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程序
山东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行为,促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监部门)及其执法监察机构的行政处罚工作。
第三条 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安监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行政处罚应当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对安监部门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章 行政处罚的种类、管辖
第五条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
(四)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五)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
(六)拘留;
(七)关闭;
(八)吊销有关证照;
(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给予关闭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议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
第六条 各级安监部门应当成立案件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案审委),负责审议并做出给予作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有关证照、对公民处以500元以上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2万元以上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折合人民币3万元以上的的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案件(下称重大违法行为案件)及需要案审委审议的重要案件的行政处罚决定。案审委由本部门负责人及 2 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法制工作机构)负责人和有关处(科)室负责人组成。案审委办公室设在本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负责重大违法行为案件审议的日常事务。
第七条 市级安监部门负责辖区内中央、省管企业和监管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查处,县级安监部门负责辖区内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查处。
第八条 两个以上安监部门因行政处罚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安监部门指定管辖。
第九条 安监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含报告或者举报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应填制《案件移送书》,连同案件有关材料及时移送具有管辖权的安监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管辖。
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将案件查处情况向移送的安监部门反馈。第十条 上级安监部门可以直接查处下级安监部门管辖的案件,也可以将自己管辖的案件交由下级安监部门管辖。
下级安监部门可以将重大、疑难案件报请上级安监部门管辖。第十一条 上级安监部门有权对下级安监部门违法或者不适当的行政处罚予以纠正或者撤销。
第三章
行政处罚程序
第十二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3 应当主动出示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检查结束后,应当填制《现场检查记录》,经被检查单位签署意见后带回存档备查。
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的应当为其保密。第十三条 安监部门及其执法监察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填制《整改指令书》,经安全生产监察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名后一式三份分别交被检查单位、安全生产监察员保存和交安监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并填制《强制措施决定书》,经安全生产监察员和被处理单位负责人签名后下达给被处理单位。被处理单位负责人拒绝签名的,应当在《强制措施决定书》上加以注明,不影响强制措施的执行。
(一)对存在的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和停止使用。
(二)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应当采取强制措施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第十五条《整改指令书》下达后,有关安监部门及其执法监察机构应当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生产经营单位按期整改完毕后,应当向下达《整改指令书》 4 的安监部门及其执法监察机构提出复查申请。安监部门及其执法监察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复查,复查结束后应当填制《整改情况复查意见书》,经被复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监察员签名后交被复查单位并存档。对逾期未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一节
简易程序
第十六条 通过简易程序实施的行政处罚由安监部门内设机构和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具体实施,通过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纠正和制止违法行为。
第十七条 对违法事实清楚并有法定依据,对个人处以五十元以下罚款、对生产经营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监察员当场填制《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经安全生产监察员和当事人(现场负责人)签名后一式三份,分别留存备案和交处罚单位或当事人。
第十八条 安全生产监察员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事后应当及时向所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备案。
第二节
一般程序
第十九条 除适用简易程序之外的行政处罚,应当适用一般程序。一般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听证、处罚。
第二十条 需立案查处的案件,由安监部门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具体实施。一般违法行为案件,由经办人填制《立案审 5 批表》,经本部门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负责人审批后,报本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备案。重大违法行为案件由经办人填制《立案审批表》,经本部门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负责人同意并经本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审核后,报本部门分管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的负责人审批。
批准日为案件办理起始时间。
第二十一条 对确需立即查处的安全生产有关违法行为,可先行调查取证,并在5日内补办立案审批手续。
第二十二条 对已立案的案件,由审批人指定两名以上安全生产监察员进行调查。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安全生产监察员应当回避:
(一)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是其他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的。
安全生产监察员的回避,由其派出进行调查的执法监察机构的负责人决定。派出进行调查的执法监察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该执法监察机构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回避决定作出之前,具体承办案件的安全生产监察员不得擅自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第二十四条 调查人员应当全面、客观、公正的进行调查,6 收集有关证据。对收集的证据,须经查证属实并经质证,方可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违法事实和定案的证据。
第二十五条 调查中,安全生产监察员可依法对当事人及证明人进行询问。询问前应当告知其如实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询问过程中填制《调查询问笔录》,调查询问结束后经被询问人核对或者补正无误后签名或者盖章。负责调查询问的安全生产监察员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第二十六条 安全生产监察员有权要求当事人及其证明人提供证明材料或者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其他材料,并由提供人在有关材料上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应在材料上注明。
第二十七条 安全生产监察员应当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作为证据。调取原始证据有困难的,可以复制,复制件应当标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并由出具证据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八条 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或场所进行勘验检查一般应由两名勘验人,一名记录人,邀请一名第三方作为勘验人,并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或由其委托代表参加。勘验结束后,应当制作《勘验检查笔录》,经勘验人、记录人、被邀请勘验人、当事人或委托代表签名或者盖章后作为证据。
当事人或委托代表拒绝到场参加勘验的,可请在场的其他人员作证,并应当在《勘验检查笔录》中注明。
第二十九条 需对有关物品进行抽样调查取证的,应当通知被调查取证的单位负责人到场,并开具《抽样取证凭证》,由安全生产监察员和被抽样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名后,交被抽样检查单位。被抽样检查单位负责人拒绝到场的,可由在场的其他人员见证并签名或盖章。
第三十条 需对有关物品进行鉴定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鉴定单位进行鉴定。鉴定完成后,鉴定单位应当出具合法、有效的《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人签名、鉴定单位盖章后交委托鉴定单位。
第三十一条 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填制《证据登记保存清单》,并在7日内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决定:
(一)违法事实成立应当予以没收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予以没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扣留、封存的,应当扣留或者封存;
(二)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依法不应予以没收、扣留、封存的,解除登记保存措施。
第三十二条 案件调查结束后,案件调查人员应当填制《案件调查报告》,写明案件调查经过,调查的结论和处理意见的建议,连同有关证据材料一并送本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审核后报有关负责人审批。
第三十三条 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通知当事人处罚的事由、依据和具体处罚事项以及当事人陈述、申辩和听证的权利,并制作《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送达被告知人。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应当在接到《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3日内进行陈述和申辩。逾期视为放弃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对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安监部门及其执法监察机构应当认真听取,并将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制成笔录。
第三节 听证程序
第三十五条 作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有关证照、对公民处以500元以上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2万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时,应当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后三日内以书面形式申请听证。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要求听证的权利。
第三十六条 听证设主持人、听证员、记录人各一名。听证主持人由具备听证主持人资格的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负责听证的具体组织实施,并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定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二)决定听证的延期、中止或者终结;
(三)通知听证参加人;
(四)询问听证参加人;
(五)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六)制止违反听证纪律的行为。
记录人在本单位非本案调查人员中指定一人担任,负责听证准备、听证记录等项事务。
第三十七条 听证参加人包括行政处罚案件的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以及该案调查人员。
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两名代理人参加听证。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的,应当在举行听证前向听证机关提交授权委托书
第三十八条 安监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自接到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申请之日起二日内确定听证主持人和记录人。案件调查人员应当自确定听证主持人之日起七日内,将案卷有关材料提交听证主持人。
听证程序应当符合《行政处罚法》第五章第三节和《山东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以及《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九条 听证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听证笔录》。听证笔录应当在听证后交双方审核,调查人员、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认为笔录有遗漏或有差错的,可以请求补正或者改正。经确认无误后,申请听证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在听证笔录上签名或盖章。
第四十条 听证结束,当事人应当将申辩材料及有关证据提交听证主持人。
第四十一条 举行听证前或听证进行中,如遇特殊情况,可延期、中止或者终结听证。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延期举行听证一次:
(一)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无法到场的;
(二)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提出延期举行的。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中止听证:
(一)需要重新调查、鉴定的;
(二)需要通知新证人到场的;
(三)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无法继续在场的。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终结听证:
(一)当事人撤回听证要求的;
(二)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参加听证的;
(三)对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拟变更,已不适用听证程序的。
第四十五条 听证结束后,应当制作《听证会报告书》,连同有关证据材料一并报分管执法监察机构的安监部门负责人。
第四节 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和送达
第四十六条 分管执法监察机构的安监部门负责人对案件有关材料、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材料、听证会笔录、听证会报告书等调查结果进行审查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一)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二)经调查证据不足或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四)其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对重大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应当召开案审委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第四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触犯不同的法律法规规定,有两个以上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安监部门及其执法监察机构应当适用不同的法律法规规定,分别裁量,合并处罚。
第四十八条 安监部门及其执法监察机构决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受处罚单位或当事人。
第四十九条 安监部门及其执法监察机构送达文书,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交其收发部门签收;当事人是公民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交其本人签收,当事人拒绝签收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其他人到场,记明情况,在《行政处罚文书送达回执》上注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将文书留在当事人的收发部门或者住处,即视为送达;
(二)当事人不在场,交其同住的成年亲属签收,并且在《行政处罚文书送达回执》的备注栏内写明与当事人的关系;
(三)当事人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签收,并注明受当事人委托的情况;
(四)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挂号邮寄送达,也可以委托当地安监部门代为送达;
(五)无法采取上述几种方式送达的,可以公告,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
《行政处罚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执行的效力。
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执行和监督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安监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十一条 安监部门及其执法监察机构作出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后,必须监督有关单位履行。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 13 决定的,安监部门及其执法监察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逾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已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制作《强制执行申请书》,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二条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30日内办理完毕;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的可经本部门分管领导批准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90日;特殊情况下不能办理完毕的,报经上一级安监部门批准,可延长至180日。
第五十三条 案件办理完毕后,经办人员应当填制《结案审批表》,经本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审核后,报本部门分管执法监察机构的负责人审批结案,并在结案之日起30日内将有关文书、图表、视听资料等按下列顺序编目分类:
(一)案卷首页;
(二)案卷目录;
(三)立案审批表;
(四)调查、询问、勘验笔录、鉴定结论、证明材料、行政处罚听证笔录等;
(五)案件调查报告书、听证会报告书等;
(六)案件讨论记录;
(七)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
(八)执行情况记录;
(九)行政复议决定书或者判决书、裁定书副本;
(十)销案报告;
(十一)其他有关材料;
(十二)卷宗封底。
编目分类完毕应当按国家有关机关档案管理的规定立卷归档。
第五十四条 对行政处罚的备案,依据省安监局《关于做好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备案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五条 上级安监部门应督促检查下级安监部门执法办案的情况,并有权调阅下级安监部门处理违法案件的卷宗。
第五十六条 各级安监部门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履行监督执法职责,并建立办案岗位责任制度,实行行政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
第五十七条 各级安监部门应当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错案的,应当追究其责任。
第五十八条 行政执法的有关文书由省安监局统一印制,由各级安监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负责保管、发放。安全生产监察员使用执法文书,应当到本部门法制工作机构申请,并登记。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执法文书文号的编写包括:地域简称、单位简称、执法性质、相对人行业、时间、序号。
文号中的行业分类标准为:
(一)非煤矿山企业编为“非煤矿”字;
(二)危险化学品企业编为“危化”字;
(三)烟花爆竹企业编为“烟爆”字;
(四)个体工商户编为“个体”字;
(五)其他工商贸企业统一编为“工贸”字。
第六十条 罚款的收缴,严格按照《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一、立案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主体通过行政检查发现行政相对人实施了违法行为;通过受理公众的申诉、控告、举报或其他信息渠道知悉行政相对人实施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经办人填制立案审批表,经本部门负责法制工作机构审核后,报部门负责人审批。批准日为案件办理起始时间。
二、调查
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除依照简易程序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应当予以立案,填写立案审批表,并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对确需立即查处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先行调查取证,并在5日内补办立案手续。调查需经过一下环节:
(一)询问。安全执法人员可依法对当事人及证明人进行询问,询问前应当告知其如实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询问必须有两名安全生产执法人员进行,其中一人负责询问,一人负责记录,并填制询问笔录。询问笔录经被询问人签字后作为案件查处证据。
(二)收集证据。有权要求当事人及证明人提供材料或者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其他材料,并由提供人在有关材料上签名。
(三)勘验。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或场所可以进行勘验,勘验检查时须有两名勘验人员,其中一人负责记录,还需另外邀请一名勘验人员,并通知当事人或其委托代表到场参加。勘验结束后,填制勘验检查笔录,经勘验人、记录人、被邀勘验人、当事人或其委托代表签字后按手印作为证据。
(四)调查取证。需对有关物品进行抽样调查取证的,应通知被调查取证的单位负责人到场,并开具抽样取证凭证,由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和被抽验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后交被抽样检测单位。被抽样检查单位负责人拒绝到场的,可由在场其他人员见证签字。
(五)鉴定。需对有关问题进行鉴定的,应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鉴定单位进行鉴定。鉴定完成后,鉴定单位应出具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人签名、鉴定单位盖章后交委托鉴定单位。
(六)登记。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并填制证据保存清单,并在7日内作出以下处理决定:一是违法事实成立当予以没收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予以没收;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可以扣留、封存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扣留或封存。二是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依法不予以没收、扣留、封存的,解除登记保护措施。
(七)撰写调查报告。案件调查人员应制作案件调查报告,写明案件调查经过、调查的结论和处理意见的建议,连同有关证据一并送本部门负责法制工作机构审核后报负责人审批。
三、告知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填写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并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告知书之日起3日内进行陈述、申辩,或者依法提出听证要求,逾期视为放弃上述权利。
四、听取申辩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陈述或者申辩而加重处罚。
五、听证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有关许可证、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或者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组织听证,不得向当事人收取听证费用。
六、审查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案件调查终结后,负责承办案件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填写案件处理呈批表,连同有关证据材料一并报本部门负责人审批。
七、作出决定
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处理决定分为以下几类:
(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四)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给予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责令停止施工、吊销有关许可证、撤销有关执业资格或者岗位证书、5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开采的煤炭产品或者采掘设备价值5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的,应当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八、送达
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在7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或者其他的法定受送达人:
(一)送达必须有送达回执,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二)送达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个人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并在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执的备注栏内注明与受送达人的关系;
(三)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四)受送达人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签收并注明受当事人委托的情况;
(五)直接送达确有困难的,可以挂号邮寄送达,也可以委托当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代为送达,代为送达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
(六)当事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执上记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留在当事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行政处罚决定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七)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以上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注明原因和经过。
第三篇:安全生产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立卷规定
安全生产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立卷规定
一、卷首填写内容
1、案名:某某(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案;
2、处理结果:给予xx元或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相关证照的行政处罚,已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整改完毕;
3、制卷单位:某某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4、案卷保存期限:
5、制卷时间: 年 月 日。
二、卷内材料排列顺序 1.卷内目录;
2.安全生产违法案件案卷(首页)3.立案审批表 4.案件处理呈批表 5.成立事故调查组请示 6.关于成立事故调查组的通知 7.现场检查记录 8.责令改正指令书 9.复查整改意见书 10.勘验笔录 11.事故现场照片 12.事故现场示意图 13.抽样取证凭证; 14.鉴定委托书 15.行政处罚告知书 16.当事人陈述申辩笔录 17.听证告知书 18.听证会通知书 19.听证笔录 20.听证会报告书
21.行政处罚集体讨论记录
22.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单位)23.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个人)24.行政处罚决定书(单位)25.行政处罚决定书(个人)26.罚款催缴通知书
27.延期(分期)缴纳罚款审批表 28.延期(分期)缴纳罚款批准书 29.文书送达回执 30.强制执行申请书 31.结案审批表 32.案件移送审批表 33.案件移送书一般缴款书 31.罚款收据; 32.其它应入卷的材料。
三、案卷规格及装订要求
1、行政案件卷宗应一人(一单位)一卷。
2、被处罚人为两人以上实施违法行为的,本人的询问笔录原件装在本人卷内,复印件装入其他同案人卷内,原始证据材料装入主要违法行为人卷内,复印件装入其他同案人卷内。对单位的行政处罚案卷按单人卷宗整理。
3、案卷材料大小统一为16开或A4纸,但不得混用。对大小不一的文书、证据材料及其他不便装订的材料用胶水徒糊后再装订。纸张规格大于16开或A4纸的,应作裁剪或折叠处理。
4、卷内文字材料及法律文书应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毛笔制作。
5、卷内材料应逐页编号,反正面都有文字的材料,反正面都编入顺序页数,隔页纸,目录表与备考表不标页数。
6、卷皮统一用牛皮纸按固定格式打印,卷宗应用线绳在左侧穿订,线长为卷长的两倍,三孔穿一线,每孔间距七厘米,在背面打结。
四、其他要求
1、案卷材料目录表,应按规定的材料顺序编排后逐项填写《卷内材料目录表》并标明页码。
2、现场检查记录应将在何时何地以及以何方式查获的案件反映清楚,表头加盖行政单位的印章。
3、案件处理呈批表,各项内容填写齐全,各级部门的意见必须由领导签署具体的处罚意见审批,认定违法行为的时间或主次顺序要据实写清,并明确从轻,从重处罚的情节,处罚的依据和处罚的种类、期限、数额。审批意见后款写明“责令停止(改正)违法行为。”
4、对于定案证据不宜装订入卷的,应拍成照片入卷并附情况说明。
5、立案审批表承办意见栏应填写违反法律的条款,依据法律的条款,拟立为行政案件查处等内容,承办单位意见由科领导填写,审批意见内容与原文书相同。
6、询问通知书左下角空白处由被通知人手写收到通知书的年月日和文件号并签字。
7、询问笔录中行政执法人员签字不能由一人代签,应分别签字。
8、送达文书回证注明代收人、代收日期与受送达人关系。
9、当事人要求听证和应集体讨论决定的案件,办案部门应严格依法办理,并将工作记录和相关材料附卷。
10、被处罚人不服处罚裁决决定,申请复议的案件,办案单位应重新组卷。
⑴、正卷材料应包括:案卷材料目录表;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行政案件立案审批表,有关法律检查文书;询问笔录和本人书写的材料;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现场勘验笔录;鉴定结论;视听资料;其他应当作为证据的材料。
⑵、副卷材料包括:副卷材料目录表;行政案件内部呈批表;现场检查、举报等材料,集体讨论意见;其他应当入卷的材料。
第四篇: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程序与案件办理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程序与案件办理
主讲内容
第一讲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程序
一、简易程序 二、一般程序
三、听证程序
首先介绍一宗行政程序不当引发行政复议的案例 案情: 某市某化工厂因向江河排污,造成水污染事件,法定代表人为此被当地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在停产停业期间,该厂又偷偷生产,并向江河排污,当地安全监管局接到举报后,马上派出执法人员,前往现场,在下《整改指令书》同时,暂扣了该厂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思考: 该市安全监管局的行政行为为什么会引发行政复议? 分析: 显而易见,该安全监管局的行政行为违反了法定程序,因为,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属行政处罚,仅下《整改指令书》是不能实现这一目的,而必须按照《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走立案、调查取证、告知等法定程序。
行政处罚程序——由行政处罚的步骤、方式、时间和顺序所构成,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必须遵守这些程序制度。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依法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行为。
简易程序
即当场处罚程序,是指对案情简单清楚,处罚较轻的安全生产行政违法行为当场给予处罚所采用的程序。
一、适用条件
(一)符合法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生产经营单位处以1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
(二)违法事实确凿。即违法事实简单、清楚,执法人员无需进一步调查取证即可当场确认违法行为存在;
(三)法律依据明确、具体。即该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的行政处罚是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明确规定的;
实施简易程序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三要件
二、实施步骤
(一)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程序 1.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2.现场查清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并制作《现场检查记录》,记明时间、地点、违法事实、情节、后果,由当事人签名或者押印;
3.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根据;
4.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5.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
6.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文书送达回执》,并当场交付当事人签名或者押印,并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押印的,应当注明情况,并由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签名或者押印。
(二)收缴罚款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当场收缴罚款,同时向当事人出具收据,并于二日内交本部门财务机构,财务机构应于收到罚款二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1)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罚款的; (2)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2.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的,经当事人提出,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3.依法不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告知被处罚人在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三)告知当事人如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四)执法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并在5日内报所属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一般程序
适用于依据简易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以外的其他行政处罚案件。
二、实施步骤
(一)立案
1.立案应符合下列条件:
有违法行为的初步证据;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属于安全监管部门主管范围;
属于本安全监管部门地域管辖范围;
有明确的当事人; 2.办理立案手续
填写《立案审批表》,载明下列事项:
案由;
当事人基本情况;
案件的基本情况;
承办人意见,应签署两名承办人的姓名和申请立案的时间,同时附上相关材料;
由执法监察机构负责人签署意见后,送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的部门分管领导审批。
经批准之日为案件办理起始时间。 3.指定调查人员
指定两名或者两名以上执法人员为案件承办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办案件的人员应当回避:
(1)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的。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的回避,由派出其进行调查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负责人决定。
进行调查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负责人的回避,由该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回避决定作出之前,承办案件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不得擅自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二)调查取证
1.调查取证应当查明以下事实: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违法事实是否存在;
实施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当事人有无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处罚的情形;
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
调查人员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并对收集的证据予以审查、核实,确保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2.调查取证的程序
(1)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名
(2)向当事人出示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
(3)遵循回避的规定
(4)制作询问笔录、检查记录
(5)全面客观收集证据
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计算机数据;视听资料;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检验、检测、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检查记录;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作为证据的其他资料。
(6)证据保存---登记保存,查封、扣押,复制 3.调查取证的方法
(1)调查询问
(2)现场检查
(3)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
复制原始凭证,应当注明“经核对与原件无异” 和原始凭证存放的单位及其处所,并由出具证据的人员签名或者单位盖章。
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还应符合下列要求---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制作对象等;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4)抽样取证
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收集证据时,要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抽样取证凭证》,当场交付当事人签名或者押印;
《抽样取证凭证》要送达当事人;
必要时,请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5)查封、扣押
前提---适用登记保存不足以防止当事人销毁或转移证据的。
程序---经领导批准;通知物品持有人查点确认被查封、扣押物品;开列被查封、扣押物品清单一式三份:分别交物品持有人、物品保管人,一份附卷备查。
(6)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前提---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
程序---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填写《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当场交付当事人签名或者押印,并送达当事人;
对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违法事实成立依法应当没收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予以没收;依法应当扣留或者封存的,予以扣留或者封存;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依法不应当予以没收、扣留、封存的,解除登记保存。
(7)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场所进行勘验检查
程序---通知当事人到场;
制作勘验笔录;
当事人拒绝在勘验笔录上签名或者押印确认的,可由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签名或者押印予以确认,确保证据的效力。
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有关物品、场所的情况后,再进行勘验检查。
(三)案件审理
1.案审基本程序 (1)主持人宣布案由; (2)执法监察机构介绍案情及提出拟处理意见; (3)法制机构介绍听证情况及提出拟处理意见; (4)案审委(办)成员审议案情,形成案件处理意见; (5)主持人宣布集体审议意见; (6)各案审委(办)成员审核《行政处罚集体讨论记录》无误后,分别在《行政处罚集体讨论记录》上签字或者盖章。
2.案件审理内容
(1)是否属于本部门管辖 (2)违法主体是否准确——是否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正职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没有正职负责人的,由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担任法定代表人。设有董事会的法人,以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没有董事长的法人,经董事会授权的负责人可作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其他组织——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
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
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型联营企业;
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社会团体登记证的社会团体;
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符合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条件的其他组织。 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以其主要负责人为代表人。(3)违法事实是否清楚; (4)证据是否确凿充分,证据的收集是否合法、客观,证据之间能否互相印证,形成证据链,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唯一性;
(5)定性和适用法律是否准确; (6)执法程序是否合法; (7)提出的处理意见是否适当;
(8)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理由是否成立; (9)执法文书的填写是否正确; (10)有无遗漏的违法行为和当事人是否有法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 (11)案审委(办)认为应当进行审理的其他事项。 3.审理决定
案审委(办)对案件进行审查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1)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2)调查证据不足或违法事实不成立的不予行政处罚; (3)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4)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
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分别裁量,合并处罚。 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处罚;
应从重处罚的——危及公共安全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的,经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一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其违法行为呈持续状态的;拒绝、阻碍或者以暴力威胁执法人员的。
应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的;配合安监部门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其他依法应给予应从轻或减轻处罚的。
(四)处罚告知
1.行政处罚告知
2.听证告知
作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有关许可证、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对公民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的,还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3.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 (1)必须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 (2)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组织听证
(五)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六)处罚决定送达
送达---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交当事人的行为。
1、送达方式: (1)直接送达 (2)留置送达
(3)委托送达
(4)邮寄送达
(5)公告送达
向当事人送达其他执法文书的,也适用上述的送达原则。
2、送达的方法
(1)行政处罚文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在7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或者其他的法定受送达人:
(2)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收;
(3)受送达人是个人的,本人不在时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并在行政
处罚决定书送达回执的备注栏内注明与受送达人的关系;
(4)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由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5)受送达人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签收并注明受当事人委托的情况;
(6)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挂号邮寄送达,也可委托当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代为送达;
(7)当事人拒绝接收的,可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有关人员到场,注明情况,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将文书留在当事人的收发部门或者住所,即视为送达;
(8)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以上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注明原因和经过。
(七)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
1.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可采取下列措施:
(1)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设施、设备、器材拍卖所得价款抵缴罚款;
(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销毁物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的,须经县级以上安监部门负责人批准,由两名以上安监执法人员监督销毁,并制作销毁记录。
4.将查封、扣押的物品拍卖抵缴罚款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并应当制作清单。
5.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
6.执法人员应当将当场收缴的罚款,在2天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在2天内交至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7.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
(八)备案
1.县(区)局处以2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撤销有关资格、岗位证书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10日内报市局备案。
2.市局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撤销有关资格、岗位证书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10日内报省局备案。
3.省局处以10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生产的煤炭产品或者采掘设备价值10万元以上、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撤销有关资格、岗位证书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10日内报国家总局备案。
4.对上级安监局交办的案件给予行政处罚的,由决定行政处罚的安监局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0日内报上级安监局备案。
(九)结案
行政处罚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0日内办理完毕;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完成 的,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90日;特殊情况需进一步延长的,应当经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延长至180日。
案件执行完毕后,填写《结案审批表》交案件承办机构负责人审核,审核后报主管领导,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结案归档。
听证程序
一、适用条件
1.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2.责令停产停业;
3.吊销有关许可证;
4.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
5.较大数额罚款。
二、实施步骤
1.听证会组成人员和参加人员
2.当事人在听证中的权利和义务
3.听证会程序
听证会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听证会举行前,书记员应查明当事人和其他参加人是否到会,宣布听证纪律。
(2)听证会开始时,由听证主持人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听证会组成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权利,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在听证会调查阶段,案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案件调查人员可以向当事人提问。当事人可以向案件调查人员提问。
(4)在听证会辩论阶段,于听证主持人的组织下,案件调查人员、当事人和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
(5)听证主持人在宣布申辩终结后,当事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6)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
4.听证报告
5.中止听证、终止听证和听证期限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告知送达后3日内以书面方式提出。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举行听证会的7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除延期听证、中止听证外,听证应当在当事人提出听证之日起30日内结束。
第二讲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案件办理
一、案件受理
(一)案件来源
1.举报投诉
2.日常监管
3.交办移送报请
4.其他来源 二)受理登记
在受理案件线索时,要详细记录被举报人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被举报企业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固定电话)、企业地点、规模及主要违法违规事实等有关情况。如实登记举报投诉情况,并将案件线索按年、月、日编排序 7
号登记清楚。
(三)梳理甄别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确认案情是否清楚,是否需要举报人补充材料;
二是分析案件线索的内容,审查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确定是否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辖;
三是分析被举报人(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情节,确定属于哪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辖;
四是分析了解被举报人有没有逃逸、逃避执法的可能,被举报企业是否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及其紧急程度,以便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防止危害社会和妨碍办案的情况发生。
(四)拟办建议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要根据对案件的梳理甄别情况,按照管辖范围和权限以及分级负责、归口处理的原则,对该案件提出是否进行明查暗访或移送有关部门或交办下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等相关拟办建议,及时办理和分流案件。
(五)建档立卷
在受理案件过程中,要及时对案件相关资料进行建档立卷、登记造册,并做好统计工作。归档内容包括举报原件、拟办意见及领导批示、查处情况、回复情况等。
二、案件调查
(一)准备工作
1、了解被执法监察对象,查阅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选定执法人员和专家,备齐执法证件、执法文书、执法设备、仪器
2、制定现场执法查处实施方案
(1)对案情的初步分析和判断
(2)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和范围(3)现场执法检查的组织和人员分工:
行动指挥员:统筹组织、指挥、协调现场执法行动。
取证组:现场检查;照相、摄像;财务、仓库帐目检查等。
调查询问组:对有关人员做调查询问笔录,可在现场检查取证完成后开始工作。
现场警戒、控制组:巡视执法现场和周边环境,防范突发事件发生。
后勤保障组:负责车辆、执法物品、饮料、食品等。(4)现场控制措施要点:
对被查处企业的现场最高职务负责人的控制:主要控制其不能布置企业其他人串供,转移、毁灭证据,不能召集企业内部和外面的人员干扰执法。
对厂区环境的控制: 要求企业门卫配合,不让无关人员进入执法现场;掌握执法企业内人员动态;厂外附近人员动态。
控制电源:总电源、化工设备动力开关等。
(5)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环节和衔接方式
(6)执法人员和现场协助人员应当遵守的纪律
保密、令行禁止、文明执法、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执法现场、除指定人员,其他人不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等
(7)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遇到暴力抗法时的情况处置,受到围攻时的情况处置,联系当地政府、公安部门支援的渠道和方法,迅速撤离现场的组织、方式和步骤等。
(二)现场取证
1.拍照、摄像、录音;
2.做现场检查记录;
3.抽样取证、勘验;
4.对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于取得的证据先行登记保存;
5.查阅资料:对可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文件、资料予以复制。
(三)调查询问
主要对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投资人)、生产经营负责人、生产车间负责人、操作工人、财务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处置---发出《责令改正指令书》或《强制措施决定书》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对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的。
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扣押。
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要求限期改正。
三、现场调查取证要注意的环节
(一)进入检查场地时首先要示证,表明意图。
(二)进入生产车间摄像、照相取证和财务室取证的人员行动要迅速,取证要准确。
(三)要控制住法人或现场最高负责人,不能任其串联活动;根据情况控制电源
(四)《调查询问笔录》要围绕违法违规的事实来进行,要当事人确认违法违规事实,表述要清楚,不能有诱供、逼供的行为体现在笔录内,涂改部分要由当事人盖手印确认。
(五)做好《现场检查记录》
记载的内容包括:
1、被检查单位(人)的基本情况:
2、检查情况:
(1)检查活动参加主体的情况
(2)检查的缘由
(3)检查的重点
(4)检查场地环境
(5)检查涉案物品的生产、销售和存放情况:现场物品的品名、数量、型号、标价、标识内容、包装方式等
(6)检查活动的组织形式
(7)抽样情况
(8)对有关证据予以登记保存(封存、扣押)等情况
(9)检查时进行拍照、摄像、录音的,应在笔录上注明
3、被检查单位(人)对检查的意见
(六)需要将有关资料、账目复印作为证据的,必须在每张复印件上签注“经核对与原件无异”以及注明原始凭证存放的单位及住所,并由当事人签名或按手印确认。
对现场拍摄的照片,交当事人在每张照片上面签注“与现场情况相符”及日期,并签名或按手印确认。
(七)需要对设备、生产场所进行现场勘验的,将勘验情况登记在《勘验检查笔录》上,并由相关人员签名。
(八)需要对有关产品、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的,按规定填写《抽样取证凭证》。
(九)当事人拒绝在《勘验检查笔录》《抽样取证凭证》《现场检查记录》《调查询问笔录》等执法文书和复印、照片等现场取证资料上签认的,注明记录在执法 9
文书上,并由在场的无厉害关系的人2人以上签注证明。
(十)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执法人员自身安全
1、查处危险化学品时要注重防爆燃:
2、查处剧毒品及挥发性的化学品时要防中毒:
3、在井巷开采的矿山执法时,进入井巷调查要慎重,要做好安全措施,由矿山主要负责人带领进入,井巷外面要有人监控。
4、执法人员进入执法现场后,在非特殊区域均要将对讲机、手机打开,保持通讯畅通;未经批准不能擅自离开;撤离时要清点人数。
5、注重交通安全,尤其查处矿山时要注意在复杂、危险路段的行车安全,重点防滑、防坠落。
6、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十一)注重询问当事人的技巧
1、全面熟悉和掌握案件情况:
了解基本案情;
确定被询问人:
了解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熟悉现有证据情况 ;
2、分析当事人的心理特征和当前的心理状态:
3、制订询问计划
明确调查询问内容---当事人实施违法违规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方法、成本、经营额、销售额、违法所得等;
询问的步骤、重点和突破口;
询问的策略、方法及当事人可能采取的反询问手段等。
4、选择适合询问的地点---有利于被询问人陈述和保密;不要有人围观;询问同案的其他当事人,应当单独进行。
5、注重询问说话的艺术
对不同的被询问人使用不同的询问方式,一般情况下,说话要热情和蔼,体现出询问人的善意,不可用简单生硬的告诫口吻或威胁性的言语吓唬被询问人,使其产生逆反情绪而不配合调查。
6、询问要迅速、及时,客观、全面,深入、细致,符合法律程序。
7、询问结束后,要对笔录内容作全面审查:重点是看有无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地方,有无自我矛盾的地方,有无未问到的地方,有无记录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补问补记。
(十二)证据收集要合法和充足
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报告,勘验检查笔录等。
上述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于取得的情况下,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但要填写《证据登记保存清单》,并在15天内对登记保存的证据作出处理决定。下列证据材料无效
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材料;
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材料;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
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证据的证明效力排序
1、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2、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3、原物、原件优于复制件、复制品;
4、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
5、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6、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7、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第三讲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中常见的法律时限
时限是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规定得比较多的一项行政程序,他体现了行政效率的要求。
一、层级冲突一一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规则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其他法律规范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凡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规范都没有法律效力。
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3.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规章制定的依据是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地方性法规只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有效。
4.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5.上级政府规章的效力高于下级政府规章
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自治地方内优先适用
7.经济特区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优先适用
二、同级冲突一一报请有权机关决定的规则
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实施。
同位阶的法律规范是指法律规范的效力是相同的,没有上下高低之分。
同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之间、自治条例之间、单行条例之间、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它们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容易引起冲突的主要是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
国务院部门规章之间发生冲突,应根据该事项属谁权限范围内来确定适用那个规章。
如:关于治安管理事务,属公安部门的权限范围,凡治安管理方面的规定,如其它部门的规定与公安部的规定不一致,应按公安部的规定执行。
如果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则应根据该事项是属中央管理的事项还是属地方管理的事项如何来确定。如属地方管理的事项,则应适用地方政府规章。
三、属性冲突一一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规则
也称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特别规定:就是根据某种特殊情况和需要规定的调整某种特殊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一般规定:就是为调整某类社会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
特别规定是在考虑具体社会关系的特殊需要的前提下制定的,更符合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所以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
四、时际冲突一一新法优于旧法的规则
修改更新后的法律规范,更加符合发展变化了的新情况,体现了立法机关面对新情况所作的新的调整,理所当然应当优先适用。
第五讲 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一、处罚法定原则
“法定”的内容是指:处罚设定权法定;处罚主体法定;被处罚行为法定;处罚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等。
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三、公开、公正原则
公开:
(一)行政处罚的依据要公布;
(二)行政处罚的决定过程要公开:告知理由和权利;陈述和申辩权;听证权;处罚决定书的制作与送达。
公正:
(一)程序上的公正:职能分离(调查人员和决定人员分离;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和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听证主持人由非本案的调查人员担任)
(二)实体上的公正(符合立法目的;适当考虑相关因素;过罚相当(第4条第2款: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四、一事不再罚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24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五、保障当事人权利原则
包括以下权力: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申请复议权、行政诉讼权、要求赔偿权。
第五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行为,有效地实施安全生产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三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监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
第二章 管 辖
第四条 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安监部门管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条 安监部门发现所查处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发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
第六条 上级安监可以直接查处下级安监部门管辖的案件,也可以将自己管辖的案件交由下级安监部门管辖。
下级安监部门可以将重大、疑难案件报请上级安监部门管辖。
第三章 行政处罚的简单程序
第七条 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对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第八条 适用简易程序查处案件的有关材料,应当由执法人员所在安监部门归档保存。
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第九条 安监部门查处违法行为,应当立案。适用简易程序的除外。
第十条 立案应当填写立案审批表,同时附上相关的材料(举报材料、上级机关交办或者有关部门移送的材料、当事人交代的材料、执法人员的检查笔录等),由局领导审批。
第十一条 立案后,执法人员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收集、调取证据。
执法人员调查案件,不得少于两人。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时,应当出示执法人员执法身份证件。
第十二条 安监部门对案件进行调查,应当收集以下证据: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证人证言;
(四)视听资料;
(五)当事人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
上述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第十三条 执法人员应当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作为书证。调取原始证据有困难的,可以复制,复制作应当标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并由出具书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四条 安监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法律、法规规定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施。
第十五条 案件调查终结,承办机构应当写出调查终结报告,并草拟行政处罚告知书,连同案卷交由法制机构进行书面审查。
调查终结报告的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案件性质、处罚依据、处罚建议等。
第十六条
法制机构接到承办机构的审查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查。
案件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所办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
(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清楚;
(三)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
(四)定性是否准确;
(五)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准确;
(六)处罚是否适当;
(七)程序是否合法。
第十七条 法制机构经过对案件进行审查,提出以下书面意见和建议:
(一)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处理适当、程序合法的案件,同意承办机构意见。
(二)对定性不准、处罚不当的案件,建议承办机构修改。
(三)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建议承办机构补正。
(四)对程序不合法的案件,建议承办机构纠正。
(五)对超出管辖权的案件,建议按有关规定移送。
第十八条 局领导对行政处罚建议批准后,由承办机构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权。凡拟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以及作出下列规定的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告知相对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相对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执法机关应按本规定组织听证:
(一)自治区安监部门对公民个人作出一万元以上或对生产经营单位作出三万元以上罚款的;
(二)地级市安监部门对公民个人作出5000元以上或对生产经营单位作出二万元以上罚款的;
(三)县级安监部门对公民个人作出3000元以上或对生产经营单位作出一万元以上罚款的。
第十九条 安监部门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认真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予以采纳。
第二十条 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并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安监部门应组织听证,并在听证7日前发出《听证会通知书》。听证程序应符合《行政处罚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局领导经对承办机构调查结果、法制机构审查意见和听证报告进行审核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一)确有应当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案件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处罚的,应当提交局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第二十二条 安监部门作出处罚决定后,应当制作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的内容包括: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安监部门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安监部门的印章。
第五章 行政处罚的执行
第二十三条 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对安监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安监部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办案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第六章
送达、期间
第二十七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应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日期,其签收日期为送达的日期。
当事人拒绝接受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其他人到场见证,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后,把行政处罚决定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处,即视为送达。
第二十八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不能直接送交当事人或者直接送交有困难的,办案机关应在作出决定后七日内按下列规定送达:
(一)当事人不在住所的,交其同住的成年亲属签收,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二)当事人已向办案机关指定代收人的,由指定代收人签收,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三)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四)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60日,即视为送达。
第二十九条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第七章 备案、建档
第三十条 安监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制度。下级安监部门应当按要求将行政处罚案件报上级安监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 案件处罚决定执行完毕,安监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及时将案件材料立卷归档:
(一)案卷必须一案一卷,案卷可以分正卷、副卷;
(二)各类文书齐全,手续完备;
(三)书写文书用毛笔或者钢笔;
(四)案卷应当按顺序装订。
案卷装订的顺序如下:
(一)案卷封面;
(二)案卷材料目录;
(三)处罚决定书;
(四)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及批件(可放入副卷);
(五)立案审批表(可放入副卷);
(六)证据材料;
(七)审查意见;
(八)听证笔录;
(九)听证报告;
(十)其它有关材料。
第三十二条 案卷立案归档后,任何人不得私自增加或者抽取案卷材料。未经局领导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阅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