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
冀卫规监督〔2012〕1号
各设区市卫生局、华北石油管理局卫生处、厅卫生监督局、省疾控中心: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结合我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实际,我厅制定了《河北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报经省政府法制办合法性审查,现予公布,请遵照执行。
二O一二年三月五日
河北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
为了贯彻执行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规范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和卫生监督行为,根据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二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以及相关卫生规范、卫生标准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确定我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
一、纳入卫生监督范围的公共场所
(一)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
(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
(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
(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六)商场(店)、书店;
(七)候车(机、船)室。
公园、露天体育场不再专门发放《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上述区域内独立的公共场所,按照相应类别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二、部分公共场所范围的界定
(一)饭馆:指餐厅面积在100m2以上并装置空调设施的就餐场所。
(二)公共浴室:又称为沐浴场所,是指包括浴场(含会馆、会所、俱乐部所设的浴场)、桑拿中心(含宾馆、饭店、酒店、娱乐城对外开放的桑拿部和水吧SPA)、浴室(浴池、洗浴中心)温泉浴、足浴等服务场所。
(三)理发店:又称美发场所,是指根据宾客的头型、脸型、发质和要求,运用手法技艺、器械设备并借助洗发、护发、染发、烫发等产品,为其提供发型设计、修剪造型、发质养护和烫染等服务的场所,不包括无固定服务场所的流动摊点。
(四)美容店:又称美容场所,是指根据宾客的脸型、皮肤特点和要求,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其提供非创伤性和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护理、保养、修饰等服务的场所,不包括医疗美容场所。
(五)游泳场(馆):又称游泳场所,是指提供游泳健身、训练、比赛、娱乐等项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包括人工游泳场所、天然游泳场和水上游乐设施,不包括婴儿游泳馆。
(六)游艺厅(室):是指以操作游戏、游戏设备进行娱乐的各类游艺娱乐场所,包括营业面积100 m2以上的棋牌室等。
(七)体育馆:指观众座位在1000个以上或营业面积在500 m2以上的各类体育运动场馆,以及营业面积100 m2以上的运动健身场馆。
(八)商场(店)、书店:是指营业面积在300m2以上的各类百货大楼、超市、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场(店)、书店等场所,不包括农贸市场。
其他纳入我省卫生监督范围类别的公共场所,涵盖范围按照卫生部有关卫生规范的规定执行。
三、其他
(一)候诊室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进行监督管理。
(二)医疗美容场所按照卫生部《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进行监督管理。
(三)设区市卫生局可以对公共场所监督管理中市、县(区)两级职责分工作出规定,并报省卫生厅备案。
(四)省卫生厅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各地实际执行情况,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适时作出调整。
(五)本监督范围自2012年4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第二篇:安徽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
关于公布安徽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的通知
卫监督秘〔2011〕220号
各市、县(市、区)卫生局: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结合我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实际,我厅制定了《安徽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现予以公布,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卫生厅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安徽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结合我省实际,现将安徽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予以公布。
一、纳入我省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的公共场所(7类25种)
(一)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
(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
(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
(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六)商场(店)、书店;
(七)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公园、候诊室、露天体育场不再单独颁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公园、露天体育场区域内的独立公共场所须按规定办理上述相应类别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候诊室的监管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有关公共场所概念及涵盖范围
饭馆:指营业面积在100m2以上且安装有空调设施的餐饮服务单位(含集体食堂)的就餐场所。
公共浴室:指一切从事经营服务的沐浴场所,包括浴场(含会馆、会所、俱乐部所设的浴场)、桑拿中心(含宾馆、饭店、酒店、娱乐城对外开放的桑拿部和水吧SPA)、浴室(含浴池、洗浴中心)、温泉浴、足浴等,不含婴儿洗浴。
理发店:指根据宾客的头型、脸型、发质和要求,运用手法技艺、器械设备并借助洗发、护发、染发、烫发等产品,为其提供发型设计、修剪造型、发质养护和烫染等服务的场所,包括等候、洗发、理发、烫染等区域和专间。不包括无固定服务场所的流动摊点。
美容店:指根据宾客的脸型、皮肤特点和要求,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其提供非创伤性和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护理、保养、修饰等服务的场所,包括等候、洗净、美容等区域和专间,不包括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场所
游艺厅(室):指以操作游戏、游艺设备进行娱乐的各类游艺娱乐场所,包括网吧、营业面积在100m2以上的棋牌室。
舞厅:指以营利为目的,并向公众开放、消费者自娱自乐的歌舞场所,包括歌舞厅、卡拉OK场所等各类歌舞娱乐场所。
体育场(馆):指观众座位在1000个以上或营业面积在500 m2以上的各类体育运动场馆,100 m2以上的健身场所,不含露天体育场。
游泳场(馆):指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游泳健身、训练、比赛、娱乐等项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及其设施设备,包括人工游泳场(馆)、天然游泳场和水上游乐设施等各类游泳场所。
商场(店)、书店:指营业面积在300m2以上的各类百货大楼、超市、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场(商店),书城、书吧、书店等,不含医药商场(店)、农贸市场。候车(机、船)室:指二等以上的侯船室,机场候机室和二等以上的长途汽车站候车室。
对纳入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的各类公共场所,未对其概念和涵盖范围作出具体规定的,仍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三、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铁路部门所属的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车站、等候室、铁路客车以及主要为本系统职工服务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四、省卫生厅将根据各地实际执行情况,对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的范围适时作出调整。
五、本许可监督范围自2011年5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安徽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
安徽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结合我省实际,现将安徽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予以公布。
一、纳入我省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的公共场所(7类25种)
(一)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
(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
(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
(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六)商场(店)、书店;
(七)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公园、候诊室、露天体育场不再单独颁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公园、露天体育场区域内的独立公共场所须按规定办理上述相应类别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候诊室的监管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有关公共场所概念及涵盖范围
饭馆:指营业面积在100㎡以上且安装有空调设施的餐饮服务单位(含集体食堂)的就餐场所。
公共浴室:指一切从事经营服务的沐浴场所,包括浴场(含会馆、会所、俱乐部所设的浴场)、桑拿中心(含宾馆、饭店、酒店、娱乐城对外开放的桑拿部和水吧SPA)、浴室(含浴池、洗浴中心)、温泉浴、足浴等,不含婴儿洗浴。
理发店:指根据宾客的头型、脸型、发质和要求,运用手法技艺、器械设备并借助洗发、护发、染发、烫发等产品,为其提供发型设计、修剪造型、发质养护和烫染等服务的场所,包括等候、洗发、理发、烫染等区域和专间。不包括无固定服务场所的流动摊点。
美容店:指根据宾客的脸型、皮肤特点和要求,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其提供非创伤性和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护理、保养、修饰等服务的场所,包括等候、洗净、美容等区域和专间,不包括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场所。
游艺厅(室):指以操作游戏、游艺设备进行娱乐的各类游艺娱乐场所,包括网吧、营业面积在100㎡以上的棋牌室。
舞厅:指以营利为目的,并向公众开放、消费者自娱自乐的歌舞场所,包括歌舞厅、卡拉OK场所等各类歌舞娱乐场所。
体育场(馆):指观众座位在1000个以上或营业面积在500 ㎡以上的各类体育运动场馆,100㎡以上的健身场所,不含露天体育场。
游泳场(馆):指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游泳健身、训练、比赛、娱乐等项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及其设施设备,包括人工游泳场(馆)、天然游泳场和水上游乐设施等各类游泳场所。
商场(店)、书店:指营业面积在300㎡以上的各类百货大楼、超市、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场(商店),书城、书吧、书店等,不含医药商场(店)、农贸市场。
候车(机、船)室:指二等以上的侯船室,机场候机室和二等以上的长途汽车站候车室。
对纳入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的各类公共场所,未对其概念和涵盖范围作出具体规定的,仍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三、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铁路部门所属的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车站、等候室、铁路客车以及主要为本系统职工服务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四、省卫生厅将根据各地实际执行情况,对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的范围适时作出调整。
五、本许可监督范围自2011年5月1日起执行。
第四篇:江苏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具体范围
省卫生厅关于公布江苏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具体范围的通知
苏卫监督〔2011〕30号
各市卫生局,省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二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现将我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具体范围予以公布。
一、纳入我省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的公共场所
(一)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
(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
(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
(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六)商场(店)、书店;
(七)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公园内的上述有关独立公共场所须按规定办理相应类别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二、部分公共场所范围的界定
(一)饭馆:营业面积在100m2以上且安装有空调设施的就餐场所。
(二)公共浴室:包括浴场(含会馆、会所、俱乐部所设的浴场)、桑拿中心(含宾馆、饭店、酒店、娱乐城对外开放的桑拿部和水吧SPA)、浴室(含浴池、洗浴中心)、温泉浴、足浴等,不包括婴儿洗浴。
(三)理发店:不包括无固定服务场所的流动摊点。
(四)美容店:不包括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场所。
(五)游泳场(馆):不包括婴儿游泳馆。
(六)商场(店)、书店:营业面积在300m2以上的各类百货大楼、超市、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场(商店)、书城、书吧、书店等,不包括医药商场(店)、农贸市场。
对纳入卫生行政许可、监督范围的各类公共场所,未对其概念及涵盖范围作出具体规定的,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卫生部有关卫生规范的规定执行。省卫生厅将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及各地实际执行情况,对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的范围适时作出调整。
二○一一年九月八日
第五篇:河北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二稿)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省卫生厅组织起草了《河北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请各县(市、区)卫生监督所组织人员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于8月27日前上报各设区市卫生监督所,由各设区市卫生监督所汇总后于8月30日前上报厅卫生监督局。
市卫生监督局联系人:宋江莲 联系电话:85869932 电子邮箱:sjzsjdek@sina.com
联系人:贾丽华 电 话:0311-87825034 邮 箱:lhb5034@126.com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河北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审查、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和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能力考核。
第三条 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的场所实行卫生许可证管理。
第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审查、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及技术性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品用具等进行卫生检测。公共场所经营者不具备检测能力,应委托具有《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能力考核合格证》的机构检测。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二章 卫生监督范围
第七条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包括:
(一)住宿场所,包括宾馆、旅馆、旅店、招待所、度假村等场所。
(二)沐浴场所,包括浴场(含会馆、会所、俱乐部所设的浴场)、桑拿中心(含宾馆、饭店、酒店、娱乐城对外开放的桑拿部和水吧SPA)、浴室(含浴池、洗浴中心)、温泉浴、足浴等场所,不包含婴幼儿洗浴。
(三)美容美发场所,包括美容美发店、美容店、美体店、美发店、烫染店等场所。
(四)游泳场所,包括天然和人工游泳场(馆)、水上娱乐设施等场所,不包含婴幼儿游泳场所。
(五)就餐场所,包括使用空调且经营面积在150m2以上饭馆(含集体食堂、学校食堂)。
(六)体育场所,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
(七)文化娱乐场所,包括歌舞厅、录像厅、游艺厅、影剧院、音乐厅、咖啡厅、酒吧、茶座等场所。(网吧)
(八)展览展示场所,包括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图书馆。
(九)商业经营场所,包括营业面积300m2以上各类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方便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商店、家居中心、书店、图书市场等场所,不含医药商场(店)、农贸市场。
(十)候诊场所,包括医院内挂号、取药、候诊场所。
(十一)公共交通工具与侯车(船、机)场所,包括公共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及其室内的等候场所。
第八条 公园、露天体育场区域内的独立公共场所按相应类别实施卫生监督。
第九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预防性卫生审查
第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监督管理权限负责本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查工作。
第十一条 凡本办法第七条列入卫生监督范围的公共场所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应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预防性卫生审查,办理预防性卫生审查手续。审查分为选址与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分别于建设项目动工前和建设项目竣工后投入使用前进行申请。
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和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 建设项目中的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 公共场所建设项目的选址与设计应符合各类公共场所相关卫生规范要求。
第十四条 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单位(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单位)申请选址与设计卫生审查时需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以下资料:(一)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立项及批准文件;
(三)建设项目选址及环境情况;
(四)建设项目设计图纸(地形图、总平面图、剖面图、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图)及设计说明和有关参数;
(五)公共卫生设施专篇(包括消毒间或区、公共用品保洁间或区、洗衣房、布草存放间、循环净化消毒设施等);
(六)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它资料。
第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设计审查申请后,进行申请登记、受理审查,当场受理或在5日内作出“补正申请”或“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对需要补正申请的申请单位,应一次性告知其应补正的所有资料。
第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建设项目设计审查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必要时派2名以上卫生监督员到现场进行勘察。
第 条 卫生审查不合格的,出具《卫生行政执法意见书》提出改进意见,建设项目单位改进后重新提出申请。
审查合格的,卫生行政部门应于5个工作日内发放《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认可书》。
第 条 建设项目单位取得《建设项目选址与设计卫生审查认可书》后方可施工建设。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单位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的选址和设计进行施工,不得擅自变更。如需变更的,应当征得卫生行政部门的同意。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竣工后,公共场所建设或经营单位应向原负责设计审查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选址与设计卫生审查认可书》;
(三)具有《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技术能力考核合格证》的技术服务构出具的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报告书;
(四)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它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后,进行申请登记、受理审查,当场受理或在5日内作出“补正申请”的书面决定。对需要补正申请的申请单位,应一次性告知其应补正的所有资料。
第十七条 受理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后,卫生行政部门应于20个工作日内进行竣工验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派2名以上卫生监督员按审查同意后的选址和设计进行现场验收。
第十八条 竣工验收未获通过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出具《卫生行政执法意见书》提出改进意见,待改进后由申请者重新提出申请。
验收通过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在5个工作日内发放《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认可书》。
第四章 卫生许可证发放 第十八条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原则,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第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事项、依据、条件、程序、申请书示范文本、提交资料目录等内容予以公示,并根据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第X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下列卫生许可:
(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直接管辖的;
(二)省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直接管辖的。
第Y条 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行政区划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和建城区内下列卫生许可:
(一)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且公共场所经营面积在10000㎡以上的经营单位;
(二)游泳场所(不含婴幼儿游泳场所)。上述项目中“以上”含本数。
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上述原则适当调整,报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 条 建城区的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除本办法第X条、第Y条规定以外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
县、县级市、远离市区的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除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场所单位。
第 条 同一公共场所经营者申办的卫生许可范围分属不同级别管辖的,按最高级别统一管辖。第条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管辖权不明的,应报请双方共同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管辖。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请示后十五日内作出指定管辖的决定。
第二十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时,应填写申请表,按本办法规定提交相关材料,逐页加盖公章或者签字确认,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申请材料为复印件的,卫生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原件,与复印件进行比对。
第二十一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卫生许可证申请表;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证明或营业执照;
(三)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
(四)房产证及(或)房屋租赁合同;
(五)公共场所地址方位示意图、平面图和卫生设施平面布局图;
(六)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提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平面图;
(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组织及制度;
(八)主要设备和设施的材料;
(九)具有专业技术能力考核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或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报告书;
(十)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提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十一)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的名单和健康合格证明。第二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收公共场所经营者卫生许可申请材料,应当出具接收凭证。
第二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申请材料书面审查内容包括:
(一)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二)申请材料的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三)是否具备与申请项目相适应的经营条件和污染控制措施;
(四)卫生管理制度是否合理、规范,卫生管理组织是否健全,有无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第二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书面审查结果,按照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卫生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
(二)申请事项不属于本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申请人应当对更正内容予以确认;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第二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属于本级管辖,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材料的,应受理卫生许可申请。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一)申请事项不属于本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的;(二)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的;(三)申请材料或经营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四)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
第二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申请人按要求提交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出具文书。
第二十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并指派2名以上卫生监督员对现场进行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作出准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的决定;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作出准予许可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制作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并送达申请人。
第三十条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当载明编号、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经营项目、经营场所地址、发证机关、发证时间、有效期限。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为四年,每两年复核一次。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当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第三十一条 同一公共场所经营者在同一地点从事多项经营活动的,发放一个卫生许可证;在两个以上地点从事经营活动的,分别发放卫生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申请变更单位或地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业主)的,应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变更申请后,应在三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公共场所经营者申请变更经营地点、增加许可范围的,按本办法规定重新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申请材料与原卫生许可申请材料相同的,可不重复提供。
变更后的卫生许可证编号、有效期限不变,并注明“变更”字样,原卫生许可证收回。
第三十三条 卫生许可证每两年复核一次,并加贴有效凭证。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卫生许可证复核期届满之日三十日前向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复核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卫生许可证复核申请书;
(二)具有能力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1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三)企业(个体)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复核期届满3个月不申请复核的(卫生许可证到期未复核的),原卫生许可证自行失效。第三十四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延续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届满三十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书面申请,提交下列材料:
(一)卫生许可证申请表;
(二)卫生许可证原件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具有能力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1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四)与原提交卫生许可申请材料无变化的说明,或有变化内容的相关材料。
(五)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资料。
逾期提出延续申请的,按新申请卫生许可证办理。
第三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延续申请后,结合日常卫生监督检查、监测情况,在有效期限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延续后的卫生许可证编号不变,有效期限顺延。
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不予延续决定的,应当书面告知理由。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第三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发证部门可注销其《卫生许可证》:
(一)复核期届满3个月不申请复核的;
(二)复核时不符合卫生要求且经整改后仍达不到卫生要求的;
(三)自行歇业的;
(四)企业破产的;
(五)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或吊销营业执照的;
(六)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的。
第三十七条 经营者应当按卫生许可证规定的项目营业,不得擅自超越核准的经营项目或变更字号,并应当将卫生许可证悬挂在经营场所明显处。
第三十八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遗失或毁损卫生许可证的,应当于六十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补办,补办的卫生许可证内容不变,注明 “补”字样。
第三十九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取得卫生许可证后,应当妥善保管,在明显位置悬挂或者摆放,方便消费者监督。
卫生许可证不得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和出租。
第四章 技术服务机构的能力考核
第三条 我省对技术服务机构实行专业技术能力考核制度。技术服务机构经考核合格并取得技术服务机构能力考核合格证的,方可承担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检验及卫生学评价工作。
第 条 技术服务机构申请能力考核采取自愿、公开的原则。第四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能力的考核,并委托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第五条 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相应的实验室;
(二)人员及设备要求:
1.申请技术服务机构能力认可的机构,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2.拥有与申请检验、检测项目及卫生评价项目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得少于80%;
3.从事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和卫生学评价活动的人员(不少于3人)参加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的技术培训,并培训合格;
4.拥有与检验、检测相适应的量值准确可靠、性能完好、按照申请检验类别和项目进行检验、检测所必需的仪器设备。
(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技术服务机构应设有质量管理部门,并有完善的公共场所卫生学检验、检测及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运行正常;
2.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程序文件,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实验室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开展检测工作,实验室记录和检测报告统一规范;
3.建立健全实验活动原始记录,实验档案管理规范,整理成卷,统一归档。
第六条 具备本办法第 条规定条件的技术服务机构,可以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申请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能力考核。
第七条 申请专业技术能力考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能力认可申请表;
(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三)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
(四)管理和专业人员名单及学历证明或职称证明;
(五)专业人员培训证书(不少于3人);
(六)相关仪器设备名称及技术参数;
(七)现行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
(八)典型的公共场所卫生学检验报告或评价报告;
(九)典型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检验报告或评价报告;
(十)实验室平面布局图;
(十一)曾经完成的相关工作总结报告。
第八条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于审核通过后6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和现场审核;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通知申请单位在5日内补齐。
第九条 现场考核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能力考核专家库中抽取。专家考核组由3-5人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提前3日将考核时间、内容和日程等通知申请单位。
第十一条 现场考核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一)听取申请单位的工作汇报;
(二)现场检查有关实验室情况:
(三)查阅相关资料、档案等;
(四)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考试和技术考核;
(五)随机抽取所检项目进行现场操作考核,可采用盲样检测或者比对的方式进行,考查检测流程、操作技能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六)按照技术服务机构考核标准逐项考核。
第十二条 在现场考核过程中,考核专家组应当详细记录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项,并进行评议汇总,全面、公正、客观地撰写考核报告,提出评审意见。评审意见应当由专家考核组全体成员签字确认;有不同意见的,应当予以注明。
评审意见分为“合格”、“整改”和“不合格”三类。
第十三条 专家考核组应当在现场考核结束后10日内将评审意见和考核记录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专家考核组评审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考核建议,并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评审意见15日内作出考核结论。
第十五条 对考核“合格”的技术服务机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统一印制的《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能力考核合格证》。
对需要“整改”的兽医实验室,申请单位应当在3个月内完成整改工作,并将整改报告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再审查或者现场考核合格的,颁发《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能力考核合格证》。对考核“不合格”的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在6个月后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提出考核申请。
第十六条 申请单位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复评申请。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原则上实行材料复评,必要时进行实地复核,提出最终考核意见。
第十八条 《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能力考核合格证》有效期4年。有效期届满,技术服务机构继续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和卫生学评价等工作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申请延续。
第二十条 取得《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能力考核合格证》的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能力发生改变,不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由原发证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满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撤销其《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能力考核合格证》。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能力考核合格证》的,由原发证部门撤销其合格证。
第 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以公告形式公布取得认定的技术服务机构名录及其检验范围等信息。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住宿场所,向消费者提供住宿服务的场所。沐浴场所,向消费者提供洗浴服务的场所。美容场所,美容场所是指提供非创伤性和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护理、保养、修饰等服务的场所。
美发场所,是指提供发型设计、修剪造型、发质养护和烫染等服务的场所,包括等候、洗发、理发、烫染等区域和专间。
游泳场所,是指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游泳健身、训练、比赛、娱乐等项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及其设施设备。
就餐场所,指餐饮服务活动中向消费者提供消费就餐场所。体育场所,指室内进行体育比赛和体育锻炼、健身的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并向公众开放、消费者自娱自乐及观赏影视作品、提供酒饮消费的服务场所。
展览展示场所,是专门负责收藏、保护、研究、展览特定物品,供人阅览、参观并向公众开放的场所。
商业经营场所,是指进行商品、图书交易活动的场所。候诊场所,指医院内患者等候就医的场所。
公共交通工具与侯车(船、机)场所:指公共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及其室内的等候场所。
预防性卫生审查,是指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公共场所相关卫生规范、标准的规定,对我省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场所建设项目的选址与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技术服务机构,是指开展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顾客用品用具等各项卫生指标的检验、检测、评价等工作的卫生技术机构。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卫生厅负责解释。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