情哭的感天动地的粉丝的一个小心愿。
然而很遗憾的是这件事情并没有回旋的余地,T-800在天网消失之前就是必须死的存在,同样可惜的是2里面那位直到最后才觉醒了作为生物的自主意识。
不过老实说,看到T-800有了家庭感觉还蛮别扭的。或许前作中若即若离的父子情结才最能让观众动容。
其次就是水打的……全新全异的Rev-9,单看名字属实全新,毕竟新的未来机器人都不叫终结者了,那个T开头的神秘代码自然也就不复存在。好吧,其实就是万年不变的液态机器人,唯一有个亮点是可以原地摇人耍赖(话说T-X都能变个电磁炮、火焰喷射器出来了,你这legion组织不太行啊,还搁这儿冷兵器)。万年不变液态机器人倒也无可厚非,机器杀手的魅力主要还是来自于演员本身的塑造(很遗憾目前最优秀的机器人扮演者在管理facebook),当年T-1000不可谓不技惊四座,全程一个表情、基本没有台词、眼睛都不眨一下,却成为了影史最经典反派之一。
先说结论,鲁纳塑造的Rev-9我认为是非常优秀的。面容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他的确有那种范儿,但奈何罗伯特·帕特里克这个珠玉在前的珠玉实在是过于耀眼,以至于任何试图演绎同样角色的人都像是普通的模仿——包括之前的李秉宪。这就让本片中的Rev-9显得十分平庸,但我也看到了导演的努力,因为他的台词简直是史无前例的多,还能和路人谈笑风生——甚至还很有礼貌,单看羁押所那一段,换成他的前辈早就开无双了,而他却巧妙的用了一个理由便蒙混过关。
可以看到导演是在试图让Rev-9摆脱前辈的阴影,塑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反派,但问题就在于这样一个“人性化”的反派到底是不是画蛇添足。或许有些观众更喜欢传统的面瘫哑巴型,而或许有些观众喜欢这样的反差型——平时真就人畜无害,打起架来毫不留情。我是很高兴导演敢于做出这样的尝试,一成不变的事情毕竟不能长久,真扔个面瘫上去说不定也是审美疲劳。
莎拉的设置倒是有点意思。倒不是说她的人设有变化,而是她实际上是被游离于本片之外,这一点可以和T-800拉到一起来说。“终结者”讲的一直都是现代与未来循环往复的故事,而在2里面这一循环已经被打破了,莎拉·康纳参与的未来其实已经结束了,本片中从传统理论上来讲其实应该只有丹妮、格蕾丝、Rev-9形成的一个新的组合、进行属于他们的现代—未来循环。然而莎拉和T-800横插一脚导致这一循环完全破坏。
这就有意思了,因为莎拉和T-800实际上是上个未来线的遗老,如果说T-800没有成功执行猎杀约翰的任务、或者说莎拉当年成功击杀T-800、或者说任何一种其他情况出现,那么legion集团的阴谋必将在22年之后成功,因为任何一种其他情况都不会出产出这样一个T-800,一环扣一环的剧情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产生了。按照本片的说法,你可以阻止类似于skynet、legion这样的未来发生,但你却不能阻止终有一天人类会被人工智能反攻的黑暗命运。skynet的未来,约翰不能死;legion的未来,约翰却又必须死。虽然约翰的死给了莎拉黑暗的命运,但T-800的活与转变却直接让整个人类在全新的未来中得以生存。一切命中注定却又变化莫测,似乎冥冥之中真的有一根名为命运的线在牵引着人类,谁又能知道最后留下的两具机器人骨架又会给他们的未来带来怎样的转变。
可以说直到本片为止,人类面对命运的反抗都显得如此无力,一个人的悲剧却铸就了另一段全新未来,孰是孰非难以说清。或许丹妮的一番豪言壮语,最能概括“终结者”系列的精髓:
“没有发生的事情我根本不关心,做好当下的事情创造属于自己的命运。”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
看到卡神、琳达回归的《终结者》我真是百感交集,仿佛又回到小学时和伙伴们一起看电影的时光……
在新版《终结者》中可以看到许多向前作致敬的地方: 双终结者设定(改造人也算);正邪终结者同时和主角相遇的镜头;铲车追逐战;经典的“I'll be back.”;初代终结者的墨镜;大爆炸后依然挺立的终结者躯壳……除此之外,影片还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
另外,影片也贡献了自己的经典画面: T-800的“I won't be back”(当州长说出这句话时,我就知道他要牺牲了);飞机上的搏斗画面……可以说,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硬核科幻动作片。
第三篇:《共同命运》观后感心得_最新电影《共同命运》观看有感
《共同命运》观后感心得5篇_最新电影《共同命运》观看有感5篇
2019《共同命运》观后感
第一眼就被电影《共同命运》的海报吸引,白色背景下一条飘逸绵长的丝带,从大漠黄渐变为海水蓝,串联起一整个欧亚大陆的璀璨文明。右上角有一行字——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纪录电影。
俨然是主旋律题材,我不禁对它的好看度打上问号。因为“一带一路”似乎更适合出现在政治课本或是新闻节目的头条播报里,我尽管知道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但对此并没有太多感性的认识。
一部电影又要如何呈现这么庞大的主题呢?
我想到古代的“丝绸之路”,同样是一条载满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的道路,是历史书里不能抹去的一笔;可是当我一看到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那边疆大漠的苍莽画面立刻就浮现在眼前,我仿佛和千年前某个丝路上无名士兵的灵魂沟通上了。
是的,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可能来不及关心中国和欧洲哪个国家合作了,又在非洲哪里建了铁路,但我一定爱听故事——那些平凡的、传奇的、哀伤的、暖情的小人物故事,在“一带一路”影响之下的国度里,一定也不缺这样的故事。
所以《共同命运》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从中国到西班牙古城昆卡,从非洲大草原到中亚戈壁,走过30万公里壮美河山,竟只是举重若轻地选取了几个极其平凡的男女:
肯尼亚贫困地区的黑人小姑娘,一心想帮学校找个美术老师;
西班牙的最后一位手工造纸的传承人,最大的心愿是去纸的故乡——中国;
喀什爱好篮球的维吾尔族少年,天分很好个子不高,但愿意尽全部努力成为像姚明一样的人物;
他们彼此间看似毫无关联——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却被一股相同的精神凝结在一起。
这是种什么精神?电影在开头就以一段旁白开宗明义:上帝赋予万物技能,蒲公英选择了飞翔,狮子选择了力量,河流选择了远方,只有人类选择了最“无用”的梦想。可正是因为有梦想,才让人类成为了万物之灵。
是啊,我们不必去时刻追踪“一带一路”取得多大成绩,推进到什么程度,只要追根溯源,知道它背后蕴藏的始终是梦想,这丝路能绵延千年靠的始终是梦想。
而这一个大梦想当然是由无数普通人的小梦想凝聚汇集而成的,就像百川奔流入海。所以电影将几个文化背景迥异的故事穿插剪辑在一起却毫无违和感,前一秒还在肯尼亚,下一秒就到了广州,这丝毫并不影响观赏性,反而使不同时空的追梦力量叠加在一起,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叫人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共同命运”。
记得《圣经》中有一个关于“巴别塔”的故事:“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而没有人不向往天堂,没有人不渴望沟通,没有人不想去爱别人;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人类一直在致力于打破壁垒,携手合作,这更是现今全球发展的大趋势;是《共同命运》让我看到了,嘴里说着不同语言的人民也可以汇聚到一起,走向幸福生活。
梦想,才是人类最大的共同语言。
2019《共同命运》观看影评
在2013年,由中国提出了全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今年已经进入到了第六个年头,全球首部以这一倡议为题材的电影《共同命运》,即将在8月30日国内公映,作为一名普通观众,也许没有机会参与到“一带一路”的相关建设项目中,但可以通过这部影片,切身感受到这一倡议给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所带来的变化。
影片严格来讲,并不是传统意义的纪录电影,更应该算是真实电影的类型,以独特的视角,书写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们普通的工作生活,以小见大是看完整片留下最深的印象,片中镜头的焦点并没有聚集在那些“高大上”的人和事,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小人物身上,反射出“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的改变,也正是这些非常接地气的平凡故事,更贴近普通观众的感受,从而引发强烈的共鸣。
片中将发生在中国、肯尼亚、西班牙等等不同国家的几个故事,平行交织推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在东非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12岁的小姑娘格瑞斯非常喜欢画画,但是由于教师资源有限,她所在的学校没有美术老师,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她决定只身前往首都内罗毕寻找一位美术老师,然而
从家乡到首都最快捷的方式是火车,于是她通过卖羊奶、好朋友和姐姐的资助,踏上了中国帮助建设的“蒙内铁路”,勇敢的朝着自己梦想出发。
而在中国的喀什,少年玉苏甫江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但是由于他身高的原因,家长并不赞同让他参与适合这项运动,不过他的体育老师,却看到了他那颗炽热的心,帮助他训练,最终还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姚明。世界两端不同环境下的两个少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分别为自己的梦想,勇敢的去追求,这一点每个成年人也都未必敢下的决心,深深的打动着自己,而片中并不止他们两个敢于大胆追求梦想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还有西班牙的七旬造纸工匠,来到中国宣纸的特产地安徽泾县,学习造纸工艺;货车司机吴英华从广州开往哈萨克斯坦,跨越海上丝路和路上丝路;还有约旦女性求职者,在第19次面试后,终于拿到了一家中国电商企业的录用通知;正是通过这些平凡的小人物,抒发出一种对国、对家、对民族的人文情怀,是因为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将世界的距离拉近,将他们的命运改变,帮助理想实现。
梦想人人都有,但真正敢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并不多,电影《共同命运》正是将这样的一个主题,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背景的平凡小故事所展现出来,跨越山河大海,将各地连接,即使梦再小想,也能发出太阳般的光芒将世界点亮,虽然讲着不同的语言,但是他们的命运,却被共通的人类文明血脉相连,真实的故事、如画般的风景画面、极富时代感的配乐旋律,更为影片添上一笔光辉。
2019《共同命运》观看有感
8月30日在内地上映的《共同命运》是一部讲述梦想的电影,却和以往的梦想题材电影大不相同。一般讲梦想的电影所激发的无外乎热血、燃、希望等比较高调的情绪,但是《共同命运》所包含的5个小故事中,不止于热血、燃、希望这些,还有很多关于精细、忍耐、严谨、不屈等比较低调的情绪。其实在囤儿看来,追逐梦想绝不是高调喊口号,更多的时候还真是需要大量低调的、脚踏实地的积累。
片中的篮球男孩段落是传统的热血型梦想。其中最让囤儿热血的段落是他的教练拿着X光片询问医生,在得知小男孩的骨龄预示着他最多只能长到175cm后所作出的抉择。教练将真相告诉了男孩,同时告诉他,篮球并不是一项仅靠身高的运动。即便是身高优势最明显的姚明,能够打出那种成绩靠得也是苦练出的精湛技术。随后,本该梦想破灭的男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动力,各种训练无不全力以赴,其热血程度堪比《洛奇》系列的经典特训段落。
相较于篮球男孩,非洲的美术女孩的追梦之旅可就隐忍多了。这个喜欢画画的肯尼亚12岁少女所梦想的,并不是什么开画展之类那么远在天边,而是找到一位美术老师这么迫在眉睫。为了找来一个能给自己学校教美术课的老师,她默不作声地做了很多事、走了很多路。而最后令她跨越了自然阻碍的,是人类科技的进步。先进的铁路系统,打破了过去的不可能。这个追梦的故事并不热血,但却充满了人类进步中的智慧之光。只有全球打破壁垒,共享科技、共享智慧,才能让地球上的每一颗梦想的种子都得到应有的浇灌。
片中最让囤儿意外和惊喜的段落,正在于最最低调的手工造纸故事。主角是西班牙一位68岁高龄的手工造纸老人。在他的主顾(多为画家)相继离世后,自感被时代所遗弃的他决定退休停业。由于他的技艺是学自一本介绍中
国造纸术的书而不是某位师父,所以他也没有将其传承下去的觉悟。后来,他来到了著名的宣纸产地——中国安徽泾县。在这里,他亲眼看到了中国造纸从原料到成纸的一系列技艺流程。他虽然是西班牙技术最好的手工造纸,但这里的造纸已经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一种文化。其中所蕴含的精细与严谨,堪比日本和德国的精密工业。看到这些,囤儿和这位西班牙老人一样备受触动。
被触动,就会有新的梦想发芽。西班牙老人回国后决定招收学徒,将手工造纸以文化的形态传承下去。这是一种低调的梦想,却和那些热血的梦想一样充满力量,影响深远。而片中的其它两个故事,卡车司机的摄影梦与他的辛勤工作相辅相成,约旦女孩的工作梦更是与打破社会成见息息相关。原来,梦想有很多种,实现梦想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梦想的实现更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这就是《共同命运》所强调的命运的共同属性吧。
2019《共同命运》观看心得
《共同命运》是一部关于在梦想面前如何抉择的真实电影,影片记录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纪的5位“追梦者”如何寻找梦想并为之努力的故事。片中所呈现的,不仅仅是雄浑壮阔的大自然,更用镜头捕捉到了每位参演者得真实情感。影片在取景、色彩上充分地展示了地域特点,更在每位参演者身上发现共性,在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助力梦想的大国气质
在肯尼下乡下的小学生Grace,为了实现画画的梦想,尝试过徒步、偷钱、卖羊奶等各种办法,最终在姐姐的帮助下,终于坐上了开往内罗毕比的火车,在那里找到可以免费教孩子们画画的老师。而她乘坐的就是中国基础建设大明星——蒙内铁路。
在约旦,高知富家女参加了18次的求职面试,企业均以她是女性且是未婚为由拒绝她的工作申请。在这个对女性穿着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得阿拉伯国家,妇女一般不穿袒胸露背和紧身的服装,可想而知未婚女性得到工作机会应该是艰难到不可思议。但是,她依然为成为一名独立女性而坚持,最终在第19次面试的时,得到了工作的机会。而给她这次机会的是一家中国出海的互联网企业。
中国传统文化的技艺传承
来自西班牙的手工造纸匠人“老桑”,停掉了手工造纸的工作后,来到中国。在宣纸之乡,重新找回来手工造纸工艺传承的信心。影片记录了当下中国传统宣纸制造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现代手中造纸匠人们的坚持跟对传统技艺传承的决心。
中华文明世代相传,我国传统文化涉及传统技艺、民俗、曲艺、民间文学等方方面面,是世代相传的智慧、经验凝聚而成的核心工艺、技艺和艺术,广受海内外朋友喜爱。影片通过老外传承人“老桑”的视角,对传统技艺的传承的重要性和中外老传承人们的期望与决心做了更好的诠释。
2019《共同命运》观看体会
8月22日下午,全球首部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电影《共同命运》在北京举行首映。影片以一辆长途卡车为索引,沿着“古丝绸之路”前行,在不同的风土人情里,切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人物的动人故事,用镜
头记录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梦想,让观众一边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带给世界的改变,也同时感受属于中国的别样魅力。
《共同命运》的创作跨越了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行程约30万公里,集中呈现了来自中国、西班牙、智利、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通人的生活:非洲女孩格瑞丝,坐上中国合作修建的铁路,走出小山村第一次来到首都找到可以来学校教美术的老师;西班牙七旬手工造纸的匠人桑托斯,来到纸的故乡中国安徽,找回手工造纸的动力;约旦的富家女,在第19次面试后,终于拿到了一家中国电商企业的录用通知;中国维吾尔族少年,因为热爱篮球,刻苦训练,最终见到偶像姚明……
首映礼上,负责肯尼亚、中国两部分内容拍摄的导演曲江涛、邓斐一同登台分享了自己此番印象深刻的创作经历。喀什的维吾尔族少年,在电影《共同命运》中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姚明。虽然是完全以纪实手法拍摄,剧组起初也只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姚明发出邀请,但邓斐还是叮嘱男孩“提前想想要问姚明什么问题”。
而当自己的偶像真正出现在球场时,小男孩早已经把准备好的话忘在了脑后,激动到一句话都讲不出来。邓斐还记得杀青后两人的对话:“他问我,我刚刚是在做梦对不对?我怎么可能见到真的姚明?”
那一刻,他更强烈的感受到“篮球”在此情此景下已经不单单只是一项运动,而是成为了梦想的一种具象。
谈到《共同命运》这个片名时,两位导演直言,起初大家也曾担心这个主题是否过于宏大。但当所有人找到了创作的视角时,一切疑虑迎刃而解——《共同命运》从普通人的视角,讲述了“一带一路”如何改变了世界各地
普通人的生活,解读了中国与世界的休戚与共,命运相连,更能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人类向前进的共同梦想。
第四篇:《终结者:黑暗命运》电影观后感以及影评2019
2019年电影《终结者:黑暗命运》正式回归,其作为全球影迷期待已久的经典科幻电影IP《终结者》,本片不但由著名科幻电影大师詹姆斯·卡梅隆监制,由实力导演蒂姆·米勒(代表作《死侍》)执导,荧幕硬汉阿诺·施瓦辛格也将携手最初的“莎拉·康纳”琳达·汉密尔顿重磅回归!而且在剧情方面更是《终结者2:审判日》的直接延续。所以关于观看《终结者:黑暗命运》电影的观后感及影评,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及影评【1】
首先要说的是,在好莱坞这类商业动作/科幻片发展得已经有些疲乏的今天,基本上但凡重启/续作/翻拍类的都不太容易被看好,之后也十有八九扑街了,就说今年的几个大IP:黑衣人/黑凤凰/狮子王/速激,在口碑上无一成功,包括这部终结者也是被mtc打了不及格。好像现如今,故事不能被讲出个花来就不是个故事,电影也不是个好电影。我认为一方面,是大家对于前作的经典产生了一种依恋之情,对难以超越前作的尝试都抱有不信任感(除非特别惊艳如<2049>);另一方面,与前作间的呼应和互文容易被简单冠以灵感匮乏、煽动情怀之名。就这部来说,就算约翰康纳没死,故事继续发展下去又能怎么样呢?我承认编剧不走这条路不失为一种保守之选,但保守并不等于没有创造和突破。想到前不久,安叔的《双子杀手》是以技术创新为出发点,寻求这类电影的出路;而《黑暗命运》则是在看似嵌套的故事中切入了新的命题,因而赋予了这部影片新的意义。在我看来,这两部电影的作者都是富有诚意的,而非屈从于好莱坞一贯的流水线制作工程。
下面就谈谈我对《黑暗命运》中的新意义的理解。我在短评中有说到:“这部终章的完美程度堪称今年的<狼3>。”当然在深度上来看肯定是不及的,但我从它们之中都看到了一种传承感,正是这种传承感给了故事一个有力的收尾——<狼3>中的传承是英雄迟暮的悲凉,而这部中的传承是宿命轮回的笃定。其不同时空、相同未来的设定本身就是对人类命运的一个有力发问,而在又一次与之前类似的自救过程里,老一辈与新一辈间的对话无疑将原先单一的文本发展出了不同层次。从一开始的摩擦、争执,到最终后来者迎接自身命运并获得成长,尤其萨拉和格蕾丝之间跨越两个不同时空的亲情是一条重要的纽带,也是这份传承中的关键一环。
而同为老一辈的T800,其命运和结局也在剧情的发展下显得顺理成章,这与前作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而并非老调重弹。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忽略剧作本身,这也是一部值得观赏的动作大片。其追车戏远胜今年的<速激>;空中失重打斗一段必然可以在动作场面占据一席;最后一段连续从天上打到水底再到地面(回到终结者的标准葬身场所工厂车间),众人轮番恶战REV9几乎没有松过一口气,让人直呼过瘾。这对于影片的观赏性而言也算是一种突破。
总的来说,《黑暗命运》虽然整体延续了前两部的套路,但有微妙的发挥和延伸。如果是真正喜欢《终结者》1和2的朋友,希望你也不要错过这一部,至少可以一睹老当益壮的汉密尔顿的风采呀。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及影评【2】
看完《终结者:黑暗命运》,最大的感慨无疑就是——这是一部真正重情怀、而非简单贩卖情怀的续集。
从片头电影厂牌与《终结者2:审判日》中莎拉·康纳的梦境阐述片段对切剪辑开场,就奠定了一份复古怀旧的基调,也一下子就将我的记忆带回到小时候看《终结者》前两部的那些夜晚。
作为个人最早接触的科幻巨制,在我眼中,《终结者》系列的前两部,都能在“影史最佳科幻动作片”的最前列排得上号。它们不仅在当年风行全球,更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科幻经典——美国电影杂志《电影周刊》在票选“20世纪最值得收藏的电影作品”时,《终结者》就在众多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中获得了最高票数,一举摘下了桂冠。
可惜,从第三部开始,没了卡梅隆的这个系列开始渐趋式微、口碑不佳。尤其是在电影院中观看的第四部和第五部,着实让我失望,感觉它们就是“为续集而续集”,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结者》续集。
幸而,《黑暗命运》在卡梅隆的把控之下,重新回到了正轨。《黑暗命运》算是这个系列IP的第六部电影,但它实际上属于《终结者》的“正传三部曲”,是《审判日》的直接续集。不仅故事上直接抛弃了第三部到第五部,而且最初两部的主角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也都双双回归。
电影在开篇就开启了一个大胆的转折——《审判日》之后,莎拉·康纳和儿子约翰·康纳阻止了“审判日”的降临,但在双线时间流的交错下,有一批终结者被“错误派送”,任务仍旧是狙杀约翰·康纳。
1998年,约翰没有逃过一次终结者T-800的追杀,不幸去世。而这也彻底让莎拉绝望,自此,她转变成了一名“终结者猎人”,在一条条神秘短信的指引下,去杀害那些“错误派送”的终结者。这样的生活持续了22年。
2020年,是《黑暗命运》发生的“主时空”,两个来自2042年的终结者穿越而至。“审判日”消失了,并不代表未来只剩一切光明的可能——如同州长所言,人类还是会走向74%的毁灭可能。治表不治里,取代“天网”的是相差无几的“军团”,而且它们的机器人们更加强大。于是乎,电影回归了系列最经典的创意,“军团”派遣了最新型号的REV-9,前来杀害未来的重要人物丹妮。丹妮、格蕾丝、莎拉和州长饰演的T-800,组成了一支小型的“反抗同盟”。
《黑暗命运》对于州长和琳达·汉密尔顿而言,是一部意义重大的新作。他们从这个系列的第一部起便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在《审判日》中又再度联手创造辉煌,如今回归,35年的时光流转变迁,给我们带来一波回忆杀。电影在开篇的时空中,很叫人感动的一点,就是对年轻的琳达·汉密尔顿和年轻的州长的“技术还原”。
但《黑暗命运》并没有沉迷在这种情怀的“重塑”中。
戴上墨镜、火速切换着手头的步枪和火箭筒的莎拉,显然已经不再是曾经的莎拉。
不戴墨镜、在岁月洗礼后选择直视自己苍白鬓角的T-800,也显然已经不再是曾经的T-800。
州长再度以《终结者》时经典的T-800身份亮相,“廉颇老矣”的形象,真是令人动容。而影片也对这一角色有了更深入的刻画——他不再是一个会火爆杀人的机器战士,而是误杀(在此就不剧透了)后选择归隐,慢慢生发出自主意识的“普通人”,平平凡凡地度过了一生。
这个T-800比起此前的所有版本,都显得更加“人性化”。这一层“人类意识”让他有了家庭观,有了世俗的情感,也有了爱好的事业(卖窗帘...)。这些超越了T-800本身的机器人设定,让人产生些许时移世易的感慨。也许,这个形象也是卡梅隆的自比,曾经有着“少年狂”,如今则趋于沉稳。
三位女性角色,真正地扛起了整部电影的大旗,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相比之前由男性角色主导的《终结者》,《黑暗命运》成为了系列中最颠覆、最“WOMEN POWER”的一部作品。除了前面提到的“曾经不再”、发生重大转变的莎拉外,新加入的两个角色亦可圈可点。
格蕾丝(麦肯兹·戴维斯饰)是来自未来的“改造加强版”人类。在一次抵抗行动中身受重伤,所以她选择了肉体改造,把自己变成了“人机器”。某种意义上而言,她是介于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终结者,能与终结者们直接进行正面对抗。
丹妮·拉莫斯(娜塔利娅·雷耶斯饰)则是这部电影中人物成长弧线最丰满的一个角色,有着前后递进式的自我觉醒历程,并非是简单的救世主。她其实综合了第一部中的刺杀目标莎拉和第二部中的刺杀目标约翰的双重身份。这也是为什么莎拉刚见到她时说她是“另一个莎拉·康纳”,而在电影的后半段又改口道:“你就是约翰”。
也许有人会觉得《黑暗命运》的剧本,在时间旅行的设计上稍显传统,不够创新。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剧本其实是非常工整且不缺巧思的。
三个时空中的故事线索,其实紧密地联结在一起——1998年的仇恨、2042年的恩情,让四个主要人物之间不断地产生因为时空错位而造成的“情感落差”。这种落差暗藏在大量的动作戏码之下,却一直在持续发热,令人无法忽视。
剧本中的人物设置也下了不小的心思。“I won’t be back.”这句话,是这部电影的题眼。无论是有了人性、与家人共度一生的T-800,还是年轻的新角色“改造人”格蕾丝,都说了这句台词。那两个段落不仅是电影的动情时刻,同时也构成了这两个人物双重的对于牺牲与告别的互文,两种不同却又何其相似的“回不去”。而这也让系列的粉丝如我,感受到了这部有着“谢幕意义”的电影中所包含的情感力量。
当然,《黑暗命运》的动作戏是值得一提的,它还原了整个《终结者》系列的精髓。其中有四场打斗场面特别突出,分别是开篇的高速追车截杀、监狱的多方缠杀、结局的密室大战,以及全片最酷炫精彩的——上天入地下水大乱斗。这一长段动作戏的容量极大,在整个系列中,都算得上是质量很高的动作戏。
本部中的反派人物REV-9,堪称整个系列的“最强反派”。他的人物设定就是史上最强终结者,是具有金属骨骼的T-800和具有液化金属的T-1000的“究极混合”版,不仅浑身上下都是武器,而且可以分身成两个不同的实体。REV-9饰演者加布里埃尔也表示,他“在李小龙的身上寻求角色灵感”,演出目空一切的霸气感,给人冷绝的印象,还是够来劲的。
作为系列正统重启的新开端,《终结者:黑暗命运》在情怀和品质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它值得被每一个曾经被《终结者》震撼的影迷,当作真正意义上的《终结者3》。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及影评【3】
说起《终结者》系列,相信不用过多介绍,大家对它都已经足够熟悉。
1984年,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终结者》,在当年是一部席卷全球的开山之作。起初,这只是一部出自新人导演的科幻B级片,并没有很多人对它看好,却最终引发了观影狂潮,还被国内的观众奉为“史上最经典的引进片之一”、“科幻启蒙片”。
自此,卡梅隆开启了自己走向好莱坞一线大导演之路、主演施瓦辛格被推上了演艺事业的巅峰,而这个系列也成为好莱坞流行文化所不可或缺的经典。
可惜的是,《终结者》在前两部达到了相当高的影史地位之后,却从系列的第三部开始渐趋衰落。3/4/5的反响接连平平,最为人所诟病的便是它们单薄老套的剧情。
这一切源于卡梅隆最初的破釜沉舟之举,为了给第一部筹集资金,他以1美元将自己的剧本卖给制片人,条件是由他来当导演。而在《终结者2》之后,终结者系列的版权被多番转让,卡梅隆数次想要买回版权无果,也回绝了执导续集的邀约。
缺乏了灵魂人物,系列不可避免地陷入狗尾续貂的低潮之中,不仅口碑一般,甚至连摄制成本都无法收回。当然,也正是因为续集们的失败,让流转在外的系列版权,最终转手给了梅根·埃里森与大卫·埃里森。卡梅隆再度进行商谈,终于拿下了2019年起的版权所有权。
时隔28周年之后,《终结者》的版权又回到了卡梅隆的手中。
也正是在这28周年之际,卡梅隆亲自参与编剧并监制《终结者:黑暗命运》,足见他的重视程度。这一次,才是《终结者2》之后,卡梅隆的第三部正统续集。
那么卡梅隆重磅回归之后,《终结者:黑暗命运》会有什么继承与创新呢?
目前看来,这部最新的重启电影,不仅在故事设定上直接承接第二部、抛弃了3/4/5的时间线与设定,而且最初两部的主角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也都双双回归,无疑会是一部带有浓厚情怀的承上启下之作。
从之前曝光的预告片和特辑中,我们可以看到施瓦辛格的几次出场,外形上雄风不减,在动作戏上也有宝刀未老的风范。虽然暂时不知道这次他的角色会是什么身份、会站在哪方阵营,但个人猜测他也许将以正派的面目融入到影片之中。
而莎拉·康纳(琳达·汉密尔顿饰)和其他女性角色,则会扛起整部电影的大旗。预告中,她带着一对年轻人抵挡来自终结者的追杀,手头的武器火速切换着——火箭筒、手榴弹、步枪,每样都得心应手,战斗力爆棚。
其实这一次,莎拉以如此彪悍、硬核的形象出场,还是非常令人惊喜的,这将我的记忆拉回到了当年《终结者》和《终结者2》时她的样貌。
卡梅隆之前曾说,“这一次将有更激烈的交火和对抗,而莎拉·康纳是影片的核心主角与灵魂角色”。
想必,相比之前的男性角色主导,《终结者:黑暗命运》或将成为系列中最具颠覆性的一部作品。
琳达·汉密尔顿在《终结者2》后,仅在《终结者4》里以声音形式有所出现。此次回归并担以重任,想必除了卡梅隆的昔日情分外(她是卡梅隆的第四任妻子),也是对本片剧作的认可。
《终结者》系列的口碑差异,除了导演水平的天差地别外,卡梅隆强大的类型片编剧能力也是一个原因。纵横交错的时空结构、独具一格的人物形象与身份反转、繁复的矛盾冲突,这些都是《终结者》的前两部在剧作上的优秀之处。
这次,由卡梅隆的监制与操刀剧本,显然能让系列从3/4/5的歪路上重回正轨。施瓦辛格此前就曾透露过《终结者:黑暗命运》在剧作环节的优秀——
“这部新作中充满了各类情节转折与复杂的人物设置,即便是我都感到非常复杂,需要努力才能弄明白故事和时间线。这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力量,他非常清楚的明白《终结者》系列电影的故事、创意和角色,包括各个人物的行为和责任、时间旅行的设计、回归角色的故事线、所谓的未来如若永不发生将会如何、新的未来又将是什么?”
至于电影在特效上的尝试与完成度,则是令人放心的。因为卡梅隆本人就是“技术前沿”的代名词——《终结者》、《深渊》、《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等作品,一次次地引领了几十年来好莱坞大片的技术革新。年初上映、同样由他监制的《阿丽塔:战斗天使》,更是当下把CG特效用到极致的科幻巨制。
《死侍》的导演蒂姆·米勒,此次接下导演大梁,同样有着令人期待的表现。毕竟,《死侍》就是整个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工业生产流水线中,最另辟蹊径、出人意料的存在之一。更何况,看过成片的卡梅隆自信地说道:“蒂姆·米勒真的拍出了该系列的原有风格,节奏很快,非常刺激,会是一部令人大呼过瘾的冒险”。
《终结者2》结束之时,莎拉在一条公路上独自飞驰,喃喃自语:“不可知的未来在我们面前展开,我头一次充满希望地面对它。”而《终结者:黑暗命运》作为系列重启三部曲的开端,直面未来,也将开启更宏大的篇章。目前还有两个月才能看到正片,由衷希望,它能带我们重温当年的激动与震撼。
正式影评: I won’t be back,《黑暗命运》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结者3》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及影评【4】
今天要聊的《终结者:黑暗命运》,并不是一个新的开始,更像是一场荣光回归。
在终结者宇宙里,正所谓出道即巅峰,1984年《终结者1》和1991年《终结者2:审判日》在当时爆了,终结者成就了施瓦辛格,也成就了詹姆斯卡梅隆。
但遗憾的是脱离了卡神的光环后,之后的终结者都没能延续《终结者1和2》的辉煌,2003年《终结者3》给终结者世界一个新的后续补充,但由于除了施瓦辛格以外,演员清一色脸盲,导致《终结者3》反响一般。
2009年《终结者2018》做了大胆尝试,没了T-800只剩约翰康纳,剧情则玩到飞起放在“审判日”后的末日未来,影片更像是一部衍生作品而不是续集,最后以口碑和票房不佳划上句号。
到了2015年《终结者:创世纪》,施瓦辛格回归,主创当时信誓旦旦要来个全新重启三部曲,玩了一个平行时空,再次对抗起天网,结果依然观众不买单,票房和口碑的失利,导致重启无限期搁置。
到了今天我们要聊的《终结者:黑暗命运》,施瓦辛格T-800还在,最初两部的莎拉康纳饰演者琳达.汉密尔顿也回来了,更重要的是,詹姆斯卡梅隆回归做了这部电影的监制,导演是曾执导过《死侍》的蒂姆.米勒。
这样的神仙组合阵容,主创也有底气官宣,《终结者:黑暗命运》才是《终结者1和2》之后纯正血统的第三部作品。
“没有命运,只有我们自己创造”。
这是终结者几乎每部作品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如果从这句话去解构,那么《终结者:黑暗命运》确实称得上是正统意义的第三部,在国外影评人协会,大家对影片给予了肯定,并称这是《终结者1和2》之后真正的升级之作。
既然《终结者:黑暗命运》是动作类型片,那咱们先开聊最重头的动作戏份吧!
这次影片在国外定位R级N16,可喜的是,国内和国外版本一刀未剪,所以我们不管是在对白的情绪表达还是动作的爽爆程度上,依然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终结者:黑暗命运》。
卡梅隆在访谈中说过,终结者系列一开始就是R级动作片,所以这次《终结者:黑暗命运》R级的定位,才是终结者纯正DNA精髓所在。
此外,《终结者:黑暗命运》动作戏至关重要吸引人的原因,在于它的节奏感,如今看惯了商业动作大片的观众,其实很容易对动作打斗产生视觉疲劳,原因在于动作场景编排一旦节奏把握不好,会让人产生搞不清发生什么事就要打起来的错觉。
而《终结者:黑暗命运》在打斗节奏把握上,踩着观众心中情绪点准时准点爆破,这些动作戏之间彼此促成因果,情绪呈递进式上升,一环扣一环,看起来十分过瘾。
在动作设计上,影片不仅有传统的飙车对战,更加入了飞机,水下等高难度的戏份,极富创造力,枪战爆破弹药也给足燃料,一点都不吝啬。
在终结者世界格局上,影片也做了合理的延展和细分,预告片中莎拉康纳,有说到她打断了审判日,拯救了30亿人的命运,改变了未来。
影片呈现了终结者未来世界被改变的另一种可能性,但这并不像《终结者:创世纪》简单的重启平行时空,而是更强结合了《终结者2》的故事,打造出未来错乱感时空的交织性。
这样的未来世界格局更让人信服,也更让《终结者1和2》有存在的价值,比如《终结者3和5》的剧情,都侧面否定《终结者1和2》的无用,重新循环灭天网模式,但《终结者:黑暗命运》则用了更聪明的方式展示。
末日景象依然还会出现,但这次《终结者:黑暗命运》和现代人工智能话题更紧密相连,切合了副标题黑暗命运的不可逆说法,圆了多年终结者为何一直要干掉天网,却一直干不掉的bug。
剧情模式方面,在原有的经典框架基础上,加入了更多新鲜的面孔,REV-9的出现,堪称整个系列最强反派,REV-9和《终结者2》的T-1000液态终结者类似,但当然又强于T-1000,可以分身格斗,也加入了很多互联网概念的技术,用主角的话来说,这样的机器只有逃的份没法灭。
而被送回来的格瑞斯,则是未来新的人造人,这有点像《终结者2018》主角死刑犯的设定,但看起来更先进,也更可能是我们未来的样子。
影片新角色的加入(是新角色不是新演员演旧角色),对于新观众来说是友好的,对于老粉丝则加入了新鲜感,这也抚平了过去终结者系列各种错综复杂的时间线,重新做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而怀旧情怀方面,当然是交给了T-800和莎拉康纳,这一次两人的联结性比前两部更为强烈,而且在他们身上,都增添了不小的感情力量,莎拉康纳在第二部和这一部几十年内的遭遇和经历,让她成为更顽强和坚韧的女性。
在此前的T-800,要么是杀戮机器连台词都没有,要么是有着明确目的机器人面无表情,但这一次的T-800,加入了更多的感情内心戏,同时也探讨了机器觉醒意识的话题。
当T-800出现的那一刻,我们看到的是苍老有着花白头发的施瓦辛格,依然能感受到T-800强大的气场和魅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T-800充满感情的眼神中,不由回想起这35年终结者系列的变迁岁月,也同样流淌在施瓦辛格身上。
影片也很好结合了观众这么多年的真.情怀,在T-800角色的背后故事上做了文章,T-800这次有了更多触动人的台词,更完整的人物转变弧线,当然也有更让人泪奔的结局。
我想每一位童年伴随着《终结者1和2》度过漫长暑假的小伙伴,在看到《终结者:黑暗命运》更有人情味而且带着救赎感的T-800后,一定会被多年的感情积累所打动。
影片很多处不管是对白,镜头动作和方位,都致敬了经典的《终结者1和2》,这也足以看出《终结者:黑暗命运》巧意暖心的安排,也让我们看到更细腻而丰富的T-800。
这也正如标题带着命运这个词,一直以来T-800都是终结者反派的代言词,但命运的“捉弄”让T-800不断的改邪归正,对于T-800的命运,连机器都要试着改变命运,那更何况我们人自己呢。
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终结者系列最大的核心命题:“没有命运,只有我们自己创造”。
不管是莎拉康纳,还是T-800,亦或者是影片中的新角色,他们都在围绕着终结者给出的黑暗命运做出自己人生的选择和抗争,这正是影片给大家传递出来最强的冲击力,这也是终结者系列能火几十年,到今天《终结者:黑暗命运》依然能让人看了热血沸腾的作品。
如果你心中一直有《终结者》系列未完待续的情怀,或者你只想看一部燃爆的动作片,《终结者:黑暗命运》正统第三部续集,是不能错过的。
《终结者:黑暗命运》观后感及影评【5】
随着昆汀的《好莱坞往事》遗憾地宣布撤档,这个十月最令人期待的一部电影也就此与我们擦肩而过。不过,好在一周后就有《终结者:黑暗命运》上映,多少弥补了影迷的缺憾。
由州长领衔、蒂姆·米勒执导、卡神监制的最新这部《终结者》,也很可能是年底之前国内院线能看到的最后一部好莱坞科幻大片。
先说一个暴露年龄的事吧。16年前,《终结者3》在国内上映时,我就曾在影院看过大银幕。如果我没记错,这应该就是我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好莱坞大片,某种意义上而言,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启蒙也是由此开始。
所以,在我这里,对于《终结者》系列始终有一点特殊的情怀在里面。后来的第四部和第五部,也都在国内公映过,我也都去影院看过,但对于当时已经补看过卡神执导的前两部的我而言,第四和第五部,无疑缺了一点惊喜。这种缺憾,更准确地说,是觉得这两部续集,不那么像我记忆里的《终结者》了。
贝尔主演的第四部《2018》,更像是借《终结者》系列的故事设定,另外拍了一部未来世界的反乌托邦电影,而且,这一部里少了彼时正在当州长的阿诺。第五部《创世纪》则陷入了不断穿越的无限莫比乌斯环中,无端制造了大量时间悖论,容易让观众一头雾水。
也许是因为大家都明白卡神的前两部太难以超越,所以后来的续集才总是想重启这个系列。第四部想彻底摆脱原有的故事模式和风格,第五部则试图颠覆前两部的时间线和结果。但结果却是,在前两部的巨大阴影下,这两部重启之作,依然不得不大量致敬他们想要颠覆的前作。
最新这部《黑暗命运》,依然是一次重启,但与前两次重启不同,此番重启,是紧接第二部《审判日》之后故事的重启。由于每一部《终结者》的故事,都涉及到对未来的改变,《黑暗命运》的重启,也正式宣布这一部和最初的前两部成了官方钦定的系列“正史”,其它三部的故事线,则是中途衍生出来的旁支。
既然是官方钦定的“正史”重启,在影片的卡司上也给足了诚意。素来是系列担当的州长自然必须回归,卡神也归位担任监制,更令人惊喜的则是“初版莎拉·康纳”琳达·汉密尔顿的回归,在正片开始的一幕里,我们甚至还能短暂地看到用数字技术还原的《审判日》里那个年轻的爱德华·福隆。
故事方面,紧接《审判日》之后,莎拉·康纳和约翰·康纳阻止了“审判日”的降临,约翰却没有逃过一批又一批终结者的追杀,一开始就领了便当。约翰的被杀,也让莎拉从此成为一名“终结者猎人”,其生活的最大乐趣,就是干掉一个又一个被派来执行任务的机器人。
没有了“审判日”,“天网”自然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性质相似的“军团”。在一夜之间背叛人类的“军团”,为了彻底赢得和人类的战争,派遣了最新型号的终结者“REV-9”,前来刺杀另一位事关未来人类存亡的主人公丹妮——用片中莎拉·康纳的话来说就是“另一个莎拉·康纳”。
故事开场,随着电光石火降临的赤身的一男一女,瞬间就把我们带回到原汁原味的《终结者》故事当中。除却必要的一展身手,这出经典开场戏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则是——抢一件合身的衣服。
整部《黑暗命运》的故事,可以说都回归到系列前两部那种经典的“追杀—反追杀”的叙事模式当中。当然,终结者的性能有了明显的升级,追杀和逃亡过程中的动作场面,也比前作有了一档明显的提升。在动作戏的设计上,这一部也明显顺应当下潮流地加入了陆战、空战和海战等不同风格的动作戏。飞机上处于半失重状态下的那场打斗,尤其炫目。
像《审判日》一样,性能强大的液态金属终结者依然是追杀的一方,而被派来保护主人公的,却不再是一个终结者,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人类,而是经过改造的升级版人类格蕾丝。这个彪悍的女性角色,由此前曾在《银翼杀手2049》和《塔利》等片中表现不俗的麦肯兹·戴维斯饰演。格蕾丝这个角色,也和莎拉、丹妮一起,完成了一出极具当代女权主义意味的好戏。
英姿飒爽的格蕾丝和莎拉两人,尤其吸引眼球。一个是高挑冷酷,不惧肉搏戏份的打女,一个则是老当益壮,动不动就举起重型武器炮轰对手的硬核领袖。对于熟悉《终结者》系列到的观众而言,暌违系列已久的琳达·汉密尔顿的回归,宣布一个原汁原味莎拉·康纳回归的同时,也意味着《终结者》精神的真正回归。
同时回归的阿诺·施瓦辛格,看上去虽然不再是戏份最重的主角,但依然扮演了整个故事里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是决定故事走向的“神秘X因子”。事实上,施瓦辛格的每一次出场,乃至每一次开口说话,都会让我们忍不住唏嘘感慨。
他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变老,两鬓和胡须斑白,身材看上去也不再那么健硕。而他那句最经典的台词“I’ll be back”,在这部里也“移交”给了琳达·汉密尔顿,从他口中说出来的,成了注定会引人微笑继而让人感到哀伤的“I won’t be back”。这意味着《黑暗命运》很可能将是他最后一次出演《终结者》电影了,而没有施瓦辛格的《终结者》,还能不能算是《终结者》,是无数人首先冒出来的疑问。
在施瓦辛格的这个角色身上,导演蒂姆·米勒也寄托了他最钟情的关于“机器与人”的思考。这个角色依然是一个机器人,更准确地说,是杀死约翰·康纳的那个终结者,但完成终极任务后的他,却成了一架没有新的指令输入的被遗弃的机器,他必须找到新的目标和生活动力。
当他逐渐融入普通人类的家庭生活,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人类时,他开始去体会和思考原本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感情。而当他最终毅然决定帮助莎拉三人,干掉追杀她们的REV-9时,他完全像一个真正的人类那样,做出了一个人才能做出的主观选择。
可以说,这集故事的真正核心,就是这个终结者的自我觉醒和救赎,而他的觉醒和救赎,也意味着他完成了从一架机器到一个人的转变。最高级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依然要回归人性,这才是机器无法战胜人类的根本命题。人类与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机器对峙的希望,最后也系于此。
《黑暗命运》的北美口碑解禁之后,就有媒体表示这部“宣告了系列的回归”,还有人更直白地赞美这是一次“伟大的重启”。我的看法则是,《黑暗命运》或许不像卡梅隆的前两部那么伟大,但这无疑是《审判日》之后最好的一部《终结者》。
第五篇:国家命运观后感
下面是由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整理的关于国家命运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看了电视剧《国家命运》,感慨万千。剧中再现了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在经济、技术、设备都很落后且核材料缺失的艰苦条件下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动人故事。给年轻的一代新鲜的精神食粮,给老一代“两弹一星”功臣情谊绵长的回忆。
本剧以我国建国初期谋划“两弹一星”以及最后胜利实现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再现了我国研制 “两弹一星”的艰辛而光辉的历程,讴歌了那一代人战天斗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批批年轻的高端科技人才,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科研环境,突破重重难关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回到祖国,用他们的一腔爱国热血和严谨科学的态度,在这片中华大地上挥洒汗水,承载着一个泱泱大国的千年梦想,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同时也展现了我们的第一代国家领导人面对复杂的世界局势,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运筹帷幄、高瞻远瞩,大力发展“两弹一星”等高科技,一举奠定了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大国地位,也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后来这种为了研制“两弹一星”而表现出来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被称为“两弹一星”精神。在英明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这种“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不断地创造着中国速度、世界奇迹。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国已非昔日可比。然而历史总会如此相似,随着中国的崛起,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感到了恐惧,他们便开始想方设法围堵中国。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布局开始,美国不断制造着中国威胁论,不断地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加大了对中国的进攻。在美国的蛊惑下,中国周边小国也开始频频向我国发难,中国崛起的步伐越发艰难了。中国如何发展,将考量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智慧。电视剧《国家命运》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只要是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情,我们应该不怕压力、不怕困难、自力更生、团结一致,去努力实现。
同时,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学习者,我也充分认识到科技强国科技兴国,我们应当切实加强高新科技高新国防军备的开发才能追上世界强国的力量,才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更好的保障。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跟随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研发新设备开发更先进的技术,为国家的繁荣兴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是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后人努力建设祖国的无穷动力源泉。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电视剧观看完了,但那些催人泪下的场景在脑海了久久萦绕,两弹一星所凝聚的伟大精神不就是如今我们要发扬光大的吗?科学无止境,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决定命运、创新才能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枝附叶连,只有为科学而奋战、为国家而拼搏,才能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
以上关于国家命运观后感范文由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整理,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