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免税,田野劲吹反哺风——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三(共5篇)

时间:2019-05-14 05:4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免税,田野劲吹反哺风——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免税,田野劲吹反哺风——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第一篇:农业免税,田野劲吹反哺风——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农业免税,田野劲吹反哺风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麦收农机的轰鸣声安静下来,夏粮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脸上。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中,农业成为了突出亮点:粮食在“八连增”高平台上继续增产,夏粮总产量达到2599亿斤,比上年增产71亿斤,增长2.8%。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增速已经连续10个季度快于城镇居民。

宏观经济专家表示,“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管理好通胀预期、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实,农业带给我们的惊喜远不止此。回望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增产”、“增收”、“跨越”成为“三农”关键词。十年间,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农民收入也同步“八连快”,“三农”发展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期”。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三农’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密不可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发放农业补贴等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形成了日益完整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框架体系,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农民负担做“减法”

取消农业税,开启农民休养生息新时代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有一尊被永久收藏的“告别田赋鼎”,这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后,河北省灵寿县一位农民自费铸造捐赠的。青铜大鼎诠释着亿万农民对党的农村政策的衷心拥护。

“祖祖辈辈都要缴的‘皇粮国税’,没想到在我们这一代取消了,共产党为俺们农民办了件大好事。”回忆起税费改革,种地多年的山东省德州市腰站镇农民王俊莲十分感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三提五统’、集资摊派等税费不少,一年到头除了吃饭基本剩不下多少” 王俊莲说,“取消农业税,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庄户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王俊莲的经历,是亿万农民税费变迁的缩影。

上世纪末期,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农村体制机制等原因,农民不仅要缴纳农业税,还要承担许多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费用,再加上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负担日益沉重。“农民真苦、农村真穷”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势头。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中央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加速补齐“三农”这块短板。

攻坚从减轻农民负担开始。2000年,国务院率先在安徽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在全国推开。2006年,全国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

减负不易,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更难。中国能否摆脱历史上税制改革循环往复、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黄宗羲定律”?为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初步理顺了国家、集体、农民的分配关系,开启了农民休养生息的新时代。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33631个乡镇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改革,占乡镇总数的98%。

以增强基层政府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截至2011年底,有27个省份对1080个县实行了财政直接管理,2.93万个乡镇实现了“乡财县管”。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使所有农产品流通纳入市场化运行的轨道;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规范了农民出资出劳,调动了农民建设村级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通过构筑长效机制,一系列长期困扰“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大大缓解,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巩固。

统筹城乡做“加法”

实行农业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

取消农业税,迈出了新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一步,此后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强农惠农富农的步伐继续加快。

“今年病虫害特别厉害,多亏了国家的‘一喷三防’补贴政策。要是没有这项政策支持,不做统一喷防,每亩至少要减产500斤!”颗粒归仓,让河南省许 昌县五女店镇南街村种粮大户赵保献悬着的心落了地。“今年的亩产能达到1100—1200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呀!”

如今,农民不但“种地不再交税”,而且还过上了“国家给补贴”的好日子。近年来,在少取或不取的同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民多予的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向广大农民发出了强烈而明确的信号。

为调动农民积极性,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相继实施,农业补贴从2002年的一项扩充到2006年的四项,补贴资金规模从2002年的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53亿元,10年累计安排7631亿元。

确保农民种好粮的同时,国家又通过粮食收购托市,为农民种田托底。从2004年开始,国家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2008年以来,又出台了重点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粮食收购价格逐年提高,农民的丰收果实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主产区是粮食稳定发展的大头。为有效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稳产增产,2005年国家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08年国家又出台了产油大县奖励政策。8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1331亿元,政策惠及1000多个产粮大县和900多个产油大县。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农业补贴已覆盖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农村金融保险和生态环境等农业生产的多个领域,形成了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收入性补贴与技术性补贴相配套的框架体系,充分拓展了支农投入增加的空间。

好政策要有好效果,离不开高质量的落实。十年来,农业补贴资金使用不断规范。政策落实过程中,通过边实践、边总结、边调整,不断修改完善补贴政策管理办法,推行补贴公示制度、发放补贴明白纸,实行“一卡通”兑付,建立补 贴信息网络,以及严肃查处重大违规事件,努力确保不折不扣地将补贴兑付到农民手中,充分发挥了补贴资金效益。

农业生产补贴理顺了,公共财政开始更多关注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劳动力培训和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农村能源等逐步纳入了公共财政支持范围。10年来,中央财政“三农”支出从2003年的2144.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497.7亿元,今年“三农”预算支出更是增加到12286.6亿元,“三农”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减法”“加法”聚合力

政策效应凸现,“三农”发展再迎黄金期

惠农政策春风化雨。

免除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等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扶持政策的实施,激发了“三农”的发展潜力,10年来广袤田野捷报频传,农村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粮食生产“八连增”。好政策是“定心丸”,“多予、少取、放活”支农措施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打破了“两丰一歉”的传统周期波动,而且首次站上了1.1万亿斤的新台阶。从2004年恢复增产到2011年,粮食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之一。今年上半年,夏粮再获丰收,目前秋粮也长势良好,有望实现“九连增”。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食生产步步高,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了“定盘星”。

农民收入“八连快”。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充满活力,随着国家农业补贴力度的加大和最低收购价等保护农业生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2011年的6977元。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更是延续了强劲增长势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4%,超过了GDP增幅。更加令人欣喜的是,2010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缩小的可喜现象,农民吃穿住用等都有了很大改善,日子越过越好,小康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工农城乡利益关系,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事情农民办的传统理念和制度安排,带来了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变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农村,农村社会事业短板加速补齐。十六大以来,全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72万公里,解决了3.2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3000多万户,改造农村危房460多万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也加速推进。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在从梦想变为现实。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过去十年“三农”交出了精彩答卷,我们有理由对农村的美好未来充满希望。

(来源:人民日报,高云才 陈仁泽)

第二篇: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系列述评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系列述评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6日 10:1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本网综合

我要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

教育免费 奠基民族复兴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学有所教,民心所向。

10年来,作为民生之根本,中国教育一路前行,既伴随着“大国办大教育”的挑战与胸怀,也伴随着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瞩目与期望。

改革开放积累起雄厚的物质基础。终于,10年之间,“教育免费”的惠民之举,带着温度,一路从试点到推广,从乡村到城市,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实惠。[详细]

寿命延长 共享健康生活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二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感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人活七十,堪称“高寿”。如今,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可谓“人生七十不稀奇”。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国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的一把标尺,也是观察民生状况的一面镜子。1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大幅提高,生活幸福指数与日俱增。[详细]

农业免税,田野劲吹反哺风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回望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增产”、“增收”、“跨越”成为“三农”关键词。十年间,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农民收入也同步“八连快”,“三农”发展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期”。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三农’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密不可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发放农业补贴等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形成了日益完整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框架体系,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详细]

就业优先,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四

惠民生先要促就业。

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谈何容易!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创业就业,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

10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达到1.1亿,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开始新生活。

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以下,稳定的就业带来稳定的生活。

10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超过1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稳就业、增岗位,人们感受温暖,实现价值,走向富裕。[详细]

基本医保:编织全球最大全民保障网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五

病有所医,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10年来,我国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城乡居民看病告别“自费时代”。

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是世界公认的民生难题,也是社会政策的“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仅用10年时间,就实现了全民基本医保,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速度”。截至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亿,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5%。[详细]

住房保障,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六

住房是什么?于小家,住房是家,是依靠,更是希望。于国家,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更是社会和谐之根基。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始终是党和政府的牵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七大后,成为我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详细]

文化惠民 照亮百姓生活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七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十年来,在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下,一场规模空前的文化惠民建设热潮席卷中国。数以十万计的书屋、文化站点、电影放映队出现在广袤的国土上,卫星、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把偏远地区和祖国的心脏连接起来。

中国文化的血液在加速流动,带着知识文化的营养从城市流向乡村,流向每一个需要的人。他们在这里取得知识的火种,点亮人生的梦想。文化惠民,在这里改变中国。[详细]

保护生态,为了百姓健康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八

保护生态环境,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让百姓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实现天蓝、水清、地绿、山青,解决人们关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详细]

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九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向前延伸,一座座桥梁飞架南北„„这10年城市“长”大了,城镇增多了,大量农民变成居民。

这,缘于一个巨大的跨越——中国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10年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96万人。

中国社会结构迎来了一个历史性变化——到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

10年快速城镇化,“乡村中国”成长为“城市中国”,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详细]

十年,中国人的幸福“网事”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十

如果说,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追赶者”,那么,在被称为人类“第三次浪潮”的信息化过程中,中国和世界第一次站上同一条起跑线,信息化推进速度之快让世人惊叹。

这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升的10年,同时也是信息化加速推进、互联网日益普及的10年。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幸福网事”,成为中国人这10年的共同记忆。[详细]

网站编辑:岳扬

【打印】 【纠错】 【求是论坛】 【网站声明】

分享:

相关文章

        《我们家这十年》:展现中国民生的黄金期

四部委负责人就民生问题答记者问

新华网:民生永远是最大的主题

中国的改革仍须将民生改善作为动力与目标

重实效惠民生 各地扎实工作迎盛会

民生专题片《变迁》“基层”筑史诗

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

山西日报:改善民生是重点

网友评论查看更多 >>

第三篇:教育免费 奠基民族复兴——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一

教育免费

奠基民族复兴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学有所教,民心所向。

10年来,作为民生之根本,中国教育一路前行,既伴随着“大国办大教育”的挑战与胸怀,也伴随着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瞩目与期望。

改革开放积累起雄厚的物质基础。终于,10年之间,“教育免费”的惠民之举,带着温度,一路从试点到推广,从乡村到城市,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实惠。

多少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多少家庭的希望被重新点燃。风雨10年,中国教育,为民族复兴奠基,带着温暖前行!起点处的温暖,点燃的是一生的希望。

还记得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吗?许多年来,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曾有许多双“大眼睛”只能在梦中看到明亮的教室、品嗅书本的墨香。

但越是穷困的孩子,越有走出去看外面世界的渴望。贫困,不应成为孩子接受教育的障碍。

“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胡锦涛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从此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郑重承诺。

终于有一天,一双双“大眼睛”不用再将社会的捐助作为他们实 现求学梦想的唯一希望。

上学免费了,这不再是孩子们的梦想!

10年来,一项项力度空前的教育政策惠及民生,温暖人心; 10年来,“教育免费”这个温暖的主题不断在神州大地唱响!教育免费,实现“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宏伟目标 “免费”二字逾千斤。教育免费,实现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庄严目标,把中国人的百年夙愿变成了现实。其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言而喻。

以世界的眼光来衡量这一目标的实现,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放眼世界,义务教育发展的历史已有300余年。我国自20世纪初开始,就提出了义务教育的设想,但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普及义务教育只能是梦想,更不要说免费。

直到1986年,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经过不懈奋斗,到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但是,受各种条件限制,当时在西部一些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比较低,实现“两基”的任务依然艰巨。

真正的义务教育应当是免费教育。《世界人权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都有让孩子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明确表述。全球170多个实行法定义务教育的国家和地区均宣布实施免费。许多国家的义务教育免费从免学杂费开始,然后是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其它学习用品,有的还免午餐、校服、医疗和交通等费用。进入新世纪,我国义务教育迈入巩固提高和全面普及的新阶段。这样的共识逐渐达成:义务教育免费是政府的基本公共职能。普及教育、强制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免费的步骤可以根据国情来分步实施,但必须坚持免费的特点。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将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这彰显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直面教育投入相对不足问题,加大投入、加快节奏的决心。

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义务教育用三年的时间,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四大步,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的全过程:

——2006年春季,国家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4800多万学生学杂费;对35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其中680万名寄宿学生获得生活费补助。西部贫困学生成为优先品尝“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的受益者;

——2007年春天,“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从西部推广到中东部地区。这意味着这项政策实现了对全国40万所农村中小学的近1.5亿名学生的全面覆盖;

——2008年春天,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6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进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试点;

——2008年秋天,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三年四大步,中国政府努力实现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宏伟目标,兑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的庄严承诺。

我国在确立义务教育制度22年后,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真正意义的免费义务教育!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项好政策就是一片阳光。“中央给咱办实惠,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真是和谐好社会。”

“自古读书需缴费,而今上学不花钞”。……

这是穷人家的孩子从心底最深处唱出的歌谣。

歌谣中,一个讯息传来:教育免费政策,顺民意、惠民生,温暖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教育免费,走出一条“大国办大教育”的中国特色之路 对于政府来说,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首先就是承担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

从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学生,到中等职业院校的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再到高等教育部分师范院校的学生,短短几年,我国教育免费的惠民政策,从点及面,覆盖人群越来越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这对人民群众来说,是鼓舞人心的好事,对于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保障来说,则是巨大的挑战。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大国办大教育,是魄力,更是挑战。大国办大教育,需要非同寻常的决心,更需要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为此,国家通过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努力实现占GDP4%目标,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鼓励社会捐赠教育等多种方式来切实增加投入,做教育免费政策的坚强基石和强大后盾。

以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为例,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仅2011年,中央财政便安排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资金49.6亿元;

再以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免费政策为例,从2007年秋季入学新生起,国家在6所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仅2011年,就有4.82万人获得师范生免费教育,中央补助资金5.35亿元。

据统计,10年来,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约5000多亿元。从教育投入总量看,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02年的548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6万亿元,增长了3.6倍,年均增幅约17%。

更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经过多年努力,4%的目标终于顺利实现,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科学规范的教育投入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公共教育的提供变得更加公平。一个公共财政体系已经建立以满足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城乡和区域差距在某种程度上被缩小。这些都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是世界银行对我国“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评价。

“中国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对于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对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贡献!”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评价!

中国人有理由骄傲:我们走出了一条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大国办大教育”的中国特色之路!

教育免费,推进教育公平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教育规律表明,要实现教育公平,实现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正确认识不同教育阶段的公平观和效率观。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按照《义务教育法》要求,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免费教育,并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部分。同时,应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完整的、可持续的支持机制,实现面向全民的公共教育均等化,实现教育的公平优先。

免费的惠民政策,点燃的是亿万家庭的希望,也令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步伐,更加稳健而铿锵。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成为现实之后,中国教育正向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一位学生的经历很具代表性:蒋波,出生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联合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全家年收入不足2000元,除去还债和日常开支,所剩无几。2006年,受益于“两免一补”政策,在初中阶段减免了学杂费、书费,每学期还领取60元的补助。上高中后,也享受到学校每学期给予的500元生活补助。2011年,蒋波考入中国农业大学,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圆了大学梦。

从免费义务教育,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免费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的 免费师范生教育……从一项项教育免费政策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如蒋波一样受益的寒门学子正茁壮成长;我们看到的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的目标已不再遥远。

为此,国际社会评价: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中国全民教育的进步十分明显,发展指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监测的124个国家中排第四十三位,在扫除文盲、缩小教育性别差距、减少贫困等方面为全球做出了杰出贡献。

教育免费政策传递出以人为本的关怀、责任与温暖。带着这份温暖,我们的国家正在迈着更为坚定的步伐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发;带着这份温暖,为民族复兴奠基的中国教育事业正孕育着朝气蓬勃的希望!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 袁新文 赵婀娜)

第四篇: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上升至第二位,2011年依然保持着这一位置。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跃上世界舞台,“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全世界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9.8%,大多数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光环的背后亦有隐忧: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和知名产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已是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如何重塑优势、再创辉煌,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答案就是,必须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中国创造”的核心需求是人才,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现这一需求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一直为这一目标不懈努力,孜孜以求。

由量变到质变,应势而动服务国家战略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外部需求持续走低、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日益加大,在这一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转变发展方式,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

回望新世纪之初,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潜在危机,其中,人才紧缺的矛盾尤为突出。

2004年,全国城镇近2.6亿从业人口中,技能型劳动者仅占32.9%,且技术等级偏低,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其中的4%。许多行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技工荒。

技能型人才紧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而当时,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职业教育正处于低谷期。

由于高校扩招引发连锁反应,职业教育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从1999到2001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历史性滑坡,招生数连续3年下降,由520多万人降到398万人。在这紧要关头,连续3次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让职业教育迎来了春天——

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等七部门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2005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又一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这三次会议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也为教育部提出的连续3年“扩招百万”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这是一幅中等职业教育节节攀高的振兴景象:2004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恢复性增长到566万人;2005年、2006年连续扩招100万人,近750万人的招生数和1800多万人的在校生数均创历史新高;2007年在此基础上再扩招50万人,达到800万人,基本实现高中阶段招生职普大体相当的战略性目标。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也成倍增长,学校数从2001年的628所增加到2011年的1276所,招生325万人,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自然规律显示,量变往往引发质变。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蒸蒸日上,其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而重大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下连中等职业教育,上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应用性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其作用和意义与日俱增,中高职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已成大势所趋。

作为国家急需的职业教育,要提高质量,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2011年10月,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随着《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陆续印发,中高职科学定位、有效衔接、办出特色、协调发展逐渐成为现实。

56个职业教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开始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有序开展,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大专题研究已然上马,诸多举措为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理论支撑、实践案例、国际经验和政策建议。

国人瞩目、备受期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由内聚到外联,优势互补支撑产业发展

纵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历史进程,从2002年“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到2005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到2011年“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每一阶段都有着明确的发展主题,并对人力资源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多年来,我国三次产业素质不高、发展粗放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

一产方面,农业现代化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水平低、比较效益低等问题突出;二产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能源消耗高,高端制造业发展滞后,缺少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三产方面,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偏小,新兴服务业引领作用不强,科技服务业支撑能力较弱。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优化升级战略,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全面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根据国家产业优化升级的部署,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大批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则是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10年之间,职业教育步步为营,把正确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2002年以来,职业教育在数控加工、汽车修理等多个领域开展紧缺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充分依靠行业企业的优势发展职业教育。

从电子商务业、物流业、动漫业到智能化楼宇,从传统服务业到休闲娱乐服务业,从商业性服务业到工业性服务业,伴随着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与时俱进、不断拓展,为新兴产业提供人力支撑。

“集团化办学”、“校企一体化办学”、“订单培养”,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实现形式,让职业教育逐步从内聚走向外联,多方借力、合作共赢。

目前,在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已形成教育与产业定期对话协商机制,汇聚行业、企业等多领域人员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2011年,产教对话活动覆盖了1500多家企业、1600多所学校、80多个研究机构,促成校企签约300多份,合作资金达7亿元。

在全国各地,面向汽车业、钢铁业、纺织业、装备制造业、船舶业等十大产业以及区域特色产业的职教集团已达500多个,覆盖100多个行业部门、1万多家企业、近600个科研机构和30%以上的中职校、80%以上的高职校。

产教联手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也为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变革带来新气象。无论是专业设置、课程标准还是教材开发、技能比赛,紧贴产业动态、服务产业发展的气息无处不在。

2011年,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开始实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初步建立,中职85个新增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和43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审核工作全面开展。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涉及18个专业大类、96个比赛项目,由行业主导设计和企业参与实施的赛项达到95%以上。

专业建设对接产业门类,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随着“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产教结合办学体制的建立健全,不仅令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受益匪浅,更为产业体系建设和优化升级提供了不竭动力。

由有业到乐业,适应需求增强人才供给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加快,中国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不断增加。

当前,我国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仍然较大,就业总量压力不小,但同时,结构性矛盾也日渐明显。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是民生之本。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职业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断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生资助和中职免学费政策,切实成为城乡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和过上有尊严生活的强大助推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国债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项目”等,支持了近1500所职业院校的基础建设。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专项资金超过140亿元。2011年,该专项资金投入更是高达104亿元,远高于“十一五”期间年均投入水平。紧扣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支持实施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大幅度改善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为了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党和国家还不断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国家助学金政策和免学费政策。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国家助学金135.9亿元,资助了906万名中职学生;投入免学费资金79亿元,覆盖了395万名中职学生。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我国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让群众真正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并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提高职业教育的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能力成为必然之选。

2006年以来,职业院校共向社会输送了5000万名毕业生。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人才输出的针对性、适用度和吻合度,受到企业广泛欢迎。

与各级各类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就业率有口皆碑。统计显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4%。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让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城镇生活和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劳动力带技能转移、带知识转变为新市民和新产业工人,兑现了政府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郑重承诺。

10年来,职业教育攻坚克难,屡创辉煌;面向未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职业教育责任在肩,使命崇高。(本报记者 刘琴)

第五篇:挑战十年 中国精神(三)::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三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特稿

挑战十年 中国精神——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

述评之三

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10年,是中国一路高歌的10年,也是中国迎难而上的10年。

非典暴发,人民生命安全遭遇重大危机。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一次次特大自然灾害,撕裂山河,撕扯人心。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然袭来,经济下滑,企业困难,失业增加,中国经济化危为机,风景这边独好。

承办奥运,兴办世博,百年梦想,当代盛举。组织世界上最大最为复杂的赛事和展会,是喜悦也是挑战。

愈挫愈勇,愈难愈进。中国人就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万众一心,顽强拼搏,我们战胜了一次次自然灾害,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办好了奥运世博,办成了一系列难事大事喜事。中国高昂着头,中国人民高昂着头。

历史不仅以它的辉煌时刻让人铭记,更以它的艰难曲折让人难忘。应对挑战更能迸发力量,战胜困难更显意志精神。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充满挑战的10年,我们不仅收获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灾难无情人有情

10年,一次次抗击重大自然灾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我们面对灾难坚如磐石

“难事”不断,把过去这10年标注成极不平凡的历史片断。

汶川地震,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玉树地震,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强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吞没人口密集的繁华城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我们临危不乱:非典疫情猝然袭来,肆虐南北;甲型H1N1等高致病性流感警报几度拉响„„

多难兴邦。穿越风霜雨雪,经历灾难磨砺的中国更加从容自信、生机勃发。

由川西龙门山地震带一路北上,沿途的村落掩映在青山绿水间,错落有致。北方建筑的豪迈大气,江南建筑的婉约细腻,粤派建筑的精致实用,这些村落既融合了各援建省市的建筑元素,又符合川西地形地貌和农民生活需要。

如今的巴蜀大地,山清水秀,房屋整齐。如果不是亲历者,很难相信,汶川地震发生之初,这里曾经是一片残垣断壁、瓦砾成堆、满目疮痍的景象。

这是一段高度浓缩的时间。汶川地震发生后仅仅3年,10多万平方公里的破碎山河就重整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没有发生饥荒,没有暴发疫情,更没有引发社会动荡,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汶川,已不仅是川西崇山峻岭间那一个小城,它成为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信念的缩影,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象征。

灾难无情,人有情。面对一次次严峻挑战,中国人民凭借怎样的精神缔造奇迹?又收获了怎样的启示和经验?

我们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每次灾难袭来时,“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第一位是救人”,是我们的最高信念。党和政府对百姓安危、人民利益的挂念,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本质。

历史的灾难最终将通过历史的进步得到补偿。“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显示出中华民族面对灾难的坚定和智慧。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降临华夏大地。来势汹汹的非典疫情,让那一年的春天充满不安。面对严峻疫情,党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及时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向全党发出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的号召。国务院先后召开10多次常务会议,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重要防治措施;制定并公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将防治工作纳入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

非典的代价是沉重的,但这个代价并没有白白付出,它大大推动我国应急体制的进步、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社会公共事业的进步,使得我们在后来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受益匪浅。

居安思危,完善体制。2005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汶川地震5个月后,国家立法机关修订防震减灾法,提高学校、医院的抗震设防标准,并对应急救援机制、过渡性安置、灾后恢复重建等作出相应调整。预防与处置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我国应急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正是依托这一套应急管理体系,使我们经受了近年来各种灾难的严峻考验。无论是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还是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突发事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汶川地震后,党和政府及时提出举全国之力,支持灾区恢复重建,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汶川地震3年内投入恢复重建资金就超过1万亿元。中央财政安排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和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用地保障、法制保障„„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恢复重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灾难面前,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汶川地震后仅一个月,19个省市就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一省帮一重灾县”,五湖四海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全国各地的灾害防治和建设经验在这里汇集。玉树地震发生后,灾区5000多名中学生被妥善安置到省外就学。

在灾难中,一个个大写的“人”,更让人感动。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无愧中流砥柱角色,在山崩地裂的危急关头,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带领群众勇敢站立起来。党员和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解放军战士用忠诚和血肉之躯,一次次向世人昭示,我们的人民军队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守望相助。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多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多少父母用双臂为孩子撑起生命的天空,多少老师用身躯为学生挡住死神的威胁。

我们不仅应急,更重长远——

如果说救援抢险是应急能力的集中体现,那艰巨的灾后重建,则是对发展思维和战略的长久考验。

一个客观的现实是,我们正处在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时期。而中国地少人多,逼仄的生存空间,使我们面对灾害时往往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在每一次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如何提高灾区百姓的生活质量,如何使灾区的发展方式实现转变,如何保护灾区的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生态恢复,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备受重视、颇费思量。

玉树是我国的三江源所在地,号称“中华水塔”。当地百姓都知道,从江里直接打上来的水泡奶茶、煮饭,比矿泉水还要好。玉树的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当地发展,也关系到全国。

为保证在恢复重建过程中,玉树环境不被破坏,由中国科学院牵头,130名专家学者参与,对当地的资源环境和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哪些地方可以建、建到什么程度,哪些地方不能建,都广泛征求意见。

在重建过程中,既考虑灾区原有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又充分利用重建提供的发展机遇,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重视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努力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恢复重建,使灾区的基础设施、人居条件都有较大改善。过去灾区很多城市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市政设施很不健全,在重建中全面加强了供水、污水处理、能源供应等公用设施建设。

正是由于充分考虑到当地百姓的需求,才使得恢复重建不是简单地克隆过去,而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发展起点上。汶川地震后,有人担心,当地发展水平至少要倒退几十年,但通过几年灾后重建,有群众由衷地说,“我们的日子至少向前迈进了20年。” 迎难而上促发展

10年,一次次化解经济风险。“满怀信心,果敢从容,坚持改革,攻坚克难”,昂扬奋进、科学发展的精神让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

不像自然灾害那样令人恐惧,经济发展中的曲折悄无声息,却也刻骨铭心。

经济下滑,出口减少,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数增加。2008年,这一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给融入全球化的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打乱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

这一年,中国经济增幅掉头一路向下,从一季度的超过10%,下滑到四季度的不到7%,下降的幅度令人担忧。而挑战的更严峻之处在于,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以上,中国经济会不会被世界经济拖垮?当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全球、从虚拟经济扩展到实体经济、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经济体,其影响之深刻、局面之复杂,远远超过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这个有“世界加工厂”之称的经济体,能不能抵御得住外需急剧下降、大量出口企业停工的猛烈冲击?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能不能承受城镇失业人员增加、上千万农民工回乡的严酷事实?中国保持了30年的快速增长势头,会不会就此戛然而止?

应对严峻挑战,考验的是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展现的是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我们满怀信心,果敢从容——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最困难的时刻,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声音,鼓舞全国人民树立起迎接挑战的信心。这信心来自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信心来自改革30年积累的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信心来自近年来政府在宏观调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正是因为有了信心,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人民共渡难关,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书写了精彩的中国答卷。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打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没有变。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任何理由都不能阻挡我们的脚步。面对猛烈的冲击,中国用最快的速度推出了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力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外需不足内需补,一方面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启动实施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年投资计划;另一方面,推出“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以旧换新”等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我们化“危”为“机”,科学发展——

应对挑战,科学发展成为指导我们的精神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危”中捕“机”,化“危”为“机”,大规模刺激政策将促内需与调结构、惠民生相结合,4万亿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与民生相关的领域。此后,陆续制定并实施了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等十大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期在保增长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财政对“三农”支出大幅增加,节能减排治污投入更多真金白银。近两年,又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出,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我们坚持改革,攻坚克难——

应对挑战,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书写新的篇章。10年发展,改革依然是推动中国前进的强大动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几年间,尽管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都不宽松,但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务院首次针对民间投资发布综合性政策文件。2012年,各部委又密集推出落实国务院文件、推动民间投资的工作细则,以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10年改革,我们行进在深水区,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每一步都在创新精神引领下攻坚,每一步都在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添砖加瓦。在民生领域,连续多年持续推出的改革举措,使得我国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密集的政策措施发挥效力,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

风险与机遇并存,挑战与成就同行。中国经济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只是10年经济发展承受的最大一次挑战。10年间,各种挑战接连不断。从2002年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开始,中国经济多次经受结构失衡、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以及通货紧缩的挑战。正是在应对挑战中,我们精神更加昂扬,经验更加丰富,中国经济更加成熟。

挑战10年,黄金10年,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大踏步前进的10年。经济总量连上大台阶:2006年突破20万亿元大关,2008年实现30万亿元,2010年又冲过了40万亿元,从2003年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其中有6年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速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在世界经济的排位,从2002年的第六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突破1000美元,到2011年已经达到5414美元,中国已经跻身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盘点成就,我们可以自信地说,黄金10年,已经为顺利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盛会盛情中国风

10年,一次次办好喜事。“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奥运精神让中国形象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历程中,总会有一些标志性重大事件,其影响之深远,甚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走向。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正是具有如此历史地位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近10年来的发展道路上,这是最引人注目的两座里程碑,标记着中国成为全世界焦点的重要时刻。

百年期盼,今朝梦圆。为了奥运会和世博会来到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付出了几代人锲而不舍的顽强努力。

1908年,中国人就发出了中国要参加奥运会、举办奥运会的第一声呼唤。1932年,我国只有一名运动员参加了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开启了中国参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艰难征程。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运动员费尽周折参加了3届奥运会,虽然竭尽全力,但从未获得一块奖牌。这也是旧中国苦难深重、积贫积弱在体育事业上的反映。

1894年,提倡“富强救国”的广东人士郑观应,首次提出要在上海举办万国博览会。但是,在战乱频频、积贫积弱的年代,中国办世博,只能是漫漫长夜中一个梦想。

中国与现代奥运、世博会的不解情缘,始终与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顽强努力密切相关,始终与中国走向世界的坚定步伐紧紧伴随。当历史掀开了21世纪这一篇章,中国以全新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时,世界也理所当然选择了中国。

奥运和世博的成功,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制度优势,展现了中国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

我们开放包容,共铸辉煌——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从北京奥运会火炬点燃的那一刻,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经历了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光,共同分享了激情澎湃的奥运欢乐,共同书写了奥林匹克运动新的辉煌篇章。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那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里,共同的欢呼声响彻寰球。

“给中国一个机会、世界将添一份异彩”。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超过7000万人次的中外参观者。从创意无限的场馆展示到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从琳琅满目的科技结晶到思想荟萃的各个论坛,在这个全球性文明盛会上,“世界智慧”和“中国之光”交相辉映。上海世博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类世博会,也是历史上国际参展方最多的一届世博会。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上海世博会的吸引力,汇聚成强烈的“世博磁场”。

“奥运会用体育来促进和平、增进了解,具有独特的吸引力。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抓住了这一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国际奥委会对此感到欣喜。”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如是评价。“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所创下的标准如此之高,以至于此后我们甚至要用几十年去达到它。”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由衷感叹。

我们重信守诺,勇于负责——

向全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奉献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这是中国人民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圆满而成功地兑现了诺言。

为了履行承诺,中国人民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这一张张令人赞叹的中国答卷上,凝结着各方的智慧和汗水。

盛会的成功,来自于持续快速增强的综合国力。正是改革开放30年所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我们高水平完成了筹办主办工作。而奥运会和世博会,也是向全世界打开的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展示了新中国发展的辉煌成就,展示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盛会的成功,来自于“举全国之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合力做好世博筹办工作,成为各部门各地区的自觉行动。为确保上海世博会平安举办、长三角各地、华东地区以及全国各省区市共同构筑起一道井然有序、开阖有度的安保网络。

我们追求卓越,默默奉献——

盛会的成功,来自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强大支撑。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全心为民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严谨科学的实干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无不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在奥运会和世博会的筹办举办过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得到了充分而集中的展示。

盛会的成功,来自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觉奉献。无论是从ABC开始学习英语的出租车司机,还是刻苦演练的奥运礼仪小姐;无论是讲文明讲礼貌的小学生,还是在一线辛勤工作的志愿者,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奥运进社区”、“奥运进校园”、“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在奥林匹克宗旨的促进下,城市功能在改善,服务水平在升级,环境保护在推进,公民素质在提高。

这两大盛会在中国的举行,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深入人心,极大地提升了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科技意识、文明意识;活跃在奥运赛场内外的上百万志愿者、拉拉队和观众,让我们更加体会到真诚、热情和包容的珍贵;创新作为世博会不变的灵魂,为中国未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提供了无数的灵感和启示。

经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大考”的中国人,完成了从“看世界”到“融入世界”的完美转身。

一个民族的崇高精神是需要传承接续的。井冈山精神,为中国革命播撒燎原火种;长征精神,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中;延安精神,支撑我们夺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不断丰富。精神是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秉承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人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本报记者 皮树义 许志峰 朱剑红)

下载农业免税,田野劲吹反哺风——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三(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免税,田野劲吹反哺风——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三(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