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16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突破2 实施“四个全面”战略 开启依法治国新篇章

时间:2019-05-14 05:3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16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突破2 实施“四个全面”战略 开启依法治国新篇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16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突破2 实施“四个全面”战略 开启依法治国新篇章》。

第一篇:【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16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突破2 实施“四个全面”战略 开启依法治国新篇章

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开启依法治国新篇章

【热点摘要】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共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前,我国出台的现行有效法律已有24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新举措: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3.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动力)、全面依法治国(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根本保证)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力量。

4.2015年的反腐力度空前。今年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了对腐败的高压态势,***、徐才厚、令计划、郭伯雄等40位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高官被查处,副国家级以上官员4人。查处范围涉及党政军、人大、政协、国企、高校等多领域。【命题聚焦】

一、依法治国

(一)列举,哪些,说明,表现(是什么类)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核心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1)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障)。(2)核心是依宪治国。

(3)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与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4)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会议的主题说明了什么?(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④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

(2)必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为什么坚持立法先行?)①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②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制裁作用,同时法律更具有保护功能,即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③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表现了什么?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④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8.对“立法为民”是立法工作的鲜明特点、永恒主题,这句话你是如何认识的?

①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充分体现,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打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9.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一系列决定、决议,保证了重大改革的有序进行。这说明了什么?(重要立法项目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说明了什么?)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原因,意义类

1.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①是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体现和要求。②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③是实现执法、司法公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

2.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①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②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是反腐治权的治本之道。3.为什么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最高的行为准则。②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③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为什么各级政府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5.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为什么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①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②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打算,做法,建议,启示,活动,措施类(办法类)1.请你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几点建议。

①国家(政府):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②执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③公民:树立法制观念,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勇于同破坏法治中国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言行作斗争。

2.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我们应该如何做?

①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③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勇于同破坏法治中国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言行作斗争。3.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①认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关依法治国的精神,增强法治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②积极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容,以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③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等。

二、宪法

(一)列举,哪些,说明,表现(是什么类)1.宪法规定的内容有哪些?

①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③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根本问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2.宪法具有怎样的地位(宪法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日益“激活”,体现了什么道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3.你认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②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④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4.谈谈你对宪法的基本认识。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④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等。

5.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这说明了什么? ①说明了国家重视宪法宣传和教育,使宪法和法律教育深入人心。②说明国家促进全民学习宪法法律知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③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目的是为了牢固树立宪法权威,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6.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体现了教材中的那些知识或观点?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二)宪法的原因,意义类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为什么教育部要将宪法知识纳入升学考试办法,进一步突出宪法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促进自身健康成长。③将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具有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3.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有何意义?(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原因)①有利于宣传我国的宪法知识,增强公民对宪法知识的了解和认识。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③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实施依宪治国。④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三)宣传宪法的打算,做法,建议,启示,活动,措施类(办法类)1.请你设计一条宣传宪法的标语,通过哪些活动形式宣传宪法。

标语: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活动形式:观看法制宣传片;宪法知识讲座;图片展览;黑板报等。2.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积极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积极参加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反腐倡廉与监督权

(一)列举,哪些,说明,表现(是什么类)1.法治反腐,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

①体现了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违法犯罪必将受到法律制裁。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2.中共中央决定对***严重违纪问题立案审查,这充分表明了什么?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严肃党纪、反腐倡廉的决心。③表明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原因,意义类

1.对***严重违纪问题立案审查、坚持让反腐无“法外之地”,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②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化解社会矛盾。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有利于维护法律尊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进程。2.为什么总书记十分坚决地强调要零容忍反腐败?

①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②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③有利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⑤有利于督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防止腐败。3.总书记要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②有利于大力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使政府取信于民,国家长治久安。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有何重要的现实意义?(把反腐败纳入法治轨道有何意义?)①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②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③有利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④有利于督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防止腐败。

5.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①有利于人民有效行使作为国家主人的权利,尽到对国家的责任。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中国等。6.中纪委开通官网设举报专区,有何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公民的监督权,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②有利于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③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减少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7.“全面倾听民意,充分吸纳民智,力促民主立法,确保立出的法管用好用。”这样做,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②有利于体现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这一本质要求,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8.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有哪些?

①(对国家)可以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使政府取信于民,国家长治久安。②对社会: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维护法律尊严,弘扬社会的公平和正义。③对个人来说,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的表现。

9.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有什么意义?

①为公众监督政府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府。②有利于借助公众力量防止腐败,抑制违规,提高效率。③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打算,做法,建议,启示,活动,措施类(办法类)1.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①加强统一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求真务实,突出重点。②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强化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要求落实到位。③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做好公众关切问题的回应工作。④加强培训和监督,不断提升政府工作人员做好政务公开的能力和水平。

2.各级贪污高官受到法律的严惩,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②依法治国要求执法部门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我们要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3.应如何让公腐无“法外之地”?

①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健全监督机制,鼓励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③加强法制教育,在全社会弘扬正能量。④加强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⑤严惩腐败行为,净化社会环境。4.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反腐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举例)①国务院部署“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②中央巡视组严查“四风”治理贪官。③限制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车私用。

5.为使党员干部不能腐败,也不愿意去腐败,当前应该怎样做?

(1)国家:①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严惩腐败行为,净化社会环境。③加强法制教育,在全社会弘扬正能量。

(2)党员干部自身:①树立群众意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3)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

6.为形成反腐机制,让领导干部不敢腐、不想腐,我们应该如何做?

①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健全监督机制,鼓励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③加强法制教育,在全社会弘扬正能量。④加强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7.反腐倡廉,执政为民,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①国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法制和监督防御体系、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坚决处理贪污腐败分子。各级政府真正做到依法行政。②媒体积极发挥新闻监督作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反腐败观念。③积极鼓励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检举权。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8.作为中学生,你应怎样为腐败现象作出积极的贡献?

①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规范自身行为。②做法律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学会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监督各级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勇于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9.(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全面倾听民意,充分吸纳民智,力促民主立法,确保立出的法管用好用。这一做法保障了公民的哪一权利?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行使这一权利?(1)监督(批评、建议)权。

(2)①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②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以及网络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监督;等等。(行使监督权的途径)10.我们中学生应怎样行使监督权?

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依法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不同的形式行使监督权。②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恰当的方式正确行使,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实。③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新题预测】

一、选择题

1.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A.全面反腐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对外开放

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A.教育和预测作用 B.引领和规范作用 C.指引和教育作用 D.引领和强制作用

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A.计划经济 B.竞争经济 C.法治经济 D.泡沫经济

5.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把12月4日设立为()A.国家宪法日

B.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C.烈士纪念日

D.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A.司法公正 B.司法独立 C.建立法治政府 D.依宪治国

7.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A.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B.科学立法 C.依宪执政 D.司法公正

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_______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9.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

10.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对此,我们每个公民应该()①积极宣传法律 ②知法懂法 ③信法守法

④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 2014年11月20-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在中国共产党93年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材料二 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一中院依法对***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判刑7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刑4年。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财产。***当庭表示,服从法庭判决,不上诉。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央为何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

(2)材料二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和要求?

12.材料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为什么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

(3)在现实生活中,你将通过哪些渠道行使监督权?

13.【法治中国 国泰民安】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某校九(2)班学生掀起了学习、贯彻《决定》的热潮。甲学生认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乙学生认为:设立“国家宪法日”十分必要,具有重要意义;丙学生认为:我们应该“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更多的学生认为:我们要以自己的行动,让“法治中国的理想走进现实”。请回答:

(1)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哪些原则?

(2)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

(3)怎样才能维护和增强“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

(4)让“法治中国的理想走进现实”,你打算作出怎样的贡献?

14.【学法守法,与法同行】

前不久在各大网站上疯传一段视频:一个男司机因为一个女司机开车连续变道行为,开车将女司机逼停,下车后对女司机进行了暴力殴打,致女司机重伤,男司机被民众挡获,现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事件发生后,网民对男女司机的行为进行了持续的议论,谴责男司机暴行的舆论铺天盖地,批评女司机交通行为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路怒族”一时成为网络热词。

请你结合教材相关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中两位司机的行为?

(2)在国家“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今天,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公民,怎样才能做到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3)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当你遇到材料中类似问题时你应该怎样做?

第二篇:河北省邢台市2017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专题四创新与科教兴国战略

专题四 创新与科教兴国战略

时事背景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如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成功、“墨子号”发射升空、“神威·太湖之光”登上榜首、超级“天眼”落成等。

材料二:2016年10月12日至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东莞考察,并出席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李克强说,“双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是培育新动能的有力支撑。

材料三:2016年9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热点解读

1.长征五号首飞成功、“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成功、“墨子号”的成功发射及“天眼”落成,这些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1)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在一些尖端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我国正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6)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2.长征五号首飞成功、“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成功、“墨子号”“长征七号”“天眼”等这些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取得这些成就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2)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取得这些成就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我国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大力弘扬创新精神。(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6)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攻坚克难。3.我国怎样才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1(1)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机制,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2)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及时捕捉世界前沿科学,加快新产品的研发。(3)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4)加大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为其研究提供人力、物力以及政策上的支持。

(5)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6)加强与其他国家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4.青少年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1)以科学家为榜样,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2)要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探索精神。

(3)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4)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5)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跟踪练习

1.我国超级“天眼”落成、“天宫二号”“墨子号”发射成功、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飞圆满成功、“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 河二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算。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说明(B)①我国的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②我国坚持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③我国在空间领域和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④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6年10月12日至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东莞考察,并出席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李克强说,努力研发推出颠覆性技术,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现。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必须(B)①坚持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③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奖励创新人才 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搭载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发射升空。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二号实验舱。

材料二:2016年8月15日6时10分,G8041次列车驶出大连北站开往沈阳站。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载客运行。(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我国在航天、铁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等等。(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取得上述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②坚定不移地推进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精神;④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4.2016年9月 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强调,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1)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主 席回到母 校看望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这说明了什么?

①党和国家高 度重视教育问题,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②全社会都在倡导尊师重教,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对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

(2)“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请你谈谈党和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有哪些?

①加大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②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通过免费师范生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施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餐计划等。

第三篇:河北中考政治热点练习:专题突破1《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无答案)

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

【热点摘要】

1.2014年11月,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2.2015年是改革的关键之年。2015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改革达87次之多。

3.2015年是国企改革攻坚年,央企改革,南北车合并建“中国神车”。2015年1月10日,盛传了许久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消息终于落地。南北车合并后,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命题聚焦】

1.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重点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因为当前中国存在的最突出问题还是发展问题。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的。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③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发展。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宣言,而今正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来践行。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深化改革?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决定我们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和发展的体制机制。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④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⑤改革开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等。3.列举近年来我国实行的改革。

①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②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③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两免一补”政策;④异地高考政策出台等。4.请你向人们宣传改革开放的意义。

①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②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⑤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护党的各项改革措施;

④树立平等、开放、竞争、参与的国际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

⑤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6.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

⑤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自己。【新题预测】

一、选择题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这表明()A.改善民生已成为我党执政立国之本

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党和政府把各项工作的中心彻底转移到改善民生上

D.我国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2.“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些重要举措()①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②体现了走共同富裕道路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早日实现总体小康

④有利于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习近平强调,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此重视“改革”表明()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②党和政府攻坚克难的坚定态度,是我国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③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④改革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要进行根本的变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 D.①②③

4.据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自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习近平9次离京调研考察,改革均被提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次离京考察中,更有7次直接强调改革。我国领导人之所以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①改革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我国的经济政治等体制还存在很多弊端 ④改革是党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2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②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创造的积极性 ③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为了让全体人民同步、同等富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列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说法错误的是()A.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B.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创造的积极性 C.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为了让全体人民同步、同等富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据此回答7~9题 7.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要把发展转变到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轨道上来 B.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要更加注重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

8.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因为我国()①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②农业基础仍不稳固 ③基本经济制度已不适合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④经济结构不甚合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需要我们()①把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作为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深化科技体系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④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日前“延迟到65岁领取养老金”改革方案进一步酝酿,引发了关于延迟退休问题的新一轮争论。有人认为,在退休金双轨制的当下,谈延迟退休有失公平正义。对此,你的看法是()①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②公平总是相对的,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③促进公平正义离不开合理的制度 ④只有建立正义的制度,才能实现社会的绝对公平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公布2015年3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二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3 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并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立法法》赋予地方更多立法权,有利于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和对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进行规范。新法进一步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并完善了制定行政法规的程序等。

(1)《立法法》的修改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当前,《立法法》的修改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

(3)面对《立法法》的修改,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12.足球改革 2015年3月16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对外公布《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方案共有50条改革措施。足协改革、联赛改革、国足建设、青训体系、申办世界杯、中国联赛足彩,这些振奋人心的内容都写进了方案。这是自今年2月27日,习近平主席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后,《方案》具体内容的首次发布。评论认为,改革的力度超乎想象,中国足球改革和发展的春天真的来了!(1)足球改革方案的出台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

(2)足球改革方案的出台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为响应国家出台的足球改革方案,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13.2015年3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开播,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平凡的世界》中是对苦难奋斗的讴歌,是对人性温情的发现。孙少安的隐忍、忠厚、温柔、可靠,默默的为着他所珍视的一切而努力奋斗着;孙少平对外边世界的渴望,“我迟早要扒火车去外面的世界”。《平凡的世界》真正的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改革,一群渺小而又平凡的农民用他们的生命和力量去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做着最不平凡的事情。(1)这群平凡的农民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点赞?

(2)《平凡的世界》真正的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这充分说明 4

了什么?

(3)《平凡的世界》中所体现的改革开放,对当前社会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4)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为代表的这群农民的奋斗历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5)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如何向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为代表的这群农民学习,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四篇:【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16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突破四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知识梳理)

一、西方列强的五次侵华及其影响 1.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1901年,英、法、俄、美、日、德、意、奥等国侵略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1931年~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1937年~1945年:中国取得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二、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2)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1)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3)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

(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2)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

三、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众的斗争

(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1898年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

(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6)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7)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8)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9)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四、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 1.地主阶级

(1)新思潮的萌发: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张謇提出“实业救国”。

(2)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自强”、“求富”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专制(维护清王朝)、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主张君主立宪。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知识拓展】

总结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专题预测)本专题一般考查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过程,主要分两大块:一是近代前期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主要不平等条约,以及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二是考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抗争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的主要历史人物及优秀事迹;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要了解几个事变、主要战役、胜利的原因与意义。1.(2014青岛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1840年~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只是先后都失败了„„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始的事件是什么?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专题训练)

(2)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涌现出了无数的民族英雄;其中在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3)“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这是对哪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

(4)“内外交困之下,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古老中国终于发出了寻求自强的声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是什么?

(5)“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只是先后都失败了„„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2.甲午年对中国人而言,具有特殊含义。近来钓鱼岛事件、安倍拜靖国神社等事件引发了中日之间的摩擦与博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一八九四年甲午之役,日寇利用满清政府的昏庸腐朽,突然发动战争,击破了中国的海陆军,逼迫满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下关条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材料二 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家意见不一。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但是美国人认为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在我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材料三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了,„„日本一百年的大国之路,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

——选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下关条约”是指哪一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中国近代受侵略进程,指出材料一中为什么说抗战胜利“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3)你认为材料二作者对日本战败原因的认识全面吗?请结合材料一《解放日报》社论说明理由。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该作怎样的“总结”才是正确面对近代百年兴衰的历史?

第五篇:2017届中考政治热点复习《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doc

专题五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热点聚焦】

材料一: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我们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材料二: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规划执政党依法治国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三: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 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12月3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材料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知识链接】

九年级教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正当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3.实现依法治国,除了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要相信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依法治国离不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的良好社会风尚,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是依法治国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如果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5.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将被修改或宣布无效。

6.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的同时,还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7.宪法是每个公民维护其基本权利的武器,每个人都应该熟悉它,把它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设问角度提示】

1.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这体现我国法律的性质是什么?其有哪些显著特征?

答:(1)法律的性质: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2)法律的特征: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请你阐述法律有什么重要作用及其表现?

答:①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请具体阐述。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铁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

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请你论述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答: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请你描述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答:①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②意义: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那么。政府依法行政有着怎样重要意义?

答: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7.请你谈谈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理由。

答: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③维护法制的权威,首先是维护宪法的权威。宪法日的确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依法治国的坚强决心。④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⑤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目、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⑥设立宪法目是为了使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那么,我们应怎

样树立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答:①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②认真学习法律,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依法律己,依法维护合法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9.青少年要成为“法治的坚定捍卫者”。应该怎样正确同犯罪分子作斗争?该怎样正确同犯罪分子作斗争?

答:①我们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②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热点专题训练】

非选择题

1.材料一:2014年12月3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1)材料一反映宪法与依法治国有着怎样关系?

(2)“建立宪法宣誓制度”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其表现有哪些?

2.下面是同学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摘要。

【摘要一】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摘要二】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摘要三】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请你根据摘要内容,回答问题

(1)摘要一体现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有何要求?此要求重要意义是什么?(2)摘要二所指“监督”的途径有哪些?

(3)请你谈谈对“有权利就有义务”这一观念的理解。

3.在2014年“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学校团委会在校园网里专门开辟“落实十八届四中精神·贯彻依法治国理念”为主题的校园论坛,版主引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参与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1)现代法治板块

【版主引用】“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老师跟帖】请问这一内容体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何重要意义? 【我的回答】

(2)依法行政板块

【版主引用】“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 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老师跟帖】可见,依法治国对一切国家机关提出什么要求? 【我的回答】

(3)响应呼吁板块

【版主引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老师跟帖】为了落实《决定》的精神,请你谈谈我们在积极依法斗争、维护宪法权威、贯彻依法治国方面应如何弘扬法治精神?

【我的回答】

积极依法斗争:

维护宪法权威:

贯彻依法治国:

【热点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1.(1)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宪法与普通法律

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④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2.(1)①要求:要依法行政,使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②意义: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2)④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②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3)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3.(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3)①积极依法斗争: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②维护宪法权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③贯彻依法治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下载【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16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突破2 实施“四个全面”战略 开启依法治国新篇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16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突破2 实施“四个全面”战略 开启依法治国新篇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