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8-14章的习题)
2010-2011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复习指南
一、考核说明
考试范围:课程所有内容,重点是第8-15章;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7月15日下午14:00-16:00 试题题型: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多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 答 题:(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论 述 题:(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案例分析题:(1题,共20分)。
二、各章复习重点
第1~7章
略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怎样评价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经历十多年的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它的确立及其两方面内容)
3、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先富”和“共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4、关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2、我们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3、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3、关于建设和谐文化。
2.1984年10月,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文件是(B)。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 D.《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D)。
A.阐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各自特点 B.强调了资本主义也可以搞计划经济 C.说明了计划和市场是覆盖全社会的
D.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4.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B)。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种一制度的确立是由(A)。
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 C.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D.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6.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C)。
A.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4.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是(D)。A.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达到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 C.满足人们的富裕生活需要 D.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15.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在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D)。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C.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BCD)。A.计划与市场都反映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 B.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计划与市场可以在同一社会中共同发挥作用 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BCD)。A.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 B.政企职责不分,权力过于集中
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 D.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B.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结果 D.科技发展水平低的结果
9.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进一步(ABCD)。
A.理顺分配关系 B.完善分配制度 C.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D.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10.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ABCD)。A.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 基本医疗保险 C. 失业保险制度
D.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1.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所谓“新”,就在于它(ABCD)。
A.同信息化等到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12.建设创新型国家(BCD)。A.经济是保障 B.科技是关键 C.人才是核心 D.教育是基础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政体是(B)。
B.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 C.主要内容 D.性质
8.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C)。A.依法治国 B.权利制衡 C.人民当家作主 D.多党合作
二、多项选择题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在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政权的专政力量。这是因为(ABCD)。
A.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力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会弱于资本主义 B.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分化和颠覆的图谋没有改变 C.国内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有时还会很尖锐 D.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2.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ABC)。
A.政治原则的领导 B.政治方向的领导 C.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D.组织关系的领导
3.在多党合作制度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是(AB)。A.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执政党与参政党或合作党的关系 C.组织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D.执政党与在野党或反对党的关系 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CD)。A.政治协商 B.权力制衡 C.民主监督 D.参政议政
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C.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志
D.民主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四有”的核心和精神支柱是(A)。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2.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B)。A.实现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实现大同社会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B)。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B.整个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 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的问题 4.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体现是(C)。A.思想道德 B.社会公德
C.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民族精神
5.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具有基础定位的是(A)。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连、有机统一,是(ABCD)。
A.对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C.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D.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ABCD)。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ABCD)。
A.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B.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 D.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是(ABCD)。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ABCD)。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坚持民主法治
4.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A)。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5.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A)。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发展和谐文化 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6.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B)。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C.发展经济
D.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B)。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坚持改革开放
D.正确处理建筑工地发展稳定的关系
8.2006年10,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B)。
A.创新 B.发展
C.管理 D.保障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是(A)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生态良好 D.生态平衡
6.目前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ABCD)。A.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B.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C.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D.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7.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ABCD)。A.物质文明建设 B.政治文明建设 C.精神文明建设 D.和谐社会建设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CD)。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D.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口号的时间是(A)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56年
2.1955年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1960年,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的思想、政策方针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就是(C)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 D.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2.“一国两制”构想(ABCD)A.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 B.基本内容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D.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后,在香港设立了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人自己管理,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ABD)A.立法权 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独立的外交权 D.行政管理权和财政独立
4.中国政府提出,我们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ABCD)A.在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两种可能性
B.能否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 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
D.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独”势力搞“台湾独立”的阴谋
5.“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的重大历史意义有(ABCD)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理 C.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模式 6.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对台关系的意见,内容是(ABCD)
D.对国际问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7.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对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所作的最大的调整是实行(C)
A.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完全的不结盟政策 D.反美统一战线 8.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D)A.和平与发展 B.和平、稳定、公正、合理 C.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A)
A.反对侵略扩张,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权利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C.决不干涉别国内政 D.平等互利 10.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B)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11.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建立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D)A.互利、互信、团结、合作的新安全观 B.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的新安全观 C.互利、合作、繁荣、发展的新安全观 D.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二、多项选择题
1.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他所说的第二世界国家有(ABC)A.日本 B.英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ABCD)
A.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单项选择题
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关键在于(B)A.维护全体职工的经济利益
B.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C.稳定全体职工的工作岗位 D.大力提高全体职工的文化水平
2.我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B)A.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他们主要是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C.他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以及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都负有重要责任
D.没有知识分子参加,取得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3.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B)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新的资产阶级 D.不劳而获的寄生者 4.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B)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互助,维护祖国统一 C.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各自独立 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D)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时期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主要有(ABC)A.队伍迅速壮大
B.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C.岗位流动加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削弱,自主性大为增强
D.工人阶级是国家主人翁,又是私营企业的雇佣劳动者
2.新时期以来,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有(ABC)A.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B.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C.在各类非公经济企业中就业的职工已经达到职工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 D.80后新工人开始成为骨干力量 3.我国知识分子是(ABCD)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C.文化、教育、科技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D.科技兴国的主力军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社会阶层主要包括(ABCD)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 D.私营企业主
5.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政策是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具体是指(ABCD)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性质是指(ABCD)A.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ABD)A.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B.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C.由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D.人民的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3.党中央强调指出,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在(ABC)A.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C.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D.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4.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坚持的方针是(ABCD)A.标本兼治 B.综合治理 C.惩防并举 D.注重预防
5.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是(ABC)A.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C.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在于(ABCD)
C.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D.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ABCD)
A.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B.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C.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D.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12.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执政的成功经验,主要是(ABCD)
A.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B.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C.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1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主要经验是(ABCD)A.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
B.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从()开始的。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党的二大C,党的三大
D.党的七大
答案:A 2.()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C.中共“六大”
D.中共“七大”
答案:B 3.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答案:C 4.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重大命题的政治报告是()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论新阶段》C.《目前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D.《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B 5.党的()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A.三大
B.七大C.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B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答案:A 7.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
A.两大理论成果
B.三大理论成果C.四大理论成果
D.五大理论成果
答案:A. 8.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时期,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C.竞争与垄断
D.多极化与全球化
答案:A 9.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B.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革命实践C.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答案:D 10.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B 11.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在()。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12.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关于中国社会各阶级划分理论的形成B.关于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C.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D.关于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方针的提出
答案:C 13.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答案:D 14.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B.人民战争思想的形成C.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的形成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
答案:D 1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答案:C 1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能否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键在于()
A.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B.是否把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C.是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区别开来D.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毛泽东思想
答案:B 17.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的人是()A.刘少奇
B.周恩来C。邓小平
D.江泽民
答案:C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依据是()答案:D A.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B.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
C.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D.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
19.(),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答案:B A.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
20.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答案:B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1.党的(),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A.十二大
B.十三大C.十四大
D.十五大
答案:B 22.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的标志是()
A.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C.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十四大
答案:D 23.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当代中国的马列主义B.邓小平个人智慧和历史经验的结晶C.已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答案:B 24.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A.如何发展社会主义B.如何巩固社会主义C.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答案:C 25.邓小平理论是关于()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B.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C.过渡时期的理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答案:D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科学发展观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案:B 27.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是在党的()
A.十二届三中全会
B.十四大C.十四届三中全会
D.十五大
答案:D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的问题。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答案:C 29.党的十八大将()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案:C 30.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的问题。答案:C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D.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案:D 32.围绕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习近平要求铸牢强军之魂。这里的魂是指()A.能打仗、打胜仗.
B.听党指挥C.依法治军
D.从严治军
答案:B 33下列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一步”B.回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C.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D.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
答案:A 34.(),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A.共同理想
B.共同的目标C.共同思想基础
D.共同奋斗
答案:C 35.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A.政治路线
B.组织原则’C.思想路线
D.工作作风
答案:C 36.经过()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A.延安整风
B.遵义会议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A 37.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是在()
A.1978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C.1980党十一届五中全会上D.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
答案:B 38.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兰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A.“两个凡是”B.以阶级斗争为纲.C.苏联模式
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 39.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党的()
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答案:A 40.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的重要性。A.解放思想
B.经济建设C.理论联系实际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案:A 41.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A.反对教条主义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答案:D 4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C.与时俱进
D.开拓创新
答案:C 43.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奥妙就在于它有()的理论品质,它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发展的科学体系。
A.与时俱进
B.开拓创新C.实践性
D.求真务实
答案:A 44.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推进()A.理论创新
B.实践创新C.制度创新
D.文化创新
答案:A 45.今天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答案:C 46.我党思想路线中的“理论联系实际”中的“理论”是指()答案:C A.书本知识B.实践经验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47.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的共同特点是()答案:A A.主观与客观相脱离
B.思想与行动不一致C.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D.口是心非
48.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答案:B 49.(),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答案:A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0.(),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A.解放思想
B.理论联系实际C.从实际出发
D.勇于坚持真理
答案:B 51.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
B.实事求是C.发展马克思主义
D.可持续发展
答案:B 52.()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A.科学
B.阶级斗争C.实践
D。人民群众
答案:C 5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党的建设
B.一切从实际出发C.实事求是
D.勇于发展真理
答案:C 5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是()
A.本本主义
B.实事求是C.无政府主义
D.乌托邦主义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党的一大到四大先后提出了()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
A.最终的奋斗目标B.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C.建立革命统—战线D.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E.农民同盟军
答案:ABCDE 2.导致党在幼年时期走弯路的主要原因有()
A.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B.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状况不甚了解C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D.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E没能实现与时俱进
答案:ABCD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答案:ABC A.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B.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C.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D.新世纪探索中的重大成果E改革开放以来全党达成的共识
4.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就必须()
答案:BCE A.背诵马克思主义词句B.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C.了解中国社会实际状况D.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个结论E.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答案:ABCDE A.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代特征相结合C.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D.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E.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6.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具体表现为()答案:BDE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B.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C.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E.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执政为民C.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D.做到发展依靠人民 E.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答案:ABCDE 8.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A.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B.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深刻复杂的大革命。E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答案:ABC 9.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K新民主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建设 E.改革开放
答案:BCD 10.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抗日战争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想。
A.哲学
B.军事C.统—战线
D.党的建设E.民族宗教
答案:ABCD 11.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于(),并且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人民民主专政理论C.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D.社会主义建设理论E.改革开放理论
答案:BCD 12.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它具有的鲜明特点是()
A.科学性
B;独创性C.完整性
D.多重性E.实用性
答案:ABC 13.毛泽东思想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除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外,还包括关于()的理论。A.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B.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C.政策和策略 D.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E.党的建设
答案:ABCDE 14.独立自主,就是(),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它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
A.坚持独立思考
B.坚持走自己的路C.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D.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主权E.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答案:ABCDE 1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答案:ABCDE A.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B.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C.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D.是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E.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16.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关系到(),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A.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历史B.党的团结C.国家的安定D.党未来的发展前途E.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
答案:ABCDE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答案:ABDE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B.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C.融人发达国家的体系中D.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基础上E.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19.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答案:ABCDE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
20.邓小平理论是()
A.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C.是邓小平个人创造的理论D.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E.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
答案:BDE 21.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人阐述,极大地解放了人门的思想。
A.社会主义本质B.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C.社会主义发展阶段D.“三个有利于”标准E.公有制实现形式
答案:ABD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指()
A.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B.代表先进生产力前进方向C.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 D.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E.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答案:ADE 23.党的十七大将()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三今代表”重要思想 E.科学发展观
答案:CDE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这些基本问题展开。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完善市场经济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E.什么是公平正义、怎样实现公平正义
答案:ACD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D.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E.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答案:ABCDE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答案:ABC A.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C.国家兴盛与个幸福D.政治与经济
E.理论与实践
2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答案:ABCDE A.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B.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C.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D.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E.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8.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求()
答案:ABCDE A.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B.不断推进理论创新C.坚持—切从本国实际出发D.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E.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29.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答案:ABCDE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C.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达到实事求是D.在实事求是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E.解放思想是为了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 30.解放思想就是()答案:BCD A.—切从本本出发
B.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C.使主观和客珊目符合D.实事求是 E.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
31.在党的思想路线问题上,邓小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答案:ABD A.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B.对它的内容首次作出了概括C.把解放生产力明确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组成部分D.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睦E.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措施
32.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两大历史陛的贡献()答案:AD A.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向C.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成功地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E.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
3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表现在()
答案:ABCDE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C.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D.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E.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34.邓小平特别强调了解放思想,并阐明了解放思想的含义()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B.研究新情况C.解决新问题D.实现民主的法制化制度E。反对思想僵化
答案:ABC 3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一切从观念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E.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答案:ACDE 36.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必须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B.是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C.要发展地看问题,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D.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象所迷惑E.始终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答案:ABCDE 37.要做到U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做到()
A.要吃透理论
B.要弄清实际C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E.不断创新
答案:ABCD 38.实事求是是()的精髓
A.科学发展观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ABCDE 39.实事求是是()A.—切政党的思想路线B.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C.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D.邓小平理论的精髓E.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答案:BCDE 40.实事求是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原则,能够体现这一哲学思想的毛泽东的代表作有()
A.《反对本本主义》
B.《实蹦论》C.《矛盾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E.《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答案:ABCDE 41.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A.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的根本要求B.中国共产党人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C.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D.我们党的工作方法E.我们党的领导方法
答案:ABCDE
三、判断题
1.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对 2.中国共产党刚成立就认识到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答案:错
3.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
答案:对
4.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经历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
答案:对 5.经过延安整风,党逐渐形成了合乎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答案:对 6.经遵义会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答案:错 7.中期八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答案:错 8.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是具体的,因而它的运用,要根据各国的具体隋况。答案:对
9.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答案:对
10.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就是因为它能够与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答案:对
1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答案:对 12.“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目标。(答案:对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错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答案:对
15.我们应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答案:对
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
答案:对
17.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答案:错
18.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答案:错 19.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答案:错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立、建设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答案:错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答案:对 2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答案:对
23.毛泽东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答案:对
24.现在我们还尉巴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
答案:对
2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答案:对
26.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答案:对
27.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人类共同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答案:错
28.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而形成的理论概括。()
答案:对 29.毛泽东思想萌芽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大革命时期乙()
答案:对
30.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
答案:错 31.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答案:对
3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统一战线。()
答案:错 33.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答案:对
34.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答案:错
35.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党的十四大。()
答案:错 36.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答案:对
37.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答案:对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理论成果,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阶段性和系统r生的内在统一。()
答案:对
3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指导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对
40.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答案:对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答案:对
42.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决不能在任何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答案:错 4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答案:对 4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招 答案:错
45.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存在较大的区别。()
答案:错
46.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答案:错 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答案:对 48.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答案:对 49.共同思想基础,是—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标答案:错
5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紧密联系在—起,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答案:错
51.中国特色社主义是全醚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答案:对 52.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是存在较大差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答案:错
53.—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答案:对
54.“实事求是”这句成语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只是对求实治学态度和方法的赞扬。()
答案:错 55.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答案:对 56.邓小平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
答案:错 57.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答案:对 58.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地界定我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答案:对
59.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答案:对
60.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党的领导工作程度不同地背离了正确的思想路线,由此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答案:对
6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成功开辟了—条适合中国国,隋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答案:对
62.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
答案:对
63.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答案:对 64.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强调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答案:对 65.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答案:对
66.胡锦涛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答案:错
67.胡锦涛在提出和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答案:对
68.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答案:对
69.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
答案:错
70.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答案:对 71.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
答案:对
72.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答案:对 73.邓小平将“理论联系实际”,这种相联系比喻为有的放矢。()
答案:错 74.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答案:对
75.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明:“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答案:对
76.党在不同日搠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者都是解放思想。答案:错 7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大讨论是在1978年。()
答案:对 78.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错
79.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答案:对
80.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理论对实践的基础作用。()
答案:错 81.毛泽东曾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
答案:对 8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答案:对 83.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是教条主义,二是经验主义。()
答案:对
8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致的,都是实事求是。()
答案:对
85.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答案:对
86.所谓精髓,对于某—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答案:对
87.贯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一条红线就是实事求是。()
答案:对
88.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答案:对
89.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答案:对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党的(C)决定的。A.“五大” B.“六大” C.“七大” D.“八大”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C)。A.实事求是 B.遵义会议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3、“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D)正式提出的。A.1982年党的“十二大” B.1987年党的“十三大” C.1992年党的“十四大” D.1997年党的“十五大”
4、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D)。A.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D.实事求是
5、(D),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2年
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B)。A.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B.时代主题的转换 C.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经济全球化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A)的基础上提出来的。A.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 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苏东剧变 D.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8、以人为本就是以(A)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所有人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B)。
A.实事求是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于(C)。A.实事求是 B.反对左倾教条主义 C.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D.反对右倾投降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ABCDE)。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E.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ABC)结合起来。
A.中国实践 B.中国历史 C.中国文化 D.中国政治 E.中国经济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ACE)。
A.实事求是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群众路线 D.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E.独立自主
4、在邓小平理论中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AB)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E.对立统一
5、“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CDE)”。A.生存之道B.发展之根C.立党之本D.执政之基E.力量之源
6、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ABCDE)。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E.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7、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它(ABC)。
A.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B.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D.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E.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B)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A.经济建设 B.思想路线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D.反对“两个凡是”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C)。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3、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D)。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党的建设 D.实事求是
4、一切从实际出发,当今中国最大的实际是(A)。
A.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生产力水平较低阶段 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阶段 D.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阶段
5、(C)是实践的主体。
A.无产阶级 B.人 C.人民群众 D.共产党人
6、(C)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A.马列主义 B.逻辑 C.社会实践 D.经济效益
7、思想路线又称为(D)。
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群众路线 D.认识路线
8、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界定的文章是(D)。A.《实践论》 B.《矛盾论》 C.《论新阶段》 D.《改造我们的学习》
9、在四个创新中,处于前提基础的是(A)。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10、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B)。A.提出实事求是 B.提出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 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概括的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是(ABC)。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C.自我批评 D.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E.典型示范与普遍推行相结合
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BCD)。
A.具有理论性 B.体现时代性 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 E.增强实践性
3、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BCDE)。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E.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ABCE)。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目的是为了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没有关联 E、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的
5、邓小平在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ABCD)。A、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倡导的最根本的作风 B、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C、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D、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E、实事求是要做到求真务实
6、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这些理论成果包括(ABCDE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划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准是(A)。A.领导权的变化 B.时代的变化
C.革命的对象的变化 D.革命动力的变化
2、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是(A)。
A.封建地主阶级 B.中国小资产阶级 C.中国大资产阶级 D.中华民族资产阶级
3、成为区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水岭的事件是(C)。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4、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
A.半殖民地半封建 B.资本主义 C.封建主义 D.新民主主义
5、阻碍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B)。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6、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B)。
A.工人问题 B.农民问题 C.地主问题 D.资本家问题
7、中国革命最主要的依靠力量是:(A)。
A.工人和农民 B.农民 C.民族资产阶级 D.农民和小资产阶级
8、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核心问题是(A)。
A.对农民的领导 B.同民族资产阶级结盟 C.团结小资产阶级 D.反对资产阶级
9、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B)。
A.革命对象的不同 B.革命领导阶级的不同 C.革命动力的不同 D.革命前途的不同
10、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B)。
A.政治斗争 B.武装斗争 C.合法斗争 D.秘密斗争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小资产阶级主要包括(ABCD)。)。
A.知识分子 B.小商人 C.手工业者 D.自由职业者 E.资本家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ABCD)。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E.资产阶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ABC)。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地主阶级 E.资产阶级
4、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内涵是(ACD)。
A.允许民族工商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引导 B.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节制或者限制 E.无条件的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BCE)。
A.实行“耕者有其田”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限制和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E.保护民族工商业
6、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主体是(ABCD)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E.大资产阶级
7、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主要依据是(ABD)。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B.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C.大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
D.敌强我弱的形势,广大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E.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8、1928年到1930年,毛泽东撰写的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文章有(ABD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E.《矛盾论》
9、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是(CDE)。A.同先进的生产力结合在一起 B.组织性、纪律性强
C.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彻底 D.人数虽少,但比较集中,便于组织 E.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10、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ACD)。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B.单纯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
C.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D.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文化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C)。
A.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中国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B)。A.社会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半殖共产主义体系民地半封建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3、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A)。A.没收官僚资本 B.赎买民族资本主义)。
C.没收地.富的工商业 D.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4、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基本政策是(D)。A.加工订货 B.公私合营 C.统购包销 D.和平赎买
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D)。
A.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 B.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
C.发展生产的路线 D.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B)。
A.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国民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8、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B)。
A.农业合作化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合作制的建立 D.生产责任制
9、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C)。A.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10、在中国大陆,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D)。A.新中国建立 B.全国大陆地区的解放统一 C.土地革命运动的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是(ABE)。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中国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E.中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
2、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主要有(ABCDE)。
A.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C.集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ABCE)。
A.统购包销 B.经销代销 C.加工订货 D.租赁承包 E.公私合营
4、我国对资本家实行经济赎买的“四马分肥”是指(ABCD)。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资方红利 D、工人福利费 E、社会公益金 5、195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象是(ABC)。
A.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
6、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是(ACD)。A.利用 B.赎买 C.改造 D.限制 E.没收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ABC)。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对私营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8、在实现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ABC)。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协作组
9、三大改造时,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表现为(ABCD)。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购 C.统购包销 D.经销代销 E.公私合营
10、我国对个体农业是新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DE)。A.自愿互利 B.积极领导 C.公私兼顾 D.国家典型 E.示范帮助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深刻论述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的著作是(B)。A.《 实践论》 B.《论十大关系》 C.《矛盾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著作是(D)。A.《论十大关系》 B.《矛盾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3、邓小平明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在(D)。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 D.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是(A)。
A.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C.突出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5、我国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B)。A.没有深刻的理解马恩的有关论述 B.没有科学的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C.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 D.没有搞清楚中国的国情
6、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B)。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D.坚持死项基本原则
7、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更直接地体现于(B)。A.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主体 B.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社会主义搞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高度集中,资本主义分散管理
8、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判断是(D)。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社会和谐
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反对两极分化 C.改革与开放 D.发展生产力
10、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C)。A.高水平的国内生产总值 B.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C.科学技术 D.高素质的劳动者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AB)。A.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 B.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 C.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联系的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的状况相联系的
E。迅速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相联系的
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左”的偏差的原因是(ABCDE)。A.认为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有利的国内环境,可以很快地实现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
B.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C.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着是阶级斗争
D.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
E.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
3、社会主义本质是(ACE)。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和谐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据是(ABCD)。A.对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的逻辑推演
B.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认真总结 C.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 D.科学地把握当前的时代特征 E.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预见
5、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实践针对性是(AB)。
A.过去只着重于关注巩固和扩大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把它当着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
B.防止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和其他消极现象
C.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 D.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批判与借鉴 E.对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
6、社会主义本质提出的意义是(ABDE)。A.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B.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 C.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D.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E.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
7、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依据是(ABC)。
A.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B.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C.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D.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E.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8、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BC)。
A.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B.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C.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D.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E.加强党的领导决定的
9、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目标是(ABCD)。
A.改造落后生产力 B.提升传统生产力 C.发展先进生产力
D.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E.赶超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
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有丰富内涵(ABCD)。A.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C.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D.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E.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党首次系统提出和阐述初级阶段理论的是(C)。A.1978年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B.1982年党的十二大 C.1987年党的十三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
2、一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D)。
A.底子薄,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B、生产力不发达,教育科技落后。C、社会制度不健全、不完善。D、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A.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D.经济快速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核心和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D.坚持党的领导和团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A.起自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本世纪中叶
B.起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到本世纪中叶 C.起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本世纪中叶
D.起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6、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性质是(A)。
A.社会主义社会 B.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C.向马克思主义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D.进行改革开放,以效仿西方发达国家
7、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到202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的奋斗目标是(A)。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C.实现工业化,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党的十六界六中全会,提出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是(B)。
A.小康 B.和谐 C.开放 D.可持续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主要的特点是(D)。A.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 B.市场经济不发达 C.社会主义法制不健全 D。生产力不发达
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坚持(B)。A.社会主义道路 B.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专政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的两层含义是(AB)。A.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C。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通过改革开放以效仿资本主义
D.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加快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E.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可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经验。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不成熟主要表现在(AC)。A.生产力不发达 B.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C.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不成熟、不完善 D.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较大的差距
E.相对于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而言还不够格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CDE)。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E.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BC)。A. 经济 B.政治 C.文化 D.民主 E.文明
5、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因为(BCE)。A.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是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
D.只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E.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贫困落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ABCDE)。
A.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C.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B.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D.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E.二者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7、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因为(ABDE)。A.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B.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 C.在这个阶段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 D.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E.初级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经过长期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是(DE)。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马克思主义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E.坚持改革开放
9、党的基本路线是(ABCD)。
A.党在一定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 B.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C.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 D.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E.基本纲领的展开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D)。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C)。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改革 D.对外开放 3、我国改革的重点是(B)。
A.科教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稳定的(C)。A.前提 B.基础 C.目的 D.手段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C)。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 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6、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 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 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 7、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C)。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8、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D)。
A.对外开放为主、自力更生为辅 B.自力更生为主、国外援助为辅 C.互不相干、相互排斥 D.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9、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的理论基础是(A)。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B.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0、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变和铲除原有的经济制度 C.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CDE)。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E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三个有利于”标准(ABCD)。
A.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B.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 C.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一个是否对错的判断标准
D.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E.是对改革不问姓“资”姓“社”的标准
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E)。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目的 D.发展是手段 E稳定是前提
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ABC)。
A.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B.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C.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是因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E.是因为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5、我国引进外资应遵循的原则是(ABD)。
A.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B.利用外资规模要适度,同偿还能力相适应 C.尽量吸收短期商业贷款 D.外资利用保证发展重点地区、产业的需要 E.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
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BCD)。
A.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C.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D.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7、我国的改革是(ABC)。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新时代条件下的新的伟大革命
C.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8、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BC)。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立体式
9、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是(ACD)。A.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B.两者本质上是对立的、互相排斥的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 D.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2、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四、论述题
1、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
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 过程中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 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 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 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 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一、简答题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答:《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
2、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3、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简答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是最主要的。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简述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
答: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没有欧洲那样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整个阶级都是最革命的。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紧密的工农联盟。
第三,中国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却高度集中在少数的工业城市和一些大的企业中,便于团结战斗,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4、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论述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答:统一战线:就是不同的阶级阶层,党派和社会集团等等,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联合起来实行统一的行动.武装斗争:通常指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被压迫阶级推翻反动统治,被压迫民族推翻殖民统治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统一战线有利于各阶层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党的建设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力等问题。
三大法宝的关系: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
2、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三、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经济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
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四、简答题
1、科教兴国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2、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
3、为什么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2)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3)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四、论述题
1、试说明邓小平科学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认真总结,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科学地把握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发展生产力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要实现共同富裕,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还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这又是在存在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将伴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而逐步地得到充分体现。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3年,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
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其丰富的内涵,择其要者: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第二,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3、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第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第五,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答: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是指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内容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一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
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是什么
答:(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答: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力争比二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②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③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答:(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概括
(2)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4)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为什么我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我国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是由其历史前提、现实国情以及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①首先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原来处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程度而言,还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②其次,就现实的国情来看,我国至今尚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经过五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初步进入小康社会。然而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而且极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③最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决定了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初级阶段。中国到21世纪中叶所要实现的现代化,它的水平和标准既不同于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也不同于19世纪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是21世纪知识经济条件下的 现代化。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已经有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就决定了我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水平和标准更高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化,必需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实现它。
3、如何理解“总体上的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答: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①二者的联系表现为:同处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战略阶段,同处于小康阶段。②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其一,“总体小康”是指我们现在已达到的小康现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将要达到的目标。其二,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是将目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五、简答题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答:(1)从性质来讲,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从作用来讲,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必须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4)改革是全面的改革;(5)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如何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 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3)“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而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一个是否对错的判断标准。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1)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2)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
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3)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4)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四、论述题
1、试述“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①相对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我国的改革就是第二次革命;②把我国的改革称为革命,是就其起着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这个意义上说的;③把改革称为革命,是从它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理解的;④改革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①改革是革命,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②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如公有制、人民民主专政等,不能改变,而其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强调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第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习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A.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2.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
A.实事求是 B.反对本本主义
C.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最根本的原因是()
A.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C.毛泽东思想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D.毛泽东思想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4.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惟一正确的科学态度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
C.依靠引证马克思对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证来解决问题 D.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
5.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中共六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6.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明确确立,是在党的()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7.邓小平理论是在以()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产生的。A.战争与革命 B.知识经济 C.冷战 D.和平与发展
8.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实事求是的理论 D.改革开放的理论 9.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 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经济建设理论、政治建设理论、文化建设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其原因是()
A.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 B.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D.共产国际的要求 E.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A.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C.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E.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A.中国传统相结合 B.中国文化相结合 C.中国思想相结合 D.中国实践相结合 E.中国历史相结合
4.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
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判断 E.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
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源 C.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D.当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E.“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四)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题的是()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2.对“实事求是”做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铞涛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A.提出改革开放
B.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在()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82年党的十二大 D.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就是()A.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B.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C.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D.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多项选择题
1、“解放思想”的含义是()A.前提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对象必须是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 C.目的必须是实事求是
D.目的必须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邓小平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A.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B.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C.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D.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E.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3.“与时俱进”的含义是()
A.体现时代性 B.体现科学性 C.把握真理性 D.把握规律性 E.富于创造性
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C.解放思想是形式,实事求是是内容 D.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E.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三)简答题
1.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2.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
1.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前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封建主义的腐朽 D、反动势力的联合
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北伐战争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6、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地主豪绅
7、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资产阶级领导 B、无产阶级领导 C、农民阶级是主力军 D、帝国主义是主要敌人
8、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A、农民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开明士绅
9、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武装斗争 B、农民问题 C、党的建设 D、领导权问题
10、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二)多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是()
A、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中国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 D、国民素质的低下 E、官僚资本四大家族的剥削和压迫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E、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3、下列不属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的是()A、中国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失去了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B、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C、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在社会经济中已不占统治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 E、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
4、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是()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任务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E、革命前途不同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A、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B、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C、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
D、确立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 E、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3、简述“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四)论述题
1、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2、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2、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6、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
A、委托订货 B、统购统销 C、委托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 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9、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A、社会主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B、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
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
2、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3、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
4、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E、个体经济
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有()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民族资产阶级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3、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第五章
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本质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说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完善公有制 B、消灭私有制、消除剥削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发展社会生产力
3、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
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4、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A、靠改革开放 B、靠自己的发展
C、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靠反对霸权主义
5、“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核心是()A、生产力标准 B、经济发展水平标准 C、综合国力标准 D、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6、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A、理论前提 B、核心内容 C、思想基础 D、精髓
7、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是()A、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办法 B、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办法
8、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特别指出,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对抗性矛盾 D、阶级对立的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A、大力发展生产力 B、什么是社会主义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过去对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是()A、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D、社会主义本质与体制模式的区别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计划经济 D、按劳分配
4、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
A、同等富裕 B、同步富裕 C、两极分化 D、平均发展
5、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是()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统一 E、两者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的统一
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了()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从生产力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D、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E、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五)论述题
1、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结合实际分析这一论断。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党首次系统提出和阐述初级阶段理论的是()
A.1978年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 B.1982年党的十二大 C.1987年党的十三大 D.1997年党的十五大
2.一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A.底子薄,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B.生产力不发达,教育科技落后 C.社会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D.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D.经济快速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 4.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A.经济建设 B.文化建设 C.党的建设 D.新农村建设
5.确立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的是()A.1982年党的十二大 B.1987年党的十三大 C.1997年党的十五大 D.2002年党的十六大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确立的奋斗目标是()A.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建设成为小康社会
C.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国家
D.建设成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和谐社会
7.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路径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B.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核心和关键是()不动摇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党的领导和团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的两层含义是()
A.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C.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通过改革开放以效仿资本主义
D.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加快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E.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可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经验。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不成熟主要表现在()A.生产力不发达
B.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C.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不成熟、不完善 D.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较大的差距
E.相对于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而言还不够格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E.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A.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C.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D.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E.二者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因为()A.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是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
D.只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E.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贫困落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题
1.为什么我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A、基础 B、前提 C、动力 D、目的
3、我国的强国之路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改革开放 D、发展高科技
4、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5、扩大对外开放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发展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
6.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7.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是()
A、所有国家 B、周边国家 C、与中国友善的国家 D、发达国家 8.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9.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发展生产力 C、改革 D、物质利益原则 10.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 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发展是动力 D、稳定是前提
2、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
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 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A、发展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 E、发展国际旅游业
4、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珠海 B、深圳 C、海南 D、厦门 E、汕头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四)论述题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题
单项选择题
【108020】 温家宝总理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仰望星空》的诗文,这里的“仰望星空”其本来含义是指()。
A. 胸怀远大理想 B. 前瞻性的思考未来 C. 注重理论研究与创新 D.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C
【10802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 B. 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 C.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发生 C
【108023】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B. 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C. 实事求是 D. 与时俱进 A
【108024】 党的幼年时期我们在应用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犯的最主要的错误是(A. 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 B. 把马克思主义国际化 C. 把马克思主义实用化 D. 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D)。【108025】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王稼祥 D. 张闻天 A
【108026】 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曾经深刻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本质是()。
A. 武装斗争的历史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C. 不断理论创新的历史
D. 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人民革命的历史 B
【108027】 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典型事例是()。
A.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提出 B. 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C. 实事求是的提出
D. 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 C
【108028】 在党的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阐述的是()。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朱德 A
【108029】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1935年党的遵义会议 B.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全会 C. 延安整风 D. 1945年党的七大 D
【1080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 B
多项选择题
【108039】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包括()。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A,B,C,D
【108040】 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说来就是要和()。A. 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B. 中国历史相结合 C. 中国文化相结合 D. 中国国情相结合 A,B,C
【108043】 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
A.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B. 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 C. 在实践中创造些新的东西 D. 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C
【108048】 党的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党在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方面走了一段弯路,其主要问题是()。
A. 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化 C. 把马克思主义经验化
D.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A,D
【10805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A. 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 B.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 D.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D
【1080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B,C,D
【108056】 我们党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所围绕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A,B,C,D
【108058】 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是()。
A. 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B.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 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 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A,D
【108059】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做到(A. 不动摇 B. 不懈怠)。C. 不彷徨 D. 不折腾 A,B,D
简答题
【108063】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具体说来,就是要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108064】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答案: 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08065】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答案: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一次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一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08068】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答案: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108069】 简答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根本任务。
答案: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和提高、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108071】 简答如何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本质。
答案: 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论述题
【108073】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 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使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终于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继续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统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08074】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但是,在党的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党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特别是由于1931年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党。党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合乎实际的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 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08134】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A. 封建社会 B. 前资本主义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后农业社会 C
【108135】 在近代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
【108141】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以及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 帝国主义 B. 封建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生产力严重落后 A
【108143】 中国共产党最早明确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党的()。
A. 一大 B. 二大 C. 三大 D. 四大)。B
【108144】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处的历史范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
A. 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范围 B. 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范围 C. 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范围 D. 不超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
【108145】 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 有了新的革命纲领 B. 有了新的革命前途 C. 有了新的革命领导权 D. 有了新的革命任务 C
【108147】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A.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D. 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B
【108149】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的著作是()。
A. 《新民主主义论》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论联合政府》 B
【10815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108152】 贯穿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 武装斗争问题 B. 分清敌友问题 C. 党的领导问题 D. 农民问题 D
【108153】 毛泽东首次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判断是在()。
A.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
B. 1928年毛泽东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 1930年毛泽东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 1935年遵义会议 A
【108154】 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矛盾论》、《实践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当时党内严重的()。
A. 经验主义 B. 教条主义 C. 冒险主义 D. 唯心主义 B
【108156】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1949年十月一日新中国的成立 B. 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C.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1958年人民公社完成,我国农村土地集体化 A
【108165】 正确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功过,主要应当用()。
A. 历史的眼光 B. 今天的眼光
C.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眼光 D. 放眼未来的眼光 A
【108167】 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是“新”的,是因为()。
A. 它有新的革命前途 B. 它有新的革命领导力量
C. 它有新的革命依靠力量,即主要依靠工农阶级 D. 它有新的革命对象 A,B,C
【108168】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D. 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C,D
【10817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主要是()。A. 帝国主义 B. 封建地主阶级 C. 官僚资产阶级 D. 一切剥削阶级 A,B,C
【10817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 没收外国资产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D. 保护民族工商业 A,B,D
【108173】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
A. 统一战线 B. 武装斗争 C. 党的领导 D. 根据地建设 A,B,C
【108174】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A.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 B. 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C. 过渡时期社会形态的开始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A,B
【108175】 我国实施的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基本政策是()。
A.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D.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A,B,C,D
【108180】 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A. 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历史 B. 关系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C. 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 D. 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 A,C,D
【10818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是()。
A.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B.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C.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D.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 A,B,C,D
【108185】 简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案: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08187】 简答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含义。
答案: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
答案 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决定经济发展方向。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08189】 简答党的思想路线的概念。
答案: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08191】 简答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108192】 简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
答案: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08194】 简答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8196】 试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答案: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
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有利的知识和经验。
【108198】 试述正确评价毛泽东的重大意义。
答案: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确评价毛泽东,必须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正是由于违反了他自己主张的实事求是原则。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108200】 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答案: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在近代中国社会里,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也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答案 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108201】 试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基本依据。
答案: 第一,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第二,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广大农村是反革命统治的薄弱环节,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第三,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因此,中国革命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108207】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命题是在()。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二大”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B
【108215】 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案: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08219】 简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8258】 被称之为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第一个宣言书的重要文献是()。
A.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B.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1992年视察南方时的谈话》
【108266】 党的思想路线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
A.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总体上落后的国家 C.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D. 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108267】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 任何国家发展社会主义都必然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 特指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发展阶段 C. 特指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阶段
D. 特指我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21世纪中叶至少100年的发展阶段
【108277】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着()。
A. 决定性作用 B. 基础性作用 C. 先导性作用 D. 全局性作用
【108288】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要()。
A. 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 人民政府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 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108293】 以下具有雇佣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A. 股份制经济 B. 集体经济 C. 私营经济 D. 个体户
【10832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含义是指()。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C. 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D. 我国政治体制不健全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108325】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B. 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C. 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产生的前提
D. 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108327】 我们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835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 以公有制为基础 B.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C.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D. 宏观调控能力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108370】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A. 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B. 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C. 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D. 我国的最高司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