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

时间:2019-05-14 05:3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

第一篇: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

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

─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摘要:《旧制度与大革命》分析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成因,不是注重史实的叙述,而重点是在分析如此突如其来的大革命的成因。托克维尔以开创性的视角将旧制度与大革命联系起来,看到了大革命对旧制度的继承,尤其强调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的产物。

关键词:托克维尔;旧制度;《旧制度与大革命》

一、托克维尔生平

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是十九世纪法国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1835年出生于贵族家庭,但他在政治上倾向于自由主义,以出版《论美国的民主》一举成名,成为了世纪中期法国自由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此后,在去世前的1856年出版《旧制度与大革命》,解释法兰西民族的命运。

在这本书里,人们看到的不是以往对于革命史的长篇叙述,而是带着问题去思考革命爆发的缘由,用托克维尔的话说,他要把“事实和思想、历史哲学和历史本身结合起来”。作为贵族家庭出生的他不是对革命的激烈批判,而是超常冷静地思考。他既看到了法国大革命在历史中的意义,也冷静而不偏激地去探寻大革命为什么会爆发,以及革命的走向和最终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非仅仅是对法国大革命进行的社会学分析,更是对革命者要摧毁的“旧制度”,以及革命后“旧制度“又不断重建的现实而作出的历史性透视。

《旧制度与大革命》自出版以来,在欧美国家极为畅销,出乎作者意料,他说过:我这本书的思想不会讨好任何人;正统皇派会在这里看到一幅旧制度和王室的糟糕画像…...;只有自由的朋友爱读这本书,但其人数屈指可数。”托克维尔一种独到的视角,运用问题研究和比较历史的方法诠释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愧为一颗闪耀的“历史珍珠”。

二、大革命是旧制度的延续

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在人们心目中是进步的象征,所以人们一想到它,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将一切旧制度都打倒、推翻的景象。因此,人们常会有一种定势的思维,以为大革命与旧制度是截然对立的。而托克维尔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看到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的联系,看到了大革命对旧制度的继承。

“旧制度”主要指的是1789年大革命前法国一种存在了两三百年的号称“绝对君主制”的政治体制。所谓“绝对君主制”,是一种类似于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的中央集权制度它兴起于世纪末的西欧各国,并在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达到了巅峰形态。大革命起因于“旧制度”作为革命的反题,是被完全否定的。托克维尔从这里突破,从而对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在深入研究旧制度的权力结构之后,托克维尔指出:“如果认为旧制度是个奴役与依附的时代,这是十分错误的。” [1](P156)他发现,旧制度一方面是日益衰落的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残余,另一方面是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制。正是这种社会转型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法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促成了大革命的爆发。

这种因果联系恰恰与人们想象的那种“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方式相反,而是以一种悖论的方式发生的。托克维尔通过比较研究,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一个怪异现象:“有件事看起来使人惊讶: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 [1](P64)就欧洲而言,法国当时并不是封建权力压迫最深重的地区,相反,它却是封建权力压迫最轻的地方。这是因为法国早已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农民基本摆脱了领主的统治,而且已变为土地所有者。但是,正因为如此,农民对残存的封建权力就更难忍受。作为土地所有者,农民才会对封建制度强加在地产上的多种负担感到痛苦和愤慨;贵族不再拥有统治领地的权力,贵族的特权乃至他们本身的存在也就愈加可疑。也就是说,不是贵族个人变得穷凶极恶,而是封建制度的瓦解引起社会心理的变化:“封建制度已不再是一种政治制度,但它仍旧是所有民事制度中最庞大的一种。范围缩小了,它激起的仇恨反倒更大;人们说得有道理:摧毁一部分中世纪制度,就使剩下的那些令人厌恶百倍。” [1](P72)不过,相比之下,托克维尔认为,各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之所以加剧,主要是中央集权制的作用。托克维尔认为革命者从旧制度那里继承了很多,而他特别强调、特别重视的则是中央集权制。许多人认为中央集权制是大革命和帝国的创造。托克维尔反对这种看法,他认为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的产物;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惟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1](P74)因而大革命虽“扫荡了旧制度的众多体制,却巩固了中央集权制”。[1](P100)具体说来,法国在大革命前已形成欧洲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央集权体制:国王当然是权力的中心,所有事情都由他一人说了算;在靠近王位的地方,御前会议是拥有特殊权力的行政机构,它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于一身;作为中央政府在巴黎的唯一代理人,总监负责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在地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各省总督拥有全部统治实权;总督之下,又有由他任命的总督代理。与许多人的看法相反,托克维尔认为,中央集权制不是大革命的产物,而是旧制度的产物。法国在大革命前已形成欧洲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在王权中央形成了一个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于一身的统一权力机构,有中央政府派出的各省总督总揽了地方政府的全部权力,中央集权制的政府几乎达到了对全国的全面绝对控制;更有甚者,旧制度实行官员保护制,专横地庇护大小官员。这样,中世纪各地区、各人民团体和个人的政治自由权利也统统丧失了。托克维尔承认,这种中央集权政府是旧制度的一项成就,是旧制度下“所有活着、动着、生产着的东西”的“新的根源” [1](P57),也是旧制度中唯一在大革命后保存下来并且能够适应新社会的政治体制。但是,他也发现,这种单一的中央集权制既是旧制度时期社会动力之源,也很容易成为千夫所指之的。“由于中央政权摧毁了所有中间政权机构,因而在中央政权和个人之间,只存在广阔空旷的空间,因此在个人眼中,中央政府成为社会机器的唯一动力,成为公共生活所必须的唯一代理人。” [1](P107)结果,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中央集权政府的绝对依赖,而这种绝对依赖又很容易转变为另一个极端:当中央政府不能满足人民心愿时,便产生人们对中央政府的极端仇恨。由此托克维尔得出结论: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和巴黎的至高无上地位,是法国多次革命的主要条件之一。托克维尔还发现,正是中央集权制的发展,造成法国阶级分离的加剧,使法国社会变成一点即炸的火药桶。首先,三级会议的停开,使得第三等级(主要指资产阶级)与贵族在公共生活中再也没有联系。其次,与一般人们想象的相反,贵族的种种免税特权不是中世纪的遗存,而是中央集权制发展的结果。王权逐渐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力,但是,为了安抚与王权对立的贵族阶级,作为一种交换,“自15世纪到法国革命,免税特权一直不断增长”。贵族享有的各种特权尤其是免税特权彻底导致了资产者与贵族的不平等和互相孤立。再次,为了获取免税特权,资产者设法住进城市并在城市中获得职位,这就导致了资产者和农民的分离。最后,农民成了被遗弃的阶级。不仅其他阶级都离弃农民,而且政府对农民极其冷酷无情:把各种捐税徭役负担强加给他们,以严酷的司法对待他们。各阶级之间彼此隔离的恶果,一方面是“再也组织不起什么力量来约束政府,(但)也组织不起什么力量来援助政府” [1](P171),也就是说,政府实行分而治之,最后陷入孤家寡人;另一方面是,分裂的不同阶级彼此形同路人甚至仇敌,“在被重重障碍长期隔绝之后彼此重新接触时,他们首先触到的是他们的伤痛处,他们重逢只不过是为着互相厮杀。” [1](P145)有的评论认为,托克维尔不是把经济基础的变化,而是把中央集权制看做是导致大革命的主要原因,这颠倒了主次关系。其实,托克维尔对经济基础的研究是开创性的。索布尔指出:“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十分重视土地问题和封建问题,也许更加重视所有权问题,这种好奇心在他那个时候是新颖的。” [2](P86)而且,不难看出,托克维尔对政治与经济的互动的分析,远比割裂地排列经济和政治情况更有说服力。

三、总结

根据以上概述,我们不难看出,托克维尔在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中发现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起因的解释正是论证这个命题而展开的。托克维尔并不否定大革命的功绩,他认为法国大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它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同时,法国大革命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只是以突然的方式完成了长时期才能一点一滴完成的事情。

托克维尔的解释十分丰富精彩,其范围涉及了经济、政治、思想、宗教等方面,其中包含的政治观点、研究方法,不仅对于西方的法国革命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于后来其他超出史学研究领域之外的许多研究都具有启示意义。

就我个人而言,《旧制度与大革命》颠覆了我对大革命的认识,托克维尔不同于传统史学家,对大革命高度颂扬,将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立区分,他以一个贵族的立场为视角,对自由、平等的渴望,强烈反对专制,却也摆脱不了作为贵族本身的局限,他突破以往对革命史的长篇叙述,虽然在本书中提出的某些观点值得商榷,比如对王权作用的评价、农民的贫困化等,但至少他突破固有的狭隘性,打破思维定势,值得我们去借鉴,这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书,但通篇阅读下来,却不会让人觉得枯燥,反而能够提起你的阅读兴趣,著名的比较历史学家J.J昂佩尔评价道:“在他的的作品中,严肃而不排斥精巧,在进行高深的思考的同时,读者会遇到描述性的奇闻轶事或化义愤为讥讽的辛辣笔触”。

第二篇: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

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

———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一点认识

托克维尔探索“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关系时, 似乎是要弄清楚造就这场

革命的历史原因。托克维尔解释的核心思想: 大革命就是旧制 度下社会演进的结果。托克维尔认为“革命只是 规范了和调整了一桩大事业的效果并使之合法 化”而已。也就是说他认为大革命并没有使社会 或国家发生什么根本的改变, 大革命没有缔造一 个新的民族, 没有打造一个新的法兰西。

传统的观点认为, 哪里的压迫愈重, 哪里出 现的反抗就愈激烈, 但实际上情况并不如此, 革 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 当时 的法国事实上并不是革命发生的典型时代, 日常 生活并不算穷困, 统治者与下层社会的矛盾没有 激化到必须改朝换代的地步, 政治上相对开明, 民间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 王室也在进行不紧 不慢的各种程度不同的改革, 所以在第三篇第四 章, 托克维尔就指出了“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 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 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 命的到来”托克维尔的论述给我的理解就 是他认为法国大革命其实就是路易十六改革的 继续和必然结果。这是因为

在大革命前, 法国已经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 命: 农民基本摆脱了领主的统治, 而且已变为土 地所有者。但是正因为如此, 农民对残存的封建 权力就更难忍。作为土地所有者, 农民才会对封 建制度强加在地产上的多种负担感到痛苦和愤 慨;另外, 贵族不再拥有统治领地的权利, 贵族的

特权乃至他们本身的存在也就愈加可疑, 也就是 说, 不是贵族个人变得穷凶极恶, 而是封建制度 的瓦解引起社会心理的变化:。实际上他认为是政府本身 的作为加速了大革命地爆发。托克维尔通过对旧 制度与大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研究, 认为旧制 度其实是两种体制的复合体, 一方面是日益衰落 的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残余, 另一方面是不断强化 的中央集权制, 而且, 相比之下, 托克维尔认为, 各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之所以加剧, 主要是中央 集权制的作用。与一般人的看法不同, 托克维尔 认为, 中央集权制不是大革命的产物, 而是旧制 度的产物。法国在大革命前已形成欧洲其他国家 无法比拟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在王权中央形成 了一个集行政, 立法和司法权于一身的统一权利 机构, 有中央政府派出的各省总督总揽了地方政 府的全部权力, 中央集权制的政府几乎达到了对 全国的全面绝对控制;更有甚者, 旧制度实行官 员保护制。这样, 中世纪各地区, 各人民团体和个 人的统治自由权利也统统丧失了。在这里, 托克 维尔把政治专制和行政集权混为一谈了。托克维 尔承认, 这种中央集权政府是旧制度的一项成 就, 也是旧制度中唯一在大革命后保存下来并能 够适应新社会的政治体制。但是, 他也发现, 这种 单一的中央集权制既是旧制度时期社会动力之 源, 也很容易成为千夫所指的。结果这就导致了 人们对中央集权政府的绝对依赖, 而这种绝对依 赖又很容易转变为另一个极端: 当中央政府不能 够满足人民心愿时, 便产生人们对中央政府的极 端仇恨。由此, 托克维尔得出结论: 高度的中央集 权制是法国多次革命的主要条件之一。

第三篇:浅析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及其特点 2

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师范05级

高婧睿050110755

浅析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及其特点

作为法国历史上尤为重要的一段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国大革命已成为了当今人们了解法国历史的一个窗口。这学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法国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对法国大革命的大致历史情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这里我想谈一下我在看完这本书后对“大革命”的一些见解。

在传统的历史中,我们都认为法国大革命是近代法国的一次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的革命运动,因为我们一向都认为,它打倒了旧的封建社会,使得法国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从此以后法国就与旧的封建社会截然分开,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都知道一切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前后的联系,大革命对于原来的封建制度也不可能没有一定的继承,只不过可能这种继承在一种环境下被掩盖了起来。人们总是要使自己看起来与以前的制度不一样,其实在本质上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学习历史,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根溯源找寻大革命爆发的渊源。一方面,这一渊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末,14世纪初英、法两国出现的等级代表会议。在等级代表会议中,国家赋税的摊派权掌握在等级代表会议手中;国王握有军事和司法权,而市民阶层的要求也获得了一定的满足。因此“限制王权”和“主权在民”这种契约的思想早在大革命爆发前400多年前就已经植入人们的脑海之中。当18世纪后期法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国王路易十六只是一味要求征收新税而无视第三等级的改革要求时,法国民众已经形成的“限制王权”的思想和积压已久的愤怒一并爆发了。

另一方面,法国这样一个国家的传统就是革命,革命只是他们表达对于现社会的不满,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许多原以为源于大革命的感情,许多我一直认为只可能来自大革命的思想,和只产生于大革命的习惯;我时时碰到深植于这片古老土壤中的当今社会的根系”。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大革命虽“扫荡了旧制度的众多体制,却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国是欧洲国家中中央集权发展的最为完备的国家,国王的权威在当时已经达到了顶峰,御前会议是拥有特殊权力的行政机构,它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于一身;作为中央政府在巴黎的唯一代理人,总监负责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在地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各省总督拥有全部统治实权;在总督之下,又有由他任命的总督代理。在中央集权体制下,政府几乎达到了对全国的全面控制:不仅贵族因此失去政治自由(即对国家和领地的统治权),就连城市自由也不复存在;此外,政府还通过设立行政法院的方式实行官员保护制,专横地庇护大小官员。但是这些都掌握在国王一个人的手中。从而形成的高度的 1

权威,在这种高度的权威下产生的许多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巴黎至高无上的地位、政治自由的缺失、贵族的经济特权、各阶级的分离等等。而这些恶果恰恰又是大革命发生的重要基础。

传统认为,革命的发生都出现在比较穷困的环境下,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但当时的法国事实上并不是革命发生的典型时代,日常生活并不算穷困,统治者与下层社会的矛盾没有激化到必须改朝换代的地步,政治上相对开明,民间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王室也在进行不紧不慢的各种程度不同的改革。事实上,真正的原因还是要从经济上说起,在经济上法国已经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农民基本摆脱了领主的统治,而且已变为土地所有者。但是正因为如此,农民对残存的封建权力就更难忍。作为土地所有者,农民才会对封建制度强加在地产上的多种负担感到痛苦和愤慨;另外,“贵族不再拥有统治领地的权利,贵族的特权乃至他们本身的存在也说,不是贵族个人变得穷凶的瓦解引起社会心理的变化。”

在革命开始以后,我们发现法国的革命热情太过高涨了,一切的旧的制度都成为了他们的打击对象,于是社会出现了极大的恐慌,在这样的环境下,是不可能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但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政府的存在,就很难维持必要的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做的是什么,是继续去革命,为了那些漫无目的的原因?还是重新要求社会的稳定?答案必定是后者。要重竖稳定的社会,在所谓的新社会成功不了的情况下,走向原来的制度和继承原来的制度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了。由此可见,如果一次革命的最终结果是重新走入原来的体制中,那么其所谓的进步,就值得我们怀疑了。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否定大革命的重要作用,只不过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人对于传统的封建的制度是有很大的继承的,一个制度的毁灭,一个新制度的形成都不可能通过一个偶然的事件来完成的,这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法国大革命同样如此,他不可能一次就完全打碎了旧制度的体制,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

任何的一次剧烈的运动是不能与思想界的波动分离的,这点上,我们要认识到,启蒙思想家在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启蒙运动可以说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基础,因为,启蒙的思想家大多数都是法国人,而法国人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法国人很关心政治。而如果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一个思想界中的人物提出的思想一定会对一个国家产生一定的印象,不管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而在18世纪,正是这样一个原因,启蒙思想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起了主导的地位,而且他们几乎起了一个领导舆论的作用,而当时的法国的各个政党都各自挑选了其中的一种来作为自己的行动纲领。这种特点,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发生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我们把思想家看作是文人的话,在我看来,一个文人是不能够随便参与政

治的,因为即使它们有理论,但是他们却是缺少政治的经验的,毕竟光有理论的思想家不是完美的思想家。他们只是有一腔热情,毫无经验,于是人们就在那些华丽的词藻中把革命进行了起来。可以想象,法国的文人们把自己对于封建制度的不满用文字的形势表达出来,然后滥用了法国人民的热情,把法国人民推向了火坑。托克维尔提出:“由于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抽象原则和非常普遍的理论”,所以在革命中“不是坏法律分别受到攻击,而是一切法律都受到攻击,作家设想的崭新政府体系将取代法国的古老政体”。这种极端的思想就是一种错误的极端主义,其后果就不言而喻了。

法国大革命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政治改革与宗教革命同时进行。虽然我们确实看到了法国人在革命的初期表现了很极端的反宗教的特点,但是最后还是回归了宗教的怀抱。因为我们确实看到了,法国大革命中对于一切的封建的东西都是排斥的,当然也就包括了宗教,但是事实上宗教并没有对于所谓的民主有什么很大的不利和相违背的东西,在人类的思想中,人们总是要一种信仰来维持自己的思想。他可以避免人类走入无禁止的痛苦中。用托克维尔的话来说,就是宗教问题上的绝对无信仰是违反人类天性的,它使灵魂陷入痛苦的状态中”。而为什么法国大革命的程度如此的轰轰烈烈,这与法国的这次革命的双重性有很大的关系,既是政治革命,又是宗教革命,这两者中的任何的一个都会造成一个极度动荡的社会,那如果是二个同时发生就更不用说了。

这里还要提一下法国人的性格。这也是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能轰轰烈烈的一个重要主体。用托克维尔的话说:“它在行动中如此充满对立,如此爱走极端,不是由原则指导,而是任感情摆布;它总是比人们预料的更坏或更好,时而在人类的一般水准之下,时而又大大超过一般水准;这个民族的主要本性经久不变,„„;同时,它的日常思想和好恶又是那样多变,以至最后变成连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样子,„„;当人们放手任其独处时,它最喜欢深居简出,最爱因循守旧,一旦有人硬把它从家中和习惯中拉出来,它就准备走到地角天涯,无所畏惧;„„;今天它坚决反对逆来顺受,明天它又俯首贴耳,使那些最长于受人奴役的民族都望尘莫及;只要无人反抗,一根纱线就能牵着它走,一旦什么地方出现反抗的榜样,它就再也无法控制;„„”。应该说,在法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其在许多方面与英国和德意志有着共同的地方。然而如此激进的大革命唯独在法国爆发,不能不说是如此奇特的民族性格造就了如此的革命。

大革命在实质上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他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也很致命的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他的特点综合了法国的各个要素,不管是国家的,体制的,民族的或是其他,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法国的缩影,研究它能让我们更加的了解法国这样一个奇特的国家,也更能理解世界发展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及论文:

1.(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冯棠、张丽:《〈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法)阿尔贝·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马胜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王养冲:《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论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5.刘宗绪:《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三联书店,1990年版。

第四篇:法国大革命的本质及原因

法国大革命的实质和原因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和激进的时期,其影响对法国之后的历史,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历史上的地位之重显而易见,有许多人把法国大革命作为一个了解和认识法国的窗口,研究法国政治、文化和经济。

这场革命的实质实际上是一场阶级革命。具体来讲,大革命就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革命资产,它是由资产阶级对原有的封建贵族阶级发动的一场革命,是为了革封建制度和封建君主的命。

新兴资产阶级为了使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分别从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两方面入手,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地摧毁了法国旧的封建贵族制,散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建立。在政治上,这场革命的矛头直指国王的权力,革命者采用暴力手段碾碎当时法国君主贵族的核心利益,使得整个欧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惧。这场革命使得法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史诗性的转变,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和绝对君主制渐渐地土崩瓦解。这是一场永久性历史的转变,自此,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都成为了法国大革命显著标志。用维基百科的话来给予了法国大革命很高的评价: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诚然,这是一场属于全人类的历史性革命。我们再来分析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可以说这场历史性的大革命是一次偶然性和必然性结合。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偶然性来说,我们先来谈谈这个倒霉的国王—路易十六。他的所作所为比起他的爷爷路易十五有过之而无不及。路易十六个性懦弱,昏庸,担心触犯贵族的利益。他在面对法国史无前例的财政危机的时候,毫无作为,甚至经常借打猎等活动逃避复杂的国事。除此之外,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玛丽在生活上奢华糜烂,挥霍无度,终日与锁为伴„„最悲哀的是,这个一生酷爱设计锁的国王,最后死在了自己设计的断头台上。法国大革命爆发与这位“传奇”的国王有着密切的联系,路易十六其实是一只替罪的羔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的悲剧是法国不满的民众与颓废的贵族妥协的产物。

再者,我们从必然性来讲,首先我们必须要谈“思想根源。”从意识形态入手来分析这场革命的前因后果。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法国人很关系论政治,对于政治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们能从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人曾说:“任何的一次剧烈的运动是不能与思想界的波动分离的”。所以,在18世纪初期,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思想启蒙思想家例如卢梭,孟德斯鸠„„他们挥洒笔墨让启蒙的种子以不可阻挡之势日益深入人心,正是因为他们提出的民主思想(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君主立宪)„„,为大革命的爆发积蓄正能量。但这一定是必然的吗?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当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深究这场惊天动地的启蒙运动时,它其实是一条绵延了数百年的“历史继承”。早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英、法两国就出现的等级代表会议。它掌握了国家赋税的摊派权。国王有军事和司法权,而市民阶层的要求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所以这种契约的思想(制约制王权和主权在民)早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400多年前就已植入人们的脑海中。等到了18世纪后期,长期压抑的法国民众与贵族的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再加上我们之前国王路易无所作为,法国民众积压已久的愤怒一触即发,自然势不可挡。

这就是我讲为什么是必然性。

最后,从法国民众的角度再来谈下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结合。我们都将这次革命定义为一场激进的革命。而法国的民众担当了这次激进革命的核心力量,他们攻占巴士底狱,将自己的国王送上断头台„„当我细想之后,觉得法国民众的革命激情太过于高涨,以至于当时的一切旧的制度都成为了他们打击的对象,他们造成的恐慌,社会**,和漫无目的的革命使得整个社会不可能再回到原有的体制之中,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对一个制度彻彻底底的毁灭。过久的压抑与思想的解放使得民众在“必然的”会爆发,腐朽不堪的封建制度与无能的国王恰恰“偶然的”为革命点燃引线。观察历史我们知道,一个制度的毁灭,一个新制度的形成都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他们是不可能通过一个偶然的事件来完成,这必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于法国大革命同样如此,他不可能一次就完全打碎了旧制度的体制,而应该是外因与内因长期作用下,偶然与必然相结合的一个结果。

我现在所讲的(只代表个人观点)只是法国大革命的冰山一角。对于这场伟大的革命,还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深思。研究透彻这场革命,相信对于我们中国历史我们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看待其奇妙之处。总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五篇:法国大革命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2、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教学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本课难点: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自主学习

流程一:阅读第一框题的内容,勾划出本框题的重点内容,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颁布了什么文件来阐明他们的观点?被处死的暴君是谁?分析总结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基础训练(小试牛刀)

1.法国大革命开始于()

A.1689年7月14日 B.1789年7月14日 C.1689年7月14日 D.1789年7月4日 2.法国大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是()

A.路易十三

B.路易十四

C.路易十五

D.路易十六 4.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于()A.1788 B.1804 C.1812年 D.1814年

5.宣称人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历史文献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法典》 6.标志法国大革命进入高潮的是()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C.雅各宾派专政 D.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流程二:阅读第二框题的内容,找出本框题的主要内容,拿破仑建立帝国的时间,对内对外的政策为巩固政权所颁发的法律文件?分析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原因? 基础知识:

1.拿破仑的活动不包括()

A.1799年底,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B.采取革命恐怖手段严惩反动分子

C.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典》

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拿破仑颁布的《法典》不包括()A.《兵法典》 B.《民法典》 C.《商法典》 D.《刑法典》 3.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开始于入侵哪个国家之后()A.西班牙 B.普鲁士 C.奥地利 D.俄罗斯 4.在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资产阶级法律文件是()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5.当一个人遭受了重大挫折时,我们经常他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这一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路易十六 B罗伯斯庇尔 C拿破仑

D 克伦威尔 6、19世纪初一位伟大这样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在于打了40次胜战;滑铁卢一战抹往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法典。”这一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所说的法典是指()

A《汉谟拉比法典》 B《法典》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巩固练习:

1.法国大革命开始于()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国王召开三级会议 C.《人权宣言》的发表

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 2.《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B.主张在法律上人和人有平等的权利

C.国王有权废除法律

D.规定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3.下列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罗伯斯庇尔执政 ②《人权宣言》的发表 ③处死路易十六 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 4.拿破仑对法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A.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发动对俄国的战争 5.19世纪初期,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意义是()A.拓展了法国的疆域

B.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C.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D.确立了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

6、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 被推翻的封建王朝卷土重来

B外国同盟军两次打败了拿破仑

C 1812年拿破仑进攻遭受重大失败

D拿破仑的侵略引起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普遍反抗7.阅读下列材料:

这部法典从法律上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恩格斯说,这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在很长时期内它一直是世界各

国制定新法典时的参考蓝本。

(1)结合课文说出这部法典的名字和制定者。

(2)这部法典包括那几个部分?

下载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国大革命(范文大全)

    法国大革命 摘要:法国大革命如旋风般吹遍整个法国,掠过整个欧洲,影响整个世界。它是一场剧烈的阶级斗争,同时也是一项直线上升的运动。 关键字:革命背景过程影响托克维尔勒费弗......

    法国大革命[精选合集]

    电子白板下 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5课 法国大革命 南郑县濂水镇初级中学 施学斌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法国大革命》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五......

    法国大革命[大全]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本课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1、掌握《人权宣言》的内容。《人权宣言》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目标和理想,是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和......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制宪会议 《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进步意义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拿破仑的对外......

    法国大革命的财政原因5则范文

    路易十六是1774年即位的,此时的法国,经过自称“朕即法律、朕即国家”的路易十四的高度专制、“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路易十五的荒淫挥霍之后,就像一个用力过度的发条,已经......

    法国大革命5篇

    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着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

    法国大革命五篇

    袁老一中九年级历史教案 编写:苏兆峰 法国大革命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的重大事件:攻占巴士底狱、法兰西共和国的建立、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

    法国大革命教案原稿

    1、 封面 2、电影《滑铁卢》中讲到了一个历史人物,那么这个历史人物是谁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观看电影《滑铁卢》片段。 师:影片中充满自信和睿智,跃马在前者的人物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