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的起点读后感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
(一)张文慧
每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然而在和平年代出生的我们,未曾真正经历动荡不安的战争,也就未曾亲身经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的惊险,更加未曾见证在战争年代时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付出。抱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拜之心与对建党伟业路程的疑惑之情,我翻开了《红色的起点》,这本由叶永烈花费一年半的时间,书写的三十万字的,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前夕出版。这本书一字未改,仅以《中国共产党之初》与《大机密》别名分别在香港和台湾出版。《红色的起点》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中国共产党之初》公正明确,《大机密》表现出海峡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不了解。
仔细阅读起来,我不由得十分感叹,该书的详尽,其完整度之高,从未有一本书如此详细地记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公正严谨,作者采访了参与党建的重要人士,参阅了众多党史资料,终成此书。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使我们更加了解了建党历史,更加接近了历史人物。本书一开头以寻找中国共产党一大纪念馆为线索,展开中国共产党诞生史。
先说横向面,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键人物南陈北李入手,有志之士的聚首,共商救国大计,要知道当时的中国,深受军阀的危害,国家急需一条新的道路。而年轻的爱国知识分子,已经摩拳擦掌,恨不得为救国奋战。本书以一九二一年为断代史,深入写一大的召开,一大的召开之初,就面临被法逮捕队抓获的风险,多亏四方有志之士的机敏和重要人员马林的危机意识,才得以在嘉兴画舫画上句点。在这个方面,我感悟到,一个党派的建立都是不易的,新的思想新的道路,只有掌握在走在最前面的人,青年的手里,才能实现价值。从描述李大钊和陈独秀两人的文字中,我有幸了解他们的思想,解读他们的行为。当时的他们,有一定的文学底蕴,他们不仅明白到了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更加愿意寻找有志之士,找寻有效道路。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是艰辛。党的名称、性质、纲领,这些如今我们正在学习的正确道路,当时还在辛苦的探索当中,没有人知道正确与否,关于如何壮大党派更是众说纷纭,只是当时确信以此道路方可救中国。
再看看纵面,中国共产党一大的代表们的后来,文中不断提及很多当时参与建党的关键人物,到后来,有很多人因为受到了诱惑,改变了初衷,这就好像当代很多原本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安稳的年代反而贪污腐败,就是因为没有毅力,没有恒心,或者说有太大的野心,太多的贪心。有很多一大代表,贯彻了初衷,为事业牺牲了自己,他们是光荣的,他们坚信没了自己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同谋者。许许多多优秀的爱国青年合力,才建造了富有生命力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在一九二一年诞生之后,没有成熟的领袖,因此早年“左”右摇摆不定,像走马灯似的更换领袖: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到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再到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到王明、博古的“左”倾机会主义,走过了一右三左的曲折道路。最后才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走向了新中国。可见,建党难,完善一个党更难,带领好一个党难上加难。
现在的我们,有机会参与青年马克思培训,应当借此机会,认识有志同谋,了解我们的党,完善我们自身,成为一个对社会更加有用的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
(二)记得三毛的一句话,很喜欢:“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中,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一年的大学生活使我渐渐养成了喜欢看书的习惯,而这次借着参加”青马工程”的机会,让我更加了解到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红色的起点》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叶永烈先生笔下的文字把我静静带回了那段刻骨铭心的烽火年代,时光如流水,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昔日闪光的浪涛,那些人,那些事,历历在目,仿佛他们重来没有离开过。在这本书中,作者对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过程的风云人物一一描述,在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作者以客观的笔调,忠于史实,写出这本 《红色的起点》,以三十多万言篇幅真实展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大钊,毛泽东,陈独秀等共产党人的谦和务实和强烈的救国爱国情怀。作者以真实的笔调,尊重史实,毫不避讳地描写了建党之初的另外一些真实细节:从孕育、诞生到摇篮期,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和危险磨难,共产党人有坚定、也有动摇;有高洁、也有污浊;有忠贞、也有背叛,但这些并没有阻挡共产党人的救国梦,并且最终使中国共产党发展成为改变并引领中国历史的执政党。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记得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曾经这样说过:“大学生不梦,中国何以梦。”类似的,我很喜欢一句话:“Life ends when you stop dreaming.Hope ends when you stop believing.”的确,“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这样国家才会富强。在这本书中,从《新青年》的“一枝独秀”,到蔡元培的“三顾茅庐”群贤毕至北京大学,令五四的呐喊,让世界听见了来自中国的声音。
第二篇:《红色的起点》读后感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
——了解家乡红色历史,学习党的发展历程
一直想找一本讲述共产党诞生的书,根据同学的推荐,我找到了《红色的起点》这本书。
叶永烈所著的这本书,是他的“红色三部曲”之一,这本书以亲切朴实的笔触,让我理清了党的创建史的复杂脉络,形象地再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系统地叙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的前奏,酝酿,响应,聚首,成立到锤炼的全过程。
全书的一开头就详细地讲述了关于重新寻找党的一大会址的故事,让我深深的感到党初期建设的不易,“—大”使中国改变了方向,并且是中国“红色的起点”是15个赤手空拳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虽历经种种困苦和危险磨难,有坚定,也有动摇;有高洁,也有污浊;有忠贞,也有背叛,但依然成为引领中国历史的执政党。
读了这本书深刻感到历史是真实而严肃的,容不得虚拟和假设。想要更好的走下去,必须不断审视走过的路程,对以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如今党达到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正是因为党始终装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装着中华民族的未来,这种精神正需要我们去继承,去发扬,迎接更光明的中国!
平鲁革命历程及改革开放史
我的家乡平鲁隶属于山西省朔州市,位于晋西北边陲,北接内蒙,地处内外长城之间,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起了多个敌后抗日根据。
经过俩个多小时的车程,我终于来到了绥蒙军区历史纪念地。绥蒙军区是解放战争时期晋绥军区下属的二级军区。它的前身是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塞北军分区。1938年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派出了以李井泉为司令员、姚喆为参谋长的部队开赴绥远,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距今整整80年。绥蒙军区在平鲁战斗和生活的历史就是其中光彩的一页。80多年前,八路军120师在贺龙师长的带领下,挺进晋西北,创立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曾经在平鲁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团结民众,英勇作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绥蒙军区司令部从1947年3月到1948年7月,平鲁区窝窝会村驻扎近一年半。绥蒙军区在平鲁驻扎期间,军民团结、鱼水情深,发生了许多生动感人、可歌可泣的事迹。
1978年后,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晋北大地上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的1979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访美期间,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博士达成共识,在平鲁缔造了国内第一个、也是全国最大的中美合资项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打开了中国长期冰封的对外开放之门,孕育了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开放精神。
如今,这座曾经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依然充满生机,气势恢宏。重型卡车如繁星点缀、有序穿梭于巨大“天坑”周边,巨械挥臂、机声隆隆,滚滚乌金正不断输出,支撑了全国能源需求。拥有三座特大型露天矿井,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资源回收率最高,多项指标位居全国领先水平的露井联采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动力煤基地和国家确立的晋北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
如今,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家乡依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弘扬老区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这句话也需要我们久久铭记在心,相信未来,家乡一定可以谱写更大的辉煌。
参观李林烈士陵园
在我的家乡平鲁,一个绕不开的人就是李林。
李林(1915年11月15日-1940年4月26日),原名李秀若,女。1933年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革命,参与创建雁北革命根据地,抗击日军。1940年4月26日牺牲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2009年被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可以说,我自上学起就被李林的抗日故事所教育。更重要的是,我高中正毕业于李林中学,它正是平鲁区为纪念李林烈士,而成立的一所学校。
而今天,我怀着敬仰来到李林烈士陵园,再次感受先辈们浴血奋斗,为了革命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一进入陵园,虽然阳光明媚,但周围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
人感受到的历史的沉重与空气中的肃穆气息。
越走就越被周围庄严的环境所感染,脑海中浮现中老一辈革命战士在街巷中,在山头上,在大河边,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与日寇殊死拼搏,虽然死伤无数,大家流离失所,但正是像李林一样年轻的战士们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才有了新中国,才让我们这代人可以追逐更远的中国梦。走到碑下,读着碑上刻着的一个个烈士的名字,我不
禁产生久久地激动,千束鲜花也表达不了我们的敬意,只愿曾经的烈
士们能够安息!
走过烈士陵墓,悲凉,沉重,敬仰,感动,复杂的感觉在我的内心交织,我们的祖国经历了如此惨痛的过往却依然能在新时代绽放出
如此耀眼的光芒,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
离开前,看着陵园内这这面飘扬的党旗,我的内心重新澎湃起来,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革命,浸染了祖国,红旗的飘展即是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肯定。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身上肩负着复兴伟大祖国的重任,如今国家依然面临无数的挑战,正需要我们青年人继承先辈们艰苦奋斗,赤胆忠心的爱国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中来,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阅读《红色的起点》(下)
今天终于读完了《红色的起点》这本书,合上书,建党时期的各种思潮影响下的诸色人物交错的展现在我的脑海中,中共“一大”的前前后后,而且作者在写完1921年前后的历史断层面狗,加了《锤炼》一章,叙述了中共一大代表的最终结局,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将建党初期生气勃勃的热血各色青年的历史做了完整交代。
“大学生不梦,中国何以梦”,作为一名新时期大学生就应该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这样国家才会昌盛,民族才会富强。这本书中,从《新青年》的“一枝独秀”,到蔡元培的“三顾茅庐”群贤毕至北京大学,到五四的呐喊,让全世界听见了来自中国的声音。《共产党》月刊,《中国共产党宣言》等不断涌现,张国焘,罗章龙,刘仁静等许多等许多我之前从未听说的名字一次次映入眼帘,是我备受震惊。
如今,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中,不需要担心战争,不需要担心未来。但是细想,这都是各个时期的革命者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回眸历史,我们走过千山万水,如今,我们应放眼未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暴风骤雨。有矛盾也有机遇,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尽管形势的发展常常是变幻莫测,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突发事件还会随时向我们袭来,但我们到坚信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定能带领我们闯激流,绕险滩,把握中国革命的大方向,力挽狂澜,化险为夷,驶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彼岸。
参观平鲁博物馆
今天我和朋友一同来到我们当地的平鲁博物馆,想要再度感受革
命历史的痕迹。
一进博物馆,我们就径直来到二楼——平鲁革命斗争史展厅和民族英雄展厅。
走进平鲁革命斗争史展厅,仍可感受到当年战火硝烟的味道。战地记者拍摄的照片和立体场景模型,被置放在庄严肃穆的展厅内。透过这些场景,可以体会战火纷飞、艰苦卓绝。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建立了19个重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地处内外长城之间的平鲁地区,也为民族而义勇担当,建立起了多个敌后抗日根据。朔州市平鲁地处背接内蒙,西隔黄河,和陕甘宁边区紧密相连,是抗日前线的前哨,也就是抗日根据地的一个前哨。它南通太原,也是日军侵华向南挺进的重要通道,显现出平鲁地理位置的重要,再加上平鲁地区是个丘陵地带,山高平地少,便于共产党八路军作战。灵活的作战方式、顽强地抵抗,不仅让平鲁打出了马鞍山伏击战、虎头山伏击战等多个漂亮的战役,也让平鲁区涌现出了一大批革
命烈士。
随后,我又来到了民族英雄李林展厅参观。
5年前,抗日民族女英雄、归国华侨李林,在老区平鲁为掩护队伍转移,不顾怀有3个月的身孕,率一队骑兵勇猛冲杀,舍身引敌,身负重伤寡不敌众后,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年仅24岁的生命。
当年贺龙元帅曾亲赠李林一把小八音手枪,并亲切地称赞她为“我们的女英雄”。那时的李林英姿飒爽,是一位手握双枪、跃马驰骋疆场的豪杰,日寇曾不惜悬赏5000元大洋捉拿她。李林牺牲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重庆的《新集日报》和中共晋西北区党委机关报《新西北报》发表消息、唁电、纪念文章和评论,称赞李林是“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中共中央妇工委、晋绥
分局还为她开了隆重的追悼会。
走出展厅,我的内心却还沉浸在展厅内的一张张照片和立体场景模型中,再一次感叹革命斗争的艰难,躁动的心不禁平静下来,先辈们浴血奋斗,留下未来,留下残骸,吾辈也需努力。
寻访当地老党员,学习老党员的红色精神
今天,我跟随一个寻访老党员的志愿团队一起去拜访一位有着近60年党龄的基层老党员,并在其中担任摄像工作。
75岁朱先老人,1968年入党,老人坚定的说:“有党才有我,我要跟党走,听党话。”质朴的话语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老人鼓励青年大学生们永远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
听老人回忆对入党时期的回忆,从老党员的言谈语语中深刻感受到他们对党的浓烈感情,虽然日子艰苦,但是是党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过上了幸福生活,感党恩,带动群众跟党走,共建和谐幸福的家园!
第三篇:《红色的起点》读后感
拿起《红色的起点》这本书很是巧合,也很是意外,暑夏的一个傍晚,在图书馆陪伴孩子的我穿梭在一排排的书架中,突然视线就停留在了这本书上,翻看了几页序之后,朗朗的读书声伴着红色宣言在耳畔回响,低头看着手里的这本书卷,一幅幅历史画面在我脑海中徐徐铺展……
以前的我只是通过历史课本和一些电影碎片化的知道一些简单党史知识,只知道党的“一大”会址在嘉兴南湖船上,也一直以为“一大”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7月1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建党节”,通过阅读此书,我才慢慢了解到,原来“一大”具体会议的主要阶段是在上海望志路106号、108号(李汉俊公馆),而后又转到嘉兴南湖船上,而“一大”的时间是从1921年7月23日开始到31日结束……叶永烈先生笔下的文字把我静静带回了那段刻骨铭心的烽火年代,时光如流水,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昔日闪光的浪涛,那些人,那些事,历历在目,仿佛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过程的风云人物一一描述,在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作者以客观的笔调,忠于史实。此书给我的最大感触却并不是它的纪实性,而是在于作者对于这些领袖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与通常的“党史读物”不同,作者在书中,十分注意观察、揣摩中共“一大”代表的性格。正如作者自谓:“我发觉,没有着意‘塑造’,他们本身的性格便是十分鲜明的,一人一貌,彼此不同。”例如,写到陈独秀时,其洒脱不羁才气横溢好争辩的形象写得跃然纸上;而当时仅28岁的毛泽东则性格稳重,一副含而不露的样子。作者注意到了像这类材料的细节的真实性,做到了“尽可能少地漏掉能显示出平凡中的伟大的行为和事件,把思想导向内心深处的秘密,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细节。”使得领袖人物的“身外的一切附加物都被摒弃,人们互相超越仅仅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和美德,使得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时时感到当年活跃在这历史舞台上的历史人物仍清晰在目,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这本书也是近几年来,我阅读兴致最为浓厚的一本书,几天下来,让我慢慢的熟知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时期中,我们国家所面临的严峻的内忧外患,以及所涌现的一批批新青年对新道路和新思想的不断探寻。“一大”使中国改变了方向,并且是中国历史上“红色的起点”,是15个赤手空拳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彻底改变了现在中国人的命运,所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和危险磨难,有坚定,也有动摇;有高洁,也有污浊;有忠贞,也有背叛,但依然成为引领中国历史的执政党。初创,一大批共产主义早期探索者的响应,到大批马克思主意者聚首,最后到共产党的艰辛成立。“一大”是党的诞生地,也是这本书的开篇,“一大”会址的找寻是充满波折与困难的,起初为了寻找会址,他们每天奔波于大街小巷,找到后,又多次确定和排查,上级还专门派当时中共一大会议的见证者李达、董必武前来确定,最终经董必武确认,确定一大会址在李维汉家中一楼进行的,从而这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一大”会址。跟随着阅读,从中我感受到他们对党的热爱,做事的细心和有序性,也修正并丰富了自己在过去从书中或道听途说中所得来的那些凤毛麟角般的党史知识。
党的“一大”召开时间,自己一直认为是1921年7月1日。读了此书方知是在1921年7月23日至31日。而为什么我们后来把七月一日定为建党节呢?原来这是毛主席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是由两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毛泽东和董必武商定后所定,“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再如,对当年参加党的“一大”的十五名代表的人生之旅,本书都在不同的章节中一一有所叙述。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虽然不是正式的党章,但包含了党章的内容,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任务、纲领、组织和纪律,实际上起到了党章的作用,但在一大召开时,由于党处于秘密状态,一大纲领的原件没能保存下来。寻找“一大”文献这章节是最为神秘,也是最吸引我的部分,在书中仿佛给你一种历史的戏剧感——我们“一大”文献最初是在美国发现,这实在是让我匪夷所思,随着这层神秘面纱慢慢的被揭开,原来是陈公博当年潜逃美国时把“一大”带了过去,并翻译成了英文版,随后又在苏联找到了俄文版中共“一大”文献,更奇怪的是在美国发现的和在苏联发现的文献内容中在第10条和第12条之间都共同的少了一条,是起草者把第11条误编为第12条?还是手写稿中漏写了第11条?又或者是第11条引起很大的争议,付诸大会表决时被删去?尚还有很多谜团尚未被揭开,我想,这个历史之谜,要待有朝一日发现中共“一大”文件中文原稿时,才能判定。
在本书中,毛泽东的出现也极大的吸引了我,就在《新青年》杂志推出一篇又一篇彪炳显赫的雄文之际,在1917年4月号,登出了一篇《体育之研究》,此文作者的名字是“二十八画生”,而这位“二十八画生”正是后来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名字的笔画,正好28画!《体育之研究》是迄今发现的毛泽东公开发表的最早的文章,也就是说,毛泽东的“处女作”是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少年的毛泽东便显示的与众不同,先在湖南一师求学,后在恩师杨昌济的极力推荐下来到了北大,并跟随李大钊在图书馆当了个图书管理员,在北大短暂的时光却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北大的新思想,新文化给他很大的影响,陈独秀,李大钊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探索者对毛泽东的思想根本性转变起来决定性作用。
回首这97年,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如今,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中,不需要担心战争,不需要担心未来。但是,现在细细想想,这些都是在各个时期的革命者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受伤,不怕牺牲,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各种敌人,浴血奋斗所换来的,这点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先驱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
第四篇:红色起点读后感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
船检科:张凯建
近日读了《红色的起点》这本书,首先一点就是这本书的序言与众不同,本以为也会像常规的讲述历史事件那样平铺直叙,没想到一开篇却是20世纪50年代,几名上海作家对共产党的诞生进行了研究,着手对这样开天辟地的大事进行记录。我们所看到的《红色的起点》,是党的一部纪实长篇,以公正的态度对历史进行继实,并且多次进行完善。这样的一本书,在港澳台影响也非常强烈,而且除了书名和序言进行了修改,内容一字不改,可见这本书是公平的记录了历史,没有添加任何个人感情色彩。
对于中国的漫长历史而言,1921年7月23日至31日,是中国现代史上的“红色起点”。在上海法租届李公馆所召开的一大,虽然只15人出席,并且离开那张大餐桌之后,人生的轨迹各不相同,有人成钢,有人成渣,但是意义却十分重大,影响十分深远。
前些日子看了电影《建党伟业》,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些了解,但远远没有这本书详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短短的8天时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前后共开了7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这一切的缘起就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的李公馆。15位代表聚首上海,从北方,从南方,东边的日本,从西边的武汉,中国共产党代表们朝上海进发,这是中国共产党各地组织有史以来的头一回大聚会,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红色的起点。这些代表分别是:上海李达、李汉俊,北京张国焘、刘仁静,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武汉董必武、陈谭秋,济南王尽美、邓恩铭,广州陈公博、包惠僧,日本周佛海,共产国际马林、尼科尔斯基。
这些年青人,怀揣着报效祖国的远大报复,通过出国深造学习的机会,通过借鉴苏俄成功革命的经验,在中国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时代造英雄,有谁能想到,十几名青年,建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党派,他们目标明强,思路清晰,讲求方法,而且各个胸怀大志,出类拔萃,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因为他们坚信有国才有家。然而,也不乏有几名自甘堕落的共产党创始人,他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得到一些警示。
陈公博是广州代表,是一大代表中最先脱党的。1921年7月30日,一大会场遭敌探骚扰,次日会议移至南湖,惊魂未定的陈公博脱离集体而逃,返回了广州。周佛海则是从一名穷学生,一下子成为国民党的官员、教授,要他把已进入他口袋里的白花花的大洋拿出来交党费,他的确舍不得,便萌生了跟共产党一刀两断的念头。1924年9月,周佛海终于声言脱离中国共产党。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想争夺中央领导权,结果公然另立中央,分裂红军,最后竟然于1938年4月私逃叛党投靠国民党,上演了一幕“中共缔造者反对中共”的丑剧。张国焘叛党投靠国民党阵营,真实的原因是王明带给他的对死亡的恐惧。刘仁静则是出处以“托洛茨基代表”、“正统托派”、“钦差大臣”自居,脱离了共产党,又被托派所孤立,好在最后党给了他承认错误的机会。
由此我在想,同时为共产党的创始人,有人颓废,有人叛变,有人名垂千古,有人则成为一代英豪,可以说当时他们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为什么以后的人生轨迹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就是个人价值取向的不同。正如鲁迅先生讲的“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可以说,陈公博,周福海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大汉奸,成为汪精卫的左膀右臂,而张国焘则是被王明左倾主义错误路线所逼,才走上叛党的道路,刘仁静则是受了 “托派”的影响才脱党的,还不是说他是无药可救的大汉奸。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时刻站好队伍,有时候成功与失败,就在一念之间,走对了,就成功了,走错了,便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党创始初期的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对于我个人来讲,虽然工作岗位是平凡的,不需要经历血与火的考验,但外界的诱惑也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因此,重视自身的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对于我来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必须要踏踏实实践行。
总之,通过《红色的起点》这本书,使我对共产党建党始末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给了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习总书记说了八个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坚定自己的信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行。
第五篇:红色的起点
追寻红色印记,展望美好未来
——读《红色的起点》有感
今年是建党90周年,需要读一本红色经典小说然后写出读后感。《红色的起点》这篇小说便是典型的红色长篇小说,虽然之前一直没有读,但是很早便知道这本书,所以这次,便利用国庆时间好好的研读了一下。
《红色的起点》这本书是我国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所著,是他的“红色三部曲”的其中一部,其他两部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叶永烈先生是上海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我们熟悉的《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坐着就有他,他21岁时就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由于他长期住在上海,对共产党的发展史了解甚深,所以所著“红色三部曲”也是得心应手,而这本《红色的起点》之所以叫”红色的起点”因为中国共产党大诞生,是中国红色之路的起点,在这本书之前,中国还没有一本能够如此详细,正确又值得研究的如此长篇系统的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发展史的书籍,该书采用“T”字型结构,即既以写横切面为主——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断代史,也写及纵切面——中共一大代表们的后来,这样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
该书深刻又详细的描述了共产党建党之初的种种艰辛历程,从开始的追寻中共“一大”的详细地址的艰难,到马克思主意在我国兴起的前奏,到俄国共产主义在我国的酝酿,再到《新青年》共产阵营的初创,一大批共产主义早期探索者的响应,到大批马克思主意者聚首共产阵营推行马克思主义,最后到共产党的艰辛成立,和历经千辛万苦的锤炼,字字含情,引人入胜,使人们带着极大的感恩和敬仰的心情踏寻着我们党的由来,感人肺腑,又让人不得不静下来沉思我们党的未来,我们国家的未来,以及我们为中华而复兴的重大历史责任感!《红色的起点》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是用文学的笔调描写党的历史,属于新品种——“党史文学”,它是文学与史学的完美结合,讲究史事的准确性,同时作者作了大量的采访,也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史箸。立论正确,事实准确,所以内容很新鲜,十分值得阅读,作者以客观的笔调,忠于史实,写出这本 《红色的起点》。本书打破这久久的沉寂,成为第一部以三十多万言篇幅真实展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纪实长篇,不论从内容,气场和篇幅上都算作是绝对的佳品!值得我们去认真研读!
我前些日有幸从图书馆借到这本珍贵的书,拿着那本书就感觉很厚重,望着封面四个大大的字:红色的起点,便立刻被它那历史的厚重所感染,更被其内容的吸引,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几天便读完了,感受很深,掩卷思考,人以相读恨晚,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之感。。。
时光如流水,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昔日闪光的浪涛,往往颇费周折,这就是对寻找中共“一大”最好的描述,历史没能忘记!所以党的诞生地显得如此的重要,重要的让那些寻找中共“大一”的杨淑慧和沈瑜倍加细心,这便是故事的开头——追找中共“一大”会址。他们为了寻找会址每天奔波于大街小巷,找到后,又多次确定和排查,上级还专门派当时中共一大会议的见证者李达,董必武前来确定,最后确定一大会址在李维汉家中一楼进行的。从中我感受到他们对党的热爱,做事的细心和有序性,修正并丰富了自己在过去传统政治教科书或道听途说中所得来的那些凤毛麟角般的党史知识。如对党的“一大”会址,原来一直知道的是在嘉兴南湖船上,不知开始开会和主要阶段是在原上海望志路一0六号、一0八号(李汉俊公馆)。又如对党的“一大”召开时间,一直认为是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读了此书方知是在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把七月一日定为建党纪念日,是一九三八年五月,时人向在延安的两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毛泽东和董必武同志询问党的生日时,毛泽东跟董老商量后定的。再如,对当年参加党的“一大”的十五名代表的人生之旅,都一一有所叙述,过去则知之不多,或一知半解。如此等等,读了此书,使人自然产生“原来如此”之感。
接着寻找“一大”文献,这部分章节很是神秘,给你一种历史的戏剧感,我们“一大”文献却最初在美国发现,实在匪夷所思,神秘面纱慢慢的被揭开,原来是陈公博当年潜逃美国是把“一大”文献也带了过去,并翻译成了英文版,随后又在苏联找到了俄文版中共“一大”文献,更奇怪的是在美国发现的和在苏联发现的文献内容极为相似,此便说明我当重要文献,是被带出了国外,幸好还幸存于世,但是还有很多谜团尚未被揭开,比如,中共“一大”究竟是哪天开幕?出席会议的代表究竟是十二个还是十三个,那位共产国际远东书记所派的代表尼克尔斯基,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这种种谜团,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我们的党史,需要我们去用心寻找答案,最令人激动的是,毛泽东的出现,少年的毛泽东便显示的与众不同,先在在湖南一师求学,后在恩师杨昌济的极力推荐下来到了北大图书馆当个图书管理员,在北大短暂的时光却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晚年时他会记起自己当时思想转变时说,在北大的日子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被打的新思想,新文化,还有众多伟大的文物,都给毛泽东很大的影响,陈独秀,李大钊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探索者对毛泽东的思想根本性转变起来决定性作用,通过认真的读了这部分章节以后,使我重新正确的认识党的历史,过去对陈独秀、李大钊发起建党而召开的“一大”的历史意义理解不深。读了此章节,使自己加深了对“一大”使“中国改换了方向”、“是中国历史上‘红色的起点’”(毛泽东语)、“十五个赤手空拳的年轻人竟然彻底改变了现代中国人的命运”(台湾出版商内容提要语)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又如过去对长期存在的党内斗争和党在历史上犯过的“一右三左”的错误不甚理解。读书后,才逐步认识到这是当时社会阶级斗争与党内外、国内外思想斗争的具体反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谁都希望直路通天。然而历史的道路总是曲曲弯弯,九曲十八弯。曲管曲,弯管弯,一江春水依然向东流„„这便是历史吧。。
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统一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就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坚持改革开放,并紧紧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九十年岁月峥嵘,九十年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磨砺、抗日战争的烽烟、解放战争的炮火、抗美援朝的血战,也经历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十年“文革”、改革开放等历史考验。尽管历尽沧桑,风云变幻,但是依然薪火相传,党旗高扬。在一个又一个的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运筹帷幄,一次又一次地做出历史性决策,一次又一次拯救人民于水火。当鲜花与掌声替代了硝烟与战火,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把牢底坐穿的先驱者、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共产党员、那些为新中国建设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的共产党员„„更不会忘记党的英明决策和丰功伟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如今,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中,不需要担心战争,不需要担心未来。但是,现在我细细想想,这些,这些,都是在各个时期的革命者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受伤,不怕牺牲,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各种敌人,哪怕牺牲,也要为了解放事业奋斗到最后。
现在的我们当然不需要去革命,去斗争,我们在安逸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学习?从现在起,就应该认真起来,学好自己的知识,再走上社会之后,用自己的知识来贡献这个社会,这个社会是那些革命烈士们换来的,这点我们应该铭记。
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弹指一挥间,上下越千年,黯淡与辉煌、幻灭与再生,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贯穿于这一清晰的脉络。这便是我们的党坚韧求索的过程
回首这90年来,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84年光辉历程,56载执政实践,贯穿着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时刻响应着党的号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校努力学习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全面的提高自己,树立远大理想,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准备,服从国家的政策安排,多去偏远,贫困的地区实现自己的一片天地。。。
回眸历史,我们走过了千山万水,放眼未来,我们还要迎战暴风骤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不会改变。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方面的斗争将是长期复杂的,有矛盾也有机遇。我们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尽管形势的发展常常是变幻莫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突发事件还会随时向我们袭来。但我们坚信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定能够带领我们闯激流,绕险滩,把握中国革命航船的大方向,力挽狂澜,化险为夷,驶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彼岸。
今年是新的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新的起点,新的责任和使命,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一定会书写着伟大的中华儿女光辉事迹!让我们追寻红色印记,展望美好未来,不忘历史,以史为鉴,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努力!!
后记
书名:《红色的起点》 作者:叶永烈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7月第一版 字数:450 000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