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安全形势

时间:2019-05-14 05:2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国家安全形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国家安全形势》。

第一篇:当前国家安全形势

当前国家安全形势

摘要:当前中国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挑战与压力,其中既涉及传统安全领域,也涉及非传统安全领域,既有经济安全因素,也有政治安全因素.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务必增强国家战略能力,积极参与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维护金融稳定,努力实现产业升级,有效维护新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关键字:国家安全 国防 经济 文化 信息 环境

自国家诞生起,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永恒的根本目标。

一、国家安全的发展变化

传统安全观以主权国家为基本安全单元,以解决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为主要内容,以行使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这种安全观自主权国家诞生之日起出现,于两极冷战对峙时期为盛。传统安全观认为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的国际目标是谋取最高权力,国家安全也主要限于军事领域,军事实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手段,国家的军事力量越强大,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也越强。

“冷战” 结束后,世界无论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 ,还是在经济、科技、文化领域,都开始出现许多以往没有的新特征。后冷战时期,苏联解体,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但是,也使得使世界安全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由此形成的暗中较量,已经不再局限于军事、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在科技革命继续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在综合国力竞争取代了军备竞赛的新时代 ,科技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随着出现并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迅速上升。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已经成为国家和军队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这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许多新的威胁。同时,工业社会几百年发展积累下来的各种矛盾和遗患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以及能源的过度消耗,各国之间能源的互相争夺,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信息安全、生态安全以及能源安全。

二、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

在当今国与国之间互助合作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也发生着变化。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突出地体现在国防、经济、科技、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如经济间谍,西方政治思潮和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影响,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网络难以预料的“严重故障”、“有意破坏”和“突然失灵”等,都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1、国防安全仍然是国家安全的支柱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安全的内容发生着变化。但是,国防安全仍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它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不受侵犯。

领土完整是国家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核心,是国家政治安全和建立独立平等的国际关系的基础。所谓领土安全,其内涵是指领土与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和威胁,领土不被占领、不被分裂、不被分割或兼并

其外延包括国际法规定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与管辖权不受侵犯和威胁。[1] 目前,对我国主权、领土造成威胁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分裂主义以及一些沿海问题。“三股势力” 的渗透问题严重影响了边疆地区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灾害,(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就导致 156名无辜群众死亡, 1700多人受伤。[2])已构成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最紧迫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作用的问题。分裂主义对国家传统安全的威胁是极其严重的,它对国家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内外部的安全与稳定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等都严重影响了我国主权与领土完整。

2、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安全概念愈益复杂,结合同样愈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崛起遭遇空前挑战,同样也影响到每一个国人的未来发展。

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亨廷顿说过“在一个大国之间不大可能发生战争的世界里,经济力量将是决定一国是处于主导或相对优势地位还是从属地位的日益重要的因素。”

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内涵 ,一些学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例如: “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健康运行、稳健增长、持续发展;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 [3]; “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在不受伤害的条件下正常运行的态势” [4];“把经济安全的本质规定为经济和政权机构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国家利益的捍卫,政策的社会目标 ,足够的国防能力,即使在内外环境均不利的条件下,都能够得到保障” [5];等等。经济安全实质上是国家利益、国防能力、政策目标等即使在内外环境均不利的条件下都能得到保障的这样一种经济和政权机构状态。

当前,威胁中国经济安全的主要是激烈的经济情报战。后冷战时代, 世界主要国家的情报部门把工作重点从获取政治、军事情报转向猎取经济、金融和科技情报。经济间谍是经济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力拓“间谍案”让中国的经济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力拓间谍事件给我国的钢铁产业造成了7000亿元的损失。其最终影响就是威胁到我国钢铁产业的生存安全、产业发展战略、重大经济决策。它伤害到我们整个国家经济中最核心的命脉的钢铁产业,对国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财富再分配、乃至对国家经济决策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力拓案具有对中国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性间谍渗透,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具有刺探、窃取中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机密信息的重大间谍行为的嫌疑。所以说力拓案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商业间谍案,它直接威胁到了中国的经济安全,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此案折射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

3、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

文化生存是国家和民族生存的前提条件, 文化的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化成果, 而且还蕴含着过去向未来的发展基因, 一旦文化遭遇威胁, 则必然要给民族和国家带来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 从而也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的全部内容和意义。

全球化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 ,而且还扩展到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 ,扩展到人类的一切生活领域。戴维· 赫尔德指出, “在全球化的诸多体现形式中 ,几乎没有什么像国际品牌、大众文化偶像和工业品以及卫星向各大洲成千上万的人现场直播重大事件那样如此直观 ,覆盖面广且渗透力强。全球化最大众化的象征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娜和 CNN(美国有线新闻网络)新闻。无论这些现象有着怎样的因果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也很少会有人怀疑 ,最直接感受到和经历的全球化形式是文化全球化。” [6]

文化全球化 ,主要是美国文化 ,借助于这些新的机制 ,成功地渗透到全球的每一块地方 ,对本土文化造成缓慢的然而却是重大的影响 ,从根本上起着重塑人们文化经验、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的作用。因此 ,从后果方面来看 ,文化全球化明显地是强势文化主要是美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展 ,而不是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与互动 ,以至于从总体上对国家文化安全构成了一种挑战和威胁。

正如萨义德所说 , “在我们这个时代 ,直接的控制已经基本结束;我们将要看到 ,帝国主义像过去一样 ,在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活动中 ,也在一般的文化领域中继续存在。”[7]

杜勒斯就明确地指出: “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 ,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所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8] 世纪 80 年代末苏东事件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文化上长期对苏联及东欧共产主义国家实行渗透、宣传和颠覆的 “硕果”。

当前 ,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 “三独” 势力(“台独势力”、“疆独势力” 和 “藏独势力”)在图谋分裂国家的战略和策略上也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文化分裂主义。

与主要诉诸极端文化本土化的“文化台独” 不同 ,海内外的一些 “疆独势力” 和 “藏独势力” 主要选择了极端的民族主义和文化原教旨主义作为解构和重塑广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思想武器。

台湾岛内的 “台独” 势力为了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 ,不断地制造 “文化台独”。早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 “台独” 分子在海外就出版了 《台湾人四百年史》 这类宣传品。

4、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耿雁生称,当前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它不仅影响到社会领域,而且也影响到军事领域,中国也是网络攻击的受害者。

信息网络时代独特性质给许多反动团体、恐怖组织,甚至个人以破坏国家安全的机会。因此,信息网络时代给人类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国家的安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威胁。

国家增强传统国防力量取得至少可以与敌对方的力量均势 ,这或许有可能使自己远离硝烟弥漫的战争 ,但未必能够避开软武器 — — — 信息武器条件下更残酷的战争。美国前陆军参谋长沙利文上将称:“信息时代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进行的方式。” 这种战争方式就是信息战。科索沃战争 ,是美国实施信息战的一次试验 ,证明了信息网络已成为高技术战争的重要对抗领域。

维护传统国家要素安全的同时 ,特别注意维护信息这种新的国家要素的安全 ,在保护有形的国土确保金瓯无缺的同时 ,更要构建一条 “网络长城”,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国土。

5、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生态环境退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对区域和国家安全的威胁, 其危害的严重性不亚于战争的威胁或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威胁。国防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所受到的威胁, 时间往往是较短暂的。但一次生态危机, 其危害的时间却往往持续许多年。今年日本地震中的核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绝不是几年、几十年就可以消除的。

地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威胁着每个国家和每个地球人,与每个国家都发生利益关系。当全球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达到足以改变社会政治文化平衡的程度时 ,就可能导致重大生命损失、社会矛盾的激化、社会秩序的破坏、区域冲突加剧 ,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

目前 ,我国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已接近极限 ,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国际资源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 ,这些问题已经演变为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重

要因素[9]。受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 ,以类型多、频率高、强度大为特征的自然灾害自古至今一直是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这种威胁将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的加剧而进一步增大[10]。同时 ,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将面临能源结构性匮乏、矿产资源短缺、水危机、耕地与粮食风险及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等诸多挑战 ,全球环境变化引起的资源和灾害变化将使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9]。

三、结论

在当今全球的大范围中,应对全方位的安全挑战 ,以国防为主导包括军事、政治和社会的传统安全仍然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以经济为中心包括科技与金融安全、石油安全、粮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必须坚守的精神阵地;信息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也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全球化浪潮中 ,中国需要强化自己的主体文化和国家精神 ,守望好自己的文化疆域 ,才能在融入世界中不迷失自己。在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2]《人民日报》2009年 8月 6日.

[3]马林 ,雷家骕.完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制度与机制框架[J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4]张士铨.国家经济安全的整体研究[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3)。[5]宿景祥.现阶段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1).

[6]〔 英〕 戴维· 赫尔德.全球大变革 — — — 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杨雪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56页.

[7 ]樊得生,王晓方.谁在说话 — — — 中国文化年报[ R].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10页.

[8]Times,July 9,1984.转引自王晓德著:美国文化与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年,第 220 页.

[9]葛全胜,方修琦,张雪芹,等.20世纪后半叶中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 [ J ].地理研究,2005,24(3): 345-358.

[10] 秦大河.进入 21世纪的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与对策 [ J ].科技导报,2004,(7): 4-7.

第二篇:当前国际安全形势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

论文题目:当前国际安全形势

参考资料:《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7年10月15日)

《美国遏制战略与冷战起源再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学生:外语系10级8班42号刘超

时间:2011年11月28日-----2011年12月1日

对于这样一个相当具有战略高度的政治话题,要完成好“当前国际安全形势”这一论文,必需具备一定的战略思维和理论思维并以一个政治家和外交家的头脑来分析。首次遇见这种具有重大挑战的论文并要以严谨务实、对学术负责的态度分析好“当前国际安全形势”,这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当代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达到一目了然、逻辑清楚的效果,请允许我将我的论文分为以下九个部分:

(一)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的现状

(二)世界大国相继调整本国国家安全战略

(三)局部地区动荡和冲突加剧

(四)传统安全威胁面临挑战

(五)非传统安全威胁出现新的动向

(六)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安全,构建和谐世界

(七)全球热点分析——动荡中的西亚北非局势

(八)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九)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

下面是我的阐述:

(一)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的现状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二)世界大国相继调整本国国家安全战略

自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2001年以本·拉登为首的恐怖分子劫持四架波音客机撞击美国世贸大厦的“9·11”事件为标志,恐怖主义开始抬头并不断挑战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9·11”事件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战略。2008年,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开始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经济遭受重创。

自2001年“9·11”事件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大国相继调整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自进入“后拉登时代”,美国积极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十分重视国家安全。现在的奥巴马政府更是改变自老布什政府以来延续的传统的“后发制人战略”,特别强调经济、外交、发展对美国国家安全的作用;对于俄罗斯这个亚欧大国,它不可能独立于欧洲之外,俄罗斯在更多关注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同时始终坚持加大与北约的合作。它特别把维护经济安全提到保证国家安全的首位并且已经首批成立了6个经济特区;对于北约和欧盟,北约确立了“新战略概念”,以法国为主导的北约国家对利比亚的制裁就是一个经典例子,而欧盟更是着力推动共同安全和防务建设,积极介入全球安全事务;而东亚的日本,它日益将国家安全防范对象转向中国,建立日美同盟以及不久前发生的中日钓鱼岛事件就印证了这一点。

(三)局部地区动荡和冲突加剧

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稳定,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世界性大战。但局部地区的动荡和局部战争始终存在,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印巴冲突。

当前局部地区动荡和冲突加剧主要体现在两个地区: 一是西亚北非地区陷入动荡,这也是当前2011年全球的热点问题。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支持这一地区的民主活动以求得海湾地区的稳定,加上欧洲各国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涉,推行“新干涉主义”,将导致西亚北非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印巴冲突,因为民族冲突、领土争端、宗教极端主义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南亚地区安全局势仍然很严峻。阿富汗局势也不容乐观——因为塔利班势力仍然存在而且卡尔扎伊政府十分脆弱。二是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例如“六安舰”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朝韩僵持状态以及中国的南海问题争端。特别是南海主权争端问题,加剧了东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

(四)传统安全威胁面临挑战

传统安全威胁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球军备继续呈现上升态势。美国一直是全球军备增长的主导力量,俄罗斯这个军事大国的增速也在持续上升,而且南亚大国印度已经成为俄罗斯第三大武器出口对象国。二是核裁军、防扩散形势不容乐观。大国核裁军虽然取得重大进展,但仍然面临很多变故,而且朝核、伊朗核问题前景更为复杂,全球的核走私也十分频繁。三是领土和领海争端日益突出。比如:北极5国对北冰洋的争夺、因一座寺庙而引起的泰柬边境问题、南海主权的争夺。

(五)非传统安全威胁出现新的动向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而言的,指的是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中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恐怖主义与反恐进入“后拉登时代”,恐怖主义的最新特点表现为分散化、信息化、本土化、低成本小规模。(2)日本的福岛核事故敲响了核能安全的警钟,急需催生新的国际核能安全机制。(3)网络安全问题愈发突出,网络争夺步入新阶段。当今世界,网络空间的军事化和政治化趋势加剧,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显得更为重要。(4)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埃及发生的开罗人民游行示威,抗议食品价格上涨就是一个活教材。

(六)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安全,构建和谐世界

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面对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威胁的日益多元化,各国应更新安全理念,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创新安全机制应遵循的原则,比如:发展原则、公正原则、合作原则、以限制求安全原则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要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同时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最终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七)全球热点分析——动荡中的西亚北非局势

毫无疑问,利比亚是2011年全球频率最高词汇。整个2011年,利比亚一直是国际社会和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

西亚北非地区在“二战”后经历了“茉莉花革命”,国家政权长期是强人政治,长期当政,家族统治,君主世袭,子承父业。仅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就独裁达42年。这一地区之所以长期动荡不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贫富两极分化、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长期的独裁统治。当前的利比亚局面就是这些深刻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西亚北非地区的革命不是偶然的,这是一场必然的内生性的、阿拉伯性的社会革命。当前的西亚北非革命是继西亚北非20世纪50、60代民族民主革命和70、8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之后的继续和发展。而“利比亚革命”就是这第三次浪潮中的高潮部分。总之,这一地区的长期动荡和冲突将对西亚北非和国际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剧地区和世界局势动荡,分权化。最糟糕的是将激起西亚北非国家强烈的民族主义。

(八)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对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的深入分析,有利于我国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有利于我国政府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中国面领着机遇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进步已经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世界局部地区的冲突和动荡是明显存在的。但不管南风吹还是北风吹,我们都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国内方面,我们应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国际方面,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事务中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综合当前国际形势,留给我们的启示,简言之,就是:加快经济发展,加强多边合作,强化意识形态,维护世界和平。(九)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

一个人活在世上总得有所追求,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没有追求、浑浑噩噩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一个人应该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追求同国家和社会联系在一起才会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和提升。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是时代的弄潮儿,应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正确指导下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应有所作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积极关心国家政治和国家大事。立足现在,脚踏实地,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学好专业知识,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当前中国安全形势论文

当前中国安全形势论文

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其发展已日益依赖于世界。这样,中国就不可能不对已融入世界的自身利益,从而对自己的海上通道安全即海权问题有所关注。当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时,就免不了与世界霸权发生矛盾。但太平洋战争及冷战时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亚地区太,只有中美联手,才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从长远的战略层面上说,中美关系是亚太任何国家都难以取代的战略伙伴关系。美国接受中国的底线,是中国更像现代欧洲而不像中世纪和近代欧洲,因为中世纪的欧洲是大混乱的,近代的欧洲是压迫美国的。美国在与当代中国的较

量中,如果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中美关系反倒会好转。

式剥夺他国的这种权利,正是中国既要崛起又要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的原则界线所在。

在许多场合,人们往往把国家的“领土边界安全”及“国家安全边界”,这两个概念混淆使用,往往把一国的安全边界的扩展混同于领土边界的扩张,因而称之为“威胁”。其实这是非常不对的。事实上,这是既有联系但又相互不同的两个概念。任何一个进入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有主权范围内的利益和主权范围外的利益即融入世界的利益及其安全需求。领土边界安全是指国家对其主权范围内的领土的可控制和保卫的程度。领土是主权的物质载体,因此,领土边界安全从相当的意义上说就是主权安全。而国家安全边界则是指国家对其分布于主权范围之外的利益的可控制和保护的程度。比如,美国领土边界仅限北美洲部分地区,但由于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因而它的国家安全边界几乎覆盖全球。中国的领土边界与美国差不多大小,但与美国相比,由于中国海外军事力量严重不足,因而在中美冲突中,其安全边界则不出中国领土之外,尽管中国的许多政治经济利益已广泛地融入世界。民族国家一旦参与全球化,它就有保护自己的已被融于世界的国家利益的权利,而关心和保护其海外利益并不就是对其他国家的“威胁”。因此,只要不扩张领土边界和侵犯他国的主权,那么,在尊重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为自卫在全球范围延展其安全边界的行为,就应当被看做正常合理的国家行为。假设国家领土是一个常数,领土边界安全则是一个基于国家安全边界推展的近乎无限的变数:国家领土边界安全度取决于该国的安全边界在世界范围推延的广度和深度;一国领土边界安全系数与国家安全边界的系数的比值便是该国的国家安全值。假设一国的国家安全边界系数与领土边界安全的系数比值大于1,那么,这个国家则相对比较安全;如果小于1,则说明该国处于非安全状况。比如目前的伊拉克就是这样。如果等于1则说明该国安全边界与领土边界重合,国家的边界安全已达底限,处于被动防卫的境地,并具有相当程度的脆弱性。比如瑞士就是这样。

1962年赫鲁晓夫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人就很恐慌,觉得影响到它的安全;同样,1950年美国出兵朝鲜,中国人也觉得影响了自己的安全。这说明,国家安全边界与领土边界安全是既联系但又相互不同的两个概念。在国际斗争中,没有外延空间保证的安全承诺是绝对靠不住的。这个空间的外延就是一个国家应当具有的安全边界。安全边界的扩展并不意味着国家领土的扩张,但它却意味着国家领土边界安全系数增高。中国人打赢了朝鲜战争,中国东北地区的和平形势一直保持至今,但中国并未扩张半寸领土。当然,一国的国家安全值也是相对于特定的对手而言的,比如排除美国的因素,印度在南亚的国家安全值是非常高的,但若印美之间冲突,印度的国家安全值则相对要小得多。因此说,一国的安全,取决于他国,尤其是大国对该国安全边界的具体规定,而不取决于该国政治家一厢情愿的想像。

领土边界安全必须要有一定的外延空间即国家安全边界来保证。目前,我们国内已形成了强劲发展的生产力,而要维持这样的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不得不依赖海外资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拥有相当的海权。如果我们失去台湾,接踵而来的就是失去南沙群岛,而失去这两个地区,就意味着中国将彻底失去作为一个大国崛起最起码应据有的保证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外延空间。正因此,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便发生了不可调合的冲突。

美国人对中国批评和赞扬兼而有之,其实美国是在按自己的需求在描写中国,这正如中国人也在按自己的理解来赞扬和批评美国一样。那么美国需要的是一个怎样的中国呢?

有许多人以为,美国人不希望中国发展,也有人认为美国希望中国强大。这都不准确。美国并不反对中国发展,但他希望中国最好就在你国内发展,尽管你生产力变得强大了,你吞吐资源的胃口变大了,但美国人只允许你在自己家里找吃的;等到没有东西可吃了,你就只有吃自己(的资源)。如此这般,等中国发展起来了,中国也就把自己的资源吃光了。美国则不同。美国的发展是靠吃世界。它靠全世界的资源喂养它。而在中国,现在大家已经感觉到资源利用已达到极限。比如沙漠的蔓延、生态环境的破坏,这都是资源的问题,而美国则放着自己国内的资源不开发,将它留作战略储备。事实上,国家经济发展的良性模式应是在生产力发展曲线向上升的同时,国内资源消耗的曲线向下降、形成一个剪刀差,差值越大,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越健康。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是与资源消耗成正比例上升,这更使中国经济与世界资源产生了不可断绝的联系,而获取世界资源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拥有强大的海权。在这方面,中国也就与美国的世界霸权产生了难以调和的冲突。

中国应当积极准备迎接高科技战争的挑战

目前有一种观点,即把是否发生世界大战作为战争与和平的标准,认为只要不打世界大战,和平与发展就应当是时代的主题。且不说,世界大战出现之前的时代如何判断,也不说古罗马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和平,是否是真正的和平,现在的问题是自从有了核武器以后,世界范围内的大战就几乎不会再发生了,因为那样就意味着战争的双方都将同归于尽。但战争形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战争的消失。未来的战争形式更多的是有限战争,是快速打击。高科技条件下的有限战争的成败将决定着21世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有限战争而不是世界大战将是未来世界战争的主要形式。在具有远程打击和卫星制导技术的时代,像过去那种大规模的诺曼底登陆式或克劳塞维茨式的主力决战,将在今后的大国冲突中成为历史。卫星制导意味着准确,远程打击则可以超越敌方陆军控制的地理空间。这两点使战争发生了革命:人力的作用将让位于技术力的作用;攻击方不需要大规模的士兵突入就可以有效打击对方。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都因不能有效地赢得英国在海上和日本在空中的军事挑战,而使我们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现在,历史又把中华民族再次送到高科技战争的面前,中国要积极迎接这种新式战争的挑战。

根据冷战时的经验,大国之间的冲突有两种,一种是“掰手腕”即局部和间接军事试探,比如说美国把中国大使馆炸了,叫“误炸”,然后说抱歉,但其真正目的是用间接的方式让对手明白并被迫默认美国的安全边界所在;另一种就是代理人战争。比如20世纪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未来大国间冲突也主要是采取这样一种间接形式而非直接宣战的形式。在这些战争中的成败往往决定国家的成败。

现在对中美而言,双方矛盾的关键就是海权问题。海权问题的核心就是海军问题。海军是非常专业化和科技含量非常高的军种。中国海军不能再是“旱鸭子”,她是一定要携带导弹并伴着外层空间运转的中国卫星远航,并在远航中推展我们的安全边界。当代中国海军一定而且必须像19世纪末美国海军一样,也要有一个快速的和大规模的发展。中国的未来系于现代化的海军;中国的命运系于现代化的海军。

国际关系是一种自然的关系,文明只能在有法律(也是一种国家暴力)保障的地方发生;国际间文明也只能在实力对等的国家间发生。弱肉强食是国际斗争铁的法则。弱者是有权利但无能力享受有保障的文明的。

19世纪80年代,中国和美国当时的海军都很弱。就在清政府大造颐和园时,美国却在迅速发展海军,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的海军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其发展之所以迅速,是因为它面临着并且必须打破英国在东太平洋上的海上霸权。在当时,冲出霸权关乎美国的命运。结果是中国在甲午海战中被日本打败并从此失去台湾,而美国则得到夏威夷、占领古巴和菲律宾,继而在东太平洋上获得相当的海权利益。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人靠种地吃饭,因而大家往往认识不到海权之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但等你失败以后再认识到这个问题,为时已晚。国家失败之后的那种感觉,那是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南宋时期中国哲学出现实学之风,究其原因是由于当时的文人对北宋时期学界脱离实际的空谈导致大宋王朝倒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之下的事实痛心疾首;同样也正因为20世纪20年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和30年代王明的左倾空谈所导致共产党的两次大失败,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期才提出“杜绝空谈”和“实事求是”的口号。实践的失败往往是认识变革的开始,进入市场经济后的中国人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也会有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面向现代化的大变革,但愿不要为此付出过于沉重的代价。

有人说,生产力上去了,经济发展了,国家也就强大了。但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的时候,清王朝的财富拥有量在当时的世界是名列前茅的。海权理论创始人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1840-1914)把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他说:“武力一直是思想将欧洲世界提升到当前水准的工具。”[6]历史经验表明,安全问题在相当的程度上确实就是军事问题。只要综合国力拉得不要太远,安全,尤其是主权安全主要是靠军事实力来保卫的。这一点,毛泽东看得透彻。1950年,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时候,毛泽东做了两件对未来中国国家安全具有基石意义的大事。第一件事是进军西藏。历史容不得政治家在关键时期有半点犹豫。1947年印度独立,当时中国国共两党正在进行大决战。试想一下,这时在中国军事无力西顾的时候,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若提前14年,也就是说在1948发生,其后果将灾难性的: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在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胜利后再与入侵者谈判,谈下来也很难是今天这个样子。第二件事是,就在同一年毛泽东决定抗美援朝。美国出兵朝鲜,实际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在向苏联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叫板。在这场较量中,世界各国都在观望它的结果,并由此决定各自的对华政策走向。结果中国打赢了,连斯大林都对新中国刮目相看,中苏很快结盟。1955中国在万隆会议上那耀眼风采的背后,是中国打败当时不可一世的美国的军事胜利。尼克松说得对,“只有在战场上夺取更大胜利,才能在谈判桌上赢得更多的东西。”[7]目前,中美将在台湾问题上再次交手,我们应当知己知彼,从最坏处准备,往最好处努力。

在军事准备方面,今天的中国人应该好好回味一下毛泽东批评陈独秀放弃革命武装做法时说过的那句名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如果我们将这个思想运用于国际政治斗争领域,也会发现:国际政治也不能只仅是请客吃饭和作文章。对一个国家而言,它应当是实力,尤其是一个国家靠得住的至少是可以还手的军事实力。历史经验表明,在军事安全领域让步的国家是绝无出路的研究一下当年美国崛起的经验就会发现,迅速提升强大的国防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是当代中国的当务之急。英国和西班牙曾在海上封锁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如果当时美国逃避挑战,不去主动迎接与英国和西班牙的冲突,它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美国和英国,英国和西班牙没有一个不是打出来而是让出来的。中国在这件事上也不能例外。与大自然优胜劣汰的原理一样,对大国成长的历程而言,有些战争可能是想回避也回避不掉的。

目前看来,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哲学似乎走到非强力则不能实现飞跃的“关节点”。这方面,目前中国人尚未达成共识,但问题是我们已有了俄国人的经验,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俄国人为了这个“共识”曾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丧失了多少宝贵的历史机遇。当时美国人特别赏识叶利钦,而叶利钦则在20世纪的最后一天,主动辞职并怀着内疚的心情请求人民原谅。

做学问总应当是实事求是。国际政治这门学问,讲的是国家利益,一厢情愿的“价值判断”迎来的结果一般都是冷酷的。目前中美矛盾是国家现实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的冲突。现实利益在多数人的眼中,总要重于长远利益。卡特总统想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却被勃列日涅夫的现实主义在国际舞台上打得落花流水;戈尔巴乔夫想的是长远利益,但与美国现实主义交手后,迎来的却是苏联解体和独联体各国人民的艰难。即使如此,美国人也并未就此罢休,它反倒变本加厉实行北约东扩,继而军事打击伊拉克和南联盟,现在又调头直逼尼克松曾请求联盟的中国。台湾和南沙群岛属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领土,但美国人并不十分尊重中国的主权。只要有重要利益,美国就会动手。中美飞机相撞事件及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的行动再三表明,在中美矛盾中,中国的安全边界与领土边界接近重合,这本身就是极危险的。确切地说,如果将中国台湾地区的主权安全也考虑在内的话,中国东部安全边界若不能扩展到太平洋中部即东经150度,中国就没有可持续的安全保障;如果中国安全边界不能扩展到台湾东部即东经125度海区,那么中国就不能保障在台湾地区的中国主权安全。中国的西部安全边界若不能扩展到中亚富油区,中国就不能保障未来经济发展必需的石油和天然气的稳定供应。美国军事介入阿富汗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从上游源头上扼住中国发展必需的能源进口线路。马汉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说:“一根链条的强度实际上是由其最薄弱环节的强度决定的”。[8]中美撞机事件就发生在中国经济发展重心的边缘,阿富汗战争又发生在中国石油进口的关键地区,而这两个地区都是我国安全链条中较为薄弱的环节。2001年6月21日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在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上说:“作出军事调整的最安全和最佳的时刻是在你独占鳌头的时候,而最危险的时刻是等到一个富于创新的竞争对手来临并找到方法来打击你的时候。”现在美国确已独占鳌头,但中国尚未真正崛起,因此,我们在往最好处努力时,不能不作好最坏的准备,尤其是军事准备。

中美终究是朋友,但美国人的朋友是打不败的对手

但是,太平洋战争及冷战时期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太平洋洋面上,只有中美联手,才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从长远的战略层面上说,中美关系是亚太任何国家都难以取代的战略伙伴和朋友的关系。但在美国人的国际政治词典中,“朋友”的含义,永远只能是打不败的对手。看看目前的七国集团,其中大多数都是打进去的,而不是仅仅凭市场拥有量和平地挤入的。从中国未来大战略考虑,中国永远也不需要彻底打败美国的力量,它只需要在全球范围,至少在其主权范围内拥有有效的自卫的力量。但从美国的角度看,中国只有成为美国人打不败的对手,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朋友。有些人认为顺着美国就是朋友,但美国往往以顺从者比如蒋介石、吴庭艳、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等为最后的牺牲品,而以真正打不败的对手为朋友。

辩证法是历史逻辑的精髓,而国家利益则是历史逻辑发生的起点。没有实力的朋友最后为有实力的朋友所抛弃,而有实力的对手却成了朋友,这似乎是霸权政治的行为规律。就像尼克松认识毛泽东时期的中国一样,美国在与当代中国的较量中,如果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中美关系反倒会好转。若从中美对抗最坏的结果看,除非中国自废武功或陷入清末式的内乱,根据20世纪初及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及当代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分析,彻底和绝对地肢解中国并不是美国的外交目标,因为这意味着日本、俄国和印度将填补这块政治真空。[9]周边某些国家和中国台湾的某些政客的愿意看到中国彻底分裂,李登辉还提出“七块论”,认为中国应当被肢解为以台湾为腹地的七个部分,中华民族应当为各地区的新人群所替代。[10]而美国只是要用有限分裂即促使中国国内某些地区实行“高度自治”或“分而不离”的方式瘫痪中国——这是军事“瘫痪战”的政治运用。美国容纳中国发展的限度是中国绝对不能对它的海上利益形成挑战,同时还要中国有力量帮它牵制住其他亚洲大国的崛起;防止亚洲地区出现一个绝对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国对欧盟并不那么介意,因为欧盟只能在分而不散中“融合”而不能统一,融合本身就不足以形成挑战美国的力量。所以布热津斯基就认为欧洲不可能强大到挑战美国的地步。如中国被彻底解体,亚洲就可能会出现类似欧洲中世纪曾出现过的大混乱时期,这对世界而言,这将是一场灾难。从地缘力量对比看,美国接受中国崛起的的最后底线,是中国更像现代欧洲而不像中世纪和近代欧洲。中世纪的欧洲是混乱和血腥的,近代的欧洲是压迫美国的,现代欧洲那分而不散的国家组织形式使其既不能形成对美国的挑战,又能牵制住俄国再次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但问题是,目前的世界的常规资源总量可能不足以在东方再支撑一个新“欧洲”出现;如中国持续保持快速发展,世界资源不足的矛盾又会加速激化中美或我国内部各类矛盾。对此我们应有一个清醒的估计,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同时,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中美及其他关系,以实现小平同志为我们制定的在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

第四篇:当前中国安全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安全形势分析(2008-09-24 05:01:53)标签:军事冒险 上合 北约 阿布哈兹 中国 军事

近来世界经济的疲软,各国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出现剧烈动荡,这不得不对中国安全形势造成直接影响。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出现,都曾导致过世界范围的战争与混乱。而且世界上也存在着有些国家用发动对外战争作为转移国内矛盾的可能。静观中国周边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军事动向,我们不能不对相关国家的相关活动作出反应,特别是在近期中国周边国家军事部署出现加快的迹象下。

在东面,美国宣布核动力航母即将入驻日本,以及日本宣称在其领海发现不明核潜艇说明,在今后的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中国的海军特别是潜艇的活动范围将受到严密的防控与限制。而中国的潜艇部队恰恰是中国海军唯一能有效实施对第一岛链进行突防的打击手段。尽管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共和与民主两党都宣称要与中国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但近期的美军在东亚的军事调整只能证明美国在对华关系上是采取两条腿走路的,那就是经济上合作,军事上打压。由于朝鲜的局势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以及美朝核武器谈判又陷入僵局,美国与韩国对朝鲜进行军事冒险的可能性是一直存在的。美国不是和韩国搞了个什么“概念计划5029”吗?美国与韩国存在军事冒险的信心是存在的,因为他们已经看到金正日政权存在的某种不稳定迹象,他们很可能是在等待某种时机。朝鲜这种政权不稳定不仅刺激着美国,韩国其实比美国更显得迫不及待,因为他们希望看到朝鲜半岛的统一。为什么说这是美韩的一种军事冒险?这就是中国因素的存在。韩国大多数人认为五十多年前,就是中国导致了朝鲜半岛的分裂,所以在韩国人的内心深处有着一种欲报一箭之仇的仇恨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预示着假如中国再次参战,那么就要考虑到韩军的疯狂性,不能对战争的艰巨程度估计不足。其实在美韩包括日本在内的联军对朝鲜进行军事冒险的情况下,用假设中国参战是用词不当的,因为中国在对朝鲜的支持上是不容怀疑的,也不存在假设中国参战,而是肯定的中国参战。美韩放出风声,以建立中国与美韩在朝鲜的军事缓冲区为诱饵,试图使中国上当。但是这种小聪明是徒劳的,因为现代意义的武器系统已经使地域概念被无限地压缩,中国容忍美韩联军在三八线上每推进一步,那么就等于美军的炮火向中国的纵深前进一步。可以这样界定,无论中朝关系发展如何?但在对待美韩与日本在内军事企图方面,中朝的战略核心利益是始终一致的。妄想中国袖手旁观是痴人说梦!

在西南,随着印度的国力的上升,以及美国的极力拉拢;印度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的态度正日趋强硬。近来在其国内舆论宣传以及在中印有争议地区的军事部署方面动作频频。一方面经常无端指责中国的边防部队越界;另一个面增派苏30等先进战机进入一线机场。这给人一种临战前动员的一种感觉。中国在这里切不可掉以轻心。印度为何近日动作频频?我们就不能不谈到印度的宿敌、也即我们的盟友—巴基斯坦。目前巴基斯坦由于军事强人穆沙拉夫总统的下台,直接导致了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形势的恶化。驻阿联军频频越界打击巴基斯坦境内的基地组织,也牵制了巴基斯坦军方的精力。如果把驻阿联军对巴基斯坦主权的侵犯看作是一种佯动的话,那么帮助印度分解中巴在克什米尔方向上的联合就是一个不错的解释。这不能不说明驻阿联军与印度的动作频频存在某种默契。再把美国在我东面的动作联系起来看,我们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证据链。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已经在实质军事协调方面连成一体,以此推断;那么这个证据链上还将出现一个反中国的一节,这个一节必将出现在南海,那么这个反华之链就真正形成了。这与日本热门候选首相麻生太郎为推动遏制中国而倡导的“自由之弧”是多么的异曲同工啊!

在我们的西北部,首先是阿富汗。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几年来在阿富汗是越反越恐,并有将反恐地域向外部扩张的趋势,现在连驻军人数都不够了,说至少还要向阿富汗战场增派数万战斗人员。这就使得我们怀疑美国及北约是不是借反恐之名,另行某种之实?一个小小的阿富汗打了几年,恐怖分子未少,却多了起来,这不是咄咄怪事?这只能说明美国及北约别有用心。以美国及北约强大的尖端武器武装到牙齿的军事实力打基地组织这样的游勇散兵应该是小菜一碟,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是现在看来美国及北约反恐是假,以反恐名义进入南亚是真,现在又欲扩大化,意图赖在中国身边不走,可见美国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现在有一点情况开始变得不明朗起来,这就是上合组织。这次俄罗斯与中亚五国欲建立常规武装联盟,而独缺的就是中国。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怀疑作为该地区大国俄罗斯的真正用意究竟要剑指何方?俄罗斯如果是出于对中国未能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问题上及时提供支持的报复,那么这样的小动作是不是有点太小家子气了。中国不是俄罗斯的跟班,应该是平等的伙伴,中国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问题上的表现不是象有些人所说的是为了在本国领土问题上的顾忌,而真正的原因就是中国致力于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就是中国的国家战略,现在如果在关键问题上采取紧随俄罗斯的跟随政策,无疑将矮化中国这一极,这对中国的国家战略是一种伤害。因此俄罗斯要想真诚地与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伙伴,平等地对待对方是相互尊重的基础。脱离上合的中亚五国军事联盟其影响力也不会大到哪儿去?甚至会有瓦解上合的危险。

综上所述,中国目前的安全形势的确不容乐观,但好在台海局势是我们内部局势有所缓和。中国应该强化地区安全机制,堵塞美国在我周边的漏洞。积极提高军事斗争应对准备,特别是警惕西南方向的可能威胁,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第五篇: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摘要】今天的我国,正处于近两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周边的国际形势。周边地区是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依托,也是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一环。周边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安全利益,事关国家和平发展和战略机遇期的实现。而我国的国际战略环境,除了大国的关系因素之外,周边形势及相关国家的战略选择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关键词】中国

安全形势

周边国家

争端

【正文】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

首先,分析我国周边安全的基本特点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点:

(1)邻国众多,政治格局多极化;(2)陆海兼备,自然环境差异大;(3)东强西弱,经济发展不平衡;

(4)各国间矛盾交织,军事冲突次数较多。而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1)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2)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3)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

(4)少数分裂势力影响边疆安全稳定。并且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也具有两重性:

从地理角度看,有利方面:我国是一个大国,大国本身就是维护周边稳定,确保安全的有利因素;不利方面:地理位置和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将长期制约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改善。一是边界线漫长,由于缺少天然安全屏障,易遭外敌入侵。二是强邻之多为世界罕见,给我国安全造成了巨大压力。三是众多邻国中某些仍与我存在领土领海争端,使我周边安全环境存在不确定因素。四是多个热点并存,使我国安全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与挑战。

从社会角度看,有利方面:(1)我国内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争取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我国与周边国家不断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改善了我国的总体战略环境;(3)我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争端或正在得到解决或暂时搁置,有利于我国安全环境的改善;(4)我周边大多数国家都存在棘手的内部问题,缓解了我国安全面临的压力。不利方面:(1)美国对我实行“西化”、“分化”和遏制政策,不断插手我周边地区事务,对我国安全构成了最大威胁;(2)我周边某些国家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增大了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3)“台独”和民族分裂活动的存在使我国面临严峻的反分裂和维护稳定的斗争;(4)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经济安全问题。

其次,简单分析目前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V型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型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海之争等。

(一)影响中国安全环境最重要外部因素——美国

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新的进展。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得到增强。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回缩到我国北部方向,而美国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已成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国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美国的影响在手段和方式上亦具有多样性,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二是发展同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三是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和危机。当然,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同我国进行“接触”与合作。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我国的威胁。

(二)日本与中国安全

中日关系在1972年进入正常化。至今38年有余,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且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日中关系在发展中却有存在着许多隐患。人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事件更是说明了中日在东海的矛盾。虽然我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

(三)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 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虽然朝鲜和韩国都在竭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却又坚持对抗的局面。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朝韩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在应对朝核问题上,美国逐渐明白举行多边商谈,才是寻求问题一揽子解决的最佳途径。而我国在六方会谈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且在会谈过程中显示了发展壮大的我国能够给地区带来和平稳定。我国不但说服朝鲜放弃核武器,重返核不扩散条约,也说服美国放弃以武力攻朝的想法,让朝鲜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四)俄罗斯与中国的安全 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我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邻国。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和安全隐患。同时,我国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在近期内不会发生动摇。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作为俄罗斯的邻居,中国尤为关心,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俄在对外政策上,其作为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决定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实施欧亚并举的双头鹰外交。西部,把外交重点放在独联体地区,对欧盟签署“通往未来路线图协议”。对美,虽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与对抗。在东方,则加强与我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全方位关系,同时积极参与朝鲜核问题。两国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表明两国的军事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两国政治走向合作的体现,为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奠定了基础。强大的邻国就像一把双刃剑,假如它对你友好并能给你带来利益,就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这样利益倍增,这个邻居越强大,你所获得的利益可能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说,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中国周边国家无法无拟的。

(五)中国海洋权益之争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以及近日我国与菲律宾的黄岩岛事宜,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其中南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南部,是距离我国大陆最远,分布最广的、岛礁最多的一个群岛。南沙群岛及其海域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他处于我国同东南亚各国交往的重要纽带,是为我国南大门的第一道海上屏障,也是包围海上通道的安全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在我国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影响下,南海地区基本上处于稳定的局势。但是1999年我国驻南使馆被炸以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过展开了新一轮对中国南海岛屿的争夺;南海问题正在趋向国际化。在地理上南海北包围在东南亚国家之中,涉及东盟数国的利益;美、日、印等国际势力在以不同的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介入或插手,这些国际势力的渗透是南海问题更加错综复杂。

最后,回顾2011年,中国社科院专家近日将发布新一期《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五大基本特征:朝鲜半岛局势陷于僵局,海上问题矛盾激化,美日同盟关系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军备竞赛,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在中国周边同时正在形成一种多极力量结构,在短时间内构成了中国相对安全的周边环境。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缩小。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烈了。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东盟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没有受到根本的打击,东盟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强与扩大。印度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拥有核武器使它的军事威慑力在继续增加,印度在亚洲扮演大国角色的愿望已明显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继续增加,它在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地位支撑了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但美国是一个非亚洲国家,而且力量分散于全球,它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受到这两个因素限制。由中国、日本、美国、俄国、东盟及印度这六种力量构成的多级结构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构。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任何一极,在这一地区都不可能单独取得优势。在多极均势结构中,结盟关系的变化及向两极化的发展是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美日同盟关系仍会保持稳定,但是其作用一是会受到中俄战略关系的制约,二是不会得到东盟和印度的无条件支持,没有什么利益会促使印度和东盟放弃他们长期遵循的独立与中立的对外政策,卷入美国同中俄的对抗中去。中国是本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与和平的对外政策,中国将会对这一结构的稳定作出贡献。

总之一句话,中国的周边环境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而又相对稳定安全的局势,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将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载当前国家安全形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国家安全形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外交形势大为改善 1、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大国之间相对平稳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周恩来打开的中美关系新格局,于1979年亲自......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2011级课程论文 高校大学生为什么要关注中国周边安全 传媒科学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闫金良 2011013419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

    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分析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标题: 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分析 学 院: 软件学院 学 号: 20141796 专 业: 软件工程 班 级: 软件1404班 签 名: 二零一七年......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

    面对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同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局和卫生部门也加大了对生产企业、市......

    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分析

    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分析 (一)传统战争及局部冲突危险依然存在 随着世界文明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传统安全领域危险相对降低,大国之间大规模军事冲突及爆发世界大战可能性明显......

    浅论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浅论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开始了伟大民族复兴之旅。但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周边环境不断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

    我国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

    我国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讲:“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

    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20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形势与政策论文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 09电气(2)徐进珍 学号20090509209 【摘要】:瘦肉精、染色馒头、假薯粉……......